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龙外布衣第五期

电子杂志报刊2024-05-16
1366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学生发展处
第5期  总第5期

办有意思的教育

育有情怀的人才

德育前沿 >>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恰当、适切的方法是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达成目的的关键。总的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自身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独特规定性出发,强调以文化的方式教,以适切传统文化的方式教,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和效果。从前述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在教育中如何力避知识化和形式化是个大难题,而有机融入各科又是基本要求,强调学生体验化、情境化学习以及教师的身教即人格化教育,可以说是基本的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具体学科的教育,亲其师与信其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应该是高度统一的。同时,"第二个结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而且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也是我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启示我们要从"契合是前提、互补是基础、融贯是途径、成就是结果"的逻辑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重点并据此组织教学。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将成为相关学者、教研人员进行攻关的重要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不仅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特别是其中的"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的要求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点不是孤

文/沈湘平

02

德育前沿

孤立、偶然的。2014年他就指出过:"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此外,这一提法本身就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处,《周易·系辞上》中谈到"道"时就说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一)学生和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外在的关系,而是具有内在性的方面

任何自觉的社会行动都蕴含着特定的问题意识或前提假设。当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很多人看来其实包含着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性认识:传统文化对每个人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外在的,如果不加强教育,我们的传统就断裂了。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传承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此意义上,传统文化已经从经验变为先验,从一种自觉的构建与遵循积淀为一种本能的文化心理结构。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在有形、可见的层面受到过重大冲击,甚至让人觉得已经断裂。但其实作为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并发挥着恒常的作用。正如余英时先生所指出的:"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并没有完全离我们而去,不过是存在于一种模糊笼统的状态之中""始终处于'日用而不知'的情况之中""中国人一般对人、对事、处世、接物的方式,暗中依然有中国价值系统在操作主持"。这种形态的传统文化和其他形态相比,具有更直接的、鲜活的生命实践特征,是传统文化的人格化存在。《论语》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生活中我们能够遇到许许多多并未学习过传统文化但展现出的正是传统美德的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日用而不觉"的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学生和传统文化

深刻领悟传统文化"日用而不觉"的特性,能给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带来重要启示。 

03

德育前沿

不是一种外在关系,而是一种内在关系。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使“日用而不觉”的君子之道能够大道其昌

传统文化有"日用而不觉"的存在形态,中小学生与传统文化不是完全外在而是存在内在关系的维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育,而是意味着一种教育观念、方法的改变。首先意味着传统文化教育不全是把孩子们脑中、心中本没有的东西灌输、移植进去,更基础的是要将其本有的东西擦亮、发扬光大。这里事实上涉及一个对"习"和"性"关系的理解问题。在当下教育中,我们都很重视"习"的养成,这没错。但是对"性"的光大却重视不够。国学大师马一浮甚至认为,重视性还是习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别所在。我们知道,孟子早就指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便是仁义礼智的四善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且不论这种先验之"端"本身是经验积淀的结果,单说这些"端"之所以没有发扬光大,根本原因在于"弗思",故日用而不知——整个传统文化也曾因为这种"弗思""不知""不觉"而正在逝去,"故君子之道鲜矣"!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自觉地"思",启动学生的"思"和自我觉知,使日用而不觉的君子之道能发扬光大。所谓"大学"之道,首先就在于"明明德",也就是要光大学生本来就有的德性——此即佛家所谓"自性具足"。 

(三)功用重点

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是公认的传统文化教育原则,不过目前更多被理解为一种呈现方式和教学方法。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从选材这一供给侧就要更加重视"日用"的问题。既然道就在百姓日用而不觉之中,学生也有日用而不觉的内在之"端",就应该更多选择体现日用、日常场景的传统文化素材,让学生有强烈的带入感,从而找到共情、觉悟之机。因为是日用、日常,学生就不会觉得高不可攀。毕竟纵使历史千回百折、学术高深莫测,而此前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彼此相通的。陆九渊说:"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

04

德育前沿

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例如,孟子"孺子入井"的典故,因为取自日常,如今读来孩子们都会产生深刻共鸣。这就启示我们,要提供恰当的材料,接驳学生的善端,文以载道,春风化雨,让学生体会什么叫"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王阳明《别诸生》),让学生觉得"圣人与我同类",圣人所讲的那些道理、所体现的情怀、情趣,不过是"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然后体会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的愉悦与成效。(《孟子·告子上》) 

