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翰林》(十一月)总 第六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0-12-28
648

二零二零十一月 总 第六期

小山子镇中心学校
教师电子校刊

翰 林

        聚  首  翰  林
  尽  显  芳  华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事传绝学
                  为万事开太平

卷 首 语

   《翰林》是校园的一束奇葩,是幼小心灵深处跳跃的文字,是触及学生心灵流淌的小河。品读诗书,不仅能增长学识,开阔视野,净化心灵。也会照亮师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积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点滴。
    岁月流转,季节交替,花开花落,《翰林》留下的是进步的号角,生活的感悟,真情的回顾,更是生命的礼赞。人生的成长是漫长和不断飞跃的过程。每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震撼,都是一次最难忘的经历。
   《翰林》正是启迪思想和触动情感催人奋起的文字,帮助师生洗却心灵的尘埃,让心灵得到呵护和润泽,重新焕发前进的热情和活力。让青少年朋友以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灵和积极达观的心态去面向美好的未来。让青少年朋          

《翰林常青
        生命常在》

黄蒲慧

友以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灵和积 极达观的心态去面向美好的未来。
   《翰林》是小山子镇中心学校创办的校刊,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倾注了校内外师生大量的心血。它的问世,犹如一次志存至尚至美的心灵对话。精选文章,字字珠玑,所编文字,文采飞扬催人奋进,闲暇时读一篇必将提高你的阅读能力,丰富你的审美情趣,提升你的综合能力和人文内涵,相信在《翰林》的浸润中能培养出你优雅的气质,练就你坦荡的情怀,丰富你的深厚文化。
    来《翰林》一阅吧,如清澈甘泉,字里行间处处闪烁智慧之光,愿优美的文章,清新的语言,朴实无华的话语,引领你进入文字智慧的殿堂。让你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愿翰林常青,生命常在......

NO.45  林雪

NO.40 我的教学趣事

NO.38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NO.36  冬日杂咏二首

NO.28  我的“三书”教育梦

NO.23  微创教学的22条策略

NO.10  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NO.44  颂雪

NO.60  摄影《寂静的树林》

NO.58  摄影《国旗愿》

NO.56  摄影《雾凇》

NO.52  人生,虚无啊!

NO.50  科学实验课的一点思考

NO.48  暴雪

NO.46  做个幸福的人

NO.59  摄影《师爱满园》

NO.68  生活摄影作品

NO.66  冬日校园摄影作品

NO.65  摄影《美丽的校园》

NO.64  校园摄影作品

NO.63  摄影《飞凤瀑》

NO.62  摄影《日出》

NO.70  教师书法作品

教育研究 | 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教育之窗

《中国教育学刊》翟小宁

    教育,人生之大事,国家之大事,人类之大事。教育,关系着人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类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朱自清也说过:“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应努力成为以教育为信仰的人。”纵览古今中外,真正的师者无不对教育事业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体认,为了追求真理而上下求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教育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至圣先师孔子,子弟三千,博学好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近百年来,正是因为有像蔡元培、陶行知、夏丏尊等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国”的历史潮流中,心怀信仰、身体力行、躬耕讲台、不懈努力,才谱写出中国教育的辉煌,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财富和引路的明灯。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

教育之窗

教育之窗

地影响着教育。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管理方式,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信仰缺失等现代性问题不断冲击着教育,这一切都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变革与坚守,促使我们回归教育本质,重建教育信仰。
    涵养美德:为心灵田地播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道:“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立德、厚德是儒家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纵观中外历史,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培养美好品德的教育。
    教育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崇高。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心灵是田地,美德是种子。在孩子们心灵的田地中播种美德,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是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在一个家庭中传承美德,是家庭最大的福气,是家道昌盛的重要保证;在一个国家弘扬美德,是国家人民的福祉,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心灵丰富的人最主要的天赋就是爱。爱是人世间一轮温暖的太阳,爱是人类的天性,爱具有无穷的力量。教育事业是充满爱的事业,只有拥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仁爱之心的学生;只有教师真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沐浴在爱的光辉中,才能在学生内心深处播下爱的种子,才能将爱传递下去。

教育之窗

从仁爱之心,继而生发出感恩之心、悲悯之心、敬畏之心;从爱父母,爱师友,继而扩充至爱自然,爱天地万物,爱世间一切崇高而伟大的事物。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万物,让灵魂善良、丰富而高贵,这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应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呵护孩子们心灵中的真善美,引导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在面对诱惑时有坚守,面对邪恶时有勇气,面对美丑时能分辨。
   2015年,在英国参加国际校长峰会时,英国斯多学校的校长带领我们参观校园。走到一座雕像前面,他停下脚步,认真地给我们讲起了这尊雕像的故事。这是一位空军飞行员,为了不伤及无辜平民,他执行战斗任务时超低空飞行。后来,他不得不去参加一次远东的轰炸任务,那次战斗之后,他得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病情痊愈后,他立志终身从事慈善事业,将飞行表演所获得的一切款项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成为一位著名的慈善家。英国斯多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培养了很多达官显贵。可在众多的毕业生中,学校只选取这样一位普通的飞行员为他塑像,是要告诉每一位到这里来求学的学生——人性中最重要的是良知,是善良的心灵。只要有了良知,有一颗善良的心,人就是高贵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古代知识分子所孜孜追求的人生境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为蜀汉奔走一生的真实写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铮铮铁骨的肺腑之言;“勇往直前,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不懈追求。这些嘉言懿行的背后都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

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生动写照。有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将激发无穷的力量。
    为了在学生心中播种爱、播种真善美、播种责任与担当的种子,在德育课程的设计中通过榜样教育、仪式教育,弘扬志愿精神、奉献精神。每年举行“身边的榜样”大型评选活动,评选出生活学习、日常表现、意志品质等各方面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与引领作用。学生志愿团是较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新团员代表每年都会在开学典礼上向全校师生郑重宣誓: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志愿团的成员不仅在学校的食堂、图书馆、操场等各个角落进行志愿服务工作,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敬老院进行临终关怀、奉献爱心。注重红色教育,教育学生铭记苦难,珍惜和平,守护心灵良知,弘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启迪智慧:让智慧之光朗照 
   古今中外,智慧不仅是哲学家们孜孜思考的哲学命题,也是每一个人所追求向往的。智慧与知识、智慧与伦理、智慧与德性、智慧与悟性、智慧与境界等密切相关,它是一种对于人生的通达与彻悟、澄明与圆融。
    古希腊人认为,哲学就是爱智,是对智慧的追问,他们将一切知识、教养、能力等都认为是“智慧”。柏拉图认为,“爱智慧”是人最重要也是最高尚的需求;赫拉克利特认为,“热爱智慧者必须精通许多事情”;对于伊壁鸠鲁来说,智慧是一种对恐惧和欲望以及一切未经思考的错误想法的摆脱;恩皮里克则认为,哲学就是对智慧的操练;苏格拉底强调要过一种反思的生活;笛卡尔主张智慧和知识等同,人可以通过天生的理性认识真

