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明珠动态》第22期

卷首语/ Preface

明珠湾, 塑造“低碳生态”城市名片

        城市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场所,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是“碳中和”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广东通过多层次低碳试点,让低碳观念深入城市肌理。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已成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履行国家“双碳”目标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驱动力。
         
        明珠湾区,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上持续输出创新动作。目前,明珠湾区已获得广州市“绿色建筑试验区”“绿色施工示范区”,灵山岛尖已取得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三星标识等殊荣和称号,这既证明了“明珠湾模式”的示范性,也为“十四五”期间明珠湾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积蓄了经验和能量。
        
        自启动规划建设至今,明珠湾就深刻洞察到了切实提升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按照“顶层设计 + 中层衔接 + 底层管控与试点示范”三步走模式,以绿色建筑、海绵城市为抓手,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工作,促进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并探索出了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新路径。如今,南沙青少年宫、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金岭南、 越秀国际金融中心、风险投资研究院……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绿色高星建筑,不仅符合人们对现代化都市的想象,也召唤着更多绿色建筑在明珠湾的出现,引领人们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新生活方式。
        
        绿色不停顿,发展不止步。以发展高品质公交服务系统、营造示范性人性化慢行空间为“拉手”,明珠湾区探索近零能耗建筑,灵山岛尖公交站场获得广州首座“近零能耗建筑”标识证书;汲取灵山岛尖绿色生态的建设经验,创新横沥岛尖绿色生态建设,打造绿色生态2.0。通过在绿色交通体系慢行系统中融合碧道理念,将城市特色景观节点和配套服务设施进行串联,塑造出横沥岛上人-城-河活力共同体,打造出独具特色、趣味与多样的滨水慢行体系。
        
        潮起大湾区,明珠放光华。明珠湾区聚焦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生态载体和绿色金融等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在“碳中和”目标任务中所展现的担当和创新魄力,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低碳绿色的明珠湾新城;在这里,我们也看见了绿色中国。

卷首语 / PREFACE

明珠湾,塑造“低碳生态”城市名片

见闻 / INFORMATION

2021年第二季度工作动态 
2021年第二季度党建动态

博识 / KNOWLEDGE

党史学习

数读 / GRAPHICS

明珠湾投资及招商概况(2021年第二季度) 
拔地而起的新城

筑城 / CONSTRUCTIONS

从蓝图到现实,城市低碳转型进入全面加速时代
创享绿色新城:明珠湾低碳生态实践
绿色交通,绿色低碳新生活方式 

达“峰”行动 

——探索明珠湾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新路径

求索 / INNOVATIONS

深圳全国首创“1+3”GEP 核算制度体系
致力于碳中和的绿色城市思考与探索

逐梦 / DREAMS

夏日马卡龙:明珠湾“糖分超标”

温国辉到南沙区调研,强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4月14日下午,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到南沙区,就推进科技产业发展和项目规划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在灵山岛尖中央商务区,察看了粤港澳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地块并了解其规划设计。随后在明珠开发大厦召开会议,听取南沙区情况汇报,就我区提出的事项进行研究协调。市领导卢一先、林道平参加调研。

卢一先主持召开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等项目专题会议

       6月27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一先召开会议,研究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明珠湾灵山-横沥组团新增车行及慢行过江桥梁方案等有关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董可、陈广浩共同主持召开中国科学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建设指挥部工作会议

       6月3日,中国科学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董可、陈广浩共同主持召开中国科学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建设指挥部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轨道交通、建筑设计方案等明珠科学园建设相关事项。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OPEN

工作动态

01

02

03

庄海波主持召开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专题会议及 IFF东侧海岸(含生态岛)景观概念方案专题会

        6月2日、6月17日,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庄海波分别召开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专题会议、IFF东侧海岸(含生态岛)景观概念方案专题会,会议听取了,设计单位关于横沥岛尖IFF东侧海岸及滨海景观带建设工程概念方案设计成果的汇报,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会议强调了,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要按照既定的计划,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步伐,确保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04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明珠湾起步区

       5月13 —15日,第二十届亚洲科学理事会大会(Science Council of Asia Conference,简称SCA Conference)在广州南沙举行。大会首次公布,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的首届大湾区科学论坛预计将于今年12月6日在南沙召开。同时,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将落户南沙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东侧,成为明珠科学园科技交流功能的重要渠道和展示窗口。

灵山岛尖公交站场主体封顶

        5月17日,灵山岛尖公交站场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较原计划提前19天!预计于8月份可基本完成所有专业工程施工。这意味着,距离“近零能耗”公交站场落成又进一步。作为广州首座“近零能耗”建筑,灵山岛尖公交站场建设及使用涉及光伏发电、5G无人驾驶技术、绿色建筑等多种新型设计理念。

明珠湾全力助力疫情防控筑起阻击疫情的“硬核”防线

        6月5日,明珠湾管理局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等抗疫支援队伍,并成立专班组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一线。同时发布《齐心抗疫聚力量 共同守护明珠湾——“明珠湾建设者红色基地”抗疫倡议书》,号召明珠湾各参建单位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统筹安排奔赴支援各镇街疫情防控主战场。截至6月底,明珠湾管理局共派出46批次、累计人数166人次,其他参建单位共派出28批次、累计人数325人次。

明珠湾大桥正式通车

        6月28日,广州南沙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暨明珠湾大桥通车活动在明珠湾大桥西侧主桥桥面成功举办,标志着明珠湾大桥内环线(万新大道—英东大道)正式通车。未来,明珠湾起步区还将逐步形成“10、30、60”交通圈,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核心节点,实现“10分钟到高速出入口,30分钟到广州中心城区及周边枢纽,60分钟到深圳、中山、珠海、香港、澳门等城市”。

OPEN

工作动态

05

06

07

08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明珠湾党建“红色书屋”揭牌

         4月30日,明珠湾党建“红色书屋”揭牌仪式在明珠湾科学岛(灵山岛)水舞广场举行。明珠湾管理局党组成员、党支部副书记、副局长杨琼,南沙开发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工会主席吴文具共同为“红色书屋”党建共建基地揭牌,为明珠湾起步区“主题公园学党史”系列活动增添别样的色彩。

        明珠湾党建 “红色书屋”内精选党史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文献等红色书籍以及童书、绘本、杂志、散文、小说等生活书籍,供访客读者免费阅读。其中100册为红色书籍,书籍范围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类型的论著、纪实、小说,让民众以阅读的方式重温建党100周年峥嵘岁月与光辉历程。 
         根据计划,明珠湾管理局党支部将陆续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共建等活动形式,结合实际开展座谈会、故事会、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党员干部带头围绕所挑选的红色书籍进行分享交流,推进全局人员用好“时间碎片”,积极开展阅读交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透。

“红色书屋”揭牌仪式

“红色书屋”设计效果图

“红色书屋”阅读现场

“红色书屋”内景

党建动态

01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寻访南沙“红色地图”党建共建活动

        5月27日,明珠湾管理局党支部携手利灏公司党支部开展“知史爱党爱祖国 共建共谋新发展”党建共建活动,组织双方党支部党员骨干、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南沙区上横档炮台、蒲州炮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交流学习。 

