注册

心灵之约

文档/电子书学术2018-07-08
1892

心灵之约

韩亚峰文集

        本书作者韩亚峰是我厂《十里泉》杂志的记者,作者利用业余时间采访了数十名我厂干部职工和来我厂授课、作报告的知名人物。作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同他们进行了心灵上的沟通,然后用情真意切的文字详细地记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所感所想,其中有守时如金、二十年如一日的运行工人刘开荣;有克己奉公、明察秋毫的煤管班班长张西伟;有勤学苦练、立志成材的信息管理员杜彬;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外援干部戴明道等;……在我厂有很多像书中所描写的那样爱岗敬业、真诚奉献的员工们,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领域之内淋漓尽致地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谱写出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乐章! 
奔腾的血液是生命之源,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渊薮流成了中国文化之源,而我厂这样的一代一代的勇于拼搏的干部职工所走过的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和为此所迸发的缕缕热血大汗,就汇聚成了我厂企业文化之源。这汩汩流淌的文化之源滋润着我厂的一草一木,浇灌着每一位员工的心田,它是如此的清澈,那样的耀眼!
        本书的作者就采撷到了这源头上的朵朵浪花,毫不修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浪花里辉映的身影,有你,有我,也有他(她)……

                                  
守时如金
———访运行一分场职工刘开荣
鲁南明珠闪耀在戈壁滩上
——访我厂在酒钢创效的功臣们
众手铺就求学路
——运行一分场电气二班群体助学贫困儿童采访纪实
老山魂
——访我厂退伍军人一等功臣韩学远
走近红白理事会
叶上初阳
——访我厂信息公司网络管理员杜彬
春潮
——#1机组A修人物专访
健美年华
——我厂健美协会专访
煤之门
——访华电国际劳动模范、我厂煤管班班长张西伟

写意翰墨情悠悠
——访我厂中年书画家崔学坤
报海飞舟痴作桨
——访我厂集报第一人张敬涛
澄怀味象着丹青
——访我厂知名山水画家李颖华
陈连庆和他的篆刻艺术
夕阳如画
——访我厂退休职工周鸾英

闪光足迹

目录

艺苑奇葩

 相约名家

不容忘却的记忆
晨光里的“火泉”
——访国家一级作家、《火泉》作者许晨
雷锋——一种可以绿化的精神
——访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容忘却的记忆
见证雷锋
——访雷锋战友冷宽中将和虞仁昌老连长

闪光足迹

有一次和班里的师傅郑怀德聊天,他无意中说起的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极大好奇:#2机组主值班工刘开荣在运行工作20年,只迟到过一次。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难以置信,20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更何况运行工作的特点就是经常倒班,很难坚持一年到头不迟到,我不禁惊讶地问:“是真的吗?”郑师傅脸色突然严肃起来,急促地回答道:“我87年和他一起工作,共事5年,我从没见他迟到过。当时班长是张开仁,还专门奖励过他。”我看着郑师傅极认真的神情,我开始慢慢地相信了,同时,我被刘开荣本人20年如一日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决定走近他,走近他20年风雨无阻的路程。
  见到刘师傅,他正上夜班,虽然是夜半三更,但精神十足。刘师傅长得温文尔雅,皮肤白净,眼睛里透着沉静和自信。当我说明来意后,刘师傅只是一个劲地摆手,不住地说:“这有什么好谈的,当工人上班不迟到不是很正常的嘛……”接着就是一段长时间的沉默,我的心里也随之画满了问号,是不是我的第一次采访就到此结束了呢?有点机会,我就不会放弃,我便长时间的和他唠家常,并恳切地再三说出我

——访运行一分场职工刘开荣

守时如金

真实的想法,也许我的诚心打动了他,他用一种非常条理清晰的话语娓娓地道出了往事,说话时他的眼睛微阖,像是在回味着20年的酸甜苦辣……
  刘师傅81年从潍坊电力技校毕业后分配到电力二公司工作,85年正式调入十里泉电厂,并在运行上工作至今。
  自工作以来,刘师傅一直家住市里,从那儿到电厂一共16里的路程,他用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跑了快20个年头了,这一路他算的很清楚,如果正常的话,骑到厂二门35分钟,但每次上班,他都把堵车、红绿灯、火车挡道等客观因素考虑在里边,所以提前一小时来已成了他多年的习惯。
  遇到特殊情况,他只好步行。2001年的一个三九天,天降大雪,路面积雪半尺多厚,自行车、公交车无法通行。为了不耽误上早班,天还没放亮,他五点半就早早起来,穿上靴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厂里赶,由于积雪太厚,靴子里进了雪,化成水,从脚往上刺骨的凉,本来步行一小时的路程,他整整走了两个小时……
 

     2002年的一月份,他住在老家的母亲在喂猪时不慎摔伤,得知消息的当天,他正好休班,就急忙骑车往家赶,刚回到家,天上就飘起了鹅毛大雪,他想当天下午就回去,惟恐雪下的大了,路不好走,耽误了第二天的前夜,但当他看见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病怏怏地躺在床上,他的心不禁痉挛般的阵痛起来……他突然感到很伤心,母亲为他们弟兄几个付出的太多了,他应该在母亲最需要他的时候多陪陪她,还是明天走吧,他改变了主意。
        雪一夜不停地下着,到第二天下午也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刘师傅的老家在泥沟镇,离单位65里路。当他从家骑车离开时是下午2点左右,抬眼望去,农村的田野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分不清哪里是沟,哪里是路。从村头到柏油路2里的路程,他掉进沟里三次,鞋子里、袖筒里、脖子里灌得满是雪,迎风一吹,浑身瑟瑟发抖。由于路途实在太难走,他只好把自行车放在一个亲戚家里,拦了一辆去枣庄的拖拉机,坐在无遮无拦的车斗里,他不住地打着冷战。他把手揣在袖筒里,把脖领竖起

来,夹着肩膀双手紧紧地抱紧自己。冻得实在受不了,就握着车斗的铁栏杆使劲地跺跺脚……下车后他又在漫天风雪中走了近7里路的行程,终于在晚上7点钟赶回了厂里……他说,只要没迟到,再冷心里也热乎。
  谈到他的那次迟到,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迟到,他仍然记忆犹新。那是在2003年的7月15日,滂沱大雨越下越大,马路上溢满了水,他只有坐厂车去上早班,车行至亚细亚宾馆附近时,由于积水深,加上水流过急,发生了严重的堵车,排在前面的车在水里老牛过河般地缓缓前行。看着眼前无奈的一切,让他心急如焚,疾风夹着骤雨敲打着车窗,更增添了他心烦意乱的情绪,他真想肋下生翅飞回班里……那天他到了班里已是8:20分,虽然不是他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迟到,但他心里存在着一种莫名的失落,自己多年所遵守的习惯一下被某种不可抗拒的外力更改,显得很别扭,整整一个班,只是监盘,干活,不愿意多说一句话。这好象是天气故意给一个守时如金的人开了个玩笑,但对于他来说,这个玩笑有点严重了。

  《十里泉》:对于你这样一个时间观念特别强的人,肯定也会有人不理解吧,有反感你的所作所为的吗?
  刘开荣:有。有一次老家有一个本家二叔到我家来玩,由于那天我上夜班,没陪他喝酒,我先吃饭了,吃完就给二叔说,我上夜班,早睡了,你自己慢慢喝。我二叔脾气挺暴,一看我这样以为我对他有看法,把酒杯一撂,气哼哼地走了。后来,我和妻子专门去登门解释,二叔又从别的亲友嘴里得知我一直如此,气也就自然消了。
  我常常想,我靠工作吃饭,靠工作生活,我热爱本职工作是理所应当的。不理解我的人,会慢慢支持我的。
  《十里泉》:你的妻子一定非常理解你吧?
  刘开荣:当然。妻子在电业局工作,知道我的工作重要性,多年以来,一直都非常理解我,用行动默默地支持我。一到我上夜班,她就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为的是让我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上班,保证安全。

 2003年10月的一天,老岳母突然病逝,妻子知道这个噩耗后,知道我上夜班,她强忍悲痛让我好好休息,我上完班以后才赶过去的。
  《十里泉》:生活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会影响到正常上班,你是怎么克服的?
  刘开荣:用毅力。88年的一个夜班,我的自行车在半路断了链子,我当即把自行车放到了一个楼洞里,跑着来的,累得够戗,但没有迟到。
  2004年仲夏的一天,也是夜班,我在厂休息室住,大约1点多钟,我醒来后头痛得厉害,感觉天旋地转,呕吐不止,我第一感觉就是食物中毒了,我想起晚饭吃的是青豆,可能就是它的原因。我头重脚轻的来到班上,脸色煞白,班长让我回去休息,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下班后,我一觉睡到下午3点。
  《十里泉》:你那么多年只迟到了一次,你认为除了毅力外,还应该做到哪些,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
         刘开荣:因为我骑自行车上班,所以我平时很注意自行车的保养和维护,经常给它上油,

有点毛病及时修理。到上夜班,我用两个“BB”机定时间,双保险。为了便于入睡,每到夜班,我躺在床上,听着收音机,看看杂志,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保证了睡眠的质量。
  迟到,我总感觉不好意思,因为你一来晚,同事就必须替你检查、接班。我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再说,我接班不去全面检查,不了解上个班的设备运行状况,心里不塌实。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全身心地对待它。就因为这,我告诉自己:不能迟到!
  《十里泉》:你的守时如金的做法,对下一代应该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吧,你的书法在厂里书法比赛中获过一等奖,这和你经常守时的秉性有关系吗?
  刘开荣:是的,我的孩子上课从来不迟到,学习成绩很好。书法也需要严谨的态度,这点和守时一样吧。当我写完这篇文字的时候,我一遍遍地审视着,我竟开始怀疑起来,这么一件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是否有小题大作的嫌疑,但我转念一想,安全生产的长城不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在日夜垒固吗!中国华电

的腾飞不正需要这一根根坚硬的羽毛吗!一个人只要长久地坚持一种良好习惯,就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是电力需要,各行各业都需要,无论这人多么普通,他都会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赞同!

                         好男儿志在四方
   酒钢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坐落在茫茫戈壁滩上。这里每年降雨在80mm以下,由于气候干燥,天空常常被风卷的黄沙染成灰蒙蒙的一片,上街的女人们用纱巾遮盖着面颊。如果不关窗户,饭菜会碜得硌牙。但这些依然挡不住我厂赴酒钢支援人员戴明道等一行十人的雄劲的步伐,当他们肩负着十电的重托和酒钢集团公司22000名干部职工的信任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时,日历上正掀开2003年11月20日这崭新的一页。来不及卸下路途的疲惫,第二天他们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因为他们很清晰地知道:面前有很多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时不我待!
   他们马不停蹄地深入现场,全面调查研究。酒钢热电厂是酒钢的自备电厂,由两个厂组成,老厂装机容量为172MW,供应整个厂区和全市的生产、生活所用的热、电、汽源;并向七台炼铁高炉提供风源。新厂是2×125MW供热机组。在125机组没投产以前不上网,也没有按电力系统进行管理,造成技术岗位缺乏人才,管理模式和工作习惯陈旧,存在着

——访我厂在酒钢创效的功臣们

鲁南明珠闪耀在戈壁滩上

统进行管理,造成技术岗位缺乏人才,管理模式和工作习惯陈旧,存在着给粉机跳闸、抗燃油管道泄漏、热控系统不完善等一系列老大难的问题,机组经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甩负荷和灭火;生产现场煤粉污染、跑冒滴漏严重。外援干部戴明道——一个有着几十年丰富的运行和检修经验的“老”干部临危受命,担负起了热电厂厂长的重任,其余的人员也分别在运行部、综合部、安监部、技术部任主要领导职务,这就意味着一个厂子的兴与否全维系在他们几个人身上。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从容不迫,工作开展地有条不紊。#3鼓风机转速波动,不能投入正常运行已经半个月了,检修人员明知是调速系统有问题,就是解决不了。技术部部长张明找来全厂唯一的一张调速系统图(原苏联设计),认真研究,并到现场对照查找,一边对减压阀、流量限制阀解体检查,调整间隙,一边亲自与包头钢铁公司联系备品准备更换……转速恢复正常了,他也有了鼓风机调速系统专家的美名。生水加热温度一直只有28℃,离40℃要求差12℃,酸碱耗明显增加,运行部孙部长到现场查看完设备,

当即判定出是内部结垢,传热效果差所致,要求检修酸洗清垢,清洗后水温升到了40℃,流量也增加了。
为了改善和稳定125机组运行,他们对电子间接地装置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纠正,抗燃油管、热控电缆进行了重新铺设,对不合理的跳机保护装置进行了优化,对汽轮机油系统进水问题进行调试解决;对胶球收球率低问题查到了原因,提高了收球率;对锅炉煤仓漏粉进行了治理,对锅炉冷却水回水和汽机循环水补水进行了系统改进,降低了补水率;将冷水塔排污回收利用,作为全厂绿化用水;根据试验,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大大降低了补水,减少了水耗……。为此,他们每天工作时间都在九小时以上,双休日基本上不能休息。遇到厂里启停机,机组设备大小修,加班更是习以为常。他们的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技术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使得酒钢热电厂焕发了勃勃生机,面目为之一新,成为酒钢又一新的利润增长点,满足了酒钢二次创业对电力愈来愈大的需求。酒钢的集团公司领导

一见到他们就紧紧地握住他们的双手,不住地连声说:“谢谢你们了,是你们为酒钢的生产带来了安全和效益……”
                          千里相隔心连心
 远在塞外,离家千里,成年累月不回家,人虽然难得相聚,但彼此的心却贴的更近了。外援人员李忠科,离家的当天,他只是故意轻描淡写地给儿子说到外地学习几天。他之所以不给儿子说实话,是因为惟恐儿子知道后难舍难分,哭哭啼啼地让他心情不好受。
 十天之后,儿子突然打电话问他“爸爸,学习该结束了吧,我现在很想你……”特别是刚来的那段日子,每次听到儿子的声音他鼻子就有些酸,抑制不住地想流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终于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每次学习上有什么成绩和进步,儿子总是第一个告诉他;班主任知道这个事情后,主动承担了孩子的教育和看管工作,并和他经常在电话里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他最初的担忧,烟消云散了。 
        当外援人员戴忠玉谈到他家里去年发生的一

件事情,至今心里还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中秋节前夕,当他得知孩子食物中毒,高烧不止,上吐下泻,妻子也被传染同时住院时,一开始他心急如焚,但很快镇静了下来,他想到路途遥远,回来回去一耽搁就是好多天。而目前#2机组正在大修,他哪能离开呢!虽然领导多次劝他说,一年多没回家了,凑个机会回家看看吧。领导的好意他心领了,但回家的建议还是被他婉言谢绝了。
 后来,妻子给他打电话说:“我和孩子在医院里挤在一张病床上挂吊针,孩子口渴得厉害,想吃个苹果都无法满足他这个小小的要求……起针时,我托着药瓶去喊医生,孩子说:‘要是爸爸在就好了。’从医院回到家里,孩子第一件事就是要我告诉你,我们都好了,别让你担心。你那里很苦,千万注意身体。”听着听着,丝丝的愧疚感夹杂着思念之情不断涌上来感动润湿了他的眼睛……他忽然觉得他离家一年多,孩子变得更懂事了。
安监部部长杜雷声,老父亲早过古稀之年,需要赡养;儿子正上高中,需要教育。但当他得

知自己要到酒钢支援时,他没给厂里提出任何顾虑和要求,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来到酒钢后,每当他打电话问起老父亲的身体状况时,老父亲总是颤颤巍巍地告诉他“很好”。他知道这是老人不想让他在外面分心……
 “像这样的事,在我们这些人身上几乎都发生过。”戴厂长说,“这里虽然荒凉,但我们却感到了各方面的温情。十电的领导们经常询问我们这些外援职工家里是否有困难,遇到困难及时帮忙解决。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的外援人员发自肺腑地说一声:‘有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会工作地更安心,更努力!’”
        十电荣誉重千斤
为了更加贴近我厂的心声,在那里他们最爱看的杂志就是《十里泉》。戴厂长年前还专门来到《十里泉》编辑部——团委,感谢给他们准时寄去每期杂志,他说,每期杂志收到后,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看,让酒钢的同志们很羡慕,每次咱的人看完,他们的人还要去看。当我们看到十电又取得骄人的业绩时,就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戴厂长满含深情地说:十里泉发电厂在

华电集团乃至全国电力行业中,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为此,我们十分珍惜“十里泉发电厂”这块金字品牌。我们在工作中时刻铭记着十里泉电厂的荣誉,绝不给它抹黑。吃点苦,受点累,操点心,都不算什么,能为这块品牌增光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顽强拼搏,不辱使命。酒钢集团公司领导对我们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出表扬,号召各二级厂矿单位到新厂参观学习,产生了很大影响。年前,酒钢集团公司组织六个检查组到25个二级厂矿单位检查,热电厂在安全管理、班组建设、现场文明生产管理三项都获好评,荣获总分第一,受到公司嘉奖。但让我们感到最自豪的还是酒钢人在背后的赞叹:“看,十里泉电厂的,好样的!”
在我厂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许多十电好儿女响应号召,积极走出厂门,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隐含着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散发着一种高昂向上的力量。有了他们,我厂这颗鲁南大地上的明珠,将会在全国更多的地方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2004年12月24日清晨,一场很冷很冷的大雪刚过,初升的太阳给白茫茫的雪野罩上了一层绛红色的光晕。天空,纯净辽远,没有一丝云彩。这天,在台儿庄实验小学的接待室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本校二年级学生陈峰、单晶和他们亲密的挨坐在一起,在他们面前的茶几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书包、儿童读物和各种文具,他们关切地询问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并把两个孩子一年的学杂费1000块钱郑重地交到了各自家长的手里。小孩不善于表达,不善于撒谎,瘦弱的小手紧紧的握着一杯暖暖的茶,喝着喝着就热泪盈眶……小孩的眼泪轻易地就说出了人间的真情是何等的激动人心!
        他们就是我厂运行一分场书记宋兆武、团委书记姜红玉和电运二班的全体职工。眨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他们所捐助的两个孩子现在学习情况怎样?他们内心对此事作何感想?他们精神上又有什么收获?……我带着诸多的问题走

近了电运二班这个充满爱心的集体。当我见到班长贾典章时,他在上早班,正忙着做工作日志,我说明来意后,他黝黑的面庞露出几丝腼腆来,赶忙招呼我坐下,其余的几个同事也兴冲冲的围拢了过来,纷纷谈起了他们的经历和感受,贾班用慢条斯理的口吻向我谈起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时厂里的“实”文化正开展的如火如荼,我们班的职工不约而同的表示要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次,我和班里的团支部书记高浩商量,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虽然现在我们生活的衣食无忧,但还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因贫困或者意外的变故被迫中途辍学。知识的贫乏会给他们一生都会埋下不幸的种子,我们应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铺就一条求学之路。
  他们的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宋书记鼎力支持。值长谢东尧,电气专工赵海成,团支部书记程传彬和班组人员满再刚、苏雷、李凤也热情的加入了资助者的队伍。2004年11月贾班从台儿庄实验小学李校长那里得知陈峰和单晶的家庭窘况和几次面临辍学的不幸遭遇后,心情

