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青海山洪灾害成因公布
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新武器
北斗+物联网设计理念实现智能定位报警救生衣
“5G+航空医疗+ECMO”首次亮相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与信息中心
2022年8月30日
2022年第8期(总14期)
应急安全科技情报
目录
CONTNETS
应急安全科技情报
一 ►
热点事件
“8·18”青海山洪灾害成因公布
重庆涪陵、南川发生山火
应急管理部工作组赴白银煤矿坍塌事故现场指导救援
01
03
05
07
09
二 ►
研究进展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构建
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新武器
光纤技术为滑坡监测开辟新领域
10
12
三 ►
装备制造
北斗+物联网设计理念实现智能定位报警救生衣
无人机在城市高压燃气管道巡检中的应用
应急管理部成立首个大型无人机系统采购项目
16
四 ►
行业动态
福建海上危险化学品货物泄漏综合应急演练成功举行
“5G+航空医疗+ECMO”首次亮相粤港澳大湾区
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成功发射
04
14
17
19
热点事件
记者从西宁市大通县“8·18”山洪灾害新闻发布会获悉,8月17日22时25分,西宁市气象局、大通县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随后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至18日零时许,西宁市大通县青林乡、青山乡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漫溢,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
截至目前,灾害已造成17人死亡,成功营救20名失联人员,仍有17人失联,2栋房屋被冲毁,14栋房屋大部分受损,其他房屋、道路、桥梁、河道等灾损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中。
NEWS
-1-
“8·18”青海山洪灾害成因公布
图 1 青海省海东市消防支队队员在西宁市大通县青山乡贺家庄村开展救援工作
热点事件
NEWS
-2-
经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现场查看,综合分析此次灾害成因,初步认为此次灾害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近期连续降雨致使土壤水量达到或接近饱和,8月份以来,青林乡降雨量累计达114毫米,超过50年来8月平均值,地表径流量加大,短时超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二是此次降雨时间短、强度大,降雨过程持续一小时左右,青山乡、青林乡分别形成降雨量约34.6毫米和39.3毫米,降水强度历年罕见。加之青林,青山本地强降水和上游宝库乡降水汇聚,地表径流增大,汇水面大,短时间内形成了山洪。
三是青山乡沙岱河河长约33公里,流域面积124.35平方公里,河谷狭窄落差大,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07立方米,17日强降雨致使河道流量突增至100立方米左右,山洪流量大,引发山洪灾害。
灾害发生后,青海省先后迅速启动省级突发灾害事件II级和I级应急响应,组织消防、公安、解放军、武警、应急等部门和乡村干部、周边乡镇、村群众共计4500余人参与救援,并组织医护、救援车辆共计160余辆。
在大通一中,朔山中学设立受灾群众安置点,已紧急避险转移安置1249名群众,调运帐篷、行军床、棉被、方便面、矿泉水,药品等救灾物资5000余件,同时组织工作专班,一对一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善后工作。大通县各医院紧急腾出130间病房用于救治伤员,并开通绿色通道。
目前,山洪灾害中的9名轻症伤员已转运至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第二分院救治,生命体征平稳。县疾控中心派出消杀队共4组8人,已完成3轮消杀。(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供稿人:科技与信息中心 杨妍)
热点事件
NEWS
-3-
据重庆应急管理局消息,8月17日18时许,涪陵区荔枝街道鹅颈关村三组沐英山庄旁突发山火。同日20时许,涪陵区江北街道点易社区爻里小镇斜对面突发山火。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区两级迅速组织应急、消防等有关部门和专业力量开展科学扑救。经市、区两级救援力量奋力扑救,两处火场明火先后于18日下午基本扑灭。火情未造成人员伤亡,未对居民点及重要设施设备构成威胁。
8月18日10点26分许、13点37分许,重庆南川区神童镇、三泉镇也相继发生山火。南川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消防力量前往扑救。附近居民已及时疏散、暂无人员伤亡。过火面积和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18日晚,受持续高温导致林内植被干枯易燃、可燃物载量大及风力较大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涪陵区两处火场出现不同程度复燃和蔓延。接报后,当地要求迅速组织扑救,严防发生次生灾害,尽快查明起火和复燃原因。