感知百年虎门海战历史

        在蒲州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支部还将追寻红色遗址与现场教学融合起来,明珠湾管理局陈晓琦同志化身“红色讲解员”,娓娓道来蒲州炮台的党史故事。
        “枪炮声虽已远去,红色精神仍代代传承。” 党员干部们迈着坚定的步伐,仔细观看每一处历史遗址,认真聆听解说,不时互相交流,分享应当传承英勇奉献、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肩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决心。
        穿越“时光隧道”,蒲州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科技手段展示出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将大家带回到百年前的虎门海战历史情景,真实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不怕牺牲、参军参战、踊跃支前的革命历史。
        通过此次“知史爱党爱祖国 共建共谋新发展”党建共建活动,明珠湾管理局与利灏公司的党员骨干在“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更深刻地理解了代代传承的红色传统。双方将赓续红色精神,始终以党建引领发展,增强互动交流学习,齐心协力推进明珠湾建设高质量发展。

 聆听“铁锁拦江”的英勇事迹 

        上横档岛的炮台,这是清代广州建设最早的虎门炮台两个炮台之一。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关天培等爱国将士曾在这里抗击外敌。 
         全体党员干部,聆听上横档岛炮台上林则徐以“铁锁拦江”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事迹和横档炮台发生的抗战故事,通过实地参观了炮池、官厅、阅兵台、火药库、兵房、交通壕等鸦片战争古战场和抗战遗址,重新回到了烽火硝烟的战场,为革命先辈及中国人民抵抗外辱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触动。

党建动态

02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关向应: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半生共险阻艰难,回首江南,湘鄂川黔留战迹;毕世为人民服务,伤心华北,燕秦齐晋哭行躯。”这是贺龙等人撰写的挽联,他们所悼念的革命者便是关向应。 
        关向应,1902年出生于辽宁省金县(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1922年,他进入大连泰东日报社工作,在共产党员李震瀛、陈为人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列主义的熏陶。 
        1924年4月,关向应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5月,他来到上海,从事革命工作,并入上海大学深造。年底,按照组织的安排,他前往莫斯科求学。临行前,他给叔父去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愿终身奔波,竭能力于万一,救人民于屠(涂)炭,牺牲家庭,拼死力与国际帝国主义者相反抗,此侄素日所抱负,亦侄唯一之人生观也。”1925年1月,关向应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 
        五卅运动爆发后,关向应从苏联归国,先后在上海、山东等地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工作。1928年6月,他在莫斯科出席了党的六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会议结束后,关向应回国,辗转上海、武汉等地从事革命工作。 
        1931年,因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负责特科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出卖了党的许多机密,关向应在上海不幸被捕。在狱中,虽然受尽酷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咬牙坚持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泄露党的秘密。近8个月后,经党组织积极营救,他被保释出狱。 
        出狱后,关向应来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委员、湘鄂西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三军政治委员,与贺龙并肩作战。1934年,在枫香溪会议上,关向应严肃批评了当时存在的“左”倾错误,会议通过了恢复红三军党组织和政治机关,停止肃反,建立黔东根据地等正确决议。枫香溪会议把濒临绝境的红三军从“左”倾错误的危害中挽救出来,贺龙、关向应二人也在战斗中相互了解、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创造了我党我军历史上高级干部肝胆相照、精诚团结、长期合作的光辉典范。

百年先锋

DANGSHI XUEXI

党建动态

        4月28日,明珠湾管理局携手五大央企,在中交横沥项目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共同为“明珠湾建设者红色基地”揭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明珠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承志、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庄海波出席活动,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直机关党工委、明珠湾管理局等单位代表以及红色基地首批成员单位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铁隧道局、中铁广州局、葛洲坝集团等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围绕“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课题,明珠湾管理局整合明珠湾区各参建单位丰富的党建资源,探索开启了“明珠湾建设者红色基地”的新模式,通过开展“1234”党建工作模式以及“1+N”党建体系建设,依托中交横沥项目安全体验教育基地、明珠湾党群服务中心“双阵地”,综合运用强学习、抓创新、走基层、品文化等活动形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明珠湾开发建设深度融合。

“明珠湾建设者红色基地”揭牌! 
  让红色基因在建设者心中扎根

        明珠湾管理局局长卢劲松表示,明珠湾建设者红色基地将源源不断吸收新血液,吸纳更多的一级、二级开发参建单位加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红色基地为神经中枢,以各参建单位党组织为神经元,以点带面辐射明珠湾全域,让红色基因在建设者心中深深扎根、开花结果,全身心投入到明珠湾建设的热潮中。

03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中央为什么要选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抗日战争爆发后,关向应任八路军一二〇师政治委员。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深入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他与贺龙率部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坚持华北抗战,点燃了华北的抗日烽火。 
        然而,长期艰苦的战争环境严重损伤了关向应的身体,因积劳成疾,他被重病击倒。在党中央的反复催促下,1941年秋,他回到延安休养。1945年,他虽因病未能出席党的七大,但仍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4月24日,病重的他给党中央写下一封告别信:“全党全军应该像一个人一样,紧密地团结在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中央周围,相信我们的党和中国革命是一定要得到最后胜利的。”言语之间,充盈着对党、对革命的赤胆忠心。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时年44岁。直到呼吸停止前5分钟,他仍以微弱的声音说:“不要紧,我还会活下去,继续为党工作……”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毛泽东为他题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这是对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赞颂,也是对他光荣革命生涯的最好祭奠。

党史100问

        早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即从争取有利的战略地位着眼,制定了外线作战方针。出击中原、进军大别山即是这一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央军委在制定进军中原战略部署后,即对由哪支野战军出击大别山有所规划。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出击大别山的任务,中共中央确定是由华中、山东两支野战军担负的。1946年7月22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在考虑山东野战军叶飞、赖传珠纵队使用方案时,提出三条,其中一条是:“马上调至南线使用于向大别山发展。”9月10日,更进一步明确提出,华中军及山东军之一部向大别山发展。并决定已转至苏皖解放区划归华中野战军建制的原中原军区皮定均旅也准备由淮南经原路回大别山,为华中军向大别山发展起先导作用。10月中旬,中央军委指示华中、山东野战军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大胜仗,“对将来向大别山转入外线(几个月之后)亦有利”。翌年4月23日,毛泽东还致电李先念,望其组织一个支队,“准备于反攻时随苏鲁部队出大别山”。从内战爆发到1947年4月的10个月中,中央军委意图始终是由华东方面部队担负向大别山发展这一战略任务的。该种部署在实际中也是可行的,从山东经苏北入淮北渡淮河向南,或从苏中出盱眙、来安入淮南,都可直趋大别山。这样不仅距离近,而且所经之处多是解放区或游击区,便于达到突围、隐蔽的战略意图。

革命遗址

淮海战役纪念馆

        由此带出一个问题,即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使用方向。按中央军委的最初部署,该野战军主要使用于平汉路郑(州)信(阳)段及其以西地区,1946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指示,在粉碎国民党大举进攻后,刘邓军渡过黄河向南阳、信阳进发。次年春,为更好地配合陕北解放军作战,支援坚持敌后的中原军区部队,中央军委考虑刘邓大军的使用方向为出豫西。4月27日,中央军委致电李先念,询问可否令中原军区一部依刘邓计划开往豫皖苏地区,“相机向河南发展(如刘邓主力出豫西,则随刘邓一起行动)”。综上所述,刘邓大军的使用方向在1947年4月底以前主要是豫西,而不是大别山。其目的是直接配合陕北人民解放军作战和较远地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一时难以承担外线作战、出击大别山的战略任务。与此相反,刘邓大军正面敌军较少,1947年春,刘邓大军北渡黄河后,蒋介石认为已将解放军驱过黄河,在建立所谓的“黄河防线”后,再难南渡,从而敢将原用于对付刘邓大军的王敬久集团调用于山东战场。国民党这种两翼进攻、中间防御,状如哑铃的战略体系,正利于刘邓大军中间突破,一举扭转战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5月4日,中央军委改变计划,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独立经营中原,并提出大别山的可能。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随后,毛泽东又指示陈赓、谢富治集团渡黄河南进,向豫西、陕南、鄂北进击。至此,排除了刘邓大军出豫西的可能。8月上旬,刘邓大军自鲁西南向大别山跃进,开始了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历史性转折。

