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拾光集

其他分类其他2024-06-12
325

SHI GUANG JI

目录

一  文字篇

老九小传
校园晨曲
新年絮语
童年忆事 --父亲讲古
回乡小记
家乡云阳山
犀城 -- 老街印象
西安随行记

二  书画篇

苏轼——明月几时有 
柳宗元——江雪
曾国藩——六戒
杜甫——读书破万卷
天随我愿
粉笔书法

前言

后记

01
05
08
11
14
17
20
22

01
05
08
11
14
17

01

01

三  楹联篇

苏轼——明月几时有 
柳宗元——江雪
曾国藩——六戒

05
08
11
14

老九小传

老九,莫名其由。出生于普通之家。已届不惑之年。面黄体瘦,毫无福态。幼时淘气,时常惹得大人哭笑不得。起蒙入学,才收敛野心,以读书为本,深得老师宠爱。读诗三百篇,不求甚解。志学之年,赶上文化大革命,所学无几。好在自己踔厉风发,矢志攻读,遂奠教书匠之基。今已有一子,狡猾可笑,然不爱读书,每念及此,恒增汗颜。
平素与人为善,能尊敬每一个人,但不崇拜任何人。有时形容冷峻,内心却很真诚。不嗜酒,擅吸烟,穿戴稍讲究,却不赶时髦。不好表现,不追名逐利。处事往往吃亏,亦不在意。闲暇之时画画、唱歌,偶尔搞些书法,或写点东西,博大家一笑,没有哪一样了不起。
以教师为业数载,虽然操劳清苦,却不后悔。每登上三尺讲台,总是精神抖擞,满腔热忱,“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现躬耕于一中这方热土,面对新时代学子,丝毫不敢怠慢,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寒来暑往,朝朝暮暮,总觉自己像一介耕夫,默默扬鞭奋锄;又似一口喷薄的油井,不断开掘潜能,释放光和热。如今,虽无所作为,不敢言桃丰李硕,然回眸往昔,亦无怨无悔。往后,当继续以“师者,人之楷模”为律,也许还有点出息。
                                                         2002年11月18日于犀城
续传:
岁次甲辰龙年,不觉花甲又二。虽已皓首苍颜,不能鲜衣怒马,亦会翛然随年。解授杏坛之后,邂逅凉州马总,倾盖如故,遂以使应卯,发挥余热。

文字篇

        总记得小时候,每到夏日的傍晚,同一屋檐下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纷纷背着躺椅,拿着蒲扇来到屋外乘凉。而讲西游记、薛仁贵的友先伯的怀里,成了我最爱留恋、撒野的地方。读小学时,我有了求知欲,便忽然痛恨父母在睡前不念点白雪公主,或讲点阎罗十八殿的故事,我为此生了好一阵子气。
       上了五年级后,父亲不顾一天的劳累,也开始讲古了。虽然,那是我看小人书的狂热时期,我还是喜欢听,甚至渐渐上了瘾。每当暮霭四起的黄昏,或在静静的夜里,听着父亲讲古,讲那段一成不变的老故事,不,不是故事,是一段段催人泪下、激人奋进的历史。
        父亲讲古的内容大同小异。他总是先绽出一个浅浅的微笑,然后说:“唉,你们老祖父第垣爷脑子真是好,老书记得非常牢,自己不但办起了私塾,还培养了一个杰出人物谭云山。”更令父亲感慨、得意的是,谭云山当年从印度回国还亲自送了一块匾给我们老祖父。
       最令父亲至今遗憾的,莫过于祖母的早逝,使他不能尽人子的孝道。“你们祖母,一生勤苦,那时,家里孩子多,为了抚养我们兄弟姊妹八个,什么苦活累活都干,唉!想不到日后,竟得了哮喘病……”父亲讲这段时,神情最为哀伤,眉宇之间充满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哀思。而今,我每忆起父亲的这段往事,常常心惶不已。
       父亲讲古时,最神采飞扬的一段是他自己的童年:“小时候,上

