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凌家滩第二期修改版

其他分类其他2022-11-07
301

04/05

卷首语

      静静的裕溪河水,从一望无际的巢湖缓缓流出,又默默汇入浩荡的长江,在宁谧的两岸,水面嬉鸟,青草卧牛,淡淡的炊烟飘袅蓝天,偶尔有过魏吴相争的飞舟金戈,也只历史长河中荡起的一阵涟漪。谁曾想,5000多年前,这里却是一个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庄严肃穆的祭坛、琳琅满目的玉器,连绵不断的建筑沿河点点,如星伴月的小村或远或近······
      1985年深秋,在凌家滩后面的高岗上,葬坟的锄尖砸乱了祭坛坚硬的块石,莫名地叩响了沉睡已久的文明,突兀成堆的玉器让村民迷惑,也让专家兴奋。自1987年开始的考古工作,发现了玉版和龟、龙、鹰、人等近千件玉器,大型祭坛伏居岗顶,数十座墓葬错落其间,揭示出一个引无数学者冥思不解的远古文化。2008年开始,考古工作开始了“从玉器到聚落”的转变,两重环壕、居住区的发现,以及周边聚落的全方位调查,更立体地展现了凌家滩中心聚落的兴衰过程,揭示出长江下游这一时期“玉石分野”的发展轨迹,突显了中国史前三大治玉中心之一的辉煌。
       历年的发掘、研究获得了大量成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也进展迅速,为方便领导、专家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凌家滩内涵,遗址管理处拟将成果、信息编撰成册,供内部交流使用。这是一件有益于民、有益于社会的好事,也为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希望这个小册子越编越好,让凌家滩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展示。        
                                                                                     朔知
2021年12月5日

04/05

  凌家滩之梦                    文/严文明

裕溪河边地,有座凌家滩。
滩畔有良田,天赐米粮川。
滩后有大山,安全有保障。
滩前河水平,终年可行船。
山上多美石,随时可采拾。
石工造斧锛,石钺配亲兵。
玉石技艺精,切磋费苦辛。
贵胄讲阔气,玉器不离身。
裕溪通巢湖,南巢是邻邦。
裕溪过大江,视野更宽广。
左观薛家岗,右窥北阴阳。
远道有来往,直通牛河梁。
如此形胜地,最宜建都城。
围城两重壕,城中起宫殿。
殿后设祭坛,祖茔建坛上。
王者居南中,宝玉满墓坑。
显贵居左右,平民皆殿后。
职业有分工,墓区亦不同。
神巫戴巫帽,坐立必守中。
虔诚敬天地,双手紧贴胸。
玉璜饰龙凤,彰显大王风。
苍鹰胜金乌,载日又载猪。
太平盛世日,神龙卷身躯。
河图浮水面,神龟负洛书。
美哉凌家滩,明珠耀眼亮。
照澈江淮地,文明现曙光。
惜哉凌家滩,辉煌不久长。
考古费思量,宛若梦一场。

2022年第01期
(总第2期)

本刊编委会

顾问
主编
责任主编
文字编辑
美术编辑
摄影图片
责任校对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印刷时间
印刷数量

张敬国  吴卫红  张小雷
唐军      丁燕
方怡璇   高晨
贾晨阳   陶云飞   
高晨     方怡璇
过其保   陶云飞
过其保   江婷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凌家滩》编辑部
238100
0555-2975658
1132660710@qq.com
2022年04月
50册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主办单位:凌家滩
遗址管理处

CONTENTS

卷首语

/朔知

聚焦

2021年度国内、国际十大考古
新闻回顾

学术论坛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玉双虎首璜、玉版、玉龟

走进考古

凌家滩大事记(一)

目录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 解读

关于古国定义的理论思考

《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
专项规划》解读

安徽省凌家滩遗址第四次发掘
简报

最新动态

考古大家

特别栏目

从故宫看文创产品切入点

陶器器型科普

赵辉先生访谈录

如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致辞

凌家滩雪景

学习时刻

  求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凌家滩相关工作动态

01

05

11

21

43

55

61

玉之迷藏

文创出圈

27

51

CONTENTS

卷首语

/朔知

聚焦

2021年度国内、国际十大考古
新闻回顾

学术论坛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玉双虎首璜、玉版、玉龟

走进考古

凌家滩大事记(一)

目录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 解读

关于古国定义的理论思考

《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
专项规划》解读

安徽省凌家滩遗址第四次发掘
简报

最新动态

考古大家

特别栏目

从故宫看文创产品切入点

陶器器型科普

赵辉先生访谈录

如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致辞

凌家滩雪景

学习时刻

  求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凌家滩相关工作动态

01

05

11

21

43

55

61

玉之迷藏

文创出圈

27

51

学习时刻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关于这次全会为什么要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主题,《决议》概括为“三个需要”,即这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这次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历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以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赢得人民信任、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在坚持初心使命上矢志不渝、坚定如磐。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但这些目标和任务总体上都服从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全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之际,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党中央决定召开一次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担当。全会通过的《决议》,回顾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明确要求,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这次全会《决议》同党作出的前两个历史决议一样,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注重总
历史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

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

1

2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这对全党全国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好、贯彻好、发展好,更好续写发展新篇章,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这些重要成果,体现在《决议》概括的“十个明确”上,体现在《决议》作出的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13个方面重大成就的重要论述上,也体现在《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的阐述上。要贯通起来领会把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党和人民事业。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做到难不住、压不垮。要勇敢面对“四大考验”,坚决战胜“四种危险”,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决议》概括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整体,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要把这“十个坚持”同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九个必须”等结合起来,一体学习理解、一体贯彻落实。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更好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增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定力、魄力、能力。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自觉对标对表。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

4

3

聚焦 FOUCUS

2021年度

国内、国际十大考古新闻回顾

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国际十大考古新闻

01

02

03

05

04

06

07

08

09

10

01

02

03

05

04

06

07

08

09

10

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四川三星堆考古新发现 
陕西西安太平遗址重要考古发现
西沙水下考古取得新进展
湖北云梦出土“中华第一长文觚”
西藏自治区考古七十年获得多项成就
山西垣曲北白鹅东周墓地取得重要考古成果
陕西西安江村大墓被证实为汉文帝霸陵
浙江衢州发现疑似西周姑蔑国王陵
福建泉州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以色列发现14万年前人类化石
中国四川发现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
摩洛哥发现12万年前用于皮毛加工的骨制工具
肯尼亚发现7.8万年前人类墓葬
印度尼西亚发现世界最古老的动物图画
埃及发现3500年前的“黄金之城”
中国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铸币作坊
西班牙发现青铜时代女性贵族墓葬
新加坡海域打捞出载有中国瓷器的古沉船
阿富汗文物保护受到世界关注

