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海油发展国际化核心人才培训班半月刊

国际化核心
人才培训班

半月刊
第01期 总第08期

群 | 策 | 群 | 力     相 | 融 | 共 | 生

9.01

2019

编委会 | 

第01期 总第08期

2019年9月 第01期 
总第08期

总监 | 
刘兰青
双周要闻 | 
邓  奎
学员感悟 |
叶  芳 
国际化思考 |
田跃儒
学员之家 |
于海涛
学员随笔 |
张立彬
精品课程 |
王小龙
精彩瞬间 |
胡小娟 
设计 |
付德坤

卷首语 | 

第01期 总第08期

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最低处

栏目设置
       

1 双周要闻

2 所思所悟

3 精品课程

4 精彩瞬间

  • 学员感悟
  • 国际化思考
  • 学员之家
  • 学员随笔

  • 讲师介绍
  • 学习心得

那晚的月,偷偷亮起
我们相遇在这里
破冰相识
夏末的风,悄悄吹过
我们相知在这里
团结奋进
我们,同看云卷云舒
我们,共勉越学越勇
我们,咬牙噙泪,不畏那学海行舟
我们,刻苦挑灯,忘记那妻儿思念
但相聚在此刻
也让我们成为一家!
在贸大遇见你
是我今生最美丽的风景
愿我们许下承诺在这林荫学府
一起开视野以畅游
一起拓青春以成长

开 / 拓  / 青  / 春

尹同山--管道公司

双周要闻 | 

第01期 总第08期

双周要闻 | 

第01期 总第08期

     本期参训学员田跃儒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在感谢公司提供宝贵培训机会的同时,代表本期参训学员做出三点承诺:“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助力海外发展”、“珍惜学习机会,加强自我管理”、“学以致用”。希望所有学员通过此次培训用所学知识武装自己,为以后海油发展进一步拓宽国际化道路做出新的贡献。                                       

      8月19日上午,海油发展2019年国际化核心商务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1412隆重举行。海油发展副总经理张凤久、国际部总经理邹华、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于海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向明友、国际商学院EE中心主任、副教授张磊楠等人出席仪式,来自海油发展各单位共45名学员参加此次开班仪式。                      
                                 
     

     张凤久副总经理进行总结发言。张总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行业背景、公司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呼吁大家立足新时代,行者方志远,奋斗路正长。同时对所有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培养真本领,需要有接受新思想的勇气。希望大家在培训中能够突破个体局限,乐于接受新思想、接纳新事物,把讲师的每一堂课认真消化吸收,变成自己闯荡世界的真本事。二是培养真本领,需要永葆学习的热情。希望大家能够时刻紧绷一根弦,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只争朝夕、砥砺前行。三是培养真本领,需要学会尊重和包容。希望大家在接下来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能够尊重老师、尊重彼此,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下美好的回忆,建立起彼此间的深厚友谊。        

     向明友院长对所有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结合他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对国际化趋势的分析判断给予学员们充足的信心以及奋斗的方向。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资源、运用了别人所不知道的政策和理论等等,可能就是让我们成功卡位的关键因素;压强原则教我们要么不做,要么就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如何提升管理效率。                        
     此外,李老师也讲授了如何做出有效的决策:管理即决策。管理的一个诀窍就是减少决策,将结构性的问题和非结构性的问题区分对待,从而将经常性发生的结构性问题,程序化、流程化,以减少领导者在此类事件上占用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这对我们平时的工作是有着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以将一些原本或需要层层审批、或需要领导者亲自审批的结构化文件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法规,让具有一定经验的相关人员执行即可。
     最后,李老师还对如何激励员工以及如何打造有机执行力的团队进行了讲解。激励方法包括从经济学的方法出发、从心里学的角度思考、从政治学方法入手、从社会学的环境和文化切入;建设团队可以根据内控性和外控性人格特点,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老师课堂中的实例可谓包罗万象,从钢琴到围棋,从收藏到运动,鲜活的例子层出不穷,在此由于篇幅原因也无法一一列举了。                                      
     总而言之,六个小时,弹指一挥,课程听毕,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可用终生。                                                       
     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久违的充实感混着乏累袭满全身,不知道何时入睡,只记得窗外月光皎皎。                                     

     清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我仿佛回到了那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学生时代。                                                      
     时间白驹过隙,课程第一阶段已然近半,这期间不敢说硕果累累,但确是收获颇丰。紧凑的课程,疲惫的身躯,却抵不过老师们课堂上满满的“干货”的诱惑——感谢公司组织的这次国际化培训,让我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大咖老师的真言传授。老师们倾囊相授,学生们凝神谛听,世间最快乐的事情,或莫如此。怀着对老师们的敬仰,对公司的感激,让我不禁有了一些小小的感悟。                                
     迄今为止,没有一堂课是不精彩的。                                   
     李自杰老师的《管理学思维》便是其中之一。好的老师,就是能够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包装成通俗易懂,让你不知不觉中领悟。                                                               
     课程一开始,李老师就指出:管理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          
     诚然,付出别人没有付出的努力、在一个领域坚持的时间比别人更长、把握住了别人认为是威胁的机会、得到了别人没有办法获得的
 