山去砍柴,一手拿柴刀,一手拿毛巾驱赶黄蜂,有时运气不错,边砍柴,边还可以吃到“杨米饭”(山上的一种野果),嘿!一株试过一株,都是免费的。”父亲的童年生活,总被小学时代的我艳羡不已,哪里会想到当时山上满地的荆棘,夏天恶毒的太阳,冬天刺骨的寒风,对于父亲赤着脚穿着破旧的单衣是多么令人心酸的事。中学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是天之骄子。但是,每听完父亲的求学生涯,总使我收敛起来难过半天:“家里没钱供我上初中,只好自修,每次攒足了钱,就徒步走到几十里外的老街上去买书——我总是尽量买一些比较难的书,好自己回来研读……”啊!想一想,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口袋装着或许是他几个月的储蓄,带着满怀的喜悦和求知的热诚,踏上漫长的路,而后买得书回来。虽然身体已是很疲乏了,可精神上却是那么的满足。这一幕,时常萦绕于我的脑海里,辛酸而又美丽。
    说真的,父亲讲古的技巧,远比不上友先伯讲西游记和薛仁贵的风趣,而且多多少少有点严肃的气氛。但是,父亲的讲古,不仅使我了解到先人创业的筚路蓝缕,更使我感到我的生命是紧紧地与先辈的血汗连在一起的。
    如今,我已步入中年,在这柔柔的夜晚,多么想再听父亲给我讲古,讲那一成不变的老故事……

 童年忆事 • 父亲讲古

       深秋的黎明,像怕误点的赶车人一样,急匆匆的。每天若不是高音喇叭的催醒,我几乎总要沉溺于甜美的梦乡。
       一路小跑,我第一个赶到操场。嘿!好一个晴明的秋晨。虽然天空中还悬着半轮明月,东边的天际却已泛起几片艳红的早霞。米水河静静地流淌着,在霞光的映照下,河面上波光四射。对面的山坳,轮廓异常地清晰,像节日盛装的红衣少女,楚楚动人。我情趣盎然地扩展几下胸肌,练了几下弹腿,深深地吸吮着醇美的空气,感觉格外地惬意。
       随着悠扬、婉转的体操乐曲,井然有序的操场上,同学们精神抖擞,做操的动作是那么娴熟,又是那么优美。“好球!再来一个”。篮球场上,年轻的教师个个英姿飒爽:小个子刘老师双手托球,身体稍蹲,然后纵身一跃,“唰”地一声顺手一个空心篮。大个子张老师单手握球,三步跨栏,好似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好!落兜”。跑道上,年过五旬的彭老师正在追赶着沙沙沙的学生跑步队伍。操场边上的树林下,巫老师四肢舒展,打着轻盈、柔和的太极拳。远处的练声房里也不时飞出阵阵“咿——呀——”清脆悦耳的嗓音……
       此时,东方正放射出一缕鲜红的阳光,所有的校舍,花草树木,撒满了一片金红色。我陶醉了。啊!校园的早晨,一曲催人奋进的乐章。
                                       
                                                                                  于2005年秋

校 园 晨 曲

云阳山之旅

        云阳山位于茶陵县城西,是湘东名山,现已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她的雄姿秀色,仅次于南岳衡山。据说南岳大庙的菩萨是从这里迁过去的,因而人们又称之为“古南岳”。这里常年香火不断,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天不亮就已是人山人海,为的是争得烧头一炷香,求得头一根签。
       早一向,我随同一群不信佛的山的访问者,以陶渊明的闲情,投入了云阳山的怀抱……
       沿山公路曲折漫长,须盘旋而上。路上人来人往,或踽踽独行,或结伴同往,偶尔也有坐车的晃过。然而,我却全然不知,一心看鸟在林中飞,看水在山中绿,看云在脚底下走,看……这一切足够心灵容纳不完的美景。同行的这些红男绿女大多是拥有蝴蝶般的年龄,他们的笑声可以把山中的一切唤醒,好象这座山是属于他们的,他们是大地的主宰。年轻,真好!
       走过盘山公路,古色古香的云阳道观在眼前呈现,有人欢呼,有人雀跃,也有人虔诚地上香拜佛,一切都在不言中。山中的空气,清新可掬。一草一木都含情脉脉,一石一物皆富玄机。如果在此住下来,真可享受到“山中无日历,寒尽不知年”的生活。可不是吗?
  