6

5

2021年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文物保发〔2021〕29号,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掌握《规划》内容,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主要背景】

       大遗址保护理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大遗址保护利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需要找准定位、创新思路、精准发力,继续发挥示范性、综合性、带动性作用,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框架内容】

    《规划》包括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涵盖发展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附件为“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程、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大遗址保护利用新格局、创新大遗址保护利用体制机制等8项主要任务、14项重点工作,并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政策保障、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督促落实等保障措施。

    《规划》制定了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完善大遗址空间用途管制措施、深化理论制度研究与科技应用、实施大遗址综合保护工

【特点】

     《规划》立足大遗址保护利用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坚持国家属性、考古支撑、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等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强化国家属性。在确定“十四五”时期大遗址时,重点考虑能够体现中华文明发展主线的重要古遗址古墓葬,及时增补重大考古新发现,确保大遗址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二,对接上位规划和重大政策。聚合各方政策红利,增强《规划》可操作性。
        第三,着力夯实基础工作。
       第四,推动更高水平展示利用。促进大遗址展示利用从强调开放数量,转变为重视开放服务质量和效果。

【实操性】

    《规划》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方式,提出“十四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考核指标。《规划》聚焦现有政策红利,积极对接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研学教育等已有政策,力争实现政策优势最大化 

聚焦 FOUCUS

8

7

《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解读

近年来,“让文物活起来”成为了文物工作的关键词。2021年11月8日,《“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全文发布,这是文物领域规划第一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

【主要内容】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部署“十四五”时期文物工作。对今后五年,要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全面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全面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规划共十三部分,前两部分阐述了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设置了资源管理、文物安全、科技创新、改革创新、博物馆纪念馆、人才队伍6大类21项具体指标;第三至十二部分明确了10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包括文物资源和安全管理、科技创新、考古、文物古迹、革命文物、博物馆、社会文物、文物合理利用、国际交流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其中设置了10个专栏48项重点工程项目;第十三部分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五大特点】

       总的来看,“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保护第一。健全系统高效的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管理体系,推动实施全要素资源登记,积极对接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压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探索推行有关制度,积极推进严防、严管、严打、严治,织密文物安全防护网,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二是推动“五业并进”。针对古遗址古墓葬、文物古迹、革命文物、馆藏文物、社会文物这5类资源,系统部署保护研究利用,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举措。
       三是科技人才双轮驱动。规划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首次把科技创新放到了题目当中。规划设置了专门篇章,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链条”布局,提出了一些突破性举措,并在重要的业务板块设有专节或专门内容来阐述科技创新在本领域的强化和应用推广,从而切实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关于文物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从学科专业、培养体系、人才活力、机构队伍等方面进行部署,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覆盖多领域多层次人才。
       四是国内国际双向发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依托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风采,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五是多方协同凝聚合力。坚持党对文物工作的全面领导,调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组织规划实施的积极性,加强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来共同推动,健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

聚焦 FOUCUS

10

9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解读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关于古国定义的理论思考

何努

     【关键词】古国定义;前国家社会;地缘政治倾向;等级;血缘政治实体
     【摘 要】针对中国史前“古国”概念定义不清晰的问题,基于苏秉琦先生古国概念的初衷,借鉴酋邦理论概念,根据中国考古实践,将中国史前时期不平等的前国家社会定义为“古国”,即高于部落之上,有地缘政治倾向,稳定的、独立的、等级化的血缘政治实体。考古实践中,可以通过对中心聚落及聚落等级制、中心聚落内部的身份等级制、权力或权威的象征物、权力或权威与亲缘关系密切相关等诸多现象的分析,形成指证古国社会性质的考古证据链。中国史前古国可根据不同的经济基础分为自然经济古国与商品经济古国两种类型。

一、“古国”概念的提出与存在的问题

     中国国内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学者,大多信从和使用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古国”这一范畴。“古国”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经过长期学术思考,从他的区系类型考古学文化理论升华到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中层理论”(middle range theory),由“ 古 文 化 — 古城—古国”构成其内核。苏秉琦先生自认为这是中国国家起源的道路。在此基础上,苏秉琦先生完善出他关于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与形成的理论模式“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

诸家“古国”概念的分析比较

       由表不难看出,多数学者所指称的“古国”是指距今 5000—4000年之间中国史前文明起源中心的考古学文化,且认为古国是国家社会,少数学者认为古国是前国家社会,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古国等同或类似于酋邦。赵辉先生的认识比较特别,他认为一般的古国是前国家社会,良渚古国和石峁古国则演进到了国家社会。

12

11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二、“古国”概念继续使用的合理性
       尽管“古国”概念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从中国学者使用的频率上看,显然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说明“古国”概念存在继续使用的合理性。虽然不少中国学者认为“古国”与“酋邦”概念等同或大致相仿,但是“酋邦”理论是基于现代民族志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用于历史与考古研究,严格讲只是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假说,毕竟想要用考古资料构建起酋邦政体的史实既需要深入探讨,也需要时间检验。比如上个世纪末不少学者还将良渚文化与石家河文化的政体视为酋邦,而今却承认它们已经进入到国家阶段了。因而对于在中国史前考古领域用“酋邦”概念替代“古国”概念,我们持谨慎态度,尽管我们绝不否认酋邦理论对于探索史前时期前国家不平等社会或复杂社会具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从构建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自己的话语体系的角
     

度来说,“古国”概念对于探索夏王朝之前中国早期国家起源和文明起源问题还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必须对“古国”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理论界定。
三、“古国”概念理论界定的路径
      “古国”概念明确的理论界定,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学者见仁见智的认识影响,但是比较客观的理论界定构建的路径还是有的,不能一人一个说法。路径一是正本清源:古国概念是苏秉琦先生最先提出的,所以理论界定应该首先在苏秉琦先生“古国”定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发展。正如易建平先生所言:“我们应该继承苏秉琦先生的事业,努力完善苏先生学说中尚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的地方,使用更为严格的科学程序与科学方

