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广州开发区期刊样刊(第1期)

数贸黄埔

01

2024  NO.1

总期第1期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埔区委书记陈杰: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新规定引领数据跨境流动“新动向”

到黄埔去,到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去

对话专家|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次发布,有何影响?

卷首语

黄埔区,这片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一直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缩影。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黄埔区再次站在了时代的前沿,积极探索数字贸易的发展之路。在这里,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数字贸易作为黄埔区发展的新引擎,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区内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了竞争力,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为数字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数贸黄埔》旨在为您提供一个窗口,通过“焦点黄埔”“专家视点”“大咖对谈”“政策在线”以及“他山之石”等栏目,全面展现黄埔区在数字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政策解读、企业实践和经验分享。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内容,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黄埔区数字贸易的现状和趋势。
展望未来,黄埔区将继续推动数字贸易的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期待黄埔区在数字贸易领域能够稳步前进,为企业和居民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机会。《数贸黄埔》也将成为这一进程的忠实记录者,与您共同见证区域经济的成长与变迁。
感谢您关注黄埔区的数字贸易发展,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反馈。

黄埔区商务局
广州开发区商务局

目  录

01

焦点黄埔

04

02

专家视点

14

04

政策在线

28

03

企业风采

17

05

他山之石

46

04  /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埔区委书记陈杰: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
         的使命担当
07  /  园区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09  /  50个应用场景!AI如何赋能新型工业化?广州黄埔抢先解题

14  /  新规定引领数据跨境流动“新动向”

28  /  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次发布,有何影响?
32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的通知
38  /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2024年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的通知

46  /  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的资金划付规则是什么?解读来了→  
48  /  解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低效产业园区更新建设导则(试行)》
49  /  解读:《北京市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工作指引》 
51  /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20条(2023年修订)”解读
52  /  宁波:加快打造数字贸易先行市

17  /  艾目易专访 | 十年磨一剑,艾目易成为了业界唯一 —— 访艾目易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杨荣骞
22  /  产业数字化的加速器——人工智能

01  焦点黄埔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埔区委书记陈杰:扛起“经济大区
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文丨广州日报、广州黄埔发布

继龙年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2月19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这一主题,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二次创业”再出发,奋力谱写广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如下:

龙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即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奋楫争先、起而争春的“冲锋号”。黄埔区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不放松,向“高”发力、靠“质”取胜、以“量”促稳,切实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今年黄埔区设定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不低于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0亿元、增长11%,其中完成工业投资620亿元、增长1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具体将在三个方面突出发力、竞标争先。

△广州科学城 贾自豪/摄

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全面提升“三城一岛”联动能级,

在打造高质量的战略平台上
竞标争先

△中新广州知识城 李剑锋/摄

力推动知识城上升为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推动科学城深入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海丝城构建广州国际交往中心重要承载地、生物岛加快打造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核心高地,向东联手打造广州东部中心,向南协同构建广州活力创新轴,向西承接母城高端资源要素,向北推动知识城周边五镇联动发展,全力创建大湾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先行区,为广州加快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贡献黄埔力量。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塑造高质量的产业集群上
竞标争先

全力推动产业提档。加速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氢能与储能、人工智能、大模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埔区委书记陈杰表示,黄埔区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不放松,向“高”发力、靠“质”取胜、以“量”促稳,切实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01  焦点黄埔

型等“新赛道”产业的前端布局,重点打造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等12个特色园区;加快能源化工、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启动技改项目200个以上。全力推动科创提效。建强用好“2+3+N”战略科创平台集群,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落地成果转化项目50个,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0家。全力推动项目提速。深入推进招商筹建“123”行动,每个重点产业引进10个以上建链强链项目,全年实现400个项目签约落户、180个项目开工筹建、120个项目竣工投试产。

△广州海丝城 贾自豪/摄

在营造高质量的发展环境上
竞标争先

打好营商环境、城乡建设、消费挖潜“三张牌”,全力激活改革发展新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增动力。高标准修订《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深化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广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等创新举措,大力培育10大民营头部企

业,持续擦亮“两提三到四心”服务品牌。建设宜居城市添活力。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全年批复城市更新项目30个,新开工450万平方米,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7300套以上,新建公共绿地超38万平方米。提振消费需求挖潜力。高质量建设黄埔湾、科学城、知识城三大商圈,大力发展“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新模式,积极培育文娱旅游、国货“潮品”等消费增长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以上。

△广州国际生物岛 贾自豪/摄

接下来,黄埔区将坚决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笃行实干、奋勇争先,为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彰显更强担当!(完)

园区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文丨广州开发区商务局

广州保税区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于1992年5月13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1993年5月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园区面积1.4平方公里。广州保税区自设立以来,对标外国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在昔日一片蕉林荒滩上,建立了以中国超级干线航空运输为龙头、直转式通关为特点的全方位、立体化、通达世界的保税物流网络。
先后吸引COSCO、APL、DHL、蒂森克虏勃、世天威、理资堂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丸红、三菱、住友、本田贸易、丰田通商、伊藤忠、日产、三星等大型跨国贸易企业,以及海瑞克、蔡司光学等生产性企业,成为全国保税物流功能覆盖面最广、按国际惯例运作、与市场接轨、投资环境完善、众多项目落户、外资企业集聚的对外开放经济区域。累计近2000家企业在园区内设立,其中包括外资企业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10家。
2007年,广州保税区国际食品展示中心正式开业,该中心是国内首家规模最大的专业国际食品展示与交易平台,是集展示、交易、进口、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以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进口食品交易会为目标。
2009年,广州保税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先后成功举办省国际酒饮博览会、市葡萄酒文化节等5次大型展览活动,顶峰时期进口量占全省20%以上,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原装原瓶进口葡萄酒基地。

截至2023年12月,广州保税区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4957亿元,工业产值1563亿元,税收收入193亿元。

01  焦点黄埔

重点打造广州东部中心核心商圈

广州保税区设立30周年以来,顺应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作用和地位变化,在促进省、市、区吸引外资,促进贸易自由化、提升经济竞争力、推动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近年来,随着园区内企业生产原料及成品的国产率不断提高,广州保税区内大部分企业对保税政策的依赖度逐渐降低。
2020年5月,与广州保税区一体相连的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能满足周边企业依托综合保税区开展进口业务的需求,对外开放优势进一步凸显。

△ 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

于2月6日批复同意广州保税区不再按照保税区监管要求进行监管。
当前,广州开发区高标准推进海丝城规划建设,深入实施“西区振兴”计划,出台全省首个关于“二次创业”的政策措施,推动西区强产业、优交通、提品质。
位于西区“钻石芯”位置的广州保税区完成历史使命,将迎来蝶变新生。围网全面拆除后可释放约1平方公里土地资源,有效破解原来围网隔离、地块割裂等转型升级“痛点”,促进人流物流便利集聚。
接下来,广州开发区将抢抓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政策落地机遇,在原广州保税区地块推动红酒文化街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保税直购店、黄埔优品店等新商业,串联红酒文化、古钢琴文化和历史悠久的扶胥古运河海丝文化,将打造扶胥古运河海丝文旅项目、滨河总部经济带、西区核心商圈体系,进一步完善西区商业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等配套建设,重点打造广州东部中心核心商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完)

自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以来,黄埔区政府和黄埔海关通力合作下,立即启动退区拆网准备,经过了约3个月的紧张工作,广州保税区企业保税业务清理工作做到“稳”“顺”“快”完成,黄埔海关已

50个应用场景!AI如何赋能新型工业化?广州黄埔抢先解题

文丨南方都市报

3月4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正式发布2024年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简称“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

3月4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动能在于科技创新。从“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迈进,如何以人工智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赋能?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为解码核心,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落地应用构建“数智

磁场”。
此外,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至关重要。目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积极探索一条人才引进的“新质”路径,旨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聚集高地,而此次发布的“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正是开年铺下的“第一砖”。

01  焦点黄埔

1 / “刷新”
发布2024年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

作为此次大会的重要环节,现场通报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情况,并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共涵盖9大领域50个场景。记者从现场获悉,该场景清单既包括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传统领域,还扩展到了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智慧能源等新兴领域,力促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率先应用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首个以“先进制造企业+数字智能企业”为主体的场景清单。联动了包括广汽本田、捷普电子等在内的28家企业,同步开放38个不同类型的场景,进一步促进先进制造业与数字智能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月4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2024年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广州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楷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的企业在黄埔区已经扎根超过20年。2023年,该企业实现了17%的营收同比增长。

“虽然电信电缆行业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熟悉,但实际上在国内是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而接下来,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我们将借助人工智能和新型工业化的结

