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传承创造价值——陕西民间文化艺术之美

电子杂志文化2022-03-22
7215

户县农民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 年3月组织开展2021-2023 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同步组织开展 2021-2023 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在全省各地的积极响应下,经过严格评审,最终有 7 个区(县)、镇(街道)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40 个区(县)、镇(街道)获得“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这些获得命名的单位都拥有着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艺术,很多技艺被收入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闻名一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们是丰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是乡愁的灵魂。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创新思路,把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在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逐步迈出了市场化发展的步伐,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更是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国际,成为地方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如,陕北腰鼓、唢呐精彩亮相庆祝建党 100 周年《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彰;凤翔泥塑多次成为国家生肖邮票主图案,并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户县农民画先后到过 90 余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一万多件作品被国际友人和国外博物馆收藏……
     本次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既是对这些地方的肯定和激励,同时也希望推广其保护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让扎根在三秦沃土上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更好地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让民间文化瑰宝散发新时代光芒

开卷寄语

      安塞区位于延安市北部。安塞腰鼓,源于军营,根在民间,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它有机地揉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气势磅礴,风格独特,豪迈粗犷,刚劲奔放,具有气吞万里山河的气势,雄奇而壮观的场面,像黄河流水一样,激越流畅,一泻千里,充分表现了陕北人民憨厚朴实、悍勇威武而又开朗乐观的性格。西方艺术家称安塞腰鼓为“东方黄土地上最美妙的迪斯科”。中国艺术家认为安塞腰鼓是“没有渗透进任何西方东西,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之民族精神的民间舞蹈”。
      2006 年 6 月,安塞腰鼓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则被原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

      
      安塞腰鼓曾先后参加香港回归庆典、国庆50、55、60、70 周年庆典、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第十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台湾灯会、德国柏林“感知中国”、洛杉矶迪士尼中心中国春节乐园特别巡游、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表演和《我和我的家乡》《鼓王》等 50 多部中外影视片的拍摄。迎接了荷兰、法国等国领导人访华等重大国内外演出活动,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史上重要辉煌的篇章。 2020 年,新编排广场舞《安塞腰鼓》入围第十五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安塞在全区中小学开展“腰鼓进体育课堂”的“五进校园课堂”活动,研发了《鼓乡乐园》等校本教材。邀请腰鼓传承人走进课堂,现场教学。“五进校园”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三等奖”、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安塞腰鼓进校园也荣获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投入运营以来,以安塞腰鼓等为主题的剧目演出共计 293 场,累计接待游客近 200 万人次,直接解决了近二百人的就业,间接带动周边 2000 余人就业,户均增收两万余元。

08

09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炉火生生不息,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有“东方陶瓷古镇” 之美誉。其陶瓷文化的民间性、历史永久性、可观赏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风格、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赋予了本地文化旅游极大的吸引力。“依山排布,层层叠叠,状如蜂房”的窑洞式民居被誉为陈炉八景之一,罐罐垒墙错落有致,五彩斑斓,十分壮观,成为古镇一道迷人的风景线。瓷片铺路,富有油画效果,极具观赏性,被誉为“脚下的艺术”。陈炉镇曾获 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窑创烧于金代,元代发展,明清鼎盛,民国至今续烧,以烧制具有民间风味的白釉、黑釉、白地黑花、香黄釉、青花瓷以及琉璃建材等闻名,是金、元、明、清时期耀州窑延续生产的唯一窑场。800 多年来,陈炉窑始终保持传统的家庭式作坊制瓷模式,一户一品且工艺独特,永续发展。产品以工艺瓷、日用瓷、工业瓷为主,以倒流壶、公道杯、凤鸣壶、良心壶等为代表。延续至今的陶瓷烧制技艺已有约 800 余年的历史,2008 年被原文化部命名为“陶瓷文化艺术之乡”。

《晨光》摄影 / 苏剑

 《晒碗》摄影  / 王耀文

 千年传承

 千年传承

 《工艺大师孟虎平》摄影 / 赵瑞敏

18

19

      渭南市富平县宫里镇位于乔山南麓,面积 123 平方公里,人口 3.6万。自唐代以来,宫里镇便是西北地区有名的石材雕刻与集散地。闻名全国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80% 的藏品用料来自宫里镇,很多作品由宫里工匠雕刻,香港和澳门回归纪念牌以及遍布于西北五省的陵墓、碑林、宗庙、风景区以及景观、广场等,都大量采用宫里石刻。从元代到建国以前,有文献记载的历代石刻艺人多达 80 余位。宫里镇传统石刻有 6 大类 120 多种产品,尤其是祖辈相传的“一字三挪”镌字绝技,在我国雕刻历史上是一大贡献。

