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金刚清源》上册

其他分类其他2024-09-24
463

自   序(一)
      为什么我取名“金刚”,却基本不向人推荐《金刚经》?
      不说大家也能体会到一些:因为你念了那么多遍《金刚经》,特别是看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金刚经XXX》,合上经本、书本后,你 才发现:你根本不知道每时每刻该怎样用心、怎样来落实经典!      更有滑天下之大稽者,嘴上念的是最上乘经典,下来却津津乐道于 最低级的小乘法!      所以,你觉得念经对你唯一的“修行“好处,无非就是像某些邪师 说的那样“念经是用来修定的”。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骗局,因为“经” 根本不是用来修定的,而是用来开慧的!所以你的念经,不但没让你 定下来,反而是越念杂念越多!      为什么?      只因两个缘由:      一是“人”不相应(发心、动机);      二是“机“不相应(基础、根机)。      《金刚经》佛言:“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现在读《金刚经》之人,鲜有符合标准者,不但没发“大乘”、“最 上乘“,就连“大乘“、“最上乘“的概念都不清楚!多数皆为贪福报、 贪“大修行”的名而读。      心不相应,不精进还好,顶多是缘木求鱼罢了;      如果精进,那就如佛所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此为“人”不相应。

金刚清源   自序(一)

金刚清源   目 录

自序(一)....................................................................... 001
第一课    《金刚经》和《圆觉经》、《楞严经》的区别 .............011
一、 借用《圆觉经》、《楞严经》两经的用意
二、 “了义经‘‘与“不了义经"的区别
三、 “了义经”与“不了义经"在具体修行上的巨大差别
四、 《圆觉经》如何当下找到真心
五、 《楞严经》如何当下找到真心
六、 《金刚经》在发明真心中的核心作用
第二课    智者(天台)五时定“般若” .........................................022
一、 论“般若”的重要性
二、 智者“五时”定般若 

      又则,菩萨修行,以六度为核心,六度以般若为核心。现在的修行人, “六度”名相尚且搞不明白,更何况是般若!般若已如天书,何况是“金 刚般若”!
      佛祖在此经里本来是叫人把“法、非法” 一齐放下的。无奈“机” 不相应,念《金刚经》反而更加严重地增加了自己对法的执着。岂不 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经言:“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 一 部《金刚经》已是整个佛法的总纲,如果不能正本清源,除非你有一 生受持、不悟不罢休的毅力,否则《金刚经》今世注定又只能和你擦 肩而过!
      大道本来至简,最上乘本身就是最简单的。所以,《金刚清源》就 是要让你(愿意“发大乘、最上乘者“)从源头俯看经典,即使不用念经, 也能把《金刚经》落实到每个当下!
二O—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目    录

金刚清源   目 录

第七课 须菩提发现到了什么? .....................................069
一、 空乱意菩萨
二、 止于至善
三、 导致学佛人“乱意"的两大问题
四、 须菩提从佛的行仪里发现了什么
第八课 什么是如来?什么是如来的善护念、善付嘱?.......  076
一、 须菩提还“发现” 了什么
二、 “如来”与“如去”
三、 什么是“善护念”、“善付嘱”
四、 什么是"不善护念"、"不善付嘱"
五、 《法华经》里如来的“善护念”、“善咐嘱”
第九课 我们自己该护念什么、如何护念?........................  084
一、 经里的“护念"是佛护念众生
二、 “护念”不是护“念”
三、 自己的"护念”就是“守本真心"
四、 “真心”在哪里
五、 护念真心从《正知品》开始
第十课 普通大乘的“发菩提心”是什么?............................  093
一、 让大家学习《正知品》的原因
二、 “大乘”和“最上乘”的“发菩提心”

第三课    什么是“波罗蜜”?..................................................031
一、 "戒定慧'’和"六度的区别
二、 "波罗蜜”的定义
三、 “波罗蜜”的三种层次
第四课   什么是“金刚般若” ? .................................................041
一、 《金刚经》的“金刚”是什么
二、 什么是“金刚般若”
三、 “唯心"和“唯识”的区别
第五课    “如”、“如如”、“如是”,罗什大师最懂“如” .................052
一、 “如”的重要性
二、 “如”、“如如”是什么
三、 关于《金刚经》六版本的问题
四、 什么是“如是我闻”
第六课   第一阿罗汉的纠结................................................ 061
一、 最简洁的开场是《金刚经》最大的特色
二、 须菩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 阿罗汉为什么也会纠结
四、 须菩提的三大疑惑 

金刚清源   目 录

第十四课 须菩提到底问了几个问题................................... 128
一、 关键词语:“善哉、谛听、如是、菩萨、摩诃萨”
二、 六个译本中须菩提到底问了几个问题
三、 译经的两种方式:直译和意译
四、 译经当中"三问、两问、一问"之间的差别
五、 《金刚清源》课程与其它讲法最核心的区别
第十五课 应如是降服其心(1)佛祖是如何帮须菩提降心的...135
一、 憨山大师的“一答"与天亲菩萨的"三答"
二、 须菩提的“心不安”有哪些
三、 佛祖是怎么给须菩提“安心”的
四、 如何做到“无我”观
第十六课 应如是降服其心(2)祖师西来意:妄想无性.......... 144
一、 祖师西来意之“妄想无性”
二、 什么是"妄想",什么是"无性"
三、 禅宗的“妄想无性"是怎么落实的
四、 《金刚经》的逐步进深三次第
五、 须菩提与慧可的差别

三、“发菩提心”的缘由
四、《入菩萨行论》是“发菩提心”的稀世明灯
第十一课 菩萨乘如何“发菩提心”? ......................................101
一、 “菩提心”的定义
二、 自己的‘‘可悲”在哪里?发起“出离心"的次第
三、 生起“慈心”的方法
四、 增上意乐
第十二课 佛乘如何发菩提心?............................................ 111
一、 “发菩提”心里“发”的三层含义
二、 佛乘如何发起菩提心(引发因缘)
三、 佛乘发菩提心的具体内容
四、 如何实际落实“佛乘菩提心”
第十三课 你是“善男子,善女人”么?破除阻碍发菩提心的障碍... 119
一、 我是妄想烦恼具足的凡夫,不配发菩提心
二、 罪业深重,佛门不收
三、 菩提心难修,没法落实
四、 谈“善男子、善女人”的问题

金刚清源   目 录

第二十课 应如是住(4)常心、不颠倒心........................ 180
一、 但能“无念”则不必忏悔
二、 天亲菩萨的“常心"
三、 宗密大师的"常心"
四、 破除“有众生得度”的三把利刃
五、 “常心”就是“无念”
六、 “四心"的关系
七、 "不颠倒心”是后面经文的总纲
第二十一课 “四心”是不落邪见、不生禅病的根本保证........... 189
一、 《圆觉经》:"形象化的《金刚经》"
二、 ''四心"的重要意义
三、 “四心”如何让我们“不落邪见”
四、 "四心‘‘如何让我们“不生禅病‘‘
第二十二课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  198
一、 什么是"常心”、什么是"生灭心"
二、 “常心"的次第:从“无求"到“无念”
三、 破一切烦恼,是最根本的“布施”
四、 “二入四行”破“被动布施(断恶)”
五、 “无为之道”破“主动布施(修善)”
六、 “无所求”破“果报”
七、 “无所得”方能与“无念”相应

第十七课应如是住(1)什么是“住”................................155
一、 两种‘‘住心‘‘的区别
二、 依“四心”而住
三、 发心和住心的区别
四、 高高山顶立:佛乘和菩萨乘在“住心"上的区别
五、 《金刚经》住心"与《华严经》“十住”的区别
六、 悟则名为住位、不历僧祇获法身
七、 即生成就的根据
第十八课 应如是住(2 )广大心................................. 165
一、 什么是“众生”
二、 众生只是“有情”众生
三、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的“之类”
四、 发“广大心”的实际意义
第十九课 应如是住(3)第一心................................. 172
一、 为何“一切众生”并未涉及“四圣法界”
二、 从“世间、中间、出世间"的层面来比较"第一心”
三、 什么是“涅槃”、“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四、 从“最上乘”的角度看“第一心”的重要意义

金刚清源   第一课

2018.8.31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一课
《金刚经》和《圆觉经》、《楞严经》的区别
内容提要:
一、 借用《圆觉经》、《楞严经》两经的用意
二、 “ 了义经”与“不了义经”的区别
三、 “了义经”与“不了义经”在具体修行上的巨大差别
四、 《圆觉经》如何当下找到真心
五、 《楞严经》如何当下找到真心
六、 《金刚经》在发明真心中的核心作用
金刚老师:开讲!大家可以围绕我今天朋友圈的这三个问题谈谈--- 
你是不是:
学佛多年,在生活中却总是不知如何下手?
学佛时间越长,困惑越多?
顺境之时信心满满,烦恼一来便失魂落魄?
圆 净:“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现在有种
可望不可及的感觉。
苏 珊:老师,我分享一下:我先读《金刚经》3个月,是听说读 
了有好处就开始读的。我个人认为我的这个阶段就是静心了。 其他收获,没有太多。然后读《圆觉经》8个月以上,有疑问向老师请教,有很多方面的收获。实实在在的收获。

第二十三课 云何降服其心——怎样对“无念法”死心塌地.........212
一、 修行为何总是反反复复
二、 “无念法”里的信心不足
三、 降服的目的:高山仰止、止于至善
四、 “无念法”是诸佛之母
五、 “无念法”得福最大
附1.《正知品》初学体会复习课 ........................................223
附2.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 复习课 ............................231
附3. 关于“耳根法门” .......................................................240
附 4. 诚意歌.................................................................. 243

金刚清源   第一课

曰常中,最关键的是不是“知道我在”就可以,不管用什么 方式?
金刚老师:好!谈得差不多了!
《金刚经》、《圆觉经》、《楞严经》这三经,就是专门解 决你们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的! ! !
金刚老师:我们这个系列,讲的是《金刚经》,为什么第一节课却是
讲【《金刚经》与《圆觉经》、《楞严经》的区别】呢?
因为此三经皆为大乘圆顿经典。归源之处,本为一体。是三而一、 一而三的关系。
由于众生根性不同,所以便各有侧重。最先合讲三经的区别,就 是要让大家一开始就能从最高处来俯看经典,不至于掉到某一部经里 而不能自拔。
并不是说我没引用的都不是圆顿经典,比如《心经》、《楞伽经》 等都是!
为什么我只拿这两部来作比较?
因为这两部经的名字很特别,里面都有“了义经”的字眼!
《圆觉经》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楞严经》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为什么最先就要把“了义经”提出来,这里面考量非常重要!
因为在大乘佛法中,佛涅槃前作下的遗教是“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所以,如果你讲的不是“了义经”,这就得质疑你讲经的严谨度 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讲的是“不了义经”还把它当作“了义经”,那就成了邪师。
什么是“了义经”、“不了义经” ?
这在《大般涅槃经》里佛作了详细的开示——佛言:

金刚老师:现在对修行没有疑惑的人有多少?
然 之:实有疑惑,疑惑还不少。
千 惠:老师,感觉学佛还停留在思维里,一旦外界变化,心容易被 
搅动。第一次看《楞严经》,体验到受戒和禅定的重要;得 智慧前一定要持好戒、禅定吗?怎样理解“三界唯心,万法 唯识”?在众经中如何细微区分心、性、如来藏、识?
苏 珊:《楞严经》一直有听说过,然后也请回来了。但还没有开 
始读。主要是老师前一阶段给我的作业,我还没有完成。
清 风:人为什么要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金刚老师:有“在曰常生活中、24小时里随时该怎么用心”的困惑么?
圆 净:有的,24小时里往往被这么多人事牵着转,没有自主,
 没有自在。
清 风:这就是方曰同学提问的,工作时如何落实无念?
苏 珊:曰常生活应该怎么用心的困惑是有的。还请老师开示!
石 超:学佛之前,对佛法真的一无所知。学佛之后,第一个错误就
 是把佛法当成理论来学习,除了逢人就聊佛的话题,实际上 对自己却一点帮助也没有。过了两年,慢慢读经、听金刚老 师讲课之后,对佛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读了《金刚经》、《圆 觉经》后,心态有了一点点进步,但是仍然对佛经上的东西 了解的不全面,运用的时候也力不从心,而且因为没有这样 的群,所以慢慢地功课也落下了很多,请老师梳理教导!
肖 芹:心神不宁,生活好像没有那么糟糕,但却总是觉得不安。
然 之:自己读经,读不懂的,听喜马拉雅网上老师讲解,多听几个 
老师讲的。这个方法可以吗?
金刚老师:饭可以乱吃,经不可以乱听!
义 杰:以前读《金刚经》有几十遍,读的时候觉得“一切如露亦
 如电”,但在真正的生活中却无法落实,如空中花水中月。

金刚清源   第一课

      这是“了义经”的最权威标准!所以,是不是“了义经”,不是用经题是否有“了义”、“大乘”来判定的。
       比如《法华经》,主要以“佛之知见”为代表,它当然是所有“了 义经”的代表,是“了义经”中具有宣言性意义的经典。
      《金刚经》里面的“诸法如义”就是“如来常住不变”,所以它 就是了义经。
      而《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地藏经》,虽然也是“大乘” 经典,但没有“如来常住不变”之义,所以就不是“了义经”。
      所谓“一经通、经经通”,它有个前提条件:这个经必须是了义经!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念一辈子净土经典却越念越糊涂、越念越傲慢的根本原因!《观无量寿经》有“即心作佛,即心是佛”,勉强可以算 “了义经”,但“义”的成分不明显,所以才特别要求“读诵大乘”。
这里的“大乘”是什么?就是“了义经”,并不包括其它净土经典。
圆净:老师,“若言如来常住不变,是名了义”这句比较好理解,
 后面的“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这一句理解不了, 恳请老师解释一下。
金刚老师:@圆净经,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就很容易明了了。
这段经文是对应的——
“若言如来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
“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
圆净:哦!这样就明白很多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学习“了义经”的好处!
为什么我们学佛总感觉道心没有烦恼强大?
         总是一直在长烦恼之志,总感觉烦恼如同千军万马,而我只是赤 膊上阵?

       “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 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
      这里说的“不了义经”的名,直接说了 “声闻乘”。
      声闻乘,也就是现在的南传,以四谛法为核心。声闻乘的经典,以《阿含经》为主要代表。
佛接着从义理方面给“不了义经”作了定义——
“若言如来无常变易,名不了义。”
“若言如来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
无常变易,就是小乘的苦谛。
无常变易+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三法印。
         所以,小乘教中理解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就是不了义的总概括。
        有人会问了:既然明知是“不了义经”,为什么佛还要讲呢?
        其原因就是在于小乘过于执着、固执己见。如前面佛言:
        “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 别知。”
        相比佛的无边智海,他们智力就如婴儿一般。佛跟他们讲,他们 根本不敢相信。所以,佛在讲《法华经》时,正准备开示佛之知见, 座下的五千声闻学人马上就退席了 !佛讲《法华经》已是快涅槃时了, 仍有那么多的人如此固执,何况是最初讲法之时!所以佛说:
       “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声闻乘,犹如长者教子半字。”
      声闻乘人非常执着、傲慢,只有一少部分人(如本经的当机人须菩提)愿意听佛劝他们发菩提心。其他大部分都是等到他们在阿罗汉的三昧里待了二万劫之后佛才能去劝导。
好,下面说什么是“了义经” 。
佛言:“若言如来常住不变,是名了义。
          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

金刚清源   第一课

然之:净水如镜。
清风:“你的心,就像这水一样,乱则不明,如果静下心来,答案
      就会浮现。”一老乌龟的这话让人很震撼!但问题是心怎么静得下来?
金刚老师:这个视频告诉我们:我们的妄心就像晃动的水,有了念头,
它就 在不停地晃动,最终造就了整个生死大梦。只要念头停下来,这水就马上清澈了!清澈之时即能映彻万物。然后真心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最终将生死大梦勘破!这就像电磁炉烧水一样。如果壶底不与电磁炉面接触,那是没有温度的。一旦贴上去,马上就有热能了!
这就是《圆觉经》最开始说的:“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如果真心状态不能持续怎么办?然后就有了《圆觉经》的后面几品,把你所执着的一一给破掉!
石超:老师,真心如何常住?
金刚老师:真心时刻常住,问题只在于你能守住多长时间。
二、学习《楞严经》的好处。
      我们日常无不处在根、尘、识的十八界中。在每一刻的见色闻声中我们如何契入真心?这就是《楞严经》所解决的问题。也叫“楞严大定”。
      这个用什么比喻?就像投影仪的调焦。我们的心就像一部投影仪,人人随时具备调出最清晰画面的能力。当我们把焦调到最清晰的那一刻,就是真心作用之时!在《楞严经》里,佛是用弹琴来作比喻:佛与众生都是一把好琴,但佛一弹就能弹出美妙的乐曲,而众生总弹出杂音。

      一切的原因皆在于:我们没有发现自己的常住真心!
      我们的心本来是大海,而我们却总是只拿一个小水泡去跟烦恼作战。
      所以,“了义经”与“不了义经”的区别,就如我常说的:
      就像作战,同样都是面对千军万马。
      读“不了义经”的,是拿红缨枪作战;
      读“了义经”的,则是拿核武器作战!
      而《金刚经》、《圆觉经》、《楞严经》就是从三个角度来让我
们发现我们的常住真心的。
      由于你们目前大都没有好好深入过这三部经典。所以,以下说的,
你们需要先放下自己往日的成见,先信入,然后用心去体会!
      这三部经的共通点,都是让我们在当下立即找到我们的常住真心!
      但各有其特点一一
      一、学习《圆觉经》的好处。
      《圆觉经》是直接把真心揭示给你。然后用此真心起用,了破一
切妄相。
      这要用什么比喻呢?我找了一个视频给大家来体会。
      《功夫熊猫1》视频语录节选:“你的思绪就像这池水,稍有外界
触动就很难清澈明朗,可如果让它静下来,答案顿时变得清晰了。”
有体会么?
石超:心静,一切自然显现【合什]。
千惠:有个如如不动的感觉,心找到了,怎样在常住真心上下功
       夫【合什]?
苏珊:识破妄心,真心自然显现。
高兵:本来都在,越找越没。

金刚清源   第一课

高 兵:了了分明,这个说法太准确了。
观 心:好像耳朵还听到了平常没留意的“嗤嗤”声,但我确定不是外界
的声音。
义 杰:有一刻感觉周边的一切都很明了,但一会儿就被其他声音带
 走了。
石 超:是的,了了分明,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清晰。开始在具体 
东西上,然后所见范围内的空间及声音都非常清晰明了。周 围安静的可怕,那些声音又清晰的可怕。老师,这个体验很好, 有时间再多多体验一下。刚刚这个体验感受到了无我、无念、无分别。
圆 净:虽然只有一刻,但是真的很舒服。
金刚老师:此了了常知,是自然知,不需要起念方知。
由于大家无始以来已经习惯了起心动念。所以,我只强调能 有“一刻“体验就好!
这“一刻”就是《金刚经》里说的“一念净信”——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 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 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 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 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
苏珊:这一刻清静,我们都可以做到。老师是为了增强我们的“信”,
 也是在给我们日后指明努力的方向吧?
石超:所以,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首先要找到并契入“一念”, 最终能
守住这“一念” 。
金刚老师:所以,我们要从这“一念”开始来学习《金刚经》,然后
 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效果!这“一念”就表明我们实实在在的

然 之:先治散,后治乱。对吗老师?
金刚老师:你这是渐修思维。我现在讲的是顿悟顿修,你要先把以前
的种种成见放下。
大家现在作个体验:
先把目光对准一个具体的东西。
然后不动眼光,把目光从那个具体的东西扩大到一切所见的范围。
体会一下这两种“见”是不是有差别?
苏珊:有!
金刚老师:好,再做第三步体会。
眼光不动,再把注意力轻轻放在耳朵上,无分别地听一听外面的声音。
此时的“见”与前面的“见”差别大不大?
苏珊:更有差别了!
高兵:大!具体的东西不见了。
金刚老师:所以,这就是“调焦”!最后面的状态就是“最清晰”时,
就是真心作用之时!
刚才的体验,有一刻感觉的有多少?
难道就只有你们两个?不管什么感觉,都谈谈!
千惠:体验到——心不在琴上。
义 杰:有感觉,看电影的感觉。
圆净:感觉有点像做梦。
春 杰:心里好像什么都有。
刘 芳:心里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金刚老师:那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就是真
 心了了常知。
然 之:是的,能看到,也能听到。

金刚清源   第一课

高 兵:今天对老师讲解的课后总结:
合讲三经的区别,俯看经典去经执。
了义经不了义经,认清大乘小乘法。
常住真心人人有,人人皆受最上乘。
金刚般若波罗蜜,凡夫可断一切疑。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一课一【《金刚经》和《圆觉经》、《楞严经》的区别】 结束! 

本来和佛的智慧德相完全一致;表明我们人人随时都具备受 持最上乘的能力!
当然,很多人的状况是:这“一念” 一闪就过去了!然后又 如潮水涌来一般被妄想包围去了。
这些妄想主要就是“疑惑和不自信”!这些“疑惑和不自信” 就像五马分尸一样把我们拉得紧紧的。让我们根本无法自主。
只要我们把这些“五马”的缰绳斩断,那我们马上就又恢复 到真心状态!
三、学习《金刚经》的好处!
如何快速斩断这些缰绳?就靠我们这次开讲的《金刚经》!
      《金刚经》,玄奘法师翻译的经名很形象——《能断金刚般若波 罗蜜经》。这个“能断”,就是断一切疑!很多人把它解释为“能断 一切烦恼”,这有点脱裤子放屁的味道。试问有哪部经的目的不是为 了 “断一切烦恼” ?要知道:本经的当机人须菩提本身就是断尽烦恼 障的阿罗汉!如此浅陋之解,大大降低了《金刚经》顿悟顿修的价值。“断烦恼”,那确实是阿罗汉才能办到的。但“断一切疑”,就是我 们每个凡夫可以当下做到的。只要断一切疑,我们就马上回到真心状 态,就可以把“一念净信”持续下去,然后就可以直接照破整个生死 大梦!
高 兵:但“断一切疑”,就是我们每个凡夫可以当下做到的。【强】【强】
         【强】
石 超:太牛了,原来《圆觉经》直接揭示我们的真心;《楞严经》
 聚焦我们的真心;《金刚经》恢复我们的真心。感恩老师!【合 什】
千 惠:感恩老师,皆大欢喜!【合什】

金刚清源   第二课

金刚老师:为什么佛法那么多,佛不说其它很多法是“一切诸佛从此 
经出“,而仅从“般若“开始说这样的话?
然 之:般若的用处就是为了成佛。对吗?老师。
金刚老师:不只是“为了成佛”那么简单,如果只有那么简单,那所
有佛经都成一样的了。因为所有佛经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成 佛。你们发现不了 “般若”的特殊地位,所以才会随顺很多 邪师“法门平等”的鬼话。乃至现在势力最大的净土宗,其 经典诸佛也很赞叹,但赞叹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阿弥陀经》 与《无量寿经》里一般只说“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而已。这 与《金刚经》的“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 从此经出”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这里隐含的深义就是:
般若之前的一切法,都只是方便法而已,都没有触及到成佛 的根本。
欲引入佛智,先以欲钩牵!
在正式开讲之前,把“般若”的重要意义点出来,是希望让 大家对下面的正文提起百倍的注意力!
[智者五时定“般若”】
金刚老师:本课叫《金刚清源》,我们只有从源头上倒推,才可能让
           大家把“般若”快速识别清楚。这一节课叫《智者五时定“般若“》。
智者五时,“智者”就是天台宗智者大师,“五时”就是他提出的“五时八教”的“五时”。这“五时”判教,就是智者大师把佛的49年讲 法依次划分成五个时段(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既然我 们是要“清源”,那就得从源头开始理出个先后顺序。刚好智者大师 理的这个“五时“判教就非常值得借用。
          (虽然智者大师的判教划分得很好,但不代表他就有“最上乘” 的高度,我们只是借用一下而已。天台宗和禅宗是有差别的,这个要 

2018.9.7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课
智者(天台)五时定“般若”
内容提要:一、 论“般若”的重要性二、 智者“五时”定般若
(引言)      作为一个长期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人,你可知"般若”究 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大乘学佛人,你可知“唯识”、“般若”、“唯心”的区别?      佛言: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不搞清楚这些问题,那你的念经也许就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论“般若”的重要性】金刚老师:开讲!你们念过《金刚经》的有哪些人?(纷纷发言表示念过)金刚老师:看来这部经确实普遍都很熟悉,那有没有去思考过“般若”            是什么?方 日:大智慧、根本智,都是这么定义的。光 荣:我觉得是无形无相的一种能力。金刚老师:这种智慧、能力主要用在什么地方呢?逍遥:息见。

金刚清源   第二课

      不但自己是如此,在未证悟前绞尽脑汁想要去普度的那些迷苦众 生也是和自己一模一样!根本无需我去度!这是第二大感叹。
      所以,佛在证悟后,发表那番感慨时,
      比较形象的表述是什么状态?
      就和下面这张图片差不多——
具体地说,是相当于之前打盹儿了。
坐着的这个和尚就相当于佛,之前处于打盹儿状态时就叫“众生”。
突然醒来就叫“佛“ O
梦中的他经历了无数的六道轮回,但实际上本人无变无异。
         梦中的他也曾一直誓愿普度一切迷苦众生,但当他醒来后发现他所要度的那些众生也和他一样好好的,不过是在打盹儿而已。
          “无碍智”,就是说六道轮回舍身受生,实际于真如无丝毫影响;
          “自然智”,就是说这小和尚虽在打盹儿,但他的身体机能和醒 来的和尚没有两样。 

认识清楚,不要因为这个又掉进去。禅宗一般认贤首国师的判教法。 我们只是为了方便衬托“般若”才采用。这点大家要注意。)
第一时:华严时
要理源头,从哪里理呢?
就从“华严时”开始,从佛在菩提树下证悟后的第一段话开始——
“奇哉!奇哉!云何如来具足智慧在于身中,而不知见。我当教彼 众生。觉悟圣道。”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 严经》
      这段话大家兴许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但有多少人好好去思考过为 什么佛在证悟后马上会有“奇哉,奇哉”的感叹呢?光荣:发现真相。金刚老师:@光荣你一直在辛辛苦苦地探索真相,最后通过千辛万 
苦得到了真相,你会有“奇哉,奇哉”的感叹么?
光 荣:那不会,只会感觉可以轻松的歇口气了。
金刚老师:你们设立一个目标要去赚很多钱,通过干辛万苦终于赚到了, 
赚到之时你会有“奇哉,奇哉”的感叹么?
光 荣:不会。感觉有付出就有回报,一切很正常。金刚老师:那什么情况下赚到钱后才会感叹呢?梓 钦:应该是发现自己白赚了,原来都是在白费事。金刚老师:@梓钦 不错!之所以会感叹,是因为你们最后发现,你
本来就是世界首富,你所“赚到的”其实是自己“本有的”!所以佛之所以感叹“奇哉”,首先是发现自己那么辛苦才得到的佛果, 竟然它是本来就有的!

金刚清源   第二课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徐 宁:就要用另外的教法,对吗?老师。
金刚老师:@徐宁  不错!
逍 遥:老师,佛祖为何要先讲华严?
金刚老师:@逍遥不是“为何要先讲华严”,而是佛在证悟后直舒 
胸怀,把华藏庄严直接开示给众生,然后这部经就叫《华严 经》。
第二时:阿含时
          迷得很浅的人,对《华严经》直接就能领悟。迷得深的人就怎么教也教不懂了。于是佛便运用化身直接打入众生的梦里去从最低层开始教起。
这就像太阳初升一样,最初直接照到对面山顶时,就叫“华严时“。
太阳再慢慢升起,开始照到谷底,就叫“阿含时”。
         佛祖打入众生梦里,最先只能顺着众生的层次去逐步把他们往上 引。
对于低级凡夫,用地狱恐吓他们,让他们持五戒守好人道;
对于标准凡夫,用天堂来引诱他们,让他们修十善、四禅八定升天。 以上叫“人天乘”。
          对于利根凡夫,教他们观察这个梦境的苦;从而为他们分析苦的 原因(贪、嗔、痴);然后鼓励他们更进一步,努力观察我梦幻之身 的虚妄不实,乃是色心和合的假象,只有突破这个关口,才能解脱轮 回之苦;于是让他们观修无我。最后证得我空的阿罗汉果。
这一段的教法以“苦集灭道”为核心,主要记录在《阿含经》, 所以这个时段叫“阿含时”。
然 之:老师好!这样说来,地狱是真的假的?

所以,成佛只需要把它们叫醒就好。
于是,佛便立即宣讲《华严经》。然后,很多睡得很浅的人就被 他叫醒了。
但是,慢慢地这类睡得比较深的人出现了。最后发现,普遍都是 这样的,再也不能马上叫醒了。

金刚清源   第二课

决根本问题,不能只解决梦中小小的五蕴身,必须解决整个梦境,彻 底从梦中醒来!怎么醒来?      需要运用六、七二识作我、法双空观,渐渐伏断烦恼、所知二障, 然后才能证得二空所显真如。      到了八地,即证得真如,是为白净识。直至等觉,最后修习金刚 三昧方能成就无上佛果。这个时段的教法主要是唯识,因为处于大乘 初教,以《方等经》为代表,所以叫“方等时”。包括《解深密经》、 《瑜伽师地论》也是这个时段的主要经典。唯识宗有些也把《楞伽经》 视为本宗的经典,但他们根本读不懂《楞伽经》,否则他们也成禅宗了。 他们不知道,《楞伽经》正是破唯识的!      之后便是“般若”时。
      第四时:般若时      这里要特别交代一下,之前作的“梦境”也只是一种方便的比喻 而已。这个比喻,在“般若时”之前是恰当的,但到了 “般若时”,“梦 境”比喻已经不适合了。      从这里开始,就有了 “唯识”和“唯心”的区别。      如果用“梦境”作比喻,那表明:      “无明”是真实的;      “识”是实有的;      “识”与“真如”是对立的。      实际上现在的学佛人,其知见几乎99%的都是建立在这三点之上 的。      所以叫作错乱修习,如蒸砂求饭,如果不努力求生净土,那学佛 根本是没有指望的。《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要求“读诵大乘” 的用意就在这里。      到了 “般若时”应该用什么比喻才相应呢?
      用妄见!

金刚老师:@然之 没证阿罗汉之前,等于是真的。
当然,现在一直都在“说梦”。所以“地狱”、“天堂”都在梦中, 这里证悟的阿罗汉也同样在梦中。不过是阿罗汉把自己的梦暂时搞成了清清净净的、不发挥任何作用。因为这个时段的教法,没有针对整个梦境解决问题,只解决了梦境里的“五蕴身”的一部分问题,“身”外的东西都没去管。解决的范围太小,所以叫“小乘”。“小乘”分声闻和缘觉:声闻找出的轮回根源很粗,是“贪嗔痴”三个;缘觉从这三个之后找出了它们的总根“无明”。所以缘觉要比声闻高,声闻是最低级的佛法。现在缅甸的“南传”即是。
义 杰:老师,这样说来《阿含经》就是一部讲小乘法的经了?金刚老师:当然!所以很多标榜为大乘的人却好乐《阿含经》,这就
 是学邪了。
苏 珊:老师,我们学习时经常会提到小乘和其他的方便法,那么我 
们大概知道就行了吧?
金刚老师:@苏珊 我们要了解小乘,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自己堕入 
小乘而不自知!
第三时:方等时
在有了小乘教法垫底之后,梦里众生的根机逐步提升。然后佛便 给他们讲“五蕴身”之外的万法和自己是什么关系。
对于身外的一切万物,外道也有很多解释。
如,有的说是从“神我”生,道家说是“自然”生,儒家说是“因 缘”生……
         针对种种说法,佛于是提出了一个方便说法一一万法是从“识”生, 而“识”还不是真如。我们梦中的身体以及身外一切都是我们八识所 现的。我(佛)和你及一切众生,都同在一个梦境里。所以,要想解

金刚清源   第三课

2018.9.14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三课
什么是“波罗蜜”?
内容提要:
一、 "戒定慧"和“六度"的区别
二、 "波罗蜜"的定义
三、 "波罗蜜"的三种层次
(引言)
为什么大乘可以叫“六度",而小乘的''戒定慧''却不能叫’'三度”?
作为一个大乘学者,世、出世法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修行与不修行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现在学佛人的状况,普遍是分不清“戒定慧”和“六度”的关系;
         少数人只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却不知 道它和"波罗蜜"的关系。
         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辛辛苦苦做了一回“修行人”,但到头来 却是为世间法而白忙活!
         修行人本来就应超脱于世间。这些冤枉的修行人,他们下了比真 正修行人更多的苦力,到头来修行却没有成为他们的解脱之因,而成 了痛苦之因。
         轻则纠结痛苦,信心退失;重则忧国忧民、愤世嫉俗。
金刚老师:上午布置了两个预习问题——

我们都有眼睛疲劳时看灯泡出现光圈的体验吧?
或者是看太阳久了就看到虚空生花。
都有这种体验么?
如果没有,那般若就注定与你无份了!
众学答:有的,老师!
金刚老师:到了 “般若时”,万法与我们的关系就不再是“梦境”,
而只是“翳眼空花” 了!
        前面“唯识时”,我们是用“六、七二识”起观智,渐渐照破我、 法双空,乃至最后修的“金刚三昧”,一直都是要依赖这个“观智”的。 等于是说,我们用“唯识”的方法把空花消灭了。消灭空花时用的“观智”, 就是能够看空花的翳眼。如果生灭现象灭去了,我们还执着于这个“观 智”,就好比看不见空花我们还死守原先的翳眼。
        空花是所现之物,翳眼是能见之心。所变之境既皆虚妄,能变之 识岂独真实?
而“能”与“所”两者,“能”才是根本!
所以,“般若”就是看准根源,直接在“能”上入手!
“唯识”需要我们用“六、七二识”起观智。
“般若”就告诉我们,“观智”即翳眼,放下即归真。
所以,前面@逍遥同学答的“息见”是正确的!
第五时:法华时
到了 “法华时”,就涉及到了 “金刚般若”。这个在以后慢慢讲。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课一【智者(天台)五时定“般若”】结束!

金刚清源   第三课

然之:不理解。老师。
金刚老师:所以你前面的理解就非常危险!
义 杰:老师,我觉得“戒定慧”和“六度”和“波罗蜜”应该是三 个修行层次
的关系。是小乘、菩萨乘和佛乘。但他们最终的 方向是一样的。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金刚老师:@义杰 非常不对!
通过你们以上的体会,我觉得这一课《什么是“波罗蜜”》 是非常有必要的!
义 杰:哦!愿听老师详解。
金刚老师:下面正式开始!
先解答“戒定慧”与“六度”的关系。
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一段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就是对小乘的高度总结!
小乘解决目标就是:贪、嗔、痴三大根本烦恼。也叫“烦恼障”。
采用的方法就是“戒-定-慧”:持戒生定,定中起观而生慧, 慧灭贪嗔痴。
所以,我们通常听到的“戒-定-慧”都是小乘法的代名词。
我们也知道了,小乘和大乘的根本区别在于解决问题范围的大小:
小乘只解决五蕴身的问题;大乘解决身内身外一切问题。
小乘只有“六识”概念;大乘立足“八识”概念。
所以在具体对治的烦恼上,我们以“五住地烦恼”来观察:
     小乘只解决前四个: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
     大乘则是五个都解决:前四住地+无明住地。
     第一个“见一处住地”,就是三界的“见惑”。后三个就是“欲、 色、无色”三界的“思惑”。小乘息灭的“贪嗔痴”,仅仅是“三界” 之内的“见思”二惑,它只属于“烦恼障”。而最后的“无明住地” 就属于“所知障”。

一、 “戒定慧”和“六度”的关系; 二、 “六度”和“波罗蜜”的关系。 大家先谈谈。
干 惠:老师好,我理解“戒”是用来保护我们的。戒不是目的,也 
不是限制,更多是保护我们! 一旦超脱了一切束缚,就没有 戒可言了!
关于波罗蜜体验是一种法喜,是在体证中的体验!
金刚老师:“波罗蜜体验是一种法喜”你这话更加增添了我解经的使
         命感! 千惠:老师,我说错了么? 春 华:关于波罗蜜,似懂非懂。 金刚老师:其他人呢? 苏 珊:我读了上百遍《圆觉经》了也不懂什么是波罗蜜。 春 华:六度思考好多年,蛮有感触。 方曰:唐言到彼岸,坛经说的。 维 彬:戒定慧是修行的三个次第,戒是让自己远离恶缘和违缘,因 
       此才能让自己慢慢“入定”,只有能定住了,智慧就慢慢涌现了。 金刚老师:@苏珊 很正常!因为你们读的《圆觉经》和《楞严经》 
       基本上是所有大乘经中唯一没有提到“波罗蜜”的经。 苏 珊:这样啊!老师不说我还真不知道! 然之:老师,我理解——
布施、持戒、忍辱,就是“戒”
精进、禅定,就是“定'
般若,就是“慧”
可以这样理解吗?
金刚老师:@然之 你的理解,字面上是相应了,但如果对大小乘没 
有清晰的认识,那就非常危险!你理解“戒定慧”和“波罗蜜” 的关系么?

金刚清源   第三课

所以就有“般若”。
金刚老师:@然之 所以,你前面总结的那个,如果是建立在这个基 础之
上,才可以用。没有这个基础,实质上就把大乘混为小 乘了。
如果大乘只讲五度—— 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那就勉强可以大小套用:
戒(持戒、忍辱)
定(精进、禅定)
慧(般若)
这样套用,实际上还是把小乘拔高了!因为小乘实际上是没 有忍辱的。
“忍辱”主要是和众生发生接触时产生的,小乘远离众生。 所谓的忍,不过是忍自己的身体痛苦、心理烦恼而已。
在《六祖坛经》里讲了很多“戒定慧“的东西,我们要小心! 这都是建立在“佛乘”见地上之后才能用的。所以,我们一 般情况下还是不要把小乘“戒定慧“和大乘“六度“搞混杂。
        下面来正讲“波罗蜜”
然之:小乘的“慧”,也是有问题的对吗?老师。
金刚老师:当然!把小乘的“慧”和大乘的“般若”套在一起,才是 
最离谱的!
前面我们知道了大乘的“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我们来分析一下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金刚老师:大家觉得我们干世间法的时候,这五项用得着么?
逍 遥:应该用不着,老师。
然 之:基本用不着,老师。

         也就是说,小乘只解决“烦恼障”;大乘解决“烦恼障” + “所知障” 
所以大乘在修行的方法上就比小乘要更系统:小乘是“戒-定-慧”; 大乘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戒定慧”与“六度”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呢? 就在于“布施”!
        因为小乘只解决自身问题,所以需要远离尘缘,断绝和外界的接触, 持僵化的戒律,修严格的寂静行,然后才能速脱轮回。因此,小乘法 是没有“布施”的。       “布施”对他们来讲就是染杂,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持戒、修定。        所以对于缅甸南传,我比较赞叹那些守本分的、死心修寂静行的 出家人。那些在小乘法中大搞“法布施”、普度众生的,基本都是不 务正业之人。       对于大乘,为什么要以“布施”为第一?       因为前面说的,大乘解决的范围是一切境。所以大乘以发菩提心 为基础,发菩提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灭度一切众生”。如何“灭 度”?          就要靠“布施”!         只有不断通过“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才能和众生结缘。
        大乘六度之中,后面的五度都是从“布施”里延伸出来的——
要度人,首先必须不害人,所以就有“持戒”; 要度人其次必须能有慈心,所以就有“忍辱”
要度人必须心无散乱,所以就有“禅定”
        要有“禅定”,前提必须是身心不懈,所以“禅定”前面需要“精进”
       要使自他皆得灭度,需要有出世的根本智慧,故得定后需修习智慧,

金刚清源   第三课

  是以佛语云:五度如盲,般若如导!  没有“般若”,五度只是世间法而已。
  有了 “般若”,五度才沾光成了佛法。
肖  芹:原来六度里前五度都不能归为佛法啊! ! !前五度只是纯粹                 的世间法? ? ?
金刚老师:所以我说很多人号称为“修行人”,干的却全是世间法!
肖  芹:白忙活了。
     下面来看“波罗蜜”的定义
      “波罗蜜”有三个名字:
    一是“到彼岸”;二是“事究竟”;三是“度无极”。
    一、 “到彼岸”者。
    如智者大师言: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为中流。菩萨以
无相妙慧,乘禅定舟航,从生死此岸,度涅槃彼岸。
     二、 “事究竟”者。
     菩萨以自心全体为根本,广修万行,遍修一切事行,得满足大涅槃。
     三、 “度无极”者。
     就是前两名的合称,如《心经》之“度一切苦厄”之义。
     所以,“六度”的“度”就是“波罗蜜”,梵语“六波罗蜜”, 
中国简称“六度”。因为“般若”能助人到彼岸,有了 “般若”为导,
前五行合称为“六度”。
      所以,小乘“戒-定-慧”没有“般若”,不能令众生到达究竟彼岸,
所以它们不能叫“三度”。
      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过了,“般若” 之前都没抓到佛法的根本,
都是权宜法。到了 “般若”才找到生死的根本!
      现在需要明确:只有 “波罗蜜” 才是真正的佛法,“般若”是 “波 
罗蜜” 的根本。
     所以今后我们要有个区分:如果我们不明“般若”、一切修行不以“般 

金刚老师:真用不着么?
吴   铭:用不着!
金刚老师:难道你们在世间法中就不需要付出?(布施)
   难道你们在世间法中就从不守规矩?(持戒)
   难道你们在世间法中就不需要忍耐?(忍辱)
   难道你们在世间法中就不需要坚持不懈?(精进)
   难道你们在世间法中就不需要心不散乱?(禅定)
然   之:这样说来,前三个,用得多些。
苏   珊:我觉得都需要!
吴   铭:唯有忍辱我有点怀疑。
金刚老师:“小不忍则乱大谋”难道也是佛经里的话么?
吴    铭:明白了,我就是有点忍不住辱。
金刚老师: “ 辱 ” 可以不要。因为“忍辱”是中国翻译的。印度佛经 
            本义是“安忍”。
            所以,“六度”前五项,是世、出世法共通法!它们严格不 
            能算佛法。
            世间人干尽世间法而不需要的才能是佛法!
            世间人干尽世间法而不需要的是什么呢?
然   之:是“般若”吧?老师。
金刚老师:@然之 不错!这回你答对了!就是“般若”!
            孔子是世间法的圣人,他需要“般若”么?
然  之:不需要。
金刚老师:老子是比孔子更超然的圣人,他需要“般若”么?
然  之:也不需要。
金刚老师:其他诸如世间帝王、士大夫之流,那更不用说了!
然之:对!他们都没有“般若” o
金刚老师:所以,“六度”之中,唯一算得上纯粹佛法的,只有“般若” 
            一项而已!

金刚清源   第三课

      这一层,其见地处于上节课讲的“唯识”层面,已经知道“万法唯识”, 所以一切修行核心皆为转识成智:      
      布施是为了放下悭贪;
      持戒是为了断尽恶心;
      忍辱是为了断尽嗔恚;
      精进是为了心不间断; 
      禅定是为了离散乱心; 
      般若是为了得到空智。
      也就是说,所做一切修行皆以“修心”为本,对于众生只是“ 随顺 ”       而为。
      这就是“修心为本”,就是“随顺”的态度——
      如《入菩萨行》讲的,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这话的意思就是:对于那些整天忙着去放生的人而言,你们要把 
众生放到何时何处才是个头?你们本是为了 “ 持戒 ” 圆满而放生,但 
不知:只要断尽自己的恶心时,那时“ 持戒 ”就已经圆满了!
吴   铭:断尽自己的恶心!就是持戒圆满。听到这个真是轻松多了!
金刚老师:再看另一段——
      “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这是拿布施来讲:如果一定要认为消除一切众生的贫困我们的“布 
施 ”  才能圆满,那现在仍有无数的饥贫众生,为什么释迦牟尼却已经 
成佛了呢?
      所以,“布施”也是以“心”为本,不是以“众生”为本。
      只有一切以“修心”为本,那你才真正踏上了 “修行”之路!

