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芳华

其他分类其他2024-09-28
82

芳華

教育科研学刊

总第1

主办: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小学部)
承办:教科室

重点
导读

教学研究•教育叙事
德育管理•教学策略

办学理念: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芳华

芳 华

2024年春季学期
总第1期

本期期刊编委会

主编:韩智军
副主编:袁妍  黄洋
成员:李新格  周新韵   刘义  吴小国  刘宇杰  穆奇

foreword

前言

亲爱老师们: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教育的发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本期教科室成果集汇编——《芳华》,正是我们这一使命的体现。它不仅是我们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对教育无限热爱的见证。
每一篇论文都是一次深入的探索,每一项研究都是对知识的一次发现。我们在这里,分享我们的见解,交流我们的经验,共同为教育的明天绘制蓝图。愿这些论文集成为智慧的火花,点燃我们对教育的思考,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们是对话的开始,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讨,共同成长。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深刻洞察,感谢每一位读者的期待与关注。我们期待着您的宝贵意见,期待着与您在未来的学术旅程中携手前行。

前言

芳  华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contents

目录

01/理论与实践

06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对美术教育的思考                                               周姣
08   大数据发展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钟珣骞
12   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路径                                               姜洪
15   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益处                                                                    李婧雅
16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                                                                        陈茹
19   基于学生文化意识培养视角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                            丁美欣
22   新时代国防教育和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过程融合的探究与实践              倪浩
28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中值日报告的实效性                                    伏瑞祺
31   双减下小学体育各年段作业的创新布置                                                  刘宇杰
34   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贾作飞
36 情境创设玩中学,顺其自然出真知
             ——基于“情境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中的应用                           王维维
40 浅析新技术支持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郭学毅 
43 浅谈天府文化艺术传承
             ——以民俗音乐在中小学中的作用与建议为例                                 何达阳
47 小学语文低段小组合作学习                                                                      王倩茜

02/教学研究

目录

03/教育札记

04/教学策略

芳  华

52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
       ——以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Module4为例       黄丹霞
 58   以“数”为路,明晰课标
                ——以《拨一拨》(试一试)为例                                                李伟

64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黄洋
67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周新韵

72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实践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阳欢
75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张妍一
76   用文化课程打通孩子的心灵                                              王静
78   愿为星火,点亮心灵                                                         童大鹏
80   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间,龃龉前行                                   陈月渠
81   做一个擦星星的人                                                            梁茹
83   双向奔赴 绽放美好                                                           邱敏
85   家务劳动,营造和谐家庭环境                                          蒲红英

88   “核心素养”理解到位 “群文阅读”事半功倍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王甜甜
 92   聚焦核心素养 实现学科育人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优化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孙岚 
102   浅析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与措施                                      温云沙
104   小学体育课堂多元化教学策略探析                                  王子霄
107   用“先化零为整,再化整为零”的思路实现小学英语中高段单元整体教学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中高段大单元整体教学                                                                                                       肖祥兰
 110   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教学为例 
                                                                                                 黄兰静
113   民族舞蹈引入校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李岚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建筑的起源、种类以及用途,让他们对建筑的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通过修建的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到建筑修建的过程,最后请学生当小小设计师,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建筑,最后评出“最佳设计师”、“创意设计师”“色彩搭配大师”等奖项。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极大的增加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这个环节,这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不难发现往往课后学生无法完全的把自己的思想造型展示出来,这种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佳而造成的,有部分学生甚至在造型的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贪玩等现象。不能高效的完成与课堂的学习任务导致教学的效果低,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
三、充分给予自由创作表达内心世界的机会
        有的家长要求陪着孩子一起参加美术兴趣课程,看到孩子的课堂作品的时候家长会发出:“你怎么画的还是一点也不像”“颜色怎么乱涂和真正的实物不一样”这些打击孩子自信的声音,家长的这些行为都是违背现代少儿美术教育理念的,打击了儿童的绘画兴趣和自信心,不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等都能带来好的效果。
        立体画派创始人毕加索的作品有着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他曾说:“我要向孩子们学习”。人民画家齐白石老师晚年的作品日趋简化,像儿童画但画境却是“笔愈简而神愈全”。孩子们都有着天马横空的想象力,他们内心世界是天真、纯净的,他们所描绘的事物就是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凭借感觉进行绘画。在国家“双减”政策之下作为美术教育者的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美术作品,对孩子的作品妄加评论。我们应该保护着学生们这颗童心,用心欣赏,赞美他们的努力和创意,让儿童充满自信心,更加乐于参与少儿美术活动,从而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发展特长。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对美术教育的思考

周姣

        “双减”之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理念需要我们更新,需要我们转变美育观念。少儿美术教育不同于文化课,帮助儿童表达内心世界需要情感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师自己的课前准备和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需要考虑课程中的所有状况,让学生在教学中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
1.教师课前准备
        双减之下应做到提高课堂实效,那么教师首先需要准备的是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拓展进行充分的理解,设计好课堂教学计划,做到条理和思路清晰,把控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其次是给教学创设适宜的情境,美术是一门视觉上的艺术,所以说教师得事先准备好观察的对象,在观察中发现素材,激发造型的创作灵感。课堂的教学物资的准备,教学用具在教学中起着辅助作用,恰当的能够达到提高教学使用效率。教学材料种类众多,一般的是课本、模型、实物或者是挂图等,教师需要善于发掘美术的元素,让课堂的教学赋予浓厚的色彩。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所处的能力水平,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假设好教学中会出现的意外状况,提前做好应对状况的解决策略。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多种,比如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等,教师可以灵活的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取。
2.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需要依据课堂内容的要求选取所需的材料,比如是树叶、沙土、纸盒以及废弃品等物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前进行安排和指导,确保让学生准备的课堂材料能够正常使用。其次,学生之间也需要做好合作的准备,相互之间相互理解,为课堂上的任务做好合作完成前提保障。最后,学生还需要对以前所学习的知识或者技能进行温习巩固,做好和课堂上新知识的衔接,为新的课堂学习提供充分的知识准备。
3.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个性
        双减之下,美术课堂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增强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大胆创造的精神。更好的在课堂上完成展现自我个性的创作。
二、精心设计课堂,促进高效学习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按照教学的内容对课堂做出合理的设计,做好学生的教学计划,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高效的教学课堂。
1.善于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美术的课堂具备着形象性较强的特征,教师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为造型教学提供技术的支持。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三维的教学演示,让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料和动画演示中形象生动的理解造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漂亮的建筑》课堂中,

芳  华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大数据发展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摘要:随着大数据分析的持续发展,传统教育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小学语文教育属于培养孩子基本人文素质与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充分突出大数据系统于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作用,这对提升孩子语文能力和整体素养非常关键。文章对大数据时期小学语文教育创新问题展开探究,阐述了大数据时期小学语文教育创新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时期;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途径
        21世纪,全球已迈向剧烈改革的阶段,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持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计算机的产生至互联网,然后到这些年的“互联网+”、AI技术与大数据等反复被提到,而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大数据,其被称作第三次技术革命,既深刻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模式,还对当下的教育方式产生较大冲击。2015年,国务院发布《大数据发展纲要》,强调教育文化大数据的发展目标。大数据在教学教育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针对处理当下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明显优势。比如,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等、教育方式的变革和学生及家长针对高质量教学资源的需求等。
       语文被称作“万科之母”,是其余课程的基础,了解基础的阅读技能与写作技能,是学好其他所有课程的基础条件,还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属于语文教育的开端及基础,是一个孩子养成基本人文素质与语文涵养的启蒙。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语文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学生及家长的受教育要求,这就要求合理使用大数据系统来提升语文教育效果。
1. 大数据时期小学语文教育受到的影响
1.1有利于创新教学评估模式
        传统教育评估体制大都是重视结果为主导的评估,比如考试分数、升学率等,该种教育评估体制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存在一定的科学性,但是面对逐渐繁琐的教育需求,就必须转变原来的教育评估方式[1]。尤其是语文教学,是对孩子整体人文素质的培养,阅读水平与理解技能的提升贯穿在教育的始终,只是凭借考试与分数是远远无法说明教育质量的

理论与实践

好坏的。所以,把大数据融入老师日常教学及学生学习表现之中,把孩子的表现加以追踪与记录,并通过大数据专业系统展开分析,获得孩子学习中的规律及轨迹,进而对教育评估体系变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2有利于突出孩子的学习主导性
        孩子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优秀的教学模式应当是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热情,发挥其自觉性,使孩子主动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部分学生眼中,语文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这可能是由于老师未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积极性。依靠大数据系统,经过分析大量孩子学习中的行为,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教育方式,以及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方式。然后,老师按照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如此可以更有效地与学生进行融洽互动。
1.3有利于得到因材施教,实现孩子个性化发展
        古人倡导教学应“因材施教”,其是许多教学从业者想要达成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之中,若想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按照每个不同的孩子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实现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这并不现实,由于当前的教学资源还未达到一定程度,就算要付诸行动,也应付出许多成本[2]。在大数据时期,给取得因材施教效果带来了一种可能性。按照大数据分析结论,以及孩子不同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而制定对应的教学计划,有助于提升整个教学质量。
1.4有利于完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等
        充分使用视频终端系统与网络系统,可以明显完善当下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学资源的不均的分配,主要是老师资源的不均等分配。很多学校缺少优秀老师,但是依靠互联网系统与大数据,就可以使山区学生也可以听知名学校的老师讲课,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转变教学资源分配在地区之间的不均等。
2. 大数据时期小学语文教育常见的不足分析
        大数据时期小学语文教育创新不能是“一刀切”,也并非是对传统教学的一致否定,当前,大数据系统应用有如下误区。
2.1对大数据信息系统的乱用形成过度依赖
        教育是通过“教”与“育”构成的,并非单纯的灌输知识,大数据系统在教学方面的使用目的在于充分突出老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但是,大数据提供的便利和高效率极易使人形成依赖感,觉得大数据的结论必定是科学的与准确的。语文教学中所注重的培养孩子的感性能力刚好是其他课程所缺失的,同样是简单依靠大数据无法完成的。大数据系统仅仅是辅助工具,能够更高效地突出教育的目的,育人属于一个长期且充满耐心的工作,要求教师及家长言传身教。所以,需要合理使用大数据信息系统,充分突出其优点,而不要使之变成小学语文教育的主导。
2.2信息存储的不安全造成个人资料泄露
        大数据还有其存储功能漏洞与不安全性引起个人资料泄露的危险,如果这些大量的学生及老师资料泄露,会形成比较严重的到的风险。所以,在,教育方面使用大数据的问题上,不仅要保障共享性,也要保障学生的个人资料获得一定的安全保障。
3. 大数据时期小学期间语文教育创新途径

钟珣骞

芳  华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于大数据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利用的智能化改变,要对语文老师展开教学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化陪养,保证其在通过培养以后可以编制微课件,和学生在云平台中展开互动,利用数字白板、内部系统等新的教育工具,如此方可满足与适应总体的教学活动开展。
4. 结束语
       总之,充分突出大数据信息系统在小学语文教育方面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提升孩子学习兴趣及主动学习水平,对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及其完善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等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在使用大数据信息系统时,可能形成过度依赖与个人消息泄露的社会及道德问题,这明显违背了推行其在教育方面使用的初衷。此外,大数据依旧在教育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其安全性将始终存在,但伴随科技的进步与立法的完善,这类问题会被妥善处理。

3.1合理使用多媒体系统,丰富语文教育方式,保证寓教于乐
        诸多事实及经验表示,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系统可以明显提升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教学中,小孩子针对教材的兴趣是低于形象的多媒体的[3]。例如,教师在分析一篇文章时能够充分使用多媒体系统,能够编制成一个简单的、生动的PPT,把图片、音频以及文字等相组合,然后根据课堂上老师的讲述会更为生动,教学氛围也将更为活跃。丰富教学方式使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针对激发学习积极性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比如,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内容时,老师能够使用多媒体设施呈现修复后的圆明园面貌,雕梁画栋的景观与破壁残垣的遗址产生鲜明对比,同学们在视觉冲击下,更深刻的了解到国家富强的关键性与列强夺掠的野蛮。
3.2借助APP,丰富孩子的课后生活
        小朋友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中,特别是语文课程,更多的是日常积累与日常阅读习惯的形成,有些手机APP中有许多优秀课程老师的录播视频,小孩子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有兴趣的内容,也能在其中答疑解惑,针对上课未听明白的孩子是最好的学习素材,还是预习的较好平台[4]。在语文教育中,老师能够在课后借助APP,积极与家长沟通及配合,将孩子从手机与网络游戏中彻底带出来,将之用于准确的途径中,丰富孩子的课后生活。
3.3使用互联网系统,提升孩子主动学习水平
        伴随现代化社会数据的爆炸式增加,孩子知识获得的途径逐渐丰富,知识面也不断扩大,远远超出课堂与课本上的知识。语文教育更多是培育孩子知识获取的技能,所以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适度培养该种技能[5]。比如,老师能够把一篇文章安排给几个学习小组,要求这几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借助互联网资源找到素材,再相互讲述,如此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主动学习技能,还能够提升孩子的团结合作水平。
3.4加强跨平台联动,持续更新教育方式
        大数据属于一个综合多种资源的平台,其能够实时更新,教育方式也并非一成不变,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创新要求实践加以检验,凭借大数据系统可以对新型的教育方式改革的教育成果加以比较与检验,并提供比较稳定的数据反馈。所以,大数据技术系统对教育创新具有激发及放大意义。
        例如,老师来讲解《示儿》一文时,就能够使用微课等大数据系统在线为孩子答疑解惑,妥善帮助孩子处理问题,使孩子在家就能够学习语文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佳作同样是绝笔,诗中提及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所包含的深刻情感对小孩子而言会比较沉重,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够使用课余时间,使“慕课”上的名师展开知识扩展,指引孩子对陆游抗金大业未成的遗恨与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的理解。这样,使大数据系统真真实实的为小学语文课堂服务,克服场地制约,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提供无尽的可能及机遇。
3.5提高老师专业教学素养
        大数据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为提高老师的信息化授课能力,要求增强老师的自我认知,使之具备多途径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能够在学校内组织多种培训活动;能够邀请教育学、信息系统专家到校指导,提升老师的专业化操作能力;也能够组建调研学习小组,强化对老师专业考核等。便于保障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其本身素质可以符合大数据实际人才培养和学生学习发展要求,让施教更充满适宜性。保证教育的与时俱进。比如,对

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路径

姜洪

        摘要: STEM教育是现代的创新学习方式,它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意和协作为驱动,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教育方式。它将跨学科的知识融入到设计、学习和生活等领域当中。STEM教育具有“开放式”、“实践性良好”等特点,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程设计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 STEM教学模式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及对学生学习策略及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调整思考以及建议。
        关键词: STEM教育;思想方法;教育实践;设计路径
        目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学习策略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小学学生成长发展需要,难以有效促进其能力提升以及素质发展。在 STEM教育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两方面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项目合作、表达等方面更多技能,是一种创新教学方式。STEM教育强调以新世纪为背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与交流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其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在新时期下, STEM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个方面技能及综合素养。因此,必须将 STEM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实践中。本文以教学设计为主线来探索 STEM教育模式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模式和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作用,研究 STEM教育理念及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路径,以期对新课程实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STEM教育的理念
         STEM教育涉及到很多领域,可以将技术、科学和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同时, STEM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习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 STEM教育模式中还融入了一些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新理念,比如 STEM教育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这种模式更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及认知水 平

(一)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改变以往的教材使用模式,比如在编写形式上需要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以及知识深度上。比如在教材中加入科技知识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们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人员需要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让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小学生们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在 STEM教育中, STEM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编写形式上过于局限了学生们的学习范围,甚至还有部分语文教学内容还不适合 STEM教育理念。因此,笔者认为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改变和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 STEM教育理念。
(二)STEM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
        STEM教育和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不同的学习内容, STEM教育以科技创新为目标,更注重学生的思维与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中还融入了一些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两种模式虽然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同时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比如当前大部分学校都采用的是知识本位型教学模式,这就使得教师无法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的差异。与此同时,为了促进 STEM教育内容在学校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实践活动中去,教师们也需要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模式和教法[2]。
二、STEM教育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
        STEM教育是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基本上都是按照一本教材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弊端,很容易让学生难以独立完成课程内容。STEM教育是将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修改与整合的过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以及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能力之后,可以更好地掌握 STEM技术。基于此点考虑,在 STEM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创意以及趣味的教学内容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STEM教育的理论框架
        STEM与其他学科教育有较强联系,因此, STEM教育中所包含的一些新理念就需要深入研究。首先, STEM教育是以跨学科为基础的教育。对于 STEM而言,它并非单纯指物理、数学、生物和化学等学科,而是指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且密切相关的 STEM项目。它包含了科学技术、工程技术、数学技术等多个领域。因此,在 STEM教育中加入这些技术内容可以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之一,从而为实现我国 STEM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课本中内容外,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创新内容来进行学习。在语文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采用“填鸭式”教育模式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此过程中很容易让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影响 STEM教育课程的实际开展。因此,在 STEM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相关科技创新进行教学。具体来说, STEM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课本内容,小学阶段 STEM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第二方面是现代社会技术知识,小学阶段 STEM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第三方面是语文习作训练、写作训练以及阅读训练等;第四方面是科学探究知识,小学阶段 STEM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动手能力;第五方面是解决问题能力等等[3]。

等多方面需求,也能够满足当下新高考背景下教学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当前, STEM教育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笔者将对 STEM教育现状做简要分析后认为: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到语文课程中学习和实践中来;其次从教材教法上需要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和教法;最后对于教材知识体系的设计需要深入研究与分析[1]。

理论与实践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芳  华

(三)课堂教学设计
        STEM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 STEM技术在各领域中不断探索的结果,而 STEM技术与课堂教学设计相结合,则能够很好地实现 STEM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在 STEM技术的运用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己对于不同项目任务的操作来提升 STEM技术的应用程度,而且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对于各个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提升 STEM教学模式发挥作用的深度。在 STEM教育的实践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 STEM技术,以更好地掌握 STEM技术。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所需要承担岗位或者技能等所学习到、掌握到的内容设置一定的任务内容与活动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以及活动任务;同时还可以将一些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且适合学习 STEM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掌握 STEM技能所涉及到物品进行设置与布置等一系列操作活动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还可以借助 STEM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与整合、实施,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创新性与灵活性;同时 STEM技术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
      结语
        STEM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学习 STEM知识后,可以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并且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探究问题等方式,来实现 STEM学习目标。在 STEM教育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要利用好STEM教育模式,对课堂时间及学生进行合理控制。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自身发展需求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对相关知识进行适当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江琳.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2(26):69-71.
[2]司晓煜.将阅读植根生活——基于生活教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求知导刊,2022(26):77-79.
[3]胡秋莲.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4):90-91.
[4]韩小彦.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方法分析[J].新课程,2022(17):164-165.

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益处

李婧雅

摘要: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台,明确指向核心素质导向,强调深化整体课程,创新大模块课程,强调要梳理教学内容,按照中心知识进行进阶教学,推进基础素质的培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一、了解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大单元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一定主题为内容,贯穿整个学期的一种教学形式。大单元旨在通过对主题的综合研究,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大单元能够促进学生的头脑活动、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感受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养的目的。
在参加“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前,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拘泥于单节课时的内容,第一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第二对不同教学要素的选择和运用缺乏回旋余地,美术教学依旧按部就班的进行,学生缺乏深层次的探究学习。虽尝试过三学案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但不得要领,吃不透教材,课程难以展开,致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表现技法的掌握都是很肤浅。当接触到《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后,了解了核心素养的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就是构建单元主题,围绕主题制定单元设计(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通过本次的学习一定能提升教学思路,完善和增强美术教学技巧。
二、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价值
通过本次的“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学习,使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教学设计的思路方面有了更多思考,对“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认识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1.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跟传统的任务式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并不是单纯的将单一课题细分成若干部分,在细化教学设计的同时融入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究,真正体现多学科大融合的特点。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点:

大整合性、大迁移性、大贯通性。其具体表现方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其中心是“展示教育”
2.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大单元教学”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就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它的模式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同时也适用于课外教学,大单元教学可以在把握教材内容基础上,整合相关联的知识结构,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大单元教学能提升学生对深层次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此次学习我了解了单元教学规划的重要性。
3.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就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先决条件。教学设计确实直接决定着课堂的质量、课程的落实。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怎样把握教学设计的重点?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呀!首先要深挖教材内容,构建教学设计框架。教材是对教学起到指向性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转化教材内容,已学科知识为基础,重新建构适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模块。其次围绕主题,展开小单元设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个模块。一个有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不是对学科知识单一叠加,它应该已主题为圆心,由浅入深、层层拓展,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三、学习后的获得与期望
        获得:对《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一次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教学设计方法,明白了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使我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更新的认识,一方面可以较宏观地把握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可以直观地反映单元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也就是说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为几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我自己认为大单元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大单元内容的教学主线或主体思路。同时拓展了视野,对美术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更清楚大单元学习规划的重要性,使我对如何利用好本资源,做个优秀的引导者更有信心了。
        期望:大单元教学使我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多想法和思路。大单元教学其实就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身心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作为教师,不能单纯的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发现快乐,大单元教学实现了从单一科学知识的学习转向多学科融合的探究型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引导学生成为主动型的学习者。教学的魅力就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机动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真正赖于教学各方面的持之以恒的锻练。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大单元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体育教学改革思考之五[J]. 浙江体育科学, 1994(5): 5-8+61.
[2]曹玎辰. 统编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 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 2022(12): 60-61.
[3]陈明.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运用策略探究[J]. 吉林教育, 2022(30): 85-87.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

陈茹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传统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只能初步培养学生的教学逻辑性思维,缺乏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在当前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师也应该及时作出改革创新,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健词:二年级 教学 有效性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当前新的教育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当前新课改的主攻方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以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为基础的教学目标,不断丰富教学手法,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掌握基础的数学计算,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
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在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充斥着大量的“满堂灌"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而不断导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学生在这种大量

钟生活情境的引导下也能迅速地展开想象并思考怎样计算这一生活案例中的数学题目。
特别是《购物》这一单元,更加的结合实际生活。通过认识人民币,辨认人民币,然后运用人民币来进行购物。人民币是我们在生活中重要的流通工具。人人都需要认识,而现在使用电子钱包较多,孩子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比较缺乏,那么怎样让孩子快速地认识和熟悉人民币呢,这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买文具》这一课时的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拿出真正的人民币让同学们去认识和观察。通过观察大小、图案、文字、颜色来详细的认识小额人民币和大额人民币。在认识的基础上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从而灵活地运用。从妈妈需要买一件衣服31元,结合实际生活,了解付钱的多样性。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数学。最后成功举办的跳蚤市场就是把数学和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通过一次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要同学们感受数学中的快乐。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固,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个相对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之一。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及时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新知。数师也应该不断改变传统师生不和谐的关系,在课堂中留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和学习进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从而更加信任老师、亲近老师。
(三)创新教学方法

的习题训练过程中,只能机械记忆和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模式下,不仅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也不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在二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举握二年级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即可。这也侧而反映出了这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旧过于陈旧,也反映了当前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不专业性。
二、提升小学二年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经过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但是这阶段的学生仍旧处于一个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在这个时期学生能否对教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干其今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教学现状而言,很大一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只对数学知识进行浅显地讲解,并设有过多地延伸,学生也只是浅显地掌握了表面的数学知识。因此,当前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着手:
(一)联系实际生活
        众所周知,数学本就来源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教师将我们的实际生活案例运用于课堂中,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题,也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生活案例:小明去超市买水果,香蕉4元一斤,苹果5元一斤,小明买了2斤香蕉和2斤苹果,付给收银员20元,收银员应找回小明几元?通过引用这种生活类的案例,能够将学生所认为的抽象性的加试法变得更加真实而又具体。学生在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学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已经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而这其中多煤体教学则是最为成功的辅助教学设各之一。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不仅能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运用彩煤体开展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对于小学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切实提高他们课堂注意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四)课后作业的设计趋于合理
        小学数学的逻朝性较强,教材中的前后内容联系紫密,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前后联系布骨适当的作业。这样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但是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异性布置分层作业。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合理,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也给全体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也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数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钟根明.论提高小学数学谋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完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17—619
[2]曾娜.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完专业委会.2019年教学所究与教学写作创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804—806.
[3]杨艳利.害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3小学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切实提高他们课堂注意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基于学生文化意识培养视角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