      目前,全镇有石刻手工作坊240 余家,艺人 1100 余人,辐射行业 2600 余人;中小型石刻企业 74 家,产业人员 1800余人,固定资产 2.7 亿元,年产值达 2.3 亿元,年收入 7600 余万元。宫里石刻以强劲的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动力。

20

     龙江街道办事处位于汉中市汉台区西郊,居于汉江、褒河环抱之中,因褒河古称黑龙江而得名龙江,是古时出汉中入川达陇、西进关中驿道上第一大镇,也是盛唐号称“天下第一驿”的“古褒城驿”所在地。全处总面积 33.7 平方公里,辖 18 个行政村 3 个社区,总人口 4.1 万人。龙江龙舞距今已有 600 余年历史,早期人们作为祈求风调雨顺保安宁的祭祀活动。龙舞在龙江这块土地上不断传承、创新,逐渐形成以草龙、板凳龙、挝杆龙、五节龙、手龙、手把龙、彩龙、女子龙等形态各异的地域特色民间文化艺术。

     2008 年 11 月,原龙江镇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舞之乡”。龙江龙舞先后荣获全国龙舞大赛表演“二等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港澳展演“铜奖”等,享誉海内外。涌现出了“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闫克元、省级非遗传承人“汉台工匠”朱江明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领军人物,形成以女子舞龙队、飞龙艺术团、天汉民间艺术协会、村社区 31 个龙舞表演队为骨干的传承表演群体。龙江龙舞被列入汉中市《幼儿趣味市级课题》,并被汉中民俗村国家级研学基地确定为非遗传承研学重点项目,编纂了《龙江龙舞》《龙江草龙》校本教材,形成以龙江文化站、10 个龙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村及幼儿园、中小学为主的传承基地。辖区 90% 的村(社区)都积极开展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形成了“村村锣鼓响,户户看舞龙”的欢乐场面。

22

21

      西安市鄠邑区(原户县),位于美丽的关中平原腹地,沃野千里,风景如画,水天一色,素有“银鄠邑”之美誉。户县农民画就是这块热土上孕育出来的独特民间艺术形式。  
      户县农民画诞生于 1958 年,在当时的生产运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鄠邑许多美术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工地上举办的美术训练班,学习绘画知识。他们以农村为蓝本、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画作,用朴实的绘画语言,反映农村生产劳动场面、节庆场景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户县农民画不断地提高、创新、升华、成熟,逐步走出鄠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

      七十多年来,鄠邑区通过举办农民画创作辅导培训、开展农民画进校园、举办各类展览交流、绘制宣传壁画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得户县农民画发展经久不衰,生机勃勃,成果丰硕,先后涌现出李凤兰、刘志德、雒志俭、王文吉等一大批著名农民画家。截至目前,鄠邑区累计创作农民画作品 100000 余件,其中 1500 余件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发表,1200 余件在国内各美术展览中获奖,9000 多件应邀在90 余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8700 余件被国际友人和国外博物馆收藏,先后有 30 余人 40 余次出国讲学、表演、办展,有 88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10 万名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到鄠邑区参观学习农民画,使鄠邑区户县农民画品牌享誉海内外,成为鄠邑区发展宣传的金字招牌。1988 年,鄠邑区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称号;2008 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 年,鄠邑区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画”。2014~2020 年,连续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0 年,被授予“陕西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户县农民画博物馆数字文创互动厅

25

      大荔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汇流之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技术发达,曾是陕西东府“同州府”所在地。长久的文明积淀,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大荔面花就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秦时,大荔黄河西岸的河水祠是中央政府祭祀黄河的法定地点,祭品除了三牲,还将面花礼馍用作祭祀。大荔面花按其用途可分为时令面花、喜庆面花和祭祀面花,是民间农妇用特等面粉借助刀、剪、针、梳等工具,汇集了揉、捻、捏、搓、点等多道工序。其造型艺术有花、鸟、虫、鱼、戏剧人物、各种动物和建筑等,内容有祝福美满婚姻、子孙兴旺的鹣鹣馍,有祝贺老人福寿双全的寿桃,有春节拜年祭祖的花馄饨、花馒头、花糕、花炸果等十几个品种。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的药王庙祭祀面花,源于纪念唐代药王孙思邈的“二月二”古庙会,祭祀面花按照药王庙的建筑形状,经过和面、发面、捏花、做主体、溜花、蒸熟、逐件组装等 7 个步骤而完成,气势磅礴,意象生动而巧工天成。大荔面花曾荣获 2008 年首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8~2020 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9

