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陈文兰记者笔下的农民仔!

其他分类其他2024-10-20
382

陈文兰记者笔下
的农民仔!

张泽华创作出版的作品

       张泽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协会会员。作为汕头知名作家、学者,他创作了《山那边是海》《这方热土》《大潮的呼唤》《南海涛声》《那年那事》等多部著作,也被认为是“代言汕头”的代表作家之一;写作几十年,其作品都锁定在汕头这片热土。前不久,张泽华接受专访,聊人生、谈写作。无论是回忆当年的经历,还是说起创作初衷,他的风格一如既往地直率。
       与从军梦擦肩而过
       “离开工作岗位,我于书房临窗而坐,读书写作,过眼历史、琢磨诗句。”曾担任市政协副主席、市统战部部长、区委书记的张泽华,退休后把

张泽华和原中国作协副主席蒋子龙(左)

所有时间都用在写作上,相继出版了《山那边是海》《这方热土》等著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协会会员。“文字成了我体验生命、思考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当然是件比较辛苦但也最为惬意的事。”回忆起自己跨越半世纪的文学梦,张泽华笑了笑说。
      张泽华出生于普宁一农民家庭,从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书看电影和写作。16岁时考进省邮电中专,因故不得不停学回乡当农民。彼时,拥军爱民震撼心灵,家喻户晓,作为一个有志青年农民,张泽华早出晚归在村里生产队务农挣工分,他对军旅生活非常向往,参军入伍成了他的梦想。
      在秀陇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力举荐下,张泽华完成了报名参军的政审体检环节,拟定到边疆云南部队光荣从军。听到这消息,他很是兴奋。但因为驻地那边冬雪纷飞,元宵后才能送兵。
      然而,命运无常,世事难料。那年正月初三,张泽华的父亲于家中摔倒,10天后去世,享年53岁。母亲悲痛欲绝,不知所措,苦劝其放弃从军梦。身为家中长子,张泽华沉默良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最后决定留在家乡。就这样,他与从军梦擦肩而过,成为村里的一名民办教师。
      此后,张泽华业余挑灯夜读,费尽心思撰写散

文、小说和通讯、特写等,投稿县广播站、《汕头日报》、《广东农民报》等报刊、电台。19岁那年,他撰写的处女作一组民歌在《南方日报-农民版》头版发表,他备受鼓舞,激发了文学创作的热情。20岁,他在村里加入党组织。
      21岁那年,张泽华被县组织人事部门发现并吸收为国家干部,到普宁县文化馆当创作员,后来又先后调到公社党委办、县团委等工作,从此开启了他的从政之路。由于“能写”,张泽华很快脱颖而出,1985年,他从普宁县团委书记调任汕头市团委副书记、书记。这期间,他在文学创作方面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创作的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被频繁刊登在各种媒体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笔墨传情礼赞家乡
      张泽华的作品涉及领域宽广,体裁多样,题材却大都选自家乡,无论是小说还是报告文学,视角独特,或视野开阔,或深邃厚重,或质朴感人;既有对历史的冷静审视,又有对现实的热切关注,读来大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麦贤得:战斗英雄的青少年情怀》写的是战斗英雄麦贤得几十年来,关爱青少年成长,为孩子们指引前进方向、积蓄奋进力量的故事。原中国作协副主席蒋子龙评价他写英雄麦贤得,“摄人心侨

魄,通篇气骨挺立,意蕴酣畅而沉浑,富有历史的穿透力”。
     《李大西,为中美科技牵线》《谢国民,泰国商界巨子的汕头情结》《活跃在硅谷的潮裔年轻人》……张泽华用热烈动人的抒情笔触写出海外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
    《点赞国家级专利发明人》《王佩君和外砂李厝集义福利会》《纪耀宏的故事》《一花引来百花香——访“花木状元”张木兴》《技艺迷住瑞士人——访普宁县绣花姑娘李少云》《失去双臂的黄开文》……在他笔下,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每一个平凡人身上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挺拔青松耀红场》《辛亥革命时期的潮汕华侨》《关山难断故乡情 岁月不老中国心》……他采写报道了大量潮汕红色故事,一个个感人故事震撼心灵,一个个英雄人物栩栩如生,深深打动着读者。张泽华说,深入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挖掘革命人物背后的细节,才能让红色精神从符号、理念,变成向我们走来的有血有肉的英雄,变成我们身边鲜活的日常。
近些年来,张泽华把主要的心血都放在市公益基金会上,策划了很多公益品牌,如打造关爱困境儿童“汕头模式”、实施“百名小发明家培养计划”、邀请

