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

活动策划            傅天斌
活动执行            于紫薇  马书羽  陈影瞳  马良珍  黄琪  黄蓉
编辑                  黄蓉  向芸如 杨钦乔
摄影                  赵续惠 曹雪勤 周玲羽 莫小玲
作者                  关腾云 蒋玉华 康永志 苏超前 杨传球 张义奇 周明生等

指导单位                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成华区府青路街道办事处
主办单位                成华区府青路街道办事处怡福社区
承办单位                成华区毛边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

主编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

  毛邊書局·桃蹊書院,由成都市成華區府青路办事處所辖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引進古舊書籍老店【毛邊書局】聯合创立于2018年6月,是全国首家将政府公共文化资源與民間社会組識資源創新完美結合而組建的多功能、高品質閲讀、創作场所。它坐落在擁有醇厚文底蕴的天府之國——成都的东部,享有濃厚工业文明气息浸潤,更憑借毛邊書局21年書香積澱,建成了如今面積达一千贰百平米,收藏圖書达十萬餘册,其中巴蜀文化類圖書近兩萬册,并設有电子閲讀區、【桃蹊乡愁记忆·私藏专题展】馆等特色内容的公共文化地標,是文人墨客、社會名流和辖區居民的书香殿堂、雅聚之所,它所倡導的【一本好书、一本清茶】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營造出的獨具特色的桃蹊書院文化。必將为"文旅成華"、"書香府青"的建設贡獻力量。

目录

Contents

基本情况介绍                             07

“东郊工业”主题系列展览             08              

“东郊工业”口述史                       23

东郊工业故事会                         38

摄影采风                                    39

工业文明史讲座                          40

传统文化讲座——家风家训       42

诵读分享会                                43

项目总结活动                           44

东郊观影                                     41

       通过东郊工业展览、故事会、口述史、摄影采风、分享会、文化讲座等活动,我们一起重回历史,温习精彩记忆,一起追忆工业文化,让历史与现实相连接。

       传承“东郊工业”系列活动除宣传和志愿者招募活动外,文化活动共开展20场,其中:

主题系列展览活动3场,每场展览5-7天,展览文献资料、旧物、照片等等;
传承“东郊工业”故事会4场;
“东郊工业”口述史3场;
摄影采风1场; 
“东郊工业”分享会2场;
工业文明史文化讲座2场;
传统文化讲座(家风/家训)2场;
播放关于“东郊工业”电影2场;
传承“东郊工业”活动总结活动1场。

“东郊工业”主题系列展览

展出的部分物品

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 
                      
                          ———海子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

展出的部分物品

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
                        —— 西塞罗

昨天已载入史册,今天正在我们手中创造,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展出的部分物品

这些工作日志和质量手册,都能体现出员工们严谨的工作作风。

对待任何事,不仅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还要有把每件细微小事都做好的决心。

展出的部分物品

要养成严谨和忍耐的习惯,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细小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
                         ——巴甫洛夫

展出的部分物品

大凡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若是苟且疏忽,定不成一件事。     ——吕坤

展出的部分物品

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或者把目前这个时刻安放在生成演变中去。 
                       ——雷蒙·阿隆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展出的部分物品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 席慕蓉

时间看起来好象完全消逝,其实不然,它正与我们自身融为一体。

展出的部分物品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气质、耐心、专注等一系列优异的品质。

展出的部分物品

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 王大珩

展出的部分物品

相片是记录时光的使者,可以让精神独自穿越时空。记录一个瞬间,留到未来相对一笑。

当初,这老照片也是新的,只是,时间湮没了它。

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红楼”见证了老一辈为时代做出的贡献。

红楼老照片

红楼老照片

红楼老照片

展出的部分物品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

展出的部分物品

      以“红楼”、“建设路”为主体,用视频、老照片等为居民们展示“红楼”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通过老照片唤醒居民们的记忆,一起回忆记忆中的建设路。简单介绍了“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让居民们更加了解成都近年来的发展方向。

展出的部分物品

与社区居民一起触摸历史印记·见证成华风采-东郊工业文明记忆,一起感受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建设路”为主体,通过老照片唤醒居民们的记忆,一起回忆记忆中的建设路。