若” 为核心,那都不是在学佛,而是在搞世间法。比如一一
     布施,连畜生都会布施,人的布施动机也有各种各样,岂能把“布 
施” 当佛法!
     持戒,有人怕坐牢、怕来世下地狱,或者因为畏惧,都会守规矩; 
有人因性善, 本身就能守规矩;有人想升天,也会持严格的戒。岂能 
称为佛法!
     忍辱,若被骂、被打、被杀,有人会因为害怕所以不报复;有人 
因为没有能力所以选择不报复;有人因为要做个“大善人”也会不报复。
岂能称为佛法!
      所以,世间法和佛法。外形并无两样,就在于一念之间,这“一念” 
要好好分析清楚,不要做一辈子冤枉的“修行人”!
      我们在做 “布施”、“ 持戒 ”、“ 安忍” 时,只有远离以上各种心态, 
才可能是“佛法”!
      最后讲“波罗蜜”的三种层次
      这也就是“菩提心”的三种层次——
      第一层,“发菩提心”层面
      这是最粗浅的,先确立“ 波罗蜜 ”的核心。
      凡所施行,不论高低,都始终以“ 菩提心 ”为核心,那你做的事 
就称得上是 “ 修行 ”。这个“ 发菩提心 ”, 要点是清晰地确认好我发 
的不是 “ 人天心”、“ 外道心”、“ 小乘心 ” !如果你连“人天心”、“外 
道心”、“小乘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非常容易掉在里面而不自知。
      所以,学佛“多闻”也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的曰常落实是 切修行,结束后要能回向无上菩提。
       “ 回向无上菩提”这个行为,就能帮我们慢慢和 “ 人天心”、“ 外 
道心 ”、“ 小乘心 ” 远离开来。在这一层里,你可以外求,可以把众 
生看作实有,但所作福德必须全部回向无上菩提,这是最关键的。
      第二层:“修菩提心”

金刚清源   第四课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贪着儒家的学佛人,他们就根本没弄明白什 
么是 “ 波罗蜜 ”,所以不能以“ 修心 ” 为本,便因 “ 布施 ” 而掉在了 
众生里、世法里。因为他们知道此生 “ 布施 ” 不了 “一切众生 ”,所 
以才选择了一个较小的、自认为可实现的小目标——国家、天下。
     所以,只有坚定向着“波罗蜜”前进、一切以修心为本,我们才 
不会掉在世法里,才能做到“随顺”、“自在”!
     这一层“修菩提心”的波罗蜜,是以“般若”为终极的。
     第三层是“明菩提心”
     这是以“般若”为基础的,就是下节课要讲的“金刚般若”!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三课一【什么是“波罗蜜” ?】结束!

2018.9.28日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四课
什么是“金刚般若”?
    内容提要:
    一、 《金刚经》的“金刚"是什么
    二、 什么是“金刚般若"
    三、 "唯心"和"唯识"的区别
  (引言)
    学了多年的佛,你可曾知道:“般若"是什么?
    念了那么多年的《金刚经》,你可曾想过——“金刚般若''又是什么?
    惠能大师曰:“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 持诵 《金刚般若经 》,即得见性。”  禅不立文字,不代表学禅之人不 
需要念经。不深入念诵圆顿经典,“般若”尚且不知,何况是“金刚般若”! 不识“金刚般若”,又何以见性?不得见性,修法何益!
金刚老师:开课!今天是第四课一【什么是“金冈『'般若】
            先做一下调查 :有多少人是念诵过《 金刚经 》的?把遍数也 
标上。
众人回答: 逍遥 :100;吴铭 :听过50遍;春华 :我几十遍;高兵: 
            40遍以上;然之:5遍;义杰:30以上;石超:读过30次以上, 
            听过几十次;胡宾:我听过几次,没有研究过。
金刚老师:挺好!看来大家对《金刚经》用的功夫普遍都远胜《论语》。

金刚清源   第四课

            今天是孔子的诞辰曰。很多人都引用了一段话:“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这段话在佛门之外是很不错的。但和佛门一比, 
            就显得没什么味道了。
然   之:这段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只适合人世间。
千   惠:老师,我的体会是,如果不遇佛,有灯亦无明。
金刚老师:@千惠【强】 “人天长夜,宇宙暗淡,谁启以光明? ”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禽兽。
            世不生释迦,宇宙恒如梦!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般若则是佛法的光明。
     [《金刚经》的“金刚”是什么】
金刚老师:你们先谈谈自己的体会:《金刚经》的“金冈『'是什么意思? 众人回答:吴铭:坚硬永恒;苏珊:最厉害的;逍遥:佛性;义杰:
           无坚不摧;然之:能断;胡宾:降魔;高兵:无惑不摧,破 
           一切迷;储楚:坚韧不拔;肖芹:坚固的;干惠:不二的。
金刚老师:好了,@千惠“不二的”是什么意思?
千惠:唯一性。
金刚老师:谁的唯一性?
千惠:自性。
金刚老师:那“金刚般若”呢?
千惠:请老师赐教!
金刚老师:你们上面说了那么多,总的意思还是说“金刚”是个形容词。 
            你们认为“金冈就是钻石,“金刚般若“就是像钻石一样珍贵、 
            厉害的顶级般若。
春   华:好像是!
金刚老师:那言外之意就是说般若也有好多层次种类,有的是鹅卵石 
            般若,有的是珍珠般若,而此经则是最高级的钻石般若?
高   兵:就是这样认为的。
春   华:那不是。

金刚老师:@春华那是什么呢?
春   华:我理解的般若,是先天的、自我调整的,自我完善的,全能的                神或智慧,唯一的!金刚,无坚不摧的,内在的。
逍   遥:金刚代表不坏本性,般若代表智慧,可以这样理解吗?老师。
金刚老师:@春华    我还以为你有更特别的领悟。那说到底还不和上 
           面一样-------总之是认为 “ 金刚般若 ” 是最高的智慧,智慧中 
           的屠龙宝刀。
春   华:嗯!
金刚老师:所以,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念《金刚经》而鲜有得其受用者?             原因就在于这里——背道而驰!
            “般若”本叫人放下,但“金刚般若”又让人抱得紧紧的! 
           既然把它当成了最高智慧,于是便绞尽脑汁地试图从经里面 
           的一句一字里抠出它的 “ 无量义 ”, 然后便深深陷入了严重  
           的法执之中。再加上《金刚经》语言很浓缩、文字很抽象, 
           于是便让人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导致了很多人虽然 
           不懂经义究竟说什么,却乐此不疲地去读它。
           为什么我特别倾向推荐大家读 《圆觉经》呢? 因为它讲得很 
           详细具体,很少给人自我发挥的空间,只有乖乖地被它洗礼。
肖  芹:老师是说背道而驰地读《金刚经》,不如不读?
金刚老师:如果没有比它更合适的,那背道而驰也比不读好。
            如果有更合适的,当然是不读最好。
            当然,本课程《金刚清源》的立义,就是要让大家没读《金刚经》 
            也能快速领会它的经义!我常说:读经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读 
            经。
金刚老师:言归正传,大家想听听我为什么要取名“金刚”么?
众学生:想听!
金刚老师:当然,首先肯定是从《金刚经》的“金冈『'而来。
            我从20岁第一次接触到《金刚经》的当天就开始了长期读诵。

金刚清源   第四课

          总共读了有几千遍了。所以“金刚”两字就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于是便不自觉地以“金刚”为笔名。
          最先一个阶段,别人问我为何取名“金刚”?我的回答是:
          我以“金刚”表志,希望我的心能像金刚石一样,不被一切 
          烦恼邪见所侵、能摧破一切烦恼邪见。
          到后期,别人再问我为何取名“金刚”时,我的回答就成了:
          因为人人时刻都有一颗金刚心!现在再回想这个过程,有点 
          窃喜——暗合经义!
肖   芹:20岁到现在读了几千遍,老师,您现在多大了,我就是好奇 
          您用了几年时间,这个问题可以不回答【闭嘴】【闭嘴】【闭嘴】 金刚老师:@肖芹一天三遍,一年就一千遍了,有什么奇怪的。
吴   铭:曰积月累很多遍的。
     【什么是“金刚般若” ?】
金刚老师:还记得第二节课的“五时定般若”么?
义   杰:记得,老师已经讲到般若时了。
金刚老师:前面讲了哪几时?
吴   铭: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
金刚老师:不错!还知道“般若”和“阿含”、“方等”的区别么?
吴   铭:般若时之前都是梦境。
金刚老师:@吴铭 【强】般若之前都是方便法。
然   之:般若之前都是小乘。
金刚老师:@然之 错!仅阿含是小乘,唯识已算大乘。
然   之:【抱拳】清楚了老师。
(老师主讲部分)
金刚老师:阿含(小乘)是在梦里搞梦中身;方等(唯识)是在梦里 ——擦净整个梦。

      大、小乘最粗浅的区别就是“八识”和“六识”的区别。这个要牢记!
      上次讲到般若,因为一切法皆如空华,空华从 “ 眼翳 ”生,所以
般若是一直在“觉”、“观”里直捣黄龙。
      今天再从“空”的角度来谈一下般若、方等、阿含的区别。
      小乘之所以也能叫佛法,就是因为它的“空智”。
      整个佛法都是“空智”,不过是空的层次有差别:
      小乘是“我”空;
      唯识是“我”空、“法”空;
      般若是“我”空、“法”空、“智”空(也叫“空空”)。
      阿含和方等,空的方法都是 “ 析空 ”, 也就是一层层在梦境里分
析它的本质,然后慢慢将它看穿。它们都是分析一层觉一层,所以是
渐修。
      而般若则用的是 “ 体空 ”。 即不需一步步分析,直接信佛所说,
知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然后便放下“ 能 ”、“ 所”之心,直了成佛!
      所以,大乘学佛的次第:信解行证,第一步就是“信”。
      而小乘的 “ 信 ” 只是泛泛的信佛、信法而已,并不构成修行的正
式阶段。
金刚老师:我们前面还谈到一个观念:
      随着乘级的提升,前面的法都是像火箭助燃器一样被扔掉的。如,
      “唯识”是把一切法当作“梦”;
      但站在 “ 般若 ” 的高度看,“ 梦 ” 也是方便比喻而已,而旦还非
常不相应。一切法的真实本质并没有像“ 梦 ”那般相对真实,而只是“眼
翳”生的空花而已。
    既然一层否定一层。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
    虽然“般若”已算是真正的佛法了,而它的层级还不算是最高的?
义 杰:老师,“金刚般若”才是最高的吧?
金刚老师:因为般若只处于“第四时”,也就是说它还要面临被否定
            掉的命运!

金刚清源   第四课

            所以,经到了最高处,“般若” 一词已经不足以达义了。 
            我们看《心经》,人家也只能提“深般若波罗蜜”。
            谈到《心经》,你们有没有注意它提到了 “无无明、亦无无 
            明尽”?
加   栋:注意到了!
王   洋:太深奥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不懂啊!
金刚老师:所以,“般若时”与“法华时”的分水岭就在这里一
            在法华时之前,都是“有无明”的。
            阿含时,连“无明”也看不到,只能归类为三条:贪、嗔、痴。
            方等时,知道有无明,但都是在最后才来搞定它的。
            般若时,则直接针对无明下手,所以,这些都是属于“有无明”                  的。
            特别像如“方等”,还有“无始无明”的概念,那就更不得了!
            前面的是“有无明”,那很显然,最后的法华时当然是“无无明” 
            了!
             “有无明”的教法,
             “无明”深的,就用“梦”来比方;
             “无明”浅的,就用“空花”来比方。
             “无无明”的教法,就没有比方了,直接和盘托出——万法 
             唯心!
金刚老师:那我们眼前的生灭现象是什么?
逍   遥:空花。
       [“唯心”和“唯识”的区别】
金刚老师:你们还是不明“唯心”的意义。
             “唯心”的意义,就是说万法当下即是自性现前!
然    之:是“生因识有”吗?老师。
金刚老师:一切法即是真如,一切众生本自寂灭相,所以叫“万境自
            如如” 。也就是说,一切法自身本无问题,所以《法华经》佛言: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然之刚才这个问得好!
            既然_切法本无问题,那我们眼前的生灭现象又是什么?
            你们先猜一下!不要再回答前面那些被否定掉的“梦”、“空 
            花”之类。
逍   遥:意识;高兵:执着、妄想;然之:“生因识有,灭因色除”吗? 
王   洋:轮回;斑斓:缘起缘灭;苏珊:那我们眼前的生灭现象是妄念。 
金刚老师:看来到这层还真是猜都猜不到!
            现前的轮回现象,本质是什么?就是颠倒见!
            这样打个比方就明白了——
            既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是“唯心所现”,那我们现在是 
            不是“唯心所现“呢?
圆   净:是的。
金刚老师:好!既然我们和佛都是“唯心所现”,那假如佛现在就和 
            我们坐在一起,请问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境和佛所看到的一切 
            境的差别在哪里?
逍   遥:我们看到生灭,佛是看到如如不动吗?老师。
然   之:佛是正着的,我们是倒立的。对吗?老师。
金刚老师:@然之 虽然你不一定能懂,但你的表述是正确的!
吴   铭:这个非常想听懂一下。
金刚老师:佛知道一切所见,“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 
           是妙明真心中物。而我们却把“色身”认为是“我”,把“山 
           河虚空大地“认为是“我“的身外之物。
           不管我们怎么认为,但丝毫无损“唯心所现”的本质! 
           也就是说,虽然都是“唯心所现”,
           佛能认“唯心所现”;而我们却不认“唯心所现”,这就是 
           最根本的颠倒!
           因为我们不认“唯心所现”,所以便在所见到的一切境里人 
           为划分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金刚清源   第四课

王   洋:对,我们不认!
吴   铭:我们认为外界是实际存在的,所以错了。
金刚老师:@吴铭 现在已经无关实际不实际了。从一颠倒,而生四相, 
            然后生一切妄想执着。
吴   铭:我理解了,我们看见的是我心里选择看见的。
金刚老师:嗯!你们现在这样理解很好!
            再从另_个角度讲一下,大家就会更加清楚:
            我们通常讲的“六识”、“八识”全是假的,根本是不存在的! 
            我们看“眼识”的定义是:“眼根”接触“色尘”,根尘合
            和为“眼识” 。
            那问题是我们有“眼根”么?请问大家看东西是用什么看的? 
逍   遥:意识;好强:心;悦心:眼睛啊;国周:心跟着眼看。
金刚老师:@悦心  既然是眼睛在看,那我们的眼睛坏掉的时候还能 
            看么?
王   洋:不能看,可以用心去体会,但是图像确实是眼睛看到的啊。
肖   芹:看不到了。
悦   心:不能看外界,只能感受自己了。
金刚老师:“不能看” ?盲人的眼睛就是坏掉了,为什么他们还能看
            到一片黑暗?
            众生把 “ 明 ” 认为是看见,把“ 暗 ”认为是看不见。这就是 
            一个大颠倒!
国   周:图像是头脑中放映出来的。
红   雁:心的投射。
金刚老师:@国周 @红雁 为什么不投射别的,只投射一片“黑暗” 
             呢?
             所以,前面说的打坐时观眼前的一片黑暗,这是什么原理?
             就是在破颠倒!闭眼观黑暗,实际就相当于坏眼看黑暗。
              “坏眼”能看黑暗,那真正能看的就不是眼,而是心!
国   周:是这样的!当进入梦境,闭眼睡觉很多图像、光明人物都可

            以表现出来。
王   洋:就是我闭着眼睛也知道我们家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可换 
            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就不知道了,那这个怎么用心去看见呢? 
            而不是用眼睛。
金刚老师:@国周  进入梦境的时候,把你的眼皮掀起来你还能看到 
             外面的东西么?
             @王洋 你说的是“知”,我们现在谈的只是“见”。
             当我们只认见“明”,不认见“暗”,我们就掉进了 “色”里, 
             忘失了见性;
             当我们只认“有声”,不认“无声”,我们就掉进了 “声”里, 
             忘失了闻性。
             不管我们怎么认为,我们的“见性”、“闻性” 一直都好好 
             地在那里。
王    洋:这个懂。
金刚老师:很好!
王   洋: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不是就这意思啊?
金刚老师:@王洋 有些接近了。准确地讲,是认清“现象”原是“本 
            质”。而这个真性不是非要我们修到什么时候才显现。它是 
            时时刻刻都在那里!这个真性,它并没有被什么“无明”之 
            类的污染了,全是我们自寻颠倒而已。
肖   芹:那我们睡着的时候,“见性”和“闻性”也在?
胡   宾:老师,我平时晚上睡觉过程中,忽然间醒过来,不知道这是 
            哪里,有时要好长时间反应过来,潜意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有点梦游的症状,这要如何解释。
高   兵:本顺那样,一直都那样,本来都在,一直都在,都没变过。
金刚老师:你们有疑问的别问了,赶紧放下疑问,紧跟思路!否则就 
             断链了。
王   洋:好不容易算是跟上思路了。
金刚老师:所以,既然一切生灭现象只是因为“颠倒见”,那就根本

金刚清源   第四课

没有“无明”这回事。
所谓“无明”,它只是“颠倒见”的异名而已。
因为不如实知“万法唯心”,所以产生种种颠倒见,心中形 
成了 “四相”;
因“相”而生“法相”,所谓“大乘”、“小乘”、“唯识”、 “般若“ 。
到般若时,我们放下了 “唯识”、“阿含”;
到法华时,我们知道了 “般若”亦是假法,乃“非般若” 。
把般若再放下,则离一切法。离一切法,则“心”自然现前!
经言:“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所谓“金刚般若”,即是“非般若”之异名。
“非般若“是什么?
就是我们时刻常住的金刚心!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要把我们因颠倒产生的一 
切疑惑给断掉,令真心时刻现前!我们众生与佛的差距,不 
在“无明”,不在“烦恼”,而在于“颠倒”。
只要断掉一切疑,即无颠倒!
众学生:太震撼!感恩老师循循善诱!【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四课一【什么是“金刚般若” ?】结束!
后续老师补充--------
只要断掉一切疑,即无颠倒!
无颠倒,不是马上成佛了,而是建立起成佛正因——“不生 
不灭心”。
以此心为本修因,直了成佛!
唐万回和尚偈曰:

“明暗两忘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
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
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传曰:
《首楞严》曰:“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 
相永不能昏。”
夫不因明尘而自发,不为暗尘之所昏,则佛眼开矣。
为巩固今天的课程,大家下来在打坐的时候,如果采用“观暗” 
的,就把这个多读读,自有悟处!

金刚清源   第五课

            大疑大解,不疑不说。因此,像如一般讲经正式开始时的“如 
            是我闻”这些是不会多花时间的。
            之所以今天要讲一讲“如”、“如如”、“如是”的概念,主 
            要原因就是我这段时间推荐的XX法师。因为他讲瞅 金刚经》, 
            就把“如是我闻”讲得非常仔细。大家通过看了该法师的讲经, 
            都有哪些收获和体会,都先谈一谈。
千   惠:老师,我听了法师提到时时守住如如觉性,有时会搞忘生活 
            安排,这个感觉不是定,是不是开小差【捂脸】?就如刚才 
            堵车搞忘安排了【皱眉】
胡   宾:老师,我下载了,还没用心听。
维   彬:老师,我还没看,没资格谈。
苏   珊:老师,我还没有开始听。主要是老师给的作业还没有完成,
            就没有听。
金刚老师:看来你们的学习精神还是比较懒散,不过懒散也有懒散的 
            好处。因为如果很精进的话,听了 XX法师讲的《金刚经》,
            就会增添很多疑惑。他就特别重视经里的“如”字。所以对《金
            刚经》六个版本仔细研究,最后竟然把我们常念的鸠摩罗什
            大师的版本给晾到一边去了,而且他对“金刚般若”的“金刚” 
            也是不认同,觉得是翻译者硬加上去的。
义   杰:是的,还好老师之前已经讲过了,要不然就掉进去了【毗牙】 
            老师以前讲的对,饭可以乱吃,经不可以乱听。
金刚老师:@义杰【强】
            为什么我大力推荐的法师在对《金刚经》的讲解上却和我有 
            如此大的分歧?
            实际上这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因为我给大家推荐的时候就说了:法师已经能领悟到“般若” 
            的层次,但对于“金刚般若”层次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既然 
            明知是这样,我为什么还大力称赞和推荐他?
            因为在现今我所见到的讲经法师中,他已经算是极其希有难

2018.10.12日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五课
如”、“如如”、“如是”,罗什大师最懂“如”
       内容提要:
       一、 “如”的重要性
       二、 “如”、“如如”是什么
       三、 关于《金刚经》六版本的问题
       四、 什么是“如是我闻"
     (引言)
       你知道“如”究竟是什么?
       如果不懂“如”,《金刚经》纵念一万遍也白搭!
       如果不懂“如”,你学的所谓大乘,必然被小乘和外道所俘虏!
       [“如”的重要性】
金刚老师:前面把《金刚经》的源头给清理了一遍,按理说这节课就 
            该顺着讲正文了。
            我们这个《金刚清源》课,与一般的讲经是不一样的:
            —般的讲经,都是规规矩矩、一字一句,像写八股文一样来讲。
            他们习惯于把经文越讲越长,字字句句解释得很清楚,但全 
            经的主旨却是模糊的。
            而我们的解经,遵循憨山大师的“通议”之法。用一条主线 
            贯穿全经,章章、句句不离主线。以问题为线索,小疑小解,

金刚清源   第五课

      什么是不变异的?
      我们的常住真心就是不变异的。在“金刚般若”层次以下的,都         
处在不同层次的颠倒见中,所以便产生了不同变幻的错觉——
      凡夫处在反复循环的轮回“变异”之中;
      小乘灭掉“变异”的轮回相,处在死寂的偏空涅槃之中;
      菩萨看这个法界,又如梦幻一样不实。
但站在最高层看这三乘人,他们不论怎么看这个法界,都无关法              界本身,法界本身毫无变异之相,乃至众生堕落于三恶道,于法界本
身丝毫没有影响。《楞伽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 
于一切众生身中。”这个在上一节的“金刚般若”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所有变异,其根源全是因为我们的“颠倒见”而已。
      所以,“如”的定义,合起来就是:不变异、常住、无颠倒。
      以“如”为本,就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层次——
      说“真如”,一般都是渐修义,即认为常住佛性虽有,但需要一 
番修行功夫才能让它显现;
      如果不说“真如”,单说“如”,它就不是渐修义,而是顿悟顿 
修直指义,意味着“时时如”。比如:五阴如、凡夫如,这就是说我 
们凡夫现前的五蕴身即是法性之身。但一般来讲,通用的对“时时如” 
的表述,都用“如如”两字,如《金刚经》最后的“如如不动”,以 
及我们不时提到的“万境自如如”。之所以用两个“如”,就代表“心、 
境双如”、“性、相双如”之义。
      所以,“如”实际上就是最上乘的代号!它同“金刚般若”、“实 
相般若“是一个意思。
      我前天发了一段《实相般若波罗蜜经》的经文,引起了很大的震撼:
        “若有人得闻此一切法平等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受持读诵思惟修 习,假令其人杀害三界一切众生,终不因斯堕于恶道。”
      实际上如果真正领悟我们课程的,就不觉得稀奇。
      什么是“实相般若”?

           得的了!
           我当初给他的定性是:方向是正的,领悟层次是高的,多接 
           触是没有太大副作用的。
           其他诸多法师,要么堕落于人天佛教、要么就迷失于小乘, 
           真正能开演纯正大乘的寥寥无几!而XX法师,他已能清晰 
           分辨大乘与外道、二乘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就已经超出其他 
           法师很多了!特别是还能时时讲到“闻性”!所以我才会极 
           力推荐!
圆   净:【强】【强】【强】
金刚老师:我们前面讲过,虽然“般若”之上还有一层,但“般若”
            已经属于佛法的根本了。
            所以,法师能领悟到“般若”层次,已算找到了学佛的根本。
            大家就可放心去听他的讲法,只要不作究竟想,就没有副作 
            用!
      [“如”、“如如”是什么?】
金刚老师:今天的课程之所以取名为“如”、“如如”、“如是”, 
核心就在于“如” !
      大家有没有注意以前的课程,我们是在哪里谈到“如”呢? 
      我们是在上一节课,讲“金刚般若”的时候才谈到了 “如如”。 
      我常讲:法高一级,面目全非!站在“般若”的层次去仰望“如如”,
犹如雾里看花。所以,不真正懂“如如”的人是很难看明白的。所以, 
XX法师把最懂“如如”的鸠摩罗什大师给误解了,以为他不懂“如如” 。
    所以,我们就先来看看“如”是什么——
    我们听到“如”,印象最深的应该来自于“真如”和“如来”两个词。 
    真如——“真”的反义词是妄,“如”的反义词是变。
    所以,真如,就是不妄不变。如,主要就是不变异之义。

金刚清源   第五课

玄奘法师的。实际上总共有六位法师对此经进行了翻译,在《乾隆大 
藏经》里,六个版本就是放在一起的。
      译经一般有两种方式:直译(语译)和意译。
      直译就是不管自己悟性、境界如何,只要你通晓佛法名词概念和 
两国语言文字就可以对经文进行技术上的转换。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 
数译师都采用直译,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玄奘法师。直译的好处是很 
能尊重原文,可以给悟性好的人当作原始经典参考资料。
      它的不好之处在于:
       一、 译师如果不老实,就会用自己的意思把佛经曲解。
       即使老实的译师,也会因为不达义而漏解关键字词。比如我们看 到的 《心经》, 主要是玄奘法师的版本。实际上它在翻译的时候就犯 
了漏译的错误。《 心经 》 中有名的句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 ” 。 大家虽然读着很顺口 ,但绝大多数人都会落入 
小乘择灭空里,认为一切皆空,不把 “ 色 ” 灭掉誓不罢休 ! 实际上, 
对于《心经》,罗什大师译得已经非常简捷完整。对于 “色空 ”的句子,
他是这样译的——
      色空故,无恼坏相;
      受空故,无受相;
      想空故,无知相;
      行空故,无作相;
      识空故,无觉相。
      而玄奘法师则把“无恼坏相;无受相;无知相;无作相;无觉相” 这五个最关键的语句省略了。这五相的核心是什么?
      就是“颠倒见”而已!
      所以,读罗什大师的 《心经》 , 直接就能契入禅宗无念法。而读 
玄奘法师的《心经》,十之八九皆会堕空。
      二、 再谈以玄奘法师为代表的“直译”的第二个缺陷:文字艰涩难 懂,不易流通。

      经里面是这样说的一一
      “一切法无戏论性故。一切法无戏论性,即般若波罗蜜无戏论性。” 
      这里谈到的“无戏论”和在《思益经》里对“六度”的解释是相         
同的——
      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为檀波罗蜜。
      于诸法无所起,名为尸罗波罗蜜。
      于诸法无所伤,名为孱提波罗蜜。
      于诸法离相,名为毗梨耶波罗蜜。
      于诸法无所住,名为禅波罗蜜。
      于诸法无戏论,名为般若波罗蜜。
      什么是“无戏论” ?
      我们对法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见解、疑惑,通称为“戏论”,也就        是“颠倒见”!
      所以前面讲了好几次了,《金刚经》不关心烦恼问题,解决的就      
是学佛人各种各样的疑,这些疑就是“颠倒见”,就是戏论。“ 无戏论”    
就是最顶级的佛法!能“无戏论”,就“具足六波罗蜜”!如佛言:
      “梵天,我从初发菩提心已来所作布施,于此五华布施,百分不及 
一,百千分、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我从初发心已来, 
受戒、持戒、行头陀,于此常灭戒,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我从初发心已来柔和忍辱,于毕竟忍法,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 
所不能及。我从初发心已来,发勤精进,于不取不舍精进,百分不及一, 
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我从初发心已来,禅定独处,于此无住禅定, 
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我从初发心已来,思惟筹量智慧, 
于此无戏论智慧,百分不及一,百千分、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 
所不能及。梵天,是故当知,我尔时得具足六波罗蜜。”
[关于《金刚经》六版本的问题】
我们常知道的是《金刚经》有两个版本,一是罗什大师的,一是

金刚清源   第五课

解释,都没有表述出“时时如”的顿悟顿修之义。
      这就最能体现“善知识”的重要性!
在禅宗以下,也许经典确实重要,但对于禅宗,确实是“善知识” 
最重要!
      没有领悟到“如”,所解释出来的禅宗,基本都是盲人摸象。就 
像我今天在朋友圈评论的“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一样。 
搞这种划分,根本是不懂般若的人瞎扯淡!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种划分,在佛经上是没有的:
      “ 文字般若 ”这个提法最有问题,文字如果讲其形,属于万法, 
万法皆归法性;如果讲其义,则有正有邪。请问“文字般若”有何意义?
      再看“观照般若”。
      首先,“观”、“照”本身就有不同层次;
      然后是 “ 般若 ” ,则其针对的核心就是前面的 “ 觉 ”、 “ 观 ” , 
本身就是教人放下“观照”。
      所以,谈“观照般若”,实质上又把般若扯低了。
      还有我们常看到的“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 。这里的“ 证实相”
也非常有问题!因为他们认为所要修证到的终点 “ 实相般若 ”, 实际
上只是禅宗的起点!
     【什么是“如是我闻”】
      最后,谈谈“如是我闻”。XX法师对“如是我闻 ”过度解释太多! 
包括我们也看到很多解经之人,总是喜欢在开头的“ 如是我闻 ”里大 
做文章,做无极限的过度解释,把 “ 如是我闻 ”捧到了极点!这些人 
总体都是在卖弄聪明,实质是不懂装懂。目的在于一开始就要把读者 
的头搞大,以掩饰他们在正文解释上的短板。实际上,佛说的所有经, 包括小乘经, 都是以 “ 如是我闻 ” 开头的。 这是一种佛交代的文式, 
并不是佛乘圆顿经典的专利。如《大般涅槃经》佛言:“阿难,如来 
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

      我们这里只是就事论事地谈一下《心经》翻译的问题。对于玄奘 
法师翻译的其它经典,我们是非常信赖的!所以在本书中,我们也经 
常引用他翻译的《大般若经》。包括他翻译的《金刚经》,对我们准 
确解读全经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从 “ 佛学专家 ” 的 
角度来看待玄奘法师。他是一个极其尊重佛经原典的专家。在译经工 
作上,他的态度算是最为严谨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导致他翻 
译的经典流通度不高。学佛人常读的两部经:《金刚经》、《阿弥陀 经》,玄奘法师都译过,但大家都喜欢读罗什大师这个外国人的译本。 
尤其是《金刚经》六个版本,绝大多数人都对其它五个版本一无所知!
      再说罗什大师,他的译经风格非常独道,主要是采用“意译”!
      意译,就是本着四依法中“依义不依语”的原则,在自己领悟经义、 有修证之后,以 “ 经义 ” 为主、“原本 ” 为辅 ,按照众生最能契入的 
方式对经典进行翻译。这就是罗什大师译的经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根本 
所在!
      由于领悟层次的局限问题,所以很多翻译圆顿经典的人,他们遇 
到了自己认识非常模糊的字词就会小心谨慎,不敢随便漏掉,也不敢
随便改变字句次序。
     《金刚经》是主要讲“如”的经典,所以就出现了其它几个版本 
的译师对“如”特别重视的现象。就像我常说的,《圆觉》、《楞严》 
全讲般若,但其经文中几乎不提“般若”一样。所以罗什大师的《金刚经》 就没有那么多的  “ 如 ” 字出现。因此就给 XX 法师造成了罗什大师不 
懂“如”的错觉。实际上这完全是冤枉罗什大师了,罗什大师是最懂“如” 
的。比如我刚才引用几次的《思益经》,几乎到处都谈“如”。而《金
刚经》对于罗什大师来说,全经皆是“如”,又何必处处表现于文字中!
      实际上,纵观全经,在最该谈“如”的地方,只有罗什大师谈到了, 其它人都没谈到—— “ 诸法如义 ”“ 如如不动 ” 。我看了其它法师 
在第十七品中对本该谈的“诸法如义”的解释,都是渐修“真如”的 

金刚清源   第六课

与诸四众而说是经'。”这里针对的是“一切经”,所以是不能深入 
解读的,否则小乘经典怎么受得了!
      所以,我们只需要把对“如”这一字的解释,划归最上乘里就好了。
这样就可以轻松简单地来解决“如是我闻” 了——
      “ 如是 ” ,其反义词就是 “ 不如是 ” 。所以 “ 如是 ” 就是说这里 
说的都是符合真理的。
      “ 我闻 ” ,就是说,这不是我阿难信口开河、 自说自话,而是从 
佛那里亲耳听到的。
      “ 如是我闻 ” ,合起来就是: 今天这些合理的话都是我从佛那里 
亲自听来的。
       “ 如是 ”,就是叫大家先信,不要怀疑,这就是真理,佛法大海, 
唯信能入!
       “ 我闻 ”, 就是说,这不是我说的,是佛说的,我只负责传达,
你有疑惑不要找我,去找佛!
       “ 如是我闻 ”,就是告诉大家:后面的正文非常重要,大家要注 
意听!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五课一【“如”、“如如”、“如是”,罗什大师最懂“如”】 结束!

2018.10.19日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六课
第一阿罗汉的纠结
      内容提要:
      一、 最简洁的开场是《金刚经》最大的特色
      二、 须菩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 阿罗汉为什么也会纠结
      四、 须菩提的三大疑惑
    ( 引  言)
      作为《金刚经》的当机人,须菩提是已经证得四果的“第一离欲 
阿罗汉",这在声闻小乘已是最高境界,贪嗔痴已经灭尽,所做已办。
      为什么他的心还不能安住、还无法降服?他到底在纠结些什么?
金刚老师:看到本节课的题目,大家心里产生了哪些疑问和纠结呢?
加   栋:老师,这个“第一”是啥意思!阿罗汉非要第一吗?
金刚老师:“ 第一 ” 取自原文—— “ 世尊!佛说我得无译三昧,人中最 
            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 言外之意就是说 : 连第一的 
            阿罗汉都纠结了,何况是其他阿罗汉。
春   华:须菩提代众生问的吧?
圆   净:看到题目产生的疑问就是:第一阿罗汉的心里难道还有纠结                  吗?
金刚老师:@ 春华本经里面须菩提的问,不像 《圆觉经》,都是大 
            菩萨代众生问。而是须菩提因自己疑惑而为自己问。疑惑解 
            除了才顺带为众生问。

金刚清源   第六课

徐   宁:阿罗汉都还要纠结,那什么才不会纠结呢?
金刚老师:@徐宁 这个疑问更好!已经跟须菩提想成一样的了!
徐   宁:@金刚 【抱拳】【抱拳】【抱拳】
千   惠:老师,我的疑惑是得阿罗汉果落入偏空,是不是断灭见否认 
            了涅槃寂静才没有大圆满?果地见性的境界和佛祖描述的不 
            一样才纠结?
金刚老师: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本经宗旨不是为了断烦恼,只是为 
            了断疑。所以,烦恼障已断尽的阿罗汉,于本经,比起我们                  这些具缚凡夫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他所纠结的也是大家纠 
            结的。大家能有这些疑问很好!说明大家学习精神很不错!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大家把疑问带着,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最简洁的开场是《金刚经》最大的特色】
金刚老师:上节课我们解析了 “如是我闻”。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看 
           经文——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               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念了《金刚经》很多遍的,对这段话应该非常熟悉了。它讲 
           的就是佛祖讲法期间的日常生活。该吃饭的时候,他和大家 
           一起去外面乞食。要到饭了就和大家一起回来,和大家一起 
           分食。吃完就像往常一样收洗。一切妥当后,就上座开课。 
           但就因为这看似一如往常的举动,今天却让须菩提茅塞顿开! 
           出奇地不问自叹:希有!世尊!
           我想问一下,你们如果在看了这样的场景后,会有哪些感想? 
           会像须菩提那样大的反应么?
志  华:不会。
春  华:很生活化,很亲切,如此而已。
安  娜:原来我和佛祖是无二无别的[害羞]。

金刚老师:@安娜你这想法太超前了!都像你这样想法,那经没法 
            讲下去了。
安   娜:【憨笑】
金刚老师:人家迦叶菩萨悟道的时候,总还得有朵花嘛!
安   娜:老师,一下子就把话给聊死了。【害羞】【闭嘴】。
金刚老师:我先给大家讲一下,我第一次看到这段经文的时候的想法。
      当时我第一次读《金刚经》是在一九九九年。整个九十年代,是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活跃的时期。那时候可谓真正的百花齐放,传统的、 民族的,都给复活起来了。尤其是气功以及各类神功,那真是众神下凡、 群魔乱舞。
      和众神相比 ,唯独《西游记》的如来佛祖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我直觉上总认为佛才是最大的。所以,觉得佛经那应该是最神秘的。
      当我开读《金刚经》时,却发现和我的预想截然相反!此经一点 
都不神。
      当时我读《金刚经》,完全是准备试探性地读一下而已。如果它 
也和我猜测的那样,神神鬼鬼地讲一些,那我读一遍就会把它放到一 
边了。但从头读到尾,竟然没发现一丁点儿刻意的谈神论鬼的痕迹, 
而且都是一问一答式的讲道说理。这就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觉得 
佛确实是个实在人,佛法里应该有真东西!于是从当晚就开始了长期 
地读诵!现在回想一下,这个并不是偶然,而是《金刚经》其本身固 
有特点所决定的。
     《金刚经》有着其它大乘经典所不具备的两个特点:
      一、开场的会众、当机人,全是这个地球上的。
      我们所读到的大乘经典,在经里最开始交代的会众中,基本都有 
菩萨、护法龙天、鬼神等。其中,菩萨都不是局限于这个地球上的人。 包括最短的 《 心经》,也有观世音菩萨。 稍短一点的《阿弥陀经》, 
虽然当机人是舍利弗,但会众也是各路神仙都有。《圆觉经》更是只 
有菩萨。《楞严经》则也是各路人马都到场了。

金刚清源   第六课

      再说当机人
      很多高难度的问题,一般人是提不出来的,只有菩萨才能提得出来。 
所以我们看《圆觉经》,十二个大问题当机人全是大菩萨。而且很多经, 当机人都不止一个。而《金刚经》,它的会众是地球人,当机人也是 
地球人!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就是说:
      再高深的佛理,也是佛祖主要给我们地球人讲的!
      二、此经的“佛”也很平常,通经下来,没有任何放光现瑞等神异 
现象。
     我们知道,《圆觉经》是佛与会众在三昧中进行的。
    《楞严经》虽然不在三昧中讲,但佛也是经常放光现瑞,而且讲 
到关键节骨眼上时,诸佛都来捧场。
      刚才提到须菩提突然称赞佛的问题。佛在讲其它大乘经典时,很 
多时候都先放大光明,比如《地藏经》,那放得更厉害! 一般在佛现
瑞放光后,虽然没说话,台下的弟子都会出来称赞。而须菩提今天,
却在这最平常、最不应该赞佛的时候突然赞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须菩提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想知道其中缘由,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须菩提这个人。
     须菩提,翻译过来就是:空生。为什么取名空生呢?
     从形上讲,说是因为他出生时,家里的金银财宝突然不见了!后 
来一位相师说,不是财宝丢失了,是因为生下的这小儿太过神奇,就 
像太阳升起就见不到星星一样, 把财宝给遮住了。 在出生第七天后, 
财宝又现出来了。于是就给他取名 “ 空生 ”,又叫 “ 善生 ”,都是在 
说出生时的奇特,所以又叫“善现”。因此第二品须菩提开始发问, 
就被判为“善现启请分”,即“须菩提启请分”。
      如果从“心”上讲,须菩提就更厉害!《楞严经》25圆通里,须 菩提也作了分享:“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

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他这人无数劫来, 
出胎入胎,都能知空。后经佛点化,“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 
得阿罗汉。”所以须菩提在众弟子中就以“解空第一”为代表。
      般若主要谈空智,所以,不只《金刚经》,乃至整个般若经,须 
菩提都是最主要的当机人。
      再从第二个角度看须菩提,他是一位证果的阿罗汉。那什么是阿罗 汉?
      这在《智者五时定般若》里,已经讲过 “ 阿含时 ” 。阿罗汉,大 
体就是 “ 阿含时 ” 声闻小乘的最高果位。阿罗汉,翻译过来主要是这 
三个意思:
      杀贼、无生、应供。
      杀贼:杀烦恼贼,了断烦恼障;
      无生:不是无生法忍之无生,而是把生死现象消灭掉,不再入生死; 
      应供:就是已出轮回,已是圣人,应当接受人天供养。
      阿罗汉,从其学习结果上看,已经处于“无学位 ” 。 在小乘世界里, 
这个果位,已经和佛果是一样的。因为在小乘人眼里,佛不过是个 “大 
阿罗汉  ” , 境界和其它罗汉一样,只是喜欢度众而已。说白了,就是
 一个闲不住、走弯路的多事罗汉而已! 所以,在小乘世界里,特别是 
我们看现在的印缅泰小乘地区, 基本是没人愿意去成佛的 ,他们认为 
阿罗汉就是无上的佛果! 证得阿罗汉就不需要再学习了,所以叫 “ 无 
学位 ” 。《 瑜伽师地论》讲:“ 谓一切结 ,永无余故;一切道果,已 
证得故。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者:“ 谓阿罗汉。” 所以 ,凡是证得阿罗汉 
的人,基本都认为自己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者”的最高成就者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阿罗汉是不会有纠结的!
     【阿罗汉为什么也会纠结】
      须菩提为什么又纠结了?
      原因当然就在佛!佛祖在给一心志在小乘的人讲法时、在其向阿

金刚清源   第六课

罗汉果前进过程中,并没有告诉他们这已经是无上的佛果。但佛为了 
让他们专心致志出轮回,所以也没有给他们讲更高级的法。所以,这
些小乘人就想当然地认为阿罗汉就是无上的佛果。到了他们证得阿罗
汉果之后,刚刚准备大松一口气的时候,佛就把自己最想讲的佛法给 
他们说了。
      佛首先讲,你看,虽然你们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但你们有没有 
想过:我这个 “ 佛 ”难道真的跟你们一样么?如果我真的跟你们一样, 
那证得阿罗汉后就入灭了,那又有谁来教化你们这些人证阿罗汉?所 
以,你们认为 “ 阿罗汉 ” 就是  “佛 ”,那是非常不成熟的见解。阿罗 
汉与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就算是在小乘教中,比阿罗汉高的还有 
辟支佛;比二乘高的,还有菩萨;菩萨还有十个地次;菩萨之后才是 
佛!而我这个佛,还只是个化身佛;佛还有报身佛、法身佛!
      须菩提一听这话,头就大了!怎么原以为已经到了终点了,想不 
到现在还是在起点!
      现在你我皆是人身,那我这个佛和你这个阿罗汉有哪些实质的区别 呢?
      佛就继续告诉他,告诉他的方式,想必也和《五时定般若》差不多。
      一、 一人一梦境,你在你的梦境里只把梦中身的问题解决了,但身 外的整个梦境你们却没有触及。(但得人空,未得法空)
      二、 你们虽然出离了轮回,不随梦中六道轮转,解决了分段生死。 但是“无明”还没有破,依然还会随“无明”而有变易生死。
       三、 你们只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虽然你们号称已经断
了 “ 见思烦恼 ”,所谓“贪嗔痴慢疑邪 ”六根本烦恼,你们都认为断了。 
但你们所断的仅仅是 “ 三界 ” 之内的烦恼而已。 如果从大乘的角度来 
观察,“ 六根本烦恼 ” 中,你们勉强只算断了前三个 “ 贪、嗔、痴 ” , 
后面三个“慢、疑、邪”却还有很多问题都没解决:
      慢:因为小乘只是破了 “ 我执 ” ,所断的只是因为 “ 我执 ” 而生 
的 “ 贪 ”、“ 嗔 ” 。虽然破了  “ 我执 ” ,但 “ 法执 ” 却很严重。这在 

佛家叫作 “ 增上慢 ” 。他们没有 “ 众生本来成佛 ”的见地,只见自己 
证得果位,而其它人则是完全没有觉悟的纯粹凡夫。所以,我们可以 
看到一个现象:现在凡是那些跑印缅泰学习小乘佛法的,学得都非常 
傲慢。不去还好,去几次之后,他们的脑袋就被小乘洗得结结实实的, 
对于其它一切法完全都听不进去。
      疑:小乘所断的 “ 疑 ” ,只是因为最初对外道天魔的迷信而产生 
了对佛的怀疑。所以他们只是相对于外道而言更信佛而已。但他们对
“ 众生本来成佛 ” 却是不信的。因此他们对佛讲的大乘法都是怀疑的, 
大都持 “ 大乘非佛说 ” 的观点。最明显的——《法华经》开场,佛正 
准备讲法,就有五千声闻小乘人(增上慢人)集体退场!他们怀疑佛 
开始胡言乱语了,认为佛是老糊涂了。
      邪:邪,属于 “ 十结使 ” 的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戒禁取。其中“边见(断灭见)”、“邪见(拨无因果)”、“见取见(执 
着于外道见)”仅属于外道见。小乘具体的修行上所断的就是 “ 身见 ” 
和“戒禁取” O而如果站在大乘角度来看,小乘堕偏空涅槃,仍然是邪见。 所以《楞伽经》里佛把小乘禅叫作“愚夫禅”。
      在《楞伽经》上讲,小乘修行核心是断三结:身见、疑、戒禁取。 
其中因为断了 “ 身见 ” ,又善调其心,所以 “ 贪 ”、 “ 嗔 ” 不生。“边 
见 ”、“ 邪见”、“ 见取见 ”又特指外道见。所以他们的“ 慢 ”“痴(无 
明)” 都很重。 为了方便我们的课程讲解,所以把 “ 痴 ”替换成 “ 疑 ” 
和“ 邪”。
     所以,刚才有人问:为什么阿罗汉也会纠结?
     因为他们的根本烦恼只解决了一半。
     只断了 “染污性”的烦恼,“非染污性”的烦恼还没有断。
     这个用“八识“来讲就更清楚:
     小乘只断了第六意识;
     第七末那识并没有全断,只断了其染污部分,只算是伏住了第七识;
     对于第八识则一无所知,认第八识为他们的“涅槃” 。
      所以,从断障上分,阿罗汉只断了 “烦恼障 ”,还未断“ 所知障”。 

金刚清源   第六课

所知障就是理障!
      所以,他们只是不再受贪嗔痴染污而已,虽然不再陷入轮回,但 
该纠结的还是一样的纠结!阿罗汉的涅槃境界主要是靠三昧来维持的, 
一旦遇缘,扰得心不安,那其心也跟我们凡夫差不多! 所以,须菩提 
经佛这样一讲后,彻底蒙了!于是心里便产生很多的疑惑。
    【须菩提的三大疑惑】
     疑惑一般都在这三类:
     一是疑人。
     以前认识的佛,就只是释迦族的悉达多而已!所以并不生疑。现 
在经佛一说,原来佛是多变的,什么化身、报身、法身之类。而我们 
天天都跟佛在一起,究竟他什么时候才是真佛?
      二是疑法。
      尤其是对于处在佛教最低层级的声闻乘来说,更是如此!声闻人 
本来就是听佛闻法而修行,所以佛的话那就是金科玉律!没想到,以 
前大家都认为是铁定真理的声闻乘,佛现在竟然说是不究竟的!而且 
声闻乘上面还有菩萨乘,菩萨乘之上还有佛乘!尤其是令他们相当讨 
厌的《法华经》,竟然还说 “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 ” 。现在佛讲 
的法实在是弄不明白了!他时而说空,时而说有;时而说有法,时而 
又无法可说。那究竟佛法是什么!
      第三就是疑自。
      感觉自己能证得阿罗汉已经不容易了,没想到佛道如此漫长,那 
我何时才能成佛!这佛还究竟成不成得了!
      这些,就是须菩提的纠结!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六课一【第一阿罗汉的纠结】结束!