        地处陕西省最南端的镇巴县,与四川省万源市、通江县毗邻。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在辛勤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山歌。镇巴民歌高亢顿挫、情感炽烈,唱爱情情真意切,歌风物率真天成,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或生动或含蓄或苍凉或缠绵。在山梁沟畔、田间溪旁、村落树下、屋内灯旁,随时随处可以听到高亢悠远、委婉深情、凄楚动人的歌声。音符在灯火中跳动,歌声在山沟里回荡。民歌伴随着镇巴人的一生,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原汁原味的山腔野调祖祖辈辈传唱到今天,飘过陕南的山山岭岭、漫过汉水的弯弯曲曲,它如山泉流淌、河水奔涌,响彻大江南北。

      由于镇巴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镇巴民歌既包含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韵。形式有山歌号子、山歌、小调、花鼓子、宗教歌曲、红色歌谣等。无论哪种形式,都直抒胸臆,直陈事理,语言活泼有趣,多用比兴、夸张手法,方言土语大量入词。曲调、题材、结构灵活丰富,呈现出南北过渡地域色彩的多样性,兼备南方的婉约柔情和北方的雄浑粗犷。
      2003 年,陕西省文化厅授予镇巴县“民歌之乡”称号。2008 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镇巴县被原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民歌)艺术之乡”。

无伴奏男声小合唱《拉石头号子》参加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展演,大型音乐舞蹈诗剧《巴山深处我的家》获优秀剧目奖,领唱王帮斌获优秀表演奖

30

31

      2006 年,紫阳民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进入中华文化遗产宝库。为更好地传承紫阳民歌,紫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群众性民歌演唱活动的经常性,开展民歌“五进”活动,编制紫阳民歌学习教材,组织专家开展“民歌大讲堂”,让广大紫阳青少年从小就接受到优秀的紫阳民歌熏陶和教育,营造出浓厚的民歌文化氛围。2017 年,“紫阳民歌剧”被纳入国家戏曲剧种。2011 年,以紫阳实名、实地、实景拍摄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在上海电影节荣获了五项大奖。2019 年中央民族乐团《国风绕梁》端午节专场音乐会和 2020 年中央民族乐团60 周年网络展播均将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搬上了演出舞台。紫阳县获得文化和旅游部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安康市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这里川渝山水相连、移民较集中。紫阳民歌流传久远,自上古时期便有民歌记忆,是陕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紫阳民歌因处在山高沟深的地理环境和南北交融地带,加之当地人的聪慧、睿智与幽默使其音乐特点也较为鲜明,地方语言浓郁,似川非川、似渝非渝,像楚却不是楚,故而便有了“秦声楚韵,北地南腔”之妙语。宛转悠扬的小调,雄浑粗犷的号子,也构成了中国民间音乐中北地南腔的典范。紫阳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紫阳曲子和新民歌等八大类,音乐种类齐全,表现形式多样,山歌、小调、号子、花鼓、八岔无人不唱,劳作、礼仪、爱情、笑骂随处可闻,山林河谷、田间地头,院落巷道、婚丧嫁娶是无处不歌,就如歌中所言“一天不唱喉咙痒,三天不唱心发慌”,紫阳民歌的魅力就在于此。

33

32

       2008 年韩城行鼓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暖巢活动;2009 年远赴英国参加世界三大艺术节之一的爱丁堡艺术节;2011 年参加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军乐节;2013 年受邀参加台湾国际花鼓艺术节;2019 年春节期间参加了由中国驻丹麦大使馆主导和支持、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 2019“欢乐春节——国风秦韵陕西韩城行鼓暨非遗展示活动”。 2020 年表演者对行鼓元素大胆创新,用舞蹈大写意的方式将行鼓粗犷、豪迈、洒脱、热烈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舞蹈《行鼓行》,获得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近年来,韩城市以锣鼓为媒介搭起共传优秀文化大舞台,不断宣传、树立行鼓文化形象,积极践行“非遗+旅游”发展理念,把行鼓艺术表演、景区宣传促销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非遗保护浓厚氛围。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陕西韩城当地特有的地方鼓种之一,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韩城行鼓历史悠久。据传说,元灭金后,蒙古骑士在韩城敲锣打鼓,欢庆胜利。群众沿袭模仿,成为民间鼓乐。传统的表演,鼓手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击鼓时模拟蒙古骑士的身姿,狂野奔放,气势豪迈、震撼人心。韩城行鼓的鼓谱有 20 余种,典型鼓谱有《老虎磨牙》《钉圪巴》《肚里痛》《上坡》《走锣鼓》《呆锣子》《司鼓子》《摘豆角》等十多种,鼓点丰富多样性,表演风格粗犷、豪爽、彪悍,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34