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将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李楷东还提到,他们公司每年约有20多名员工获得黄埔区提供的6000元技工人才住房补贴。除此之外,公司还有两名员工获选“黄埔工匠”,得到了相关政策的扶持。“我们在省外高校进行招聘时,都会将黄埔区的人才引进政策作为宣介重心,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黄埔区的创新创业热潮。”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该信号一经释出,“新质生产力”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
就在今年的2月20日,全国首个全面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政策措施——《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高新区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若干措施》正式发布,创新性提出落户配套“即立即享”前置支持,落户广州开发区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最高可获500万元配套扶持。
在此次大会上,广州颠覆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袁莹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初步构建了“大学院所+创新基金+创新园区”三位一体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并实现了大湾区项目入选国家颠覆性专项零的突破,其中广州4项,位列全国城市第二。“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是科技创新的沃土,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将扎根这片沃土,为广州市和黄埔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样板。”袁莹说。

2 / “出新”
“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发布,六大行动全面扶持

围绕重点产业遴选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对团队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创业资助和1000万元直接股权投资扶持;将项目资助与人才奖励进行“一揽子”支持,对个人给予最高500万元购房补贴或提供最长10年免费科学家寓所;每年遴选不超过20名技能工匠,给予每人最高30万元资助……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聚焦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将分别实施企业家聚能、科技人才领跑、青年人才强基、技能人才支撑、紧缺人才补链、人才环境提升等6大行动。
其中,聚焦“上管老、下管小”服务,该政策提出,符合条件的人才父母或配偶父母,可申请一套最高120平方米50%租金补贴的人才住房,补贴期不超过5年,并每年提供一次免费体检服务。

01  焦点黄埔

另外,非广州市户籍的高层次人才子女申请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统筹协调在其居住地相对较近的学校就读,享受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同时,协调区内国际学校,优先满足外籍人员子女幼儿园至中学的就学需求。
在活动现场,从事生物医药、mRAN疫苗研发的惠正奇医药(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回爱民与南都记者分享了他在黄埔区完成企业注册的经历。他坦言,选择来到黄埔区创业,主要是基于该区雄厚的经济基础、成熟的生物制药产业链以及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在前期注册阶段,黄埔区还提供了一对一的专家辅导服务,大大提升了企业注册的效率和便捷性。另外,黄埔区丰富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医疗资源对我们开展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工作也极为有利。”回爱民说。
“我认为这是目前最为全面、细致且接地气的人才政策。”对于黄埔区此次出台的“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回爱民表示,该政策不仅覆盖了各个层次的人才引进,包括科技人才、产业紧缺人才、技能人才等,还充分关注到了人才的留存和培养问题。“目前,我们团队有6名博士生和5名硕士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而黄埔区‘上管老、下管小’的人才扶持策略,又进一步解决了这些科研人员的父母养老、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 

3 / “革新”
力争到2035年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

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8%,先进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5%;2035年,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
今年,适逢广州开发区建区40周年,时值“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关键期,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如何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此次大会明确提出了四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路径。

2023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632亿元,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近60%,工业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工业百强区第二,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开发区首位。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始终坚持“工业第一、制造立区”,形成了5大千亿级和3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近日,《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智造强区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增

首先,致力于高质量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以620亿元投资全面加快美妆大健康、绿色石化能源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化、融合化转型发展。同步推动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并加速抢占氢能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机遇新风口。
其次,注重高质量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用,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7%,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增量”。
同时,高质量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计划全年推动2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技改投资超200亿元,促进传统制造向研发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制造转型升级,让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新型工业化赋能。
此外,还将高质量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计划在三年内建成不少于15个千亩产业集聚区、30个百亩特色产业园以及2000万平方米的新质生产力制造空间,为新型工业化注入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9大领域50个应用场景”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2024年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
智能制造领域:开放广本数字化智能工厂、捷普电子黑灯无人化产线、燕塘乳业绿色供应链等18个场景,鼓励龙头企业开放场景融入生态链合作伙伴。
智慧政务领域:开放基于12345政务服务应用分析大模型、惠企政策AI智能咨询、网络安全GPT智能化决策等3大场景,为企业、群众、政府提供更高效智能服务。
智慧教育领域:开放无感知AI数字课堂、实时教学数据采集、智能助教及个性化学习服务等4大场景,助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打造国家级数字教育创新试验区。
智慧园区领域:开放湾区大模型产业园区、机器人应用示范园区、科教创新园驾驶舱指挥中心等8大场景,持续推动特色园区外塑“颜值”、内提“气质”。
智慧交通领域:开放科学城氢能无人驾驶清扫、生物岛智能交通与无人化物流、区域智慧出行商业化运营等7大场景,大力构建“陆空一体”智能交通体系。
智慧城市领域:开放建筑工地卸料荷载监测、区域一体化智慧环卫运营、智慧社区三维地图等6大场景,为市民营造高质量美好生活圈。
智慧医疗领域:开放AI中医辅助诊疗及养老行为分析预警,为养老院和家庭场景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
智慧能源领域:AI技术将助力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智慧农业领域:拓展在种质资源展示和精准农业等方面的应用,以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性。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张德威,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02  专家视点

新规定引领数据跨境流动“新动向”

文丨网信中国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有序流动和利用效率,对数据要素配置优化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跨境数字贸易活动中,高效且安全的跨境数据传输制度已成为推动数字贸易新秩序的基础。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欧盟、东盟等都在推动各自国内法层面的数据跨境传输制度建设,意图抢占全球数据跨境传输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为充分把握住数字时代的经济脉络,参与数字经济格局新秩序的竞争与合作,我国先后制定了《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等高质量数据跨境传输规则,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立足数字贸易实践特征,细化数据跨境传输制度的适用范围。

在上述规则的基础上,围绕数字贸易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需求,我国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立足产业实践需求,国家网信办制定了《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在我国现行数据跨境传输立法框架内,进一步细化了企业数据出境的业务合规标准和操作规范,充分反映了我国在数据跨境传输监管领域的创新思路,那就是:既要通过保障数据跨境传输安全实现数字贸易活动稳定,也要通过畅通数据跨境传输制度渠道打造跨境数字贸易新格局。《规定》的公布进一步优化了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数据出境提供多样化、灵活性的制度工具,同时也有力回击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数据本地化主义”和阻碍全球数字贸易活动等无端指责。

王锡锌,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在监管实践中,部分企业对自身数据跨境传输业务的法律性质认知不够准确,难以准确地确认应当适用何种数据跨境传输流动机制。为了在法律实施层面解决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的适用标准模糊问题,《规定》将无需适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情形予以列举。

《规定》对推动跨境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例如,“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主要涉及跨境购物、跨境寄递、跨境汇款、跨境支付、跨境开户、机票酒店预订、签证办理、考试服务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共同性表现为,个人跨境活动需要高频次、无障碍地进行个人信息跨境传输。又如,“实施跨境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的判断标准是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此种条款表述在保障跨境企业或跨境业务所必需的员工个人信息能够正常出入境的基础上,有效避免了部分企业不当扩大跨境人力资源管理之必要的实际范围,导致非必要的个人信息以不安全的方式出境。还如,“紧急情况”是指为了保护自然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目的,数据出境具有迫切性。

第二,明确商业活动场景需求,推动数据跨境传输制度的有序实施。

自我国确立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以及个人信息保护认证为中心的数据跨境传输体系后,监管机构也在持续推动这些制度的具体实施。如全国首个数据合规出境案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合作研究项目为医疗健康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国际医疗科研合作提供了实践指引。再如,我国汽车领域首个全系统盘点、全业务申报、全场景获批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案例,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项目为汽车领域数据出境活动展示了标准化的业务合规方式。在这种场景导向的数据跨境传输治理理念下,《规定》也侧重针对特定场景的业务需求,在不包含个人信息或者重要数据的前提下,允许国际贸易、跨境运输、学术合作、跨国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活动中产生的数据出境活动不适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标准合同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机制。此种豁免情形无疑为中国企业出海开展跨境业务提供了极大便利,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客服、物流、云存储、数据分析等常见跨境贸易活动会频繁生成和传输相关业务数据。这些业务数据的出境不会直接导致国家安全等问题,《规定》将之豁免,有效消除了此类问题背后的监管不确定因素。

第三,预留监管制度解释空间,促进数据跨境传输制度的多元创新。

数据跨境传输制度是我国各类自贸港、自贸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改革地区探索新型跨境数字贸易活动的重要依托和安全保障。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产业专项规划(2023—2025 年)》中明确提出,要优化数据跨境流动操作规则、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完善

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功能等多项具体措施。为了充分保障“先试先行”治理模式的落地,《规定》专门就自贸区的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增设了“灵活变通的空间”,即通过数据清单的形式在现有数据跨境传输机制上予以“微调”。该数据清单机制可以被理解为“充分授权”“法定程序”“便捷流动”三类治理要素的有机整合。“充分授权”是指《规定》授权自贸区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数据出境监管机制;“法定程序”是指《规定》明确限定了从地方到中央的批准备案流程,真正实现“合法范围内的充分创新”;“便捷流动”是指《规定》允许数据清单之外的其他数据跨境传输活动不必继续适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等具体制度,而是以符合商事效率的方式直接与跨境数字贸易活动一并完成。自贸区属于“境内关外”区域,在工商登记、外商投资、人才引进等领域均存在政策优惠,《规定》所设置的数据清单能够让自贸区在兼顾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更多地偏向探索具有自贸区经济特色的数据跨境流动体制机制。