2018.10.26日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七课
须菩提发现到了什么?
    
  内容提要:
      一、 空乱意菩萨
      二、 止于至善
      三、 导致学佛人"乱意"的两大问题
      四、 须菩提从佛的行仪里发现了什么
     【空乱意菩萨】
金刚老师:讲这节课的开始,我们还是得继续深入了解一下须菩提。
      特别是对于整部《金刚经》来说,它本身就是佛在给须菩提答疑 
解惑,我们对须菩提的疑惑了解越深,那我们得到的解答就越多。
      对于【第一阿罗汉的纠结】,大家对 “ 须菩提具体纠结什么 ” 的 
疑惑远远没有 “阿罗汉为什么纠结 ” 大 。所以,这里要先讲一下须菩 
提发问时在大乘里所处的身——空乱意菩萨。
      初发心菩萨有两类:
      一类是发了菩提心而没有了断任何烦恼的,通常就叫菩萨;
      另一类就是了断了烦恼障然后再发菩提心的,就叫空乱意菩萨。
      须菩提就属于第二类。证果的阿罗汉,他证得了  “ 偏空 ”,误以 
为就得到了涅槃, 所以就安住在了这样的空三昧里。 阿罗汉的三昧, 
一般都是二万劫。在这二万劫的三昧里,他们像醉汉一样沉浸于其中, 

金刚清源   第七课

佛菩萨再怎么叫他,他也不愿意出来。直到二万劫满后,经佛灌顶加持, 才能发菩提心回小向大。而须菩提就很幸运,首先他证果时就能值佛 
在世,又随时侍在佛前,对佛深信不疑。所以他能在证果后经佛提点 
马上就能发菩提心回小向大。
      这里问题就出现了一一
      在他证果后、佛未令他发菩提心的时候,他的心已经是“安” 了。
为什么在发了菩提心后却不能“安” 了?
      这个“安”与“不安”,操纵的枢机在哪里?
    [止于至善】
     谈到“安”,我们可以借鉴《大学》的话来找线索(方便性解读)——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 安 ” 前面需要“ 静 ”,“ 静 ” 前面需要“ 定 ”,“定”前面需要“知 止”。
      知“止”的是什么?——就是止于至善!
      所以,须菩提为什么证阿罗汉果后能“安”?
      为什么发菩提心后又不能“安”?
      原因就在于他过去修小乘时已经把“阿罗汉”当作了 “至善”!
      发了菩提心之后,原先认为的 “ 至善 ” 不复存在,于是心便不能 
得其安。
      我们修学大乘的,知道发心是要发“无上正等正觉”。
      那小乘人在发心时心中认为所证的阿罗汉 ,依然是 “ 无上正等正 
觉”!
      天无二曰,国无二主,一个佛教不能有两个"无上”。
      所以,小乘人心中,觉得自己就是大乘、 最上乘 所证的阿罗汉 
果就是无上佛果! 
      是故,“ 信仰 ” 就是无上依止 。不论你所信赖的是不是最高,但 
首先你把它认得最高了, 然后才称其为信仰,这样的信仰就是止于至 

善。有了这样的信仰,才不会再有 “ 一山更比一山高 ” 的念头,然后
你的心才能沉淀下来(知止而后有定),沉下来才能不受外物影响(定 
而后能静),心不随外物流转自然能“安”(静而后能安)。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止于至善”。
      落实下来,就是尽量要打消“吃着碗里望着锅里“的心 一
      生下孩子,要提醒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儿孙自有儿孙福, 
不要妄拿别的孩子作比较,成才、不成才都好。
      娶了老婆、嫁了老公,“合同”一旦签订,就应死了花花心,心无旁鹫。 要铁心坚信:虽然对方不一定是最好,但一定是最适合我的人!
      等等,类推。
      我们要从须菩提的 “ 不安 ” 在世间里深入反思。世间法得过且过, 一切心安为大。 欲得心安,前提就需要认定现前所遇到的人、所做的 
事已经是“至善”。如此,心才能安止。
      再谈到国家社会。
      现在的儒家为什么总是在追求一个“大同社会”?
      它就是这些不明本心之人的 “ 至善 ” !这帮一心钻营世法的儒者, 如果没有一个“大同社会“,那他们的灵魂就永远像个孤魂野鬼!
      所以,只有把目前所做的一切都纳入到 “ 至善 ” 的计划之中,然 
后才能获得相对的心安。
      再回到出世法。
      须菩提过去的心安已经被打破,退无可守;
      发了菩提心之后,未来的路怎么走,一片茫然,进不可攻。
      所以称为 “ 空乱意菩萨 ”,即证得我空而仍心乱的菩萨。进退两难, 只有继续前进,找到新的“至善”,才能得到真正的心安。
      而我们呢?
      如不能明心见性,则仍然是“乱意菩萨”,未得空的乱意菩萨。
      最上乘佛法,特别是《金刚经》, 不关心你空还是未空,只关心你 

金刚清源   第七课

现在是不是还在“乱意”。只要解除一切疑,即不再“乱意”,心即能“安”。
以此“安”保任,便直了成佛!
     【导致学佛人“乱意”的两大问题】
      我们看导致须菩提  “ 乱意 ” (也是导致现前绝大多数学佛人乱意)的主要是什么问题?
      导致学佛人“乱意”的两大问题——
      一、 发菩提心需要普度众生,但众生太多,何时才能度完!
      二、 法门八万四千,哪个才适合我?
      有对这两个问题纠结的么?
千   惠:以前有。
金刚老师:@千惠 看来以前的话没白说!
      须菩提心里始终带着这两个问题 , 搞得自己就像发现了苹果落地 
后的牛顿一样,陷入了无尽沉思。终于在这一天,他通过看到佛的行仪, 得到了像牛顿突然搞明白“万有引力”那样的领悟!他的领悟就是来 自于《金刚经》开头的这段经文——
       “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们看很多人对佛这个行仪的解读,都特别专注到“敷座而坐” 上去了,大都在研究佛祖“敷座而坐”后究竟还做了什么。
      比如,XX法师就把《金刚经》的六个版本都找出来,研究出了 “敷 座而坐”后面的事——
      “端身而住正念不动”(流支版)
      “端坐正念而住”(义净版)
      “端身而住。正念现前”(真谛版)”
       总的来讲,就是多了一个“正念”而已!这实际上对于理解《金刚 

 经》并无多大裨益。
      佛,何时不是处在 “ 正念 ” 之中 ?难道非要局限于 “ 敷座而坐 ”  
之时! ?
      所以,须菩提的领悟,必然是从佛的整个行仪中发现领悟的。
    【须菩提从佛的行仪里发现了什么】
      那他领悟了哪些?
      这里,我们从“菩萨六度”顺着捋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布施。
      前面说了,《金刚经》讲的东西跟你断或未断烦恼是没有关系的。
      所以这些领悟大家千万不要把它当成只是须菩提一个人的领悟, 
要当作自己的领悟! ! !
      佛教导须菩提,要成佛需要发菩提心普度一切众生。但须菩提今 
天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成佛,同时还有无数的众生仍未成佛, 
可我师释迦牟尼怎么竟然可以先成佛了呢?这无数的众生不但没成佛, 
而且绝大多数都还沉沦在三恶道里受苦,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还有无 
数的佛竟然可以安安心心地证入无余涅槃呢?
      所以,看来是我错误理解佛的话了,不一定非要度尽众生才可以 
成佛。
      于是,须菩提身上“无量众生”的大山开始动摇了。
      继续从“布施”看:
      过去听佛讲菩萨度众生的事迹,那是外财、内财统统施尽才能 “布 
施  ” 圆满 。但佛现在每天并没有像那些菩萨一样来教导我们,不但不 
布施,而旦还每天去乞食, 向众生要东西。拿到现在来看, 现在绝大 
多数的出家人经常领着信徒们放生、 忏悔、 做法会,搞得比在家人还 
要忙!而佛祖带着这帮弟子并没有那么多的事情。
      于是须菩提就想: 那这么看来,菩萨第一度 “ 布施 ”  并不是我原 
先想得那样繁琐。那即使是成佛的大业,“布施”也是随缘而做的。 “ 布 

金刚清源   第七课

施 ” 既是随缘而做 ,那后面 “ 持戒 ” 、 “ 安忍 ” 的疑虑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再看“精进”:
      如果像先前想的那样,必须要去度一切众生。那必然是整天忙忙 
碌碌、寝食难安,一刻都没停歇了。而我们一直跟随佛祖,并没有那 
么忙忙碌碌啊!如果普度众生的大业如此艰巨,时间那么紧迫,那佛 
祖直接叫人把饭做好就行了。他为什么还每天不紧不慢地带着我们挨 
家挨户的 “ 次第 ” 乞食呢 ?乞食回来,仍然是井井有条地 “ 饭食讫, 
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 。如果没有人提问 ,看来 “ 敷座而坐 ” 
之后必然是休息一下了。所以,须菩提越想越觉得有味道!看来成佛 
根本不是像我之前想的那样复杂!
      再看“禅定”:
      须菩提原来修小乘,主要靠“戒-定-慧”的路子来。现在要成 
佛,他以为禅定就应该比以前更加严格。但仔细一想,佛在教大乘法 
时,只是天天讲法,很少教他们打坐入定。那看来大乘的禅定不在形, 
而在心!再反观佛的行仪,不论何时何处,做任何事,内心都是定的!
那么,大乘的修行,就不拘任何形式,随时随地皆可进行!
      最后看“般若”:
      须菩提修小乘时,修的是 “ 空 ” ;佛给他讲 “ 般若 ”时,听到的 
还是在讲 “ 空 ” 。 那按理说成佛后的 “ 无余涅槃 ” 和阿罗汉的 “有余 
涅槃 ” 都是要安住在 “ 空 ” 里的。小乘的阿罗汉住在 “ 空 ” 里,是不 
发生任何作用的, 那大乘佛的 “ 空 ” 也应该差不多,至少是像很多人 
想的那样 “ 功成名就 ” 享福去了! 但眼前正在普度我们的,不正是已 
经得成无上佛果、安住“无余涅槃”的佛祖么?
      发现到这里,须菩提的心终于“安” 了!为何?
      因为他之所以“不安”,根本原因就在于内心一直在求一个“安住” !
      既然已经成就的佛也不住于 “ 涅槃 ” , 那我目前的 “ 求住 ” 之心 

也是妄想!
      当他把那颗“求安住”之心暂时停下来的时候,马上就与佛心契 
合了!
      于是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七课一【须菩提发现到了什么?】结束!

金刚清源   第八课

     【须菩提还“发现” 了什么】
      后面佛祖在回应须菩提时 ,连续用了两个 “ 善哉 ” ,这言外之义 
就是称赞他的两大发现。
      上一堂课的 “ 发现 ”,是发现到了佛的  “ 自受用 ” ,发现佛是如 
何安心的。
      这一堂课的 “ 发现 ”,当然就是佛的 “ 他受用 ” ,发现佛是如何 
教化众生的。
      上一堂课,须菩提通过发现到佛的安心,从而自己也安了心。
      然后他就继续想:如果我们这些没成佛的人每天著衣持钵 、次第 
乞食,那是很正常的。但是眼前的佛祖, 他可是已经证入无上大涅槃 
的佛祖了,他为什么还要跟我们一起这样做呢?
      佛早已断了各种食,他还需要吃饭么?
      即使讲法,也应大现神通,在三昧中去讲,为什么还在浊世里讲呢?
      佛已是无漏之身,超越一切生死苦厄,为什么他还经常“生病” ?
      还像凡夫一样示现生老病死?
      再从讲“法“上看——
      以前没讲大乘的时候,我们只以为他证得阿罗汉,所讲的法也是 
声闻法。他从证悟之后几十年的讲经说法,我们都觉得很合常理。
      但现在我们知道,他当初证的并不是阿罗汉,而是无上佛果。既 
然一次性证得了无上佛果,为什么他二十多年内专讲小乘 、从来不给 
我们讲大乘佛法呢?
      他于是再回想一下,佛祖从出生到现在,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 苦行学道……这些全是在演戏啊!为什么如此苦心在演?为的是谁?
      就是为了我们这些根性各异的众生啊!于是须菩提发现佛用演戏 来度化众生。想到这里,须菩提便油然而生了这样的感慨——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你们如果想到这些,也会这样感慨么?

2018.11.2日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八课
什么是如来?什么是如来的善护念、善付嘱?
      内容提要:
      一、 须菩提还“发现” 了什么
      二、 “如来”与“如去”
      三、 什么是“善护念”、“善付嘱”
      四、 什么是“不善护念”、“不善付嘱”
      五、 《法华经》里如来的“善护念”、“善咐嘱”
金刚老师:大家还记得上一节课的内容么?
然   之:须菩提发现到了什么。
金刚老师:@然之他发现了什么呢?
然   之:发现了自己有一颗“求安”的妄心。
苏   珊:因为他们的根本烦恼只解决了一半。只断了 “ 染污性”的烦恼,                “非染污性”的烦恼还没有断。
金刚老师:@苏珊 【敲打】【敲打】【敲打】全是不着边的概念!
      @然之 【强】但你的认识也超前了。
      须菩提的发现,主要是说他从佛身上发现了什么。
      佛就像一面镜子,他通过这面镜子然后才发现自己的心。
      本来这堂课也是属于上一堂课的内容, 因为分量过大了,所以才 
拆分到这一堂来讲。所以,这堂课还是继续上一堂课的 “ 发现 ” 。

金刚清源   第八课

       前面须菩提发现到佛的种种行仪,就可以统称为“身密”。
      “善护念”属于“意密”;
      “善付嘱”属于“语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善护念、善付嘱”?
      “善”是形容词。我们先去掉形容词来看看“护念”和“付嘱”
      护念,就是保护心念。
      护,就像农夫护苗一样。禾苗小的时候,稍微有点风吹雨打就会 
夭折,所以在育苗的时候,需要百般照看,悉心爱护,不让它受任何 
干扰。如此才能顺利茁壮成长。等它长大后,树杆粗了,自己就能去 
顶风冒雨,然后就不需要保护了。
      修行亦复如是,我们的心就像小树苗,当信心很微弱的时候,人 
家三言两语就被动摇了。我们处于幼儿、小学时,很多不该听不该看的, 大人都不让我们去听、看 。因为如果去了 , 心就容易受到刺激。这就 
是“护念”。尤其是古代的礼法 ,男女五岁不同席 ,非礼勿视、听、言、 
动等等,这些都是护念。当我们的心坚固的时候 ,就不再受它们干扰, 所以也就不用再被护念了。
      付嘱,就是托付、嘱托。
      最形象的例子就是皇帝传位 。把一项重大使命交给另一个人,就 
是付嘱。
      如《论语》最后一篇开端—— 尧曰: “ 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 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尧把帝位交给舜, 同时作了叮嘱,这就是 “ 付嘱 ” 。修行亦复如是,在很多佛乘经典里, 
都专门有 “ 付嘱品 ” 。这里的付嘱, 是指佛把弘扬大乘的使命托付给 
某大菩萨。
      这里须菩提说的 “ 付嘱 ” 不大一样,这里是指佛把大乘佛法传授给 众生。
      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真心,所以 “ 付嘱 ”说到底就是佛把此真心开示给众生

千   惠:老师的慈悲,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佛祖的慈悲!
吴   铭:会啊。
然   之:会的,老师,佛祖慈悲!
苏   珊:之前不会。之前只会想佛怎么还不来度我们。听老师的课以 
            后就会了。
      [ “ 如来”与“如去”】
金刚老师:不错!如此,大家就与须菩提同频了!注意须菩提的用 
            词——先是说 “ 世尊 ”  ,然后就马上说“如来”,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变化?
            “希有世尊”,就是指眼前肉眼见到的佛祖,如此善巧教化 
            众生,这实在是太希有难得了 !
            然后就再想:既然是演戏,眼前的佛祖只是个演员,佛祖的 
            真身又是什么?眼前的佛祖又是怎样来的?
            还记得第五课的“如”么?
然   之:记得,老师,“如”即是”不变异”。
金刚老师:所以,“如来”很简单:就是从“如”中而来。
      如,就是真如;来,就是真如随缘而现。
      有位法师解释得很精道——
      迷时背觉合尘名“如去”;
      悟了背尘合觉名“如来”。
      所以,我们和“如来”的差别是什么?
      就是一个 “ 来 ”,一个 “ 去 ”。而我们与佛祖的 “ 如 ”都是一样的! 我们每个众生,现在都叫 “ 如去 ” , 与“如来”的差别就是前面说的 “ 颠 倒见”。
     【什么是“善护念、善付嘱”】
      佛有三密:身、语、意。

金刚清源   第八课

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 勿令此心,堕于邪网。”
      所以,我们没有这些异像,就说明我们得到了佛的护念!
      再看“不善付嘱”
      不善付嘱最形象的当属传位于亡国之君的人。把一个国家 一项 
使命交给一个人,那必须要从他的动机、能力来多方面考察,直到确 
认各方面时机成熟才能交付。
      佛在《大般涅槃经》里就说:
       “如来微密无上法藏。不与声闻诸弟子等。如汝宝藏不示恶子。要 当付嘱诸菩萨等。”
      为什么呢?
       “声闻弟子生变异想谓佛如来真实灭度。然我真实不灭度也。如汝 远行未还之顷汝之恶子便言汝死。”
      所以,现在我们看缅甸、泰国那些小乘地区,他们不但不弘大乘, 并且彻底否定大乘。
      再如《 八仙过海》里 ,铁拐李要打坐七天去拜会太上老君,临行 
前交代书童七天内干万不要动他的身体。但书童肉眼凡胎,以为他死了, 于是没到七天就把他的身体火化了。这就是一个很形象的 “ 不善付嘱 ” 的例子。
     【《法华经》里如来的“善护念”、“善咐嘱”】
      为什么须菩提说“如来善护念、善付嘱诸菩萨”?
      这就是称赞如来“护念”、“付嘱”的高明、善巧!
      如来种种方便示现,其目的都是为了给这些发心的菩萨付嘱此 “常 住真心”。
      佛言:“ 我以无数无量方便。引导众生。欲令一切众生。皆悉到于 一切智地。”
      直到根机成熟,方直抒本怀,托付此心,这就是“善付嘱”。

      所以,综合起来讲,
      护念,就是如母护儿;
      付嘱,就是如父传业。
     【什么是“不善护念、不善付嘱”】
      既然是 “ 善护念 ”、 “ 善付嘱 ”,那我们得先看看哪些是“不善护念”、 “不善付嘱”。
      “不善护念”:
      如众生的根机小,你就一味给他讲大乘法;
      众生的根机大,你却一直给他传小乘法。
      造成的结果,就是增加疑惑、退失信心。
      比如打坐,有些人发心不正,不得佛护念,随便打几坐就有“感应”, 见龙见鬼,心生恐怖;见神见佛,欢喜入魔。
金刚老师:还记得“叶公好龙”的典故么?
众人答:记得,老师。
金刚老师:在他毫无心理准备时就见到不该见的、听到不该听的,就 
             说明没有被护念。我们学佛有正确发心的,为什么打坐总不 
             能见佛见异?
       这就是我们得佛护念的表现!
       所以,我们不要羡慕那些神神叨叨的 “ 学佛人 ”  ,他们整天吹嘘 
自己打坐见佛见异,并不是他们修行好,而是他们发心不正,已经着魔!
     《大乘起信论》里马鸣菩萨就指明了这个问题一一
       “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 
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或现天像, 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 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 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著。

金刚清源   第八课

      为什么佛祖在近二十年里都没有对他们讲大乘法?
      就是为了护念他们!直到在这法华会上,舍利弗三请之后,佛准 
备正式讲法。当时马上就有五千人退席!经中是这样说的——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 
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
      佛是怎么对待的呢? ——“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 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 有如此失,是以不住 。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 
于是佛祖便说:“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这就是如来的善护念、善付嘱!
      有些人会问了 :既然时机到了才付嘱,那我们现在的时机到了没 
有呢?如果没到怎么办呢?
然   之:信就是到了。
金刚老师:其实刚才《法华经》的开场已经讲明这个问题了——
           我们只要“信”就行!底线是:不怀疑、不诽谤!
           那退席的五千听众,不是因为他们是凡夫,也不是因为他们 
           是小乘人,而是因为他们是“怀疑、诽谤”的增上慢人!
逍遥:佛不度无缘之人。
金刚老师:佛不度无缘之人。核心就是不度“不信”之人!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八课一【什么是如来?什么是如来的善护念、善付嘱?】 结束!

      但是众生烦恼深重,信心微弱,于无上微妙法不能承担,所以时机 
不到就不说,这就是“善护念” 。
      简单浓缩,就是:
      时机到了才说,叫“善付嘱”;
      时机不到不说,叫“善护念”。
      这里面,《法华经》里面就展示得最为详尽——
      最初舍利弗祈请佛祖开演大法, 佛推让了三次 , 这推让的三次, 
实际上就是讲明了 “善护念”的原因:
      第一次说——“止,舍利弗, 不须复说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 
一稀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这是说 ,无上大法只有佛才能明了 , 即使十地菩萨也不能究竟 , 
所以只有那些对佛深信不疑的人才可领受。那些傲慢的小乘人本来疑 
根就没断,所以他们听到了是很难相信的。
      第二次佛说—— “ 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 
及人皆当惊疑。”
      这是针对我们凡夫和天人而言 ,这些都是取相凡夫,如果给这些 
人讲他们人人是佛,那更多的只会增加他们的惊讶和怀疑。
      第三次佛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 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
      这里讲到了最严重的后果——将坠于大坑。就是堕地狱。
      这些将堕地狱的“增上慢比丘”是什么人呢?
      就是那些正在修习小乘的出家人, 因为他们一味执着于苦 、空、 
无常、无我,而且认为佛祖以前也是这么教他们的。正修着起劲,突 
然佛祖又把苦、空、无常、无我全部否定,告诉他们其实真相是“常、 乐、我、净”。
      因为他们过去听佛讲法,只是接受他们喜欢听的那一部分,所以 
对佛并没有坚固的信心。当听到他们不喜欢听的那部分后,就会不信, 
然后便诽谤。诽谤大乘,其罪最重,果报下地狱。

金刚清源   第九课

吴   铭:里面说修行的重点就是“善护念”。
金刚老师:@吴铭看了之后你知道该如何护念了么?
吴   铭:不知道要护念什么。
然   之:跟老师说的完全不一样!
春   华:不知道如何护念。
大   满:是不是要护念自己的行动啊?
金刚老师:南老的书就是这样!看的时候感觉很有道理,但合上书都 
           不知道究竟如何下手!
春   华:对,有理。
吴   铭:是啊,读的时候觉得很对。
然   之:有念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护?无念的时候还要护么?
苏   珊:让看住念头。
大   满:念头是看不住的,可以觉察。
金刚老师:@苏珊 你觉得“让看住念头”有哪些问题呢?
清   风:石头和死人是没有念头的。
金刚老师:看来大家都很不错!算是能感觉到他里面的问题了。
苏   珊:如果没有跟着老师学习。只看这段话,再照着做的话,会很 
           混乱,越看越乱吧。再者,看念头的我又是什么呢!
金刚老师:这个说得很好!深得般若之义! “看念头的我又是什么呢? ”             大家要从这里入手!
      下面正式开课!我们来把“护念”掀个底朝天!
金刚老师:首先,我们要明确,《金刚经》的 “善护念 ” 是须菩提称 
            赞佛祖的,是佛“善护念”佛弟子。佛祖是已证入大圆满之人, 
            早已是无学位,他自己是不需要“护念“的。
            佛的自受用,这在 【须菩提发现了什么】里面我们讲得很清 
            楚了 。 “ 善护念 ” 、 “ 善付嘱 ” 完全是“他受用 ” 。 所以, 
            南老第一个错误就在于把佛的“他护念”直接偷换为众生的“自 
            护念“。他的《金刚经说什么》始终没有把佛的“善护念“、

2018.11.9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九课
我们自己该护念什么、如何护念?
       内容提要:
       一、 经里的“护念”是佛护念众生
       二、 “护念”不是护“念”
       三、 自己的“护念”就是“守本真心”
       四、 “真心”在哪里
       五、 护念真心从《正知品》开始
     (引言)
      欲知如何“护念”,须先明白 “ 护念 ” 是什么?应该被我们 “ 护念 ” 
的又是什么?现世之人,不肯深入经典,只陶醉于一帮信口开河之人 
的毒鸡汤里不能自拔,实可谓饮苦食毒!护念错了,根本即失;一着 
不慎,满盘皆输。辛辛苦苦修行,不过是以病为法。着实冤枉!
金刚老师:今天开解《金刚清源》第九课——
           【我们自己该护念什么、如何护念?】
            昨天发给大家的南老(南怀瑾)讲的 “ 善护念 ” ,大家预习 
            得怎么样?
然之、千惠:看了两遍。肖芹、徐宁:看了没看懂。春华:还是云里雾里。 徐   宁:看了一遍。
金刚老师:有看出问题的么?

金刚清源   第九课

元   媛:是的,每当念头奔跑时,没办法,然后很内疚。
金刚老师:大家通过对【智者(天台)五时定“般若”】的学习,知道“看 护念头“的病态出在哪里么?
义   杰:“看护念头“就是头上加头。
金刚老师:@义杰赞
义   杰:老师,我以前就是这样干的。
金刚老师:我们对“般若“的讲解是:“般若“就告诉我们,“观智“ 
            即翳眼,放下即归真。
            惠能大师讲得更明了——
           “但无妄想,性自清净。
            起心看净,却生净妄。
            妄无处所,看者是妄!”
苏   珊:老师,这样理解对吗? ——没有妄想时,就是清净。如果有心             去找清净,就是生了妄想。这样观妄的人或心就是妄想。
金刚老师:@苏珊赞
           我们的真心是自然知,勿需起“知”而知,如果强起观照、觉知,               即是知上立知,头上安头。所以“性本无看,看即违性。”另者,             所谓  “ 看护念头 ” , 实际是要去灭妄想。而妄想本是真性,               如波与水,只是状态不同,是不可灭的。
          《圆觉经》言: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惠能大师言:“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             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 
           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
           所以,我们自己护念的应该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惠能大师在《坛经》里也说明白了——
           “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苏   珊:一语点破啊!护住了真心,时时真心就直了成佛。自然没有

           “ 善付嘱 ”讲清楚,而是故弄玄虚地用众生 “自护念 ” 来搪塞。 
            它首先造成的错误影响就是:让人感觉佛自己也需要“护念”。 
            既然 “  护念 ” 偷换成了佛的无上心法,所以他就对 “ 护念 ” 
            进行无限解释,让 “ 护念 ” 变得玄乎其玄,最终让人望而生 
            畏!实际他也是自己错误理论的牺牲品——到了临死那几年, 
            深陷《瑜伽师地论》,讲出的东西全是灰心丧气的话!最终 
            连个“佛教徒”的身份都不敢承认。
元   媛:老师,那可不可以理解为:佛在护念众生,而我们要时时处 
            处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呢?
金刚老师:@元媛 我们接着讲这个问题。
            既然本经的“善护念”是他受用,是佛护念众生的,那对“护 
            念”怎么解释都没毛病。佛护念众生,护念众生的心、念, 
            都没问题!但是要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护念”,那就必须要 
            认真地把“护念“这个词解释清楚。
            护念——护,守护、护持;念,挂念、惦念。
            所以,“护念”这个词,护即念、念即是护。
            “念”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词,它不是“护”的对象。
            佛“护念”众生,众生才是被护念的对象!
            所以,南老在此犯的第二个、也是最根本的错误就在于乱解“护                念”!
            他的解释为——护念 ,护的对象就是念头!他的这个乱解 , 
            可谓误导了千千万万的学佛之人!所以导致了现在学佛界陷 
            入了严重的病态!大部分以 “ 大乘 ” 自居者,其内修的功夫 
            就是“看护念头”,很多人看不了念头就只有去学小乘的“内 
            观”。
春   华:我一直在修四念处。
苏   珊:嗯,总是听见这样的话语“看住你的念头”。
金刚老师:“内观”、“四念处”本身并无问题,但将它混为最上乘 就有问题。

金刚清源   第九课

             佛对众生的护念分两类:
             一是悟入真心的,护念真心;
             二是未悟真心的,善巧方便,与其同行,护其不退。
             我们现在所专注的只需“护念真心“就可以。
金刚老师:@小沐 下面到你的问题,如何护念真心?
     【真心在哪里?】
金刚老师:平时常“观音”、“观暗”的都来谈谈! 
义   杰:真心时刻都在我们的六根门头。
金刚老师:@义杰 你要从“修“上谈!
悦   心:真心一直如影随形,只是情绪激动时容易看不到,最自在最 
           静的那个自己吗?
春   华:知止,止背后的那个知。
然   之:那个见暗,知声音的“一念净信”,就是。
金刚老师:@然之 【赞】真心当然无处不在,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如 去”,不是 “ 如来 ” 。我们要从 “ 如去 ”回归到 “如来”,那就必须 
将我们的心时刻调到真心状态。
     我们的真心自然有见闻觉知的作用,不需要起分别、妄想,所以 
叫“自然知”。
     我们之所以为众生,就在于我们不认“真心常在”,时常在“自然知” 
上起 “ 分别”,由 “ 分别 ” 再起 “ 妄想 ”。所以,当我们五根接触外 
尘见色闻声时本身就是真心的作用!我们只需要不另生“ 分别 ”、“妄 
想”就可以。
    所以,当我们无分别地在听、体会到那个时刻在听的  “ 闻性 ” 时, 
我们本身就无妄想。
    当我们闭上眼睛时仍能体悟到我们的心眼永不关闭,此时本身就

分别妄想了。
金刚老师:“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这个就是我们的真心!
            五祖弘忍大师说得最明确——
           “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
            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
            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
            那些病态学佛的为什么对“看护念头”乐此不疲?
            原因就在于五祖所说的:“不明本心,修法无益!”
            他们不知道真如自性离念,所以就非要起“照”、起“观”、
            起“看”。
            他们不知道真如离二相(空有、动静),认 “ 静”为真如, 
            所以便要努力息灭妄念。
小   沐:老师,如何分别是真心起念还是妄念呢?
金刚老师:@小沐 你的问题后面讲。
            我这两天又看了几遍《六祖坛经》,有一个版本说得很严重: 
            不依坛经,就不能称为南宗弟子!实际上,那些病态学佛人 
            用功不比真正的禅宗少,但效果却南辕北辙。这就充分验证 
            了祖师的一句话:“禅宗不贵行履,只贵见地!”
春   华:是啊。很多人很用功,很拼的。但越学越迷茫,越学越纠结。 
金刚老师: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一定不能小看对“见地”的学习。
               不悟而修,累生累劫;悟了而修,今生今世!
               正确的见地必然导致正确的结果!禅宗的修行,修行之时即 
               是休息之时。习惯成自然,尤其是当我们把守真心训练成习 
               惯的时候,以前看似强大的烦恼在我们面前就像火炉熔纸屑 
               一样!
 
              谈到“护念真心”,再对佛的护念补充一下。

金刚清源   第九课

肖   芹:强起个“知“,是不是就是“我知道“?
金刚老师:@肖芹对!就是“我知道”。
肖   芹:“我知道”其实应该也是个妄念吧?
金刚老师:@肖芹 所以叫“以幻修幻” 。
肖   芹:但“我知道”不是我的真心吧?
金刚老师:@肖芹 只要能行进在真心的路上就好!
肖   芹:嗯嗯,好的,老师。
金刚老师:只有我们能随时训练好对当下身心状态的“我知道”,然 
            后才能时常地放下 “我知道“而进入 “一念净信“!这个“护 
            正知 ”、 “ 护身 ” ,就是大乘的 “ 戒” !所以,学大乘者, 
            一定要重视“戒”的修习!如果我们平常对身、口、意粗重 
            的现行都不能时时觉察,那何以持守那“一念净信”!如果 
            我们不重视“戒”的修习,那虽然一时领悟最上乘也不能持守, 
            “一念净信”就如同朝露一样,有等同没有。
肖   芹:是的,第一节课有体悟,但持守不住。先刻意察觉粗重的, 
           再慢慢细化对吗?老师,那会不会又去到小乘了?
金刚老师:大乘戒与小乘戒有根本不同!
           小乘戒首先要戒人、戒外缘。
           大乘戒则就是在日常生活的,尤其是在接引众生之时。
           大乘戒怎么修习?
           这里要向大家郑重推荐一下——《入菩萨行论一正知品》
苏   珊:感恩老师的充分准备。
肖   芹:请老师开示!【花】【花】【花】
金刚老师:这个不需要开示,大家有心入大乘者,下来要争取好好地 
            把它背下来,用此来指导自己的每时每刻!这是入大乘必经 
            的坎,只能超越,不能逾越。
            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深深体会:学佛路上,对我指导最关 
            键的就是《正知品》!没有《正知品》,说不定现在仍然还 
            找不到入大乘的门,更何况悟入禅宗!

无妄想!
      舌,在我们不觉知的时候,以为是味觉停止了,当我们回心体味 
到那淡淡的感觉,就知道我们的“知性”恒常存在!
小   沐:是在每个当下对外在所有不做任何评判和判断,只是看着, 
            就是真心吗?
金刚老师:@小沐所谓 “ 护念真心 ” ,核心就是对我们六根接触六 
            尘的当下如实觉知!
            “ 对六根接触六尘的当下如实觉知 ”  , 也叫 “ 正知 ” ! 
            所以,护念真心,换一个词也叫“护正知”。
苏   珊:我记得去年有一次我问过老师“我怎么分辨哪些是妄想哪些 
            不是? ”老师说 “你可以作这样观:除正常生活的思维以外 
            的想法都可以当作妄想。”此后我常用这个。应该思考的事 
            情正常去想,除此外的各种评判,怀疑,贪嗔等少了很多。
小   沐:护念真心是不是妄想呢?真心需要护念吗?老师。
金刚老师:@小沐 你好好地把第一课多看几遍!
            所谓“护念真心”只是个名相而已,真正的护念之时并无“护 念”之                念。就是无念!
     【护念真心从《正知品》开始】
金刚老师:有人可能要问:“一念净信”目前对我们来说可能高了点,
            很难长期保持。有没有更粗浅、更容易持守的方法?
            这个问题用“护正知”就可以解决!护正知,可高可低。低的, 
            在佛经里常用“护身”来描述。
            “ 一念净信 ” 的标准状态是无念。但我们经常妄念纷飞,心 
            很粗怎么办?
肖   芹:是啊,怎么办?
金刚老师:这时候就需要 “ 以幻修幻 ” !随顺着我们的妄念,强起个 
           “知”,从而对我们当下身心的状态保持觉知。

金刚清源   第十课

            《金刚经》适合大决心之人。没有大决心,你需要认真处理 
            粗重的烦恼,然后才能将它转动。所以《金刚经》不一定会 
            让很多人得益,但《正知品》一定会让所有人受益!
肖   芹:我说怎么一直听的似懂非懂,原来有个坎在这里。老师,《正 
            知品》就是大乘戒,对吗?
金刚老师:对!《正知品》的主要内容就是菩萨三大戒——
            摄律仪戒、
            摄善法戒、
            饶益有情戒。
          《正知品》的最殊胜之处在于:能将所有戒处处指向心地!
           下一节课,大家就来谈谈初学《正知品》的感受!(见附1.)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九课一【我们自己该护念什么、如何护念?】结束!

2018.11.23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课
普通大乘的“发菩提心“是什么?
      内容提要:
      一、 让大家学习《正知品》的原因
      二、 “大乘”和“最上乘”的“发菩提心”
      三、 “发菩提心”的缘由
      四、 《入菩萨行论》是“发菩提心”的稀世明灯
     (引言)
      学佛本来无比清晰简单,但被近代无数歪嘴先生曲解了,以至于 
无数学佛人竟不知 “ 菩提心 ” 为何物!更有甚者闻“发菩提心”而生畏, 
以至画地为牢于“做人”裹足不前!
      不明菩提心,枉为学佛人!
      不发菩提心,学佛即是学魔!
金刚老师:前面两节课,主要都放在对《正知品》的学习上了,因为《正                  知品 》 对整个学佛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 所以用了两节课来让 
              大家认识它。虽然它对修行的作用非常的巨大,但对于我们《金                刚清源》课本身来说,是属于延伸性的展开了。
      让大家学习《正知品》的原因
      在开讲这课之前,我们还得回到第八课讲起。第八课讲的是“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的问题。我们知道,本经的“护念“,

金刚清源   第十课

指的是如来如何护念我们。因为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把经里的 
护念曲解了,所以才随缘解析了我们自己该如何护念的问题。而对于 
我们自己的  “护念 ”,护念的是真心。因为很多人对于真心不能长期 
护念下去,所以才引进了《正知品》,从觉察我们的妄心做起。其目 
的乃是为了护念真心打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从第八课讲到《正知品》 
的缘由。
     “大乘”和“最上乘”的“发菩提心”
      今天我们继续顺着经文讲解——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 
何降伏其心? ”
      这一段,我们先从中间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讲起。对于“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这句话的翻译 , 几个版本有不同的讲法 。其 
中玄奘和义净的版本用的是  “ 诸有发趣菩萨乘者 ” , 其它几个版本都 
用 “ 发大乘 ” 、 “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来表述 。佛经中在划分 
教法中,很多时候对于大乘没有划分得那么细 ,都是用 “ 菩萨乘 ” 来 
统一称呼,实际上 “ 菩萨乘 ” 就包括了我们常说的 “ 大乘”和“最上乘”, 
而本经所针对的根机 ,就是 “发大乘者 ”、 “ 发最上乘者 ” 。 所以我 
们在对“发菩提心”的讲解上,就必须把两种“发菩提心”分别介绍。
金刚老师:今天让大家预习的,有多少人看了?
千   惠:【举手】
春   华:我看了。
然   之:看了两遍。
苏   珊:看过了。
圆   净:看了一遍。
金刚老师:那简要地谈一下对“发菩提心”的认识。
千   惠:我理解的菩提心就是正等正觉,时时保持,有此心感觉众生

            觉性无二分别,觉性如如不动,这样众生一体,慈悲喜舍自 
            然流露。【抱拳】
然   之:老师,好像是为饶益有情,放下一切。
金刚老师:你们以前接触了很多学佛人,有听到他们自信地说“自己 已是发菩提心的人“么?
千   惠:很少,听到发愿的多。
春   华:没有。
圆   净:凤毛麟角。
然   之:老师,没有。
小   雨:想要成佛成菩萨,就必须发菩提心。发了之后就必须坚持践行。
金刚老师:“发大心”、“发愿”的倒挺多吧!
然   之:是的老师。
金刚老师:但一细化到“菩提心”,马上就没有几个人敢直下承担了! 
            所以,他们所谓的 “ 发大心 ”、“ 发愿 ”,最终都落入世间 
            法里去了!
干   惠:老师,发愿的落到世间法,最后成交易的心,而菩提心则是 
            观察到自己的真心。【抱拳】
金刚老师:@千惠 你这已经是“最上乘”的发菩提心了!
干   惠:老师开示及时,要不也误入道家成道姑了。【抱头】
(老师主讲部分)
金刚老师: “发菩提心” 只是入大乘的第一道门,但当今绝大多数所 
谓的 “ 大乘”学佛人竟然都不敢承担,可见目前的大乘佛法是多么地 
凄凉!所以,我们要知道目前 “发菩提心 ”的现状,就知道我们能发 
菩提心是多么地荣耀!
      为什么在座的觉得“ 发菩提心 ”是很简单的事?因为我们的角度 
与别人的不一样,我们是用俯视的眼光来看待它的!而绝大多数人谈
 “菩提心”色变,根源在于他们对“菩提心”是仰视的。
      俯视,是因为我们深信认可我们本来是佛。

金刚清源   第十课

      仰视,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本来是佛。
      站在俯视的角度看,无有一法是实法。真如、涅槃都是假名,何况“发 
菩提心”!
      所以,“ 发菩提心 ” 本身一点玄妙之处都没有!它就是和我们做 
世间事一样,最初确立的一个目标而已。在《百法明门论》里有 “ 别 
境五法 ” (欲解念定慧),说的就是我们世、出世间所做一切事情需 
要遵循的心理程序。其中第一个  “ 欲 ”,就是欲望、企图、目标。既 
然是欲,说明用的都是妄心:
      用此妄心,我们如果把目标定到地狱,那结果就是下地狱;
      如果目标定到天堂,那最终结果就是天堂;
      同样,如果目标定到出轮回、彻底觉悟,那最终结果就是成佛。
      当我们把目标定到 “ 彻底觉悟 ”、“ 成佛 ” 时,就是大乘的“发菩 提心”!
      是故《大般涅槃经》佛言 :“ 善男子 , 善欲即是初发道心,乃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是故我说欲为根本。”
      又如《首楞严三昧经》佛言:“ 我灭度后后五百岁,多有比丘为 
利养故发菩提心 ,非清净意 。是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以轻戏心、贪利养心、随逐他心,闻是三昧而发菩提心,我皆知此心 
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作因缘,何况闻是首楞严三昧,能以净心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菩提心”的缘由】
      如果佛讲的法就一个最上乘法,那自然就没有 “发出离心 ”、“发 
道心 ” 、“ 发菩提心 ” 这些名词的差别 。所以 ,这里必须讲一讲“发 
菩提心”的缘由:
      我们在【五时定般若】 、【第一阿罗汉的纠结】两课里,大概也 
清楚了 “ 发菩提心 ” 的原因 。乃是因为佛在最初讲法时,因为众生根
性的原因,顺着他们的执着讲了小乘之法。佛本无分别心,乃是众生 

自己执着。佛的用意是一步步把他们引入大乘。而小乘根性之人,一 
向执着自了,不关心身外之事,特别是到他们证入阿罗汉果之后,更 
是像醉汉一样长劫沉醉于三昧之中!所以佛在小乘法讲解得差不多的 
时候,已经有许多弟子得阿罗汉果后,就马上设法引导他们回小向大, 
继续前进。
      而对于小乘人来讲,由于名言习气之故,他们始终认为色法实有, 
身外的众生、人、事、物皆是真实地存在。如果一下子马上告诉他们 
众生世界本空,他们的逆反心理就非常大!尤其是告诉他们人人本来 
是佛,那更是接受不了,所以才出现了《法华经》开端五干小乘人罢 
席的插曲。
      佛该怎么样引导他们舍小乘入大乘呢?佛是这样引导他们的——
     【劝小乘生慈悲心】
      你看你们现在倒是解决了生死问题了,但你们是否应该帮助一下 
旁边的人呢?别的不相干的人先不讲,就说你们的爸妈吧!他们现在 
仍处于无限恐怖的生死轮回里,你为什么不能拉他们一把呢?他们可 
是对你们有着天大的生养之恩!
      这么一劝,阿罗汉们想想是有道理的,应该这样!然后,佛再让 
他们用宿命通回到过去,他们一看,过去的每一世他们都有父母!他 
们都像今世父母对自己有同样的生养之恩,岂能因为一时忘记了就不 
报恩呢?
      以此类推,因为过去无始,所以理论上一切众生都做过他们的父母, 
所以他们对一切众生都有责任!于是这样的一个庄严承诺就自然摆在 
了他们的面前——
       我应度尽一切如母有情,令他们得到永恒的安乐!这就是“发菩提 心"!
 