       绕过道观后面有一观音岩,飞垒架空,竹树悬缀。岩石间是五雷池,泉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美,池畔层岩向上突起,无可攀陡,周围竹树丛丛,紫雾缭绕。五雷池左侧有巨岩数丈,当中断裂,为“张良试剑”,传说汉朝大将军张良带兵路过此地,见悬崖峭壁挡住去路,他挥剑一劈,剑落石开,留下了这道深深的剑痕,实在奇绝。再拾阶而上,就是白云寺,上以琉璃瓦盖顶,屋檐翹起,气势非凡。寺中有一坐佛,舒颜展目,端庄慈祥,似在普济众生。整座佛像,比例匀称,雕塑精细,可谓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站在寺前,看淙淙流水,听阵阵树涛,一种高远超俗的感觉,使我忘记了人世间一切的庸俗和丑恶,使我忘记了平日里一切的疲惫和烦恼。
       从白云寺往左行数里,就是云阳主峰,石阶一级一级向上延伸 ,人须一步一步攀登。其间猛然回首,云在流,雾在飞,我的双眼写满了一句一句的山水风景。登上顶峰,了望台耸立云间,势逼苍穹。我这才发现山就在脚底。俯瞰犀城,一览无余。洣江水环流于全城,呈葫芦状,实为“金线吊葫芦”之奇观。驻足眺望,或呼或叫,声音在空中回荡,余音久久不绝……我想,那山谷,云海中藏匿的一节节音符,一段段文字,不正是我们青春的歌被风在来回吟唱?
       黄昏时,从山上走下来,走下那既古老而又现代化的林荫道,山的名字被我们的脚印踩过,濛濛细雨也随着我们的脚印抛掷一路悦耳的轻歌。我想,骄傲更是属于我们的年轻所拥有,每个脚印是青春的诠释。
                                                                     写于 2003年05月

       二00九年二月十一日农历的正月十六,千年犀城到处还充满着新春的快活气息。打工的、上班的、读书的,个个怀揣着吉祥准备去追逐新的梦想。入夜,街灯四起,闪烁的霓虹灯依旧给古老的犀城披上了一套绮靡的晚装。我们一家习惯性地在家看电视。虽然年前我接母亲到城里过年,但是因为妻子与母亲的格格不入,母亲执意选择了独居城边的老家。我的心里一直满怀着对母亲的歉疚和对妻子的怨恨。
       夜色已经深透,我辗转难眠。回想起这么多年了还不能让母亲享福,想起已经逝去一年多的父亲,想着难以沟通的妻子……不经意间黯然而神伤。
       迷迷糊糊中睡去,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被一串门铃声惊醒。我迅速坐起,看了一下表,已经是子夜了,想着这时候会是谁呢?恐惧和疑问一齐涌上心头。我顾不得披衣服,快速地冲向门边,没有开灯,只是从猫眼里偷偷地往外看。一看我就惊住了,居然,我的母亲此时正站在家门前,焦急地摁着门铃。
     我的倦意一下子被惊得烟消云散。糟了,家里一定出大事了。要不然,半夜三更母亲怎么会……不及多想,我迅速地拉开大门,刚想发问,母亲急急地说道:“快,叫醒圆圆和骁儿,要地震了,所有的人都跑到街上去了!”
       我诧异,母亲已经来到卧室,边拉起我妻子叫着骁儿边吩咐随便穿上几件衣服。妻子顿时吓呆了。母亲也不多解释,一把拉住妻子和儿子迅速地往外冲,出了家门,我才发现天正下着小雨。踌躇间,母亲已经把身上的雨衣披在妻子身上,说:“你刚睡醒,穿上,要不然很容