中国著名作家到汕头采风、策划“梦归潮汕”寻亲公益项目等,为潮汕公益圈带来一股春风。
      2014年,张泽华组织文坛名人来汕头采风,而后每一年邀请作家名人来汕,连续坚持了8年。张泽华负责陪同和接待,整天跟作家们泡在一起,谈古论今、说文议诗,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学识渊博,政治、经济、历史等知识广泛涉猎,并且都有自己独到而尖锐的见解。著名作家陈世旭啧啧称赞说,“老张一路上如数家珍,是活字典,领着我们阅读汕头”。
      笔耕不辍硕果累累
      从政坛到文坛,张泽华在几十年忙忙碌碌的工作之余,始终没忘从小就扎根心里的志趣与理想。因了他的文学情结,退休之后的他,水到渠成来了个华丽转身,一头扎进文学创作之中,圆了自己的作家梦。对此,蒋子龙认为他“从政经历丰富锤炼了他的文思,而文学创作不仅浸润了他的品性,也将他的人生拉宽”。
    多年来,张泽华笔耕不辍,一直践行着作家的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品频频发表在全国、省、市的报刊杂志上,至今已发表200多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通讯特写等,先后有36篇(次)作品分别刊登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

侨联主办的《海内与海外》月刋、河南省文联主办的《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月刋、中国文联出版的《中国文艺家》月刋、《两岸三地》等报刊。
      梦想的种子总会在辛勤的浇灌下开花结果:他的剧本《红日照村河》获广东省文艺汇演剧本奖、报告文学集《大潮的呼唤》获香港陈伟桑榆文学奖特别奖、《山那边是海》获全国文学优秀奖……不难看出,文学对他的滋养,让他葆有了永不衰竭的激情与青春,同时也激发出他澎湃的创造力。“有点欣喜、有点惶恐,有点不适应”……面对文学路上的硕果累累,张泽华道出心里话。
      近日,张泽华偶翻几十年前出版的一本书,发现其中一篇小说《洪二婶的水果店》,发表于1974年,选登于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潮汕民兵斗争故事集》。从1974年到2024年,刚好半个世纪,张泽华百感交集,有耕耘就有收获,里面凝聚了他的文学初心和辛勤汗水。
     “我喜欢写那些发生在我身边的人和事,记录平凡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张泽华说,文学艺术的意义,就是能让人类的精神记忆变成一条联通过去、今天、未来的河流。写作自然也是有感而发,有责任,才会去观察,才会有自己的感受,创作才会真诚,不致流于空泛和浮躁。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摄影报道

      作家张泽华新书《山那边是海》即将出版之际,原中国作协副主席蒋子龙为该书撰写序言。张泽华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他热爱文学,将对文化以及对文明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他的思考与笔触更多地锁定在汕头这片热土,于是有了《这方热土》《大潮的呼唤》《南海涛声》和《那年那事》等著作。
      慈善之城、美食之都、红色城市……多次莅汕采风的蒋子龙,在序言中表示,作者以特有的叙事方式,描摹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示城市的文化基因,为广大读者打开了解汕头的又一窗口。
       “品鉴岭南”,让世界更好了解汕头
       “十多年来全国竟有70多位知名作家先后到汕头采风,人们自然要问,这么多作家们为什么会一次次地蜂拥至汕头?”……在蒋子龙看来,这固然跟汕头的魅力有关,最关键的是要有位能把作家们领进汕头的“引路人”,这人便是张泽华。原因有二,其一他通晓汕头的历史根脉、文化风物,并有广大的人脉;其二他善为文章,了解作家,与文化界有广泛的联系。
      确实如此。从2014年开始,张泽华组织文坛名人来汕采风,这一坚持就是9年。汕头先后迎

