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架空输配电线路杆塔新技术动态第六期

架空输配电线路杆塔新技术动态

双月刊

主办单位:架空输配电线路杆塔专家委员会

协办单位:山东省青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06

目录

卷首语                    

  数字化车间建设                                             04

10kV 线路跳闸快速复电的改进措施               08

输电铁塔腐蚀现状及防腐技术                       13

10kV 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研究                  16

塔脚焊接机器人                                             21

中国电网电压等级标志性事件发展史             24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与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1年架空输配电杆塔新技术交流高峰论坛于2021年7月6日至7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济南市工信局副局长杨福涛,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郦弘,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军、国家电网公司原总经理助理孙昕,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永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助理韩文德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架空输配电线路杆塔科研、设计、施工安装、生产运行、质量检测以及上下游原材料供应商、电工装备智慧物联相关软硬件企业及高等院校的近400名代表参加论坛。
此次论坛围绕铁塔绿色智能制造这一主题,设立了智能制造和新技术、新工艺两个平行论坛,同期发布了《输电线路铁塔技术发展报告》(智能制造篇)。相关领导和专家就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特高压工程建设、特高压工程铁塔招标技术规范、电工装备物联平台铁塔供应商数据采集与接口技术规范、杆塔三维设计与铁塔放样融合技术等架空输配电杆塔热门课题进行了讲解分析。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加强了架空输配电线路杆塔科研、设计、制造、施工、生产运行、检测认证以及上下游原材料供应商、电工装备智慧物联相关软硬件企业间的多层面技术交流,促进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为不断提高输配电杆塔科技进步、创新发展和制造质量水平以及实现铁塔绿色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The Preface
卷首语

Contents

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及常见防雷措施         26

2021年架空输配电杆塔新技术交流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04

交流期刊

数字化车间建设

数字化车间是运用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可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绿色制造等先进的生产管控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建造的信息化车间,具有精细化管控能力,是实现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的产品制造的基础。铁塔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正当其时,在智能制造的进程中,铁塔企业以打造数字化车间为抓手,逐步向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迈进。
数字化车间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单元,涉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物流管理等多个技术领域。铁塔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应了解其标准体系和建设要求。
目前,国家已建立起完整的数字化车间标准体系由一系列标准构成,其中,GB/T37393-2019《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给出了数字化车间的具体内涵、体系结构、基本要求、车间信息交互、制造运行管理数字化要求等,是指导铁塔企业进行数字化车间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基本标准,也为铁塔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05

交流期刊

摘自架空输电线路铁塔技术发展报告

数字化车间概述

数字化车间的要求

《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给出了数字化车间的定义:数字化车间是以生产对象所要求的工艺和设备为基础,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等为手段,用数据连接车间不同单元,对生产运行过程进行规划、管理、诊断和优化的实施单元。该标准所述的数字化车间主要包括生产规划、生产工艺、生产执行阶段,不包括产品设计、服务和支持等阶段。
 数字化车间涵盖产品生产过程,分为基础层和执行层。在数字化车间之外,还有企业的管理层。
       

基础层包括了数字化车间生产制造所必需的各种制造设备及生产资源。其中,制造设备承担执行生产、检验、物料运送等任务,大量采用数字化设备,可自动进行信息的采集或指令执行;生产资源是生产用到的物料、托盘、工装辅具、人、传感器等,本身不具备数字化通信能力,但可借助条码、RFID等技术进行标识,参与生产过程并通过其数字化标识与系统进行自动或半自动交互。
       

数字化车间体系结构

执行层主要包括年间计划与调度、生产物流管理、工艺执行与管理、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车间设备管理五个功能模块,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业务、活动或相关资产进行管理,实现车间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精益化及透明化。

铁塔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要点

(一)铁塔企业车间现状
综合数字化车间的要求,结合铁塔企业的实际状况,以下几个方面是铁塔企业在数字车间建设中的主要薄弱环节,也是需要突破的主要瓶颈。

1.加工装备
 目前各塔厂主要加工设备基本实现数控化。但多为单机、单工序、单一件的离散型作业。加工设备智能化程度不足,不具备上传信息能力。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极大推动了铁塔加工装备的发展,推动了数控设备、专业设备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自动生产线功能上的完善,近几年激光技术、视觉识别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激光一体化加工、在线视加工设觉检测、塔脚自动焊接装备的应用。

06

交流期刊

与数字化车间设备数字化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通信接口,生产数据自动化采集能力不足;尚不能实现与其他设备信息互通;也不能向执行层提供相关的加工信息、设备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等;生产现场可视化生产与管理能力不足;人机交互与铁塔加工需要的信息不适应;上下料自动化水平不高:智能感知、生产资源识别程度不高。生产资源的数字化,条码电子标签的读取、上传功能不足、具备扩展性。
   

07

交流期刊

2.工艺设计
因各塔厂模式不同,工艺设计数字化程度不同。部分塔厂采用三维工艺设计,对关键工序能够进行工艺路线和工艺布局仿真,能够进行加工过程的仿真和装配过程的仿真,并可以向车间提供电子化的工艺文件,下达生产现场。一些塔厂的ERP系统可以向系统提供工艺BOM.但是在工艺知识库、专家知识库的建立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工艺文件数字化的执行层面,工艺文件数字化检验层面,人机交互传输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观上人为干预因素明显。

3.信息化系统应用
多数企业的信息化主要是基于办公自动化(OA)、财务管理、人员与设备管理的MIS管理系统,部分企业使用了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等,主要用于铁塔的订单管理、材料管理、排料与发货等。
铁塔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集成度不高,MES、EMS系统应用不足的问题。此外,未建立企业级的数据中心,各管理系统数据不能直接调用,不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交互等。
 随着国网智慧物联服务平台、南网供应链统一服务平台的推进,2021年,铁塔行业信息化系统应用将进入爆发窗口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与前几年相比,都将有巨大进步。

