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
学·思·行
学而思之/思而行之/行而知之
卷首语/preface
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
值得我们感动
值得我们留恋
值得我们传颂
好故事——社会道德的晴雨表
好记者——忠诚职业的新闻人
记载生活
焐热人心
字里行间流淌着
有爱 有情 有义 有苦 有乐
挣扎过 彷徨过 努力过 拼搏过
最终
理想战胜了动摇
信念超越了欲望
陈炜琳
本期《学·思·行》编委会
主任委员
委员
执行主编
编辑
文字编辑
执行编辑
:
:
:
:
:
:
苏铁军
甄利建
易雁翎
欧阳宅光
杨立斌
杨海昕
李 林
邱立业
丁莹
张必洋
吕小苗
孙巧灵
山花烂漫 双鬓染霜
每一个新闻人一定会感激曾经走过的路
曾经见过的事
曾经遇过的人
致敬那个年轻时的自己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所学所思
LEARNING AND THINKING
如何做好记者 怎样讲好故事?2023年,宝安融媒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系列活动。11月8日,“十佳征文”“十佳记者”脱颖而出。在此,我们对在征文中取得一、二、三等奖的文章进行展示,以飨读者。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在今年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中,我演讲的题目是《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讲述了一位贵州农村小伙-孙小军:9岁因病截肢,长大后读博士,来深圳创业,给自己造了一条腿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是我2021年的时候,在《了不起的科技》节目中采访过的一位嘉宾,那时他的产品(智能假肢)还处于研发阶段。但现在,他研发出来的产品不仅突破了欧洲技术垄断,多次获得国际大奖,而且还从深圳走向了国际。
践行“四力” 讲好故事
播发部 龙士华
图为龙士华(左)在两会现场对代表委员进行采访。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之所以,以孙小军的故事为演讲题材,是因为他的经历让我真实地看到梦想的力量、感受到梦都深圳是如何为追梦人成就梦想的!孙小军的故事,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这座城市先行示范、敢闯敢试的生动写照!
比赛结束之后,我结合四力,给自己做了一个复盘。
先走出去赢一半。刚来台里的时候,我很迷茫,没有定位,没有方向,像是独自在暗夜里摸索,也曾因为找不到发力点而沮丧。但我知道只有动起来才有机会和希望,总比原地站着强。一开始对“新闻创优”完全陌生,虽无从下手,但架不住鼻子下面就是嘴,多番请教多番学习,总算大概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既然暂时写不出来,那就先想方设法去找采访对象,有了采访渠道,再去邀请前辈合作。工作一年多,在保证常规直播、采访工作不耽误的前提下,竟也主动出了两个作品:《感动2020:赴“荆”斩疾——记深圳第四批援鄂医疗队》、《致敬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走近词作家蒋开儒》,算是自己新闻生涯的一小步。
练好慧眼识新闻。去年世界杯,我关注到宝安本土有两家科技企业参与到卡塔尔世界杯的场馆建设中,其中一家是前年我在科技节目中采访过的,我当即再次与他们联系,经过沟通,他们当时在卡塔尔世界杯现场的技术负责人愿意接受线上采访,等到约定的采访时间,我进入线上会议室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次广东省媒体的群访,因为想要采访他们的媒体很多,加上时差问题,被采访嘉宾精力有限,只能安排线上群访。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当时,看到省媒、市媒以及某知名纸媒也在线上时,我稍微有些紧张了,这么多优秀同行,我可不想露怯啊!这时,会议主持人说:“请咱们本地媒体-宝安融媒的记者先来采访”,内心忐忑了2秒钟,立马拿出“专业范”来,自己主动找的活儿跪着也得干完!好在之前算是做了充足的功课,每一个提问都问在了关键处,嘉宾回答的酣畅淋漓,我记录的也十分愉快。
后来,我和同事进一步挖掘世界杯新闻线索,采访为世界杯赛场提供科技支撑的宝安科技企业,通过海报+公众号+广播直播连线的新媒体形式对世界杯现场的宝安“智造”进行全面报道,我们的报道也得到了央视同行的关注,并希望通过我们联系到嘉宾。另外,我们基于这些素材创作的《“深圳智造”闪耀世界杯》广播短消息报道获得了2022年深圳新闻奖。
多思多想现真知。工作2年多后,我想尝试做一档科技节目,于是,通过“方案策划、提纲设置、嘉宾邀请”等前期工作的筹备,创办了FM104.3广播节目《了不起的科技》,节目立足宝安,辐射湾区,充分挖掘科创资源,旨在以“前沿科技”讲述宝安故事。我自主对接、采访了多位科技工作者,并凭借两年来连续多次采访无障碍科技领域的工作者们形成的采访资料,创作出了今年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该节目现分别与宝安区委宣传部、宝安区科协开展宣传合作。《了不起的科技》也曾在2022年作为宝安区科普示范活动登上国家级科普平台-科普中国。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我也尝试以线上节目为依托,积极开展线下科普活动宣传报道。曾报道 “宝安区科普月启动仪式”“宝安中学外国语学校科普讲座”、“乡村振兴-驻上坪镇工作队科普进校园进乡村系列活动”等新闻;尝试以新媒体形式开展宣传报道,曾在高交会期间,与同事合作拍摄《寻“宝”高交会》系列短视频,通过展会现场的亲身体验,带领受众身临其境感受高科技盛宴;主动对接其他部门,聚焦宝安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同创作出《手把手教你开飞机》等科普短视频,收获不错反响。