理,这是最高意义上的一种智慧;斯宾诺莎则将智慧赋予道德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知”往往与“智”相通。《论语》中,“知”常常与“仁”联系在一起,如“知者乐水”(《雍也》)、“知者利仁”(《里仁》)、“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孟子对于“智”也有诸多论述,如“始条理者,智之事也”(《万章下》)、“知者无不知也”(《尽心上》)等。荀子将“知”分为圣人之知、士君子之知、小人之知和役夫之知,认为“是是非非谓之知”(《修身》),在论及“知”与“仁”的关系时认为“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君道》)。
   具体到教育中,要提倡教育智慧、教学智慧,这是一种宝贵的教育品质,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状态,更是一种美妙的教育境界。启迪智慧的教育,要促进学生从未知到觉醒;要教育学生善于省思,达到向内的反思与提高;要让学生的生命姿态更加安稳舒展,对人生有坚持,对生活有热情;要使学生对人生有深刻的体悟,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祥宁,共生共荣。在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纷至沓来,但是,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
    教师应该拥有智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教育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施者,是教育活动

教育之窗

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育的智慧,需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来体现,要培养智慧型教师。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要有深刻的把握能力,对突发情况要有灵活机智应对的能力,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要有创造性驾驭的能力。
   教师不仅仅传递知识,教授技能,更肩负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重任。所以,一流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师资作保证,需要教师真正对教育事业拥有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高超的教育水平、高明的教育智慧以及高贵的教育人格。从塞北大地到烟雨江南,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在祖国大地上,同在一片蓝天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辛苦工作着。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崇德向善,反思体悟,增智生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智慧,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智慧引领学生的成长。 
   阅读启迪智慧。“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阐明了智慧与书籍的关系。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
    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读的书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深远。所以,要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经典的书。通过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学

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扩展视野、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更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拥有高贵的精神生活,汲取关于人生、世界、宇宙的智慧,受益终生。
重视传统文化,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鼓励学生多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让他们的心灵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与滋养,开启心智,启迪智慧。
   一是营造书香环境,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要设立图书角,放置图书,让同学们在教室中随时可以阅读喜欢的书籍。学校图书馆要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开展图书漂流、读书讲座、创作比赛、阅读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要成立教师阅读沙龙,定期交流,营造师生读书的良好氛围。开设国学读经班,由国学教师指导,带领学生研读国学经典,儒家道家等经典书籍都是研读的对象。除此之外,每年都按期举行爱心书市活动,并成为校园的一件盛事。学生在爱心书市上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书,赠送给别人所需要的书,乐在其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开列阅读书目,探索名著课堂教学。给学生列出必读以及选读书目,古今中外,包罗万象。教师带领孩子们感悟阅读之美,圈点批注,摘抄交流,写读书笔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论语》的阅读,学校设立“君子日”,旨在弘扬君子精神,纪念至圣先师。
   三是开展阅读活动,探索丰富的读书形式。设立小作协、国学社、槐雪诗社等文学社团,开展讲座、笔会等文学阅读活动,编辑文学刊物。开展诵读演讲、征文比赛、历史剧、话剧展演、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组织“英伦文学之旅”等各种文化采风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多彩的形式都有效地促进了读书。
 

教育之窗

    舒展心灵:用教育润泽生命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就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每一个学生都是自由独特的生命个体,我呼唤自由的、启发性的、诗意的教育,让精神与精神相遇,努力让学生拥有自由而舒展的生命。教育应该舒展人的生命,润泽人的精神,解放心灵,让人自由,尊重个性,激发潜能。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揭示了“命、性、道、教”四者之间的关系。立足生命,关怀生命,这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建立在生命基础之上,直面人的生命,需要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提高生命的质量,提升生命的意义。所以,是否让生命焕发活力,让生命获得提升,应该成为衡量教育是否合理的尺度之一。 
    道法自然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自然”的理解,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曰“自然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万物生长,生机盎然。唯其丰富多样,方成蔚然大观。二曰“自然律”,自然而然,本来如是,天地不失其位,万物各有其性。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得道而行。 
    就教育而言,道法自然就是要效法自然之丰富性,追求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就是尊重自然之道、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顺天致性,使生命得以舒展。
    解放学生,鼓励学生发现自我。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孩子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
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

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育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学校不应该成为限制生命舒展的囚笼,而应该成为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体悟生命本真的舞台。生命的本真是自由的、自主的,我们要给学生“松绑”,把自主、自由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思维的主人、自己发展的主人、自己活动的主人,自由自在地享受生命的快乐,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尊重个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教育要尊重个性,激发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幸福和发展,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和福祉。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蕴藏着独特的天赋、气质、价值,我们必须充分注意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每个孩子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需要激发和唤醒。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性,追求个性化的教育,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和谐而又充分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为了更好地解放学生,尊重个性,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改善教学方式,建立系统、丰富、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要形成涵盖众多领域、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基础、拓展和荣誉课程。开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国家必修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以及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大学先修和高级研究课程,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兴趣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进行分层教学和走班教学,针对有突出特长的学生组建各类研究性学习社团,

教育之窗

从教学形式与方法、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自主探究实验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创新精神:让教育焕发活力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让教育焕发活力,永葆生命力。
    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这些素养涵盖了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实践创新正是这六大素养中重要的一维。
    STEAM教育是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它打破了常规学科的界限,强调对综合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STEAM教育。STEAM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整合运用,采用实践、探究的教学方式,重视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的评价方式。STEAM教育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它强调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发展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让创新落到实处,具有可操作性。STEAM教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重视学科教学的STEAM教育。如物理在进行万有引力教学时,让学生撰写火星旅行计划。这份旅行计划包括旅行的工具、时间、路径的安排,资金预算,组员分工以及安全预案等内容。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科学、技术、工

教育之窗

程、经济等多学科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是重视选修课教学的STEAM教育。要有丰富的选修课,“科技创新实践”选修课因其综合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学生们通过这门课程了解科学技术知识,并且动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将创意变成现实。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了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生物、工程等学科知识,更获得了对科技创新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创新兴趣。在“未来国际空间站设计”选修课上,通过探索研究未来空间站的设计,学生学习到空间科学知识,成立空间科学实验室。这激发了学生对航空航天的热爱,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启发了学生们的航天梦、太空梦。
    三是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STEAM教育。研究性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通过成果展示,论文发表,研讨交流,对学生进行鼓励。注重深度学习,倡导探究学习。学生的太阳能发电研究、认知神经科学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水资源与气候变化、星系中暗物质研究等研究性学习,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面向未来:追求教育新格局
    教育,传承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教育,应该为未来作准备:准备知识,准备智慧,准备修养,准备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这样的教育需要我们既守住中国教育的根本,有中国情怀,又要放眼世界,创建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教育。
   中华文明光辉灿烂,源远流长。这与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中国教育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孟子、朱熹,到梁启超、严复、蔡元培、陶行知,无数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各自时代的风貌,代表了教育实践和教