丁美欣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各个中小学教学工作重心。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文学,其聚焦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对学生行为认知、文化意识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巧妙利用英语绘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化魅力。同时,英语教师还要依托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制定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案,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文化意识;融合策略
        英语绘本是一种新概念书籍,它主要是以精美的插图为主,辅以文字表述,将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巧妙融合,符合现阶段小学生情感认知,备受英语教师的青睐。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对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从学生英语水平出发,根据绘本内容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其贴合课堂教学主题,其次,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绘本改编。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托信息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绘本教学模式,通过多渠道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助力其身心健康成长。
一、文化意识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学生情感认知
        文化意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如今全球化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知识来培养学生人文修养和正确的行为取向。为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和自主学习,能够促进自身情感认知,通过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优秀的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为其日后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
(二)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绘本的主要特色就是通过精美的图片、言简意赅的语言结构来呈现故事情节,带给读者视觉、情感上的冲击。它的这些特点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英语教师可以将文化内涵融入到绘本中,使小学生静下心来潜心阅读,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英语素养。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绘本风格,呈现不同的文化内容,助力学生健康发展。推动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英语课堂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依赖绘本,忽略教学引导。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过于依赖教材,企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短板,现阶段小学生由于思维认知的不足,英语学习尚处于初级入门阶段,在阅读、识词的压力下,阻碍了学生英语兴趣的建立,自身文化意识培养也受到一定影响。
        其次,一些教师在开展英语绘本教学时缺乏引导,只是将绘本内容进行领读,对文字、图片并没有过多分析。这种不启发、不点拨、不指导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情感认知的培养,还会使得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压力增加。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考察了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往教师开展绘本教学时,只是单纯地变成阅读课,将文章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提取整合,引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压力增加。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考察了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往教师开展绘本教学时,只是单纯地变成阅读课,将文章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提取整合,引导学生利用传统的语文思维来进行学习,从文章结构再到句意分析,学生虽然掌握了语法知识,但绘本本质却没有发挥出它原本的作用,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压力日益剧增,影响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
(三)绘本认知不足,课堂教学脱节。
        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对绘本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对绘本内容分析后,就急于进行问题的设立,学生从阅读到知识深化,大大小小的问题不断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导致学生缺失学习兴趣,对绘本中的内容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身心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文化意识培养视角下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具体策略
(一)依托绘本内外衔接,激发兴趣感受差异。
        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传播特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具备开阔的文化视野,能够在教材文本中寻找细节,挖掘出新颖有趣、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的文化内容,供学生赏析品鉴。以绘本教学Happy Halloween! 一课为例,教师在对本节课进行讲解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对万圣节习俗有一个初步印象。不仅如此,教师可以利用绘本Trick or treat? 来对万圣节习俗进行系统性学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根据图片总结万圣节的其他活动,如南瓜灯、恶作剧等。其次,教师还可以将绘本内容进行整理,编制成话剧让学生进行表演。此外,为了让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中元节,并通过影像、绘本等方式开展对比教学,进而让学生感受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魅力。绘本的出现,使课内外知识有效衔接,学生通过深度阅读,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使其逐步爱上绘本阅读。
(二)巧借绘本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感知文化。
        绘本阅读训练可以从阅读思维、阅读情感、框架结构等角度进行训练,更适合逐步引导小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并将情感文化融入到绘本朗读、词汇教学、句式分析等环节中,促使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深度感知。以绘本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healthy作为课堂主线,通过绘本教学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西方文化差异,例如在饮食方面,来自美国的John偏向于快餐、汽水,而中国的Wu Binbin则偏向于米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析图片中的食物健康与否,并结合自身情况谈一谈日常饮食,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
        不仅如此,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绘本”阅读训练模式,根据不同阶段教学目标选定英语绘本,让学生进行联合阅读,找出课文和绘本之间存在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归纳出绘本的故事梗概,了解绘本的情感主线,培养文化素养的同时,实现英语深度阅读。
(三)优化课堂评价体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课堂评价作为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片面,教师只是针对学生课堂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却忽略了其文化内涵、行为习惯的评价,加上千篇一律的评价内容,学生身心发展受限,教学质量也受到的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时,可以依托绘本教学,将评价内容渗透到教材中,使其发挥最大作用。首先,评价体系要和教学内容相统一,以绘本教学Now and then.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当今社会发展,选择合适的历史绘本进行讲解,如人类登月的光辉历史。教师在介绍第一位宇航员登月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绘本介绍中国的航天员杨利伟

成功地在太空行走的历史。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如今航天发展的相关资料,并让学生谈一谈其变化。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课堂参与度、回答积极性、分析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学生文化认知程度,制定专属学习方案,促使学生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其文化自豪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绘本教学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开辟了全新的思路,教师要立足学生英语水平,筛选难度适宜、贴合教学主题的绘本,将绘本与文化素养进行深度融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要依托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英语教学“绘声绘色”。
参考文献:
[1]陈莲英.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1):84-85.
[2]杨丽君.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才智,2020(08):36.
[3]邵培培.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英语广场,2020(03):114-115.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芳  华

2024年3月
第3期

新时代国防教育和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过程融合的探究与实践      倪浩

摘要
        202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了,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要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运用,发挥数字技术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探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之融合。通过分析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和责任感方面的关键作用,本文就从我个人的实践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将国防教育与小学教学相结合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整合国防教育主题课程、组织专题活动、国防科技模型制作、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培养爱国情怀等。这些融合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国民素质,促进当下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科融合;国防教育;教学实践;军事科学
引言
        我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于2023年9月秋季学期,在学校五、六年级社团课程中开设了一门名为“军事科学实验室”的社团课程。课程内容包含了当下最新最热的国际、国内实

事,国内外军事科学发展情况,国内外著名历史事件等,吸引了六十余名学生前来听课学习,因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广泛性,学生也想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了解自己喜闻乐见的知识,所以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慕名而来”加入到了“站着听课”的行列中。随着国防教育、爱军拥军的精神日益增强,喜欢国防军事、军事科技、著名历史事件等相关内容的人越来越多,关注度也随之升高,而且其中不乏大多数小学生。但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太过单一,仅能通过父母的移动设备在当下主流互联网app上搜索,加之他们整合这些信息的能力有待提升,面对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小学生还不能够完全消化,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相关知识与真实事件有所出入,误导他们对此信息的真实理解。
        小学,作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基石之一,国防教育更应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的事项。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人生的重要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将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国防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我的个人国防教育课实践
     我将从学校社团课程和常规课程实践的角度进行探究。
(一)社团课程的实践。
        2023年9月18日,是纪念“九一八事变”92周年,我正在五年级某班上课,此时窗外响起了防空警报声。我便问同学们是否知道为什么每年的今天要放响防空警报,学生统一回答是“九一八”。但当我再次询问同学们什么是“九一八”时,现场的沉默是那么的“震耳欲聋”。有的学生思考片刻说出的答案与真实情况也大相径庭。沉默良久,我向同学们解释了何为“九一八事变”,为什么要在每年的今天放响防空警报。当天,我又在六年级课堂中询问了这个问题,但得到的结果都不尽人意。课后我思索着,怎样能够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平时地授课过程中,学生怎样在网络上收集此类信息并加以整合。在当周的社团课程中,我以《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人》作为课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军事历史课,详细讲述了中国人民抗战14年的过程、意义与结果,让近80名学生深刻、详细的了解到了这些历史信息,也对我国的军事科学发展和当下尖端科学技术进行了部分讲解,经过课后的反馈,学生收获颇丰。学生为何对此类著名历史事件“只闻其名,不解其实”?我认为家庭、学生个人、学校与社会在一定条件下没有达到互相平衡的状态。
        要更好地融合当下国内外军事、历史等国防教育知识到科学课程及相关延时、社团课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
        1. 设计跨学科、多手段的学习活动,多样化学习模式。2023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我以此为主题,在社团课程中将抗美援朝的始末、著名战役、先烈故事以及军事装备的对比向同学们展开讲解。在教学前,学生对抗美援朝的前概念仅仅停留在一些电影,例如《水门桥》、《长津湖》等,经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其中,著名战役、军事装备对比和先烈故事的内容,学生尤为感兴趣,这也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在课前会剪辑部分影视片段、真实战争片段,通过视听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他们的印象,多样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吸收。
        2. 开展动手实验活动,实践性学习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军事装备尤为感兴趣,仅通过知识的学习仍然略显枯燥。所以我让学生分组进行组装军事科技模型的活动,包括飞机、坦克、船舶等,在组装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分组任务。首先,了解这些装备的结构,并对特殊结构进行记录。其次,记录不了解的装备及作用,再通过小组讨论和

理论与实践

教学过程分析其中的科学知识。例如:在组装战斗机机头时,在整流罩中会安装一颗雷达模型,学生对这种蜂窝状的雷达模型不了解,也不明了其科学知识,所以进行了记录,这种雷达的学名叫做“有源相控阵雷达”。在之后小组讨论中,我让学生进行网络信息收集,并让学生上台向大家展示收集到的信息。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增强了其信息收集及整合能力。
        3. “学生教师”授课,个性化互动性学习模式。在一节课的结尾告知学生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自行收集相关信息,并在下节课的授课过程中上台向大家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学生主动收集信息的能力,还能提升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能力。在课堂中,让学生成为“军事评论员”,让他们通过对某一场战争的理解,向大家表达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分析战事双方国家力量、军事装备的优劣势、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等。
        4. 利用互联网和科技资源,主动收集信息模式。在课中,我会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平面战事地图,让学生们进入到一场真实的“战争”情境中,将学生分为战事双方,互相部署军队,按回合推演战争过程,最后判定结果。这种新模式备受学生喜爱,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战事的过程,亲自“下场”指挥战事,还能锻炼学生的大局观和小组分工配合能力。
        以上四种方式是我在社团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从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情况来看,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学期结束前,我会将本学期所学的所有知识点汇总到一张期末评价表上,再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这也有助于学生和家长了解本学期所学的重点内容,并进行结课反思。
        但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不足。比如教学内容单一,在一堂有限时间的课程中,往往只能向学生展示某一个知识点,学生获取真实信息的信息量较少,也导致学生会在课后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知识,但又需要教师花时间去进行纠正引导。再者学生多,教师少,教师个人知识面参差不齐,导致国防教育在学生间普及的速度缓慢。
        社团课程可以作为学校学生正常课程外的延时拓展课程,根据年龄段认知的不同,教师需要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小学低、中、高段每周各安排一节,可以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调整。
(二)常规课程教学实践
        常规教学贯穿于学生整个小学学习周期,也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环。教师需要按照教学要求、教学大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授课。由于教材和新课标之间的差异,教师需要有效的将新课标和教材进行结合再授课。但当下科学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再加入国防教育的知识,这无疑是对授课教师的一个巨大挑战。
        我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了下列方法进行教学:
        1.利用案例分析和故事讲解。通过引入具体的案例和故事,生动有趣地讲解相关的科学概念和原理。
        教科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中就涉及有材料科学方面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一些新材料时,我会引入实际案例,增加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成飞集团研发的全球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利用了先进的隐身涂料和碳纤维轻量化设计,这种隐身材涂料可以有效降低机身的雷达反射面,同时轻量化碳纤维材料不仅降低了飞机自重,还带来了更强的机身强度,增加飞机的灵活性。”可以向学生讲解这些先进技术的原理和作用,在日常授课中也可融入到教材中所学的材料科学中。此内容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因为成飞集团和歼-20就在他们“身边”。

例如:“潜水艇在水下观察潜艇外的情况会使用到潜望镜,潜望镜正是利用了两片镜片的45°夹角进行的光的反射,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改变,所以能够从里向外观察情况。”再利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潜望镜的作用及原理,这就在教学上突破了教材的限制,融入了国防科技小知识,同时又能让学生了解到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去的。
        学生无法第一时间获取的相关信息,可以由授课教师通过网络等渠道进行相关收集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进行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广阔、更丰富的军事、历史等信息。我在课前会在网络上摘取与当节课授课知识点有关的信息,整合成视频,在大纲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结束后,向学生展示。
        2.探索与国防科技相关的科学知识。小学科学教材融入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特别是五、六年级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趋近于初中的相关知识,学生迫切希望学习到更多且更有趣的知识。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七课《探索宇宙》中,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人类是如何探索宇宙的,其中就有关于航天器——火箭的相关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火箭的推进原理、飞行器设计原理、材料的防护性能等方面,向学生进行了介绍,同时采用多媒体素材,在电子屏上对火箭进行拆解,让学生了解火箭的主体构造和设计原理,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享自己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
        例如:在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封绘上,就有我国第三代战斗机歼-10C、第四代战斗机歼-16、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三机伴飞的照片。
        在新学期开始,我会让学生通阅教材内容,并让学生观察这三架飞机的异同,再对三架飞机运用的科学技术进行介绍,最后结合教材让学生了解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和这三架飞机存在的关系,有哪些科学知识能运用到飞机或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制造中去。
        3. 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在高段教学过程中,组织了一场有趣的实践活动,使用A4纸搭建桥梁。学生经过图纸设计、搭建和测试三个过程,最后观察搭建桥梁的承重性能。在设计纸桥的过程中,学生会知道利用有限的材料制作一项工程是有很大难度的,同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一项工程。再将知识延伸到我国的国防科技突破上,让学生明白创新实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新课标的内容,拔高了当下对小学科学教师的要求,包括教师的个人素质、知识覆盖面、课堂突发情况处理等的能力。通过以上方式、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学生的课后反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到应知应会的学习内容,而且丰富有趣的拓展知识和活动,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又能让学生参与到当下国内外实事中,增进他们对国内外知识的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国防教育在普及过程中的困难
        普及国防教育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今年哈尔滨旅游的爆火,也带火了一所“沉寂许久”的博物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反馈,大家对“731”的名称并不陌生,但其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学生并不清楚。在社团课学习后,学生才明白了自己口中的某些网络用语和信息并不都是正面或有趣的。但我能影响的只是部分学生,所以普及国防教育任重而道远。
       1. 小学生年龄认知限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国防教育相关概念的抽象理解和国际政治成就的历史背景了解有限,难以将复杂的国防知识简化呈现。对于中、高段的学生可以进行案例分享和多媒体的运用,但对于低段的学生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故事、利用图表和图片展示进行互动体验式学习,同时注重情感与认知的结合。
        2. 教材内容限制。目前科学教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等方面,结合国防教育的相关内容较少,难以将国防教育内容融入正式课程。现在使用的教材没有专门针对国防教育的章节或单元,而是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同时对于现代军事科技的介绍有限,无法涵盖全面的国防教育内容,也缺少国际政治和战争历史的介绍。
        3. 师资力量不足。小学科学教师一般对国防教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缺乏相关教学经验,很难将教材中的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国防科技上,缺乏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
        4. 家长和社会关注度有待提升。相比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国防教育在社会层面上的关注度还不够高,部分家长可能并不看重小学阶段的国防教育,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且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业发展和素质教育。这样的双重困难也影响了在学校教学中普及国防教育的程度,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实施。
        以上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在当下影响着小学阶段普及国防教育,要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包括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及逐步从教育体系、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加强国防教育的普及和重视。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社会价值观多元多样、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意识形态斗争激烈激变,尤其是铸魂和蛀魂、固根与毁根的博弈日趋复杂,必须强化国防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在本篇论文中,我对新时代国防教育与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过程融合的探究与实践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我通过个人国防教育课实践的案例分析,从实际操作层面探讨了如何将国防教育与小学科学学科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体验。同时,我也认识到国防教育在普及过程中面临的多重困难和挑战。课程设置的限制、教材内容的不足、教师的专业素养等因素都对国防教育的普及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然而,我相信这些困难并非不可克服。国防教育是培养国家栋梁和建设者的重要环节,而小学科学学科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将二者融合,并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使国防教育与小学科学学科相得益彰。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芳  华

2024年3月
第3期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中值日报告的实效性

伏瑞祺

        摘要:英语课堂中的值日报告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但在值日报告的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其实效性。本文基于新课标,探讨如何提高值日报告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值日报告;实效性
一、值日报告的意义
        英语课堂值日报告就是英语教师充分用好上课前三至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侧重于演或讲技能的英语口语训练活动。值日报告是英语教师们常开展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课前几分钟的值日报告,可以做到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值日报告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能拓展学生英语知识的深度和学习渠道。
二、开展值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开展的值日报告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让值日报告的功能性和实效性都有所影响。走形式的值日报告,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会增加学生和老师的负担。
        1.主题与课堂内容不紧密。
课堂值日报告为开课前的三至五分钟时间。很多学生的值日报告与本课的主题无关,更多像完成一个任务。这样的值日报告对于报告学生而言,带来的成就感不高,对于英语活动的兴趣也会减弱;对于听者而言,从报告主题到课堂主题的切换,会影响学习的状态和效率;对于教师而言,从报告主题引入到另一主题,会影响课堂的效率。由此,不合适的值日报告选题反而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2.耗时较多,小组分工不明确。
根据《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调查分析研究》中指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做一次值日报告耗时很多,他们认为时间耗费在搜集和筛选信息,小组成员常常无法找到一起工作的时间,还有因为意见不一致而导致准备时间过长,因为准备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完成其他科目学习,因此学生会出现倦怠,会出现应付心理。超过十分之一的学生抱怨团队分工不均匀,有的同学做得多而有的很少甚至不做,只是一味地依赖他人。
        3.口语难度较大。
        值日报告的内容较多为课外延伸部分,对于部分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会出现畏难情绪。且报告形式为口语输出,对于口语较差的学生或不敢表达的学生,较难的值日报告会影响对于学习英语的信心。
        4.评价方式单一。
        对于值日报告的评价多为口头评价,对于学生未能起到促进作用。报告评价应该关注到不同层次,帮助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也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三、提高值日报告实效性的解决策略
        对于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并将值日报告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以下有几点措施可供参考:
        1.不同学段,不同形式。

        在进行值日报告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按照英语能力发展进阶,建立循序渐进的值日报告体系。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相应难度的报告形式。
        (1)小学低段:对于低段学生而言,只能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但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此时,值日报告内容更侧重于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基于这一特点,值日报告形式可为自我介绍、根据问题进行采访、角色扮演、表演英语歌曲、朗诵英语小诗等。
        (2)小学中段:小学中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争对这一学段的学生,值日报告的目标可以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培养思维品质。中段值日报告的形式也延续低段报告形式,但需要在内容和难度进行螺旋式上升。也可以采取新的报告方式,例如:表演小故事或短句、配音、介绍自己的经历、介绍一个国家等。跟低段的要求不同,中段的值日报告需要学生具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并在英语表达中,开始注重语言的连贯性。
        (3)小学高段:通过低段、中段值日报告难度形式的循序渐进,高段的英语值日报告更具有专业性和完整性,为初中的英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段的值日报告可以结合PPT进行介绍和讲解,也可以采取演讲、辩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从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高段的学生具备合作意识,但在合作完成的值日报告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来确定分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所展示,有所收获。但高段学生的功课任务紧张,值日报告的频率可根据情况降低,教师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 1984)。
        2.教师把关选题,有效结合课堂。
值日报告是开课很好的切入点,有趣的话题和拓展的知识都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值日报告能与本课内容无缝衔接,进行知识的互补加深,是提高报告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备课时,可根据本课的主题和话题,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报告主题,让学生不但能根据自己能力和兴趣选择,教师也能把控报告和课堂的完美融合;除此之外,值日报告也可以与大单元教学相结合,以大单元主题进行值日报告,这样有助于学生结构化知识。英语课堂值日报告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实现课堂到课后延伸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具有它的独特性和潜在力。
        3.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值日报告的及时评价,有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在值日报告的评价机制上,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
        (1)制定值日报告评价量表
        值日报告评价量表可以结合每学段报告目标来制定。比如低段的值日报告评价可以从敢于表达,积极参与,认真准备,表演自信大方、语音语调模仿到位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与反馈。值日报告的评价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在评价中总结经验。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帮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发展。值日报告也可作为期末口语测评的一部分,让学生认真对待值日报告。

芳  华

理论与实践

四、总结
        值日报告是课堂中小小的一个环节,但对于培养英语综合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也是课堂向课外延伸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延续使用值日报告,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们应及时解决值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在英语教学和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苏霍姆林斯基.1984.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于红.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调查分析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13(01)。
4.张君.论英语值日报告的实效性[J].黄山学院学报,2009,11(04):104-106.

双减下小学体育各年段作业的创新布置

刘宇杰

        摘要:自从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之后,作为教师必须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中多动脑筋、想办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转变体育教育理念,在双减背景下创新布置小学体育各年段作业;通过课后亲子互动体验丰富的运动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与家长运用体育作业册提高体育能力,从而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形成良好运动习惯,深入开展和落实“双减”政策,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小学体育;作业布置
      一、双减下小学体育各年段作业的创新布置的必要性
        小学是孩子们基础教育的起始时期,自从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能打造新的体育课堂,积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各年段小学生的体能势在必行。教师积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活动,使用作业册创建新的平台,积极设置全新的亲子互动活动,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积极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小学生与家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级段的小学生及其家长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形成良好的体能训练氛围,积极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少年强则国强”,实现体育强国梦,真正达到五育并举,把体育上升到教育发展的新高度。
        小学体育课堂要克服存在着教学形式单、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体验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尊重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人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作业的设计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小学生不仅能够参与体能训练,还能持之以恒,而且能够在学习体育训练和技能中做到:会做、能做、坚持、完成,把小学体育学习的技能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而使小学生真正的成为体育训练的主人,使体育成为孩子们一生生命获得不断滋养和壮大的工具。那么,如何在小学各年段实现作业的创新布置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做法,供大家商榷。
        二、双减下小学体育各年段作业的创新布置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育理念,积极宣传体能作业功能
        为了响应国家的收减政策,实现体育课的提质增效,我们积极宣传体育作业的重要性,来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质锻炼,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为此广大体育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精心设计了小学《周末亲子体育健身训练册》。根据学年班级不同、班级学生层次不同,对于体育作业设置的强度、难度和动作时间数量要进行科学论证,紧密结合《义务阶段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计划性、灵活性、有弹性的作业布置,编写体育不同年级段的作业,做好体育作业具体设定,争取学生能够跳一跳就完成,尽量减少学生作业的强度和难度,造成不必要的体能练习的负担。在训练册的设计中,教师们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结合各个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积极引导家长和孩子做好亲子训练、健身活动,积极做好家校沟通,发挥家长对孩子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在我们设计制作的《周末亲子体质健身训练册》中,设计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龙娃、龙妞和龙爸龙妈们,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远比一个身体孱弱的孩子幸福。一个健康的、热爱运动的孩子,即使在他人生中遇到挫折,运动带给他的拼搏精神将引领他走出困境……少年强则国强。”通过用这样的富有人情味和道理的语言来倡导爸爸妈妈与孩子进行周末体育必做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作业,深情地激发家长督促和引导孩子,使孩子的体能早日达到国家体质监测标准。
        (二)创设个性作业内容,激发学生锻炼体能兴趣
        体育教师创设个性作业内容,激发学生锻炼体能兴趣。在训练册中的项目分成挑战项目和自选项目。挑战项目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小龙人体能大挑战中规定了挑战的内容、挑战的原因以及挑战的方法和挑战的标准。在温馨提示中,要求家长要记录孩子进行挑战之后的成绩,通过成绩的记录,家长可以形象简单的对比,看到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对孩子进行学情分析,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例如在挑战内容:一分钟跳短绳中,规定了一年级小学生要完成三组跳绳,每组计时一分钟。每一组中途尽可能不让孩子休息,要引导孩子坚持、坚持、再坚持。通过一分钟跳短绳目标作业,锻炼孩子的耐力、体能以及手脚、手脚和身体的协调性。在挑战标准中,规定了小学生挑战优秀、良好、及格、继续努力。那么在评价中更加重视评价标准的人性化和多样化,显示体育教师对孩子多元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孩子继续努力的兴趣,为孩子继续努力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尤其根据个性化区别,为各个年级的孩子们设计了自选锻炼项目,提供了跑步、太极、街舞、打羽毛球、篮球、足球、骑车、轮滑以及游泳等自选项目,体现了作业设计个性化的特点,适度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
        (三)重视亲子互动体验,提高作业训练实用水平
        重视亲子互动体验,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提高作业训练的实际操作水平,积极提高小学生身体体能素质。通过家长在作业册中的自选项目中筛选孩子喜爱的运动,希望龙爸龙妈们参与进来,掀起亲子运动健身的新风潮。希望每个家庭的父母积极利用周末时间,与孩子都能够一起打球、骑车、跳绳等等,进行各种体育锻炼。不仅是要将孩子体能提升到新高度,更是希望每个家庭都有健身运动的好习惯。我们在提交的《周末亲子体质作业训练册》中,收到了各个家长积极的反馈,看到家长和孩子都动起来,一起到户外,不仅去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各种美好,而且还进行了其乐融融的各种体育活动,不仅使孩子养成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家长和老师才能真正的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宣传,学校的各个年级小学生的家长们进行了积极的响应。体育教研组的老师们,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的特点,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制定了各个年级体质锻炼目标。在锻炼目标确定过程中,老师们精心编制的作业册充满了人情味,也充满了正能量,激发了家长为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四)利用作业丰富内容,积极渗透德育思想教育
        为了丰富小学生的体育知识,在周末亲子作业设计中,教师还设置了体育小知识测试,还要动脑提高自己的智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设计了运动名人故事的介绍,使孩子能够认识到很多体育名人,他们都是从小注重自身的体育锻炼。例如,李宁、邓亚萍、伏明霞、刘璇、宁泽涛、林丹、郭晶晶、姚明等等。这些体育名人的介绍,不仅记录了他们擅长的项目,而且介绍了他们成才成长的道路。通过展示他们取得的成就,向小学生宣传体育明星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在体质训练标准测的后面公布了各个年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分数表》。让家长和孩子一目了然了解《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分数表》各项数据,使得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身体体质有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使得家长科学地认识孩子自身发育成长的情况,做到科学有效的进行体育训练,增加孩子肺活量,提高孩子体育达标的水平,促进孩子的体育成绩由不及格到及格,由及格到良好、优秀不断的发展,使家长们认识到引导孩子不断地参与体质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起家长的责任心。
        总之,在“双减”下,为了提升体育教学的成效,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我们选择练习

册的编写,引导家庭亲子小组主动学习训练,培养良好的健身养成习惯。孩子们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师的教学生命线。“双减”下,我们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做好作业设计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祝福他们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白鸿英.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成才之路,2021,10:94-95.
[2]何艳丽.推行体育家庭作业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8:90-91.
[3]梁媛.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1:133-134.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芳  华

2024年3月
第3期

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
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在进行不断的改革,教学内容一直在融入新的知识。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科技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在“人工智能”教学中,多培养一些信息化人才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作为学生积累基础信息技能知识的重要阶段,更应得到重视。教师作为人工智能课堂的重要领导者,应该在教学模式上作出一定的改变和创新,从而提高人工智能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多为社会培养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分层教学模式作为“人工智能”比较新颖且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把其应用到小学信息科技的教学课堂中,希望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促进信息科技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信息科技。 
        1.小学人工智能课堂开展现状分析        2.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综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了更好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可以具备较好的人工智能学习能力,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想要这一策略得到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在使用该教学模式前对班级内的每个学生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了解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才能进行针对性的人工智能教学,更有利于人工智能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在了解学生情况的过程中值得教师注意的是,了解的内容不仅包含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了解学生接触人工智能的程度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学习能力的考核,这样才能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更有利于在信息科技课堂中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分层教学。而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人工智能课堂的过程中,也应该对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相关人工智能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定位,针对于课堂教学中表现比较优异的学生,应该及时地对该学生进行重新定位和分组,且教学内容也应该发生一定的转变,这样才能保证分层教学得以科学有效的开展。