撸起袖子就是写。为什么报名“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答案是,我想给自己这些年的工作做一次检验。我是先报名参赛,再考虑题材、人物的。报名后,我在脑海当中搜索采访过的嘉宾们,他们的形象和故事一一浮现,每每回味与嘉宾们的交谈,我总能从中汲取到人性光辉的力量。终于,在我大脑的素材库里,孙小军穿着自主研发的智能假肢走进我们直播间的画面再次出现,对,就是他了!
在写孙小军之前,我以“人工大数据”的模式在全网搜集与他相关的信息,甚至连他17年前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新闻都找了出来。带着全新整理的资料和采访提纲,我再次联系他,希望可以深度专访,他那时虽然在国外出差,但也特地抽出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线上接受了专访。
采访过他的媒体有很多,从央视到地方媒体以及一些海外主流媒体,但唯独在这次采访中,他说,也许是自己的独特经历让大家关注到他,但他希望,通过媒体宣传,大家不要只是觉得他很励志而已;他说,他只是比健全人少了一条腿,健全人可以做到的,他也可以做到,所以他并不觉得自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己有多了不起;他说,他更希望大家通过他的经历看到生命的无限可能,希望给大家带来鼓舞,人生难免低谷,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谈及感悟,我和他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这一刻,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心领神会,是讲述者被倾听者理解的精神共鸣。
要写孙小军,就不能只写孙小军。要写他童年失去一条腿后,父亲对他的劝勉;要写他从小学一路求学至海外的酸甜苦辣;要写肢残人士的困境与需求;要写以人型机器人技术研发智能假肢的灵光乍现;要写妻子一路对他的支持;要写创业的不易和团队的聚合离散;要写是什么支撑着他度过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要写深圳对初创企业护幼苗成大树的决心和实力…打磨稿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常常转眼间已写到凌晨,写着写着,我好像离孙小军更近了,他的形象愈发立体起来。
前前后后,我一共换了五个主题去串联孙小军的故事,也就是一共做出了五个成品,每一个成品背后都是反复的修改。磨稿子的过程痛苦且快乐,痛苦的是,要把自己摁在那里、沉下心,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去改;快乐的是,自己在这个打磨的过程中收获很多,每改出一份成品,都是自我成长的一小步。
未来,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时刻准备着,以“四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脚踏实地做宣传,用心有情做报道,力争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以融媒人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向社会传播“好故事”、传递正能量!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做有情怀的记者 讲有温度的故事
采编部 彭勇
图为彭勇在采访拍摄工作中。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人的殷切期待,也是记者的光荣职责。作为区级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牢记职责和使命,把准主旋律,紧扣时代脉搏,做一名有情怀有温度的新时代媒体人。就如何做一名好记者,如何讲好故事,作为从事记者行业近二十年的我也有一些感悟,想与同事们一起交流一下。
一、做有情怀的好记者
和老师、医生一样,记者也是一种职业,一种行业。为及时、为真相、为正义,肩负重任向前奔波;为理想、为集体、为国家,记录时代沟通社会。做记者容易,但要成为一名好记者,则并非易事。
我们宝安区融媒体中心之前有一位老师,她就对自己“记者”身份就非常热爱,非常有情怀。她是我们的老同事、老前辈——赵春丽女士,我们尊称的“赵姐”。她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她退休当天还去到现场采访并当天完成了新闻报道任务;二是她曾经多次说过,在记者岗位和其它岗位挑选的话,她永远会把记者岗位选为自己第一岗位。了解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赵姐对“记者”这一行业有着非常非常深的情怀,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她对“记者”岗位的热爱和坚守。