众手铺就求学路

——运行一分场电气二班
群体助学贫困儿童采访纪实

再也无法平静……
陈峰刚满月的时候,一场突降的厄运就降临到这个初到人世的婴儿。陈峰的爸爸在下班回家的途中不慎被一辆从后面飞速而过的大卡车剐倒卷进了车底……自行车歪斜斜的躺在两米开外的路旁,他为儿子精心挑选的一串风铃从车筐里甩了出来,像是被狂风吹落的一朵朵还未绽放的花蕾凌乱地躺在地上。他再也听不到它玎玲作响了,再也看不到儿子听到玎玲作响后惊喜的可爱的笑脸了……当陈峰的母亲得知这个晴天霹雳样的噩耗后,她紧紧的抱着襁褓中的儿子,潸然而下的泪珠大颗大颗地滴落在儿子娇嫩的脸上。她怎么能相信儿子满月酒的喜庆还未从心底消散,丈夫就会永远的离她而去……
她丈夫的死让她第一次开始考虑该怎个活法?从此她羸弱的双肩坚强的承担起了世间的风风雨雨。随着小陈峰的慢慢长大,他渐渐的懂得了自己妈妈的辛劳,他觉得他和别的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他周围的小朋友都有爸爸,而他没有,他要为妈妈分担点忧愁。从五六岁开始他就帮着妈妈做些家务。陈峰的妈妈逢人便夸自己的孩子的懂事,但随着陈峰的入学,她的焦虑就随之而来,

自丈夫去世后她没有了任何生活来源,自己素日里的生活全靠家人及亲戚朋友的赒济,而一年的学杂费500元让她犯了愁——500元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不算困难,但对于她这个勉强支撑的支离破碎的家就是一笔让她为难的不小的开支了。当她听到校方说十里泉电厂的好心人愿意无偿地资助她的儿子陈峰上学时,这个饱经磨难的妇女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感动,不住地抽噎起来……
另一个贫困生单晶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她的母亲在农村务农,她爸爸因厂子经济不景气2003年就下岗了。爸爸的下岗一下子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在生活上变得更加举步维艰了。2003年下半学期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单晶辍学在家一个多月,当学校的老师来家访时,她难过地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哭得像个泪人……她是多么愿意再次坐在那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再次和同学在青青的校园里嬉戏打闹!
当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自发地捐了一部分钱款,其余不足的部分是单晶的爸爸东挪西借凑来的。当单晶得知她今后的学杂费全部由

十电的叔叔阿姨们资助时,她高兴地一夜没合眼;当她的母亲从贾班手里接到孩子一年的助学资金时,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粗糙的双手微微的颤抖着,嘴里不住的说:“孩子,好孩子,快来谢谢这些好心的叔叔阿姨们!”懂事的单晶赶忙走过来,对所有在场的十电人员深深的鞠了一躬。这一感人的场面令在场的几位的校长和老师眼角噙满了热泪……
高浩说:当我第一次听到他们家庭的不幸遭遇后,内心不禁为之一震,我在内心暗暗告诉自己:我们要齐心协力的帮助这两名孩子完成自己的学业。每次去的时候,高浩总忘不了去书店给他们买一摞知识性、趣味性极强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谈到这里,高浩意味深长的说:当我每挑选一本书的时候,我都感觉是把书送给自己的亲人,所以特别用心地精挑细选;当我把一本本书摆放整齐、包装好,我的心也如一大包书一样,显得特别充实。在书的扉页上,有时我们会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比如“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困难像一把犁刀,它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却掘开了生命的新的水源”……孩子们看了不仅非常喜欢,受益匪浅,也增强了他

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热情。谈到这里,高浩顿了顿,接着说:我们厂团委更加重视孩子们知识方面的培养,姜书记每次去的时候,总是不忘带一箱子书籍,有孩子学习用的词典、字典、古人刻苦读书成材的故事,学校领导对此很是感激。
半年来,这个充满爱心的集体一直关注着这两双深深浅浅的脚印,他们用爱心打开了孩子心扉,用一双温情倍至的手抚平了孩子心头的创伤,茹尔巴曾经说过:人应当这样生活,要使别人的生活由于你的生存会更美好。他们做到了,他们送给了孩子一双会飞的翅膀,让他驮着知识,驮着希望向未来飞翔!他们让贫困的孩子感觉到照耀在他们身上的阳光一点也不比其他孩子少!
时间久了,他们和孩子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感情日渐深厚,贾班表示:今后,他们会一直资助两个孩子到初中、高中……直至他们能够独立生活为止。现在孩子每次考试成绩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这令他们内心非常欣慰。电气专工赵海成因为工作关系要调到运营公司,临走前,他特地找到贾班,并一再叮咛:“切记转话

给那两个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今后,可能与你们一起去看他们的机会少了,但遇到什么困难一定告诉我,千万别忘了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说完从上衣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放在贾班的手里,“这点钱下次去的时候代我捎给他们,让他们买几件夏天的衣服。”
对孩子这种真挚的情爱在十电如同水的漪澜不断地向外扩展着,厂团委和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运行一分场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会”……这一切如同宋书记和姜书记在接受台儿庄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我们只想尽点自己的绵薄之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引起社会上更多的人们的关注,慢慢把这种好的行为在电厂乃至整个社会广泛地推展开来。是他们用自己强烈的爱心在贫困孩子的心田上植下了更多的大片绿色的希望,并给这种绿色注入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无穷力量!
2005年6月22日电运二班的职工在宋书记的带领下第四次来到台儿庄小学,临来之前,值长谢东尧和贾班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专门骑车来到市里的一个服装市场,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为陈峰买了一身穿着舒服的棉制品夏装,为单晶精心挑

选了一件镶着花边的无袖白色连衣裙。宋书记向校方表示将再捐助二到三名失学儿童。回去的途中,大家的心情特别高兴,一致提议让车子绕道围着古运河转一圈再走。车子在逶迤的河畔小道上不紧不慢地行着,姹紫嫣红的形形色色的野花花边一样妆饰着古老的河道,年轻的河水在时空的缝隙间滚滚东去,河面上百舸争流,白色的风帆上挂满了启航的阳光……
大家坐在车里谁也不言语,各自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韩学远:部队退伍军人,老山前线战斗一等功臣。当我在燃运公司书记于鲁建的办公室里见到他时,怎么也难和心目中的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联系在一起:他,不高的个子,留着平头,头发乱蓬蓬的撅愣着;眼神温和,言语朴实。于书记向我介绍了他的一些工作状况:韩学远现为燃运公司的一名推煤机司机,工作兢兢业业,有着当兵的精神和骨气,深得大家赞赏。于书记也是军人出身,担任过我厂的武装部长,对军人有着一种特殊的理解和感情,他对我的采访给予了大力支持,并热情地让出自己的办公室,以方便我专心采访。
       忆往昔当兵的那段火热的岁月,韩学远仍历历在目……
韩学远是1982年11月入伍当兵。1985年3月12日,他所在部队从驻扎的淄博周村出发,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到达云南砚山县,在那儿进行了两个月的战前训练:一方面适应那里的潮湿酷热的气候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大强度的练习爬山、投弹、射击,五公里和十公里的越野跑。

习爬山、投弹、射击,五公里和十公里的越野跑。韩学远说:“那阵子一天训练不少于12小时,刚开始累得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着。但那时才二十啷当出头,一星期后就好了。”他说话时手里紧紧握着杯子。提起这段往事,显然令他激动不已。
5月22日夜11点,韩学远所在部队奉命到老山前线接防。他们坐汽车来到了一百华里之外的一个叫磨刀石的小村庄。摆在他们面前的全是斗折蛇行的堆满泥水和石头的山路,汽车根本无法通行。漆黑的夜里,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急行军。每个人身上都全副武装:一把冲锋枪,一副防毒面具,三个子弹夹,四枚手榴弹;背着铺盖、洋镐、铁锨和水壶。这些东西加起来足有三十多公斤。韩学远坐在沙发上往前欠了欠身子说:“走了大约半小时,耳朵里就传来了稀稀拉拉的炮声。走路渴急了,就用手捧路边从山上淌下来的黄泥汤子水喝。”稍停一会,他补充说道:“喝得满嘴是沙,一咬咯吱咯吱响。”说完他笑了。
凌晨四点多钟,部队到达接防的阵地———老山主峰前面的20号阵地。他们来不及调整和休

老山魂

——访我厂退伍军人一等功臣韩学远

息,趁着夜色,开始修筑工事,挖深加固猫耳洞。也许是我军的换防造成人员流动较大,引起了越南敌军的注意,越南军对他们的阵地进行了几次炮击和进攻,但在他们英勇顽强的反击下,敌人的进攻始终没有得逞。韩学远说:“临上前线时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这人向来粗心大意,连我的生日都记不清。但入党申请书上我写下的一句誓言却永远记着:‘宁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同年12月22日,部队接到上级命令攻打老山968主峰,七连负责主攻,韩学远所在的九连负责战场救护。968主峰高约400米,长约1500米,山前蜿蜒盘亘着一道10几米的深沟,越南兵在山上挖了无数的防空洞。这里洞连洞,山连山,又有深沟作为天堑,越南敌兵更是有恃无恐,经常骚扰我军阵地。
作为战场救护就是上送弹药,下送伤员。战斗打响后,韩学远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奋勇向前。用黄军包背手榴弹时,他能多装一颗就多装一颗;5公斤的炸药包,别人扛一个,他抗两个;子弹夹一般在胸前放三个,而他在两肋间又加了三个。

韩学远刚踏入阵地,就看见一个腿部受了重伤的战士正在地上艰难地爬,他毫不犹豫的把受伤战士扶起来,然后把受伤战士的手往自己脖子上一揽,背起就跑。他激动得说:“当时阵地上没有一片土是完整的,就像被翻耕过的庄稼地;土被炸焦了,还冒着白乎乎的热气。”
当韩学远再次和副班长尹玖凤来到前沿阵地的时候,他发现了有一位战士就匍匐在他的脚下,肠子从这位受伤战士的肚子里流了出来,在地上拖出老远……他大声喊道:“尹班长!快点,这儿有伤员!”但阵地上炮声隆隆,枪声密集,尹班长很难听到。这时,敌兵的一发炮弹轰然落在尹班长身边,尹班长仆然倒地,一动不动得躺在了弹坑里……尹班长牺牲时年仅22岁。韩学远强压住心底的悲痛,背起伤员,迅速向山下转移。
当韩学远第三次背起一位被炸掉左腿的战士时,身上已筋疲力尽,喉咙干涩得像被战火炙烤的一样。这位战士是位通讯兵,腿上汩汩地流着血,眼睛紧闭着,处于半昏迷状态,但通讯兵的手里还紧紧得抱着电台不放!韩学远告诉我说:“看到这个场面,我非常感动,我把钢

盔一扔,心想:多好的战友,豁出去了!就是我死也要把他背下山!”这时我看见他的眼角湿润了,但眼神里透射着一种刚毅。我插话问道:“第一次上战场,你害怕吗?”这时他呷了一口茶,“刚上阵,自己心里的确有点打鼓,但一看到受伤和牺牲的朝夕相处的战友,就什么也不顾了。”
他活动了一下胳膊接着说:“这个受伤的通讯兵,个子有1米75的样子,而我只有1米60;体重也比我重四五十斤。背着实在走不动了,我就抱着他往山下滚,滚到沟里,我就两手抠着沟沿往上一点点爬———全身刮得不成样子,手指头也磨破了,伤口进了沙和泥水,剜心得疼!”
当韩学远不顾疲劳,第四次咬紧牙关冲上战火纷飞的阵地时,不幸被一发炮弹击中,身负重伤。当时他正和另一名负责救护的战士同时抬着一位伤员准备离开时,他只感觉脑袋“嗡”的一声,一发炮弹就在身后两三米的地方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把他一下子冲出六米多远……韩学远说:“受伤的一瞬间并没感觉疼,只是觉得背上、腿上有热乎乎的东西往外流。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要站起来!但腿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一点

也不听使唤。”
不能走,他就一寸一寸地往回爬……他也记不清自己爬了多长时间,鲜血慢慢洇透了他绿色的军装,膝盖也磨得血肉模糊,但他一点也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韩学远幽幽地说:“当时就想着回家,想着老娘……”当他艰难地爬到前线临时卫生所门口时,他把最后一分力量全部用到手上———缓慢而机械地向里面招了招手,就头一歪,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昆明总医院一间特护病房里。医生告诉他:他整整三天不醒人事,是部队用飞机把他送来的;他身上被炸开了八个洞,中了28块大小不等的弹片,已经取出了18片。后来部队师长前来慰问,告诉他:这次战斗激战了三个多小时,全歼了守军,攻占了老山968主峰。由于他冒死救下了多名伤员,荣立了一等功。
        韩学远说:“刚进电厂不久,身上的旧伤发作,有时会疼痛得跪在地上。在市矿物局医院做了手术,又取出了两块弹片。我身上至今还残留着八块弹片。”说到这儿,他捋起裤脚和袖子,指着还存有弹片的伤痕给我看——一道道

触目惊心的伤痕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意。“现在这些伤口一到阴天下雨就酸疼难受,但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是幸运的。”他紧接着重复道:“我是幸运的,我必须好好地干,才能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友!”
说完这句话他沉默着望着窗外———这时七月的阳光正火辣辣的从明净的玻璃上透射进来,我看见了他眼睛里有泪光闪现,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想什么,我的内心似乎已经明白。本来打算在“八.一”期间多采访几位我厂的退伍和转业军人,在这一刻,我忽然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们的风采从韩学远这个退伍老兵身上我都看到了,也深深地感受到了……

人的一生难免生老病死,所以婚丧嫁娶这些人生旅途的大事也就随之而来,在我厂就有个众所周知的群众性自发组织——红白理事会,他们一年四季奔忙于婚丧嫁娶的繁琐事务之重,不计报酬,不计名利;无论是白天黑夜,无论是风霜雨雪,无论是严寒酷暑,他们随叫随到,用一颗火烫的心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服务了二十多年。在这漫长的二十多年中,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的故事?为此,记者怀着一种崇敬和探究的心理走近了他们……
                         “他们分文不取”
 “我厂的红白理事会挂靠在离退办,是由几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职工牵头和十多名乐善好施的职工自发组成的,在职工群众中口碑极好。在‘红白’事的实际操作中,他们严格遵守我国婚丧习俗改革有关的法律法规,始终与党委、厂部有关方针政策保持一致,积极破除陈规陋习,倡导节俭文明。更为可贵的是:这么

走近红白理事会

多年来,他们热心助人、分文不取,纯粹是尽义务,成为宣传我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块重要的阵地,这与我厂‘全国文明单位’的称号和“三立”文化的开展是相辅相成的。”记者刚到离退办不久,我厂离退办主任刘军就带着赞叹的语气说了上面的一番话。
下午三点整,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代表:刘长荣、刘成田、王宝林三位老师傅就有说有笑地如约来到了刘主任的办公室。
  看来他们和刘主任的关系特别融洽自然,不时地互相开个玩笑。记者和他们相继入座后,刘主任又热情地为我们每人冲了一杯龙井茶,在茶香的氤氲中,刘长荣师傅首先意味深长地谈了起来:“我厂的红白理事会形成的时间很长,特别近几年逐步完善起来。1978年建厂之初我就从北电厂过来了,很多和我关系不错的职工,家里小孩结婚或者老人去世都喊我去帮忙,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事情越来越多,推也推不掉了。所以从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是帮忙性质的。”
  虽然是帮忙性质的,没有任何的利益可图,但他们做起事来依然是一丝不苟。他们有自己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比如:刘长荣师傅专跑外

场,刘成田师傅负责内务,王师傅管财务,等等,刘长荣师傅说:“红白事上,人再多,事再乱,只要我们一到场分工,这事就变得井井有条了。”
  遇到家庭生活窘迫的职工,他们还要想尽办法为职工们省钱。2003年的夏季,我厂的一位在职职工不幸患病去世,他们看到去世职工的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尚小,整个办理丧事的过程中,他们只买了三条白“将军”烟。红白理事会所有到场的人员都是烟抽自己的烟,吃自家的饭。租用的殡仪馆的遗体告别室,为了能省下100元钱,刘长荣师傅紧跟着工作人员苦苦讲情,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带着疑惑的口气问他:“主家给你多少钱,你这样替主家说话。”他果断地回答说:“我们分文不取!”随后他就把死者的实情一一摆给工作人员听,也许是他的无私和诚意打动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当即表示可以应允他的要求。
  刘成田师傅点燃了一支烟,深吸了一口告诉记者:“在帮别人办理红白事的时候,我们发现搭篷很麻烦,到处找竹竿、木棍,长了还得锯断,很浪费。后来和离退办一商量,就自筹资

金买了一个大的帆布篷,还买了配套使用的可以装卸的钢管,主家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另外买了红灯笼、彩球等,喜事用起来也显得热闹。”说到这儿刘主任拿起杯子呷了一口茶,接口说道:“我们离退办的老主任石锦仑对这些事非常热心,哪家有事,他都忙前忙后地操办,有一次,帮着架篷布,一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几天。前几天他孩子踢球脚崴了,今天没能来。”“我们不单是干,更要顾全大局。”刘长荣师傅认真地说。“‘非典’闹得比较厉害的那段时间,咱厂有一家办喜事的,要我去帮忙。日子定好了,帖子也下了。我坚决不同意摆酒席,我说‘你要不好意思去退,我给你亲朋好友挨家去说。我们要对大多数人的身体健康负责’。后来,这家也很明事理,推迟了婚期。”
  他们就是这样在分文不取的情况下,尽职尽责地忙碌着。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友谊和信赖。很多主家事后为表示谢意,把烟酒送到了他们家里,他们均婉言谢绝了。
  其实,奉献的积累也是一种文明的积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很多礼仪公司在红白事上大赚钱财,而我厂的红白理事会成员,却甘愿奉

献,他们在奉献的优美旋律中唱出了一曲曲多姿多彩的黄昏颂歌。
                         “我们需要理解”
  当记者问到他们替别人料理红白事那么多年,有什么苦衷时,刘成田老师傅沉吟了片刻,缓缓地说道:“最难受的就是有人不理解,”接着他给我说了一个事例:“有一次,我给一家帮忙,这家的一个亲戚很生气地对我说:‘捏碗沿的老头(捏碗沿是旧时对花钱雇来帮忙的人一种蔑称),碗呢?!’”
  听到这里,王师傅很有感慨,“有的人以为我们是花钱请的,其实都是朋情帮忙。我们需要理解。”
人生于世,应该将心比心,理解是一种社会美德。就拿刘长荣师傅来说,他早过花甲之年,现在离休在家,按理说应该颐养天年,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但他还在为红白事日夜忙碌着,只要厂里有人去世,不管是深夜几点,一个电话,他就赶忙过去安排一切火化事宜。他告诉记者:“死者的尸体,在厂内存放不能超过三小时,这也是从卫生防疫的角度考虑。有时深夜一、二点赶到火葬厂。火葬厂关了门,我就得

翻墙头去找值班的——还好,那里的工作人员我挺熟,这个面子还会给。翻墙头时,我的脚崴了好几次。”记者插话问道:“你的脚是哪年崴的?”刘长荣师傅乐呵呵地说:“哪年都崴过。这是常有的事。”
当记者问他们是否统计过这二十多年来共操持了多少红白事时,刘长荣师傅赶忙摆摆手说:“这没法确切知道。仅2001年,我就帮忙办了四十三起丧事,三十多起喜事,从头年二十八,一直忙到来年的大年三十。”
刘成田师傅说:“我们最多的时候一天办四个红白事,没办法,只有四个人各执一摊。”
说到这里,一直静静聆听的刘主任给他们粗略地算了一笔时间帐,“一件红白事,从开始到结束,一般需要三天,假如你们每年办七十件红白事的话,一年就有二百多天奔忙在外——这的确不容易。”说着,刘主任用眼神盯着刘长荣师傅,“现在,您家里有孙子、孙女、外孙吃饭,还要接送他们上下学,”刘主任侧过脸来对记者说,“他天天在外忙,很多时候照顾不到小孩了。”
       听到这里,刘成田老师傅把后背往沙发上靠