[“发菩提心”针对的两类不同对象】

金刚清源   第十课

      在他们发了这个心之后,佛祖即示以菩萨六度,然后在六度之中令 
其步步进升,以达到无上佛果。所以,这里的“发”,就是“引发”、“诱 
发”的意思。“菩提”,就是觉悟。最初他们发菩提心,主要是觉悟众生, 
其觉悟的层次也就是和他们证的阿罗汉一样。即令一切众生都证阿罗 汉。
      所以,这一乘的“发菩提心”主要针对两类对象——
      —是小乘人;一是凡夫。
      对于凡夫,因为他们没有小乘人的执着,所以给他们的“发菩提心” 就很明了:
      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应成佛!
      所以,这里要明了一个最关键的要点:
      “发菩提心”主要就是为了区别于 “ 小乘心”!如果不分大小,则 
统称为 “ 发道心” 。但很多人又容易掉入小乘陷阱之中,所以需要明 
确为“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核心要义就是:
    我要成就无上道,但坚决不走小乘路!
     [《入菩萨行论》是“发菩提心”的稀世明灯!】
     谈到“发菩提心”,我们就必须要再谈《入菩萨行论》。
     前面讲了,《正知品》是它的亮点。实际上,对于整个学佛过程来讲, 它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对“发菩提心”的善巧开示!
     为什么现在绝大多数学佛人都不敢发“发菩提心”?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遇到《入菩萨行论》这样清晰的开示! 
都把“发菩提心”看得无比高远,给它赋予了无限的内容,所以便令 
自己望而生畏!
      最典型的则是像净空法师讲的二十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 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他说只有做到这二十个字才
算 “ 发菩提心 ”,便人为地给 “ 发菩提心 ” 设了那么多坎,所以让信 

徒一看就绝望了。
       “正觉”是什么?是阿罗汉!
       “真诚、清净、平等“谁才能做标准?佛才能做标准!
       当然,净空法师只是一个代表。我们看到,在“ 发菩提心 ” 上人 
为给学佛人设坎的近代法师中,几乎比比皆是!所以,近代以来的很 
多出家法师,他们虽然讲经说法口若悬河,但在最初的门槛上就把学 
佛人挡死于大乘门外了。因为经这些愚师、邪师们的误导,大家在汉 
传佛教里连门都进不去,所以只有纷纷外逃到西藏、缅甸求法了。
      外逃求法也没错,但也没求到想要的法。缅甸小乘自不用说。西 
藏虽然标榜大乘、密宗,但绝大多数人学的是《菩提道次第》,依然 
踏不进大乘的门!
      《菩提道次第》虽然也大量引用《入菩萨行论》的论文,但它还 
是人为地给“发菩提心”设下了 “中士道(小乘)”、“下士道(人天)” 
两道大坎,在小乘部分完全讲完后,才开始讲  “发菩提心 ” 。如此, 
仍把学佛人死死地挡在了大门外!
      所以,要想从一个凡夫直接趣入大乘,于当今之现状,舍《入菩 
萨行论》实比登天还难!《入菩萨行论》乃真正纯粹的大乘修学指南!
     【《入行论》是怎么让凡夫入大乘的】
     《入行论》对“发菩提心”作了三层的细——
      菩提心有三层:
      一、 愿菩提心
      二、 行菩提心
      三、 胜义菩提心
      一、愿菩提心
      就是我们之前定义出的:为度化一切有情,我应成佛。

金刚清源   第十一课

     《入行论》第一品是这样说的一一
      何时为度尽,
      无边众有情,
      立志不退转……
      当我们经过反复思惟,从内心底生起了这样的目标时,“ 愿意” 
为度化一切有情众生而成佛时,那说明我们就有了 “愿菩提心”,也 
就是“发菩提心”。
      二、 行菩提心
确立了   “ 愿菩提心 ” , 我们根据着这个目标 ,顺着实现这个目标 
的方法(六度)前进,这时就叫 “ 行菩提心 ” 。“ 行菩提心 ”就是用 
六度来整治我们的各种妄想、烦恼。所以,当我们发了菩提心之后还 
有妄想烦恼,这非常正常!
      很多邪师却是用“行菩提心 ” 来否定“愿菩提心 ”,认为“发菩提心 ” 
必须要没有妄想、烦恼,用 “ 真心 ” 。实际上这是非常没有逻辑的—— 
如果已经没有妄想烦恼了,那“发菩提心”还有何用!
      三、 胜义菩提心
      当通过“行菩提心”的学习中,用 “我、法双空”不断观照,断 “ 分 
别我法二执”证得初地时(在圆教中“初住”已显法身),法身已经显露,
这时的心就叫“胜义菩提心”。
     所以,这就是普通大乘的 “ 发菩提心 ” !就是《入行论》里的“愿 
菩提心”!大家觉得今生自己有份么?
众学生:当然有啊!老师。
金刚老师:好!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课一【普通大乘的“发菩提心”是什么?】结束!

2018.11.30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一课
菩萨乘如何“发菩提心"?
      内容提要:
      一、 “菩提心”的定义
      二、 自己的“可悲"在哪里?发起“出离心"的次第
      三、 生起“慈心"的方法
      四、 增上意乐
金刚老师: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发菩提心”的缘由,以及菩萨乘的“菩 
提心”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顺着讲[菩萨乘如何“发菩提心” ?]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还是用“菩萨乘”更明了一点。
      大家要有这个基本的概念:
      我常说所谓“五乘佛法”,是以《金刚经》的佛之五眼来划分的——
      “肉眼"人乘;
      “天眼”天乘;
      “慧眼”小乘;
      “法眼”菩萨乘;
      “佛眼”佛乘。
      我们常讲的“大乘”,主要是区别于“小乘”而来的。
      “小乘”上面有“菩萨乘”、“佛乘”。
      所以“大乘”就是“菩萨乘”、“佛乘”的合称。

金刚清源   第十一课

      佛乘还有渐修与顿修,天台宗的“六即佛”以渐修为代表;
      禅宗以顿修为代表。
      常言的“最上乘”就是佛乘顿修,即禅宗。
      但在最初“发菩提心”时,“佛乘”里是没有区别的,区别只在“明 
菩提心”上。所以,谈到“发菩提心”基本上就只有两种:
      一是菩萨乘的;一是佛乘的。
      今天我们讲菩萨乘的,下节课讲佛乘的。
      发菩提心,权威的解释,在《大智度论》是这样说的: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这个定义实际是两乘通用的。不论哪一乘,最终都要汇总到这里来。
      对于菩萨乘的 “ 发菩提心 ”的定义,上节课我们对《入行论》作 
了高度的赞叹,因为此论把菩提心阐述得最清晰,而且我们末世众生 
人人有份!我们就以《入行论》为标准,所发的“菩提心”就是论中 
讲的“愿菩提心”,它的定义就在第一品里——
      何时为度尽,
      无边众有情,
      立志不退转……
      简译过来就是:立决定志向,度尽一切有情众生共成佛道。
      对于菩萨乘的“发菩提心”,讲得最详细的,藏传宗喀巴大师的《三 主要道》算是一个代表。但由于它里面对于 “ 愿菩提心 ”和“ 行菩提心” 
分得不清楚 ,基本上是搅混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不以它为依据,只是 
借用一下它的程序。
      它这里把 “发菩提心 ” 的程序总结为 :悲心+慈心+增上意乐(责 
任心)
      形式上是比较合理的。所以,菩萨乘的“发菩提心”也依循这个程序。
      一个认为众生实有的凡夫,如何才能对其他众生发起悲心?

      答案很明显: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可悲”在哪里?
      知道自己的“可悲”,这个工作就是“发出离心”。
      今天上午大家在讨论疑惑的时候,@ 国周 谈到了 “ 我从小就带 
着一个问题:人死后去往哪里? ”这个问题就与本节课的内容非常相 
应!学佛所谓的 “ 善根” 如何检验?就是看某人是否从小时候,不经 
人教,就能自动对 “ 生死 ”问题进行思考!我们可以轻易看到,周围 
的人中,绝大多数都在刻意回避 “ 生死 ” 问题,不论你再怎么费尽苦 
心引导,他总是不愿意直面这个问题,甚至把这个问题当作无稽之谈! 
如果还希望他能主动思考,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大家要有这个概念:菩提心、出离心,不是因为它复杂而难 发,而是因为它希有,鲜有人发!
      大家能按时坐在这里听 ,已经希有难得 !进而能随着课程去有信 
心地观修,更如凤毛麟角!
      我们这里主要是讲《金刚经》,它是最上乘。但它是给“发大乘者、 
发最上乘者 ” 讲的 。很明显,绝大多数的同学连基本的 “ 出离心 ” 都 
没好好地去思惟过。
      我们也看到很多学佛人,表面上是 “ 大心 ” 菩萨 , 但所做的全是 
世间法,心思总不出三界,始终逃不出五欲六尘。
     《华严经》上讲: “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 实际 
上这里的 “ 菩提心 ” 核心就是“出离心 ” 。 所以 ,不论大家发的是哪 
一乘的菩提心,都要对“出离心”有高度的重视!
肖   芹:菩提心就是出离心?
金刚老师:@肖芹 明心了,出离心就是菩提心!
      具体发出离心,要从这四个方面来思惟:
      第一观:人身难得
      我们在轮回中无数次地往来,今世能得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这

金刚清源   第十一课

个我们大家估计也听过很多了:我们得人身的机率,就像一只瞎龟在 
大海中,刚好钻到一块木板的小孔里那样渺茫!这比起现在的福利彩 
票特等奖的机率还小得多!
      所以,对于学佛,“人身”本身就是一个大彩票!
      虽然能够得到人身,但 “ 人身 ”还有“八难” 一类,这些人因为 
过去的业力问题,导致身体、精神上的障碍,使得天生就不能闻法。 
有幸的是,在坐的各位都不在“八难”之列!
      身体、精神具备闻法的人中,能够得生在有大乘佛法的中国,也 
很希有!
      在中国14亿人口中,能够接触佛法的就更希有!
      这希有的能接触佛法的人中 ,又有绝大多数人是迷失在了各种各 
样的歪门邪道里!
      所以,在这微乎其微的少数学佛人中 ,能闻到最上乘而又能信心 
充足的前进者,这个机率就根本没法计算了!
苏   珊:老师接下来的讲解,可能会让很多同学们今晚失眠了。
肖   芹:那看来今生是中了大彩票来的,这还是大彩票中的特特特等                 奖!
小   平:一定要有信心才行。
金刚老师:《涅槃经》云——
      佛告迦叶言:从兜率天放一颗芥子,投阎浮提一针锋,是为难不?
      迦叶菩萨言:甚难,世尊。
      佛告迦叶:此未为难,正因正缘得相值遇,此是为难。
      所以,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这是多生多劫希有难 
逢的机缘,大家要好好珍惜它!具备闻正法机缘的人身,也叫 “暇满 
身 ”。此身难得,但失掉的机率又非常大!因为我们习惯了贪嗔痴慢, 
而善念又微弱得如同荧火!如果没有方便之法,一失人身,堕落三途

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难得的“人身”!
      多这样思惟,就是第一观:人身难得。
      第二观:无常迅速
      有些人会说,我也明白了人身的珍贵,也决意此生要好好地修习 
佛法。但现在还很年轻,俗务缠身,等到老年、退休有闲暇时再修。
      这个“无常迅速”就是对治这类人的。
      要知道:我们不论多富有、尊贵,几十年后都是要死的;
      我们死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黄泉路上无老少;
      我们死的方式也是无法掌控的,有横死、有病死。尤其是现在西 
医发达,很多人都是以在医院开肠破肚的方式死。反正寿终正寝的寥 
寥无几!
      所以,看到周围的人不断死去,不要老是觉得下一个一定不是我!
      记得我最初学佛时,为了体验 “ 无常迅速 ” , 还一个人到火葬场 
去感受。
      所以,如果大家有时候觉得学佛非常懈怠了 ,可以多到医院、殡 
仪馆里去观修一下。
      第三观:因果可畏
      三界六道,最大的法则就是因果。虽然我们常讲法身超越因果, 
但是如果你此生不能了生死,破不了这个生死大梦,那来生还是得受 
因果支配的。而且上面也讲了,我们习惯了造恶业,修福的时候造业, 
享福的时候更造业!
      特别如《地藏经》所讲:“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 
无不是罪。”
      所以,要想不造业,只有努力出离生死轮回方可办到!
      这就是观因果可畏!

金刚清源   第十一课

      第四观:轮回是苦
      实际上前面三个都是在观轮回是苦 。这里特别要讲的 ,主要是讲 
造善业。无常迅速、因果可畏,主要是指恶业。有些人确实一生不造恶, 努力行善 ,那他将来就会得升天道。还有更高一级的 ,也看到了欲望 
的祸害 ,于是离欲修梵行 。他们来世可以生色界天 。还有更高级的 , 
修空定 ,像很多外道,最后得升无色界天。但不论什么天 ,因为都是 
以妄想为本,所以皆在轮回之内,福报享尽仍要堕落。
      轮回是无始的,百千万亿劫都是小数量单位。
      所以,升天还要堕落,这跟世间短期享福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轮回界无乐可言!都不出“苦”的三种形态:
      苦苦、行苦、坏苦。
      苦苦,就是本身觉得是苦的;
      坏苦,因为“乐”的消失而苦;
      行苦,人在轮回中受行蕴支配,不断轮转,全不由自己作主的苦。
      以上四条,就是“发出离心”! ! !
金刚老师:@ 国周 @ 肖芹你们听到这些,内心升起了想离苦的想法, 
            这就是出离心开始生发的象征!
小   雨:老师,我已经发出离心了。
国   周:必须精进,脱离苦海。
金刚老师:如果按照《三主要道》的标准,是 “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 
时是生出离心。 ” 这个就没人能发了 。它就是把 “ 愿 ” 和 “ 行”搅在 
一起了。
      所以,检验是否发出离心的标准,就是:你是否从内心底确立了誓 出轮回的目标!
     以上是观自己的“悲”。

      在明了自己的 “ 悲 ” 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然就能想得到 
其他众生的“悲”。
      但如何才能对其它众生起“悲” ?
      首先得先观 “ 慈 ”,因为这世上的一些人不但让自己生不起慈悲, 
能不对他们生恼心就烧高香了。
     [生起“慈心”的方法】
       所以,观“慈”有两步:
       第一是观“冤亲平等”
       这个具体的观法是:找出一个自己最憎恨的人,观想他在过去无 
数世来都是对自己有大恩德的亲人;
      找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 ,观想他在过去无数世来都是对自己无 
比伤害的仇人。
      把冤观成亲,是化解仇恨;
      把亲观成冤,是放下执着。
      动动这两个根基,慈悲心才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肖   芹: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洗脑么,一想起那人心中就是恼的很,还 
            非要把他想成恩人亲人,太主观了吧?
金刚老师:@肖芹 【敲打】这里说的是“过去世”!理论上是没有 
            问题的。
肖   芹:哦哦,过去世【闭嘴】
      第二是观“有情如母”
      这第二观:观“有情如母”就是要从理论上推展。
      因为过去无始,所以一切有情众生从理论上也都可能做过我的母 
亲。而再看我现世的母亲,她与我那么深的缘分,那我们过去世也肯 
定有很深的缘分,她也可能做过我无数世的母亲。同理,一切如母有

金刚清源   第十一课

情也无数世地做过我的母亲!
      其次要“念恩”,从今世母亲对我的点点滴滴恩情去回顾,心中 
切实生起对母亲的感恩。然后再理论推展:今世母亲她对我那么好, 
那过去世的她也同样是对我这么好(由此可见,大乘佛法“孝”也是 
基础)。
      推而广之,一切如母有情也同样对我这么好!
      既然他们对我这么好,有那么大的恩德,那我应报恩!
      所以,应想尽办法让她们得到永恒的安乐!
      这就是“慈”观。
      由 “慈 ”观,再反观到她们也同样和自己一样深陷六道轮回的水 
深火热之中,所以当发愿:
      愿一切如母有情皆能永离轮回之苦!
      这就是“悲”观!
     【小乘的“慈悲喜舍”和大乘“增上意乐”的区别】
        “发菩提心”的“悲”、“慈”之后,就是“增上意乐”。
      这个“增上意乐”实际上就是“责任心” !因为小乘为了对治嗔恨心, 
也有 “ 慈悲喜舍 ” 的观修。如果没有 “ 增上意乐”,大乘慈悲就很容 
易沦落为小乘心 。小乘的 “ 慈悲喜舍 ” , 只是表达一种“愿意”的态 
度而已,比如现在很多人每天发的“愿我自己、我的亲友……”之类的, 
这就是典型的小乘愿。因为只是一个 “愿意 ” 的态度,至于众生能否 
真正离苦得乐,则不是他们关心的了。所以,这里的核心是没有责任感。 肖   芹:小乘只有愿,而没有行,是这样吗?
金刚老师:小乘的“行”是远离尘缘,根本不接触众生。
           而菩萨乘的“发菩提心” 则不同,它是有责任感的!发愿就 
           是承诺、签军令状,发愿之后就得马上想办法着手落实的。
           因为刚才的“ 慈”观里已经论证清楚了: 一切众生都是自己 
           的如母有情,就像自己的妈一样,你怎么能把拯救她的责任

            交给别人呢!
            你怎么能只是表达一下“愿意”的态度呢! ! !
            你怎么能修成阿罗汉就一个人沉醉在“三昧”里呆个两万大 
            劫呢!
吴   铭:老师,我也一度错误地认为一定要远离尘缘才能尽快修行。
            这是错误的对吗?
金刚老师:@吴铭不要慌作决定,还有明天的“佛乘发菩提心” 。
      所以,菩萨乘的 “ 发菩提心 ” 是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这里是“应”,不是“愿”,这是有责任的。这个核心区别一定 
要记清楚!
[“慈悲喜舍”,什么是“舍”】
金刚老师:现在,菩萨乘的“发菩提心”内容基本具备了。剩下要做 
            什么?
            就是你们现在想到的: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
大   满:先修成再来度?
然   之:只有自己先成佛,才能有能力来度。
吴   铭:@然之赞!
金刚老师:经过反复抉择,得出结果:只有我先迅速成佛才能完成这
个任务!所以,最终还是归到了这个结果——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这就是“愿菩提心”!
      而要成佛,须要修六度。当你准备开始修六度时,“愿菩提心”
就转变成了 “行菩提心”,而“行菩提心”就以《正知品》开始。
      慈悲喜舍,当正式开始“行菩提心”的时候,需要先修“舍”。
      修“舍”,就是把“慈悲”大愿舍在一边,专心致志地修成佛之道!
      就像你是为了当科学家而进清华大学读书,
      “当科学家“就是发菩提心;

金刚清源   第十二课

       “进清华大学读书”就是行六度。
       在你读书学习的时候,不能老想着目标,应该心无旁鹫地好好学 习!
然   之:@金刚老师这个比喻太好了!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一课一【菩萨乘如何“发菩提心” ?】结束!

2018.12.07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二课
佛乘如何发菩提心?
     本节课讲解要点:
      (一) “发菩提心”里“发”的三层含义
      (二) 佛乘如何发起菩提心(引发因缘)
      (三) 佛乘发菩提心的具体内容
      (四) 如何实际落实“佛乘菩提心”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十二课【佛乘如何发菩提心?】
           《金刚清源》也讲了十多节课了,大家先谈谈自己认为的佛 
            乘如何发菩提心?
梓   钦:永断无明。
阿   根:度尽一切有情众生。
小   雨:了知实无众生可度,自性是佛。
然   之:找到自己的真心,知道自己原本是佛。
金刚老师:你们四人回答得都很有特色!
      看来这节课首先要从“发菩提心”的“发”讲起。
       “发”有三种:
      一种是“引发”;
      二种是“发起”;
      三种是“发明”。

金刚清源   第十二课

      —、【引发】
      通过十几堂的《金刚清源》我们也大概清楚了:
      学佛最终要解决的是我们的“常住真心”问题。
      所以,不论是什么法、什么发,最终都是以这个为中心的。
      我们知道,迷惑凡夫把世间幻相当真,二乘人把真心当作空,他 
们皆是对 “ 常住真心 ” 没有任何概念 。所谓 “菩萨乘的发菩提心 ” , 
就是顺着他们暂时的执着,让他们不执着于轮回、不沉醉于三昧,而 
努力担负起普度众生的大业 ,其目的是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常住 
真心”的方向上去。方向调整好了 ,然后再一步步顺着他们的根机授 
予成佛方法,最终让他们明了自己本来是佛。
      所以,这种“发菩提心”,就叫“引发”,或是诱发。
      因为他们最初发心的时候,只是有个 “ 要成佛 ”的方向,并不知 
道最终所发的就是自己的本心。
      总结下来就是:
      间接指向目标的,叫“引发”;
      同理,
      直接指向目标的,就叫“发起”。
      二、 【发起】
      佛乘的 “发菩提心 ” ,是在知晓众生本来是佛,每个人都和佛一 
样具足真如佛性。在认准了这个标的物后,确立了证真如、圆成佛道 
的目标,这就叫 “ 发起 ” 。就像火箭发射一样,确定好了目标,直接 
向目标前进。
      三、 【发明】
      发明,主要是“明”,也就是“明菩提心”。
      就是通过解悟,已经确信自己真心时时常住,心外无有一法可得,

成就佛道已彻底不需要再借助任何外物——这在禅宗就叫“明心见性“。
      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四位同学的回答:
      @梓钦说的“永断无明”,这是已经成佛的状态了;
      @阿根说的“度尽一切有情众生”,属于前面讲的“引发”;
      @然之说的“找到自己的真心,知道自己原本是佛“,这是“发起”;
      @小雨说的“了知实无众生可度,自性是佛”,这是“发明”。
      所以,对于 “ 发菩提心 ”,大家首先一定要把 “ 发 ” 搞明白,然 
后才能去鉴别各类的发心。现在学佛人普遍迷茫,始终发不了菩提心,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很多愚师并没有把 “ 发” 弄清楚,往往都把“发 
明 ” 、 或者菩萨乘的 “ 胜义菩提心 ”当作最初的 “ 发菩提心 ” 了,所 
以便让大家望而生畏,导致大家没法真正起步。
      《菩萨善戒经》佛言:“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 。随行渐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 。若不发心终不能得。是故发心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根本。”
      所以,如果 “ 发菩提心 ” 这一脚迈不出来,那学佛永远是在门外 
徘徊!
维   彬:感谢老师踹我们的这一脚【笑】
金刚老师:《金刚经》里的原话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下面我们再来解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阿:无;耨多罗:上;三:正;:等;三:正;菩提: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翻译过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正觉是什么?正觉就是阿罗汉。
      我们如果在印缅泰那些小乘地区就很有感觉了。那里的阿罗汉都 
称 “ 觉者 ”、“ 正觉 ”。因为他们都是修 “ 八正道 ”  成就的 ,所以其 
觉称为 “ 正 ” 。在小乘人的心中,阿罗汉就和佛一样,就是他们心中 
的“无上正等正觉”!但站在大乘的角度看,“正觉”却是最低的。

金刚清源   第十二课

这个 “ 正 ”,不过是相对于凡夫、外道而言 “ 正 ”罢了。因为他们所 
证的只是我空的有余涅槃,“ 分别法执 ” 仍然具足。所以,只有我法 
双空才算基本觉悟。
     “ 正等”,就代表等觉菩萨。
      佛十号之中,就有 “ 等正觉 ”。所以,“ 等觉菩萨 ” 实际上就是 
菩萨的最高位次,也就是佛果。何为 “ 等 ” ?如《楞严经》云:“如 
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意即:菩萨从 
“ 我法双空观 ”开始 ,沿着一步步阶次不断进升,从十地再修金刚三 
昧,最后证得即色即空,万德庄严,形同诸佛。如来不住涅槃,从“空” 
逆流,即空即色。一上一下,刚好相等。“ 等觉 ” 是让学佛人很不容 
易弄清的一个概念。如果依渐修的划分,十地菩萨之上还有“ 等觉 ”、 
“ 妙觉 ”两层次 。而顿修,则就如《楞严经》那样,十地菩萨之上只 
有一个 “ 等觉 ”。但现在为了讲明“菩提心”,我们还是用“等觉”、“妙 
觉 ”的划分方法。意为:“ 等觉”菩萨是相当于从智慧德能上等同于佛,
但与真佛还有一丝丝“无明”的差距。
      “无上”,就是 “ 无明 ”彻底断尽,成就与佛无二的“妙觉”菩萨。
     《华严经》讲 “ 十地菩萨,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 。” 说的 
是十地以内的菩萨,主要是靠“有观”、“有念”的法门成就的。“有观”、“有 
念 ” 的法门,最高只能修到十地菩萨。如果要成佛,必须要反其道行 
之,放下“有观 ” 、“ 有念 ” 。所以,从十地菩萨开始,修的都是 “金 
刚三昧 ”,也就是“无念法 ”,只有 “ 无念法 ” 才能真正了断 “无明 ”。
后面之所以会有“等觉 ”、“ 妙觉” 的划分,主要是为了破执:
      对于“着空”的人 就说一个“等觉”,告诉他们没有无相的佛。 
      对于“着相”的人,必须加上一个“妙觉”,彻底破除着相之心。
      所以,
      如果从“渐修”的角度讲,“无上”就代表“永断无明”;
      如果从“顿修”的角度讲,“无上”就只是一个形容词。

       如果从佛的“三身”来看:
         “正觉”,就是化身佛示现的阿罗汉;
         “正等”,就是万德庄严的报身佛;
         “无上”,就是指离一切相的法身佛。
       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起成就无上佛果(法身佛) 之心。
     【下面谈如何发起】
      上节课讲的菩萨乘发菩提心,可以划归为 “ 钝根 ” 众生。
      因为他们的发起,基本都不是主动自发的,而是佛菩萨劝发的。 
等于是推着走、吓唬着走。所以,其路径都是从观修出离心开始。就 
如同我们在《如何快速实现快乐打坐》中辨到的,促使人前进有两种 
动机,一种是烦恼,一种是欲望。而他们的菩提心主要是靠生死轮回 
烦恼推动的。所以,当他们发出了 “ 愿菩提心 ” 之后,就迫不及待地 
投入到“行菩提心”的征程上去了。
      而对于发佛乘菩提心者,就划归为“利根”。
      因为他们的发心,基本都是主动性的。他们会因“烦恼”而发菩提心, 
也会因“欲望”而发菩提心。因为“烦恼 ”而发菩提心,如前面所说的“观 
修出离心 ” 即是 。因为 “ 欲望 ” 而发菩提心,就是说他们并不需体会 
到轮回痛苦才发,因为想长生不老、想更富贵、更安乐, 这些都可以 
诱发菩提心。
      在《优婆塞戒经》里佛就说:
      “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 
       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
       当他们通过这些诱因形成问题,然后就会努力去找解决方案。最 
终通过听闻佛法、善知识的引导,知道众生本来成佛,于是发下重誓:
      不求余物,唯求做佛!
      这就是佛乘的发菩提心! 

金刚清源   第十二课

      在《大方便佛报恩经》里,佛具体开示了四种诱发菩提心的方式, 
      大家可以相应去找自己的位置一一
      第一:“若见若闻诸佛菩萨不可思议事。尔时即生信敬之心。”
      这类讲的是佛住世时能见、闻到 “ 佛”的种种神力而引发的信心。 
希望自己也能跟佛一样。
      第二:“复有不见诸佛菩萨不思议事。以闻诸佛菩萨秘密之藏。闻 
已即生信敬之心。”
      这类是见不到佛住世时,因为听闻到了不可思议的佛法,而对“法” 产生了信心,为证得无上法而生信心。
      第三:在法末之时,看到佛法能解决众生之苦,为 “ 令佛法久住” 
而生发信心。
      第四:直接看到众生沉沦生死轮回苦痛,大家都在造恶,因“悲心” 而生发信心。
      总的来讲 :对于佛乘发菩提心 ,引发的因缘多种多样,并不是非 
要达到某种境界才能发起。佛最后说得更直接——
      “是故当知。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其事非一。或因慈心。或因恚心。 或因施心。或因悭心。或因欢喜。或因烦恼。或因恩爱别离。或因怨 憎和合。或因亲近善知识。或因恶友。或因见佛。或因闻法。是故当知。 —切众生发菩提心各各不同。”
   【具体的发菩提心的内容】
     前面解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讲到,在小乘人的心里世界, 
阿罗汉就是 “ 无上正等正觉 ” 。所以 ,如果发心的内容不精确的话, 
你最初嘴上说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但久之就很容易被外道、小乘、 
权教菩萨乘所截胡!所以,佛乘的 “发菩提心 ” 非常有针对性,就是 
针对它们而来!
      表述最完整的“佛乘发菩提心”是这样的一一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

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礼佛大忏悔文》
     大家看这个发愿文,把一路上可能出现的陷阱全都罗列了——
     人天福报——人天乘
     声闻、缘觉 小乘
     权乘诸位菩萨——菩萨乘
     在《圆觉经》第五品里也有一个较完全的发愿文——
       “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 ,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应 
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 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这个因为立足太高,所以没提人天乘,只提了 “ 外道 ”和“小乘 ”。 
比起前面《礼佛大忏悔文》的发愿文实际上目标更为精准。因为它是 
直接指向了 “住佛圆觉”,而且也没有提“普度众生”之类。
      所以,佛乘的发菩提心和菩萨乘的发菩提心,它的两大最核心区 
别大家要记牢:
      一、 佛乘的发菩提心直接指向“真如”、“圆觉”、“依最上乘”;
      二、 佛乘的发菩提心对于“普度众生”不是必要条件。
    【最后讲一下大家下来实际的落实】
    《大乘起信论》里,马鸣菩萨为我们这些 “ 不定聚”众生最初向 
佛乘前进指明了四条:
      第一条是根本一“所谓乐念真如法故”。
      这里的“标的物”就非常明确,以“真如”为信心之根、万行之本。 
这个我们下来,如果信心不坚的人,要多听多闻,多去了解“真如” 
的不可思议好处,多多去燃起我们向真如法前进的信心。
      第二条——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 求一切智故。”
      第三条——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

金刚清源   第十三课

     第四条一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 
行故。”
     后面的二、三、四条,就是多多亲近佛、法、僧——
     于佛,多多思惟佛的殊胜、佛的自在,时时鞭策自己早曰能与佛 
一样。
     于法,就如《观无量寿经》里讲的“读诵大乘”。要多去深入读 
诵大乘圆顿经典。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方法实现我们的目标。
     于僧,佛乘里是“亲近诸菩萨众”,就是亲近善知识,可以给我 
们指明方向,特别是不让我们堕入邪见。
     总结下来,就是“一个根本、三个支撑。”
     大家下来多多修习,菩提之道才会越来越坚固!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二课一【佛乘如何发菩提心?】结束!

2018.12.14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三课
你是“善男子,善女人”么?
破除阻碍发菩提心的障碍
          本节课详细开解了阻碍发菩提心的三大问题以及“善男子善女人” 
的标准:
      (一) 我是妄想烦恼具足的凡夫,不配发菩提心
      (二) 罪业深重,佛门不收
      (三) 菩提心难修,没法落实
      (四) 谈“善男子、善女人”的问题
金刚老师:大家先谈谈自己现在或是以前觉得对于“发菩提心”的障 
            碍有哪些?
吴   铭:心里想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没有做好,总是有等待的心理。
苏   珊:老师,原来总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也怕发了以后有些事情自 
            己做不到冒犯了佛。比如吃素。
金刚老师:@吴铭@苏珊 你们谈的都是同一类问题。
            还有其它人么?目前对自己是否能发菩提心还有什么疑虑?
悦   心: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发菩提心好像离自己很遥远。 
金刚老师:@悦心这也是个重要的问题!
            好!我们就从以上大家谈到的几类问题来着手今天的课程。

金刚清源   第十三课

       先从悦心的问题谈起。
     (老师主讲部分)
      障碍“发菩提心”的第一大问题:我是妄想烦恼具足的凡夫,不配 
发菩提心。
      这个问题几乎是困扰过所有学佛人的大问题。比如我常批判的很 
多人,他们几乎都在这个问题上犯下严重的错误。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南怀瑾强调:必须有人天的基础才可以修小 乘,小乘修好了才可以修大乘 。净空法师更恶劣 ,他直接伪造佛经, 
说《佛藏经》里佛说 “不先学小乘 ,后学大乘,非佛弟子。” 实际上 
《佛藏经》乃是佛乘圆顿经典,并无此语,相反却多处在破斥对小乘 
的执着。然后他对 “ 菩提心 ”还制定了一个二十字的标准,把末世凡 
夫的希望彻底扑灭了。包括我们前面讲到的 “ 道次第” 问题,实际上 
和他们也是一样的毛病,都坚固地认为只有小乘修好了才有资格发菩 
提心。如果真信了他们的说法,那此生基本就和大乘绝缘了。
     那事实上是不是像他们说的这样呢?
     刚好相反!
     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 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 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为佛种。”
     文殊菩萨回答的这些,基本上把一切烦恼具足的凡夫都包括尽了 !
     何谓也?文殊菩萨继续解释:
    “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 
起佛法耳!”
       “见无为法入正位者”说的就是证果的小乘罗汉。他们证入了偏 
空涅槃后,强大的法执起来,就根本发不了菩提心了!
      文殊菩萨后面总结:
       “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起于我见如须弥山”,就是指贡高我慢透顶的凡夫。
        所以,佛在《维摩诘经》里反而斥责阿罗汉为“蕉芽败种” 。并指出:
        “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执空无如芥子许。”
       大迦叶在听到文殊菩萨的开示后作了这番感慨:
     “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
      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所以,大家以后看到那些 “ 先修人道,后修佛道 ”、“ 不修小乘, 
难修大乘”这些言论,应该有高度清晰的鉴别能力:他们完全说反了! 
如果信了那些鬼话,假如某一天真把 “ 人道 ”、“ 小乘 ” 修好了,反 
而就没法入大乘了!
      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概念:
      所有大乘圆顿经典,主要都是佛祖为我们末世凡夫讲的。
      如果我们凡夫对大乘、最上乘无份,那佛祖来这世间就等于白来 
一趟!
      读《圆觉经》的人都有印象:每一品里,当机菩萨在提问题的时 
候都清一色地把“末世众生“给带上了!
      上节课我们引用的《圆觉经》里的发愿文大家注意到没有——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

金刚清源   第十三课

是言:
      “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
     这一段就是佛祖给我们末世凡夫量身定制的发愿文!
     在《楞严经》里,佛祖讲的也是极其的明确——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 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 。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 
今谛听。当为汝说。”
     “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特别要细读这段! 它就直接指明了 “修大乘者”的起点和终点——从于凡夫,终大涅槃。
金刚老师:@悦心 现在还觉得“普通人”和发菩提心很遥远么? 
悦   心:有希望了。
金刚老师:接下来让你更有希望!
     障碍发菩提心的第二个问题——罪业深重,佛门不收。
     在座的有这方面顾虑的么?(同学们回答:有。)
     讲到这个问题,就得谈一下净土宗。近代一些净土宗法师把禅宗 祖师讲的 “ 随缘了旧业,莫更造新殃 ” 当作了能否往生极乐的标准。 
认为这里说的 “ 业”是旧业,只有旧业了尽才能往生净土。这样就给 
无数念佛之人带来了重大的心理阴影 ,基本断绝了他们往生的念想。 针对这个问题,净空法师又作了纠正性曲解,他说:此“业”不是旧业, 是指新业,只要不造新业就可以带业往生。
     但是,只要不出轮回,哪个人能不造“新业”?
    《圆觉经》佛说:“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地藏经》佛言:“南阎浮堤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学佛过程中,本来就是一个不断造罪、不断觉悟的过程。要想不

造 “ 新业 ”,谁也做不到 ! “ 旧业 ”、“ 新业 ” 加在一起,那基本上 
学佛的信心就被摧毁了。事实真相是这样的么?
      不是的! “随缘了旧业,莫更造新殃 ”不过是唐朝黄案禅师开示 
的明心见性之人的处世原则而已 。这里的 “ 旧业 ” ,不是业障的业, 
而是指自己在世间所应尽的人事责任 。这里的 “ 新殃” ,更不是净土 
宗人说的 “ 新业 ”。而是指除了无念法之外的一切执相的造作 ,包括 
布施行善、乃至念佛持咒。禅师讲得很明确:“著相而作者。皆属魔业。 
乃至作净土佛事。并皆成业。乃名佛障。” 所以 ,这些净土宗的愚师 
们为了无限抬高本宗,把禅宗的标准也大包大揽到自己门下 ,实在是 
作茧自缚,庸人自扰。说得不好听点,这叫 “ 狗咬汽车不懂科学 ”!
      实际上只要懂点 “ 唯识 ”的知识就知道:临终往生的原理是 “ 重 
业先牵 ”, 哪管什么 “ 旧业 ” 、“ 新业 ” ,只要临终时 “ 往生 ” 的念 
头占主导就可以!这一系列的错误,皆源于净土宗人不读大乘经典之 
过!
      像如净土宗这样 ,本来不是本宗的标准也要强行套在自己身上, 
何况是那些纯属本宗的条条框框!他们会像过度解释“如是我闻”一样, 
为逞一时嘴快,无限拔高往生的标准。让净土学人一入佛门就被套上 
一张沉重的 “罪业”之网。学佛本为解脱,没想到反而沦为了一个“ 罪 
恶凡夫”而信心丧失、痛苦纠结。如此学佛实在冤枉!
      所以,当前的学佛界,自认为 “ 罪业深重 ” 导致的信心危机已经 
成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实际上,只要肯深入大乘经典,这个问题 
就能轻易被解决。如《圆觉经》佛言: “ 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给 
学佛人设置种种障碍,这主要是邪师的过错。而佛祖则恰恰相反,只 
要能让众生发出菩提心,总是想方设法来宽慰他们的心!我们来看佛 
祖是怎样在为众生化解罪恶的——

金刚清源   第十三课

      最形象的典故,当属“文殊杀佛”的故事一一
      五百菩萨证得了宿命通之后,用神通看到过去无数世来造下过无 
量的重罪。于是心不能安,以至于无法修行!文殊菩萨看到他们离证 
无生法忍已经很近了,如果这样悔责下去 ,久之所学必然前功尽弃。 
于是拿出一把宝剑向佛刺去!他这个举动马上把五百菩萨的注意力转 
移了。然后在佛与文殊菩萨的对答中,五百菩萨终于领悟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知道罪性亦是本空。于是马上证得了无生法忍!
      上面的主角是菩萨,大家可能会觉得遥远,另外还有很多凡夫的 
事例——
      在《大般涅槃经》里 ,犯下杀父、弑佛五逆重罪的阿阍世王,临 
死前一个星期业障现前,身患重病。他知道自己罪业深重,虽心生忏悔, 
但觉得为时已晚 ,无法补救,修佛也无用 。但在他手下贤臣耆婆的劝 
导下,他最终来到了佛前。面对如此罪业深重之人,佛并没有批评责备, 
而是种种宽慰 ,令其重拾信心。然后再善巧化导 ,让他一层层地领悟 
到了 “ 罪性本空 ” 。最后他终于鼓起了信心 ,坚定地发出了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以发心修习之力,最终得以不受罪报、超生脱死!
      在《维摩诘经》里也有一个典故 :有两个犯戒比丘 ,忏悔过度, 
导致对学佛没有了信心,于是找优波离给他们宽心。优波离以小乘知见, 
给他们讲犯戒的种种罪过,反而让他们更加惊恐万分。这时维摩诘居 
士刚好碰到,喝住优波离,让他不要给二比丘重增罪业。然后居士便 
 给二比丘开示“罪性本空”。最终的结果是——
       “时二比丘疑悔即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所以,维摩诘居士面对“罪业深重,无颜见佛”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视,
他总结说——

    “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痴冥无智者。”
      有罪之人,更应该发菩提心!因为只有发菩提心才能最终解决一 
切的罪业!那些执着于罪业深重而不敢发菩提心的人,即是这里说的:
 “不肖人”、“痴冥无智者”。
      其言外之义就是说:只要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不论他犯下了多 
么深重的罪业,都有资格发菩提心!
      障碍发菩提心的第三个问题一菩提心难修,没法落实。
      再谈@吴铭@苏珊你们两个提的问题。
      在我们的 “辨经 ”中提到,很多人别说菩提心了,就连五戒、十 
善都不敢承担。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你在心里面连五戒、 
十善这两个坎都跨不过,那你的 “ 发菩提心 ” 也是属于带病而发的。 
稍微遇到一些邪知邪见就又退回去了。
      幸好!这个问题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里,佛已经给大家解决 
了——
      当时佛祖也希望波斯匿王能鼓足信心发菩提心。波斯匿王很老实, 
对佛说 :佛祖说十善能令众生起菩提芽 ,十善等于是菩提心的基础。 
但现在我对十善都没有信心,何况是菩提心了。十善里,身三、口四 
还好持,就是后面的心道三法(嫉妒嗔恚侨慢邪见)太难持了!
      我们来看佛祖是如何来化解波斯匿王的这个忧虑的——
      “ 世人心粗,譬如猿猴。为诸烦恼风所动转。是故欲行十善道者。 
不得迟久。”
      这是说:世人本来就是心猿意马,变换不停,所以想行十善却不 
得持久,这是极其正常的事,根本不必多虑。但只要能在这三个时段 
里能行好就算行十善了——

金刚清源   第十三课

      长:一上午;
      中:一顿饭;
      短:百步之时。
      波斯匿王一听,原来最短百步之时就可以算数,那我完全可以做 
到啊!但不知功德有多大?
      佛就给他说:不要小看这短时的功德,就像百年堆积以来的柴禾, 
一把火就可以烧掉一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少时修善,能灭无量 
恶业重罪!” 前几天辨经时辨到的,后面太子再向佛提了 “ 妄语戒 ” 
问题之后,马上就得到这样的结果:“弟子今日疑悔已除。发三菩提 
心。”
     现前学佛人普遍受邪师蛊惑,形成了一个大颠倒:他们愿意相信 
自己的恶念会造下无边的罪,却总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善念能生无量的 
福、觉念能灭无量的罪!
     所以,今后大家应当把这个颠倒转过来,对菩提心升起无上的信 
心!《入菩萨行论》第一品就是“菩提心利益”,为什么要先讲利益? 
大家今天应该明白寂天菩萨的用心了。
      最后,谈“善男子、善女人”的问题。
    《胜鬟经》里,胜鬟夫人谈了三种 “ 善男子、善女人 ” , 大家对号 
入座一下,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位置。如果有了位置,那后面的《金刚清源》 你才能契入得进去,因为此经都是给“善男子、善女人”讲的——
      胜鬟白佛言:“三种善男子善女人。于甚深义离自毁伤。生大功德 入大乘道。何等为三。”
      第一类:谓若善男子善女人。自成就甚深法智。
      这类是自学成佛的人,应该大家都没份。

      第二类: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随顺法智。
      这类虽未实证,但能努力深入经典,明心见性,随顺真如法而修习。
    《大菩提心经》中世尊告迦叶菩萨:
    “诸法如虚空无相,本来光明清净,即称为菩提。
      生起与彼相应前所未生之心宝,即是发菩提心也。”
      第三类:若善男子善女人。于诸深法不自了知。仰惟世尊。非我境 界。唯佛所知。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仰惟如来。
      这一类,总的来说,就是对佛有无上的依止之心。同上节课讲的《大 
乘起信论》的四心:
      乐念真如法;信佛有无量功德;信法有大利益;信僧能正修行自利 
利他。
金刚老师:大家在后两类找到自己的位子了么?
同学们答:找到了!
金刚老师:你是“善男子、善女人”么?
同学们答:是!! !
金刚老师:好!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三课一
【你是“善男子,善女人”么?破除阻碍发菩提心的障碍】结束!