过去的建设南路商圈

过去的建设南路商圈

美好成都的积淀与追思      苏超前

       新中国成立前的成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成都造产品,有白酒、肥皂、火柴、布匹日常用品。被人称之为“马路不平,电灯不亮”的都市,成都的工业只有“三根半烟囱”(注:南光机器厂始建于1904年有一根烟囱;东风大桥启明电气公司有一根烟囱;造币厂有一根烟囱;九眼桥裕华纱厂,烟囱经常不冒烟,处于半停产状态称之为半根烟囱)。城区普通老百姓要使用昏暗的电灯照明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1949年,成都市工业总产值仅为2300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经历了翻天覆地巨大变化,从1950年到1952年,全国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成渝铁路的胜利通车为成都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1952年底,成都市基本上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光荣任务。 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施,我国工业的主要任务是以重工业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和我国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的总体规划群。 成都市作为全国八个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规划在成都东郊建设一个以电子、机械、轻工、仪表工业为主体的《大型工业区》。成都拉开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帷幕,成都工业发展史由此翻开新的篇章。 
      1952年的成都,建设者们从祖国四面八方,从大江南北来到野草丛林、乱坟成堆、荒凉无比的成都东郊。在圣灯寺、猛追湾、跳蹬河、八里庄、二仙桥一带埋下了建设者的理想和崇高的信仰,使这片沉睡百年的土地瞬间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大战场,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理想的圣地。为了开辟建设工地,在挖掘圣灯寺“皇坟”和厂北路的乱坟时,没有一台挖掘机和运土卡车。肩挑背抬的人海战术硬是把荒坡变成了建厂平地,成百上千的城内群众不可多得地步行十几里路也要来圣灯寺观看开荒建厂的热闹情景。 要得城市富,首先要修路。成都东郊,最早破土动工的第一条碎石公路是:八里庄路。当时李家巷到八里庄的碎石路,叫“李八公路”,修建于1952年。筑路大军多来自重庆一带,川东口音特别突出。带来的工具是扁担、撮箕和木头鸡公车,能够用上轮胎充气的手推翻斗车就是高级的机具了,筑路大军硬是用肩挑背抬的原始劳动刨出了一条四车道的碎石路。当时,筑路民工用一口大型行军锅,在露天烧煤做饭,敲钟开饭。这种奇特又壮观的场面招来群众的好奇,还有从龙潭寺步行前来看热闹的古稀老人。这种“景观”为当地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烧柴做饭的一家一户带来了好奇感,因为当时成都不烧煤。筑路民工的住棚是楠竹片和竹席搭建的公棚,有时偶尔还能听到拉二胡的琴声,因为当时的条件与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或打麻将均已无缘相伴,因刚解放的成都也只能具备这样的条件民工心满意足。
       按照规划布局,在成都东郊又先后修筑了建设路、府青路、建设北路以及一环路、二环路的部分路段。作为重工业建设首当其冲的基础设施成果,突然展示在公众面前,让市人刮目相看,一片赞扬声。当时无机械化施工的碎石路,二人对抬100多斤重的“石夯”汗水长流,夯实路基总会不够结实。经常有汽车轮子陷于淤泥之中,动弹不得的现象。但是,听不到路人的抱怨声和吵闹声,善良的市民较为理智也很理解。 
       从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53年~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由于成都地理位置的优越,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等原因,从整体发展战略的考虑,国家电子工业的主管部门将成都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北京、成都、南京)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成都由传统消费型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转变。成都东郊,幸运地成为了承载历史重任的关键区域。 
       1956年,苏联首先实施在成都的援建项目是:锦江电机厂、新兴仪器厂、西南无线电器材厂、前锋无线电仪器厂、成都电子管厂、国光电子管厂、成都电机厂、新都机械厂、光学玻璃厂等许多国防企业在成都东郊腾空而立,只有132飞机制造厂选址落地成都西郊黄天坝。
        同期,成都量具刃具厂、成都机车车辆厂、成都木材综合厂、无缝钢管厂、川棉一厂、四川制药厂、成都制革厂(军用)和电子工业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都无线电工业学校、电子工业部293技工学校、294技工学校,这些与军工配套的重点企业和院校进驻成都东郊。为东郊工业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开拓者们用辛勤劳动和汗水谱写出东郊的辉煌历史和战斗诗篇,展现出一幅幅东郊工业城发展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成都量具刃具厂的记忆与辉煌      苏超前