了靠,颇有感触地说:“也许我们年龄都大了,有时忙上一天,第二天走路,腿都有点拉不动;遇到下雨下雪,浑身淋得呱嗒湿……”作为倾听者和接受者,我感觉有一股暖流在不断地向内心涌荡着……我的脑海里浮现了《诗经》里面的两句诗:“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他们不正是这两句诗的最好印证吗!当别人有事需要他们帮忙时,如这两句诗里所说的那样:爬着也要去救助。而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理解。
                        “移风易俗不能丢!”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很多,但是一些破旧的丧葬陋习却有些抬头,社会上出现了为死者扎轿车、楼房、彩电、等等不文明现象,有的还请来乐队表演,送殡时燃放铁炮,……对于这些我们坚决抵制。移风易俗不能丢!”刘长荣师傅说这话的时候语言铿锵有力,目光坚定,透着不可动摇的决心。
        “有一次,一位老职工去世,死者的弟弟强烈要求成殓、送盘缠、路祭、攉汤子,我们是丝毫也不同意,我一直口苦婆心地给他做工作。后来看看思想工作难以做通,就说‘要不你走,要不我走。但就是我走了,这些你也不能

做。’他看我们没有回旋的余地,也就勉强答应了。可等到出了厂大门之后,他们再次要求成殓,我们再次强力阻止,打消了他们的想法。等到整个丧事过程结束后,死者的弟弟看到我们把丧事办的简朴而圆满,也非常满意,专门找到我们道歉。这些事我们经历的不少,每一次都费了不少口舌。”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刘长荣师傅禁不住轻轻地摇了摇头,露出一丝无奈。“还有一次,死者的侄子给我说‘按我们那儿的习俗,要请一班吹喇叭的送殡’。听后我就给他说:‘到我们这里就得按这里规矩,我们这儿是发电厂,有上运行的,你从早到晚呜哩哇啦地吹,还要人家休息吧?这绝对不行!’他一看咱办的事头头是道,也就接受了。”
在办理丧事上,他们既是劳累的操持者,也是义务宣传者,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厂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二十多年来,火花率达到了100%,取消了树幡招幌、棺木、路祭等,制止了大操大办的铺张浪费的现象。在他们操持的殡葬中,提倡戴黑纱、白花、奏哀乐、鞠躬默哀,用一种健康文明的科学殡仪方式代替了封建、愚昧、落后的丧葬习俗。他们的这种始终坚持移风

易俗的做法,被刊登在《枣庄日报》头版头条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市委副书记邓腾生专门对他们的做法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表彰。
采访结束后,记者提议要给他们照一张合影随文章一起刊发,他们均摇头反对,王师傅说:“红白理事会十几个人,都付出了很多,不单单是我们三个人,其余的几个人没来,所以就不要拍了。”是啊,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给全厂营造一个优美、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很多来的人、没来的人、在职的人和离退休的人都在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记者小小的照相机怎么容纳的了……

杜彬:1972年生人,1993年毕业于当时的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11月,在“山东省计算机技术技能大赛”中荣获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个人赛决赛金奖及团体赛决赛个人全能奖;2005年10月在“华电国际第一届网络管理员大赛”中获个人三等奖。这个在计算机大赛中屡获殊荣的青年职工,谁曾想在2003年之前他还是一位站在七尺讲台、手执教鞭的小学老师,而且他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数学教育,与计算机并不是密切相关,那么他是如何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并最终走向成功的呢?为此,记者专门到他的工作间采访了他。站在我面前的杜彬,人如其名,整个人显得文质彬彬。高高的个头,白皙的皮肤,带着一副金边近视镜,透着一股子儒雅之气。他向记者讲述了许多他与计算机之间的故事……
                        “五角星”的震撼
   1991年的一个金风骀荡、煦日流光的季节,杜彬到了位于大山脚下的枣庄师专就读,在这里他

第一次听说和见到了计算机,机器是AppleII。谈起往事,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入校第一课的情景。当计算机老师用DOS带的BASIC编写画出一个天蓝色五角星的小程序的时候,他不禁被眼前这个变幻莫测的陌生而神秘的机器惊呆了,虽然事隔经年,杜彬现在回溯起当时的心情还说:“绝对可以用‘震撼’俩字来形容!我就激动万分地想:这玩意儿看起来就和个小电视差不多,怎么会画出这么漂亮的图像!”
   兴趣和好奇是学习上最好的老师,从此他就一往情深地迷恋上了计算机,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当到了上机实习的的时候,他就是第一个来到微机室的人,一打开电脑显示屏,他就感觉自己面前的世界豁然开朗,思维像是通了电的主机,迅疾地运转了起来。45分钟的一堂实习课对他来说只是电光石火的瞬间,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心理。那时侯虽然学习的只是简单枯燥的BASIC语言,依然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94年杜彬毕业分配到我厂的子弟学校。工作不久,单位因教学需要买来了一台电脑。他看着这台电脑,产生一种阔别重逢的喜悦来,身

  ——访我厂信息公司网络管理员杜彬

叶上初阳

上的每一个神经细胞都快活得跳跃起来,只可惜这台电脑不归自己使用,一到空闲的时候,他总是借故有事没事地蹭到电脑前摸摸看看。95年,为了学习输入法,他花了300多元从商场买了一台小霸王学习机。杜彬说:“那时一个月也就是500来块钱,可一点儿也不心疼。”一直到98年他才真正拥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脑。“这台电脑用去了我大半年的积蓄,用“猫”上网,速度只有50K左右。”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台电脑无论从软件到硬件都比较落后,但那时却是他快乐的源泉,他像一个精神抖擞的将军,在自己的电脑世界里自由地驰骋。他的电脑理论知识在不知不觉中也随之丰富深厚起来。
                             十年磨一剑
   春华秋实,时光转瞬间到了2003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暮春下午,杜彬从同事的口中偶然得知这样一个消息:我厂教培中心委托信息中心组织一次考试,选拔人员参加山东省第一届计算机技能大赛。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内心为之一振,他告诉了记者当时的想法:“我在计算机上苦苦摸索了十几年,并在2000年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了二级证,我何不报名试试呢?”随

后,他顺利地通过了我厂的考试,被安排在信息中心进行赛前学习。可他的肩上还担着孩子们的希望,所以他只能利用下课后的时间加班加点的学习。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由于过度的劳累,他瘦了近五公斤。直到学生放了暑假,他才把心思全部放到了学习上。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期间,他在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的同时,也购买、阅读了大量的如《mcse教材》、《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材》、《CCNA学习指南》等数十本有关计算机技能方面的书籍。他说:“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多读书,仔细地读书。找到切实适合的书就要仔细地反复地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工夫不负有心人。杜彬在八月中旬的枣庄的初赛中,从三十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在初战告捷中,他并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道更艰难的比赛还在后头。很快他以百倍的信心、饱满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下一轮的比赛中。面对着500多页的考试大纲,他不气馁,不退缩,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再从最后一页到第一页,他宛若达摩面壁

一样,潜心研究。他说:“对待比赛,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要有付出,才会有收获。”遇到难解的问题,他说:“不要放过,不论如何都要解决,并把解决的方法总结下来,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机遇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2003年11月10日,秋风萧瑟,而济南大学的一间宽敞的教室内却气氛热烈,与窗外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东省第一届计算机技能大赛”在这儿正热火朝天地激烈角逐着,很多选手屏声敛气地坐在电脑前紧张地进行着答题的测试。杜彬坐在众多的选手中间显得胸有成竹,坦然自若中一朵朵灵感的浪花在比赛的浪潮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样,从Windows、Word 、Excel到程序设计试题他都应答如流。
   最后的结果出乎了很多评委们的意料,名不见经传的杜彬一举夺得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个人赛决赛金奖及团体赛决赛个人全能奖,他像一匹黑马一样凌空出世,让很多在场的人大跌眼睛。其实,不了解他的人为之惊讶,了解他的人都认为是实至名归。金奖后面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自己

感觉得清楚。
   获奖后的杜彬神情一如既往的谦和和平静,他说:“对于计算机我是半路出家;对于比赛,我一直都是平常的心态。今后,我会继续努力!”这就是杜彬——一个尊重自己兴趣的杜彬,他就像一片嫩绿的叶子,金奖如同旭日的阳光轻撒在叶脉上,如此的清晰,如此的动人!
                            无悔的选择
   随着我厂信息化进程的日新月异,无论是管理上,还是生产上,计算机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杜彬作为人才被信息公司引进,这也是他的选择,为这个选择他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他说:“我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它也是我的兴趣。”
  来到一个新的岗位,他也面临着许多他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的挑战。十电宽带升千兆网、华电国际FAM、安全信息平台、系统网络安全等项目的实施对于他来说都是新生事物,要想做好这些工作,他说:“唯一的秘诀就是‘学’,一个难题的解决就意味着向前又迈进一步。”在机房内有他的身影来回奔忙,在办公室他与同事们

对难点反复探讨,在家里他夙兴夜寐地在网上浏览资料……“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工程施工对我厂生产经营和职工们的影响,绝大多数工程我们都巧妙安排好时间进行:和生产相关的就安排在休息时间进行;和家庭网有关的就安排在中午或后半夜进行。因此,经常是先睡一觉,等到午夜再起来工作,我们几个管理网络的同志几乎成了半个运行工人。” 这是他在全厂十大杰出青年表彰会上发言时所讲的,也是他艰苦工作的真实写照。
   网络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伤脑筋的工作。杜彬告诉记者他每天的工作除了管理我厂所有网络防火墙、中心主交换机、网络路由器、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系统连接的广域网网络及新旧两个调度数据网外,还负责全厂800多台电脑的维护消缺。杜彬说:“我把业余时间几乎都交给了计算机。我周围的领导及同事们为了我厂的信息化建设和生产网络的稳定运行都在日夜地操劳着,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
 信息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学习型的工作。从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其发展的速

度难以想象。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我厂的企业管理、物资管理、报表统计、智能仪器、定期工作等都大量地运用到计算机技术。哪个厂的信息化程度高,其经济竞争能力就越具有优势。为了切实掌握好这项技术,更好地为我厂服务,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着。2003年12月他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2004年5月荣获枣庄市总工会颁发的“振兴枣庄立功奖章”和“枣庄市十佳能工巧匠”称号。在成绩面前他很坦然,但是在荣誉面前他却有了压力——因为荣誉是大家给的,他不能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他说:“压力也就是动力,今后我要做最好的自己!”
   采访结束后,我仿佛看见那片嫩绿的叶子在金色的阳光里,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立春过后,正是“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的时候,虽然地上和水里的薄冰渐渐消融,但2006年的“倒春寒”似乎延续的时间特别久,在“惊蛰”之前,人们出门时都要穿上厚厚的棉衣,但在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的#1机组A修现场我们却会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春色来:热气腾腾的汗水挥洒在满是灰尘油垢的脸上,劳动的号子此起彼伏地响在料峭的春寒里;电焊机、刨光机、卷扬机………奏出了劳动者欢快的旋律;铁锤、钢钎、錾子……敲响了生命的最强音;……每一个置身于此的人,无不感觉有一股激荡不已的春潮在体内撞击、涌动,令人振奋、鼓舞!在这里,我采撷了几朵美丽的浪花,满载着春风,送到您的面前……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2006年2月13日#1机组A修伊始,检修各班组就春播赶趟似地忙碌了起来,到4月上旬A修的大部分工作已接近尾声。前不久,记者在#1机组的一次风管下面见到了正在进行焊口质量监督的锅

炉检修公司制粉班技术员李飞,他给记者谈起了这次A修期间制粉班的一些的工作情况。
    这次A修,制粉班的工作范围从锅炉9米层的制粉管道到十五米层的给粉机,再到42米的细粉分离器,班组管辖设备涉及面大、交叉作业多、工作环境恶劣是摆在班组面前的客观问题之一。为切实保障A修进度,他们全班拧成一股绳,做到早出工、晚收工、出满勤、干满点。根据#1炉A级检修项目计划安排做到思路清晰、工作到位、管理到位,保证不漏项、不缺项。“W”点“H”点的检修质量控制关口,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关键部位如弯头、短接等全部进行更换治理。
    当记者问及在A修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时,他说:在更换一次风管时,当时正好和本体班汽包小室改造交叉作业,考虑到高空落物的危险,我们班组决定将风管更换工作安排到夜间干。我班的4名检修人员披星戴月,暮去晨归,经过25天的辛勤工作,在确保安全、文明、质量的情况下,克服夜间光线阴暗、高空作业多、起重作业多等多种客观不利因素硬是漂亮地拿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春潮

    在精益求精的A修工作中,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班组,不同的车间,都会遇到不同的难点和硬骨头,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呢?为此,记者走访了其他车间的几个班组。
    电气专工宋兆峰说: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是专工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在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上主要有排除法、试验法、假设分析法、极限分析法等几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最让他难忘的当属1.5万余米的电缆敷设——黑色的长龙又粗又重,仅靠责任班组无法驾驭。公司充分发扬电气人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组织全体人员集中3天完成全部电缆的敷设工作。他说:“前半段大家是靠体力,而到了后半段大家则完全是靠相互鼓劲,靠精神动力完成任务。”
     发生在汽机专业公司本体班班长李志浩身上的一件事情,充分证实了在困难面前领头雁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低压缸组在调整隔板洼窝的时候,由于班组人员的长时间的连轴转,况且滴水未进,很多人口干舌燥,有的嘴唇还出现了干裂出血。在大家力不能支的时候,李班大声说:“弟兄们,看我的,我们一起来干,什么大风大浪咱没见过,这点小东西还能难倒咱们,毛

毛雨了。”李班的幽默和勇气马上起到了兴奋剂的作用,大家重又焕发出新的斗志,一鼓作气地将工作做完。
    这火热的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感动,他们就像煤一样地燃烧着,无论在白天,在夜晚,我们都能看到那突突奔腾的火焰……
沧海可填山可移 男儿志气当如斯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急、难、险、重”的A修面前,需要一个人的全力以赴,所以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就难免会疏于对家庭各方面的体贴和照顾。有了遗憾,也就有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汽机专业公司本体班班长李志浩的父亲年逾古稀,一人独居。要在素日里,他一个星期也要回去两三回看望父亲,但自从#1机组A修后,他已经一个多月没看到老人了,只能抽空给他老人家打打电话,问候问候,开明的父亲总说自己很好,让他坚守岗位,待A修结束后再回来团聚。他说:“我知道父亲心里想的是什么,他想让我回家陪他喝喝酒,聊聊天,共叙天伦之乐。但父亲不想影响我的工作。”

  汽机专业公司管阀班班长刘同海的妻子有一天晚上在家生病高烧不退,而他正在A修现场加班,心急如焚的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A修工作!” 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妻子已经在邻居的帮助下送到了医院……刘班说:“班组工作重于一切!当两者需要放弃其一时,我会毅然地选择放弃自己小家的利益。”他的确做到了。
   “有时晚上加班到深夜,坚持每天早晨7:30分到A修现场,有一段时间竟然一个星期没有见到女儿,有一次老婆诙谐地说:‘自从你当了班组技术员,只要机组A修,就很难吃上团圆饭。’”锅炉制粉班李飞说,“不单是对妻子、女儿有歉疚,老母亲一个人住在农村,我有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家看望一下了。”
    电气专工宋兆峰说:大修期间与家庭唯一的矛盾就是孩子太小,才刚满8个月。我整日在大修现场忙活,照顾孩子的责任全落到妻子和保姆身上,有时回家想拖拖地多干点家务活弥补一下,妻子总是夺过拖把说:“大修够累的,你坐在沙发上好好休息。在现场多干些活,多给职工帮忙、鼓劲。累了就想想孩子。”

 对于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们是心存愧疚的,但对于自己的班组,对于车间,对于整个A修工程,他们又是问心无愧的。
    临近A修时,锅炉制粉班李飞还躺在医院的病房里,他得了呼吸暂停综合症,割除了扁桃体,又对呼吸道进行了整形,医生说还得在医院静养20多天才能出院,可再过4天就A修了,这不由得让他一筹莫展。作为制粉班的一名技术员,进厂20多年的老职工,对A修工作再熟悉不过了:哪里需要多少焊口,哪里有多少弯道,哪里有多少漏点……他都心知肚明,他说:“我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就是想呆在我熟悉的A修现场。” A修刚开始,人们就在风管更换工作的现场见到了他憔悴的面容……
    汽机班长李志浩在A修开工半月左右,由于他忙着调度、指挥,现场高分贝的噪音,不扯嗓子喊,对方就难以听得见。慢慢的嗓子就变得嘶哑,而后发了炎。痰里粘和着血丝,说话也非常困难,早晨的碰头会安排工作时,只能由副班长代劳……不能说话,他就用手势指挥工作,有的同事劝他回去休息休息,他把手一摆说:“你看,这里我能离开吗?”

    有这样的好班长,就有这样的好职工。汽机调速班刘树成师傅早过“知天命”之年,但工作起来仍像年轻人一样拼命。他所负责的油系统检修工作是最脏的,但他毫不在乎,哪里空间小、哪里油污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油系统检修工作完工时,大家才知道刘师傅是一边打着吊瓶一边干A修的……
            最是春色动人处 万绿丛中一点红
    在沸腾的A修人群中,我们会时常看到女工们忙前忙后的身影:斑斑污迹彰显了飒爽英姿,滴滴汗水湮没了不胜娇柔。是她们用耐力和细心弥补了力量上的不足,是她们用真诚和笑容给A修染上了动人的色彩!
    热控公司女工胡乐梅,丈夫远在外地工作,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操持着。由于#1机组A修时需要加班加点,这可苦坏了她刚刚六岁的儿子,小小的年纪脖子上挂着一把大钥匙,有时,为了解决工作难题她耽误了下班回家做饭,饥饿难耐的儿子就只能吃冰凉的剩饭剩菜。有一次,为了赶工期,她刚刚哄睡孩子,就赶紧奔赴A修现场,和另一名女同事一起对线、查线。工作完成时,已是凌晨五点。当她拖着一

身的疲惫匆匆赶回家时,未进家门,儿子惊恐的哭声早已传进了她的耳朵……
       在这次#1机组的A修中,胡乐梅所在的程控一班和其它班组一样——女工占据了整整半边天,她们和男同事一样同工同劳。她们不仅承担着七个电动门控制柜、两个DCS控制柜(是所有DCS柜中电缆数量最多的柜子)的上线、接线任务,而且还要负责BTG盘所有机侧辅机的对线、接线工作。控制机炉辅机的BTG盘的地方虽然不大,可等着在此工作的单位可不少。为了避免工作时与其他兄弟班组“打绞”,又能紧跟公司的A修步伐,程控一班的女同志们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轮流加班加点。她说:“从开电缆到具备接线条件,我和一名同事在BTG盘的方寸之地连续奋战了整整两个夜晚。”
在“巾帼建功立业、争创精品工程”的号召下,程控一班的女工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她们把磁力柜与辅机控制柜的近千根的电缆,经过有序的整理、绑扎、固定、做标记、上套管、开电缆、剥钢夹、穿编号等一系列工序后,三千余根电线被横平竖直、间隔相等地接入了端子排。经过多次试验检查,万次接线

