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鹤城科技2024.9

其他分类其他2024-09-19
27

鹤城科技

2024年9月  

以创新驱动齐齐哈尔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管部门: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局

主办单位: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目录

成果推介

纳米光催化涂层技术开发和应用
空气净化和抗菌消毒技术开发与应用

科技探索

研究显示未来25年抗生素耐药性或致全球3900万人死亡

科技要闻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植物新物种“金樽水玉杯”
利用DNA微珠控制培养组织发育——分子工程新技术造出复杂类器官
低升糖指数水稻品种育出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
无质量储能技术新进展——多功能碳纤维结构电池研制成功
超薄材料有望增强6G卫星通信能力

政策引领

落地生“金”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亟须AI+复合型人才!《2024年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

科普时刻

中秋节卖不完的月饼去哪了?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植物新物种“金樽水玉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服务团队、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物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研人员在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罕见植物,基于形态学与物候学研究结果,确认该植物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金樽水玉杯”。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发表。

科技要闻

利用DNA微珠控制培养组织发育
——分子工程新技术造出复杂类器官

       德国“3D物质定制”卓越集群、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海德堡大学有机体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学中心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分子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特定折叠的DNA制成的微珠,在组织结构内释放生长因子或其他信号分子,从而精确影响类器官的发育。利用这一技术可培育出更复杂的类器官,更好地模仿人体组织,呈现更真实的细胞组合。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科技要闻

低升糖指数水稻品种育出

        总部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多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种蛋白含量近16%的低升糖指数(GI)水稻品种。研究团队还借助遗传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精确锁定了赋予水稻低GI和高蛋白含量优异特性的基因和生物标记物。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科技要闻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

        9月12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在首都北京开幕,聚焦“共享智慧服务,共促开放发展”,本届服贸会将有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45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举行上百场活动,200余项融合创新成果发布。

科技要闻

无质量储能技术新进展
——多功能碳纤维结构电池研制成功

        当汽车、飞机、船舰或计算机采用一种既能作为电池又能作为承重结构的材料制造时,其重量和能源消耗将大大降低。据10日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论文,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在“无质量储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碳纤维结构电池。这种电池可以将笔记本电脑的重量减半,使手机像信用卡一样薄,或者将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提高70%。

科技要闻

超薄材料有望增强6G卫星通信能力

        超材料具有同类天然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在一项最新研究中,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款超薄二维(2D)表面,能对卫星最常用的电磁波进行操纵和转换。这一成果有望提升6G卫星在通信、高速数据传输和遥感方面的能力。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通信工程》杂志。

科技要闻

成果推介

中国科学院成果推介

成果名称:纳米光催化涂层技术开发和应用
技术领域:
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
核心技术:
拟转化科技成果基于纳米光催化技术,该项技术发明同时突破了光催化纳米溶胶低温合成和常温化学键合固载的技术难题,解决了粉体催化剂难以成膜负载的问题,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在玻璃、建筑材料、栏杆、大理石等不同基材表面牢固成膜。应用领域包括:空气净化、消毒灭菌、表面自清洁、水处理以及能源转换等多领域。该技术转化产品去除甲醛、甲苯和TVOC的效率分别为:96.4%、66.2%、94.6%,对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3N2、71型肠道病毒等杀灭率分别为:99%、96%、99.58%和

成果推介

99.23%。对受试小鼠经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测试,均符合国家《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安全无毒。该技术成果目前已处于中试阶段,建成了年产300吨的高效、稳定功能纳米溶胶生产线,并批量化应用于多项主/被动空气净化模块中,该技术的转化投资规模超1000万。
技术成熟度:中试。
成果领先性:已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155427.1、CN201610134005.2。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应用领域:
空气净化、自清洁、抗菌消毒、环境保护等
联系方式:
刘随心18066621839
邮箱:lsx@ieecas.cn

成果推介

中国科学院成果推介

成果名称:空气净化和抗菌消毒技术开发与应用
技术领域:
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
核心技术:
拟转化科技成果基于纳米催化技术,通过在室温/热条件下启动催化反应,直接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活性氧物种ROS,实现空气中甲醛、甲苯等VOC的高效富集和深度降解,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基于该技术转化的空净产品对甲醛的去除率及二氧化碳选择性均大于90%,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高效的抑菌能力,具有绿色环保、效果持久、应用广泛等优势。该技术成果目前已处于小试阶段,投资规模超800万。
技术成熟度:小试。