一、俄式红楼的辉煌
       二十世纪50年代,成都的标志性建筑不是锦江宾馆,而是“成都莫斯科”之称的成都量具刃具厂那座漂亮的俄式红楼。这座“红楼”具有成都风味的哈尔滨刃具厂俄式建筑的“克隆版”然而,这座“克隆”的“红楼”,不知成为多少成都人记忆中最温暖的部分。
       “红楼”作为成都刃具厂这个当年“东郊”的地标,如今已逐渐淹没在电梯公寓的森林之中。新楼盘“浅水半岛”的名字也逐渐取代“刃具厂”的位置。而那里不仅着实留下了几代人的青春往事,而且它还记录着经历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鼎盛时期的成都量具刃具厂,一路走来的风雨里程。当时这幢红楼建成之后,顿时成为了成都最漂亮的建筑,现代化的工厂引来众人的称赞。“看到这座红楼引起了成都人路经此地的羡慕感,能到这里上班应该有多好啊!”
       俄式红塔楼位于厂房中央,左边是三层楼的厂房,里面有机器的轰鸣声。右边三层楼是办公区。以前这幢楼外墙是米黄色,后改为了红色。这幢俄式建筑是按照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提供的图纸一模一样建设的,由苏联专家设计,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该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首先它是成都市工业起步的标志;另一方面,它又是中苏友好时期经济交流的产物。
       “红楼”不仅是二十世纪50年代成都量具刃具厂特色优秀建筑,更是当年成都东郊工业的标志性建筑,设计非常完美具有时代风格,更具有保护价值;在成都市东郊企业调整的大背景下,刃具厂也面临着设备多年无法更新、人员老化等发展桎梏。“卖地搬厂”的思路也走进了成都量具刃具厂的视线。作为成都市特色优秀建筑,俄式“红楼”仍将矗立原地,不被拆迁,连同厂区土地捆绑转让给开发商,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被列为成都市优秀建筑保护的行列。 
       对于该建筑的保护,成都市规划部门已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在该建筑周边12米范围内,不准有其它建筑。对“红楼”内部可以进行改造,建筑功能可以改变,可以改造成东郊又一个博物馆,但是,建筑外部的形象是不能改变。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新开发的高档住宅楼盘的风格也将以“红楼”俄式风格唱主调,将这座东郊的标志性建筑特色延续成为高档住宅群的新亮点。我们相信,经开发商整旧如新改造之后的“红楼”更为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显示更加漂亮、雄伟、壮观,将成为成都市崭新的标志性建筑。因为它不是一幢普通的楼宇,而是见证了成都这座内陆城市工业兴起的标杆。
二、从哈尔滨到成都
       现在已经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孙世华回忆,1953年,200多名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职工一起来到成都,这套人马包括从工人一直到厂长的各个岗位,他们来到成都将在这里“克隆”一个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兴建一座成都量具刃具厂。
       1957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位于哈尔滨量具刃具厂100多名技术工人得到通知,收拾简单行李必须马上赶往成都,支持成都量具刃具厂建设。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工人们感慨万千回忆往事,那时一切服从党的安排,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于是军令既出,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技术员很快赶到了成都,当时大家都以为这是暂时借调,但没想到当时的背井离乡却成了一生的最终选择。
       哈尔滨大军来到成都量具刃具厂的时候厂区内还是一个大工地,苏联援建的“红楼”刚开始挖地基,工作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由于建厂初期条件较为恶劣,那时一般都是10多个人睡一个很长的通铺,苍蝇、蚊子、老鼠随时前来光顾。还有部分职工住在水碾河路,这里原本是为兴建第二汽车制造厂准备的生活区,附近还都是脏、乱、差的农田。
       我们都很想再回哈尔滨,但是,摆在现实面前,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回想起当初来成都之前雄心勃勃的情景,思乡情感也就淡薄无成。那是全厂职工意气风发的时期,也是每一个人都提倡争当“螺丝钉”的时代。选择一个单位,实质上也就是把自己一生托付给了企业,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根本没有如今“跳槽”的概念。不过,当时的成都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振奋人心的感概,那就是:“物质极其丰富,物价十分便宜”。三毛钱可以买10个大鸡蛋,鸡、鸭、鱼、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河沟小渠都能抓到螃蟹、黄鳝和鱼虾,当时东郊是一片净土没有任何污染。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从成都走出的著名网球运动员晏子的父亲晏长明,就是刃具厂的工会干部,但他并没有因女儿的成功而改变自己现实的生活。晏长明进入成都量具刃具厂之后没有换过其他单位,也没有特殊的待遇,踏踏实实地工作。他十分热爱这座工厂,他深知“刃具厂有着非常显赫的背景,它是当时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之一,很多中央领导都曾来视察、关怀过。”晏长明对刃具厂仍充满着感情和希望,他说:他们有二代、三代甚至于好几代人都献身于成都量具刃具厂,很多职工献了青春献子孙。那时候,能够顺利进入成都量具刃具厂就是一种骄傲和缘分。
 三、传奇人物王慈明
       成都量具刃具厂的传奇人物随处可见。有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老红军;有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先进生产者;也有默默无闻的传奇人物。
       王慈明,就是默默无闻的一位传奇人物,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知识分子,在成都默默生活了50余年,也很少人知道他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第五子。
       王慈明生于1915年,2009年在成都家中辞世,享年95岁。他刚从刃具厂立交桥旁的刃具厂宿舍搬到成都市西安中路附近的一个小区居住不久,老人深居简出,生活闲适。王老在家中去世,他离开也显得很安详。老人的孙辈大都在外地,尚未赶回来。家人已将王老辞世的消息,通知给他远在台湾的姐姐。 父亲王国维辞世时,王慈明才十二岁。他解释说:我十一岁左右,顽皮得很。那时跟许多清华大学教授的子女们玩在一起,到处跑闹。记得最清楚的是:七八岁随父亲去上海玩,发蒙不久尚未进学堂,由父亲王国维亲自讲授《左传》诸事。
        王国维去世后的第二年,王家就从北京搬回海宁老家了。所以王慈明是在海宁上的小学,在嘉兴省立二中(现嘉兴一中)读初中,又在杭州读高中,后来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所以王慈明是从浙江到上海求学。1939年,王慈明毕业后到昆明机床厂工作,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新中国成立后,王慈明担任昆明机床厂副厂长,1952年,他奉命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为武汉重型机床厂选址,随后又去了新组建的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担任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总工程师。1956年,他被派到成都,参与筹建了成都量具刃具厂。
       在昆明机床厂的时候,王慈明亲自接待过前来视察的邓小平。在成都,他参与接待过毛泽东、刘少奇、陈毅、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总工程师的身份汇报工厂的生产建设情况。1958年3月,中央“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到成都量具刃具厂视察。听说了王慈明的身份后要见他,他对身旁的军管干部说:他父亲身穿长袍马褂,脑袋上还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外貌看似守旧。内心却是现代的,先进的,治学也是辩证的,你们应该好好读读他的书……据说,就是毛主席讲的这段话,给王慈明后来的生活免掉了许多磨难。
      王慈明与苏州的大家闺秀顾华结婚,生有一女两子,现在都在成都工作和安家。王慈明就住在刃具厂宿舍一幢老式楼房里,有两间小屋加一过厅,一个厨房、一个厕所。屋内未经装修,保持分房时的原貌。他一般上午起床,午后即寝,生活起居皆由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保姆护理。他还说自己喜欢上网,喜欢看电视或打打电子游戏。 
       王慈明的女儿王令尔,18岁那年母亲让她顶替进了成都量具刃具厂,到车间做了一名工人。由于王令尔工作认真,人又聪明,后来被厂里抽调去学习财会,又转做管理工作。王令尔说:我没有上过大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孙辈这一代人成就都一般。所以,我们把希望寄予第四代,希望他们能继承和发扬祖父王国维治学为人的精神,报效祖国。 
       王慈明在成都生活50年,从未向外人提起父亲的身份,就连子女也所知甚少。近两年,王慈明腿脚不灵坐了轮椅,闲着没事就守在电话机旁,等候着台湾的姐姐王东明打来电话。或许是受王国维的遗传,天资聪颖的王慈明记性也特别好,就在前几年,IP电话卡上16位数字,他还能一口气背出来。女儿说起父亲自己动手组装电视机的事还很骄傲:父亲喜欢凡事自己动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买来电子元件、显像管,自己动手组装了我们成都量具刃具厂的第一台电视机,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
       走进王慈明家,仅有几件老式家具的家仍然让人震惊:老旧的桌椅很普通,还有那台旧电视与影碟机和普通音响的组合,是老人听京剧的必需品。尽管他在抗战前就当过昆明机床厂厂长,新中国成立后又到哈尔滨建设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再到成都量具刃具厂担任建厂总工程师,但他对生活的要求却朴素到了极点。像他这样的名人之后在今天少见了。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木槿花开        关腾云