美丽时光

刘东涛--工程技术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紧张而忙碌的学习已经进行了一周多,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更深刻的感悟是,对待所有专业知识都要有敬畏之心。                
     我的岗位主要是从事技术专业,原来在我的思想观念里,认为技术是最难做的,需要大量的计算模型建立,大量的方案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优方案。认为商务就是聊聊天,搞搞公关,不用太动脑筋。但通过这次的学习,使原来的“井底之蛙”终于跳了出来,对国际商务这一概念有了清晰和更深刻的认识。从行动力学习到商务英语谈判,国际礼仪学习,管理学思维到国际招标标价谈判,及财务和税务相关知识,未来也有很多适合我们的课程。这些天我被国际商务知识深深吸引的同时,更意识到了学好国际商务的重要性,自己距离公司对商务人士的要求差距在哪,需要哪些补强。同时这次的组织安排十分合理,强调团队合作,也强调相互竞争。课堂气氛既严肃又活泼。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食宿,又在紧张的学习中尽量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促进同事之间的感情。 
     学生时代的生活总是美好的,此刻在对外经贸大学的我由衷的感谢单位给予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一定努力学习,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海油发展国际化业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恩培训 砥砺前行

邵宇航--工程技术

技术人员的商务视野

张立彬--管道公司

     经过多天的学习使技术出身的我充分了解到,公司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也必须提高自己的商务视野。                
     在投标工作中,商务标书由商务人员进行编写,技术标书由技术人员进行编写,但商务人员与技术人员沟通较少,造成商务标及技术标的相对割裂,未有充分的结合。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们深刻的了解到投标中商务内容与技术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可分开。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针对标书的技术指标,技术人员不仅要编写合格的技术方案满足相关要求,更应和商务人员进行沟通,诸如了解竞争战略,是通过采用低价设备进行低成本战略还是针对标书难点集中一点的目标集聚战略,不同的战略影响着技术方案,同时商务人员也应及时了解招标统信息,如评标办法是低价中报法还是综合评比等方法,评标中对本地化是否存在要求等,帮助技术人员在进行方案编写时提高针对性。造价时也要和技术人员进行工程量等方面进行沟通,如是否存在已经留了相应的富余量,提高投标价格的合理性。商务人员也应充分了解技术方案的竞争点、竞争优势,从而游说业主,提高中标概率。               
     我们不仅要不断夯实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商务实力,在今后的投标工作中,还需加强商务与技术的合作,让标书中的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相结合,从而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中标的概率。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我的商务礼仪之路

叶芳--采油服务

    商务礼仪课的黄老师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仪培训师,看上去亲切而端庄,瞬间把我的思绪拉回到2008年的那个夏天。            
    那个夏天,短暂而难忘。我作为河北省选拔出来的100名北京2008年奥运会(含残奥会)志愿者之一,自信而又自豪。记得2001年同样是个夏天,在电视机前的我得知北京当选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那一刻,兴奋得拍红了手,笑着流泪,暗暗发誓,一定要到北京去看奥运会。2007年网上答题海选志愿者,我在建行国际部紧张工作之余完成了英语答题。之后是在地区团委面试,在省会体能测试、演讲、才艺表演,我和那么多优秀的大学在校生一起,最后成为了幸运的奥运会志愿者。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我的工作是服务国家体育场-鸟巢,身着蓝色祥云的志愿者服装,腕带五色手环,初见鸟巢难掩兴奋,初次检票故作镇定,逐渐能熟练导引中外游客入场、为大家排忧解难。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英语是那么有用,感觉到商务礼仪是那么美。                                          
     圆满完成任务回到单位,我把服务经验和礼仪之美带到各个的场合,集体婚礼代表、节目礼仪指导、大小年会主持、各级展厅讲解,2010年我还有幸担任了国家能源展中海油总公司展厅的讲解员,为国家能源局、总公司及地方各级领导进行讲解,宣传中海油的企业文化和技术实力。                                    

     2014年底,我参与公司印尼FPU投标项目,负责商务及行政工作。项目投标的关键阶段,我大半年中去了三次雅加达,五一、冬至、元旦都在异乡度过,从最初的饮食不适,到后来的入乡随俗,在会议、谈判各种场合,我都能应对自如、展现出作为一名中海油员工的商务风采,为项目的商务工作及后勤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7-2018年的巴西BuziosV项目中,我作为商务合同主管,带马来西亚商务工程师参观建造场地,为修订协议与巴西律师开会到半夜11点,与比利时合作方辩论商务架构,接触越来越多的各国合作伙伴,构建越来越立体的商务知识体系,也了解越来越多的国际商务礼仪。                                             
     2019年,此时此景此课堂,愿同窗们如我一样,在中海油国际化的路上步履愈加坚定,心中遍洒阳光。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Business Negotiation is more of a Science than Art

