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TIANJIN

其他分类其他2024-03-10
59

天津之名始于明朝,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地区在史书记载中最早出现的正式名称,是唐朝《通典》中使用的“三会海口”。

天津枕河濒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隋朝(581-618年)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天津成为运河北端连接漕运和海运的重要节点,自然成了水路运输的重要枢纽,在中国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朝(618-907年)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1115-1234年)在直沽设“直沽寨”(今三岔河口一带),元朝(1206-1368年)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天津卫的兴建    01

天津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地处“九河下梢”

▲现存最古老的纸质档案-明朝万历年间的地契(天津市档案馆提供)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年号永乐。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次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

天津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可以说,“筑城设卫”是天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漕运的兴盛则为这座城市奠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录

天津卫的兴建····························· 1

天津老地名································  2

天津的民俗文化··························  6

天津的传统美食··························  8

天津的名胜古迹··························  14

探寻这座百年老城的历史印记

【沽】

天津老地名    02

所谓“沽”,就是“小水入海之名也”。天津河多,水多,因湾洼形成的水沽也多。历史上,天津有七十二沽之说。“寻芳步步踏青来,柳外何人筑钓台?七十二沽春水话,午景声里野桃开。”清代诗人查昌业的《即景》诗,活画出了“七十二沽沽水阔,一般风味小江南”的北国江南的风景画。

据清光绪年间《津门杂记》记载:天津的七十二沽,在城区内的实为二十一沽。有“河形有如丁字之象”的丁字沽;有“欲知春浅深,但看花开未”的西沽;有南北运河交汇的“丁沽风物久闻名”的三汊沽;有天妃宫西庙所在的小直沽;有“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的大直沽;有“命名以咸,而沽水甜淡”的咸水沽;有“不是桃遮即柳遮,清流活活稻田斜”的葛沽;有“耙如云望不穷,泥沽西去葛沽东”的泥沽;有历史上荒芜,今日成水产品集散之地的草头沽;有以姓氏命名的邓善沽、郝家沽;有“崖岸如山峙如台,寒笳吹处阵云开”的大沽等等。

“命名以咸,而沽水甜淡”的咸水沽;有“不是桃遮即柳遮,清流活活稻田斜”的葛沽;有“耙如云望不穷,泥沽西去葛沽东”的泥沽;有历史上荒芜,今日成水产品集散之地的草头沽;有以姓氏命名的邓善沽、郝家沽;有“崖岸如山峙如台,寒笳吹处阵云开”的大沽等等。

光绪年间的《重修天津府志》,还列出了在宝坻的二十九沽,在宁河的二十二沽。有趣的是,在城区的二十一沽,今天大都仍在,当然今非昔比。

【门】

天津别名“津门”,就是首都的门户之意。天津以“门”命名的地点有多处。“门”的地名来源于城门。

天津城始建于1404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在天津设卫。1406年,明成祖命工部尚书黄福修建造天津城垣,在东西南北各设一座城门。1493年,对城垣进一步修整,各城门上建造门楼。当时天津卫四座城门的门额分别以“拱北”、“镇东”、“安西”、“定南”命名。

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天津总兵赵良栋重修天津城池,重题四门匾额:“东连沧海”、“西引太行”、“南达江淮”、“北拱神京”。历经沧桑的四座城门,已不复存在,但已成为地名“东门”、“西门”、“南门”、“北门”的由来。由四座城门又派生出不少街名,如“南门外”、“北门里”等;还产生了如“南门西”、“西门南”等街道办事处名称;“南门脸儿”成为天津方言口语中最为典型的地名之一。

北门外是通往京师的必经之路;东门外濒临海河,驾舟东下可达大沽海口,饱览日出壮丽景象;西门外一片绿树烟霭;南门外则是千顷稻田。明代“津门八景”的前四景,就是对卫城四门风光的概括———“拱北遥岭”(北门)、“镇东晴旭”(东门)、“安西烟树”(西门)、“定南禾风”(南门)。

【开】

“开”--天津有一种“方位词”加“开”字的地名,如“南开”“北开”“老西开”“西广开”等,这在国内城镇地名中是极为少见的。

“北开”最初是指城北的开阔地带,今指红桥区东南部河北大街与北营门东马路交会处一带。“老西开”原指位于天主教堂(今滨江道国际商场附近)以西一带的开阔地,后泛指南京路与营口道交会口以西一带。“西广开”地区在清朝时是城南的旷野墓地,后随着南开一带民居建筑不断向西开拓,逐渐繁荣起来,习称西广开,今泛指广开大街以西一带。