正是她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使得她在工作中有责任、有激情、善于思考、勇有创新。而我最佩服最欣赏的也是赵姐的善于思考能力,在她临近退休的前几天,她叫我跟她去拍一个学校的嘉年华活动,在活动现场,她不停地在思考,不停地在寻找的新闻最佳点,即使当时已经采访了校长、年级长、老师、家长、学生等等,但每去到一个活动场景,她就会一直在思考、在“反转”寻找最好的新闻点来采访,当天,她叫我拍好了几个小时的新闻素材,最终她就用她最擅长最感人的学生故事来进行新闻报道。似于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她去报道宝安马拉松比赛时,编辑只安排她报道参赛的志愿者情况,结果她独辟蹊径出了一篇《选手上几万 垃圾不过百》的新闻,不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仅展示了志愿者的赛事服务,更是完善展示了整个赛事的文明程度,该新闻还获得了当年的深圳新闻奖。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有情怀的好记者拥有的基本素养,总能善于思考,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不一样的新闻点,做到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
因为有情怀,所以记者在工作中就会热爱;因为热爱,记者就会去思考,思考党性原则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思考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思考如何讲好有温度的故事……
二、讲有温度的好故事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和改革开放前沿之地的宝安有着有无数鲜活的新闻事件,中心领导也多次强调,宝安是新闻的“沃土”和“富矿”,很多老师、前辈在这里做出了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不少还获得了全国性的大奖。为什么一个区级媒体能获得这么高这么多荣誉呢,这就是前辈们在新闻作品中的讲好宝安故事手法了。
新闻是讲故事的艺术,讲故事是记者的基本本领。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和全国新闻大奖获得者,深圳市西部新传媒有限公司副总邱立业老师就时常告诫我们说,电视新闻是画面的语言和艺术,好新闻要故事化,故事要情节化,情节要细节化,要通过讲好新闻故事展示“五度”(速度、温度、高度、深度、锐度),以此来引领观众有效观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在工作中,邱总身体力行地给予我们年轻一辈更多的指导,让我最为深刻的也有两件事,一是他的广东省新闻一等奖、深圳市新闻一等奖作品《三个少年和一座缺水的城市》,这个作品我没有资格解读,但内行人都知道,深圳是一座非常缺水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的城市,该作品通过三个少年的调查及采访,把自己的学习与深圳这个缺水的城市密切联系起来了,并采访了当时的时任深圳市市长,一下就把这个新闻的“五个度”一下提升起来了;另外一件事就是在邱总的指导下,他带领我们去广西大化、都安拍摄扶贫宣传片,他指导我们在大山深处的山顶上、在澄江河的河堤中央进行采访拍摄,他告诉我们说,这就是“细节”之一………这些有温度的细节最终也让我们的片子“增色”了不少。
赵姐的好记者情怀,邱总的好故事手法,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受他俩的影响,我在工作中也在不断地摸索和努力,其中,在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的援藏采访中,我就很有感触。当时,采访团希望我们采访察隅县的宝安援藏干部,该干部则希望我们去乡里采访援乡的负责人,援乡负责人又安排了一名妇科医生来接受采访,但该采访对象又说,视频拍摄的话会涉及藏族妇女的敏感部位,当时,整个采访非常不顺利,而且那天我和同事是放弃了采访团的考察行程,专门去到援藏乡卫生站采访的,面对突如其来变化,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转”我们的采访和故事。无意之中,我突然听到了宝安援藏干部的一句藏语,我们从这句藏语开始讲故事,讲个人的故事,讲整个援藏的故事。最后,新闻宣传报道出来后,我个人认为该新闻“抓住”了新闻的“温度”和故事,新闻播出后,援藏团的工作人员非常满意。我个人认为,这也是该新闻事件中,不断地“反转”地思考,找到一个最好的适度来进行讲述。现在回想起来,那个视频是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把最偏远的援藏故事讲述得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只要有新闻发生的地方,总会活跃着记者的身影,好记者就应该用心讲好有温度的好故事。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时代,新闻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新鲜的新闻事物层出不穷,传播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持续地发生演变,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这新时代做好记者讲好故事,这将对记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但无论如何,作为基层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不断地学习、求新求变,练好自己的内功,当好记者讲好故事,坚持“内容为王”,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原创内容,不断提升我们区级融媒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先当好记者 再当好记者
