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龙外布衣第二十期

电子杂志报刊2024-09-29
402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学生发展处
第20期  总第20期

办有意思的教育

育有情怀的人才

德育前沿 >> 

全国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材战线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教材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教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一坚持五体现"是对教材国家意志的集中概括,指明了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凸显了教材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教材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深化了对教材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做好新时代教材工作

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

教育部教材局党支部书记、局长 田立新

02

德育前沿

作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教材战线要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刻把握教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近年来,教材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推进教材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下一步教材建设和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国务院调整设立国家教材委员会,进一步强化对全国教材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各地各校普遍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形成了统筹为主、统分结合、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教材工作新格局。二是教材体系更加优化。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顺利实现三科统编教材对中小学各类学校的全覆盖。启动"中国系列"原创教材建设,着力打造中国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各级各类教育涌现出一大批精品教材。三是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落实教材"凡编必审""凡选必审"要求,颁布实施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材和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对各级各类教材、教辅和进校园课外读物作出系统规范。四是保障体系更加有力。国家和地方普遍建立教材编审专家库,国家层面入库专家近万名。成立25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有力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参与教材工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中央要求、师生期盼和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教材建设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挑战。全国教育大会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奋进号角,教材战线必须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不断增强做好教材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以挺膺担当、奋发有为的姿态加快推进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教材力量。
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教材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教材战线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

02

德育前沿

会精神上来,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牢固树立育人为本、面向需求、内外联动的"大教材观",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一要着眼提升思政引领力,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课程教材,努力锻造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重点教材;深入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中国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二要着眼提升人才竞争力,持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教材建设推进学校育人模式改革,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性、探索性思维品质,有力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着眼提升科技支撑力,探索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教材推进计划,适应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突出前沿性、创新性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优质教材。四要着眼提升民生保障力,强化教材编写、审核、出版、选用、使用全流程监管,加强教辅材料和课外读物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材的期待。五要着眼提升社会协同力,进一步健全国家、地方、学校、出版单位分级分类负责机制,推进教材立法进程,以法治保障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有效落实。六要着眼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教材建设,推动优秀教材"走出去",打造中国教材品牌。(来源:中国教育报)

03

教育叙事

那一刻,我看见了成长

文/ 段燕燕

"睡觉!"午休委员刚下达指令,后门传来的"咣当"声,打破了午休的宁静。
我习惯性地皱起眉问到:"怎么回事?"在坐门口的小豪飞快地探头观望了一下,焦急地回应道:"老师,老师!花架倒了!""唉,我养了两年的花一阵全毁了!"我不由得一惊,出门一看,两个花架上的花,被一阵大风掀得七零八落……

段燕燕

  • 优秀班主任
  • 优秀教师

我赶紧去扶花架, 孩子们见状,也开始加入到拯救绿植的大战中。只见她们麻利地移开花盆放在靠墙的位置,几个孩子去工具房取来了扫把拖把和撮箕,开始清理破碎的花盆和到处散落的泥巴。
清理中,小涵像个小大人一样不时地提醒小伙伴们要小心,不要割到手指。小姑娘平时大大咧咧的,干活却是一把好手。她一不怕脏,二不怕累,小手小心翼翼地拾起绿植,把它们安置到花盆里,再从地上抓起洒落的泥土,轻轻地给绿植盖上。一盆盆绿植在她手里瞬间恢复了生气。小脸上满是汗水,却露出喜悦的笑容。那一刻,我的心被狠狠地击了一下。就在昨天,我还批评她计算不过关,临近期末了一点儿也不上心,她弱弱地不敢抬头看我……
也许每个孩子都有她擅长的那一部分,此刻的她就像一个小指挥一样,把帮忙的孩子分成几组,有的负责扫地,有的负责拖地,有的还原整理绿植搬上花架,甚至安排一个小助手帮我一起绑花架,真是井井有条。孩子们一边