无一差错。胡乐梅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精湛的工艺,充沛的精力,足够的耐心,你很难相信我们是怎样一根根接线的。手指被锋利的线头和槽盒划破了,我们顾不上看伤口,碰到接线端子太高,我们就踩着凳子;碰到紧贴柜子底部的接线端子,我们就跪在地上。这样或站或跪地接线工作我们一干就是接近一个星期。”
        胡乐梅是用这样的语言形容自己在A修中的生活状态的:“每天像个陀螺一样旋转于工厂和家庭之间,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热控女工张新晶对此也感同身受。张新晶接线的#7站控制柜仅一个面就有近百根电缆,几百根电线。除了一系列的“拨、去、套”之外,还要一根根与别的班组进行核对电线编号后,方能根据图纸进行接线;一个普普通通的槽盒都要装下二三十根电缆,而塞进去的电缆又要整理得如同一根电缆一样整齐,同时每根电线的接线都要横平竖直。她说:“这是一个比耐心比细心的工作,不能有一丝的杂念。就在接线工作进展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起来,甚至想过放弃,去其他的工作小组。但身边女工的那份执拗的工作精神时时激励着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电气专工宋兆峰谈起他们车间女工的表现,也情不自禁地直伸大拇指。在#1机组A修中,高压动力电缆更换交联型,400V重要动力电缆更换为阻燃型,保护控制电缆更换为屏蔽型,还有DCS 系统改造等需要敷设新电缆,在晚上加班时,公司通知女同志可以先回家照顾孩子,但她们听完后,只是笑了笑,擦一擦额头上沁出的汗珠,又攥紧了手中的电缆……一直到结束,没有一个女工离开自己的位置。宋兆峰说:“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动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也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斗志。”
写到这里,我想说一段与此文有关的小插曲:当我把快截稿的文章拿给同事郑怀德师傅看时,他不禁攒眉说道:“参加A修那么多人,别人都一样能干,你就光写那么几个!”是啊,所有参加A修的,无论是尽心竭力的职工,还是日夜操劳的干部,抑或是淳厚朴实的外包工,他(她)们哪一个不是在A修中出大力、流大汗,他(她)们的心是火热的,他(她)们的汗水是火热的,他(她)们的劳动是火热的——这火热的赤诚,汇聚成了#1机组A修史诗般的宏大篇章,面对这样声势浩大的长卷,我手中的笔

渐感力不从心,带着这种遗憾,我只能蹙然止笔……此时,正是姿态柔美的四月:草长莺飞,樱花烂漫;天空沉碧,阳光绵软。随处可见的绿草茵茵,像出门游玩的孩童,活泼可爱;举目可望的花团锦簇,在春风里醒目地摇曳。我想,这一巨幅的春意盎然图,就是最好的丹青妙手,也难以描摹,想到这里,我的内心释然了几许,欣然了几许,一副对联便自然而然地展现在我的脑海:“春夏秋冬物回地转奉献我美好年华;雪雨风霜寒来暑往铸就这精品工程”。

 提及健美,大家的脑海里可能会闪现出施瓦辛格在电影《终结者》中充满阳刚之气的强健体魄和铁血硬汉——西尔威斯特·史泰龙在《《第一滴血》中所展现的健硕的肌肉。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无可抵挡的男性魅力,是与他们健美的外形分不开的。在我厂就有这么一群人,工作之余从事健美运动,多次在省健美锦标赛中取得佳绩,成为我省电力行业唯一一个参赛队。怀着一种敬佩的心理,记者在今年五月上旬的一个煦暖的下午,专门来到了我厂健美协会秘书长宗成伟的家里对他进行了采访。
                       一
任何一个家庭的布置总是与主人的生性爱好密不可分。宗成伟家也不例外:“中国健美协会健身指导员证书” 端端正正地悬挂在一进门就可以轻易看到的西墙显眼的位置上,上面写着:“宗成伟:2001年7月16日至27日中国举办的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考试合格,具备壹级健身指导员上岗资格,现授予一级健身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当年的《山东电力报》刊发了这一消息,并配发了他与亚洲健美联合会主席蔡保罗的合影。消息称:“这是我省五名国家一

——我厂健美协会专访

健美年华

等级称号。”当年的《山东电力报》刊发了这一消息,并配发了他与亚洲健美联合会主席蔡保罗的合影。消息称:“这是我省五名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中的一名。”
看着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证书看,宗成伟边忙着沏茶边给记者介绍:“健身指导员共分三级,我是一步步考过来的。考试项目有健美的理论知识和现场指导,并且要亲自运动,要动作到位。引体向上20次/min,杠铃卧推到100公斤以上,高抬腿80次/min,”说着他放下手中的紫砂壶在随即在客厅的地板上做了几个标准的高抬腿动作——动作快速而规范。
当他坐回到沙发时,记者发现他面不改色,可见早过不惑之年的他,身体素质依然很好。这跟他持之以恒的健美训练不无关系吧。
    从他的谈话中得知:七八岁开始,他就在教练的指导下习武。1979年进入我厂灰水车间工作;1982年的夏天,工作之余他走进健身房开始“练块儿”。我厂俱乐部成立之初,他被招聘过去担任健身教练。他说:“我现在不单纯是教练员,也是运动员。我已经参加了五届省健美锦标赛。”

谈起比赛,往日一段段艰苦的历程他仿佛历历在目……
公元2001年5月12日,由我厂健美协会成立的一行七人的健美队,首次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山东省第十一届健美锦标赛”。宗成伟是当时的领队兼运动员。由于是初次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大赛,所有参赛队员既兴奋又紧张。但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满怀着希望,大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概。可这种希望的泡沫没持续多久,便被残酷的比赛现实个个击破了……
首先上场的65公斤级我厂选手王光亮由于规定动作表现不够完美,肌肉的清晰度不够,在首轮的预赛中便惨遭淘汰!……
接着上场的其它级别的各选手,也纷纷落马……
踌躇满志前去,失败扫兴而归。回厂时,大家坐在客车里,谁也不言语,一种压抑、悒郁的气氛笼罩在头顶,挥之不去。
身为领队的宗成伟此时坐在车窗前,望着窗外一晃而过的大片大片的泛绿、分蘖的麦子,陷入了深深地反思:“我们为什么失败?”他一遍遍地拷问着自己。最后,他给这次失败总结了两

个原因:一、没有科学的训练和饮食。二、没有健身教练的专业指导。
    有了攻克的目标,行动上就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像北极星一样的坚定的目标,它的不动摇的性质,在天宇中无与伦比。”
    回到家里不久,他就买回了《体育与健康》、《韦德实战训练》、《健美与饮食》等与健美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书籍近百本,并订阅了《健与美》杂志。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尽情地畅游着。尤其是看完《健身技法教程》和《健身指导员基础理论教程》时,他内心积聚已久的想法似突然挖开的劲泉有力地喷射出来:我要当一个合格的健身指导员!
    想起健身以来所走过的弯路:只是一味地苦练,出工不出效,肌肉增长的缓慢……想起这些更坚定了他此时的想法。
再次走进健身房,他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盲目,他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科学的训练方案。妻子也给予了他女性特有的关爱和呵护,为了补充他训练期间身体所必须的维生素C,她会经常到集市上一次性的买上十几斤西红柿,用榨汁机榨成汁液,然后盛满水杯送到他训练的健身房。

在他的带领下,原来被比赛打击得垂头丧气的运动员们重又踌躇满志起来,纷纷回到了健身房。从此,健身房“当当”的铁器声不绝于耳,晶莹的汗珠顺着他们刚毅的面颊恣肆奔流……
                   二
常言道:“知耻者勇”。经过的挫折磨难锻炼增强了他们的意志。越过大海的礁石和巨浪,他们看到了希望的彼岸。
2002年5月12日,我省省会济南如期举办了“山东省第十二届健美锦标赛”。我省很多健美名将一时云集一处,群星灿烂。其中有全国健美冠军秦成勇、王力劲,亚洲健美冠军扬新民等。
面对众多强手,我厂的健美队员们没有了初次参赛时的浮躁,却多了几分沉着冷静。从上油、热身到比赛的全过程,节奏都把握得非常到位。
首先上场的依然是王光亮,在鲜花环绕的赛台上他充分展示着全身结构统一的发达肌群。特别是他六块线条清晰明朗的腹肌,在所有参赛选手中显得很惹眼。最后获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战绩,捏着沉甸甸的铜质奖牌,一向有泪不轻弹的铁汉,禁不住泪流满面……

接着出场的是宗成伟,他和声明煊赫的全国健美冠军王力劲(75公斤级)分在同一个级别竞赛。他面带微笑、潇洒自如地做着各种规定动作:上臂、肩、腹部的肌肉棱角分明,协调性强。他的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最终以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给自己的比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刚下赛台,当时已经80多岁高龄的我国的“杠铃之父” 娄琢玉就兴致勃勃地向他走了过来,并伸出宽厚的手掌拍着他的肩膀风趣地说:“小伙子,太好了,我给你一起练块!”说着拉着他的胳膊主动与他合影留念,并抬起左臂,做了一个展示肱二头肌的健美造型。
汤昱在这次的健美比赛中参加的是85公斤级的角逐,他是我厂所有参赛队员中最后一个亮相。大家兴奋的目光里对他有着更多的期待,希望他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来。
汤昱不仅有着1米81的挺拔身材,而且拥有粗壮的肌肉围度,肌肉的线条比三棱刺刀还硬;肩部与腰围的差距和谐;骨架匀称 、平衡、比例协调;仪表端正、气宇轩昂。这些都会在健美比赛中使他获得高分的机会。
前展肱二头肌,前展双背阔肌,侧展胸部,自由

造型……他在规定的2分钟内舒展大方地完成了规定和自选动作。全套动作有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气魄,获得了裁判们的一致高分,荣获了85公斤级比赛的银牌,创造了我厂迄今为止参加健美锦标赛以来最好的成绩。
随队参赛的李建乐、赵建军、张雷也都在各自的级别中杀入了前十名。
赛后,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庆贺着自己的胜利:头碰头,臂绕臂地连成一个圈,大声地笑着,旋转着……是啊,仅仅相差一年,一样的5月12日,一样的比赛的场地,一样的队员,而他们却取得了不一样的辉煌战绩!很多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怎能不让他们激动万分呢!
随后,我厂健美协会组建的健美队又相继参加了三届省健美锦标赛,所有参赛队员的成绩都是名列前十,很多专业健美运动员对他们也是啧啧称羡。
宗成伟满含感激地告诉记者:健美协会之所有能有今天的好成绩,是与厂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扶植是分不开的。
时任我厂工会主席的崔义德,为成立健美协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购置了健美训练用的各

种器械;时任教培主任的李勘雨兼任健美协会会长。健美协会成立之初,会长李堪雨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我厂今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体育总局、枣庄市体育局、市工会,在我厂书记郑飞雪的带领下来到了俱乐部,专门视察了健身设施,郑书记见到宗成伟微笑着握着他的手说:“我以前在网上看到关于你的介绍,你要带领大家好好练!”他说:“郑书记给我说的这些话,我很受鼓舞,今后绝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希望。”
                   三
自古以来,事不可易成,名不可易得。每个成功者的路,都是从布满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健美运动亦是如此。宗成伟告诉记者:“今晚有几个队员要在我厂俱乐部健身房进行训练,他们平时训练很刻苦,你可以去采访一下。”在一间健身功能齐全的健身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负重训练的汤昱和赵建军。
放下100多公斤重的杠铃,汤昱边擦汗边说:这阵子忙#1机组的A修(汤昱自1991年进厂以来,一直在汽机检修工作),今天才开始恢复性训

练。
谈起赛前训练,他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去年的第20届我省健美锦标赛在腾州市举行。汤昱是在赛前一个月才知道消息的。随后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开始全力备战。凌晨5时起来开始一个多小时的背部肌肉、胸肌、股二头肌的训练;中午下班回来一小时的小腿肌、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的训练;晚上一个多小时的跑步。他说:“有时跑步回来,累得上楼迈不动腿。”
健美运动不仅对训练要求严格,其饮食的要求在常人看来近乎苛刻。汤昱说:为了减肥、减脂,我一个月不进油、盐;为了补充能量和营养,一天得吃三、四十个鸡蛋 (不能吃蛋黄,只吃蛋白)。实在吃不下去,就把生鸡蛋打碎了,放在杯子里搅匀了喝下去。一天吃六顿饭,晚上加餐时定好表,迷迷瞪瞪的把事先调配好的食物吃下去再睡;特别临比赛的头三天不能喝水,只能吃些黄瓜、西红柿。
其训练的强度之大、磨砺之深,有两个数据足以证明:仅仅一个月,他的体重由93公斤减到80公斤;腰围从2尺7减到了2尺1。

汤昱说:在这届的健美锦标赛中,由于训练时间短,只进入了前六名,争取明年的比赛能出好成绩。
赵建军告诉记者:健美训练不单是艰苦,有时还容易受伤。但这些年他已养成习惯,有空就想往健身房来。
我们正说着,记者看见有很多人陆续来到了健身房锻炼,其中有好几位满头银丝的老者。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庞大的健身队伍,开始用运动来拥有自己健康、美丽的人生。
强企必先强身。在我厂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体育活动已成为我厂干部职工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在运动中,大家的精力越来越充沛,抵抗疾病的能力越来越强,工作效率越来越高。我们相信,这一个个健康、有力的肌体会把十电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最先听到张西伟的名字和他的事迹,是8月下旬我厂举办的一次“感动十电”企业文化故事演讲比赛的现场。
演讲者用说评书似的口吻娓娓道来:张西伟,90年3月在在镇江入伍当野战侦察兵,在部队里经过三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了吃苦耐劳的性格和敏锐的观察能力。退伍回来后在分配在我厂电气运行工作。2002年他应聘在煤管当上了一名煤炭质检员。从此,他的人生之书便写下了许多精彩动人的章节……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章节背后的故事,在九月上旬一个秋风送爽的午后,记者在燃运公司副书记郝玉军的引荐下,在一间温馨宽敞的接待室里见到了现任煤管班班长的张西伟。
初次见到张西伟,给人的印象是敦厚的外表和威严的神色一点也不矛盾地混合在一起。他的故事在他富有理性和节奏感的言谈中一点点的打开了……

煤之门

——访华电国际劳动模范、我厂煤管班班长张西伟

                    面对工作,他兢兢业业
张西伟和他所在的煤管班负责全厂入煤的计量、质检、接卸。是把守全厂来煤质量的第一道门,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门。所以他们不单是肩上承受的责任重大,而且劳动强度也相对繁重。
2004年9月份,全国电力闹起了“煤荒”。煤是火电企业的生命线。在这煤量多少直接关系到我厂能否继续生产的危机时刻,厂各级领导积极行动起来,殚精竭虑的出点子、想办法、找路子,最终从华电国际燃料部争取到了一大批用煤,解决了“燃煤之急”。那段时间,张西伟和他所在的煤管班24小时接煤,现场计量、质检。质检员可以轮流休息,身为一班之长的他却很少有休息的时间。有时累得实在不撑了,就趴在办公桌上迷瞪1、2个小时。后来,燃运公司陈春旭经理看他工作过于辛苦,就在他办公桌的对面安了一张简易折叠床,好让他抽时间休息一下。
从2004年9月到到来年一月,从秋风萧瑟到朔风凛冽,从秋果飘香到雪花纷飞,整整四个多月的时间他只回家4、5趟。而且每次回去都是披星戴月的凌晨1、2点。自己的女儿三岁多了,白日里领着妈妈的手东跑西颠地找爸爸,可他回家时女

儿早已进入了梦乡。有时,女儿会在梦网中漏出1、2句低幽而含混不清的话语:“爸爸、爸爸……”他听到后心里很难受,眼里也潮乎乎的。
“加班加点”是他工作的字典里出现最多的四个字。
                  面对荣誉,他满怀感激
张西伟因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连续8年获得厂级先进个人。2005年荣膺华电国际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他所带领的煤管班也多次被评为厂创新红旗班组、星级班组。
    谈到自己所取得的荣誉时,张西伟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来自于我们这个团结的集体。”煤管班整日和煤打交道,而且大都是户外操作,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班里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平均在45岁以上。但张西伟扎实能干的工作作风感染着每一个人,使他们再次焕发出青春和朝气,他们用各自的勤奋弥补着年龄上的缺憾。
有这么好的一个工作氛围,是他工作的信心、勇气和动力。特别是厂领导及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张西伟介绍说:张光达厂长、李其浩厂长和陈春旭经理几乎每天都要到收煤现场来监督、指导工作。张厂长最关心的就是每天的来煤量、化验数据和库存信息。张厂长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煤炭是全厂的生产命脉,你一定要把好关。”
这几年,我厂煤炭质检从改进软硬件上入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李厂长有个设想:要建成全省最标准的煤检示范化基地。记者在燃运公司办公楼下看到几个工人师傅在焊花四溅中紧张地忙碌着,张西伟兴奋地说:“这里要成立公司的调度指挥中心,所有来煤的验收情况都能从从屏幕上显示。今后我们的工作环境会越来越好,再次谢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理解!”
面对假煤,他明察秋毫
     面对荣誉,他是谦恭的;但面对假煤时,他是无情的。
自2003年以来,煤炭价格像安了翅膀,持续飞涨,屡创历史新高——从最初的百元左右一路飙升到4、5百元。一些煤炭中介商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做起煤炭生意来就不那么本份了。他们想尽各种花样、手段在煤中掺杂使假。所以张西伟

在任班长之初,就给公司签了责任状:不让劣质煤进厂,不发生入炉煤灭火事故。
言之凿凿,落地有声。
    去年年初有个供煤单位,为了达到在煤中掺假不被查出的目的,他们把拉煤的小车,全部换成了车身高、盛煤多的大半挂车,想以此来增加质检的难度。看到这个情况,张西伟就带领质检员轮流上车,顶着六级寒风,在冰冷的煤里采取多挖深挖的方法,多个方位取“点”,并对每一个取样点进行认真分析,直至查出他们掺假的依据来。
今年7月下旬,莱芜一煤炭中介公司运煤过来。在质检中张西伟发现车厢内的煤上下发热量悬殊过大,第二天作了退回处理。没想到他们不想就此善罢甘休,一招未成,又出一招。没多久,他们将退回去的煤炭又“乔装打扮”(仅在表层放了一些发热量在5000kal/kg的好煤)改成火车煤运了过来,但最终也难逃张西伟的“火眼金睛”,接着就灰溜溜地原路返回了。事后他们不无感慨地说:“进十里泉电厂的煤,想掺假太难了。”
张西伟气愤地说:“这些人在煤中掺上水泥、矸

石、渣滓、高灰(烟囱落下的灰)、石头、等,为了蒙混过关,他们看着我们在车头采样,他们就在车尾掺假;他们看着我们在车的左侧采样,他们就在车的右侧掺假。”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针对这种情况,张西伟和采样员们采取随机采样(不一定在什么位置采样)的办法,让他们无机可乘。
在与假煤的长期斗争中,张西伟和他的同事们个个“身怀绝技”。一车煤过来,通过一看(看煤的成色)、二摸(掂煤的重量)、三淘(淘洗)、四检(仪器检测),是好煤假煤几分钟便见分晓。
张西伟自豪地说:“我们每年都要查出不合格、不达标、掺假的煤数十万吨,挽回损失上千万。”
面对利诱,他克己奉公
有些煤炭中介商看到从“前门”走占不到什么便宜,就挖空心思走“后门”,走旁门左道。他们就委托张西伟的同学、亲戚、朋友、战友前来说情,想行个方便。
去年阳历年刚过不久的一天,有一个在初中时交往甚密的同学来到张西伟家,说他的一个朋友往

电厂送煤,希望张西伟能高抬贵手,给车辆放行。张西伟就给他反复讲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但同学很固执,大有不见黄河心不死的气势——从下午一点一直坐到深夜一点,看着张西伟一点也没有改变初衷的意思,就气哼哼地甩手走了,从此没有了联系。张西伟面露无奈地说:“因为这事,我得罪了不少亲戚朋友。但我不后悔,我的工作要求我只能这样。”
最让张西伟头疼的是有些煤炭中介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给他送烟酒、现金、购物卡等,有的还承诺进一吨煤给他几十元的提成。对于这些不义之财,张西伟的态度是坚决而明朗的:通过熟人送来的——直接退回,不认识的——全部上交。
张西伟的妻子非常支持他的做法,经常给他说:“咱可不能因为这些害人的钱,毁了咱的家。”每到晚上,妻子就把防盗门锁得好好的,一些送礼者干脆就把礼品放到门口,然后给张西伟打电话——当然,他们听到的只有两个字:“不——行!”
在利诱面前,张西伟站稳了脚跟。利于集体的事,他爱之;害于集体的事,他恶之。张西伟

发自肺腑地告诉记者:“不是我的钱,拿了会做噩梦。再说‘得人一牛,还人一马’,这‘马’怎么还?还不是拿集体的利益来还。这样的事,说么我也做不到!”
                      面对威胁,他毫不退却
    一些想在煤里做点“手脚”的煤炭中介公司看到张西伟“软”的不吃,就来硬的。他们托人给他捎话说:“你还出门吧!”、“你还想好吧!”,或者往他手机上发短讯:“小心点!”……。有几家外地的煤炭中介公司多次扬言要联合起来整整他。面对种种威胁,张西伟毫不畏惧,他认为这些见不得光的行为,到哪儿也行不通。
一次一名质检员下班的途中,被一身体壮实的送煤司机拉到一小区胡同里面进行威胁。张西伟知道后马上找到该司机,要他及时停止这种侵害行为,并当即向燃运公司和厂里作了汇报。他经常给班里的质检员、采样员说:“有厂里的支持,我们不要怕,一切按规定办!有事往我身上推——如果有危险,第一个出事的应该是我!”
在煤质检验过程中,张西伟时常会碰到运假煤而又胡搅蛮缠的人——有个别气焰嚣张的人还对他进行言语辱骂和人身攻击。“遇到这样的事情,

我也非常气愤,我就明白地告诉他们:‘少来这一套,掺假就是不管!’”张西伟攒紧了眉毛、皱起来眉头很严肃地告诉记者,“如果质检不严,我厂一年进370多万吨煤,每吨煤损失20——30元,一年就上亿,”
细微苟不慎,堤溃自蚁穴。如若这扇煤之门把守不严,这是一个损失多么庞大而痛心的数字啊!所以他说:“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
美国作家克·莫利在《门》一书中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是的,在开与关的瞬间体现的是一个人对待人生和工作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张西伟的态度是明确和毋庸置疑的:他开门迎接的是洁净煤、放心煤;他关门拒绝的是假煤、人情煤、利益煤、关系煤。这坚不可摧的门高高地耸立在他的心中,他用一双高度警惕的眼睛日夜守护着,像往昔他当兵时守护国门时一样的庄严,一样的神圣不可侵犯!