第四,回应企业数据出境合规担忧,降低数据跨境传输制度的合规难度。

《规定》的一大亮点是提升了现行数据跨境传输制度的操作性,降低了中小企业数据出境的业务合规难度。《规定》并没有对数据处理者所持有的数据总量作出监管门槛的设定,而是更加侧重对数据环境风险水平的评估。因此,《规定》将风险关注的重心调整至数据出境的规模和类型。例如,在向境外提供非敏感个人信息的出境活动中,设置了“自当年1月1日起累计向境外提供不满10万人个人信息的”“自当年1月1日起累计向境外提供10万人以上、不满100万人个人信息的”以及“自当年1月1日起累计向境外提供1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的”三类数据出境数量门槛,分别对应“完全豁免”“豁免适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强制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三类业务合规要求。

对于明确不具备危害国家安全、个人信息权利等的数据出境活动,例如跨境传输的数据数量稀少,则无需专门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等监管流程。
有理由相信,《规定》的公布和实施,对于进一步促进安全、有序、高效的数据跨境,对于进一步促进跨境数字贸易活动,对于提升我国参与国际数字治理新格局的竞争和合作能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完)

艾目易专访 | 十年磨一剑,艾目易成为了业界唯一
— —访艾目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荣骞

文丨AIMOOE 艾目易科技

2024年3月,艾目易受邀参加佳都集团、PCI·未来社区联合特别推出的《企业明星说》栏目专访,深入了解艾目易企业文化和创业故事,展现科技力量与魅力。

近年来,手术机器人的热点话题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其赛道发展极为广阔,且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手术机器人已经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并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首期《企业明星说》栏目非常荣幸邀请到PCI·未来社区(科学城基地)的广州艾目易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杨荣骞先生,分享属于艾目易的故事。
广州艾目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致力于精准定位和精准控制相关技术研究。可为企业、医院、科研院所提供光学定位系统、手术机器人教学系统、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已开发国内第一台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并获得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02  专家视点

03  企业风采

03  企业风采

在艾目易创立之前,听说杨总是大学的一位老师,而且是一位从事电子与信息的学者。为什么会有想从学者转型创业的想法呢? 

杨荣骞:在创业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从硕士到博士,我深受两位导师的影响,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指导,更以其创办公司的成功经历,为我打开了商业世界的大门。这些经历,让我对企业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日后创办艾目易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的职业生涯始于华南理工大学,那里是我科研积累的起点。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专注于研究,不断探索新的领域,这些经历为我日后的创业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后来,我来到了深圳,在这里,我开始尝试帮助他人进行企业管理,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企业的运作机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
创办艾目易公司,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个准备过程足足有十年,但我深知,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磨砺,才能确保想法的落地生根。一旦我们成立了艾目易公司以后,我们就只有一条路,就是把它做好。

主持人

众所周知,手术机器人在国内存在空白,而研发难度又大,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赛道呢?创业前后思想有变化吗?

杨荣骞:我基于电子与信息的专业背景,深知在电子行业竞争之激烈与创业之艰难。然而,我的两位导师在医疗器械行业的成功经历,为我指明了另一个方向。医疗器械行业对技术的要求极高,研发周期长,产品门类丰富,这反而为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我选择了这一赛道,并在其中深耕细作。特别是在手术机器人这一领域,尽管技术门槛高,且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一旦成功,艾目易将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
手术机器人市场当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尽管尚未成熟,但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手术机器人正逐步成为引领未来医疗领域发展的大趋势。其应用不仅将极大地提升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降低手术难度,为医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辅助工具,更将不断拓展其应用场景,覆盖骨科、牙科、神经外科等众多医疗领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主持人

进入手术机器人的赛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后面的发展中,艾目易在行业内是如何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的?

杨荣骞: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起步阶段,要抢占行业领先位置并稳固自身地位——艾目易的策略非常明智且具有前瞻性。我们选择成为手术机器人的上游供应商,专注于为核心算法、部件、工具、耗材等关键领域提供技术支持,这使我们能够站在行业的最上游,掌握核心技术,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限于医院,还包括国内外的手术机器人厂家。这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市场范围,也提升了我们的技术影响力,将我们的技术应用到生产手术机器人的厂家中去,与下游厂家的深度合作,将使我们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优势,推动整个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
正因为艾目易坚持做产业链上游,专注于手术智能的研发与创新,使得我们在国内这一领域独树一帜。我们并不存在竞争对手,而是专注于自我提升,力求打造出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艾目易已经成功研发出国内唯一的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它就像是手术机器人的眼睛,为手术提供精准的定位。此外,我们还开发了多款软件,并成功应用到下游客户的场景中,包括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的反光标记球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为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上游的地位,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发电磁定位系统,以期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我们深知,研发创新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优化现有产品,开发更多创新的部件,努力在技术上保持领先。

主持人

近年来,黄埔区以大力度增强企业发展粘性,为企业发展出台了很多保驾护航的政策。从2021年艾目易搬到黄埔区以后,您对黄埔区有什么不一样的印象呢?

杨荣骞:黄埔区确实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环境。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和思潮,更在政策环境上给予了企业极大的支持。黄埔区的政府部门对企业关怀备至,从政策指导到资金扶持,再到各种补贴,都展现出了对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艾目易过去获得创客广东一等奖、广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时,黄埔区非常及时地提供

主持人

03  企业风采

展望2024年,您有什么计划和期望呢?

杨荣骞:对于我们公司而言,2024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首先,我们将持续投入技术研究,致力于提升导航对光学定位系统的精度,进一步完善各种手术机器人软件算法,以优化现有产品性能。其次,我们将积极推出新产品,特别是在电磁定位等前沿领域,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开拓市场,不仅在技术层面扩大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

主持人

了配套支持,这是实打实地助力了企业的成长。这种政策的及时兑现,不仅体现了政府的高效与诚信,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此外,黄埔区还集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这对于艾目易在招聘人才方面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在这里,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在过去2023年,我看到艾目易参加了很多行业盛举,不难看出艾目易很重视品牌与产业影响力的建设,您觉得在PCI·未来社区上有什么产业优势?我们在产业服务上可以怎么更好与艾目易发展配合?

杨荣骞:当初选择入驻PCI·未来社区时,这里还只是一片工地,但我已经可以想象到PCI·未来社区建成以后是非常漂亮的,园区的产业配套做得非常丰富。佳都作为上市公司的服务标准,为入驻企业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这也是我选择进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样的服务下,艾目易能够更专注于自身的业务发展。同时,周边上市公司的林立也为艾目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借鉴的环境,“见贤思齐焉”,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艾目易也能够不断进步,向上市目标迈进。此外,PCI·未来社区还为入驻企业提供了政策指导和各方面的便利服务,搭建的科创分会、企业家俱乐部都是很好的平台,这无疑为艾目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公司所处黄埔区开泰大道边上的优越地理位置,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都占到了,相信艾目易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

景,更在渠道上拓展至全球市场。目前,我们已经开始陆续布局土耳其、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俄罗斯、韩国等海外市场,力求将我们的技术和服务推向更广阔的舞台。最后,我们将关注工业领域的需求,将精准定位及精准控制的核心技术迁移至工业领域,为工业制造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已经成立了相关研发部门,专注于工业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总之,2024年我们将全面发力,从技术研发、产品推出、市场开拓到跨领域应用,力求在各个领域取得突破,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采访的尾声,杨总揭示了“艾目易”这一公司名称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他解释说,艾,象征着这个团队,代表着公司的核心力量与团队精神;
目,则是眼睛,寓意着观察与洞察,表明公司始终保持敏锐的感知力,时刻关注着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
而易,源自古老的易经,蕴含着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则与智慧,代表着公司追求的是遵循自然法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以目光所至,洞察万象更易。

03  企业风采

产业数字化的加速器——人工智能

广东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同发起的新型研发机构。已被认定为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和广州市人工智能研学实践基地,承建了广州市智能传感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国(广东)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共建了国家

主要应用——

研究院利用前沿AI技术,积极培育无人系统、智能制造、智能信息系统等产业,为产业数字化提供发展新动力。
无人系统行业,研究院引入类脑智能科研成果,形成“关键载荷(类脑运动视觉单元)-无人机平台-空地一体解决方案”产品体系。人工智能院与福建电力分公司合作,成功研发“无人机+自动机场+管理软件”自动停机坪的空地一体智能化电力巡检解决方案,可全天候开展野外固定部署或车载移动部署,极大提高了电力巡检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智能制造行业,研究院在传统视觉图像检测识别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了大模型少样本甚至0样本的特点,为不同领域的制造企业提供快速且准确的工业识别、缺陷检测等系统,相比传统方法都带来了至少200%的效率提升。
智能信息系统行业,研究院提出农牧养殖的AI监管平台行业解决方案,以视频监管+人工智能分析为核心,融合IoT感知数据、生产经营数据汇聚养殖生产大数据平台,实现养殖全过程可见、可管、可控,让生产经营更有“数”。

