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做有温度的教育

有意识和慎重地对后代施加影响

易贞贞

做有温度的教育

第29期

2023

教育叙事精选集
学生发展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方向,需有技术,尊重规律,注重方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追求,需有艺术,德润人心,水过无痕。新时代需要大德育,新时代呼唤大先生。立德树人,龙外人有自己的表达,那就是做有温度的德育,以耐心、爱心、慧心激发温度、深度、厚度,启迪智慧,润泽心灵。

写在前面

有意识和慎重地对后代施加影响

文/易贞贞

03

2023年 1月1日凌晨,我收到了一条学生新年问候的短信。
他是我五年前教的第一届学生,他没能如愿考入高中,初中毕业后他进入了职业学校。毕业后,我们在五年间的某次教师节时晚上再教学楼相遇。他一个规矩腼腆的男孩,当初学习也是无功无过,课下有读古典小说的爱好,此外,在这个成绩论、才华论的学习氛围下,很不出彩。
当时相聚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你是哪个高中?”孩子有点尴尬,我瞬间明白了,但意料之外是这个孩子心理建设或者应变的能力比我这个成人还强,笑着回应:“老师,我在职校。”我很愧疚,觉得在一群至少十大八大四大孩子中这样问出这个问题很伤人。之后和大家谈话中,我更是意外地发现,这个男孩子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甚至能够比初中时自信很多地分享自己对未来的设想,成熟稳重的劲儿远超过同届上高中的同学。我事后真是庆幸自己没有在教他期间做出什么破格过分的批评,否则我真的就不是诲人不倦,而是毁人一旦了。

一级教师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

  • 六年半教龄,五年半班主任,多年毕业班教学经验。
  • 深圳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 深圳市优秀班主任
  • 龙华区教坛新秀

04

这一幕在我2023 年新年收到他问候时又浮现了起来。我们到底要教育出怎样的孩子。对于这样一个我们似乎在过程中,在结束后,都不会刻意铭记的孩子,竟然成了我五年教育生涯中难忘的一个人。
乌申斯基在一篇文章里写了一个现象:

是的,至少在我做班主任以来,我的耳中充斥着各种律法,“不许”“不准”成为了口头或者书面上的专用语,每当部门发出消息,自己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准备举起班主任心里的那把“戒尺”。当说得多了,堵得就多了,“教育契机”反而层出不穷。
低水平重复就是我的一个感受,像教官一样管理班级和孩子,只需一个听命令的脑子,喇叭一样的嗓子,还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和一个惩罚学生够狠的尺度,但这不是说不要规则,而是还有没有更能接受的办法。这些与我的教育想象和初心似乎相去甚远。
乌申斯基在这篇文章中还写到:

“在他的眼里所看到的是一群吵吵嚷嚷、顽皮淘气的孩子,于是他的全部教育活动就只可能用一个粗暴的词儿表达出来:‘安静点儿!’在这种情况下,就根本谈不上一个有教养、有道德的成年人应当对儿童施加的那种影响了。”

“儿童的全部生活很刻板,有点像兵营式的,这种生活的性质与道德教育工作毫无共同之处。孩子的生活成了一种固定的仪式,而且整个仪式都是预先安排好的……总之,他的整个童年生活规规矩矩地按照命令度过的。应当承认,在这样的生活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多大的出息。”

看到这里,我感到自己有时确实会不自觉被影响变成这样的教养员。我们以何种姿态接纳孩子的错误决定了教育的深度。回想自己的受教育的经历,似乎安静很多,甚至细细回想,都是同学之间的那些“非正规的、隐蔽的小路”,这些带给了我回忆,相应的一定也决定了我对交流合作、个体生命意义的认识上的发展。但如今似乎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切断学生除了课堂合作学习之外的其他联系,做一个孤独的精神强者,他们不关心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不看新闻,不八卦,信息茧房比成年人还坚实。

05

给了我回忆,相应的一定也决定了我对交流合作、个体生命意义的认识上的发展。但如今似乎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切断学生除了课堂合作学习之外的其他联系,做一个孤独的精神强者,他们不关心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不看新闻,不八卦,信息茧房比成年人还坚实。现实中,也有这种孩子,很巧的是,这种孩子往往应该是年级前茅,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教育者趋之若鹜的教育样板,可我们得意识到,有些孩子可能一辈子也成为不了这样的人,但他真的就是个“烂人”吗?而这些孩子就在这种鸿沟中成长,永远是不够、不足和缺失,这个错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回到开头那个男孩子,毕业两年后的见面,让我惊讶他的成长发展,但我也不想盲目吹嘘这个孩子就绝顶好,我并不想塑造榜样出来,他给我的感觉是健康,真实,有力量。他当面告诉我自己还是挺后悔没有考上高中,但是他会努力,在自己职业发展道路上争取走向上的路,这种“起死回生”“向死而生”的劲儿,我真的愧疚,也很庆幸。

己职业发展道路上争取走向上的路,这种“起死回生”“向死而生”的劲儿,我真的愧疚,也很庆幸。
       做教育本是发现美好,见证美好,这需要我们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深邃,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追求。花开蝉鸣,落叶飘雪,星移斗转,换了流年。任时光流逝,我心光明,夫复何求!

点评

//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易贞贞老师无疑是一位好老师,她是孩子们嘴里的“贞贞姐”,是家长们心里的“贞贞老师”。融洽关系的背后是专业的认可、情感的认同、人品的信任。究其根本,易老师能够在反思中批判,在批判中建构,在建构中行动,在行动中成人。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坚守,手上有方法。明大德,守职德,严私德,向善求真,培根铸魂。(杨金锋)

06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