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行业动态月刊(10月)

行业动态月刊

主办部门:成都环投城服公司投资发展部

2022年9月刊    总第13期 

10

CONTENTS
目录

保护环境
从我身边做起!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e can start out small!

〖各地政策规划〗...........3       
〖市场动态〗..................9                      
〖知名企业动态〗.........15
〖技术装备〗................19
〖成都市场动态〗..........26

02

Committed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03

各地政策规划

行业月刊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回顾过去十年,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稳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从68.5%下降到了56%,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本质特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化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04

行业月刊

05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新发展阶段所推进的现代化,必须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以重化工为主,能源结构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运输结构以柴油货车为主,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仍然很大。强化产业、能源、交通等结构调整,既是“降碳减污”的核心举措,也是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降碳减污协同治理”为总抓手,推动污染源头治理,统筹谋划一批推动经济、能源、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要突出抓好能源、工

行业月刊

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资源节约,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综合运用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环境污染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和逐步提高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能耗、水耗、物耗标准,促进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高效利用。
       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也逐渐升级,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更大。一方面,要从供给侧发力,扩大绿色低碳产品的供给,更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宣传普及绿色低碳消费理念。要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尽量选取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避免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坚持绿色低碳出行,日常生活节水节电,通过点滴行动、

06

行业月刊

07

全民参与,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新风尚。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脚下是行者无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两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10月13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以一体化治理和保护为要求,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解决跨界环境污染问题为突破,以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为支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行业月刊

重庆:引导社会资本以PPP形式或股权形式参与绿色投资
      近日,重庆市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深化重庆市中心城区“无废城市”建设,分期分批启动其余区县“无废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依托“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服务系统,引导社会资本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形式或股权形式参与绿色投资。
       根据《方案》,到2025年,基本建立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机制,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利用处置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08

市场

动态

MARKET

09

〖市场动态〗

行业月刊

10

新能源环卫车租赁成“新起之秀”?济南6522万大单重磅来袭!
       环卫装备设施网讯,据中国环卫招标网(www.hw168.cn)得知,10月18日,山东省济南市城市管理局新能源环卫车辆租赁服务公开招标公告,项目预算金额为6522万元。该项目在今年7月25日公开政府采购意向,于10月18日正式挂网招标。该项目租赁:新能源吸粪车:5立方米42辆;新能源吸粪车:3立方米2辆;新能源高压疏通车:3.7立方米10辆;新能源洗扫车:18吨20辆;新能源撒布车:18吨10辆。
        环卫车辆可以租吗?政府说:鼓励!2022年年初,我国首部国家级数字经济专项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深入发展共享经济并完成从生活服务领域到传统工业领域的拓展。其中不难看出环卫装备租赁市场正逐渐迎来新机

行业月刊

11

遇。2022年5月,成都市发布《2022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体表提质工作方案》,方案中对于新能源环卫租赁提出了明确方向,鼓励国有平台公司、新能源环卫车生产企业等提供新能源环卫车辆租赁服务,助力新能源环卫车辆推广使用。2022年8月2月,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就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804号代表“关于加快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的建议”进行了答复,文件对新能源环卫车养护作业成本进行调研、评估和分析,其中在车辆配置方面,明确提出,探索车辆租赁模式每减少一次性资金投入,保障车辆使用效率,目前上海市奉贤区已经启动车辆租赁,青浦区、松江区计划于今年开展新能源环卫车租赁工作。
        对环卫行业的人来说,“环卫车租赁”概念并不陌生。通常,环卫车租赁企业为政府单位、环卫企业及个人提供车辆长短期用车租赁及相关环卫资产代管理、车辆配套等服务,业务围绕城市服务管理展开,能够及时有效的为用户解决用车需求和服务需求,从而更加灵活的应对环卫市场的变化。

行业月刊

12

格林美:电池回收成增长极 
前三季度净赚超10亿

       中国固废网获悉,格林美10月22日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74亿元,同比增长65.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6亿元,同比增长40.39%。
  前三季度,格林美全面聚焦发展高镍三元前驱体、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新能源业务,促进公司产能全面释放、经营业绩高速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三元前驱体销售突破10.5万吨,位居全球前三。
  伴随着在三元电池材料业务板块的积极拓展,格林美快速的形成了“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双主营业务发展模式。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1至9月累计回收12000余吨(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实现销售收入46270.14万元,同比增长297.73%,全面进入盈利阶段。