成果推介

成果领先性:已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328138.X、CN201910280190.X、CN202010328114.4、CN202010898851.8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应用领域:空气净化、抗菌消毒
联系方式:
刘随心18066621839
邮箱:lsx@ieecas.cn

研究显示未来25年抗生素耐药性
或致全球3900万人死亡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英国学术期刊《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说,2025年至2050年间,全球预计将有超过390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人员17日表示,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必须采取果断行动应对这一威胁。
        抗生素耐药性是指致病微生物发生变化,对能杀死它们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990年至2021年间的抗生素耐药情况展开全球调查,覆盖204个国家和地区的5.2亿人。
        结果发现,2021年全球估计有114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预计这一数字到2050年将达到191万人。预测还显示,到2050年,70岁及以上

科技探索

人群中抗生素耐药性所致死亡人数会大幅增加,抗生素耐药性所致死亡率最高的区域将是南亚、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
        参与这项研究的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研究人员奥蒂亚·格雷17日指出,研究结果表明,抗生素耐药性对老年人构成了最大威胁,鉴于全球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预计抗生素耐药性所致死亡率将随时间推移继续上升。
        多名研究人员呼吁,必须立刻采取果断行动应对抗生素耐药性威胁,具体措施包括改善药物获取渠道、控制药物过度使用、加强感染预防等。

科技探索

落地生“金”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近日,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对4028家高校院所的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达2054.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当年到账金额达1352.7亿元,总合同项数达64万项。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其中,高校院所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主要供给方。近年来,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我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政策引领

       科技成果转化活跃,越来越多高校院所的总合同金额创新高。前不久,零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在杭州揭牌。这家企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组建,底层技术源自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房建成团队的科技成果。
        房建成介绍,人的心脏等可以检测出极弱磁信号,利用这些身体部位发出的信号,可以进行疾病诊断,具有无损伤、无辐射、便捷快速的特点。基于零磁空间、磁强计等技术突破,房建成带领团队研发出心磁成像设备,并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重庆等地多家医院投入临床前期研究,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一个4000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已被改造成设备生产车间,产线建成后,心磁成像设备的年产能将达到100台。相比动辄几千万元的核磁共振仪,一台心磁成像设备只需要数百万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政策引领

        心磁成像设备走向产业化,是我国高校院所成果转化进程加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相继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措施,有力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在国务院参事、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理事长贺德方看来,随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制度体系加快完善,我国在健全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收益分配激励制度、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迈上新台阶。

政策引领

亟须AI+复合型人才!《2024年网络安全
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

        9月11日,《2024年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发布,这是该报告连续第七年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发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作现场解读。
        报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恒信息、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市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论坛、中国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安全创新论坛、智联招聘、全国数字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编写。
        报告显示,全球网络安全领域正面临人才与技能双重缺口扩大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人才缺口持续扩大、技能缺口逐渐明显、AI人才需求

政策引领

激增。人员紧缺和技能缺口成为行业的重大挑战,67%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组织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人员。在云计算安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技能缺口的严重性在组织中尤为突出。92%的受访者承认存在技能缺口。67%的受访者认为技能缺口是更加紧迫的问题,解决技能缺口,补充技能短板应是当前首要任务。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传统行业格局,对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飞速增长。报告提到,目前既精通AI技术原理又熟悉安全策略、数据隐私保护及伦理法规的复合型人才炙手可热。在对受访者关于人工智能安全培训内容的调研中,有81.3%的从业人员最关注AI的行业应用,对AI基础理论知识、AI模型开发也有着较为迫切的培训需求。
同时,报告显示,84.8%的受访者认为AI可取代网络安全工作人员。同时,受访者也对未来五年内AI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充满期待,有41.4%

政策引领

的受访者认为AI将在网络安全领域内迅速普及并形成行业标准。
        网络安全教育正向实用化、行业导向型转变。报告显示,设立网络安全专业的院校中,近九成已建设网络安全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训环境。在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企业讲师参与教学授课的院校占比为68.8%。
        报告最后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应共同努力,完善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全方位关联、多层次衔接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网络安全人才。三是完善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鼓励企业和高校加大网络安全

政策引领

人才培养的投入。四是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氛围。

政策引领

中秋节卖不完的月饼去哪了?

科普时刻

中秋节卖不完的月饼去哪了?

科普时刻

中秋节卖不完的月饼去哪了?

科普时刻

中秋节卖不完的月饼去哪了?

科普时刻

创新科技服务
助力鹤城未来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