金刚清源   第十四课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 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先看看两个“善哉”。】
      这个好像在之前也提到过一下了,大家还记得为什么佛要对须菩 提说两个“善哉”么?
小 雨:佛陀感叹不易,终于有人发现了。
金刚老师:@小雨 【愉快】【赞】回答得真有意思!那发现了什么呢? 小雨:发现了佛陀的良苦用心,发现了玄机。
然 之:发现了佛之身密、语密。
金刚老师:@然之【强】
两个善哉,代表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佛祖是在称赞须菩提能于曰常行仪中领悟到佛“自受用” 的安心;
       第二,佛祖是在称赞须菩提能领悟到佛的“他受用”:佛的日常 行仪时时处处皆是在对众生的“善护念、善付嘱”。
有了须菩提现在的发问,那佛的“善护念、善付嘱”又将利于更 多的众生!
【再看“谛听”】
在真谛版本中翻译是:“是故汝今一心谛听。恭敬善思念之。”
这里的核心就是“恭敬”、“善思念之”,佛讲同样的法,听众 如果是同样的根机,最终的接收效果优劣,主要就取决于是否“谛听” 。
不谛听,最严重的是“心不在焉”;其次是“左耳进右耳出”。 以这样的心态学法,佛讲得再妙,对他也没多少意义。
听佛讲法是这样,听老师讲课亦是如此。“ 心不在焉”,总算人还在。

2018.12.21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四课
须菩提到底问了几个问题
        本节课讲解要点:
(一) 关键词语:“善哉、谛听、如是、菩萨、摩诃萨”
(二) 六个译本中须菩提到底问了几个问题
(三) 译经的两种方式:直译和意译
(四) 译经当中"三问、两问、一问”之间的差别
(五) 《金刚清源》课程与其它讲法最核心的区别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十四课【须菩提到底问了几个问题】          原计划今天课程的题目是【应云何住?】,但仔细一择,觉得在 讲之前需要把“须菩提到底问了几个问题”讲清楚,否则大家就容易 掉在了 “住”里。前面我们详细解析了须菩提的“希有世尊”、“如 来善护念、善付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善 女人”,总共用了六节课的时间。实际上,都没走出须菩提的第一段 话中: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 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
确切地讲,还没有涉及到须菩提的核心问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解析他的核心问题一一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
为了保证大家对“经文”本身的顺畅理解,我们还是暂时把须菩 提的问题搁一搁。先来简要介绍一下后面部分经文的几个关键词语——

金刚清源   第十四课

是 “ 唯然世尊”,意即:明白了,佛祖!
      二、远的。因为须菩提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佛进一步
为其破疑;而且须菩提向佛祖提问的同时也等于是在为与会的大众 
及未来世的众生提问,所以佛祖需要为大众宣讲。
      所以,这里的“如是”是指向后面的正文。
     【最后,“菩萨、摩诃萨”】
      很多人一直在为自己到底是“菩萨”还是“摩诃萨”的问题上纠结。 
最后一深究,搞来搞去自己连是不是 “ 善男 子”、“ 善女人”都无法 
抉择了!这实际上是庸人自扰。
      在本经里 , “ 菩萨 ”、“ 摩河萨 ” 的区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 
为在场的人就是那么一批,而称呼却在不断地变换。而在其它五个版 本里,对“诸菩萨、摩诃萨”的表述都是统一的:“若有发趣菩萨者。”
      所以,对“菩萨”、“摩诃萨”我们可以这样认定:
      一、同是发趣菩萨乘者,在作为弟子的须菩提这一边,大都称“
男子、善女人 ” ;而在佛这一边 ,对发菩提心者总是赞叹嘉许,所以
常称“诸菩萨、摩诃萨”。
      二、 凡发菩提心者皆为菩萨,“ 菩萨 ” 、 “ 摩诃萨 ” 的差别,一 
般有两种:
      一种是发心的差别,
      我们可以把发“菩萨乘菩提心”的称为菩萨;
      把发“佛乘菩提心“的称为摩诃萨。
      一种是断烦恼的差别,
      我们可以把初发心未断烦恼的称为菩萨;
      把入了初地的菩萨称为摩诃萨。
      具体的意思,实际上就和前面讲的“三种善男子善女人” 一样。
      把如上这些关键的词语解释清楚,大家读经文就会变得像读白话

更多的情况是,老师讲课,学生人都不来。所以,法从 “ 恭敬 ” 中来, 
大家要对这个有高度重视!
 
然   之:老师,我辈当自省!【拱手】【花】【茶】
金刚老师:当然,也不必像有些大师那样把“谛听”解释得很玄妙。总之, 
               只要能有一颗恭敬之心,就能得到益处!所以,谛听在百 
               度解释就是:注意地听,仔细听。
      具体地落实主要是三点:
      一、 要有空杯态度,放下自己的思虑,跟着老师走。
      二、 老师提问题的时候要努力想问题。有疑才有悟,提问题主要 
是让大家生疑,破疑之后得来的领悟才更加扎实!
      三、 老师让大家不要想问题的时候,要努力放下!如果心思过分 
执着于之前的问题,就会把后面的新内容给错过掉。
     【再看“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这里要说一下“如是”的问题。我们上次提到过,XX法师在讲《金 
刚经》时对 “ 如 ” 字就过分的敏感。以至于一看到 “ 如 ” 就把它往最 
深处解析。这样解经,虽把 “ 如 ” 突出来了,但全经的整体性就会受 
到影响。
      所以,为了更好地突出全经的意思,我们对 “ 如是 ” 的解释,就 
定义为 “ 这样 ” 的意思。佛言 :“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即是说 :发菩提心者,应当这 
样安住、这样降服自己的心。
      这里面“这样”又可以作两层理解:
      一、近的。就是针对刚才须菩提的两个称赞而言,因为佛祖知道 
须菩提已经初步明了佛的自受用安心,修佛不必向外驰求,只需要如 
我曰常一样安然自若、无思无虑即可。所以,后面须菩提最先的回答

金刚清源   第十四课

什大师的 “ 意译 ”风格,最突出的还不算这一段,而是第二十六分“法 
身非相分”里——
      佛祖问须菩提同样一个问题:“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
      其它五个版本都回答:“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
      而唯有罗什版本回答:“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这是完全相反的回答。如果不能把它们从 “ 直译 ” 和 “ 意译 ”里 
解释清楚,那就会直接对所译的经文本身产生怀疑。所以,大家要有 个基本认识: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方式最核心的区别在于——
      直译,对经典是仰视的态度;
      意译,对经典是俯视的态度。
     【译经当中“三问、两问、一问”之间的差别】
      我们再接着看经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如果不参看其它版本,大家对这段话也是会轻易略过去的。但和 
其它五个版本一对比,这里的 “ 应如是降服其心 ” 也属于罗什大师的 
独创。因为其它版本里都没有这样表达的。其它诸版本在佛正式回答 须菩提时,对开头一句话的翻译大体就是 :“ 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 
当发起如是之心 。” 都没有直接说到 “应如是降伏其心 ” 的话 。这总 
体上都是在按顺序回答“云何住”的问题。
      而罗什大师却连 “ 云何住 ” 也没有了。在回答中,等于是只变成 
了一个回一
      “降服其心”  。
      实际上,罗什大师已经从原先的“两问”变成“一问” 了!
      为什么在此经的翻译中,罗什大师会先把“云何修行”省略掉,然 后把所有问题归结为一个“降服其心”的问题?
      那这“三问”、“两问”、“一问”之间的差别究竟何在?

文一样简单了!我们接下来就好好地研究须菩提的问题。
      【须菩提提了几个问题?】
      我们一般所了解的《金刚经》,都只知道须菩提提了这两个问题——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但是 ,在《 金刚经 》的六个版本中,只有罗什大师的译本是这两 
个问题,其它五个译本都是三个问题,概括起来,这三个问题就是——
      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如果说 ,同一段经文 ,六个版本还有一两家是和罗什大师翻译一 
致的 ,那可以证明不是罗什大师个人的原因 。但这段经文中,其它五 
家都一边倒地译作了三个问题 ,势力对比是5 :1 。很明显,这是罗什 
大师在翻译的时候主动把中间的 “ 云何修行 ” 省略了 。该怎样来看待 
这个问题?
      这就需要再谈谈前面讲过的译经的两种方式:直译和意译的区别。
     【 直译】一般译经,都是采取直译,就是原经里怎么说的 ,就通 
过机械性的文字转换 ,将梵文经典翻译成汉文经典。直译最有代表性 
的就属玄奘法师。直译 ,所需要的最根本功夫是对梵文、中文的文字 
功夫,跟他对佛理甚至是所译经文的领悟程度关系是不大的 。就像现 
在英语很好的人 ,他们把《道德经》翻译成英语,但不代表他们就真 
懂得经文的意思。同样,玄奘法师一生是主修唯识宗,但他也翻译了《大
般若经》、《心经》。虽然翻译过,但不代表他就能领悟其中的意思。 
所以,绝大多数的译经师都属于直译师。
     【意译】而鸠摩罗什大师,以其超凡的对经典的领悟能力和修心 
的证悟能力,独树一帜地开创了  “ 意译 ” 的译经方法。“ 意译 ”就是 
在领悟经意之后,在不改变原经意思的前提下,根据所在地区的语言 
习惯、所教化众生的根性,按照最能令众生契入的方式进行翻译。罗

金刚清源   第十五课

2018.12.28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五课
应如是降服其心(1)佛祖是如何帮须菩提降心的
      内容提要:
      一、 憨山大师的“一答"与天亲菩萨的“三答"
      二、 须菩提的"心不安"有哪些
      三、 佛祖是怎么给须菩提“安心”的
      四、 如何做到“无我”观
     【憨山大师的“一答”与天亲菩萨的“三答”】
金刚老师:今天的课程非常关键,大家要好好“谛听”!
      今天开解《金刚清源》第十五课——
     【应如是降服其心(1 ) —■弗祖是如何帮须菩提降心的】
      希望大家听了后能像须菩提一样降服了自己的心。
      上节课我们解析了须菩提的提问和佛祖的回答之间的微妙关系。
明白了须菩提有三问,根据不同的角度,佛的回答可以作不同的解读:
      可以是“一问”,可以是“两问”,也可以是“三问”。
      之前讲的“一问、两问、三问”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译经当中。同样,
在“解经”中,这种差别也是很明显的——
      我们此次解经,主要是依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
      大师又以天亲菩萨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为主要参考。天亲
菩萨的哥哥无著菩萨,亲自到兜率内院去请弥勒菩萨给他讲《金刚经》, 弥勒菩萨传了《金刚经颂》给无著。所以,天亲菩萨的《论》亦是以《金

      遇到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只要回到 “ 实无有法 ” 的原点就能把它 
们摆平了。如祖师言——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同理,为什么会有“三问”、“两问”、“一问”的差别?
      就在于不同根性的众生心里存有不同的疑!
     [《金刚清源》课程与其它讲法最核心的区别】
      其它讲经,多数都强调以 “金刚之智”断烦恼而成佛。因为要 “ 断 
烦恼”,所以需要强调“修行”。而最上乘修行,乃是以明心见性为基础, 
“ 守本真心 ” 为唯一的实修 。我们时时真心常在 ,根本不需要其它所 
谓的  “  修行 ”  ,只需要降服掉一切与真心不相应的分别妄想就可以。 
一切法皆是颠倒见,其本体皆是真心 ,故一切法“但有言说而无实义”。
      所以 ,障碍常住真心的 ,并无实法,乃是名言习气而已,也就是 
种种“疑”。
      故《金刚经》核心重在 “ 断疑 ” 。但能断一切疑,时时守本真心, 
自然直了成佛!
      所以,最上乘的修行只需要一个 “ 降服其心 ” 而已。能降服其心, 
即是最上的修行。其心得降服,常住真心自显,是故不需要再“住”。
      我们现在搞清了 “一问、两问、三问”的关系。但是在具体讲解时, 
还是把 “ 一问、两问、三问 ” 都讲出来,这样才能照顾到本群不同根 
机的学佛人。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四课一【须菩提到底问了几个问题】结束!

金刚清源   第十五课

义   杰:开始怀疑佛祖,怀疑自己、怀疑法!
金刚老师:很好!看来大家学习得很扎实!
      须菩提的纠结主要是这样的:
      他过去一心修小乘,已证阿罗汉果,本来已达 “ 无学 ”位。但佛 
祖告诉他,你的学业并未结束。阿罗汉并不究竟,后面还有很多的功课! 
你需要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修习无上佛果。
      一个证了阿罗汉的人,本来心是安的,但经过佛这么一开示,于 
是心就又乱了。因为是刚发起了菩提心,所以此时的心理状态就叫“空 
乱意”菩萨。可谓进无新所,退失故居,进退两难!
菩萨发菩提心,所求者无非就是两件事:
      一是上求佛道;
      二是下化众生。
      他之所以心不安,也主要是来自这两个疑点:
      一、 成佛需要普度众生,但众生太多,何时才能度完?
      二、 法门八万四千,哪个才适合我?
      正当他在苦思如何普度众生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佛竟然如此心安!
      这使他大略领悟到了 :要想修行成佛,应该需要如佛一般用心才 
能相应。
      面对无量无边的众生 ,那佛又是怎么做到心安的呢?于是就有了 
向佛的发问。
      他此时的心态,就好比慧可大师当初向达摩祖师求法时一样:
      弟子心不安,求大师为我安心!
      达摩大师的回答是直接反问慧可:把你的心拿来,我为你安!
      慧可被此当头一棒,反观自心了不可得。
      于是达摩大师说:我已为你安好心了。
      然后慧可就言下大悟了!

刚经颂 》为基础。虽然两兄弟都是菩萨,但由于他们主要是学唯识的, 
尤其是无著,更是唯识宗的大宗师,著有《摄大乘论》。弥勒菩萨为了“护 念 ” 故 ,也不便站在禅宗的角度给他们讲解。所以,他们的解经也只 
能在与唯识宗相应的层面去理解 。无著菩萨解的《金刚经》,根据须 
菩提问的 “ 应云何住 ” ,他从佛的解答里理出了十八 “ 住 ”  !天亲菩 
萨的 “ 唯识 ”烙印没有无著菩萨的深,所以相对而言,解读《金刚经》 
就能有更高的眼光 。所以憨山大师只参考天亲菩萨的解释,虽然参考 
但又不完全依它。天亲的注解是三问三答,憨山的是两问一答。当然, 
还有唐朝的宗密大师,他对无著 、天亲菩萨的《论》作了《金刚般若 
经疏论纂要》,这里面是两问两答。
      我们这里就把憨山、天亲两位大师的讲解都罗列出来,以方便不 
同程度的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大略划分:
      憨山大师的“一答”是为“发最上乘者”说; 
      天亲菩萨的“三答”是为“发大乘者”说。
      今天先来讲憨山大师的“一答”——“应如是降服其心”。
      我们前面花了很多篇幅讲了须菩提尊者的 “ 纠结 ”  、“ 疑惑 ” , 
昨天还特别交代大家提前把第六课、第七课重新复习一遍。为什么? 
就是为了今天的课程!所谓 “ 小疑小悟 ” 、“ 大疑大悟 ”,大家对须 
菩提的疑惑了解得越多,那在破疑的时候所得到的领悟就越深!
      【须菩提的“心不安”有哪些?】
金刚老师:大家通过学习、复习,现在还记得须菩提的“纠结”么? 
小   雨:如何度尽众生。
春   华:众生何时度完?八万四千法门哪个适合我? 
然   之:一、无边众生如何度?二、妄想心如何“安住” ?

金刚清源   第十五课

众生” 的过程中,轻易就被外道、邪法所俘虏 。最低级的当属台湾的 
慈济 ,她们觉得拯救世道人心也很飘缈了,于是就建医院 、办慈善, 
专门为世人的身体服务,把佛教搞得跟基督教一样!总的讲,他们这 
一类,基本的口号都是要建立“人间净土”,美其名曰:“ 人间佛教 ” 。
佛法本来就在世间 ,不离世间而超脱世间。所谓“人间佛教 ” ,不过 
是世间法上披了一件“佛教”的外衣而已。
      另一类,就严格按照他们认为的菩萨乘的路子来,妄图以精卫填 
海之精神来一步步践行漫长的普度众生大业,百死而不悔!这一类就 
以那些修“菩提道次第”的为代表。
      最后一类,感觉普度众生的工程太过浩大,成佛实在太难,此生 
注定没有任何希望,于是半路就退心了。
      总之,这三类学佛人,所做一切都是受 “ 忧虑众生太多 ”所奴役。 
所以南辕北辙 ,事倍功半 ,徒劳无功!他们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 
没有最先去直面这个 “ 忧虑众生太多 ” 问题的本身,它究竟是不是一 
个伪命题?
      我们来看佛祖是怎么让须菩提看破这个问题的——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
      若有想、若无想、
      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这段话佛是在说 :虽然 “ 发菩提心 ” 需要将一切众生度至无余涅 
槃(成佛),但你也不要被这 “ 一切众生”所吓倒。所谓 “一切众生 ”, 
说尽了无非就只有十二类 。这十二类众生不过是由十二种妄想所变现 
而已。

     【那佛祖又是怎么给须菩提安心的呢?】
      我们来看经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 
无想 、若非有想 、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 
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祖知道须菩提心中最不安的 ,是无量的众生如何度尽的问题 。 
这个问题萦绕在心,就障碍了他不能时时守本真心。反之,只要他能 
把此心降服,自然就能回到真心。
      须菩提忧虑 “ 众生太多 ” ,佛祖就顺着 “ 众生太多 ” 的这个方向 
来化导他。所以便用 “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作开头。如果能让须菩提 
不再为“众生太多”的问题而担忧,则此心自然便能降服。
      “ 忧虑众生太多 ”这个问题,不只是须菩提一个人的问题 。乃至 
到了现在,绝大多数的学佛人都还在忧虑 。在座的有这个忧虑的么? 
你们周围的学佛人有这个忧虑的么?
众学生答:有过。
金刚老师:很好!现在的学佛人,放眼望去,绝大多数人心中都在忧 
虑这个事情。此忧不能排解,所以便永远徘徊在佛门之外!
      这里面,大体分为三类人:
      第一类,由于 “ 菩提心 ” 不纯 ,受世间名利之心驱使,把贪世之 
心混同菩提心,于是积极投身于人天善法之中 。这一类最为代表的就 
属 “ 野鬼教 ” 这一派系。他们觉得 “ 普度众生 ” 太过飘缈,但又不得 
不做。于是就用弘扬 “ 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世间善法 ” 来安慰自己。 
以期做一些这样的 “ 力所能及 ” 的工作 ,可以将来换得一张往生净土 
的门票。由于他们非常不注重内典学习,所以基本是瞎修盲炼,在“度

金刚清源   第十五课

肖   芹:应该是本来就“无我“而你通过觉悟恢复了本来的状态。
然   之:老师,应该是后者。
吴   铭:本来就“无我”。
好   强:本来面目“无我”。
金刚老师:【赞】【赞】【赞】不错!
      这是只有得 “ 无译三昧 ”的阿罗汉才能回答的问题。一般的阿罗 
汉回答不了!
      须菩提一想,是啊!我所谓的证果,如同从梦中醒来,不过是恢 
复了本来状态而已。
      佛接着开示:既然 “ 无我 ” 是你的本来状态 ,那众生的 “ 无我 ” 
又何尝不是他们的本来状态呢 !众生本来就是 “ 无我 ” ,他们本来就 
是寂灭之相,也就是他们时刻处在了 “无余涅槃”之中,那又何需再度!
      在《维摩诘经》里,佛说的就更加明确——
     “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于是佛最后总结——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 
菩萨。”
      这是在说:
      一切众生,智慧德相本来和佛无二无别,即前面说的“如如”之相。 
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无它,就是因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这些颠倒见!
      有 “ 我 " 即有 “ 人 ” ,即有 “众生”、“ 寿者 ”,你认为有无量无 
边的众生去普度,这本来就是因为你“我相”未尽而生的颠倒见。
      一个真正找到成佛正因的菩萨,所需要解决的唯一问题就是颠倒见。 所以,你的问题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这就好比《 圆觉经 》佛对金刚藏 
菩萨说的: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就这样,须菩提的“众生太多”的忧虑解决了,其心不降而降。

      十二类之中,如果从 “ 受生 ” 角度看 ,又可以归纳为卵生、胎生、 
湿生、化生四种而已。而这四种受生,亦不过是由四种微细妄想所变现。
      再透过四种 “ 受生 ” 看 ,所谓 “ 众生 ” 无非就是 “ 色 ” 、 “ 心 ” 
和合而已。
      于色,不过有色、 无色 ;
      于“心”,亦不过“有想”、“无想”。
      说顶天了,不过就是“非有、非无(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 而已。
      这种方法大家很熟悉吧!
      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举重若轻”、“大而化之”!
      就像我们听到的典故一样 : 有人把全世界的人就归结为 “ 两个 
人“——男人和女人。
      乾隆皇帝在金山寺观长江,看江上船来船往,便问僧人:这江上 
到底有多少人?
      僧答:我只看见两个人 个为名,一个为利。
      我们常听到的 “ 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 ” 就跟这个如出一 
辙!只有先在 “ 战略 ” 上藐视它 ,那我们才可能建立起做成一切事业 
的基本信心。后面的“战术”才会灵活善巧!
      同样,须菩提在听佛这样开示后,心中的负担顿时减轻了很多!
      于是佛便进一步点化——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即是说 :你已经是证得 “ 无我 ” 的阿罗汉了 ,你好好反思一 
下——
      你所证的 “ 无我 ” ,是本来真“有我”而通过你的修行变成了 “无 
我”,还是本来就“无我”而你通过觉悟恢复了本来的状态呢?
      大家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金刚清源   第十五课

      我憎恨的敌人,他们皆是时时真心常住,真心从来不结怨。
      能知此,我们在遇到伤害时嗔恨心就会减少。
      我轻视的动物,它们皆是时时真心常住,我的真心一点都不比它 
高贵。
      能知此,那我们在遇一切人、非人的时候就不会再有贡高我慢心。
金刚老师:在下节课,我们会继续详细解析佛祖帮须菩提降心所运用的                方法、原则。也就是常听到的“祖师西来意:妄想无性”。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五课一
【应如是降服其心(1)佛祖是如何帮须菩提降心的】结束!

金刚老师:大家的忧虑解决了没有呢?
众学生回答:解决了!老师。
金刚老师: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成果,大家下来也要去多做“无我”观。
            须菩提是已证入“无我”的阿罗汉,他的“无我”观当然很简单。
            那我们怎么做?
            有会做的么?
好   强:不会,请老师开示。
然   之:放下妄想,分别,执着。
小   雨:我不是我的身体、思维或者是情绪。
春   华:觉知当下。
金刚老师:这不是很危险? !讲了不能落实,等于说食不饱。
   【如何做到“无我”观】
      实际上,“ 无我 ” 观很简单 !只需要把我们第一课的 “ 一念净信 ” 
推及到其它一切众生身上就行了 。我是真心常住,一切众生又何尝不 
是真心常住?凡夫之所以为凡夫,乃在于见色闻声时误认是眼见、耳闻, 
而实际的情况是心见心闻 。既是心见心闻,说明一切众生时时皆是真 
心常住,时时是佛,只是不认而已。
义   杰:老师,众生本自如如,但他们没有觉悟,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吗? 
金刚老师:这个 “ 无我 ” 观大家不要错误理解 ,这只是为了提升大家 
的见地而已。当自己还在为 “ 众生太多 ” 而忧虑的时候,就起 “ 无我 ” 
观来破解。如果理上已经完全自信自肯,就不必要作了。
      总之 ,悟入了这个理之后 ,于日用寻常间 ,大家看待一切众生, 
要有一个全新超然的认识:
      我牵挂的亲人,他们皆是时时真心常住,所以从来不会死。
      能知此,那我们就不至于在生离死别时太过伤心。

金刚清源   第十六课

            我憎恨的敌人,他们皆是时时真心常住。真心从来不结怨。
            能知此,我们在遇到伤害时嗔恨心就会减少。
            我轻视的畜生,它们皆是时时真心常住。我的真心一点都不 
            比它高贵。
            能知此,那我们在遇一切人、非人的时候就不会再有贡高我 
            慢心。
            以上三段话,很有指导意义。
金刚老师:@吴铭 这三点,要把它当作禅宗修行的底线。
吴   铭:知道了,老师。
金刚老师:上节课主要讲的是佛祖如何帮须菩提降心。通过上节课的 
            讲解,如果你们最初面临须菩提同样的问题,你们的心得到 
            降服了没有?
加   栋:降服了!
苏   珊:十二类人由十二类妄想所变。从无我推及至无众生,然后降 
            服我们的心。
然   之:得到了降服。老师。
小   雨:嗯,是的,降伏了。无我,无人,无众生。
吴   铭:得到降服了放心了,把自己弄好众生自有众生的福。
金刚老师:@吴铭 上节课最需要记住的是:“如何降心”、“大而化之”、              “ 战略藐视 ” 这几点。其它那些 ,对你目前很契机 ,应当好 
            好作观。但要明白重点不在那里,而在上面三点。
吴   铭:感恩老师指引!
金刚老师:上节课讲了佛祖帮须菩提降心的方法 ,大家虽然相应的心 
得到了降服 ,但是对于佛祖的降心方法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本节课就讲解它的 “ 所以然 “,让大家把佛祖降心的核心原理掌握好, 
从而把它推及到一切时、处!

2019.1.4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六课
应如是降服其心(2)祖师西来意:妄想无性
      内容提要:
      一、 祖师西来意之"妄想无性"
      二、 什么是“妄想”,什么是“无性”
      三、 禅宗的"妄想无性”是怎么落实的
      四、 《金刚经》的逐步进深三次第
      五、 须菩提与慧可的差别
      (引 言)
      佛祖降心的方法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本节课的讲解让我们掌握了佛祖降心的核心原理,从而把它推及 
到一切时、一切处!
      本节课亦是整个《金刚清源》的总纲,实乃重中之重!
金刚老师:今天开解《金刚清源》第十六课——
            【应如是降服其心(2)祖师西来意:妄想无性】
            课前班长给大家发了上一节课的课件让大家复习,现在先简 
            要地谈一谈上节课的体会。
            谁先发言?
吴   铭:要成佛,先要有“无我”观。
            我牵挂的亲人,他们皆是时时真心常住,所以从来不会死。
            能知此,那我们就不至于在生离死别时太过伤心。

金刚清源   第十六课

      所以,“无念”从某种角度上讲,它是一个近乎自然状态、水到
渠成的 “ 结果 ” 。要想契入 “ 无念法 ” 、时时守在 “ 无念”的状态, 
是还需要方法的 。如果没有别的方法,强行要求自己达到 “ 无念”, 
那就成了 “ 止念 ”,就已经不算是禅宗了,顶多能算是学禅的病态。
      那需要什么方法才能快速达至“无念” ?
      广义的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行的最高准则是无念。只要 
能使妄想越来越少,任何方法皆可为我所用。此即是粗的 “ 一切法皆 
是佛法 ” 之义  。不论是 “ 知 ” 、“ 照 ” 、“ 观 ”、“ 念咒 ” 、“ 念佛 ” 
都可用,只要遵循好以 “ 无念为宗 ” 的总原则就好。能无念就守无念; 
妄想多,就以幻修幻。但要知道修而无修,不可以幻当真,把方便当究竟。
      狭义的方法:即是禅宗的专用方法,就是“妄想无性”。
      什么是妄想?
      在《楞伽经》里细分了十二类妄想。
      而神会大师把它粗略分作两类,这个好记——
      一者粗妄想:“今既来此间,贪爱财色、男女等,及念园林、屋宅, 此是粗妄”
      这个粗妄想大家有么?
众学生答:有
金刚老师:所以,很多人觉得禅宗太高深,凡夫没法契入。难道他的 
意思是在说他没有这类的妄想?没有这类妄想的,是那些已经证果的 
阿罗汉!只要你有这类的妄想,那就是禅宗所教化的对象!
      二者是细妄想:
      前面的粗妄想即是烦恼障,容易识别;
      细妄即是所知障,比较难以识别,但学佛人基本都有——
     “闻说菩提,起心取菩提;
       闻说涅槃,起心取涅槃;

            【祖师西来意】
            大家以前听过“祖师西来意”么?以前听到的“西来意”又 是什么呢?
            有些人估计也听过,但大都是从那些看似神神叨叨的禅宗公 
            案中听来的。听了不但没让自己减少妄想,反而增大了疑惑。
            我们就接着上节课的例子开始讲起。
            还知道达摩祖师是怎样帮慧可大师降心的么?
小   平:把心拿出来,我帮你安。
小   雨:慧可求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慧可说觅心不得,达摩说我 
已经替你安好。
金刚老师:@小平@小雨【强】
      当时慧可因心不安而求达摩安心,达摩让他把心拿来,这实际上 
是在让他明白:你的 “ 心不安 ” 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大家这里要特别 
记住“伪命题”这个词!
      本经中,须菩提因忧虑 “ 众生太多 ” 而求佛降心 。同样 ,佛也是 
让他明白了 “ 众生太多 ” 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所以 ,这两个教案都是 
源于一个方法。也就是禅宗祖祖相传的方法——妄想无性。(《楞伽经》 佛言:“前圣所知,转相传受,妄想无性。”)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 :佛佛以心传心的最高秘诀没有别的,就 
是“妄想无性”而已。
      【那什么是“妄想无性” ?】
      我们现在一听到 “ 禅宗”,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了 “ 无念 ” 。当然, 
这首先是可喜的,因为在大乘凋零了那么久之后,现在还有人能知道“无 
念 "  是禅宗的根本标志。但是,禅宗只是以 " 无念为宗 ” , “ 宗 ” 就 
是中心、归元之处,所谓万法归宗,就是说万法的最终落脚点必须是“无念”。

金刚清源   第十六课

      这个“无无明”要怎么理解?
      我们需要在最高的层次上看,什么是“无明” ?
      《十地品》曰:“以不了第一义故,号为无明。”
      《大乘起信论》曰:“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而有妄念。”
      所以,所谓无明者,就是不明真心常住故起颠倒,而生种种虚假不
实之想。通俗地讲,就是一种错觉。故《 圆觉经 》佛言:“ 此无明者, 
非实有体。”
      一切法(五蕴、十八界、七大)皆从无明生。既然无明无实体,所 以一切法也就无自性,全是妄见,全是颠倒而已。所以《楞严经》佛言: “一切法但有言说,而无实义。”
        我们的妄想之所以难以停歇,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把无明执着为 实有 。于是于无颠倒中生颠倒 ,于颠倒中生妄见,于妄见中生分别 , 
于分别中生妄想 ,最后便把妄想执以为实 。也就是“ 无中生有 ”,也 
就是前面说的 “ 伪命题 ”。反之 ,当我们如能了知无明本无实体,最 
深的根源就是颠倒而已 。然后就可以了知分别 、妄想本来就是虚假不 
实的,没有任何一个真实的立足点 ,如此妄想便会自动停歇下来 。也 
就是同我们常听到“釜底抽薪”是一个意思。
      打两个最形象的比方——
      一、 我们读书的时候有篇文章叫《鲁迅踢“鬼”》:
      说有一天晚上他走夜路经过一片坟地,突然看到坟上有一个白影, 忽高忽低、时大时小,当时把他吓了一跳。后来他大胆地走到坟前一看, 才知道并没有鬼,只是个盗墓贼,然后恐惧就没有了 。这里,最初 “认 
为见鬼 ” 就是一个妄想 ,后面发 现 “ 鬼 ” 是错觉 ,本来无鬼,所以妄 
想便自动消失了。这就是简单的“妄想无性”。
      二、 还有一个更形象的:我们常听到的“杯弓蛇影”。
      本来杯中并无蛇,只是因为弓的倒影而被误认为蛇。这使得喝水

      闻说空,起心取空;
      闻说净,起心取净;
      闻说定,起心取定。
      在座的有这类妄想的人么?
众学生答:有。
吴   铭:肯定有,但的确还未察觉自己有,太细了。
金刚老师:这类妄想,贪着尘世的凡夫没有。阿罗汉有、学佛人有!
            所以,你们都是两类妄想都具足的人,这充分证明你们就是 
            禅宗标准的教化对象!
            贪执尘世的,一般叫“我执”;
            贪着佛法的,一般叫“法执”。
            前者称“低级妄想”,后者称“高级妄想”,不论低级、高级, 
            都是妄想。
            所以,总的来讲,大家要记住:
            因为真心无念,自然知,所以凡是起心动念,皆是妄想!粗 
            到贪嗔痴慢,细到求佛度生、起念观照,皆是妄想。《圆觉经》 
            佛言:“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因为真心自然知, 
            勿须起念方知。故《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小   雨:所有的念头都是妄想呗。
金刚老师:@小雨 【赞】所以要粗略地记住:所有的念头都是妄想!
     什么是妄想无性?
     妄想,所谓“妄”,就是指无明。
     所谓“妄想无性”,就是无明本空,无自性,也就是 “ 无无明”。
     我们在第四节课【什么是 “金刚”般若】讲到:在 “ 般若时 ”之 
前都是“有无明”的,也就是说认为无明是有体的,就像作 “ 梦 ”的 
比喻一样,总之还有梦在。而到了 “金刚般若(法华时)”即是“无 
无明”。

金刚清源   第十六课

憎的 “ 粗分别 ” ,然后便生出各种各样的粗重妄想 。所以 ,我们要想 
在平日里真把妄想降服下来,不能老是只会压制妄想本身。擒贼先擒王, 要努力从“分别见”的根上入手。
      所以,禅宗的“无念”不是压制念头、不是武断地不准起念。
      因此《圆觉经》虽讲 “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 ,但后面马上就说“于 
诸妄心亦不息灭”。
       “不息灭”怎么应付?就靠“自觉观察,离见妄想”。
      我们看佛祖对须菩提的开示,并不是不准他起妄想,而是顺着他 
的妄想随粘去缚。这就像 “ 打太极 ” 一样,等对方拳头打出来,然后 
再化解招数,等他打几拳之后就自然没劲了。又如 “ 七擒孟获 ” ,七 
纵之后把他擒下,他才彻底臣服于你。
     《金刚经》的逐步进深三次第
      那“妄想无性”所需要的招数究竟有几个套路?
      也就是说,让妄想自动停歇需要从哪几个步骤入手?
      一般而言,就是三个步骤:
      一、 从妄想所缘的对象,即“境”(人、事、物)上观其无性。正 
所谓“心本无生因境有,境若空时心亦亡”。
      二、 从妄想所依赖的“法”上入手,彻底斩草除根荡尽妄想的一切 
立足之地。
      三、 从妄想的自身下手,即从“心”上观无性。正所谓“万境本寂 然,因心有起灭”。
      这三层,也就是我们之前讲到的《金刚经》的“三空”:境空、法空、 
空空。它实际上也是 “ 见地 ” 提升的三层步骤 。所以祖师说:“ 禅宗 
不贵行履,只贵见地。”见地越高,妄想停歇的方法越简单、高效!
      这里要做点特别说明:如果我们一时不能上升到最高见地 ,就需 
要如实面对自己生起的妄想。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妄想来了,觉之即无”。 但是当你“觉” 了,它也“无”不了又该怎么办?

之人产生了 “ 吃了蛇 ” 的妄想。一旦信以为真,这炽盛的妄想竟然使 
得他的身体都得了病!此时你再让他放下妄想就很难做到。乃至你告 
诉他,经神医检测,你的身体的确没有任何问题,他仍然会心有余悸。
怎么办?只有你把 “ 蛇影 ” 错觉的来源告诉他,让他真正相信自己原 
先认为的 “ 吃了蛇 ” 本身就是一个虚假不实的想法,然后他的这个妄 
想自然就停歇了,因妄想而生的病也马上就好了。
      所以,禅宗的“妄想无性”是怎么落实的?
   《楞伽经》里接着说 :“ 菩萨摩诃萨 ,独一静处 ,自觉观察 ,不 
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这里要插个题外话:真正的禅宗修法 ,完全是不假外求的,只需 
要 “ 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 ”,最后即可 “ 上上升进,入如 
来地 ” 。我们来看这里具体的修法要诀 ,就是这八个字 “ 自觉观察, 
离见妄想”。
       “观察”什么?就是观察妄想无性。
      提到“观察”,大家不要又落到思维、分别上去了。这里的“ 观察” 
实际上用得很少,因为绝大部分都化解到“见地”上去了。见地足够了, 
只需要“无念”就好,绝大多数是不需要“观察”的。
      观察的结果是什么?就是离“见”和“妄想”。
        “见”可以划归为分别心,
        “妄想”因分别而生,妄想因“分别”而有自性。
        “妄想”如毛,“分别”如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唐译的《楞伽经》就直接说“离分别见”。
       比如我们常讲到的《圆觉经》指示的曰常修行硬功夫一一
       “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 
       这里的“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就可以划为“妄想”;
        “彼我恩爱”就可划为“分别” 。
      因为我们平日太多人我是非的“细分别”,所以便滋生了我们的爱

金刚清源   第十六课

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而此经第三品只解决了其中的 “ 人 ” 而已,因其所悟较小,虽然 
也能守本真心,难免后面还会生疑。疑心一起,则真心失守。所以后 
面才有佛对须菩提的层层破疑。
      所以,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里,从这里结束后,在第四“ 妙行 
无住分 ” 里即开始破疑 ,总共有33疑 。其潜藏的意思即是说:唯一的 
修行即是“降服其心”,破疑也是为了降服其心。很明显,憨山大师解的, 就是针对“发最上乘人“而说。
      所以 ,真正的 “ 禅宗 ” ,不像我批判的那些以 “ 生灭心 ” 为本修 
因的宗派 ,他们搞些没用的 “ 见地 ” 完全就是画蛇添足 ,不务正业 。 
真正的 “ 禅宗 ” , “ 见地 ” 是最根本的 !是修行的 “ 地基 ” ,来不得 
丝毫马虎 。并不是你会听听声音就是 “ 耳根圆通 ”、不起念头就是 “无 
念法 ” 。如果这样,那《 了凡四训 》的袁了凡初见云谷禅师时 “ 三天 
不起妄念 ”早就高出云谷禅师很多了!
      因为“无念法”面对的是一切时、一切处,只有见地足够,才能够 
透过去。所以,整部《金刚经》无关 “ 烦恼 ”、无关 “ 贪嗔痴 ”,就 
是在解决“见地”问题。一部经学完,不是需要你了断多少程度的烦恼、 习气,而是让你了断修行路上的一切疑!
      而最终极的“妄想无性 ”,标准就是断一切疑。所以后面的经文都 
可以用“妄想无性”来概括。
      我们再看天亲菩萨的《论》
      他把我们这两节课讲的第三 “ 大乘正宗分 ” 则定性为 “ 云何住心”, 
后面的第四“妙行无住分”则定性为“云何修行”和“云何降服其心“。
      从第五品才开始破疑,总共有27疑。
      其潜藏的意思即是说:破疑、降心,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修行。
      很明显,这还未达“无修”、“无证”,乃是针对“发大乘者”而说。
      虽然 “ 发大乘者”没有“发最上乘人” 高级 ,但对于本群绝大多

      这时候就需要好好地下来细细观察思惟“妄想无性”!
      这个我们实际上在介绍《入菩萨行论》的时候已经讲过很多了。
第六品 、第八品,其核心就是在帮你观 “ 妄想无性 ”,大家平时要多 
在那里下功夫 。只有把粗重的烦恼降服下去,你的 “一念净信 ” 才可 
能长久保持下去!
      【须菩提与慧可的差别】
      再回到前面的 “ 三个步骤 ” ,实际上 ,这也是整部《金刚经》的 
逐步进深次第 。我们看前面讲的 “ 慧可与达摩 ” 、“ 须菩提与佛祖 ” 
的两个教案中,分别属于什么层次?
很明显,
       “慧可与达摩”属于第三层,直观“心不可得”;
       “须菩提与佛祖”属于第一层。
      因为须菩提的 “ 妄想 ” 中,考虑得最多的是 “ 众生 ” ,所以佛祖 
就从须菩提妄想所缘的对象中的 “ 人 ” 来进行开解。既然所忧虑的对 
象不复存在,所以“忧虑”本身也就自然停歇。
      所以,不论从 “ 第一层 ” 还是“第三层”入手,总的结果都达到“妄 
想 ” 停歇的结果 。“ 歇即菩提 ” ,当歇的那一刻,“ 真心 ” 自然恢复。
      因为慧可是从 “第三层 ” 的 “ 心 ” 得到领悟,所以他能言下大悟, 
以此悟则能长期守本真心。
      而须菩提是从“ 第一层 ”的 “ 境 ”上得到的领悟,即使“境”也不全:
“境”有人和物,有“佛”、有“净土”、有“世界”、有“微尘”,
     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和“心”是什么关系?
     “心”本身又是什么?
     “法”又是什么?
这就是《金刚经》一层层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把 “ 境 ”  、 “ 法 ”、
“ 心 ”全部搞清楚,然后才真正达到“ 断疑生信 ”的结果。你的“无念”

金刚清源   第十七课

2019.1.11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七课
应如是住(1)什么是“住“
      内容提要:
      一、 两种“住心"的区别
      二、 依“四心”而住
      三、 "发心"和"住心"的区别
      四、 高高山顶立:佛乘和菩萨乘在"住心”上的区别
      五、 本经的"住心”和《华严经》的"十住"的区别
      六、 悟则名为住位、不历僧祇获法身
      七、 即生成就的根据
金刚老师:上一节课是本课程第一重要的课。本节课算是第二重要的。
            大家要好好听。
            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十七课——
            【应如是住(1)什么是“住”】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下来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过?
然   之:练习过,老师。
金刚老师:谈谈体会。
然   之:观察到许多人 ,包括自己,起心动念 ,一言一行 ,一念妄动
            皆是妄想!
金刚老师:@然之看样子下来还是得把上节课多看几遍。
然   之:好的老师!