8月19日早上6时20分,重庆市应急局从南川火场调度3架直升机回援涪陵北山坪,集中力量扑灭山火。同时,重庆市应急局通过向应急管理部请示,应急管理部分别从四川、湖北抽调两架大运力的卡32直升机前来涪陵、南川支援。四川的直升机已于18日到达南川,湖北的直升机19日上午到达涪陵。目前,在涪陵和南川三个火场总共有6架直升机参与山火扑救。在18日开展救援的基础上,重庆市应急局紧急调度了武警重庆总队543名指战员携装备迅速开往涪陵、南川等地展开山火扑救任务。(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供稿人:科技与信息中心 杨妍)
重庆涪陵、南川发生山火
热点事件
7月23日11时15分许,山西焦煤民爆集团工作人员前往景泰县境内甘肃泓胜煤业途中,突遇矿区边坡坍塌,将这些工作人员及车辆掩埋。当地消防救援队伍24车、96人以及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靖远队3车、14人在事故现场参与救援。应急管理部派出由矿山安监局负责同志带队的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和事故调查。
截至7月23日20:00,涉险17人现已全部救出,身体正常1人;轻伤6人,其中5人在景泰县人民医院医治,1人因心率过速转院至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治;死亡10人。
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黄明要求全力救治伤员,科学组织救援,发挥专家作用,安全施救,严防次生事故发生;督促地方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认真查明事故原因,深入排查风险隐患,找出盲区漏洞,狠抓整改;要求各地各部门清醒认识当前煤矿生产高风险,绷紧神经,举一反三,进一步严格监管监察,守住安全底线,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坚决稳定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供稿人:科技与信息中心 杨妍)
NEWS
-4-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甘肃白银
煤矿坍塌事故现场指导救援
图 2 矿区事故现场
截至7月23日20:00,涉险17人现已全部救出,身体正常1人;轻伤6人,其中5人在景泰县人民医院医治,1人因心率过速转院至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治;死亡10人。
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黄明要求全力救治伤员,科学组织救援,发挥专家作用,安全施救,严防次生事故发生;督促地方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认真查明事故原因,深入排查风险隐患,找出盲区漏洞,狠抓整改;要求各地各部门清醒认识当前煤矿生产高风险,绷紧神经,举一反三,进一步严格监管监察,守住安全底线,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坚决稳定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供稿人:科技与信息中心 杨妍)
基于信度、效度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的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评估体系构建
研究进展
Research
-5-
为确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满足国家应急管理建设需求,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并参考相关文献,在专家小组评议的基础上,确立南宁市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研究回收81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评价体系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yaahp软件,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各级指标的权重。
图 3 南宁市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研究进展
Research
-6-
研究初步构建的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经信度和效度分析,删除4个2级指标,最终建构了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一、二级指标及其权重为:
(1)“事故预防”(权重0.4335)下设7个二级指标;
(2)“应急准备”(权重0.3112)下设7个二级指标;
(3)“应急处置”(权重0.2034)下设9个二级指标;
(4)“恢复与重建”(权重0.0519)下设7个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中权重超过0.05的指标依次为:
(1)法律法规(权重0.0916)
(2)突发公共事件技术监管(权重0.0856)
(3)设立应急机构(权重0.0685)
(4)建立监测预警系统(权重0.0668)