苑 奇 

 对于崔学坤老师的作品很早就在各类书画展览和报刊杂志上欣赏过:那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葡萄;那清秀隽永、行云流水般的行书……都令人羡慕不已,过目难忘。2005年8月22日下午,天空正飘着濛濛细雨,我如约来到了崔学坤老师的办公室。崔老师现在是天立公司的质保部副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笔耕不辍。我刚落座不久,崔老师就饶有兴趣地谈起了他的创作道路和书画艺术……
                                    一
      崔老师出生于山东莒南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但贫瘠的土地却赋予了艺术的种子顽强的生命力!崔老师幼年时每每看见农民识字课本上或手绢上印染的图画就爱不释手,常常不由自主地用小石头或者粉笔在地上或者墙上描摹。
     “也许画画和音乐有许多相通之处,初中时,我又迷上戏曲。那时只要村子里来剧团演出,

写意翰墨情悠悠

 ——访我厂中年书画家崔学坤

我都会专心致志地从头听到尾。剧团走了,我还会跟着追出老远。回到家里,就想模仿,买不起乐器,就用村头的芦苇用剪子钻出几个眼当笛子吹;二胡是把圆木掏空,糊上蛤蟆皮,扯上几根牛尾巴做成弦。儿时的苦日子和爱好对我今后的书画创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崔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潍坊电力技校。环境变了,生活好转了,崔老师对绘画的追求也更强烈了。
      “那时候,我喜欢写生和素描。班里同学的肖像几乎我都画过,学校开会,我也会把场景给素描下来。”
      1980年崔老师毕业分配到我厂。刚进厂那几年,他收入只有微薄的四十多元钱。为了省钱买书和笔墨纸张,他戒了烟,忌了酒。
 “因为我本身不是画画的科班出身,要想掌握这门技艺,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摸索,去闯。平日里,一有空我就到枣庄市的书画名家那里请教。有一次曲阜学院的美术系教授来厂授课四天,我收益匪浅。”
      结婚后崔老师就把房子的阳台作为自己的画室。阳台上冬凉夏热,寒冬,他在阳台上作画时

穿着大棉鞋,两双厚袜子,再加上不断地跺着脚,那寒气还是逼得他浑身发抖;酷夏季节,每次习完画作,都是汗透衣衫。
    “我觉得人要想做成什么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持之以恒非常重要,要不怕吃苦!”
      为了能更细致地画好自己钟爱的葡萄和竹子,他在楼房的小院里特地栽种了葡萄,每到葡萄的成熟期,他会对着一嘟噜葡萄,凝神看上大半天。他是在观察葡萄的色泽怎样由绿色变为半透明状,果皮怎样一点点变软,最后全部呈现棕褐色;雨后葡萄的色泽和阳光下葡萄的色泽他都一一进行比较。为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特点,崔老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桂林的丛生竹和散生竹;井冈山的毛竹、翠竹;黄山的刺竹、泰山的刚竹等他都进行了精心地研究和对比,真正做到了“成竹在胸”。
     “在我厂东区宿舍有人栽了几棵竹子,每次走到那儿,我会习惯地蹲在那儿看一会儿。”
                                   二
      艺术来源于生活。崔老师经过多年苦心造诣的磨炼和不断地融合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崔老师以葡萄为题旨所画的

《累累硕果》,布局颇具匠心,水墨和颜料搭配精微,浓处精彩而不滞,淡处明朗而不晦,绝不拘泥于外表的形似,而是强调自己的胸臆,用大写意的手法以形写意。
     “我的性格直爽,不拘小节,所以也直接影响到我的作品风格。我的作品大都不是写实,而是写意,这也是我很少画工笔画的原因。我喜欢明朝画家莫是龙的一句话:‘形与心手相凑而相意,神之所托也。’说得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崔老师的画作中,数量最多的是竹子。在他幼时的村北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一条小溪潺湲着从林间穿流而过。他和伙伴们常常到此玩耍,有时会折断几根长长的细竹到树上粘知了。所以竹子的形象在崔老师的记忆中是根深蒂固的,每次见到竹子他会油然而生一种乡情和亲切感来。
     “当我拿起画笔画竹时,就好像听见竹叶在耳畔哗哗作响,竹子的各种姿态就跃然心上,下笔如有神助,一气呵成,有时会达到无我的境界。有一次下班回到家里,脑海里忽然有一片竹子左摇右摆地动着,我赶忙到自己的书房里把门一关,迅疾地把它画了下来。家人喊我吃饭,我也顾不上了。”

顾不上了。”
      正因为崔老师对竹子透彻地理解,才有了“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的境界。崔老师笔下的《高风亮节》,笔力厚重沉稳,用浓淡墨的技巧表现出竹叶的疏密有致,用水墨的酣畅淋漓表达竹子的挺拔飘逸,把竹子不落俗套的气势渲染得有声有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副画取材于郑板桥的一首诗,整个画面很有质感,落笔豪放自如。旁边耸峙的一块山石,更给竹子平添了一份“竹叶相敲石有声”的诗意。那大胆流畅的笔法勾勒出竹子那种“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桀骜不驯的雄浑来。而崔老师的《竹报平安》、《清风》,虽用简练的笔墨,但简中出奇,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以祥和与坦荡空灵的感觉。
                                    三
      正当崔老师沉醉在自己的画画天地不断孜孜追求时,有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却开始使他沉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艺术之路,并在另一个艺术门类———书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989年枣庄市书画协会在橡胶厂举办画展,崔

老师的画作也在其中。当他随着人流来到自己的作品前时,听见身旁有个参观者不无遗憾地说了一句:“画得不错,就是字写得不怎样。”说话者虽然声音不大,却激烈地震荡着他的心弦。这声音让他清醒,催他奋进!
      自此以后崔老师开始遍临唐、宋、元、明、清时代的诸家名家碑帖,特别珍爱“二王”和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崔老师的书法取得了质的飞跃。现在看崔老师的书法作品,在运锋上,藏露变化有致,收放舒展自如;在肥与瘦、简与繁的安排上恰倒好处,给人一种跌宕跳跃、潇洒豪迈的气势,有着极高的神美情趣。
     “写字忌讳呆板,要让每一个字都像在跳舞。我觉得写字和跳舞有些相似,它需要韵律和花样。以前,我学跳舞时没几天就学会了,这可能跟研习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
      有很多人看了崔老师的作品后,由衷地赞叹其作品“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崔老师在画上题字落款时,会根据所画的竹子、葡萄、兰花等形态不同而随之有所变化:字的横竖撇捺的粗细与

画的线条相适应,书与画相呼应,不露痕迹。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体现了崔老师对书画章法的理解和再创造的深厚艺术功底。
    “书画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七彩,赋予了激情,赋予了憧憬。每当我面前铺上宣纸,手里拿上毛笔,再放上一段节奏奔放的音乐,我就感觉很惬意和享受。”
       崔老师在50岁生日时写道:“唯伴吾生翰墨缘,修身养性乐终生。”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心态远比实际年龄年轻,在和他交谈的两个多小时中,我始终被他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和艺术的态度感染着。
      在笑看人生中,崔老师在书画艺术上也收获颇丰:书画作品先后入展“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全国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展”;“第四届当代书画作品邀请展” ;“二十一世纪全国首届书画篆刻家作品展”等三十余次。并荣获“当代百家中青年书画家称号”。作品十余次入编书画作品集。他先后被枣庄市美术家协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电力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担任枣庄市电视书画协会理事。

      崔老师在艺术上有所建树之后,不忘回报社会。每年春节他都会义务为市民和职工写春联,遇到职工结婚庆典他还会挥毫泼墨写上“喜”字助兴,眼下他正为筹备全厂职工书画展忙碌着……
      最后真诚地祝愿:崔老师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势如破竹,“硕果累累”!

  对于张敬涛的名字和他的集报爱好,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是陌生的,行走在去他家的路上我的心中既忐忑又有几分迷惑:他的藏报是不是只是几袋旧报纸而已?他是痴心此事,还是业余时间消遣解闷?当他笑吟吟地带着我走进他的储藏室时,我刚才的顾虑瞬间烟消云散了,嘴上不由自主地啧啧称羡起来。这个20多平方米的房子的南墙和西墙板板正正地立着四个钢制报架,每个报架都用三合板隔开:有四层,也有五层的。都无一例外地放满了用牛皮纸和塑料袋精心包装妥当的一大包一大包的报纸,张师傅又根据地区的差别和年代的不同分门别类地在上面贴上了容易识别的书签。
                          报上得来乾坤大
   当我的神思还在张师傅的报海里遨游时,张师傅已经从报架上小心翼翼地取下来三本装订精美的报册,随后一张张如数家珍地展开给我看,把我的思绪一下子从现今拉回到往昔,那

报海飞舟痴

——访我厂集报第一人张敬涛

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和人物如同一幕幕电视画面闪现在我的面前:“抗日山东支部隆重成立”(《大众时报》民国三十年六月三十日);“当局注视日本方针,日对我利诱遭拒”(《中华新闻报》民国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日本战犯月内受审,我政府报出名单”(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七日)……
   张师傅还集中收集了许多建国初期和文革期间的报纸:毛泽东访苏时,《大公报》以醒目的大标题写道:“毛主席在苏谈话,正考虑中苏友好盟约”;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内容在《新闻公报》上用首版整个版幅刊登出来,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我还有幸在报上目睹了反映文革期间大兴浮夸风方面的新闻报道,读后让人忍俊不禁。1958年9月21日的《赤风日报》在头版头条用火红的楷体很惹眼地在主标题上写道:“安同县大丰收红旗招展,多穗高粱卫星齐向天空”。然后副标题是:“大文村队亩产18032.4斤,流罗队亩产16663.7斤”。内容上有一句话耐人寻味:“产量激动着每个社员的心,就连那些“摇头派”也低头信服了。”

历史的步伐不管遭受多少艰难险阻,最终还是矫健得向前奔进,所以报纸以它特有的新闻性、时效性、资料性而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这也是张师傅醉心于集报一个主要的原因。张师傅自豪地告诉我:他所收集的号外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无论在枣庄还是山东都是数得着的。所谓号外,就是报社为抢先报道特别重大的最新消息,在固定出版同期之外,临时编印的单张报纸。因不属于原有编号序列,故名“号外”。从“九大”到“十六大”,世纪之交到千喜年,香港、澳门回归,申奥成功,加入WTO、世博会,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足球出线,邓小平同志逝世;还有关于美国总统大选,美国9.11事件,两伊战争,萨达姆被捕,等等国内外重大事件,他都收集有号外报而精心加以保存。
                        集报后面苦乐多
张师傅的报纸主要来源于:到废报堆去“淘”,自费订阅;遇到重大节日或突发事件向报社求助;与报友互通有无。
2000年一个春寒料峭的周末,张师傅像往常一样来到振兴路的一家废品收购站,他忽然发现

一捆发黄的旧报纸横躺在废旧的书报堆里,便异常兴奋得一张张翻阅起来。不一会儿,他的指甲里就塞满了陈年老灰,冒起的粉尘惹得他直打喷嚏,翻了一大半也没发现什么稀缺的报纸。当他坚持不懈地翻到底层时,竟意外地发现了在《人民日报》里夹着一张《枣庄通讯》号外,起初他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不禁伸出脏乎乎的手用手背使劲揉了揉眼睛,稍稍定了定神才发现这是千真万确的,他狂喜的心火苗一样热热地跳跃着。接着他又相继找到了几份《枣庄通讯》下午版,《枣庄卫生》等多份。张师傅告诉我:不身在其中的人,很难体会到他那时的心情。
看着张师傅整日在故纸堆里钻来钻去,家务活从不沾手,而且每年还要花费近两千元用来购买各类报纸,起初他的妻子不免有些埋怨。每次听到妻子的唠叨,张师傅总是一笑置之,一转身又回到了他的集报天地。为了消除隔阂,张师傅便给妻子讲了很多关于集报的趣闻轶事,看着他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的样子,作为教师的妻子渐渐地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特别是张师傅年复一年的痴心不改的执着的集报态度深深地打动了妻子,

并成为他日后集报工作的贤内助。
张师傅有很多外地的报友常到他家里参观和交流经验,妻子每次见到他们总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2003年春天,省集报委来了两位老同志到他家里做客,妻子在厨房里忙里忙外,做了许多可口的饭菜招待客人。吃完饭还陪同他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给两位老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正因为有了妻子的默契配合和鼎力支持,所以张师傅家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集报氛围,很多报友乐于来,也乐于把好的报纸奉送给他。有一次,张师傅意外地收到了报友寄来的对开八版的《湖北日报》的连体报,报上刊登了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合拢的全景图,妻子看到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不断地用手在图上比划着,让张师傅看这看那,与他共同分享着集报所带来的无比愉悦的精神享受!
成绩斐然目光远
张师傅自1996年集报以来,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共收藏报纸达50多个专题,15000余种,总藏量50000余份。其中试创报3000余种,早期报、文革报200余种,电力报

电力报200余种,号外报340余种,各类重大专题事件报3000余种等。
由于他在集报上的成绩斐然,他本人录入了《中国收藏家大词典》,并担任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第一届理事,是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省集报委副主任,《枣庄集报》编委。由他撰写的论文《探讨集报市场的建立》荣膺八届全国集报发展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我看着张师傅在《枣庄集报》上发表的多篇文笔流畅、意蕴深厚的文章,真不敢相信张师傅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是包罗万象的报纸打开了他的知识窗口,丰富了他的精神家园,提高了他的写作能力。当我问他今后还有什么打算时,张师傅面露微笑,“我国神州6号快要发射了,我要做好收集号外的准备。成立家庭报馆,想在厂里办一次大型的报展。”
采访结束后张师傅握着我的手很热情地把我送到门外,看着张师傅真诚的面孔,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另一张动人的画面:在秋日天朗气清的苍穹下,他用痴心一片化作有力的大桨,划动着自己知识的小舟在报海里飞驰,而他的希冀就在不远的岸边……

2004年4月20日,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我国首都北京著名的世纪坛举行了“‘电力杯’ 首届全国电力书画大赛”的颁奖仪式,当主持人高声宣布此次大赛的金奖作品是《塬上人家》时,只见一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精神抖擞地快步走上主席台,温文尔雅地从颁奖嘉宾手里接过了金灿灿的奖杯,这时,全场爆发了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个手捧金杯、笑意盈盈的人就是我厂职工俱乐部的管理员李颖华。获得大奖对他来说这不是第一次,他矢志不渝地从事山水画创作二十余载,其作品先后荣获全国电力“吉磬杯”一等奖、山东电力百年百人书画展一等奖、庆建国五十周年山东美展三等奖;作品入选全国“亚亨杯”、中央电视台“杏花汾酒杯”中国画大赛;中国电力报、山东电力报、枣庄日报及电视台对他作了专题报道;个人传略、作品被编入《山东美术家辞典》、《山东美术全书》、《全国“亚亨杯”美术作品集》等二十余部著作;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

澄怀味象着丹青

——访我厂知名山水画家李颖华

会员、中国电力美术家协会会员、枣庄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枣庄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对于李老师这几年取得的骄人战绩,大家是有目共睹。《十里泉》杂志一直想对其来一次专访,由于李老师从2005年伊始就到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研修班脱产学习,一直心愿难遂。最近乘他放寒假的间隙,我登门拜访了这位实力派的山水画家。
  步入李老师的家,我眼前为之一亮,瞬间就被李老师妙手营造的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东墙倚墙面就势而作的红梅点点怒放,周围的博古架上摆着各类陶瓷古董;南墙上悬挂着李老师的得意作品《溪上幽居》;西墙特制的木柱上一棵吊兰却缠绕而上,绿意盎然。整个白色的墙面如画里留白的手法,显得淡然高洁。
  我和李老师相识已久,知他不事琐屑,崇尚真实,敏而好学,心胸博大,画如其人——恢弘有力。所以我们没有过多的客套,从他的开场白“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直入主题……                                    小荷才露尖尖角
   李老师1962年出生于枣庄市的一个书香门第,

自幼就对绘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绘画天赋。他所看过的小儿书里,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他都模仿着来上几笔——门上、墙上、地上,甚至是父母的备课本上都留有他信手涂鸦的作品。父母看他画得有点像模像样,欣喜之余,父亲动手为他专门做了一块小黑板,母亲则拿来了各种颜色的粉笔。童年的他,如鱼得水,在小黑板上画山坞,画沟坎,画小溪,画星星,……他用粉笔画下了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每一副充满童稚的作品无不散发着鲜活的山野童趣。
  上学后,他在勤奋学习的同时,不忘画画。可课堂上因其画画所引发的一件意想不到的结局,至今令他感触颇深。当时,他正在上初中。四月初的一个料峭轻寒的星期三中午,班里新来了一位长发披肩的女数学老师,其形象气质很像琼瑶笔下所描绘的女主角。他便拿起笔来在作业本上细致地画起了老师的肖像,当老师走到他跟前时,他心里猛然“咯噔”一下,李老师告诉我:“当时心想:‘这下完了,老师一定让我在班上作检讨,然后报告家长,免不了一通呵斥。’”可老师却信步来到讲台上,两手擎着