法,创立更加符合中国本土实际同时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社会演进理论,尤其是文明与国家起源理论。”路径二即理论来自于实践:通过梳理学术界使用“古国”概念时实际指称的内涵,找到最大的“交集”,来判定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路径三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论“古国”概念与“酋邦”概念是否完全等同,“酋邦”理论对“古国”概念的理论界定必定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只有通过上述三个路径构建的“古国”理论界定,才能争取“最大公约数”,形成多数人的共识。
        四、“古国”的理论界定
 
       通过上述“古国”概念理论界定的三条路径分析,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定义:古国是高于部落之上,有地缘政治倾向,稳定的、独立的、等级化的(ranked)血缘政治实体。其中的关键词是“有地缘政治倾向”“等级化”“血缘政治实体”。
     中国史前氏族社会鼎盛时期后期,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氏族不断膨胀分裂成为多个有亲缘关系的部落,扩张散布到一定的大区域内不同的地理位

置,彼此之间出现的不仅有地区分工与再分配需求,更产生出生产资料、生态资源、水资源利害、宗教主祭权即血缘宗法正统地位、商品交换市场地位等等各种利益矛盾冲突,抑或是一致抗击外来的天灾人祸的需求,这些都不是单一氏族或部落内部便能解决的,导致各亲缘部落必须从中推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酋长(往往是宗法制度中的长房大宗族长)作为常设领导,借助其宗法的辈分与威望,行使仲裁与协调解决各亲缘部落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再分配的特权。原本平等的各部落成员,迫于实际的生存压力,放弃自己平等的权利,服从大首领的领导和协调,以换取生存的保障。这便是古国社会制度的创新,由首领集中控制的等级制管控一定区域内的下属亲缘部落,无疑给古国打上了“亲缘部落分布区域内地缘政治倾向”的烙印。这应是古国“高于部落社会之上”界定的真谛解读,从而使古国成为“很像国家”的“前国家社会”。古国的诞生,虽然在基层社会组织的层面上完全保留了氏族和部落,基层氏族和部落内部也很可能依然保留平等社会状态,但却在部落层级之上新建立起一套等级化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在更高的层次上改变了原先氏族部落社会的平等社会性质,“霸凌”了氏族

酋邦理论与中国考古学的渊源

14

13

社会,集中管理亲缘氏族部落之间因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所产生的地区分工的再分配,并解决矛盾冲突。然而,从总体上说,古国仍然没有彻底从“血缘政治”的躯壳中蜕变挣脱出来,尚未进入到以地缘政治为主导的政体——国家社会。
五、古国的考古指标
       古国是高于部落之上,有地缘政治倾向,稳定的、独立的、等级化的(ranked)血缘政治实体,最终落实到考古中要有一系列考古指标(indicators)。
六、古国的两种类型
      中国史前的古国,基于两种不同的经济基础,产生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古国社会。一种是以黄河中游庙底沟文化晚期(灵宝西坡遗址)为代表的自然经济古国,一种是以长江流域崧泽文化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古国。
七、结 语
      借鉴酋邦理论概念的启发,基于苏秉琦先生古国概念的初衷,我们根据中国考古资料将中国史前时期不平等的前国家社会定义为“古国”,即高于部

落之上,有地缘政治倾向,稳定的、独立的、等级化的血缘政治实体。从微观与宏观聚落形态考古分析,能够看到中心聚落及聚落等级制、中心聚落内部的身份等级制、权力或权威的象征物、权力或权威与亲缘关系密切相关等诸多现象,形成指证古国社会性质的考古证据链,从而判定研究对象的古国性质。
       由于经济基础的不同,中国史前存在着自然经济古国与商品经济古国两种类型。自然经济古国当中,军事权力和资源管理与分配权力占有突出地位,财富权威和宗教权威属于从属地位或并不突出;商品经济古国中军事权力和财富权威都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古国的精神文化为古国的社会意 识形态服务,私有制的观念已经蔚然成风,表 达等级制度的礼制开始形成,随着古国大首 领的出现,特权观念越来越凸显,具有统一思想作用的宗教信仰如天地祖先崇拜、宇宙观 等也逐步形成。同时,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 发展,农业、手工业、建筑等科学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前期是天山地带的部落级酋邦,后期是青藏高原巨大汗国

16

15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作者:高江涛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这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但是如果追问为什么,许多人或许会一时语塞。有人说中国大量的古代文献记载的历史有5000年,却也有人说中国上古历史不足信,甚至是“传说与神话”。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年,那么百年考古能否就“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重大问题给出答案呢?实际上,“中华文明五千年”暗含三个细节性问题,或言可以分化成三个具体问题,容本文一一细说。

“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何时算起

    中华文明为什么是5000年,而不是4000年或3000年?这是我们最想知道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的结果。中国古代大多数文献都将历史人文的开端放在了“五帝时代”,并将“五帝”逐渐具体为黄帝、颛

顼、帝喾、尧、舜。对黄帝的尊崇与祭祀为不同时代各个王朝所认同。而把这种认同再具体到一个时间或年代的节点,或言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是近代才开始流行的。辛亥革命时期,为了反清革命,仁人志士大力倡行黄帝纪年,纷纷推算黄帝纪元。刘师培撰文推定1903年为黄帝纪元4614年;1905年同盟会《民报》使用公元前2698年为黄帝始年,并认定当年为中国开国 4603年。中华文明年代问题看似是一个时间 或者文化内涵的问题,实际上始终具有“政治意义”。
      此外,不少学者考证认为,在黄帝之前 还有一个部落首领为炎帝的时代,炎黄合称成为大众意识中的中华文明的开始。这样无论始自黄帝还是更早的炎帝,“中华文明五千年”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从考古学上我们注意到,文明是人类文 化与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包含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长期进程。
      中原地区大体在距今6000年左右庙底沟 文化的相关聚落中开始出现社会分化与不平 等,开启了文明化的进程;之后历经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等阶段,在距今43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晚期出现了明显的国家形态,

       进入了文明社会;再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发展,文明中心地位形成;后经商周时期的巩固与进一 步的迅速发展,华夏文明逐步走向辉煌。
      长江下游地区至少在距今6000年左右 的崧泽文化早期,社会已出现较为明显的分 层现象,进入了文明起源的阶段;历经距今5300年开始的良渚文化早期,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中期始,一系列的重大考古发现证实,此时良渚社会已进入文明社会。
       西辽河流域在距今6700年左右出现了红山文化,历时1000多年。延续发展到约距今 5300年的晚期才开始出现社会分化;在距今5000年左右,红山文化末期社会分层加剧,进入文明时期。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的其他地区,如海岱地区、江汉平原等也大多在距今4500年左右或进入文明社会,或临近文明的门槛。
     鉴于以上,我们统括而言,“中华文明 五千年”。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延绵不断的
       百年中国考古实践,尤其史前考古的事实告诉我们,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史前不同 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文明化进程是多元的,或 者多线的,而非单线的;就其发展演进也是 相对而言的,有的是进化的,有的是退化的,

