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散文集模板

其他分类其他2022-06-05
402

素花静开,我心安然

某某某      

那年,那月
那一天,
那个人,
也许,每一天,
我们都拥有最美的回忆。
当我们走在
青春的尾端,才发现,
青春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某某出版社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经 典 美 文 推 荐   散 文    第 一 期

邂逅

湖北叁零伍出版社

人著.--湖北:叁零伍出版社,2022.6
ISBN 000 0-00000000-0
Ⅰ.①献...Ⅱ.②献...Ⅲ.①诗集一中·国-当代 IV.①12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 第00000号

书籍名称

网址
印刷
开本
印张
字数
版次
印次
定价

责任编辑
封面设计
小组成员

彭文欣
徐旭
付娴慧  张晓琳 王思颖

https://flbook.com.cn
印刷社
787*1092       1/16
XX
210千字
2022年6月第1版
2022年6月第1次印刷
49.90元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目录

第一卷  生活是很好玩的

第二卷  我这一辈子

第三卷  绿山墙的安妮

第四卷  一个人的好天气

第五卷  天长地久

09

第六卷  云中记

第七卷  人间告白

第八卷  人生海海

第九卷  包法利夫人

第十卷  伊犁秋天的札记

01

03

05

07

11

13

15

17

19

《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

全书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笔下美食、草木虫鱼鸟兽,无不动人。好玩,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发现和欣喜,它源于对生活无比的爱。汪曾祺说,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写字、画画、做饭,明明是最普通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乐。
他经历了人世的复杂,却天真得像个孩子,贪吃、贪唱、贪看、贪玩儿,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无心机,少俗虑。鹦鹉史航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汪曾祺先生想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凡人琐事、市井人生、旅行见闻,一草一木、一茶一饭、一人一事,在汪曾祺的笔下散发着温暖的快乐和不凡的趣味。他的文字告诉我们:慢点走,欣赏你自己;慢点走,品品茶、喝喝酒、听听曲、写写字。人生少忧虑,存一点童心,生活才好玩。“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他的文风干净清雅,结尾淡如炊烟,余味但击人心。
一切风轻云淡,充满闲情逸致,寻找平凡日子中的小快乐,认真将每一天过成有滋有味的佳肴,过成色彩丰富的油彩画,过成行云流水般的散文诗,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境界。
毕竟,生活,是很好玩的。
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早起扫扫地,扫他那间小屋,扫门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
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他不上粮店买切面,自己做。抻条,或是拨鱼儿。他的拨鱼儿真是一绝。小锅里坐上水,用一根削细了的筷子把稀面顺着碗口“赶”进锅里。他拨的鱼儿不断,一碗拨鱼儿是一根,而且粗细如一。我为看他拨鱼儿,宁可误一趟车。我跟他说:“你这拨鱼儿真是个手艺!”他说:“没什么,早一点把面和上,多搅搅。”我学着他的法子回家拨鱼儿,结果成了一锅面糊糊疙瘩汤。他吃的面总是一个味儿!浇炸酱。黄酱,很少一点肉末。黄瓜丝、小萝卜,一概不要。白菜下来时,切几丝白菜,这就是“菜码儿”。他饭量不小,一顿半斤面。吃完面,喝一碗面汤(他不大喝水),涮涮碗,坐在门前的马扎儿上,抱着膝盖看街。
我有时带点新鲜菜蔬,青蛤、海蛎子、鳝鱼、冬笋、木耳菜,他总要过来看看:“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什么,他摇摇头:“没吃过。南方人会吃。”他是不会想到吃这样的东西的。

01

02

《我这一辈子》

老舍

一个幽默的作家,一定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警辟,使人读了发笑,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老舍作为一个幽默小说家,便具有这样的语言能力和幽默的心态,世事、异国观光、朋友亲邻,在他眼里皆是有趣的。一如他笔下“穿马裤的马裤先生”、“盼孙子的王老太太”、“院里不是东西的老王”等等,既写实传神,又夸张好笑。且他的这种笑不仅仅是让人捧腹的搞笑,还是一种含泪的笑。他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和自己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融入这种笑中,极具感染力,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思考。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我这一辈子》是一篇很独特的小说,里面没有激烈的矛盾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他只是一幅浓淡相宜的风俗画。描写了一个由裱糊匠出身的“三等警”的平淡的遭遇,洞察到了纷纭复杂的人情世故,提炼出了城市贫苦市民的命运,描写了那个时期贫民生活的无奈与辛酸。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犀利的批评,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是一本适合春天晒太阳看的故事,在河边茶馆,泡杯盖碗,磕着瓜子,慢悠悠的读,就像是老人的念叨,有点啰嗦。每个人的一辈子,过的都不容易...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清明已过了,大概是;海棠花不是都快开齐了吗?今年的节气自然是晚了一些,蝴蝶们还很弱;蜂儿可是一出世就那么挺拔,好像世界确是甜蜜可喜的。天上只有三四块不大也不笨重的白云。没有什么风,可是柳枝似乎故意地转摆,像逗看。
我在山坡上晒太阳,一点思念也没有,可是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摘下些诗的珠子,滴在胸中的绿海上,没有声响,只有些波纹走不到腮上便散了的微笑,可是始终也没成功一整句。一个诗的宇宙里,连我自己好似只是诗的什么地方的一个小符号。
越晒越轻松,我体会出蝶翅是怎样地欢欣。我搂着膝,和柳枝同一律动前后左右地微动,柳枝上每一黄绿的小叶都是听着春声的小耳勺儿。有时看看天空,啊,谢谢那块白云,它的边上还有个小燕呢,小得已经快和蓝天化在一处了,像万顷蓝光中的一粒黑痣。