       记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都东郊机车厂家属宿舍仿苏式平房门前,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花园,花园的四周种满了许多绿色灌木丛,有万年青、有长青藤、还有木槿花,灌木丛环绕花园四周形成一个围栏,围栏里种有好多品种的花草,有玫瑰、有月季、有马兰花等,一年四季花开不败,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清早起来,推开窗户就能看见花园里一片郁郁葱葱,各种鲜花点缀其间,一袭馨香浸漫心脾,使人赏心悦目。
       那时我家房屋门前小花园四周环绕的是木槿花树丛,每年每到花开季节,各种颜色的木槿花竞相开放,一簇簇一丛丛千姿百态煞是好看,非常养眼夺目吸引眼球。木槿花是一种耐受力极强的小灌木,它适应生长在各种环境和土壤里,是很多住家户庭院里种植的一种常见花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绿化功能。
       木槿花的花期较长,花色艳丽繁多,每年春天时节开花,花期能一直延续到深秋,花儿形似月季玫瑰,有纯白、有淡粉红、有淡紫、有深紫红等多种颜色,花开时节满树花朵色彩斑斓,蜜蜂在花蕊上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引来蜂狂蝶舞,充满勃勃生机。木槿花花开花谢很奇特,早开晚谢是它的特性,特别是在夏季的清晨,木槿花瓣层层叠叠,花蕊沾满露滴,花儿清香四溢,散放着迷人的色彩。傍晚时分木槿花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整个花朵开始略显萎靡不振,但经过了一夜露水的滋润,在次日清晨又是花开满枝绚丽多彩,一日之间都在演绎着花开花谢的变化。
       木槿花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它的魅力和坚韧不拔的柔美个性,每一次的凋谢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绽放积蓄力量,朝朝暮暮陪伴着清晨的日出和黄昏夕阳,在季节的轮回中生生不息。
        在那个年代里,小孩子每天按部就班地去学校上学,每天放学回家早早做完家庭作业就去寻找小伙伴们玩耍,房前屋后的小花园自然而然就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一年四季孩子们都喜欢在小花园里捉迷藏做游戏,给孩子们带来无穷乐趣。特别是木槿花丛枝叶茂密,小孩子们隐藏在木槿花树丛里钻来钻去“打游击”,自然是觉得很好玩。
       那时的生态环境很好,天是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没有一丝尘埃,每年每当春暖花开,木槿花开遍枝头,门前的小花园几乎成了花的世界,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引来无数的蝴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蝶蜜蜂和昆虫在花间飞舞,孩子们有时捉蝴蝶昆虫玩耍,有时也会把盛开的木槿花朵采摘下来,用一根细线把各种颜色的花朵串连起来,并将各色花朵相间搭配串成花环,戴在颈项上很是好看。特别是在茂密的木槿花丛中,花间有很多叫花大姐的昆虫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花大姐学名叫七星瓢虫),孩子在花园里捉来许多花大姐玩耍,花大姐一旦被孩子们捉在手中,小孩子就会把花大姐放在手心上,任其在手中攀爬,这时花大姐就会轻轻展开小小的翅膀一跃而起,就像一架小飞机飞向空中,小孩子们一阵欢呼雀跃,比赛谁的花大姐飞的最高最远。
       每年到了秋天,小花园里花草枝头的叶子开始变黄了,风儿轻轻拂过枝头,一片片黄叶轻轻落在地下,仿佛给小花园铺上一层金黄色的地毯,顿时给小花园穿上了秋装。木槿花开始枯萎凋谢,并结满黑黑的果实,它的果实是椭圆形,成熟的种子呈黑褐色,果实上有许多规则的条纹,形似一个很小很小的地雷,小孩子都喜欢把它采摘下来玩耍,并且比赛谁采摘的木槿花果实更像小地雷。孩子们天真活泼的个性在小花园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洋溢着浓郁纯真的童年气息,至今回忆起来还常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绵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年自然灾害到来了。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岁月里,广大百姓的生活都很艰难,市面上物资供应非常紧缺,所有的生活物品都需要凭票证限量购买,粮食等食品更是极为匮乏,少的可怜的定量口粮无法填饱人们的肚子,许多人由于营养不良出现了浮肿,身上脚上一按就是一个深深的窝痕,医院里出现了很多由于营养不良而去就医的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医生也是拿着束手无策。
       那时不知是谁发明了一种药物兼食物的东西,那是一种用人尿培养出来的藻类,叫做“小球藻”,用小球藻加上炒糊的米糠发酵制成一种黑乎乎的物品叫“康复散”,吃在嘴里有米糠的焦糊香味,据说是可以消除浮肿补充营养,在医院里只有较为严重的浮肿病人才能开上几颗肉丸子大小的“康复散”。随着自然灾害的进一步恶化,每个人每天都在为一口食物而奔波,饥肠辘辘的肚腹迫使人想方设法寻找食物。
       人们为了填饱肚子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自救方法,家家户户纷纷将门前的小花园开辟为菜地,种上青菜、红苕、南瓜之类的蔬菜,以求得充饥果腹。自然而然房屋门前小花园里的木槿花树也就连根拔起,小花园也就在开荒种地的喧闹声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中消失了。人们纷纷用锄头铁铲宣誓着对饥饿的挑战,从野外弄来竹竿或蒿草把属于自家门前的那片小花园圈围上,以明确各自的地界范围,随后挨家挨户门前的小花园就变成了一个个小围栏。每天从清晨开始,你都会看见有人在自家门前原有的小花园里浇水施肥,整个施肥后的土地里空气中弥漫着粪便的异味。