他的“杰作”、满脸微笑地展示给同学们看,并问“你们看像我吗?”口气里没有一点的揶揄和不愉快。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像!”随后一阵的哄堂大笑……老师接着说:“画我保存起来,但李颖华同学下不为例,要好好学习。以后可以利用你的一技之长,为班里办黑板报。”
  自此他的绘画才能第一次被派上了用场,李老师不疾不徐地告诉我:“老师的正确引导,使我对绘画的热情更高了。”他所办的黑板报由于插图新颖、字迹美观常常会引来大批同学的驻足欣赏,他的名字因此被同学们熟知;他的字因其隽秀方正,也在全区的硬笔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只研朱墨作春山
     1980年他通过招工进了我厂当了一名木工,在斧凿声声中他不忘构思自己的画境,他把每一样木工活当成自己的绘画作品来做,做得细腻漂亮,深得师傅们的喜爱。工作之余,他参加了枣庄市举办的美术学习班,开始潜心学习素描、速写、静物、水粉、油画等。
       1982年他由学西洋画转为学中国画,李老师说:“我觉得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更

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他开始刻苦钻研揣摩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翰墨意境,不厌其烦地临摹《芥子园画谱》,不断地向古今山水画大家学习:石涛之离奇苍古,黄宾虹之浑然天成,李可染之内敛深雄,都令他激情浩荡,陶醉其中;他博览群书,在文学、哲学、历史各方面的知识中给绘画以文化滋养。
他深信“艺术来源于生活,要到大自然中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所以他三赴黄山、四去九华、五上泰山……并多次沿黄河流域考察、写生。那逶迤万里的九曲黄河,那奇纵恣肆的名山之秀,那飞动如烟的瀑布泷水,特别是西北部地区苍茫辽阔的塬,无不令他心摇神旌,灵性洋溢。他一次次不觉地拿起画笔来,神寓笔墨,对大自然的崇高之美给予勾勒设色。现在他的画室内尚存着当初写生的画稿,厚可盈尺。
李老师说:“‘艺无止境’。要想作好画,必须不断地学习。”说着他顺手从茶几上拿起几张自己的简历给我看,只见上面记述着:“1990年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济南分校学习;1992年参加枣庄市干部管理学校美术专业学习;1996年参加

中央美术学院井冈山写生与创作学习班;……
他在山水画艺术道路上不断跋涉的同时,其高昂的花销常使他捉襟见肘,有时会让他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记得是在82年的一个数九寒天,我到距枣庄一百余华里的徐州的多宝斋买有关绘画方面的书籍和文房四宝。一时买得高兴,竟把返程的路费也忘了留。在车站上干巴巴地等了三个小时,又累又饿,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幸得一位好心人的慷慨解囊,为我买来了车票和面包……”
对于绘画方面的资金投入所造成的家庭生活的拮据,他的爱人毫无怨言,在辛苦工作了一天后,回到家里又承担了照看女儿、洗衣、做饭、拖地等所有的家务,提及此事,李老师眼角湿润、满心的感激:“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爱人的汗水!”
“作画要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是他的口头禅。
                       狂沙吹尽始到金
李老师经过几十年的孜孜不倦的求索,其山水画以其立意不凡的恢弘写意卓立于画坛,一次次为他捧回了金奖,在电力系统内外广为人知,声誉

鹊起。
在画法和技艺上他师心而不蹈迹,用自己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经验、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和二度创作,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境界。李老师的《塬上新居》,画面点线繁密,但繁而不塞,繁密中更见宽阔、辽远;《溪山幽居》,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明暗相互呼应,全景构图不着颜色,而墨色愈加鲜明;《峡江帆影》先用墨线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再用各种皴法画出峡谷的明暗向背,峰峦叠嶂,显得形态生动;峡谷之中悬瀑萦行,溪流淙淙,帆影点点,其深厚的笔墨功力,跃然纸上;……立于李老师的山水画前,总会生出一种“何必着屣寻山去,万壑千崖在此中”的豪逸感来。
李老师在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研修班脱产学习一年后,其画风日臻成熟,笔法更加轻盈自然。他把自己最近临摹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展示于客厅的地板之上,8米长的巨幅长卷只能露其一隅,充分发挥了他笔墨的艺术张力。另外,他在校期间创作的《家住依山傍水处》、《乐水人家》、《秋色》等作品,墨法

精微,灵活多变,气韵生动,给人以充分的惬意享受。李老师根据我厂的特色所创作的《鲁南明珠》成了《画里枣庄》一书中的压轴画,李老师意味深长地告诉我:“我86年调到工会任宣传干事,同时还担任职工书画协会的职务。我的每次充电学习的机会,都得到了厂和工会领导的不遗余力的协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等我学成归来后,要用加倍的工作热情来报答他们对我的关怀!”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时,李老师邀我走进了他的“静悟庐”画室,硕大的画案后面悬挂着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崔晓东的墨宝“澄怀味象”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李老师说:“‘澄怀味象’立论在心,是审美主体对人生意义感悟和对宇宙本体的沉思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与反映,”说着他转身从书橱里拿出一本自己的画册送给我,并在上面题字落款留念。他说:“我新近还想出版一本自己的作品选,正在运筹中,”顿了顿,他又告诉我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的作品《山乡静悄悄》刚刚获得由中电书画院和中国电力新闻美术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电力报协、西南电力报杯’书画比赛的金奖。”

金奖——沉甸甸的金奖,只有历经狂沙磨砺的人,才能真正掂量出它蕴涵的分量!李老师正值艺术盛年,凭着他对山水画的悉心进攻和宗教般的虔诚,我们相信他在今后漫长的艺术苦旅中必将采撷到更多的丹青盛果,以飨他人。

篆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想要运笔自如,铁笔生花,非得下一番苦工夫不可。2005年9月的一个下午,在我市博物馆里举办了一次艺术水准较高的“国庆56周年警企共建平安枣庄书画展”,当我随着人流如织的参观人群缓缓前行时,一幅印满各种字体的篆刻作品让我眼前为之一亮,作者深邃的刀笔意境和赏心悦目的构图引来许多人的驻足观赏。夹在人群中我揣摩叹服良久后,看到落款署名是“陈连庆”三个字。对于陈连庆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现在是我厂工会俱乐部主任。参观归来后,一种想去了解他的冲动越来越占据了我的思维。
   当我把想去采访他的想法电话告诉他时,他欣然应允,但由于时近年底,他所在的职工俱乐部承接了许多文艺演出和会议的召开,一时难以抽身。4天之后,他终于有了一点闲暇的时光,在俱乐部二楼他的办公室里,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陈主任说话时言语恳切自然,目光坦荡,虽然和他是初次相见,但总给我感觉他是我好久不见的一位老邻居,一位老大哥,一位老朋友……

见的一位老邻居,一位老大哥,一位老朋友……
            书中偶识藏书印 引发少年钟爱心
  陈主任告诉我,当他还是在懵懂少年时,就非常爱看书。可是家境窘迫的他,根本没有钱买书来满足他求知上的需求。正巧他有一个同学的父亲非常喜爱文学,家中藏书颇多,当他在同学家中第一次看见书柜里摆了那么多厚薄不一、内容丰富的书籍时,内心惊喜不已。他不禁怯生生地向同学的父亲提出了借书的要求,没想到同学的父亲听后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但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一天之内必须归还。
  捧着心爱的书籍,让他如获至宝。这期间他不但读儿童读物,也读了不少名著,如《青春之歌》、《家》、《红楼梦》等,而他当时只有十二、三岁,很多字不认得,很多事也无法理解,但他就是爱看,不懂的也爱去问。
  有一次在他借的一本书的扉页上他第一次见到了一枚漂亮的大红印章,经过询问他才知道这是用园朱文刻制的藏书印——这枚红红的印章在他年少充满幻想的心灵里掀起了闪亮的涟

陈连庆和他的篆刻艺术

漪,“要是我能刻出这么好看的图章该多神气啊!”他时常会在夜晚入眠前痴痴地这样想上老大一会儿。
  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藏在心里的令他激动万分的想法,在自家的小院里的磨刀石上“嚯嚯”地磨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把刻刀——这刻刀其实不过是一个断了的锯条。把锯条磨的锋利之后就趴在地上在青砖瓦片上雕刻,有时这一趴就是四、五个小时,小手指头经常被刻刀划得鲜血直流……
  他对篆刻的如此的情有独钟,感动了他的小学老师徐杰,徐老师在阅读报刊杂志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有关篆刻之类的文章和作品,徐老师就小心翼翼地用剪子裁剪下来,集成一个小册子送给了他。当他再次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的眼里依然闪烁着感动的光泽。
  在他上初中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从上海来到陶庄煤矿支援建设的朱大爷(陈主任的家就住在陶庄煤矿宿舍)。朱大爷学问很深,是大学毕业生,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朱大爷对篆刻也很有研究,所以每次放学后他就常常跑到朱大爷那里向他学习篆刻技艺。在朱大爷那里他完全沉浸在篆

刻的艺术天地里,通过两年专心致志的不倦的学习,他初步掌握了章法的筹布、印石的整平、印石的刻制与修整、边栏的处理等最基本的篆刻操作技艺,这为他今后的篆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铁笔之外苦下功 方寸天地镌春秋
  1980年春陈主任通过招工进了我厂当了一名运行工人。有了固定的收入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买书和篆刻工具。为此,他买了许多的印谱和有关篆刻方面的书籍,如《吴让之印谱》、《篆隶大字典》、《金义编》、《飞鸿印谱》等,所以在他狭小的单身宿舍里,无论是桌子上、壁橱里、衣柜里,甚至是床底下都摞满了书,下班之后,就如饥似渴的“啃”起了书本。陈主任告诉我:“现在的家里,满满当当的书堆了半间屋,读书的习惯一直没变。读书对篆刻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字法都要从古代的印章或者玉玺中借鉴。最早的刻字应该算是甲骨文了,要想把字镌刻的古色古香,非得经常临摹汉印和向先人学习不可,离开书根本不行。” 这正应了明朝人李日华的一句话:“读书多,见古今之事变,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

奇,透入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
  另外,陈主任还谈了许多篆刻方面的心得:“篆刻是书法、绘画、镌刻、诗歌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它绝不单单是刀上的工夫。有人说:‘一个书法家,不一定是一个篆刻家,但一个篆刻家,一定是一个书法家。’所以,对于书法、绘画、诗歌我都特别喜欢。刚进厂时,我写了许多诗歌,诗歌的博大精深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对篆刻的构思非常有益。” 
       谈着谈着,陈主任拿来了自己的一张气势恢弘的山水画铺展在宽大的书桌上,只见山中一排排小房被一片茂密的森林荫翳着,显得清新可人。这幅画整体上雅秀多姿,用笔疏密得当,把山水所带给人的惬意用笔法的节奏、韵律安排得错落有致。
  陈主任指着画面介绍说:“篆刻中有一种花鸟篆,就需要绘画这方面的技巧。篆中有画、画中有篆才是篆刻较高的艺术境界。”说完,陈主任重又回到座位上继续说道:“拜师结友也是提高篆刻技艺的重要方法。刚进厂时,我经常到市文化馆向禇衍举、燕守谷等篆刻名家学习。这一学就是两年多。这期间我风雨无阻,当时没有自行

车,都是借。两年后,我又得到全国工艺大师付周海老师的多次斧正点拨,使我受益匪浅。一有空,我就开始苦练。我买印石都是成箱成箱的买(一箱大约有340多方),”说着,他随手从桌子左上方的一个长方行的纸盒里摸起一块只不过三指长的一块印石说:“原来它和这块般长,”陈主任边说边又从纸盒里拿出一块一拃长的印石来,“因为对着汉帖临摹完之后,我就用砂纸把它磨平再刻,所以它就越来越短了。”这时我注意到陈主任的手指确实比一般人的手指要粗糙厚实的多。“原来有一个老师傅到我这儿玩,说帮我磨石头,两个小时下来,手臂就累的抬不起来了。我有时一天要刻二十方印,你看得磨多少石头吧?但日久生情,累中也有许多别人难以体会的快乐。”
            力心并进字字妙 一路走来不寻常
  陈主任从十二岁开始练习篆刻,至今已有近三十个年头了,回想起这三十年所走过的篆刻之路,他感慨万端:“篆刻使我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同时也磨砺了我坚韧的性格,我认为做事情都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篆刻使我的性格变得沉稳、不浮躁,我静静地坐着刻上四

五个小时,那是常有的事。”说着,他的右手拿起了一把光闪闪的印刀,左手轻巧地把一枚淡褐色寿山石握着立在桌子上;接着他用大拇指与食指撮定刀杆,无名指和小指紧紧地压在刀后,用力于腕上,印刀开始在方寸之间自如的行走,笔画的刚柔曲直在手腕和手掌的纵横转舒和缓纳急送之间淋漓尽致地凸现了出来。
我看了一下表,刻成这一方气象圆转的印章用时不过两分半钟,他的娴熟的篆刻技艺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庖丁解牛——他的刻刀点画纤毫尽在方寸之间,无论是执刀、切刀、冲刀、反刀、补刀都如庖丁手中的牛刀一样超然于刀刃之外,我不禁啧啧称羡起来,陈主任微微一笑说:“这也没什么,如同卖油翁酌油一样,不过手熟罢了。”陈主任的谦虚谨慎更引起了我的敬慕之情。
在陈主任打磨印石的间隙,我拿起他的印谱细心地观赏起来:“平淡是真”四个字在平实中蕴涵着飘逸;“自然为中”雕刻得古拙浑厚、方中有圆;“印中秦汉”显得刚健劲挺、浑穆庄严;……
如此之美的篆刻作品,也为他赢得了不少荣誉:1984年在枣庄市举办的第一届书法篆刻比赛中获

三等奖;1998—2002年在山东电力职工一年一度的文化节上分别获得过优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也在2003年12月的“电力杯”首届全国电力书画评选中捧得了铜奖。他先后被山东省篆刻家协会和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多次获奖之后的他,很快的从喜悦中走了出来,工作的更塌实了,待人接物也更加的宽容敦厚。很多人找他刻制印章,无论他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只要开口他总是有求必应,有时还白白地搭上自己的印石。他说:“大家能够找到我,就说明喜欢我的篆刻。为喜欢我作品的人服务也是一种乐趣。”每到逢年过节或者职工结婚,他会义务地挥毫泼墨。工会的海报宣传品也大都出自他手。这次听说我要去采访他,他又连夜为《十里泉》杂志赶制了一方印,上面用隶书刻着“十里泉”三个婉转灵秀的字,令我们感动不已。
我的采访不知不觉地进行了三个小时,看看窗外天色已晚,陈主任拉亮了办公室的灯,挂在他书桌对面墙上的他亲手书写的“天道酬勤”四个字顿时也明亮了起来,陈主任动情地告诉我:这是我的座右铭,时时的在激励着我——我觉

得它不但激励着他,也激励着所有的人,它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有位过完80岁生日的老人,在公园等人下棋的时候,碰到一位卓有成就的画家,攀谈中画家知道老人靠下棋打发日子,就建议老人不如学绘画。老人说:“我连画笔怎么拿都不知道,怎么作画呢?”画家说:“你可以去试一试。”老人一想,对呀,不试怎么知道呢?这一试,老人竟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以后,老人成了美国著名画家,此人就是哈里·利伯曼。
在我厂也有一位和画家哈里·利伯曼相同经历的老人,她的名字叫周銮英,是我厂的一名退休医生。她年过六旬开始学习工笔画,在她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她的绘画作品先后在电力系统内外获得了不少的殊荣。其绘画作品被很多人称羡的同时心里也暗暗称奇:一个没有一点绘画基础技艺的老人,不过寥寥几年的学习,居然能够把工笔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笔墨传神!
九九重阳节过后不久,记者抱着一种敬慕和好奇

夕阳如画

——访我厂退休职工周鸾英

的心情如约来到了周鸾英老人家。一走进家门,迎接记者的是周鸾英老人和她老伴任云热情的招呼和爽朗的笑声。记者和二位老人相继落座后,周医生向记者谈起了自己绘画近十年来的愉快经历。任大爷坐在一旁用心地听着,并不时补充一些问题。
       二老谈话时配合默契,气氛融洽,一看就知道二老是一对琴瑟和鸣的恩爱老夫妻。
老来学艺
    周鸾英老人67年从徐州卫校毕业后,先后在连云港、淄博、莱芜工作过。78年辗转到了我厂职工医院工作。1992年她恋恋不舍地从她工作了大半辈子并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医生岗位上退了下来。
    退休以后的周医生和其他大多数退休职工一样过起了照看孙子的那种恬淡自适的生活。随着孙子的一年年的成长、入学,在孙子身上她也不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了,加之自己性格沉静,就在98年她参加了我厂离退办举办的书画学习班,从此她与工笔画结下了难解之缘,周医生说:“我越画越想画,越画越喜欢。”
那一年周医生已经61岁了。古人说,人过四十不

学艺。可她就不信这个邪,并且义无返顾地沿着这条艺术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去。
      万事开头难。周医生说:“刚开始学的时候,绘画不会上颜色,一张宣纸涂得乱七八糟,也很着急。但从内心来讲还是非常喜欢工笔画,每次上课我都去,从不落课。”
喜欢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几天的勤学苦练,周医生的画便画得像模像样了,画技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以至于当她把自己初学不久的作品《牡丹锦鸡》拿给老师颜明真看时,老师竟瞪大眼睛,不无惊奇地问:“这是你上的颜色吗?”当得到她的肯定回答时,颜老师不住地颔首赞道:“刚学就画成这样,不简单,真是不简单……”
得到了老师的首肯,周鸾英老人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其内在的潜能也丝毫不遗地发挥了出来。她开始精心作画,坐在自己卧室的画桌前,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周医生说:“画久了,上瘾。”老伴任云笑眯眯地告诉记者:“自从她学画画,家里买菜、做饭、拾拾掇掇全是我的,”可以听得出任大爷的口气里没有一点埋怨,反而为老伴的执着多了几分自豪。“有时她

画得着迷,连吃饭都忘了,我把饭菜端到她跟前,她才知道;上不完颜料,也不能吃饭,如果吃完饭再画,颜料就干了。”
对于老伴的大力支持,周医生也是满怀感激:“要不是老伴的支持,我也可能坚持不下来。我画画只要缺什么,老伴不疼钱,多贵都给我买。”任大爷接着说:“需要什么我就买什么。”
        周医生说着从卧室的书橱里抱来一大摞任大爷买来的书籍给记者看,记者看到很多书既装帧精美,又易学实用。有《怎样画牡丹》、《学国画》、《牡丹花表现技法》、《喻继高工笔花鸟画集》、《陈之佛作品》等,周医生从中拿出一本书,从画法上极认真地讲给记者听。从她如数家珍的讲述里,记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对学画投入了自己晚年全部的热忱。
周医生虽然没有绘画基础,但她敏而好学、锲而不舍,善于在工笔画理论中进行认真的研究,并从中吸取精髓实质,为己所用;在参照大量史料以及作品赏析后,她不断临摹,用以充实自身。在不断地打稿、定稿、过稿、上色中,她的画技日臻成熟。
艺无止境。2000年,周医生进入枣庄老年大学学

习,专门学习工艺笔画。周医生调侃似地说:“2003年我就老年大学毕业了,但我一直在那里坚持学习。我是在读‘研究生’。”说完老两口都开心地笑了。
               老有所成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随着岁月的流逝,周医生的用她的丹青妙笔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净化心灵的艺术之旅,乐此不疲,最终达到了“凡数万本,方如其真”的目的。
   当记者问及她画工笔画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时,周医生敏捷地答道:“这和做医生一样,要有耐心和细心。一副工笔画的完成,少则二三天,多则几个星期。要有好多道工序,每一项工序都马虎不得。”
   说着她从卧室里拿来自己的一副刚刚完成的作品《牡丹图》小心翼翼地靠在墙壁上,然后伸出右手指着其中一个艳丽的粉红花朵说:“你看这朵花,先铺大面积底色,再填小区域颜色。这个过程要细心。手里握着两支毛笔,一支蘸颜料用于上色,一支蘸清水用于推开颜料和晕染。所有部分上一次色是不够的,一般都要上两次以上。所以工笔画有“三矾九染”的说