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为整个世界教育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是世界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这些思想依然有其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继承并弘扬其精华,继往开来,综合创新,让中华教育思想绽放出新的光彩,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中国智慧、成就中国梦想。
    同中华文明一样,西方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杜威、苏罗姆林斯基等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重要的财富。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教育又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有所长,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借鉴、汲取西方教育的精华,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纳八面之雄风、汇百川之浩瀚、成千秋之伟业。
   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培养人才。教育理念、课程设计、能力培养都应该以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依据。教育应该面向未来,熔铸中外教育精华,以中国文化为根基,融合现代世界文明精华,培养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兼具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世界格局大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吸收世界各国教育的经验,扎根中国大地,融通古今中外,继承借鉴,面向未来,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追求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宇宙间最宝贵最奇妙的存在,是天地之元气孕育的万物之灵长。我们生而为人,既可以碌碌无为,也可以让生命焕发出光彩;既可以甘于平庸,也可以不

断升华,修炼出圣贤的光辉、臻于善美的境界。选择做教师,就是在平凡中选择了崇高与伟大,选择了与人性中的光辉与美好同行。
   与生命同行,让生命美好,使每一个生命自由而舒展,这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古代仁人志士的理想与追求,更应该成为中国教育的情怀与信念。让我们不忘教育初心,肩负教育使命,上下求索,志存高远,坚定信念,虽远不怠!
  (作者翟小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

教育之窗

微创教学的22条策略

王红顺

    一、教师要对授课内容、课件操作烂熟于心,课堂自己关注点、重心已不是教案预设,而是课堂秩序、动态生成。否则只顾内容能顺利讲下台,无睱顾及课堂秩序,就会出现顾东顾不了西的局面。
    二、先能管住课堂纪律,再谈教学方法。对课堂规则、作业要求做不到不要说,说到就要执行到位;先解决学生想学问题,再教他怎么学。学生先喜欢你本人,才喜欢你的课堂。
    三、课堂上要用最小代价、最短时间依层级处理课堂偶发违纪事件,获取最大效益。手指一下能解决的就不要说话,说一句能解决的就不说两句,说着能解决的,就不采取更强的处罚措施!微违纪,不处理;小违纪,小处理;大违纪,大处理。千万不要“高射炮打蚊子一一大器小用”,否则,遇到学生严重违纪,你就束手无策,黔驴技穷。学会不怒自威。
    四、普通班教学基本原则: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多训练。
    五、教师布置任务或安排活动开始时要求学生不准抢跑。未经此技能训练学生,多表现在未听完合作讨论问题、要求,尤其是易忽视教师面部表情、手势等姿体语言就匆忙开始,我称之为“没听完就开始,快半拍“。这样会导致某些学生要么不知讨论要求是什么,要么遗漏讨论问题,造成讨论偏题或效率低下。正确做法:训练时教师明确指出合学问题任务、方法、时间后,让学生复述,待全体学生明白后,再开始。
    六、活动、讨论暂告一段落,转入教师讲解或小组分享时,要求学生停止时不能慢半拍。未经此技能训练学生,多表现在教师发出合作讨论结束时,放不下手中文具或材料,我称之为“停

教育之窗

不下来,慢半拍”。这样导致别人分享时给不上节奏,不能从头听起,严重影响倾听效果。
    七、用好课堂上的黄金学习期。上课5分钟后到20分钟,这段时间是一节课的黄金学习期,在黄金学习期,必须确保处理本节课的重难点,切忌导入时间过长,处理昨天作业问题过长、处理班级事务过长。试想,若学生心智疲劳后讲新课、讲重难点,学生接受效率低,造成学不会或知识夹生,第二天不得不再讲再强调,走入恶心循环怪圈。
    八、例题、练习题选择、设计要统筹考虑四例四维。四例指的是范例(例题的代表性、示范性)、同例(与例题同类型题)、变例(变式训练题)、仿例(让学生自己出题);四维指的是正向思维(直接代公式、顺着想的题)、逆向思维(公式需变换、需逆向思考的题)、特殊思维(给生活经验有关、有隐藏条件的题)、综合思维(一个题用到多个知识点、公式或放到综合范围内看是否混淆的题)。
    九、问题的表述要规范、严密、通俗,不能让学生不知所云或产生歧义;每节课要有主干问题,问题之间要相互关联,能串成串,形成链状结构。
    十、问题的表述要规范、严密、通俗,不能让学生不知所云或产生歧义;每节课要有主干问题,问题之间要相互关联,能串成串,形成链状结构。
   十一、关注课堂提问的两个3~5秒的黄金等待期。第一个黄金等待期是提出问题后,要留3~5秒等待时间(候答距),让学生深度思考,不提倡急于举手,这样会造成学生答案是浅层次的或是不全面的,更忌先叫学生,再说要回答的问题;第二个黄金等待期指的是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留3~5秒反思期,让回答问题

学生修改、补充自己答案,让其余学生先概括前者发言要点,思考自己答案与回答问题学生答案有什么关联,还要思考如何有理有据质疑补充。
    十二、要让学生明确,不仅仅是教师讲的才需学好好听、认真记。许多学生认为学生(同伴)说(展示)的不重要,只有老师说(讲、点拨)的才重要,因此有些学生因不认真倾听同件发言导致学不会;许多学生在同伴讲解、展示、质疑、补充时,对得出重要结论、观点、方法不知道或教师不提示就没有快速记笔记,因此只记教师讲的重难点忽视记同伴讲的重难点笔记而导致学不会的也大有人在。
    十三、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有追问、追思、追联、生新疑的后续问题设计。当回答正确时,可以提出一个促进性问题, 让学生深人思考;当回答不完整时,应分析学生如此思考的原因,提供适当的提示或线索等。
    十四、釆取学(讲)一个知识点,练一个知识点,再学(讲)一个知识点,再练一个知识点,最后再综合训练。即分点、分项训练再综合训练。点点清才能保证堂堂清。
    十五、教师布置任务或安排活动开始时要求学生不准抢跑。未经此技能训练学生,多表现在未听完合作讨论问题、要求,尤其是易忽视教师面部表情、手势等姿体语言就匆忙开始,我称之为“没听完就开始,快半拍“。这样会导致某些学生要么不知讨论要求是什么,要么遗漏讨论问题,造成讨论偏题或效率低下。正确做法:训练时教师明确指出合学问题任务、方法、时间后,让学生复述,待全体学生明白后,再开始。
    十六、一道题至少从二个角度讲(学),第一遍讲做法,第二遍从思维视角归纳概括思路方法步骤建模,从这道题怎么做提升

