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双碳”焦点早知道

其他分类其他2024-04-08
276

“双碳”焦点
 早知道

总第1期

主办单位:郑州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

01

2024年1月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碳达峰    碳中和

“双碳”焦点早知道

目录

一、国家动态 

2.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国正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3.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

4.生态环境部印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1.河南省签订首个林业碳汇项目框架协议

2.省发展改革委通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企业(第四批)能效水平核定情况

3.中国-丹麦低碳供热试点城市建设合作在鹤壁举签约

4.南阳市、洛阳市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

郑州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一)河北省
1.张家口市: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技术等创新示范
2.唐山市:打造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

1.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二、省内动态 

三、郑州动态

四、达峰试点 

(二)内蒙古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发布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

(三)辽宁省
1.辽宁省:大力盘活碳排放权金融价值
2.沈阳市:多维发力打造“储能之都”

(四)江苏省
1.江苏省发布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
2.盐城市: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五)广东省 
1.广州市:10万亿总市值 数百位资本圈精英聚首南沙,共赴高质量发展之约
2.深圳市:龙华区大力完善再生水“产、输、取、用”全链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系,赋能深圳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样板

五、学术观察:2023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指数发布

六、前沿研究:五大低碳技术趋势

目录

国家动态

01  

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国正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当地时间1月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李强指出,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并处于需求快速释放的阶段,将持续为各类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中国正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现在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000万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中国还将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等领域形成规模庞大的发展增量,孕育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据测算每年将达到十万亿元级,潜力巨大。

    会议审议通过了《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暂行条例》明确,制定本条例是为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推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修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党的领导,明确规定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管理应坚持党的领导;第二,完善数据质量管理,新增条款,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制定并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第三,强化法律责任,对于重点排污单位,以及技术服务机构篡改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要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该指南细化了排放源分类分级体系,规定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程序,明确了清单编制技术方法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编制不同时空尺度的人为源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识别、路径优化、政策制定和效果评估等,也可以支撑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和评估、空气质量预报预警、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工作;可用于省级和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校验。

国家动态

    1月15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重点任务落实,综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部门推荐、专家评审意见等因素,筛选形成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试点名单,共包括21个城市、43个产业园区。城市涵盖资源型、工业型、综合型、生态良好型等多种类型,产业园区涉及钢铁、有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试点单位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代表性较强,与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衔接,与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体现了多领域、多层次创新试点的工作导向和实践要求。其中,河南省南阳市、洛阳市和滑县能源新材料循环再生工业园成功入选。

  02

生态环境部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

生态环境部印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省内动态

03  

    1月16日上午,省林业局与华润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环保”)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郑州举行。这是我省签订的首个林业碳汇项目框架协议,标志着河南林业碳汇工作迈出关键一步。依照协议,双方将着重围绕共同推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共同探索林业碳汇开发交易路径、共同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四个方面展开深层合作。

    1月19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企业(第四批)能效水平核定情况。2023年9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河南省重点领域2022年能效对标情况的通报》(豫发改办环资〔2023〕73号),指出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能效低于基准水平或未达到限定值。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采取能源计量和统计管理能力提升、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施、工艺装备迭代升级等措施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经第三方审核、省辖市审核确认,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河南佛山铝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郑州)能效水平达到先进值,南阳亿瑞陶瓷有限公司达到标杆水平。

河南省签订首个林业碳汇项目框架协议

省发展改革委通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企业(第四批)能效水平核定情况

省内动态

  04

    1月23日下午,中国-丹麦低碳供热规划交流会暨试点城市建设合作签约仪式在鹤壁市举行,会上成功签署《中国-丹麦低碳供热试点城市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拉开中国-丹麦低碳供热试点城市建设的帷幕,开启了双方清洁高效区域供热合作的新篇章。

    作为试点城市,鹤壁市将与丹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区域供热规划工具(DHAT)使用、储能技术研究、低温供热技术推广、热计量技术试验、热电联产节能改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快供热领域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因地制宜确定鹤壁市低碳供热路线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丹麦低碳供热试点城市建设合作在鹤壁签约