超级计算广州中心黄埔分中心。研究院以突破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为根基,在通用智能、类脑与仿生、智能芯片、智能计算四大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力求通过人工智能应用解决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

AI+AR:引领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谷东科技是一家国际领先的AR光学显示及空间计算技术与产业化整合方案的领导者和创新者,同时在国内工业AR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谷东科技与清华、北交大、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室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组建了AR应用技术研究院。截至目前,谷东科技已申请超过百项AR光学及AR算法领域的核心发明专利,位居全国第二。
公司组建了光学模组研发团队、智能硬件研发团队、AI算法研发团队、软件平台研发团队四大核心团队,并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室、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进AI+AR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这些团队在AR硬件、软件以及AI算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多个行业提供了领先的AR+AI解决方案。例如,在能源行业,谷东科技利用AR智能巡检系统制定区域进行监控(参考图4),实时检测是否有燃气泄漏等风险存在,以防错过防控最佳时间。这种系统可将复杂、繁琐的管线排布、设备型号、以往数据进行3D可视化展示,使得检查步骤与注意事项能够一目了然地呈现在现场操作人员的视野前方。

AI+AR设备巡检

通过AR+AI技术,谷东科技在多个行业实现了标准化作业的实施,过程有监管,步骤流程化,问题能AI识别,错漏有提醒,从而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智慧医疗行业,研究院研发出全栈自研千通道规模神经信号记录系统,武汉协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合作,探索该系统在癫痫、帕金森、孤独症等疾病诊断和康复方面的应用。

03  企业风采

海关数字化
基于AR技术的智能化海关检验系统能够在“外场作业查检”“旅检”“通关车辆查检”等场景中实现快速精准识别和查验,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减少了企业货物通关时间,加快企业货物周转,有利于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该系统已在邕州、大连、南宁、昆明、瑞丽、河口等国内多个海关全面部署。

谷东科技案例

航空行业数字化
谷东科技已与多家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应用于中国航空工业、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空中客车、首都机场等智慧航空项目中。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获取准确的可视化、数字化飞机客舱布局、座位等构型信息,实现数据资产积累。

电力数字化
谷东科技5G+AI+AR智慧电力解决方案将AR技术融入业务流程,基于AR数据采集分析,电力企业可迅速智能识别异常情况和故障,预测风险和优化维护策略,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已应用于南方电网、国家电网等项目,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煤炭数字化
谷东科技AR解决方案为煤炭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矿工可以实时获取关于矿井安全的信息,如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而且这些信息会以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让矿工更好地理解矿井环境,提高安全性。

03  企业风采

燃气化工数字化
谷东科技5G+AI+AR能源解决方案,应用于中石化、中石油、华润燃气等多个项目。这一解决方案主要解决能源强企业生产过程中远程监造、设备巡检、工具管理以及能源精益管理等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了安全风险,提升了生产质量和效率,为能源行业智慧化升级助力,推动行业安全、高效、智慧、可持续发展。

汽车数字化
谷东科技的AR数字化智造系统覆盖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以及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已经被应用于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等头部汽车品牌,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数字化体验,有效提升了行业的效率和质量,建设智能制造与智慧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新能源数字化
谷东AR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宁德时代、华电集团、隆基绿能、蜂巢能源等新能源项目,应用于生产制造、设备维护、产品检验、供应商远程抽验等场景中。以锂电池的生产制作为例,AR技术可以用于指导工人进行精确的操作,减少人为错误,并提高生产效率。通过AR眼镜实时显示设备运行数据,工程师可以快速检测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次发布,有何影响?

文丨新京报

商务部近日发布《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自2024年4月21日起施行。
商务部服贸司、自贸区港司负责人表示,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的实施,标志着首次在全国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体系。
两个版本的服务对象有何差异?这将给我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带来哪些影响?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我国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呈现出哪些变化和特点?新京报记者专访商务部研究院数字贸易所所长叶欣。

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次发布,有什么特点?在全国范围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何意义?

叶欣:此次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出台,是在2021年海南自贸港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试点基础上形成,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开放力度大。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共71条特别管理措施,比海南自贸港版多了4个条目。包括境外个人不得申请参加拍卖师执业资格考试(第5条);外国船舶检验机构未在中国设立验船公司,不得派员或雇员在中国境内开展船舶检验活动,在中国境内所签发的证书、报告等文书无效(第10条);在中国境外设立的经营主体,以及境外个人,不得从事报关业务(第46条);境外个人不得申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注册或者备案(第60条)。
也就是说,比起最高开放形态的自由贸易港,对境外服务提供者在全国范围内以跨境方式提供服务,仅多了上述4条特别管理措施,可见此次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开放力度之大。
其次,透明度高。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所列的特别管理措施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列出跨境服务贸易领域对境外服务和服务提供者采取的,在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当地存在以及金融服务跨境贸易等方面的特别管理措施,充分涵盖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三种服务提供模式。对列入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非禁止性领域服务,由各部门按照相应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管理;

04  政策在线

叶欣:在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则按照境内外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待遇一致的原则实施管理,对境内外服务提供者在跨境服务贸易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准入。
  三是风险可控性较强。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中的特别管理措施充分考虑了重大安全风险,在信息、金融、法律、文化等敏感领域,都对相关措施进行了详尽规定。在特别管理措施之外,进行了兜底性说明,强调未列出的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金融审慎、社会服务、生物资源、人文社科研发、文化新业态、文物保护、航空业务权、移民和就业措施以及政府行使职能等相关措施,按照现行规定执行,在扩大开放中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
  我认为,在全国范围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意义重大,无论是更好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还是提升整体开放水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这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历史性地实现了服务贸易4种模式负面清单全覆盖。
  世界贸易组织(WTO)将服务贸易分为4种模式,分别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以及自然人移动。其中,商业存在是境外服务提供者在中国设立企业为中国企业或个人提供服务,属于外商投资,由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对相关内容作出规定。2016年,全国人大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从自贸试验区扩展至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对商业存在以负面清单方式进行管理。但服务贸易其他3种模式,当时仍是正面清单方式,散落在各个具体领域的准入措施中。此次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出台,意味着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全部成型。

2021年,我国发布了跨境服务贸易领域首张负面清单(海南版清单),清单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开放成效?为此次发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奠定了哪些基础?

叶欣:2021年海南自贸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发布后,在交通运输、金融、专业服务等多个领域作出水平较高的开放安排,超过入世承诺,高于我国已经生效的主要自贸协定相应领域的开放水平,带动海南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发展。海南服务贸易额从2021年的288亿元跃升至2023年458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6.11%。

具体来看,海南自贸港已在交通运输、金融、法律服务、船舶检验、自然人职业资格等多个领域取得实际开放成效,推动海南自贸港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例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已有12艘境外游艇自由进出海南口岸,不再向当地引航机构申请引航;在金融领域,境外个人在海南已开立21个证券账户,主要来自美国、加拿

04  政策在线

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在法律服务领域,澳大利亚邱氏律师事务所驻海口代表处业务,从担任政府兼职法律顾问向提供外国法律咨询拓展;在船舶检验领域,境外验船机构中,已有越南船级社、挪威船级社、美国船级社、法国船级社在海南开展业务;在自然人职业资格领域,已有境外个人申请参加执业兽医等资格考试。海南自贸港的跨境服务贸易的这些成效,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的发布做好了压力测试,使海南自贸港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绝大部分开放措施在自贸试验区也同样适用。

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形成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体系。两个版本的服务对象有何差异?这将给我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带来哪些影响?

叶欣: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适用范围不同。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适用于全国所有地区,特别管理措施对境外服务提供者以跨境方式提供的服务都适用。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所列出的特别管理措施仅适用于各自贸试验区,地域范围是各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规定的四至范围内,除了类似第7条明

确“香港个人注册成为引航员在深圳大鹏湾水域工作除外”,这样对适用情况作出例外说明的,其他特别管理措施都只适用于境外服务提供者向自贸试验区内的经营主体及个人提供服务。

由于服务对象存在差异,两个版本在开放程度上也有所不同。相较全国版,自贸试验区版除少了全国版的第5条、第46条和第60条3个条目外,另有5个条目开放度高于全国版。比如,自贸试验区取消了境外个人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期货交易咨询业务的限制;允许在自贸试验区内就业的境外个人申请开立证券账户或期货账户;取消了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城乡规划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4项资格考试限制。全国版第57条明确,“中外合作制作的电视剧主创人员(编剧、制片人、导演、主要演员)中中方人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一”,自贸试验区将这一比例要求降低至不少于25%。
两个版本的差异源于自贸试验区的核心要求。自贸试验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制度高地,不是摆设盆景,而是培育苗圃,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为重要的试验田之一。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这一核心要求,是自贸试验区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举措的关键所在,是自贸试验区与经济特区、经开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的主要区别。

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我国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呈现出哪些变化和特点?