法。而且每一个花瓣必须单独渲染。这样才能使花瓣的颜色红白有致,层次分明。”
   记者不禁走近观看,发现周医生用极细腻的笔触,将牡丹花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妙穷毫厘。并且运用缕空、明暗、凸凹、衬托等手法将花中之王牡丹描绘得光色艳发、卓然不群。记者不禁用手轻轻地触了一下花瓣以辨真假,“真像!”两个字脱口而出。由此,周医生向记者讲了一件趣事,有一次《十里泉》杂志的封底登了她一副作品《乐鱼》,很多人见了她便迫不及待地问:“是画的,还是拍(拍照)的?”
   应记者要求,周医生把她多年精心创作的大部作品摆在客厅的茶几上让记者观赏:孔雀、鸽子、绶带、鸳鸯、公鸡等动物,周鸾英老人用其精确细致的笔锋,将鸟儿的翎毛、鸟嘴、鸟眼,画得工细逼真,呼之欲出;与之相对应的牡丹、紫藤、樱花、荷花、月季等花卉也竟妍争媚,线条或飘逸、或酣畅、或遒健,均以线立形,以形达意,情景交融,意兴充实。无论是勾勒加渲染的传统风格,还是平面表现的装饰性趣味,或者稚拙朴实的民间画风,都将鸟之灵、木之实、花之媚的质感表现得生动传神;设色精致、笔韵高

洁、意幽含漾,流露着一种朴素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气息。记者仿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心旷神恬、心目俱清。
陶醉在这自有几份情韵、几许馨香的艺苑里,记者的耳朵犹在回响着任大爷那句话:“这几年的工夫没白费,工夫不负有心人。”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周鸾英老人的画作频频获奖:《金鸡牡丹》获得第二届中国老人书画摄影作品大赛金奖,并编入大型画册《中国书画摄影艺术名家大典》;《祝寿图》在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山东省老有所为“鲁能黄泰杯”书画大奖赛中获得入选奖;《牡丹·猫》在枣庄市第二届老人书画摄影大赛中荣获银奖;《荷花鸳鸯》在国庆56周年警企共建平安枣庄书画展中荣获三等奖;……同时,她的绘画作品被电力系统内外十多种画册收录。
                             老有所乐
   其实已近70岁的周鸾英老人,正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的年龄,对于获得何种荣誉,看得已是云淡风轻了。她说:“我画画就是高兴。一拿起画笔就什么烦恼都忘了。”此话说得言近旨远、辞浅而义深,道出了她画画的真谛。

她作画快乐,全家人也跟着快乐。每次她擎笔作画时,孙子、外孙便兴趣盎然地围绕在她的身旁,当“奶奶画得真好”这句话从孩子稚嫩的小嘴说出时,她感觉她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儿子给她刻了很多印章,她说:”我最喜欢那枚刻有”老有所乐”的闲章。”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脑力的过度紧张,我们都应该有一些嗜好。
    现在,我厂像周鸾英老人那样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离退休干部职工还有很多。我厂离退办主任刘军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我厂共有离退休人员670多人。他们或组成“威风锣鼓队”、或进行太极拳、太极扇的表演,为厂里和枣庄市的各种大型活动助兴、助威;他们有的参加厂里的”红白理事会”,为他人排忧解难;有的参加厂里举办的书画培训班,用富有生命力的画作为生活增光添彩;等等。他们用充实自己、并有益于他人的方式欢度着幸福的晚年。
    这些正如一首歌儿所唱的那样:“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但记者通过对周鸾英老人的采访觉得有必要补白一

句:“夕阳是美丽的画。” 这些退休老人积一生之经、攒一生之能用自己蘸满阳光的“画笔”, 寸阴可惜地描绘着生活、滋润着生活、美化着生活。一副副宁静、致远的夕阳图,正在老人的手上和脚下延伸、延伸……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是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必须牢牢铭记。”
  ———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富民强国之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手提电脑、家庭轿车等高档商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生活富裕之后,我们会带着孩子去郊外踏青,品味着家庭的温馨和快乐;我们会出去旅游,在湖光山色之间流连忘返;我们会开着车行驶在绵延不绝的高速路上,尽情地享受着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所带给我们的惬意和享受……每当此时,谁又能忘记60年前在这片富饶广袤的土地之上曾经燃烧过的战火烽烟,曾经奔流过的鲜血和泪水,还有那段让所有中华儿女世代铭记的悲壮历史……

不容忘却的记忆

                               前事不忘
   镜头一:1938年—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战时的首都重庆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长达5年的“战略轰炸”。他们采用全方位连续的地毯式轰炸战术,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四”血腥大屠杀、“八·一九”大轰炸和较场口大隧道惨案。
  在重庆血雨腥风的这段时间,我厂的离休干部、现年80岁的杨占一老人正在重庆一兵工厂干学徒。为此,我在2005年10月19日一个阴雨霏霏的下午到杨老的家里采访了他。
   杨老1925年7月出生于江苏徐州的贾汪,因为父亲在兵工厂工作,所以他就随着父亲厂子的不断迁移而四处漂泊。1937年春,杨老随父亲从济南辗转到达了重庆,这一住就是八年。事隔60多年,杨老对过去的那段记忆不但没有蒙尘泯灭,而且记忆的黑色底片随着时光流水般地冲洗愈来愈清晰起来……
   杨老在那时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生活上吃不饱、穿不暖倒可以忍耐,可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日寇的飞机一次次丧心病狂式的轰炸:燃烧弹、重磅炸弹、毒气弹从空中冰雹一样的袭来,整个山城被烟山火海吞噬。

  生活在重庆的几年间,杨老的眼睛里看到的是处处断瓦颓垣,满目疮痍。当时的老百姓已经是家徒四壁,房子十有七八被夷为平地,很多用木棍和篾竹搭起的成片成群的“抗战房”更是难逃羁难,遭到一阵狂轰乱炸之后,就火光四起,哭喊震天,其景惨不忍睹;耳朵里听到的是飞机俯冲时发出的刺耳的轰鸣,还有丧失亲人的同胞们用滴血的心发出的足以令鬼神而泣的嘶喊;脚下踩的是被炸弹燃焦熏黑的街道;鼻子里闻到的空气弥漫着硫磺硝烟的厚重味道。
  杨老声音沉闷地说:“当时白天就到成渝铁路的隧道里躲飞机,没法工作,晚上再生产。”接着,他扶了扶老花镜,极专注地看着我的眼睛说:“一直有一件事,我很自责!就是我的学徒介绍人姬庆凤在大轰炸中牺牲了……埋得坟,我师兄带着我去看了。唉,他的骨灰我没能够带回他济南的老家,”杨老说到这里,把眼镜慢慢拿下来,用右手背拭了拭湿润的眼角,“他老婆、孩子都在等他,可他们连个尸骨也没见到……”我和杨老彼此沉默着,半晌没有讲话。我竟然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话来安慰老人

伤痛的记忆!
  其实,战乱中的重庆,尸体横于荒野并不少见,从重庆到济南千里之遥,想把尸骨带回去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感到自责内疚的不是杨老,而是制造了这一幕幕人间悲剧的刽子手———日本法西斯!他们在重庆大轰炸5年间共出动飞机9513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栋。在重庆像姬庆凤一样死亡的无辜的人还有很多,这血痕累累的数字,像一声声惊蛰的雷鸣敲击着黄土,叩打着每一个罪恶的不可饶恕的灵魂!历史铁言铮铮地告诉我们:硝烟中那轮失血的残月不会忘记,在阴霾中飞舞的冷灰不会忘记,岌岌可危中的中国不会忘记,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更不会忘记!
  镜头二:日本帝国主义炮火下的中国支离破碎,民不聊生。作为有中国“煤城”之誉的枣庄肯定也难逃魔爪。1938年春,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踏进了鲁南大地。同年3月18日,他们占领了枣庄煤矿,他们用皮鞭棍棒威逼工人不分昼夜地为他们撅煤,被敲骨吸髓的工人们每天吃的只是掺着猪毛的豆面窝窝,病死、饿死、砸死、打死的煤

矿工人数以千计。煤矿工人颜成喜有一天早晨就发现澡堂里漂浮着27具尸体。八年中日寇从枣庄煤矿盗走了近1300万吨煤炭———而每一粒煤上都淤积着中国人的鲜血和冤魂!日寇杀害枣庄人民的手段更是令人发指,据《枣庄文史资料》记载:1938年3月20日,日寇扫荡到临城的西丁桥村,村民乔继刚从埠岭回村取粮食,被日寇捉去剖肠开肚,还灭绝人性地割了大腿上的两块肉挑在刺刀上喂狼狗。另外他们还采取枪杀、刺刀穿、把人装入麻袋沉入水底,或用钢丝穿上人的手足成群地推入水中等办法,杀害枣庄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上万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许多有志青年纷纷走出家门,报名参军,他们要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打退强顽,保卫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我厂离休老干部刘昌喜就是这其中的一位。在他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刘老向我讲述了那段印在他脑海里一辈子也挥之不去的往事……
  1945年初,刘老和他们村25位小伙子一起去参军,刘老说:“我们村叫匡王村,包括三个

小村,比较大,属鲁城区公社。走得那天我们戴着大红花,乡亲们敲锣打鼓地送,很热闹!”  刘老刚到部队时,部队首长嫌他个子太小,不想要。但他就是横下一条心跟着部队走定了,首长被他软磨硬泡得实在没有了招对付,看他认识些字,就让他到卫生所学习训练。刘老说:“家里被鬼子折腾得不像个样子,喂得牛、猪、羊给你抢走,房子给你烧掉。一听‘鬼子来了’!就没命地往山上跑……不打鬼子,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1945年3月的一天,天空还下着冷雹子,刘老所在的卫生训练队跟随部队攻打驻守临沂的日本兵,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不断有伤员从前线抬下来,他不停地给伤员包扎伤口、上药、做临时护理。刘老说:“和我一起当兵的25人,有三人牺牲了……我真想抗枪上去,和这帮狗强盗拼个死活!”
  1945年清明以后,驻扎在台儿庄东峪山村山前的县大队,由于无耻汉奸的告密,被日寇上千人团团围住,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惨遭绞杀,有一百多名干部战士为国捐躯……

  当刘老的卫生训练队连夜赶到那里时,他被眼前触目惊心的惨状惊呆了:在并不宽阔的山坳里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战士们的尸体,鲜血把沙砾、石块浸透得暗红,军队的番号和战士的名字根本看不清了。有的战士被枭首;有的被砍断了胳膊,炸断了腿;有的胸前被鬼子的刺刀刺得血肉模糊;有的战士的肠子被炸飞后挂到了树上……刘老激愤地说:“没有人性的鬼子,太残忍了!更提高了我对日寇的仇恨!”       
                              后事之师
  1945年的初秋季节,曾经不可一世的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侵华元凶冈村宁次在南京签字投降!当时,刘昌喜老人所在的部队正在苍山县大红圈村驻扎,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后,他们敲起了脸盆、茶缸和当地的老百姓扭起了大秧歌,部队开起了联欢会以示庆祝,全国人民像过节一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人民的抗日胜利是全国人民精诚团结的结果,中国人用血气和不屈支持着华夏民族的尊严和明天!杨占一

老人告诉我:“在重庆大轰炸的日子里,全城军民不分男女老幼,全民抗战,忘我工作,努力生产。我们制造了大批的地雷引芯和掷弹筒,也算是对抗日的一种贡献吧。”
  在我采访结束后的第三天下午,杨老又专门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件事我还要补充一下,现在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很令人气愤!靖国神社供奉着东条英机等战犯,这让饱受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是无法接受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两句诗:高尚是高尚者的纪念碑,耻辱是耻辱者的墓志铭。这些杀害中国人民的罪魁祸首已经被事实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小泉的一意孤行和现在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活动只能增加中国人民和一切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愤恨!
  沈阳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拉响了勿忘国耻的防空警报,随后“九·一八”的警报声传遍大江南北,响彻云霄,此起彼伏地回荡在历史的回音壁上——这声音让每一个中国人警醒:国弱则军衰,军衰则挨打。
  对于列强的蹂躏和凌辱,中国人民刻在心

里,镂在骨上。这些老人对往事的追忆,是最贴近历史的原貌。真实就是力量,历史是不容篡改的!我厂还有许多老人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由于有的身体欠佳,有的出门在外等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的采访未能一一成行,内心非常遗憾,并对他们表示深深地敬意!
  我们之所以怀着虔诚的心回顾往事,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共同缅怀先烈、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从而让这段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永远成为历史!

         一部洋洋洒洒2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火泉》,用激情洋溢的文字尽情讴歌了我厂众多的干部职工忘我工作的火热情怀;用全景式的结构,从横向和纵深多个角度展现了从我厂创建之初到改革、发展、壮大各个历史时期的感人肺腑的人和事;用滚烫、娴熟的笔法刻画出了电力铁军的群体塑像,从而折射出我国电力工业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洪流气魄非常!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国一级作家、《山东文学》副主编许晨。
5月中旬作家许晨再次来到了他熟谙的鲁南大地,来为我厂近百名通讯员和政治辅导员授课。借此机会,记者在我厂团委办公室采访了他。
记者:许主编,你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专业的文学道路的?
许主编:七十年代末期,那时,我二十出头,喜欢文学,业余时间写写诗歌散文。作品频频在《大众日报》、《山东青年》、《山东文学》等

报刊、杂志上发表。1979年我特招入伍来到空军某部做文化工作。1987年考入了有“作家摇篮”之称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8年初,写成了全国第一部反映住房制度改革的长篇报告文学《居者有其屋》。从此一发不可收,又连续写了描写反腐败的作品《倾斜的征帆--北京特大贪污案剖析》,反映北京亚运会群众大捐赠的《净化灵魂的火光》,反思“文革”时期文艺舞台现状的《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
1991年,我转业来到了山东省作家协会工作,与知心文友李延国一起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钢铁铸造的岁月》,荣获山东省首届“精品工程”奖。去革命老区沂蒙山了解“脱贫”事迹,发表了《沂蒙丝绸路》一文,获得当年《人民日报》文学作品一等奖。1998年,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纪念之际,我们还一起创作了二十六集电视连续剧《鲁氏兄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1995年,我未满四十岁被破格评为国家一级作家职称。
        记者:听到你的介绍,知道你也是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做起,通过自己在文学天地里的不

晨光里的“火泉”

——访国家一级作家、《火泉》作者许晨

断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次你专程从济南赶来授课,对我们这些和你当初一样喜欢写作的文学爱好者和通讯员肯定有现身说法的妙招吧?
       许主编:妙招谈不上,只是有一些建议。刚写文章时,不要急功近利,要多看书,古今中外的名著,当代作家的精品。比如《古文观止》里就有很多好文章;多看,还要多写,哪怕是“豆腐块”,要不厌其小,积小成多。大家都喜欢看散文、写散文,其实散文是“我”的艺术。要想写好一篇散文,必须把“我”摆在里面:真情实感,万物皆有我的色彩。没有作者灵魂表现的,不是好散文——推而广之也不会有好小说、好诗歌。
记者:你来我厂授课也不是第一次了,这次有什么新的感受吗?许主编:这次我在讲课时看到所有的通讯员和政治辅导员听课都特别认真,学习劲头很足。张厂长在百忙之中处处关心此事;在北京开会的厂党委郑书记,专门与我通了电话;纪委关书记和吕厂长亲自到会发言,并给A修征文获奖者颁奖;政工部的金总为举办这次培训班忙前忙后,费心劳力;……这一切都说明十电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一个具有十电特色的浓郁的文

化氛围正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巩固。
记者:《十里泉》杂志是介绍我们企业文化的一个窗口,听说《十里泉》杂志创刊时你正在这里深入采访,为《火泉》收集资料。你能谈谈对我们杂志的印象吗?同时你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山东文学》的副主编,你能给我们《十里泉》杂志提点建议吗?
       许主编:一个企业能创办这么一份杂志的确不容易,并且还获得了全国企业内刊展评一等奖更是难能可贵。它也是大家进行心灵倾诉的一个好的渠道——可以培养员工的写作能力,给一些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我看这里面分门别类的很多:有“工作论坛”、“学习园地”、“心灵之约”、“文化广场”……还有旅游、防病等知识的介绍,非常详细全面,今后,让它成为知识的大全,企业发展的大全。希望今后越办越好。
提点小的建议,就是让作者的面再广一些,不要局限在全厂范围内;杂志的影响面再扩大些。可以跟社会上比较成功的报刊杂志合作办栏目,把《十里泉》的优秀作品选一下集中发

表,用来展示十电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可以不定期地举办重大年份、事件的主题征文,也可以和厂里的职能部室合作,举办安全生产之类的征文。可以设些小专栏,如“车间一日”,哪个车间每天都有事情发生,让职工把一天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
       记者:由《十里泉》,我想到了你写的那部振奋人心的《火泉》,你是怎么想到去写《火泉》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
许主编:2002年秋天,《山东电力报》总编李学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邀请我到有“全国一流发电厂”之称的十里泉发电厂来参观体验,正好这儿举办一个通讯员培训班要我讲课,所以我就欣然前往。
来到这儿,我首先参观了荣誉室,接着到了运行现场,看完之后,我很震撼。过去,我也看过其它一些工厂,感觉十电非同一般,这里不愧是“全国一流的发电厂”:生产现场的地板清洁如镜,比我们住的宾馆还整洁;磨煤机的周围不着煤屑,集控室的玻璃一尘不染;管理规范,工人素质高,监盘认真。

通过了解我知道,从建厂时艰苦奋斗的大会战,到双打标、创一流,创下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干部工人都是自觉奉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与当时的党委书记宋金殿、厂长孙青松(现任华电国际副总经理)、副厂长张光达(现任厂长)等人交谈后,他们告诉我一个想法:想请我写一部专著,总结一下建厂以来的历程,我当即答应了下来。
记者:你想用《火泉》告诉人们什么?
        许主编:“火泉”,顾名思义就是指十里泉发电厂及所有电力职工的心灵之火、工作的热情之火永远燃烧,为国家和人民奉献无尽的“光和热”。
2003年正是我厂建厂25周年,走过1/4世纪风雨的老厂,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政工企业、全国五四团委等响当当的荣誉80多项。这里凝聚着好几代电力人的血汗。我要把他们艰苦奋斗的事迹反映出来,为他们树碑立传。让大家知道记住所有为电力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记者:你在《火泉》一书中,用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恰如其分地写出了二十多位典型人物的性格,如生性直率、豪爽的枣庄市委副书记李鸿儒、情系十电的老厂长张金南、多才多艺的车间主任李德金、“技术大拿”俞老八等。因为这些人物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对他们比较了解,看完之后,我想大家和我都会有同样的感受:书与其人相差无几。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许主编:要想真实、客观、公正地再现某个人或者某段历史,必须掌握翔实的资料,尽可能地和所写对象面对面地进行交谈。在写《火泉》期间,我几乎走遍了十电的角角落落:俱乐部、食堂、小区的家属楼、车间的工作场所等;采访了一位位在职的和离退休人员。为了解到他们真实的心声,我曾专门驱车几百公里到外地拜访了早已调离的王敏桂、李德金等同志。在与大家的一次次亲切交谈中,我跟很多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交上了朋友;我翻阅了数百万字的资料。有时,为了找到一点有关的信息,我必须看上上百页的写满密密麻麻的文字资料——这是沙里淘金的活儿,不付出大量的努力,是不会有圆满结果的。