贾作飞

      (2)教学提问分层次
       由于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以及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而人工智能作为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目,想要提高其教学质量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且要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的有效开展。而提问作为“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方法之一,有效地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扩展学习内容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但是,反之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由于针对学习水平比较差且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提问如果他们回答不上来,也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很没有面子,不愿意进一步学习信息科技的知识和技能。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设计分层次
        为了更好地保证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得以有效的应用,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层,保证分层教学的科学性,使分层教学在人工智能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每一课程章节中都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是提高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每一位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那么针对于这些重点知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突出讲解,不能与普通知识点的讲解一样进行略微讲解。因此,在针对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多花费一些心思,要在对知识内容进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拓展,且在教学内容设计中一定要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可以轻松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可以要求该层次的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就算是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需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熟练一些操作技能才算是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这样分层次教学目标的设定才是科学有效的,才能确保人工智能学习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为其他班级人工智能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使小学人工智能课堂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科学有效,实现应用的真正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在现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且人工智能水平还在不断提升。小学作为积累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应重视人工智能课程的有效开展,积极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使班级内学生的人工智能水平可以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小玲.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

芳  华

理论与实践

芳  华

2024年3月
第3期

情境创设玩中学,顺其自然出真知
                                 ——基于“情境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中的应用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发展背景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广泛运用于各个教学领域中,成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联系小学低年级实际教育情况,情境教学的应用可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助力,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或者创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富有情感色彩的、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为学生创造一种更为活跃的语文学习气氛,使情境式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地进行。本文从自身教学实践和经验出发,针对情境教学法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样的知识习得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更加多变和丰富的社会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来满足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而情境教学则是其中一种。针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教师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积极开展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的语言素质得到发展。
一、情境创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情境”这词在新课标中频繁出现,是落实素养立意课程改革的关键条件。其中明确指出:“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还是教学评价的实施,都应该重视情境,尤其是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与高年级段语文教学相比,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字、词、句的单纯的学习和掌握,更在于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怎样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健全多维的教学评估体系,把知识习得、兴趣培养、思维训练、美育德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对于很多生动的事物都有着很大的兴趣。对比其它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所以在开展情境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在了解语文学科的实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创设情境,让情境教学法运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语文要素的教育和人文要素的渗透是分不开的,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各种各样关于“说”的活动,让学生的人文要素外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情境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尤为重要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协作精神,并促进他们的口头表达。
二、情境创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是“情感教学”,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让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相互沟通、交流、碰撞,产生融合、共鸣,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王维维

一堂语文课,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有的放矢创设进行情感教学渗透,让语文的学习时刻都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入情、悟情、抒情。
(一)入情:创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即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文字感知能力十分有限,很难通过文字表达感知丰富的情感内涵。而一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升课堂专注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传达的深层感情,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因素,善于把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创设生活化情境,将生活化情境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便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端午粽》一文时,教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抛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创设浓郁的节日氛围。以此问题将课文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来说一说、论一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如有的学生说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叶和菖蒲,两者都为中草药,能达到驱蚊的效果;而有的学生则说端午节会吃不同口味的粽子。紧接着教师追问:“我们在端午节这天不难看到每家每户都在包粽子,那你们都吃过哪种口味的粽子呢?”如此一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大家说出了多种口味的粽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芳  华

理论与实践

(二)悟情:巧用多媒体,激发课堂活力。
即带入情境,学习课文。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意味着现代化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只是利用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软件,通过朗读感悟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扮演体会情境等方式,根据课文题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将情境以动画和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给予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直观、有趣的语文多媒体课堂。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悟情,走进课文。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一课中,教师可先用课堂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静夜思的动画片段,在课程开始前给孩子们播放,随着画作自然地改变,孩子们看到有动画播放都很感兴趣,饶有兴致地看起来,有的还一边看一边将自己看到的内容表述出来,这样在学生头脑里对古诗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等学生发言后,即可展开课文学习,而视频结束后,孩子们都能基本清楚地表述出视频里的内容及情节,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表扬学生:你们一定猜不到,刚才的动画其实讲述的就是《静夜思》这首诗的内容。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不再像往日一样地害怕、抗拒,对于自己已经了解的内容再到课堂中去深入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除此之外,思乡之情对于小学生理解较难,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一些动画,内容多与小朋友想家,想父母有关,这样的故事更贴近低年龄段学生的情感。随后我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经历,推己及人,便能体会李白的思乡之情,从而理解诗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三)抒情:以文本为依,丰富情感体验。
即情境还原,解读文本。走进课文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并把感悟表达出来,而这种感受的表达方式就是“说”与“写”。入情是积淀,悟情是积累,抒情则是输出,课堂阅读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情境就是输出的有效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段课堂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联系教学内容选择主题或素材创建角色扮演故事情境,通过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体会情境,使学生明确故事情境中各角色之间的关系,熟悉所要进行角色扮演的课文内容,分组或分人准备角色扮演。例如在学习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中,教师引导学生角色扮演狗熊和狐狸的对话,让学生在分清不同角色的基础上,读好角色的对话,体会角色当时的心理,读出祈使句和疑问句的语气。
总之,情境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适应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致力于营造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观察、思考和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小学生更喜欢语文课,也能让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现力得到有效地锻炼和提升。让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言语用自己的思想来表达,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思维与美感。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使“情景教学”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绚.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34):43-45.

[2] 李子伊,雷云.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教学与管理,2023(30):90-94.
[3] 肖玉芬.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普童话,2023(38):43-45. DOI:10.3969/j.issn.1673-9442.2023.38.016.
[4] 汪淑平. 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行动研究[D]. 江苏:江苏大学,2022.
[5] 颜东旭.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C]. //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3:1-4.
[6] 杨婷. 小学语文中段口语交际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行动研究[D]. 包头师范学院,2021.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芳  华

2024年3月
第3期

浅析新技术支持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郭学毅

         摘 要:“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做出改变,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数学课堂,将课堂教学与各种教育技术进行融合是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主动性适应,更是提升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浅谈了新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关键词:数学;新技术;课堂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而“双减”政策、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使得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三维目标转变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综合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的教育要求下,教育与科技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提升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面
        在“双减”政策、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作为数学教学主要参与者之一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对于最新的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转变较快,能较好地跟上时代的脚步,但也有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尤其是老教师,教学思维固化,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速度较慢,效果较差,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提不上去。其次,教师教学中更加关注备课、练习等方面,而忽视了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的创设,课堂教学成了一言堂、无声教室,教学中存在传统化、僵硬化和模式化的问题,也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2.学生的学习方面
        “对一件事情的热爱才是全力以赴的动力”,学生们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也是如此,但由于数学知识更加枯燥、干瘪、抽象,理解难度较大,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依赖板书和教师口述的知识传递方式显得枯燥乏味,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并未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也就没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效率低下。
      二、新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变革与创新
        1.新技术的融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提升
        1.1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备课过程,更多依赖的是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及教师个人的经验阅历,素材来源渠道少,知识的传递中拓展不足,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抽象的概念论证不足,仅依赖教材上的一些配图和文字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吃力,效果差。而互联网拥有丰富且优质的在线课程与教学资源,如今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作为中心,借助互联网获取以前所不能得到的素材来丰富教学内容,主动扩展一些知识,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有更多研究空间,思维变得更加活跃[1]。比如在“平移与旋转”备课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可借助互联网平台找寻一些典型的动画、视频,立体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平移和旋转,体会当中的变与不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降低学生对该知识点理解的难度。
        1.2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
        传统的数学授课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本书,全靠教师的口述来呈现知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主动性并没有体现出来。今天各种全新的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之后,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观。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新课的导入环节,虽然课堂导

入环节时间很短,但是可以对课堂教学质量、效率产生决定性作用[2]。比如在“数的发展”的授课过程中,通过电子白板呈现数的发展的过程视频,人类智慧的呈现既勾起了学生们对外面大千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其次,在数学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或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引导来搭建简易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是无法满足在视觉文化浸润下长大的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要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不妨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创设多维、立体的教学情境,以充分的感官刺激激活学生的课堂情感[3]。例如在“里程表”的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理解里程数与里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给学生呈现实际生活中的相关视频,为学生创设对应的真实情境,降低学习难度,通过视频、图片资料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最终从给出的各种素材中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分析归纳出里程数与里程表读数的关系,实现课堂教学的预设效果。
1.3改变了教师的课后反思和评价的方式
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平时的教学实践,在实践当中,学会总结和反思,才有助于教学活动更好开展,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反思和评价更多是教师通过课堂表现来进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足,限制了教学效果。在各种新技术不断与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我们除了依靠课堂效果来进行反思总结,还可以通过一些测评软件、数据平台进行教学评估,比如智学网、慧学星、多分等大数据平台,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遴选出班级中相对突出的薄弱知识点,以及存在问题较大的学生,为教师的针对性教育和查漏补缺提供了更精准的数据支持,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芳  华

理论与实践

芳  华

2024年3月
第3期

        2.新技术的使用带动了学生的高效学习
        2.1改变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方式
        在新课内容的正式讲授之前,进行课前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所学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课堂上紧跟老师步伐。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预习系统性、方向性差,且预习的素材来源基本只有教材,预习效果不尽人意。因此,要想提升数学的教学有效性,我们不妨利用现代技术优势,让学生们在教师的有效辅导下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用纸币购物,尤其是付钱和找钱自行计算,让学生们在这些实际操作的支持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预习,认识人民币、换算人民币,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2.2改变了学生的课中学习方式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于时间紧、内容多且难度大,基本是由教师全程讲解,学生很少有主动思考、参与活动的机会,处在相对被动的地位,不符合课标中所说的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在当下加入技术元素的数学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动画、PPT课件、希沃白板等软件,展示视频,制作趣味测试等,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过程中,从而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4],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分析的能力得到培养。
        2.3改变了学生的课后反思和改进方式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成果需要课后进行反思和巩固,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需要有明确的认知,才能找到改进和完善的方向和措施。过去学生解惑的渠道不足,知识的巩固不够。如今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式交流平台,学生可分享学习经验、学习心得,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也能探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产生的疑惑,其他同学和教师也可以在线指导与答疑,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慧学星一类的大数据平台,更是有对学生学情的具体分析,学生可以登录该平台,通过平台上的各项测评数据信息明确自我的优势和短板,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后学习和巩固,学习的成效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顺应新课标的变化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将新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数学教学能力。故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对技术支持下的现代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中去,积极学习和合理使用新技术,创新和完善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借助各项全新的教育技术,也有利于拓展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丰富和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永琴.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分析[J].数据,2022年09期
[2]刘金香.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学课程辅导,2021年01期
[3]刘治.现代技术支持下的数学课堂[J].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3期
[4]徐建峰.基于信息技术背景探析教师教育能力与教学方式的变革[J].新课程,2021年31期

摘要:地方音乐是天府文化传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载体,它展示了一定区域内的历史发展、文化变迁。地方音乐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当今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实施,与此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天府文化,热爱天府文化,对于天府文化的传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围绕如何加强对天府文化-川蜀音乐保护与传承,分析川蜀民俗音乐的发展史、艺术特点以及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推动民俗音乐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天府文化;文化传承;中小学音乐课堂;有效运用
天府文化艺术传承的目的与意义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让人文成都别样精彩。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底蕴体现着各地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培养中小学学生植根于内心的热爱家乡、热爱天府文化、热爱学习的热情。天府文化,是成都人共同的传承,而在天府文化的浸润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展示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对于诠释城市独特
的文化魅力而言,具有长远而重要的意义。推动川蜀民俗音乐以及天府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须要明确意义、确定方向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宣传与传播。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

                    浅谈天府文化艺术传承
                                  ——以民俗音乐在中小学中的作用与建议为例

何达阳

理论与实践

文旅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交流合作,实现天府文化可持续发展,使之在新时代焕发艺术生机与独特风采。
一、四川民俗音乐发展的特色
不同区域的音乐创作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各异,而对其有着深远影响的是各地不同的生活习性、民族风俗以及语言的不同,因此,也造就了不同的地方音乐文化。四川地区的音乐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富有浓郁的开放性、地域性特点。四川地区除了汉族之外,还生活着其他少数民族,比如说:土家族、满族、傣族、纳西族、布依族、、羌族......不同民族的多样化,造就了各地的歌曲也非常的丰富,并且具有独特的艺术色彩。
四川,也被叫做川或者蜀,有着悠长的历史、和独特的巴蜀文化。由于四川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群山环绕,常年都是水秀山青的,造就了许多形式各异的山歌。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例,这首歌曲是巴蜀十分经典的山歌,歌曲明朗、声音高亢,其中有着四川独有的地方语言伴随,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让歌曲的传唱度更高,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体现。
二、四川地方音乐课程开发的价值
根据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根据规定要求,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可以根据地方情况、学校情况自主进行研究和开发适宜的音乐的课程。”[7]“在开发和利用地方音乐资源时,必须了解其地方环境、人文对学生的影响,与此同时,也要学会观察和利用周边资源,将其有利整合进入校本资源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实施,与此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天府文化,热爱天府文化,对于天府文化的传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8]
因此要对如何更好的引进地方音乐以及如何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实施进行积极的探索。如果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传统文化,也可以增强家乡荣誉感、民族自信心,对弘扬我国的地方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川蜀民俗音乐发展与现状
(一)地域环境影响
川蜀民俗音乐历史悠久,起源地的环境对其形成有较大影响。一方面,地理位置给音乐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素材;另一方面,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同样为当地音乐注入了非常浓郁的民族艺术元素。再加上世代生长于斯的当地居民与自然联系紧密,水域、田川和草木茂盛的山野、草坡、树木等对人们的思想情感、思维模式及行为举止都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川蜀民俗音乐具有着无与伦比的神秘气氛与浪漫情怀。
(二)保留个性风格
四川不仅有着曲调慷慨的山歌,因地势的差异,四川也有着独具特色的川江文化。在著名音乐家李双江老师演唱的《川江号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江河人民的缩影,这是纤夫们为了减缓疲劳自主形成的一种口头音乐,简单朴实的音乐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通过李双江老师的传唱,我们进一步的走进、了解,知道这是纤夫们辛劳时的娓娓诉说,知道这是当地的一种民俗文化。
(三)区域性特征
因城乡发展存在差距,导致川蜀民俗音乐仍只在小范围内发展,无法被快速发展的城市所接受。并且在一些偏远山村也不会有心思去欣赏民俗音乐。同时,(从各项数据显

示,我国目前对于地方音乐课程的开发起步相对较晚,获取的相应成果较少,还需继续加强实施力度。 天府文化民俗音乐的宣传力度较小。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抖音、短视频平台等多种途径对川蜀民俗音乐进行推广与宣传,这就使川蜀民俗音乐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价值无法被更多的人了解,其发展自然受到严重影响。
        四、推动民俗音乐发展的措施
  (一)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管理体制
  为进一步发展天府文化民俗音乐,当地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推动民俗音乐发展。要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宗旨,打造多元化的文化娱乐项目,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不断探索出符合社会化、科学化和产业化趋势的民族文化传承新道路。要完善天府文化发展管理体制,进一步开发、挖掘、整理天府文化民俗音乐的表演形式;要扩大宣传与传播,加强与学校交流与合作,促进天府文化民俗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3]。
      (二)促进剧院学校结合,推动当地文化传播
  天府文化发展过程中,如果进行有效传播传承的焦点问题。天府文化的传播的有效途径能对天府文化艺术传承起巨大作用,对此,在四川成都,可根据成功的案例对当地文化馆、剧院、等进行改进与完善,促进与学校的合作。以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接触到天府文化艺术,例如,当地民俗音乐表演者可以进入校园,开展长期的天府文化艺术传承课程,与学生进行交流演出,推动文化传播到下一代的机会,能更好的进行天府文化艺术传承。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交流合作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措施进行宣传,扩展抖音短视频、等多个报道渠道,做到民俗音乐事事有报道,时时有宣传。加强民俗文化与外界交流,派遣团队进入中小学进行表演和交流,有利于加强民俗文化与外界联系,增进友谊,为天府文化传播与传承突出作用[4]。天府文化民俗音乐具有强烈的川蜀文化气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天府文化民俗音乐与成都中小学结合在一起,推动天府文化融入中小学课堂,使课堂多元化,更具有乡土人情风味。
      (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与中小学学校有效结合,有利于天府文化、民俗音乐发展。可以从当地学生教师着眼,使其能够正确认知民俗音乐发展的意义,从而扩大天府文化、民俗音乐影响力的辐射范围,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天府文化[5]。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建立教师队伍,每个学校选拔优秀老师进行统一学习培训,让天府文化更快的传播散发到学生。制定和完善奖励机制,给予天府文化传播的学校、教师、民俗音乐工作者物质与精神上的鼓励,以此来推动当地对天府文化民俗音乐的传承。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更多的人学习天府文化、民俗音乐,继承与弘扬民俗音乐,使之在新时代焕发艺术生机与独特风采。
      (五)大力扶持乡村艺术教育、校校联盟传承天府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美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同时提出,美育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只有把美育工作作为基础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农村艺术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云因的限制,显露出许多的问题,虽然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大力扶持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还有待提高。各地教育局,文化宫等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应该对接农村中小学,帮助扶持进行天府文化的教育。农村小学艺术教师缺口大,可建立网络云平台,远程教学。同时展开培养乡村音乐教师,提升教学方法,通过捐赠一些教育,推进在农村的教学中,更好的传播天府文化,引领新农村的孩子们在天府文化中熏陶,是天府文化扎根于基层,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 覃俐婷,陈翰戎.湘西苗族丧葬民俗音乐演唱研究——以古丈县坪坝乡为例[J].艺术评鉴,2019(04):32-33.
[2]胡晓悦.湘西民俗音乐研究的定位及趋向[J].北方音乐,2017,37(01):25.
[3]宾阳.湘西凤凰民俗音乐的传承与保护[J].当代音乐,2015(15):67-69.
[4]李璐.湘西苗歌文化的教育传承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5] 吴成祥.湘西吉首、凤凰生态旅游音乐文化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
[6](宋沛、马兴兰.传统音乐资源开发在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内容选择中的作用.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第35卷第一期,2019年6月)
[7]( ®邱小芳.云南贡山丙中洛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04-1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30)

小学语文低段小组合作学习

王倩茜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在小学二年级语文学习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及有效性。首先,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其重要性进行了深入阐述,认为此方法能提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力。进一步而言,我们将理论落实到实际中,探索了小组合作学习在二年级语文课堂的实践过程。在该实践过程中,我们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教师的观察,调整并优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此方法的为教学效果。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显著,不仅仅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也在他们的协作能力以及语文学习效果上均有显著改善。因此,本研究为小学阶段尤其是初级年级语文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二年级语文课堂;学习积极性;协调与合作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目前,各类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也层出不穷,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在这些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发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尤其关注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围绕这一研究焦点,我们首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采用了各种实验和调研方法,对二年级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我们根据研究发现,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以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通过此研究,我们期望能为小学阶段,尤其是初级年级的语文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灵魂,是民族的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希望能为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层面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 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1.1 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构建在社会交互学习理论之上,该理论源于维高斯基的心理学理论,主张知识是在社会交互过程中被构建的。在这种理论观点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便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即为团队合作。所谓团队合作,简单而言,即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提升学习成果的一种教学策略。具体来说,这就要求学生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团队合作中来,以此收获个人的学习成长。这种合作形式的重要性在于,学生们的交流与讨论能带来多视角的思维碰撞和深度挖掘,这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们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更好地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需要理解其中的关键概念以及对应的策略方法。首先,人际合作通常涉及到“同理心”,即理解和接纳他人观点的能力,而这恰好是小组讨论活动的关键所在。其次,有效的协作需要明确的角色分配和职责,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知道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个体和团队的目标结合,帮助团队达到整体目标。最后,重要的是,小组成员间应该建立起良性的相互依赖关系。简而言之,小组成员需要认识到团队的成功取决于每一个成员,所有成员都需要相互协作,共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同完成学习任务。 然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明确的合作指导和适当的教师引导。首先,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需要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其中包括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学术的自由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积极创建和维护这样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支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其次,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确保每个成员明确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促进成员间的合作。同时,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指导他们如何引导讨论,如何处理小组内部的冲突,如何评价和反馈他人的表现。最后,制定和执行评价标准也是重要的一环,它对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升小组效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主要归结到以下几点:以社会交互为知识构建的重要环节,强调团队合作的影响力,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建立良好的合作环境和评价机制。这些理论为我们在二年级语文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也对我们未来在课堂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1.2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其重要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显著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一起探索、分析、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结构,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和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从教师的教导和个人单一的学习方式中获得解脱,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协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小组活动旨在收集、分析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合作和领导才能。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需要学习如何有效与他人交流,如何提出有益的建议,如何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观点,如何建立和发展团队合作。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需要共享资源,互相协作,克服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他们不仅要尊重他人,也要尊重小组的决定,显示出责任心和诚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的是尊重和诚实的价值观,以及合作和分享的精神。这对于他们的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树立意义重大。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小组活动也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因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利用已有知识,推断和解决问题。此外,将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更愿意去尝试,去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综上,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协作能力、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学习效果等角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小组合作学习在二年级语文课堂的实践
2.1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二年级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效果显著,尤其是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践中,我们通过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置身于一个小组,他们会有更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他们会更倾向于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这是因为在团队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的发言、见解和行动都会影响到团队的最终表现。这

种环境下的压力和期待给了学生一个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平台,从而大大的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我们也尝试搭配合适的激励机制,以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有效的策略是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给予达成目标的团队相应的奖励。这种奖励不单单是物质奖励,更多的是对学生团队付出的辛勤努力的肯定,让他们能明白他们的努力有足够的价值。我们发现,这样的奖励机制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他们更愿意做出更大的努力去达成学习目标。 同时,我们也强调反馈的重要性,学生需要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反馈,以便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提升方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可以互相给予反馈,师生之间也会有更多的互动,这些都有助于及时纠正错漏,从而保证学习效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激励和反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太过频繁或过分的激励和反馈反而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需在激励和反馈中找到适合的平衡点。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配合合适的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能有效地激发二年级语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其教学效果。
        2.2 提升学生合作能力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合作能力是21世纪的关键技能之一,也是现今社会中广为吹嘘的“软技能”。在门课堂日常学习中,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不仅仅是解决具体的问题,也包括完成特定的任务,这其中的一些要求即要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就处于一个真实的社交情景中,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承担领导的角色,有的学生则负责协调和执行任务。他们必须相互协作,倾听他人的观点,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的过程实质上加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比如,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朗读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组长需要有效地指挥整个小组,协调和控制整个朗读过程,而小组成员则需要听从组长的安排,按照任务分工负责各自需要朗读的部分。 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降低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难度和压力,启发他们学习协作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这个方法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相对容易的部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也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学习环节中,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的问题是分别是“小鸟为什么觉得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让他们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各组学生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和合作,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并共同完成了问题解决的任务。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在深入探索、分析问题的同时,了解和认识他人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这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有机会锻炼并提升自身的协调和组织能力。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心目中的“最美妈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都需要通过集思广益,选择出最能代表他们对“最美妈妈”的理解的图片或者文字,再通过小组成员共同的讨论和改进,最后形成最终的展示作品。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提高了他们的协调和组织能力。 总的来看,二年级的学生处在一个个人自治意识逐渐形成,对社会性活动产生强烈兴趣的年龄段,对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也提升了学生的协调与合作能力。
      三、 实践问题及改善策略
        3.1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学习小组的构建并非容易事情。尽管我们尽可能地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征进行分组,但依然存在“强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势”学生支配小组活动,或者某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积极参与的现象。此外,学生的角色分配与个体特长的发挥也是一大问题,有时难以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我特长。 其次,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适应性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需要较多的时间,这或许会造成课程计划的进度滞后,因此如何平衡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和其他教学内容的比重成为一大挑战。登请求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小组活动的有效监控。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保持高效的学习态度,同时避免困扰学生的负面情绪,如不协作、不参与等。 再者,评价方式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个体成绩评价方式很难公正公平的评判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因为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贡献度难以量化,因此需要探讨一种可以同时考虑到个别学生的贡献及整个小组的表现的评价方式。最后,如何克服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排斥感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本研究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一些学生可能对新的教学模式持质疑或排斥态度,因此需要教师和学校采取一定的方法,提前做好心理引导,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 以上提到的问题,均是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每一个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毕竟,我们的目标正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提升到极致,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如何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2 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实际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学生间的合作效率较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影响到了学习效果、任务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解决,以更好地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首先,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合作效率,我们需要优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在设计小组合作活动时,我们需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需要完成的任务。同时,我们需要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而不是个别学生单独完成。我们还可以设立合作规则,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地合作,如交流、讨论、决策等。 其次,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冲突是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一环。冲突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合作的进程,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冲突。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检查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状况,天时地利人和地探寻问题,协助学生解决问题,以确保合作流程的顺畅。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确保任务的分配恰当。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邀请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自己的小组,可以避免操作量太大或过小的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教会学生自我评价以及针对其小组合作能力的评价,这样可以持续优化他们在团队中的表现。 总的来说,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及其协作能力,我们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出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从而为小学二年级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研究,我们娓娓道来了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在二年级语文课中的应用实践,证实了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显著提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通过不断适应学生的实际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我们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优化了学习效果。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具有显著效果,同时还在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语文学习效果上取得了较大突破。不过,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实证数据来支持这一观点,并期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供更有效的少儿语文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德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2021
[2] 薛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升学生识字学习效率的研究——以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1
[3] Z Xu,D Liu,RM Joshi.The influence of sensory-motor components of handwriting on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in second- and fourth-grade Chinese children[D].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9
[4] 格桑拉姆.浅谈牧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传奇故事,2022
[5] 周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以重庆市s小学为例[J].,2019
[6] Y Yao,XP School,SI Park.Analysis of Reading Teaching Design for the Second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D].,2019
[7] 王琳.小学语文四研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J].,2019
[8] LUODandan.Strategies of Effec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Core Literacy[D].,2022
[9] 李秀玲.合作学习法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20
[10] 庄香香.小学高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研究[J].,2020
[11] 薛锋伟.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J].知识窗,2021
[12] 武颖华.浅析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J].中国新通信,2020
[13] 姜有芹.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有效互动[J].课程教育研究,2020
[14] 刘亚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2020
[15] 张文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2019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理论与实践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
           ——以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Module4为例