03

 爱情的故事永远是平凡的,正如春雨秋霜那样平凡。可是平凡的人们偏爱在这些平凡的事中找些诗意,那么,想必是世界上多数事物是更缺乏色彩的。
没有像那一回那么美的了。我说“那一回”,因为在那一天那一会儿的一切都是美的。她家中的那株海棠花正开成一个大粉白的雪球;沿墙的细竹刚拔出新笋;天上一片娇晴;她的父母都没在家;大白猫在花下酣睡。听见我来了,她像燕儿似的从帘下飞出来;没顾得换鞋,脚下一双小绿拖鞋像两片嫩绿的叶儿。她欢喜得像晨起的阳光,腮上的两片苹果比往常红着许多倍,似乎有两颗香红的心在脸上开了两个小井,溢着红润的胭脂泉。那时她还梳着长黑辫。
她父母在家的时候,她只能隔着窗儿望我一望,或是设法在我走去的时节,和我笑一笑。这一次,她就像一个小猫遇上了个好玩的伴儿;我一向不晓得她“能”这样活泼。在一同往屋中走的工夫,她的肩挨上了我的。我们都才十七岁。我们都没说什么,可是四只眼彼此告诉我们是欣喜到万分。我最爱看她家壁上那张工。

04

05

《绿山墙的安妮》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成长小说,该作品讲述了自幼失去父母但仍然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安妮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的故事,安妮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从主人公安妮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窥知作者超越所处时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共同体,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与万物构成密不可分的生命之网,人与人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一种“可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由社会”。
在这部小说中,蒙哥马利用精练、清新的语言,把山水花草生动地描绘出来,有景有情。小说借助安妮的眼睛,把优美异常的自然环境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欢喜的白路”上雪白的馥郁芬芳的苹果花;枝头下面,不知不觉来临的紫色的黄昏;成千上万朵紫花地丁怒放的“紫花地丁渊”;弥漫着自然迷人气息、流动着百鸟争鸣时优美旋律的“桦树道”……作者毫不吝惜地用笔墨写出了一个仙境一样的格林·盖布鲁兹。安妮生活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难怪会常常“快乐得像妖精”。读者读到这些,也会不知不觉陶醉其中。而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自世界各地慕名来到爱德华王子岛,去追寻小说中安妮踏过的足迹。
这条被新不里奇人称做“林荫大道”的马路向前延伸四五百米长,被两旁高大的苹果树所形成的拱形完全遮蔽。延绵成林的苹果树是很多年前一位古怪的老农场主种的。向上望去,洁白芬芳的花朵形成一片长长的顶棚似的树荫。粗大的树枝下面,充满了绯红的暮色余晖,远方依稀可见的落日中的天空仿佛被着了色,一闪一闪的好像教堂走廊尽头的一扇玫瑰色的窗户。
它的美丽好像深深吸引了这个孩子,她一言不发,倚靠在马车上,瘦弱的小手紧握着放在胸前,如痴如醉地抬头望着头顶上那一片雪白壮丽的美景。甚至当他们离开了大道,顺着长长的斜坡向新不里奇驶去时,她都没有动一下或开口说一个字。她依旧神情痴迷地凝望着远方的西下斜阳,双眼注视着一幕幕壮丽的景色掠过发着红光的天空。他们经过新不里奇,那是一座喧闹的小村庄,小狗向他们发出声声吠叫,小男孩喊着,好奇的人们透过窗户盯着他们,他们仍旧沉默地行驶着。又走了三里路,这孩子还是没有说话。很显然,她能保持沉默,就像她能滔滔不绝地说话一样。
“我想你又累又饿了吧。”终于,马修大胆地问道,,好奇的人们透过窗户盯着他们,他们仍旧沉默地行驶着。又走了三里路。