(四)传统文化教育要给学生留下自我澄明的足够空间 

在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怕"传不下去""断裂"的焦虑,因而带来"恶补"心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唯恐不全面、周到,害怕学生不学、学不好、跑偏,于是进行全方位的"微操",处处给出具体的标准答案。忘了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属性,恰恰在于要调动学习者的生命体验,而不是简单地学习知识;忘了学生不仅可以从身边人日用而不觉中印证而且可以从自己的日常日用中体会传统文化之道,而不是全靠外在的灌输。教育者要做的是提供比较恰当的素材,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适当的引导,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摸索、探索,这样学生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感触,进而得以领悟自明,明心见性,既洞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又能知行合一地个性化践行所思所悟,并收获到难得的内心愉悦与幸福。正如朱熹所说:"读书只是第二义的事",重要的是以此为机"切己体验""向自家身上讨道理"。(《朱子语类》)否则,干预过多,像其他课程一样将其标准化、任务化,给学生的感受就会像林黛玉的《葬花吟》所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结果只会挫伤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的可能导致逆反,那就真是适得其反了。 
总之,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和领悟日用而不觉的论述,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性出发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果真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来源:《中国德育2024年第1期》)

05

德育活动

用心用智,稳稳Hold住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如何有效管理班级?这就需要班主任拥有独特的管理智慧。2024年3月19日上午,我校一学部全体班主任共聚C5会议室,参加"布衣论坛"第三讲《用心用智,稳稳Hold住班级管理》, 共享班级管理良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论坛伊始,由周春美老师带来《从"用力"走向"用心"》分享。周春美老师紧紧围绕三个关键字"勤"、"严"、"细",结合"及早发现并干预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有堵有疏"、"宽严并济,引导学生勇敢承担犯错后果"、"发现孩子闪光点,多向

向家长做正面反馈"这三个案例,展开了带班心得体会分享。作为班主任,手脚要勤,勤跑教室、多接触学生。"勤"是前提,能观察班级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严"是保障,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细"指细致,和家长做好沟通才能发挥教育合力。春美老师的分享层层递进,三则具体案例饱含着教育智慧,点点滴滴引人深思。

接着,李慧粉老师带来《"2+3+2":让班级管理更从容》分享。慧粉老师首先反思自己在带班三年过程中的不同尝试与效果:由"嗓门压制"到"奖品吸引",再到重视"说到做到",吸引学生关注焦点。从中提炼出班级常规管理的一些捷径:一,树

06

德育活动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借力求法以提升自我,话要三思而后说,说到要做到,凡事预则立,开学时提前列清单做准备,就能少走弯路;二,抓住三个常规养成关键期,辛苦一个月,轻松半学期;三,用好班级管理的左膀右臂——班干部,制定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奖惩方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惩罚也要分门别类,尤为细致。对于新手班主任来说,可操作性极强,助其成长,大有裨益。

会议尾声,学生发展处杨陈晓主任以《为儿童而出发》为主题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杨主任分享了三则小故事:第一则"宇航员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牢记"为什么而出发",不忘教育初心,怀着敬畏生命的态度对待学生;第二则"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将其迁移至班级管理中,低学段老师要"防患于未然",扎实做好常规;第三则"豆皮分开的妙招",巧借学生力量间接影响家长,团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取得家长认可。三则故事虽短小,道理却朴实:有付出就有回报。
本次论坛围绕班级管理,旨在帮助每一位班主任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有规划、有目标、有行动"。希望各位班主任能"心"换"心",用心做好班级管理,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教育温度,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成为一种享受,同时收获更多的职业幸福。(文/陈会会 图/黄晓婷)

07

德育活动

第四周星级文明班

08

教育叙事

书香小角落,德育大天地

文/邓瀛珏

作为老班,我这个救火员也只能在每次上语文课的前几分钟突击班级,抓获一两个"抱头鼠窜"分子,拣获一地没贴标签的衣服和垃圾。"举手之劳"只适用于某几个特别勤快听话的孩子,其他的人宁可做"眼不见为净"的大多数,也不愿意低头把自己脚下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只会寻思着什么时候,趁旁边人不备,踢到他的脚下可就万事大吉啦!我在班级里开了多次严肃的班会,历数"讲文明,讲卫生"的必要性,强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责任担当,底下的娃儿们也只是睁着无辜的

五年级八班是名副其实的"七零八落"班,一到下课,全是不知何处飞来的小纸条和垃圾袋,横七竖八的水壶倒在书包柜里,走廊的间隙还时不时能撞见几只在地上蠕动的嬉笑的小小子。每当值日生来我们班检查卫生,总是皱着眉头进,捏着鼻子出。