4.仓储与物料配送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铁塔用材品种、规格不断增多,材料的性能等级、质量等级越来越多,不同工程对材料的要求不同,给塔厂仓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铁塔制造的特殊性,塔厂的材料存放较为分散,甚至众多材料露天存放,材料的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大。
目前,铁塔企业的仓储与物料配送存在智能化程度不高,堆放杂乱,查找困难等问题,造成企业仓储与物料配送成本高、效率低。

5.物料信息跟踪与追溯
目前,铁塔企业物料信息的识别、跟踪技术存在技术手段落后、管理松懈、标识内容不全、跟踪深度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色标标识仍是多数企业广泛采用的铁塔材料标识方法,这种方法既不可靠,又十分落后,不能标出铁塔材料要求的全部属性信息,也会随着材料的氧化、雨水侵蚀而模糊不清,甚至剥落;无法实现自动识别。
落后的物料信息跟踪与追溯体系严重制约铁塔企业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步伐,与当前先进的大、云、物、移、智技术不相协调。

(二)铁塔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铁塔企业在筹建数字化车间前,就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与需求,寻找自身优势与短板,明确所需功能与建设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建设。
铁塔企业在数字化车间建设中,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功能全、价格高的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车间现有的数控设备,通过“三哑(哑设备、哑岗位、哑企业)”改造,实施“两化”融合,打通企业信息“孤岛”,建立企业统一的数据采集监控中心,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换、能力协同。铁塔企业在数字化车间、智能车间建设中,不能只着眼于智能装备应用、实现设备联网,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忽略推进精益生产。对企业而言,精益生产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而智能制造是为企业实现精益生产而服务的。
在数字化车间、智能化车间的进程中,逐步实现智能制造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人变得更加重要。一方面,数字化车间建设以精益生产为指导思想,以使用者为中心,无论是机器人还是ERP、MES系统等信息化

系统,都是基于帮助人、服务于人的出发点,而不是简单地替代人、减少人。另一方面,数字化车间建设中,要以人为本,以更好地发挥人的价值为基本出发点,其关键是着力提升人员素质,提升单位人员的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用人成本、能耗、材料消耗等,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此,要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精益管理、智能制造人才,要实行跨界培养。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对电力能源的供应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用电需求加大,供电的连续性要求提高,电力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降低线路故障率,同时在故障停电时能快速恢复对用户的供电。10kV 配电网的线路故障快速复电能力对整个配电网的供电服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缓解了一部分的供电压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行多元化措施,利用新兴技术手段,提高效率。这对供电可靠性的进一步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

对 10kV 配电线路进行分析,其供电半径较长,整体 的用电负荷分布较为分散,并且深受地形、环境、天气等 相关因素的影响,如果运维管理不及时,也会使得整个系 统的运行出现严重的故障。配网线路建造初期,由于技 术、资金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线路路径不合理,有的设备较落后,供电质量偏低。红河电网 10kV 线路按供 电区域主要分为城镇线路和郊区农村线路,城镇线路主 要以电缆或架空绝缘导线作为主要的供电载体,郊区农 村线路主要以架空裸导线为主。因供电区域环境及供电半径不同,故障的发生率也有较大区别,郊区线路故障率 较高,城镇线路故障率相比于郊区线路较低。

交流期刊

08

2.1 天气等自然因素
在 10kV 配网线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线路大 多在室外修建,且以架空导线的形式居多,如果遇到雷 雨、大风、冰雪等恶劣天气,常常会出现短路、跳闸等问 题,尤其是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农村地区,其架空线路是 比较多的,如果出现雷击等情况,会使得线路中的一些设 备出现绝缘闪络、断线、避雷器击穿、台变烧毁、熔断器熔 断、引线断线等问题。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也会对线路故障 产生影响,10kV 配网线路所处的乡镇生态环境较好、植 被覆盖密集、野生动植物较多,对于线路的破坏也存在不 确定因素,如树枝断裂压在导线上。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发 生 10kV 配网线路故障的概率。 
2.2 设备缺陷
由于一些线路供电环境较差,经过长期的运行,设备 老化程度快,会出现如断路器操作机构锈蚀、隔离开关拉 不开、绝缘子破裂、绑扎线松脱、绝缘层风化等情况,都会 引起线路短路,导致断路器跳闸或线路接地故障,对于线路绝缘强度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得线路亟 需进行抢修,影响供电的可靠性。
2.3 人为因素
一方面由于 10kV 配网线路直接向用户供电,供电线路路径复杂多样且多沿公路架设,距离居民生活集聚地较近,受外力破坏的概率较大,如遇车辆冲撞、城市施工建设过程中挖断导线等造成线路故障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线路运维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线路故障停电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在实际对相关工作进行推进的过程中,局域配网线路自动化,设备处理覆盖较低,很多设备都必须经过人力资源抢修,对其故障进行排查,大大降低了线路抢修效率和复电时间。在很多不发达地区,对供电部门的管理和电路的运行管理都较为松懈,这就使得该电路部门下的人员存在专业水平不达标、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09

交流期刊

10kV 线路跳闸快速 复电的改进措施

线路运行现状

原因分析

从实际运行经验来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天 气等自然因素、设备缺陷及人为因素

3.1 结合“二分法”利用配电自动化开关快速隔离故障区段进行快速复电
(1)通过强送电快速复电。在 10kV 线路故障跳闸后,在未收到明显故障信息的情况下,采取线路强送电的方式来判断线路是否为永久性故障,如图 1 所示,当 10kV 出线 051 断路器跳闸后具备强送电条件时,对 051 断线路强送电,若强送电成功,则说明线路是瞬时性故障;若强送电不成功则说明线路是永久性故障。配电自动化断路器跳闸后,可远方遥控操作断路器进行强送电,避免人员到现场操作,缩短复电时间。