06

太阳已西下,但是在柔和的落日余晖中,美丽的景色依旧清晰可见。山下是一个小山谷,远方是一座平缓延绵的山坡,若隐若现的农庄散布其间。他们在左边一座远离马路的农庄前停下,四周被树林所环抱,屋前的树开着花,农庄在树影婆娑的暮色中隐隐约约地显出些白色。向上看去,无瑕的西南边天空中一颗大大的、水晶般透亮的星星眨着眼,好像一盏充满希望的指引之灯。
马修不安地动了一下。他暗自庆幸,将由马瑞拉而不是他去告诉面前这个孩子,她期望已久的家根本不属于她。他们驶过林德的山谷,天色已经很暗了,但是还没有暗得使林德太太无法看见他们,从她那占据有利位置的窗户,林德太太看着他们上了山,走进绿山墙的小路。当他们来到家门口时,马修以一种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力量向后退缩,回避那即将被揭示的真相。他想的不是这场错误可能会给马瑞拉或自己带来什么麻烦,而是这孩子的失望。当他一想到欣喜若狂的光芒就要从她眼中熄灭,他就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就好像他将参与一场残杀——这种感觉和他杀小羊、小牛或者其他什么无辜小动物时的感觉异常相似。
当他们进去的时候,院子里已经非常黑了,周围杨树上的叶子在沙沙作响。
“听,树儿在梦中说话。”当马修抱她下车的时候,她轻声低语,“它们一定在做着美丽的梦!”
接着,紧紧挎着那只装着“她全部家当”的手提包,她跟着他进了屋。
安妮醒来时,天色已大亮了,一片灿烂的阳光洒进屋来,她坐在床上懵懵懂懂地向窗外望去,些许毛茸茸的白色物体正飘浮在蔚蓝色的天空中。
她忽然想不起来自己是在哪里。首先是一阵兴奋的冲动,紧接着是可怕的回忆。这里是绿山墙,他们不想要她,因为她不是个男孩!
但是,现在是早晨,而且,是的,一棵开满花儿的樱桃树就在窗外。她一跃跳下床去,跨过地板,打开推拉窗——窗户吱吱嘎嘎地好不容易被推了上去,好像很久没有被打开过了,随即就紧紧地卡上了,根本不需要什么东西撑住它。
安妮跪在地上,凝望着六月的早晨,她的眼睛因为兴奋而熠熠发光。噢,这太美丽了!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想想自己不是真的将留在这里!她宁可想象她是要留在这里的。这里有想象的空间。
屋外长着一棵粗大的樱桃树,紧贴屋檐,树枝随风轻轻拍打着窗外的墙,树上开满了花,几乎见不到一片叶子。屋子两边是分别种着苹果树和樱桃树的一大片果园,也都绽满了花儿;果园的草地上夹杂了许多蒲公英。窗下的花园里淡紫色的丁香树也开满了花,沁人心脾的香甜味儿随着清晨的微风向四处弥漫,飘上窗台。
安妮那双渴求美的大眼睛贪婪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可怜的孩子,她在生活中曾见过那么多不美好的地方;但是眼前的这些同她曾在梦中见到的情景一般美丽。

《一个人的好天气》

07

青山七惠

《一个人的好天气》是日本作家青山七惠的一本治愈系小说。全书平淡且温和的叙述了一个中二少女走向独自生活的故事。书中没有大道理,也没有离奇波折的情节,对话式场景让人身临其境,一问一答,解答我内心的疑惑。如果你也恰好有这样的问题,也许能从中有所感悟。
该作品描述了一个打零工的女孩如何与年长亲人相处,同时追寻自我、独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恋爱中的种种际遇和心情令人揪心。作者青山七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想告诉他们,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
我们大多数人是年轻时凌乱迷茫的的知寿,却很少有人活成花甲之年优雅精致的吟子。生活不一定有诗和远方,但一定能走过四季的轮回,平凡而简单。天气和心情一样,人为的美丽。
年轻时竭尽全力,年老时随遇而安,这是生活;年轻时肆无忌惮,年老时相伴相依,这是爱情;年轻时奋力逃离,年老时落叶归根,这是归宿;年轻时孤独焦躁,年老时平静安详,这是岁月。
冬日,暖阳,冷风。晾晒的被单,划过天空的飞机,惬意的音乐,热气袅袅的奶茶。有没有这样一个午后,懒懒的坐在窗边,静静感受时间的流逝,内心不悲不喜,脑子里什么都不想。
我想讲一本书,陪你度看着眼前手里摇晃着沾满猫毛的刷子的吟子,我真想象不出当年因失恋而整天哭泣、憎恨这个世界的吟子是什么样子。
我还没有打从心底里感到伤心或憎恨过什么,所以,也不知道伤心或憎恨会成为什么样的回忆。我只是茫然地觉得离这种体验还很遥远。
可能的话,我还是愿意永远这么年轻,不经受世事磨难,静静地生活下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自认为自己是有受苦的精神准备的。我想做一个像样的人,度过一个像样的人生;想尽量锻炼自己的肌肤,成为一个能够经受任何磨难的人。
对于将来的梦想,以及刻骨铭心的恋爱等等,即便描绘不出来,我也朦朦胧胧怀有这样的期待的。
吟子好像的确是和那个老爷爷谈恋爱呢。吟子开始化妆了。她面色白皙,粉红色的口红很适合她。头发盘得很地道。即使一天哪儿也不去,她也要化妆一番。我呢,进入梅雨季节后,每天下大雨,我的心情也随之阴郁起来,人变得刻薄而无耻。
有时候,我会被自己的褊狭和乖张牵着跑。我经常故意穿着吊带衫。

08

有时候,我会被自己的褊狭和乖张牵着跑。我经常故意穿着吊带衫和热裤在她眼前晃来晃去,向她展示自己富有弹性的皮肤,可是却感受不到多大的优越感。吟子似乎察觉到了我的这种心态,便改在我睡觉或者出门的时候打扮。等我走进起居室时,她若无其事地在喝咖啡,好像原本就是这样打扮的一样。隔壁住着一个同岁的女孩子。星期三下了班,我经常和她一起去看电影。她在别的部门工作,早上打扫卫生时,我们经常互相借抹布用,就好起来了。中午和安藤一起吃饭,下班后有时也和同部门同事去喝酒。一个办公室里的人都管我叫“小三田”。
就这样,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们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到了二月中旬,有时候严寒稍稍减弱一些,这样的日子,我一整天心情都特别好。我会冲个澡,刮去腋毛,抹上很香的乳液去上班。而且还有了个意中人。刚搬来时,安藤带我去别的部门的酒会上认识的,我们交换了联络方式后,趁着酒劲儿,拉着手走到车站。他约我下个周日一起去吃饭,看赛马。可能他对我也有意思吧。无论我怎么着急,怎么担心,怎么期待,也只能顺其自然。
       还不能像和藤田好时那样,想要看见他或想和他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已经不会再那样热烈地去爱了。不过,努力的话,感觉还是可以很接近那种感情。
工作的间隙,偶尔抬起头,发现他在远远地看我。心里虽想叫他好好工作呀,可感觉还不错。
       虽然不会有结果,虽然结局明摆着,但是不管怎么说,开始总是自由的。眼看快到春天了,多少有点不负责任,也可以原谅吧。