         淮海战役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解放路2号。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军事上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这次战役参战兵力之多、战场规模之大、人民支前之踊跃、取得胜利之辉煌都是空前的,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了极其光辉的篇章。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中共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主席正确领导下,在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的总前委的具体组织和指挥下,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现名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打响。参加战役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和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整个战役共分三个阶段,经过65个昼夜的浴血奋战,歼灭国民党军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的部队,共计22个军、56个师(其中四个半师起义),55万余人,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广大地区。 
        为了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弘扬先辈的崇高精神,1959年4月,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之后,经过不断的扩建,现在淮海战役纪念馆由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碑林、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粟裕骨灰撒放处、国防教育馆等纪念设施组成。

明珠湾投资概况

01

      从投资模式看,政府投资方面,明珠湾起步区内在建的政府投资项目44个,包括前期项目7个、新建项目5个、续建项目21个、竣工项目11个,2021年1-6月完成投资20.6亿元,年度计划(44.7亿元)完成率46%。社会投资方面,明珠湾起步区内在建社会投资项目39个,包括新建项目6个、续建项目27个、竣工项目6个,1-6月完成投资43.0亿元,年度计划(78.2亿元)完成率55%。

明珠湾项目招商概况

下一步,明珠湾起步区将依托自身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搭建集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贸服务和科技创新等高端服务业于一体的“湾区窗口”,以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为连接点,引入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私募基金、商业保理等金融类机构,构建金融创新生态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新标杆。

拔地而起的新城

灵山岛尖片区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区域城市开发与建设项目开发建设计划》纳入开发建设的项目包括市政道路、水务、景观绿化、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等。

明珠湾起步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导入为核心,将灵山岛尖、横沥岛尖、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作为近期开发建设的重点,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导入同步推进、相互促进的良性态势。

地下空间已完成竣工验收和项目管养移交;A01标~A10标市政道路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各标段道路及相应附属设施基本移交运营单位进行城市运营;园林景观工程基本移交运营单位进行城市管养;水务项目除内水东受中交营地影响外,均已完工验收,多项工程已完成移交工作。

南沙国际金融岛

明珠科学园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

中交汇通中心

利通中心

星河发展大厦

中金岭南国际
贸易中心

金珠湾慧谷总部

越秀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风险投资中心

广州文投总部大厦

欧昊集团总部基地

时代湾区总部

中化集团蕉门河西区城市综合体

粤海湾区中心

南沙体育馆片区

公立小学及幼儿园已完成弱电系统整改和消防检测,已完成电气、节能、给排水、通风和室外工程分部验收。

居民运动场馆已完成弱电系统整改以及消防系统复检,已完成电气、节能、给排水、通风和室外工程分部验收。

灵山岛尖公交站场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已完成砌筑、抹灰施工,正进行装修施工。

建设情况

建设成果

02

01

横沥岛尖片区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起步区横沥岛尖区域城市开发与建设项目开发建设计划》纳入开发建设的项目包括市政道路、水务、景观绿化、临电、管线搬迁、征地拆迁等。

目前,市政道路、水务已完成部分软基处理;第二批临时变压器共21台送电,第三批临电共10台,已全部送电。

临时公交站场正进行围墙施工、雨水管施工、污水处理设备及维修车间基础施工。

凤凰大道凤凰大桥桥底、两侧侧分带绿化景观工程已基本完成。

综合管廊(义沙路跨横沥中路段)已完成主体结构及回填。

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建设进展情况

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开发建设项目包括一期第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创交流中心项目。

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第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软基处理基本完成,进入沉降观测期。

科创交流中心二层布展提升项目已完成,已于5月初开馆。

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南部组团首批项目(南方中心一期)迎检路改道沥青铺设完成,正在安装围挡及绿化施工。

建设情况

建设成果

建设情况

建设成果

02

03

筹建项目动态

01 

南沙国际贸易中心

        南沙国际贸易中心项目,西接凤凰一桥,北望蕉门水道,占地面积1256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015平方米,规划建成150米高的南沙国际贸易中心。 
         作为明珠湾起步区未来商务地标甲级写字楼,南沙国际贸易中心将融合丝绸、风帆、布匹、海洋等意象,运用多种不同质感的元素对外立面进行“和谐编织”,为塔楼注入端庄优雅的气质,形成流动飘逸的裙楼,向来客表达其对“贸易丝绸之路”的积极态度。 
         结合广州气候特点,南沙国际贸易中心项目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碳中和”行动,建筑局部采用了节能彩釉玻璃,并设置立面通风窗,实现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降低了运维能耗。
         在建筑室内规划上,项目将单一空间灵活划分,为多个会议厅的联动使用创造了条件,使其能够适应多种会议规模,并引进5A智能系统,导入智能停车、人脸识别、楼小二智能系统等智能化物业管理模式。 
         据了解,南沙国际贸易中心项目已于6月27日完成第二道支撑梁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第二道支撑梁以下土方开挖施工,预计于2022年8月封顶。 
         为了满足境内外企业在“引进来”和“走出去”过程中亟需的资金支持、综合服务等需求,南沙国际贸易中心从硬件设备设施、软性服务等方面切入,着力打造外事外贸政务平台、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特色配套服务平台三大服务平台。 
         在硬件设备上,项目将商务配套与商业配套双向结合,为区域及南沙办公人群提供会议会展、商务洽谈、商品交易等场所,同时将生活、休闲与工作紧密联结。 
         在软性服务上,项目集签证、政务、商务服务于一体,提供一体化工作生活体验。南沙国际贸易中心将引入签证中心、国家或地区商会协会、涉外服务中介及外事机构中国办事处等专业涉外机构,搭建涉外服务一站式平台,打造外事外贸服务的“单一窗口”。 
         未来,南沙国际贸易中心将顺应明珠湾起步区的区域定位以及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引进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航运物流等商贸产业企业及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搭建世界贸易与服务平台。

欧昊集团总部大楼

       欧昊集团总部大楼项目,北临江灵北路,西接屯田路,计划建成集办公、酒店、商业功能于一体的欧昊集团总部大楼,总建筑面积约22.49万平方米,包括高达229.1米(47层)的西塔和139.85米(29层)高的东塔。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首道支撑梁浇筑,正在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
      “体块叠加”“露台”和“屋顶花园”是欧昊集团总部大楼立面设计的鲜明特点。体块分段后层层叠加,其中的缝隙空间和屋顶空间开放为露台及公共空间,营造出轻松交流的工作环境。
         为保持体块感的纯粹与简洁,塔楼部分外立面选用浅色系氟碳漆铝单板与low-e玻璃、超白玻璃的组合,突出塔楼本身体量的变化。裙房区域外立面实墙部分则选用浅色与深色系天然石材,通过不同颜色石材的搭配,展现出更加自然亲切的城市界面。
         欧昊集团总部大楼以“打造美好人居生活”为切入点落户灵山岛尖,积极响应城市设计的开放性要求,提出“城市客厅”“开放街区”等设计理念。