Hu Xiaojuan

We all negotiate on a daily basis. On a personal level, we negotiate with our family, friends, colleagues and employers to solve various issues. On a business level, we negotiate with our business partners to bring profitable contracts. It has not doubt that nearly everything we do will end up more successfully if we are capable negotiators.                                     
My interest in negotiation can dated from my teenage years. Whenever finally successfully buying a good product, no matter a bike or even a pencil case, at a relatively lower price after “bargaining” with the seller, I gained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s growing older, I started to learn negotiation skills, through books, as well as TV programs.                         
Recent years, I applied negotiating skills consciously in some relatively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negotiating with colleagues when there were difficulties or disputes encounter in work, with business partners of the company when there were agreements needed to be reached. I used to persuade each of the project team members to join a teambuilding party with our Newfield Client w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came to a freezing point. In 2015, I spent nearly 2 weeks in negotiating with a real estate sales manager, using almost all “negotiating tactics” I learnt these years, aiming at getting a better discount from him on the apartment we wanted to buy. Comparing to other buyers, the result was quite satisfactory!                                            
However,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negotiator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In business we don't get what we ask for, we get what we negotiate. We need to carefully study and learn negotiation strategies to be sure we don't end up on the losing of business deals. So, I participated in this year’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ining. Hoping that all of us c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two months off 

job training and master various business skills demanded in our future work. 
Following are some tips to share from the book Secret of Power                   Negotiation by Roger Dawson:                                   
 The Three Stages of Every Negotiation                        
1.Learning your opponent's stated goals; stating what you want       
2. Gathering information on your opponent and his needs          
3.Reaching for compromis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a Successful Negotiation
1. Both sides feel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2.Both sides feel the other side cared
3.Both sides feel the other side was fair
4. Each side would deal again with the other
5.Each side feels the other side will keep the bargain
The Five Things That Make a Good Negotiator
 Knowing that both sides are under pressure so you don't feel intimidated
1. Wanting to learn negotiating skills
2. Understanding negotiating skills
3. Being willing to practice
4.Wanting to create "win/win" negotiating situations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感悟

第01期 总第08期

Lessons I learned from Professor Li Zijie’s 
Management Class

Zhang Lei

On 23rd August, Professor Li Zijie gave us an excellent class named ‘How to be an effective manager’. Professor Li was a Doctor majoring in economics, and h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in 2004. Professor Li’s class mainly focused on some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aimed to teach us how to be an effective manager.
At the first sight, I felt that Professor Li was a man with few words, because he didn’t speak very loudly. If you want to get the point he was addressing, you have to listen carefully. Under most circumstances, this kind of speech may get students bored and tired. But with the class went on, my respect and honor for Professor Li was more and more. Professor Li’s knowledge was so professional and interesting. He was so humorous that every sentence he said seemed like a joke. Sometimes I could not totally understand what he was expressing at first, but when I got his point, I laughed from my heart.                                   
The lesson that left me with the deepest impression was a sentence, it is ‘Learning is not how much you remembered, it is how you think and behave after learning’. I can’t agree with him more. In my opinion, to learn is to think deeply and to behave wisely. Only through learning can we become a better man and enjoy a better life. Thanks for Professor Li and his lesson.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浅谈国际化过程公司品牌建设以及业务持续发展

田跃儒--工程技术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能源建设互通互联不断增强,将要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能源项目顺利落地。中海油集团公司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三个 50%”为目标,海油各个公司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海油发展也提出逐步将公司打造成为一具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技术服务公司。公司在国际化发展中应加强品牌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业务,针对这两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加强品牌建                  目前公司的品牌建设工作出于起步阶段,目前公司品牌还不具影响力,现在应提前筹划品牌规划和建设工作,保障品牌建设复合国际准则。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凝聚力和扩散力,不仅增加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有利于员工主人翁意识,使员工关注企业发展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努。                       

      目前油服和海工在此方面做的相对比较成功,其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目前在国内外行业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油服和海工在此方面做的相对比较成功,其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目前在国内外行业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公司要走国际化路线首先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的树立以及做好品牌经营维护,营销行业有句流行的话“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就是拥有品牌”。因此公司应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人力建设自身的文化和企业理念,通过公司业务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汇聚,逐渐把“Cener Tech”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2.努力打造公司核心技术以及产品                                      公司通过近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能源技术服务,FPSO生产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安全环保与节能四大核心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更需要公司拿出应用成熟的拳头产品推广应用,公司选择适合国际推广的业务选择少量核心产品作为先头部队领头羊,通过认真分析选择合适时机进入市场,通过初期项目实施对目标国政治环境、法律法规、税务政策等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公司技术特点优选出对应的核心业务展开推动,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紧缺型人才的培养,着力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海外市场经营能力、适应多元文化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3. 努力促成金额大、周期长、持续发展的项目              公司持续发展加大大型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这种也可才可以带动整个公司产业链的发展,海油发展公司的优势是业务链覆盖长,从勘探开发、钻完井、增产、物流运输、FPSO、安全环保一直延伸到销售。公司可整合各个板块优势力量努力打造公司海外业务EPC总承包能力建设,尝试EPC+F模式。        