叶欣:“制度型开放”首次提出是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时的提法是“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随后,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会议上多次被提及,并进一步明确为“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向制度层面纵深推进,进入了以制度型开放为主的新阶段,这是当前高水平开放的鲜明特征。
在实践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依托自贸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开展了制度型开放的相关探索。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便提出:“对看得还不那么准、又必须取得突破的改革,可以先进行试点,摸着石头过河,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开创新路,取得经验后再推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决定探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并在自贸试验区先行探索,正是推进制度型开放的生动实践。

的判断力,更要求对清单之外的领域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
因此,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体现了我国制度型开放的四个特征:
首先,从边境向边境内措施延伸,负面清单需要破除各种清单外的隐形壁垒,需要关注国内相应政策和制度的调整,在清理国内不合理、不相容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其次,从局部试点向全方位改革推进。随着负面清单的推进,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都会受到影响,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都会涉及在内,相关改革开放更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
再次,从碎片化向系统性转变。负面清单增加条目易承受较大舆论压力,需要对开放有系统化谋划和顶层设计,对相关制度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设计。
最后,从适应追赶规则向对接引领规则转变。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负面清单属于国际法意义上的负面清单,是与其他国家通过谈判签署的协定的一部分,我国的负面清单则是面向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本身就是对负面清单制度的重大创新。

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背后体现了完全不同的制度运行逻辑,不仅要求对哪些领域不能开放具有精准

04  政策在线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提升战略行动方案的通知

粤府函〔2024〕9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商务厅反映。

省人民政府
2024年1月12日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水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能力、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探路。
(二)发展目标。经过3年左右的发展,在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自由便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效衔接,现代化产业形成规模,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成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和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平台。
——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进一步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到2025年,争取累计注册外商投资企业突破3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突破700亿美元。

——打造高标准国际贸易枢纽区。海陆空铁联运物流体系更加完善,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更趋完善,国际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到2025年,争取进出口总额突破8000亿元。
——形成高能级现代化产业聚集区。聚焦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现代产业和总部经济集群,建成一批国家级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形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优、科技创新实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建设粤港澳高度协同发展示范区。形成与港澳制度规则衔接、经济高度协同、要素便捷流动的发展模式,粤港澳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港澳产业发展新空间、港澳人才创新创业高地、粤港澳宜业宜居优质生活圈。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
1. 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落实国务院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一批示范引领性经验。(省商务厅牵头,省委网信办,省法院,省公安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扩大现代服务业开放。推动出台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争取相关开放举措率先在广东自贸试验区落地。支持南沙率先落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措施,在科技、教育、金融、健康医疗、电信、文化等重点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省商务厅牵头,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实行“证照分离”和“一照通行”改革,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支持横琴打造与澳门趋同的商事登记审批机制,优化“琴澳商事通”工作机制,实现“一地两注、跨境通办”。探索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工作机制,加强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省商务厅、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航运贸易枢纽功能,提升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

04  政策在线

4.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一体化功能。持续深化“湾区一港通”“大湾区组合港”改革,争取拓展试点覆盖范围,探索延伸至粤东和粤西港口。持续推动南沙综合保税区、前海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达到A类。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提高货物通关效率。推进横琴、南沙、前海与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建国际货运中心,实现空运货物在机场外“一站式”完成申报、查验、放行等海关监管手续。优化南沙、蛇口邮轮母港功能和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国际邮轮公司设立航线。推进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国际通用码头等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争取广东自贸试验区集装箱吞吐量达3700万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5亿吨。(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商务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5. 推动国际贸易新业态创新发展。推动全球优品分拨中心、海运中转集拼中心等国际货物分拨集拼中心建设,培育壮大国际分拨集拼业务。支持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新型离岸贸易“白名单”制度,推动离岸贸易业务发展。支持南沙、前海建设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基地,争取国家允许注册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的企业开展保税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到2025年,争取广东自贸试验区国际分拨集拼业务突破2000亿元。(省商务厅牵头,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广东海事局,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6.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加快培育贸易数字化标杆企业及综合型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一批贸易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支持全球溯源中心打造溯源辅助应用示范试点,探索在海关、市场监管溯源辅助管理以及跨境电商、预制化食品、离岸贸易等领域的应用。支持前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拓展应用场景,提供贸易、物流、金融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省商务厅牵头,广州、深圳市人民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深圳海关,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7. 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支持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国际海缆登陆站、区域性国际互联网出入口局建设。推进前海全业务关口局、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中新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海缆登陆站服务区建设。支持横琴打造国际数据合作产业发展集聚区,启动澳门科技大学—大湾区科研数据跨境专网试点。(省委网信办牵头,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提升金融开放创新能级。
8. 打造融资租赁集聚区。加快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试点落地,出台特殊目的公司(SPV)共享外债额度实施细则,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与下设SPV共享额度有效融资。支持南沙携手港澳打造全球飞机租赁中心。支持南沙、前海符合条件的境内机构使用自有外汇收入支付境内经营性租赁外币租金,降低企业汇兑成本。(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牵头,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9. 建立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支持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拓展交易品种,争取粮食贸易企业依托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参与线上现货交易。支持南沙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区,支持企业申请设立大宗商品交割仓(厂)库、期货保税交割仓。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研究和上市。到2025年,争取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期货品种达到5个以上。(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牵头,广州市人民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地方金融监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证监局、深圳证监局,广州期货交易所按职责分工负责)
10. 推动重大金融平台建设。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住或工作且合法持有港澳保单的客户提供售后服务。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支持横琴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鼓励境内企业开拓葡语系国家市场。(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广东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聚焦制造业当家,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11. 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开展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和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便利化试点,优化科研物资通关措施。推进南沙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临空飞行极端测试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扩大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业务覆盖范围。支持珠海澳大、澳科大科技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科技厅牵头,省药监局,省通信管理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2.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加快南沙新能源汽车企业引进和培育,建设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基地、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推动大型港口作业机械、深水航道建设工

04  政策在线

程机械、海洋资源勘探、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支持南沙建设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创新中心,吸引机床行业相关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支持横琴专精特新产业园和澳门品牌工业园建设。(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3.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南沙补强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加快前海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横琴粤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建设,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支持南沙广东医谷、生物谷等生物医药平台建设,加快横琴中医药研发制造,积极筹建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推动澳门药监局横琴评审服务中心落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珠海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药监局、中医药局,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
14. 推进港澳专业人士便利化执业。支持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专业人士通过备案方式开业执业,探索扩大执业范围。支持前海加快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加快建筑业与国际接轨。争取实现注册专业工程师(环境)、药剂师、教师等3类港澳职业资格在横琴、南沙、前海跨境便利执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教育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药监局,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5. 加强粤港澳法律服务合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广州·南沙)法律服务集聚区、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横琴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琴澳仲裁合作平台建设,强化粤港澳三地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合作。争取将港澳调解组织纳入特邀调解组织名册试点,为纠纷解决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横琴粤港澳工程争议国际调解中心完善工程争议解决机制,扩充国际调解员队伍。(省司法厅牵头,省法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6. 优化港澳居民跨境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港澳居民就医转诊、急救转运、医保结算等服务协同机制,探索香港“长者医疗券”在特定医疗机构的使用。支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就地参加职工医保和未就业澳门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医保局,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

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7. 推进横琴“分线管理”落地实施。探索推动在横琴口岸与澳门海关加强执法协作,实施进出境货车及其所载货物“一次机检”。优化澳门非营运单牌车通关模式,推动实施车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联合一站式)查验模式,进一步提高车辆通关效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牵头,珠海边检总站,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18. 加强与广东海南区域合作平台对接合作。加强广东自贸试验区与广东海南区域合作平台在制度创新、平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广东海南区域合作平台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省商务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9. 加快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广东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粤东粤西粤北重点产业发展。推进与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政策联动、产业联动、创新联动,鼓励联动发展区结合实际开展改革创新。(省商务厅牵头)
20. 加大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加快国务院第七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和广东省第八批改革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工作,推进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等经验落地见效。及时总结梳理新一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或全省复制推广。(省商务厅牵头)
三、保障措施
(一)坚持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加强党的建设始终贯穿于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全过程,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广东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坚强保障,确保改革创新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加强组织实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实施。省商务厅要加强对行动方案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和动态跟踪,建立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要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强化风险防控。统筹开放与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04  政策在线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公布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2024年首批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的通知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黄埔区各街道、镇,区府属各单位;各相关企业:
《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2024年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已经管委会、区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布。请各场景提供方加快应用场景开发开放,推动应用项目落地。请各相关部门在技术创新、供需对接、宣传推广等方面积极支持场景建设,更好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中如遇问题,请径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3月3日

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2024年首批人工智能
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
(共50个)