交流期刊

10

改进措施

11

交流期刊

(2)结合目前现有的“二分法”和配电自动化开关进行快速复电。10kV 线路故障跳闸后,强送电不成功,常运用“二分法”快速复电,“二分法”是指在 10kV 线路故障跳闸后故障点不明确的情况下,利用“二分点”开关进行故障隔离,获取一次性复电 50%线段的方法。复电流程如图 2 所示,断开“二分点”开关,对站内跳闸开关试送。若试送成功,则常设“二分点”开关,隔离区段线路采取分段检查、分段试送的方式恢复供电。若试送不成功,对于单辐射线路而言,组织对线路前段进行故障查找,按照分段 检查、分段试送的方式恢复供电,优先恢复主干线路送电至“二分点”开关处,正常后恢复“二分点”开关对后段线 路送电;对于环网联络线路而言,即合上联络开关,转移 线路负荷,站内跳闸开关常设“二分点”开关段线路,采取分段检查、分段试送的方式恢复供电。
对于单辐射线路而言,甲变电站 10kV 出线 051 线路为单辐射线路,051 断路器跳闸,强送电不成功之后,综合可监视信息、线路运维单位掌握信息、配抢 指挥中心汇集的工单信息,在故障点不明确的情况下,先 断开“二分点”G01 开关,将线路大致分为前段和后段。然 后对甲变电站 10kV 出线 051 断路器试送电,若送电成功,则由线路所属运维单位组织对 G01 开关后段线路进行故障查找和处理,尽快恢复供电;若送电不成功,则组织 对线路前段进行故障查找,按照分段检查、分段试送的方式恢复供电,优先恢复主干线路送电至“二分点”G01 开关 处,然后恢复“二分点”G01 开关对后段线路送电。

(3)在已建成的配电自动化线路上,当 10kV 配网线路发生故障跳闸后,根据现场运维人员汇报的故障信息,调度端可远方遥控操作断开故障区段断路器进行隔离故 障,缩短现场人员往返操作点手动操作断路器的时间,达到快速复电。
3.2 注重线路改造,消除线路缺陷
在对 10kV 配电网项目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加强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提高线路的自愈能力。注重老旧线路的改造,使得原有的线路结构得以完善,得到一个更为稳定的线路结构。进行线路绝缘化改造,架空绝缘导线与架空裸导线相比,体现了较多的优越性:一是事故率明显减少,减少了触电伤亡事故和单相接地、相间短路故障的发生概率;二是改善了树线矛盾,大量树木不必修剪砍伐;三是减少停电事故;四是架设空间缩小,释放了供电能力,同杆可多回路架设,降低了造价。通过这些办法保证了对用户的正常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在配电线路上增加分段开关,在故障排查时进行分段试送,提高故障点查找效率,实现快速复电。增加联络线路的建设,将传统的单电源点增加为多电源点,使得配电网的供电方式更加灵活,在发生线路故障或检修时实现转供,缩小停电范围。结合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来对故障点进行检测,如遥测和遥感技术,加装故障指示器,及时的进行隔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线路的日常运维工作,对老旧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和修缮,对已发现的缺陷及时进行消缺,避免因设备 缺陷造成线路的停电,影响用户供电,造成更大的损失。
3.3 加强人员管理
在公司改革和县调集约化后,人员岗位变动较大,岗 位调整后一些人员从事新的工作,班组人员配置不足、业 务不熟悉、专业技能不扎实,这间接影响了线路故障排查 及抢修所需要的时间。在当前运维人员不能短时间内增加的情况下,提高班组人员的业务素质必不可少,可从以 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专业素质的提升可以通过定期对班组人员进 行技能培训来实现,注重新兴技术的培训,特别是配电自 动化的相关知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快速适应新设备 的设备属性特点和操作方法。 
(2)加强对配网管理人员的教育,以深化其对配网重 要性的认识,如此便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配网管理 与维护工作的重视,利于进一步提高配网管理的水平。 
(3)加强民众电力相关知识宣传工作。在各个社区、 村委会、学校进行电力知识的宣传与讲解,让普通民众了 解电力相关的专业知识,知道触电的危险,以及破坏电力设施要履行的法律责任。在临近交叉路口及公路边杆塔上,喷涂反光漆,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避免发生碰撞等。

本文节选自
柴文杰,邵世俊,汤伟富,韦明.10kV线路跳闸快速复电的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2):113-115.

  输电铁塔是输电系统的重要结构装置,其可靠性对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输变电工程中的输电铁塔、变电构架服役时处于各种自然环境中,时刻经受着大气腐蚀破坏。输电铁塔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环境腐蚀,因此,开发高耐腐蚀性的输变电工程钢构件防腐材料,提高输电线路的使用寿命,降低输电铁塔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输电铁塔是输电工程建设和安装中重要的配套构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的逐步增加,近二十多年以来国输电铁塔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一般来说,在沿海地区铁塔热镀锌防锈蚀效果一般为多年,随后铁塔开始局部锈蚀,局部锈蚀会带动整塔锈蚀使锈蚀速度呈比例增长。不同时期输电铁塔加工工艺、安装和防腐维护水平的差异,致使输电铁塔现在的锈蚀情况也呈现出差异。