  • 香港中文大学
  • 硕士研究生
  •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 区班主任论坛PK赛一等奖

的大眼睛端端正正坐好,点头如捣蒜,等下课后便做鸟兽散,丢垃圾搞破坏的"罪魁祸首"隐匿得无影无踪,只留给老师和卫生委员一地鸡毛。

就算班主任老师常驻班级,也没有通天法眼盯住每一个卫生死角,怎么办?正当我坐在讲台前一筹莫展时,依依同学静静读书的样子映入了我的眼帘。尽管下课时分教室里有孩子在打闹,在聊天,但依然有几个娃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着一本书如饥似渴地看着,周围的喧嚣似乎是另一个

09

教育叙事

个世界。渐渐,有几个正在嬉笑的孩子也悄悄地跑了过来,好奇地看着依依手上的书本,停下了脚步。看着教室后排扭打成一团的小男生,我突生一计:既然这些男孩子这么爱坐在地上,为什么不把教室后面直接改造成一个图书角呢?

铺上垫子,立上书架,说干就干。我在淘宝上精心挑选了一款旋转书架,站得稳,高度适宜,也符合我班孩子们喜欢翻动的天性。 再准备一张钝角小方桌,几个蒲团,一方地垫,教室后门位置就给安排得满满当当了。我鼓励孩子们自己把不需要的书本捐到图书角,又另外购置了一些装帧漂亮的书籍,像是《给孩子们看的山海经》啦,《古诗词课》啦,《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啦等等,这些好看的书本果然立即吸引住了班级"躁动分子"的眼球,他们一下课便蜂拥到最后一排:"我要看这本书!""哎呀别抢了封面要掉了!"仅仅过了一个大课间,我哭笑不得地发现,我的书少了一半了。
"谁能管理好图书角?老师想选聘两位小小图书管理员,有人想竞选吗?""我来!""我来!"教室里顿时竖起了小手的森林。我清了清嗓子:"既然这么多同学想选聘,那么大家准备准备自己的竞选词,想想应该怎样管理好图书角,怎样让图书们不再'流离失所',演讲时间三分钟!"孩子们眼睛里的火花闪烁着,认认真真地思考着,小小声练习着自己的台词。终于,依依和另一位男同学龙龙凭借着条理清晰、神情恳切赢得了大家的选票,被正式聘为小小图书管理员。
一天之后,我看到依依拿来了一本封皮写着"五八班玉汝中队"的大本子,认认真真记载着每本书的名字、借阅人和借阅日期。而龙龙则负责每到课间就来到书架前,像一个小小指挥员一样有条不紊地指导着大家借阅与还书。教室后面的地垫与小桌子成为了班级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那些男孩还是爱坐在地上,不过,现在他们每人手里都有了一本书,即使是想和其他同学讨论书中情节,也再不会用

10

教育叙事

用那种尖锐的笑声打断同桌的阅读,他们的动作似乎都在书香的浸润下变得轻柔了许多。

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我惊喜地发现,教室里的垃圾少了不少。即使是有孩子无意将纸屑踢到了地垫边缘,也马上会有坐在此处的读书娃将它随手捡起,揣进裤兜里,再扔进垃圾桶,好像生怕弄脏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一个小小的图书角,改变了教室的生态环境,谁能说这不是班级处处有德育呢?

点评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最初的五(8)班,是名副其实的“七零八落”班,小纸条、垃圾袋、没有标签的衣物散落在教室各处,课间追逐打闹嬉戏尖叫此起彼伏,批评教育、主题班会,责任引导均不见效,令老师头疼不已。一筹莫展之际,一个课间静静读书的身影映入了班主任瀛珏老师的眼中,身为语文老师的她,敏锐地感受到书香浸润的力量。于是在班级设立温馨书香角落,蒲团、地垫、钝角小方桌、旋转书架摆上,配上有意思的书籍,同学们很快就被这方书香小天地吸引了。慢慢地、慢慢地,垃圾少了,追逐打闹嬉戏尖叫声没了,同学们在书香的浸润下变得轻柔了。
德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口头说教的德育效果微乎其微。瀛珏老师巧用书香小角落,在班级营造了一方德育大天地,让班级风貌大转变。若你也正为班级某一问题而苦恼,不防也学着转换思路,说不定就柳暗花明了。有道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孟利娟)

11

德育策略

如何准确定位每一个班干部职责?