18

17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有的是连续进化的,有的则表现为一定的断裂或中断。值得注意的是,退化的或者断裂的区域文明并非彻底的消失,其中一些重要的文明因素多被其他区域文明所吸收、融合、改造,并作为文明基因传承下来。所以,用宏观发展的眼光看,中华文明是持续发展、螺旋式上升的文明。
       当中华文明进入夏、商、周有朝代的历史 时期时,虽然经历不同朝代更替,但文明社会 的核心内涵却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王权社会”。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夏商周,还是秦汉至元明清,都是以“王”为中心。从夏王、商王、周王这些帝王,到秦代以来的高度集权的皇帝,王权都是社会统治的核心。即便是“五帝时代”,历史也是以英雄式的炎、黄、尧、舜等首领或帝王为中心。予以记载。与此相应的是,王权又与国家等同,而且夏商周以来的历代王朝都认为自己是黄帝、尧、舜 等先祖所创国家的继承者。后代都会追认甚至祭祀前代帝王以求获得政权的正统性,后世都城中的历代帝王庙就说明了这一点。第二是礼乐文明或者礼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制社会。规范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行为、身份、仪礼等社会关系或言礼序人伦的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延续的独特统治模式,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特质。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讲礼仪、重礼节还在说我们是 “礼仪之邦”。第三是文字或者汉字。文字是文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载体,尤其作为中国文字的汉字,从甲骨文开始一直传承到今天。甚至考古发现,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用朱砂书写的文字,这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又与甲骨文属于一个体系。当然,不排除更早文字的存在,只是目前考古还未发现。总之,传承几千年的汉字,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明证和繁衍发展的记录。
      因此,中华文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虽独树一帜,却延绵发展,从未中断。

内蒙古黑城遗址

20

19

22

21

24

23

26

25

走近考古  GET CLOSER TO ARCHEOLOGY

安徽省凌家滩遗址第四次发掘

 簡
   報

凌家滩遗址考古队

        关键词:凌家滩遗址 新石器时代 玉器 红烧土
       内容提要:凌家滩遗址第四次发掘以墓地为重点,兼及村南的红烧土密集区,旨在进一步了解墓地布局、红烧土密集区的性质等。发掘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1座,但各墓出土遗物较少,玉器更少,反映出该墓地不同墓区的性质可能存在差异。村南的红烧土密集区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最厚可达1.5米左右,应属某种重要的建筑设施。
       一、遗址概况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长岗行政村,涉及凌家滩、贾庄、吴庄三个自然村,西距巢湖约 20千米,东距长江约 35千米。遗址南临裕溪河后河,北距太湖山约 5 千米。1987 年春、秋季和 1998年秋季先后三次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 44 座、祭坛 1 座以及祭祀坑、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了1000余件玉器、石器,另有大量陶器等遗物。
   

凌家滩遗址各发掘区位置示意图

      本次发掘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1座,揭示 出村中的红烧土密集区确为新石器时代重要遗 迹,另有汉墓及矮石墙、年代可能较晚的水井1口 以及其他遗迹等。共出土有编号的新石器时代玉器 40 余件、石器 60 余件、陶器 140 余件。此前,发 掘材料仅有极简报道,本简报仅介绍新石器时代遗存,汉代及以后的遗迹、遗物将另文刊布。

28

27

摘选

    二、遗迹
    本次发掘发现的遗迹主要为墓葬,共清理墓 葬24座,其中近代和汉代3座,新石器时代21座, 以 M6、M21、M22、M23、M24 保存较好,随葬品较为丰富。另外发现少量灰坑,其中 H5形制较为特殊,根据其位置及坑内堆积情况,推测可能与墓葬相关。在墓地以西约 110 米外的岗坡上发现的 “石器作坊”因缺乏支撑材料,此处不详介绍。
     在凌家滩村南的红烧土区经过初步钻探,发 现其分布在南北长约 90米、东西宽约 30 米的范围内,红烧土十分密集,经多条小探沟、探方发掘,发现被后代坑穴等打破较多,其中一处“井”的年代、性质,原先记录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有疑,恐需修正。

走近考古  GET CLOSER TO ARCHEOLOGY

三、遗物
     本次发掘出土遗物共 250 余件,其中玉器 40 余件,石器 60余件,陶器140余件。新石器时代遗物有玉器、石器、玛瑙器、陶器等,多出土于墓葬 中,少量出土于地层以及灰坑等遗迹中,其中 21 座墓葬中共随葬玉器43件、石器42件、陶器106件。

第四次发掘墓葬区布方及墓葬分布图

小玉璧(M21︰19)

陶鬶(M22︰5)

玉璜(M8︰1)

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四次发掘出土遗物

30

29

M21发掘现场(东—西)

走近考古  GET CLOSER TO ARCHEOLOGY

.玛瑙钺(M24︰4)

        四、总结
       第四次发掘发现的 21 座凌家滩文化时期墓 葬,随葬品数量与前几次发掘相比明显偏少,尤其是玉

器,不仅数量少,而且种类简单,应当反映了不同墓区、不同等级墓葬的随葬品差异。在 T0420、T0421两个探方中发现的墓底距地表深达1米多的墓葬,与之前的墓葬深度差距较大,是因 上层覆有较厚汉代及之后的地层所致,墓葬本身深度则不足 1 米,不过仍较祭坛周边的墓葬要深一些。
     本次发掘除了墓葬之外,更多地了解了凌家 滩聚落、生业的情况,对于红烧土密集区的发掘, 首次展现了其面貌,为进一步了解其布局、功能、性质提供了重要而基础的材料。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敬国,参加发掘的有杨竹英、许进涛、金晓春、郑宏、何建新、汪茂东、安鑫、窦念胜、张永新、王强、徐红霞;绘图、拓片朱录乾,器物摄影吴卫红。胡平平、吴卫红属安徽大学,姚静敏、张小雷属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执 笔:胡平平   姚静敏   张小雷    吴卫红