“南开”这个地名,最初是指旧城西门外以南的开洼荒地,就是今天南马路和南门外大街相交的西南一带地区。1901年城垣拆除后,“南开”就泛指旧城以南的开洼地。1907年天津第一私立中学堂迁到这里,遂改名为“南开学堂”。学校以地为名,“南开”这个地名也因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的声誉而名扬五洲。

在天津,66岁生日被视为重要的大寿,有“六十六大寿,得吃姑娘的一刀肉”的习俗,意味着女儿要买肉剁66刀,坐门口吃,以此来祈福父母的健康。

天津人过生日时习惯过虚岁,并且遵循“生日赶前不赶后”的原则,即提前庆祝生日而不是延后。

生日当天,天津人会吃长寿面,而前一天则吃饺子,这一习俗被称为“催生”。

天津的被阁子,又称“小被阁”或“炕柜”,是天津民间常见的家具,用于存放被褥。

天津的民俗文化    03

正月期间,天津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习俗,因此正月里的理发店顾客较少。

天津的糖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以用熟糖制成各种图案为特色。

天津的花灯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通常用彩纸和竹子制成,寓意节日的欢乐和吉祥。

天津的剃头凳起源于小条凳,其凳腿间有三个抽屉,最上一个是用来放钱的,钱是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里塞进去的。

天津人在春节期间有吃饺子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天津的传统美食    04

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在这座人流量巨大的大都市里,由于居民五方杂处,所以天津人的饮食和习惯也是五花八门,经过多年的改善和创新,才形成了如今独特的天津味道。

1、煎饼馃子
煎饼馃子是天津的著名小吃,是天津人的早点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煎饼馃子是用绿豆面摊成的薄饼,然后加入馃子、酱、腐乳等多种食材一起制作而成的卷饼。煎饼馃子不仅天津本地有卖,很多天津人还会在其他城市卖。
煎饼果子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天津市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2017年CNN评选出了全世界最好吃的23个国家路边摊排行榜,煎饼果子榜上有名。

2、天津麻花
前几年经常会在大街上看到有商贩开着货车,一边缓慢地行驶一边叫卖着天津大麻花。后来听说这些都是不是正宗的天津麻花,据说都是出自我们安徽的。正宗的天津麻花可是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享有盛名的。吃起来香、酥、脆、甜,是天津老百姓最爱吃的食品之一。

3、杨村糕干
杨村糕干是天津市的传统名吃。糕干是用大米、白糖、红豆、芝麻等多种食材一起经过浸泡、碾压、发酵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的。杨村糕干吃起来松软、香甜、可口,2007年还入选了天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4、糖礅
糖礅是天津的传统小吃,其实就是冰糖葫芦,只不过各地的叫法不同。普通的糖礅是用山楂为主料,加上白糖和蜂蜜制成的,不过经过发展和创新,现在的糖礅有各种水果做的,还有蔬菜做得都有,品种繁多。

5、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中华老字号之一。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等品种,其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是世界中华美食之一

6、锅巴菜
锅巴菜是天津的特色传统小吃。锅巴菜是用绿豆和小米一起磨成浆,然后摊成薄饼,用刀切成柳叶状的小块,配上卤汁、辣椒油、芝麻酱、香菜等一起拌匀食用。吃起来柔软滑嫩,香气扑鼻。

天津的名小吃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像炸糕、崩豆、馄饨等都是天津人非常喜爱的小吃,很多外地游客吃了也都赞不绝口,以上这7种只是天津小吃里的冰山一角。

7、熟梨糕
熟梨糕是天津的特色风味小吃。虽说是梨糕,但是和梨子却没有半毛钱关系,熟梨糕是用大米磨浆后放在蒸锅里蒸熟,然后蘸着各种小料吃。熟梨糕在天津可是很多人从小吃到大的小零食。

天津的风景名胜    05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部区域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
这也是天津市内大部分名胜的由来

1、天津之眼。天津之眼,全称天津永乐桥摩天轮,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海河畔,是一座跨河建设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摩天轮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8分钟,到达最高处时,周边景色一览无余,甚至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被誉为"天津之眼"。

2、意大利风情区。天津意大利风情区,前身是意大利在境外唯一的租界,是天津市河北区的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情的旅游风景区,拥有着200座意大利式建筑。

4、盘山。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又因她雄踞北京之东,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

5、五大道。五大道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南部,为五条街道,街道上屹立着迄今中国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