35

2009 年韩城行鼓赴英国参加爱丁堡艺术节

       宝鸡市陈仓民间社火历史悠久,据东汉史书《论衡》记载∶"炎帝作火,死而后社"。"社"乃土地之神,"火"乃生产之神,"社火"并称并举,是远古先民对人与自然最初的辩证思考,寄托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朴素愿望。浓墨重彩的社火脸谱,逐渐由炎黄后裔的图腾崇拜演化出陈仓百姓对喜怒哀乐的表达倾诉。陈仓民间社火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2011年连续两次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陈仓民间社火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步社火、背社火、高跷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黑社火、地台社火,还有独一无二的血社火。现有命名10个民间社火保护基地,6 个民间社火传习所,有省级传承人9个、市级传承人18个。“天地社火” “社火大小场” 等一批优秀节目先后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社火脸谱还成为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共进晚餐时的"中国表情"。以陈仓民间社火为文化元素,发展形成集创意、旅游、展览为一体的产业链。造型各异的社火泥塑、屡获大奖的马勺脸谱、各具内涵的社火把仗等民间社火创意艺术品在陈仓大地纷纷涌现,年产值实现1000多万元,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致富之路。

      麟游县历史文化悠久,屹立于县城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是欧体书法的代表作,被誉为“楷法极则”和“天下第一贴”。千百年来,在墨香的熏陶与传承中,使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热土上又竖起了一座历史丰碑——陕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欧体楷书)。借助得天独厚的禀赋,麟游承千秋墨韵 ,造一方盛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书法艺术传承、普及和书法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书法特别是欧体楷书作为麟游重要文化品牌进行大力培植,营造书法学习创作氛围,为传承发展书法艺术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全县有书法爱好者 2 万多人,各级书协会员 350 多人,书法文化艺术的发展也让部分群众走上致富路,更助推着旅游业的发展。

麟游县《九成宫醴泉铭》碑,它是欧体楷书的代表。

45

      提线,是合阳提线木偶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根不等,按具体情况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的。偶人通高 80--90 厘米,重 3.5—5 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犹如活人。线腔是合阳提线木偶戏专用的声腔,皮弦胡、铮子和马锣是其特有的乐器,在全国仅此一家,既苍凉悲壮,又委婉细腻,颇具秦地特色。
      合阳提线木偶戏剧目丰富,老艺人传说有五百余本,最受群众欢迎的是“三箱(厢)”(《百宝箱》《西厢记》《囊哉装箱》)、“二楼”(《谪仙楼》《鸳鸯楼》)、“双钗”(《金琬钗》《双凤钗》)以及《蝴蝶杯》等。还有一部分艺人们即兴创作的小戏,俗称“捎戏”,语言通俗上口,生活气息极浓。

    合阳提线木偶戏又叫“合阳线戏”,是渭南市合阳县特有的古老剧种,也是我国长江以北仅见的稀有剧种,民间俗称“线猴”“线胡”或“小戏”。线戏渊源,十分久远,一般说法是“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据专家考证,合阳提线木偶戏是中国北方傀儡戏的代表。合阳提线木偶戏有自成一家的脸谱,其特点与隋、唐的雕刻艺术一脉相承。清代乾隆之后是合阳提线木偶戏的鼎盛时期,单是合阳一县就有班社五六十个。

48

49

      汉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间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古有《石门颂》隶书大师王戒,今有帖学开派书法泰斗沈尹默,农民书法家沈兰华的魏碑笔意楷书更是独具特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阴县以三沈文化、家训文化、书法艺术等传统优秀民间文化为载体,厚植文化优势,做强文化品牌,壮大文旅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锦绣汉阴建设的品质和内涵。十三五期间,汉阴县以三沈文化产业园建设为依托,书法艺术展览馆、汉阴书院、汉阴沈氏家训展览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 10 个镇均建有书法文化活动室,12 个村级文化活动室书法艺术培训蔚然成风。