     优选如FPSO业务、油田一体化技术服务、安全环保等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业务集中力量突破。这有利于公司海外业务持续发展,同时带动各个公司优势力量走出去。这样能够保证公司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工作量得到保证,同时加强产业链之间紧密合作联系。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海外市场经营能力、适应多元文化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海油发展的成功上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公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境界,公司更加规范化经营。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这为公司开展国际化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将逐步具有能力的技术“走出去”,加强品牌建设,逐步建设成为一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际化能源公司。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海油发展开拓国际业务的三步走战略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海油发展张凤久副总经理在8月19日国际化人才开班典礼上提出:公司的国际化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兄弟油服、海工相比,我们的发展基数还比较少,海外收入在海油发展总体收入中占比还比较少。
     的确,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国内业务的收入,还必须增加海外业务的收入,只有这样,才能在海油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公司依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海油发展在国际化业务开拓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避实击虚,找准切入点。避实击虚是指不与大企业、强者展开硬碰硬的直接竞争,而是选择其忽视、不愿意做或者不会全力去做的业务范围为“战场”。对于海外业务,海油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斯伦贝谢和哈里伯顿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直接在这些知名企业的优势领域切入国际市场,则会不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梳理海油发展的业务,可以发现海油发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油田的生产服务环节,如果能够在油田生产服务环节选择自己的优势产品。避开强势企业的竞争,则可能顺势切入国际市场。                                                              
     其次,双赢思维,整合资源。在切入国际市场后,公司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局部优势,如公司在化学药剂方面的优势,快速整合资源,如整合代理公司的人脉资源,整合其他油服公司的技术优势、装备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资源和利润共享,最终实现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更大突破。                                             
            
     

于海涛--管道公司

     为建设国际一流能源服务公司,增强海油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海油发展的领导和同事们做出了大量尝试,海外业务从无到有,并实现稳步增长,2018年实现海外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00%,海外业务成果显著。                                

      最后,树立品牌,立足长远。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之中,油服企业想要立足的关键就在于品牌,但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海油发展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比较低,为提升海油发展的品牌知名度,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品牌纳入公司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对公司品牌进行定位、推广、延伸,最终形成公司的品牌资产。         
      相对于国内业务,海外业务要复杂的多,因此作为海油发展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海外业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海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讨
——以乌干达kingfisher mini营地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为例

     乌干达kingfisher mini营地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是我2013年从事的一个海外比较小的工程类项目。经过几年,很多项目的细节本来已经渐渐模糊,但此次参加海油发展2019年国际化的培训讲到的一些国际化项目实施的案例又激起了对该项目的回忆。    
     项目在国内的设计、建造比较顺利,前期的海运也比较顺利。设备从乌干达海关到最终的完工验收阶段经历了比较多的挫折。但项目最终通过了乌干达水资源管理局的现场验收,获得了政府颁发的污水排放执照。                                          
     时过境迁,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认为有以下几点是需要深刻认识的。                                         
     第一,生活资源的配套落实是保证项目正常实施的基础。现场缺乏基本的水、电、食物等生活配套会将人员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第二,项目整体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国外的实际情况。非洲人民的工作效率、工作习惯不同于国内,on the way..是当地员工经常放在嘴上的话和经常在工作完不成时找的理由,所以项目整体的施工期相对于国内要放长。                          
      第三,对当地资源的协调要提前筹划。对海关相关的清关工作要提前同海关联系落实,如果接到通知后再联系清关,必然影响到清关工作的按期进行;对施工作业所需的柴油、砂石等物料需提前落实资源、协调运输,否则只能干等这些物料。            
     第四,与政府人员的沟通要有策略。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以中国人的思维直接同政府人员的沟通可能会劳而无功,可以通过雇佣的当地员工作为缓冲区进行沟通往往会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郑秋生--安全环保

     第五,安全环保要执行高标准。非洲国家经济落后,但安全环保是英美的标准,作业过程中安全标准的执行是严于海上平台标准的,环保执行的严格程度是国际标准的。提前做好安全环保工具物料的准备、作业过程安全环保措施的执行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也同中国海油的在安全环保领域率先实现国际一流的指导思想相一致。                                                        
                          

     第六,社区的沟通要友好。作业过程中对周围居民噪声、灯光、灰尘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做好社区居民的提前沟通及事后的感情联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社区冲突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第七,当地劳工要尊重。大多数非洲人民虽然贫穷,但是人民的民主意识是强烈的。对他们不尊重他们可以直接举报到石油部,因此对他们公平的对待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仅是在贸大紧张的学习之余对相关事项的几点思考,权当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共鸣共同做好海油发展未来的海外事业。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关于基层员工如何转变为国际化人才的思考

     海油发展深耕海外业务多年,目标成为国际一流能源服务公司,为尽早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国际化业务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除了优秀的顶层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熟悉业务、能力突出、热衷海外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徐正荣--工程技术