南阳市、洛阳市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

    入选试点后,南阳市将在工业、能源、农业、交通、碳汇等领域开展示范样板创建、标杆企业或项目创建等工作。

    洛阳市将以工业领域低碳转型、生态领域固碳增汇、旅游景区碳普惠建设为重点方向,以氢能利用、工业企业“双近零”排放、碳汇项目开发等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型历史文化名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洛阳样板”。

郑州动态

05

1月5日,郑州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听取了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审议了《郑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
安伟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促进郑州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抓手,积极稳妥、有序有效推进实施。
安伟强调,要先立后破,科学统筹好能源结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算好经济账、民生账、生态账、长远账,实现新旧能源稳步有序替代,确保能源供给安全可靠。要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动科研攻关,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要坚持链群带动,不断延链补链、聚链成群,加快壮大环保和绿色低碳产业。要以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为载体,统筹产业绿色化改造和低碳型社会创建,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领导,切实发挥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各级各部门工作统筹,汇聚起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强大合力,奋力开创我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局面。

郑州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达峰试点

河北省

    张家口市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张家口正加快能源供给侧绿色转型升级,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达到3297万千瓦,规模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城市前列,占全域电力总装机的84.8%,是火电规模的5倍以上。     承载国家重大项目工程,张家口有序建设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等国家示范项目,积极构建多极支撑的清洁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张北的风”吹来的清洁电力,正进一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服务电源调峰,保障能源安全,加快打造储能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建成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等示范项目,加速实施140万千瓦抽水蓄能、国家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微电网等新业态配套储能项目,拓展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铅碳电池等多种储能技术应用示范。     驱动重点改革创新,张家口围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释放发展活力。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技术世界领先,效率达70.4%;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在技术层面创造12项世界第一;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世界已投产项目中规模最大的风光储综合利用

张家口市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技术等创新示范

接下一页

  06

达峰试点

    示范项目,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处于国际领先技术的智能风机、异质结光伏发电、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一大批项目示范展示;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成功举办,为建筑光伏一体化提供新方案、新路径。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终端消费占比达39%。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推广电供暖面积1758万平方米,年均用电量23亿千瓦时;围绕“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累计投运服务器150万台,算力占京津冀地区的22%,年均用电量约45亿千瓦时。
    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商业模式,光伏帮扶电站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累计结算收益29.6亿元。为形成新能源收益对张家口全域行政村全覆盖,积极打造河北省首个新能源全覆盖示范基地,获批“新能源+乡村振兴全覆盖项目”规模86.5万千瓦,将在今年实现对14个县区剩余的1681个村全覆盖。

唐山市打造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健全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积极申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效率。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048.02亿元,同比增长81.72%,唐山银行成为河北省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范围的3家城商行之一。

接上一页

07  

达峰试点

    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内蒙古自治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方案》从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基础、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核心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碳排放双控配套政策体系、实施重点行动和示范工程等方面,推动形成以碳排放强度约束性管理为主、碳排放总量弹性管理为辅、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

  08 

达峰试点

    1月17日,2024沈阳储能大会召开,44个新能源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沈阳市依托铁西区等重点地区,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储能产业集群,从构建空间布局、培育产业生态、开发应用场景等维度协同发力,打造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储能之都”。沈阳市围绕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抓住新型储能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氢”多能互补发展。去年,沈阳市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5%,“储能之都”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

辽宁省

辽宁省大力盘活碳排放权金融价值

    日前,辽宁省碳排放权抵质押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这是辽宁省首个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登记业务的专业机构,此举将为企业融资打开一条新渠道。碳排放权是政府主管部门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在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将碳排放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贷款。企业以此方式获得的贷款,将优先用于绿色环保领域。

沈阳市:多维发力打造“储能之都”

09  

达峰试点

    1月23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中,“大规模烟气碳捕集技术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针对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全产业链瓶颈,实现了大规模烟气碳捕集技术自主可控。该项目在碳捕集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成的亚洲最大规模火电CCUS示范项目已投产,其主要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无锡开创性地重启锡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确保达到甚至超越欧盟标准,两期项目将生活垃圾经环保处理后,可实现减容90%、减量80%,年节约标煤2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7.35万吨,为城市提供绿色电能60405万千瓦时。