04

教育叙事

边忙活着,一边心疼着:"多漂亮的花呀,这风也太可恶了!"这个整整陪伴了她们两年的花架于我们而言就是班级的一部分,孩子们非常珍惜。

"请安静!"只听教室里传来了班长的声音,"这是午休时间,请大家保持安静!"教室外整理的孩子互相比了个“嘘”的姿势继续干活。很快,走廊上的花架恢复了原来整齐的模样,我内心里忍不住为这些孩子点赞。"老师,今天花受伤了,我们给它补充点营养吧?"瑶瑶主动拿起水壶给花补充起营养液来,难怪花儿们能成长这么久,也多亏了孩子们平日的悉心照顾。
不知不觉一个中午还剩个小尾巴,我赶紧招呼孩子们放好工具进教室休息一下,抬眼环顾教室,咦,怎么还有两个孩子迟迟没有回来?我便对午休委员说:"去看看,这两咋还没回来,工具房有那么远吗?"不一会午休委员领着他们回来了,刚想狠狠批评一下,可还没有开口,午休委员好像洞察了我的想法,率先截住了我想批评的话:"老师小军和小豪在清理水池,你看小豪的衣服都被水溅到了。""老师,我们整理花盆时把水池搞得很脏,我们顺手收拾了一下。"小豪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你们真是太贴心了,做事有始有终!"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午休结束的零声响起了,我播放起了那首《我喜欢》。我没想到,一阵大风让我看见孩子们的成长,在这两年里看着他们学知识、长本领,更可喜的是看到他们变得细致体贴有集体意识,变得条理妥帖有方法,让我看到她们变成"最喜欢"的样子。

05

教育叙事

点评

何为教育的“细节”?细微之处,关键环节。细微之处显功底,关键环节见水平。因为教育不是塑造天才,而是发现天分,唤醒丰富的心灵与巨大的潜能,帮孩子找到各自的闪光点。一场大风,一次劳动,段老师看到别样的风景,发现成长的孩子,体会教育的真谛。让人感动,给人温暖,令人深思。事虽小而其旨大,言虽平而其情深。(杨金锋)

06

德育策略

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

文/ 玉米

2005年,从公校辞职到民校后,就开启了制定班规之旅。初闻,兴奋之极:这太好了,"班规"是共同制定,就得共同遵守。如此,班主任就相当于有了一把"尚方宝剑",还担心猴娃调皮不成?浮现于脑海里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美好:从开学到放假,在班规约束下,学生们乖巧又可爱,懂事又能干。老师们都笑脸如花,优雅端庄。如此,实现自己的工作理想——当一个悠哉悠哉的班主任,指日可待啊。
于是,每个学期的第一节班会,我与猴娃们总是激情飞扬地制定班规,人人都有奇思妙想,招招都能制敌于阵前。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做人处事总有不同,课堂内外的各种行为与思维的碰撞,能产生千千万万个矛盾组合体。猴娃们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大事小事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班规,是未雨绸缪之举,要充分体现班主任极强的预判性,必须面面俱到。可面面俱到谈何容易?奔着"赏识"教育的奖励型班规,滋生了一大批并非出于好心的"好人好事"。惩罚型班规也没能让"严师出高徒",反而让我与猴娃们都被困于分数之间,而忘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痛定思痛后,我决定大手一挥:我们班的班规只有一条!

阶段一:精细化的班规

听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所以,班规要以奖励为主。
拾金不昧有奖励
小明在地上捡到了一支笔,交给我,很快找到了失主。我当场奖励给小明一朵小红花——盖小印章,只要攒够10朵红花就能兑换一份奖励,小明开心得一蹦三尺高。下课后,小明经常在教室内外寻找暂时离开主人的物品。在他的带动下,“寻找失物”的队伍越来越大,天天都有人拿到小红花。事态失控在某一节语文课上。小刚拿出笔准备写字时,一不小心

奖励型的班规

06

德育策略

心掉在了地上,正要弯腰去捡。说时迟,那时快,一旁的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捡了起来,跑到讲台交给我,扬起小脸等我奖励小红花。给予奖励吧,"拾金不昧"就彻底变味儿了。不奖励吧,小军确实"拾金"了,也"不昧"了。我尴尬了,用了半节课的时间解释何为"拾金不昧"。