       更有勤快的人家用竹竿撘起了架子栽上丝瓜葫芦等藤蔓植物以利于其攀爬,但更多的是挖成一畦畦的菜畦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每天浇水施肥以期盼种下的蔬菜快快生长起来,早日能够让饥饿的人们充饥,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我家门前的小花园也自然而然变成了种菜的土地,奶奶和母亲在菜地里种上了青菜和牛皮菜等蔬菜,每天勤于浇水施肥,因为这些蔬菜的生长周期特别快,能在几天的时间里就长出丰厚的叶片以供食用,虽然缺油少盐,但总比饿着肚子强。确实地来讲,小花园土地上生产的蔬菜产品等还真是能抵挡一阵饥饿,也为机车厂家属区的许多人家能平安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食品。
       人们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始终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三年自然灾害终于过去了,很快整个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人们不再为填饱肚子而去奔波,虽然当时人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好转,但也早已无心恢复门前原有的小花园,小花园也就彻底的荒芜了。
       家属区里各家各户门前开荒种地后的小花园也就沦落为一小块一小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土地,裸露着没有一点植被,晴天一阵风吹卷起尘灰,雨天自然就是一片泥泞,从此往后再也没有看见当年那么美好的小花园和木槿花。虽然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有喜爱花草的人们闲来无事,在曾经的小花园空地上栽种几株花花草草,但总是零落散乱不成气候,每每看见如此情景,不知不觉就会产生一种失落和沮丧,情景之中只剩下莫名的伤感和回忆。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曾经的历史仍还是心有余悸,在那些个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在人们记忆中留下太多的缺失和遗憾,在人们心灵深处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停不歇地前进,年复一年不知不觉转眼就已是半个多世纪时光,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迎来了新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极大提高,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为了提高和改善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人们的住房条件,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政府和企业有关部门对成都机车厂片区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开发利用,对原成都机车厂家属区的仿苏式平房进行拆除,当年房屋门前小花园留下的空地自然而然也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一栋栋林立的高楼大厦和一条条宽阔的街道,特别是在打造成都机车工业园遗址后,政府有关部门对原机车厂家属区的住房进行光彩工程改造,使整个机车厂家属区的现代化生活气息更加浓郁,充满勃勃生机。
       清晨,当阳光洒在大地上,家属区内静幽洁净的大街小巷散漫着万种风情,整齐的楼房排列通透了个性的秀美灵韵,街头巷尾一切都显得如此恬静和谐,瞬间便使你的心情融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顿时在你的心灵深处感悟到一种甜蜜和满足,你会忽然感觉到眼前的一切变得如此豁然开阔,任你在随意汇入的人流漫步中浅唱低吟。
       特别是在如今恬静闲逸的日子里,每当闲暇之余来到原成都机车厂家属区,站在人流攒动的街道上,情不自禁地就会回想起往事,当年自家门前小花园的木槿花就会浮现在脑海里,那记忆深处的木槿花还在眼前摇曳,一股怀旧依恋之情自然而然从心底油然升起,遥远的记忆也变得清晰起来,好似又回到了从前的模样,那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浓郁情感在早已淡然的心中泛起层层涟漪,让你情不自禁地去寻觅那曾经无拘无束令人感怀和依恋的日子。
       孩提时光小伙伴们天真无邪的面容也会不时地浮现在眼前,还在甜美的记忆中流连,那孩提时用心编织的木槿花环,那放飞的花大姐仿佛还在眼前飘逸,它就像一串串精美细致的青丝流苏迎风摇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震颤着你的心灵,让你颤栗不已。
       沧海桑田斗移星转,不知不觉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浸染了无痕岁月,岁月如歌挡不住褪变衰老的容颜,当年的童稚少年已是白发翁叟,人生路上的许多事情都在悄然中改变,物是人非已不是原来模样,但我心中的木槿花依然是那么纯洁,那么丰美,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花香四溢,其韵深沉如陈酿老酒,让我痴迷陶醉。正因为有当年曾经的岁月艰难,才能凸显今日时光的珍贵,正因有那份苦涩绵长的记忆,才会更加珍惜今日甜蜜美好的生活。
       曾经的木槿花永远开放在我的心里,它永远是我的依恋,它普通寻常而我心依旧!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二十四城记》外传:茅屋的记忆    康永志