序号 应用领域 场景名称 场景内容 场景提供方
1 智慧政务
基于12345政务服务应用分析大模型
使用大模型分析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信息,对隐性问题进行抓取并作出预判处理,包括将工单流转至各经办单位和审核单位,同时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智能问答服务。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
惠企政策AI智能咨询服务
梳理全区近年出台的惠企政策文件及解读、指南,打造以涉企政策和涉企服务为底层知识的FAQ泛化语义政策知识库和企业需求数据库,提供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的智能化、快捷式机器人咨询问答服务。同时,政策主管部门通过系统咨询大数据汇集分析,更好了解企业需求和问题,从而更加精准提供政策指引、办事指南和优化措施。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区政研室
3
网络安全GPT智能化决策
通过学习网络安全漏洞的特征,向安全运营人员甄选输出高价值的预警,对典型网络安全漏洞或事件提供处置思路,智能辅助网络安全运营,提升运营效率。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序号 应用领域 场景名称 场景内容 场景提供方
4 智慧教育
无感知AI数字课堂
开展无感知AI数字课堂建设,研究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覆盖教学全场景应用服务生态和智能教学平台,建立区AI数字课堂创新中心,基于无感知AI数字课堂建设与普及工程,建设国家级数字教育创新试验区/示范区。
区教育局
5
实时教学数据采集
实现课堂互动和教学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统计,并以此生成课堂报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诊断,实现精准教学。
区教育局
6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智慧课堂
实现“主讲+辅讲、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优质课堂跨校共享、教学团队同备同研。
区教育局
7
智能助教及个性化学习服务
借助智能助教和智能学伴应用,每个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有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与进度,有效推进差异化的教与个性化的学习。
区教育局
8 智慧医疗
AI辅助诊疗
利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辅助中医师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结合中医理论,对不同中医体质进行区分诊疗。
区卫生健康局
9
AI养老行为分析预警
基于AI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分析识别技术,为养老院和家庭场景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包括老年人浴室毫米波雷达摔倒报警、客厅视频监控摔倒报警、卧室智能床垫生命体征异常报警。
区民政局
10 智慧交通
科学城氢能无人驾驶清扫
部署一批氢能无人驾驶清扫车,自主识别道路环境,规划路线并自动清洁,实现全自动、全工况、精细化、高效率的清洁作业。
广州高新区现代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1
生物岛智能交通与无人化物流
开展岛内无人配送车、无人运输车、无人巡检车、无人清扫车等各类无人纯电动及氢能交通工具部署。
生物岛管委会、广州高新区现代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2
区域智慧出行商业化运营
在区域范围内开展规模化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运营,在基础较好的区域加大自动驾驶小巴线路投入,支持自动驾驶小巴融入公交线路体系,创新性开展BRT线路、夜间线路、旅游景点线路、按需出行等场景落地;根据居民出行需求提供24小时不间断出租车服务,提供多样化小巴服务。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公安分局
13
低空飞行智能化基础设施
打造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结合低空经济元素推动公交体系优化调整,在公交场顶楼设立硬化平整地面供低空飞行器起降及运行,形成立体化交通的低空经济起降枢纽。搭建起降场地设施,完善无人机小型起降点、智能起降柜机、中型起降场、大型起降枢纽等多场景设施体系,保障无人机起降、备降、停放、充电、运输及服务乘客个性化需求等功能。
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04  政策在线

序号 应用领域 场景名称 场景内容 场景提供方
14 智慧交通
低空无人机智慧工地巡检分析
开展无人机工地巡检,通过无人机实地巡查、视频巡查、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并利用AI自动分析,对工程建设开展全覆盖巡查。协助相关部门从源头上抓好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扬尘防治、占道规范围蔽等精细化管理。
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5
全景感知交通治理决策
整合区域内电警、卡口、信号机、雷达、停车场等数据,实现路网信息的全量感知和全要素精准认知,通过个体对象行为管控,构建可计算路网,并运用认知分析、仿真决策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区域路段的交通运行评价和OD分析,为城市交通治理措施辅助决策。
广州佳都技术有限公司
16 智慧城市
建筑工地卸料荷载监测
针对高空卸料平台,计划推广应用建筑工地卸料平台超载监测,通过在卸料平台安装传感器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平台使用情况,超过阈值范围将报警提醒,并将报警数据传输到监测平台保存记录,实现全区建筑工地推广使用统一标准且数据情况能对接到地方住建部门智慧工地平台,实时预警违规使用行为。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
17
区域一体化智慧环卫运营
围绕城市环卫全流程,为运营者、城市管理者提供一体化服务,聚焦研发覆盖全环卫作业场景的多类型、多吨位(6吨、1吨)自动驾驶环卫设备。基于5G的远程驾驶技术,以先进的5G及车联网技术支持自动驾驶环卫车适用于更全作业场景。构建车-站-云智慧环卫运营服务模式,通过云控对环卫数据的处理应用,让自动驾驶车、智慧环卫场站、环卫辅助工人高度协同,形成一体化作业。
各街道、镇,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18
智慧社区三维地图
开展智慧社区三维地图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机器视觉和物联网技术,打造面向城中村的智慧社区管理和服务应用。基于城中村出租屋三维地图开展城中村航拍制图、全量房屋平面图绘制,相关数据接入三维地图并整合等工作,实现以图找屋、以屋找人、以人找屋、实时采集、精准服务、精细管理、信息联通、数据统计。建设“粤居码”应用场景,做好实有人口基础数据登记工作,打造黄埔区城中村综合治理平台。
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9
城市智慧停车场运营管理
通过软、硬件方面实现“一张图、一个网、一个平台、一个技术标准、一个运营主体、一个APP、一套服务规范”,以打造“城市级出行服务统一入口”为建设目标,实现区域主要停车资源全覆盖,充分盘活停车资源。以AI物联云技术服务架构为中心,并通过物联云+边+端解决方案,打造智慧停车场,实现降本、增效、提质。
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
凤凰湖智慧化河湖公园管养
建设智慧水体、智慧园区管理、智慧安防、智慧服务,实现智能化河湖管养,同时为市民提供智能便民服务。
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序号 应用领域 场景名称 场景内容 场景提供方
21 智慧城市
充电设施实时监控预警
按标准规划充电桩建设场地,确保充电资源合理布局,实时监控充电安全数据,及时发现充电风险行为,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2 智能制造
广本数字化智能工厂
通过开发RFID模块、生产管理、辅材管理、人员管理、智能预警等功能模块,构建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达到工作流程改善和工厂提质增效,以标准+管理+系统改造的方式完善公司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23
汽车零件AI智能检测
利用先进的机器视觉、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雅阁车辆接近300种零件(含胶钉,雷达插头、灯光等)的智能化、自动化AI识别检测,提升零件装配品质。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24
PCB制造业务的供应链产业智能协同
基于PCB样板小批量业务的客户需求,以供应链订单下达&计划排程领域为试点,构建供应链产业协同平台,实现订单/计划领域快速、准确落实交期实现核心价值(订单答期缩短至两小时,需求到交付缩短至5—8天)。
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25
基于IoT与AI的无人化产线升级
建设基于IoT与AI赋能的黑灯无人化产线,通过在线质量检测系统的应用,SMT生产线自动光学检测机,设备IoT联网,自动采集数据上传至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产品质量自动报警,联动触发产线检查。
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26
AI赋能的厂务服务管理
基于Service One移动平台+大语言模型的捷普知识库服务机器人平台实现综合智能服务,适配业务场景个性化需求,服务过程智能化、全流程可追溯可分析。
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27
高精密主轴智慧生产线
提升零部件标准化、通用性,降低柔性工装的难度,降低零部件库存;IoT工业互联,设备关键信息的采集,各节点的数据分析,提升产线的平滑度,降低各节点的等待时间;基于标准工时的过程管控及KPI考核,实现人员绩效与效率达成挂钩。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8
高精密智慧装配线
配备柔性工装和AI识别,提升装配自动化,辅助AI智能检测及在自动化流水线和自动搬运的智慧装配产线,在APS自动排程系统下,提升装配效率。包括自加工和外协件的齐套管理、IoT工业互联和基于标准工时的过程管控及KPI考核。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04  政策在线

序号 应用领域 场景名称 场景内容 场景提供方
29 智能制造
基于5G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工厂建设
通过5G、大数据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技术,对工厂进行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建设,建立敏感内容识别系统,新建智算中心支撑工艺设计以及数据集成分析能力建设、加强业财一体化能力建设、升级ERP系统、SCM系统、CRM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交互,数据分析。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黄埔区分公司
30
基于AI及大数据技术的信息化协同工厂
通过引入AI及大数据技术,开展加工厂的ERP系统、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WMS(仓储系统)/一物一码溯源数字化系统建设、烘焙工艺AI系统智能优化、绿色化智慧光伏系统搭建、ERP/营销中台/财务共享等进行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协同,构建智慧工厂。
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1
乳业智慧生产数字化工厂
建设一体化数据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奶制品生产、仓储、销售数据的高质量交互、集成、治理与分析。对生产设备网络协同、产供销全过程产业链协同以及生产车间数字孪生进行网络化协同改造。面向销售数据预测、生产智能排产、乳制品智能发酵工艺优化以及生产设备故障预测建立智能化算法模型,实现智能化销售预测、生产柔性制造、生产工艺优化以及设备智能管理。
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2
面向制糖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智能工厂
利用标识解析技术完善AGV+智能立体库、产品防伪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管控系统等建设,实现产品生产、物流、市场防伪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以及企业内原料材料数据、设备数据、仓储数据、产品质量追溯数据等关键数据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利用。
广州华糖食品有限公司
33
基于数字孪生及工业互联网的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
利用工业互联网MES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工业生产要素数据的实时可视化。通过自动化检测设备及软件,实现生产设备之间的通信互联,并且结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自动化等技术实现生产、测试、检验发货等全流程数字化,构建起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4
基于5G+算法模型的智能敏捷供应链
优化母线工艺模型,将非标的母线产品分解为上百万种标准结构特征并组合为最终母线产品的算法模型,实现参数化设计及智能高级排产。开发部署先进柔性生产线,大幅加快关键工序转型速度。通过5G专网搭建端到端的敏捷供应协同能力。
施耐德(广州)母线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黄埔区分公司