易感冒的!”妻子哆嗦着说:“家里有雨伞。”母亲说,算了,这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我们跌跌撞撞冲上大街,大街上人来人往,一片慌乱,有的不停地对着手机呼叫,有的一家人围着被褥挤作一团,空旷的犀城广场已经站满了人。从母亲口中我终于知道,原来,一个小时前,母亲被邻近的亲戚叫醒,说是安仁那边今晚发生了地震,而且震级不小,倒了不少的房子。母亲说,当时第一反应就是牵挂着住在僻静处的我们,想着我们平日少有出门,少与人交往,肯定还不知道这个情形。
      母亲果断决定,城里建筑拥挤,还是回老家安全些。随着母亲一路急赶,我们回到了城边的老家,母亲为我们备好了简易的地铺。特意把崭新的枕头给了妻子。虽然心有余惊,倦意侵扰,但还是不能入睡。而我的母亲因为辛劳已靠在地铺边轻轻地打着酣……
      我一阵心痛,妻子也久久地凝望着睡着了的母亲,泪流满面……看得出,她此时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了母亲对她的一片真心,只是以前浑然未觉罢了。虽然后来,那场地震被证实只是以讹传讹,但我,尤其是妻子,心底里的那缕刺痛一直……
       亲情,我们得用心去细细品味、去感受、去珍藏,风雨里,那是我们赖以遮风避寒的温馨港湾,虽静如水,可温暖一生。

难忘的犀城子夜

      人到中年,每当钟声过后,我或坐着喝一杯老茶,或躺着抽一支香烟,全然没有那种欣喜和激动,总是在心里统计:一年来做了些什么呢?新的一年要做些什么呢?回想一年的收获不多及种种遭遇甚至狼狈不堪时,觉得万分的不自在,如此将更增添新年后不断努力工作的决心。鲁迅曾把一元更始之际的这种总结称为“检故”,说是“检故”,其实意在刷新。刷新工作,刷新精神,刷新应该刷新的一切。
新年的钟声令人遐想……
       我要寻找着那些藏放在书页中的,由诗人们美妙的字句制成的春天……
      新年的钟声是收获的乐章,是播种的序曲。
      莫枉听振奋人心的新年钟声,莫有负一年一度的第一天。不管是与富庶结缘,还是与贫穷为伴;不管一生是风和日丽,还是一世的凄风苦雨。只要对生活认真地体察,坚强地承受,勇敢地选择,热情地善待,那么在生命的历程中一定会品出自己的那一份隽永醇厚的滋味。来吧,用我们踏实的脚步和着时光的节律,在依恋和期待中辞旧迎新,奋发前行!
                                                    
                        于2005年1月1日

新年絮语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弹指间新的一年又到了。新年的钟声总还在耳边回响,如丝如缕,久久不绝……
       新年的钟声,接连着对逝去一年依恋的残荷断藕,孕育着对新的一年的报春腊梅。生命,正是在依恋和期待中走向一次又一次的春华与秋实。
       新旧交替,在那依恋和期待中的一瞬间是静谧的。可后生们的心如波浪似海涛,是异乎寻常的不平静。种种思绪插上了神奇的羽翼,悠忽飞去,悠忽飞回。或者化为成功的一团兴奋,或者化为失败的几丝沮丧。有憧憬有彷徨,有进击也有游移,这些都是不足为奇的。奇怪的倒是钟声撞击着心扉,碰不出一点声响,激不起些小的涟漪。“哀莫大于心死。”未来永远属于自强不息者。
       