来70多位文坛大咖,他们的足迹踏遍港口工地、企业学校、新街老巷、海岛乡村、名胜古迹,深入触摸汕头城市发展的脉搏,创作了近百篇作品并于国内外刊物、网站转载发表,广受好评。在这个过程中,张泽华和这些作家都成为了好朋友,他坦言非常幸运,也很开心。
      蒋子龙、谭谈、叶辛、叶延滨、朱秀海、黄亚洲……多年来,作家们通过多角度地发掘创作,用手中的笔描绘汕头发展新成就,展现奋进之美,把汕头独特的侨文化、旅游资源、知名的景区景点,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海内外读者宣传推广,讲述汕头好故事。就如蒋子龙所说的,“作家们胸怀开畅,意兴扬扬,每人都写了一至数篇对生活有建设价值的作品,发表在中央及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形成洋洋大观”,而“品鉴岭南”也成为汕头市文化品牌推广的一大盛事。
       深植善根,讲述爱心之城故事
      张泽华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作家,汕头既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是他的文学创作根据地。在《山那边是海》之前,他已写下不少关于汕头的书籍和文字,让蒋子龙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张泽华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刑满释放人员纪耀宏在时任区委书记的张泽华关心支持下,成立汕头市第

一家由刑释解教人员组成的过渡性安置实体“鸿泰搬运队”,用实际行动改变人们对回归人员的偏见。蒋子龙表示,“这可称得上是奇闻奇遇”。
      汕头的华侨在海外挣了钱回乡投资做善事已成习俗,汕头人乐善好施也屡见不鲜。张泽华笔下的《王佩君与外砂集义福利会》,同样令蒋子龙感动不已,他在序中写道,“30多年来,这个福利会救助因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孤儿及各种贫困者2万多名,捐出衣物3万多件,现金300多万元……会长王佩君寿高90多岁,气象融合,令人敬仰”。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做好事不容易,但王佩君老人做到了”,翻阅《山那边是海》,书中塑造的集义爱心群像以及在这座爱心之城发生过的那些故事,让人倍感温暖。张泽华用生动的笔触描绘魅力汕头,用生于斯、长于斯的桑梓情怀书写可爱家乡。
     “常记自己来自何处,路要怎么走。”常年扎根基层的张泽华时常把自己称为“生产队长”。退休后,张泽华把主要的心血放在市公益基金会上,策划了很多公益品牌。自2013年起,公益基金会连续十年与中科院“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组委会合作,分期分批邀请57位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著名

科学家来汕头,到500多个校园普及科学知识。蒋子龙说,张泽华深植善根,广结善缘……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当作家们的“领路人”做准备。
      真情弥满,唤醒城市文化记忆
      一本书、一座城、一些人、一段往事……透过《山那边是海》,跨越时间和空间,一些关于汕头的记忆逐渐被唤醒。在读完书稿后,蒋子龙称,在张泽华的作品中总能读出一种淡定与从容。他在序中写道,“他本人就是作家,又太熟悉自己的城市了,笔下真情弥满,文风明润。”
     “驾驭汕头的重大题材,还得数张泽华,他写英雄麦贤得,摄人心魄,通篇气骨挺立,意蕴酣畅而沉浑,富有历史的穿透力;他联想丘逢甲等过去的汕头名将,不能不令人感佩:海疆万里、地控要塞的汕头,果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蒋子龙说,通过张泽华的作品,他对汕头有了更深的了解,汕头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时间越久,魅力就越大。
      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张泽华笔耕不辍,他一直用自己的作品来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作品来感动人、感染人。在他眼中,潮汕人杰地灵,底蕴深厚,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多鲜活素材。他多次谈及自己与家乡之间的故事,他说,城市发展

轨迹的记忆都是激发他创作灵感的独特因素。至今,他已出版发行《这方热土》《大潮的呼唤》《南海涛声》和《那年那事》四本著作。
     《麦贤得:战斗英雄的青少年情怀》《致敬!国家级专利发明人》《挺拔青松耀红场》《王佩君:外砂集义福利会的举旗人》……近年来,张泽华的作品频频登上多家国级省级媒体刊物,引起外地读者的关注。《山那边是海》是一本已经付梓、尚未与读者见面的书籍,张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剧透”了一些细节,书中收录了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许多鲜活的故事深入人心,重温人文历史、红色历程等与城市息息相关的各种记忆,让读者伴着书香解读城市。
      连日来,这篇序言吸引了大批媒体和读者关注,也让《山那边是海》更令人期待。张泽华坦言,蒋子龙已在文坛辛勤耕耘五十余载,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了“改革先锋”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和中篇、长篇小说奖,代表作有《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农民帝国》等,他的新专辑能得到蒋子龙的青睐,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打开一本书,了解一座城。在品读中,可以存记忆、思乡愁、强自信。”张泽华表示,一个城市的丰富,如何在一本薄薄的书中得到容纳和呈现,