序号 应用领域 场景名称 场景内容 场景提供方
35 智能制造
立景智能运营及流程自动化生产
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自动执行流程和任务,以代替人工操作,减少重复性工作。统一数据入口,智能分析,减少手工作业,降低出错率。实时查询生产数据,可依据产品特性,从不同维度查询和追溯生产数据,实现产品全流程生命周期管理。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36
高端印制电路板智能化工厂
通过建设APS(高级排程计划)、QMS(质量管理系统)、SRM(供应商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模型等实现优化排产、以产品型号为颗粒输出检验计划及控制计划、物料需求、采购计划和履行直至交付的全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运作以及与供应商的交互自动化及业务场景基于模型的精准执行和改善。
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7
工业数据管理及协同一体化综合应用
开展面向数字化产品研发及制造场景的工业数据管理及协同平台的建设,实现产品从市场需求开始,到开发、仿真、工艺、制造、生命周期管理的全流程端到端的管理,需求与设计的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统一数据模型,统一数据源头,打造装备制造业工业数据管理及协同一体化综合应用平台。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38
数字化组装自动化产线
实现产品或模组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组装、测试、品质管控全系列应用。仓库系统管理过程中:如自动分检、入库、出库、数字化盘点、预警管理等,为自动化配送发货应用。实现产品的关键零部件信息、注册码、包装信息、货送追踪全流程记录。
广州技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39
全生产周期数据化跟踪
实现产品生产线上的自动化,工艺数据标准化,组装测试,品质管控等全系列应用。生产线上,完成仓库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运输、入库、出库等。实现数据化追踪管理,如:注册码,包装信息,运输信息等一体化。
共卓新材料(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40 智慧园区
科教创新园驾驶舱指挥中心
通过五大工程建设,即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数据资源工程建设、智能运营工程建设、教学应用工程建设、网络安全工程建设打造驾驶舱指挥中心展示平台,利用末端设备物联功能,实现一网感知态势、一网纵观全局、一网决策指挥、一网协同共治,从而达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物业管理、安保管理、数据治理、商业策划、产业招商等智能化操控管理。
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04  政策在线

序号 应用领域 场景名称 场景内容 场景提供方
41 智慧园区
智慧园区一体化管理应用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孪生体实现智慧化应用,打造智慧园区一体化管理系统,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实现降本增效。
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造者社区(广州)有限公司
42
钧恒广场智慧物业管理应用
搭建智慧物业管理平台,用工具代替人完成部分工作,节约人工成本。通过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可对园区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传输,对楼宇园区风机、排水井、消防、监控、电梯等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使用无人机对在管物业建筑物进行巡拍,对建筑物外立面、重点关注区域实现全方位巡查。
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3
大模型产业园区
在知识城广场打造湾区首个大模型产业园区,集合芯片开发、算力加持、行业应用于一体,建设算力中心、算法中心、赋能中心,开发一批垂直领域应用实现产业化落地。
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4
机器人应用示范园区
借助云端大脑智能视觉、智能语音、智能运动等综合AI能力,打造园区端多模态智能交互体验。智能屏与数字人的完美融合,配备安保巡逻云管理平台,实现定制化清洁服务。智能配送机器人能够自主乘坐电梯,支持单次多目标递送、电梯联动、话务系统接入、安全身份认证、智能问询等功能。
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5
香雪国际公寓信息化管理及智能化服务
以客人体验为中心,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手段,实现高效、多维度对酒店运营的房量与价格控制、促销策略控制、渠道分析、佣金管理、收益控制等方面进行客房存量管理和价格管理、登记单详情与业绩回传等。智能送物机器人为酒店客户提供零售、送物、引领、讲解、住房解决方案等各项服务体验。
广州开发区人才教育工作集团有限公司
46
智慧社区综合管控运营
运用智能技术整合服务资源,提供多样化便捷服务。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社区不同对象的日常活动与智慧化紧密相连,实现生活服务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新型社区,旨在创造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广州佳都技术有限公司

序号 应用领域 场景名称 场景内容 场景提供方
47 智慧园区
立景AI全流程化安防系统
AI安防系统对工厂内的员工进行人脸识别,从而实现进入、离开工厂区域的自动确认,并进行考勤、人员管理等。监控工厂区域的安全情况,自动检测是否有异常情况。生产过程监测,AI安防可以对生产线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生产效率。访客管理,AI安防可以识别工厂区域内的访客并自动给予访问权限,从而实现访客管理及安全制度的完善。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48 智慧农业
种业“硅谷”——种质资源展示及精准数字农业
利用智慧农业大数据的云服务平台、综合基础信息的管理平台、田间环境监测预警模块、遥感监测等技术平台及手段,将隆平院士项目港周边农田打造成为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的区测/中试试验田,实现大田实验的耕、种、管、收、测,全面提升农科试验与数据收集的高效化和智能化。
黄埔现代农业投资(广州)集团有限公司
49 智慧能源
光伏电站智能巡检及缺陷识别
通过构建光伏组件可见光数据集,基于经典图像处理技术分割光伏组件,开展渐进式自动标注组件工作,同步修正数据,运用人工智能学习、训练,构建组件缺陷样本数据集,建成光伏组件可见光智能分析诊断系统,针对常见组件隐患缺陷类型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处理,结合无人机自主飞行模块、巡检报告模块,完成由外业飞行采集到内业智能识别处理的全自动化作业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手段,精准发现光伏组件发热源,利用分割算法和阈值设定,排除正常发热逆变器等必要发热体,减小缺陷报告及缺陷数据范围,精准支撑红外缺陷的消缺闭环。
广州高新区现代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50
能源利用和智能化能量管理系统
开发、设计、优化能源利用和智能化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智能化管理,全面的监测和控制,根据能源需求进行智能调度和控制,优化供需匹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企业的能源需求和优先级,自动进行能源调度和优化,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支持能源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收集、存储和分析大量的能源数据,包括能源消耗、储能效率、能源成本等指标。
广州高新区现代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05  他山之石

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的资金划付规则是什么?
解读来了→

文丨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

近日,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正式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建设相关情况,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进行了解读。

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上线背景是什么?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立适应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需要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制度,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有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构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相关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现行自由贸易账户基础上,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旨在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实体经济发展,服务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有序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设。
一方面,积极调研、广泛征求和采纳经营主体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指导下,制定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管理办法》。
另一方面,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指导下,推动试点商业银行开展系统改造,为构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也为开展日常业务监管奠定基础。

图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官方网站

A: 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总体按“一线放开、二线按照跨境管理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原则进行管理。具体来说:
一是“跨一线”资金可依法自由划转。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OSA账户、NRA账户之间,以及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之间“跨一线”资金可依法自由划转,凭收付款指令办理。
二是资金“跨二线”视同跨境管理。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居民非同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之间的划转仅限于海关视同进出口管理的货物贸易相关资金结算,应使用人民币。
三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同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之间资金划转实行额度管理,允许有限“渗透”。

我们经常听到海南自由贸易港资金划转“一线放开、二线管理”的说法,如何理解“一线”“二线”?

A: 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OSA账户、NRA账户之间以及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资金划转的“一线”。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居民(包括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资金划转的“二线”。

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的资金划付规则是什么?