      3、行为导向。国际化人才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更要有优秀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自律能力要强,养成良好的海外工作、学习与生活习惯;然后,自我纠正能力要强,通过不断复盘总结,逐步提升沟通交流、团队协作与工作执行能力。管理自我,不断修正个人工作、学习与生活行为,在建立良好个人品牌的过程中,对提升工作成效也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正向引导作用。  
     4、学习导向。能够参加此次国际化核心人才培训,我们都是幸运的,它帮助我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际业务知识架构,为后续进一步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但要想练就闯荡海外的真本领,还要不断学习语言、学习业务、学习一切有利于工作开展的新知识,勤学勤思,学以致用,为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增加砝码。                                                  
     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业务竞争也愈发激烈,海油发展国际化征途中,总有一个个未知的困难与挑战相伴相随,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当先做强自我,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保证艰苦创业的奋斗质量,才能真正助力海油发展国际一流能源服务公司的目标建设。                                                                  
 

     奋斗在各业务板块的优秀基层员工是“人才池”的主要组成,要想成为满足公司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优秀的个人综合素质是基础,同时,还要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有效发挥个人成长内在因素与组织期望外在因素的双重激励,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                                   
     结合多年海上一线以及海外项目调研、投标等工作经历,就如何更好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化人才,个人认为应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                                                            
      1、意识导向。对国家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对海油发展有强烈的组织认同感,认可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目标。在国际化业务开展过程中,要有正确坚定的业务目标导向,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维护国家与公司形象。                                              
      2、思维导向。开展国际化业务,因国家或地区不同,风俗文化差异化大,工作开展复杂度高,在面对不同的业务问题,一定要避免直觉思维,能够依靠敏锐的观察力与细致的思考力,提出合理的问题解决对策,谨慎处理好各种关系与各项事务。国际化业务开展如同前线作战,这里不需要花拳绣腿的空架子,这里只需要有勇有谋实战的真本领。因此,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不断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升洞察力与认知力。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INTERNATIONALIZATION: AN INEVITABLE WAY TO GLOBALIZATION

Hu Weiwei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n approach adopted by enterprises to realize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ecoming relatively fewer than before due to the ever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in each industr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terprise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and the result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urgent need of an expanding market makes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first choice for enterprises to develop innovative ways to actively meet the challenges. Being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world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ergy companies must also shift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due to the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share in overseas oil and gas imports,                                                                                               

Companies open up greater development space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by constantly upgrading their management levels and products. Despite a world of law of jungle,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not about turning a company into a predator to hunt other businesses to avoid being hunted but to extensively link overseas resources and form an "industry community" in market channels, technology products, capital, and high-end overseas talents. What weighs most in the necessary component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n enterprise is an internationalized perspective                                                                                
As mentioned above, internationalization dose not equal to globalization. Globalization is inevitable with fast modes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 whereas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involuntary and need based. Internationalization means taking our businesses outside the boundary of our country, but it is not the ultimate goal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 globalized enterprise is one with not only global presence, but it is also an organic entity of diversified cultures and resources
                         

As globalizat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only through internationalization can an enterprise can fulfill globalization step by step satisfactorily. Also, to beg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 enterprise is sure to meet quite a lot of new challenges concerning risk control, taxes, marketing, legal compliance, localiz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which require much less concern in its own country region.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Online Marketing’s Effect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Cenertech

Ma xitao

After opening up China gradually became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center within decades of years,during which international trade played a great important role.Currently the online marketing involves three major battle fields e.g. SEO & SEM,B2B and Social Media.Comparing these three online methods,we can see that B2B has gone over its prime time,SEO&SEM still accounts for a sizable market share and Social Media is growing.                                                                              

In our company’s products group,there are coatings,oil field chemicals and water disposal chemicals etc. which are subject to goods and commodities.As mentioned above the export of this kind of perfect competitive goods has been made by lots of Chinese factories through online marketing.If you input the keywords of these products at Alibaba,you will find the surprising number of listing.So for those products made by our subsidiaries,the online marketing is not a problem for their overseas market expansion.The key problem is whether you would like to catch up with the trend and adjust the product price to a competitive level.                                                                                   
The most debatable point comes to our company’s engineering services and customized tools.I ever investigated two related excellent private companies years ago,Jereh Digital,a spinoff of Yantai Jereh and Shandong Kerui.According to the source from Jereh Digital,the founding screw of its company was Yantai Jereh’s online marketing team.Because of its good performance,they set up a specific company, Jereh Digital,offering outsourced digital services.Now Yantai Jereh’s online marketing is carried out by another team.Though he couldn’t give the the concrete number of online marketing contributing to Jereh’s overseas market,he suggested that undoubtedly it contributes a lot for Jereh or it wouldn’t have invested so much in the online marketing.As to Shandong Kerui,it has transformed to establish an oilfield tools and equipments B2B platform,Erui,which includes its own e-commerce company,operation team,warehouse,overseas sales teams,and dedicated customs clearance services built around its warehouse.In addition to these online sales-oriented efforts,it is not hard to identify online marketing traces of companies on social media like Linkedin ranging from such heavyweights as Baker Hughes, Halliburton and Schlumberger to renowned domestic companies like Jereh and Kerui etc.From abovementioned companies’ business scope,we can find some similar businesses such as engineering services and customized oilfield tools,so we can feel a little assured by our rivals’ years long online footprint that the online marketing should bring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Cenertech.The form of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is 