32

31

走近考古 GET CLOSER TO ARCHEOLOGY

如何文物真正

活起来

问题与建议

陆建松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一、 “让文物活起来”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国文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 与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相比,与国家对文物工作的使命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中国文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比较低,还未达到全面盘活的状态,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利用的目标导向还不明确
      显然,今天保护和利用文物,绝不只是为 了研究、审美或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为了发挥文物“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透过文物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为人们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起到教化和启示作用;为治国理政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服务;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这就是文物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但长期以来,中国文物工作似乎偏离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尽管考古发掘和博物馆收藏积累了大量反映
中华文明的物证资料,但一直以来,重保护、轻利用,重器物现象描述、轻价值内涵阐释,重学术研究、轻成果转化和文化传播,导致庞大的中华

    文明物证史料得不到有效传播利用。不论是陈列展览还是其他利用方式,都尚处在低层次利用状态,未能充分发挥文物的教化和启示作用,未能充分起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大部分博物馆陈列展览只让观众看文物,只讲文物造型、材质、纹饰、工艺、分类和分期等,不讲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不透物见人、见事、见生活、见精神,导致观众看不懂,没兴趣看,留不下记忆印象。一言以蔽之,文物利用的目标导向尚不明确、不自觉。  
      ( 二 ) 文物研究和利用的核心价值导向不 清晰
      由于文物研究和利用的核心价值导 向还不清晰,导致我国文物考古、收藏和研究 体系普遍缺乏对文物核心价值的挖掘阐释,难以支撑讲好中国文物故事,难以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
     (三)文物利用的有效办法和手段不多, 成效不显著
      一是技术和方法应用缺乏创新融合。大多 生搬硬套,或简单模仿,或技术做秀,技术与内容融合度不够,成效还不够显著。以数字媒体为例,内容策划和演绎平庸,缺乏故事性、 情节性和知识性;互

34

33

 “让文物活起来”,新时期文物工作的主要使命。

走近考古 GET CLOSER TO ARCHEOLOGY

动软件设计和制作粗糙,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不强;美术设计和表现形式不够感性,达不到引人入胜的境界;画质不清晰、播放不流畅、音效不自然,缺乏观赏性等。
      二是普遍不重视文物故事的策划与编剧。讲好文物的故事是文物“活起来”的关键,而要讲好文物故事,首先要做好文物故事的编剧。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教育活动、文创、图书、纪录片、综艺、动画游戏、新媒体等无不如此。虽然我们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但我们一直讲不好文物的故事。究其原因,是我们不重视也不擅长文物故事内容的策划与编剧。
       
     

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故宫博物院藏

      二、“让文物活起来”的对策建议
     为了激活文物的时代价值,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充分发挥文物的教化和启示作用,发挥文物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作用,文物工作必须明确目标,把准方向,开拓前行。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文物利用目标导向
    要改变目前文物利用目标导向不清晰的状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坚持 正确的文物利用目标导向,即“文物活起来” 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把历史智慧和启示告诉人们,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精神 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为

治国理政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服务,起到教化和启示作用。一切文物的利用,无论是陈列展览、教育活动,还是其他的文物利用方式,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上述目标导向。
   (二)必须坚持正确的文物利用的价值导向
   要改变目前文物利用价值导向不明确的状 况,明确和坚持文物利用的核心价值导向。文 物的核心价值不是器物本身,而是文化。文物利用不是仅仅为了实现其研究价值、审美价值或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要透物见人、见史、见精神,传播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特别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因此,一切文物的利用,无论是陈列展览、教育活动,还是其他的文物利用方式,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上述核心价值导向。
   (三)强化对文物资源价值内涵的挖掘阐释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讲好文物故事, 文物研究必须转变观念,必须跳出传统考古学、器物学和文物学研究的窠臼,以文化传播为导向,加强考古信息采集和多学科阐释研究,加强博物馆藏品科学体系建设及其藏品内涵价值的挖掘和阐释,揭示文物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达到透物、见人、见事

和见精神,为讲好中国文物故事、为各种文物利用方式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撑。
(四)“内容为王”,做好各种文物利用的内容编剧
       为了做好文物故事的编剧,一要重视文物故事的编剧,二要加强编剧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擅长讲述文物故事的人才。
(五)创新文物故事传播的平台和方式
       除了陈列展览、教 育活动、讲座论坛、图书、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纪录片外,还要广泛利用新媒体,例如动漫、AR 和 VR 技术、微信、微博、网站、手机 App、在线视频等,持续推动文物故事传播的知识化、通俗化、趣味化、体验化、文娱化、网络化、网感化、视频化。关键是要强化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发展。如此,方能突破文物故事的传播方式,不断吸引和抓住观众的眼球,讲好文物的故事,传播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合理转化和创新,提升文物故事的传播效应;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

36

35

考古科普:

走近考古 GET CLOSER TO ARCHEOLOGY

陶器器型介绍

从左到右依次为豆,鬲,鼎

       鼎,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是古代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鼎”(炊器)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

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
      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38

37

 鼎

走近考古 GET CLOSER TO ARCHEOLOGY

       豆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食器和礼器。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同名陶器,豆器多为陶制,新时期时代即有陶豆存在,盛于商周,造型多为浅盘、浅钵形,高圈足。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同时作为礼器常与鼎、壶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
     

      豆的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商周时豆多浅腹,粗柄,无耳,无盖。春秋战国时豆的形制较多,有浅盘、深盘、长柄、短柄、附耳、环耳等各种形状,上有盖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使用时,豆也常以偶数出现,按尊卑长幼,亦有数量多少之分。《国语·周语》:“觞酒豆肉箪食。”(一觞酒一豆肉一箪饭。)

     鬲,中国古代陶制炊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中国商周时期继续流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
      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器形与鼎相近,区别在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一般来说

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于填柴引火。后来,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遂成为锅釜,也就是所谓“破釜沉舟”的“釜”。