05  他山之石

解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低效产业园区更新建设
              导则(试行)》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低效产业园区更新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已于2024年3月7日正式印发。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主要内容

《导则》共四章五十八条,分为总则、园区整体更新指引、建筑单体更新指引和组织实施。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导则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坚持产业先行、因园制宜、集约高效、科技赋能的更新原则,分区域提出总体更新导向。
二是明确园区整体更新指引。围绕园区整体更新,提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服务配套、推动智慧绿色发展、设置创新文化标识、重构交通系统、重塑区域关系等七个方面指引内容。
三是明确建筑单体更新指引。针对园区建筑单体要素,提出统一建筑风貌、重构内部空间、改善空间环境、加固建筑结构、完善设施设备、打造绿色建筑、构建智能系统等七个方面具体指引内容。
四是明确组织实施相关流程和环节,包括建立台账、明确主体、编制方案、实施与验收、支持与服务等。

二、政策亮点

一是坚持系统化观念推进园区更新。秉持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推进,充分考虑产城、园城融合发展,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引领,统筹推动低效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
二是明确低效产业园更新导向。突出目标导向、功能导向,分圈层提出园区更新改造的着力点和转型提升方向。引导园区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增补产业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交流空间等,吸引符合所在区域主导产业定位的企业和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三是提出低效产业园指导性标准。坚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因园制宜开展更新改造。针对不同产业园区和建筑类型,细化提出更新改造中对建筑层高、建筑荷载、减震隔震相关技术标准,指导园区科学规范开展空间再生产,打造高品质的产业载体。

解读:《北京市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工作指引》

《北京市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已于2023年12月30日正式印发。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在建设原则方面,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政府在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和引导,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持续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二是坚持统筹谋划与分类推进相结合,对战略必争领域和高精尖产业领域共性技术平台做好建设布局,“一平台一方案”推进平台建设,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功能型、开放式的共性技术平台体系。三是坚持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推动平台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推动者。四是坚持盘活存量与培育增量相结合,对存量平台加强规划指导,做好政策引导,实施分类支持,提升对外开放服务的水平,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前瞻布局建设一批平台,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二、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整合提升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提出,“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联合实验室、新型共性技术平台等,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工作的指导,支持和鼓励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着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工作指引》。明确了共性技术平台功能定位、建设原则、建设条件、建设程序、运行机制、管理考核等六个方面内容,引导各类创新主体更加规范高效的开展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05  他山之石

在运行机制方面,一是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明确平台原则上应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实行实体化运行,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管理,并逐步实现独立运营。鼓励平台引入企业会员制,建立市场化的收费机制,在财务、人事、薪酬、管理等方面赋予运营团队更大的自主权,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考核机制。二是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平台应设置组织机构,推动平台规范运行,支持平台设立战略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鼓励平台紧扣行业共性技术服务需求,引入“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做好共性技术研发选题。三是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要求牵头单位和参与建设单位应加强投入,确保平台能正常运行,平台应不断开拓共性技术服务市场,逐步扩大收入来源,实现自我造血。四是差异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要求平台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支持平台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制度,促进共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在管理考核方面,对纳入体系的平台,在有效期内,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各区每年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平台持续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服务能力。

三、政策亮点

一是明确共性技术平台功能定位。共性技术平台是面向产业技术需求,提供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服务的功能型载体,是重要的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平台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动力,依托专业化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和高水平人才团队,组织实施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技术创新,以及为创新产品提供研发、设计、加工、生产、商业验证等一种或多种技术服务,以加强产业共性技术源头供给,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明确平台建设条件。聚焦平台功能定位,对平台牵头建设单位的科技创新实力与行业影响力、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服务能力、平台技术创新团队及设备设施等条件、平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等方面提出要求,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强产业亟需紧缺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三是明确平台建设程序。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推动平台建设。具体程序包括方案编制、现场核查、专家论证、启动组建等,各区充分参与平台建设。符合条件的共性技术平台,纳入全市共性技术平台体系,加挂“北京市共性技术平台”牌子,可享受相关资金、政策支持。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20条(2023年修订)”解读

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细则

入库奖+认定奖+发展奖最高奖励21万元!
1.入库奖1万元——在我区新注册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且两年内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编号的企业。
2.认定奖10万元——对在我区申报并认定通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认定奖励10万元,首次认定和重新认定均享受。
3.发展奖10万元——认定后第二年、第三年经营良好的企业每年奖励5万元。经营状况良好标准为:同时满足完成火炬统计填报、高企年报填报,满足营业收入正增长及社保人数不为0。

高成长企业奖励细则

雏鹰企业认定奖最高5万元!
瞪羚企业认定奖30万元+2年发展奖!
独角兽类企业认定奖最高100万元+2年发展奖最高600万元!

高成长企业奖励一览表
企业资质 认定奖 发展奖
雏鹰 营收100≤X<500万元    2万元 营收X≥500万元    5万元 ——
瞪羚 30万元 参照其经营贡献情况确定最高不超过其年度直接贡献增量
种子 独角兽 30万元 营收增长率为a%发展奖=(a-5)×奖励系数
上年度营收1000≤X<5000万元
奖励系数为10,最高100万元
上年度营收5000≤X<10000万元
奖励系数为20,最高200万元
上年度营收X≥10000万元
奖励系数为30,最高300万元
潜在 独角兽 50万元
独角兽 100万元

05  他山之石

宁波:加快打造数字贸易先行市

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统筹推进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针对当前数字贸易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政策的制定和监管,立足全市产业实际,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宁波数字贸易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工作重点,区分数字贸易各领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宁波数字贸易及跨境数字贸易发展的宏观及产业政策。二是完善管理体系。健全宁波数字贸易发展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数字贸易工作会议,建立数字贸易发展速度、质量、效率和结构等指标体系,制定合理的全市数字贸易发展考核办法,通过明确发展目标打造出具有宁波特色的数字贸易监管机制和发展模式,并定期总结通报各项举措的组织落实情况和创新举措等。三是扩大开放水平。以自贸区、综试区为“试验田”,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跨境数据流动、知识产权保护、分级分类、业务互通、监管互认、服务共享等方面开展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数字贸易国际法律和规则领域的协调互动,深入推进高水平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

完善要素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提升空港国际货运能力。实施《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宁波国际航空货运发展的实施意见》,细化各项任务实施细则和主体目标,完善空港货物运行管理机制,继续推进空港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持续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广浙江万里学院跨境电商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推动开设相关专业的在甬高校与阿里国际、亚马逊等平台或服务机构合作,开展数字贸易人才基础培训和提升工程。支持具有相关专业基础的在甬高校申请设置物联

习近平主席向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致贺信时指出:当前,全球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新亮点。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未来发展方向的现代贸易方式,已成为当前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为全球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宁波是全国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阵地,尤其是数字货物贸易走在全国前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贸易发展,近些年,宁波市不断增强内外贸易韧性,实施新一轮外贸实力效益提升工程,厚植数字贸易繁荣发展土壤,以数字贸易赋能高水平开放。抓住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将数字贸易这一新的增长极进一步做大做强,打造数字贸易先行市,对宁波建设成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和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网工程、信息安全、大数据分析等专业,更新扩充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培养满足数字贸易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支持本市企业发展国际物流、建设跨境公共分拨中心,完善跨境物流网络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为数字贸易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等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数字贸易企业融资便利度;成立数字贸易法律服务中心平台,为数字贸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发展工业互联网、设计研发、数字供应链等生产性数字服务业,鼓励营销推广、摄影美工、策划、创意等相关专业服务业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技术赋能

一是加强数字贸易技术创新能力。发挥舜宇集团、均胜电子等数字贸易技术龙头企业的引擎作用,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技术研发,在5G 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方面齐头并进,使数字贸易领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推动数字贸易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构建完整的“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新业态新模式—规模化产业”的产业链条。二是构建技术创新发展保障体系。明确数字贸易技术赋能的关键作用,把数字贸易技术应用作为带动宁波市数字贸易企业不断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领军行业。对重点数字贸易技术创新型企业进行认定,加大税收减免力度,通过设定研发基金、高端研究项目、加强定向政府采购等方式引导私营部门企业投入,扩大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市场需求。三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体系。借鉴深圳出台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规范性文件,明确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违法经营额计算、赔偿标准,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审查与惩罚力度,促进形成侵权案件民事、刑事、行政一体追究制度。支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深入数字贸易技术企业,开展高级检索等低成本专业化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帮助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

扩展贸易业态,发展服务贸易

一是完善数字服务贸易支撑体系。加快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服务出口支撑平台,培育数字服务出口新主体;支持行业协会、企业等主体建设数字服务贸易研究智库,为中小数字服务贸易企业提供跨境数据流动、贸易规则等方面咨询服务。二是推动数字服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搭建平台推动数字服务企业与本地重点垂直行业的龙头企业交流与合作,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由产品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重塑价值链、产业链和服务链。引导企业灵活运用数字服务贸易,将自身非核心业务通过服务的形式外包,为自身进行技术创新分配最大化的资源,创造出优越的技术创新环境。三是深化对外数字服务贸

05  他山之石

易合作。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契机,推动宁波与杭州、上海在数字产业、数字金融、数字物流、数字监管等数字服务贸易关键领域的深度合作,着力构建数字服务贸易全产业链。发挥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平台优势,深化与相关成员国之间数字服务贸易的合作,增强与各国的数字贸易规则及技术交流。
【本文为2024年度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宁波企业对标国际前沿高水平开放合作框架发展策略研究”(J24-A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宁波市数字经济创新与枢纽自贸区联动研究基地)

地址: 黄埔区水西路12号行政执法综合大楼b栋322
电话:020-82111596
网址:http://www.hp.gov.cn/

数  贸  黄  埔  期  刊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