《天长地久》

龙应台

我们一直忙着在这个世界奔走,却总是忘了停下来去打量一下它,打量一下我们周围的人,而母亲美君的苍老促使龙应台开始思考自己的“初老”。在书中,她以写信的方式与母亲对话,展示了上一代所走过的历史阔度与个人生命的宽容以及下一代的蓬勃生长,明白“人生的聚,有定额,人生的散,有期程,你无法所求,更无法延期。”
当对生命的感悟回到生命本身,便学会了如何从最细微处看到生命体本身的依赖。美君是一个一辈子不言苦的女人,她咬着牙把几个孩子养大,咬着牙把女儿送出去读书,咬着牙张罗一家人的吃喝,她的生命如此的精彩,却差一点因为人们的忽视而碾作春泥化作土,随着她日渐衰老的身体没入生命深处,不为人知。幸好有作家女儿龙应台,将她的过往和现在悉数的呈现给我们,让我们读到那一个时代里人们的哀伤蹉跎,看到那一个时代里作为一个人能够活下来的艰难险阻。
一个人的功课,通常指的是,你用什么方式让你自己人格的整个“生态系统”更干净健全。你如何在独处时无愧天地,如何在与人相对时情理通透,如何在看待生命时,既能知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又能透视微尘中的“一叶一菩提”。
我的个人功课,却是,在溃散的时代里如何重新找回单纯的初心?
譬如说,钱穆说的“温情与敬意”,是否只是对待历史呢?
我们如何对待曾经被历史辗碎了身心的亲爱的上一代?在时光的漂洗中,我们怎么思索生命的来和去?我们怎么迎接,怎么告别?我们何时拥抱,何时松手?我们何时怒,何时爱?何时坚定拒绝,何时低头承受?我们怎么在“空山松子落”的时辰与自己素面相对?
美君来自浙江。她二十岁时爱上的男子,来自湖南。他们走过的路,是万里江山、满目烟尘;怀着“温情与敬意”,我谦卑感恩他们的江山、他们的烟尘,给了我天大地大、气象万千的一座教室,上生命的课。当现实的、正在眼前上演的历史使我垂头丧气的时候,他们所走过的大河历史和个人生命的宽容大度,像沙漠困走时心里记得的绿洲泉水。我意识到,怀疑主义只会来自争执不休的首都们。大山无言,星辰有序,野鹿在森林里睡着了,鲸鱼在大海中正要翻转他的背嵴,这些,都在对与错的争执之外。而人与人、代与代之间的初心凝视,这门个人的功课范围之大、涵养之深、体悟之艰、实践之难,比首都们对于正义的争执要诚实得多,重大得多。 相信“初月帖”是他们之间的暗号。
在某一个月亮从山头升起的夜晚,当江水荡漾着银光,芦苇中蛙声四起,那时那刻,他们还深信人间的爱和聚,可以天长地久。

香凝的笔迹端正,每一笔一划都均匀着力,笔力仿佛要透过纸来,“自君别后,倏忽三十载……”三十年中,比当年战争和离乱更暴虐、更残酷的国史在家乡开展,香凝在人性崩溃的烂泥里多次动念自杀,“念及君犹飘零远方,天地寂寥,无所依靠,乃不忍独死。”
分手时,香凝二十岁,写信时已五十岁。“与君别时,红颜嫣然,今岁执笔,凝已半百,疏发苍苍,形容枯藁。”但是三十年前在祠堂前分手那一刻的誓言,她我以为,接下来香凝要问的,当然是可怜的余舅舅是否也守了信约。我们知道他没有。余舅妈就是同一个小学的国文老师,南投人。我们小辈去喝过他的喜酒,这表示他晚婚。
但是香凝的信,结束得太让我意外了。交代完她自己的别后三十年,最后只有两行字:“得去月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
美君,你不理解我的反应。我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但是从来不曾跟你谈过这件事。香凝最后的那句话,来自王羲之的“初月帖”: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
近欲遣此书,济行无人,不辨遣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
王羲之在一千六百年前写给好友的信,说,“收到你上月十六日的来信,虽遥远却很欣慰,劳你万端牵挂——你好吗?”
香凝在生离死别、天地寂寥中苦等三十年后,竟只轻轻问对方:卿佳不?