文/覃丽兰 
湖南省怀化市铁路一中特级教师

班级管理模式定位  

每接手新班,我总会自问:1.要带出什么样的学生?2.要带出什么样的班级?3.班级建设目标的关键词是什么?4.达成这些目标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5.用什么样的团队来帮助我做这些事情?我的答案是,希望我的学生头脑敏捷,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心态阳光。班级则应是信仰明确、追求一致、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团队。关键词定为"勤学、善思、高雅、自强、共兴":勤学代表积极态度与不断超越;善思则是勤于动脑、持续追问的习惯;高雅是举止得体、知书达理的气质;自强是不依赖他人的精神追求;共兴则是团队协作、高效双赢的特征。

《论语》有言:"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正是我们理想的班级建设。我知道许多老师与我有着同样的梦想,但实际操作中,为何效果不同?答案在于团队效能。高效团队与低效团队的区别,在于高效团队清楚每天的任务与目标,保持坚韧务实的工作态度,避免无谓的空想。相反,低效团队则常常迷失在想象与计划中,缺乏实际行动。这正是我思考的第五个问题——"用什么样的团队来帮助我做这些事情?"明确团队所需的干部类型,并确保他们清楚自己的职责,随时知道应该做什么,这是构建高效团队的必经之路。

于是,我的第一步是——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这是一个班主任带班理念的具体折射,有什么样的民主政治追求,就会在自己班上采取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我们班上,我通常采取的是"三级立体管理机制":

一级管理——三权分治。这是我们班民主政治生活的基础,班上建立立法会、班委会、监督部等三个立法、行政、监督法

12

德育策略

监督法规的管理部门,宏观驾控我们班级;

学生自身能力定位

二级管理——团队合作学习制,创建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础的、人人参与的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从个人层面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问题;
三级管理——家校一体辐射式制,创建紧密的家校同盟、共同为孩子成长服务的联系机制,解决学生的环境影响和教育问题。
在这"三级管理"中,我重点要说的是"三权分治",这是我们班的民主政治生活基础,三个不同部门,分别代表了我们班级民主管理的三个方面:

立法委代表的是同学们的整体意志,班级共同愿望。他们的职责是在建班之初,征集同学们的班级愿景和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出台我们班的班规。班规制定完之后,他们负责搜集整理班规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搜集整理同学们实践的意见,对于班规中不完善的地方,出台合乎我们班级实际的"司法解释",用以弥补班规的不足。这是我们班的最高权利机构。
班委会是我们班的日常事务协调、管理、服务部门,是把同学们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具体实施机构,他们接受全班班主任的指导,代表全班同学开展工作。
监督部是我们班的纠错部门,也是对班委会和普通学生的监督部门,干部玩忽职守、学生自我要求不严,甚至包括作风教育辅导、学生形象建设,都在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此监督部非彼监督部,我班的监督部门还要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提出好的整改方向,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做正面引导。所以,同学们给他们一个外号,叫"形象塑造大使",我觉得很好。
三个部门独立开展工作,互不干预,从班级最高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解决了我们班的宏观管理模式的建设问题。

13

德育策略

当我确定好班级的管理模式之后,就需要孩子们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自身定位,以便一个萝卜一个坑,安排好我们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教育的公平,不仅仅是地区间的公平,还包括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公平的锻炼。我们班的学生干部,不是少数精英的表演,而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行社会模拟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班级找到发光的位置。
首先,我将"三权分治"制度告知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亦是如此。经过征求同学们意见,老师慎重考虑思考,决定在我们班采取三权分立的管理制度,由立法部、班委会、监督部三个部门联合进行班级管理。"
立法部?学生非常新奇。"班级就是一个小型社会,要想班级脱离老师的权威管理做到以法治班,就需要有立法部门。"学生一听,觉着有意思。那立法部门做些什么呢?"就是班级各项制度的规定和出台,组织每月一次对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常规民主评议,同时对小组和个人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相当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学生一阵惊讶,不由惊呼"哇,级别真高。"于是有几个学生跃跃欲试,准备报名尝试这一崇高的职位。
"什么是监督部门?监督部门就相当于司法部门,立法部是有法可依,那监督部就是执法必严。当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这班主任也不例外。"学生一听,又乐了。从幼儿园到初中,向来只有老师处罚学生的,现在监督部还要监督惩戒班主任的违规行为,于是大家顿时感觉到监督部门的责任重大。
"班委会呢,可不像初中的班干部管你们,而是竭诚为班级同学服务。就相当于国务院,主持组织班级的常规工作。"
等我将这三个部门的特点大体做介绍之后,学生们刚刚才笑过,马上变得严肃了。你想想立法部相当于人大委员会,代表全班同学意愿制定班规;监督部,相当于司法部,监督班规实施情况;班委会,就好像是国务院,主持组织班级的常规工作。一个班俨然成了一个国家,学生深感这其中的分量,自然不再像我介绍时的新鲜好奇,而是多了一份庄重