02 

       城市客厅是市民及访客共享休闲时光的场所,是区域风貌、地域文化的综合展示平台。欧昊集团总部大楼在东、西塔楼之间建筑的三层高处设置了一个“空中花园”平台,平台通过阶梯延伸至路面,可面向社会24小时开放。
         “空中花园”还将结合城市客厅的公共活动需求,引入人性化的休闲空间、艺术空间、活力空间等,增强建筑与城市的互动性,实现在高密度建设的区域,还城市活动空间于市民的建设思想。
         欧昊集团总部大楼利用骑楼、通廊、空中连廊、屋顶花园平台、无障碍跨街天桥、地下开放大堂等设计,实现了南北两侧绿轴的连通,同时在建筑水平及垂直两个维度对建筑底部裙房进行开放街区的划分设计。
         在建筑中,欧昊集团总部大楼同时构筑完善立体的步行网络系统,增强地块整体的开放性、通达性,以及最大化商业界面等多元特色,达成区域地下商街、建筑地面层、建筑3层屋顶绿化平台及滨江公园的整体贯通。
         根据计划,欧昊集团总部大楼将于2024年4月30日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并在该年12月1日投入使用。

达“峰”行动

从蓝图到现实, 城市低碳转型进入全面加速时代

      “十四五”的到来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使城市低碳转型进入全面加速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则赋予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新内涵。
        所谓“碳达峰”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也就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则是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而将不同城市进行横向对比后,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耗水平越低的城市,有更大的“碳达峰”潜力,并且将可能更快地迈向“碳中和”阶段。
        在此背景下,GDP连续32年蝉联第一的广东,同时也是首批低碳试点省区,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渐明。

 描摹低碳生态蓝图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容纳了各种生产、生活及创造性活动,进行着各种物质与能量交换,是我国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基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4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文中亦提及此内容。这就指明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与主要着力点。

——探索明珠湾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新路径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近年来,中国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努力,已开展了三批共计87个低碳试点省区和试点城市,目前有82个试点省市研究提出碳达峰目标。 
        其中,服务型城市将碳减排任务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供暖、建筑等行业,工业型城市则一直在探索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替代与节能技术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挖掘碳减排空间,农业型城市主要是做好生态保护发挥碳中和功能,综合型城市不仅要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升级,还需大规模植树造林,提升碳汇能力。 
      “十四五”期间,作为GDP连续32年蝉联第一的广东,也在抓紧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有条件的地区或行业碳排放率先达峰。 广东自2010年被列为国家低碳试点省后,深圳、广州、中山也先后被列入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在因地制宜的理念下,广东选取了“四市八县(区)”深入开展低碳市县、园区、社区试点,探索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低碳发展路径。
         2017年,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广州市节能降碳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其中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全市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力争达到碳排放总量峰值。 
        再来看身处其中的广州南沙明珠湾,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打造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及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建设目标,规划域内新建建筑100%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高等级星级标准设置比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低碳理念深入城市肌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曾表示,以低碳为引领的绿色发展理念,远不止于能源转型,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金融都是题中之义。 
        实际上,2017年,广东就以一份《广东省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成为首个落实中央精神、出台系统化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举措的省份,五个城市的五大试点项目,覆盖城镇、交通、社区和园区四大领域。 
        其中,广州市状元谷近零排放园区试点项目以组合式建筑结构有效利用空间,应用蒸发冷却降温设施、能耗云平台等多种绿色低碳技术,成功探索出一条低碳物流园区发展的新路。目前,该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达到63.34%,每年节能收益约400万元,实现减排70.82%。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广州的第二产业占比与上海相当,但是单位GDP用电量比上海略低,今年还入围了《“碳中和”中国城市进展报告2021》十佳低碳城市,可以说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地处南沙的明珠湾起步区,自启动规划建设至今就始终聚焦绿色建筑、能源、固体废弃物、绿色交通等领域的绿色生态发展和减碳工作。2020年,明珠湾管理局同时斩获了“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年度优胜奖和“LEED for Cities”铂金级预认证奖牌,灵山岛区域和横沥岛尖项目均以亮眼的成绩演绎着“梦想照进现实”。 
        今年,广州还提出,以绿色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为抓手,推动交通领域碳减排、碳达峰。规划到2035年,建成约2000公里城市轨道,同时,建设百万亩岭南新田园和都市农业公园,划定保护红线,优化区块产业布局。预示着未来居民侧、消费侧碳减排或成主要增长点。 
       此外,自2011年开始在各地试行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也逐渐成为激励减排的有效工具。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广东作为全国最早试点碳排放交易的省市之一,截至7月11日,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1亿吨,居全国首位,累计成交金额42.37亿元,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40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而就在近日,南方电网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在广州南沙揭牌,标志着全国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的正式上线。 
        目前,全球有近50个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这对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条件差异大的中国各省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他国家城市对低碳发展所进行的长期探索,也仍有许多可学习之处。加强国际合作,应是我国城市低碳转型全面加速时代极为重要的一环。

创享绿色新城:明珠湾低碳生态实践

文|李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秉承绿色生态、低碳节能理念,明珠湾起步区以创建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为抓手,树立“生态优先、宜居第一”理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明珠湾起步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建设生态新城的道路上,绿色不可或缺。明珠湾起步区汲取灵山岛尖绿色生态的建设经验,创新横沥岛尖绿色生态建设,打造绿色生态2.0。

 “近零能耗”公交站场:点亮绿色交通 

       在明珠湾起步区雨洪公园,有着以“伞”为造型的公交站场,就像树林一样向上生长,以一种开放、低调的姿态践行低碳绿色城市建筑的构想。 
        看着很低调的公交站场原来是明珠湾灵山岛片区贯彻落实绿色生态建设理念,坚持节能、科技原则,打造的“近零能耗”绿色低碳建筑重要示范项目。建成后,将安排3条公交线路从这里首发,为南沙市民低碳绿色出行提供交通便利。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公交站场采用空心圆柱和倒伞状屋面的构造,实现建筑景观化,与自然完美融合。与普通一体化建造的公交站场不同,采用预制化模块组合的公交站场,不仅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地形条件实现快速的建造,还可以做到可持续重复使用。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的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这座公交站场还使用绿色创新建筑功能理念。建筑基本模块中的圆柱除了起到支撑功能,还可以兼做雨水管,与倒伞状的屋面组合后,就成了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周围景观灌溉,既减少对原始生态体系的破坏,又实现水循环利用。 
        除此之外,“近零能耗”也是公交站场建筑设计主要特点之一,通过优化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方案来降低建筑自身能耗。站场内采用高能效的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设置热回收新风换气机,使热回收率大于70%,让公交站场内等车的人摆脱昔日闷热感。 
        公交站场还通过使用清洁能源来实现低碳运行。其中光伏系统所发电能基本能满足公交站场的日常运营需求,达到节能减排目标。建成后,这座公交站场建筑综合节能率可达89.3%,满足“近零能耗”建筑要求。这也是南沙首座“近零能耗”绿色低碳公交站场建筑。 
        以“近零能耗”公交站场为起点,未来明珠湾起步区将充分践行绿色交通理念,整合城市绿网、公共交通网络和慢行系统,建设高质量“公交+步行”绿色出行模式,营造舒适、宜人的低碳环保慢性系统,做到一步一景,让居民能够在绿色出行中充分感受城市的美好。

 
         