       著名导演贾樟柯,曾以座落在成都东郊一环路外的成发集团公司即420厂为故事背景,用纪实和虚构的手法编导一部轰动动一时的电影《二十四城记》。
      退休前,我就在这家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供职40年,亲手加工过成千上万台飞机发动机零件,亲笔编制过发动机核心零件的工艺规程。在这里,我还租住过一处柴门朝水田、泥墻靠竹林的茅草房,并给我留下一生难忘的记忆。
       过去,在“先生产、后生活”方针指导下,企业职工住房从建厂初期就十分紧张。六七十年代正值“文革”,职工住房更加困难。这座万人大厂虽然职工宿舍区方圆几公里,有几十栋红砖楼房,但是有上万名职工和几万名家属,住房缺口一直很大。老职工三代人挤在两居室;中年职工都是两三家住一套房子,共享一个厨房、一个厕所。青年职工结婚只有按进厂年限长短,排队等分房,有的小孩两三岁还没等到分房,所以青年职工结婚都是到工厂邻近的街巷租居民狭小的平房。
       1970年8月,我和爱人登记领了结婚证 ,提前几个月就四处跑房子。当时工厂临近的居民可供出租的空房找不到了,爱人在厂职工医院工作,医院后面农民草房还有一间空着,我们通过熟人便租了下来,每月租金6元,提前交两个月租金。
       9月初,我们和当时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旅行结婚”,请20天探亲假和3天婚假,没拍结婚照,也没举办婚礼,回北京探望父母住一个月,完成终身大事。从北京回到成都,简单打扫一下租的那间草房便搬进去了。房间只有10平方米,从北京带回来的装床上用品的两个大木箱,两个单人床合并一张双人床,一个圆桌,两个木板凳,摆放屋里也不觉得拥挤。
      这处草房建造比较讲究,像北京四合院,进院有个门楼,天井方方正正,正房三间比较高大,南北厢房各两间,相对低小。我们租的是一间南厢房,前后各有一扇木门。房屋架构用圆木搭建,房脊高耸且坡度很陡,房顶用稻草苫盖,墙壁用竹片编成篱琶,两面糊上泥巴,地面是凹凸不平的泥土地,各间房舍皆无窗户,房顶上嵌几片玻璃明瓦。