记者:写作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如果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对于作者来说也算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吧。现在我的手头上就有《火泉》一书,当你写到第六章——“厂长张金南”的“最后时刻”时,有这么一段用空间的移动来借景抒情的文字:“汽车来到十里泉电厂门前,轻轻响了一下喇叭。张金南不知哪来的那股劲头,突然从担架上探起身子,向车窗外望去。啊!又见到了熟悉的厂区,高大的冷却塔……那矗立着几副篮球架的小操场,他曾在那里向“双打标”的先锋——青年突击队授旗;……读来让人心绪难平。你是如何使自己的作品在具有文学性的精彩描述同时又不失现实中的真实,从而打动读者的呢?
许主编:把握好作品中主人翁的喜怒哀乐,然后把这种感觉站在读者的角度去体会,较能打动读者;要把你所描写的人物符合生活中的真实,要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来展示典型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这样才能抓住人物内心闪亮的本质。在采访中,我得知厂长张金南带领全厂迎难而上,一举攀登上了“双达标”的高峰。采访中我了解到,在他生命垂危去医院治病的最后

时刻,他要求司机从工厂大门经过一下……我是被他感动了,然后我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作品中去,成为一体,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了。
记者:我看到你在《后记》中写道:“我终于在电脑前打完了这部书稿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掩卷沉思,夜不能寐……”这时的感觉肯定有欣慰的成分,你最欣慰的是什么呢?
许主编:是的。在十里泉电厂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我歌颂了一种光和热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是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不是从机器里发出来的。我为我能够如实地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这种精神、这种奋斗的轨迹而感到无比欣慰。
记者:因为时间关系,我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倾心所写的《火泉》获得了由山东省总工会、山东省文联和山东省文化厅联合评选的“五一文化奖”的一等奖,你也因此被我厂聘为“荣誉职工”。作为我厂的一名“荣誉职工“,对于我们厂的未来发展你想说点什么?
许主编:我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说过同样的一句话:“《火泉》不是我写的好,而是十电的干部

职工干得好!”十里泉电厂有着一只敢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我相信在张厂长、郑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我厂在2004年度获得了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奖,“三立文化”的系列成果在全国影响广泛。郑飞雪书记到来后,进一步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呈现了新的气象。
有了这么好的一个领导班子,再加上职工不竭的干劲,十电会成为更加旺盛的“火泉”!正如张光达厂长在《火泉》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一代代的十电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记录:在与许主编交谈的一个半小时中,记者始终被他饱满的热情和不加掩饰的激情感染着,他直接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答案:他在创作完成《火泉》的同时,也被《火泉》感动着。为此,记者由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联想到这样一副富有诗意的画面: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晨光里,一条奔流不息的“火泉”正澎湃着、一路高歌前行……

      1963年3月5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用他那指点江山的巨人之手擎起如椽之笔挥毫泼墨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苍遒有力的大字。从此,全国上下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学雷锋运动,历久而弥新。
     雷锋生前曾挥洒过青春挚情和热血的工兵十团运输连一排四班被国防部光荣地命名为“雷锋班”。1966年,有一位从齐鲁大地成长起来的铁铮铮的汉子,怀抱着要做雷锋式的好战士、将赤诚忠心献给祖国的一腔热忱担任了雷锋班第四任班长。他就是这次记者采访的主人公——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枣庄市雷锋精神研究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雷研会)常务副会长曲建文。
     2006年8月3日上午,天气和记者采访的心情一样迫切而火热。在位于新昌路路北的“市雷研会”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现年已62岁的曲建

文。同时在场的还有副会长王启金。“市雷研会”里陈设虽然简单,但每一处无不渗透着对雷锋的景仰和崇慕之情:在曲会长办公桌的左手边端放着雷锋的黑白照片;东墙上装裱着雷锋头像和他四十年坚持不懈学雷锋、做雷锋概括总结的四个“一”:一事之前想雷锋,一事之中学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生立志做雷锋。
       当记者问及曲会长在任雷锋班班长前前后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时,他沉思片刻,后背向沙发上靠了靠,眼睛若有所思地望着天花板,那神态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岁月,又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雷锋班”,又回到了他心爱的13号车……
    1963年冬,年仅十九岁的曲建文入伍来到雷锋班。并有幸开上了雷锋曾经驾驶过的13号车。
   “……每日聚精会神坚守在车旁,/将机器擦得像闪光的明镜,/爱护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这是雷锋刚入伍时写过的一首朗诵诗。曲建文认真把它抄写在日记本上用来时刻激励自己。刚开始他只是负责擦洗汽车底盘,

雷锋,一种可以绿化的精神

——访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

可他每次都擦得一丝不苟、干干净净,在全连的评比中多次获得第一。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的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雷锋日记)曲建文说:练车时,我们也发扬雷锋的这种“钉子”精神,有空就练——不管白天黑夜、三九三暑。记得冬天时,东北的气温低达—30℃。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我们主动拒绝使用烤火盆;开车和保养车带手套也不方便,我们的手都冻得红肿起来,像个气蛤蟆。但这些阻挡不了我们练车的信心和热情:我们先是把钢轨翻过来在狭小的面积上苦练驾车技术,后来我们就把钢轨架到波涛滚滚的河面上,在实战中考验自己的心理承受和实际驾驶能力。
“瓜是苦后甜”。1964年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雷锋班”在全军大比武中获得了汽车驾驶技术一等奖。
    1968年10月1日——一个令曲建文终生难忘的幸福日子。就在这一天,他作为雷锋班和雷锋连的代表应邀在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并见到了他无比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周总理身边,他

聆听了总理慷慨激昂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讲话。曲建文满含深情地说:“雷锋在部队时多次说到想见毛主席,但他终生未能如愿。是雷锋的荣誉,我分享了……” 
    1983年在部队先后两次立功、八次受奖的曲建文转业来到了我市建筑公司任副经理。脱下绿色军装的他心里依然装着雷锋精神,在他离开部队的这23年的时间里,他身体力行地传播着雷锋精神的薪火——四十年而不衰。先后为部队、学校、企业等作学雷锋报告1000多场次,连续20多次被部队和地方评为学雷锋标兵。
    曲会长也多次来到我厂给近千名干部职工作过声情并茂的雷锋精神报告会,在我厂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在他的指导下,我厂长期开展学雷锋活动;在他的邀请下,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来我厂作了精彩报告,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他还在我厂俱乐部举办了一次内容丰富的“雷锋精神图片展”,使人们自觉接受了一次雷锋精神的洗礼;……今年七月,在我厂隆重举行的“与祖国共奋进、与华电同发展”的主题教育实践活

动中,他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情真意切地作了题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专题报告。
     记者就雷锋精神结合我厂多年学雷锋的实践向曲会长提出了一些问题,下面是记者和他们的一段对话:
     记者:您如何看待我厂正在进行的“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祖国共奋进、与华电同发展”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曲会长: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成长,离不开祖国这片肥沃的土壤。雷锋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无论他推着小车运砖,还是冒雨用自己的被子保护水泥;无论他是捐款救灾,还是坐车给旅客倒水等等,他所做的一切都饱含着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浓浓的赤子之情和感恩之心。作为一名十电的员工只有把自己的行为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祖国和华电前进的脚步联系起来才更有意义。希望活动扎扎实实搞下去,创造出新的经验来。
     记者:我厂作为一个电力企业,我们应该从哪方面贯彻雷锋精神才能更贴合企业的需要?

     曲会长:我个人认为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雷锋的节约精神,一个是雷锋的爱岗敬业精神。
     现在煤炭涨价,电价也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电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战胜困难,首先要厉行节约、开源节流。雷锋在生活上是一个比较节俭的人。有一次连队为他举办了一次“个人展览”:摞满补丁的衬衣、裤子和鞋子;补得花花绿绿的袜子;装满碎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等的节约箱子;……。我们可以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等小事上来践行这种节约精神,天长日久也可以为企业节省大批资金。
     另一方面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在农业战线上,雷锋是优秀的拖拉机手;在工业战线上,雷锋三次被评为车间的先进生产者,十八次被评为标兵;在绿色军营里,雷锋三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得到“模范共青驾驶员”的称号。所以我们要坚持岗位学雷锋,真正使雷锋精神扎根在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班组和每一个职工心上。

     记者:我厂在企业文化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那么如何把雷锋精神融会贯通到企业文化中去呢?
     曲会长: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十里泉发电厂的“三立”文化深入人心、闻名遐迩。从我们的会刊《雷锋在线》上刊登的《在“三立”文化中实践雷锋精神》这篇文章中我了解到“三立”文化的本质就是一个“爱”字:就是倡导职工要爱家、爱企业、爱国家。这与雷锋骨子里的爱是一脉相承的。十里泉电厂在实践雷锋精神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雷锋精神与企业文化不断吻合的新途径,成为枣庄市首批雷锋精神教育基地和山东省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绝不是偶然。
记者:我厂是最早加入市“雷研会”的会员之一。你能谈谈对我厂学雷锋方面的认识吗?
曲会长:十电在学雷锋上开展得很具体、很长久:团委经常组织青年志愿者小分队到市区街道服务,免费为市民进行家电维修、清洗饮水机和量血压……。我从网上看到,团委每年春节前夕还要进行“新春送温暖”活动:为退休职工擦洗地

板、玻璃,并通过义务写春联、新春游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给全厂干部职工服务——不讲劳苦,只讲奉献;从报纸上得知你们在菏泽、济宁等地遭受了严重洪涝灾害、印度洋地区发生地震及海啸时,纷纷慷慨解囊,无私捐物;在纪念学习雷锋四十周年时,你们把精心制作的《40米荷花长卷》赠送给了沈阳军区雷锋团,用来缅怀雷锋同志。我自始至终参与了此事,内心感动万分……
     谈到这儿,记者的内心也久久难以平静,许多感动的记忆又从往日的岁月中凸现出来……
2004年8月,我厂锅炉专业公司180名干部职工和物业公司党支部为身患重病的职工葛龙江进行了“济困捐款献爱心”活动;同年11月28日,运输公司的54名干部职工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为本公司驾驶员米秀广患有白血病的儿子捐款8000元;为了救助社会上的失学儿童和贫困家庭,运行一分场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会”;近年来,我厂以“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为主题,抓好“助学、助军、助农、助贫、助老、助困”等青年志愿活动。共计服务群众

3000余人次、救助失学儿童100余人,植树1500余棵、捐款3万余元。……
     这一幕幕温暖的事例告诉我们:社会需要雷锋,企业需要雷锋,个人需要雷锋。在雷锋光照千秋的伟大精神激励下,我们的心灵拒绝种种不良思想的侵蚀和沙化。每年三月我们会在春光里栽下一棵棵树苗,播洒一片片绿色——这翠生生的绿色如同永远年轻的雷锋精神,荫护着我们心灵的家园。这正如一首发人深省的诗歌所吟哦的那样:有一种只生根须不长胡须的精神,/似一种植物,/移栽它——/每块心田都是沃土。//有一种可以绿化的精神/是一种能够遍布中华心原/且永不倒伏的植物……

2006年10月9日这天,时序已悄悄走过寒露,但天气没有一点凉意。在暖融融天气的烘托下,我厂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专题报告会正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热烈地进行着。台上,雷锋生前战友原雷锋团政治处秘书冷宽和原雷锋连连长虞仁昌用饱含深情的口吻向大家讲述了雷锋短暂而壮丽的人生……言者谆谆,听者动容。
冷宽生于1938年3月,河北省承德市人。海军原副政委,十五大当选中纪委委员,现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晋升为中将军衔,他是从雷锋团走出来的军衔最高的将军。雷锋入伍后,因工作关系,他与雷锋接触较多,曾陪同雷锋到兄弟部队作过报告。
  虞仁昌,浙江省东阳市人。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5月在朝鲜战场上被提拔为副排长。1957年调雷锋生前所在运输连任副连长、连长。1960年雷锋入伍后,同雷锋交

见证雷锋

——访雷锋战友冷宽中将和虞仁昌老连长

往较多,关系密切,是雷锋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的主要见证人之一。雷锋日记曾几次提到这位连长。
  这次他们应邀来枣庄举办巡回报告会,并在我厂进行首场专题报告。借此机会,10月11日一个秋风怡人的下午,在团委副书记盛友鹏的多方联系和组织下,记者和盛书记按照事先预约的采访时间提前来到了冷老和虞老下榻的贵泉大酒店。
  一进门,看见冷宽将军刚刚从短暂的午睡后醒来,坐在床沿上的他脸上除了睡意未消之外,还多了一些疲惫——这也难免,年近七旬的冷将军每天要往返于枣庄各地作两场报告,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看到我们,冷将军边穿鞋边给我们打招呼,并随和地说:“我看这里面没地方坐,我们还是到楼下谈吧。”
  在走廊里,刚好碰见从房间里健步走出来的虞老。初见虞老,虞老和蔼可亲的微笑一下子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看着虞老挺胸抬头地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风姿走在我们前面,记者怎么也

难以相信他已经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
  在宾馆一楼幽雅、惬意的茶座里,我们开始了坦诚愉快地交谈。当记者让他们谈谈见证雷锋生前身后的某些鲜为人知的情节时,正在认真翻阅我们随身携带的《十里泉》杂志的冷将军摊开宽大的手掌示意说:“让老连长先谈。”
                 老连长谈雷锋的红皮箱
  一谈起雷锋,虞老就显得异常的激动,语速也急促起来:“1960年雷锋入伍时,我担任沈阳军区工程兵7343部队工兵十团运输连副连长,负责当时的新兵接待和训练工作。其实在雷锋没有入伍之前,我们就从雷锋的挡案里得知他是治水的模范、优秀的拖拉机手、先进生产者……但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1960年1月8日下午,天空飘着细微的雪花。当新兵队伍兴高采烈地坐着火车到达营口市车站时,簇拥在站台上的部队领导和老战士列队、举旗,开始敲锣打鼓、高呼口号热烈欢迎新兵到来。
  时任副连长的虞仁昌也满面春风地站在欢迎者的队伍里。虞老回忆说:“在团部的操场

上,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新战友大会’,第一个是团长讲话,第二个是老兵代表讲话,当主持人宣布第三个是新兵代表雷锋讲话时,大家很注意了。雷锋一走上台,大家第一眼看到雷锋个子小,是个“小不点”,大家笑了起来。但雷锋走路很有劲,讲话很宏亮、很有感情、很丰满———就是方言重,听不大懂。欢迎会开完之后,我就想:‘真不错啊!要是分到我们连就好了。’果不其然。不大一会, 司令部的军务参谋戴明章给我送来了分到我们连的新兵花名册,其中就有雷锋的名字。”
  8月9日上午朔风凛冽,虞连长开着嘎斯汽车把雷锋接到了所在连。谈到那天的感触,虞老说“我所见到的带着皮箱当兵的,雷锋是第一个。”接着虞老解释说:“雷锋是孤儿,全部家当都在里面。”
  在自己的床位上,雷锋打开了自己半旧的红皮箱进行整理。“我看见里面有《毛泽东选集》、《整顿党的作风》、《矛盾论》等很多书本,还有一摞摞的荣誉证书、奖状、与单位领导的合影照片,另外还有几件比较好看的衣

服。”虞老说,“我当时指着衣服问:‘这叫什么料子?’雷锋回答说:‘哔叽卡’。我接着指着雷锋腕上的手表问:‘这手表是什么牌子?’‘英纳格’。”对此虞老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雷锋的皮箱里,我看到了雷锋的三个特点:一是爱学习,追求崇高的理想。二是爱劳动,善于团结同志和帮助他人。三是爱美。爱美是人的天性。雷锋在鞍钢工作时才18、9岁,正是最爱美的年龄,工资收入也不低,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有节余。爱美和做好事并不矛盾。后来,雷锋把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200元全部捐给了辽阳洪灾区和支持望花区的生产建设上了。在军营里,雷锋通过行动,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1962年8月15日上午,雷锋在指挥自己的助手乔安山倒车时,不幸被连部后边三营九连炊事班门前晾晒衣服的柞木方杆子击中头部的左太阳穴,不幸身亡……。老连长虞仁昌闻讯后抱着雷锋的尸体放声痛苦……
那日细雨霏霏,天地同泣!
                 老将军谈雷锋班的成立
  在雷锋去世后的同年10月,团政委韩万金

带领时任政治处秘书的冷宽同志专程赶到雷锋生前所在连党支部,专门研究请求上级党委为四班命名为“雷锋班”问题。
  谈及40多年前的这段往事,冷老思路清晰,语句缓缓有力,好像这件往事不是发生在40年前,而是发生在昨天……
  “当时准备成立雷锋班的时候,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谁当班长?二是乔安山是否可以继续留在雷锋班?第一个问题还好解决,但对于乔安山的去留问题争议比较大。通过对运输连12个班长的权衡比较,大家普遍认为张兴吉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在雷锋入伍时,张兴吉就是四班班长,雷锋任班长时,张兴吉才调任三班班长。再加上张兴吉人很朴实,工作扎实能干,能团结人,比较稳重,大家商议把他设为雷锋班第一任班长;乔安山开车造成了雷锋牺牲的事故。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威信和表现都一般,但大家又考虑到乔安山是雷锋的助手,他们吃、住、行都在一起。在班里和雷锋接触最多的是乔安山,受雷锋教育、帮助最大的是乔安山。雷锋也曾在日记里写过:‘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所以大

家最后决定还是把乔安山留了下来。”
  1962年10月12日,由冷宽同志代笔起草了一份字字千钧的申请书———
党支部:
  ……我们四班为纪念和发扬雷锋烈士的光荣事迹,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决心继承雷锋烈士的革命精神,把雷锋烈士的事迹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为此,全班同志特请求上级党委和首长批准我们为‘雷锋班’的光荣称号……
  这份申请书由军区政治部上报到国防部。国防部于1963年1月7日正式批准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四班为“雷锋班”。从此,“雷锋班”的名字和雷锋的名字一起被中国人民所熟悉、所爱戴、所敬仰……
                    共话十电印象
  在与冷将军和虞老交谈的三十多分钟里,记者发现冷将军的手里始终拿着《十里泉》杂志,在交谈的间隙里,冷老会目不转睛得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并不时地问一些问题:“杂志几个人办的?”“多长时间出一期?”……记者都如

实作了回答。冷将军说:“杂志内容很全,很务实。要想办好杂志,你们必须要像雷锋那样勤于看书,多多充实自己。”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冷将军和虞老各自畅谈了对我厂的一些简单的印象。
  冷将军说:“虽然这次来到十电,时间短,没详细看。但给我的印象这个厂职工和干部精神面貌好。现在,有的单位只谈经济,不谈政治,对学雷锋活动不是很关心。而十电领导在工作这么忙的情况下,专门组织人听雷锋精神报告会,这说明领导思想的高瞻远瞩,走在了社会的前列。特别是与本厂的实际联系起来,创建性地提出的“三立”文化,是与雷锋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相一致的。我琢磨琢磨,它还是属于思想道德的范畴:“为家立身”是家庭的美德,“为厂立业”是职业道德,“为国立本”是社会美德。这些完全符合中央关于道德建设规范的要求,属于社会的主旋律。”
   虞老接着说:“我在你们厂作报告时,看到台下的秩序非常好,很多人在认真地做着笔记;在宣传板报上,我看见很多团员青年学雷锋、做

好事的照片。这就证明你们厂干部职工的意识形态里认为学雷锋很有必要,不是停留在空洞的喊口号上,而是落实在了行动上。”
  最后,冷将军和虞老欣然提笔每人写了一句话与我厂全体干部职工共勉。冷将军寄语:“永远学雷锋 终生为人民”,十个字一挥而就;虞老忘带老花镜,他的眼睛几乎贴到了纸面上,然后一笔一画地用力写道:“雷锋形象永驻人间,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