14

德育策略

重多了一份担当。然后我继续说道,班级管理是锻炼大家的能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个同学都要为班级做些什么,所以,在这个家庭里,没有游手好闲者,也没有只享受权利没尽义务的特殊人物,每个人都要找一份事情做。大家在参与班级建设之前,要清醒地想好四个问题:在这个班上我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我会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选择什么事情开始做?有些学生悄悄地说:"老师,我以前没有做过干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只要有为同学服务的热情,经验不足不是问题。不要担心没有做过班干,怕做不好,谁都有第一次,班级会为每一个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我要求学生每个人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列出来,把自己能做的、可以做好的写出来,每个人对自己做一个准确定位,以便后面的干部竞聘。

干部竞聘模式定位

第二天,我利用班会课,非常正规地进行了选举。"首先请愿意担任立法部长一职的同学发表竞聘演说。"杨雨大大方方在黑板中央写下自己的大名,"我以前没有担任过什么班干职务,但是我有热情,我愿意挑战自己,为全班同学竭诚服务。如果大家投我一票,我上任后,将为我班量身打造班级规章制度,让制度为我班保驾护航。希望大家支持我!"其他同学也毫不示弱,有的给出承诺,有的规划美好法治蓝图,四名同学竞聘这一职位。最终大家被杨雨的真诚热情打动,于是在热烈的掌声中杨雨竞聘担任立法部部长一职。她马上履行职责,由立法部长主持班长和监督部长的竞聘选举。接着,班长协助立法部长选出了学习部长、劳卫部长、生活部长、文宣部长、体育部长等。通过这一次选举,我告诉班上学生:今后我们班的干部产生,就用这种模式,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地竞选。这就从干部产生机制上,确定了我们班干部竞选模式。

干部职责定位

15

德育策略

干部确定之后,我要求他们用民主集中的方式,先个别酝酿,独立开发自己岗位职务,然后集体协商,互相参考评价,确定每个干部的工作岗位职责。立法部长的队伍拉得最快,他们对于自己的职责也是商谈得最早,利用课间,拟定出了职责范畴:1.制定班纪班规;2.与时俱进,及时进行班纪班规的修订;3.民主评议班干部和班主任的工作。

各个部门也出台了职责:

班长
1.严格执行《班规》,管理班级工作;2.负责安排值日,抓班级纪律,领导其他班委开展工作;3.每周向全班做一次总结,平时代表全班同学向班主任反映情况;4.班主任不在时,代行班主任职权。
行政组长,直接由班长管理。
组长职责
负责维持本组课堂纪律,按时收交本组作业,认真组织本组清洁扫除,搞好各项活动。若有失职,向全班做书面检查,直至撤职,组织管理好各学科组长做好学科辅导。
学习部
1.负责组织各类学习交流活动;2.督促学习部各学科班长的工作。
学科班长
1.每天及时把作业交到老师办公室,把未交者名单交给学习委员,协助老师做好相关辅助工作;2.带领高效学习研究小组解决其相应学科的问题,组织交流学习的问题,组织交流学习心得。3.语文、英语班长带领同学们诵读和安排早自习内容。
劳卫部
1.负责班级卫生劳动工作安排、检查和评比,2.负责组织同学到外班参观学习相关经验。
生活部
1.负责管理教室的电灯等其他电器;2.在生活方面为同学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3.负责班费管理,且每月向同学们汇报一次。4.加强寄宿生就寝就餐管理工作;

16

德育策略

文宣部
1.积极组织各种文娱活动;2.组织黑板报编写工作;3.组织编辑班级日报。(若有失职,处罚同上)
健身部
1.负责早操和体育课管理;2.记载体育课违纪情况;3.组织并监督课间操与罚跑。
监督部
监督各部门工作是否认真到位,监督班主任工作,对违纪同学拟定惩戒单,做到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建议弹性惩戒)