09

10

《云中记》

11

阿来

十一年前的那场地震,我们都记忆犹新,触目皆是惨状,举国哀痛。地震给我们留下的是倾圮的废墟、残缺的肢体、痛彻心扉的眼泪和鲜活生命的逝去。可是地震过后呢,当潮水一般的悲伤退去,身处灾区的人们也渐渐地回归正轨。不管曾经多么悲伤绝望,日子总归要继续,而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失去家园的祭师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时隔四年之后,祭师阿巴回到了被地震夷为废墟的故乡——云中村,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人类是群居的动物,而阿巴却甘愿放弃安全温暖的生活,投入孤独的怀抱,只为心中那个模糊不清的向往,那到底是怎样一种向往呢?
他在这无人的村中,一待便是六个月。他虽然也会落泪,也会绝望,但他从没有放弃,这是他与孤独相处的岁月。他等了又等,鬼魂没有出现,山神没有回应,大自然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了阿巴答案。于是,罂粟花开了,鹿回来了,那个向往在阿巴心中越来越清晰。
他感到孤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强大到足以维护他的信仰,使他在混乱与绝望中寻找到那一条清晰的道路。那是一条美好的、通向圆满的道路。
最后,阿巴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了云中村,海子把身体献给了诗和远方。而他们的梦想、信仰、盼望却被无数人传唱。他们并不孤独,因为无数个人渴望与他们的灵魂亲近。
阿巴是云中村的祭师。古往今来,祭师的职责就是奉侍神灵和抚慰鬼魂。
老柏树现出垂死之相,阿巴在树下盘腿坐着,吟唱悲怆的古歌。从这个村子的人在一千多年前,从遥远的西方迁徙而来时唱起,一直唱到他们的先人如何在云中村停下脚步,繁衍生息。那时,这株树就和云中村的人们生活在一起。阿巴祈求它继续活里的一面深,烟薰火燎的深褐色。如今都变成了一个颜色。雪和雨风和时间改变了残墙颜色。不但是残墙,连每户人家的柴垛变成了和墙一样的颜色。一种泛着微光的灰色
很多时候,梦就是这个颜色。石碉站在这片废墟侧面,沉默无声。村子的废墟沉默无声。升起来。除了这片平地,就再无平地。祖先把村子建在靠山的坡脚,就是为了腾出这片平地种植庄稼。那时候应该没有果园。果园是以后有的片碧绿。荒芜了的田地也一片碧绿,杂乱而蓬勃地生长着野草。两匹马走到地里,专挑油菜顶着花苞的嫩苔吃。马猛烈在打着响鼻。它们被油菜里的芥辣呛着了。他随着这一切向下坠落,其间还看见被裹挟在固体湍流中的马四蹄朝天,掠过了他的身边。
后来,阿巴知道,地震爆发的时间是下午两点28分04秒。

比迁往移民村还要往前一年,2008年5月12号,午后,地震即将发生,阿巴出了云中村往山上去。
当时,他也像现在这样跟在两匹马后面。穿出一片树林时,阿巴觉得有些呼吸不畅。累了吗?是有些累了。但也不至于像是被人握住了肺叶一样。他看见天空被一片浅灰的云遮着,阳光的热力却没有减小。灰云和没有完全被灰云遮断的阳光给人一种沉闷的印象。他用手卡住腰,挺直了身子,在山道拐弯处休息。就在这时,大地开始轰鸣。好像是喷气式客机隆隆从头顶的天空飞过。他没有在意,每天都有喷气式客机飞过头顶的天空。声音像是雷霆滚过天顶。隆隆的声音里,大地开始震颤,继之以剧烈的晃动。他脑子里地震这个词还没来得及完整呈现,一道裂口就像一道闪电,像一条长蛇蜿蜒到他的脚下。尘烟四起,大地的晃动把他摔在了路边,摔在了一丛开着白花的忍冬灌丛中间。那些繁密的枝条在大地愤怒震颤的时候包裹住了他。他叫了一声山神的名字。这也是村子背后那座雪峰的名字。大地的轰鸣淹没了他呼唤神灵的声音。他被重重摔倒,忍冬花柔韧的枝条包裹住他,他也紧紧地抓住那些枝条。
地裂天崩!一切都在下坠,泥土,石头,树木,甚至苔藓和被从树上摇落的鸟巢。甚至是天上灰白的流云。

12

《人间告白》 

金鱼酱

什么样的文字是好的文字?不需要多华丽,也不需要多少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生本身就已经足够的戏剧化。最好的文字是用最真诚的感情写下的文字,最好的文字是用血泪写出的能让人感动到骨子里的文字。希望所有人都能有勇气好好的看一看这本书,因为你得到的绝对不是漫无边际的疼痛,而是对自身生活亲人爱人的珍惜和最真实最真切的思考。
“哪怕只有一天,我也要推着轮椅上的小忽去海边看一次日出,陪小忽吃一顿午餐,也要带花生来抱一抱小忽……哪怕只有一天,我也要创造机会,和他多留下一点美好的回忆。如此,每多出来的一天,就是我们赚到的幸福。这样想想,生活又充满期待和念想了。”小忽正当壮年罹患癌症,留下儿子花生和妻子金鱼酱独自行走在人间。金鱼酱一笔一划记录下抗癌路上的真实故事,温暖而刺痛,绝望又坚强。等花生长大,就拿给他看。
本书是她给小忽爱的告白书,亦记录最美好的回忆。在生命的倒计时,他们用尽全力陪伴在彼此身边,给予对方最灿烂的爱。
书中,作者用温柔的笔尖传递了最坚毅的力量。细腻深情的文字,平淡的语气,表达了在遭受重创后,依然坚强乐观的自我救赎去面对生活。
人间有情,在终点,金鱼一定会见到当年那个满脸微笑的青葱少年。