       我爱唐宋诗词,在北京读书时,很早就知道成都有个杜甫草堂。六十年代初从北京学校毕业分到成都,第一个去看的就是杜甫草堂。那时草堂只有一个"少陵草堂‘’碑亭,还没重建杜甫居住的茅舍。我仔细观察我所住的草房,想象一千多年前杜甫居住的茅屋大概如此,尤其是草房屋檐很低,高个子头部可触到,联想辛弃疾《村居》词《清平乐》中有“茅檐低小”之句,更确信自己住的草房是自古传承的“标准建筑”了。
        这座茅草房院落,大门前是几片四季葱绿的菜田,常见农民劳作的身影;周围翠竹环绕,时闻鸟雀婉转啼鸣;院内古朴整洁,鸡鸭猫犬和谐相处。天晴日朗,阳光透过明瓦投下一束凊淡的光柱,爱的小窝别样温馨;夜空如洗,常有几粒星星闪烁在明瓦之上,茅舍如梦如幻,似童话世界。在洒满暖阳的冬日,端一把藤椅坐在竹下,一边读书,一边品茶,休闲之美难以言表;在风和日丽的初春,迈出房门就踏进开满金灿灿油菜花的田野,欣赏蝶飞蜂忙的大好春光。
        那个年代,在生产现代化飞机发动机工厂宿舍区旁,有这么一处草房并不扎眼。我住进草房,不仅没有寒酸的感觉,反而有几分惬意,有时还向同事“炫耀”自己住上“杜甫草堂”。每天早上,中午,晚上,我听着工厂广播站大喇叭播放的歌曲音乐,每天走出、踏进这座茅草房院落,上班下班,不亦乐呼。那一年,我还荣获工厂颁发的新机试制技术攻关二等奖。
        没过多久,此处草房用地拆迁,房东提早搬到别处,我们便搬进正房,一家享受偌大一座草房宅子,暗自窃喜。就这样,我们度过了秋天,冬天,春天。
       夏季到了,妻子隆起的腹部突现出来,我们怀着欣喜的心情,渴盼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天有不测风云。1971年6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袭来,彻底摧毁了我们的田园式生活。
       那天半夜12点多,电闪雷鸣,风狂雨骤。开始屋脊顶部有雨水滴落下来,我急忙起来拿脸盆去接。过一会儿,房顶四周都漏了。雷电越来越吓人,风雨越来越凶猛。没过多久,屋里也像下雨一样。妻子也下床了,跟我一起把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找出来接雨水。后来屋里有的漏处滴成了水线,我端盆罐往门外倒水都来不及了,地上满是泥浆,床铺已被打湿,此时,杜甫诗句“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身临其境……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天快亮时,雷电停了,风雨小了,我们便和衣上床瞇了一会儿。早晨醒来,刚要下地,我大吃一惊,屋里一片汪洋,地面上有没脚面积水,拖鞋漂到门口去了。我环视四周,发现积水是从墙脚渗透进屋里来的。我立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心急如焚:妻子预产期还有几天,怎么办啊?我半天才缓过神来,下地淌水穿上拖鞋,清除屋里积水。当看到院子里有昨夜狂风卷下来的房顶稻草,那杜甫诗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景象立刻浮现在我眼前,我热血在胸中翻涌,真想写一首《茅屋为夏风所破歌》呀!
        那天早上,我没吃饭就跑到车间,一上班就敲开了党支部的大门。屋里坐满了人,我一脸怒气地冲着书记大声说:“我住的草房进水了,你们管不管?”杨书记脸一沉,不高兴地说:“我们在开会嘛!”我愤怒地吼道:“你们开的哪家子会,我房子垮啦!”开会的人都把惊异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把门嘭地一声带上,气冲冲回家了。
       回到家,看到妻子挺个大肚子,很吃力地挪动屋里的东西,见我回来忙问结果如何,我没说什么,安慰了一下妻子,便跟她一起收拾“残局”。
       没过一会儿,车间主任带两个人来到我家,看到屋里屋外一片狼藉惨状,非常同情,说房屋年久失修,太危险了,马上找厂里研究解决房子。
       下午一上班,我接到通知,说给我一间9平方米平房,但没厨房和自来水,要自己解决。于是我马上找同学邦忙,寻找材料,搭建厨房。
       搭建厨房材料,除油毛毡可以由车间领导签字到房产科领取外,其他都是自己想办法找。车间有安装设备的水泥,但工厂大门门岗不准运出。正好当时职工都用铝锅、饭盒装米到厂里各单位自制蒸锅蒸饭,车间领导安排几个人用铝锅、饭盒在车间装上水泥邦我“偷”回家;同学又在厂里想办法,邦我把水管‘’偷‘’出来;我骑三轮车到处寻找废砖……然后五六个同学一起,白天晚上连起来干,用一天多时间就在给我的9平米平房前搭起了简易厨房。
       我们从草房搬进9平米平房的当天晚上,满头白发的杨书记跑到我家,仔细检查搭建的厨房,这摸摸,那敲敲,问我们还有啥需要,嘱咐我们注意安全。临走,我本想对杨书记说那天发脾气不对,可没说出口,只说句“谢谢啦”。事隔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几十年,杨书记早已去见马克思了……真后悔啊!这位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老革命,当时一大家人也挤在不宽裕的房子里,每月工资比我多不了二三十元,一天为一二百号职工的车间操劳,也不容易啊!
       搬进新家的第三天,我们的儿子就降生了。
       第二年,我们又搬到一间12平方米的平房,还是自己用油毛毡搭建一个厨房;八十年代初,在原12平米平房后又扩建一间同等面积的平房;九十年代初,我满半百时,我们才分到一套60平米的两室一厅一卫的单元楼房,终于结束跑外面厕所的历史,一直居住至今。
       2009年,贾樟柯和他的《二十四城记》在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杰出艺术成就金伯爵奖,而具有50年历史、为空军生产过数万台飞机发动机的420厂的土地上已“腾笼换鸟”,被华润集团取而代之。
       远望高耸入云的华润大厦和鳞次栉比的二十四城商住楼群,俯视为之抛洒一生心血和汗水的这片热土,心中不免黯然神伤。然而借用《二十四城记》片尾字幕一句话:“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我已年逾古稀,多少往事东流逝水,但无论酸甜苦辣,总想追忆咀嚼……