采编部 陈桦莹
图为陈桦莹在编辑岗位工作中。
正正经经从事新闻这一行,也有十来年。见证了昔日的“老伙计”选择离开或是功成身退,也迎来了年纪与自己差距越来越大的“小鲜肉”。借着征文的契机我也好好回顾了一下,这群“战友”制作的新闻报道给过我什么启发?怎样才能产出更高质量、更具吸引力的新闻作品?什么样的记者编辑才称得上是“好”这个评价呢?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善于模仿
善于模仿是一名记者应有的良好习惯,模仿并非抄袭,毕竟突发的新闻事件或者策划的选题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模仿优秀作品独特的新闻角度、新颖的内容表达方式、耳目一新的镜头呈现、别出心裁的特技运用等。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哪怕是一首有意境的曲子,一个有意思的句子,一个镜头的巧妙使用……都先收藏下来,以便日后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信手拈来。就在9月24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首枚金牌诞生!新华社的微信公众号推出该新闻,使用的标题是《夺得首金的姑娘,有这样一双手……》,配图是一双布满老茧和血泡的手,刷到推送时,我没有迟疑就点进去阅读,文章内容其实都能猜到,关于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冠军——邹佳琪和邱秀萍的成长故事。可是“姑娘+布满老茧的双手”,记者紧紧抓住读者的共情点,不仅展现了新闻价值,也拿捏住了流量。像这种新闻角度,不能停留在看过夸一句“不错”,而是要想办法,看看怎么运用到接下来类似题材的新闻采访和选题中。
记者要始终相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句老话,自己再厉害,放入大海里不过沧海一粟,同时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网络传播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我们不需要行万里路,即可阅览到层出不穷富有创意的新闻作品、视频和信息等。常常保持学习的状态,跳出自己的固化思维,尝试琢磨大众口味,主动模仿,慢慢作品也能得到提升。当一些储备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灵感迸发的次数会越来越多,个性化的创意也就应运而生。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勤于求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我们记者,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真实”二字摆在首位。只要是新闻报道,每个“生产环节”都不可缺乏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除了新闻来源要真实,细节方面的“较真”也是追求真实性的表现。小到一个信息、一个数据、一位被采访者的身份等等。求真的方法有许多,采访现场主动核实、请教同事、搜索引擎寻找答案、回访被采访者等等。做个新闻求真路上的“有心人”,还原新闻本真,才能不失记者的职业道德。
扬正气 抓细节 顾大局
天地之间,依靠正气,万物生长,生生不息。作为记者,需要一身正气以及大局观。首先,正气是指把握好新闻“正”的角度,方能汇集正能量,引领主流价值,凝聚时代共识。一个记者不能不讲正气,有了正气,人才会公正无私,作为舆论监督的记者才能完成历史使命,才能起到时代先锋,群众喉舌,政府镜鉴的作用。其次,记者要树立大局观,用宏观的视野去捕捉和把握微观性的新闻现象、新闻素材,将宏观与微观相互融通,避免微观真实、宏观失实,误导受众。树立大局观,不是将新闻写得多么高大上,而是视野宽、切口小。人物小,切口小,不排除其影响大。身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面对重大主题、重大政策宣传时,如何才能做到不脱离实际,不泛泛而谈,需要有鲜活的人物、事件为内核,以小人物、小事迹见证大时代。
说了这么多,能做到这几点的记者也只能说合格,还没达到好记者的标准,但这确是成为好记者的必经之路。所以,想成为实至名归的好记者,得先好好当一名记者。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风从海上来”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播发部 谷鹏飞
图为谷鹏飞(右)在采访工作中。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只要肯努力,无高不可攀。大学毕业一年后来到宝安开启漫漫新闻路,从广播节目里的“陪聊”、到外出采访报道、再到融媒体时代的传媒人一次次转变、一步步跋涉,我的好记者之路在摸索中前行。
“社区里的一件小事”引发的报道
2019年度广播新闻专题《驱散阴霾的阳光——深圳宝安西乡“说事评理”社会治理模式探索成果纪实》,第一次获得深圳市新闻奖二等奖。