行业月刊

13

瀚蓝环境:“氢”装上阵!
南海启用首批氢能环卫车

      瀚蓝作为植根佛山南海的环保龙头企业,氢能应用场景丰富,率先在区内推广使用氢能环卫车。目前瀚蓝共有氢能环卫车辆54台,包括后装压缩车、高压清洗车、洒水车、洗扫车、扫路车,应用于地面清扫、垃圾收运、城市管道清理等多个作业领域,将于11月陆续在南海区桂城街道、狮山镇、丹灶镇正式投运,是南海区首批投运的氢能环卫车。
      与传统燃油环卫车、纯电动环卫车相比,氢能环卫车具有多个优点:一是续航能力长,相对纯电动环卫车,氢能环卫车补能时间短,加氢只要10-20分钟,作业工况下可续航300多公里。二是能量转换效率高,最高效率可达60%。三是作业过程实现零碳排放,对比同类型18吨燃油环卫车,每辆氢能环卫车每年将减少60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四是环境适应性强,可在炎热、干旱、潮湿、沙尘、寒冷等复杂气候和环境下正常作业,能有效解决低温工况下电池性能衰减问题,提高作业效率。

行业月刊

14

知名企业

动态

15

杭州:废旧物资转运体系
要与垃圾分类回收相衔接
        目前,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总数已达2491个,已建成标准化再生资源分拣中心48个,设置邮政快递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1900余个,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网融合”加快推进,“互联网+回收”模式加快推广。截至2021年,全市城镇、农村回收网点覆盖率分别达到94%和60%,城乡生活垃圾回收率达60.7%。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杭州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方案提出,杭州将按照便民、高效原则,因地制宜规范布局回收网点,在居民小区、行政村全面推进标准化回收网点建设,每个居民小区(或1000户家庭左右)、行政村(或2000户家庭左右)确保设置一个营业面积10平方米以上的回收网点;在商场、超市、学校等公共场所推广智能回收箱等设施。加强废弃塑料物、废旧纺织品规范收集设施和可循环快递包装投放、回收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垃圾中转站增设回收贮存设施。持续开展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

行业月刊

〖知名企业动态〗

劲旅环境与江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新能源环卫车辆
       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劲旅环境”)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汽集团”)在合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晓霞,江汽集团总经理李明及双方集团公司的高管出席了签约仪式,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振革,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处处长张传超,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斌见证了双方签约。
  本次战略合作的签订,确定了双方在新能源、智能环卫车辆方面更深入的合作,从洒水、洗扫等作业类车辆到垃圾收集、转运等运输设备方面打破传统的合作模式,从用户场景研究到研、产、销等全方位融合,打造一体化产品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

16

17

行业月刊

建工修复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布局固危废产业链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勘探、开采、生产、储存及使用过程中,部分石油类物质进入到土壤环境中形成的多种形态的混合污染物,它既是危险废物更是一种资源,我国含油污泥每年产生量巨大。
       “十四五”时期,建工修复紧盯“双碳”目标,依托环境修复领域的技术储备,以“绿色节能、资源循环”为技术创新方向,以现场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管理为重点,坚持投资拉动、创新驱动与项目带动协同发力,打造含油污泥治理的绿色高效解决方案,助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未来,建工修复将继续加大固危废产业链布局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环境修复综合服务商。

行业月刊

18

- 技术装备 -

19

重磅!三峰卡万塔签订亚洲最大垃圾协同焚烧处置单体项目
       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与成都市兴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签订《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垃圾焚烧炉和余热锅炉及附属设备供货合同》。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坐落于成都市长安静脉产业园,日处理5100吨生活垃圾、800吨厨余垃圾以及800吨污泥,建设6条850t/d生活垃圾焚烧线(协同焚烧干化污泥、厨余固渣,单台焚烧炉处理能力达960t/d),配套3台套额定5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该项目建成投运后,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置水平,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助力成都市达成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发电处置、零填埋的目标。
       该项目的正式签约成为成渝两地生态环境产业合作、双核联动联建、优势互补的新亮点。

行业月刊

〖技术装备〗

20

全国首个就地“消灭型”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成功试运行
       日前,全国首个就地“消灭型”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在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成功试运行。该设备由青岛华盛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于今年4月1日生产完成(全国首台),5月7日在后田社区第一次投入启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试运行近6个月,累计处置厨余垃圾约7500千克,固体产生物约375千克,气体和水排放均符合标准,厨余垃圾处置基本实现“零剩余、全消灭”。