黄丹霞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强调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的作用。在课程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基于新课标理念,老师要改变以往碎片化的教学方式,挖掘单元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关联性、实践性和意义性,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大单元教学设计,厘清单元设计思路,尝试为教师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主题意义 大单元教学 整体性 关联性 核心素养
        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内各语篇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其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1】本文将以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起六下Module4为例,呈现在主题意义探究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目前,基础英语教师已逐渐具备在大单元视域下设计课程的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课程整体性不强,课程间关联性不强,固化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单元育人价值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老师在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应该把握学情,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现有能力设计课程。以新课标为理论指导,解读单元内容之间的关联,分析意义指向;解读教材与学生的关联,确立主题落脚点;基于主题意义,明确单元目标;基于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整合单元板块,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整体设计课程,层层递进;归纳总结,形成结构化思维。
        1. 解读单元内容之间的关联,分析意义指向
       从主题意义整体视角出发,整体分析模块内容,解读单元内多个语篇内容,主要词汇,核心语言,及相应的学习活动等,分析各个语篇间的内在关联和主题意义导向。
Module4这一模块包括2个学习单元:Unit1 The balloons are flying away. Unit2 The apples are falling downstairs.这一模块的话题是生活中的troubles以及寻求和提供帮助,通过Listen and chant(配图歌谣),Listen, read and act out(核心对话),Listen and say(重点句型)practise(语法训练)Look, listen and say(对话语篇),listen and read(核心短文),Listen and match(听力检测), Listen and read then say the poem, (配图诗歌)等版块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生活中所遇troubles,合理回应并思考恰当的应对措施。
       从各个版块的主要内容和编写意图来看,每个版块都紧贴话题,从描述troubles,寻求帮助到针对troubles思考合理措施再到正视troubles,螺旋上升,层层递进。
        2. 解读教材与学生的关联,确立主题落脚点
        解读完教材内容关联后,老师需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语言储备,当前与未来现实需求的关联,以此找到单元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对接点,确立主题意义的落脚点。【2】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相关语言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有相关生活经历以及应对困难,提供帮助的能力。基于学情和单元内容分析,将本模块主题落脚为两个层面:一,描述生活中所遇troubles,礼貌寻求帮助,恰当回应,思考合理应对措施;二是正视troubles,沉着应对,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主题意义的确立不仅实现了发展语言能力的目标,同

时也实现了学科育人的目的。

        3. 基于主题意义,明确单元目标
        在解读了单元内容间关联,确立了主题意义后,设计体现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融合发展的单元整体目标,并分解为体现关联性和递进性的课时目标,是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保障【3】。在Module4教学中,为了引领大单元教学顺利开展,同时指向英语学科素养的要求,鉴于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已经学习过现在进行时和寻求、提供帮助的相关表达,将本单元教学目标设置为: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研究

        以上教学目标指向语言目标和非语言目标,体现了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
        4. 基于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了统领单元教学,在此基础上设定的分课时教学目标才是单元教学的具体方向,也是实现单元总目标的路径。每个课时目标都是在为单元总目标服务,各课时目标之间互为关联,环环相扣,螺旋递进,可操作,可检测,以此逐步实现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
        针对本单元内容,以单元总目标为依托,设置了如下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对话中Simon妈妈所遇troubles和求助,以及Simon和 Daming的回应(学习理解) 2.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转述对话内容 (应用实践) 3.描述迁移语境中人物所遇troubles并帮助他们礼貌地进行求助 (迁移创新)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对话中女士在购物时所遇troubles和求助,以及他们的回应和帮助(学习理解) 2.通过角色扮演和导图复述,尝试运用核心语言 (应用实践) 3.通过绘本阅读,能够梳理故事中主人所遇troubles以及狗狗是如何帮助他的 (迁移创新) 1.在前两课的基础上,通过图文配对,理解新的补充文本并生成范文(学习理解) 2.通过观察,对比,归纳范文,对核心句型进行有层级的仿写 (应用实践) 3.学生基于图片信息,创设对话情 景,补充句子完成对话剧本,完成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迁移创新)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迁移创新)

        各课时围绕单元主题展开,课时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语言学习渗透在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中,学习活动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逐步展开,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整合单元板块,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本模块Unit2核心语篇提出了一位女士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troubles,文本以Who can help me?作为结尾。综合考虑学生目前已有知识储备、和本单元要实现的正视troubles,沉着应对,积极思考解决措施的育人目标, 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文本进行了合并。把Activity2(核心短文)和Activity3(听力检测)的语音内容融合成为学习文本。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写作范文,增加了补充文本。经过整合和补充,大单元教材内容更加体现出关联性,递进性,知识体系更为科学。

        6.整体设计课程,层层递进
       课时一,侧重于描述troubles及寻求帮助。课前通过练习单让学生勾画出其中的现在进行时结构,为本课的学习进行语言准备。再通过调查表了解学生们在生活中较常遇见的麻烦,接下来过渡到What are the troubles for Simon’s mum?进入本单元的学习。完成文本梳理后,再次回到课前的调查表,运用刚才课堂所学语言知识描述自己的troubles,并尝试寻求帮助,形成首尾呼应。
        课时二,侧重于回应求助,思考应对方法。以和主题相关的歌曲进行热身,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再次巩固本单元核心语言。课堂中先通过核心语篇梳理文中女士所遇troubles,再以整合文本帮助学生学习进行回应,提供帮助。课堂上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理解内化语言,再出示爱心清单,思考How can you help them?课后结合相关主题的绘本,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绘本中所出现的troubles和帮助措施,实现对语言的迁移运用。
        课时三,侧重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遵循课标要求训练学生能写出几句语意连贯的话。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沉着应对,积极思考解决方法的能力。课前让学生们帮助家长做一件事情,并做简单记录(中文,英文均可)。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场景中的人们遇到了哪些troubles,思考自己可以提供什么帮助。以补充文本作为范文,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形成写作框架。
        从课时一到课时三,从关注troubles到关注解决方法,再到实际生活场景中遇到问题,求助,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递进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帮助的前提是什么?怎样是更合理的帮助方式?一步步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课程的最后,设置了两个创新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根据场景,编写剧本,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完成“我为大运出份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7.归纳总结,形成结构化思维
        大单元教学整合了不同的自然单元,教师要将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围绕大单元的核心话题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教师要对大单元的核心知识进行梳理,包括词汇、句型和语法等,将多个自然单元零散的知识以知识块、知识链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4】所谓结构化思维,是指面对不同难题时,能把零碎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思考,从而系统制定行动方案,以此解决问题。针对大单元教学,在前面几点都已完成的情况下,还需帮助学生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及时带领学生回顾学习过程,通过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与反思:今天学习了什么?这个主题下包含哪些内容?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目标的?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在今天的学习基础上增加哪些维度?......再借助表格、思维导图、图示等,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新知识凝结为一目了然的主题框架。结构化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每节课中生发、积淀而逐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系统化的知识观,既要做到心中有结构,也要依据儿童认知结构的特点来组织教学。【5】
        新课标理念下,面对培养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研究

2024年3月
第3期

新课标理念下,面对培养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基于主题意义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以往碎片化的教学模式,整合学习内容,落实核心素养,实现知行合一。教师必须以2022版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结合当前教学实际,积极探索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教学方法,逐步积累教学经验,创新实践,让单元整体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核心素养的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7-48
【2】杭玉洁.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1,(26):39-42.
【3】李宝荣.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英语学习,2020,(03):41-44.
【4】顾玲意.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2,No.900(35):42-45
【5】朱向明.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形成的策略——以“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师,2022,No.387(01):63-66.

芳  华

教学研究

                   以“数”为路,明晰课标
                              ——以《拨一拨》(试一试)为例

李伟

        摘要:研学新课标,明确数的概念的一致性在本课时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它为依托贯通“数的认识”这一板块的体系建构。在教学中体会数的构成,明确计数单位及其个数在数的认识中的重要性,建立起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的承重墙,抓住知识本质进行结构化教学。
        关键词:数的概念的一致性;计数单位;计数单位的个数;位值概念;数的构成
        一、研学课标,把握方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了“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1]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整数、小数和分数都是对数量或数量关系的抽象;另一方面,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都可以从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的角度来认识。2022版课标特别强调了“计数单位”,并且指出数的认识与运算均要以“计数单位”为核心要素进行统领。计数法是基于数的计数单位和个数,用符号对数进行表示。理解数概念的一致性,能够促进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的发展。[2]
        聚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拨一拨》(试一试)所在知识领域,本课时在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认识这一板块。基于课标的学习,明晰了本课教学的结构和知识本质。把握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是数的认识一致性的体现,也是本课时教学的结构化的基础。在数的认识一致性的基础之上,进而凸显数的运算一致性。数的认识一致性与数的运算一致性互为依托,丰富了数的一致性。
        二、纵观教材,体会结构
        纵向品读北师大版全册教材,数的认识板块一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数字的表示与书写感受数的抽象,感知计数单位“一”“十”第二阶段:20以内数的认识,在体会数位与相应的数值的关系初步感受位值概念。第三阶段:百以内数的认识,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在以“十”为单位按群计数过程中,初步体会计数单位,继续感受位值概念。第四阶段: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万”,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发展位值概念和数感。第五阶段:更大数的认识,了解数级和十进制,掌握多位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在这五个阶段中我们不断完善整合了数的认识知识体系,在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用已学旧知去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关注单元,梳理要点
         从单元知识结构出发,本单元新知学习一共分为了七课时。第一、二课时认识并感受“千”;第三课时认识“万”;第四、五课时认识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第六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七课时在数量估计中以“计数单位”为估算标准进行估计。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经历直观模型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万以内的数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会比较数的大小,逐步发展位值概念和数感。在本单元中学生完成了对第一级数级的学习,在面对更大数的学习中学生有了知识结构和旧知依托,创造出了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
        四、聚焦本课,探究新知
        综上,我们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 教学目标
    (1)知道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体会计数单位与数位一一对应的关系。
    (2)体会数的构成(计数单位的个数和计数单位)。
    (3)让学生从位值角度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数是由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构成的,知道一个数有哪些计数单位并能对数进行拆分和组合。
        难点:体会数的构成,感受位值概念。
        五、教学设计
      (一)知识课堂,探寻数的发展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那你知道数的起源和发展吗?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这个视频去了解一下吧!
        【设计意图:在动画中了解数的发展,感受在人们计数过程中计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回顾旧知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数位顺序表。感受计数单位和数位一一对应的关系,知道一个数是由若干个计数单位及其个数构成。加深对位值制的理解,把握这一知识生长点。】
        板书:
                                                               数位顺序表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二)新知探究,明晰数的构成
        过渡:在刚刚的动画视频中我们知道了一个数是由若干个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组成的,今天老师也遇到了一个生活中的大数2128。
        师:你能读出来吗?你能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出来吗?
        生:读作二千一百二十八。
        板书:
                                                                数位顺序表
                                                                      2       1       2        8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一个多位数由若干个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组成
师:你知道这个数由哪些计数单位组成,分别有多少个?(PPT出示教材图)
师:请你来结合下面的图看一看,说一说。这样表示对不对?他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1:对的,我从淘气的方块图里看到,从左往右两块大正方体表示2个千、一片小正方体表示1个百、2条小正方体表示2个十、8个小正方体表示8个一,合起来就是2128。
师:说得真清楚,那笑笑的对不对,怎么理解的?
生2:对的,笑笑从2128里的不同数位来理解,2128里面有(或笑笑把2128分成了)2个千、1个百、2个十和8个一,把它们合起来就是2128。
师:思路真清晰!第三幅图用计数器表示2128是怎么理解的?
生3:妙想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了2个珠子表示2个千,百位上拨了1个珠子表示1个百,十位上拨了2个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一。它就是2128。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
师:通过刚才看一看,说一说的环节,现在你们知道2128这个数由哪些计数单位组成,分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研究

别有多少个吗?
        生4:2128里有“个、十、百、千”4个计数单位,有2个千、1个百、2个十和8个一。
师:回答的非常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方法,了解大数的构成,理解数的意义】
        师:既然他们表示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三种表示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1:都表示出了2128里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
        生2: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师:说得真好,还有补充吗?
        生2:计数单位排列的顺序也是一样的,都是从几千到几百再到几十最后到几个个,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师:真会分析和总结。看来知道一个数的计数单位及个数对认识这个数的组成很重要。
      【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三种方法的相同之处,让学生知道一个数是由若干个计数
单位及其个数组成的,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结构】
        师:教材上还用了这样的方法来表示你能看懂吗?
      (PPT出示算式2128=2000+100+20+8)
        生:能,我们知道2128里面有2个千、1个百、2个十和8个一,它们合起来就是2128,那我可以用算式表示这几个部分合起来,也就是2128=2000+100+20+8。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在2128里有两个数字2,它们表示的意义吗?
        生2:不一样,从右看第一个2在千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千,表示2个千;第二个2在十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十,表示2个十,所以不一样。
        师:你们同意吗?
        生(全):同意。
        师:说得真棒!老师也同意你的观点,给你点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一说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于位值概念的理解,为理解多位数四则运算算理打基础。】
        板书:
 数位顺序表
              2         1         2         8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一个多位数由若干个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组成
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
        师:这个方法和前面三种比较起来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PPT出示算式2128=2000+100+20+8加情境图)
        生:算式,它更简洁、清楚。
        师:我也更喜欢用算式表示,算式在表示数的构成时更简洁、清晰。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表示方法的比较,对数的表示方法进行优化,引导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用更简洁、清楚的形式来表示数。】
       (三)自主探究 强化数的构成
        师:看来同学们对数和数的构成都有很丰富的认识,接下来你们自己能再找个数来说一说吗?

生1:我找的数是4546,4546=4000+500+40+6。
师:非常准确,还有人来分享吗?
生2:我找的数是2054,2054=2000+0+50+4。
师:真不错,你的算式里怎么有个0呢?
生2:因为我的百位上是数字0,表示0个百所以用0表示。
师:那算式里的0能不能去掉呢,2054里面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生3:算式里的0可以去掉,简化算式,去掉后它们的和还是2054,结果不变。
生4:2054里面的0不能去掉,它表示占位。
师:你们真是善于学习和思考的同学。看来你们对数的构成掌握的真不错。
师:那你们知道由5个千、6个百、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吗?
生:5个千是5000,6个百是600,3个十是30,6个一是6合起来就是5636。
师:回答的非常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找数来说一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数的构成的认识,巩固对数的理解,培养数感。】
(四)课堂练兵 巩固知识结构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表现的真棒,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堂练习,检验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吧!
1.判断题。
(1)540里面的4和304里面的4表示的意义相同。 ( )
(2)2000里面有1个计数单位。 ( )
(3)5420里面有5个千、4个百和2个十 。 ( )
(4)5个千,20个十,6个一组成的数是5026。 ( )
师:请你们来判断。说说为什么?
生1:第一题是错的,540里面的4表示4个十,304里面的4表示4个一,意义不同,所以是错的。
生(全):同意。
生2:第二题是对的,它只有一个计数单位“千”,它的千位上是2,其余数位都是0。0个百、0个十、0个一表示没有。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3:不同意,0只是表示出了计数单位的个数,并不是表示没有这个计数单位,计数单位和数位是一一对应的,2000是一个四位数,它就有4个计数单位。
生(全):同意。
师:大家的回答真精彩!继续下一题。
生4:第三题是对的,个位上是0表示0个一,算式里可以省略不写。
生(全):同意。
生1:第四题是错的,20个十是200,它们组成的数是5206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位值概念,体会数的构成】
2.数一数,填一填。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研究

师:我们继续挑战,第二题数一数,填一填。怎么填呢?为什么这样填?谁来分享?
生1:第一个填“1103块”,图中一大袋糖果表示1个千,一小袋糖果表示1个10一共是10袋,有10个十就是1个百,还有三块糖果3个一,合起来就是1103.
生(全):同意。
师:你的回答真清楚、真完整。第二幅图谁来?
生3:第二个填“1325=1000+300+20+5”,图中有1个大正方体表示1个千是1000、3片小正方体表示3个百是300、2条小正方体表示2个十是20、5个小正方体表示5个一是5,加起来就是1325。
生(全):同意
【设计意图:练习数的构成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为后续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
3.数学游戏,谁得第一?
师:真棒!挑战继续。
师:淘气、笑笑和机灵狗在做打靶游戏。谁看懂了第一幅图?
生2:我看懂了,靶子上不同大小的圆环表示不同的计数单位,最里面的是“千”后面依次是“百、十、个”。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第二幅图机灵狗说他得了221你看懂了吗?
生3:靶子上的小点表示的是这一环的计数单位的个数。机灵狗的靶子在“千”这一环里有没有点表示0个千,“百”这一环里有2个点表示2个百,“十”这一环里有2个点表示2个十,“个”这一环里有个点表示1个一,合起来就是221。
师:很会思考,非常准确。下来谁来算算他们的得分。
生4:笑笑得了1211分。
生3:淘气得了2003分。
师:回答正确!那谁的得分最高呢?
生1:淘气得分最高。淘气得分里有2个千,笑笑得分里只有1个千,机灵狗的得分里一个千都没有,所以淘气得分最高。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也赞同!
【设计意图:体会数的构成,通过练习简单的数的比较为下一课时“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学习奠基。】
4.读一读,讲一讲。

师:同学们在练习中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表现的真不错,老师特地为你们准备了一个数学故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请思考“中国古代记录数字的方法和我们现在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1:中国古代表示数和现在一样,都是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一个数字占一个位置。
师:看来好的方法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是一直被保留和改进的。
生2:我发现了在表示数的时候“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数位)上表示的数大小不同”。
师:其实古人表示数和我们表示数一样都遵循位值原理,而且正确理解位值原理对于我们后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去了解学习。(PPT出示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计数法,加深学生对于位值概念的理解。体现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可为以后学习四则运算和理解算理打下基础。】
六、板书设计
                                                      拨一拨
                                                             ——体会数的构成
                                                 数位顺序表
                                                       2      1        2       8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一个多位数由若干个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组成
                             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孙晓天,张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黄洋

议题及分析
        本课的议题是《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的推进策略。五年级学生处于阅读的浪漫主义阶段,对民间故事有一定的阅读兴趣。选择书中的部分经典故事阅读、交流、讨论、分析,教给学生“抓关键词句、比较体会、整合归纳“等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前期阅读的基础上去探究民间故事的奥秘,激发学生持续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文本解读
        《中国民间故事》收录的是中国广为流传的部分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口头文学作品,主要分为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公案故事等类别,故事语言通俗、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抓关键词句、比较体会、整合归纳等阅读策略,发现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基本特点,习得阅读方法。
        2.通过阅读民间故事,体会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生活的智慧,激发学生继续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抓关键词句、比较体会、统整归纳等策略,发现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基本特点,习得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开启探“秘”之旅
        1.情境导入 :
        播放方言歌曲《从前有座山》;老师用方言讲成都民间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小结并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阅读回顾
        1.说一说:根据提示,说说这本书里的人物和故事。
        千年修行为报恩,西湖断桥伞定情。
        千里寻夫不怕难,哭声哭倒长城关。
        银河隔开两夫妻,隔河相望盼七夕。
        女扮男装入学堂,投坟化蝶为情郎。
        小结: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2.理一理:将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对应起来。
        3.猜一猜:根据关键信息猜民间故事里的人物。
        九宫格里面隐藏着某个民间故事的人物的信息,根据信息猜人物。
        ①按顺序走九宫格猜人物
        ②随意选数字跳九宫格猜人物
        小结:通过九宫格游戏,看得出来这些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已经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准确猜出了人物,我们继续运用这个方法,去探寻民间故事里的奥秘。
       设计意图:以成都民间小故事和对对子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方法回顾检查对书中已经读过的人物和故事的掌握,学生也比较感兴趣,较快进入新课的学习探究。

        三、探究民间故事特点
       (一)探究民间故事特点之“想象奇特”
        出示“金钥匙”:浏览或跳读故事,抓住关键词句,将你的发现填入表格。
        故事名称         主人公         宝物         法术
      《长发妹》
      《田螺姑娘》
      《一幅壮锦》
        我的发现 
        1.老师引导探究《长发妹》
         原文较长,要抓关键词句,提取关键信息填写:石头人上安头发、流白发水
        2.学生完成后两个故事的探究。
        3.学生汇报,老师随机指导、点拨、总结。
        这些神奇的的想象太不可思议了!
        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词语提取关键信息是学习较长的故事的重要方法,教学生学习并运用,能在后面的学习中能较快提取重要信息,为独立阅读、分析、探究打下基础。
       (二)探究民间故事特点之“语言通俗”
        1.语言比较,发现民间故事语言通俗易懂
        出示左右两组词句。
        “比较发现”——比较一下,左右两组词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探究为什么民间故事的语言要通俗易懂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民间故事中的语言,直白朴实,想想为什么民间故事的语言要直白通俗呢?
        听得懂是关键,更要方便民间普通老百姓口口相传!
        3.朗读中体会民间故事的通俗易懂
        出示书中《巧媳妇》的一段对话,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通俗易懂的语言。
        4.视频中感受民间故事的通俗易懂
        设计意图:听得懂是关键。民间故事很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能让老百姓口口相传。通过比较发现,朗读、唱等方式体会民间故事的语言和人物对话都是通俗易懂的。
      (三)探民间故事特点之“愿望美好”
        1.连一连
        以下民间故事的结局你能连一连吗?
       出示《田螺姑娘》《长发妹》 《一幅壮锦》 名称和内容,学生连线,了解故事结局,老师顺势指导朗读,进行总结。
        指导:我们都喜欢这样的结局,因为好人有好报,坏人受惩罚。不仅我们喜欢,劳动人民也喜欢。找一找这本故事中这样美好的结局,和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老师扣住“结局美好”点评。
        2.辩一辩
        刚才不是说民间故事很多都代表着老百姓的美好追求和愿望吗?难道这些悲剧性、不圆满的结局也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吗?(出示封建婚姻制度的相关资料请学生浏览)
        小结:我们刚才通过对这些故事的结局对比、整合、归纳,发现无论结局是遗憾的还是美好的,都在弘扬真善美,表达出老百姓对美好的追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这些故事的结局对比、归纳发现无论结局是遗憾的还是美好的,都在弘扬真善美,表达出老百姓对美好的追求。进一步感受民间故事弘扬的真善美。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研究

四、总结策略,继续探“秘”之旅
指导: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在中国民间故事的探秘之旅中,运用了抓关键词句、语言比较、统整归纳的阅读策略,发现了中国民间故事(情节内容)不可思议、(语言)通俗易懂、(思想、结局表达着)美好愿望的秘密,相信这些阅读策略,会帮助你们继续读好中国民间故事,探寻更多民间故事的秘密!
设计意图:总结策略,运用策略阅读民间故事,能更好地读好更多的民间故事,读好更多的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书设计:
探寻《中国民间故事》的秘密
特点                   策略
   不可思议            抓关键词句
通俗易懂            语言比较
美好愿望            整合归纳
教学反思:《中国民间故事》收录的是中国自古以来广为流传的部分民间故事,口口相传,通俗易懂,往往蕴含离奇、神幻的故事情节,学生感兴趣,也愿意读。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但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汇报朗读的故事内容,布置下阶段的朗读篇章,而是根据年段特点,通过分解任务,分析、探讨、总结,在再一次的阅读中归纳阅读策略并运用、掌握。不但进一步深入走进了民间故事,了解其基本特点,体会蕴含的情感,更能运用所掌握的阅读策略继续有兴趣地阅读后续内容以及其它课外书,落实了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周新韵

议题及分析
        《西游记》这部长篇小说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经典著作,也是部编教材的必读书籍。部编版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二单元课文《猴王出世》选编自该书,“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整本书。
        五年级学生处于阅读的浪漫主义阶段,对神话故事充满浓郁的阅读兴趣。因为《西游记》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学生已经通过图画本、动画片、电影、电视剧等形式熟悉故事情节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而且根据阅读经验,能初步运用浏览、联结个人经验、预测、比较等策略进行阅读。但是,全书多达八十二万字,加上韵散结合的语言特点,很多学生没有读过原著,阅读也有难度,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书籍产生阅读兴趣。因此,有必要指导孩子们阅读《西游记》整本书,教他们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感知文章的叙事结构和语言特色,引领他们探究古典小说之妙。
文本解读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用韵散结合的语言,相对固定的叙事结构,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串接起一个个小故事,诙谐生动地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活的神话艺术形象,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该小说被改编成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故事内容在中国家喻户晓。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导读目标:
        1.通过探究性阅读活动,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和结构特点,从而发现阅读的美妙,激发阅读传统文化作品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2.在阅读活动中,初步感知主人公孙悟空形象,并知道根据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渗透比较、联结、概括等阅读策略。
        导读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导读难点:
        选择运用泛读、跳读、研读、精读等阅读方法阅读古典名著。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四位学生扮演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出场)
       1.这些人物,他们是?出自?(《西游记》)
       2.请知道《西游记》的孩子微笑地看着我。
       3.你是从哪里知道《西游记》的?生交流。
       设计意图:由学生扮演书中四位主角,激趣引入,沉浸式感受情境,激发
学生的阅读好奇心。
     一、阅读人物一:说一说,整体感知《西游记》内容
      1.同学们,我们课前聊到的《西游记》,这本家喻户晓的奇书,林庚先生说它是一部“童心之作”;鲁迅先生说,它是一部“神魔小说”;美国的《大百科全书》说,它是一部神话
小说!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研究