不仅要解决写作技术层面的事,更需要时光的淘洗和沉淀。他愿意为汕头的文化事业倾尽心力,希望把汕头的故事传播给更广泛的读者,向更多的人讲好汕头故事。
      本报记者 陈文兰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协会会员,出生于普宁一农民家庭的张泽华自小就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在几十年忙忙碌碌的工作之余,他始终没忘从小就在心里扎根的志趣与理想。正像他所言,没有文学爱好就没有他的今天。退休之后的张泽华,一头扎进文学创作之中,着手写作中、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
      日前,张泽华接受记者专访,聊人生、谈写作。眼前的他温文谦逊,沉稳低调。无论是回忆当年的经历,还是说起作品的创作初衷,他的风格一

如既往地直率。
      工作之余
      文学创作从未停步
      张泽华告诉记者,在农村长大的他从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电影和写作。“那时刚上初中,我写的第一篇习作被电影院刊登在宣传栏上。”回忆起当年情景,张泽华双眼放光。
十来岁时,张泽华抱着尝试的心态,把自己写的小说《贫农心事》投稿给《汕头日报》韩江水版。两个月后,他有位跟报社编辑熟悉的同事,从汕头回到普宁县城时告诉他,“听说日报最近要刊发你一篇小说。”获此消息,张泽华连续三天踩着单车到县邮电局门口读者阅报栏寻找,结果大失所望。就在他心灰意冷时,文章见报了。原来,韩江水版面是逢周日见报。张泽华备受鼓舞,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下来,虽然文字上并不成熟,但却是难得的锻炼,作品陆续见诸报端。
      21岁那年,张泽华被县组织人事部门发现并吸收为国家干部,到普宁县文化馆当创作员,后来又先后调到公社党委办、县团委等处,从此开启了他的从政之路。这期间,他不但工作和文字有关,在文学创作方面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创作的报告文

学、小说等作品,被频繁刊登在各种媒体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连续八年
      组织文坛名人来汕采风
      近些年来,张泽华把主要的心血放在市公益基金会上,策划了很多公益品牌。邀请中国著名作家到汕头采风,就是由该基金会组织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公益项目。为充分展示汕头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新面貌,2014年,张泽华组织文坛名人来汕采风,而后每一年均邀请作家名人来汕,至今已坚持8年。汕头先后迎来近50位文坛翘楚、文坛大咖,他们的足迹踏遍港口工地、企业学校、新街老巷、海岛乡村、名胜古迹,深入触摸汕头城市发展的脉搏,汲取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充分感受到了汕头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
      蒋子龙、谭谈、叶辛、叶延滨、朱秀海……几年来,作家们通过多角度地发掘创作,用手中的笔描绘汕头发展新成就,展现奋进之美,把汕头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知名的景区景点,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海内外读者宣传推广,引起热烈的响应,对于扩大汕头的影响,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汕头产业做大做强,起到积极作用。“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汕头采风活动”,成为汕头市文化

品牌推广的一大盛事。在这个过程中,张泽华和这些作家都成为了好朋友,他坦言非常幸运,也很开心。
      在“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活动中,张泽华特意踩点挑选了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场公园、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英雄石洞等红色景区作为参观点。他表示,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等在潮汕领导过革命斗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汕头宝贵而丰厚的“红色家底”成为作家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
     著名作家朱秀海作品《红色的汕头》刊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以作者在潮南区红场镇大南山革命根据地遗址追寻红色足迹的所见所闻,还原烽火岁月中革命先烈和老区人民一个个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在更高更大平台上更生动地讲好汕头的红色故事。
      担任公益基金会会长期间,张泽华把公益之光聚焦在帮助困难特殊群体和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接任会长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农村、社区调查,发现有近800名少年儿童家庭,因父母一方病故或车祸等原因,孩子由亲戚代管或无人管,是事实孤儿但又不被列进孤儿关养政策。于是,基金会给予这些困境儿童每月300元的生活支持。到了第四