到这类题怎么做,或这道题还可怎么做?这道题还可怎么问?怎么变?这道题可归入哪一大类?即做到题题彻底清,根上悟
    十七、 切忌一题快速讲多遍,不如慢慢讲一遍;用一种方法讲多遍不如用多种方法讲一遍。
    十八、讲到重难点时要有引起学生注意提示语,同时借助升调变换、放慢语速突破重难点。对重点题,教师讲后,先让中等生再讲,最后让学困生复述(或同桌对本题思路对说)。
    十九、尽量手举过头顶板书,规范书写,字体适中,防止板书太靠黑板下方,因遮挡后排看不到。要求学生桌上不准放与学习无关东西,用过学具及时归位,奖品课后放到一定地方。
    二十、 正确处理讲练关系。三分在讲(课堂),七分在练习、考试;只讲不练、多讲少练、少讲多练、精讲巧练教学效果依次递增。
    二十一、 每节课至少要留3到5分钟当堂达标检测环节。该测试限时独立完成。
    二十二、课后要求学生先把课堂粗略笔记整理成详细笔记,借助5R笔记法复习强化。做作业要遵循复习、做题、检查、限时的科学流程。错题让学生釆取找错因、规范订证、找同类题巩固、概括涉及知识点、还可怎么变的”五步纠错法“。

教育之窗

教育之窗

我的“三书”教育梦

白金声

    我有一间书房,曰“天地书斋”,房中有一副对联。上联:躺着看书,站着教书,坐着写书,四季陪书共度。下联:闲而思梦,忙而追梦,睡而做梦,三生与梦同行。朋友说,这副对联是我人生的写照,真实地反映了我这一介书生50年的心路历程。

第一梦:读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喜欢朱熹这首千古流传的读书诗,它告诉人们:由小小方块字集成汉字书籍,就像一面巧夺天工的“水镜”,清澈深邃,闪耀浮动,能够映出自然和社会的“天光云影”,通过阅读鉴赏,可以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思想活水”。我认为,世上万物,皆属身外,唯有一样东西能点入肌肤,融入骨髓,让我们耳聪目明,风度高雅,气宇轩昂,志存高远,这便是书。

    每当落日余晖消失,白天嘈杂、纷乱退却的时候,四周静谧而美好。沏上一杯弥漫着清香的绿茶,要么慵懒地席地而坐,要么靠在床头,在灯光的笼罩下,手持一卷好书,鼻翼轻轻翕动,呼吸一口淡淡的油墨芳香,然后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让躁动的心归于沉寂,静静地沉到书中去,沉到那些美丽的文字或是深湛的思想中去。一书在手,万事皆忘,这便是我读书的感觉。三更有梦书当枕,床上放上几本书,深夜里,睡着了,心如秋月朗,古今多少事,上下五千年,尽在鼾声中。
我读书不成系统,属“杂学”类,名人传记、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及。当然,我更爱看一些“闲书”,如《奇门遁甲》。虽然有的书并没有真正读懂,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这种“蜜蜂采蜜”式的阅读,对开阔     我的视域确实大有裨益。
    哈尔滨有一家大的书店叫学府书城,毗邻黑龙江大学。走进书店大楼,我就像飞翔在花丛中的蝴蝶,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这个书架前转转,那个书架前晃晃,翻翻这本,瞧瞧那本。在浏览中,一旦发现看在眼里就拔不出来的书,我就找个没人的角落,或站,或坐,或蹲,或卧,左手一个馍,右手一本书,兜中一瓶水,一读就是一天,直到书店打烊,我才悄悄离去。
    说到读书,我有三点体会。
    运筹时间。时间是一个无头无尾的系列,昨天已经逝去,明天还没到来,可以抓得住的就是今天。我常这样想,补昨天之非,创明日之是,必须通过今天的努力;要想今天胜过昨天,明天又胜过今天,也只有努力于今天。因此,我给自己规定读书时间定额:每天一小时。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保证一小时学习,这是可以办得到的,在非正常情况下,我也尽量完成

教育之窗

读书的时间定额。
    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见思考在学习中多么重要。我习惯走路思考,我觉得走路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也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法,我十分注重发挥走路的多功能作用。
    勤于动笔。每读一本书,我都做些笔记或卡片,我觉得这样做好处很多。首先,做读书笔记就不能书看完了就算了,而且要好好想一想,书中有哪些东西是值得记的,应该记的。这样一想,就无异于锻炼了判断、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其次,要做读书笔记,就不能只看一遍了事,而且要看两遍三遍,这样就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印象,不容易忘记。最后,更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做读书笔记的目的,就是今后在思考同类问题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翻阅、对照、查核、归纳、总结,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甚至形成一种观点和见解。

第二梦:教书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驾船。实践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教研员如果长期脱离教学实践,不介乎其中,不身体力行,就会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课堂要素及其组合感到陌生,最终,教研员将会因为自己的肤浅而懊悔,而悲哀。为此,我从做教研员那天起,就坚持上“下水课”。
    在教学活动中,有人上课善“导”,巧于设疑;有人上课善“点”,发幽探微;有人上课善“评”,议论风生。我呢?我上课爱笑。我觉得,课无情不感人,无笑不诱人。鲜花,是春天的微笑;星星,是月亮的微笑;浪花,是大海的微笑;焰火,是节日的微笑;爱心,是教师的微笑。我认为,教师的微笑,有着神奇的感染力,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联系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师的微笑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对学生多一分微笑,教学情感的氛围就多一分浓度。
    一次,我在外地上公开课。上课伊始,我说:“咱们第一次见面,彼此不认识,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白金声,是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大声地、大胆地、大方地自报家门。”学生先是面面相觑,接着他们不约而同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教室里,霎时间一片哄堂大笑。我说:“初次见面,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学生迷惑不解,坐在前排的一个男生急切地问:“什么礼物?”我神秘地说:“魔术。”学生立刻鼓掌。我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给大家表演魔术,大家看完了节目得即兴写一篇文章,行吗?”“行!”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出他们的信心和热情。我说:“大家酝酿感情,做好准备,我去化装。”半分钟后,我出现在学生面前。

教育之窗

    一个学生是这样写我登场的:
白老师在“锵、锵、锵”的锣鼓点中亮相了。只见他头系一条紫色英雄巾,酷似日本武士;身披一件粉色斗篷,宛如江湖大侠;手舞一缕红色飘带,活像下凡神仙。看着白老师这副打扮,可把我们乐坏了,刚才还是西装革履的语文老师,现在却变成了神秘莫测的魔术大师。
    课堂上,我模仿一个卖艺的,一招一式,活灵活现。
    一个学生是这样写我语言的:
    白老师振振有词地说:“想当年,我脚踢北海蛟龙,拳打南山猛虎,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我的魔术叫‘火烧旺运’,同学们看出破绽,笑一声;我表演成功了,大家给点掌声。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我是边说边练,这叫真把式。”
    我是“老三届”,下过乡,学过武术,有杂耍功底。
    一个学生是这样写我表演的:
    精彩的魔术拉开了帷幕。只见白老师首先从讲台上快速拿起一个用报纸卷成的大喇叭筒,用火柴将其点燃。然后白老师高高举起这支“火炬”,把它放到自己的鼻子上顶了起来。顿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纸筒越烧越旺,同学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位“魔术大师”。就在那纸筒快要变成灰烬的一刹那,白老师猛然用手一捂,在红丝带飘舞中,他变出了两张百元人民币。这时,教室里又一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毋庸置疑,这节作文课是成功的,在短短的40分钟内,我运用“激情造境”的方法,用一个小魔术,换来一篇大文章,此乃“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也。