2.这本经典名著,作者是谁?(生:吴承恩)(吴承恩,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根据玄奘西游的经历写成《西游记》)
3.根据你的了解,谁来说说这本经典名著的主要内容?
点评:你运用了人物+事件的方式来概括主要内容,这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交流对《西游记》的已有认知,强化对整本小说主要内容的了解。
二、阅读任务二:研一研,用心发现研读的神奇
1.提出研读要求
现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按学习单提示,研读这本书的部分目录。
目录研读一,注意黄色部分词语,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目录研读二,注意蓝色和红色部分词语,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目录研读三,注意紫色部分词语,看看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2.汇报研读结果
(1)一研目录,了解《西游记》是章回小说。
(2)二研目录,知道章回小说目录的特点。
(3)三研目录,感知悟空称号多变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研读目录,让学生发现目录中蕴含的规律。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阅读任务三:想一想,灵活选择泛读、跳读等方法
(一)泛读
1.在上面目录的研读中,我们提到了故事的主人公孙悟空。 接下来,我们要读一段跟孙悟空有关的情节,请同学们睁大研究,集中注意力,看谁能在30秒钟以内说出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你们准备好了?倒计时开始。(30秒到后关闭课件)
2.谁来说?(真是阅读的高手!/谁也是这样想的/速度很快,提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提高)
3.要回答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30秒内读懂160个字,我们语文书第二单元正是在训练孩子们快速阅读文章。如果你能完成,那就……如果你不能完成,你就要用书上这些方法训练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
像这样用浏览的方式对作品的内容和情节进行了解,这就是泛读。(板书)泛读是将将厚厚的古典小说《西游记》读薄的方法。
(二)跳读
继续探究。快速浏览这段文字(PPT字放大点,去掉问题,用两张,第二张),这个标红的字怎么读?不认识这个字影不影响阅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载体,教给孩子阅读整本书的具体方法。
四、阅读任务四:品一品,由衷感受品读的无限魅力
1.通过泛读,提升了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速度;通过跳读,暂时略去了不影响阅读理解的内容。剩下精彩的内容,就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2.这是原著中对白骨精三变的描写:
(1)那女子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容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3)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chǎnɡ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先抽生读,再师生引读
3.这么美的少女该打吗?
这么慈祥的老奶奶、老爷爷该打吗?(引导说理由)
因为这美貌后面、这慈眉善目后面,是妖精的诡计,后人用歇后语的形式,把这妖精的狡诈说出来了,分角色读。
白骨精的饭食——碰也不要碰
白骨精送饭—— 假仁假义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
4.同学们说,白骨精该不该打?
(引读三打,红色部分学生读)
5.正因为书中这段精彩的描写,才使得三打白骨精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也才有了电视剧中这三打白骨精的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电视剧中这精彩的片段!
6.同学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变一打,二变二打,三变三打,为什么非要三打,一打不就解决了吗?
在《西游记》中,到底哪些故事是通过一波三折的方法来呈现的? 这个答案留给爱阅读的你们!你仔细品读书中文字,仍然会发现我们看电视时,可能没有看到的一些精彩!
老师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西游记》里一个一个降妖除魔的故事,就是多个类似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叠加,不信,爱阅读的你们,仔细去品读书中故事,期待用你们的品读印证老师的发现!
8.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面临着怎样的结局?
(出示“被师父驱逐”的描写)
(1)自由读,你读出了什么?
(2)把你们感受到的,送进文字中去,在朗读中体会。
(学生带感情朗读屏幕上的文字)
(3)同学们,悟空就这样离开了,你们听——(教师配乐深情朗读)
(4)通过和小说中文字的对话,通过前面对目录的研究,我们看到孙悟空生性本桀骜,却重情重义;生性本随意,却永不言弃。孙悟空,我们心中永远的大圣,永远的传奇。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研究

(唱《猴哥》之歌)
(5)《西游记》中的人物除了孙悟空,个个写得栩栩如生,如果让你为他们设计设计这样的人物身份证,你会怎样设计?
如果让你们完成这样的妖精排行榜,你会怎样填写?
这个答案留给爱阅读的你们,在书中用心品读,用心去寻找!
设计意图:细读品读体现了阅读方法的多元化,为孩子们根据内容选择使用相应的方法提供了可能性。在此过程中,以朗读的方式搭建教学支架,使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深入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五、激情结束,激发阅读期待
(放主题音乐)
同学们,我们的导读之旅即将结束,在我们这本书的封面(出示书)有这样一句话评价我们的四大名著(单独出示出来):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四大名著独步古今。其写勇、写义、写忠、写智、写情、或壮阔、或精琢、或瑰丽、或奇幻。可谓“一人一天下,一书一山河”。
清朝张书坤又用这样一句话评价我们的《西游记》:
奇书,奇地,奇人,奇事,奇想,奇文。
——(清) 张书坤
所以:
此去西天长路漫漫,好好接着读,读书中情节、品书中语言、感书中人物!(放阅读计划表)
此去西天长路漫漫,好好接着读,读书中情节、品书中语言、感书中人物!
下课。
附:阅读计划表

        设计意图:导读课只是阅读整本书的一个开始,后续将开展阶段性的阅读活动。因此,将阅读计划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心中有数,积极参加下一步的阅读活动。
        板书设计:
                                                  致敬经典,走进经典                                                          ——《西游记》导读
                                     
                                       书奇          研读
                                        
                                       人奇          泛读
                                        
                                       事奇          跳读
                                       
                                       物奇          精读   

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提倡“整本书阅读”“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西游记》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的古典小说。这本经典著作,除了让学生读懂内容,读出乐趣,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鼓励学生分享与表述,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魅力。
“趣”——本堂课的课堂设计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课前表
演、课中出示图画、看视频、欣赏儿歌、吟唱等不同形式引领学生展开立体式阅读,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阅读和探究兴趣,能延续到课后开展个性化阅读。
“巧”——导读课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故事,了解小说情节的波折,体会结构特色,降低阅读传统文化作品的难度;通过精读、略读、跳读等阅读方法的课堂实操,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速度;通过阅读计划单的设置,给予阅读的分步辅助,巧妙地拉近学生与名著的距离。
“悟”——课堂上多处引领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比较、联结、概括等阅读策略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法,以达成最终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有所获的目标。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研究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实践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阳欢

摘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外,还要保障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理情绪。作为班级的班主任,一定要在课程之余,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下文中,我将从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真实心理辅导案例进行分析探究,简单谈一谈在帮助学生心理成长领域所坐的一些事,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希望可以为中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实践经验上提供一些思路与启示。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
案例一:
小明同学上课时经常睡觉,玩手机。甚至会和同学在课堂上扰乱秩序,非常抵触各科目老师的批评。甚至会威胁老师。各位任课教师与我反映的情况大同小异,与此同时,我还发现该同学的交友范围均是高年级同学,与班级内同学的交往较少。性格较为孤僻,也并不注意个人卫生。
案例分析
通过家访走访,询问其周边同学,与各科任课教师沟通后了解到该同学的父母工作较忙,无心照顾孩子,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对待孩子较为溺爱,这种生长环境造成了该同学性格散漫任性,无法接受批评。所以在课内不能接受任课教师的批评与指导,这直接导致了该同学的厌学情绪。另外,该同学正处于青春期的快速成长时期,生理与心理都在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该同学属于半成熟阶段,处理一些事情总想以成年人来自居,但是思想又不够成熟,这导致了该同学在接人待物上比较容易冲动,存在着逆反心理,所以根本无法接受家长父母的批评和劝导。
辅导方法
1.家庭方面
我通过联系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引导其父母加强沟通,并强调家庭教育部分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使其父母理解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中,要学会用适合青少年的方式方法,不能一昧用武力解决,而是要学会沟通,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要做到耐心引导,细心处理。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来和该同学的父母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其家庭动态,与他的父母进行长时间的沟通了解,最后,该同学的父母终于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了首位,开始放下工作,耐心关心该同学的教育问题。经过此次沟通与了解,其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该同学也愿意将自己的情绪告知父母了。
2.学校方面
通过父母的沟通我了解到,该同学对于老师十分顶撞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学习中曾经受到过老师的冷淡与偏见,所以导致了该同学的心理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我与各位任课教师商量共同鼓励他走出阴霾。所以在后续的教学中,我组织各位任课教师定期开展推进会,大家各自分析该同学的心理情况,并且在课堂上积极鼓励他而非训斥他,我开始不定期的找到该同学进行谈话,询问其最近的心理状况,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该同学也愿意与我进行沟通,并且在课堂上开始活跃起来,愿意积极举手回答课内问题,也开始慢慢转变学习态度,变得谦卑勤奋起来。在课余活动中,他也变得活跃起来,开始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集体活动的组队过程中,该同学也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变得密切起来,收获了好多好朋友。从此以后,该同学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变得外向开朗而且尊重老师,关爱同学,通过他的带动,班级内也有好几个较为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起来。

案例二:
案例介绍
同学小孟,男,性格较为孤僻,不爱和同学交往,常常表现得较为忧郁,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担任班级劳动委员的他,在班级大扫除工作时,仅仅是一个人孤独地打扫,并没有组织其他同学一起劳动。在班级体的集体活动中,他也常常躲避,并不愿意和大家进行接触。
案例分析
通过家访调查和询问,我了解到孟某的父母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经常出去在野外工作,该同学并不能够经常见到父母,与父母关系一般,并不亲密。只是在祖母的身边长大,祖孙两个感情非常好。但是在幼年时亲眼目睹祖母的去世,导致该同学的心里阴影非常之大,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祖母的思念导致该同学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原本活泼快乐的孩子因此变得寡言少语,精神上开始变得萎靡不振,在学习中,由于老师不清楚具体情况,只是针对学习态度与情况对他进行批评,严厉的态度让他不知所措。同时,同学们对此也不够理解,使他在失落中失去了向别人倾诉的勇气,不再信任任何外人。但是对于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父母,又因从小不能陪伴在他身边而生疏,亲子关系的生疏以及常年在外工作导致父母完全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变化。在心理受到伤害后,该同学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没有被亲近的人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该同学的的心理在事情发生后已经开始出现了自闭的倾向。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认为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改变,所以他拒绝与其他人进行沟通。
辅导方法
1.家庭方面
我与孟同学的父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谈话,详细了解了该同学的成长轨迹,并且和父母了解目前该同学的生活情况,强调了父母在身边陪伴的重要性,该同学的父母也表示理解,并且积极配合。促使他的父母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同时我通过经常家访联系、家长面谈等多种方式,让他们明白常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同时他的父母为孩子寻找了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一段时间的的心理治疗,该同学有了明显的改变。在后续的学习中,该同学表现出明显的改变,开始变得开朗起来。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育札记

2.学校方面
我常常组织各科任老师与孟同学进行谈心谈话,询问他生活和学习中是否遇到困难,积极帮助他找回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帮助他对未来进行规划,让他对今后做出美好的畅想。协助他对未来进行计划,通过向往未来以改善目前的情况,使得他能够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同时在集体活动中,也为他提供融入得契机,在学习上,我安排了一个性格温和又愿意帮助别人的乐于助人的女同学与他作为同桌。在让他们成为同桌之前,我找到这个女孩进行了一次谈话,告知了这个女同学该同学心理现状,并叮嘱女同学在学习中,要乐于帮助该同学,同时帮助他和班级内的同学交朋友,让更多的同学主动接近他,让她成为同学们之间的纽带。从而引导孟同学交际,也可以让他在班级内不再孤僻,消除他在集体中的失落感。这个过程中,我及时注意同学们之间交往的度,不定期与孟同学及其同桌进行交谈了解。同时,我继续让他担任班级内的劳动委员。并且认真告知他如何在班级打扫活动时有序分工班级内的同学,如何取得同学们的尊重与理解,并及时询问他在安排劳动时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他解决。
3.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全面了解孟同学的情况后,我与各位任课教师进行沟通,请各位老师多多关注这位同学,在自己的课堂上,我也会创造机会让他参加到课堂的讨论上来。在他对自己的学习不够自信的时候鼓励他积极参加竞赛,,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帮助,该同学已经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并且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案例启示:
通过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心理健康案例,我对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又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想要在工作中对心理健康问题加强防范与应对,就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
目前很多青少年学生都存在逆反心理,而产生原因很可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有关。教书育人,首先要有着比较高的教育素养与专业技能。只有老师心理健康,才有可能交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首要是从教师的心理健康抓起,我认为应当组织号召班主任和所有科任进行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知识,鼓励老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做到人人可当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专兼职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请心理专家到校讲授《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理论,不断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业务水平和心理咨询能力。另外,学校层面还应该积极组织引导教师对经典个案进行研究分析,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律,为全面开展心理教育较好地准备师资。同时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2.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科任教师在自己课程的教授中应该积极渗入心理方面的内容,在教书的同时做到育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应该第一时间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商议解决办法。通过融合心理健康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学会让学生在一个鼓励的氛围中积极主动进行学习,遇到困难可以及时与老师吐露心声。总而言之,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无处不在,这促使我们在工作中极具耐心,有效探索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采去分析探究,使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和学生沟通互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张妍一

陶行知曾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片片红。
                                                    无精打采的花苞
小E是班级中一个普通家庭的小孩,随着渐渐熟悉,小E的品行一一呈现:惹是生非、拿同学东西、下课打架、上课不听、不写作业等等。刚开始我耐心地教育他,给他讲道理,当时他会满口答应改正,可过不了几天就又会重蹈覆辙。后来我跟家长联系,希望能得到家长的配合,让孩子逐渐改变。却让我在孩子父亲口中得知,孩子在曾经的学校也是如此,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转学。父母离异,母亲长期不管不看孩子,父亲在老家日夜颠倒的单位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孩子的学习及生活,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打骂一顿,现在孩子由奶奶照顾,而奶奶是跟着小姑一起居住。如此曲折,对小E心生怜悯之心,想着平时一定对他更加耐心一些,多一些关心。
                                                      寒风吹拂的花苞
平时小E有犯错、惹事的时候都会及时教育并跟小E父亲电话联系,而作为小E的第一监护人父亲,要么不接电话,要么一接电话就是睡意朦胧的声音,草草答应两句便挂了电话,孩子的事情依然不闻不问。之后跟小E的谈话中发现:他想跟其他同学玩不是用言语说,而是横冲直撞去招惹别人,引起别人注意,却也引发其他人的不满;看到其他同学有好看的东西,羡慕不已,原本该借别人的或者是回家让家长买,却直接拿走别人的物品。小E的种种言行源于家庭缺少对他的关爱,父母的爱缺失,在他的整个生活环境和家庭中,只有奶奶是最疼爱他的人。
                                                       阳光照耀花苞
我再次跟奶奶沟通,奶奶缺少教育经验,对孙子溺爱,平时犯错就絮絮叨叨地念,再不然就是打骂,打骂管一时。沟通中,我开始教给奶奶一些教育方法,放下打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根本入手。首先父母的关爱是无法替代的,父亲工作虽然繁忙,但也应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增进亲子关系,让小E得到缺少的父母之爱;然后在学习上帮扶学习,定时定点学习,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学习后检查完成情况;最后在家庭中多肯定、多关注、多关心、多留意他的言行举止,不当行为适时制止并告诉他原因。前期的过程肯定是漫长的,也是反复的,一些行为需要时间慢慢地改变,也需要家长的耐心配合。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育札记

                                                   雨露滋润花苞
孩子是单纯的,他在缺少爱的环境中长大,他更加敏感谁关心他。我想,他是知道我关心他的。开学后,我主动邀请他来聊天,主动给了他一个职务,我的班级通讯员,我坚定地告诉他:“我信任你,我相信你可以做好这一份职务。”后来的时间里,他时常忘记职务、时常漏写作业、时不时与人打闹。可是上课却变了,他愿意主动思考,当课堂作业他答对时,我也及时表扬他;生活中,他愿意主动帮助同学,逐渐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也会及时肯定他。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永远都是父母,为人父母应当严于律己,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作为学校的老师,我将秉承学校:“深耕细育,守望花开”的育人理念;作为学生的老师,我将秉承学校:“博学、善导、敬业、创新”的教人理念。建立良好的班风,让学生成为一个诚信正直、勤学善思、勇于担当、心地善良的孩子。
《史记·礼书》有云:“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过程,在我们的细心灌溉下终会收获满园春色。

用文化课程打通孩子的心灵

王静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一直坚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成长,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让他们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小学六年级文化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很高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化课程中,孩子们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知识积淀,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后续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基础,更是孩子们成长的必备素养。
其次,小学六年级文化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文化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它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提升。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达到了关键发展时期,通过文化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元性,提升其综合素质。

再次,小学六年级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观念。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价值观深厚的著作和文章,了解到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和情感,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性认识。而在学习科学和社会领域的知识时,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类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困惑,形成科学的思维逻辑和判断能力,同时磨砺自己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最后,小学六年级文化课程具有重要的转化作用。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方向能有很大认知上的提升。并且,文化课程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适应中学的实际学习和生活。
基于以上认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用文化课程来打通孩子们的心灵,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让他们学到更多生活中的智慧和价值观。
有一次,我们在学习民族文化时,我选择了一首名叫《祖国的花朵》的歌曲,通过它来加深孩子们对祖国优美山川、壮丽历史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通过分析歌词和视频让孩子们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故事。然后,我引导孩子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联想到我们身边文化活动的点滴,比如我国著名的春节、中秋等民间节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着,我们学习了诗歌《墨脱》,这是一首描绘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首诗歌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能够背诵原文,并且也能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更能够感受到生活与文化的交融与独特之处。
同时,在我课堂上也开设了一个“小小讲宣讲”环节。这个环节让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宣讲报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在一次宣讲活动中,一个名叫小慧的女孩表达了对礼仪文化的热爱之情,她们通过讲解礼仪的概念和历史,向同学们传递了礼仪的重要性。这次宣讲活动除了增强孩子们对文化知识的认知,也提高了他们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有一位学生,叫做小鹏。他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在我的语文课上,他的表现也比较一般,基础不太扎实,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弱。但是,在学校的文化课竞赛中,小鹏却意外地获得了一等奖。我深受启发,开始思考,这种不同领域的差异如何产生?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智慧带入课堂之中呢?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口传文化。在课堂之外,在家庭、社区等场所,很多文化知识都是嘴传的,而不是书本上的资料。与此相类似的是,小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在生活中收获更多“阅读”和“体验”的机会。因此,我开始尝试将口传文化带入到语文课堂中,用生动的故事和实际的“场景”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我们学习到《智取威虎山》这个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故事时,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团队合作的小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团队的协作和脑力竞赛,加深理解这个故事中的“联合抗敌”的大义和价值。
还有一次,我们在阅读《西游记》时,我就让孩子们模拟起了剧中的人物,一起练习了孙悟空的六耳猕猴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克服了自身的惰性,也深刻体验到了人物角色的特点,对剧情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除了以上案例外,在教授《故事新编》这本书时,我也像讲故事一样把每一篇故事都深入浅出地讲解和解读。在传统节日之际,我也会为孩子们设计充满民俗文化的活动和小游戏,帮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逐渐地,孩子们开始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他们懂得了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智慧,懂得了爱国的含义。同时,他们在接受这些文化熏陶的同时,更用心去学习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育札记

语文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教育不仅仅要注重学生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心灵的成长,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情感上的满足感。让孩子们能够在文化领域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成长,也是教师这份工作之中的一项重要使命。
成功案例的产生,不仅仅是学生的功劳,更需要教育者们的悉心呵护和教育引导。通过这些实际的案例,我的学生们不仅学习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我也深感到作为老师,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让孩子们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成长和快乐,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看来,只有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才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愿为星火,点亮心灵

童大鹏

从我踏入教育行业的那一刻起,我便坚信教育是改变世界的力量,而我愿意成为这个力量的传播者。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有幸见证了许多孩子在我的教导下茁壮成长,这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我选择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源自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信念。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领域里,我愿意用我的爱心和智慧,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我不算太长的教育生涯中遇到过一个名叫小淘的学生。小淘是班级里一个内向而又敏感的男孩,他总是背着书包,低着头,很少和同学交流。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游水平,在课堂上也很少发言,显得有些孤僻。然而,每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小淘总是默默地伸出援手,展现出他细腻和善良的一面。他的善良也让我深受触动,我决定用心去关爱和引导他。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要求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小淘被分到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组,其他同学都是活泼开朗的孩子,而小淘显得有些拘谨。刚开始,小淘很少开口,只是默默地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他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似乎有一道隔阂,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思考着如何融入这个小组。
很快小组合作的项目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一筹莫展时,小淘却给了我惊喜。他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提出了一个独特而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仅解决了困难,还让整个小组都为之惊叹。小淘的细腻和善良也渐渐展现出来,他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克服困难,让整个小组的氛围变得融洽、团结。其他同学开始注意到小淘的贡献和价值,他们开始更加尊重和信任他,小淘也逐渐找到了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
后来,在一次班级演讲比赛中,我鼓励他参加比赛,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他展示自己。小淘虽然一开始很紧张,但在我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勇敢地站上了讲台,用流利而感人的演讲打动了全班同学。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暖,声音充满力量,同学们被他的演讲所感染,纷纷为他鼓掌。小淘的演讲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魅力,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结束后,班级里的同学们对小淘的改变赞叹不已!他们变得更加欣赏和尊重小淘,愿意和他一起合作,分享快乐,同面困难。小淘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他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友好、亲密。
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我为他的进步感到骄傲。小淘的成长和进步让整个班级都为之欣喜,同学们见证了小淘从一个内向而敏感的男孩,变成了一个自信且充满魅力的少年。小淘也开始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激发着自己的潜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淘积极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领导力。他带领同学们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班级氛围变得更加温馨、欢乐。他还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比赛的冠军,为自己和班级赢得了荣誉。
除了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外,他以身作则,带领同学们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他主动参与学校的“关爱空巢老人”的慰问演出,还参加了环保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倡导周围的人绿色生活。小淘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更多的人,让大家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贡献,身边很多成年人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就这样,小淘在班级中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和信任的领袖。他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学校,成为了同学们当中的励志典范。他的成长故事让人深受启发,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
小淘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品格和意志。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品格,才能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正如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所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小淘就像是被点燃了一把火,燃烧着自己的梦想和热情,不断前行,不断成长,展现了一个优秀学生应有的品格和态度,成为了身边人的榜样和家人的骄傲。
小淘的成长过程也让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只要肯努力,他们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我要做的是成为一颗火星,帮助他们点燃火焰,照亮心灵。愿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像小淘一样,点燃内心的火焰,成为社会的薪火传承者,为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育札记

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间,龃龉前行

陈月渠

我时常在想,是什么指引我,毕业后兜兜转转,最终仍走向了教育岗位。是母亲一个巴掌一颗枣,最后总能在言语中让我学会内省反思的教育启蒙?是学校中老师每次的班会课或适宜的谆谆教诲教会了我做人、做善良的人带来的感恩和敬服?还是在母亲和老师的教导下逐渐成长的我衍生出的救赎之心?
就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老师用欣赏、鼓励救赎了那群顽劣的少年;就如电影《我本高山》中,女校长用爱心和执着挽救也成就了那些大山里的女孩。教师总是充满救赎的色彩,是育人、渡人的伟大者。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善的传递才是链接人与人,织成风气的巨网并推向未来社会的存在。
学习的渠道有很多,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指向了学习的内驱力、批判性思维在人终生成就中的位置。从这一点来说,教师在教授知识本身中,是可以弱化其存在的价值的,而育人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成就来源于学生的成功,那么对“成功”的定义,我们可以议一议。教师同学生的相伴长的五六年,短的一俩月,每位教师只能在学生的生命长河中存在一个短暂的时间,更何况科目林林总总,那么学生学业的“成功”,每位教师又能参与多少呢?然而确有老师,在这有限的时光中,给学生带来了能助力他成功的一生的影响。也许是思维方式,也许是行为模式,也许是眼中的光,也许是温暖的手,也许是柔软的话……总而言之,它来源于教师本身。
我想理想的教育应该像《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校长一样,对学生怀揣温暖的爱心,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人格,蹲下来和孩子平等相处,去真正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内心。
真诚是直抵人心唯一的捷径。当学生感觉被尊重、被理解、被爱着,育人的功能才能真正被开启。这时候学生才能眼中有师行,耳中有师音,心中埋师语,胸中悟师性。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教师身正,学生习之。
但,在做教师漫长时间里,也时常怀疑理想的教育不过是乌托之邦,或潜藏于刚做教师的前两年当中,甚至更短。现实的教育总在繁杂的工作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压力中、顽劣学生的打击中、家长对孩子的放逐中,那些爱心、耐心、热心都一点点消磨。在愈挫愈勇的责任心中,我们暴躁过、失控过、怀疑过、疲惫过、灰心过……那时,我们短暂地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事后想起却又唏嘘不已。于是我们反思、学习、实践、改变……我们反复经历,锤炼、打磨,然后一点点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成长,只为最终的蜕变。
我们始终要奔赴那一场山海,去履行心底的承诺,去做那个“救赎者”,去播种“真善美”,去修身,方能以己之身教化所教之人。教育,育人为先,学识为后,秉承此念,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中,龃龉前行。

做一个擦星星的人

梁茹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谢尔·希尔弗斯坦

我想,这世界除了星星,也只有孩子才能够独自散发光芒,却又从不雷同。如果把一个孩子比作一颗星星,作为教师,我便是那千万个擦亮星星的人。今天的这个故事,擦星人我的工作历程之一。
                                             有自己小世界的姑娘
和她真正认识于半年前,我接手了五年级全部班级的体育常规课教学。而她刚好在其中。认识之前已经听过无数个版本的她。上课随便下座位的她,课堂根本不听课的她;和男同学大打出手的她,和老师百说百对的她。总之,她——一个拥有自己单独世界的姑娘。她的前任体育老师告诉我,上课确保她的安全就行了,不用管她纪律。
作为一个教龄已经10年的人来说,总觉得是同事故意夸大了,哪里有老师“制服”不了的孩子。第一次正式会面,班级正在门口集合,我例行工作的往教室一瞧,一个小姑娘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优哉游哉的翻看着自己的手账。“你干什么呢?同学们都在门口排队了,就等你了,快一点。”我立即下达了催促的口令,只见小姑娘头也没抬,开始慢慢的合上了手账,用比蜗牛还慢的速度开始收拾起她的桌子。一会放一支笔,一会放一块橡皮擦。一会卡一张贴纸,一会看一下桌下。看的门口站着我的恨不得直接帮她把东西收起来。终于在我的第三遍催促下,小姑娘总算离开了位置开始往教室门口走,可走了不到一半,她又转头向书包柜走去,边走边说,我还有东西没拿。这下可真的“挑战”到了我作为老师的底线了,我直接拔高了声调说道:“全班都在等你了,你再不快点,你就别上体育课了。”可没想到的是,她仍旧慢悠悠的拿着东西,顺带着不耐烦的回了我一句“你们走啊,我又不是不知道路。我拿了东西就来了”。面对这样一个根本不服从安排,又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小姑娘,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挫败。
                                           世界嘛,你不走出,我便走进
不认输可能是我从教以来保持的最好的特质了。渐渐的,随着我和小姑娘接触的时间的积累,我慢慢的摸出了走进小姑娘世界的门道。她也会欺软怕硬,当她做错事情,被我严厉批评时也会保持沉默,而不是借口千万:她会在被我点名表扬她能在一分钟内收拾好东西出教室集合后,悄悄抬高下巴,露出骄傲的小表情;也会在同学被欺负时挺身而出,不管对方力量是否高出她两倍。她还是会在课堂是状态百出,在我以为我足够了解她了,迫切的想证明我可以走进她时。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
那是个寻常的晚自习,其他同学都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坐着自己的事情。小姑娘开始了她的专场表演,一会转向后面和后面的同学絮絮叨叨,一会从抽屉里拿出一袋零食窸窸窣窣,直到她开始起身晃晃悠悠走向教室门口。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育札记