交流期刊

12

输电铁塔腐蚀  
现状及防腐技术

输电铁塔腐蚀现状

热浸镀锌技术

热浸镀锌方法按工件的类型分为连续热浸镀锌和批量热浸镀锌,连续热浸镀锌就是将规则形状的工件(如钢带、钢丝等)连续高速地通过锌浴获得热浸镀锌件的方法。
批量热浸镀锌是将钢结构等材料分批次浸入锌浴中来获得热浸镀锌件的方法,按助镀方式不同,批量热浸镀锌分为湿法镀锌和干法镀锌,其工艺由镀前处理、热浸镀锌及镀后处理等步骤组成。广泛应用于输电杆塔、电力金具、桥梁、建筑钢结构等领域。
     

 热浸镀锌层的形成过程主要是铁-锌金属间化合物(Γ、δ、ξ)的形成过程,在热镀锌工艺中,镀层的合金化已成为热浸镀锌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向锌浴中添加合金元素,一方面改善锌浴特性,抑制超厚镀层生长为主的Si活性钢热镀锌合金镀层体系,近年来,Q420、Q460材质的型钢用量逐年增多,且发展迅速,而这些低合金高强钢的热浸镀锌质量,尤其是外观质量,并不尽人意,易存在暗斑、色差等质量缺陷。因此重视并加强锌浴表面张力、流动性、结晶特性等液态特征的研究,是改善镀层质量重要途径之一。
    
    

常用的防腐技术

热浸锌镀层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但在一些恶劣的腐蚀环境条件下,锌层的防腐能力不足,常对其表面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常用的防护措施就是钝化处理。助镀是热浸镀锌前处理中最重要的工艺,目前热浸镀锌企业广泛采用氯化锌铵助镀液,新型助镀工艺是在传统助镀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氧氟酸或氟化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镀锌工艺装备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安全环保还存在风险。急需对传统 的热浸镀锌工艺装备、技术进行改进,以提升其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小环境 污染,实现自动上料、酸洗镀锌、自动分拣包装和环保处理等高效自动化加工能 力。为此,开展热浸镀锌成套设备环保技术和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已是一项迫切的 任务,也是输电铁塔行业镀锌车间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

13

交流期刊

热浸镀铝是将钢材或工件浸渍到熔融的铝液中,使钢材或工件表面形成铝及铝合金层的工艺方法,热浸镀铝是继热浸镀锌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防护镀层, 钢材热浸镀铝不仅具有光洁的表面和良好的耐蚀性,而且具有优良的耐H2S、Na2S等强腐蚀介质的腐蚀,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氧化、耐磨及对光和热的反射性能,热浸镀铝的钢材还具有钢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随着热浸镀铝技术的研究,热浸渗铝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超声波的引入不但缩短了热浸镀时间,而且使得复杂工件的各个部分均可以得到充分处理,为钢结构热浸镀铝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计算机模拟热浸镀铝技术开展,建立起镀层凝固组织形成以及晶体生长的模型,为热浸镀铝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交流期刊

14

热浸镀铝技术

防腐涂装技术

防腐涂料历史悠久,传统的防腐涂料品种特别多,概括起来主要有环氧防腐 漆、聚氨酯防腐漆、丙烯酸防腐漆、无机防腐漆、过氯乙烯防腐漆、氯化橡胶防  腐漆、高氯化聚乙烯防腐漆等。传统的防腐涂料体系多为溶剂型产品,随着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绿色环保型防腐涂料已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必然发展方向,其中水性防腐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型防腐涂料、辐射固化型防腐涂料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研究。

涂装方法无论是涂刷还是喷涂,施工较简便,适应性广,不受设备面积和被涂工件形状的约束,可以与其他防腐措施(如:阴极保护、金属喷涂、金属镀等)配合使用,根据防腐蚀要求不同,设计出满足条件需求的防腐蚀方法,从而获得自己需求的完善的防腐蚀系统。与其他防腐蚀技术相比,涂装涂料成本和施工费用都较低,经济性好。

常用的防腐技术

冷喷锌技术

冷喷锌是由经过原子法处理的超细锌粉、树脂以及挥发性溶剂等组成的单组分产品。其中锌层的锌含量高达96%,锌粉纯度在99.99%以上,锌粉粒度3-6μm,造就了冷喷锌镀层对钢材优异防腐蚀性能。是一种新型、长效、环保、便捷的重防腐保护方法,具有重融性、柔韧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优异的特性,是替代热浸镀锌的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三种:刷涂、空气喷涂和高压无气喷涂。
刷涂是采用特制的刷子将冷喷锌油漆均匀的涂敷在物体表面的一种手工操作方法。适用于涂刷各种形状的被涂物,工具简单,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涂膜外观、刷涂效率和涂料的使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素质。
空气喷涂是通过压缩空气冲击低压流体,使冷喷锌雾化的涂装方式。空气喷涂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维修方便,其涂装效率高,作业性好,得到的涂膜均匀美观,适宜喷涂冷喷锌涂料。
无气喷涂是冷喷锌油漆喷涂常用的技术,主要应用于重防腐、建筑等领域的高粘度涂料的喷涂,在常温下将喷涂压力控制在(8-12)MPa、喷枪口与基材距离控制在(30-35)cm 时喷涂就可取得较好的涂装效果。

15

交流期刊

交流期刊

16

10kV 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研究

鸟害是影响配电架空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10kV 配电线路鸟害故障原因,总结了现有 鸟害防治措施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基于防鸟刺和绝缘占位板的特性,提出一种改进式驱鸟绝缘占位板,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经济耐用的优点。

鸟类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筑巢过程中,鸟叼铁丝等金属飞行穿梭导线和杆塔间,容易引发相间短路故障;鸟 类通常采用树枝、羽毛或者金属丝等筑巢,如果遇上大风降雨等恶劣天气,原本绝缘的树枝、羽毛等被雨水打湿,可能出现配电线路相间短路故障,或者搭接横担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因鸟粪在绝缘子上堆积,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容易引起鸟粪污闪绝缘子沿面闪络故障;部分配电线路绝缘导线连接点存在绝缘包缠不严、绝缘护罩脱落等现象,也是造成鸟害故障的重要原因。