第三梦:写书

    我觉得一个语文教师的完整生命流程,应当包括读书、教学、科研、写作四项活动。他的专业知识如同一棵大树的根系,他的教学实践如同大树的枝干,他的科研活动如同大树的叶子,他的教学论述如同大树的果实。这四者相辅相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
    开始搞教育科研时,我也遭遇了“方法误区”,看着什么课题呀、假设呀、自变量呀、因变量呀、信度呀、效度呀等一套又一套的规矩,实在头晕,因为那时我对教育科研还没有入门。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育科研其实并不那么神秘,就是“选择一个题,确定一个法,根据一个理,写出一篇文”,这就是我的教育科研观。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常常是我思考的问题。选题要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精一点,要把大题做小,把小题做大,做有用有效的教育科研。
    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不懂为文之道,文字拙笨,尽管有时日吐千言,怎奈笔力不够,常常自觉满纸荒唐。后来,在

教育之窗

朋友的启发下,我练习把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在撕开拼拢、折来叠去中,逐渐掌握了一些锤炼语言的方法。
我经常接到一些青年教师的来信,询问我写文章的诀窍。我说:科研毕生事,甘苦寸心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果让我单就写作而言,体会有三。
   “立足”要高。所谓“立足”要高,就是指撰写的教育论文要站在教育“三个面向”的高度,以教育发展的新走势,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现行的课程标准,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为依据,去观察、分析教育教学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射点”要准。所谓“射点”要准,就是指撰写的论文能切中时弊,符合教育客观事实和发展规律,“道前人所未道,作前人所未作”,对教改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想写出“射点”准的文章,平时应当有计划地直接观察,取得感性材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切口”要小。所谓“切口”要小,就是指撰写文章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遵照“宁凿一口井,不挖一条沟”的原则,选题不宜过大、过泛,做到小题目写大文章。这样有利于文章深透开掘,富有新意。这类文章的篇幅可长可短,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准则,使人读了受到某一方面的启迪。
   “江湖夜雨十年灯”,在日积月累中,我先后出版了十几本著作。有人问我:“白老师,您又上课,又搞研究,又经常外出讲学,还写了那么多的书,哪来的时间?”我说,我搞研究和写东西都是有感而言,有积而发,有思而作。至于时间,还是鲁迅先生说得有道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

有的。”一天24小时,除了8小时正常睡眠之外,其余时间我几乎都在工作。上班抓事务,下班搞业务,这是我的习惯,也是我的生活方式。孔子做学问,常常达到了“发愤忘食”的程度,我不敢与孔老夫子相比,只是学习。有时我伏案备课,仰面沉思,真忘了吃饭,乃至爱人和孩子千呼万唤,才清醒过来。有时激情提起我的精气神,使我心血来潮,灵感突发,不能自已,常常夜半时分披衣而起,凌晨三点奋笔疾书。我的十几本著作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写出来的。可以这样说,我对教育科研不离不弃,竭尽驽钝,不懈实践,不断探索,不辍研究,有时竟达到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境地。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50年的“三书”教育生涯,弹指一挥间。这50年,对我来说,读书是志趣,教书是乐趣,写书是兴趣。读书,我没有急功近利;教书,我没有哗众取宠;写书,我没有沽名钓誉。读书,是我惬意的梦;教书,是我美丽的梦;写书,是我蓝色的梦;教育,是我永远的梦!
——————
(白金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37岁,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44岁,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46岁,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48岁,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54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0岁,供职于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71岁,退休,由社会人变成自然人。出版多部著作,其中11部被黑龙江省图书馆纳入馆藏文献,9部收藏于杭州小学语文博物馆。)  

翰墨

飘香

冬日杂咏二首

商国俊

《咏  雪》

随风飘舞狂淫笑,
势吞江山锁双娇。
松梅争艳风情暖,
雪饮长虹鹤翩仙。

2020.11.20.

《思  念》

思念像雾凇上飘下的雪花
从天际落入心间
红围巾遮住深邃的双眸
厚厚的手套捧起一把松散的雪绒花
把相思抛出漫天飞扬的弧度
洁白的单色
埋下
曾经菡萏的笑靥
妖娆的飞雪
拂去岁月的皱褶
问候隆冬的每一户人家

2020.11.28.10:18

商国俊

翰墨

飘香

做 一 名 幸 福 的 教 师

徐世伟

       如果说黎明的奉献是太阳,黑暗的奉献是群星,大地的奉献是鲜花,那么老师的奉献就是对学生们的爱。正如老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也就没有教育。”
       每天早晨,我踏进校园的那一刻充满着欢喜,因为我要看见那群可爱的孩子们了!一进教室关心班级大小事物的贾晨畅,一定会向我报告,某某某闯了什么祸,满面笑容的我立刻会患上生气的表情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慢慢开始习惯这早晨“第一状”。再换个视觉看看文静的石金杭、朱雨桐捧着书,正认真地看着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专注的样子为我注入了不要发怒的镇定剂。小组长忙碌的身影在行间穿梭,嘴里还喊着:“你快点儿交作业!”责任满满,令人感到欣慰。热闹的早读课伴随着心情的叠岩起伏而开始。

       课间是教室最闹腾的时候。也是最轻松的时候,课堂乖乖,巧巧的孩子,立刻变身为运动健将。特别是张玥路荷同学第一个跑出教室,飞一般不见踪影。篮球场地瞬间就热闹了。还有一些活泼的孩子会缠着你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你是什么星座?”,“老师你猜我今天为什么高兴?”,“老师”……这时我们的角色好像互换了,我也毫不示弱。
 
       放学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当我拖着疲倦的身体把他们都送到宿舍门口时,他们一一的挥着小手说:“老师再见!老师再见!”我也满面笑容的和他们说再见。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作为一名老师,我也常常思考:与学生相处应该如何把握度?这是我该努力的方向。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喜欢我,我也会去爱每一个孩子,从而提高我的幸福感!