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一把拉住了她。“现在请你安静的站在讲台上。”“冷静或许可以让我和她有一个好的交流。”我心想。她没有反抗,正当我为自己的计谋沾沾自喜时,小姑娘已经悄悄的移动到了教室门口。“回来站好,站好了给我说。我可以允许你去。”可小姑娘压根没听,反而在我出声的瞬间,提高速度,把腿就往外跑。我只能一个健步过去,再次拉住了她。这一次的她开始不依不饶了起来,“我要出去透气,你不许拉我。”她的小宇宙瞬间爆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拉着她回到了教室。我告诉她,在学校,一定是要遵守规则。课堂上进出教室必须经过老师同意……我仿佛唐僧企图用我的耐心劝说帮她纠正错误,可她一言不发。我定睛看去只见她用手使劲的捏着自己的手腕,然后开始用指甲盖在自己的手臂上按出一排指甲印,接着她用牙齿在手臂上咬出一个个牙齿印。我在旁边看的心惊胆颤,又震惊无比。于是我败下阵来,只能同意她离开教室。我的内心告诉我,我应该为了自己的“饭碗”,放弃她。可我又不太甘心,她还是个孩子啊,一切都还来得及。
于是,那次以后,我翻阅了很多书籍,书中说很多这样的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极端的行为,是因为内心的自卑或者想用不一样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关注。我开始思考到底要怎样走近她。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冷处理”,无论她做什么都尽量不搭理她。这对一个内心需要关注的人来说打击是很大的,能立刻攻破其心理防线,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而我需要做的就是打破后重建。
接下来我又一次遇到和之前一样的状况,我忍住了对她的心软。任由她折腾,直至她完全的冷静。我见时机成熟,立刻找她谈心:”孩子,真正想获得大家的喜欢和关注,并不是一味地哗众取宠。你伤害自己的方法,只会让心疼你的退让,当你面对不爱你的人的时候,他对你不管不顾,你怎么办?”“从第一眼见到你,老师就觉得你长的特别的美丽,你有一双特别的眼睛。可是你的所作所为让你漂亮大打了折扣。难道你想多年以后老师提起你,是说,哦,就是那个纪律特别糟糕的人吗?还是说,哦,我记得,就是那个有一双特别漂亮眼睛,很乖的小姑娘。老师陪你,我们一起改变一下好吗?一点点的改变,不要着急。我们学着用语言区表达内心,好吗?”她没有说话,但是,她停下了伤害自己的手,开始抬头看着我的眼睛。终于她回答了我“我试一下。”那一瞬间,我知道,我真的开始走进她的世界了。
                                      蒙尘的星星,终会熠熠闪亮
慢慢的这个曾经躲在自己世界的小姑娘开始有了些许变化。上课时乱窜的她能在我的提醒下自觉归位;和同学起冲突时,也不再蛮横的动手;运动会比赛时会站在旁边为同学们大声加油呐喊。或者转变很小很小,可积累过后终会变得很大很大。不是吗?
    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那么多,那散发着微光的不就是作为擦星人的目标吗?只要你没有放弃,每一颗星星终会在某一天就绽放出它无与伦比的光芒!

双向奔赴 绽放美好

邱敏

关键词:共构、研读教材、培养点、生长点、综合素养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我来说,在这条道路上有很多感触的。关于好成果是如何练就的,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在课堂上,课堂是老师的生命线,也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场地,那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思考。在“双减”背景之下,我们更要去探索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课堂,如何练就好成果。我们的教学应从教师预设转变到到师生共构。
多年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一直专注于教材解读,老师在科学、全面把握教材的同时,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的联系。我将课堂视作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域,喜欢参与式的教学主张,以师生共构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会从不同学段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点出发,让学生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环节都有参与,通过多元学习活动和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成为知识探究者、资源开发者、学习互助者、问题解决者。如此,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快乐。
一堂高效有质量的课堂,老师的引领格外重要,教会孩子如何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在孩子们掌握了教学目标以后,还要对孩子的能力做提高,争取能让其举一反三,螺旋式进行提升。
在讲授新知时,我一般是这样做的,在讲授新知之前,要了解孩子们的基础,给基础薄弱的同学先做一点巩固的题复习一下。接着在讲解新知识点的时候,尽可能的关注到每一位同学,使他们听得清楚,理解得透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所有的知识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一定要落到位,深入到知识点的最本质的内容。在新课授之以后,我们就要进行相应的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对一部分掌握好的孩子,进行分层训练,可以给他们进行拓展提升,针对一部分掌握较弱的孩子进行单独的讲解。在专项练习以后,发现还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小组讲解,在小组讲解中,如果还没有达到效果的,就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这 样层层辅导,孩子们在知识点的掌握结构上,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好的成果,对老师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首先,老师要精读教材,研读教材,分析教材所包蕴蕴藏的含义,逐步分析如何将知识点 一步一步的推进,使学生学得明白,讲得清楚。理解得透彻。在落实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时,我们还要善于去启发引导孩子们,让他们的知识点在每一天的点滴学习中,慢慢地织成一张知识的网,走实每一个知识点,在低段的教学中,我发现老师的语言一定要童真一些,更要简练明白,提取出有效的信息让孩子们明白。比如,在看图列算式中,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很多孩子会用答案来列算式,始终理解不了!那么我们在最开始学习看图列算式时,就应该不断的让孩子们来表达图意,有了大量的输入与输出,从加法过度到减法时就会简单得多,在这时,我会告诉孩子们我们应该读懂数学信息,并提取出数学信息中有效的数字来进行列式,这样孩子们在每一道题中都去这样体会,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提高了准确率。再比如,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请将2,3,4,5这四个数分别填入方框里,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对于入学不久,知识点也不多的孩子们来说,这道题确实很难,除了数感比较强的孩子外,大部分孩子对于这道题都很难下笔,这时帮助孩子们进行知识点的链接与迁移就尤为重要了!首先,我们要进行旧知的链接,你能根据5+2=7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吗?这个对于她们来说轻而易举,7-2=5,7-5=2,其次,孩子们能根据已学知识首尾相连法,写出2+5=3+4,这时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不同与相同,细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育札记

心的孩子就会发现可以把7换成3+4,有了第一棵苗子以后,很多孩子也会积极思考,就会得出3+4-2=5,3+4-5=2,继续引导就会有5+2-3=4,5+2-4=3出来,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交换位置得出4+3-2=5,4+3-5=2,2+5-3=4,2+5-4=3,如果还要继续深入就会引入带符号搬家,在这里可以做适当提示,但不重点讲,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孩子还是可以听懂带符号搬家!老师通过这样的知识讲解,知识点前后的联系,知识点的由浅入深,让孩子们把一道看似很难入手的题轻松得出,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如何联系已有知识解决未学知识,知识点的深入也激发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更收获了如何思考!这道题这样讲解出来,我觉得是很高效的。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与拓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切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每一步的精耕细作,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已达启智润心。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只有老师下题海,学生才能驾轻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到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
抓好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让“优质出自常态、常态孕育优质”的教育追求,在每位老师心中落地有声。
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点,找准能力培养的生长点,让教学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并最终指向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前路漫漫,学海无涯似星海,我们愿做薪火,承教育匠心,一簇一簇地燃烧,点起孩子们生生不息的星光,我们深知,这是新时代学校的责任担当,也是新时代教育人的光荣使命。

家务劳动,营造和谐家庭环境

蒲红英

摘要:劳动教育也是五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劳动教育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实施,新课改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提出新期待和新要求,并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理念与新内涵。小学劳动实践活动课对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劳动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劳动教育;家庭劳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也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劳动教育实践更加注重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培养,活动中切实锻炼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让其改变劳动的认知,弘扬劳动光荣主旋律。
以劳健体,以劳增智,以劳养德,以劳溢美,体现五育融合思想,与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而且着重强调了要加强劳动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怕孩子累着,或者耽误学习,于是早早地将劳动教育抛弃。事实上,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不仅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反而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教育价值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树木先固本,树人先培德,栽树要注重根基幼苗的陪护,这是其长成参天大树的条件和基石。同样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根基,劳动教育可以无形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劳动价值观,沉浸式的劳动体验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二、劳动教育困境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育札记

1.劳动认识偏差
部分孩子认为劳动就是体力活,就是属于低级的身体劳动,甚至认为劳动就低人一等,“丢面子”。有些家庭劳动教育观念存在问题,轻视劳动,将农民、清洁工、洗碗工、送外卖等职业视为“反面教材”。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否则长大后就要选择这样的职业。其实不然,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每一份劳动也都有其特定的价值。
2.缺乏劳动实践
大部分城里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包大办,学生认为劳动就是大人的事和自己无关。进入信息技术发展新时代,家庭内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及送货服务上门等逐步替代,家庭劳动被忽视,淡化了对孩子劳动习惯与生存能力的培养。
3.劳动意志不强
劳动意志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学生不能对劳动产生畏难和懒惰思想。家庭中,家长应对学生的积极劳动行为给予鼓励认可,不断激发他们劳动热情。学校中,劳动课程还需要不断完善,还需要提升校园的劳动文化氛围。
三、劳动教育中的家庭劳动
1、尊重与沟通,以身作则,培养良好亲子关系
《爱和自由》的作者孙瑞雪是我很欣赏的儿童教育家,她在书中说到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得到爱的孩子,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在陌生环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为他有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
家长通过书籍学习儿童成长规律和精神构建过程,明白人类的成长实际是精神的成长。就会理解孩子的行为。蒙台梭利说:“对人的惩罚莫过于剥夺他的两样东西,一是内心的力量,一是人格的尊严。想想看,当父母当着众人训斥,责备,埋怨,打骂或摆脸色给孩子看,不断从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孩子的自尊被践踏,后果是有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维护自尊,造成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困难。
侄儿今年8岁,二年级,特别没有安全感,春节期间,因为和4岁的妹妹发声摩擦,妈妈根本不听解释,不理解相信他,便生闷气离家出走,和谁也没说,还将爸爸的车钥匙也拿走。事后,我小心的问他,你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你,所以才要打你也没听你解释吗?他肯定的回答是。我安慰他说爸爸妈妈会永远爱你,只是方式方法不对,而且你关心爱护妹妹的话,爸爸妈妈会更加爱你。他问我:真的吗?我肯定的回答:当然。这件事后的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起吃早餐,他居然主动的去帮助妹妹,我看在眼里,口头表扬了他。这时候,我心里想着如果爸爸妈妈能说一句鼓励赞美的话那该有多好。
希望我们都可以用爱的行为和态度来对待和理解孩子,相信孩子定会自信,快乐,勇敢,充满爱意。
2、开展家务劳动,营造家庭和谐氛围
侄儿的爸爸是一名司机,忙于工作的他和孩子疏于交流沟通,过年期间,大家好不容易能聚在一起,我发现侄儿对于爸爸的职业和劳动工作认识很模糊,交流中我发现作为小学生的他对劳动和职业缺乏认识,平时也很少干家务,于是第二天我们首先商量爸爸和他一起玩新春剪纸,为家里做装饰,这是父子第一次的手工合作,他显得特别有兴趣,参与性极高,在不停的交流沟通中,带入爸爸职业的探讨,他知道爸爸工作辛苦,开始理解没有陪伴他的原因。接下来一起玩游戏,中午吃完午饭看见大家都收拾座椅,也积极参加,口头表扬他之后还腼腆一笑。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一起去田间采摘豌豆黄,他也是看着大家辛苦的工作还会帮忙,得到表扬的他积极性更高了,我心想特别爱玩手机看动画片的男孩子居然能戒掉这个瘾。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家庭的劳动氛围对孩子总会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家庭劳动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通过具体家务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家长可以培养学生自主的劳动的习惯,分配给学生一所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教给他们劳动方法。一起营造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同时提升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打下坚实的劳动实践基础,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生活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7(001).
[2].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N]. 人民日报,2020-03-30(001). 
[3] 郑培培.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意蕴、困境与实现机制[J]. 教育实践与研究(C). 2020 (10)
[4] 俎岩.  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的价值探究[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2)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育札记

 “核心素养”理解到位 “群文阅读”事半功倍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王甜甜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包括语文教师在内的各学科教师的教学目标与中心任务。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与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力求探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提出通过设置文化教育议题、提供语言实践契机、搭建立体问题支架、培养学用结合意识,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素养,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教学;语言运用
一、引言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相关表述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并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与培养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推动语文教学由“知识能力发展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小学语文教师落实到课程、教材、教法的方方面面,需要教师以课堂教学为阵地,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开展好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益尝试。
二、群文阅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
《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些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语文学习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过程。群文阅读是一种多文本、结构化的阅读形式,其具有文本的丰富性、主题的一致性、语文要素的同一性、问题探究的深入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群文阅读为文化自信提供支撑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汉语是中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显我国语言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群文阅读为小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主题设置议题、开展群文阅读,分别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主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主题进行组文,能促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内容,对近现代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斗争历史、故事,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先进文化的作品进行系统学习,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使学生对学好语文怀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群文阅读为语言运用提供素材
语言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运用素养的形成建立在丰富的语言运用实践基础上,需要学生对语言素材进行积累和梳理,在

综合、分析和比较中认识国家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要求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群文阅读是一种多文本、结构化的阅读形式,群文阅读下的文本具有丰富性的特征。群文阅读要求学生横向关联、纵向比较多篇文章,分析字词句段的作用、不同文体的特征等,要求学生掌握多种阅读策略、表达方式与表现技巧等。群文阅读中的语言材料更为丰富、语言情境更为具象,这为学生语言运用素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群文阅读为思维能力提供助力
思维能力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方面的能力。群文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具有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是学生思考、探究、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相关知识的重要前提。群文阅读具有文本的丰富性这一特点,丰富的文本为学生进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提供了载体。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议题或者关键内容进行设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本中总结规律、发现特征、解决问题,可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增强。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问题的重要方向——依托教材、关联文本、总结归纳并建构知识,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四)群文阅读为审美创造提供契机
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文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需要具备审美能力,而审美需要学生有丰富的审美经验,也需要充分、典型和有说服力的语言材料作支撑。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较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在审美素材的数量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丰富的审美素材能让小学生了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能让其掌握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能培养其审美创造能力。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习好的语言表达方法,并将其迁移和运用到语言表达实践中,能实现学用结合,提升自身的审美创造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很关键。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方面的培养巧妙融入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具体如下:
(一)设置文化教育议题,增强文化自信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加深对汉语的认知、了解和热爱,可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实施学科德育的相关要求下,教师应注重发挥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以及德育功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座瑰丽的“文化大观园”,为学生领略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开启了一扇窗。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编排了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三首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诗。教师围绕“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这一议题组织开展群文阅读,在这三首古诗的基础上,拓展引入徐锡麟的《出塞》、陆游《金错刀行》两首边塞军旅为题材,以爱国忠君为主旨的古诗。学生通过朗读这五首古诗,可感受边塞军旅诗悲壮、豪迈、壮阔的语言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征战沙场、守卫边疆、忠君报国的家国情怀。这样的古诗文阅读教学,突显了古诗词文化的深厚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底蕴,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如部编版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一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教材编写组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改编自四大名著的课文。教师依托这四篇课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的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开展古典名著课外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提供语言实践契机,创设语言运用平台
语用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所需的关键能力,教师要注重传授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与表达实践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与能力。群文阅读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模仿、迁移和运用提供了“范例”。
首先是在群文阅读中开展词句运用实践。词句段运用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运用的基本内容之一,其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词语的意义、情感色彩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习典型的句式、语法与修辞,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了解文章的结构与段落,学习优秀的行文、构思技巧等。这些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立足《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三篇课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词句,思考这些词句在彰显人物品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再让学生以随堂练笔的方式围绕自己熟悉的人物来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注重细节描写。这样可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实践提供可参考和学习的宝贵材料。
其次是在群文阅读中开展语文要素运用实践。阅读策略与写作策略的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围绕《太阳》《松鼠》两篇课文以及《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向学生讲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告诉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写作时应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再布置“介绍一种事物”的习作任务,让学生把其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所学习和掌握的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运用中介绍事物的相关写作实践中,注重读写结合,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统一,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掌握相关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搭建立体问题支架,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有效问题的点播和驱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将几篇文本关联起来,搭建立体化的问题支架,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能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而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是思维广度与

深度的体现,加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是提升思维能力的重点。群文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在三篇关联、比较和分析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材料,实现思维的横向扩展与纵向延伸。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以动物为主题的单元,教师将《猫》《母鸡》《白鹅》三篇描写不同动物的文本结合在一起开展群文阅读实践,引导学生掌握描写动物的方法。教师设计问题:①《猫》中,作者用哪个词语概括猫的特点?②《母鸡》中,作者用哪几个词语概括了母鸡的特点?是从哪几件事来说明的?③《白鹅》中,作者用哪几个词语概括了白鹅的特点?作者是通过什么故事来表现白鹅这一特点的?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再提出问题:“综合三篇课文,同学们在描写动物时应怎样突出所写动物的特点?应如何表达自己对所写动物的情感?”这一问题能引发学生对三篇课文的思考,能引导学生以横向阅读和综合比较为手段发散思维,能以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本质的问题为载体,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以群文阅读为桥梁的立体化问题支架的帮助下,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学习、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有了显著增强。
(四)培养学用结合意识,提供审美创造能力
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要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审美创造要求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即以口头、书面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准确、优美、得体的语言表达。学生的审美创造始于学习模仿,群文阅读下,学生的审美创造活动具有丰富的、有意义的文本素材。学生通过对教师精心挑选的多篇文本进行阅读与鉴赏,了解群文阅读在其运用语言文学、学习语言表达艺术等方面的优点,通过鉴赏、交流、总结,掌握有效的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继而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读写活动。教师则通过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审美创造的素材和契机,引导学生学用结合、以读促写,从而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五单元以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为主题,教师将本单元的两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以及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结合在一起开学群文阅读教学,分析每一篇文章在人物描写方法方面的独到之处。之后,基于文学审美与鉴赏的角度,让学生说说每篇文章的作者是怎样运用人物描写方法的,赏析其对刻画和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在《人物描写一组》中《摔跤》一文的阅读赏析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嘎子与小胖墩儿摔跤的句子和动词,如“塌着腰,合了档,鼓着眼珠子”“揪、拉、拽、钩、推”等,从而在头脑中想象这一激烈的摔跤画面,探究动作描写对刻画、突出嘎子形象的作用。在《他像一棵挺拔的树》一文阅读赏析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关注有关祥子头、腮、脖子、脸等身体部位的肖像描写,了解祥子的人物形象,再让学生说说这几篇课文分别使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教师安排单元习作任务“形形色色的人”,让学生借鉴和模仿本单元几篇课文中使用的动作、语言、肖像、神态描写等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来开展写作,让学生活学活用,将审美活动转化为语言文字的创造表达,在读写结合中迁移和运用其在群文阅读中所学习到的语言知识。
四、结语
随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推广,其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广泛认同,然而教师大多立足课文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而较少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探讨群文阅读教学,这与《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目标不契合。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以群文阅读为手段,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融入群文阅读教学中,彰显和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促进综合阅读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落地。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聚焦核心素养 实现学科育人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优化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孙岚 

        摘要:针对当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目标不明”“脱离情景”“作业一刀切”等一些列问题。本文提出“围绕主题、确立单元育人目标,进行分层设计、单元育人”的原则,将教材进行重组整合,链接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并采用“三层两制”的分层作业设计模式,辅以趣味的作业设计规则、内容以及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帮助教师提升单元整体意识,了解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相关作业设计策略,以达到通过作业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单元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整体教学;作业设计;小学英语;单元育人
      一、作业的本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情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完成对学生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拓展和学科思维的训练。进行英语单元的整体作业设计,不仅能让教师利用作业设计了解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单元主题下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整合单元重难点知识,形成结构化知识。 因此,有效的单元作业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对单元作业设计进行探索、研究和创新,让单元(模块)为单位的整体作业设计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
      二、当前单元作业设计的常见问题分析
        1.目标不明,定位不准
        单元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单元知识结构化,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有些教师并不能把握作业的内涵,将阶段性的单元作业练习等同于选拔性考试,搜过选拔考试中相对应知识点的题目,加入单元作业设计。更有个别老师为“节约”时间、“高效”工作,将各个课时的作业进行简单的叠加、拼凑,单元作业无分层、无梯度。这类目标不明、定位不准的单元作业设计,不能准确反映教师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形成了教、学与评两张皮,既不能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反馈,指导作用,也不能让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
        2.偏重应试,脱离情景
        迫于应试压力,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偏重于能“高效”应试的题目以及知识点。更多的关注语言知识的训练强化,如词汇、语法、句式等,这一类拼凑的练习题,结构混乱、内容冗杂。而罔顾单元主题,脱离真实语境,忽略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关联性和综合性。让学生知识碎片化,缺少有机整合,不能形成结构化认知。
        3.作业统一,缺少分层
        由于我国大都采用的是大班教学,一位老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因此,为了方便作业布置、批改以及评讲,教师多采用统一作业的管理模式。而这一模式,仅仅方便了老师,却为难了学生。对于学优生的学生,统一作业低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太过容易,不能达到拓展拔高的效果;对于学困生,统一作业高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有一定的困难,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作业统一化管理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1.作业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现阶段小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呈现出零散化、独立化的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于对某一课时或某一板块的精心设计,而忽视的各课时与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破坏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违背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因此,小范围来说,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要着眼于整个单元(模块),根据单元的主题和话题进行作业设计。研读教材,对语言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连贯性、递进性以及整体性。而大范围来说,语言的学习不是对某一个单元的学习,单元与单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英语的作业设计不是某一个的单元作业设计,而是具有同一主题的几个单元的整合性作业设计。将已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才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渐进性发展,形成语言大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
        2.作业设计的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选择恰当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 目标的设置不仅是指导教学活动的某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来制订单元作业目标,围绕主题,依托话题,基于对教材的研读和学情的分析,确定作业设计目标。教师在制定了单元总目标的之后,要分解、细化出单个的课时目标,使各个课时目标之间承前启后,以螺旋上升的姿态发展,最终达到单元总目标。
        3.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原则
        对于作业设计内容而言,作业设计的内容要有递进性,关联性,逻辑性。作业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层层递进。对于作业设计对象而言,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作业的适配性和时效性。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拒绝作业布置“一刀切”,将作业分层布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相应适配的作业去完成,让学困生能从作业中获得英语自信,让学优生能积极探索,知识得以拓展,能力获得发展。
        4.作业设计的育人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英语课程的学习不是简单语言知识的学习,而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适应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实现学科育人。 
        四、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依据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提出的“目标性、整体性、层次性、育人性”原则,梳理了以下的关于“如何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
        1. 研读教材,紧扣主题,整体设计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所展开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仔细研读教材,以单元主题为引领,设定大单元的最高目标,再将大单元的最高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各个小目标之间承前启后,环环相扣,最终指向最高目标。作业设计中,作业的内容应涵盖单元各个部分的内容;其次,作业的内容要体现逻辑性及关联性;[2] 最后,整个作业要有情景感,能够让学生以英语学科的思维和视角去观察整个作业内容,将作业链接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3
        以上过程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发展,教师整体把握,让每一个部分之间存在关联性、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递进性、逻辑性,让学生由词汇过渡到句子,最终能进行框架式的小短文,来完成对大单元的建构,达到大单元的最高目标。
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 “Module 9 Unit1 It’s winter.” 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的变化,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季节,季节气候特征、衣物的相关词汇以及句型支架,能够向别人介绍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把握主题,对单元进行整体建构,细化分解进行以下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一) 作业目标:学生能认读衣物类的词汇 作业内容: ①听音识物。 创设情景:Amy的衣服店今天顾客太多,忙不过来,需要你帮助Amy去寻找顾客所需要的衣物。 ②看图连线: 创设情景:Xiaoyong要帮生病的Sam 带一些衣服去学校,但他并不认识Sam留下的衣物清单,请你帮助Xiaoyong在衣柜里寻找清单里相应的衣物。
  作业(二) 作业目标: 学生能运用衣物、天气简单的对四季进行描述作业内容: ①听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相应的季节。    创设情景: 你正在和Amy一起玩季节游戏,请根据Amy提供的信息选择相应的季节。    例如:Amy: I wear a white dress. It’s hot. What season is it? ②根据四季图片,描述四季的特征。    创设情景: Tom 带来了一个仿真机器人,但是他并不能感受四季的变化,请你告诉他四季的特征。 

  作业(三) 作业目标: ①学生能超越课文支架,对季节进行更深入的描述。 ②帮助学生知识结构化,学生不局限于天气、衣物等对季节进行描述,还拓展了运动、景色等,为Unit 2 中进一步谈论不同季节的相关运用项目做了有效铺垫。 作业内容: 思考我们除了通过衣物、天气对季节进行描述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季节进行描述。 并以 “My favourite season”为题进行值日报告。 

       以上的作业设计,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从词汇到句子、语篇,层层过度,最终达到单元的最高目标:描述不同的季节。其中,词汇的深入内化训练,不是机械的词汇选择,而是为学生创设情景,融入情景,在情景中,内化词汇。
         2.分析学情,因材施教,分层设计
        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不同的学生他们的个体发展和能力水平都具有差异性。因此,作业设计之前,教师应对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控,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并依据学困生、中等生和学优生三个等级,设计出与以上三类学生能力等级水平相匹配的三个层次的作业,

