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画

    多年春去花还在数季人来鸟不惊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中国传统文化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09

11

13

16

历史起源

01

02

04

05

国画的起源

书与画,同质而异体也。画家观嘉陵江,则见其波涌涛起,写其状貌、追其神髓;书家怀素夜闻嘉陵江涛声,则于状貌之外,得其体势;公孙大娘一舞剑器,天地低昂;张旭观其风韵,神入霜毫。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01

国画起源

Origin 

中国画即国画,在古代人们称之为丹青。古时的象形字为中国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在我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有人将伏羲画卦以及仓颉造字认定为书画起源的历史先河。与西洋画不同的是,我国传统的中国画指的是以毛笔、墨、国画颜料为绘画工具,在绢、宣纸、帛上进行书画创作并且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国画历史沿革

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现了帛画,即在丝织品上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种作画方式,其中享有盛誉的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御龙图》,帛画的出现给后世的以线为主的中国画带来了灵感与启发。在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画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文化之间的撞击与融合,形成了以宗教绘画为主的绘画风格,成为山水画、花鸟画起源的推动力。

国画的发展

Development

最早的中国画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陶器上就绘有古时人民的绘画,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风土人情。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物上的装饰画的艺术风格给后代文化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随着朝代的变迁,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达到了顶峰,这时期的绘画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繁华局面,前期的各种绘画风格逐步走向成熟,宗教画开始趋于世俗化,而人物画主要以描述贵族生活为主。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02

国画历史沿革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03

国画的发展

Development

  五代两宋时期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画风格的成熟化,此时的山水画、花鸟画逐渐取代宗教画成为画坛的主流,人物画也逐渐转向以表现世俗生活为主。
  而在元、明、清时期,文人画和风俗画又取代了山水画、花鸟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新主流。纵观我国古代的历史,中国画的发展体现了各个时代不同人民的思想与生活状态,是中国的无价之宝。 
  国画发展应该随时代,也要超越时代。当代审美需求和创作者艺术表达意愿的创作是否仍是最好的创作模式。在未来,中国画创作者要像元初时文人画家一样,以跨界身份来赋予中国画新的精神意涵,而在艺术取向上要如二十世纪初期多元文化碰撞冲击所带来的观念的巨变一般,提高消化和融合新事物的能力与更具包容性,能够使中国画再次获得新发展途径;也可以从地域性与全球性的关系发展的角度出发,尝试探索出与时代相关联、与民族文化相契合却又不止于闭合式地域性概念的中国画新格局。

国画的载体

载体
  中国画可画在纸、绢、帛、扇、陶瓷、碗碟等物之上,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绢本将字画绘制在绢、绫或者丝织物上,称为绢本。古画卷本虽多,但易被虫蛀,亦被损坏,反而纸本更易保存。绢本看起来较名贵,但底色不及纸本洁白,不及纸通行。

中秋•中国传统节日
04

  纸本:中国画所用的宣纸。  折扇:古人扇画多较细小,以便携带。但现代人多用巨型扇画做室内装饰物,所以较古人更为实用。

国画的分类

国画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的一种观念和思想。
  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地方特色

Origin of Mid Autumn Festival

南方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北方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05

山水画

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

Landscape painting

山水画的特点

  注重意境,传统的山水画格调更加雅致,更具有气韵,在方寸之间就能彰显精神,具有意境的山水画就是好比一支军队有自己的的统帅,如果没有意境的山水画,就好比是没有统帅的军队一样,是乌合之众,自然也就没有了美感。
  注重怡情,其色彩是非常明丽的,而且带来一种清新典雅的效果,意境也非常的深幽。
  情趣盎然,表现中国文人理想化的境界,更是抒发了古人那种审美情趣,山水画展现的是一种轻松宁静的自然状态,让观者看了之后觉得身临其境。

06

人物画

Figure painting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07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
 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
 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等。

花鸟画

花鸟画是用中国的笔墨和宣纸等传统工具,以“花、鸟、虫、鱼、兽”等动植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花卉、蔬果、翎毛、草虫、飞禽等类。
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
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08

Flower and-bird painting

        桃花流水突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国画的工具

中国画在唐宋时代多用绢,到了元代以后才大量使用纸作画。中国画用的纸其它画种不同,它是青檀树作主要原料制作的宣纸,宣纸产于安徽泾县,古属宣州,故称宣纸。

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性能各异。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则兼而有之,画山水以用中锋为宜。又根据笔锋的大小不同,毛笔又分为小、中、大等型号。

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Tool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09