      好久没回乡下了, 挨近年边,我和妻儿三口穿戴得簇簇新新欢欢喜喜回乡下去过年。
      一走进阔别了一年的故乡,看到整个村子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到处是一片素色的宁静。推开自家的门,那一刻暖烘烘扑面而来的对家的那种熟稔的感觉,以及一张张亲切的迎接着的面孔早已拂去了我们一路风尘的疲惫。
       就这样回乡了。
      第二日便携了妻儿走东家串西家。一个村子本是一家。家家都待我们为上宾,都是尽了最高礼遇的,嘴里却一个劲地道:“这是接不来的贵客呀,怠慢了,快屋里坐!”我知道这份亲情换上城里是没法找的。我们一家子从村头走过,身后必有一圈一圈的乡人用艳羡的眼光看着。有妇人立马叫过自己的儿子,道:“看你九叔没有?书念好了才到城里享福的。你看娶的婶娘几多标致!”那儿子却不听,从娘的手里拽回自己的耳朵,一溜烟跑远放鞭炮去了。
       回到乡下的第三日,便过年了。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围着吃团圆饭,叫我和妻儿坐到上席,好菜也全摆在了我们面前。其实我们在城里好饭好菜是享用的最多的。我心里便一阵感动一阵愧疚。想举杯与家人碰杯,说上几句祝辞,但一想乡下不兴这个,心意尽了便是,我也就无言。只是看着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真正被我疏远了、也真正是苦着了的眼前的这些亲人,心里就忍不住有些难受,我想我及我的妻儿是领当不起这样的崇敬的。我突然想起刚到家的那晚上,妻子睡

着睡着直唤床板硌得腰痛,我没好气地吼她一嗓子:“别一声一个乡下的不好,你以为你是谁呀!”而转过身,眼角就有辛酸的泪涌出来——想到父母就这么清贫了一辈子,而他们无怨无悔!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着炉子烤着煤火。熊熊的火光映红了一家老小的面庞。温馨而安详。而此时的窗外的雪花无言地飘落的虔诚,忽起忽落的鞭炮声恰到好处地给这宁静的乡野村上一种别有情调的节日气氛。这在城里是见不到的景致呢!真想好好醉倒在这幸福里。一年里各人有各人的心事。各人有各人的忙碌。惟有此时此刻,亲情便浓烈得化不开地舔舐着一颗颗没有距离的心灵。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过年了——暂且忘了昨日的挣扎和明天的风雨,在我信赖而亲近的人面前袒露最真切的面容。
      就这样其乐融融地过了初五。我和妻儿便要回城里。临走的时候,他们便默默地把家里的土特产塞进包里,亲戚邻居也有大包小包送来的,原本轻轻捷捷地来,回到城里却要肩扛手提了。我欲拒绝,乡人就说:“这些东西我知道是不抵钱的,但当着人的面你得收下,出了村口你扔掉我们不管。”我一阵感动,就觉得我的乡人真是像极了这脚下的泥土啊!一行人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地送我们一家子走出村口。我终于感觉每次回乡情感就像接受了一次沐浴——心灵澄澈得似一汪湖水。这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范琳琳唱的一首歌:
       “我的故乡并不美,
       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男人为你累弯了腰,
       女人为你锁愁眉……”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了下来,而我的心早已化成一只鸟在故乡的天空流连盘旋了……

回乡小记

       这就是犀城老街,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历史印记和丰富的世俗文化。一-一题记
       这是一条年代久远的街巷,自南宋绍定年间筑城算起也有700多年的历史。老街须过三总桥穿城门洞(迎湘门)再到文庙状元桥,解放后被命名为“人民街”。老街曾弥漫着我青春年华的梦幻,回荡过我成长岁月的跫音。如今,漫步在这狭小而又简陋的巷子里,年深岁久的记忆便在眼前鲜明而又生动起来……
       老街细长幽深。之前街道是红砂条石,现在已经铺了水泥。记得少年负笈行走在石板街上的时候,脚下的石板破损得坑坑洼洼,有些已经松动,一脚踏下去,会发出沉闷的碰撞声。老街宽不过两三米,居民们把晒衣服的篙子横过街去,一头就可以搭在对门的屋檐下。行人从老街经过,头顶常常飘着各色衣服甚至婴孩的尿布片。
       