数对佛法了解得不多的同学来说,目前来讲,恰恰是最契机的,听着 
也是最有感觉的。所以也非常有必要讲解出来。从下节课开始,正式 
讲天亲菩萨的“三问三答”。
小   雨:这节课的信息量好大,字字珠玩啊!下来要好好消化一下, 
            感恩老师!
金刚老师:@小雨 这节课是整个《金刚清源》的总纲。下来大家把《入 
             无分别总持经》念一念 ,对 “ 妄想无性 ” 就能快速契入了 ! 
             什么叫 “ 总持 ”  ?就是一法含尽一切法 。无念法就是这样 。 
             而无念法的根本,就是无分别!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六课一
【应如是降服其心(2)祖师西来意:妄想无性】结束!

金刚清源   第十七课

      天亲菩萨的“住心”方法是让人把气球使劲地吹,吹到最大,然 
后就破了。
      憨山大师的“降心”方法则直接告诉他,哪有什么气球,全是妄想, 
放下即是!
     【具体是如何“住”的呢?】
      这里,弥勒菩萨总结出了四条,发四种深心——
       “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
     也就是“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其中,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 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是广大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第一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常心;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是不颠倒心
      如果能发起这四心,那就可以算是住于“大乘”。
      [“发心”和“住心”的区别】
      这里,就新出了一个名词 “ 住心 ”。所以要先谈一下 “ 发心”和“住 
心”的区别。
      前面我们讲的 “ 发菩提心 ” ,不论是 “ 菩萨乘 ” 还是 “ 佛乘 ”  ,
这都是指的“发心”,这个“发心”,相当于确定目标。
      按照世间法的规则,我们在确定目标之后应该做什么?
    (众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讲解)
      确定目标后,我们应该先找实现目标的方法 。如果确定一个目标, 
马上就去落实 ,那叫蛮干。如果还 “ 矢志不移 ” ,那就非常危险 !因 
为万一你的方法与目标南辕北辙该怎么办?
      所以 ,现在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人学佛都学得稀里糊涂 、学得十分

金刚老师:要把上节课运用到具体的实处,大家最核心的要牢记这一 
            点: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全来自我们的分别,离开这个“分                    别!”,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什么 “ 美丑 ”、“ 是非”、“善恶”、 
           “正邪 ” 乃至 “ 佛魔”、“ 觉迷 ”,全是我们自己人为分别而来。
然   之:分别是皮,妄想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金刚老师:@然之 对!这就是“皮”,所谓妄想,就是这皮上的毛! 
           自心本自清净,本无这些东西。大家凡事要以此为立行之本。 
           不论发生天大的事情,乃至过去做了天大的罪恶,大家也要 
           以此为本,坚信一切皆是我妄自分别而有。
           所以,所谓“ 妄想无性 ”,就是要让大家放下分别! “ 分别 ” 
           是妄想之根,是一切烦恼之源 ,是生死之本。不论你现在处 
           于什么层次、发没发菩提心 ,这个根本原则都是可以随时运 
           用的,用了就得福!
     【两种“住心”的区别】
金刚老师:下面正式开始我们今天的课。
      上两节课我们讲了憨山大师的 “ 两问一答 ” 。今天我们开始讲天 
亲菩萨的 “ 三问三答 ” 。我们先讲一下两者的大略区别,好让大家能 
从源头上把握,从而不掉进“法”里去一一
      憨山大师的 “ 一答 ”,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对“妄想”本身进行化解, 
属于快刀斩乱麻的方法 。釜底抽薪 ,一招制敌 ,然后立即回归真心。 
所以叫“降心” O
      而天亲菩萨的“三答”,第一答是菩萨应怎样 “ 住 ”于大乘 。他用 
的方法是顺着妄想走 ,让妄想不断地发,发到无可再发之地,发得近 
似真心,然后舍妄归真。所以称“住心”。
      打个比方:好比吹气球,“气球”代表妄想。

金刚清源   第十七课

总不出“太子”的位置一样!
      所以,后面的 “ 云何修行 ”皆是以此原则为修行,正所谓 “安住 
大乘心,善开方便门”。
      本经的“ 住 ”是住而无住,所以后面讲“云何修行”的第四分即是 
“妙行无住”。
     “云何降心”,皆是为了使心不偏离此原则而降。
     “无住”是真住。为了让菩萨对“无住”死心塌地,所以便讲了 “无 
住”的无量福德。
     【高高山顶立一佛乘和菩萨乘在“住心”上的区别】
      当然,并不是任何一乘佛法都可以这样一次性“住”上去的。
      这里要谈一谈佛乘和菩萨乘在“住心”上的区别
      因为本经是为 “ 发大乘者 ” 和“ 发最上乘者 ” 说,所以它的基本 
见地都是建立在 “ 众生本来成佛 ” 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一个初 
发菩提心的人,即可直接让他们一步到位,以佛心为己心。这就是我 
们常听到的“以果地觉为本修因”。
      我们来比较一下,我们非常赞叹的《入行论》实际上就没有这种 
概念,而是在发菩提心后一步步地通过六度修习,不断破烦恼开智慧, 到了般若(《 智慧品 》)的时候才有类似的概念出现 。但即使这样, 
它已经很不错了,从始至终都确保学佛人能行走在大乘的道路上 。而 
对于那些诸如 “ 道次第 ”之类的所谓菩萨乘 ,对本经的 “ 四心 ” ,就 
想都想不到了!他们压根不相信自己本来成佛 ,所以他们虽然发了菩 
提心,但根本不敢(主要是想不到)以佛心为己心,所以只能从“人道、 天道 “ 的基础上一步步向上提升。
      所以,我们常听到一句话:“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辛苦?原因就在确立目标之后就马上去蛮干了。费尽艰辛干得精疲力 
竭,最后才发现自己干的与当初的目标竟然风马牛不相及! 
然   之:学佛要先找到善知识太重要了!
金刚老师:所以,就在佛门里流传出这样一段似是而非的话——大小 
            乘的差别只是在发心不同。我把它定性为 “二号邪见 ” 。它 
            造成的后果就在于使得很多发了大乘心的人心安理得地沉醉 
            于小乘法 。当然 ,也让很多原先安心于小乘修行的人中招, 
            去忙忙碌碌干了很多 “ 普度众生 ”的事,实际上是不务正业。
      所以,我们在确定目标之后应该做什么?
      应该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去选择与之相应的方法,使自己的心与目 
标相一致!
      这个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与目标相应的层面上,就叫“住心” 。
      还是来打个比方,大家就能更加明了:
      比如有人发心要做皇帝。 “ 做皇帝 ” 是发心,是确定目标。然后 
又该怎么用心呢?应该努力学习,像皇帝一样来考虑问题。但世间的 
皇帝是要取决于自己的福气,它相对来说比成佛要难多了,因为不是 
每个人都有机会、都有潜质。
      而成佛就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佛的潜质。
      所以 ,一旦我们确定好了成佛的目标后 ,就可以把心直接 “ 住 ” 
到与佛最相应的位置上去。从“ 皇帝 ” 的比喻上讲,就是说可以直接 
做 “ 太子 ”。当然在佛法里也叫 “ 佛子 ” 。所以,“住心”形象的比喻, 
就是我们要直接住到 “太子 ” 的位上去,然后像太子一样,一切以皇 
帝的心为自己的心。
      所以,把心住在佛指示的此“四心”上,就等于“住 ”在了太子(佛 
子)的位置上了。此 “ 四心 ”也就成了佛子成佛之前一切修行的总原 
则。不论怎么修行,都必须遵循此原则。这就像 “太子 ”不论做什么,

金刚清源   第十七课

生不灭心”修得不生不灭的佛果。
      如《梵网经》云:“卢舍那佛心地,初发心中所诵,一名戒光明 
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 
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梵网经》又云: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当然,《华严经》里也有顿教,所谓 “ 初发心即成正觉 ” 即是。 
但在渐修中,52个位次的菩萨 ,直到十地菩萨才开始修习金刚三昧, 
也就是无念法 ,然后才直入成佛。而本经所开示的就是 “ 金刚三昧”, 
也就是说我们的修法,和十地菩萨是一样的。
      还是拿“太子“喻作个比方——
      渐修的“住”地菩萨,就相当于经验极其丰富的大臣。
      而《金刚经》所教化的对象,就相当于刚出生的婴儿太子。
      太子就是太子,虽然年龄极小,没有经验。但位置决定格局,智 
慧很快便能超过大臣,长大后自然就是皇帝!
     【悟则名为住位、不历僧祇获法身】
      所以,憨山大师言:
     “是知此戒,
      不易悟,悟则名为住(十住)位;
      不易行,行则名为行(十行)位;
      不易通,通则名为向(十回向)位;
      不易净,净则名为登地(十地)位;
      不易忘,忘则名为入佛位矣。”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可能是憨山大师为了给后世禅宗学人打气而 
作的方便说。因为他们确实不敢相信,悟了就可名十住位。因为这里 
的住,可是住“法身”。
      这里要作点具体说明:

      这就能很好解释它们的差别——
        “高高山顶立”,就是指在发心后要一步到位把心 “住 ”到佛心上; 
然后以此所住之心为一切修行的根本 ,时时处处保养好自己的佛心, 
就叫“深深海底行“ 。
      所谓“深深”,就是说一切“行”要以“佛心”为根本。
      如果光发了菩提心,而不努力把心“住”到佛心上,那就只能叫作“高 
高山顶望 ” ,说难听点就是坐井观天 。如果修行不以心为根本,还要 
执着于从 “ 人道 ” 上升到 “ 天道 ” 之类,那就只能叫 “ 井底之蛙行 ” 。
包括很多“发大乘心而修小乘行”的,都属“井底之蛙行” 。
      所以 ,大乘戒律上一般都要求发大乘心者不能与小乘行者同行、 
同吃、同住。就是为了防止他们被小乘拖下水,而成为“井底之蛙行”。
      【再谈谈本经的“住心”和《华严经》的“十住”的区别】
      我们一般所了解的“住”,实际上最多是来自于《华严经》。《华 
严经》把菩萨修行划分为 “ 十信 ”、“ 十住 ”、“ 十行 ” 、“ 十回向 ”、 
“ 十地 ” 、“ 等觉 ”、“ 妙觉 ” 总共52个位次 。其中 “ 七信位 ”  就断 
了见思二惑,断烦恼功夫和阿罗汉相同,已经出轮回了。到了 “初住位” 
即见法身,为法身菩萨。所以,“住”其义即为住法身。
      如果按这个标准,那我们就永远连谈“住心”的资格都没有了。
      那要如何看待两者?
      应该这样看——这里的52个位次可看作是渐修的路径,还不是以 
果地觉为本修因 。虽然相信众生本有佛性 ,但认为佛性被烦恼覆盖, 
需要渐次了断烦恼才能使佛性现前 。所以,就他们了断烦恼的功夫上 
而言 ,不说初住位 ,即使是初信位也比我们现前的凡夫高出很多的。 
我们跟他们是根本没有可比性的。
      但如果从 “ 高高山顶立 ” 的角度看,我们就比他们有更大的优势! 
因为我们起步的层面比他们高 !我们是以 “ 果地觉为本修因 ”,以 “不 

金刚清源   第十七课

      不易通,通则名为向(十回向)位;
      不易净,净则名为登地(十地)位;
      不易忘,忘则名为入佛位矣。
      古禅师有云 : “ 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过 
去的禅宗祖师,悟后一般需要保任一二十年才能证悟,有些人觉得时 
间长了。其实是他不知道证悟的是什么。 “ 证观音圆通 ” ,这个证悟 
就是证法身成佛果!这要在渐修的法门里,是需要几大阿僧祇劫才能 
办到的事,用此法门一生成办,这已经是捡了天大的便宜了!
      当然, “ 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 。” 这只是某 
位禅师特定的修行经验  。重点只是在强调 “ 闻水声”对消除妄想的特 
殊作用。修耳根圆通不需要一味闻水声,闻水声只是前期必要的辅助 
方法。实际上也没几个人可以三十年一直都在水边闻水声。成佛没有 
固定的时间限制,最快的如《法华经》的龙女,顿时便可成佛。修耳 
根圆通,果真能随时随地 “ 所入既寂、尽闻不住 ”持续用功,那是根 
本不可能还需要 “ 三十年 ” 的 。如果不间断地用功,即使念佛,“ 一 
日或七日 ”皆能得念佛三昧 ,何况是耳根圆通!如憨山大师,听了别 
人闻水声证圆通,他也去闻水声,没几日便能入定了。
      当然,有些人对于一生 “ 证圆通 ” 还是不敢承担 ,这也不要紧。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了生死 ,那只要我们把无念修习纯熟, 临终仍正念 
不失,生死即得自由。
      如宗密大师所言:
     “但可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 ,妄念 
若起 ,都不随之,即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 ,所向自由, 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 易粗为妙。”——《又答山南温尚书所问》
     《 楞严经 》里观音菩萨的 “ 耳根圆通 ”  ,按憨山大师的说法,你 
若能修到最初的“闻所闻尽”,即得我空境界,初证无生法忍。

      憨山大师此话一点水分都没有!如果能悟,就是住法身。为何?
      因为渐教不认为烦恼即是菩提 ,必须断掉烦恼才能现法身。而站 
在 “ 金刚般若 ” 的角度来看 。万法自如如,无处不是法身。八识即是 
如来藏,烦恼性即是菩提性。
      所以,只要能悟此 ,那我们就实实在在的 “ 住 " 在法身中,而不 
是一个概念!
      因此,在《 楞严经》里,才在第三卷末,阿难在理上还并未悟透 
的时候,就已经发出了感慨一一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不历僧祇获法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在我今天未听佛开示前,一直是活在颠倒见里,总认为如果要获 
得法身 ,必须要修几大阿僧祇劫才能办到。然而今天经佛开示后,扭 
转了我的颠倒见,我立即发现:我随时皆处在法身之中!
      所以,我看那些高僧大德对《楞严经》的注解,我只要看看他们 
对这一句是如何解释的。如果他们认为这是阿难 “ 证 ” 得了法身或是 
所谓的“方便示现”,那这样的注解就可以丢进垃圾桶里去了。
     【即生成就的根据】
      所以,《大般涅槃经》佛就有这样的话:
       “善男子,若有众生发心始学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书持读诵亦 
复如是,虽未具足位阶十住,则已堕于十住数中。”
      因此,大家要能当下承担,自信自肯!
      如果哪天信心不足,要把憨山大师这段话当咒语一样来念一一
      是知此戒,
      不易悟,悟则名为住(十住)位;
      不易行,行则名为行(十行)位;

金刚清源   第十八课

2019.1.18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八课
应如是住(2 )广大心
      内容提要:
      一、 什么是"众生”
      二、 众生只是“有情”众生
      三、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的“之类”
      四、 发"广大心"的实际意义
金刚老师:今天开解《金刚清源》第十八课一【应如是住(2 )广大心】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还记得“降心”和“住心”的区别么? 
然   之:“住心”——应该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去选择与之相应的方法, 
            使自己的心与目标相一致。这个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与目标相 
            应的层面上就叫“住心”。
金刚老师:@然之 【赞】那“降心”呢?
然   之: “ 降心 ” —— 采取的方法是直接对 “ 妄想 ” 本身进行化解, 
            属于快刀斩乱麻的方法,釜底抽薪一招制敌,然后立即回归 
            真心,所以叫“降心” O
金刚老师:@然之【赞】【赞】
然   之:@金刚老师 【花】【茶】【抱拳】
金刚老师:在具体讲“住心”之前,大家一定要把两者的区别牢记清楚! 
             否则便会掉进去。
             我们的修行要以“降心”为根本,“住心”为辅助。
              “降心”,相当于“无念”;“住心”相当于“观妄想无性”。

       如果信心不足,还是想求生净土,那就如《无量寿经》所言:“若 
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即得往生。”
      所以 ,修习禅宗 ,那完全是进可攻 、退可守的最佳首选 !当然, 
并不是说只要明白这一品的 “ 住心”就算是 “ 悟则名为住位 ” 。这个悟, 
也就是我们讲的 “ 明菩提心 ” ,这需要整部《 金刚经》来解决 。当你 
学了此经后 ,能像黄璧断际禅师说的那样 ,就算是悟了—— “ 菩提无 
所得。尔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七1果一【应如是住(1)什么是“住”】结束!

金刚清源   第十八课

      第二、众生只是有情众生
      这个本来不用多说,但因为确实现在很多学佛人都堕入了 “ 无情 
众生亦有佛性 ” 的邪见里去,所以需要说明 。《 金刚经 》六版本中, 
其它五版本都没有说得那么具体,唯有玄奘法师的版本说得很具体—— 
 “所有诸有情,有情摄所摄”。
      也就是说,众生的范围包括——有情、有情摄所摄。
      有情,就是独立的众生;
      有情摄所摄,就是依附在无情上的众生。
      如《十诵律》中佛说:“众生者,谓树神、泉神、河神、舍神、交道神、
市神 、都道神 、蚊虻 、蜻蝶蛛蝶 、啖麻虫 、蝎虫 、蚊子 。是众生以草 
木为舍,亦以为村、聚落城邑。”
      为什么一定要把“有情”、“无情”分清楚?
      1、 如认一切 “ 无情” 为有佛性 ,那成佛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前面 
探源的时候 ,我们已经知道了 : 一切 “ 相分 ” ,不过是我们的八识所 
现的相而已 。相随心转 ,如果这一切相都各自有佛性 ,那等于是说我 
们的心对一切相根本没有转化能力 。既然没有转化能力 ,成佛有何意 
义!
      2、如《楞严经》所言:“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 草木为人 。人死还成十方草树 。无择遍知 。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知无 
知执。”这里的“堕知无知执”,主要是这两类:
      一是无知为有知 。草木本无神识 ,所以吃之无妨 。但如果认其有 
神识 ,则吃之亦有罪 ,人则无法生存 。其次,一切无情之物既然都是 
未来佛 ,那对桌子板凳也得一一恭敬顶礼 ,人则无法生活 。最为典型 
的当属净空法师大肆宣扬的  “ 水知道答案  ”  ,他的一系列歪理邪说完 
全扰乱了世人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称之为“野鬼教”。
      二是有知为无知  。如果认为无情众生有佛性 ,那就可以像有情众 
生一样给他们受三皈五戒 、授记成佛 ,无情众生和有情众生在 “ 成佛” 
上就完全平等 。 这样无形之中就把本有佛性的有情和没有佛性的无情 

           无念的落实,要以“耳根圆通”为基础。
           这个 “ 大自然流水声 ” 大家把它下载下来。用它来协助 “ 耳 
           根圆通 ”的修习,效果是极佳的 。用紧密不断的流水声截断 
           我们的生死洪流,这是末世众生降服妄想最利的宝器!它不 
           但出世间很厉害,世间法也很厉害!
           昨天上火,又犯牙疼,用此水声修“耳根圆通”,疼痛立止。
           连续三个小时,牙疼全消!如《心经》所言:“度一切苦厄!” 
           大家要从多方面积攒信心,多多修习。
金刚老师:好,我们就把“降心”这一块交给“耳根圆通”。
      今天正式开始我们的“住心”。
      上次我们把“住心”比作“吹气球”。“气球”就代表妄想。
      之所以要吹,是因为还不明真心,不知无念,还非常依赖妄想。
      所以,“住心”就是随顺着妄想,让它发挥得与佛相应。
      上节课谈到总的是发“四心”而住,第一个心即是“广大心”。
      我们看经文 ——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 
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这里我们要一步步地解析:
      第一、什么是“众生” ?
      从源头看,“ 众生性 ” 就是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本来 
是佛 ,因为不识一真法故起颠倒 ,转真心为八识 。将真智妄为能见、
能觉 , 是为“见分”。与“见分”相对,转真空为“相分” 。然后再于“相分” 
中挎取极少分四大(五蕴身)执以为我。此即为 “ 众生 ” 。所以,众 
生在佛家的定义 ,即是 “ 众缘和合 ”、“ 五蕴和合 ” 、“ 色心和合 ” 。 
所以 ,大家首先要明白 :“ 众生 ” 其根本就是佛性 。随其反源程度, 
是故它的 “ 和合 ”性就越来越不明显。因此才有本经所说的诸类差别。

金刚清源   第十八课

      二、 若有色、若无色;这两类划分,是按“依止差别”来划分的—— 
      有色众生,对应的即是有色界;
      无色众生,对应的即是无色界。
      前面的四类“受生差别”属于欲界天以下;
      这两类的“依止差别”则高一层,属于修行人,修禅定方能得生。
      三、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四类是按“境界差别” 
来划分的——
      轮回中的三界无非就是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其中欲、色二界 
前面已经包括尽了。
      这四类刚好就与无色界“四空天”相对应:
      有想众生——空无边天;
      无想众生 识无边天;
      非有想众生——无所有天;
      非无想众生 非想非非想天O
      这就是  “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  “ 广大心 ” 就是要把这“所有一 
切众生之类 ” 都度之成佛 !这就像我们建一座学校,首先要知道我们 
教育的是哪些对象 。如果这个没搞清楚,那很多时候搞着搞着,自己 
反成了对方所教育的对象!这个不可不小心 !这个工作,不论是我们 
成佛以前还是成佛之后都是要干的。所以此心不可不发、此事不可不做。 
尤其是成佛以前,多发此心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实际意义的。
      最后,再讲讲发“广大心”的实际意义
      一、不发“广大心”就必然掉入世间心
      拿我们讲的《 论语解毒 》为例 。所谓 “ 仁义”实际都是在针对此 
地球上的 “ 人 ” 而言 。能够爱所有的人 ,称为仁 ;只能爱局部的人, 
称为义 。这在世间法的角度上看,是很高大尚的了,但相对佛法的“一 
切众生 ”,那还是非常低级的!
      所以,很多学佛人为什么最后都掉进世间法里了,为什么都去搞

混为一类。相比而言,有情众生还不如无情众生,因有情众生还有各 
种贪嗔痴慢,还会造下杀盗淫妄。造成的结果就是让学佛人以“无知” 
为榜样,陷入“无知”之执,丧失信心。所以凡是持这类邪见的邪师们, 
都是清一色地阻止学佛人读诵大乘经典,越学越糊涂,像草木一样无知。
      第三、“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的“之类”
      前面讲了 “众生”、“有情”,下面我们讲第三点——
      为什么本经那么短的文字还要把众生的具体类别细化清楚?
      首先,就是为了来区别于“无情”的,如果无情也有佛性,类别 
的细化就没有意义了。
      其次,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  “ 住心 ”  ,如果我们光知道个 “有 
情众生” 的概念而没去细化 ,那久之必然模糊化 。心中只有一个笼统 
的“ 众生 ” 概念 ,遇到众生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众生。比如儒家 ,孟子 
在和告子辩论的时候就明确说人的本性和畜生的本性是不同的 。基督 
教就明确说一切动物皆是上帝赐给人的食物,但他们也经常嘴里喊“慈 
爱众生”。所以,如果不细化,“众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口号。
      然后我们再来看此经分的这几大类:
      《金刚经》总共分了 10类 ,我们上次讲12类 ,是按《楞严经》 
里的划分,多了 “ 非有色 、非无色 ” 两类。《楞严经》的12类化分, 
总体是以横向罗列的,把所有奇奇怪怪的众生都囊括在内了。而《金
刚经》的10类化分,更主要是从纵向来划分的。
宗密大师把它分为三层:
      一、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这四类划分是按“受生差别” 来分的一一
      天人、地狱众生,主要是化生
      鬼通用胎生、化生两类;
      人主要是胎生
      畜生则最普及,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有。

金刚清源   第十八课

      魔,_般指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天主就是魔王波旬。
      学佛人之所以最后落入这些道里,实际上就是“广大心”不牢所致。
      三、发“广大心”能帮我们放下妄想。
      我们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妄想,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发心没达 
到最广,总给它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当你的心发到尽虚空、遍法界了, 
没有了上升空间,妄想自然便会停歇。虚空无尽、法界无量,这些都 
大到了  “ 无 ”,所以也超出了我们思维的局限。当超越了我们思维局 
限后,我们才会老实,才会虚心地向佛学习,学无量法门,来整治我 
们的无量的烦恼。
      所以, “ 广大心 ” 不可不发!即使我们常守无念法,它也是我们 
不断向前的根本动力!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八课一【应如是住(2)广大心】结束!

儒家了?
      就是因为他没有发“广大心”!
      有些人以自己能度多少数量的 “ 人 ” 而骄傲,殊不知在 “一切众生” 
的角度看来 ,是无比的荒唐 !他们不细观 ,“ 一切众生 ” 不只是这个 
地球的众生,而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当前我们所生存的地球, 渺小得像微尘一样!何况又是这地球里面一小地区的 “ 民族 ” 、“文化” 
之类!
      很多学佛人为什么急于普度众生呢?
      实际上他们是对 “ 一切众生 ” 的 “ 时间 ” 上没有深入观察,每一 
众生都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 ,我们这一生在地球的时间短得就像流 
星划过一样。既然这样,度众生又为何急于一生一世呢?
      所以,如果不能从 “ 一切众生 ”的层级 、空间 、时间上细细观察, 
那学佛人就很容易堕入世间法里。最后就成了《华严经》佛所说的:“忘 
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二、不发“广大心”就必然掉入外道。
      前面讲了  “ 一切众生 ” 的纵向划分。它的核心意义就是——只要 
是还在轮回道里的 ,任何众生都是我发菩提心后所要教化的对象!也 
就是,发了 “ 广大心 ” 之后 ,用心的起点就是要超出轮回道内一切众 
生的。从 “ 见地  ” 的角度打比喻,就是要把轮回道内一切众生“踩”到 
脚下的 。不论他们目前看起来比我有多高、多有智慧,他都不是我学 
习的对象,而是我要教化的对象。所以,“ 三皈依”中的第一 “ 皈依佛” 
最基本的就是此义,只能依“佛”,不能依其它一切外道、天、魔。
      外道,拿现在来说,最明显的就是儒、道,更多的是指世间学说、 
邪教。
      天,欲界、色界、无色界天,比如我们常听到的“玉皇大帝”就类 
似于欲界仞利天主;

金刚清源   第十九课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众人无应答.......
(老师主讲部分)
金刚老师:大家回答不出来,这就非常正常。如果全都说尽了,就不 需要这“第一心” 了。
具体原因有三点:
       一、 此经的祈请人本来就是出了轮回的阿罗汉须菩提,他们之前 已经认为阿罗汉已是最高境界,只是唯一和“佛”有点形式上的差别 而已。他们只能看到六道内的一切众生,不承认在“阿罗汉”和“佛” 之间还有什么“菩萨”之类。
         二、 发“菩提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他们回小向大。如果把六道 外的辟支佛、菩萨也加上去让他们普度,这些都比他们高,那只会给 他们带来疑惑。因为已经“所作已办”的二乘人和“轮回不退”的菩萨, 他们只属于已成的佛来度化,不属于未来佛干的事。沉缅于偏空的二 乘人,他们住在三昧里一住就是几万劫,佛也无可奈何,只有等他们 出三昧才能度化。初地菩萨即受佛的灌顶加持,只有佛才能做他们的 老师。
         三、 撇开本经特定的当机人来看。凡是能出轮回的人,等于都是 发了 “菩提心”的人,区别只是在于发的这个心存在着“真假”、“大 小”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在最初发心时是很难完全分辨出来的,它 只能在见地上来解决。
所以,在“广大心”之后,还需要一心——“第一心"。
先看经文——“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这段经文最核心的就是“无余涅槃“ 。
所谓“第一心”,即是说:我把一切众生度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就是要把他们度到“无余涅槃”这个程度才肯罢手!这个“无余涅槃”

2019.1.25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十九课
应如是住(3 )第一心
内容提要:
一、 为何“一切众生”并未涉及“四圣法界”
二、 从"世间、中间、出世间"的层面来比较“第一心"
三、 什么是“涅槃”、“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四、 从“最上乘”的角度看“第一心”的重要意义
【为何“一切众生”并未涉及“四圣法界”】
金刚老师:上节课讲了 “广大心” 。大家还记得“一切众生”的范围么? 
吴铭:有情众生。
金刚老师:一切“有情众生”的范围又包括哪些呢?
然 之:《楞严经》共12类,《金刚经》共10类。
石超:有情、有情摄所摄。
金刚老师:很好!具体讲就是“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如果从“佛"的角度来看,这个“一切众 生”还漏掉了些什么?
圆净:二乘,菩萨乘。
金刚老师:@圆净 不错!你心很细!
很明显,所谓十法界,它只涉及了 “六凡法界”,并未涉及“四 圣法界” 
除去“佛”,也就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不在范围之内。

金刚清源   第十九课

该把自己和众生度向何方,所以严格只能称为外道。如果能谨守“治世” 的本分,那就是顶级的“世间法”。如果妄自拔高,盲目涉足出世间, 那只能划归为外道。未能出轮回,所修一切只能成为人天福报。
“出世间”里,大体又有三类——
首先是阿罗汉、辟支佛。
          因为他们自己出了轮回,已经入圣人行列,所以首先得承认他们是“觉者”。         但如果从“觉他”方面来看,他们就连前面“世间”和“中间” 两类都不如(我们已经知道,他们那些“愿众生健康、快乐、平安” 之类的,只是一个虚愿而已)。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度众”之心,完 全是“自了”。而其他两类人是有度众之心的,只是因为自己的层次 所局限而已。所以,相对于“第一心”,阿罗汉、辟支佛他们什么都 没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发菩提心”就是为阿罗汉、辟支佛 量身定制的。
其次是“藏(经律论三藏)教佛” 。
         也就是小乘佛,如小乘人眼里的化身释迦佛。他们也发了大心, 要普度一切众生。但骨子是小乘见解,所以普度的目的,是希望让众 生和他们自己一样成就阿罗汉果。比如《圆觉经》里佛说的:“善男子, 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 半偈。”佛说的这类人就与“藏教佛”路线的人很相应。所以我们应 该注意到:有些发菩提心的,他们是为众生得到“永恒安乐”而成佛。 这类发心,如果不到“住心”里去提升到“第一心”,那很容易就退 回到小乘心。小乘人都有个特点,大家要记住:他们所依的佛,都是“化 身佛”。
最后来看“权教菩萨”。
          这类人能看到小乘的不足,属于“自觉”;也有心普度一切众生, 属于“觉他”。所以,通常所说的“菩萨”就是他们。但由于未能领

我们之前在介绍“阿罗汉”的时候已经讲过一些了。简言之,就是无 上佛果。
【从“世间、中间、出世间”的层面来比较“第一心”】
         这里,我们可以作几层比较,大家就更加清晰什么叫“第一心” 了。
先看世间
         我们先看一般的世间善人,他们也到处行善捐款,但所解决的无 非就是众生的物质贫困(致富)、知识短缺问题(希望工程);乃至 大到“伟人”(人王),他们解决的无非就是一国众生的温饱、健康、 乃至“大同世界”而已;这两类,说到底关注点主要只在于众生的“身 外之物”。
         还有一般世间号称的所谓“菩萨”,他们解决众生的问题也就是 这些,只不过是说他们解决问题时的用心真诚罢了。
        总而言之,都是在众生这短暂的一生里打转。因为他们自己是迷 惑的,所以也只能把众生普度到相应的低级层面。
        “菩萨”叫“自觉觉他”,以上这些人顶天了也只能叫作“以盲引盲”。 所以一些人把“伟人”当菩萨、甚至当佛,这只能彰显他们的无知。“伟 人”就是伟人,不过是因为做了在世间人看起来伟大的事而已。但“伟 人”不是高人,更不是菩萨、佛。这个一定要区别清楚。否则你的“修 行”必然被世间法所俘虏!
         再看“中间”
         为什么叫“中间”呢?这不过是一个介于世、出世间的方便定位 而已。比如基督教,他们就比前面的高一层,他们能看到人的一生是 苦痛无常的,所以他们普度众生,是以把众生普度到天堂为目标。虽 然未到佛家的“出世间”,但已经比前面高很多了。
         再看“出世间”
         因为“天堂”属于佛家六道,福尽仍然轮堕,所以不能称为出世间, 只有出轮回才能称为出世间。至于儒家等,他们实际上不知道究竟应 

金刚清源   第十九课

悟佛乘,所学不究竟,所以这类“菩萨”普度众生,没有顶级的标的物, 只是一个笼统的“成佛”。他们不相信自己和众生本来是佛,执着于 佛必须是修成的。所以勤修六度万行,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终于证得我、 法二空。转“生死”为“真如”,执“白净识”为佛,皆未证入“一心” 。
       这类菩萨所依的就不是“化身佛”。从他们初发心到成佛,所依 的都是“报身佛”。所以特别注重“福慧双修”,成“两足尊”之报 身佛。
        因为都不能证入“一心”,所以,以上诸种,都不能称之为“第一心” 。
       【那我们来具体看这“第一心”是什么】
        首先要先弄明白“无余涅槃”的意思。
        先看涅槃。涅槃,旧译作“泥沮”,就是灭度、寂灭的意思。我们 现在称某人“圆寂” 了,意思就是“涅槃” 了。之所以这样叫,乃是 因为随顺凡夫和小乘的根性。因为对于人死后究竟是什么归宿,凡夫 和小乘都有自己的一个结论,所以佛祖随顺之讲“涅槃”
惠能大师就把它解释得非常清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本来哪有什么“生死”、“涅槃”,
全是一心而已。此心随时随地皆常住常放光明,只是因为众生颠倒才 产生各种各样的妄见,学佛人彻底回归此心,即方便称为“涅槃” O
但是,凡夫不解,认为是人死如灯灭;
外道(如儒、道等)执着死了就因果自消、一了百了;
小乘人把它当作无所作为的空体;

这些都是颠倒情识妄见而已,如果总结下来,就是六十二种邪见。
所以,本无“佛”可成,离一切诸邪见就是佛之知见!
这个“无上大涅槃”,不管众生怎么看它,它就是它,与它本身毫 不相干。
所以,才有佛言:“一切法但有言说,而无实义。”
        从这个角度认识“涅槃”,那“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就一 目了然了:
本是一心,执于世间层面是“有漏心”;
阿罗汉、权教菩萨是“有余心”
         阿罗汉只把五蕴身搞空,将“一心”执为无作的“涅槃”。虽然“不 受后有”(此“后有”仅是轮回而已),但尚有余事未了。所以称为“有 余涅槃”。
此“余事”为何事?
         从“相”上来看,于一切相中,只解决了五蕴身的问题,而未解 决身外一切相的问题。
         从“生死”角度看,他们虽然超脱了轮回,但没有彻底解决“生死” 问题。
         因为“生死”有两类:一类是分段生死,一类是变易生死。
         阿罗汉只解决了 “分段生死”,仍有“变易生死”。
“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是什么怎么来的?
         凡夫处在生死轮回之中,不断在六道舍生受生,是为“分段生死”; 小乘人知道“分段生死”是由贪嗔痴造成的,所以阿罗汉灭了贪嗔痴, 解决了 “分段生死”。也就是前面讲的“五住地烦恼”的前四个:见 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但后面第五个“无明住地”却丝毫没有解决。这个“变易生死”就是靠“无明住地”维持的。 自身及身外一切相,皆由无明而生;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皆未成佛,

金刚清源   第十九课

皆依无明而住,故有“变易生死”。
        所以,阿罗汉的“有余涅槃”,离佛的“无余涅槃”的路还很遥远, “余事”还很多!
        我们前面讲到,圆教“七信位”菩萨所断的烦恼就相当于阿罗汉 境界,而圆教总共有52个位次。也就是说,阿罗汉的“涅槃”,距“无 余涅槃”还有45个位次!
        乃至权教菩萨,虽然“成佛”,但证得的仍是“一心”之“净”的一面, 仍未得“一心”。故仍有“余事”未了,不能称为“无余涅槃”。
        所以,“无余涅槃”就是“无上大涅槃”,就是我们的“寂灭一心” 。
        相对于前面讲的“化身佛”与“报身佛”,这个“寂灭一心”就是 “法身佛”!
        是故《金光明最胜王经》佛说:“善男子,如是受化诸弟子等, 是法身影。以愿力故于二种身(化、报)现种种相;于法身地无有异 相。善男子,依此二身(化、报),一切诸佛,说有余涅槃;依此法身, 说无余涅槃。”
        所以,只有令一切众生皆至“无余涅槃”,也就是成就“法身佛”, 才能算得上是“第一心” 。
【从“最上乘”的角度看“第一心”的重要意义】
         有人会问:既然“藏教佛”和“权教佛”成就得那么低,都需“三 大阿僧祗劫”才能成就,那我们要成就最上的“法身佛”,岂不更是 难上加难?
       这种想法在世间法里看似很有道理,但在“最上乘”来看,就完全颠倒了。
        那些成就“化”、“报”佛的,之所以需要“三大阿僧祗劫”, 其根源正是他们自己执着造成的——

      最低的,他们根本不相信人能成佛,所以特别在乎“授记”问题; 
      低的,他们相信人能成佛,但根本不相信人人有佛性;       更高一点的,他们相信人人有佛性,但执着于佛性被“污染” 了, 所以必须要转染为净方能成佛。       但站在“一心”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无中生有的颠倒,因为认颠 倒为真,所以成佛才长路漫漫。        而修习“最上乘”,首先就远离颠倒见,知道真心常在,“无明” 本空。“染”、“净”皆是对待,“生死”、“涅槃”本是妄见。所 以不需要先做“转染为净”的工作,当下于“染”、“净”、“生死” 中就可以起修。而且是以不生不灭的“真性”起修。不需要走“化身佛”、 “报身佛”的弯路,直接修“法身佛”。一旦得“法身佛”,“化身佛”、 “报身佛”顿时具足!这就是“第一心”的重要意义所在!         因此,我们以后再发愿,就不能再稀里糊涂,不能笼统地说个“令 众生得乐安”、“令众生皆成佛”,而应明确知道:是“令入无余涅槃(令 成法身佛)”。只有认准这个目标,矢志不渝,才能确保我们成就的 是真佛,而不会掉在凡(人天)、小(二乘)、权(权乘)、外(外道) 之中。         所以,最后再以我们多次提到过的最标准的“佛乘发菩提心”发 愿文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 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一《礼佛大忏悔文》
这里的“唯依最上乘“就是成就“无余涅槃“根本正因!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十九课一【应如是住(3)第一心】结束!