绿色建筑升级开花 

        建筑是城市载体之一。在打造绿色生态2.0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成为政府推动绿色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 
        明珠湾起步区以建筑建设主体为基本考量点,绿色生态服务形成“技术+管理”双效支撑。明珠湾起步区大力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获得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三星级评价标识,通过以试点工程示范以点带面,形成遍地开花之势。 
        绿色建筑被视为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实现“绿色生态、低碳节能、智慧城市、岭南特色”建设理念的重要途径及有效手段。通过实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技术+管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双效支撑工作机制,建设广州市“绿色建筑试验区”。 
        在起步区范围内,规划二星级以上建筑达到50%,高星级比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已建或在建的绿色高星级建筑有南沙青少年宫、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金岭南、越秀国际金融中心、风险投资研究院等,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同时,还选取灵山岛尖公交站场及社会停车场管理用房作为装配式建筑试点,加快研究,减少对天然材料的使用,另外选取横沥综合文化中心作为近零碳建筑试点,研究绿色建筑技术。科学设计的环保能源站既是绿色建筑,又能提供环保能源。 
        此外,明珠湾起步区还将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相结合,努力营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的方针,起步区对城市开发建设中的资源利用与保护进行全过程统筹,最大限度地节能、节电,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起步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工作,为南沙区开展绿色施工提供示范,促进绿色生态的创新升级。

起步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工作,为南沙区开展绿色施工提供示范,促进绿色生态的创新升级。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畅想绿色生态新城市 

        在当前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顶层设计和各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明珠湾起步区开展了“底层落实”的相关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尝试绿色生态总师制度保障落实能源站等典型示范项目。 
        绿色生态总师为保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落实,以绿色建筑、海绵城市为抓手,依托绿色生态全过程技术指导文件,发挥绿色生态总师作用,落实分布式能源站、超低能耗等典型示范项目。 
        明珠湾起步区以打造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及绿色建筑示范区为建设目标,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工作,促进城市建设模式转型升级,总体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按“顶层设计+中层衔接+底层管控与试点示范”三步走模式。 
        第一步,顶层设计结合起步区特点特色、城市建设方向、绿色生态建设要求等内容,遴选绿色生态指标,形成由低碳节能、绿色生态、科技智慧、岭南特色四类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融入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运营的各个方面。

        第二步,中层衔接编制绿色生态专项规划,涵盖绿色建筑、能源、水资源、固体废弃物、绿色交通等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 
        第三步,通过底层管控与试点示范相结合,将绿色建筑作为绿色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形成“技术+管理”的双效支撑,从绿色建筑的标准体系、过程管控、试点示范开展相关工作。目前,明珠湾起步区已获得广州市建委颁发的“绿色建筑试验区”“绿色施工示范区”,灵山岛尖已取得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三星标识。 
        通过三步走模式,实现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人们能从模式和制度的创新中享受到低碳绿色生活的活力,明珠湾绿色经济的生命力也将更旺盛。

绿色交通,绿色低碳新生活方式

文|岑慧敏

        作为节能减碳重要一环,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一直是相关研究重点话题。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
        明珠湾起步区—广州南沙新区建设的先行地区,紧随低碳步伐,不遗余力地发展绿色交通。根据规划,明珠湾起步区将以“绿色”为主要的交通发展目标及策略,规划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80%以上。 
         如何在明珠湾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合理的进行绿色交通体系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如何通过绿色交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专访了致力于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广州市政总院道路设计一所所长张帅,看看他在明珠湾起步区实践下,对绿色交通体系理念的探索和想法。

 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

     “绿色交通”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Chris Bradshaw提出的绿色交通体系。在经历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给城市带来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诸多问题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性。绿色交通具有公平、安全、便捷、高效、环保、低耗等特点,发展绿色交通既是国内国际城市交通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国外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措施多采用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关注并重视慢行交通,同时构建公共交通同慢行交通、小汽车交通的高效衔接换乘体系;在国内,绿色交通发展措施正在向公共交通发展模式转变,慢行交通重新得到重视。结合国内外绿色交通发展经验,从交通结构上理解,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即:在公共交通为主导方式的基础上,强调慢行交通的发展,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形成“公交+慢行”的两型发展模式。
        绿色交通不仅是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回归,强调“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张帅表示,绿色交通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诚然,绿色交通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其本质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用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是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快速发展,私人小汽车增长过快、公交竞争力不足、路网密度偏低等问题涌现。在“低碳绿色出行”的城市发展趋势下,为了避免未来城市重蹈 “交通病”的覆辙,提出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模式,规划和设计者通过优化交通结构,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全社会健康发展。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滨水”与“活力”,各具特色的慢行系统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曾公开表示,“在交通规划中,不能仅仅站在汽车的角度建设城市,还应从自行车、行人的角度来建设,使其友好相处。” 要在规划中落实绿色交通理念,不仅要将绿色交通设计与用地模式融合,还要把轨道交通与微交通联系在一起,处理好绿色交通体系中“人车路”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国外绿色交通体系,交通工具优先顺序往往分为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地铁和小汽车,各种多元交通工具组成。明珠湾起步区横沥岛尖涵盖了丰富和复杂的交通体系,因此,设计单位在规划设计之初,要系统地考虑国外绿色交通体系中交通工具优先顺序的排序是否适用。张帅表示,“一开始,我们想强化非机动车路权,比如在凤凰大道高架桥两侧设置自行车高速路。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和专家、管理局技术部门展开激烈地讨论,最终因为用地原因没有实施。” 
         在一次次讨论和探索中,明珠湾起步区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最终初见雏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慢行系统”。 
        在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片区,考虑到区域未来承载能力,通过加密区域路网,细化居住地块划分,形成“小街块、密路网”的城市道路。片区内慢行系统则紧密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公交车站,采用高密度用地发展模式,形成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建设高密度、立体化、人性化的步行网络。与此同时,明珠湾灵山岛片区充分依托规划区内滨江生态绿地、滨水公园及街道建设,打造多层次的滨水慢行网络系统,让居民和游客漫步其中,无不感到舒适休闲。 
         而在明珠湾横沥岛尖,路网密度比灵山岛尖更大,因此横沥岛尖慢性系统中则融合碧道理念,串联周末集市、滑板公园、城市阳台、中央公园、地铁公园、红树水湾等特色节点及配套服务设施,构建综合慢行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在慢行体系设计上,横沥岛尖方案聚焦“生态”与“活力”,构塑横沥岛人—城—河活力共同体,从自然新风潮、都市新风潮、文化新风潮、活力新风潮四大方面入手,将横沥岛打造为“城央活力水岸,活力水岸客厅”。

         

“三线贯通”和“最后一公里”的未来设想 

        不同的慢行系统构建,有着的不同的巧妙构思。规划者和设计者们融合城市建设思路,为明珠湾起步区建设了一系列魅力多元而又友好便民的交通道路,进一步提升了明珠湾的绿色形象。目前,灵山岛尖在区域已构建“轨道站点+公交+自行车+步行”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搭建绿色交通联通骨架,绿色交通比例达到70%,进一步减少交通碳排放。
        张帅设想,明珠湾起步区未来还可以通过安全舒适的三线贯通,包括慢行系统、人行道 、自行车道、 过街设施、交叉路口。同时,构建便捷的“最后一公里”,包括交通站点,自行车停车设施,风雨连廊等,强化交通设计与绿色出行,进一步完善明珠湾起步区绿色交通体系,助力明珠湾绿色生态发展和减碳工作。
        而作为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助力绿色、助力低碳。他提倡,要从小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其是注重青少年的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并结合环保宣传月以及世界环境日、节水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浸入式、互动式教育,使生态发展理念深植于青少年心中。
        相信不远的将来,明珠湾起步区会源源不断地为南沙、为广州、为全国,乃至为世界的节能减碳持续“发力”,共建“低碳节能、绿色生态、智慧城市、岭南特色”的现代蓝图。