The trend tells us that the optimal strategy of global marketing has transitted to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marketing methods,of which the online marketing is a necessary choice.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online marketing can greatly prompt the export of goods,which has been proved by myriads of Chinese factories.The advent of search engines like Google enables buyers to locate factories and companies online that have an online existence.Thousands of B2B platforms provide us with a dedicated online business marketplace making buyers and suppliers only two screens away.The boom of Social Medias, for example,Linkedin,Facebook etc.,makes business mixed with socialization,which offers us a more natural way to talk with our customers.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is kind of online marketing is suitable for the export of services.Furthermore,is it useful for our Cenertech’s overseas business development?If affirmative,considering our company’s products and engineering services,how to choose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marketing methods to find potential clients and promote products and services?The answer is given below in light of my past experience,our competitors’ practice and export of similar products.                     

not a barrier of employing the online marketing,instead our mindset and sales steteotype are what stands in the way.                                                  
Besides comparison with our competitors,our own online attempt and practice also let us take a glance at the effect of online markting to our overseas marketing.I was lucky to get support from the then management of Drilling & Production Company to test the water in 2015.The result was amazing.The SEO friendly company wellsite received two potential customers’ inquiries about oilfield chemicals and ESP respectively within the two months trial period without starting a large scale Google SEO operation.And another online practice combing search engine and social medias also provided us with an optimistic feedback.In about half a year the effort generated 20+ potential customers,two of which were recommended to overseas colleagues to examine their potential as our agent.After mutual visits they both thought the two customers had resources we need.Afterwards we got some quotation opportunities from one of those two customers.In addition,during this period we also got inquiries from companies like Total Angela about oilfield chemicals and an Egyptian company about downhole tools etc.,however,our chemicals had yet to gain some certificates and our tool quotation price was too high.Whatever,this effort let us know that we can have access to valuable target customers through online marketing and the challenge for us is our commercial responsiveness and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st.                                          
From either comparion with our domestic and overseas rivlas or our own attempt we can both see that the effect of online marketing is very promising to the initiative of Cenertech globalization,what holds us back is our mindset,sales steteotype,management support,commercial responsiveness and products and services price.Even faced with the special internet management policy we still can compromise our operation scale to both meet the policy and boost our overseas expansion.And the best choice for us is to create an online plus offline marketing system like many rivals.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国际化思考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之家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之家

第01期 总第08期

海外心贸大情

李航—安全环保

     首都的八月杨柳依依,怀着共同的愿景,拥有一致集体价值观的同事们在美丽的贸大相聚,在领导与同事的引导下开始了严肃、紧张、活泼、充实的国际商务知识充电学习。在这段奋斗的时光里,我深深感受到大家的走向海外的决心以及真挚的感情。  
    

     二、贸大情                                                                  紧锣密鼓的培训安排让培训的每一天都充实了起来,在充实中大家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来自领导与身边同事的理解与关怀。短短半个月,我们见证了不少感动瞬间。                       
   

  
     一、海外心                                                                  开班第一课是“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站在起点,方知任重。海外并非如想象般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作为未来市场化核心人员,我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去维护现有的市场,而是如何用自己所能去拿回属于我们的市场。第一课的几个重要主题:什么是国际化、现有的存量与增量、外在机遇与内在要求,让大家认识到我们与国际化先行者存在的较大差距,国际化道路并非横平竖直。明确差距、心中更有了忧患意识,感受到身边同事对公司海外战略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归属感,想要走出国门干一番事业的心情更加的急切,每个人的“海外心”也更加的热忱。  

     2.分享与合作共赢:课堂上李自杰教授在讲授管理学思维时提到了共享思维,即好的管理者分享成功。在本次培训中我既看到了作为未来的市场人员,大家心中的狼性文化,也感受到了来自身边同事的分享与合作。每一个人都抱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思想,毫无保留与掩饰的分享知识与经验,这正是走向国际化所需要的精神。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当每一个人作为代表去海外市场前线开疆扩土之时,这种属于大家的共享思维定会成为我们独特的名片,构成公司新的集体价值观。                                                                 

   
     1.爱党爱国情:培训期间临时党支部成立,小组活动陆续展开。当每一个人紧握拳头,再一次用自己最诚挚的感情说出那镌刻内心的入党誓词时,爱党爱国的情怀再次涌上心头。能代表公司走向海外市场,这也正是党与祖国交给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所思所悟 | 学员之家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之家

第01期 总第08期

观天安门升国旗有感

吴夏--常州院

     升旗,作为一个庄严肃穆又意义非凡的仪式,她踏着晨起第一秒钟的曙光而来,她伴着夕阳最后一秒的余晖落下,在八月秋风初起的北京,我们一行人在浓浓的夜色里,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发,前往观看五星红旗翩然飘扬于天安门广场之上。            