      全县书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建有县级协会组织 1 个,行业协会 5 个,乡镇分会10 个,中书协会员 2 人,省级会员 50 人,市级会员 73 人,县级会员 1357 人。书法“五进活动”常态化开展,“汉阴书法公益大讲堂”至今开办 120 期,编印中小学书法本土教材 7 万余册,“沈尹默诞辰日活动周”已成为汉阴书法对外交流和传播特色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内书法产业核心聚集区”“三沈艺术馆”“名师工作室”“大师工坊”等书画产业重点建设项目,2020 年成功创建为汉阴县书画产业转化平台融合发展市级示范点。书法已经成为汉阴最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最靓丽的文化品牌。

52

53

      米脂县位于陕北无定河中游,是中原黄土农耕文化与北方大漠游牧文化的结合地带,是陕北民歌、唢呐、秧歌、剪纸、说书等众多文艺形式的发源地之一。米脂是陕北大唢呐艺术的代表性区域。县内有常遇春三子流落米脂传流陕北唢呐、米脂唢呐是“官吹”等传说、典故。唢呐艺术传承数百年,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达到了人人爱唢呐,人人懂唢呐的程度。著名唢呐艺人有老一辈的常文清、常文洲、李岐山,以及张明虎、刘山财等省级传承人,申良正等市级传承人。2008 年 6 月 7 日,“绥米唢呐”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14 年,米脂县被联合国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授予“千年古县”称号。2019 年5 月 29 日,米脂县被中国管弦乐学会授牌为“陕北唢呐研究基地”。米脂县高度重视以唢呐为重要内容的米脂传统文化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唢呐振兴规划和相关制度。

      2015 年,对米脂县城乡唢呐进行全面大普查,给民间艺人建立了个人档案,出版《米脂唢呐》书籍和 CD 集。 2017 年起,重点打造米脂吹打乐团,由西安音乐学院高晓鹏教授长期负责对米脂吹打乐团的培训。米脂唢呐艺人先后赴国家大剧院、新加波滨海艺术中心、国家非遗博览会进行演出,并在全国进行 30 多个城市的巡演,引发热烈反响。目前县内有唢呐乐班 100 多个,唢呐艺人 600 多人。

54

55

       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把西秦刺绣产业作为地域文化优势产业,全面挖掘、整理民间艺术文化背景资料,组织人员深入村组收集艺术精品、艺术渊源、流派、技法、传承等背景资料,健全艺术档案。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爱姐的精心培养下,杨林转、李银会、李惠莲等刺绣工艺大师脱颖而出。南寨镇政府以镇综合文化站和刺绣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通过刺绣培训的“四进”活动,努力培养一大批农民刺绣爱好者、民间文化队伍及乡土文化人才。

      镇政府投资 150 万元在闫家村建起了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累计开展培训 30 多场次,培养刺绣师傅 240 多人,占闫家村妇女总数的 84%,进而带动全县从事刺绣制作的妇女达到 1 万多人,为西秦刺绣非物质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镇共成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 6 个,每年可制作虎头枕、风景画、艺术摆件等上千个品种,产品远销美、日、欧以及东南亚等 9 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 20 多个省市,年销售 95 万件,实现收入640 万,仅此一项全镇年户均增收 1000 元以上,实现了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双丰收。

56

57

     横山老腰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腰鼓表演的活化石。榆林市横山区南塔办事处张存有地被誉为横山老腰鼓的发祥地,有“正宗窝子”美称。明代中期,横山居民多为戍守边关的军户,常年带着腰鼓,遇敌情击鼓为号,骑兵冲锋以腰鼓助威,胜利后击鼓庆祝。边民久居塞上,学习效仿,腰鼓逐渐由战事扩展到民间娱乐之中,形成豪放激昂、刚劲有力并带有军旅战争色彩的腰鼓艺术。
在打法上,老腰鼓始终保持原生态的技法,保持着豪放粗犷、激越、诙谐的特点。鼓子手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步法多变、舞姿优美,鼓点清脆(凤凰三点头、长流水)打法交替穿插。腰鼓队里的女角俗称"腊花",多由男性反串,手握铰子、旋子,带镲,舞步轻盈,与鼓子手成双配对。老腰鼓通常以舞队方式出现,有单打、双人打、四人打、八人对打,群场打的形式,生龙活虎、激情飞扬,看了使人振奋,给人以雄厚的力量。传统腰鼓只限男性踢打,20世纪60年代后,女性也打,只是有别于男性的动作风格。