这次得奖要特别感谢我的部门领导,我喜欢亲切的称呼她“俊琳姐”,她告诉我:“记者要时刻做有心人,只有具备特有的敏锐性、前瞻性,才能紧紧抓住关键节点,不断提高报道的价值。”那时的我跟在她后面做些安排给我的“杂活”,一次次熬夜加班修改制作累到想放弃,原来“好新闻”没那么简单。
全国劳模的初心和我的初心
2020年度广播社教专题《做环保药,做农民需要的药》,第二次获得深圳新闻奖二等奖。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一个新闻搭子,人称“老干部”,我习惯叫他姜老师。这几年我们就像是连体婴儿一样每年的新闻报送我们会“抱团取暖”,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又默契的完成了“好新闻”的报道。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深圳宝安区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李谱超获评全国劳动模范。李谱超作为农药制剂专家,37年来从事环保农药产品研发,他发明用水替代有机溶剂生产农药微乳剂关键技术,使我国耕地每年免受十万吨以上有害溶剂污染。用李谱超老师的话说:“我是农民的孩子,让农民受益是我的梦想,在一线可以研发更多新产品,这不正是我干这行的初心吗?”似乎我也想到我的初心不就是把这样的宝安故事报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公益直播带货触发的灵感
2021年度论文类作品《关于主持人公益带货的探索》,第三次获得深圳新闻奖二等奖。
作为5G时代的冲浪高手,每天在互联网上浏览各种新闻,已然成为我的生活常态。最初是为了工作需要,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刷各种“头条新闻”,这样不至于晚上在节目里跟听众聊天“一无所知”。
最初关注公益直播带货是我看到“央视主播直播带货”系列活动,加入这场公益直播带货后,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消费扶贫是一场持久仗,把线上流量化为一股社会力量,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智慧与微光,以此为契机我完成了《关于主持人公益带货的探索》这篇论文。
一串数据的背后,宝安到底“做了什么”
2022年度广播新闻系列报道《“第一”告诉我们——深圳宝安知识产权保护的故事》,第四次获得深圳新闻奖二等奖。
办公室有一位老记者,播名张一。她对新闻报道审核极其严苛、对新闻事件报道的精准态度让我由衷佩服。作为记者加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宣传,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让我认识到“上公有记者,累奏资薄禄”这个职业,在历史跌跌荡荡中,发展到今天的新媒体时代,敬业、专业的新闻记者是不会被替代的,在新媒体浪潮下,新时代新闻记者要更快地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找准自身的定位,甘于磨砺真功,为时代发声!
迎风起 在路上
影视部 侯德康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24年前,《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如一束光,照亮了无数媒体人的内心;今天重温这段话,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16年前,大学毕业后,我有幸进入到电视新闻行业,成为一名时政栏目记者。16年来,我们奔赴在每一个新闻现场,用脚步丈量城市,用笔尖记录时代,用镜头见证发展;16年来,我们目睹了深圳一路向西发展,宝安从关外边陲之地一跃成为深圳都市圈核心;16年来,我们亲历了电视媒体的黄金年代,到如今行业生态大变革……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记者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尤其是在当前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既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才能聚人气;记者不仅要提高政治站位,践行社会责任,让新闻报道更有高度和价值,也要“俯下身子弯下腰”,与群众打成一片,及时传递基层的声音,才能发掘出一个个“冒热气”、鲜活的、打动人心的新闻故事。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同样,对于我们记者来说,工作中并不缺新闻,而是缺少新闻眼。所谓“处处留心皆新闻”,这就需要我们在采写过程中,炼就一双发现好新闻、好故事的“火眼金睛”。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会被海量的信息裹挟,只有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才能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题材。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火热的现实生活,脚上沾满泥土和露珠,才能挖掘到新闻的富矿;只有用老百姓喜闻乐见、情理交融的方式来讲故事、拍新闻,才能将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入人们心田,引发情感共鸣。