传承东郊工业文化·我们的记忆

老一辈的记忆中的老东郊,刻在灵魂深处的老故事,故事中有你也有我,还有共同编织的梦想。

东郊工业故事会

前往“东郊记忆”,参观工业文明博物馆,用镜头记录下工业文明的新发展。

摄影采风

一组老成都80-90年代的旧照片,唤醒居民们的回忆,之后在作家冯晖老师的引导下回忆着与“坝坝电影”“东郊足球场”“猛追湾”等等相关的老故事。

工业文明史讲座

围绕居民们的兴趣爱好举行观影活动,在丰富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从电影中得到收获。

东郊观影

一组老成都80-90年代的旧照片,唤醒居民们的回忆,之后在作家冯晖老师的引导下回忆着与“坝坝电影”“东郊足球场”“猛追湾”等等相关的老故事。

传统文化讲座——家风家训

一起了解建设者的故事,朗读歌颂建设者的诗文,感受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

诵读分享会

  “东郊工业”主题系列展览活动、传承“东郊工业”故事会、“东郊工业”口述史、邀请居民摄影采风、“东郊工业”分享会、工业文明史文化讲座、关于“东郊工业”电影,传承“东郊工业”总结会。毛边书局·桃蹊书院联合怡福社区居民一起寻根工业文明的历史记忆,让社区居民能感受到文化可以丰富生活,在怡福社区征集原刃具厂好家风成员,一起参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讲座,营造社区和谐的良好氛围。

总结活动

1

3

我们的收获

2

我们的创新

我们的愿景

  通过展览、故事会、口述史、摄影采风、分享会、文化讲座等形式把历史与现在和谐串联起来,与居民一起重回历史,温习记忆,让历史与现实相连接,让居民对生活满足、对社区满意,一起参与追忆工业文化,营造社区和谐良好氛围。

  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能为社区居民带去更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陪社区居民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其生活,为营造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文化社区、幸福社区添砖加瓦。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