40

39

42

41

走近考古 GET CLOSER TO ARCHEOLOGY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早期陶器的制法
      一般认为最早的陶器是手制的,并在篝火烧制。烧制时间短但火达到的最高温度可以很高,约在900℃左右,而且达到的速度很快。黏土与沙、砂砾、打碎的贝壳或打碎的陶器调合后会被用来烧制陶器,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坯体质地令水及其他挥发性成分可以轻易离开。黏土中较粗糙的粒子亦会发挥在冷却时限制陶器坯体内部收缩的作用,此过程以缓慢速度进行,并减低热应力及破裂的可能。
      最早有目的而建设的窑是穴窑或沟窑,即在地面掘一个洞再在上面铺满燃料。在地面的洞提供了最佳隔热层,令烧制过程可以有更佳的控制。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陶器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不断飞跃,陶器制作经历了简单的手工捏塑、模制、泥片贴塑、泥条盘筑、慢轮修整,最终产生了快轮制陶枝术。人们还给陶器涂上鲜艳的颜色,彩陶就这样诞生了。     
器型分类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主要有炊器,饮器,食器和盛贮器等。
(1)炊具:
       有罐、鼎、鬲、釜、甑、灶等。
(2)饮器:
        杯、角、觚、鬶。
(3)食器
     有碗、杯、豆、盆、罐等。豆的形状和现在的高足盘极为近似。新石器时代出现,到商周时出现漆制和铜制的豆。
     豆又有高柄豆、铸空豆等,皆是以柄部来分的。
 (4)盛贮器
       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凌家滩墓葬中出土的陶器,虽然材质粗糙,但是器型精美。

文创出圈  CU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从故宫看文创产品设计切入点

博雅方略

摘要
       文创产品旨在满足广大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体验需求,因此必须具有文化特色,让旅游者能够把旅游目的地文化带回家,延长旅游体验感。优质文创产品迎合了大众旅游时代文化体验需求。目前我国的文创产品开发热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创产品涉及的广度、深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前景广阔。

文创产品的特点
从旅游纪念品到文创产品,体现了3个变化。
一是文创产品强调了产品性质。
       所谓产品是一个市场的概念,产品设计、创意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因此衡量文创产品,主要看一定价格水平和质量档次条件的市场效果,而不是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过去许多景区和博物馆设计的纪念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参加旅游商品大赛屡获大奖,但是动辄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在于价格、质量不符合消费者预期。
二是文创产品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文创产品旨在满足广大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体验需求,因此必须具有文化特色,让旅游者能够把旅游目的地文化带回家,延长旅游体验感。 

三是文创产品的市场价格主要体现在创意上。
同样的日记本、手机壳,生产成本相差无几,但是价格可能差几倍,这里的市场价格差距主要取决于有没有创意,创意能否满足旅游者需求。创意越强,产品附加值越高,在市场上越受追捧,越可能成为“网红产品”。

44

43

文创出圈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文创产品的切入点
     文创产品不等同于衍生品,更不是大型的展览或活动的附属品与添加剂,也不应该是新奇点缀,而应该具有独立性,并进入生活日常。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要把握好切入点。本文以故宫文创产品为例,探讨文创产品开发的切入点。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研究人们的生活,研究人们生活中需要什么东西,做一些实用性强的东西。故宫元素的手机壳,现在已经每个月都有新产品,研发了几百种;正大光明的充电器,观众认为很有意思,它也是来自于故宫的独创文创。

这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以产品研究成果为基础
     故宫有1807558件(套)文物藏品,包涵历史信息,都是过去时代工匠精神的体现。很多都是精品,这些图案用到文创产品中就会取得一些效果,比如真丝织锦段,还有便签纸盒。
以文化创意研发为支撑
       要把创意融进故宫的文创产品,而不仅仅是复制。比如故宫娃娃系列,孩子们每次到故宫就找有没有新的故宫娃娃,满足他们的童趣。

以文化产品质量为前提
     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产品,不是一般的销售品,并且要带着博物馆的尊严去进入市场.所以,要特别注意质量。五福五代堂紫砂壶,是根据五个皇帝喜欢的五把紫砂壶研发的,红泥、黄泥、绿泥、紫泥、黑泥的。今天作为国礼来使用。
以营销环境改善为保障
      故宫要重视文创产品的研发和市场营销,但是,不能商业化,博物馆要有文化气息,特别是对古建筑环境和古建筑保护有害的临时建筑要全部进行拆除,把不适合经营的场所比如御花园内的所有食品售卖撤出,在附近重新安排了更加有尊严的用餐环境。

以举办展览活动为契机展示配套文创产品
      每次在院内外举办展览时候都研发一些跟展览主题吻合的文创产品,展示目前与这个展览相配套的文创产品。
以开拓创新机制为依托
      每天都会有一些新的产品在研发,每隔几天就会有很多文创产品进入故宫的文创馆。故宫人精选了自己喜爱的100件文物,对社会举办了创意设计大奖赛,征集更多的创意产品。
以服务广大观众为宗旨
       故宫在紫禁城外设置文创馆,实现不进紫禁城、不买门票也可以享受故宫的文创产品文化。
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目的
      要通过故宫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46

45

元宝桶装饰盆栽摆件

48

47

50

49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长岗村,北靠“江北小九华”太湖山,南抵长江支流裕溪河,是一处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达220万平方米。自1985年发现,1987年发掘以来,先后共13次发掘,总发掘面积6280平方米,其中前5次墓葬区发掘面积为2960平米。发现大型祭坛1处,墓葬68座,内外环壕2处,大型红烧土块遗迹3000平米1处;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贵文物1200多件,玉龟、玉版、玉人、玉勺等100多件文物现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其余大部分在省博物院和省考古所珍藏。

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凌家滩遗址进行首次试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共出土200多件文物。

1987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凌家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1998年10月,安徽省考古所进行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1825平方米。

2000年10月,凌家滩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这次发掘面积426平方米。

2007年5月,凌家滩遗址进行第五次考古发掘。这次发掘面积450平方米。

2013年4月,凌家滩遗址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这次发掘面积400平方米。

特别栏目 SPECIAL SECTION

十三次发掘经历

凌家滩大事记(一)

52

51

凌家滩考古发掘记录

      凌家滩遗址的文化价值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代表性,成为长江流域一支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2012年被命名为凌家滩文化,与辽宁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认为,凌家滩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为研究五千年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考古界泰斗张忠培老先生评价凌家滩文化为“中国仅此一家,世界别无分店。”
      凌家滩文化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数量众多的精美玉器,不仅体现了凌家滩先民的聪明智慧和精湛技术,而且表明了5000多年前凌家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巢湖流域玉器制作和交流中心,凌家滩玉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基石,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凌家滩遗址第十三次发掘

2014年4月,凌家滩遗址进行第七次发掘,总发掘面积271.5平方米。

2016年11月,凌家滩遗址进行第九次发掘,此次发掘位于墓葬祭祀区东北部。

2017年4月,凌家滩遗址进行第十次发掘,发掘证实凌家滩遗址外环壕的存在。

2017年10月,凌家滩遗址进行第十一次发掘。

2020年6月,凌家滩遗址进行第十二次发掘。发掘地点位于凌家滩村红烧土块区,发掘面积大约500平方米。

2015年5月,凌家滩遗址进行第八次发掘,发掘面积为239平方米

凌家滩文化内涵

特别栏目 SPECIAL SECTION

54

53

凌家滩考古发掘记录

考古大家  ARCHEOLOGIST

赵辉先生访谈录:
          关于中国考古学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国考古网