记得刚进电视台时,有位前辈曾跟说过这样一句话:“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转眼间,自己在新闻这条路上,已跋涉了16年,如今对这句话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新闻是一条长跑的路,最美的风景永远在采访路上,最动人的故事往往藏在新闻现场。
犹记得,2011年,为了真实记录福永民工街舞团,自己历时半个多月跟拍采访,跑遍了他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最
终《从流水线走向春晚舞台的民工街舞团》,荣获当年深圳新闻奖一等奖;
犹记得,2013年那个候鸟南迁的秋天,宝安西海堤一带非法捕鸟猖獗。我和同事不顾危险,潜入附近的芦苇丛蹲守了两天两夜,只为拍摄不法分子设网捕鸟的证据画面。新闻还被央视采用播出,并受到广泛关注。这是我第一次上央视新闻,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高光时刻;
犹记得,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义无反顾投身到抗疫一线,从隔离医院、酒店,到社区、企业,采写了《抗疫脸谱》、《宝安战役十二时辰》等系列作品,传递了一个个正能量的感人故事……
烈日下、风雨中,每一个直抵人心的新闻报道背后,都有我们日夜兼程、无畏逆行的身影。从来就没有天生的勇者,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坚信,只有时刻保持热爱,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新闻,只有走进观众,才能讲出有灵魂的故事。作为记者,我们在记录他人的故事中,也获得了更宽广的人生体验,过程虽苦,但人间值得!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我们当以新闻理想照亮前行之路,踔厉奋发,不辱使命,不负韶华,始终做一个“眼中有光”、“脚下有路”、“心中有爱”的新闻媒体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新时代的宝安故事、中国故事!
步履不停,与时代同行;
心有所向,我们一直在路上!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一个民生记者的历练之路
播发部 张雨阳
图为张雨阳的采访报道截图。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我是一个失败的民生记者。
去年秋天,一位大姐跑到融媒门口,在斜坡上的岗亭,哭着说要找电台主持人。她在一家工厂干了十几年,这家工厂如今搬出深圳,给了她两个选择,要么到外地上班,要么走人。
大姐遇到的难题是,50岁退休那年,她跟公司签订了返聘劳务合同,但前些年公司没有交社保,后来补交,至今没有缴满15年,这意味着被辞退的大姐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她找了社保局、社区,无解,最后想到经常收听的电台,在她的心里,媒体可能是最后可以抓住的稻草。
我打电话给智美调解室的调解员,对方听完叙述后,只出了一个主意,去工厂门口堵老板,跟他们闹;询问资深的律师朋友,对方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要找社保局的监察科,给企业发出监察通知,企业得做出应急响应;后来辗转找到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对方说,这种已经搬出深圳的情况,他们无法处理。像这样无解的问题,在我接触民生节目的近一年时间里,占了大多数:求助成功的货拉拉司机后来被平台限流了,接不到单;一个等待交房的业主发现开发商虚假营销、货不对板;三个用户投诉长城宽带要回了拖欠的退款,又有十多个被拖款的用户在视频号下留言……
为什么会失败?抛开现实环境,从自身找原因,固然有主动回避矛盾的性格弱点,但更多的是少了一份“深入生活、善于调查研究、和群众打成一片”的素养。
1.深入生活
做民生,首先要勤快。刚开始做民生时,我们每天都很发愁,没有人投诉,没有新闻线索,怎么办?职能部门做沟通信箱本就是为了疏通民意,谁愿意让媒体曝光投诉呢?虽然,我跟对方说,已经解决的民生实事可做宣传性报道。当然,主要是为自己省事,想讨个巧。结果发现,我想多了。
民生问题的解决有时间差,想要有进展,记者就得踏踏实实跟进采访,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灵芝地铁站出站口下雨天积水,过路市民常常抱怨,我们向宝安排水公司反馈之后,跟采了他们在雨中作业的全过程,最后该路段积水清理完毕,雨也停了。持续了至少两个月的积水问题两小时内解决,事后回访,路过市民纷纷点赞。遗憾的是,这样直接深入现场的跟采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LEARNING AND THINKING
优秀征文展示
没有持续,后来就变成了“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不接地气。所以,我失败了。
2.善于调查研究:采访要提前做好准备,要讲方法。
采访要提前做准备,讲方法讲技巧。
有网友投诉,大浪社区顺丰快递点因为早高峰时段占道停车装卸货,导致拥堵。我下午便跟大浪社区的人去到了现场,此时并没有堵车的情况发生。我跟着社区工作人员走进顺丰营运点,解释来意时,对接人挺配合。一听要采访录音,他立马回绝,称要报备总公司。看见我们一直在现场,对方态度倒还算好,说可以问问我们老大。如果有早高峰占道乱停车致使拥堵的视频,又或者是采访期间全程有录音,我也不致于被人吼却毫无还手之力!