 
     搭乘的士的路上,司机师傅跟我说,这已经是他送去第四批观看升旗的乘客了,此刻是凌晨四点钟,东方依旧没露鱼肚白,可是天安门广场及周围已然围绕着乌央乌央的人群,熙熙攘攘却井然有序,没有纷争也没有吵闹,有的只是一个个期待升旗仪式开始的眼神与一份份等待曙光降临大地的激动。凌晨5点35分,仪仗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升旗台走去,随着国歌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响起,人群中自发的唱起了国歌,这是一种由内而外发出的爱国主义情怀,随着跟唱国歌的声音越来越多,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中国成其为中国,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民族心,深深铸就民族魂。70年前,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布:“解放全中国!”70年后的今天,祖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在来之不易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国歌奏完,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才发现,不仅仅是我,身边的许多人早已热泪盈眶。我们即将迎来祖国70周年的华诞,70年沧桑巨变,但是富有爱国情怀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我们要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起床已是凌晨的三点半,不知多久未曾见过此时的夜色,窗外并不是一片黑暗,昏黄的路灯伴着三三两两的人儿零零散散的走在街头。洗漱穿衣之后,带着一丝担忧走出了门,很久不曾半夜出门了,脑海中对深夜的固有印象还是儿时不太安全的影子,但当看到各个校门依旧有保安值守,穿着工作服干练的出租司机,路上遇到许许多多同去观看升旗的陌生人,便觉得安心许多,不禁心中感叹,我们虽然不在安全的时代,但是在安全的国家,是祖国给予了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                                         

所思所悟 | 学员之家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之家

第01期 总第08期

重温入党誓词

 徐良--工程技术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再一次面对鲜红的党旗,再一次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不由得感慨万分。每个共产党员都曾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大声道出自己对党的一片赤诚。海油发展2019年国际化核心商务人才培训班有着28名党员,有党员的地方就要有党组织,因此,培训班临时党支部就这样成立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临时党支部评选出了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今天是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的第二次活动,在书记的带领下,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重温入党誓词,就是重温当年的决心和信念,对比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始终铭记入党的誓言,对自己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无论是当年入党宣誓还是现在重温誓词,虽只是一种形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党旗下所立下的誓言,它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充满理想,感召我们努力实践,自觉奉献,激励我们不断进取,奋斗终身。                                               
     重温入党誓词,就是更加激励现在,强化我们的信仰。我们共产党员,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和先进的保证。                                     

      重温入党誓词,就是在于与时俱进,在于恪守承诺。所以,在重温誓词的时候,每一个党员都应该会回头看看自己入党之后走过的“路”,找出其中的不足,抬起头来向优秀的党员学习,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否则,就失去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通过这次“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将进一步激励和督促我,不管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自己对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要按照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入党誓言,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力争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做一个不负人民、不负党组织,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在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乘着国家海外发展整体规划的东风,以中海油7年行动计划为纲,努力工作,为中海油海外市场的开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成全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思所悟 | 学员之家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之家

第01期 总第08期

“七喜”—有幸在这里与你们相遇

刘新--惠州物流

     8月18日,海油发展第二期国际化商务人才培训在对外经贸大学隆重开启,“七喜”小组六名成员在这里有了第一次相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开班第二天,老师安排了一个有关保函在国际业务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大家来自海油发展的各个分公司,对彼此不太熟悉,但讨论过程却不受丝毫影响,每位成员积极发言,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讨论说明。首先,来自采油公司叶芳和安技服的胡威威发挥专业优势和多年负责国外项目商务合同经验,给大家声情并茂的解释了保函的定义以及海油发展内部保函开具流程和要求,随后安全环保郑秋生、沈毅分别结合在伊拉克、美国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保函管理过程中注意的事项以及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在国际业务中开具保函的风险,最后,安全环保公司谢源提出对于不可抗力因素内容需进一步明确细化,从而降低商务风险。          
     随后的几天里,在对小组成员更深入的熟识后,我发现小组里面真是人才济济,其中有两名通过专业英语八级并长期从事海外市场商务工作精英,还有三名有国外工作或留学经验研究生,让我深感荣幸能够成为优秀小组中一员的同时更感到压力倍增,自知要勤奋学习,与大家齐头并进,力争上游。           
                                                                          

     正是因为缘分让我们在这里相遇,在未来几个月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将齐心协力,精诚团结,珍惜在一起的学习时光,就像口号所喊的那样“七喜七喜,天天欢喜”,每天在快乐中学习、不断进步!                                                                              

所思所悟 | 学员随笔

第01期 总第08期

所思所悟 | 学员随笔

第01期 总第08期

心存感恩,心感幸福

     感恩是一份美好情感,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养,内心就会感受到无比的幸福。                                                                   
     

王小龙--安全环保

     夏末秋初,我有幸参加了海油发展组织的国际化核心人才培训班。在这里,不仅聆听了多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精彩的授课,也让我再次回到久违的校园,体验多彩的学生生活。                     
     培训第一天,大家先进行了“破冰”训练。培训班学员分成八组,每组设一名组长。经过组员的集思广益,十五分钟时间每一组提出自己组的队名和口号,而正是这短短的十五分钟,小组成员间的距离迅速拉近。之后小组成员上台介绍自己组的“队名和口号”含义及每个学员的情况。这些打破培训常规的小情景,充分调动了我们参与的积极性。之后,班主任带领我们玩了两个小游戏,临时组建的团队成员虽然来自全国各地,但是我们没有恐惧、没有惊慌,有的只是信任与被信任的幸福,最终我们小组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信任是强大的基石,团队精神是强大的力量,我想如果我们都工作在这样一支互相信任互相鼓励的团队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培训的目的不是单一地向学员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短短两周培训的时间里,每一位成员都能为所在的队伍作出自己的贡献。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我们的队伍凝聚力更加强大。能够融入到这个充满生机和挑战的大家庭,我感到非常的幸运与骄傲,同时伴随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有所长。                              