每次离开病房时,我都依依不舍,我想这病区里应该没人比我更想每天都睡在这儿了。可是一想到家里那个黏人的小宝贝花生还在等着我,我还是亲吻了一下小忽,和他约好明早见,就赶着回家了。
给花生讲完睡前故事,将他哄睡后,疲惫不堪的我忍不住靠在床头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手机突然响了。看到屏幕里显示的那个号码,我心里一惊。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号码,可是该来的还是来了。黄医生让我去一趟医院,因为需要我签病危通知书。
明明不久前,小忽还在跟我发短信说着明天想吃什么,怎么会突然就下病危通知书了呢?
我飞奔到楼下,可是没有一辆出租车。我浑身发抖,想象着病房里的场景,我害怕自己在马路上耽搁的任何一秒钟,都会变成我们的天人永隔。我拼命往医院的方向跑,跑了好久终于拦到一辆车。那个幽暗的停车场怎么会那么长,我怎么会像个。道,无论人生陷入什么样的绝境,我都不能放弃。
爱不是逃避地去赴死,爱应该是一种赴汤蹈火后的理智觉醒。
他已经很久没有离开医院,看到外面的景色了。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他看着窗外的一切,眼里却没有光,也没有一句话。
有个好心的护士告诉我,以她的经验,像小忽这么年轻,从他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来看,他应该还能撑一周的。我听了以后除了难受还是难受,让他这样再活一周,我宁愿现在就放手让他走。
我们常说爱一个人就是希望他好,可我只想说,我爱他,我比谁都舍不得他离开。但是我现在只想告诉小忽:“别撑了,松手吧,我不会怪你的,我不过什么生日了,我不想让你再那么痛苦了。”可是话到嘴边,我却不知道怎么开口。一直以来,我都是那个努力让他求生、给他希望的人,如今让我开口要他放弃,我怎么做得到?而且现在的小忽比任何时候的求生意识都要强烈。
我从不埋怨上苍让我们经历了这场生死浩劫,可是我觉得太残忍了。我要去面对爱人的死亡,要去面对旁人的不理解和伤害,还要面对嗷嗷待哺的儿子,最后还要面对明明脆弱到不行,却不得不坚强的自己。
看到一个陌生人离去我都会心痛,我根本无法想象,当我深爱的小忽离开我的那一刻,我要如何去面对。
可是,改变不了的事情也只能让自己去接受。虽然我脆弱,但是我很清醒地。

13

14

《人生海海》

麦家

大哥是去了秦坞,一个偏僻小山村,做了倒插门女婿。在生死面前他躲过一劫,但在荣辱面前,丢尽了脸面。长兄如父,再穷困潦倒的人家也不会把长子拱手出让,这是一个破掉底线的苟且,形同卖国求荣,卖淫求生。这是生不如死,是跪下来讨饶,趴下来偷生。我忽然明白,即使村里人已原谅我们家,但我们家却无法原谅自己,甘愿认罚赎罪。爷爷寻死是认罚,大哥认辱是认罚,二哥年纪轻轻抱病而死和我奔波在逃命路上,亡命天涯,又何尝不是认罚?
父亲数完家里遭受的罪罚后,再不吱声。他心里有鬼。他怕跟我说的太多,透露出情感,被死神恶鬼识别出我的身份,又对我作恶。他已经被严酷的事实吓怕了,丢了魂,犯了强迫症。阴雨绵绵的天色,黝黑骨瘦的脸色,胆怯压抑的神色,一头稀疏灰白的乱发,一脸麻木不仁的绝望:这一切,都叫我想起那次漫长的海上逃生之旅。那时我天天做着死的打算,夜夜做着死的噩梦,当终于上岸时,年少的我已变得像一个老人一样懂得感天谢地。我和一群九死一生的同伴一起跪在码头上,一下下地磕头,引来一群海鸥好奇。它们从高空俯冲下来,翅膀扑扑响着盘旋在我们头顶,嘎嘎叫,仿佛我们在抢吃它们的盘中餐而破口大骂——我们的样子确实像鸡在啄食。
报纸上说,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一年多后,上校母亲被一口粥呛死,她以嘹亮悲怆的哭声给老人家送终,哭声像鸽子的哨音一样,泣着血,盘在空中,照亮夜空,把村里所有女人的泪腺激活。后来送葬,她一手死死扶着棺材,一路洒着同样泣血奔泪的恸哭,把村里所有男人的泪腺也激活。所有跟我回忆上校母亲出丧那天情景的人,没有一个不带着迷离的神情,噙着泪,一种无法慰藉的悲伤像岁月一样抹不去。
父亲说:“上校身边有这样的女人,这屋子的风水笃定是好的。”
这也是父亲所以要安排我到这儿来谈话,包括让我来这儿住的缘故,他认定我们家里有鬼,这儿笃定没鬼。这儿只有观音菩萨,两个女人都是观音菩萨,一老一小。
做完婆婆“七七”后,女人把上校屋里的东西分好,能带的带上,不能带的都分给村里需要的人,然后领着上校和两只猫回她老家去了。猫是畜生,不知人间沧桑,只是年迈得走不动了,要用篮子拎着。上校体力还是好的,猫对他的感。头到脚对父亲讲一遍。我发现尽管父亲同上校关系好到门。有时间,父亲在回忆中依然禁不住滚出泪花。
父亲说:“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他们,我不想把身上晦气传给他们。