(5)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落实(权重0.0579)
(6)辖区危险场所管控(权重0.0578)
(7)辖区风险评价与控制(权重0.0531)
(8)编制应急预案(权重0.0516)
(9)重大灾害投保(权重0.0502)
基于信度、结构效度验证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符合我国应急管理的方针策略。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健全、应急机构的设置与权责划分非常重要,还要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资料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供稿人:研发中心(院士办) 韩波)
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新武器
研究进展
Research
-7-
目前人类最深的地下活动是俄罗斯在库页岛深度万米的油井。在许多时候,我们对脚下的地球内部,即使是地表以下几米的地方,都缺乏足够详细的认知。虽然目前有着重磁电震等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但在大多数时候,钻探仍然是了解地下微小特征的最佳方式。近年来,量子传感器作为传统地球物理传感器的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以其突出的探测能力,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图 4 重力梯度仪(Stray et al., 2022)
(a)沙漏型重力梯度仪,它使用两个反向定向单光束 MOT,通过多个镜面组件(蓝色)实现梯度测量;(b)来自每个捕获区域的原子云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上)以及1 m原子云分离基线随时间的相对变化曲线(下)(通过50次测量获得的平均值,每次测量4秒,阴影区域为不确定性范围);(c)测试质量块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引起的重力梯度变化——靠近传感器(空心三角点)或远离传感器(实心三角点)。每个测量数字代表一个特定的测试位置质量。每个数据点由八个重力梯度的平均值加权得到测量值,每次测量都包含来自原子干涉仪的25次观测,干涉仪每次测量耗时1.5 s。每个数据点的误差范围是八个重力梯度读数的标准误差。测试质量块大约每20分钟移动一次,误差为±3.5分钟,其位置可重复性为1厘米,变化的模型所预测的重力梯度信号ΔGzz以红色显示。
研究进展
Research
-8-
近日,英国伯明翰大学的Stray等人研制了一种基于量子传感的超冷原子重力梯度仪,他们使用原子干涉技术,根据重力场如何影响自由下落的原子云来测量局部的重力加速度。在常规装置中,光脉冲用于产生、分离和重组物质波(每个粒子在物理学中都可以被描述为物质波),从而使它们相互作用,这样在重力仪中检测到的干涉图与局部重力场有关。基于这一原理的测量可以达到惊人的精度,但这类测量会受到噪声的严重影响。而原子重力梯度仪通过测量重力场中的梯度而不是绝对值,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缺陷。
该仪器仅通过测量地下空洞引起的微小重力变化,就能够无损地探测到空洞的分布位置。对于10分钟以上的测量,该仪器的灵敏度可达到20E(1E为10-9 / s2)。这种传感器使原子梯度计朝着实际应用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Stray等人的结果表明,这类仪器将有望很快实现小型化和便携化,更容易在室外测量中得到应用。该技术的突破将有希望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构造研究,从而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开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资料来源:Nature,供稿人:地质与建设安全研究所 王用军)
图 5(a)典型重力梯度的等高线图及其各种应用场景中的信号大小,检测到的特征参数和传感器的不确定性变化对应关系;(b)未来通过该仪器可获得某区域 0.5 m 空间分辨率的重力分布图,测量精度可达20 E。
该仪器仅通过测量地下空洞引起的微小重力变化,就能够无损地探测到空洞的分布位置。对10分钟以上的测量,该仪器的灵敏度可达到20E(1E为10-9 / s2)。该传感器使原子梯度计朝着实际应用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Stray等人的结果表明,这类仪器有望很快实现小型化和便携化,更容易在室外测量中得到应用。该技术的突破将有希望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构造研究,从而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开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资料来源:Nature,供稿人:地质与建设安全研究所 王用军)
光纤技术为滑坡监测开辟新领域
研究进展
Research
-9-