      2007年,“横山老腰鼓”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原文化部列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张存有地老腰鼓手李成元入选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横山区注入资金重新打造张存有地等9个老腰鼓传习基地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承、培训工作,打出“横山老腰鼓”特色文化名片。

19

59

      西安城南,秦岭北麓,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集贤古镇,这里守护和传承着“西安鼓乐”中的重要分支——集贤鼓乐。据《周至县志》描述,唐武德六年(公元 623 年),南集贤(集贤村)分东瀛和西社两个部分。东瀛系皇家行宫御苑,西社为百姓聚集区域。秦岭山麓山峰险峻,高耸挺拔,风景秀丽,沿途山水曲折蜿蜒,宫廷贵族经常在此游玩、狩猎,因而宫廷各种礼仪及宴乐在当地老百姓中潜移默化,形成一定影响。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和杨贵妃慌张西逃,大唐皇家乐队为躲避战乱,逃至南集贤,避难 3 年有余。当时乐队为回报南集贤村民的收留之恩,故将宫廷音乐演艺技巧传授给村民,鼓乐从此在南集贤世代相传,传承至今。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近年来,西安市高新区以非遗传承为契机,不断加强非遗项目保护,不断开拓非遗展示传播,不断深化传统文化传承人培养工程,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功举办了 2019 年新春“集贤鼓乐”专场展演、西安古乐日本大阪专场音乐会、2020 年首届丝路文化旅游季集贤鼓乐对话太鼓、2021 年中意文化交流等精彩的非遗传承活动,让传统的技艺走上崭新舞台,让古老的文化绽放全新生机,用文化为城市发展赋能、为群众生活添彩!

61

60

      目前,横山有近 300名说书艺人,民间说书演出团队 35 个,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10 名,陕西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28 名,陕西省曲艺家协会理事 2名,省级说书传承人 1 名,曲艺家协会 1 个、曲艺纪念馆 2个。横山因横山说书的创新发展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横山说书更是持续推出精品,屡次摘得荣誉。《王大妈做鞋》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提名奖、《看今朝》登上了 2018 年中央新春团拜会和 2018 年央视元宵晚会,受邀参加“巴赫希国际艺术节”暨乌兹别克斯坦首届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节”等,获得国外友人赞誉。

       陕北说书是流行在陕北、宁夏、内蒙、晋北等地的一种说唱艺术。横山说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陕北说书中重要的一支。横山说书曲调丰富,风格粗犷激昂,与黄土高原苍劲雄浑的气魄交相辉映,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是深受陕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十九世纪以来,横山说书得以蓬勃发展。1935 年,韩起祥将说书投入到革命斗争中,给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说过书,被毛主席称为“三弦战士”。“一代大师”张俊功对横山说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加入了二胡、笛子等伴奏,还带出了一批女徒弟,这些探索符合改革开放精神,受到了晋陕蒙宁群众的普遍欢迎。

63

62

      凤翔,古称雍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凤翔区田家庄镇位于县城5公里处,素以“苹果之乡”“木版年画之乡”享誉省内外。长期以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环境,凤翔木版年画以其粗犷大方,色彩鲜明的特征广受欢迎,成为我国木版年画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枝奇葩。凤翔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南小里村邰立平,荣获首批“大国非遗工匠”称号,多次应邀在上海等地举办非遗展览和年画培训活动,每年受训学生多达 4000 余人。2018 年,邰立平亮相 CCTV-1《我有传家宝》新年特别节目,讲述了这项古老的艺术及世代传承精神。邰立平经过多年苦心搜集,先后出版了两卷《凤翔木版年画选》,第三卷即将出版。近年来,凤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凤翔木版年画的保护力度,建立了凤翔木版年画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鼓励木版年画等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保护工作提供法律、政策保障。

      2019 年,分别在田家庄镇南小里村、北小里村等建立了木版年画展室,田家庄镇出版发行了《木版年画集》。2019、2020 年区委区政府在北小里村举办了年画重回春节活动,表彰了全区 25 位非遗保护先进个人。2020 年 5 月,区政协召开了凤翔木版年画研讨会,交流讨论了木版年画的传承传播情况。2021 年 1 月,国家博物馆在天安门广场用凤翔木版年画八大门神中的方弼、方相制作了倒计时牌。田家庄镇南小里木版年画展室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学习传承基地,展现了独特风格。