    感恩公司各级领导对国际化核心人才培训的重视,让我们有机会在此欢聚一堂地学习;感恩公司将培训地点选在美丽的对外经贸大学,让我们毕业后还能有如此好的机会重返大学校园专心学习;感恩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安排石油石化系统、高等院校有丰富经验的实战派老师为我们授课,让我们有此机会进一步开拓国际化视野,增长知识与能力;感恩公司提供国际化之路的广阔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寻求自我突破,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弥足珍惜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带着希望出发,带上感恩同行,以饱满的热情、乐于接受新思想、接纳新事物的勇气,只争朝夕,砥砺前行。相信我们定将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使前进中的海油发展国际化之路必将因我们而更加宽阔。                       

学员随笔

梅苑--安全环保

精品课程 | 

第01期 总第08期

精品课程 | 

第01期 总第08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主持近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次获得省部级的科研和教学奖励。
    20042006年期间在海尔集团工作,担任海尔商学院执行副院长。                       

《管理学思维与金字塔原理》
李自杰

“学习的本质,不在于你记住了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这句话贯穿了培训的始终,使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快餐时代重新聚焦到本质上来,更注重信息的输出。引申到工作中,告诫我们要以目标、结果作为行动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有效决策,提高效率,确保成果。李教授同时带领大家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应该做什么,如何激励员工、搭建团队等,并结合案例给出了指导意见和方法,使大家能够运用管理学思维为人处事,受益良多。

付德坤--采油公司

钱爱民教授的财务报表分析课,深入浅出,案例翔实,生动活泼,对节奏把控也极佳,是不可多得的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好课程。 十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好的商务人员必须了解财务,懂得用财务知识服务商务。而这恰恰是很多海油商务人员的短板。希望今后的课程加大对财务的投入,高效修补短板。 

叶   芳--采油公司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注册会计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曾先后担任格力电器、特变电工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财务报表分析与解读》
钱爱民

钱教授一进场,气质和气场由内而外散发。不出所料,钱老师的授课充分结合本届学员初识财务的特点,仅仅一上午的授课,激发了大家对学习财务、报表研究的兴趣,报表不再是纸面上的枯燥数字,反而变得通俗易懂,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感谢海油发展本次培训的工作及组织人员,给我们提供如此优秀的师资,2019年全体学员必将砥砺前行,不忘初衷,牢记为海油发展海外事业贡献终身的终极奋斗目标!

李丹丹--安全环保

精品课程 | 

第01期 总第08期

精品课程 | 

第01期 总第08期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特约礼仪讲师,曾任中国移动奥运展厅特约礼仪培训师;第58届世界小姐大赛指定培训师、大赛评委;人民大会堂礼仪队指定礼仪导师;“超级女生”参赛选手礼仪培训师;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哈尔滨移动唯一指定礼仪培训师。                       

《国际商务礼仪》
黄彩子

     高级经济师 ,中国注册税务师。中国国际商会“一带一路”税务研究小组副组长,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网》税务专家顾问。《中国税务报》大企业&国际版特聘撰稿人有30余年丰富的且不同身份的专职税务经验。          

《境外项目税务管理》
梁红星

黄老师以优雅、自信的姿态向我们娓娓道来国际商务礼仪知识,包括仪表礼仪、言谈举止、电话沟通、国际办公礼仪、宴会礼仪、迎宾礼仪等。在黄老师的耳濡目染下,我们的心灵都接受了一场礼仪的洗礼,中国不愧是礼仪之邦,我以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深深的骄傲与自豪。

王小龙--安全环保

梁红星老师一天的精彩授课,我们收益颇丰。我们对税务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于一个通常只有不到10%利润的项目而言,境外税法的不了解造成的双重征税就可以将所有的利润付之东流。公司的日渐国际化,要求我们不但要学会如何干好工程,更要知道如何提前做好税务筹划以及各阶段的税收管理工作。

张立彬--管道公司

精彩瞬间 | 

第01期 总第08期

精彩瞬间 | 

第01期 总第08期

课堂展现

期待下一次的出发

THE END

- 致最好的时光 -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trip

推荐阅读书籍
《英文合同阅读与分析技巧》,范文祥 著
《税收优惠政策及风险管理》,姜敏 著
《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 著
《国际商务礼仪(英文版)》,刘白玉等 著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三版)》,周艳冬 著
《财务报表分析(第4版)》,钱爱民、张新民 著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