国画的工具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10

Tool

我国最有名的砚是歙砚和端砚。歙砚产于安徽歙县,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县。好的砚台。一般书画选择各地产的砚台可以了,选择砚台主要择其石料质地细腻,湿润,易于发墨,不吸水。砚台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尽,保持清洁,切忌曝晒、火烤。

颜料
传统中国画颜料依其制色原料,主要可分为矿物颜料、植物颜料、金属颜料、动物颜料、人工颜料我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宋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 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运用有逐渐 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颜料有所认识,作 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合。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国画的形式

Form

中国字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圆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除壁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中堂
中国旧式房屋,天花板高大,所以客厅中间墙壁适宜挂上一幅巨大字画,称为"中堂"。
横批
也称横幅,长条形,横着作画装裱而成,可独立悬挂房间。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11

条幅
成一长条形的字画成为条幅,对联亦由两张条幅配成。条幅可横可直,横者与匾额相类。无论书法或国画,可以设计为一个条幅或四个甚至多个条幅。常见的有春夏秋冬条幅。各绘四季花鸟或山水,四幅为一组。至于较长诗文,如不用中堂写成,亦可分裱为条幅,颇为美观。
小品
所谓小品,就是指体积较细的字画。可横可直,装裱之后,适宜悬挂较细墙壁或房间,十分精致。

国画的形式

Form

镜框
将字画用木框或金属装框,上压玻璃或胶片,就成为压镜。现代胶片有不反光及体轻的优点。至于不反光的玻璃,不会影响人对画面的欣赏,所以很受欢迎。
卷轴
卷轴是中国画的特色,将字画装裱成条幅,下加圆木作轴,把字画卷在轴外,以便收藏。

册页
将字画装订成册,称为册页。近代有文具店特别将装裱册页成本,以供人即席挥毫。册页可以折叠画面各成方形,而与下列长卷有不同之处。
屏风
单一幅可摆与桌上者为镜屏,用框镶座,立于八仙桌上,是传统装饰之一。至于屏风,有单幅或摺幅,可配字画,坐立地屏风之用。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12

国画名家

Painter

                                      任 颐 
 (1840年-1895年),即任伯年,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清末著名画家,“海派四杰”之一。他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而且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上具有独特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蕉阴纳凉图》、《干莫炼剑图》、《风尘三侠图》等。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13

国画名家

Painter

                                       吴昌硕
 国画代表人物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艺术大师,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作为海派绘画的创立者,他的艺术对于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他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刘海粟、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代表作品:《瓜果》《灯下观书》《姑苏丝画图》等。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14

国画名家

Painter

                                       齐白石
  国画大师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最有名的画家之一,他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尤其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中国有名的水墨画画家中他的作品在拍卖场上的价格更是屡创新高,代表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荷塘翠鸟》、《我最知鱼》、《荷花鸳鸯》等。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15

国画的价值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中无书画,必是俗人家。”中国人喜欢在家里悬挂书画,更多的是文化带来的享受。一幅书画,给家庭提供着文化的支撑、源远传承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让我们成为精神生活的“富翁”,同时还可以收获物质生活的“甘露”国画的价值体现在一些三个方面。
文化价值
书画是“意识形态”产物,从深层意义上反映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随着书画市场的繁荣国内一些具有经济实力的收藏家纷纷创办私人博物馆,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收藏文化,对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16

Value

        水墨画松清水眼,
云霞仙氅挂吟身。

国画的价值

市场价值
书画不仅是艺术品,而且是商品,因此具有流通和效益双重价值。决定其价值的因素有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作者的文化修养,艺术地位。其中,流通和经济价值也是吸引投资者的关键因素。判断一幅作品市场价值的高低不单是价格,关键是其艺术地位与未来的升值空间。

Value

欣赏价值
  中国书画作为一种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产物,可以提高收藏者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具有较高的收藏与欣赏价值。判断书画作品是否具有收藏价值,首先应该要懂得欣赏。欣赏需要通过收藏者的艺术修养和专业知识对书画作品的个人风格、创作年代、民俗文化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获得收藏乐趣。

国画•中国传统文化
17

金融价值
书画投资作为一种理财的方式之一,成为“金融工具”来操作获利也是必然的。在艺术品市场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抵押等形式不断出现,很多人利用闲散的资金投入到书画金融领域里来。投资者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间接了解书画艺术市场,又可以通过价格涨幅获得更多的利润。

中国传统文化·国画2022/5/21

编辑:叶凤雨
200074380104
20国教1班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