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但教师绝不能人为的进行学生分层、分类,贴标签,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两种三层”的作业设计模式,将作业设计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必做题属于“三层”里的前两层:一、基础达标。基础达标涉及单元的基础类知识,选择课文理解判断、课文的复述背诵等,属于低阶知识,虽适配于学困生,但也能巩固基础,因此为全体学生的必做题。
二、能力提升。能力提升是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适配于中等生。 但对于学困生而言,也能“跳一跳,够得着”。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能力提升部分设置为必做类,但一定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架支撑降低难度和相应的鼓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尝试。选做题属于“三层”里的最后一层:迁移创新。迁移创新是考察学生能够否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适配于学优生。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学生根据对自身的学力水平选择适配题目,并能在作业过程中及时调整,正确的认识自我。下面,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Module 1 为例,进行“两种三层”的单元作业设计。

五年级下册 M1单元作业设计
(一)基础达标 (必做类)

1.作业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比两种时态,明确两种时态各自形式。 巩固加深对时态的理解,考察学生的基础达标情况。
2.能力层级  □识记 □理解 □应用
3.作业形式 □听  □说 读 □看 写 □其它
4.完成方式  □独立 □合作
5.作业内容 作业要求: 1.横线作为第三线,顶格书写句子,字迹美观工整。 2.单词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隔。 There are lots of supermarkets. (改为过去式) 训练学生的书写习惯,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There is a big house in the park. (改为过去式) There are many televisions in the store. (改为过去式的否句) They live in a big city. (改为过去式) She worked in the field. (改为否定句)
(二)能力提升(必做类)
1.作业目标 1.链接社会热门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设置情景,让学生能结合语境运用时态,从而达到“明确时态形式”到“知晓时态意义,并正确使用”的过渡。
2.能力层级 □识记  □理解 □应用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3.作业形式 □听 □说 读 □看 □写 □其它
4.完成方式 □独立 □合作
5.作业内容 作业规则: 1. 横线作为第三线书写单词,注意字迹的美观工整。 2. 请勾画出确认单词以及事态的相关信息依据,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eat      is     are      do cook     talk     watch     have Interviewer: Anna,what’s your favourite television programme? Anna: My favorite programme is The Reader.I ___1._____ it last night. Interviewer: What did it talk about? Anna: It ___2.____ about the different life in China. Interviewer: How was it different? Anna: Many years ago,people ___3.____ on a fire.There ____4.____ any televisions.And sometimes, They were hungry.They ___5.____ have enough food. Interviewer: So,how about now? Anna: Life is better and better.We __6._____ delicious food every day.There ___7.____ at least one television in each family. Interviewer:Yeah.Yesterday I ___8._____ television for my honey dog. Anna/ interviewer: Ha ha ha...
作业奖励 积星换奖: 1.若能按照作业要求认真完成至少5空,可获得3颗星。   ☆☆☆☆☆若能按照作业要求认真完成整篇作业,可获得5颗星。    ☆☆☆☆☆
(三)迁移创新 (选做类) 作业的鼓励性与选择性
1.作业目标 1.通过收集整理校园变化信息,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知识融入真实生活,考察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否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运用时态。 3.通过回忆、观察校园,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 让学生自己通过回忆对比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
2.能力层级 □识记 □  理解 应用
3.作业形式 □听  □说 □   读 □看 写 □其它

4.完成方式  □独立  □合作
5.作业内容 趣味大闯关:(选做题) ❆规则: 1.两道题目,二选一完成。 2.若愿意大胆尝试,两道题均选择完成,获得本次作业完成评定的翻倍奖励。让作业具备选择性、趣味性,给予一定的支架让学困生也能找到自己适配的题型,得到训练提升。第一题: 作业要求: 1.作文首行空四个字母开始书写。 2.横线作为第三线书写单词,注意字迹的美观工整。 3.注意单词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隔。 岁月虽无声,但我们的校园文化与环境却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尝试整理校园变化的相关信息,以“My changing school”为题,简要介绍一下我们校园近年的变化。参考句型:There is/ are..., There were/ was/weren’t/wasn’t...           We have..., We didn’t have/...提供句型支架,降低难度,让学困生也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My changing school————————————————————————————————————————
第二题:作业要求:1. 画报单词书写先画线,再以画线为第三线书写单词。2. 单词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隔。3. 注意字迹美观工整。4. 注意画报排版合理美观。   制作以“近年来,让你感触最深的成都变化”为题的调查报告,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筛选出你认为的“最深刻的成都变化”,制作画报介绍给大家。

3.围绕主题,设置情景,多元设计
形式单一、脱离情景的碎片化作业设计,让学生思维固化,学而不能用,学而不思,学而不创,完全违背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要顺应时代,培养时代新人,就要聚焦主题,链接生活实际情景,多方位的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的脑子用起来,思维活起来。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3.1 动口类作业
★配音小能手
寻找单元主题相关的对话类短文,让学生通过跟读配音来训练语音语调。配音类作业,围绕单元主题,在故事情景之中进行跟读。同时相同主题类短文的跟读也可以拓展学生语言知识和文化视野。以外研社(一年级起点)二年级上册 “Module 10 Unit1 Happy New Year!”为例。学生学习的中国年的习俗特征,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与中国年相对应的 “Merry Christmas!”作为配音绘本,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认同。
★值日小团体
教师设置团体值日报告。根据单元主题,学生四人一组(由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混合组合),自设情景,自编对话,定时进行值日报告。在值日报告之前,设置问题,让未参与的学生关注问题,有目的的听故事、看表演。让全班学生参与其中,报告小组混合搭配,以优带差,相互帮扶。让学困生参与其中,感受英语学科的乐趣,增强学习成就感。而观摩的学生,不是单纯的看,而是带着问题去看表演,具有目的性,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调查小助手
设置调查类作业,让学生通过整体单元的学习,运用单元知识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 “Module 6 Unit1 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为例,布置调查类作业,调查你身边人周末在做什么?由于小学低段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极强,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学生是积极自主的参与其中,调查过程充分训练了学生问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在班级展示调查结果,让问与答双管齐下,形成问、答闭环。
3.2 动手类作业
★制作思维导图
通过整合单元知识,梳理已学知识,归纳总结,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知识结构化。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Module 9为例:

罗列出单元主题,并根据单元主题进行分板块结构化总结梳理,最后通过思维导图将单元话题串联成一个具有逻辑性、递进性的有机整体。让学生在梳理总结的同时内化单元知识,清晰单元主题,明晰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意义,将知识化零为整。
★绘制故事绘本
根据单元主题,选择与主题相关的中国故事,绘制绘本,并配以关键信息的英语词句,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鉴定文化自信,还能实现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美育教育,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育人。以外研社(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 “Module 6 Unit 1 It didn’t become gold.”为例。通过神笔马良的故事,让学生去查阅更多中国的传统故事(如“中国寓言故事“愚公移山”--Moving a Mountain)体会其中所蕴含的育人道理,实现学科育人。

通过绘制绘本让学生将英语学科与美术学科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美育教育,又让学生清晰寓言故事所传递的精神内核,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学科育人。
★手工制作物品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动手类作业,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性强。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享受 “I can say it, I can do it!”的乐趣之中。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 “Module 3 Unit1 Do you like bananas?” 为例,本单元学习了如何制作奶昔,布置作业为爸爸妈妈制作一份奶昔,并讲解奶昔的制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了学科融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3 动脑类作业 
陶行知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乐于接触新鲜事物。创编类作业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把控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如:歌曲、chant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如:歌曲、chant的创编,故事类短文的改编和续写等。
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二年级下“Module3 Unit2 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 Activity 4:Listen and say.Then chant为例。活动四涵盖了的单元知识,涉及单元重难点。因此学习完活动四之后,设置小组大比拼,分小组创编Chant。既可以根据活动四,对Chant 进行改编,抓住单元主句 “Are you...?”进行词组的更换,也可以跳脱活动四,小组大胆创作Chant。教师和学生根据节奏感,配合度等评选出:“最佳配合组、最佳创作组、最具表现力组”等奖项,激励学生。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创结合,培养了学生创作能力。将英语融于音乐,实现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4.关注学生,以生为本,趣味设计
4.1作业规则的趣味性
长期的枯燥、单一的“一刀切”作业模式,让学生对作业望而生畏,观而生
乏。如何改变学生和作业之间的紧张关系,首先要从作业的“第一印象”---作业规则开始入手。 让作业规则变得有趣,能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作业就是做一场游戏,感受到作业的趣味性。
让作业具有选择性,学生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不同的学生个性发展不同,有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有的学生个性内隐,不乐于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善于动手,有的学生善于动脑。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涉及不同类型的题目供学生自助选择。比如,教师要涉及唱、演、模仿等表演类作业,供善于展现自我的学生去完成;也要涉及制作手工、续写改编等非表演性作业,供不善表现的学生完成。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作业套餐, 乐于做作业。然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作业,会学生陷入“优处更优,短板更短”的恶性循环。因此,作业自由选择的规则,还需要作业的鼓励机制来加持。设置相关的激励机制,让学生愿意挑战,敢于挑战。教师根据作业的难度系数以及作业的完成比例分别设制不同的积分奖励机制,激励学生挑战自我。比如:积分数的多少根据作业的难度系数递增而递增,学生作业完成的比例进行范围的划分,作业完成的比例越高,获得的积分就越高。但是,教师在这一环节不能进行“一刀切”的积分评定,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以及个体的差异性,设置“进步积分项”“敢于挑战积分项”,根据学生个体情况的纵向对比,对学生的完成度以及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4.2 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自助选择和积分制的作业规则制定,让作业初具趣味性,缓和了作业和学生
之间的关系,暂时留住了学生的眼睛。但如何留住学生的心呢?这就需要作业内容这个“定心神针”了。告别传统单一的作业模式,作业设计学生的心里发展特征,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业内容多元化,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口、手、脑、心、身都动起来,完成作业如同一次奇幻旅程。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作业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设计制作类作业,如:制作手工、海报、贺卡、思维导图等;也可以设计动口类作业,如:采访,调查报告,角色扮演,演讲报告等;也可以是脑、心、手联动的创编类作业等。
5.善用评价,以评促学,多元评价设计
5.1 评价内容多样化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八种只能,分别是: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以及自

然智能。由于生长环境与能力不同,学生在各项智能发展层次不齐。因此,教师不能从某一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整合学生在过程中的各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2评价标准多元化
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定时教师不能采用在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设置评价标准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设置多层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最近发展区里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树立学科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浅析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与措施

温云沙

摘要: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任务,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育水平,国家至上而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倡导深度学习也是教育改革的举措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产生的背景及深度学习的本质内涵,然后基于背景和内涵论述了促进深度学习的几个教学策略,包含整体构建、创设有效提问和评价等举措,旨在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让深度学习助力于课堂教学,让学生法于课堂,最终得益于师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目标导向;知识建构
数学课是小学教学重要的科目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孩子的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学习数学能够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其长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教学实际中较为常见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3],这属于一种浅层次的学习,如何优化教学一直是教育学者们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的主题。
2006年,杰弗里·辛顿以及他的学生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随后“深度学习”在国际上引出了教育界的巨大变革。深度学习是一种课堂变革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其本质在于个体能够将其在一个情境中所学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深度学习是对学生学习力培养的学习,源源不断地造就学生的学习活力。这一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强调的是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过程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方法迁移,进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和整体素养的全面发展。
深度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且有用的学习方法,以实际目标解决为导向,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着具有挑战性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过程[6]。在这过程中学生需对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建构,把握数学的本质和思想方法。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知易行难,如何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整体建构,确定单元和课时学习主题(定方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度学习倡导师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围绕着具有挑战性学习的主题深入思考,故在教学行为开始前,教师需从实际教学中先确定单元及课时核心内容作为学习主题。在我的课程实践中,会重点罗列出本堂课的核心知识,并梳理出突破重点的教学策略,从核心内容入手,明晰主题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明晰主题内容可以助力学生何种核心素养的养成。用少量主题的深度覆盖,代替广而泛的表层覆盖,引领学生走进深度学习,而非停留在知识表层。
二、吃透教材本质、重组教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搭框架)。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必然涉及到教材的整合与处理,要落实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合理处理教材。教师需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组教学内容,形成单元学习主题的知识建构和知识结构化,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板书是教师帮助学生知识生成的一个体现,通过单元知识板书的梳理,构建单元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在课堂活动中开展结构化的学习,以适应学生深度学习的需要。
三、创设和聚焦有效问题,问题驱动促进思维生花(创情景)。
在明晰单元课时主题后,创设承载数学问题的情景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知识具有很

强逻辑性和系统性。知识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深度学习需要匹配有效且有用的问题情境串。同时问题情景要聚焦并紧紧围绕学习主题,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出发,遵循知识本身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能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问题情境串。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进而得出结论,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逐步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必要过程,培育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以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分物游戏为例,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感受平均分的过程中,从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首先,在创设情境中先提问4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有哪些不同的分法?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猴与桃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感知分多、分少和平均分三种不同分法结果的不同。进而提出“你想选哪种分法?为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分得一样多、相同多、同样多,引领学生提炼和总结平均分的概念。在活动三种通过平均分给3只小兔,你准备怎么分?用圆片代替实物,由分实物进一步抽象出分图片,唤醒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符号化意识。最终抽离出数学符号,逐步让学生抽离出数学本质,平均分和分的次数和方法无关,只要分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在平均分。让学生实际经历分物的情景,通过观察数量、猜想分的结果,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体现思维生成的过程。
四、准备合理高效的工具,聚集学习任务的落实(备工具)。
创造深度学习的课堂,同样需要为学生准备高效率的学习工具,在课堂实践中,很多老师会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卡、导学单、评价卡、学力单等学习工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北师版三年级上册分一分(一)认识分数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匹配了引领学生深度思维的学力单。通过不同的探究过程建构知识,探究一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一半,从分4个苹果、过渡到分2个、再过渡分一个,引出分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探究二突出图形的二分之一,引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抽离出分数的本质和分的图形大小没有关系,和平均分的份数有关。再通过探究三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写一写创造出新的分数。利用学力单,层次清晰的建构知识体系,建立帮助学生深度学习的环节过程,并创造深度学习的课堂氛围。
五、构建多维评价体系,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潜能(设评价)。
深度学习的要素之一是持续性评价。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与探索才是实现教学效果达成的关键。学生在展示和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语言、评分等各种评价方式,点燃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深度学习中持续性的评价可以促进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影响,从而保障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过程中,教师还需有效的引导学生应答,从而实现从低阶回答方式到高阶回答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路径的可视化。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匹配过程性评价、结果评价、合作能力评价等,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更有动力去体验成功,大胆探索和表达。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要实现深度学习赋能教学,教师就需要专注于教学的整体构建、明确主题、有效提问及过程结果评价。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让学生在有效问题的驱动下,经历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的方面去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实现知识内化,在这过程中逐步培育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数学思维。长此以往,学生能逐步养成深度思考的良好习惯,助力核心素养的落地达成,教育工作者才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 张家金.核心问题视域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社会科学Ⅱ辑.初等教育.2022年.18期(第192-195页)
[2] 林枝彬.以有效提问引领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社会科学Ⅱ辑.初等教育,2022年.17期(第29-32页)
[3] 刘红慧.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社会科学Ⅱ辑.初等教育.,2022.17期(197-199)
[4] 刘向彬.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创新[J].《人民教育》.社会科学Ⅱ辑.初等教育.2022.19期(79)
[5] 王淑琴.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Ⅱ辑.中等教育.2022.05期(61-64)
[6]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指南.小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小学体育课堂多元化教学策略探析

王子霄

摘要: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体育课堂一直以来都得不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而这带来的后果不仅造成了学生们缺乏足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导致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良好地培养。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各阶段教育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迎来了创新和发展的机遇。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多元化教学,不仅能够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还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良好地锻炼和培养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多元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提出了一些在体育课堂中实施多元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促进体育课程和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多元化教学;具体策略
一、小学体育课堂实施多元化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有如下一些重要意义。首先,多元化教学能够调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前很多学生都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和长辈给予了孩子过度的关爱,这就使得很多小学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与心理特点,他们在课堂上不愿意听从教师的安排,特别是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容易保持注意力集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体育课堂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兴趣并不高,最终导致体育课堂出现纪律混乱和组织无序等现象。多元化教学运用有助于构建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建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都能够融入课堂之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其次,多元化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感受体育魅力。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与运动习惯培养尤为重要,当学生们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后他们会自觉地参与到各项体育运动之中,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始终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将终身体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活动中,多元化教学能够使原本枯燥且略显无趣的体育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爱上体育,进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这也是体育课堂进行多元化教学的重要作用。最后,多元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情趣。体育展示了人类身体强大的一面,力量、技术与智慧的结合使得体育运动有效契合了人类的审美需求,这也是无数人为体育痴迷和疯狂的重要原因。多元化教学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美好之处,运动健将的矫健身姿、团队合作的流畅自然、艰难困境中的坚韧不拔等等,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之美。当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激发和有序培养引导后,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和锻炼自身。
二、小学体育课堂实施多元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秉持着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体育技能得到更大的锻炼和提高,教师在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制订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和课堂游戏。同时在进行体育游戏时,教师也要按照学生的真实诉求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其能够在提高自己体育能力、感受体育游戏乐趣时,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对于体育游戏选择,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也是不同的。例如在课前进行的体育游戏,往往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够将较大的精力转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而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游戏,应该主要是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体育技能为主要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利用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训练,促进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实现更有效的训练。比如,在课堂中,教师便可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确保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可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训练中,同时还能让学生对运动有更进一步的探索,使学生对体育有更全面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运动信心,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从而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三)利用生活化教学,启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小学生的心理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特点是不够成熟,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但是面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学习得很认真。鉴于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要充分结合小学生所具有的的心理特点来进行。小学体育通过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同体育课程内容灵活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启发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思考,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同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是非常符合的,因此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型的方法和手段起到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通过结合小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及注意力的状态进行各种策略的运用,以此提升小学生的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小霞.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的探究[J].田径,2021(03):60-61.
[2]吴燕峰.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J].田径,2021(03):61-62.
[3]魏颖.趣味性、有效性、创新性——小学体育“趣味课课练”的教学创新[J].田径,2021(03):73-74.
[4]张群.玩中学,学中玩——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田径,2021(03):77-78.
[5]蒋燕彬. 小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用“先化零为整,再化整为零”的思路实现小学英语中高段单元整体教学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中高段大单元整体教学

 肖祥兰

摘要:大单元,即大观念引领下的教材统整、教学探究、构思设计、活动实践,打破了以往单元教学中的碎片化模式,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实践性。基于大观念的特征和小学中高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可采取以下路径来实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明确观念与关联、设置架构与目标、开展整合与建构、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关键词:大单元;大观念;小学英语中高段;单元整体教学;学科育人
引言:大单元整体教学,即大观念教学。大观念的提出为解决教学设计的内容碎片化、过程表象化和教学评价形式化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案(王蔷等,2021)。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将情景、内容、活动实践加以串联,从而提升学科整体和学生素养这两个维度,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
一、小学中高段学生的特点
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层面看,他们已经非常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学生有了相对成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已经很适应老师的上课方式与风格。从认知层面看,他们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与生活常识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看法。因此,对于单元整体性教学的实施与开展,他们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与认知准备,教师在开展相应的更深层次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会得到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反馈。
二、大观念的内涵
从学科本质看,大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知识、思想和价值。Whiteley(2012)认为,大观念(big ideas)是理解的基础,是联结碎片化知识点的有意义的模式。大观念可以理解为从零乱无序的观念中统整和提炼出来的整体观念,是最高目标,将零散的但是又重要的观念及知识点和价值观念进行联结,从而形成学科的高度贯穿性与整体性。大观念集中体现学科本质性的思维方式和关键观点,是“学生深入挖掘学科内核的概念锚点”(王蔷等,2020)。
从课程内容看,大观念是链接教材与教学内容的中心架构。Bloom等(1981)认为,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学者和教师要提炼学科领域的抽象大观念,帮助学生将其运用到各种情境中去解决问题。大观念为教材与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提供了最高目标和支撑架构,从而帮助学生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建立适当的有效地连接,形成持续的、系统化的核心观念,为应用迁移打下基础。
从过程与方法看,大观念是“统摄教与学过程的原则和方法”(王蔷等,2020)。大观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指导教师以整体为视角,有序有效地整合教材与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活动与相应的课堂和学期评价活动。大观念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也可以对学生在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形成结构进行帮助,让学生整合性的学习具有可能性,并推动其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达成相应的育人目标。
三、大观念的特征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基于大观念而确定。大观念具有以下特征。
1.高位性特征。大观念的高位性就是立德树人。学科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入手点,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学科方式(成尚荣,2019)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科育人有宏大的背景、深远的意义和优化的合力。
2.结构性特征。单元由目标、课时、情境、活动、知识点等组成,整体性教学就是将这些要素组成一个有结构的、前后关联的、有细节有高度的整体。因此,教师要将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形成知识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单元学习体系(崔允漷,2019)
3.可迁移特征。可迁移是大观念的本质和价值所在。对学生而言,大观念是学生完成学习后生成的新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可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的素养,是能够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并会持续影响其品格、品性和行为表现(王蔷等,2021 )。
四、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思路
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材等教学资源后,结合学生的需求,搭建起的一个由单元大概念统领、各语篇子概念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王蔷等,2021)
下面以外研新标准教材中的三个教学模块为例,阐述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路径。
1.解读教材,明确观念与关联
在设计单元教学时,教师应首先认真解读教材,透过课文内容看到本单元潜藏的本质与关联,从育人的角度思考单元内容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主题与单元大观念。
以外研新标准教材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9模块(Are you feeling bored?和I feel happy.)为例,通过解读教材,可以确立本模块的主题是“人与自我”,主题意义分别是“心情变化是人之常情”与“心情因境因人而异”。因此,本模块的大观念可以确立为“正确抒发心情,积极健康生活”。
2.统整教材,设置架构与目标
明确了本模块的大观念之后,教师要进一步统整本模块内容,从标题、内容、活动各板块入手,发现其中的链接点,从而设置架构与目标。
同样以外研新标准教材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9模块(Are you feeling bored?和I feel happy.)为例,本模块具体语境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本模块主题引领下,可以确定本模块的话题是Feelings, 功能是identifying and expressing feelings. 整个模块由两篇主课文构成,因此,本模块的教学目标为: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感受以及询问他人并感知他人的心情与感受;更主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调查同学今天的心情以准确识别心情”“参与双簧表演以正确表达心情”等活动,教会学生关心自我和他人的心情与感受,从而以实现本模块的潜在本质,即“学生学会正确管理情绪、将来如何自如地应对各种心理压力”为最高目标。
3.重组教材,开展整合与建构
教师在对一个教学模块进行备课时,不能只看这一模块的内容,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教完就好。而是应该通览整本教材和教辅资料,再结合本模块的实际语境与内容,将本模块内容整合与建构,从而开展教材的重组。
以外研新标准教材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第6模块为例,本模块两个单元的内容是神笔马良整个故事拆分在了两个单元,故事情景是上下相联的,所以可以在第一课时把两个单

标准教材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第3模块为例,这个模块的重点是在情境中区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而本册的第1、2模块和第4、5、6模块都是学习一般过去时的陈述句,这五个模块之间的关联更紧密,所以教师可以把第3模块放到第6模块学习完之后再来进行教学。
4.以大观念为着力点,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可以这样理解,大观念指引着教师明确本单元的最高目标,以最高目标为着力点,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活动。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当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和最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教学当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开展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的“好帮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评价,促进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仍然以外研新标准教材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9模块(Are you feeling bored?和I feel happy.)为例,本模块的大观念即最高目标就是“学生学会正确管理情绪、将来如何自如地应对各种心理压力”,因此,以此最高目标为着力点,教师可以在第三课时设计这样的活动:分小组讨论问题并将讨论结果梳理成思维导图:上学期期末考试之前,你有什么样的心情?你是怎么应对的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句型支撑和词组支撑。学生讨论完毕之后,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思维导图并口头汇报图上的内容。评价方式:1.讨论过程中积极的、用语准确的,可获得教师单独印章奖励;2.展示出思维导图并口头汇报时,条理清晰、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应对压力的方法的,教师将把这组的思维导图张贴在教室内的学习角,以此鼓励学生面对其他困难与压力。
五、结语
大观念能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向真实生活进行迁移,能对学生的学习与真实生活产生长足的影响,并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体而言,大观念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之后生成的对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念,是学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景中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是能够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并会持续影响其品格、品性和行为表现。显然,特定主题的大观念不能通过单一语篇的学习去实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相关主题的知识从多角度建构出发,同时挖掘单元的潜在本质,才有可能使学生对该主题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价值判断与行为取向。
参考文献:
1. 王蔷、周密、蒋京丽、闫赤兵. 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20.
2.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张丕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教材解读,【J】小学教学设计,2019.
4. 郭华. 深度学习及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
5.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宋雪莲 赖平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 胡晓敏.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与价值【J】.小学教学参考.2021
7. 张丹、于国文. “观念统领”的单元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迁移【J】.课程·教材·教法.2020
8. 邵朝友、韩文杰、张雨强. 试论以大观念为中心的单元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 2019
9. 成尚荣.学科育人:教学改革的指南针和准绳【J】课程·教材·教法.2019
10. 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黄兰静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教学为例