翰墨

飘香

与爱为伴,携幸福同行”

——我的教学趣事

李世荣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蓦然回首,与三尺讲台结缘已二十二年,二十二年的教学经历不能算太长也不能算短,随时光而去的是青春岁月,留下的是桃园耕耘的芬芳和弥久愈香的回忆。正是这一份对教育的初心,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守,让我不断用心感受教育的美丽与幸福!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对于我而言是快乐的更是幸福的。
                               “张飞”是哪个屯子的
       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繁琐纷杂的事情纷至沓来,我认真耐心的应对着,记忆中,有很多滋味,更多的是幸福和甜蜜,班里有个叫刘欣雨的女生,家住离学校八里地的元宝山屯,每天上学孩子乘坐校车,一到农忙的时候,家长就没时间好好经管孩子,这个孩子每天上学来头发都是乱蓬蓬的,所以我每天早上到班级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又多了一件事就是给刘欣雨梳头,而我每次叫她出来的时候顺带说一句:快出来,老师给你梳头,像张飞似的。孩子也总是疑惑地从座位出来走向我看着我,也不吱声。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孩子终于忍不住问:老师,你总是说我像张飞,他是哪个屯子的?我回家问问我爸,我爸认识人多。有两三个孩子和我忍不住笑出了声,没想到孩子的问题这么可爱。转念一想,又觉得我们农村的孩子书读的太少了。我没有责怪孩子,那一刻我特理解这些农村渴望知识的孩子们,书读的太少

了。读书,多读书是会让孩子的童年更自信更充实更阳光开朗一些。如果刘欣雨知道张飞这个人物形象和他的典故,它就不会用疑惑的眼神看我给她梳头,所以从那一刻,我每天利用自习课和孩子读书,先从中华经典开始选择适合孩子们的读物,每天一节,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家长每天陪孩子读十分钟的书。当看到孩子们每天开心的阅读着,如小苗吮吸着阳光雨露一般,就好像看到了他们的茁壮成长。那一刻,我是幸福的。农民的幸福在于粮食的丰收,而我们老师的幸福在于看到祖国花朵的绽放,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花大姐”排队背诵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等待花开,学会倾听。我们老师尤其班主任应该积极去听,与孩子们交谈,这样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态,甚至还可以发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班里有个叫李旺的小男生,淘气好动,总是有同学告他的状,我也是极尽心思想尽办法对付他,搞得我也是筋疲力尽。深秋的一天,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坐回到自己的位置,好一会也不见李旺回来,我顿时气就上来了,这一次一定要好好教训他。当我走出教室来到外面,看到墙角处蹲着的李旺,正在聚精会神看着什么,我悄悄走过去只见李旺专注的看着墙角处密密麻麻的“花大姐”,这种昆虫一到秋季非常多,加上室外降温,总是聚集在墙角处或者是窗户角。寻找过冬之所。对于农村的孩子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这有什么好看的,我叫李旺赶紧回班级。心里想等回班级的,看我怎么收拾你。孩子回头看见是我,站起来跟我往教室走去,边走边说“老师,这些花大姐好像在排队背课文

呢,我在找它们的老师呢?”听到孩子的话,我气消了一半,原来不爱回答问题的李旺竟也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能联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契机,一定要抓住,回到班级照例李旺自觉的站在了前边等我的批评。我批评他没有按时回到班级上课,然后对于他的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丰富的想象力给了表扬。鼓励他好好学习,孩子听到表扬头一下子抬起来,眼睛也有了神采。因为很少听到赞美的李旺那天兴奋了一小天,往后的日子里虽然也有小错误不断,但是对于语文课特有兴趣。学习成绩也进步的不小。一次老师的宽容和不经意的表扬或许给孩子带来了希望。看到孩子的改变内心是知足的,幸福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我们也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完善自己。
    
                         有“熊孩子”也有“熊老师”來
       一次自习课,针对孩子们的最近做题总是出现的错误我开了一节座谈会,我一改老师高高在上的威严,让学生说说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自认为比较谦逊友爱温柔的我,发起脾气来在孩子们眼里竟然是恶狠狠的熊,可以想象那个样子多么丑!虽然都说现在的熊孩子不好教,因为班上几个熊孩子,常常会影响到上课,孩子们做事那简单到极致的想法和行为也有让我感动的时候啊!听完孩子们的想法!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目光,带着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那份神圣的崇拜,听到孩子们“老师,您好”那一刻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方法,一定要

翰墨

飘香

让孩子们,小学阶段幸福,快乐,健康的成长。
       这次交流让我深深体会到,被爱触动后产生的改变,使我感到平时说教的苍白无力。更使我明白作为教师应该善待每一个孩子,应该将微笑洒向那些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有一句话这样说:只爱自己的孩子叫本能,能爱别人的孩子叫伟大,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时,我给与宽容一笑,当孩子胆怯不敢向前时,我给与真心的安慰与鼓励,当孩子在调皮捣蛋时,我给与真诚的批评,还送上和风细雨的叮咛,时常把微笑绽开给孩子,把鼓励赞赏传达给孩子,把关爱赠送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教育的真爱。
       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不枯燥,让我们做班主任的在对待学生的教育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感悟,才能获得幸福。这种幸福是如此的平淡和真实。

翰墨

飘香

颂 雪

金 伟

伟人毛泽东笔下的《沁园春》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
歌唱家唱出了塞北的雪我爱你。
雪对江南人是神秘的向往,
雪是东北人的伉俪,
雪是东北人的依靠。
雪是五常人幸福的真谛,
瑞雪兆丰年。
与时俱进的新时代,
我们永远歌颂雪。
前行路上,
感谢有你。

林 雪

齐 伟

       初进树林,树枝结满霜花,万物洁白,天色灰蒙。山里静得很,仿佛一切生命都被压在白雪之下,成了一个无声无尘的世界,风无声,树无声,山无声,水无声,仿佛都在静静地等待我们的到来,这里的宁静让人感觉神奇。
       雪越走越厚,林越来越暗,细白的雪,细的像糖,白的像面,在脚下细微琐声。山路,九曲回肠,如斗折蛇行,小溪旁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卵石上,覆着厚厚的雪,像是带着白蘑菇帽。三三俩俩,凝重而安闲,让你感觉仿佛走进了童话的世界,偶尔雪压松枝作响,宛如天籁之音。
       风一丝也没有,天还是不晴,云还是很低,如轻烟弥漫,有时一直沉浸在森林里,沉浸在雪地上,沉浸在溪水边!
       终于到了高处,尽管天地灰蒙,但视野开阔,站在这白雪覆盖一平如砥的林边溪旁看岸柳丛丛,枝桠峥嵘,那雪松一排排,像玉雕根塑,傲骨冰肌,自强不屈,独领风骚!
       秋去冬来,万物寂寥,静待春来,笑看花开!