据说,出租车司机会忘掉所有乘客,除非你把钱包落在他车上,他没收也好,归还也罢,都是他美好的回忆。她把最宝贵的青春和初恋落在朝鲜长津湖边的血土上,这片土地形同她故乡,会魂牵梦绕的,她没收不了,也归还不了。因为嵌入血肉了,只能同血肉同生同亡。
初恋的感觉是甜蜜的秘密,是紧张的等待、偷窥,是手不经意中相碰触电的感觉,是炮声轰轰中的害怕和祷告,是午后的阳光在风中行走,是微风吹来了稻花香,是彻夜不眠的累人旅程,是各种复杂幽秘、别出心裁的明测暗探。总之是细腻琐碎的,孤僻,怪异,情乱神迷,神神叨叨。她改变不了事实,甚至乐于耽于这种逝去的事实中,不免说得铺张,让我觉得啰唆。整个晚上,我第一次出现听力疲劳的感觉,忍不住打断她:
“总之你爱上他了。”
“是的,”她脱口而出,“我这辈子只对他这么爱过,爱得小心翼翼又天昏地暗。”
她又列数种种心花怒放又揪心断肠的细节、事迹,痴迷于逝去的青春和灼伤泪眼的甜滋滋的苦涩中,流连忘返。这是她毕生的辉煌,一生盘根错节的痛的根子,彩虹一样的、惊人的美丽,也是惊鸿一瞥的残酷。她心里在燃烧,一颗孤寂的心在一往情深。没有人会忘掉自己的宝贝藏在哪里,也没有人会忘掉刺穿自己心的箭。我不忍心再打断她,就让她说个够吧,这不是修养,而是仁慈。
终于,她在迷途中绕出来,回到正途。做完婆婆“七七”后,女人把上校屋里的东西分好,能带的带上,不能带的都分给村里需要的人,然后领着上校和两只猫回她老家去了。猫是畜生,不知人间沧桑,只是年迈得走不动了,要用篮子拎着。上校体力还是好的,猫对他的感情也是好的,甚至更好,因为朝夕相处,相濡以沫一样的。
父亲说:“两只猫在他手上拎着,像他人一样老实听话,他们就这样走了。”
村里出动几百人,男女老少,成群结队,送他们到富春江边,船埠头。船在汽笛声中离开码头,女人对着送行的村民长跪不起,抹着泪,上校像孩子随母亲一样,跟着跪下来,那情景把几百人都感动哭了。几百人哭的场面能感动所有人。

16

15

《包法利夫人》

居斯塔夫·福楼拜

《文学的政治》里面说,《包法利夫人》是站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三者的交接点上的故事。作家福楼拜也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他自己,他就是包法利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勇于追求梦想并没有错,但是通往梦想的路有千万条,爱玛选择了不顾一切去追求,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包法利医生选择仰视、包容爱人和认命,最终在承受种种打击之后死去,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女儿;莱昂追求名利前程,舍弃爱他的女人;商人唯利是图,通过高利贷争取自己的利益。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包法利夫人,然而我们又该有怎么样的梦想,该怎么去实现我们的梦想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查理生性不诙谐,婚礼期间,并不出色。从上汤起,贺客作为一种责任,朝他直说俏皮话、同音字、双关语、恭维话和猥亵话,他也就是应付而已。
第二天,异乎寻常,他仿佛成了另一个人。大家简直把他看成昨天的女郎,而新娘子若无其事,讳莫如深,就连最狡黠的人也猜不透她的心思;她走过他们身边,他们打量她,显出万分紧张的心情。可是查理什么也不掩饰。他喊她“我的太太”,称呼亲热,逢人问她,到处找她,时常把她拉到院子,人远远望去,就见他在树木中间,搂住她的腰,继续行走,身子弯过去,头蹭乱她胸前的花边。
婚后过了两天,新夫妇动身,查理要看病人,不便多待。卢欧老爹套上他的小货车送他们,又亲自陪到法松镇。他在这里最后吻抱一次女儿,下了车,往回走。他走上百十来步,站住望着小货车走远,轮子在尘土中滚动,长叹了一口气。接着他想起他的婚礼、他的往事、太太第一次怀孕;他从岳父家带她回去,这一天,他也很快活来的,她骑在他的背后,马踏着雪;因为当时是在圣诞节前后,田野正好白茫茫一片;她一只胳膊抱牢他,一只胳膊挎着她的篮子;帽子是科地样式,风吹动花边长帽带,有时候飘到嘴上;他一回头,就见她的小红脸蛋,贴紧他的肩膀,在她的金黄帽檐底下,静悄悄微笑。她为了取暖,不时拿手指伸进他的胸怀多么遥远!他们的儿子,活到如今,该三十岁了!他不由得朝后望望。路上一无所有。他觉得自己好生凄凉,活像一所空房子;热气腾腾的酒菜,早已冲昏头脑,现在横添上动情的回忆和悲伤的心情,他一时真想到教堂旁边转上一转。不过他怕去了愁上加愁,就一直回家去了。主爱玛有美丽的皮囊,审美不俗,又爱追求时髦。作为农民,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见过广阔世面,这导致她只能从有限的认知里。舞场空气窒闷;灯暗下来了。人朝弹子间走。有一个听差,踩上椅子,砸破两块玻璃;包法利夫人听见玻璃碎,回过头去,望见花园里有一些乡下人,脸贴住窗玻璃,往里张望。她不由得想起拜尔托。她又看见田庄、泥泞的池塘、苹果树下。