赵辉先生介绍: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学术论著 :
  《远古的王城——良渚的国家形态》,《杭州(周刊)》,2017年16期
    《考古学是什么》,《北大才斋讲堂(第3辑科学精神与学科素养)》,2018年,北大出版社等

访谈内容介绍:
       访谈内容以关于中国考古学的几个问题为主线,涉及田野考古发掘需要注意的事项、考古学文化的结构与谱系、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史前文明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中国考古学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赵辉教授针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回答。

      问:中国考古学未来发展的趋势,您如何看?
      赵辉:首先一点,我们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基础的一部分是我们在物质文化史研究上积累的那些成果,归结为一句话,这就提示了我们采用多元一体的角度复原研究古代社会这么一个大方向。古代社会的研究开展得很早,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仰韶文化社会性质的讨论,学科真正把重点转移到这个方面来,也有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了,也有了一定积累。刚刚开始古代文明研究的时候,是一种大阶段式的思考,或者也可以叫作一般进化论式的研究,新石器早中期如何如何,晚期如何如何,龙山时代又怎么样,把中国看成个整体,看它

56

55

的阶段性。现在,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复杂性认识已经大大深入了,社会对考古学的社会作用也开始重视了,对考古学的投入正在增加。当然,社会重视你,有时就会给你提一些不太契合学术的要求、期望。考古学和社会关系上还有一个尚未完全处理好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基本建设速度太快,搞得考古工作者疲于奔命,还往往赶不上人家的规模、速度,从而造成损失。以至于当年俞伟超先生就有一个很深的顾虑,他看到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很多古代遗址受损乃至消失,非常忧虑未来多少年以后还有没有考古学。但在社会越来越重视考古的大环境下,经各考古机构和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这种被动局面有缓解的势头。总体而言,无论内部的积累还是外部环境,都预示我们这个学科有一个大发展前景。我觉得在今后发展中需要重视的是考古学有关古代社会复原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的建设。

考古大家  ARCHEOLOGIST

卡纳克神庙古代遗址

       有三个方面的现象促使我有了这样的考虑。一是我们在解释考古资料时有简单化倾向,在史前考古尤其多见,对一些一时不容易理解的现象,就匆忙归为宗教祭祀遗迹。或者根据为数不多的单一类检测数据,就推演出一些大结论。二是我们的解释较多地为文献资料左右而忽略其他。中国有丰富的文献史料资源和悠久的史学传统,这是中国考古学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也局限住了考古学家们的视野。我们曾经一度和民族学有较多交流往来,眼下这两个学科之间好像有些疏远。尤其对于史前考古而言,对人类社会的理解,除了历史、民族学,还有来自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启发。实话说,考古学还很少有自己独力发展出来的有关社会的解释,主要就是借用或改造了那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三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引进考古学方面,西方学术界是走在前面的,我们还主要是在引进、模仿,如前面提到的酋邦理论。所以,我们现在也许应该认真思考今后中国考古学如何加强理论建设,如何在我们的考古资料特点和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参照相关学科的成果,发展出自己的历史理论这一严肃问题了。而把一些理论性的思考落实在实际工作上,将诸如此类的想法转化为实践方案,我称之为方法。

58

57

考古大家  ARCHEOLOGIST

     问:我们目前哪些方面仍有欠缺?
     赵辉:我们比较欠缺的方面,就是在理论或者方法论的思考不多,经常是就事论事的讨论。
      徐、蒙几位先生为我们给出了传说材料的置信度,超过这个度的各种说法,都不能在现有资料的范围内寻得证明或反证,从学理上看,就是聊备一说而已。诸说若再起争执,我是看不出有解决问题之前途的。记得前年的一个场合,被问到对二里头遗址是否为夏都的问题。我回答是个大概率事件,可能性较大。我的意思是说,虽然没有出土文字的资料,但夏毕竟去商不是十分遥远,曾经为传说时代的商的有关文献,被出土文字证明基本可靠,那么有关夏的记载的可信度理应比较高——这是常理,不是科学。虞夏族后裔的活动地域是有比较明确记载的,二里头这个迄今为止发现的在当时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城址,正落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其为夏墟的可能性也就很大了。但仍不敢说的太死,只能表述为大概率,很有可能。因为你不知道今后的考古学家们在田野里又会弄出什么新发现出来。当时没有人问禹居阳城、葬会稽,舜葬九嶷,尧都平阳之类的问题,如果有人问,我只能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
   在复原重建上古历史方面,我们继承 

了两套历史材料:一套是考古学物质资料;还有一套是文字记录下来的传说的、口述史材料。重建历史,考古学从构筑物质文化的时空框架开始,文献史学则从古代族群分布入手。双方的做法实则互为表里,合拍合掌。也因此产生了考古学文化的族属问题这么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比较起来,文献史学提供的历史框架竟还不如考古学的框架来得精细。进而在复原上古社会方面,更要有赖于考古学。当前学术界对族属这类问题仍然表现出持续的、极大的兴趣,以至于有学者说夏文化的问题是上古历史研究中最大的问题,社会舆论更推波助澜。但我觉得,这是学科一定阶段的现象,恰恰表明我们的考古学术还没有完全完成物质文化史的文化框架的建设任务,还没有全心全意投入古代社会内容的复原上去。但是我们要想一想,就算有一天我们把考古学文化和传说上的族属一一对应起来了,又怎么样呢,它还是个历史框架而已。其间的社会内容还需要填写。这主要靠考古学了。
    

       最后,我认为还有一个需要大家警觉的问题,那就是在建设上古历史框架时,如果一味地依赖传说资料的引导,我们是否能够建设出一个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体系?古史传说大约有三大来源:东方的、华夏的和荆楚的,后来被形成于中原的文字书写系统所记录,又经战国诸子、汉晋儒生的整理加工,一路辗转,流传到了今天。这个过程中随时可能有生出虚妄的危险。对此,早有学者论及:历史是层累而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加工改造,这套传说资料传达的史观与实际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偏差?已然是说不清楚的了。幸而中国文化多元、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等观点的提出主要是立足于考古学提供的情报,而没有全身投入传说历史体系的怀抱上去。