交流期刊

17

2.2 生物气味驱鸟器
生物气味驱鸟器利用特殊化学制剂驱逐鸟类使其远离配电杆塔。近年来,随着技术工艺的研发并不断改进,部分厂商成功制成对人畜无毒害,驱鸟效果明显的生物气味驱鸟器,磁吸式底座可以带电安装,特别是对于易搭鸟窝且清理鸟窝困难的开关杆效果显著。但这种驱鸟器气味覆盖范围有限,驱鸟范围直径约为 3m,有效期4个月左右,有的甚至时间更短,部分膏状药剂不能通过补充药剂的方式进行替换,不能重复利用,属于多次重复性投资。并且因鸟类有耐药性、不同种类的鸟分布地区特性明显,需要不断差异化定制调整新配方,试验周期较长。随着时间挥发、雨水冲刷、大风恶劣天气等驱鸟剂药效衰减明显,失效后的驱鸟器甚至为运维人员日常清除鸟窝带来阻碍。 

2.3 超声波驱鸟器
研究表明,鸟类对于 12kHz-25kHz 之间的声波无法适应,超声波驱鸟器利用频率在 20kHz 以上的超声波脉冲刺激鸟类使其感到不适,以达到驱鸟的目的。这种驱鸟器不需要停电安装,可以通过专用安装工具卡扣于配电架空导线上,因造价较高,多用于机场以解决飞机低空起飞引起的鸟击问题。鸟类对声波具有适应性,长期驱鸟效果不明显,安装超声波驱鸟器的配电线路开关上方仍有搭鸟窝迹象。为弱化鸟类对声波的适应性,部分厂家研制出可变频声波驱鸟器,使驱鸟器输出的频率不固定,长期驱鸟效果有待验证,但当声波频率变化至 16kHz-20kHz 的人耳可听见的区间范围时,因噪音较大, 多次出现扰民投诉情况。 

鸟害故障原因

鸟害防治措施

目前 10kV 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主要可以分为驱逐型和隔离型,驱逐型是驱逐鸟类停留在配电杆塔正上方,常见措施主要有风车式驱鸟器、生物气味驱鸟器、超声波驱鸟器、仿生驱鸟器、电击驱鸟器等;隔离型是通过采取隔离措施与配电杆塔关键位置进行隔离,常见措施 主要有线路设备绝缘化改造(绝缘护罩、绝缘横担、绝缘 包缠等)、绝缘占位板等。
2.1 风车式驱鸟器 风车式驱鸟器安装于配电线路横担上,采用转动和反光干扰两种方式对鸟类进行惊吓驱赶,装置以自然风为动力,支架上三个依次相隔 120°风碗内加装镜片,使鸟类在风轮转动或强光照射时受到惊吓,从而远

离配电 线路。这种驱鸟器成本低廉,目前广泛应用于10kV 配电架空线路,但是鸟类容易适应,长期防鸟性差,且需停电安装,塑料材质在户外日晒雨淋易老化,自然损坏严重。

交流期刊

18

2.4 仿生驱鸟器
仿生驱鸟器根据鸟类畏惧的天敌制作相应的动物模 型,通过对鸟类的视觉惊吓达到驱逐的目的。2018 年,湖 北供电公司针对 10kV 渔场线安装 200 余条仿真蛇 ,经验证,鸟类在线路上筑巢现象大为减少,当年没有发生因鸟巢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在一定程度上 保障了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这种驱鸟器造价低廉,但鸟类适应性较强,其鸟害防治效果长久来看并不理想。根据运维经验,部分巡视运维人员将 电死的鸟挂在易搭鸟窝的杆塔上,防鸟效果十分显著,但 这种方式较为粗暴,且因电死的鸟数量极少,难以满足鸟 害防治配电杆塔数量需求。
2.5 电击驱鸟器
电击驱鸟器使用高电压微电流方式驱鸟,直接刺痛鸟类,驱鸟而不伤鸟,防鸟效果显著。依靠疼痛感驱逐鸟类,使鸟类难以靠近,理论上具有明显的长期驱鸟效果。 但不同种类的鸟疼痛耐受程度不同,需依据地区特色差异化设置阈值,保证驱鸟效果的同时防止电伤鸟类。近年来,部分厂家以电击刺痛鸟类的理念研制出多种电击驱鸟器,并申请了相关专利,但尚未推广应用,仍需实践进 一步验证。 

交流期刊

19

现有的 10kV 配电架空线路驱鸟装置和防鸟措施不能满足鸟害防治要求,具有普适性的驱鸟器应具有可通 过绝缘操作杆带电安装、装拆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各 类配电杆型、长期驱鸟效果好等特性,且安装于配电线路 不会影响线路正常运行。 