金刚清源   第二十课

2019.2.22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课
应如是住(4 )常心、不颠倒心
内容提要:
一、 但能“无念”则不必忏悔
二、 天亲菩萨的常心”
三、 宗密大师的常心”
四、 破除“有众生得度”的三把利刃
五、 “常心”就是“无念”
六、 ''四心”的关系
七、 ''不颠倒心''是后面经文的总纲
【但能“无念”则不必忏悔】
金刚老师:今天是新年的第一课。
本来此课是要放到去年最后一课的,考虑到年关时节,所以 就推到今天了。
现在正月十五也已经过去了,想必大家已经基本把心从节日 中收回了吧?
还记得年终以前对大家最后的叮嘱么?
立静:多看看《诚意歌》。
苏 珊:过节时,安心过节。
金刚老师:@苏珊 【强】我说的就是这个。
《入菩萨行论》云:

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
大家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过节的时候就尽情过节吧!
金刚老师:如果都能按这个叮嘱去做,想必很多人在春节期间都感觉 
          放逸、懈怠了吧?立静:是懈怠了。苏 珊:老师,我觉得这是我过得最舒服,和谐的节了。亚 岑:老师,俺一向逢过节过年比平常日子热情还低。金刚老师:@苏珊 你境界大步提升了!苏 珊:谢谢老师鼓励!金刚老师:有些人通常就会感到不安了,觉得修行退步了,于是又开 始了 
           忏悔自责。然后“心散亦应安”对他又成了一个难题。
心安也好、不安也罢,都无所谓对错,这要因人而异。但本 群的学员应当立意高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忏悔。什么是不 必要的忏悔?就是不论你做了什么,只要下一念你还能、还 准备回到那“一念净信”上,那你做的忏悔就是不必要的忏悔!
时刻要明白:“一念净信”就是最高的忏悔!任何自作的干 扰都是倒行逆施!
所谓的“心散亦应安”,我们应把它提到这个高度,然后我 们的心才能渐渐远离挂碍。
当然,如果你目前的罪恶感占的比重太大,觉得信心折损, 已经不能、不配直下承担“一念净信” 了,那这个时候该忏 悔的还是要努力忏悔。但信心恢复了,就应停止忏悔,立马 回到“一念净信“上来!
【天亲菩萨的“常心”】
金刚老师:一会儿心安、一会儿又不安;

金刚清源   第二十课

一会信心十足、一会儿又垂头丧气。
这样的心态就是“无常心”。
那我们该如何从“无常心” 一步步升华到“常心”呢?
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讲的!
在第十七课【什么是“住”】里,我们把这四心作了分类—— “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还记得这是什么心么?
春 华:广大心;春 雨:广大心。
金刚老师:【赞】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 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就是广大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第一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就是常心!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此是不颠倒心。
前面我们讲了 “广大心”和“第一心”。今天我们先来看“常心”。
         我们知道,本课程是以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为总指导的。只 因为考虑到大家不同的学习基础,所以才把天亲大师的《金刚经论》 拿来作一下参考的。既然是参考,也就不能全依着它,因为他毕竟是 学唯识的,依多了会降低我们的学习层次。他最值得参考的部分,主 要在于对“四心”的细分。以及对“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心” 的结构划分。至于“四心”具体怎么解释,“住、修、降”如何定位, 我们还是依照禅宗的来。据后人讲,天亲菩萨是入地菩萨,但我们不 要被这个吓倒。禅宗是不讲一地至十地(菩萨地次)的。天亲菩萨学 唯识,必须讲次第,所以其解的《金刚经》是受他自身影响的。其中 

最明显的就体现在对“常心”的认识。前面讲“四心”的时候,是简 单引用了弥勒菩萨的“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这半偈。但弥勒菩 萨也并没有对“四心”作进一步解释,所以我们只能先看天亲菩萨如 何解释。
天亲菩萨对“常心”的解释是——
         “云何常心利益?菩萨取一切众生犹如我身。以此义故。菩萨自身 灭度。无异众生得灭度者。若菩萨于众生起众生想。不生我想者则不 应得菩萨名。如是取众生如我身。常不舍离。是名常心利益。” 这是标准的唯识见解,其意即是在说:菩萨应当认识到一切众生 皆与我同体,普度众生实际上就是在普度自己,就像左手帮右手一样。 众生就是我,我就是众生,我与众生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常不舍离。 所以最终的结论就----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大家从文字上有没有感觉到:前面的“广大心”、“第一心”是 很多人都能从文字上轻易领会得出来的。而天亲菩萨解释的这个“常 心”,却很难从文字中领会出来?天亲菩萨的这个解释,前半段是符 合逻辑的。因为“同体”,所以不应有“度人”之想,就像父母帮子女, 一般都不会有“帮他想” 一样。这用来解释原经文“如是灭度无量无 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合理的。但用这个来解释“常心” 是不合逻辑的,所以后半段是很牵强的。他把“常心”最终定义为“常 不舍离”,这实际上是与“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 灭度者”的结论不搭边的。等于“常心”是多余的,纯粹是为了应付 而揣测弥勒菩萨的圣意。勉强讲,他是提出一个人为坚持出来的“常 心”,不是发现本有的“常心”。所以,虽然合理解释了经文,但并 未真正地把弥勒菩萨的颂义解释出来。

金刚清源   第二十课

[宗密大师的“常心”】
          而我们再看宗密大师对天亲菩萨的《金刚经论》作的《金刚般若 经疏论纂要》,里面对“常心”概括得就比较完整。
   宗密大师对“常心”的概括是五层意思:(一) 性空故;(二) 同体故;(论云:自身灭度无异众生)(三) 本寂故;(四) 无念故;(五) 法界故。
           为什么要概括为五层?也就是说,从五个层面来看,都能推导得 出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个结论。只要你发大乘心,总有一层适 合你!这就是禅宗的眼界!这里我们就看到:天亲菩萨的解释就很有 局限性,他只属于第二层“同体”。          很明显,宗密大师并没有拘泥于“常心”的具体意思,只是把它 当作“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段经文的 一个单位符号了。他的五层概括,重点都放在对这句经文的合理解释上。 所以我们也跟他一样,先作好经文的解释工作,然后再来找出什么是 弥勒菩萨说的“常心”。
【破除“有众生得度”的三把利刃】
          根据本课程之前的思路,我们把宗密大师的这五层作个小的调整, 然后就能清晰地明了为何“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 灭度者” 了。因为宗密大师同时也是华严祖师,他最后的“法界故” 明显是华严宗的,我们就不采用;又因我们“定般若”的时候依照的 是智者大师的“五时”判教,是把“唯识”放在“般若”之前的,所 以他的“性空故”和“同体故”位置也互换一下。所以我们就用这“四 层”来界定:

(—)同体故;
(二) 性空故;
(三) 本寂故;
(四) 无念故。
定好这四条,我们再来解释这段经文就如笼中捉鸡了—— 为什么“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四层理由:
        一、 站在“唯识”层次来看,一切众生都和自己是同体,度众生如 同左手帮右手;        二、 站在“般若”层次来看,一切众生本都是梦中众生,若有“度 众生”之念即是认假为真;          三、 站在“金刚般若”层次来看,一切众生本身就是如如佛,“众 生相”即是颠倒,“有众生得度”更是颠倒中的颠倒!           通过对前面课程的学习,对这三层理由,大家现在能明白么? 众人答:明白。 金刚老师:大家都能明白就好!以后如果心里还常常生起“有众生得度”
 的念头,就要不断在“同体、性空、本寂”这三层来作观, 然后就能慢慢放下这个念头了。所以,不要把它当作空洞的 理论。要当作三把利刃!妄想、疑惑生起就用它来砍。
曰 晟:老师,有了您,我们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了呗。 金刚老师:不要期待我的讲经能直接帮你断疑,我只能把屠龙宝刀指 
给你,能不能对你起作用,还需要你自己去砍。
苏 珊:妄想、疑惑越来越少,一念净信就会越来越多,老师总是给 
我们多种办法多种途径。
金刚老师:@苏珊 不错嘛!看来确实是新年新气象了! 春华:明白。

金刚清源   第二十课

[“常心”就是“无念”】
金刚老师:大家可能会问:既然列了四层,为什么没讲最后一层“无
念故”呢? 因为“无念故”和前三层不是一类性质! 通过前面我们对“心见不分”的讲述,大家能不能来给前三 层(同体、性空、本寂)和最后一层(无念)划分一下,谁 属于“见地”,谁属于“心法”?
众人答:前三属于“见地”,后一属“心法” 。金刚老师:不错!大家学得都很好!
很明显,前三层属于“见地”,最后一层属于“心法”。
观“同体、性空、本寂”,是手段,是因;
“无念”,是目的,是果。
         一个大乘学佛人,本来就不应再生世间念,他的“念”主要是在 度众生中产生的,然而度众生也不应有“度众生”的念,所以,          四、“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无 念”!
所以,“常心”就是无念!
(具体的“常心”是什么、怎么训练“常心”,我们会在《云何修行》 里细讲)
[四心”的关系】
         这里我们要重点区分一下“广大、第一、常、不颠倒”四心的关系—— 此“四心”中,我们每时每刻需要用的心是什么?         就是这排在第三位的“常心”!其它三心都是为此心服务的。 前二心“广大心”、“第一心”,是在发心时用的。没发起这样的心时, 要广学多闻、努力思维修习,争取发起这个心。

        当我们发起这个心的时候,也就是说目标确定好的时候,然后就 不要管它了,日常修行所应遵循的就是这个“常心”!           就像我们确立了要赚“一个亿”目标。确定好的时候就应该专心 致志地在“赚钱方法”上用功,而不是还老想着那个目标。           “一个亿”就是“广大心”、“第一心”;           “赚钱方法”就是“常心”。
【"不颠倒心”是后面经文的总纲】
那最后的第四心“不颠倒心”是什么?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它就是我们的“见地”!
        前面的三层见地(同体、性空、本寂)中,最后的“本寂”就是 禅宗需要的“见地”!          众生本是佛、万境自如如。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从哪里来的?          最根本的就是从我们的颠倒见而来!           所以,无颠倒才是真正的成佛正因,具备成佛正因的佛子才是真 菩萨。所以,有此四相者则不名菩萨。
         按理说当你领悟到了 “一切众生本自寂灭相,不复更灭”、“一 切众生本身就是如如佛”的时候就应该以“无念”保任下去直了成佛, 那本经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为什么后面还有那么多章?         就是因为我们的“见地”不牢固,还常常有疑惑,不断地涌现出“我 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来。本经是以“无念”为宗、“断疑”为用。“断疑” 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不颠倒心” !只有断除一切疑,你才能真不颠倒, 那你的“无念”才能长期保持下去!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一课

最后把这“四心”总结一下——前二心——“广大心”、“第一心”,属于【发心】;第三心——“常心”,属于【心法】;第四心——“不颠倒心”,属于【见地】。
后面的“云何修行”就是讲如何达到“常心”“云何降服其心”就是讲如何安守“常心”;
        再之后到结束的不断破疑,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不颠倒心”,也 就是巩固“常心”!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课一【应如是住(4)常心、不颠倒心〕结束!

2019.3.1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一课
"四心“是不落邪见、不生禅病的根本保证
内容提要:
一、 《圆觉经》:"形象化的《金刚经》"
二、 "四心‘‘的重要意义
三、 “四心”如何让我们“不落邪见”
四、 "四心"如何让我们"不生禅病"
【《圆觉经》:“形象化的《金刚经》”】
金刚老师:今天开解《金刚清源》第二十一课——
【“四心”是不落邪见、不生禅病的根本保证】
到上节课,我们把“四心”讲完了。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原经 文——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 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 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 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 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老师:你们在念《圆觉经》的有多少人?
 加栋、然之:我。 金刚老师:就你们两个?读过一遍以上的有多少? 国周、高兵、春华、然之、小雨、高山、志纯、可恕:我。 金刚老师:看来念《圆觉经》的还真不是很多。这个大家要注意了!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一课

虽然我们这里先讲的是《金刚经》,但是现世人的根性,最 适合的还是《圆觉经》。
亚 苓:老师,天天都读一遍,偶尔没读。 金刚老师:@亚苓【赞】 吴 铭:老师,我马上开始。 金刚老师:《金刚经》立意高远,而且太过抽象,所以需要“发大乘者、
 发最上乘者”才能受持。因此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如果没有 一定基础,又无特别坚定的决心,绝大多数人念《金刚经》 都只能是培点福报而已。而《圆觉经》则不同,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不论你是什么根机,只要念了就能有很大的收获。
高山:老师,深有体会! 亚 苓:老师,去年九月您开讲堂俺开始读的。我发现读《圆觉经》 心清净
多了,不自觉念头会少,俺念这个吃素了,都是自然 发生的。向老师请教会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金刚老师:@亚苓 收获都很大!但具体像你这样的,要因人而异。
好,言归正传。你们在《圆觉经》里有没有发现与此段经文 很相近的话?
志华:第十品! 金刚老师:@志华 【赞】念经要向志华同学学习!
与前面这段经文最相似的是在第十品“普觉菩萨”里的经文——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
我皆令入究竟圆觉,
于圆觉中无取觉者, 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这一段的经义和本经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我们分别来看: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就是【广大心】
“我皆令入究竟圆觉”就是【第一心】
“于圆觉中无取觉者”就是【常心】
“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就是【不颠倒心】
          我当时最初念《圆觉经》时发现这一段和《金刚经》完全一致, 然后就对它生起信心了,于是给了它一个定性——“形象化的《金刚 经》” 。
[“四心”的重要意义】
         这两段经文意思完全一致,但两经里放的位置不一样。《金刚经》 是放在最初,《圆觉经》是放在最后。原因在哪儿呢?
         我们知道,《圆觉经》是第一品就把最高的修法和盘托出了。因 为有些人基础不牢,还不能真正领悟,所以才从第二品一步步退着讲。 最后的第十二品是流通分,已经不是正文了;而第^一品讲的是“住 道场”的特别情况。所以,正常的讲解,是在第十品结束的,而结束 的结束,就是此“四心”。
        而《金刚经》则相反,此“四心”则是开始的开始。这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四心”有着它特别重要的意义——
于《圆觉经》而言,它是退步的底线;
于《金刚经》而言,它是前进的基础。
         现在我们听到的“不忘初心”,用在这“四心”上就再恰好不过了。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此“四心”当作航行的指南针、当作检验是否 行进于正道的保险杆。一旦偏离了此“四心”,那说明我们就开始走 偏了。
造成的后果则是这两大类——
一、 从“见地”上落入邪见;
二、 在“修心”上堕入病态。
         所以,持诵《金刚经》之人,你可以把其它都忘记,但不可以忘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一课

记此“四心”,牢牢住在“四心”上,就能确保你走在正道上;纵使 你把全经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此“四心”没有深入骨髓,那你也很轻 易会被外道邪见所俘虏。 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念《金刚经》都不能受用的原因。
[“四心”如何让我们“不落邪见”】
下面我们从“不落邪见”和“不生禅病”两个方面谈谈“四心”的作用。
【先谈“不落邪见”】
在讲“第一心”的时候,我们就讲到一句话——
         “只有认准这个目标,矢志不渝,才能确保我们成就的是真佛, 而不会掉在凡(人天)、小(二乘)、权(权乘)、夕卜(外道)之中。”           这里主要是指我们在“确立目标”的时候,认准这样的目标会让 我们把它和其它相似目标区别开来。而我们这里讲的“不落邪见”, 主要是指在“修行的前进道路上”不跑偏。这就像西天取经一样,虽 然知道最终目的地是雷音寺,但中途会有各种各样的迷路、陷阱,会 让我们掉进去。如何确保自己中途不掉进去?          这就需要时常牢记此“四心”,把它当护身咒一样来念,这样就 能旅途顺利,一路平安!         在修行路上,最大的迷路陷阱,就是“空”、“有”两种执着。         什么是“有” ?         很多人在念到此四心的前半段(“广大心”、“第一心”)时——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 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 度之。”          然后自己“贪恋尘世”、“好为人师”的习气就开始启动了。就 开始执着于必须要普度众生才能成佛,于是便投入到“普度众生”的 大业里去了 。然后就会像《金刚经》后面“福德较量”中谈的那些一样, 去大做布施修福、舍财舍身之事。总之,就是一心为了普度外在的众生,

全然不把“修心”当回事。于是便坚固地认为修行就是普度众生。所以, 不学佛还好,一学佛就各种各样的事情多得不得了,身心一刻也不得 清净。
      这就是“有” ! “有”,最大的陷阱在于容易让我们落入人天世 法之中。
什么是“空” ?
         很多人在念到此四心的后半段(“常心”、“不颠倒心”)时——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 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然后自己的“惰性”、“狂性”习气就开始启动了。
         之前开始学佛时,还准备积德行善、诵经修心,好好修行一番。 现在看到,原来根本没有什么我、人、众生之类的,一切都是空。原 先以为度众生是要生大慈悲心,现在竟然是度了也当没度想,那不是 跟不度没有区别么?于是,对于行善积福、普度众生的事就什么也不 做了。还有些精进的,就远离红尘俗事,抛家弃业,找清净的地方去 修心。那些不精进的,干脆就连修心也不做,整天就把“真空”、"般 若”、“如梦”、“如幻”挂在嘴边,把修行完全沦为了口头禅。
         这就是“空” ! “空”,最大的陷阱主要是容易让修大乘者落入 小乘见地。
         这就是修行中最常见的两大陷阱。其根源在哪里?
         就在于名言习气太重,不能老实用佛经来洗心,而总是凭自己的 爱好断章取义。
如何对治?
就靠把这“四心”平等落实!
          当你热衷于普度众生的时候,要能牢记还有“常心”、“不颠倒心” o 你就能知道众生相本空,众生本来是佛。然后就会随缘而不攀缘,即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一课

使整天做事,心地依然能够随时清净。尤其是对于那些借普度众生“贪 着尘世”的人,更需要常念“常心”、“不颠倒心”。
         如能这般做,此即是憨山大师说的——“涉有而一道清净。”
          同理,当你在深入大乘,精进修心的时候,要能牢记“广大心”、 “第一心”。你在修心的时刻就会明了一切众生皆与自己是同体,只 有透过一切境界方能成佛道。然后,你就不会沉空滞寂、消极避世, 努力借事验心。
         此即是憨山大师说的——“居空而不舍一法。”
          所以,只要你能平等贯彻“四心”,那在你有所跑偏的时候,它 就会自动帮你去矫正。这就好比“360安全卫士” 一样!电脑都需要 杀毒软件,何况是修行!现在想想,我自己曾经也像XX法师一样崇 拜净空法师,为什么能自我矫正?就在于我始终坚持念《金刚经》! 只要心里把《金刚经》当作中心,自然就与他们不兼容。净空法师就 注定只能成为过客!
          有人可能会问:对于之前执迷于普度众生的人,听了这些话,倒 很清晰自己该怎么回头了。但对于之前一直侧重于清修的人,那如何 把握“普度众生”的尺度呢?
           这个在我们讲“发菩提心”的时候就提过了:慈悲喜舍,要特别 注重最后一个“舍”字。这只是发心,但目前我们还没有能力去实现 这个目标,首先就需要学习,在学习的时候就不可以老想着去实现目标。
           所以,对于众生,只需要随缘接引就行了,如《观无量寿经》所 说的“劝进行者”。接引众生的时候切忌不可勉强!有些人的佛缘, 尤其是自己的亲人,是这一世也注定不能引发的,随缘要在这里随! 普度众生千万不要急于一世,要有无量劫的打算。即使成了佛也还要 干这个事,现在又慌什么呢!
             这就好比“特务”工作者:虽然我表面上没为组织作贡献,甚至 还在敌方工作,但我内心是深深爱着组织的。没有因缘我会深深潜伏,

一有机会便努力效忠!
志华:【赞】【赞】【赞】
小 雨:老师的比喻好生动,好可爱【咧嘴】。
苏 珊:没有因缘时会适得其反,会“坏”组织的好事。
金刚老师:所以,每一个志在大乘之人,都应好好去做一番“特务”观!
当你轻易暴露了,说明你着“有” 了;
当你慢慢叛变了,说明你着“空” 了。
【“四心”如何让我们“不生禅病”】
        “四病”是在《圆觉经》第十品开示的四种禅病。这主要是在基 本了悟大乘后的具体修行当下产生的病态。当然,有部分也是和前面 的两个邪见重合的。所以前面所引的《圆觉经》里讲“四心”的作用 是“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一是作病
        经文是“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 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这种病态的表现特点就是:认为佛果是修得的,必须要通过“有 觉有观”、“福慧具足”方能证得。此病就相当于前面的“着有”, 但比它更细。前面主要针对粗的“普度众生”,这里主要是指细的“有 觉有观”、“有修有证”。
         这可以用“四心”中第四“不颠倒心”来对治。因为众生本自如如, 所谓的生死、涅槃都是颠倒见而已,本不实有。所以成佛只是放下颠倒, 不是修成的。
二者任病
         经文是“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 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 说名为病”;
          这就是前面说的“执空”里的不精进的那一类。认为既然一切皆空,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一课

“无修无证”,那就根本不用修行。于是就真的什么也不用修了,放 任一切。胡乱打妄想,认为这是“自性的妙用”;行为放纵,标榜为“恒 顺众生” 。如此,除了嘴上能谈几句佛理之外,其它一切都与俗人无异。 所以常被批评为“口头禅”。
        这可用“四心”中第三“常心”来对治——你任性随缘也可以, 但需要做到一切时处皆能既无“圣心”也能无“凡心”,也就是“无念” 。
三者止病
         经文是“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 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前面的“任病”主要是从大乘的“幻观”中流出。此病态主要从 大乘的“静观”中流出。他们认为既然一切生死轮回是妄想所生,真 心被妄念染污覆盖,所以就采用一味止息念头的方法欲求圆觉。
如禅宗北宗神秀这一派就是这样修的。他们的病根在于只知“寂” 而不知“照”——
        不明白真心自然知,寂照同时。念本是妄,妄息则真起。故息念 本无妨,念息即照现。而他们不识得,于是用力过头,知上立止,画 蛇添足。圆觉普照,大用无方。如此病态,则把真心当作一潭死水。 如世人常打的比喻:倒洗澡水把孩子也倒掉了。
其次,经言:“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真本无念,性本无止,有“止”则违性。所以,此是双重病态。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作了详细批判一一
         “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 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 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造成这病态的核心原因就在于“见地”没有到最高。只到了 “报身佛” 层次,不明了 “法身佛”层次。所以不能超越染净对待,不能于生灭 中见不生灭性。

所以需要用“四心”中第二“第一心”来对治——
要志在无余涅槃,了悟最上乘,直求法身佛!
四者灭病
         经文是“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 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 说名为病。"
          前面的“止”病,主要是止“心”,这里就更进一步,连“境” 也要灭掉。所谓斩草除根,用力更猛!欲以心境俱灭来求圆觉。这种 病态是最严重的,把灵明圆觉当作空无所有。好一点则沦为小乘偏空, 差的就堕入无想外道。
        这可用“四心”中第一 “广大心”来对治——
只要你能始终不废普度众生的事相,随缘努力去接引众生,自然 不会落入这种病态。
金刚老师:所以,大家要对此“四心”高度重视! ! !
它既能防止我们在修行路上掉入“世法”、“小乘”的陷阱, 也能防止我们在大乘修心时落入四种禅病。
大家要把“360安全卫士”、“特务”这两个词牢记心底!不 堕邪见、不生禅病,这样我们才可能顺利达至无余涅槃!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一课一【“四心”是不落邪见、不生禅病的根本保证】 结束!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二课

2019.3.8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二课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
内容提要:
一、 什么是"常心”,什么是“生灭心”
二、 “常心”的次第:从“无求”到“无念”
三、 破一切烦恼,是最根本的“布施”
四、 “二入四行”破“被动布施(断恶)”
五、 “无为之道”破“主动布施(修善)”
六、 “无所求”破“果报”
七、 “无所得”方能与“无念”相应
【什么是“常心”,什么是“生灭心”】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二十二课——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
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在前一节【应如是住(4)常心、不颠 倒心】课之后就应该开始这节课。但是由于“四心”过于重要, 所以才在中间插了【“四心”是不落邪见、不生禅病的根本 保证】这节课。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把上一节 课单独剔出来学习。
大家通过对前节课的学习,还记得“常心”是什么吗? 
小雨:无念。
然 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志华:于圆觉中无取觉者。 金刚老师:那么大家之前是怎么来修习“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段话呢? 义杰:不攀缘心。 加栋:随缘接引。 然 之:就是随缘,不攀缘。无念,无住。 国周:自己先成佛。 金刚老师:@加栋 “随缘”只是“度众生”的方式。
这个“常心”,说的是你在度众生时、众生被度后,你应该 存什么样的心。
前一节课讲了——
前二心“广大心”、“第一心”,属于“发心”;
第三心“常心”,属于“心法”;
第四心“不颠倒心”,属于“见地”。
“常心”是禅宗的曰常“心法”,其它三心都是为它服务的。
如果对“常心“认识不清晰,那修行终究将沦为表面工作!
(老师主讲部分) 金刚老师:下面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
之前我们讲完了“四心” o其中的“常心”我们只是用“无念”来概括。 因为“常心”是属于真正的“修心”,而这本身就属于“修行”的范畴, 所以只有在“云何修行”这节课才能把它真正讲得清楚。
先来看什么是“常心”
“常”就是“恒常”。与之相对的,就是“不常”、“无常”。
“恒常的心”,换个词讲,就是“不生不灭心”;
同理,“不常、无常的心”,就是“生灭心”。
真心无念,所以,标准的“不生不灭心”就是无念。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二课

说“常心”是“无念”,那是它的高级状态。
         一刻无念,人人可为。但我们现在早已习惯了起心动念,如何才 能让我们把无念训练成习惯,这才是对我们修行最有决定意义的。
          所以,《金刚经》里的“常心”更主要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再来看什么是“生灭心”
        世人颠倒,迷失真性,认物为己,终曰向外驰求,所以处处贪着。
小人贪求财色,
君子贪求名声;
善人贪求福报,
学佛人贪求成佛。
总之,不论做什么,总是难免有求。
是故佛言:“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此“有求”之心,即是最主要的“生灭心”。
这在“十二因缘”里,就是“爱缘取”的“取心” O
如果依靠这生灭心学佛,最终学到的“佛”也是“生灭佛” O
         是以佛言:“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 觉性即同流转。”
         是故,欲做真佛,需要以“不生不灭心”为因。
[“常心”的次第:从“无求”到“无念”】
那如何从“生灭心”渐渐训练至“不生不灭心”?
反其道行之即可!
其转换枢机就在于把过去习惯性的“有求”之心反转为“无求”之心。
我们看经文——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段经文,从渐修上来讲,它的核心意思就是“无求”。

在修行过程中,如何能做到“度无量众生”而不起“度生”想?
就在——于众生“无求”!
         所以,达摩大师的《二入四行禅法》,在渐修“行入”中的“第三行” 即是“无所求”行。大师的定性是:“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道行”,即是“道心”,即是“常心”。所以,“无求”之前, 都是方便、辅助之法。          “无求”继续向前,更进一步,即是“无念”。
所以,“常心”,
从顿修讲,就是“无念”;
从渐修讲,就是“无求”,以“无求”为因,渐渐训练成“无念”。
该怎么训练呢?
这就是本经第四品开始要讲的“云何修行“!
我们看经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 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我们先从禅宗最上乘的角度来解释这段经文:
         以前须菩提一直认为众生实有。如果度化众生,肯定要从有形有 相处着手。而现在听到“人相”、“众生相”原来只是自己的颠倒见, 初步明白了众生本空。那既然众生本空,菩萨修行布施,则根本没有 了实有的受施对象。既然发心要度尽一切众生,那这菩萨六度该怎么 做呢?
佛知须菩提心必有疑,于是直接告诉他——
菩萨六度当然要去做,只是在做的时候以“无所住”之心而做就行。
那这个“无所住”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如果以禅宗角度看,罗什大师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已经讲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二课

清楚了。       无所住,那就是众生本空、六尘非有、三轮体空,一切不住,以 幻修幻,无念为宗。       但如果从渐修角度看,就难以把握头绪。所以这里需要参看《金 刚经》的另一个版本,真谛法师的译本一一
“复次须菩提。菩萨不着己类而行布施。不着所余行于布施。不着色声香味触法应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行施不着相想。”
        很明显,相对于罗什大师的版本,这里在不住六尘之前,还讲了 两项:
一是不着己类;二是不着所余。然后我们再把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找出来,就更加清晰了——“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护存己不施,防求于异事。”这里的,“自身”就是经文里的“不着己类而行布施”“报恩”就是经文里的“不着所余行于布施”。“果报”就是经文里的“不着色声香触法布施”
         后面两句是“护存己不施,防求于异事。”这是在说,之所以让人不着“自身”、“报恩”及“果报”,目的有两个:
一是为了防止自己的贪心,一旦有贪心,便不会想去布施;二是防止利用“布施”来贪求其它恩惠和果报,如此便忘失菩提心。

       弥勒菩萨把一个“无所住”分为这样渐进的三层来讲解,这就让 更多的学佛人有了下手的方便:
先从不住“自身”、“报恩”、“果报”达到“无求”的“常心”,再从“无求”达到“无念”的“常心” 。这样,修行就有了清晰的地图!
【破一切烦恼,是最根本的“布施”】我们再来看“自身”、“报恩”、“果报”分别说的是什么。先看“自身”
          毕竟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是给学唯识的弟子讲的,因为“善护念” 的原因,所以需要着重强调“布施”。这里很明显就是以“布施”为 中心的。         而这样对禅宗的修行却是一种障碍。我们应当这样理解:
为什么要行布施?
         就是因为我们对自身太过于贪着,所以要用“布施”来对治我们 的贪。我执是万恶之本,只有破我执,才能得到解脱。所以,如能“放 下身心世界”,“能舍一切相”、“舍一切烦恼”,彻底放下“五蕴身” 之假我,认“常乐我净”的真我,那这就是最高的“布施”!          当然,如果目前烦恼习气太重,还不能一并放下,那就必须通过 具体的“布施度”来让自己逐步放下。           所以,对于“自身”,我们要先确立这个基本观念:实无有法。布 施就是为了对治自己的贪着。而不是因为要去行布施而放下我们的贪 着。如果已无贪着就不必布施。我们行“布施”,不是要让我得到更多, 而是把我们损得更少。放下对自身的贪着,核心就是放下自己的烦恼, 如《思益经》云:“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为檀波罗蜜。”这是“布施" 的根本!修行是“为己”,不是“为人”!所以,我们平日要扎扎实实地去降低自己的贪欲、减少自己的烦恼,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二课

不必执着于一定要去做什么“布施”。
比如:
         如果我们还没有戒掉杀生,那就不要老是想着去跟别人放生,应 该知耻,先把戒杀做好;         如果我们的贪欲很重,总是生起想盗取别人的念头,那这时就不 要急着去做那些慈善捐助之事来欺骗自己。应该反观内心,扎实地降 低自己的贪欲,把戒盗做好;         从“烦恼”上讲,如果“布施”的事没给你带来清净,反而令你的疑惑、 纠结更多,那这样的“布施”就不必去做。        总之,一切皆应以修心为本。所以我们最初应该选择那些能令自 己生起“欢喜心”、“慈悲心”的“布施”去练习。
[“二入四行”破“被动布施(断恶)”】
接着看“报恩”
         如果从布施之“物”的角度上来看,前面的“自身”,更主要强 调的是不要贪着别人的“物”,这相当于“断恶”         这里的“报恩”,则开始涉及到了将自己的“物”送给别人的问题, 这相当于“修善”。其中,把自己的“物”送给别人,这里面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被动的送,
一种是主动的送。
为了让我们的修行一步步都能脚踏实地、不掉链子,所以必须把 两种情况都讲到。         被动的送,就是指不是出于自己的主动意愿,因为意外或别人的 侵害使得自己去送;        主动的送,就是这里说的“布施”。        我们用前面提到的达摩大师《二入四行禅法》的“行入”,就刚 好能把这两种情况以及后面的不着“果报”讲清楚。

        “行入”主要是前三行:“报冤行”、“随缘行”和“无所求行” 。 其中,对于“被动的送”就适用于“报冤行”——         当我们受到伤害和损失的时候,要这样观想:我们无始以来造下了 无量的身口意业,伤害了无数的众生。虽然这辈子我们明显看不到自 己伤害了对方,但一定是在过去世伤害了他。现在因缘果报成熟了, 所以他才找到我。那我应甘心顺受,无怨无尤。如佛经所说:“逢苦 不忧。”这样的心生起时,贝屿真心相应,此为体冤进道。          对于“主动的送”就适用于“随缘行”,也就是这里说的不着“报 恩”。          上面讲的“被动的送”,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后,自己能无怨无尤, 更进一步还能产生“随喜”的心态,那实际上,这和“主动的送”也 很相近了!           我记得最初学佛时,有一次出差被偷了三千多块钱。一时半会儿 内心十分愤怒,对小偷更是恨得要死。之后觉察到了自己的愤怒,发 现心情完全坏掉了。于是马上转念观想:小偷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出 来干这些事,也是为了谋生。如果他很有钱,谁愿意干这个事。小偷 也有自己的父母、妻儿老小,他偷的钱也肯定是为了使他们过得更好。 既然这些都是我要普度的众生,只不过是小偷以特殊的方式帮我去实 现我的慈悲罢了。再观想到小偷拿着我的钱让家人得到快乐时,我突 然发现之前的愤怒之心马上没了,而且还很温馨!之后我得出了一个 结论——损失了钱财,就不能再损失心情。最好是财上失去的,要争取在心上补回来!所以,这虽然不是“主动的送”,仍然不妨碍我们 生“主动的送”的心。
高 兵:老师,如果钱还要得回来,我们该去要么?金刚老师:@高兵 如果要得回来那当然应该努力去要!我上面说的           是已经彻底要不回来的情形。否则学佛就学傻了。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二课

高兵:明白了!学佛真潇洒!金刚老师:听到刚才这个事例,大家也不要觉得高深。这不过是真心
 的一时闪现而已,不要以为从此之后我就一直是那么高的心 境了。我们更多时候的心态,还是受烦恼习气影响得更重。无始以来,我们习惯了贪嗔痴。在很多时候,即使别人的“得 到”和自己没有关系,自己也还会生出嗔恨的心态。
最明显的当属我们在《入行论》第八品里讲到的那三种心态——
前两种是:
“于比自己高的人生忌妒”、
“于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生竞争”
          这就是“嗔心”在作怪,总的来讲,都容易生出“幸灾乐祸”的心态。 这是与“布施”严重格格不入的。所以,在谈到“不着报恩”之前, 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这两大心态作深入发现,然后不断觉破。         如果不能先对自己的“嗔心”作好管理,那很多时候,会像《入行论》 里讲的“若心有嗔恨,虽施亦不依”那样,我们的布施反而会招来众 生的怨恨。所以,“心着报恩”这确实已是一种很细微的“高级”习气, 一般人是很不容易察觉的,我们应该在之前的那些粗重习气上做足功 夫!
[“无为之道”破“主动布施(修善)”】
         “不着报恩”,就是前面《入行论》里谈到的三大不良心态的最 后一个心态
“对比自己低的人生出傲慢”。
          我们之所以要对人布施,或财布施、或无畏布施、或法布施,那 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缺乏某些东西才去布施的。而别人缺乏的正是自 己所得意的,有了值得骄傲的东西,就容易滋生自己的傲慢之心,这

即是“心着报恩”的最深根源!这种心态最主要不是因为“贪”,因 为即使你不需要对方的“财色”回报,也会想着他对你的“态度”回报。 这种心态的根源是“慢”,是你觉得有所成就、有所功劳。
        这个心态,可用老子的三句话概括:“生而不有”、“长而不宰”、 “为而不恃”。
所谓布施时“心着报恩”主要就表现在这三方面:
第一、“生而不有”
         如同大地生万物,父母生儿女,这算是“布施”的极处了,普通 人都会觉得自己给了对方天大的恩德。所以就容易把对方当作自己的 私有财产一样来看待,觉得对方所得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然后便会时 时期待着对方能回报自己。这就是“生而要有”的心态。
第二、“长而不宰”
          前面是希望要回报,这里就更进一步,要对对方进行主宰、控制。 如,有些父母对子女管理极其严格,非要让子女处处按自己的意思来办。 特别是那些望子成贤、成圣的父母,把这个就做到了登峰造极!学佛 人也容易犯这个毛病,总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跟着自己修一样的法门。 这些都是“长而要宰”的心态。
第三、“为而不恃”
         前面两类,一者要回报,二者要操控。这类人看上去是什么也不要, 但就是居功,心里主要想着别人对我感恩。自己对别人进行了帮助, 乃至帮助了一次,都希望别人能在心里把他当一辈子的恩人。往往有 时候觉得对方态度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了,就会莫名的伤感,然后便生 怨恨。这即是“为而即恃”的心态。           所以,“心着报恩”这三种表现,都是源于一个“慢”字。感觉 自己很有能耐,觉得没有自己别人就活不下去。放在“度众生”上, 就是执着自己“能度众生”,自己比别人强。没有我,别人就没法入佛。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二课

对治它的就是《二入四行禅法》的第二行“随缘行”------
众生本无我,受苦受乐,皆是因缘和合所生:
          我今生如果富贵显达,这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很强,而主要是过 去宿因所致。即使从言语、做事上能力确实比别人突出,也不值得什 么骄傲。因为当初我能投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成长时遇到什么样的环境、 学习时遇上什么样的师友,这些都不是我当时能掌控的。现在我拥有 很多东西,当缘尽了也都会失去,所以这都是不值得我骄傲的。
        
同样,对于我对众生的帮助,也是因缘和合:
         作为自己,也是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才能帮人,自己没能力的时 候很难帮到别人;
          作为对方,他能得到帮助,也是因为他有福德,如果他没有福德, 我想帮也帮不了。
所以,我能不能帮到众生,实际上也不是自己能掌控的。
其次,至于别人能不能对我感恩回报,也是我掌控不了的:
有时候,你的三言两语,别人就能终身受用;
有时候,你的苦口婆心,别人也只能当驴肝肺。
所以,你无法估量你对别人的布施有多大。
         有时候,你对他帮助很大的人,却不但不感恩回报,反而还要得 寸进尺,过河拆桥;
         有时候,你对他帮助不大的人,反而对你却很感恩,回报却很大。
         所以人家会不会感恩,主要不取决于你自己怎么做,更主要取决对 方是什么样的人。

       还有些时候,你对人家的布施也很大,人家也很感恩,但确实没 有能力回报。        更有些时候,人家的感恩,是对你默默地回报,你根本无法察觉!        所以,如果我们以“心着感恩”而布施,那布施就根本没法下手! 这样的布施就让我们越来越烦恼!因此,我们应在布施时放下对别人 希求感恩的念头!        综上,当我们通过这些措施一步步把“心着感恩”的心降服下去, 心渐无所求了,然后“同体”、“如幻”、“本寂”的三层见地才能 真正对我们发挥作用。
【“无所求”破“果报”】
最后谈“不着果报”。
         前面的“不着报恩”,特指期望他人今世能直接给我回报,也就 是我们常听说的“阳善”;这里的“不着果报”,指的是我做布施虽 不指望他人今世能直接回报我,但期望能通过此“善事”间接给我和 我的家庭今生或来世带来“福报”。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阴德”。           我们看到几乎所有弘扬“传统文化”的人,尤其是打着儒家旗号 的人,他们所讲的一切,其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贪着“阴德”、“果报” 。什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了、什么“祖宗福荫” 了、还有“好人好报”、 “行善必昌” 了,这些都是。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的目标未能出三界,所行一切终究只会在这些“人天福报” 里循环往返。而这些“阴德”、“果报”已是三界内的最高追求。
        “贪着报恩”,贪到了,会令众生厌篱;贪不到,会令自己生烦恼。
        “贪着果报”,虽然这是“无形”之物,但会障碍自己的修行,使 自己退失菩提心。

金刚清源   第二十二课

       所以,从修行角度上看,“贪着果报”带来的危害是最大的!所 以大家要格外警惕!      对“阴德”、“果报” 了解、远离的程度有多深,直接决定了你 的修行品级。
怎么对治?
        相应的,对于“贪着果报”,就用《二入四行禅法》的第三行“无 所求行”来对治:
世人终曰贪求,然所贪之物乃是无常的:
纵使今世荣华至死,死后也将失去;
纵使来世洪福超天,福尽依然下坠。
         处在三界之内,善恶都是相杂的,福报和罪报都是相依的。所谓 的“功德”、“黑暗”,说的就是这个。即使做到了像儒家的“立功”、 “立德”、“立言”,这在无尽的轮回中看来,也不过是一种折腾罢了。所以,应当息心收念,放下对世间的一切希求!如经所说:“有 求皆苦,无求乃乐。”无求即与无为相应。故大师云:“判知无求真 为道行。”
[“无所得”方能与“无念”相应】
最后总结一下:
“贪着自身”的,相当于世间小人;
“贪着恩德”的,相当于世间君子;
“贪着果报”的,相当于世间贤人。
         这些贪着,我们都要远离。然后我们在布施时才能做到“无所求心”, 也就是最基本的“常心”。以“无所求心”为基点,不断训练,并不 断提高见地,到真正领悟“无所得”,然后我们才会老老实实安住于“无念”之中!

为什么必须要提高见地领悟“无所得“?因为前面讲的都只是于“世间法”无所求。如果不能领悟“无所得”,依然还会对“出世法”有所求。有求即有念,便不能安住于无念。所以,所谓“云何修行“,就是修我们的“常心”——“有所求”到“无所求”,从“无所求”到“无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落实“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 众生得灭度者”。
          由于本节课太过关键、内容量过大,所以下一节课就作为本节课 的复习课。大家下来要认真、反复地多读几遍,到下节课都来谈谈自 己的体会、疑惑。(附2)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二课一【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结束!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三课

2019.3.22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第二十三课
云何降服其心——怎样对“无念法"死心塌地
      内容提要:
      一、 修行为何总是反反复复
      二、 “无念法”里的信心不足
      三、 降服的目的:高山仰止,止于至善
      四、 “无念法”是诸佛之母
      五、 “无念法”得福最大
金刚老师:今天开讲《金刚清源》第二十三课——
            【云何降服其心—怎样对“无念法”死心塌地】
              “降服其心”的课程已经出现过三次了。正式讲课前还是让 
             大家简要回顾一下,不能搞混了。
             第15、16课的“降服其心 ”,是憨山大师的。这一课的 “降 
             服其心”是天亲大师“三问”中的最后一问。今天的课程之后, 
             剩下的就是集中破疑。如果把《金刚清源》分成上下两部分, 
             那本节课就是上半部分的结尾。
     [修行为何总是反反复复】
金刚老师:下面正式开始课程。
      前面讲完了  “云何住 ”与 “ 云何修行 ”,今天讲天亲菩萨 “三问” 
的最后一问一一云何降服其心。我们先来看经文——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大家乍一看经文,这里谈的都是“布施得福”的问题,很难想得 
到这和“降服其心''究竟有什么联系。
      所以我们需要先弄明白需要“降服”的是什么心。
      前面已经讲清楚了我们修行的核心,就是要修 “ 常心” ,而且具 
体怎么修也讲清楚了。等于说,我们获得了明确的修行法门,然后下 
一步就是认真起修的问题了。从理论上讲,如果在修行的路上能老老 
实实地依法而修,那任何一个人都能够直接达到涅槃的彼岸。
      但实际的状况却不是这样——
      很多人最初接受法门的时候是信心十足、欢欣鼓舞的,都认为是 
终于找到了无上的法宝、心灵的归宿!但时间一久,各种各样的妄想 
疑惑又沉渣泛起,原先那种十足的信心很快衰减,欢欣鼓舞变成了满 
脑袋的纠结、垂头丧气!
      最后,烦恼习气又重新做了主人,费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修行方 
法终于被轻易抛弃,然后又踏上了漫长而无止尽的 “ 寻师求法 ”之路。 
找到了之后又放弃,放弃了之后又去寻找……学佛就成了如此反反复 
复无尽的折腾。如同烧开水一样,开始是信心满满,准备一气烧开的。 但烧到个三四十度就又断电了,于是又烧,再烧到四五十度,再断电…… 
大家过去有没有这种状况呢?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三课

吴   铭:有的哦,方向不明确的时候,遇到问题不能得到解疑,逐渐
            失去信心了。
苏   珊:老师,我还好,一开始修就是遇到老师您了!
国   周:我是从去年才开始看憨山大师讲的《圆觉经》,跟着金刚老师,              越学越有劲。
然   之:我是刚入门不久,就遇见了金刚老师!
吴   铭:@苏珊@国周我们都好幸运哦,希望我们未来不会再出 
            现如老师说的那种状况。 
金刚老师:“不断地寻找 ”这本身并不是坏事。因为如果你遇到的是 
          歪门邪道,这样可以帮你脱离苦海。但是你如果心里没有一 
          个标尺,把“不断地寻找”搞成了一种习气。那在你遇到最高、 
          最合适的法门的时候,仍然会习惯性地错过。
          所以,佛为什么苦口婆心地“降服其心” ?
          就是怕你再次错过! ! !
      这里面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各类宗派中的类似现象——
      原先修大乘的人,最初信心满满,后来又嫌大乘“只重理论,不重“修 
持”,于是就认为“南传”要比大乘更严谨,便改修“南传” 了。
      还有些贪法之人 ,认为大乘 、小乘一把抓才是最圆满的 ,于是便 
“发大乘愿,修小乘法。”
      对于当今佛教势力最大的净土宗更是如此——如果他们能老实尊 
佛嘱咐,不谤大乘,信真愿切,死心塌地把一句佛号念下去,临终之 
时让 “往生 ” 的念头占主导,那往生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们却很少有 
人能将心安于一句佛号,认为光靠一句佛号是不够的,总觉得必须要 
去多做些“行善积德”、“普度众生”的事情,才能攒够极乐世界的门票。 
于是便把修行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  “ 放生 ” 、“ 行善 ”上,更多的则 
热衷于去流通世间外道书籍,天天用因果鬼神去恐吓世人。比如我们

在很多寺院看到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鹭文》、《玉历宝钞》、 《 寿康宝鉴 》等,这些外道书籍就是这类 “ 学佛人 ” 推广出来的(当然, 
这里最主要的根源在于不读诵大乘经典之过)。
      更有甚者,他们整天忧国忧民,为“ 民族” “ 传统文化”操碎了心!
      总之,他们虽然嘴上喊着一句佛号是 “ 无上深妙禅 ” ,但内心里 
总是觉得光念点佛号、念点大乘经典还不足以让自己成就,只有在具 
体的“事”上去做点才能够心安。
      以上几类现象,总的共性就是:
      在修行的路上,对所修的法门产生了动摇,心不能安。随着信心 
的衰退、烦恼习气不断上升,最终要么痛苦地坚持、要么就退转!
     【"无念法”里的信心不足】
      同样,对于禅宗学人亦有此病,尤其是对于“绝相超宗”的无念法门, 
能够老老实实地安心于此,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一般会产生两种心态:
      一、对于“无念”法的本身产生怀疑。
      因为自己心思过于复杂,信根又不深,往往会觉得:“ 无念 ” 太 
过平常,用力也最少,成佛不应该那么 “ 简单 ” 。于是他们往往会对 
那些用力较猛的“观想”、“持咒”、“念佛”更为追捧。
      比如:原先学禅的,会觉得 “ 观想 ” 要比 “ 无念 ” 更高,于是就 
会跑到西藏去学某些以观想为主的密宗 ,认为那才是 “ 大圆满 ” 。他 
们不知道,正统的密宗,真正“大圆满”的最高密法就是“无念法”!
       还有那个 “ 心中心 ”,他们表面上标榜自己也是禅宗,还喜欢谈 
一些隔靴搔痒的 “ 见地 ” 。但他们骨子里对 “ 无念法 ”是没有信心的。 
所以不论他们嘴上谈得多么玄妙,落实到心法上,仍然是他们的 “ 结 
印持咒 ”法门。并美其名曰:“融禅净密于一体”。把他们的“心念耳闻” 
完全凌驾于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之上!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三课

      迷于法者,必然失于本心。最终的结果,这些人都被自己的妄想 
习气欺骗了 ,然后彻底沉迷在于 “ 观想 ” 、 “ 念佛 ” 、 “ 持咒 ” 上, 
以指为月,而忘失了自己最应该守护的“真心”!
      二、再看第二类。
这是从上一节课的 “ 不住相布施”延伸出来的:因为过去习惯了  “ 住 
相布施”,所以对现在的“不住相布施”是否能得福德产生怀疑。
      过去的 “ 住相布施 ”,至少布施的对象是 “ 实有 ” 的,尤其是布 
施之物也是非常明确可估量的,根据因果的法则,是大概可以推算出 
相应的果报的 。一般来讲,布施对象的境界越高 、布施之物越珍贵, 
所得的果报就越大。而现在的 “ 不住相布施  ”却完全没法把握:既不 
关注布施的对象也不关注布施之物 ,最关注的竟然只是自己是否 “无 
念 ” !这样感觉起来有点玄乎一一它和 “ 住相布施 ” 比起来,究竟谁 
得到的福德更大 ?或者对 “ 不住相布施 ”到底能不能得福,这也会产 
生怀疑。
     【降服的目的:高山仰止,止于至善】
      当然,须菩提不像前面说的那些人,他的信根是很深的,有疑问 
会问老师,不会自己闷在肚子里,最后自行退转。
      心里对法门怀疑,不能安止,这个现象我们以前已讲过一些了。 
用儒家《大学》的“止于至善 ” 来描述就非常确切。《大学》里就谈 
到了  “ 止于至善 ” 的重要性一一只要能将心止于 “至善”,妄想则自 
动消歇,然后自然即有后面的“定、静、安、虑、得”。
      “止于至善”是什么?
      如果要从终极上来讲,就是要能止于自性,因为自性才是超越善 
恶的“至善”。