年,国家把事实孤儿也国家资助行列,每月给予500元的生活费。在全市的困境儿童中,有数十位考进大中专学校,基金会一路关爱,给予学费、生活费的连续资助。如今已有30多位学生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2016年起,潮汕有上千个寻亲志愿者致力于为潮籍老人寻亲,但却苦于没有经费。基金会了解后决定予以支持。张泽华带着志愿者翻山越岭六进江西、福建18个县区,与当地志愿者合作寻亲。2018年,基金会跟汕头电视台合办《梦归潮汕》寻亲栏目,每周一期,共举行了100期,收视率连获前三名。
      自2013年起,公益基金会连续八年与中科院“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组委会合作,至今已邀请38位中国著名科学家走进汕头中小学校开展300多场次的科普教育,在校园掀起一股学科学的热潮。
      四本著作
      饱醮深情抒写家乡情怀
多年来,张泽华笔耕不辍,其笔触所及或激励年轻人奋发有为,或针砭时弊,为不公的社会现象发声。他的文学作品涉及领域宽广,体裁多样,题材却大都选自家乡。他一直践行着作家的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品频频发表在全国、省、市的报刊杂志上。至今,他已出版发行《这方热土》

《大潮的呼唤》《南海涛声》和《那年那事》四本著作。
     《点赞!国家级专利发明人》《王佩君和外砂李厝集义福利会》《纪耀宏的故事》……从去年下半年至新年春节前,张泽华深入企业和红色老区采访,撰写出《挺拔青松耀红场》《抗战时期的潮汕华侨》《辛亥革命时期的潮汕华侨》《潮汕侨乡的春节》,以及赞颂为汕头工业发展而研发国家专利产品、热心潮汕公益慈善事业、关爱贫困大众的人和事的报告文学、散文十多篇。仅从2021年八月份至2022年初,作品连续五期被中国侨联杂志《海内与海外》刊登,被《中国报告文学》、香港《紫荆》杂志、北京《中国法治新闻报》等选登13篇次。
     “我喜欢写那些发生在我身边的人和事,记录平凡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在张泽华笔下,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每一个平凡人身上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谈及未来的创作计划,年逾六旬的张泽华充满激情,表示计划再写两部小说,书名分别暂定为《天地良心》和《女人也疯狂》。“我十分热爱生于斯、养于斯的这片热土。”张泽华说,他会坚持撰写潮汕历史文化以及那些发生在城乡之中的带着喜怒哀乐的故事,用文字记录和传播传统文化,讲好汕头故事。
□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潮汕文化符号之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当禁毒宣传“遇见”非遗潮剧,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新编现代小潮剧《暖春》给出答案。
     《暖春》依托潮汕传统文化形式,讲述戒毒康复人员在全社会系统救助帮扶下,从“戒毒人”到“禁毒志愿者”蜕变的故事。近日,记者采访编剧团队,听他们讲述这部创新现代潮剧创作背后的点点滴滴。
      创新模式
      以情动人直指毒品危害
      原创潮剧《暖春》首映式在广东潮剧院谢慧如剧场举行。以潮剧的形式唱禁毒,让观众在感受国家级非遗魅力的同时,了解毒品危害,增强禁毒意识,促使“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深入人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暖春》由我市作家张泽华、孙建忠和陈浩展编剧,全剧以伍梓新与阿英的矛盾冲突为主要线索,时长30分钟,分成戒毒归来、解开心结、追悔莫及、痛诉毒害、走向新生五个部分。“《暖春》从构思到拍摄,从剪辑到后期制作,得到市禁毒办、市公安局和广东潮剧院的大力支持。”张