3.1 防鸟刺
防鸟刺是输电线路上普遍应用的防鸟害装置,主要应用于防止 110kV至 500kV输电线路发生鸟粪闪络故障。防鸟刺采用多股钢绞线,一端固定,一端散开成蘑菇状,可以有效阻止大型鸟类在杆塔上活动,从而达到消除鸟粪闪络的目的。这种防鸟装置安装简单、成本低廉,但防鸟刺只能安装在相间距离较大的杆塔上,因此在配电线路上无法使用。
防鸟刺一般不具备自动收放功能,不利于常规检修工作,某些小型鸟类会依托防鸟刺筑巢,漂浮类异物缠绕防鸟刺也可能造成线路跳闸。将防鸟刺的尺寸同比例缩小,为防止小型鸟类依托配电防鸟刺筑巢,防鸟刺针状钢丝根数和长度缩小比例应根据地区鸟类特色进行差异化设置,同时配电线路电气距离较小,线路装置紧凑,应考虑其与配电线路上设备的安全距离。配电防鸟刺采用强磁固定,安装简单,无需维护,适合安装在配电线路开关杆上,经观察,开关杆上配电防鸟刺驱鸟效果显著。输电线路加装防鸟针板可以有效防止鸟害引起的线路故障,防鸟针板是防鸟刺的转化形式,分为单排防鸟刺和多排防鸟刺,针对防鸟针板影响检修作业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一种新型伸缩式防鸟针板,可根据保护面积和范围进行任意组合和连接,减小了对检修作业的影响,但仅停留在试点评估阶段,尚未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2.6 线路设备绝缘化改造
鸟害故障原因是鸟类在活动过程中或鸟巢与线路裸露的导电部分未达到安全距离要求时放电。通过在导线连接点加强绝缘包缠,对线路柱上开关、变压器加装绝缘 护罩,对铁横担进行绝缘化处理等方式,可以提升线路绝 缘化水平。即使鸟类在筑巢过程中掉落铁丝等金属,或大风降雨等恶劣天气造成树枝打湿鸟巢散落,也不会发生鸟害原因配电线路故障。 

近年来推广使用的绝缘横担新工艺、新技术,在线路 防雷、防污、防鸟害、防异物方面效果明显,绝缘横担具有更大的相地绝缘距离,能有效减少鸟类筑巢及粪便引起的相地短路闪络故障。但目前绝缘横担应用于直线杆、抱立杆型,对于更易搭建鸟窝的复杂杆型尚未应用。且绝缘横担主要用于山区配电线路防雷改造,成本较高,需结合停电检修工程进行更换,对于分散的鸟类筑巢配电杆塔 实际应用价值较低。专为配电金属横担设计的宽幅自固化绝缘化包材不受杆型的局限,可适应不同横担形状及绝缘子金属底座绝缘,可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绝缘遮蔽,常温下即可固化并可贴附于金属表面不脱落,材料本身耐老化,使用寿命长,固化后电气性能优越,且无需拆除横担,可以针对线路原有的横担进行快速改造,但是同样需进行停电处理,成本造价相对较高。

改进式驱鸟绝缘占位板

交流期刊

20

交流期刊

21

塔脚是连接塔腿与基础的重要构件,多为焊接件,其加工难点在于保证塔脚各连接件的几何尺寸、孔的位置精度、焊缝质量等。一般来讲,塔脚结构由底板、大靴板、中靴板、小靴板、加筋板等组成。铁塔行业塔脚组对主要依靠人工与专业模具来完成,焊接工作主要采用手工焊接完成。塔脚组对、焊接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工况环境差等。基于此,铁塔装备制造企业开发了专门的塔脚焊接机器人,以达到机器替代人的目的。
       

3.2 绝缘占位板
绝缘占位板为三角形或半圆环形的遮挡板,其表面光滑,通过提前占据线路杆塔的筑巢点,使鸟类筑巢时使用的树枝、铁丝等无法固定堆积,以达到配电线路鸟害防治的目的。这种驱鸟绝缘占位板采用卡扣方式进行固定,造价低、安装方便,有效防止鸟类搭窝。对于配电线路横担上有绝缘子、避雷器等设备的情况,卡扣式安装较为吃力,适用的配电杆型单一,对于易搭鸟窝的复杂配电杆型,实用性较差,部分配电杆型不具备安装条件,安装存在倾斜现象,有跑位风险,固定情况需进一步改进。
 3.3 改进式驱鸟绝缘占位板
将配电防鸟刺与传统驱鸟绝缘占位板的优点相结合,提出一种改进式驱鸟绝缘占位板,适用 于驱离在 10kV 配电线路杆塔上搭窝、驻留的小型飞鸟。 圆 形 改 进 式 驱 鸟 绝 缘 占 位 板 直 径 为 100mm, 高 为 180mm,可以放置于铁横担任意一条边;矩形改进式驱鸟 绝缘占位板长为 270mm,宽为 140mm,高为 150mm,可以 跨越放置横担的两条边。对于配电线路杆型复杂,杆上电 气设备多的情况,可依据现场实际合理组合搭配使用。 
改进式驱鸟绝缘占位板采用环氧玻璃布层压板,这 种绝缘材质高温下机械强度高,高湿下电气性能稳定性 好。经检测,环氧玻璃布层压板绝缘材质的改进式驱鸟绝 缘占位板,其垂直层向电气强度为 14.1kV/mm,平行层向 击穿电压>100kV,浸水后纵向绝缘电阻为 2.8×1014Ω、横向绝缘电阻为 5.8×1014Ω,密度为 1.9g/cm3 ,吸水性为 4.3mg,均符合标准要求。底座采用磁吸式设计,方便装 拆,不影响配电架空线路的日常检修工作。 将改进式驱鸟绝缘占位板安装于实际 10kV 配电架空线路,不会影响线路正常带电运行。可 以通过绝缘操作杆进行带电安装,可适用于各类配电杆型。
相较于传统防鸟刺,具有绝缘性,对比传统绝缘占位板,其尺寸较小、灵活性高。对于易搭鸟窝的配电杆塔,安装改进式驱鸟绝缘占位板后,杆塔上未出现搭鸟窝现象,驱鸟效果显著。因提前占据线路杆塔上筑巢点,理论上不受鸟类耐受性、适应性的制约,长期驱鸟效果好。对于易搭鸟窝且难以清除的配电线路开关,采用改进式驱鸟绝缘占位板可以有效避免鸟类在配电线路开关上方搭窝,切实减轻了巡视运维人员的鸟害防治工作压力。因未批量投产,生产成本仍有较大压缩空间,且试验样本量较少,驱鸟效果需后续进一步观察。