       
       特别是柔柔细雨之下,古老的石板路温润如酥,房瓦四下起烟,小街深处一片迷茫,间或走过撑油纸伞的背影。让我自然想起戴老先生笔下的雨巷。有时候,檐角的水珠,一滴就滴到天明,叮叮当当,仿佛天籁的余韵,意犹未尽地敲打着人们的幽梦。
       老街简陋拥挤。房子多为单层的土木结构,高低参差,房挨着房,檐挨着檐。墙根长满了青苔,年复一年地枯了又青,青了又枯。砖头缝里偶尔探出几棵瘦瘦尖尖的小草,让人感觉到老街的滋润与张力。墙面有的斑驳不堪,一些暗红色的墙面留存着依稀可辨的语录,印证着它们经历过的那个疯狂年代,让你挥不去,自难忘。
       沿街的店铺五花八门,白天卸下像床铺板一样的门面镶板,敞开大门迎接顾客。店铺大多经营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物品,有扫把扁担锅碗瓢盆等日用杂品,也有糖果花生油盐酱醋等食用南货,还有打铁铸锅缝衣补鞋之类的手工作坊以及补胎加气、修锁配匙的临时摊点。特别是包子油条铺,当街的黑铁油锅里,一根根焦黄的油条发出滋啦啦的声响,从乡下来的农家小

犀城·老街印象

此篇2012年3月被株洲新闻网地登载。

孩嘴馋得久久不愿离开,想着法子要从大人口袋里得到几分钱。酒家柜台上,成坛的米酒飘溢着醇美诱人的香,掌柜专注地用小提子往顾客碗里倒酒。隔壁的草药铺,老郎中长髯飘拂,颇具仙风道骨,抓起草药来,全凭目测,戥子成了摆设。不错的口碑时常招来许多慕名上门的病号。
       记得老街还有一个剃头铺。屋里洗头用的黄铜脸盆,污垢很厚,几乎成了斑驳的铁锅。一把老旧的铁制转椅,剃头时可坐,刮脸时可躺。剃头师傅手艺不错,洗头、光脸、刮胡须、掏耳洞、捏肩背,环环相扣,动作娴熟利落,特别是剃刀在脸上生生作响时叫人记忆尤深。
      老街人知足安逸。不管有钱没钱,自个儿过着自个的悠闲生活。太阳没有升起来的时候,你就能听到赶早市的悄悄脚步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一会可以看见晨雾蒙蒙中稀稀拉拉一些人蹲在街边刷牙,洗脸。远远的豆腐挑子走来,到了你面前,还拉着长调喊一声:“豆腐脑一--”这时,三三两两为一家人准备早餐的主妇拿着碗盆围拢上来。她们发髻蓬松,穿着松松垮垮的各色睡衣,虽然没有了绰约身姿,但依然透露出晚春的缱绻,风韵撩人。街头,时常可以看见新鲜的西红柿,碧绿的青菜,或者活蹦乱跳的鱼虾;巷尾,三三五五的人群在厚重的古城墙下和浑身不锈不蚀、锃光乌亮的南浦铁犀旁,或坐看云卷云舒,或闲敲棋子细说往事。南浦渡口,隐约听见洣水河的欸乃桨声夹杂着洗衣浣纱的妇女们爽朗的笑谈。夏天,没有月亮的夜晚,黑咕隆咚的夜色中,汗衫短装的爷们闲散地坐卧在竹椅上,摇着蒲扇,随意评侃天南海北,自由地呼吸着悠闲与清凉……
       这就是犀城老街,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历史印记和丰富的世俗文化。本以为可以永远这样延伸下去。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老街里许多东西已悄然消失。这不免使我心底有些失落起来:是再无缘体会“青青石板街,滴水巷子檐”的情景?还是因为伴随老街一起度过的悠悠岁月?