水库为本地社区提供储水调水、水力发电和观光游览等服务。然而,水库的建设会显著改变当地的地质条件,并带来不可预测的危害,尤其是滑坡灾害。掌握库岸滑坡的诱发因素,对于确保水库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和公共安全至关重要。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南京大学朱鸿鹄教授团队引入了一种新的光纤神经系统(FONS)来监测和研究水库滑坡。作者们设计研发了这一系统,并在中国三峡库区一处古滑坡——藕塘滑坡进行了现场布设和示范应用。该滑坡的体积超过1.17亿立方码(即9000万方),每年位移达4到20英寸(即100-500毫米)。该系统可获取厘米级的实时、高空间分辨率数据。
这一光纤神经系统为每个监测参量(包括地下温度、湿度和应变)配置单独的光缆。所有光缆绑扎为一束后,置于一个直径为4英寸(即110毫米)、深度为131英尺(即40米)的钻孔中。该系统安装完成后,将地下监测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地表的数据服务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监测滑坡运动、水分迁移和泥沙淤积等过程。
作者们利用系统采集的数据,确认了坡体后缘的主滑面和次级滑面。作者们还断定,相对于同等雨量的均匀降雨,短时高强降雨对滑坡变形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一发现与关于降雨和滑坡变形关系的常规认识有所不同。
这一系统为滑坡的综合灾害监测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为掌握水库滑坡的热-水-力成因、诱发因素和灾变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在未来的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卫星遥感、航空测量和地面监测来全面考察地质灾害。(防灾与应急管理研究所)
装备制造
Equipment
-10-
在水域灾害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施救人员的个人安全理应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研发一种新型装备,配备在救生衣上,在人员落水的第一时间自动收到报警信息,并能够实时在线监控落水人员位置信息,为每一位抢险救援人员披上一层科技的铠甲。
其内置的自触发式定位模块采用北斗+物联网的设计理念,通过遇水触发传感器报警的方式实现对佩戴人员的安全防护。具备落水自动报警、手动报警和一键报平安功能,能够快速地将报警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平台界面警报显示、手机短信和手机语音电话的方式联系预设的多位联系人,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后方指挥中心。指挥端可以对多台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具有如下特点:
(1)自动及手动2种报警模式
在触发报警模式上,设计有遇水自动触发报警以及手动报警2种模式,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行选择触发报警方式。同时,还设置有安全确认键,当人员确定安全后,可一键保平安。
(2)采用北斗卫星通信系统
摒弃传统的单通信模式,采用公网及北斗短报文两种通信模式,确保在无公网信号的极端环境下,通过北斗定位+北斗短短报文通信,亦能保障报警信号的正常传递。并且北斗三号面向民用市场后,可实现语音及图片的应急传输。
(3)定位精度高
采用自主开发的定位算法,根据搜索到的卫星数量,人员定位精度误差可控制在2m范围内。
北斗+物联网设计理念
实现智能定位报警救生衣
装备制造
Equipment
-11-
(4)指挥平台在线监控
自主开发的指挥平台,可同时兼容北斗网络、物联网以及公网,实现多网融合在线监控,可多网络实时监测佩戴人员正常状态以及报警状态下的轨迹信息,并具备电子围栏、历时轨迹查询、轨迹数据分析等功能。
(5)短信及电话实时提醒
人员意外落水后,定位模块除第一时间通知后方平台外,还可通过绑定紧急联系人的方式,通过短信及电话及时通知相关营救人员,在移动施救过程中实时掌握落水人员位置信息。(资料来源:应急装备之家,供稿人:研发中心(院士办)韩波)
图 6 北斗卫星通信系统
图 7 落水智能定位报警救生衣
装备制造
Equipment
-12-
高压燃气管道具有距离长、范围广、途经地貌多样复杂的特点,许多管段受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人文复杂等不利因素制约,给管道安全巡检带来困难,导致许多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和治理,进而引发事故。保证高压燃气管道正常运行安全,及时追踪周围第三方施工、土体塌方、地表变化、管道占压等也就成为了管道日常巡检的主要内容。
无人机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挂载相应的设备,如高清云台相机(摄像机)、红外热成像相机、激光雷达、激光气体遥测仪等,自动、快速获取燃气管道及周边的数据信息,并在管道巡检、目标区域勘察、应急抢险信息收集、航拍管道沿线影像图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外,无人机巡检技术在山区管道巡检、灾后次生灾害评价、泄漏点定位等方面已应用广泛;在国内,已有兰成渝管道、中石油西部管道、榆济管道等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管道巡检。
行业内使用无人机主要是在管道巡检、巡护方面,有利于解决复杂地形、极端天气环境和地灾发生后而又无法人力到达或及时到达时的管道巡护难题,能快速掌握管道埋设地段周围的地形、地貌变化情况,既能确保抢险人员免遭次生灾害伤害,又能为抢险赢得宝贵时间。主要应用场景如下:
无人机在城市高压燃气管道巡检中的应用
图 8 无人机载激光甲烷遥测单元
装备制造
Equipment
-13-
行业内使用无人机主要是在管道巡检、巡护方面,有利于解决复杂地形、极端天气环境和地灾发生后而又无法人力到达或及时到达时的管道巡护难题,能快速掌握管道埋设地段周围的地形、地貌变化情况,既能确保抢险人员免遭次生灾害伤害,又能为抢险赢得宝贵时间。主要应用场景如下:
(1)特殊地段(如:山区、林地、农田、路网及水网等穿越段,苗木及农庄等围蔽区),替代或辅助人工巡检;
(2)恶劣天气(如:台风及暴雨前后、高温天气下等)下的辅助巡检;
(3)第三方伴行在役管道的线性工程施工安全监管;
(4)管道外部隐蔽性人为活动隐患(如:占压、定向钻或顶管穿越施工等)辨识;
(5)管道高后果区外部环境信息的动态采集;
(6)地质灾害预警或现场监控;
(7)管道应急抢险指挥与联络。
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安全合规仍是主要问题。先行的民用无人机管理规定,还在不断优化和修正,从产品质量、市场准入,到驾驶员培训、飞行资质认证、空域管制等都需完善、规范。二是无人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待加强,包括续航能力、高海拔、复杂地形、雨雪天、大风等特殊条件下的安全工作能力,及感知和机动规避能力等。三是无人机获取数据资源共享和信息应用有待研究,行业内有的企业在研究信息化集成系统,把无人机获取的数据、影像、视频导入管道完整性、运营管理、风险管控、应急救援等模块。(资料来源:《城市燃气》期刊,供稿人:地质与建设安全研究所 郜志超)
该系统由无人直升机、地面测控车、运输保障车组成,承担火情侦察、测距和定位以及超短波语音中继、通信等任务,解决森林灭火过程中“听不清、看不见”等难题,打通火场指挥通信链路“最后一公里”, 满足统一部署、层级指挥、快速机动、直达末端的指挥需求。
无人机平台选用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AR500B无人直升机,该型机具备自动起降、自动航线飞行、在线任务规划等智能飞行能力,以及长航时、大载重、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控制半径大于1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8小时,升限达5000米。
AR-500森林浮空通信中继平台在处理森林消防任务时有三点突出优势:
(1)具备一键自主起降、自动航线飞行能力,操作简单,易于操控,可承担夜间和低能见度等条件下作业任务,能够弥补一线部队相关能力的不足;
装备制造
Equipment
-14-
森林浮空通信中继平台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首个大型无人机系统采购项目,也是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无人直升机产品首次进入应急管理领域。
应急管理部成立首个
大型无人机系统采购项目
图 10 森林浮空通信中继平台
(2)具备强大的载荷能力,可搭载光电侦察设备、宽带自组网视频传输设备、超短波语音中继设备,打通一线部队自下而上的指挥通信链路,解决火场通信保障“瓶颈”问题;
(3)具有持续悬停能力,可在指定监控区域持续长时间定点、低速搜索监视,不需要专用跑道和起降辅助设备设施,可以在地形复杂、人迹罕至等地区快速起降,遂行火场侦察和应急通信保障等任务。
AR-500森林浮空通信中继平台的系统主要分为前端背负设备、无人直升机平台以及地面指挥通信设备:
(1)前端设备包括超短波手持对讲机、宽带自组网的背负台,用于火场一线的音视频采集。
(2)无人直升机平台搭载光电吊舱、超短波语音中继台和机载宽带自组网等载荷设备,作为空中中继台。
(3)地面指挥通信设备包括测控车和运输指挥车,测控车负责无人直升机的控制,载荷的操控、数据处理、显示与分发,运输指挥车在保证2架无人直升机装运的同时可扩展成临时的前方指挥中心,并将火场信息实时回传至后方指挥中心。
随着AR500森林浮空通信中继平台在森林消防一线的成熟使用,将有效提升森林消防队伍的通信保障和火情侦察能力,提高应急救援一线指挥效率。(来源:《应急装备之家》,供稿人:防灾与应急研究所 张明振)
装备制造
Equipment
-15-
图 11 AR-500森林浮空通信中继平台
2022年福建沿海
海上危险化学品货物泄漏
综合应急演练成功举行
行业动态
industry
-16-
6月28日上午,由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和福建省海上危化品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主办、福州海上搜救中心和福清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2年福建沿海海上危险化学品货物泄漏综合应急演练在福州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附近水域成功举行。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兰文担任演练总指挥。
此次演练是全省首次在风电场水域开展的大型综合型应急演练,海事、应急、救助、海渔、消防、卫健、环保等22家单位的21艘船舶、1架救助直升机、2架无人机、1辆救护车参与演练,参演人员达200余名。演练模拟一艘载运“苯”的船舶“江阴”轮在进港途中避让会遇船时偏航,触碰江阴兴化湾海上风电场风机平台,碰撞导致风机平台运维人员落水,“江阴”轮油舱破损,燃料油泄漏,货物“苯”泄漏,使船舶泵舱浓度增加,船舶状况危急,急需救助。福州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方力量开展救助。