利用班会课各个部门将自己的职责向全班征集意见。既然要民主,那就得正儿八经像个民主样,马上有学生质疑:各班干如果没有履行好职责,怎么处罚?唐璇说:"国外官员在任职期间工作有过失,多引咎辞职。"马上,方琦站起来:"如果一犯错,就引咎辞职,谁来继续为大家服务。犯错难免,何况错有大小,是不是根据犯错的轻重和次数做一个限定,譬如,劳卫委员没有合理安排劳动,出现垃圾没倾倒现象,是不是可以扣除一定的积分。"方琦的意见大家觉着合理,都赞同。"扣除多少,就扣2分吧,班干为大家服务也不容易,作为班级干部考核指标用。"经过大家商量,最终制定出了班干失职法则:1.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一次,扣除班干表现积分2分;2.三次以上不履行职责,写出书面检查,并勒令改正;3.造成班级声誉损失的,予以全班致歉,扣除班干表现积分5分,换任其他工作。部员失职,部长谈话;部长失职,立法部长和监督部长联合谈话;情节严重的,班主任谈话。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就将班干部职责监督落实到位了。
以上就是我的"四个定位",它让每一个干部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分工越具体,干部的独立操作意识和能力就越强,工作效率就越高。(来源:星教师)

17

看见文化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编者按:在冉兰老师的指导下,八(7)班张璐同学以王玮玮老师为写作对象的文章《晒晒我们班的“牛人”》发表于《初中同步作文》,现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的难题自然使考完后的班级一片鬼哭狼嚎,最后一道压轴几乎覆灭了全班,草稿纸上一遍又一遍的演算始终无解。

王玮玮老师,人赠外号"玮姐",乃七七班牛人也。

文/八(7)班 张璐

张璐

王玮玮

一、一窍就通的压轴题

且不说玮姐在学校的地位,也不说玮姐所取得的无数荣誉,单是凭那凭她那高超的数学逻辑和讲述能力,班上就有数不完的钦佩者暗暗佩服玮姐,我自然是其中一位。
上周周四下午,班上迎来悲催的数学周测。一如既往的

周五,玮姐以及其伟大的形象出现在数学课上,开始讲那道压轴题。
玮姐讲题,永远只需两样东西:一只白粉笔和一条清晰的思路。无需工具,无需废话。随着题目真相的一步步水落石出,我们愈发听得聚精会神——可是,就在离答案还有关键一步时,玮姐突然闭了嘴,两眼笑盈盈地看着我们,好像在说:"我都讲这么多了,你们仔细想,看看能不能想出正确答案……"
全班在霎那间安静——
玮姐又用手指了指图上两条线,笑颜不改,似乎很迫切的希望我们大声说

18

看见文化

说出那个正确答案。"什么啊?没懂……"班上质疑声四起,但随即恍然大悟的"噢"声立刻冲击了质疑声。"啥东西啊,就我没听懂……诶?等等……噢——"。
       班里回荡起惊叹声,对玮姐的崇拜之情弥漫了整个教室,直至下课还意犹未尽……

前面说了,数学老师人赠外号"玮姐"。这个外号可不是同学们在背地里喊的,而是一种直接又亲切的称呼:"玮姐,这题是不是要用勾股解决呀?""玮姐,我好崇拜你啊玮姐!"……不难看出,玮姐的同学缘不是一般的好。
因受欢迎,玮姐不久就拥有了一款专属游戏"玮姐跑酷"。这款游戏是班上一位编程爱好者小颜同学开发的,他以高超的编程技术逼真地还原了玮姐与教学楼的模型,又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为二维玮姐的上班之路设置了重重机关,惊喜不断。
仅开发后的短短一天,"玮姐跑酷"便迅速风靡全班。直至现在,"玮姐跑酷"游戏平台已有将近两百多玩家接触了这款游戏,通过跑酷认识玮姐,通过游戏反映同学们对玮姐的敬爱。能把同学缘处得这么好的老师,真的很厉害!

二、“玮姐跑酷”的开发

三、以抗议维权

每周一早上,迎接同学们的便是来不及换礼服的体育大课间。由于学校时间调整不当,着装问题愈发严重。许多同学不得不穿礼服做大课间。
玮姐把一切看在眼里,为了给同学争取时间换衣服,竟直接向校领导大胆反馈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其他人所没有的不畏强权的精神,也是同学们公认玮姐最牛的地方。终于,在玮姐的调节下,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玮姐的精神,从此流传在全年级,无一人不为之打动。“你把学生放心里,学生把你高高举起”。
玮姐的“牛”点点滴滴,汇聚成一缕微光,凭借着这样一缕光,我渐渐看清了前方的漫漫长路。
(指导老师 冉兰)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