乐于助人有奖励
有一天,小兰遇到了一道难题,小芳主动帮忙解答。我看到后,当场声情并茂地表扬了小芳,并给她盖上一朵小红花。从那以后,每节课,都有盖不完的小红花:"老师,我教同学读书了。""老师,我教同学数学题了。""老师,我帮值日生擦黑板了。""老师,我帮同桌打水了。"......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变出那么多"好人好事",而且,有真相,有证人。我苦不堪言。
作业"A"级有奖励
有这个奖励,孩子们的作业认真劲儿确实上来了。问题,也很快跟着来了。每天,作业分发下去后,讲台前的老师就会被围得水泄不通,教室里人声鼎沸。盖章的,兑换奖品的,交换兑换到的奖品的。没有多少孩子在意作业的对错,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为了拿到A,作业出现了"抄袭"与非正常的"帮助"现象:作业上的答案是标准的,问为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有时候,交上来的作业,会有两种笔迹写的相同答案,空格旁是规范有力的铅笔字,空格上是猴娃稚嫩的字体。我有点惶恐了。
文明有礼有奖励
孩子们对文明有礼的直接判断就是打招呼,说"对不起",喊"报告"。学生先到班的,都眼巴巴地望着门口,只要一出现老师的身影,整齐响亮的拖长腔调的夸张搞笑的问候就来了:"老——师——好——"哭笑不得,这个时间,整理抽屉,静心读读书,多好啊!老师先到班的,正端坐于讲台前备课,或批改作业。一声又一声响亮的"老师好!"打断了所有的思路。唉,真希望他们悄悄地进来,悄悄地坐下,悄悄地拿出课本,然后入情入境地朗读。这样,也是文明有礼啊!课间,捧着教具匆匆穿行,随着一声声"老师好"不停地点头示意,

06

德育策略

意,突然,旁边冲出一个身影,随之,一只手举到眼前,前后左右挥了又挥:"老师好!"毫无防备下,一个急刹车,人没摔,但教具撒了一地。有时,边走边查阅回复大小工作群的信息,手机屏幕上的裂痕就这么来了。午休,半梦半醒之间,耳边传来一声又一声"老师!老师!"带着火气睁开眼,小萌娃说:"我要上厕所!"看了看时间,才过了半个小时,"刚才的准备时间为什么不去?""忘了。"实在太困,小萌娃刚出教室,两眼又沉沉闭上。迷迷糊糊中,一声"报告",犹如春雷炸响,全班都吓被醒了,一个个坐直了身子四处张望,又惊又恼:"干嘛?"好好的午睡,没了。终于知道,单纯的赏识教育也会令人苦不堪言。

带着奖惩分明的美好愿望,我重新启动"严师出高徒"的理念,与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惩罚性的班规:上课迟到者扣分,作业不完成者扣分,讲粗口者扣分,午休不好好睡觉者扣分,不好好吃饭者扣分,不认真做操者扣分,抄袭作业者扣分......
与奖励型班规一样,这些越来越具体的条文,除了在扣分时学生锱铢必较令我头疼不已、无限增加我的工作量与工作强度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更头疼的是,当我宣布准备实施奖惩时,猴娃们能瞬间是小天使,人人可获奖。奖励完毕,神兽原型炸现。敢扣红花当惩罚?当场哭给你看,一哭就是伤心欲绝的模样,没有半天都哄不回来。
每一天,为了拿到红花,为了守住拿到的红花,我们师生在课间都在全速奔忙着。
窗外的大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孩子们没有看到。窗外的小鸟在吱吱喳喳,孩子们也没听到。上课铃响了,孩子们都还没来得及上个洗手间,喝点儿水。老师们也是。
而到了每周总结的班队会,班长宣读统计结果就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宣读后班主任只来得及简单小结几句,下课铃就响了。
校园内外新出现的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能带给孩子们

惩罚式的班规

06

德育策略

们启发,能让他们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来不及分享了。无奈叹息一声,宣布下课。

我不明白,为什么别的班主任用得那么好的方法,到我这里之后,会变得满地狼藉呢?是淮南的柑橘到了淮北吗?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直接复制粘贴别人的方法,真的会"水土不服"?那么,我适合什么方法呢?
日常教学的"意外"总是层出不穷,孩子们的变化又在朝夕之间,哪里能用"无微不至"的班规呢?一番苦思冥想后,灵光一闪:有了!

阶段二:极简化的班规
"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

班会课上,我郑重宣布:旧班规作废,新班规只有一条。"只有一条?"学生们都呆住了。我强调:"没错,只有一条。"这一下,学生们炸开锅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一时间,教室里人声鼎沸。我不说话,耐心地等他们安静下来。终于,喧闹声消失了。我宣布:"我们的班规是'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取消加分与扣分。"又是一阵喧闹声,我分明看到"常规性小调皮们"已经用舞蹈动作来庆贺了。确实,之前无孔不入的"班规"捆得他们无法动弹——猴娃们的可爱之处在于,家里再多的山珍海味也不抵老师一颗糖果一块饼干有魅力。这回,他们总算解放了!我不解释,暗笑:小猴娃,太小看本猴王了!接下来,就看我怎么收拾你们吧!
迟到现象慢慢消失了
上课铃响,娃们一个二个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三分钟后,小强满头大汗地最后一个跑回教室,我拦住了他:"为什么迟到?""老师,我刚才上厕所去了。"他满不在乎。是的,谁都要上厕所,没问题。我示意他进来,站在讲台前。然后问:"刚才上了厕所的同学请举手。"几乎都举起了手。我继续问:"那你们为什么不迟到呢?"这边有人说:"我一下课就去了。"那边有人说:"我准备好下一节课用品就去了。回来铃声都没响。"后面传来声音:"我和同学一边聊天一边慢慢走去,然后慢慢走回来,也没迟到。"