塔脚焊接机器人

 以塔脚焊接六轴机器人为核心,具有参数化编程功能,轨迹自适应、焊接参数自适应的特点,免去繁琐的人工示教流程,只需输入塔脚的尺寸参数,就能对各类塔脚进行焊接。具有以下特点:
(1)独创的参数化编程方案,无论塔角大小,根据工件图纸标注或实际测量结果,填写工件主要尺寸参数,然后由软件自动进行三维建模,输入10个参数,就能够自动完成塔脚的编程。
(2)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一键式启动,根据生成的焊接模型,“激光跟踪系统”开始自动扫描,通过 3D 测量手段完成所有焊缝的精确定位,并对焊接软件生成的焊接程序进行自动修正。自动完成整个塔角的焊接。
(3)数控塔角变位机,采用机器人高精度关节减速机配伺服电机驱动,定位精准快捷,3分钟完成塔脚装夹。
(4)集成多种焊接工艺参数,输入想要的焊高,就能自动匹配焊接工艺参数完成焊接。

本文节选自
杨鑫,周攀,李斌,秦硕,高爽,张派.10kV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8):109-113.

塔脚焊接六轴机器人在编程方式上有很大改进,主要有三种方式:
(1)在线编程:示教编程,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编程时间较长,一般要2个小时左右,在铁塔厂较难推广使用。 
(2)视觉扫描建模再编程:这种方式比示教编程进了一步,缩短了编程时间,这种方式正在试用。 
(3)参数化编程:无论塔角大小,只需输入10个参数,就能够自动完成塔角的编程。

未来展望

1.塔脚焊接机器人应满足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应提升装备的自适应性,解决塔脚工件种类多,差异大,需要反复编程等问题。其次,应能够达到免示教、自动纠偏、塔脚种类覆盖率高,满足等级焊缝的需求。
2.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使用
1)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提升塔脚焊接机器人的适用性。如塔脚下料、坡口加工使用专用设备,如激光切割机、钻割复合机等,提高工件精度,更好地发挥机器人焊接的作用。
2)开发专用塔脚组对设备,有二种技术路线可以选择,一是先组对,后焊接;二是边组边焊,效率更高,重点解决工件焊接变形问题。可采用机器人协同工作,一个机器人通过视觉抓取工件自动组对,另一个机器人点焊固定工件,保证工件组对一致性,提高组对质量,实现塔脚组对自动化。
              

3)使用高端的数字焊机,焊接输出稳定,大熔深、旋转电弧,焊缝成型好,质量高,满足等级焊缝的需要。
4)机器人视觉技术的应用,通过激光焊缝传感器的智能识别功能,对塔脚的来料误差、人工误差进行纠正。如:激光跟踪焊缝纠偏功能,通过焊缝识别功能调整焊接参数,对焊缝的宽、窄、深、浅变化信息自动反馈给计算机系统,并及时进行微量调整电流、电压和焊接的速度,以保证焊接质量。
3. 实现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
随着数字化车间的推进,使塔脚机器人焊接加工设备对接ERP、ME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将生产信息发送到云端,实现远程监控,实现信息化生产。
焊缝无损探伤仪连接计算机,实现自动生成焊缝质量检测报告,并可以联网上传信息,做到远程监控。实现焊缝质量检测信息互联互通。

交流期刊

交流期刊

22

23

24

中国电网电压等级标志性事件发展史

交流期刊

1954年,新中国第一条220千伏线路——松东李线投运,松东李输电线路工程于1953年7月25日破土动工,历时6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954年1月23日正式竣工。同年1月27日,线路并网输电。该线路横跨吉辽两省10个县(市),全长369.25千米,共计919基铁塔,满足丰满电厂水电外送需要,确保了辽南地区恢复和发展工业的用电。此时,世界上第一条220千伏线路已经问世31年。
 1972年,刘家峡电厂水电外送的刘天关线投入运行,这是我国第一条330千伏输电线路,刘天关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全长533千米,贯穿陕甘两省。路起自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水电站,经过陕西天水、宝鸡地区,到达眉县。沿线设有秦安、汤峪两个变电站。刘天关输电线路是我国当时输电距离最长、电压等级最高、输电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电压等级330千伏,输电能力42万千瓦。工程筹建于1969年3月,次年4月全线开工,1970年12月竣工,1972年6月16日投入运行。实现了甘肃—陕西电网互联。
1981年,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输变电工程竣工。湖北河南两省联网加强,扩大了电网容量。中国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500千伏线路的国家。          
      
2005年,我国第一条750千伏输电线路(官亭至兰州东)建成投运, 这项工程的建成投产,不仅使我国电网出现了新的电压等级,而且为今后建设特高压电网做好了人才和技术准备。

25

交流期刊

2009年,第一条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输电线路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能源基础研究和建设领域取得的世界级重大创新成果,是世界电力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10年,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先后建成投产,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直流输电电压和电流的双提升以及输电容量和送电距离的双突破。
2019年,世界首条±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昌吉—古泉)将建成投运,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首次具备在3000~5000千米范围内输送千万千瓦级电力的能力,是国际高压输电领域的重大技术跨越和重要里程碑。

26

交流期刊

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及常见防雷措施

     “雷击”就是雷雨天云层中带有大量的电荷,带电的云层形成很高的电压。当电压到达几十万伏时,就会使潮湿的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云层中的大量电荷就通过被击穿的空气这个“通道”瞬间进入大地,闪电进入大地前通过树木、建筑物和人畜就发生了雷击现象。