明珠湾起步区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最终初见雏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慢行系统”。

  深圳全国首创“1+3”GEP核算制度体系

文|冯 刚 《环境》杂志

        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是指一定区域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经济价值总和,包括生态物质产品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与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探索开展GEP核算是衡量绿水青山生态价值的重要方法,通过GEP核算,可将无价的生态系统“有价化”,进而核算出一本科学的“生态台账”。 2021年3月23日,深圳市发布全国首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1+3”GEP核算制度体系。这意味着深圳开展常态化GEP核算有了制度保障。不仅如此,该核算体系作为城市实践案例,已纳入相关国家标准的研制中,并与联合国统计署相关核算标准实现了接轨。

 关系钱袋子,关乎获得感 

        一直以来,当谈及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习惯以GDP作为衡量标准,而对于该地区生态系统发展状况却缺乏统一的科学评估体系。

近期,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又发布了《深圳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确立了GEP核算两级指标体系,以及每项指标的技术参数和核算方法。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但随着绿色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GEP的关注度也日渐提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钱袋子,还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事实上推动开展GEP核算的呼声已久,一些省市已陆续开始了试点工作。目前,浙江、贵州、青海、内蒙古等省份以及江西抚州市、贵州黔东南州、四川甘孜州、吉林通化市、广东深圳市、云南普洱市等地市,均从不同维度对GEP的核算方法、转化路径等开展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其中,作为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GEP核算的城市,深圳首次提出并建立了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工作机制,在GEP核算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链条和运行方案,为高度城市化地区探索“两山论”转化路径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效应和复制推广价值。 
      “深圳目前建立的‘1+3’GEP核算制度体系是全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介绍说,这里的“1”指“一个统领”,即GEP核算实施方案统领,“3”则是指GEP核算的地方标准、统计报表制度以及GEP自动核算平台。该体系的建设理念与技术方法均走在世界前列,可以说是深圳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的“指挥棒”。 
      “从2017年起,我们在全国率先综合采用遥感、地面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探索城市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的技术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密度城市尺度地面调查,完成了深圳891个植物样地、90177个植被斑块、150条动物样线、50个河流水生态样点的实地调查。”张亚立介绍说。 
      有专家评价说,深圳系统分析了40年来本市生态系统格局的时空特征和演变过程,对深圳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了全面集成,系统掌握了深圳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和功能数据,摸清了生态家底。这些都成为GEP核算的重要数据来源,因而深圳GEP核算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对接GDP,对标联合国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进一步要求“扩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范围”。 
        按照国家的部署要求,2020年8月,深圳上线了全球首个GEP自动核算平台。核算平台将由深圳10余个政府部门参与诸如森林、湿地、海岸、公园等地在内的100多项核算数据在线填报。指标体系除了生产、调节、文化方面等联合国一级标准,还包含了如农、林、牧、渔、水源涵养、空气净化、气候调节、生理健康、生态旅游等深圳市人居需求。通过云端计算,生成地图化展示。

        2020年10月,深圳市统计局批准实施了GEP核算统计报表制度(2019年度),将200余项核算数据分解为生态系统监测、环境与气象监测、社会经济活动与定价、地理信息4类数据,全面规范了数据来源和填报要求,这也是全国首份正式批准施行的GEP核算统计报表。该系统能计算出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产品与服务及其价值的总和的金钱价值。
      “GEP和GDP二者都将对人类的惠宜成果以货币作为当量进行体现,具有明确的核算空间和核算时间范围,都强调最终价值。”深圳市统计局副局长王新说,跟GDP核算相比,GEP的核算方法、核算对象、定价方法都有所不同。其中,GEP核算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实物量(功能量)核算阶段,通过实物统计、生物物理过程模拟等方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生态产品实物量:二是价值量核算阶段,通过市场定价、替代工程定价等方法计算出各项实物量的货币价值并加总,得到最终GEP。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余璟表示,GEP核算体系弥补了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缺陷。通俗来说,就是以科学的统计方式给绿水青山贴上“价格标签”,将无价的生态系统各类功能“有价化”,让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生态系统的价值。
        近期,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又发布了《深圳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确立了GEP核算两级指标体系,以及每项指标的技术参数和核算方法。
        “这是全国首个针对高度城市化地区的GEP核算规范,与联合国统计署的环境经济核算标准和我国正在研制的GEP核算国家标准做了非常好的衔接。标准的出台使GEP核算过程更透明、清晰与规范,也使GEP核算有理可循、有据可依,能更科学地衡量绿水青山的价值。”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军表示。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实行早一步,实施是关键

        作为先行先试的地区,早在2014年,深圳市就以盐田区为试点开展了城市GEP核算,建立了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工作机制;2015年,深圳市盐田区构建了全面衡量生态状况的城市GEP体系;2018年,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又提出“探索将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GEP核算在深圳市各区(新区)推广,努力实现各区(新区)GDP与GEP双提升”。 
     “通过考察我国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项目所在地—蒙古库布齐沙漠,深圳盐田坚定了要算一算环境账的决心。但作为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深圳不可能像在库布其那样单纯‘种树’。为此深圳盐田经过多轮研究探讨,将环境建设的各项指标综合纳入GEP核算中,创新提出了城市GEP的概念,并相应开展核算体系建设。”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局长姜文清介绍说。 
        从深圳盐田的实践来看,构建城市GEP核算体系,有力助推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发展。深圳市盐田区委书记陈清告诉记者,2020年深圳市盐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近17年来增速首次跃居深圳市各区(新区)第一名,真正实现了“产业兴盐”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认为,与其他以森林、草地为主的地区不一样,广东深圳GEP核算制度体系加入了城市特征的指标,如自然空间噪声削减价值、文化和旅游价值,以及居民健康价值等指标。
      “我们率先在全国形成了城市GEP‘进规划、进顼目、进决策、进考核’的‘四进模式’,促使研究层面的成果切实进入实际应用,真正让生态资源指数成为政府决策的行为指引和约束。”深圳市盐田区副区长陈文盛说,深圳市盐田区建立了项目GEP影响评价方法体系,在重大决策事项当中增加GEP影响评估,将GEP指标纳入党委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干部考核体系等。
        项目GEP影响可直观、定量地反映项目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为区域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以深圳市盐田区成坑村旧改项目为例,该项目虽然会产生污水排放、固废排放等生态负面影响,但通过打造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等可有效提升项目GEP的正面影响,应积极推进。经核算,该项目建设前后GEP变化为正1439万元,提升了深圳市盐田区生态系统价值。
        连续7年来,深圳市盐田区通过评估本区城市GEP及各指标的变化,全面把握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变化趋势,分析原因找短板,有的放矢地制定下一年度GEP提升措施。
        余璟说,城市GEP核算通过定量核算生态系统的产出和效益、衡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GDP勒上生态指数的缰绳,形成以GDP增长为目标、以GEP增长为底线的政绩观。“GEP核算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应用。”
       张亚立表示,下一步,深圳市将按照综合改革要求进一步扩大核算范围,不断完善核算方法,持续推进应用实践,努力探索“两山”双向转化路径,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的先行示范经验。