翰墨

飘香

做   个   幸   福   的   人

梁利伟

       做个幸福的人——请先学会灿烂地笑。
       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都要善于用微笑创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冰冰的面孔。只要学会时常微笑,会发现你比别人活得更好。
  幸福喜欢和灿烂的笑脸相依相伴,而拒绝那些愁眉深锁,怏怏不乐的人。不快乐的人,看天天不湛蓝,看云云不灵动;听风风声呜咽,听雨雨声萧萧。就连那轮静美的夕阳都会化作滴血的哭泣。这样的人,就算一份天大的幸福摆在眼前,他也会挑出“悲苦”的骨头。所以,我们该时不时地打开心窗,让快乐的阳光暴晒心灵每一个角落。当我们的心灵被快乐占据,才有可能找到幸福的身影。
     做个幸福的人——请学会寻找幸福。
  幸福有时像顽皮的孩子,当他前来会先蒙住你的双眼;幸福有时又像羞涩的少女,总喜欢把她的面容隐藏在那薄薄的面纱之后,当她飘然而过,望着那模糊的背影,我们才会怅然说道:那,可是幸福?
  提起“幸福”,记忆深处总会浮起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儿时,母亲悄悄塞在手里的一颗糖;写作业时,母亲在灯前陪伴我沉默的身影;在外受到委曲伏在母亲怀中听母亲柔声的安

慰。
       节日时,一张张盛满祝福和思念的贺卡,手机里传来的温暖短信;儿时放飞在天空高高的风筝,还有过年时那单一的礼花绽放;与亲密的朋友分别后,一封封穿梭在岁月中泛黄的书信;小妹从千里之外打来的电话……
       提起“幸福”,记忆深处还会浮现这样一些画面。
  与父母、兄弟姐妹相聚,一起轻言细语摆谈家长里短;背着突然生病的母亲时,她双手紧紧抓住我的那份依赖。
  春风中,在万米阳光下绽放的第一枚柳芽;夏日里,一场疾雨后高悬天边的一轮彩虹;秋风中,静静飘落的一片金黄;寒风中,自由飞舞的雪花……
  也许,你会问:这,就是你的幸福?
  是的,时光流逝,能够紧握在手中的幸福,也只是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
  一直认为,幸福不是大的悲喜,它只在易感的心灵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生活中自然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悲大喜。但,幸福,就如那随风摇曳的小花儿,伴随我一路走来。只要我用心体味,便能让那淡淡幽香浸润我的心灵。
  幸福就像藏在云层后的点点星光,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触摸,去探索,去感受那稍纵即逝的温暖。当你拨开层层迷雾,看到心灵深处的爱和被爱,看到心灵深处最深的宁静——幸福,自会花儿般悄然绽放。
  明天又将是新的起点,朋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吧!

翰墨

飘香

暴   雪

张  敏

       今天是特别的,哈尔滨下了暴雪,前一天下的是雨加雪,在地面打了一层蜡,昨晚开始风雪交加,雪花中来着小米粒一样的冰雪,打在脸上甚是酸爽。
       这一天来东北的南方人可乐坏了,充分感受到冻手冻脚的北方,如同到了南极一样,不得不得走一下企鹅步。
       这一天是特别的,不仅仅是因为暴雪,应该没有哪一天是一样的,如同我们自己。
    

       时间轴上的每一天,如同世间上每一个不同自己。你想做怎样的一天全在你,你可以天寒地冻,可以风和日丽,可阴可晴,可寒可暖。
       活出自己,每天你也都不同,世界在变,我们自己也在变,这种变应在我们自己掌控之下,向善、向美、向着明亮那方,活的向个太阳,给人以光明、温暖和力量!

科学实验课的一点思考

翰墨

飘香

商 国 俊

       ————适时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洞察力
       新学期走进了三年级科学课教学课堂,面对一颗颗童真的心 ,我带领学生做了第一个实验 《溶解的快慢》 我期待同学们的参与和好奇的目光。
       好奇如约而至,同学们热情很高,膨胀的热情里学会了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是否搅拌两点也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经过启发是否把块状物质研碎也影响溶解的速度的因素。
       至此已达到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我希望不但学生能学到教学要求的会,我更希望同学们思考与探索更有效更广阔的问题,培养和启发学生的思考力,可是为什么没有人问我这些条件会影响溶解的速度的原因呢?学生们怎么就没有人会思考到问题的实质所在?科学实验看到的是现象,反应的是实质!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思考创新纠察到底的精神,虽

然小学阶段能观现象就可以了,但我更希望培养孩子们探究、思考、实践能力!
       纠根刨底的务真求实精神是要从小培养的,教学不能只教书本表面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探究真理的精神和明察秋毫的洞察力。
      应试教育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应试能力,但是我希望学生不但要有较强的应试能力,但是不能禁锢学生的好奇心洞察力,相反我们还要适时的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相信未来的教学实践会有诸多问题有待我们不断地探索。

翰墨

飘香

人生,虚无啊!

赵秀玲

     “人生,虚无啊"!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 是震撼的。彼时,我正坐在通勤车上。周 日,我却丢下出水痘的儿子,去学校值 班,人在车上,心却牵挂着还没起床吃早 餐的儿子。她就坐在我旁边的座位上,因 为是娘家屯子里看着我长大的婶子,热乎 乎的聊了一路。聊着聊着她突然神色黯然 地冒出了这句话让我很是吃了一惊。她几 乎不识字,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却说出如 此"高深"之语,让人怎能不意外呢。
      她本来有一个还算美满的四口之家,儿女 双全,可是不幸的是,心爱的儿子在十岁 那年得病死了(曾经是我教过的学生)她 的天空几乎一夜之间塌了,精神都不太好 了,整天以泪洗面,寻死觅活的,后来又 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丧失了劳动能力。 为此,丈夫不但不对她给与照顾,反而在 外勾三搭四,行为不检。前几年,丈夫得 病死了,女儿结婚后又不在身边,偶尔回 来还"搜刮”她。一个人艰难度日,无依无 靠。去年去了托老所,因不习惯又回来 T,前几天摔了一跤,腰部旧伤复发,走 路都费劲,实在疼痛难忍,才不得不硬挺 着坐车去镇上的医院看病。
      听她絮絮叨叨的说着这些。我的心中唏噓 不已。只得尽力安慰她,却觉得语言的苍 白,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她早日康复吧。 从她口中,我还知道了她邻居家的不幸遭 遇。那家人姓姜,本来挺大一家子人。老 的老,死的死,哥三个,只剩下老大一家 了。
前几日姜老大上吊自杀了。因年轻时 不务正业好赌,日子过得一穷二白的,能 干的媳妇不堪忍受,和他离婚了,留下他 和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一起生活。儿 子今年二十三了,性格怪异,不