行业月刊

21

该设备总投资约40万元,占地20平米,采用就地“消灭型”垃圾处理技术(超敏复合蛋白酶生物催化微生物繁殖高效生物降解),主要包括预处理模块、反应仓模块、空气净化塔,社区瓜果蔬菜和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自动提升投放到预处理模块中,通过料斗后进行破碎、输送后,厨余垃圾进入到添加底料和复合酶的反应仓模块内,经过一系列的催化、反应、分解,有机物变成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经空气净化塔后排入大气中,剩余少量的无机物沉积在反应仓底料中,基本实现零污染排放,减量率高达 96.5%,日处理量200公斤,能耗0.1kwh/kg,最大服务人数800人。
      试运行成功后,该设备将作为城阳街道厨余垃圾源头无害化处置的重要工具进行推广。

行业月刊

23

建工修复1项技术入选北京市创新型绿色技术推荐目录
       近日,北京建工修复公司自主研发的“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凭借其先进性、实用性以及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部门合议,列入《北京市创新型绿色技术(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领域、塑料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防止食品浪费领域)推荐目录(2022年版)》。
  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采用物理分离或增效洗脱等手段,有效地减少需要后续修复的污染土壤量,减量化率可达60~80%。通过污染土壤的减量化及资源化,可节省电、燃料类能源超过85%,碳排放量降低约75%,大幅降低污染土壤修复成本、缩短修复工期,加速地块再开发利用进度。

行业月刊

23

成都市场动态

成都首批路侧“智慧多功能杆+充电桩”项目将投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市民的充电需求也随之日益增长。为了进一步丰富电动汽车充电渠道,缓解老旧城区充电难问题,近日,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结合成都市居住社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三年建设行动方案,市住建局牵头,依托既有的路边停车泊位资源,在不新增空间资源占用的前提下,试点实施了全市首批路侧“智慧多功能杆+充电桩”项目,打造“路边停车+充电一体化”示范项目。也就是说,道路边的占道停车泊位不但能停车,旁边还多了智能充电设施,方便车主充电、补电。
探访:是智慧路灯杆,也是智能充电桩
路侧重点设施占地面积很小,事实上,它并非是专门只用来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设施,它的主体是多功能路灯,灯杆下方安装了充电装置,灯杆顶部不仅有可供日常照明的路灯,还挂载多元化装置,如摄像

24

头、传感器,可进行智慧城市物联感知数据、视频数据等数据流的采集与分析处理。
  “举个例子,比如路边垃圾桶满了,经监控采集后就可以发送数据,实时通知后端进行清理。”据城投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功能路灯其实已在成都许多路段投用,但合并了路侧充电设施的多功能路灯,这是首批试点。
  鼓楼北四街与新开寺街上的新安装的路侧充电设施一共有4处,共6个“充电桩”。有的是“一杆双枪”,可以同时为两辆车充电,有的则是“一杆单枪”。

24

26

行业月刊

成都十年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单出炉:
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8%
       “十年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132天增长至299天,PM2.5浓度累计下降58个百分点;市控以上断面优良水体率由71.1%提升至100%,黄龙溪出境断面实现‘劣Ⅴ类变III类’的历史性跨越;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全球最长的公园城市绿道,森林覆盖率40.3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88%……”10月

27

 力争至2025年底
  建成路侧充电桩不少于3000个
       “路侧充电设施建设将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据成都市住建局公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按照先试点后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试点的评估反馈,争取早实施,早见效,等条件成熟后,将在成都全市范围稳妥推进。
  在选址方面,路侧充电设施建设将聚焦老旧城区、未来社区等区域,统筹考虑片区供需状况、建设实施条件等因素,合理选址建设点位,满足存量需求、促进增量发展。
       在建设方面,该负责人表示,主要按照“融合共建为主、独立设置为辅”的思路,路侧充电设施建设将与市政基础设施结合,采取“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井合一”等合建方式,充分利用既有供配电设施,减少资源投入,增加综合效益。还将与既有占道停车泊位结合,统筹解决停车充电空间载体,并与老旧小区改造、市政设施建设等工作结合。鼓楼北四街与新开寺街的试点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行业月刊

28

12日,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用这一组亮眼的数据,诠释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历史性成绩。张军说,非凡十年,成都始终牢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国之大者”,书写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成都篇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特质越来越鲜明。
       “这十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成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最持续的生长动能,焕发了实践新生机。”张军说。
  围绕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成都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总量从8000亿元跃升至1.99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7位。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2.9:30.7:66.4,大力实

行业月刊

30

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能级不断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围绕创新驱动策源和创造提能增效,四川天府新区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扎实推进,天府兴隆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中科院成都分院、成都超算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一大批“国之重器”拔节成长,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200余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800余家,市场主体达到332万户,人才总量攀升至587.6万。
  十年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8%,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62.6%,轨道交通通车里程558公里,“5+1”区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高至60%,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