《茶陵三宝晋级校本教材》发表于2008年株洲日报

2015年11月2日湖南教育新闻网:《送培到校进课堂,名师引领促成长》

《全国青少年空间创意大赛茶陵一中荣获一等奖》发表在2013年6月9日株洲日报A3版

《让生命因学习而精彩》发表于2008年株洲日报。

高考对联登载在2008年6月株洲日报。

《茶陵一中科技创新获奖215项》发表于2009年株洲日报

2014年9月17日湖南教育新闻网:《微心愿,显真情》

2015年11月9日湖南教育新闻网:《花甲之年回母校》

2020年6月5日湖南教育新闻网:《同心抗疫》

部分发表  
  的文章

高考对联登载在2020年7月6日株洲日报上(疫情原因当年全国推迟一个月高考)。

楹联篇

       此联为2019年高考联。登载在当年6月5日株洲日报。
       注释:
       1.  巧点龙睛:画龙点睛之意。在此希望考生运用点晴本领,在考场上“叱咤风云”、“独领风骚”。
       2.甲榜:原指科举制度中由举人而考中进士的别称。此指考生取得优异成绩、考取一流高校。
       3.绮梦:多彩的梦。
       解读:
       本联语言平实、通俗易懂,非常大众化。区别于本人前几年的创作语言艰涩和追求用典的习惯。本联对仗基本工整,音韵比较平稳。内容上上下句表达的意思不同,避免了当今普遍存在的合掌现象。
       上句旨在摹写学子们放下思想包袱,从容应考,认真细致答卷,以取得优异成绩的高考画面,具有直白的指导激励作用。
       下句则是针对学校而言,展望百年老校茶陵一中秉持教育初心,紧跟新时代步伐,努力追求 “教育人”的多彩梦想和创造新业绩的未来景象。
                                   

轻装赴国考广开思路认真琢磨巧点龙睛登甲榜
翰墨香杏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追绮梦续辉煌

茶陵一中高考联

禹寸陶分经纶满腹疫疠难阻折桂履
曾三颜四丘壑盈怀青衿尤坚报国心

       此联登载在2020年7月6日株洲日报上(疫情原因当年全国推迟一个月高考)。
       禹寸陶分,是指大禹和东晋陶侃珍惜每一寸光阴、每一分时光。曾三颜四,指孔子弟子曾参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 颜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

承洣江书院文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桃李满天开胜景
鼎南学津梁气韵家校和谐师生和谐弦歌一片谱新声
书翰流香校风纯正数千学子求知悟道图奋起
弦歌奏雅人际和谐几百园丁树蕙滋兰育英才
聚凤山丛翠洣水灵光书院神韵成大观春色舒画卷
融儒道精华科研特色教学创新为一体杏坛竟风流
狮山秀姿映杏园展霞蔚云蒸彩卷教坛揽胜
米水春色泽黉宇开龙腾虎跃新局学海扬帆
紫气满庠门茶乡学子播火传薪创肇基伟业
春晖盈洣水书院仁师培桃育李雕国器鸿才
泽书院灵光情注一方热土敷教明伦浩荡春风开卷早
树南学风范爱洒百年黉园育才报国扶摇羊角启程新
洣水传馨犀城桃李争春色
黉宫毓秀学苑鲲鹏击长空
洣水传馨犀城桃李争春色
黉宫毓秀学苑鲲鹏击长空
浩荡洣水沐春风不忘初心函丈倾情育桃李
嵯峨云山盈瑞气担当使命楩楠壮志传薪火。
读书以乐德智皆能满园桃李登胜景
施教为荣才情尽备三尺讲台舞新天

茶陵一中校门春联

      2024年5月8日,退休两年的我接到学校电话,说一中的高考对联校长不满意,请我拟作一副。作为工作三十余年的学校,我没有推辞,古为之。
    赓衍:延续演变。黉序:学校。 高贤:高尚贤良的人,此指名师。夏闱:六月高考考场。  擢:选拔。桂客:科举及第者之称。

赓衍洣院儒风百廿黉序树高贤于斯砺刃
会萃狮山灵秀甲辰夏闱擢桂客自此登峰

2009年

洣河涌浪南浦生辉起凤腾蛟摘文曲
椽笔流香文光射斗钟灵毓秀步蟾宫

寒窗十年还苦两日挥玉笔提金榜名雄湘楚
大道千景静待一朝砺初心啟未来誉满神州

汲书院精髓究天人际理凤凰山上抒壮志
揽东阳梦笔展卷帙才华米江河畔竞风流
凌绝顶展卷挥毫扬南学津梁盛名创辉煌业绩
傲群伦抒怀述志显书院才俊风范奏绚丽华章
承茶乡底蕴读西涯鸿文操觚染翰惊日月
载父老期许揽东阳气韵搦管濡毫烁春秋
犀城俊彦作赋穷经挟策挥毫直上青云添羽翼
南学才子含英咀华厉兵秣马纵横逸气荡豪情