60

59

含山

Anhui, China

凌家滩

星辰之光,文明之源

凌家滩雪景

62

61

远古聚落有凌家,发掘五度声高遐;
玉龙玉猪罕国宝,陶器石器奇艺葩。
元祖始开巢居风,都市渐起楼天拔。
一址推进千年史,小铲掘出古中华。

含山

Anhui, China

凌家滩

星辰之光,文明之源

64

63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致辞

凌家滩
举    行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试运营)揭牌仪式

      2021年12月31日上午,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试运营)揭牌仪式在凌家滩举行。 
     安徽省文旅厅文物保护处副处长刘奇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马鞍山市文旅局副局长张卿、含山县委副书记孙信滨共同揭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致辞。

       冬日的阳光沐浴着神奇的凌家滩。今天,我们在有着“安徽考古圣地”、“长江文明之源”、“中华文明曙光”美誉的凌家滩,共同见证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这是凌家滩遗址考古史、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史、凌家滩文化旅游发展史,也是含山、马鞍山和安徽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盛事。我谨代表凌家滩考古工作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考古学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支持、配合凌家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所有人员表达衷心的感谢!
      我谈三点感受:一是祝贺和感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凌家滩遗址发现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安徽省委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原巢湖市、马鞍山市以及含山县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镇、村和凌家滩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凌家滩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成果丰硕、成效显著,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学旅游基地基本建成,为文

化遗产保护利用树立了安徽典范。成就的取得凝聚着各位领导、专家、考古工作者和方方面面的辛勤付出,在此,我要衷心表达祝贺、感谢和敬意!
       二是谈一点对于凌家滩遗址和含山县对于考古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意义的认识。凌家滩遗址距今绝对年代约5800-5300年,与东北红山、海岱大汶口、中原仰韶、长江中游屈家岭、甘青地区马家窑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曙光阶段的典型代表性遗存,是环太湖和环巢湖地区崧泽神权社会金字塔的顶端遗存,是中华早期文明-良渚古国文明的源头,是凸显中华文明历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基本特征的代表性实物遗存,更是展现凌家滩先民智慧和理想追求的经典遗存,早在“十五”就被列为国家文物局重大课题-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核心遗址,“十三五”又被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是长江文化研究无可替代的一处国家大遗址,具有重要学术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从凌家滩遗存到良渚文化、到广富林文化,到以斗鸡台文化巢湖

最新动态 LATEST DEVELOPMENTS

66

65

类型为代表的夏代文化遗存、以大城墩类型为代表的商文化遗存,再到两周时期的吴文化遗存、楚文化遗存,其后从秦汉帝国一统到明清,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含山县文化脉络完整清晰,历史底蕴凝重厚实,含山先民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含山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潜力巨大,意义重大,大有可为。
     

       三是期待与感悟。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考古学的百年成就,高度评价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就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含山历史人文厚重,正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沃土,含山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有可为,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积极作为。“十四五”是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再创辉煌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决策部署,努力推动含山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惠及凌家滩和含山人民,进一步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安徽文化旅游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是我们每一位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最新动态 LATEST DEVELOPMENTS

68

67

最新动态 LATEST DEVELOPMENTS

新华社、新华网聚焦
      北京冬奥会奖牌背后的凌家滩“玉文化”元素

  2022年1月19日,新华社、新华网时空对话连线——“北京冬奥会奖牌设计中的凌家滩‘玉文化’元素”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举行。凌家滩遗址三任领队,北京冬奥会“同心”奖牌设计团队负责人杭海分别作了连线。此次新华社、新华网时空对话连线将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推出。
      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现场,凌家滩遗址第一任发掘领队张敬国在

墓葬祭祀区介绍当年发掘玉双连璧的经历。同时,张敬国还现场连线了北京冬奥会“同心”奖牌设计团队负责人杭海,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互动。杭海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引导标识系统设计总监。杭海在2008年担任“金镶玉”奖牌设计师,2021年成为“同心”奖牌设计团队负责人,时隔多年,他依然将中国独有的“玉文化”融入奖牌中,是一种传承,更是对中国传

统“玉文化”的情有独钟。杭海在连线中对“玉文化”作出了详细解读。
       凌家滩遗址第二任发掘领队吴卫红在现场介绍了凌家滩从墓葬区发掘到聚落形态的研究;凌家滩遗址现任发掘领队张小雷介绍了红烧土发掘情况,发掘意义等。

凌家滩三任考古领队合影

70

69

文化传承

文化接力

“何以中国”展    凌家滩国宝亮相故宫

凌家滩国宝亮相故宫“何以中国”

        2022年1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 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29家博物馆举办的“何以中国”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正式开幕。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龟版在展览中亮相。

       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30余件/套,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善本、印章等类别(受展厅环境限制,大部分纸质和丝织类文物为复制品),包含何尊、长信宫灯、藏文《四部医典》等声名远播的国宝重器。
      

大型考古题材纪录片
   《何以中国》
摄制组走进凌家滩

  2022年2月23日下午,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承制的大型考古文化纪录片《何以中国》导演组和摄制组一行10人驱车来到凌家滩遗址现场进行拍摄。
  纪录片《何以中国》立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从秦汉为始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以倒叙手法探源中国文明古国的根基,解答“何以中国”关于历史和未来的大命题。
    《何以中国》由中国考古学界泰斗

严文明先生担任节目总顾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岭担任学术总制片人,干超担任总导演,还邀请到北大、西大、复旦、社科院等优秀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重要遗址考古队队长加盟组成专家团队,实现了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最强专家集结。专家们期待《何以中国》可以用“影像文化”的创新展示“考古文化”的成就,用“古老中国”的故事讲好“青春中国”的故事。

最新动态 LATEST DEVELOPMENTS

72

71

《朔知东南风:从凌家滩到长三角的区域文明探源》

作者:吴卫红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73201317

推荐语:本书从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探索出发,进而拓展到皖南、安徽全境,最后到整个中国东南;研究对象方面,从器物、遗迹到大遗址,再到文化谱系,可以说层层拓展又联系紧密,探索了中国东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凸显了中国东南,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史前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整个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推荐指数:

74

73

摄制组在墓葬区进行拍摄

       据介绍,纪录片将分两季。第一季《何以中国》,以纵向时间为线索,追溯中国这个文明国家的根基、发源与早期形成和发展; 第二季《何为中国》,从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哲学、宗教、艺术等角度,全面展现文明中国之基因,及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深度传承。

2021年《何以中国》项目发布会暨专家
研讨会启动现场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