64

65

      定边街道是定边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定边剪纸源于上古时代,成型于汉代,同汉画像石同源,经魏晋各民族在本土的生活提炼,至唐宋时已日臻完善。到了明代,定边剪纸艺术更加成熟,因定边属边关要塞,驻军多是南方人,驻军家属把当地的剪纸艺术也带到了定边。这样,南方的剪纸形式和本地的剪纸艺术互相融合,就形成了独特的“三边剪纸”风格。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定边剪纸艺术达到了顶峰,剪纸普及到家家户户。“定边剪纸”既不同于南方剪纸的写实,又不同于陕北其他地方剪纸的粗犷。定边剪纸中的不少造型与古生物形态十分相近,与原始岩画相似。定边已故作者刘秀英的剪纸“五道娃娃”与青海出土彩陶“舞蹈娃”相类似,已故作者郭棉桂的“娃娃鱼”剪纸与先秦彩陶“人面鱼”同出一辙。 1993 年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7 年,定边剪纸列入陕西省第一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008 年,定边县成立非遗保护中心,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开展非遗保护工作;2018 年,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目前,全县专门从事剪纸专业艺人 300 余人。

      秦岭南麓的洛南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蕴含了深厚的洛河文化,孕育滋生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艺术,其中独特别致的当属洛南静板书。据民间老艺人讲: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 年左右)就在洛南到处盛行,艺谚传说:道光年间说静板,瞎子手里端金碗。由此证明,它是洛南县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在西北五省(区)均未发现此类艺术形式,堪称民间艺术一绝。洛南静板书一人可操作六种乐器,融弹、打、敲、说、唱于一身,一人可顶七人。说唱时艺人怀抱三弦,自弹自敲,自打自唱,只用脚踏梆子打击节奏,不夹杂其他乐器伴奏,过门时才动用其它乐器渲染气氛,道白清晰,音乐委婉粗犷豪放,故称“静板”。

      洛南静板书主要以说唱七字韵白文的传统书目为主。书目内容大体有神话传说、历史演义、公案传奇、忠臣孝子、男情女爱等。书目形式有大本书、中篇书、章回书以及三、二十句的小书帽。其中,大本书可说唱几天几夜;中篇章回书说唱一个完整的故事;三、二十句的小书帽多是用于开场取笑逗乐,招揽听众。洛南静板书主奏乐器为三弦,辅助乐器有大锣、小锣,铜镲,脚踏梆子,蚂蚱板及板胡、二胡、四弦、大斗胡、笙、笛、唢呐、碟子、牛胯骨板等。2008 年 6 月,洛南静板书被列入首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 年 5 月,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

19

19

72

73

      为弘扬好家风家训,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身边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汉阴县委、县政府结合旅游兴县战略,以涧池镇枞岭村沈氏祠堂原址为核心区域,建成以家训文化为元素,以廉政文化为主题,以传统优秀文化为主线,集家规家训传播、优良家风推广、廉政教育宣传为一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沈氏家训展览馆,2019 年 6 月 20 日被省委文明办、省妇联命名陕西省家风教育示范基地。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汉江月河穿行并进,沿月河川道向南,可见一片傍河而建的绮丽胜地,便是——汉阴涧池。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汉阴县涧池镇枞岭村沈氏一族发端于浙江吴兴。笃志好学的沈氏族人,自古便重视耕读文化,并将“勤耕重教,耕读传承”的精神编入宗祠文化中世代传承,教化育人,所创立的“沈氏家训”影响深远。《沈氏家训》是清乾隆 54 年(公元 1789 年),八世祖沈祖烈主持倡导,遍阅祖宗碑文、搜集族史资料、聚族而谋、合族众议定设立的,共计 20 条 1933 字。家训从孝悌、亲情、修身、齐家、睦邻、济贫、教子、嫁娶、志节、德行、为官、奢望等方面作出了规范和要求,是家族育人、治家、励志成才的座右铭。

阴沈氏家训
一、祭祀不可不殷也。
二、事亲不可不孝也。
三、天显不可不念也。
四、身不可不修也。
五、持家不可不勤俭也。
六、尊卑不可不辨也。
七、择师不可不慎也。
八、教子不可不严也。
九、养女不可不训也。
十、择配不可不谨也。
十一、交游不可不审也。
十二、 志节之贵乎坚贞也。
十三、志行不可刻薄也。
十四、邻里不可不和也。
十五、输粮不可不先也。
十六、穷难不可不周也。
十七、出仕不可不清也。
十八、 忍耐之不可不讲也。
十九、 奢华游惰之当惩也。
二十、赌博不可不戒也。