与任何人 说话、来往,还很暴躁,打人,有一次居 然往自家水缸里下老鼠药,幸亏被发现 了,才没酿成惨剧。可能觉得生活无望, 姜老大上吊死了,儿子去了母亲那里。后 来找了一份儿在酒吧的工作,因不善与人 交流,和客人一言不和,抄起酒瓶有把 人打成了重伤,给人治病就花了2万元 钱。现在没人敢用他,和他母亲又相处不 来,只得每天住小旅馆打发光阴…… 下车后,我嘱咐她慢慢走就匆匆地告别。前几天刚下过雪,路面上都是冰,很 滑,真担心她一不小心再摔倒了,那可真 是雪上加霜了。
      在路上时,不由得回想起童年时物质是匮 乏的,但快乐是纯粹的。那时过年时才能 吃到糖果瓜子等物。年三十那天,妈妈给 我们哥仁分糖,每人几块,瓜子儿每人一 缸(搪瓷缸)或更多一点儿视瓜子总数多 少决定。分“磕头了liao"(三声)一种放在自 制灯笼上的小蜡烛,每人一盒儿,五颜六 色的,一个个喜欢的眉开眼笑的,迫不及 待的一根根儿放在桌子上,数了一遍再放 回盒里,一天不知数多少遍。
      天一黑,村里大道上只见忽明忽灭 的灯笼越来越多,像点点繁星在夜 幕中闪烁,再近点儿隐隐约约能看 见提灯笼的孩子们,三五成群,笑 闹着,互相追逐着,空气中是浓浓 的年味。
     平日里人们都相处的极为融洽,尤其是邻 里之间像一家人一样,谁家做点儿好吃的 就一家挨一家的送。那时屯子里的人多, 不像现在,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或者上学 To村里只剩下老人或体弱多病的。看不 见我们小时候那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 蓬"的欢乐祥和的景象了,显得冷冷清 清,异常衰败,令人伤感。

翰墨

飘香

       龙应台,头衔很多,作家、思想家、社会 批评家、学者、教授。想起她是因为最近 鬼使神差地读了一本书《天长地久--给 美君的信》我说"鬼使神差”地在那么多书 里偏偏就选择了她的书来读,可能是基于 好奇的心理吧!主要是对她这个人的好 奇。其实我从前对她不甚了解,只读过她 的《目送》和《亲爱的安德烈》觉得她在 亲情方面关于父母子女之间的一些牵绊, 纠葛、爱怨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情感比 较细腻,是能与孩子深度交流的开明的家 长。
       如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她说 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 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 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 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觉得她说的很 有道理,所以很关注她。后来,我在一些 社交媒体上看到她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 说: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 严。这句话对一些尚未形成思辨能力的人 杀伤力可是巨大的。还有对于大陆抗疫等 方面的侮辱性言辞遭到很多网友的口诛笔 伐,我觉得她完全没有全局观念,是彻头 彻尾的利己主义者。另外,没有大家哪有 小家?所以对她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我不喜欢她甚至憎恶她就是从那个时候开 始的。
       可是抛开这些不谈。就个人对待亲人亲情 的表现方面,她是值得称道的,“从台北 飞香港两小时,从香港机场坐七人座到深 圳湾口岸45分钟,离开香港海关,进△深 圳海关,搭车到深圳北站一小时,转高铁 两个半小时,车程抵达衡阳站,再搭车45 分钟,到达衡东县一个山路口。沿着一路 白椎花爬坡十分钟,终于到了墓前”这样 奔波辗转,只为了看一眼死去多年的父 亲,在父亲的墓前坐一坐以解思念之情, 可谓至孝。

      当了两年台北市教育局局长后,辞去政 到"文人安静的书桌”,也算淡泊名 利了。为了照顾失智的母亲“移民"乡野, 孝亲之情可见一斑。虽然依然不喜欢龙应 台,觉得她丑人多作怪。但是。她对待竺 母亲的至诚至孝,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的高 瞻远瞩,确实是让人钦佩的。
      古有闻雷泣墓的王鹏,以身喂蚊的吴猛, 孝感动天的舜,黄香温席等等孝子楷模, 道德典范。孝无分贵贱,只要有孝心,任 何情形之下,只要父母有需要,都要曲承 亲意,尽力去做到。
      孟母教子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孟母三 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其对孟子的成 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孟母教子是 山东省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可 见其影响意义深远。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如此,善待老去的父 母,善于与子女沟通,指引正确的人生方 向,那么就可以避免许多的人间悲剧。使 老有所依,幼有所成,人生不再是虚无!

才  艺  天  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国冬天旖旎风光因你而更加壮美,更增神韵!美丽、圣洁、神秘,令人叹为观止的造型,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是魔法师手中的魔杖轻轻一挥的幻景,是冰雪世界之魂!
                       赵 秀 玲
            拍摄于2020年11月21日

才  艺  天  地

以凌云志愿,谱国旗礼赞!
伴国旗成长,做追梦少年!

《国旗愿》 齐伟 2020年9月30日

   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
   有一种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
   有一种情感最动人,那就是师生情;
                拍摄于2020年9月30日
                           敖松雪

才  艺  天  地

清晨漫步在寂静的山林
初夏的妩媚覆盖了山的灵秀
饱览这迷醉的景色
山间裸露出朝阳的半张笑脸
叫人流连忘返
          ——寂静的树林
   梁利伟 拍摄于2020.5.6

                        拍摄于北国温泉小镇
                        杨丽颖2020年5月5日

夕阳下的小镇

才  艺  天  地

日 出 之 美,
胜 在 宁 静。
日 出 之 灿,
美 在 人 间。

 《日出》 拍摄于9月15日

拍摄者:金伟

飞 凤 瀑

    因构造运动形成小型岩槛,而后经河流的侵蚀作用构造出微地貌单元,河水由岩槛跌落形成瀑布。 此处瀑布累计落差约8米,属小型瀑布,因其形态似展翅高飞的凤凰,故名飞凤瀑。
——它坐落于五常市凤凰山国家地质公园内。

作品拍摄于  2016年8月19日 
              拍摄者陈超

才  艺  天  地

代巍巍

薄艳丽

    校园是诗,校园是画。
    校园是一条历史长河,校园是香山红叶似火。
    这里是诗的海洋,这里是花的乐园。
    我们在这里耕耘,我们在这里收获。
                                                摄影爱好者:薛迪

美  丽  的  校  园

才  艺  天  地

《冬日》   代巍巍

李世荣

才  艺  天  地

于兹强

薄艳丽

刘智慧

张艳英

才  艺  天  地

才  艺  天  地

主 编:门春生
副主编:张 敏
供 稿:赵秀玲 商国俊 李世荣
            梁利伟 李春晖 薄艳丽
            董国民 周晓静 敖松雪
            王宏坤 代巍巍 于兹强
            徐世伟 杨丽颖 张艳英
            齐 伟  金 伟  薛 迪  陈 超
编 辑:葛 芳

编  委  会

编  委  会

翰  林  长  青

生  命  常  在

主 编:门春生
副主编:张 敏
供 稿:赵秀玲 商国俊 李世荣
            梁利伟 李春晖 薄艳丽
            董国民 周晓静 敖松雪
            王宏坤 代巍巍 于兹强
            徐世伟 杨丽颖 张艳英
            齐 伟  金 伟  薛 迪  陈 超
编 辑:葛 芳

编  委  会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