      这里我们要从 “ 高山仰止 ” 的角度来解释 “ 止于至善 ” ——
      就是不论你学的是外道也好 、佛法也好( 佛法亦有五乘之分 ), 
只要你能把自己所修的法门当作无上依止 、当作你心中的 “  至善 ”  , 
然后你便会死心塌地的心安于此 。这就好比有些人找恋人一样,没找 
到自己心中的 “ 最爱 ” 时,总是换来换去的 ,一旦找到了  “ 最爱 ” , 
马上便能一心一意。
      所以,以上诸种状况 ,不论是禅宗或教下,问题皆在于不能对自 
己的法门 “ 止于至善 ” !由此才会觉得  “ 一山更比一山高 ” ,于是总 
是“吃着碗里想着锅里的“ 。
      这便是学佛人的习气,如果不将其降服,那心就没有安下去!
      相比较而言:
      前面的“应云何住”与“云何修行”,解决的是闻法之前的不安; 
      这里的“降服其心”,解决的则是得法之后修行途中的不安。
      前者主要是从“见地”上入手;
      这里降服的则是无始以来的名言习气。
      [“无念法”是诸佛之母】
      那在《金刚经》里是如何来降服这些习气呢?
      我们先把“降服其心“分作两类:
      一类是广义的降服。广义的降服,是贯穿全经的;
      一类是狭义的降服。狭义的降服,专指本章所讲的降服,方法是 
直示真心。
      我们先看第一类——对于“无念”法的本身产生怀疑
      对于这一类,很明显,适用的是“广义的降服”。降服的目的是 
让你彻底把此法当作无上的依止!
      那具体是怎么降服的呢?
      大家有没有好好思考过这一个问题:这本来给大家感觉都是一直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三课

在“ 破相 ” 的《金刚经》里,为什么会多次地谈到 “ 福德 ” ?从本章 
开始便讲修此法 “ 福德不可思量 ”。然后还怕大家不明白到底 “ 福德 
不可思量 ” 到何种程度,于是在这本来文字就很少的经典里,多次大 
篇幅地对“福德”进行比较。这里的用意是什么?
      就是为了 “ 降服其心 ”!以圣言量告诉你 :能守此法即是 “ 止于 
至善”,你大可死心塌地,得此一无念之法即可直了成佛,不必再外求!
      本章所揭示的“能生福德”,所要告诉你的是:
      一、 此“不住相布施”依然能生“福德”,即使你心中想求“福慧双修” 
也没问题,不需要再做之前那些“住相布施”。
      二、 与后面所作的 “ 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 ” 比较 ,是告诉你, 
能守此法,即胜过其它一切外财布施。
      三、 与所作的 “ 布施身命 ”比较,先是告诉你,能守此法,即胜 
过其它一切 “ 内财布施 ” ;然后是告诉你,能守此“无念”(金刚般若), 
则可远超其它一切六度一一“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
“禅定”、“般若”。
      四、 每次福德比较,都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下 “ 乃至四句偈等”、 
“ 为他人说 ” ,这是告诉你 :随缘宣说此法 ,即是最高级的法布施,
并不是自己一定要修到某个境界、一定要让对方开悟才能得福。
      五、 最后告诉你: “ 福德 ” 其性本来就是空的,求 “ 福慧双修” 
本来就是一种颠倒。
      我们把《圆觉经》里的“福德”比较再借用过来,就更加形象——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 
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这里讲的即是“无念法”轻易秒杀声闻缘觉。
      还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 
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这里讲的是于此“无念”法门作轻微的法布施,即能远超权教菩 
萨多生多劫的法布施。
      当然,针对这类 “ 对于 ' 无念 ' 法的本身产生怀疑 ”,《金刚经》 
里则把最高级的称赞之辞都用上了——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能生一切佛及法的是什么?就是佛母!没有比它再高的了。
      所以,《圆觉经漩言——“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当然,《楞严经》里面赞叹的就更多了。
      净土宗人总是拿 “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来证明念佛法门才是最高, 
这完全是不懂圆顿经典的井底之蛙见解。在这世上,值得你称赞的“人”
很多,值得称赞的 “ 法 ” 也很多 ,但能生你的只有你妈一人!念佛法 
门之所以令诸佛护念 ,主要在于能令下下根人迅速出离生死,而不是 
因为它是能直了成佛的根本法门 。如果能明白这一点,又怎么还会舍 
弃“无念”法门而去另寻“持咒”、“念佛”呢!
       [“无念法”得福最大】
      我们再看第二类——对“不住相布施”是否能得福德而产生的怀疑
      这里要先对 “ 福德 ” 作点解释:前面讲 “ 如何修习常心 ”的时候 
已经说了, “阴德、果报“皆不应贪着,那为什么这里又出现了 “福德”?
其实这里面并无问题。因为“福德”不是“福报”。
      前面的“阴德、果报”指的就是“福报”,它是用在世间法里享受的, 
所以修行之人不应贪着;
      这里的 “ 福德 ”则是专门为成佛而修积的资粮,主要是用来普度 
众生和成佛的 ,正所谓 “ 福慧双修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报身佛 
即是智慧 、福德双项具足的结果 。所谓 “ 皈依佛,两足尊 ” 。两足, 
即是智慧与福德。
      所以,“福德”是超越“福报”的。

金刚清源   第二十三课

       “福报”是从世间染污心所得,故总是祸福相依。
       “福德”是从修行清净心所得,故只福无祸。
       “福报”修福不修心,故烦恼具足,故只是富;
       “福德”既修福又修心,故内心清宁,常言的“富且贵”即与之类似。
      前面用的是 “ 广义的降服 ” ,这里当然则用 “ 狭义的降服 ” 。这 
正是佛祖此节开示的真实用意——
      佛祖知道:须菩提过去习惯了着相布施。现在刚从偏空觉悟过来, 
知道有佛可成 ,而且佛皆是 “ 三十二相 ” 、“ 八十种好 ” 诸相具足的 
庄严之身 。如此之身,必须修积 “ 福德 ”方可办成。所以,须菩提虽 
然远离了染污的 “ 福报 ” ,但仍然会对清净的 “ 福德 ”继续产生执着。 
若此时给他讲“福德”无性,时机还不成熟。所以需要先顺着他 “ 求福 ” 
的习气安顿其心。让他不再对“无福”而不安。
      于是佛祖便不问自告——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这段经文潜台词即是说:你不用担心会不会有 “ 福德 ” 的问题, 
只管这样做去,“福德”多得你连想都想不到!
      光说这么一句,须菩提虽然心安,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 
难免还会产生疑惑。
      于是佛便给他大略讲一讲“福德多”的原理——
你过去在行布施中,已经知道了 “ 福德 ”的大小实际不是取决于 “ 布 
施之物”的。
      同样的“ 物 ”,如果在施的时候用心不同 ,其结果就会产生很大 
的不同。所以,有人因为贪着自身和报恩而行布施,他的布施近似于 
等价交换,所得的果报是很小的。有人虽然不贪着当世的自身和报恩, 但是却贪着 “ 阴德 ” 和 “ 果报 ” ,因为它不是内心真正的慈悲流露 , 
果报虽然比前面大,但还是有限的。

      而那些真正因众生而引发出自己的慈悲心 、真正无所贪求的人, 
你也看到的很多了:他们虽然布施的东西很微小,却得到了大得超出 
想象的福报 !有些人因为布施一粥一饭 ,就能享受多世的帝王之福; 
还有些人,根本没有布施具体的东西,只是一时的慈心或是恭敬心的 
流露,依然能感得多生多劫的升天之福。
     所以,布施能得多少福,从根本上不取决于“物”,而取决于布施 
的“心” !
      须菩提经佛祖这么一提点,大概也就明白一些了。于是佛祖便进 
一步让他明了刚才讲的 “ 无念 ” 到底用的是何种心 !后面所作的 “东 
南西北上下”六维虚空比较,都是在说明一个问题:
      此一 “无念”之心,即是真心。它是前面 “ 慈悲心 ” 、“ 恭敬心” 
的本源。真心相大无边,所以“ 无念 ”即是用大无边。如果从 “ 能生 
福德 ”的角度看,它即是比清净的慈悲心更加高级的、广大得无有边 
际的无上之心!既然比它更低级的“慈悲心”都能得到无量的 “福德”, 
那用此心而行的布施,其“福德”当然是不可思量了!
      如同做梦,如果你在梦中作 “ 住相布施 ” ,以梦中心结梦中果, 
那所得的福总是有局限的 。而如果你作的是 “ 不住相布施 ”,就直接 
激活了真心,只需要刹那的用心,你的整个梦境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 
化!
      又如同降雨 。 “ 住相布施 ”相当于单个地发射人工炮弹。 “ 不住 
相布施”则是直接调动大地的热能!
      所以佛祖最后即说——“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意即:你须菩提不用怀疑,如此做即可,“福德”问题完全可以不
用考虑!
      到此,须菩提向佛祖请教的 “ 应云何住 ” 、 “ 云何修行 ”、“云
何降服其心”三大问题才真正告一个段落。

【《正知品》初学体会]复习课

      须菩提对佛祖开示的“无念 ”法本身已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之 
后再生起的疑惑,皆是在修法的过程中见地不断提升而产生的突破。
天亲菩萨把后面的部分划作27疑,
      憨山大师的则是32疑,从“云何修行”这里就开始了。
      27疑和32疑。很明显,这里体现出了一个 “ 无有定法 ” 的原则。
      所以我们的《金刚清源》也不必执定于哪一个数字。我们后面就 
沿着经文,根据大家在修法途中可能存在的见地上的疑惑一个个进行 
破解!
众学生:老师今天讲的好精彩,感恩老师【花】【花】【花】
《金刚清源》第二十三课一
【云何降伏其心——怎样对“无念法”死心塌地】结束!

2018.11.16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附1.【《正知品》初学体会]复习课
金刚老师:开课!
            把《正知品》读过一遍以上的人举一下手!
小   雨:抄了一遍。
大   满:把译文读了一遍。
加   栋:读了一遍。
吴   铭:我还没有读通。
然   之:抄一遍读两遍,背到30节。
熙   明:读过。
苏   珊:还有我。
义   杰:还有我。
幸   福:背到20看了一遍。
金刚老师:下面都来谈谈初步学习的体会。
志   华:现在背诵到了《正知品》第17偈,大大提高了转心内照的 
            频率。
          (“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有此正知正见修行,可防舍本 
            逐末。
苏   珊:老师,首先感谢您给的作业 ——熟读 “ 护正知 ” 。体会第五 
            品“护正知“是可以即学即用即收获的学习 。看起来比较 “ 简 
            单易懂 ” 的内容,里面有大智慧值得我长期用功 。另有一点 
体   会:读“护正知”以后,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以用功了。
然   之:“佛说彼一切,皆由心所造。”所以要护心,以正念正知护心。 
千   惠:我体会——所说都在生活中践行,护念、时时保持正知,正觉, 

【《正知品》初学体会]复习课

            在以戒为师、八正道修出定力,时时护念,防止被转化,和 
            周边的环境和谐方便相处。
小   雨:总体的印象是护心的重要性,要随时了知身口意。以前一直 
            觉得佛法挺宏观的,读了这个才知道,原来也有这般细致的 
            指导,细致到告诉你怎么吃饭睡觉。
金刚老师:@小雨 以前觉得修行很模糊,现在觉得很清晰了吧! 
小   雨:@金刚是的,很有操作性。
金刚老师:@然之那你觉得这里说的心和我们前面讲的心是一样么? 
然   之:是的,老师。只要以正念正知,护念清净之心,就找到了正门。 金刚老师:是护 “ 念”还是护念真心? 
然   之:老师,这里讲的好像是护念。
金刚老师:@然之 这还差不多。整品里有我们讲的“真心”的影子么? 
然   之:狂象心,就是我们的妄心,没有“真心”的影子。
金刚老师:所以,学某一法,首先第一条是要谨防自己掉进去!
            我们对《正知品》的学习,不是由它来指导我们,而是要以 
            它为工具,为我所用。
            比如你刚才引用的“佛说彼一切,皆由心所造。”在本品里 
            你觉得是什么意思呢?
然   之:老师,应该是“唯心所现”?
金刚老师:既然整品都没有“真心”的影子,那又怎么会有“唯心所现” 
             的概念!
然   之: 那就是妄念造成了自已的世界。
金刚老师:在本品中 ,“ 一切由心造 ”,指的就是念头可以影响一切, 
            一切善恶果报都由自己的善恶念头所编织而成 。也就是像我 
            们常听到的 切都是我的责任。
            所以,它里面还没有众生同体的概念,对众生的理解还处于“众 
            生实有”的阶段。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菩萨乘 ” !所以,在学习它的时候,要把它 
的位定准!
然   之:老师说的,这个很重要!
金刚老师:《入行论》也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修行论典。包括我前期批 
判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也引用了很多《入行论》的内容。
      但《入行论》才是真正的菩萨乘,《菩提道次第广论》没法与它 
相提并论。
      依《入行论》,能由菩萨乘轻易上升到最上乘。
      而《菩提道次第广论》则由菩萨乘把学人死死拉回人天乘!
      我以前也讲了这个核心的问题——
     《入行论》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凡夫都可以直接发菩提心入菩萨乘。
      所以,在其第三品《发菩提心品》里,对于三士道(人天、小乘、 
菩萨乘)只是 “ 随喜 ” 就可以了。发菩提心之后,根本就不再提那些 
小乘的教法,直接就是菩萨六度。
      而《菩提道次第广论》则和我强力批判的言论一样,都强调必须 
要具备小乘的资格才能发菩提心入菩萨行。所以它对三士道的理解就 
不是 “ 随喜 ” ,而是要求每个人都要一步步从下士道修到中士道,最 
后才能修上士道。下士道,就是人天乘。但人天乘何时才是个头!所 
以对于绝大多数学佛人来说,修学广论,最终就被死死地拴在了人道 
里!没完没了地深陷于“布施”、“供养”里面。
      所以,尤其是在 “ 不修人道何以修佛道 ”的邪说炙盛的当今学佛界, 
《 入行论 》的重要性就显得格外突出!它可以说是学佛界里,除了能 
悟入最上乘之外,最佳的甚至是唯一的大乘修学宝典!
      我自己个人的体会 :若不是十四年前就遇到《 入行论 》,那我根 
本没法领悟禅宗,甚至现在还依然找不到学佛的入门!
      神会大师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最上乘的修行,就是一 “知” 
而已。但刚好《入行论》在正式修行入手处也是以 “ 正念、正知 ”为本。

【《正知品》初学体会]复习课

      随着长时间对 “ 正知 ”的练习,粗一些的烦恼在不知不觉中就被 
化解了,平曰妄念越来越少,此心便慢慢与真心相应,所以在后来看 
到禅宗祖师的论典便能逐步灵光闪耀。
      [《入行论》对解决日常烦恼的重大作用】
小   雨:那就是说整个《入行论》都要好好学习了?不只是第五品。 
金刚老师:@小雨 如果不学最上乘,那当然是必须的。
            如果以最上乘为主,那只需要在3-8品里努力:
            第三品是发菩提心,
            第四品是不放逸,
            第五品是护正知,
            第六品是安忍,
            第七品是精进,
            第八品是静虑(禅定)
       护正知就是持戒。五六七八,就是菩萨六度中的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剩下其它两度:“布施”、“般若”:
      明了真心,放下妄想,是真“布施”。
      知万法如如,是最上“般若” .
      这个都是我们一直在讲的。
      所以,对于修学最上乘来说,我们需要补的课,就是这里面的四度! 
 也就是五、六、七、八品!
      《圆觉经》里佛言: “ 善男子 ,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 
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 贪嗔爱慢 ,谄曲嫉妒 ,对境不生 ,彼我恩爱 ,一切寂灭 ,佛说是人渐 
次成就。”
      其中“贪嗔爱慢 ,谄曲嫉妒 ,对境不生 ;彼我恩爱 ,一切寂灭 。”

      这两段如何落实?
      《入行论》就是最好的利器!
      绝大多数的学佛人为什么总是逃不了 “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 ”的 
怪圈?
      就是因为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事、物的烦恼束手无策,最 
后被烦恼打趴下了!
      所以,只要有《入行论》,这个怪圈就马上被打破!
小   雨:迫不及待要学习其他几品了。
金刚老师:《圆觉经》讲了最上乘的用心秘诀: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我们通过《金刚清源》的学习,对于“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的原理是大体了解了。但后面这句“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怎么落实?
            一般的妄念,只要我们提起正念,它就没了。
            但有些成片的妄念,它来时像洪水猛兽一样,我们再怎么提 
            起正念,再怎么“标记”,它就是走不了。这时我们该怎么办? 
            “看住念头”的强压方法,我们前面也批判过了。觉照也不是, 
            强压也不是,那我们该怎么办?
小   雨:用正念代替。
金刚老师:@小雨我这里说的是那些正念也没办法对治的大妄心。
小雨:比如说?
金刚老师:难道生活中没有体验:遇到有些令我们不顺心的事,虽然 
            我们提起我们的正念,也时时知道自己的念头,但它就是息 
            不了!所谓的“忿忿不平”即是,此时该怎么办?
            就靠《入行论》!
            我常讲修行三层次:事、理、心。
            正念觉破,是“心“层次。
            正念觉了仍不破,就需要退一个层次——“理“

【《正知品》初学体会]复习课

           《入行论》五、六、七、八品,就是教给大家从“理”上来 
            化解妄心。
      人的七八成烦恼都需要在“理”上来化解。“理”上通达,大部分 
的烦恼就自己降服了。可见《入行论》的重要性!
小   雨:“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为啥不息灭妄心? 
金刚老师:因为“息”本是造作。就像用脏抹布擦镜子!
            禅宗的真传是“妄想无性” 。
            从“理”上入手,就是观“妄想无性”。
            圆顿法本无一定的渐次。如果你的真心已经像火炉,那妄想 
            自然如纸片。如果你现在的 “ 真心 ” 如烛火,那就需要一定 
            的方便方法来进行保养。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保持“一念净信” .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观妄想无性,首先可以用《入行论》 
            来对妄想庖丁解牛。
            只要我们能于烦恼中作得了主,那修学其它任何法门都会游 
            刃有余。尤其是临命终时 ,若生死未办 ,那可以一心念佛, 
            轻松往生极乐!
            所以,《入行论》对于学佛来讲 ,是“进可攻、退可守  ”的 
            绝佳阵地!
      [《入行论》对“无念法”修行上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一切众生、万法本自如如,所以最高的修行就是守住“一 
念净信”,就是“念真如”、就是“无念”。
      通过 “ 耳根法门 ” 、 “ 观暗 ” , 我们明白了,在我们六根对六尘 
当下了知的时候是最容易达到 “ 无念 ” 的 。尤其是五根对五尘(见色、 
闻声 、嗅香 、尝味 、觉触)之时,是最佳的 “ 无念 ”闪现时机。唯识 
里有 “ 现量 ” 、“ 比量 ” 、“ 非量 ” 概念 。五根接触五尘的第一念, 
未生分别 、未起妄想时 ,这在禅宗讲 ,就叫 “ 现量 ”。随着第二念生 

起了分别,就叫“比量”。如果完全掉在了妄想里,那就叫“非量”。
      我们修行的核心,就是要让这 “ 现量 ” 时时现前,不让它流转成 “ 比 
量”、“非量” 。
      但由于我们目前烦恼比较重, “ 现量 ” 还不能常常保持,也就是 “ 五 
根接触五尘无分别 、无妄想 ” 的状态无法常常保持 。那我们就降个档次, 
先从“比量”上去练习。
      也就是要在生了分别的时候不断训练我们的觉知。当你对 “ 分别 ” 
能常常如实了知,那自然而然地就会切入到 “ 无分别 ” 的状态。相反,
如果你连你的分别都不能如实了知,又何谈持守无分别的真心!
      由此可知:《正知品》也是最上乘最根本的基础功夫!
      最后再谈一下【如何正确学习《正知品》的方法】
      我们也看到,藏传的某些法师也在讲解《入行论》。这从宣传《入 
行论 》上,是有功德的 ,但他们以讲解的方式让大家学习《 入行论》, 
这便毁了《入行论》!
      因为《入行论》本来就是讲 “ 行 “,它的言辞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 
乃至不学佛人来说 ,都是通俗易懂的,除了《 智慧品 》,其余都完全 
不需要讲解。所以最好的修学方式就是:熟读、背诵!
      当你去 “ 熟读 、背诵 ” 时 ,它自然就会在曰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 
指导你!
吴   铭:我们右边的注解是老师您加的吗 ?如果没有注解,我们理解还 
是有难度的。
金刚老师:@吴铭不是。是如石法师。你们找《入行论》,一定要 
            认准“如石法师”版本!
            因为他的版本,旁边就有注解,看他的注解,论义就一目了然。 
            意思大概明白了,就争取把偈诵背下来!
吴   铭:好的 ,金刚老师 ,我们现在还是没有分辨力的 ,还是需要正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复习课

            确的注解的。
金刚老师:像某堪布那样又臭又长的讲解,一个《正知品》大概也要 
            一个月!而我们如果认真读诵,一个月说不定都可以背下来 
            并大尝法益了!
吴   铭:是啊是啊!学习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
金刚老师:很多听讲的人,听的时候很辛苦,听完脑袋胀胀的,尤其 
             是还掺上一些错误的见解,让人望而生畏,谁还会下来认真 
             践行!
            《正知品》就介绍到这里,大家下来要引起高度重视!
小    雨:老师,那接下来是先背诵第五品呢?还是先学习下第三至八 
品?
金刚老师:@小雨 背第五品,其它几品根据各人的烦恼深浅来定。
【《正知品》初学体会]复习课结束!

2019.3.15晚20: 00 金刚“国学经典”辨析群
附2.【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复习课
      内容简介:
      一、 什么是"止"、什么是"息"
      二、 随息-观息-观暗-观音
      三、 学佛人怎样看待世间苦
      四、 不要让生活中的烦恼断送了你的修行
      五、 不悟而修的过患
      六、 提高警惕,切勿放任
金刚老师:开课!
            大家很积极!实际上,今天的复习早已经开始了。
            大家先谈谈自己下来的学习体会吧!
志   华:下来又看了几遍课件,我的体会是:如果不上课,死了都不 
            知道怎样死的。
学   A:这几天看了两个电影,《流浪地球》和《绿皮书》,都是网 
           评很好的电影,可是我看完之后却没什么感觉,相比还是上 
           老师的课过瘾。我以前是超爱看电影的,现在再好的电影看 
           完也不兴奋了,和《金刚清源》的课程比起来都黯然失色, 
           索然无味了。上节课,老师对于无求,无所得,到无念,讲 
           得很透彻。我觉得理论都明白,可是人生在世真正能做到无 
           所求,很难。比如我是因为儿子才开始学佛的,他被诊断是 
           发育迟缓和多动,我虽然知道他无论怎样也是本性自足的, 
           可是生活中面对种种困难,他成长的坎坷,养育他的不易时,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复习课

            我还是希望他能好点 ,不用多优秀 ,和正常孩子一样就行, 
            所以就种种折腾、训练、花钱。但无论生活怎样,却感觉活 
            的特别值 ,因为可以有幸学习大乘佛法 ,找到了觉悟之路, 
            知道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并已经上路。感恩所有人,最最感 
            恩金刚老师!
苏   珊:我的体会是现在真正遇到事时,会分别,会妄想,但有能力 
            回来了,并且回来的速度比原来快很多。
然   之:@苏珊 我也有同感。就是现在起心动念时,能知道了。 
加   栋:从“有所求”到“无所求”到“无念”。
学    B:我也来讲一下我的体会:
            这次让我体会最深刻的就是 “ 广大心 ” ,要在平时老婆一下 
            子花很多钱,我会很不高兴的,可能会吵架,也有可能会冷 
            战好几天。但这次 “ 广大心 ” 让我平息了!这两天老婆又乱 
            花钱了,而且花得还很没道理 。我心里真是难受的要死,简 
            直无法平静!决定等她回来好好吵上一架,于是整个人愤怒 
            的往沙发上一坐,准备平静一下想想等会怎么数落她。在那 
            里想了很多的词语,而且还有图像。但慢慢的想起了老师的 
            话,她也是众生之一,我不是要度众生吗?要是等会吵上一 
            架,她肯定也很不开心的。钱反正都花了,而且她花钱完全 
            是在折磨自己,女人为了美控制不了自己的习气也挺可怜的。 
            又想起了老师的故事,做 “ 报冤行 ” 想 ,这是我该还的。想 
            想之后,心里一下子就平静了,不再起一点波澜。感恩老师! 
苏    珊:@学8 确实是心上的功夫!
然    之:@学8 学以致用 ,学到了老师的真法,精髓 !放下即是 ! 
             妙!
学    B : 这也许就是佛法带给我们的好处。
高   兵:学B进步很大。
金刚老师:还有谁要谈谈?

然   之:我的体会 一有求即有苦,无求方为乐。 
干   惠:老师,起用真心如如镜,不随尘、根境界转。 
学   C:真正领悟无所得?还是有得吧,虽然会生灭。
苏   珊:老师,我觉得我们现在是顿悟时真心自然在。大的起念时, 
            就用渐修或者两者自然在切换如左右手。应该用哪个的时候 
            就用哪个。
金刚老师:挺好!大家都谈得很好!我们就先挨着顺序理理—— 
            @学C先谈你的。开课之前,你谈的打坐体会,我看到了。 
            你再简要谈一下从你开始打坐到现在一路的过程。
学   C:早上打坐,数息,妄念不断,我干脆去看,我在想什么?担心 
           迟到,思考方案推广,思考市场的运作。仔细一看,背后有 
           担心恐惧,本质是担心失败没了吃 ,没了用 。求啥 ?求财。
           哦哦,我对自己说,我看到了,对自己说,我看到了你的痛 
           苦和渴望! ! !我知道了!我上班处理!现在下班了。然后 
           我发现当我有这个觉察,内心有震撼,然后泪流满面,当我 
           觉察并包容我的感受和渴望时,那些念头慢慢的减少,慢慢 
           的变淡,慢慢的离开,然后聚焦于鼻孔,相融于呼吸……收 
           工后一看时间,居然过去了八十分钟。唉,这不是训练“常心” 
           吗?从有所求,到下班无所求(或者仅从打坐做起),再到此 
           刻打坐无念? !怎么无念?聚焦于鼻孔,融于细微的感受中, 
           龙衔海珠,游鱼不顾。我做不到无所求,但每个当下可以不 
           去理它。也慢慢的清楚,大部分念头是翻来覆去的胡思乱想。 
           该解决去解决,处理了赶紧放下,回归到那无念中。
      【什么是“止”、什么是“息”】
金刚老师:@学。你现在打坐仍以数息为主? 
学    C:是数息,或观肚皮。
金刚老师:用 “ 数息,或观肚皮 ” 打坐,能有现在的体会,那说明你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复习课

          已经开始在进步了!
学   C:哦。感觉这两年难以升级,或进步不大。
金刚老师:依你目前的状况,依着 “ 四心 ”的总原则向前迈进,不论 
            采用何种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明白你的打坐和见性 
            之人打坐的天大差距。你目前打坐时整治妄想,用的仍是“生 
            灭心”,而且是极其低级的生灭心。所以你才会“两年难以升级, 
            或进步不大”。如同打仗,人家用的重型武器,你用的却是 
            红缨枪。
学    C:哎哟哟!愿闻其详。
金刚老师:打坐修止,一般有三个层次:
            —、系缘止
            二、 制心止
            三、 体真止
            你现在的“数息”、“观腹部”,属于最低级的“系缘止”。 
            所谓“系缘”,如同放风筝一样,就是把心栓在一个地方, 
            令其止。
            数息,就是把心系在息上。
            观腹部,则完全是倒行逆施。如果是修止,一般叫“意守丹田” 。
            而“观腹部”则本身就属于“毗婆奢那”(观)这是小乘的修法。 
            它的前提就是先修 “ 奢摩它 ” 把心止下来,然后才能观。你 
            用这种小乘“观”来达到 “ 止 ” ,所以叫倒行逆施 。“ 观腹部 ” 
            属于小乘南传“十六观智”的内容。具体的可以参考[金刚辨经- 
           《什么是“名色分别智”?》】
学    C:奢摩它是什么?
金刚老师:就是“止”。
            所以,今后你打坐,正确的次第应该这样——
            一、以“随息”为主,如果妄想很强的时候再退到“数息”; 
学    C:随息,觉知力粘着呼吸?
金刚老师:随,就是尾随的意思,心尾随着息走;

           数息,则是心领着息走。
           这就是有为、无为的绑!
学   C:哦,明白,道法自然。
金刚老师:还有,对“息”要有正确的认识!
            呼吸有四个浅深不同的层次——“风”、“喘”、“气”、“息” 
学   C:息,呼气的停顿。
金刚老师:那纯粹是南怀瑾的胡扯!没有任何经典依据。
学    C:哦,依法不依人。
金刚老师:打坐,我们多应依凭智者大师。
            正常的自然呼吸,经过心的观照,自然就会向这四个次第转 
            变——
             “风”、“喘”、“气”、“息”
            在打坐开始时,要先调息。经调息后,呼吸极其顺畅、气若游丝, 
            此时即叫“息” !
            所谓“数息”、“随息”都是用的这个“息” !这个“息” 
            类同于娘胎时的真息,所以久之便能打通身体的气脉,起到 
            身体健康的功效。所以,学佛人打坐,倘若 “ 心 ” 的功效没 
            得到,那 “ 身 ”的功效必须要得到!如果不能实现快乐打坐。 
            那便是走错路了。
            所以,“息微”、“心微”然后才能与“无为“相应。
学    C:哦,由粗变细。我倒发现身体内在有它的节奏,不能意识干扰。
    [ 随息-观息-观暗-观音】
金刚老师:@学。再说第二步——
            要不断地降弱对息的注意力,从“随息”过度到“观息”。
学    C:怎么观息?
金刚老师:“随息”是注意力在“息”,
            “观息”则是注意力是全然的,在身根的触觉,去静静看着 
           息对身体反应。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复习课

            第三步——努力念《圆觉经》提高自己的见地。再跨越到“观 
            暗”与“观音”!
学   C:请老师再说说制心止和体真止。
金刚老师:“制心止”,就是在你正念强大的时候,说止就止了,不 
          需要那些,,数息”、,,随息”的方便法。
            “体真止”,就是在你还没悟明真心的时候,你也可以去体 
          悟那个时时毫不动摇的真心,然后你的妄心也会歇下来了 。
      [学佛人怎样看待世间苦】
金刚老师:@学入 然后再来看你的。
            佛言八苦,人处世间都是苦。世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才 
            是常态。所以,对于命运,我们首先要接受它。这个,要多 
            在《二入四行》的“报冤行”上多下下功夫。
学    A:  嗯,儿女都是债,我会好好还债。
金刚老师:从佛法角度讲,有苦才有出离。所以,苦也不全是坏事, 
            对学佛是好事。
            在已苦的境地上,能遇到无上的佛法,这是莫大的幸事!这 
            说明你的福气是很大的。
            有佛法,就有办法!前途是光明的!
学   A:感恩老师。
      [不要让生活中的烦恼断送了你的修行】
金刚老师:@学B再说你的,你举的例子很好!
            《金刚经》本是顿悟顿修,为什么我要花那么多的时间把渐 
            修的东西讲一讲?
            就在于大家的学佛都是一步登天的!很多人学佛,不是败在 
            “学佛”上,而是败在世间的烦恼上。“ 一念净信 ” 人人有之。 
           但如果你生活中的贪嗔烦恼太多 , 使得正念闪烁的频率太低, 
           那实际就跟没有差不多 。我们只有努力把粗重的贪嗔烦恼降

         服下去,那我们的正念才能做得了主。
学   B:是的,老师,这个深有体会。
金刚老师:“四心”的每一心,它本来就可以用作起观,直接就可以 
           化解很多烦恼。所以,烦恼多的时候,要多在这里思惟观察。
金刚老师:@学8你的例子很好!要继续发扬!
            在烦恼重的时候,大家要重视“四心”和《二入四行》! 
学    B:感谢老师夸奖。
[不悟而修的过患】
金刚老师:@然之最后谈你的。
            谈你的,就得另外定调——不要被“渐修“所误。
            我们讲 “ 从有所求到无所求再到无念 “,这就是渐修的路子!
           “渐修 ”的标志就是:不管他修的 “ 无所求 “ 到了什么层次 ,
            但他始终不能承认当下就有无念真心现前!刚才我发的那个, 
            有人说是19年前,有人说是18年前。但总之 ,那时都是真 
            正的渐修 ,直到2016年我才真正体悟到禅宗 。也就是说, 
            2016年之前,我都不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真心现前的。
            苏珊:那老师是直接让我们坐上了火箭。为我们节省了最少十几年 
            的时间。我们真是幸运!
金刚老师:不相信真心常在,有两大过失——
           一、 认妄心为实有,所以会不断提起那个“正知”、“观” 
           去搞妄想。
           二、 用力过猛,真心现前不认,还继续搞真心!
           当然,前面提到了:当我明白了凡所有起心动念皆是虚妄后, 
           虽然不求世间法,但佛法上却是在大求!所以对成佛还是感 
           到十分遥远。久之便会信心动摇。所以才会信奉净空_类的人。 
           而这一切疑惑,一旦你能悟了真心,它就瞬间烟消云散!
加   栋:不相信自己真心常住!对吧!老师?
金刚老师:对! “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所以,对于一个悟了真心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复习课

            常住的人来说,你与烦恼的形势马上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真心常住,妄心本空。
小   雨: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老师再解释一下呗。
金刚老师:本觉就是真心,不觉就是妄心。妄心没有任何实体,只是 
            你以为它有而已,就像捏着眼睛看月亮一样,它的本体还是 
            真心。所以它空虚得只剩一个“颠倒见”而已!
苏   珊:真心本有,妄心本无。
学   D:  老师,常心,是自然流露出来的真心,不是经过脑子思考出来 
            的。这样理解对不对?
金刚老师:@学。对的。
            所以,对于悟了的人来说,起任何妄念都不怕!只要我们不 
            让真心睡着就好,也就是让 “ 知 ” 时时放光 。此所谓“落霞 
            与孤鹫齐飞”!
            所以,对于悟了的人来说,“ 有所求 ” 这部分之所以要讲那 
            么仔细,它的作用不过是为了拿来帮我们识别妄心而已!所 
            谓 “ 不怕起念,只怕觉迟 ” ,我们在知道“有所求”的状态后, 
            当它起来的时候,就能马上识破它!然后结果便是——念起 
            即觉,觉之即无!
高   兵:老师,对于一个悟了真心常住的人来说,才能是时时修行事 
            事修行。可以这样理解吗?
金刚老师:@高兵 不要想过头了。悟了之人只是有以上这些优势, 
            他具备了 “事事修行”的本钱。但能不能达到“时时修行”, 
            这就需要各人的精进功夫了 !
高   兵:哦,只是具备。
悦   心:好想弱弱地问一下,是不是学着学着就不想买包、买漂亮衣服、              买更大的房子了……?
金刚老师:@悦心 如果“不想”买,那确实是修行的进步。但这不 
            妨碍你买。
            如果钱多得没处花,家人也需要。那就“素富贵行乎富贵”!

            一切都是梦,买或不买,都是一样的,并不妨碍修行!
            还有什么疑问么?
悦   心:哦,那还需要工作吗?若一切皆是梦,工作或不工作都可以?
金刚老师:@ 悦心如果你能承受不工作带来的代价 ,也不影响你的 
            修行,那也是可以的。
悦   心:谢谢老师。
高   兵:老师,【悟了之人只是有以上这些优势,他具备了 “事事修行” 
            的本钱 。但能不能达到 “ 时时修行 ”  ,这就需要各人的精进 
            功夫了!】 ,可以讲讲如何精进吗?
金刚老师:@高兵 痛念生死无常,切勿悠哉游哉,把 “ 知 ” 进行到底!
           【提高警惕,切勿放任】
方   日:老师,我来汇报一下。这段时间心存“真心自然知”,然后 
            该干嘛干嘛,该喝酒喝酒,该放逸放逸,该打坐打坐,这样 
            如何?
苏   珊:@方日 会不会是有了 “任”的倾向?
金刚老师:@方日 只要“知” 一天比一天持续的更长,这也是可以的。 
            但是喝酒这个东西要特别慎重!对“知”摧残最大的就是它!
方   日:@金刚 老师,反正是自然知,有必要用心“知”吗?
金刚老师:@方日 但是你无始以来已经习惯于妄念了。
方   日:@金刚这倒也是!
金刚老师:@方日 苏珊提醒得很好!你要注意你的“任病”!
            下来把【“四心”是不落邪见、不生禅病的根本保证】这一 
            课多看看。
方   日:@金刚好的,谢谢老师!
金刚老师:好!今天的复习课程到此结束!
众学生:感恩老师【花】【花】【花】
【云何修行?如何训练“常心”】复习课结束!

关于“耳根法门”

附3.关于“耳根法门”
海   波: @金刚 老师,“耳根法门”是不是就是说听到世间所有的 
             声音不去区分,不生恼怒烦,不惊不怖不畏?
金刚老师:@海波 你这还没到根本。这只属于在“有声”里面不分别, 
             用的是耳识,不是闻性。再破一层分别才到闻性—— 
             于“有声”、“无声”不分别。
小   雨:是找听声音的是什么?
金刚老师:不是“找”,是自动接收。
胡   宾:可以理解一种能量的感应吗?
金刚老师:@胡宾 物理学上有一个“永动机”的概念听过么?就是 
            一个永恒运行的机器。
海   波:自然接收,听到了就是听到了,不去寻找声音,也不去分别 
            是什么声音?
金刚老师:@海波 不论听到什么,它就是一个声而已。
           声音来了,我们能听到有声;
           声音走了,我们能知道无声。
           声来声去是生灭,那个能知来去的,就是闻性!这是永恒的。
胡   宾:原来我们都有一个“永动机”!
金刚老师:大家一定要注意—— “ 耳根法门”是《楞严经》 “ 25圆通” 
            里唯一明确提到先要“发菩提心”的。也就是我们讲到的 “ 明 
            菩提心”。这就与《坛经》里“不识本心,修法无益”完全对应! 
            所以,并不是你随随便便听听声音就是耳根法门!由此更加 
            说明禅宗为何“见地”如此之重要!

            怎样能快速发此菩提心?
            对于初学之人,最好就是先从我说的“观暗”去练习、体会! 
           “  观暗 ”的练习,是见地提升最快的方法 !世人最明显的颠 
            倒,就是认为看东西是靠眼睛来看的。所以就认为眼睛瞎了 
            便什么也看不到。实际上你们要去问一个瞎子,他会告诉你: 
            他们并不是什么也看不到,而是随时都看到一片黑暗。
大   满:对哦!他们看到的是黑。
金刚老师:什么才是“什么也看不到” ?比如我们的耳朵、手、脚, 
            那就是什么也看不到。所以眼睛瞎了在眼睛处能看到黑暗, 
            而耳朵、手、脚处却看不到黑暗。这说明我们是靠“心”来 
            看的。眼睛不过像黑屋子里的一盏灯一样。
            打开了,就看到“明”;
            关掉了,就看到“暗”。
朝   贤:老师这个比喻透彻,好理解。【强】眼睛只是看到光明的工具。 
金刚老师:这是佛祖亲自打的比喻,我只是复述。
            所以,我们闭上眼睛看到的那片黑暗,和眼睛死掉的瞎子看 
            到的黑暗是一样的。既然开眼见 “ 明 ”,闭眼死眼见 “ 暗 ”, 
            那就说明我们这个能看的心永远都在看,它不是生灭的。我 
            们为什么会睡觉?就是因为无始以来的颠倒,认为闭上眼睛 
            就看不到,所以就自己给自己催眠。因此,我们如何快速体 
            会到真心常住?
            就从这里反颠倒开始!
            当闭上眼睛的时候,我们要清晰地认可:能看的是心,此心 
            永远都是在打开的,眼前的“暗”和睁眼的“明”本质是一 样的!
胡   宾:老师,您这么一点,就明了啦,感恩!
金刚老师:当我们时时能贴着这片暗,妄想昏沉就不在了。所以,普 
            通人打坐,闭上眼睛就容易昏沉,而 “ 观暗 ” 则是对治昏沉 
            最好的方法!

诚意歌

胡   宾:老师,有时就是很困,想睡,这是肉体需要休息啦,
            心也要 休息吧?
金刚老师:@胡宾 困了就不要打坐。
            可以在躺下的时候“观暗”。观不住了很快就睡了。
胡   宾:老师您能再说说,观暗的心法吗?
金刚老师:说完了。
            @胡宾下来把我上面讲的看个七遍左右你就能体会了。
            当我们“观暗”练久了,对真心完全认可了,再把心转移到“声 
            有、声无”上,此时就是耳根法门!
肖   芹:以前一打坐不是昏沉就是妄想,现在偶尔观暗的时候会稍微 
            清醒一下,不过很快又会被妄想拉走了
金刚老师:@肖芹 打坐属于“禅定度”,平时要多修习《入菩萨行论》,
             在“正知品”、“安忍品”使劲下功夫!

附4.诚意歌
        佛言:“直心是道场”、“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中庸》:“诚之者,人之道也”。
      《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是以,儒佛二教,乃至一切圣教,“直心”、“诚意”都是最根 
本的入手功夫。
      无奈被众多歪嘴先生 、大师的曲解异化 ,“ 直心 ”、“ 诚意 ” 被 
解释得无比玄妙、面目全非!以至于无数的修行人努力大半生都始终 
找不到真实的下手之处!
      有感于此 ,特将十多年来有关于 “ 直心 ”、“ 诚意 ” 的修行体会 
编录成歌,以供学人快速入门。
      如能熟背于心,自然随文入观。妄想烦恼,如摧枯拉朽。
(本“歌”主要参考于《入菩萨行论》、《大学》、《中庸》。)

诚意歌

【总明】
帝王及平民,共具此一心。
修身在正心,正心先诚意。
【不诚意过患】
若不诚其意,必将被自欺。
欺人或有觉,自欺愚不及。
(导致不能正心)
起念不自知,进退无惭耻。
影响如风过,心不在家里。
(随妄念流转)
爱憎夺新居,做它的奴隶。
所得非所愿,劳心又费力!
【下定决心】
欲收复失地,我今当诚意!
【诚意的定义】
时时应审察,身心诸状态,
如实知自己,此即是诚意。

【日常中的基本练习】
行时则知行,住时则知住, 
坐时则知坐,卧时亦知卧,
 吃喝拉撒睡,皆当如实知。
[五根的细微警觉一眼】
睁眼即是色,色本无美丑,
于中生好恶,皆当如实知。
(耳)
入耳即是声,声本无亲疏,
于中生憎爱,皆当如实知。
(鼻、舌、身)
鼻能嗅香臭,舌能尝甜淡,
身可触冷暖,皆当如实知。
【意根的粗重察觉一财色名】
于财色或名,贪念生起时,
我当如实知,不更作伪饰。
(人、事、物)
于人事或物,嗔恚生起时,
我当如实知,不更作伪饰。

诚意歌

(三大根本不良心态)
胜我则嫉妒,等我起竞心,
劣我则生慢,我当如实知。
(其它不易察觉的毛病)
自赞与毁他,思惟与算计,
如是念起时,皆当一一知。
【对诚意的总结】
念起能自知,此即是诚意。
 诚意不自欺,无关欺人事。
【修习诚意的效果】
意乃虚妄根,觉妄即是真。
久久心自明,内外皆一诚。
《金刚清源》上册结束
 二O一九年三月二十二日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