有时候,爱玛拿他的编结汗衫的红边掖到背心底下,帮他打好领结,或者手套旧了,他还想戴,她给扔开了;她这样做,并非像他想的,为了他,而是为了她自己,由于过分想着自己,由于嫌烦。有时候,她也同他谈谈她读过的东西,诸如一节小说、一出新戏,或者副页上刊登的上流社会逸闻;因为话说回来,查理到底是一个人,总有耳朵听,总有嘴唯唯诺诺。她对她的猎犬不就无话不讲!即使是对钟摆和壁炉的木柴,她也一样会讲的。
然而在她的灵魂深处,她一直期待意外发生。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的生活的寂寞,好像沉了船的水手,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她不知道什么地方有机会,哪一阵好风把机会吹到跟前,把她带到什么岸边,是小船还是三层甲板大船,满载忧虑还是满载幸福。但是每天早晨,她醒过来,希望当天就会实现,细听种种响声,一骨碌跳下床,纳闷怎么还不见来,于是夕阳西下,永远愁上加愁,她又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春天又来了,梨树开花,暖洋洋的天气使她呼吸有些困难。
       入七月,她就掐指计算,还有多少星期,才到十月,心想昂代维利耶侯爵,也许还会在渥毕萨尔举行舞会。然而整个九月过去了,不见信息,也不见有人拜访。爱玛三步远,有一位绅士,穿蓝燕尾服,和一位戴珍珠花钏、面色苍白的年轻妇女,闲谈意大利。他们称赞圣彼得教堂柱子的粗大、热那亚的玫瑰、月光下的圆形剧场,也称赞蒂沃里、维苏威、斯塔比亚海堡和卡辛。爱玛另一只耳朵听来的话,有许多字句她听不懂。大家围着一个年轻男子:他上星期赛马,赢了阿拉贝尔小姐和罗慕路,在英吉利跳一道沟,赚了两千路易。一个人叹息他的赛马长膘了,另一个人抱怨印错了他的马的名字。

17

18

《伊犁秋天的札记》 

周涛

散文是文学中的散步。散步是自由的,径可以直来直去,也可以曲径通幽。散文中所包含的思想,亦如散步的路径,自然、自在而随意。人生若能达到散步的境界,当是一种幸福。这是我读周先生《伊犁秋天的札记》的第一感受。
《伊犁秋天的札记》为著名诗人、散文名家周涛创作于1989年的作品,时年作者已46岁,这是一个初秋的年龄,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既不失夏的豪迈与奔放,又富有秋的成熟与韵味,于是作者便写出了这样一幅景象:这里就正是秋天。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他以浓郁写意的笔墨描绘了北疆万里河山的波澜壮阔,贯穿着对生命的颂赞、崇敬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参悟。格调雄壮浩瀚,意蕴深远,诗意纵横。
本书看似有些散漫,实则不然,十六个篇章中既有对秋天之树的忧伤,又对职业选择的迷惘,还有对中年的感悟、对年轻岁月的回忆,甚至还有对梦的解析。但全篇文字又仿佛有一条线牵着,散而不乱,如一条思想的河流在草原上流淌,没有河道,顺其自然,浑然天成,让我们感受到魂灵的自由挥洒。
对大家来说,伊犁是个好地方。对我来说则不是。
那些令我不快的记忆我现在不想说它,因为它足够让想编故事而苦于生活经历贫乏的人写一部长篇小说。而我,恰恰不会写小说,但是我喜欢画画,不用颜料的那种画,另外我还喜欢一点哲学之类的东西和历史、动物学及幽默等玩艺儿的杂种,总之是个四不象。
我想画点什么,从伊犁回来以后我一直想画点什么。但是我又不会画,这的确是个天大的误会;这个世界没有把我引向一名画家的画室是它的一个重大损失,这不怪我。这种职业的遗憾对别人是不是终生耿耿于怀我不知道,对我,仅只是些微的惋惜。一个人从一个完全无从回忆的地方来到人世间,摇摇晃晃孤立无援地走到了人生的路口,道路千条一下子向你涌来……你也许还有更合适的职业,但你当时还太年轻,你紧张慌乱,所以就按照你的虚荣心去做了,当然也可能是本能,你在选择的同时就丧失了尝试其它道路的可能。
几乎每种职业都可以让人走得很远很远,几乎每种职业都可以用魅力或习惯吸住你,几乎每种职业都不是用常人的一生所能穷尽的,除非天才,但他们受尽苦。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黄叶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过去的事情一旦过去了,就和从没发生过一样,除了记忆留下一些斑驳的年久失修的印象,一切都无从考证。大地不会做证,它不会记得你的名字和脚印;树也不会,它会为过路人挡风遮雨,过后就忘了。
而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19

20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黄叶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过去的事情一旦过去了,就和从没发生过一样,除了记忆留下一些斑驳的年久失修的印象,一切都无从考证。大地不会做证,它不会记得你的名字和脚印;树也不会,它会为过路人挡风遮雨,过后就忘了。
而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我若来过,为什么我对这一切那么陌生,感受和理解会如此地迥然不同?我若没来过,那就怪了。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21

22

责任编辑:彭文欣
封面设计:徐旭
编辑成员:王思颖
                  付娴慧
                  张晓琳

定价:49.90元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