泽华告诉记者,毒品是全民公敌,但对于毒品的危害,有的人还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一些不会上网、不识字的老年人,学习禁毒知识的途径更是不多。
      潮剧有“南国鲜花”之美誉,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潮剧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吸引着海内外众多观众的关注。”张泽华表示,这些离不开大量潮剧艺术工作者的努力和默默奉献。这次把禁毒和潮剧融合在一起,希望让更多的观众接受到禁毒预防教育。
      在《暖春》中,剧作直面毒品危害。随着男女主角互怨、互愤和互相对峙,一个家庭因为一人吸毒很快就失去往日的宁静、和谐和幸福。对吸毒人员的家庭来说,是一次灭顶之灾也不为过,让人无不为之惋惜叹气。
      张泽华是原型故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至今他仍记忆犹新:故事原型人物在服刑期间,妻子不离不弃,每周去监狱里看他,鼓励他好好改造,“到时候,家还是咱们的家,我还是你的媳妇,孩子还是你的孩子。”这话感动了当事人,也感动了张泽华。

      视角独特
      文化精品还原新闻事实
     《暖春》以“禁毒”为主题,故事分为两条主线,伍梓新原本有着幸福的家庭,但随着他染上毒瘾入狱,幸福之家几乎走向毁灭,当中情节悬念迭起,环环相扣,由此展开讲述毒品对家庭的残害;另一条主线讲述的是董鸿泰对伍梓新及其家庭的帮扶,两条主线相互交织,故事感人至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故事取材于刊发在《人民日报》的专题报道《汕头市龙湖区情暖“浪子”心》。”说起剧本,张泽华如数家珍,他说,剧本的背景框架非常真实,当年原型人物刑满释放后,他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他克服种种困难,成立一家由刑释解教人员组成的过渡性安置实体“搬运队”,用实际行动改变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偏见。在张泽华看来,小潮剧的信息量不像整部戏那么大,因此更看重人物塑造和感染力,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将观众带入到剧情里,让许多现场观众潸然泪下。回想起这事,张泽华说,看到“浪子”回头,心里感到十分 欣慰。
      反响热烈
      禁毒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暖春》一剧搬上舞台,得到了中央、省级、市级主流媒体及海外潮商平台的关注报道,通过视频、网络,扩大禁毒宣传效应,强化社会责任担当,让禁毒宣传覆盖面更大、更广。在2023年广东省禁毒普法宣讲团集训暨禁毒宣教精品项目大比武活动中,《暖春》从全省240多个禁毒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十大优秀精品项目,并最终获得铜奖。
      不同于说教味浓厚的传统禁毒教育,《暖春》情节笑泪相加,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景如实再现,以潮剧这一艺术形式应用在禁毒预防和法治宣传教育上,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许多网友在相关平台留言:“一失足成千古恨,毒品太可怕了”“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吸毒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张泽华说,《暖春》讲述暖心的禁毒故事,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毒品的严重危害,增强防毒、拒毒意识。
       “以前对禁毒知识了解不够深,通过这部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跟着爸爸前往看戏的学生小张表示,要坚决拒绝毒品。小张爸爸表示,观看《暖春》后,觉得很震撼,剧中亲情的部分最感动人,剧情设计合理,也比较贴近现实,潜移默化中就感受到了法治宣传教育,不会觉得沉闷。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禁毒知识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来自教育系统的肖女士表示,“这部潮剧让我认识到禁毒宣传责任重大,日后会加强禁毒知识学习,有机会的话带动更多的学生争做禁毒小卫士。”
      “参与禁毒、抵制毒品,对每一个人而言,这绝对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更像是一座警钟,时时刻刻在我们耳边响起。”张泽华表示,禁毒事关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希望通过更多创新形式宣传禁毒,将禁毒的种子深深扎根在每一个观众心中,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毒品的危害,更加重视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禁毒斗争中来。
      本报记者 陈文兰
     【相关链接】
     《暖春》剧情介绍
     《暖春》是由市禁毒委员会、广东潮剧院联合出品的禁毒专题潮剧折子戏。该剧聚焦戒毒康复人员伍梓新在家人阿英和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董主任的帮助下,摆脱旧日恶习、重新生活的心路历程,展现了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禁毒与社区工作相结合的禁毒康复新方法新成效,讲述了戒毒康复人员通过救助帮扶,从“戒毒人”到“禁毒志愿者”蜕变的感人故事。