GDP

GEP

       全球正在构建低碳经济新格局,世界产业经济的颠覆性转变与升级将开始。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与2060年“碳中和”的愿景,明确了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城市是碳排放最主要场所,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2019 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60.6%,2035年有望达到75%。2019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1%、39%和53.9%,用电量占全社会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1%、68.3% 和16.5%,城乡居民用电占比 14.2%,主体即在城市。城市作为第二、三产业的空间载体和居民高度密集区,经济产出占比超过90%,能源电力占比甚至逼近95%。正因为产业、能耗和人口在城市空间的高度集聚,由于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给我国的能源、资源、环境、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带来巨大的挑战。碳中和城市建设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心和重点所在。
        中国城市化面临环境和资源的巨大挑战。城市节能问题是多个领域交错的综合问题,仅靠建筑节能或单个领域的节能措施是无法根本解决的。需要在城市规划层面上权衡、统筹和协调。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提出了规划节能与碳减排的主要技术,即城市未来发展总体建设规模(建设量)的预测和设定、城市产业结构的确定和节能低碳目标的预测和设定、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合理布局城市形态以获取城市“先天低碳基因”的技术手段、城市建设阶段节能低碳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城市更和运维新阶段的关键技术、碳中和城市绿色技术碳排放评估体系,并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更新全过程给出了城市碳减排的建议。

我国城市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战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归根结底是由城市发展传统粗放不环保的发展方式转向集约环保的绿色发展方式。 
      (1)气候变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建设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全世界有超过半数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区域,预计截至本世纪中期,全球会有超过70%的人口定居市区。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长,目前城市能源消耗量约为全球总量的80%,占了相当份额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城市化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气候变化也对城市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城市由于其人口资源及基础设施的高密度集聚和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中首当其冲。热浪、暴雨、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对城市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气温升高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沿海地区低洼地段不断被海水侵蚀,风暴潮频率的增加给沿海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气候变化因素缺乏考量,导致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先天不足、后天乏力。气候变化现已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其影响涉及城市建设的多个方面,并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阻碍。
 
     (2)我国城市发展在碳减排方面面临的挑战。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时期,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带来了高碳排放量,原先城市规模的快速无序扩张已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交通拥堵等问题。 
        我国大部分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是以工业为主,工业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平均接近70%,建筑和交通运输部门的平均排放量分别仅为14% 和 12%。这意味着中国大多数城市的高人均排放量更多是由生产而不是消费驱动的。但北上广深等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超大型城市,重化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工业碳排放量近年来已经达峰并开始下降,二氧化碳排放趋势更多地取决于交通和建筑。 
        然而现行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更新过程中节能和碳减排缺乏系统性,往往偏重工业、交通和建筑某一方面的节能减排,或偏重具体设计、施工某一环节,缺少对中国城市级节能低碳问题的宏观认识和发展现状的分析,也缺乏开展城市级节能低碳工作的基础数据,从根本上指导城市系统性节能低碳发展有局限性。

致力于碳中和的绿色城市思考与探索

文|梁浩 龚维科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中国城市化面临环境和资源的巨大挑战。城市节能问题是多个领域交错的综合问题,仅靠建筑节能或单个领域的节能措施是无法根本解决的。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3)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合理布局城市形态以获取城市“先天低碳基因”的技术手段。
       详细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是城市开发建设管理的依据。城市详细规划侧重以土地区域为对象的二维平面规划。城市设计主要关注 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注重在三维空间坐标中解决城市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合理设计,布局城市形态的技术,如城市气候设计技术以及紧凑型、集约型和混合型空间布局技术等,获取城市“先天低碳基因”。
        城市气候设计是低碳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城市气候设计主要是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在详细规阶段,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并及时对建筑平面布局、建筑密度、形状系数和建筑高度做出调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变化规律,充分应用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创造宜居舒适环境。 紧凑型城市是一种高密度的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模式,表现为“三高+一高”的城市形态,即高人口密度、高容积率和高层建筑,和由此集约利用土地而实现的“高绿化率”。
        紧凑型城市形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城市蔓延、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同时也可以有效缩短交通距离,降低居民对小汽车的依赖,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显著降低交通能耗。加拿大学者通过在多伦多市中心对高密度社区和低密度社区的能耗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高密度社区的人均能耗更低(如表1)。

碳中和城市关键技术需求

        目前针对气候变化与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探索利用城市规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气候气候变化的影响;二是利用规划技术手段缓解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致力于碳中和的绿色城市存在以下六种碳减排规划技术或技术包需求。 
     (1)城市未来发展总体建设规模(建设量)的预测和设定。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在影响环境的系列因素中,建设用地对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在建设用地扩张早期,城市聚集效应吸引能源、人口等要素不断流入致使碳排放迅速增加。然而因为建设用地承载功能、承载能力均不相同,致使城市建设规模不同,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必然也不相同。城市建设规模与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能源约束以及碳排放约束等均有关系,可以说城市合理建设规模是一个与人口、经济、社会、碳排放等变量均有关系的函数,换言之城市合理建设规模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约束良性博弈的折中反映。目前国土空间规划更多管控城市发展“平面坐标”, 如何结合建筑高度管控、城市风貌管理、城市空间形态引导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纵向坐标”,由“横纵向” 坐标共同确定城市的合理建设规模,进而控制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 
       (2)城市产业结构的确定和节能低碳目标的预测和设定。 
         城市能耗与碳排放可分成生产性能耗与碳排放和消费性能耗与碳排放,分别对应不同的评价体系。生产性能耗与碳排放主要指直接创造价值的能耗与碳排放。在城市中,产业、国际城际交通、物流、工业建筑、商用建筑、非公益性公共建筑的能耗,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能耗,都会直接创造价值,因此都属于生产性能耗,可以用效率性指标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来评价。 消费性能耗与碳排放,则指通过消耗能源,满足生产过程之外的生活功能,间接创造价值的能耗与碳排放,包括所有公益性建筑(如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建筑、住宅建筑的建筑能耗与碳排放量,公务车、城市公交和私家车的能耗与碳排放。主要用强度性指标例如单位面积能耗(排放)和人均能耗(排放)来评价。 
        我国城市能耗中最主要的是产业能耗,因此城市节能减排最重要的措施是科学确定城区产业结构和合理预测节能减碳目标。生产性能耗和碳排放可以通过 GDP能耗与碳排放来控制,各行各业都有行业的产值能耗标准,城市规划中应该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制定产业的入门标准,并研究如何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提供能源服务。