2010年

2011年

2013年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20年

2024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20年

       附注:2011年为茶陵元亨商务宾馆开业盛典所作对联
        1. 元吉:大吉、洪福
      2. 亨会:嘉会,众美之会。语本《易•乾》:“亨者,嘉之会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宴坐一室,数息宁神,隐忍无为,必逢亨会。”
       3. 元亨利贞:元:开始。亨:亨通。形容事务的发展顺利无障碍。如 万事通达 万事亨通。 利:和顺。 贞:通正。这四个字连作一词,是指人的运气很好,交了好运

其它楹联

元吉泽商旅共赏犀城春色
亨会聚华堂同观云山秀姿
横批:元亨利贞

喜凝燕贺创生态奇迹
庆肇鸿图铸山庄辉煌

注:2010年12月为茶陵万樟园林山庄成立所作贺联。

书画篇

【甲辰龙年万象更新】

【厚德载物】

【天随我愿】

【曾国藩六戒】

【江雪(唐.柳宗元)】

【观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东坡)】

【鸿业腾飞】

【茶陵茶祖庵菜】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道酬勤】

【端直】

【独处】

【出征】

【登攀】

【立冬】

【敬惟】

【师古不泥】

【无欲则刚】

【俗尘】

【善举】

【意念】

【人间无处不桃源】

【黄河之水天上来】

【泰仁自若】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不耻下问】

【朝思暮想】

【厚积薄发】

【学高为师】

【非宁静无以致远】

【山清水秀】

【从头再来】

【清心寡欲】

【所想皆如愿】

【显前昌后】

【微雨燕双飞】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圣人无常师】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人生难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难得糊涂】

【早上好】

【意念】

【寿】

【辞旧迎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心静茶香】

【家和万事兴】

【春思(唐.贾至)】

【黄鹤楼闻笛(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国画《云山》

国画《春牧图》

油画《琴韵》

油画《他丛中笑》

工笔画《仕女图》

水墨画《七虾图》

宣传画《力量》

宣传画《律动》

后记

曾经有这样一句格言:“廉政是一把琴,可以弹奏一生的幸福;自律是一杯茶,可以品味一世的清香”。清代画家郑板桥曾做诗云: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茶是郑板桥一生的最爱,于他来说,可以没有锦衣玉食,唯独不能没有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郑板桥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执政勤奋为民,深得百姓爱戴,晚年告老还乡时,仍是一肩明月,两袖清风,被后世传为佳话。立世德为先,律己廉为首。茶,清淡,幽雅,隽永,悠远。郑板桥的一生不正如一盏茶吗?他将自己的身躯毫无保留的融入百姓之中,将自己幻化成一盏茶香,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百姓。
作为一名统计系统的党员干部,需要的不也是一种茶的品质吗?廉洁自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才会得到人民的赞成和尊重。
人生如茶,悟茶可得,静守清廉。
悟茶以静心。茶,首先让人坐下来,然后让人的内心静下来,最终让人的灵性定下来,不再漂移,不再躁动,不再迷惑。做决策时,静能拨开迷雾,指点迷津;成功时,静能戒骄戒躁,保持清醒;失败时,静能从容面对、善谋其理。心不能静便无所安,心不能定便无所守,也就是说人静不下来就会没了主心骨,就会一事无成。心静才能催生智慧,沉静才能拒绝浮躁,冷静才能保持稳重,守静才能不丢根本。统计工作清贫、枯燥,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浮躁心理。每名统计系统党员干部应该经常泡一杯茶,静静地思考,想得开,放得下。
悟茶思养德。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最宜精行修德”,把品茶当做励志雅志的一种手段。自古文人雅士“以茶悟道、以茶修心”,以培养修身立本、修己爱人、自尊敬人、敬业乐群的理想人格。修德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强能之要,也是必修之课、必要之功、必行之道。
某某某
2021年3月

记忆清浅,只有在某个不经意的情境里,才会若有若无地想起。当年流水,就那样一去不回头,带走的,还有一段最美的光阴。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