      10月28日,由《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和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五届“石膏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山西灵石石膏山风景区龙吟书院举行。全国共有15位作家获奖,我市作家张泽华新著《山那边是海》获优秀奖。
      据悉,本届文学奖共收到海内外华语作家的报告文学、散文等参评作品530篇(部),初选入围80篇(部),其中首奖2篇(部),二等奖3篇(部),优秀奖10篇(部)。李春雷的《中国之影》、王筱喻的《天下大同》获得首奖。
      张泽华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他喜爱文学与写作,将对文化以及文明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出版了《这方热土》《大潮的呼唤》《南海涛声》和《那年那事》等著作。
     获奖作品《山那边是海》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分为红色汕头、品鉴岭南、潮俗文化、善行公益四个部分。其中,红色文化主要阐述包括海内外同胞与战斗英雄麦贤得等潮人俊彦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对祖国对人民忠心耿耿,保家卫国的故事。品鉴岭南部分主要是作者对”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汕头采风活动以及“院士科学家走进汕头校园讲科学”“汕头百名小发明家培养计划”的回顾总结,

以及大作家笔下对作者的印象等。善行公益主要是讴歌公益领头人王佩君带领外砂集义慈善会做好公益的义举,以潮剧折子戏的形式讲述戒毒康复人员在全社会系统救助帮扶下,从“戒毒人”到“禁毒志愿者”蜕变的感人故事;访谈实录主要是来汕采风的八名中国著名作家对作者的几篇专访,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作者从事文学的机缘和创作源泉。
    《山那边是海》于今年七月首发,中国著名作家蒋子龙作序。刚上市的新书引发热烈反响,吸引了大批媒体和读者关注。蒋子龙表示,书中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示城市的文化基因,作者以特有的叙事方式,为广大读者打开了解汕头的又一窗口。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文/摄

      张泽华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协会会员。出生于普宁一贫穷农民家庭的他, 自孩提时起,便爱上文学,并从此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张泽华说,他从小最喜欢的事就是看电影和写作。“我发表的第一篇习作是电影观后感。”回忆起当年情景,张泽华双眼放光、喜上眉梢地说,那时刚上初中,他写的稿件就被电影院刊登在宣传栏。
      十几岁时,张泽华抱着尝试的心态,把自己写的小说《贫农心事》投给《汕头日报》的韩江水。两个月后, 他认识的一位跟报社编辑熟悉的同事,从汕头回到普宁县城时告诉他:“听说日报最近要刊发你的一篇小说。”获此消息,张泽华连续三天踩着单车到县邮电局门口读者阅报栏寻找,结果每次都大失所望。就在他心灰意冷时,文章见报了。原来,韩江水的版面是逢周日见报。“没想到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民儿子也能够在报纸刊登习作。”张泽华感慨地说,他备受鼓舞,带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会写下来,虽然文字上并不成熟,但却是难得的锻炼,作品陆续见诸报端。

21 岁那年,张泽华被县里组织人事部门发现并吸收为国家干部,到普宁县文化馆当创作员,后历任公社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公社党委副书记、县文化馆副馆长做到县团委书记。因在县共青团的创造性工作得到团中央、团省委的肯定并召开现场会,1985 年底,张泽华被中共汕头市委组织部调任汕头团市委副书记;1990 年开始,又先后在南澳县、达濠区、龙湖区担任过区县委书记并出任汕头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这期间,他不但工作和文字有关,在文学创作方面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创作的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被频繁刊登在各种媒体上, 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近些年来,张泽华把主要的心血都放在市公益基金会上,策划了很多公益品牌,如关爱困境儿童活动。从2013 年至2016 年,基金会连续3 年为700 多人发放730 万元救济金。2016 年起,潮汕有上千个寻亲志愿者一直致力于为潮籍老人寻亲,他们没有经费, 事迹非常感人,基金会了解后,决定支持指导这些活动。张泽华亲自带着志愿者翻山越岭,六进江西、福建18 个县区跟当地志愿者合作寻亲。2018 年,基金会跟汕头电视台合办《梦归潮汕》寻亲栏目,每周一期,共举行了100 期,收视率连获前三名。
      2014 年,张泽华组织文坛名人来汕头采风,而后每年邀请作家名人来汕,至今已坚持8 年。汕头先后迎来近50 位文坛翘楚、文坛大咖,他们的足迹踏遍港口工地、企业学校、新街老巷、海岛乡村、名胜古迹,收获故事,汲取素材,张泽华向作家们推介汕头,助力传播汕头好声音。“汕头企业勇于站在科技前沿,善于探索消费市场潜力, 为发展实体经济探路。”张泽华表示,在采风过程中,作家们充分感受到汕头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新面貌。