 输电线路遭到雷击也称为大气过电压,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种类型。雷电直接击中导线、避雷线、杆塔顶部,这种雷称为直击雷;当雷电击中线路附近地面或建筑物时,导线上感应积聚的电荷失去束缚而流动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从而击穿空气间隙跳闸,这种雷称为感应雷。
分析雷击跳闸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判断是绕击还是反击。
当雷电击中线路塔顶时,由于杆塔接地电阻很小,雷电流则沿避雷线向两侧及杆塔快速流入大地释放,雷电流通过杆塔由于阻抗,使得塔顶电位大大升高,当塔顶电位与导线之间的电位差超过该绝缘子串的冲击放电电压时,则雷电压沿绝缘子串对导线闪络放电而跳闸,这种称为反击。
当雷电绕过输电线路上方架空地线而击中某边相导线时,由于绝缘子串是杆塔耐雷水平最低的部件,因此很小的雷电流就会引发绝缘子串闪络接地跳闸,如500千伏绝缘子28片串的绕击雷电流I=24.2kA,即约25kA,220千伏绝缘子13片串的雷电流I=11.43kA,即约12kA,110千伏绝缘子7片串的I=6.76kA,即约7kA,这种雷击称为绕击。

27

交流期刊

线路遭受雷击后大部分雷电流经塔身分流入地,少量会引起塔顶电位升高后经过绝缘子串与导线闪络而发生反击。由于塔身感抗小,基础大地接触良好,塔顶电位值多数小于绝缘子串的耐受值,因此线路遭反击雷跳闸几率较小;而线路遭绕击时,导线上的雷电流只能通过绝缘子串与横担接地释放,即绝缘子串须耐受全部的雷电流能量,所以一般220千伏及以上的雷击跳闸,绝大多数为绕击雷所致。

高压输送电路故障的最大一个自然因素就是雷击,故障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整个现代电力资源的浪费。雷电活动能够产生剧烈的热电效应和磁场效应,还会产生强大的机械性破坏力造成机械的损失,在裸露旷野的高压输电线路特别容易因为这样的电磁效应造成很大的过电压危害。
目前电子设备的集成度非常高,他们被广泛地应用于整个电力调度运行的系统中。而高集成的电子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的反应非常的敏感。当输电线路被雷电击中,会由于高集成电子的敏感性产生超负荷的过电压磁波,电压礠波会沿着线路网传入变电站,使变电运行设备的介电强度下降,导致敏感设备中的感应电子器件遭到损坏;供电保护装置和监控系统会产生误动作,造成输电设备的跳闸断电.造成极大的破坏。

28

交流期刊

        雷电与地面间形成的通道电流回路电流极大,平均可达几万安培。通道直径甚微,只有几平方厘米到几十平方厘米,空气柱被烧的炽白。且雷电时的温度高达摄氏二万度以上,所以,常见的闪电颜色是白的。

1、架设避雷线
在输电线路的综合防雷保护中,架设避雷线是最常见的一种防雷措施,同时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保护手段,110-220千伏线路一般沿全线架设。避雷线为用于屏蔽相导线直接拦截雷击的架空导线,其布置方式为在基杆塔处接地,由每个档距中的量根避雷线装置组成闭合回路,并将避雷线经过一个小间隙对地绝缘,可以降低由于架设避雷线引起工作电流在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产生线路的功率损耗。
对于架设避雷线的输电线路,当输电线路受到雷击的情况时雷击电流将以避雷线装置作为通过介质而进一步流向大地,有效避免输电线路在雷击时出现过电压击穿线路绝缘的损坏。此外,架设的避雷线还能在输电线路受到雷击时有效起到分流效果,使得杆塔的电流得到有效降低,最终有效降低杆塔顶部的电位。对于架设避雷线的输电线路,其避雷线的防雷效果是与输电线路的电压成正比的,电压越高,避雷效果越好。 

常见输电线路
      防雷措施

29

交流期刊

2、降低输电线路接地电阻
降低输电线路铁塔接地电阻也是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中比较常见的防雷手段,众所周知,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和接地电阻是成反比的,通过架设避雷线与降低杆塔脚电阻两种形式的防雷措施相配合,可以使得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得到有效增强(降低雷击时输电线路的过电压作用)。在具体实施防雷过程中应根据基杆塔土壤的电导率情况最大化的降低输电线路接地电阻,使接地电阻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某有避雷线的66kV输电线路,基杆塔土壤的电导率为2000Ω·m,雷季平均雷暴日数大于40次则应维持其每基铁塔接地电阻值在30以下。如果出现接地电阻值超过规定允许范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取如表1所示的手段降低输电线路铁塔接地电阻,达到有效增强输电线路防雷能力的目的。

常见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3、增加耦合地线
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如果受条件限制难以进行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过程,此时可考虑在导线下方架设耦合地线的方式。这种防雷设计尤其适用于山区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能够有效降低雷击跳闸率。其增强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机理为增大避雷线和输电线之间的耦合系数,此外还能够使得通过杆塔的雷电电流向两侧分流,进而有效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4、装设线路型避雷器
在某些情况下,既使全线架设避雷线也有可能导致输电线路在雷击时出现线路过电压的现象发生。此时如果对输电线路进行架设线路型避雷器,避雷器能够对输电电路过电压超过一定程度的情况产生动作,雷击电流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避雷器产生的低阻抗回路流向大地,另一部分则通过避雷线流入其他铁塔,限制了线路电压的进一步升高,因而可以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此外,雷击产生的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会通过电磁感应发生耦合分量,使线路电压升高,线路与塔顶间的电位差降低,有效避免绝缘子发生闪络的情况发生。 

5、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也是一种重要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在我国66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中应用常见。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的输电线路雷击自动重合闸成功率可达75%-95%左右。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通过完成自动重合闸,可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稳定工作性能,但输电线路在受到雷击完成线路重合闸时,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性,还需对输电线路瞬时故障进行必要的检查,分析和判断雷击原因,清查出输电线路中可能存在的雷击隐患。

(文章来源于网络)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