江苏省

江苏省发布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

盐城市: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条基本建成,产业规模和开发规模实现“两个翻番”和“两个破千”历史性跨越,不断擦亮绿色能源名片。在风电装备领域集聚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构建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海上风电整机产能约占全国40%,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光伏行业全国前10强企业有8家在盐城投资,硅片产能53GW/年,光伏电池片产能73.2GW/年,光伏组件产能95.3GW/年,综合产能位居中国城市第一位。

   10

达峰试点

广东省

广州市:10万亿总市值 数百位资本圈精英聚首南沙,共赴高质量发展之约

    1月25日,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年会暨第十九届新财富金牌董秘、第六届新财富最佳IR港股公司颁奖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以“绿色发展 共谋新篇”为主题,深度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医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双碳“目标下企业的绿色转型、产业升级积极赋能,为新常态下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思考。

深圳市:龙华区大力完善再生水“产、输、取、用”全链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系,赋能深圳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样板

    龙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6字治水方针,把节水工作摆在基础性、全局性重要位置,大力推进节水典范城区建设,构建可持续、低风险、高效能的实施模式和政策体系,完善再生水“产、输、取、用”全链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系,全力推动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在全市实现“三个率先”,即率先出台区级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率先打造覆盖全域的再生水骨干网络64公里,率先建成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大唐宝昌电厂再生水利用工程。2023年,全区再生水利用量达476.8926万立方米。预计到2025年,再生水替代自来水利用量达到1280万立方米/年,辖区用水效率跻身全市先进行列。

11  

学术观察

学术观察

2023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指数发布

    由搜狐城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院等联合组建、曾连续两年推出“中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报告”的研究团队,编制发布《2023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指数报告》。

   12

学术观察

学术观察

2023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指数发布

13  

学术观察

学术观察

2023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指数发布

  14

学术观察

学术观察

2023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指数发布

15  

学术观察

学术观察

2023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指数发布

  16

学术观察

学术观察

2023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指数发布

17  

学术观察

学术观察

2023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力指数发布

  18

前沿研究

前沿研究

五大低碳技术趋势

1.新能源
    碳氢化合物一直在人类能源中占据主导地位,其需求量随经济增长逐年增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从生产到分配再到消费,已深深融入到经济生活之中。然而,可再生能源正在强势崛起。据估计,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4%;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一次能源的主要来源,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将超过50%。
2.光伏
    2023年,中国新增光伏安装容量将是美国和欧盟新增容量总和的两倍多。由于成本优势明显,中国占据全球光伏组件产能的80%以上。毫无疑问,在未来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仍将继续在光伏组件供应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利率下降、能源成本低、国内价格竞争激烈以及政府对研发的支持是实现成本优势的主要推动因素。此外,中国在输配电、储能、灵活容量和生产制造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据伍德麦肯兹分析,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价格实现每瓦0.15美元,同比下降42%。

19  

前沿研究

前沿研究

五大低碳技术趋势

3.电池原材料
    能源转型正在催生对基本金属和电池原材料的新需求。气候政策和应对措施正在推动全球新增低碳市场的发展,导致需求急剧上升,锂钴价值链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初级矿产供应国和中国手中,而中国在当前的加工能力中占主导地位。虽然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供应商和加工商仍处于强势地位,但预计在未来十年,初级矿产供应和提炼能力都将实现多样化。
4.碳捕集和封存技术
    未来十年,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的封存能力将从每年8,000万吨增加到5亿吨以上。鉴于之前起步时犯下的错误,外界对此一直持有怀疑。然而,政府支持和监管已经改变了这一态势,并为该行业注入了巨大动力。美国的《降低通货膨胀法》和欧盟最近出台的《净零工业法》将继续加快CCUS的发展步伐。

  20

前沿研究

5.热泵
    碳氢化合物一直在人类能源中占据主导地位,其需求量随经济增长逐年增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从生产到分配再到消费,已深深融入到经济生活之中。然而,可再生能源正在强势崛起。据估计,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4%;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一次能源的主要来源,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将超过50%。

前沿研究

五大低碳技术趋势

21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