演练共包含遇险人员转移、落水人员搜寻、伤病救治、泄漏现场勘查、危化品泄漏危害性评估、溢油处置等十个项目,具有层级高、参演力量多、科目复杂、实战性强、科技含量高等亮点。演练中海陆救援人员、船艇及直升机驾驶人员等听从现场指挥船“海巡0805”指挥,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响应迅速,整个过程部署周密、高效有序,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资料来源:福州海事局,供稿人:科技与信息中心 张兴)
“5G+航空医疗+ECMO”
首次亮相粤港澳大湾区
行业动态
industry
-17-
8月7日上午,一架医疗救援直升机降落在深圳大学总医院停机坪,地面应急救援队迅速集结,现场快速搭建帐篷医院。这正是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组织的大规模5G+航空医疗应急救援演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基于4.9GHz频段5G专网的空地立体化急诊救治体系研究及示范)中的一环。
此次实战化演练模拟某大型车祸现场,多人伤亡,救援队到达现场后立即检伤分类、现场救治、ECMO直升机转运、伤员后送、灾后处置……一系列环节有条不紊,专业救援及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救死扶伤。
图 12 5G+航空医疗应急救援演练
演练过程中应用5G技术,将院内急诊与院外急救车、医疗救援直升机形成无缝衔接的整体,实现“上车/机即入院”及院前院内诊疗一体化。
行业动态
industry
-18-
以陆面急救车、空中救援直升机为双载体,通过5G生命体征监测仪、5G便携式超声、车(机)载呼吸机以及车(机)载高清摄像头、4K大屏等先进设备,贯穿急救前、急救中、急救后整个急救流程中,涉及急救人员、后台指挥中心(含急救中心、交通中心、医院急诊科)、院内医生(包括本院专家及远程专家)、病患(家属)等角色,完成空地立体化急诊救治场景应用,实现日常急救生命体征数据提取、复杂场景应急救援网络搭建,形成高效、安全的空-地无缝救援对接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ECMO团队首次“亮相”在救援现场。作为目前重症急救领域先进技术,ECMO治疗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地区甚至国家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综合抢救水平的重要标志。ECMO的“上阵”,使自然灾害导致的复杂环境下的现场急救、重症伤员的安全转运及院前急救等场景,具备更多样、更高效的紧急救援和综合处置能力,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本次演练由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联合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广东医通软件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深圳迈瑞医疗公司、深圳市天空汽车网络有限公司承办。由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主任韩伟主持,在范斌教授、董文龙教授、姬忠良医生、杨乐护士长的指导下,共21名救援队队员参加了国际首次5G+粤港澳大湾区航空ECMO救援应急演练,大大提升了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应急救援处置突发灾害事件的实战能力和整体协作能力。(资料来源:凤凰网,供稿人:科技与信息中心 尚东方)
图 13 医疗救援直升机结合5G、ECMO
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
碳监测卫星成功发射
行业动态
industry
-19-
2022年8月4日11时08分,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句芒号”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卫星:通过激光、多角度、多光谱、超光谱、偏振等综合遥感手段,实现植被生物量、大气气溶胶、植被叶绿素荧光等要素的探测和测量,将广泛应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陆地生态和资源调查监测、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大气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中气溶胶作用研究等工作。该卫星还将服务高程控制点获取、灾害监测评估、农情遥感监测等需求,显著提高我国陆地遥感定量化水平。
“句芒号”卫星在轨运行后,采用主被动结合的遥感体制,可获取全球森林碳汇的多要素遥感信息,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转变传统的人工碳汇计量手段,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遥感支撑,助力我国对森林、草原、湿地和沙化土地等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供稿人:科技与信息中心 尚东方)
图 14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成功发射
本期结束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