摘 要: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小学语文结构化课堂教学以强关联、系统性为特点,改变单个知识点、单篇课文组织课程内容的思路,通过层层分解的目标设定、深度关联的内容组合、整体系统的流程设计、注重过程的表现性评价进行整体建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实现语文学科育人方式的转变。“新课标”制定了由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推进任务群实施的基本路径,即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具体学情三个维度综合考虑,把单篇或单元内容设计为一个乃至若干“学习任务”,形成一个有真实情境、有明确目标的体现综合性、活动性和探究性的落实学习任务群的过程,指向学习的深度生成,发挥教师有效支持的作用,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步提升。
随着“新课标”的更新,现行统编教科书都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元素的双线组元方式编写的,那么,在学习任务群的导向下,教师应该怎样以教材为基础来设计单元教学呢?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教学为例,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一篇略读课文《池子与河流》,主要围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要求进行单元设计。
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如何根据“思辨式阅读与表述”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内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其二,怎样依托“思辨式阅读与表述”的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进行整体性的设计?其三,怎样才能把“思辨式阅读与表述”任务群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转变成语言实践活动,并将其细化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去。其四,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获取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其核心素养?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单元教学的尝试。
一、研读教材,构建学习任务群
统编教科书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元素的双重线来组织单元,将语文知识学习、语文能力发展和语文核心素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精确地确定单元目标创造了条件,并且打好了基础。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是人生的一面镜子”这一人文主题来组织选择文本,旨在把“阅读寓言故事,理解它的意义”这一语文元素贯彻到教学实践中;而在单元习作中要求“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体现了阅读铺路,从读到写的教学理念,也为三年级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降低了难度。为此,我们可以把“看图写话”作为切入点创设情境,通过调整教材编排次序,把课文学习和整本书阅读的内容进行交叉推进,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本”中进行对话,理清寓言式的风格特征,并积累语言体验。例如,可以根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需求,让学生在求同、比异、联结等阅读活动中向他人学习经验,记录自己的生活,培养健康人生观,这样才能欣然成长。显然,这一个大单元是指向思辨性文本任务群的学习,但与传统的基础性作业相比,探究作业则是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来体会其中的寓言哲理。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地研究故事、感受道理、完成任务,既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能力,也能顺其自然地将所学的语文知识、技巧、方法等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问题中。
二、素养为本,确定单元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综合整理及分析,教师可以更加明确“快乐读书吧”这个板块的功能、定

位、作用以及各个年级段的教学重点。基于这一问题,在“快乐读书吧”板块的教学中,教师最关键的任务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综上所述,教师可以结合《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设定下列目标:
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学会以图表为支架梳理故事大意;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的不同特点;读懂故事,感悟道理。
目标2:能够结合大单元主题以及“快乐读书吧”中的阅读提示语,尝试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经典寓言书目,使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
目标3: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故事中的智慧相结合,并且能够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度理解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目标4:能够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以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结果,同时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技巧和方法转移到整本书上,平稳地完成从单篇到整本书的转变。
目标5:深度理解寓言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核心和情感含义,并能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大胆阐述自我观点。在对话交流中,能主动倾听和思考,尊重他人的独立见解以此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梳理教材、设定目标两个主要对策,明确了“快乐读书吧”的基本方向,也初步确定了其教学重点。
三、任务驱动,组织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它所培养的核心素质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经验累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展示出的,这些能力和品格主要体现在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上。而大单元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单个文本的内容范畴,它是将整个单元的文本知识融合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大任务的推动来完成大单元的学习过程。所以,大单元的教育模式就是基于主题导向下的实际行动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比如,依据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围绕“读寓言,悟道理”学习主题,设计结构化学习框架,使单元学习内容前后联结,形成一个整体,发挥单元教学合力。先让学生阅读古今外寓言故事,弄懂文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走进课文,紧扣文字内容展开教学,可以是语言、神态、动作等关键词句以及关键的标点符号,品味故事角色的心情变化。上述的几个方面,都是围绕着“寓言道理”所进行的语文实践,并没有拘泥于对文本的解析,而是将文本进行了全面的涵泳和品味,让文本在儿童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基于此,教师可以依据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内容,设置专项阅读和学习任务,让学生走近古今外寓言故事,迁移知识与技能。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研读《守株待兔》这篇课文,能够初步把握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即把握故事内容和领会寓言寓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提示,根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实际内容,设置整本书阅读任务,具体见下文:
任务1:关注目录,感知大意。全面梳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目录,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选出一则最感兴趣的寓言故事,说一说你的理由。
任务2:疏通情节,了解内容。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至少选择一则故事,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让学生在交流与启发中读懂故事,疏通整篇故事的情节,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任务3:绘制导图,还原形象。结合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围绕某个寓言人物绘制思维导图展现出人物的特点,将其性格特征呈现出来,并总结其象征意义。
借由这三个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将单一阅读所获得的经验与知识,转移至整本书。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内化,提升大单元的学习能力。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四、教评合一,落实要素灵魂
最后,开展大单元教学,特别要注意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学习评价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指标,是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大单元教学设计应该坚持将评价设计和教学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任务或者项目学习的时候,设计针对任务群的进阶性评估,对学生在实际环境中的语言学习行为以及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将评价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的修正,以此来改善教学的进程,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可以在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分享展示、汇总结果的时候,老师可以事先制定一个评估量表,让他们知道评估的标准,指导他们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学习,最终,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自己的评估或互动评估。例如,按照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设计了三年级大单元“看图写清事”,在单元的五次活动之后嵌入评价,它是按照单元素养的目标和活动的内容来制定的,方便让学生们自主学习,也可以让老师们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评估。
综上,基于“思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探索,旨在综合考虑课标、教材和学情,通过单元阅读与写作整体结构化的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不断探索,反复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丽. 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小学语文教学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23(7):190-192.
[2] 邓慧莲. 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策探析[J]. 电脑校园,2021(11):2162-2163.
[3] 李青.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 新课程研究,2023(3):105-107.
[4] 陈娅列.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 教师,2023(13):18-20. DOI:10.3969/j.issn.1674-120X.2023.13.007.
[5] 谭梅,范月. 推进多元统整,指向深度学习——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J]. 四川教育,2023(14):26-27.

民族舞蹈引入校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李岚

摘要 :采茶舞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民族舞蹈中的传统歌舞,这种民族舞蹈的丰富内容和优美的动作展现出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研究采茶舞纳入校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不管是对校园音乐教学的发展还是对于采茶舞的推广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采茶舞纳入校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分体探讨,总结出可行性和具体引入策略。
关键词:民族舞蹈;采茶舞;校园音乐

Abstract
    Tea picking dance, as a traditional form of folk song and dance, reflects the unique artistic style and aesthetic value.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ea picking dance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 picking dance ar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goal and guiding ideology of integrating tea picking dance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introduction strategy of tea picking dance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National dance; tea picking dance; college sports

1 前言
        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我们要采取切实的行动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加大宣传和应用。校园除了有教授知识更有育人的功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到学习教育中,通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教育中学习采茶舞等传统艺术形式,既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宣传,也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形式。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在各地广为流行,对舞蹈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校园音乐教学中可以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类的基础知识的素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这些已经开展的工作为校园引进采茶舞等民族舞蹈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采茶舞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和传承中积累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提升校园音乐教育的活动类型和趣味,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1 选题依据
        校园的音乐教学不仅有学生学习乐理知识和歌唱出优美的声音的功能,也应含有人文教育的内涵,通过挖掘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纳入到校园音乐教学中,并借此将校园音乐教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采茶舞这种民间歌舞进入校园音乐课堂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又可以将校园音乐教学再提升一个层次,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采茶舞舞步轻松潇洒,富有很高的健身教育价值:学校的音乐教育不仅要教授音乐技能,强健体魄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学校在音乐课程的选材中务必要纳入一些具有较高健身价值的课程。采茶作为一种广为流行的民族舞蹈,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表现形式,舞蹈中其在校园音乐教育中的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使校园的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有效的提升身体素质,从而校园达成音乐教学强健体魄的目标。
        心理教育也是校园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而采茶舞显然具备这一功能。学校的音乐教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学既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增加校园学生的音乐知识,在教育学习中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在社会发展中的适应性。因此,校园在音乐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必须要重点考虑多采用素材是否具有心理教育的功能并作出合理的评估,使音乐教育素材的选择符合校园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传统的音乐课程中活动内容相比,采茶舞的竞技功能弱于传统音乐活动,但其轻松爽快的舞蹈形式具有极强的心理教育功能,学生学习采茶舞的过程也是对舞蹈和音乐这种表现形式的体验过程,这种轻松愉悦的体验能提升学生对民族歌舞艺术魅力的认识,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学习采茶舞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舞蹈愉快的学习会更真切的体会到快乐学习、快乐锻炼的真谛,在歌舞学习中增进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包容互助的能力,这既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全人格的养成,也对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采茶舞引入校园音乐教育素材会使音乐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相对于其他的文化课、专业课等枯燥的课程,学生对音乐课普遍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但是音乐活动内容的单一无趣也会降低学生对课程的期待,从而出现逃课等情况。所以,虽然音乐课程相对去其他文化课在学生兴趣上有一定的优势,我们依然有必要对如何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持续热爱而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将采茶舞作为纳入校园音乐课程活动重点考虑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采茶舞作为一种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歌舞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人文色彩。校园的学生群里虽然较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但对具有地域色彩和悠久历史的民风民俗仍然抱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对学习这种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的民间歌舞具有较强的意愿,所有将采茶舞纳入到校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满足学生对于这类民风民俗的好奇心,实现学生有兴趣的、自愿的学习;二是采茶舞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采茶舞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很深的历史和文化性烙印,学生在学习采茶舞的过程中既可以感受生活也能从活动中了解其所展现的经济性和人文性的属性,因此,采茶舞有助于学校音乐教学内容的完善,有助于更好的实现音乐课程目标。
采茶舞纳入校园音乐教学是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功能的有力举措。毫无疑问的是校园具有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能,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包括传授文化知识,也包括人格的培养,通过在课程中即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既是培养人格的必须,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之举,让校园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采茶舞本身具有很高的民俗研究价值、艺术价值以及附带的文化功能,为采茶舞走入校园奠定了基础,也决定了将校园作为采茶舞这一艺术形式的发扬之地的重要性。在所有的文化遗产传承工程中都有无意识的传承和有意识的传承这两种方式,无意识的传承是大众自发的行为,因为符合民众生活、生产的需要而主动的学习和传授这种技术或艺术,是主要的传承方式;有意识的传承则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或者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出于保护的目的而采用的传承方式,一般以成立专门的组织进行研究和保护卡法为主,同时为了能够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教学的形式传承下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加快,人们对民族舞蹈的参与度逐渐减少,采茶舞的生存发展现状逐渐式微,无意识的传承很难将艺术完整的保留,但是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加强,有意识的传承已经逐渐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将采茶舞纳入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中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宣传的重要形式,也是校园文化传承功能的具体体现。
1.2 研究意义
舞蹈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当下的众多艺术形式中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舞蹈表演能够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从而具有更好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基于此,舞蹈在当下的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不管是青少年、还是中老人人群中舞蹈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毫无疑问的成为当下社会文化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重要互动形式。纵观当下的社会环境

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区域和民族的生活中都有根据地方条件和人们喜好发展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艺术。
从个人的应用来看,采茶舞这种舞蹈既能够强身健体、满足社交等精神和情感生活的需要,也有通过欢快的舞蹈形式让人们在愉悦的锻炼过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进而向往生活中更多美的功能,因此采茶舞在校园的推广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基于以上目标,本文将对如何有效的使采茶舞这种民族舞蹈与校园音乐活动有效结合,使校园音乐课程内容更加完善和丰富,在这种教学中更好的弘扬和继承优秀的民俗文化做出探索。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采茶舞在校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主要是在知网、万方、维普和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查找有关采茶舞年纳入校园音乐教学的期刊文章等资料,将与本文研究目标有关的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总结在采茶舞应用于学习音乐课程中已有的理论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相关资料,包括分析关联学科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采茶舞应用于校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果,并通过总结分析结果做出将采茶舞纳入校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对策。
3 结果与分析
        3.1 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学目标与指导思想
        3.1.1 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音乐的教学指导思想
        过去的校园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锻炼和学习相关项目,通过将采茶舞这类民间歌舞加入到校园音乐活动中,使音乐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为了更好的探究采茶舞纳入校园音乐课程的可行性,我们将采茶舞从文化结构方面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舞蹈物质文化、舞蹈制度文化和舞蹈精神文化。第一,对于舞蹈物质文化,通过鼓励舞蹈老师对舞蹈动作作更多编排,并在舞蹈编排中根据学校实有器材进行合理编舞,另外对于选择场地和搭配服装等也要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特点进行选择,与采茶舞的舞蹈动作相匹配。采茶舞表演形式丰富,且要求一定的男女比例,每个地方可以通过服饰的选择和制作来体现本地方的文化特色。对于舞蹈的服饰,例如壮族的采茶舞,男子头部佩戴背带黑色的锦绣头圈,腰上系的腰带是红色,脚上是黑色布鞋;采茶舞的女子一般佩戴红色的头圈,身上是淡黄色的衣服,脚上穿着绣花鞋。舞蹈物质文化的多样性要有完善的制度进行规范,然后更好的展现舞蹈的文化内涵。第二,对于舞蹈制度文化,采茶舞作为一种在生活中常见的民间歌舞,在其表演的形式的场合上都有较为固定的规则和成型的仪式,这种规则对于表演者来讲,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舞蹈演出的过程是有固定的流程的,男女演员需要按照指定的流程轮流进行舞蹈表演,因此,编舞的舞蹈教室在编舞之前要对关于采茶舞的制度和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学校,在动作的设计上既要丰富多样,也要符合礼乐制度文化,同时也能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第三,对于舞蹈的精神文化,舞蹈精神文化所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观念,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在采茶舞引入校园音乐课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和优化,将舞蹈中的优质、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和动作引入到课程活动中,通过这种民间歌舞的学习了解我们朴素的物质文化生活,将采茶舞所具有的丰富的精神文化带入到我们的实际在生活中,提升对民族文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化的认同感。
3.1.2 民族文化融入音乐教学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步伐逐步加快,对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强调全面发展。各个地区的教育部门以及高效对课程效果和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对音乐教学课程和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在音乐课程中加入采茶舞这种优秀的民间歌舞无疑是一项创新之举。采茶舞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壮族歌舞,其轻快的舞步和优美的动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和其他音乐运动一样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将采茶舞纳入校园音乐课程中既是推校园音乐教育的创新,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利于采茶舞的传承与发展。[1]在采茶舞引入教学的活动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其是否适合各个地区的教学,可以通过因地制宜的改编使采茶舞更加适合每个地区的特殊情况,促进采茶舞在教学过程更有效的推广。
3.2 赣南采茶舞文化形成的概述
3.2.1 茶道和茶艺产生给采茶舞提供了土壤
《茶经》是一部对我国茶道和茶事活动总结的著作,它的出现表明我国的茶文化发展趋于系统化,是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茶艺报过茶的制作和品茶等与茶相关的活动,茶道在古代往往是文人雅士之间交流或者思考时的必备活动,在品茶的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茶道和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出现赋予了茶文化跟多的内涵。
3.2.2 茶歌和灯彩的结合促进了采茶舞的出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茶文化已从文人墨客少数人的爱好变成普通百姓生活中也有的一种普遍活动,茶文化在这种普及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形式上也更加的多样化。在我国古代的史书中就有对茶歌的记载,茶歌的产生形式主要有三种,都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第一种是把诗改编为歌。通常是文人雅士相聚进行诗歌创作,然后在进行配乐,经过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形成茶歌。第二种主要是来自各地区的民谣,一般是古人触景生情创作产生,这一类的茶歌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因创作者和创作时间不同而带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第三种是茶农创作的民歌,这些歌曲形成与田间地头,是劳动者在耕作过程中根据内心情感而即兴创作。他们创作的茶歌体现出茶农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3.2.3 茶舞和茶戏的互动使采茶舞进入成熟期
茶戏同戏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密不可分,根据可查阅的史书记载,戏曲文化在不同的地方有其相对独特的曲调和表现形式,同时他们与不同地区的民间传统曲牌想结合后形成各个地区特有的风格,这些都为茶文化增添里更多的色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茶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了解茶歌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

3.3 采茶舞引入校园教学的手段
音乐课程中加入舞蹈课已经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而且已经发展成为音乐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课程,已经形成比较系统化的教学,音乐课中的舞蹈课既出现在了公共音乐的选修课中,也成为音乐学院学生的一门专业课,这些实践成果为采茶舞引入校园音乐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的优质的教学资源。采茶舞虽然也是一种舞蹈,但采茶舞作为一种民俗歌舞有其独特性,在舞蹈的动作、文化等等上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在将采茶舞纳入校园音乐课堂时必须根据其特点进行一定的学习指导,制定科学的舞蹈教学规划。
3.3.1 技术教学手段
音乐课程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通常是教授制定的音乐动作,而对于采茶舞这种舞蹈的教学,在依照一定的标准教授制定的动作之后,也要考虑将舞蹈所具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进行动作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更好的实现将采茶舞引入音乐课程的目的。采茶舞是一种含有丰富情感的舞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对这种情感有更多了解才能学得更加充实、有意义,在舞蹈的学习中包含了开荒、采茶、制茶等等内容,舞蹈动作等形式也是丰富多彩,使学习过程十分有趣。采茶舞的舞蹈动作丰富,经常练习采茶舞能对身体素质进行很好的提升,这也是我们进行音乐的目的之一。采茶舞纳入音乐教学活动中并非一定要做强制性规定,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学习,由老师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舞蹈的编排,在采茶舞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肢体得到锻炼,尽量使舞蹈动作涉及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出采茶舞在音乐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3.3.2 文化教学措施
理论先行,更好地在校园推广采茶舞。采茶舞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歌舞,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切忌空谈理论,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理论的学习中更容易接受,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通过采茶舞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大我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刻内涵,完成教学中包含的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采茶舞这种民间歌舞推广进校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既是了解舞蹈动作也是了解传统文化,借助于这种学习形式提升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也在一定程度上替身采茶舞在大众的认知。采茶舞的推广进校园也是对素质教育呼声采取的积极措施,使校园文化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充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舞蹈动作。在初期学生不了解采茶舞是是什么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观赏采茶舞的视频,但采茶舞是不受地点、环境以及服装的影响的,跟公共音乐课程上课的方式基本一样。采茶舞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气质的提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肢体动作的指导学习,同时也要结合其他的元素充分进行教学,例如采用多媒体等为学生展示舞蹈动作,使学生在音乐舞蹈课程的学习找那个既能学到动作,也能够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民间歌舞中蕴含的精神的力量,由此也能体现出舞蹈艺术学习中的重要目的,既让学生深入的参与其中,通过舞蹈展示自己。现代模式下舞蹈的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日趋成熟,通过影像技术将采茶舞动作进行拆分或者整体展示让采茶舞更叫精细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这种现代技术能够更加细致入微的体现舞蹈配乐的节奏和学习的重点等应当注意的细节,这些知识获取的便捷性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加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来推动采茶舞在学校中的推广和使用,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尤其是在教育上,远程教育等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应用普遍,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学视频学习各种舞蹈等课程,在民族舞的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格,因此,在采茶舞的教学视频中应当加入有关舞蹈的特色和当地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
为了更好地推动采茶舞在校园学生中的普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将采茶舞加入到其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将采茶舞加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一方面可以扩大学习采茶舞的人群,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深度,通过参加教授采茶舞的培训班等对采茶舞的每一个动作进行教学,为了保证社会实践质量,制定严格的教学规律并严格落实。[2]将采茶舞的社会实践纳入学习考核,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课程的体验性,使学生在这种学以致用中不断进行突破和创新,制定严格的标准保证课程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使学生通过学习在采茶舞的应用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采茶舞的文化传播对于引入校园教学的影响
(1)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既是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场所,也有育人的责任,因此,通过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进行推广提升学生对人文的认识和理解,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提升道德品质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采茶舞动作简单、利落,从舞蹈的学习中能够了解到茶农的生产生活经过,舞蹈中也能够反映出茶农真实的精神世界,进而展现出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和对生活的热爱,从对采茶舞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并学习这些美德。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促进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帮助学生树立起一个健康的心态和担负起时代的责任的担当精神,在传统美德的滋养下养成健全的人格。
(2)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采茶文化
受众人群是采茶舞宣传和推广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采茶舞作为传统民间歌舞的一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采茶舞的宣传和推广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采茶舞是具有较强地域性的小众歌舞形式,因此,采茶舞的配乐、舞蹈编排等编写过程比较匮乏,校园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他们本身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和涵养,在学习传统文化后能够将其推广到更大的范围。[3]学生在采茶舞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创新对采茶舞进行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改编,从而提升采茶舞在当下社会的适应性。其次,学校音乐课程增加采茶舞课培养学生的对民间歌舞的

兴趣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或许也能以此培养出一些专门的采茶舞工作者,将采茶舞推广到更为广大的舞台。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
采茶舞是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在学校推广采茶舞既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学生生活,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认识,丰富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弥补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因为教育理念而导致的学生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对于民族文化的教育,所以学校要在日常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石,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是发展的必须之举,在学生的发展中重视个性化的培养,发展素质教育,将采茶舞引入校园课堂有利于弘扬优质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学生完善自身道德素养。
4.1.2 师资建设对于实现采茶舞引入校园教学的影响
教师是采茶舞教学的核心,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和主要实施者,教师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和较强的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为何更好的完善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革课程。首先,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需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应承担的重任,通过完善教师培训等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使采茶舞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效用,积累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人才储备。其次,采茶舞教师要积极利用全民运动等新方式,抓住可获得的培训进修以及可参加的比赛等机会不断替身自身对采茶舞的掌握水平和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能力,从而增强其业务水平。从学校来说,优秀的教师是学校重要的资源优势,因此,学校要切实的采取措施支持。奖励专业素养高的教师,使注重人才培养成为一种风气。
采茶舞教师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后进入校园教授采茶舞课程,确保教师熟练账务采茶舞的相关动作和包含的优秀民族风俗文化,使采茶舞进校园工作发挥出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的促进校园音乐教师提升对于采茶舞的了解和学习,一方面,学校利用多种方式为教师创造学习采茶舞的机会,借此了解采茶舞的民俗文化等。学校既可以通过邀请民族地区专业的采茶舞人员组织培训或举办讲座等宣传采茶舞,也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到采茶舞的发源地,通过与基层群众密切的交流和学习,直观的感受采茶舞的艺术魅力,在实践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当府里校园的教师等研究人员加入到采茶舞如何更好的走进学校音乐教学的研究当中,通过系统的研究,加强学校教师和民间采茶舞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学习,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邀请专家学者针对民族舞蹈进校园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在研究中不断丰富采茶舞进校园的理论基础,也提升教师在采茶舞教学中的技术水平,通过研究从采茶舞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完善采茶舞进学校音乐课程。最后,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步,通过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学习平台, 不断提升自己对采茶舞的了解,替身自己的艺术素养。
教师是校园教学的主体,推动教师队伍数量和教师队伍提升专业素质是必然之举,采茶舞作为校园音乐课程可以引进的民族舞蹈的一种,教师对于采茶舞的培养可以通过“民间艺人进课堂”的形式引进人才,为采茶舞引入校园音乐课程奠定基础,而不必为了单一课程进行专门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聘用在采茶舞领域中有较高权威性的学者和民俗专家知道采茶舞的教学工作,也可以借此利用这些师资力量促进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和从社会上引进的教师一起学习、培训体会采茶舞的艺术魅力。基于此,学校要重视科研领头人的培养,在基础的教学工作中选择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的采茶舞与校园音乐课程想结合的研究课题中并发挥出科研领头人的作用,为相关研究工作注入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活力,提升采茶舞在学校音乐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将采茶舞进入校园音乐课程的发挥出应有的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4.2 建议
4.2.1 提高采茶舞的文化传播
采茶舞是一种流行于大众文化中的民族舞蹈中的传统民间歌舞活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体现茶文化的民间舞蹈表演方式。采茶舞独具特色的服饰、道具和轻盈爽快的舞蹈动作都对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传统的民间歌舞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采茶舞也在时代的发展中失去昔日的光彩。因此,我们务必要加强对采茶舞引入校园的音乐活动课程中来,这将使采茶舞这一民族舞蹈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采茶舞将成为校园音乐课中的新的特色活动,体现出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学生在校园音乐课程中既可学习到这种民间的传统舞蹈,还可以借此了解到我国的茶文化和相关民俗文化,将弘扬传统文化这一历史责任深深刻在心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将采茶舞引入校园音乐课程是一项由点及面的促进传统文化加快传播的有力之举。
4.2.2 完善师资建设,实现采茶舞训练性与原生态的统一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相关学习,对于壮族的采茶舞这种区域性较强的民族舞蹈而言,高素质的教师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主动的去学习采茶舞的文化价值,经过耐心有效的学习,教师获得有效的进步,才能够在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就。第一,校园要完善对采茶舞教师教授采茶舞效果的考核,例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耐心和形式是否多样等问题,确保参与教学的教师就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又有很好的责任心和耐心。第二,采茶舞的教学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各种最新版本的采茶舞,在选择上既要考虑保留民族文化,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者综合考虑平衡学生的兴趣和保留采茶舞的特色。第三,教学过程要科学合理,切忌盲目求快,从舞蹈动作的教学开始,奠定良好的基础后再进行后边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娟.校园音乐课教学中采茶健身操元素运用分析[J].冰雪音乐创新研究,2021(01):53-54.
[2]杨春越.民间采茶舞在校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12):141-142.
[3]马丽莎.桂东南民间采茶舞艺术及其传承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10):110-111.
[4]李勋,阴强.茶舞在校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9):118-119.
[5]王宏涛.音乐生活化视域下采茶舞融入校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探究[J].福建茶叶,2018,40(06):189.
[6]张燕.生态视角下采茶舞与校园音乐教学的结合路径[J].福建茶叶,2018,40(05):121.
[7]敖禾花.关于校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04):190.
[8]王鸿宇.采茶舞引入校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04):260-261.
[9]赵光强,张少伟.论采茶舞引入校园公共音乐课程体系构建途径的可行性探讨[J].福建茶叶,2017,39(11):225-226.
[10]黄志勇.文化传承视阈下民间采茶舞在校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福建茶叶,2017,39(10):176-177.
[11]金向红.民族传统音乐校园化的实践与探索——以民间采茶舞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10):317.

[12]单洪刚,刘瑜.民间采茶舞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09):192-193.
[13]黄莉丽.《粤北采茶戏》.[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156-157.
[14]冈仓觉三英著.《茶之书》[M]许淑真译注.日本:茶学文学出版社,2003:214-215.
[15]周文棠.《茶道》.[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142-143.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教学策略

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
联系电话:028—6162525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路100号
网址:cdswwlsxx.com

芳  华

2024年3月
总第1期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