这次采访失败了,也让我对后来去现场产生了恐惧,害怕被人吼,甚至可能被人打。
采访不是一时兴起,别以为有了线索就可以马上走一线。出发前,多问几遍,自己为什么去现场?自己去现场要做什么?提前做好准备,有方法有技巧的记录和探访,才会呈现好的报道,也是保护自己的方式。
3.和群众打成一片
心中装着群众,笔下才有真情。
我是个社恐的人,接手民生节目后,迫于工作所需与各个职能部门对接。大家调侃,过段时间一一就要变“社牛”了。是什么赋予了我这股力量,让我敢于挑战和提出疑问?
我渐渐明白,这不只是为我自己,更是为了那些寻求发声的普通民众。他们的期望和信任,是我前进的坚实后盾。他们,是我敢于去沟通协调的最大底气。
做民生节目近一年,我收到了一些感谢和肯定,这也成为了对我的最高嘉奖。可是,仍有一些不如意耿耿于怀,就像开篇提到的大姐,尽管我努力想要帮到她,但事情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如今重新审视,我发现,自己还是有胆怯的心理,甚至不敢加对方微信,怕以后没完没了。究其原因,我还是没有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把群众放在心里。
所以,我失败了!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提醒我要勇敢、坦诚并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
工作这么多年,我走了许多弯路,入行初期没遇到“传帮带”的前辈手把手地教,又囿于性格不太敢主动向前辈请教。在传媒行业干了12年,我才感觉刚刚摸到了一点儿门道,开始像个记者。
感谢这一路上给予我帮助的前辈们,他们慷慨地分享经验,毫无保留。我记得汪叔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有不懂的尽管来问,需要帮忙的尽管来找,也不需要在作品上加我的名字。那是真心帮助后辈们,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你能成长。他们的言行举止让我敬佩,也为我树立了榜样。
这是一篇难产的作品,当我要批评自己的时候,一度写不下去,甚至emo了一阵。感谢这个契机,让我重新面对曾经害怕的民生节目,梳理当时的工作。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带来一些启示,也许能助你少走一些我曾经走过的弯路。如果能帮到你,我心满意足。
MONTHLY EXCELLENT
优秀作品
MONTHLY EXCELLENT
MONTHLY EXCELLENT
宝安融媒月度优秀作品
一等奖
经评委组依据评选规则认真评选,本次竞赛共4件作品分获4个奖项。现将2023年10月份获奖作品名单公布如下:
二等奖
三等奖
《筑梦万家灯火,共庆盛世中华》
作者:卫世鹏 王定生 潘崎 古凌风 邓锐彬
《“湾”有引力》
作者:侯德康 徐小荣 罗康
最佳传播互动奖
优秀作品
《月见凤尾花》
作者:李威 朱月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浏览量644578,为本月参赛作品最高。
系列作品
《谢谢你 宝安人》、《深圳宝安 爱你不止两三天》、《我认识 你是党员》
作者:熊昊 陈艺
一等奖作品:
系列作品
《谢谢你 宝安人》
《深圳宝安 爱你不止两三天》
《我认识 你是党员》
评委意见:
发掘选题,体现新闻敏感。策划报道或系列,形成宣传效果。希望更连贯、递进、有机结合。
二等奖作品:
《筑梦万家灯火,共庆盛世中华》
评委意见:
画面美,双城互动有创意。简单剪辑尽显美景。
MONTHLY EXCELLENT
优秀作品
三等奖作品:
《“湾”有引力》
评委意见:
优秀作品
MONTHLY EXCELLENT
评委意见:
画面精美,主题突出,新闻性强。
MONTHLY EXCELLENT
优秀作品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浏览量644578,为本月参赛作品最高。
最佳传播互动奖作品:
《月见凤尾花》
宝安区融媒体中心
总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