74

75

      1996 年,在“海峡两岸摄影家看壶口”活动中,壶口斗鼓一炮走红。2007 年 5 月,壶口斗鼓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壶口镇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斗鼓队。壶口镇昝家山设立壶口斗鼓传习所,组建了“昝家山壶口斗队”和“郭下村壶口斗鼓协会”,并在县内常态化开展壶口斗鼓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成为对外展示宜川地域文化的靓丽名片。

       壶口斗鼓起源、流行于壶口西岸陕西省宜川县壶口镇境内,追根溯源,是从大禹治水那时候兴起的,《山海经》里面有大禹和九头怪蟒“相柳”的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故事,附近的民众擂起斗鼓为大禹助威呐喊,从此就有了斗鼓。根据当地民俗,每逢节庆、庙会、祭祀、求雨等活动,必打斗鼓,以助声势。壶口斗鼓舞步粗犷剽悍、勇猛刚烈,鼓点高亢激越、鼓谱复杂多变。人多时的队形变幻莫测,令人眼花缭乱。“斗阵”时,只见铙鼓翻飞、人影绰约,成百面鼓,成百副镲,竞相争鸣,惊天动地,摄人魂魄。观众犹如进入一场金戈铁马、拼搏厮杀的战场,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情绪上的感召力,彰显了中华民族面对艰难险阻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76

77

      协税镇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城区以西 2 公里处,古老的民俗高跷社火表演就发源于此。协税社火,“兴于唐,广于宋,盛于明清”,以“雄、奇、险、趣、美、斗”等特点闻名。早在唐朝时,协税已形成一个集市贸易相当繁荣的经济重镇,每逢集日,协税古镇商贾云集,十分兴盛红火。协税古镇四邻有大小庙宇 13 座,各种热闹的庙会为协税高跷社火提供了表演的平台。经过岁月的锤炼,协税高跷社火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在民俗艺术中别具特色,成为当地群众节日期间离不开的文化娱乐项目。这里的人们自发组织、自发参与,热情十分高涨,使得这门民间艺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悠久的传承具有历史价值,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表演内容(即剧目),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它绝技般的高难度演技,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9 年 6 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2014 年被原陕西省文化厅授予“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79

     2004 年,清涧被原省文化厅命名为“道情之乡”。2008 年,清涧道情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名录;2012 年,清涧县被列入陕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018 年,清涧县(清涧道情)荣获“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目前,全县有清涧道情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 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 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3 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33 人。从 2003 年至今,连续 18 年成功举办道情大赛、道情展演活动。一年四季,各广场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道情演唱,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道情又名黄冠体,源于《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道曲(经韵)吸引了词调曲,演变为民间演唱的新经韵即道歌,道歌分为诗赞体说唱道情和曲牌体说唱道情。清涧道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成型于明清,至今已有 1300 多年历史。清涧,自古就有“道情窝子”之称。民间有俗语形容清涧人:“女人忧愁哭鼻子,男人忧伤唱曲子”,“女人伤心哼小调,男人忧愁吼道情”。在清涧,道情音乐是已经融入人们生命里的精神旋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都会用低吟或高唱(民间称“哼”或“吼”),来发泄生活里的愤怒、忧伤和哀怨,寄托喜悦、兴奋和酣畅。

80

      2007 年,柞水渔鼓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继承渔鼓文化,县上成立专门研发保护机构,遍寻老艺人,搜集、挖掘整理民间戏曲资料,兴建民间文化艺术中心,通过举办渔鼓培训、民间文化艺术节、渔鼓传人比赛、渔鼓创演大赛等活动,全面发扬和传承渔鼓文化。目前,全县依托 9 个镇办文化站、82 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 40 多个群众性文艺团体,开展“渔鼓技艺传承”等培训,举办渔鼓巡演等各类活动,覆盖万余名城乡群众,让渔鼓走进城镇乡村、走进学校课堂、走进千家万户,使柞水渔鼓这一民间艺术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大放异彩。

       凤凰古镇坐落在秦岭深处商洛市柞水县东南部 45 公里的社川河畔,古镇自唐代开始有 1400 余年悠久历史。到明末清初,各类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街巷,市井繁荣,有柞水“小上海”之称,亦是历史上著名的“水旱码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汉剧、二簧、花鼓、渔鼓、龙灯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渔鼓道情。柞水渔鼓以柞水方言语音为音调基准, 以柞水民歌小调为基本唱腔形式, 融合了南渔鼓传统唱腔特点形式,是江汉移民文化融入本土文化而衍生出的具有浓郁陕南特色的说唱艺术兼民间歌舞。

制作:西安云雀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