表1 多伦多市高密度社区与低密度社区的能耗比较

       集约型城市或社区是在高密度城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空间,实现城市功能的集约、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的集约,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集约型城市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开展更多的商务活动,尤其对于现代服务业可以实现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务资源的共享,实现规模效益。 
        混合型型空间布局,则是将居住建筑与工作场所、零售商业建筑、娱乐休闲建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混合布局,以便在最短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步行距离内提供基本的生活便利,从而降低交通需求,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活质量,密切人际关系。 
      (4)城市建设阶段节能低碳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城市能源总线系统技术。 
         在城市低碳建设中,能源系统与碳减排有直接关联。在新建高密度城区中如何集成应用低能量密度的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热源,应该在规划之初就加以考虑。使无法在单栋建筑实现的节能技术转化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 
        城市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和转换效率均较低,能源品位也较低(如浅层地温能、地表水和污水的温差能、太阳能光热等),很难像传统发电厂那样在城市周边大规模集中生产,几乎不可能在紧凑型城市中完全分散到一家一户,因此需要在区域层面上通过一个能源枢纽集成应用。即提供一种分布式或分散式供能、集总式或集中式用能的“集散”系统,以集聚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并通过热泵提升能源品位。
        能源总线技术则是对此的技术升级。 能源总线是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多个低品位热源(热汇),以水为载体,通过作为基础设施的管网系统输送到用户的基础设施(如图1所示)。在用户端,总线来的水作为水源热泵的热源/热汇,经换热后通过回水管回到源头,或排放、或循环再次换热(通过换热器与土壤等耦合)、或回灌(地下水)。能源总线系统的能源中心内配备热交换设备和循环动力设备,各末端用户或各能源子站单独配置水源冷水机组/热泵机组。根据当地资源条件,能源总线的“源”和“汇”可以不止一个(例如,可以把多个地点的地埋管、污水源或工业废热换热站,以及地表水源集成到一个管网中),从而实现低品位能源的季节性互补;用户可以是数个能源子站、可以是整栋建筑、可以是建筑物的每一层楼(例如美国纽约在世贸遗址上重建的“自由塔”大厦)、可以是每户住宅套房(每户一套的水源变冷媒流量 VRF机组)、甚至可以是每间房间(酒店,用水环热泵系统),末端用水源热泵提升能源品位,实现就近供热供冷。 
      (5)城市更新和运维新阶段的关键技术。 
         如智慧城市低碳运维、低碳城市更新技术,包括绿色建筑碳排放计算技术、老旧小区低碳改造技术包、工业遗址低碳更新技术包、生态修复增加碳汇技术包等。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60%,城市建设的重点转入对存量的提质增效阶段。在城市更新和运维阶段,运用绿色建筑碳排放计算技术核算绿色建筑碳排放量,是在绿色建筑层面开展碳计量、核查和认证工作的有序指引和规范性保障。老旧小区低碳改造技术包涵盖从“源-网末端”的低碳改造技术,包括外墙保温的技术、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智慧化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等。增加碳汇,是国际公认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生态修复增加碳汇技术包包括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增加碳汇。 

     (6)碳中和城市绿色技术碳排放评估体系。 
        碳排放评估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必要前期工作,尤其是对绿色技术的碳排放评估。包括筛选碳中和城市绿色技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维度建立定量的评价指标,对绿色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评估和财务评估,从而构建碳中和城市绿色技术碳排放评估体系,并探索将城市碳排放评估技术纳入“城市体检”技术体系,尝试对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以及更新全过程实施碳排放评估和审查制度。

图 1 能源总线的两种形式,(a) 枝状;(b) 环状

多伦多市城市风光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3)城市建设阶段,系统研究绿色技术。系统性研究绿色建筑技术、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净零能耗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城市供热技术,市政基础设施的绿色化和低碳化技术,垃圾处理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与碳减排的关系,探究在城市建设阶段的最优碳减排路径。 
      (4)城市管理阶段,研究大数据物联网等智慧手段与城市管理相结合以实现碳中和城市的路径。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与设备的运用,研究城市管理创新最优方案与政策需求,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交通管理、废弃物管理、市容景观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城市管理的各方面。 
      (5)城市更新阶段,重点研究水资源利用、能源、交通、建筑、土地利用和食物供给等方面的绿色技术在推进过程中的碳排放评估。我国城市发展已由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相关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迅速同时也容易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如共享单车、综合管廊等匆忙推广造成的资源浪费,归根结底是这些绿色技术的应用缺乏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评估,造成盲目推进。因此,从原料的采集到最后的分解处理全周期对绿色技术进行全成本的评估是城市更新阶段应重点的研究内容。 

 相关探索 

        根据以上研究思考,笔者在部分项目研究中初步进行了具体实践。连云港市绿色高质量发展项目中,从规划层面,包括城市形态,小街区、窄马路、密路网,土地混合利用,绿色建筑,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基础设施等节能减碳措施给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准则,助力连云港绿色高质量发展。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项目中,从绿色城市顶层设计到专项规划再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以及管理运维全过程给出了明确的建设实施方案,从构建碳中和城区技术体系,开展零碳综合能源规划,建设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推行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智慧管理体系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助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达成碳中和城区。 
        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项目,笔者正在该区开展碳排放测算和评估,并将则按照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能源、绿色市政、绿色农房、绿色公共建筑等具体行动方案助力上天梯实现碳中和。城市是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目前我国节能和碳减排措施仍然倾向于单体和单项的节能措施,亟需转向系统性思维,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维更新全过程加以协调,通过城市规划全过程的节能减碳,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最终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城市建设。

致力于碳中和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

      (1)城市规划阶段,增加碳中和相关内容,对新建或更新的城区做碳预算,并提出地块和规划分区的碳指标以及相应的碳中和措施。一般认为,城市空间规划是三维的,即除了平面布局外还要考虑高度、景观和城市设计的元素。现在应该把城市空间规划扩展到五维,第四维是时间维度,新建城区要规定建筑的寿命(寿命期内不允许大拆大改),城市更新要考虑建筑的历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第五维是内核维度,即能耗强度、建筑性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预留空间。 
       (2)城市设计阶段,重点研究城市碳中和与城市形态的关系。城市形态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式,由城市形状、结构和相互关系组成的空间系统,组成要素包括道路网、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城市发展轴等。城市形态的不同能直接影响城市产业城市融合问题,职住平衡问题,城市绿地率、建筑高度控制,密路网窄街区和城市生态修复等问题,探索通过改变城市形态、加强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土地利用模式与公共交通体系的设计和规划以实现碳中和。

城市化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气候变化也对城市建设产生巨大影响。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夏日马卡龙:
明珠湾“糖分超标”

烈日当空, 
一艘渔船在寂静的下午发出一些忙碌的声响, 
江面泛起涟漪, 
它轻轻驶过,
 开往棉花糖模样的云的那端。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春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到了夏天,绿叶才敢与它们争奇斗艳。 娇滴滴的花儿显然有些招架不住夏天的“热情”,耷拉下脑袋; 小草却照旧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昂首挺胸。

女孩穿上粉色的草莓短衫,
骑着小自行车往返于公园的两端,
像一个行走的水果蛋糕。
在一场名为追逐的游戏里,
快乐的人才是最终的王者,
即便汗流浃背,也乐此不疲。

沙地里金光闪闪,阳光径直照射到风车上, 
温度再高一些,它仿佛就要就此融化。 
在这炎炎的热气中,孩子们不知疲倦, 
流连于多彩的世界,快乐得像吃了糖果一般。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明珠动态/ MINGZHU DYNAMIC

树的影子斑驳,
这样懒洋洋的下午,
它兴许也还身处睡梦之中。

在明珠儿童乐园,
转个弯便瞥见了这座马卡龙色的彩虹桥。
泡泡糖的颜色让人心生甜蜜,
拾级而上,步伐都变得轻盈了起来。

绵密又蓬松的云朵,
节奏舒缓的潮水,
车水马龙的桥宇……
在穿透空气的紫外线里,
夏日徐徐前行。

甜筒是夏天的专利, 
奶油入口即化,果酱赏心悦目, 
一口一份冰凉,甜入心扉。

我既喜爱春天, 也享受夏天;
我用滑滑梯的道具集成了一朵小花,
畅游在这个甜蜜的梦幻王国里,
心里也乐开了花。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