创新模式,
热心公益受好评

      蒋子龙、谭谈、叶辛、叶延滨、朱秀海……几年来,作家们通过多角度的发掘创作,把汕头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知名的景区景点,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海内外读者宣传推广,引起热烈的响应,对于扩大汕头的影响,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汕头产业做大做强,起到积极作用。“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汕头采风活动”也已成为汕头市文化品牌推广的一大盛事。在这个过程中,张泽华和这些作家都成为了好朋友,他坦言,非常幸运,也很开心。
铭记历史,
红色故事润人心
      在“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活动中,张泽华特意踩点挑选了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场公园、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英雄石洞等红色景区作为参观点。“要充分挖掘本地的红色资源,继续做好开发利用,以此带动经济发展。”他表示,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等先后在潮汕领导过革命斗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汕头宝贵而丰厚的“红色家底”成为作家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著名作家朱秀海作品《红色的汕头》刊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以作者在潮南区红场镇大南山革命根据地遗址追寻红色足迹的所见所

闻,还原烽火岁月中革命先烈和老区人民一个个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在更高更大的平台上更生动地讲好汕头的红色故事。
      与此同时,张泽华采写报道了大量潮汕红色故事文章,《挺拔青松耀红场》《辛亥革命时期的潮汕华侨》…… 一个个感人故事震撼心灵,一个个英雄人物栩栩如生,深深打动着读者。张泽华说,要让红色故事活起来、红色文化传下去,必须给红色故事提供真实可信的根基,深入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挖掘革命人物背后的细节,才能让红色精神从符号、理念,变成向我们走来的有血有肉的英雄, 变成我们身边鲜活的日常。
笔耕不辍,
笔墨情深写家乡
      “追星不如追科学家”“学问学问,一定要有学有问”……采访中,张泽华时而风趣幽默,时而妙语连珠。自2013 年起,公益基金会连续8 年与中科院“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组委会合作,至今已邀请38 位中国著名科学家走进汕头中小学校开展300 多场次的科普教育,在汕头掀起一股学科学的热潮。看到孩子们收获颇丰,张泽华表示“特别开心”,他说,希望孩子们学有所成,长大后成为潮汕人的骄傲,肩负起科技兴国的重担。

      多年来,张泽华笔耕不辍,其笔触所及或激励年轻人奋发有为、刚正不苟,或针砭时弊为不公的社会现象而发声。他的文学作品领域宽广,体裁多样,题材大都选自家乡。他一直践行着一个作家的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在全国各省市的报纸杂志上频频见到他的作品。至今, 他已出版发行《这方热土》《大潮的呼唤》《南海涛声》和《那年那事》四本著作。
     《点赞!国家级专利发明人》《王佩君和外砂李厝集义福利会》《纪耀宏的故事》……从2021 年下半年至今年春节前,张泽华深入红色老区和市内企业采访,在他的笔下已写出《挺拔青松耀红场》《抗战时期的潮汕华侨》《辛亥革命时期的潮汕华侨》《潮汕侨乡的春节》和关于赞颂那些为汕头工业发展而研发国家专利产品、热心潮汕公益慈善事业、关爱贫困大众的人和事的报告文学、散文十多篇。仅从2021 年8 月至2022 年初,作品连续五期被中国侨联杂志《海内与海外》刊登,被《中国报告文学》、香港《紫荆》杂志、北京《中国法治新闻报》等选登13篇次。
      在张泽华笔下,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每一个平凡人身上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我喜欢写那些发

生在我身边的人和事,记录平凡人物最真实的一面,我希望用文字把这些人物、故事都留下来。”张泽华说,写作自然也是有感而发,他的文学观以关注现实作为一种责任。有责任,才会观察,才会有自己的感受,创作才会有真诚,不致流于空泛和浮躁。谈及未来的创作计划,年逾六旬的张泽华充满激情,表示计划再写两部小说,书名分别暂定为《天地良心》和《女人也疯狂》。“我十分热爱生于斯、养于斯的这片热土。”张泽华笑笑说,他会坚持写潮汕历史文化以及那些发生在城乡之中的带着喜怒哀乐的故事,用文字来记录和传播传统文化,讲好汕头故事。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