06

德育策略

太好了,不是托儿胜似托儿。我看向小强:"你为什么迟到呢?"他支支吾吾,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有同学举手:"老师,他一直在走廊玩,预备铃响后回到教室坐了一会儿,然后从后门跑去厕所。"我再问:"下课时间,我们可以做什么事呢?必须做什么事呢?"孩子们的答案都可以打满分,包括小强,他知道下课必须喝水、上厕所,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完成这些后,可以和伙伴们聊聊天,玩一玩有趣的游戏等等。小结的时机到了:"同学们,如果小强在下课时都和同学们一样,把应该做的事先做了,他还会迟到吗?""不会。""所以,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是不是不会被老师批评呢?"娃们纷纷点头。那以后,迟到现象明显减少,渐渐地,没有人因为上厕所迟到了。
排队打水的长龙不见了
我们学校是第一节下课进行课间操,上下操场,整套运动结束后小结,回来上厕所喝水,第二节课难免受点小影响。有时候,明明提前5分钟结束,第二节课仍是不能按时进行。我观察,发现迟到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喝水。课间操结束,几乎人人都喉咙干渴,可是杯子空空如也。一个楼层七八间教室,10个直饮水接口。都在那个时刻接水,不迟到才怪呢。于是,我给孩子们支招:"早上回到学校,路过直饮水处,先接一杯水。如果来不及,早读后的早餐时间,抽空接一杯水。这样,课间操回来就能马上喝水。"还提醒他们冬天换保温杯,就能喝到温度适宜的水。慢慢地,有娃支招:课间没人打水时,随时给自己备水,想喝随时都可以喝,不用排队。真不错,我的猴娃能无师自通悟出了高效的秘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优先处理。
如此,再有人课间操回来因为喝水而迟到,只需要问一句:"有没有做到'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别的话都不用再说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第二次提醒。
班主任不用碎碎念了
渐渐地,很多事情没有按时完成时,都可以用新班规来批评教育。上课前,黑板没擦,问值日生:"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请问,什么时候该擦黑板呢?"眼保健操音乐响起,

06

德育策略

起,有娃在写作业,问:"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请问,现在是什么时间?"午睡,有娃偷偷看课外书,问:"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午睡时间,我们该做什么呢?"

在我们班,早餐的时间也是交作业的时间。咦,有娃在偷偷抄袭同桌摊开待交的作业。我走过去:"不吃早餐,在忙什么呢?"娃一脸紧张:"老师,我补写作业。早餐在家吃了。""补?在家不是有规定的写作业时间吗?记住: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下不为例。"说完,顺走了同桌的作业。回到讲台坐下,笑着看他一脸懊恼地独自补完作业。有一次,课堂上有娃和同桌窃窃私语。我批评,他理直气壮:"老师,您说过,我们要有礼貌。刚才他问我问题,如果不回答就是没有礼貌。"猴娃们一听,纷纷点头说是。看来,这是个大问题,得引导,得解决。我问学生:"同学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上课时间。""上课时间,我们应该做什么?""专心听课......"听到这里,讲话小娃站起来了:"对不起,老师,是我错了。"课堂恢复正常。
师生之间越来越有默契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班规始终如一。但无论接哪个班级,一段时间后,我连问"这是什么时间"都可以省掉了。来到教室,一个眼神过去,猴娃们秒懂。出操集队,我面朝猴娃,站在队伍前面,一个字都不说,看着他们们一个个有序到位、迅速安静、前后对齐。曾有娃在习作中这么形容我:"别看玉老师个子不高,却霸气侧漏。只要她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教室马上会变得鸦雀无声。"我告诉猴娃们,霸气的不是我,是我们的班规。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比往年要早得多,春寒料峭,广州的气温不停地上蹿下跳,令人捉摸不透。
第一周,一个寒风呼啸的早上,我来到教室时,室内猴娃已有近十人。但班级盆栽一盆都没搬回,娃们的心仍有一半在假期吧?按惯例,盆栽是随早到的娃们同一时刻进入教室的。于是,我们师生有了如下对话——
我:早上好!娃:老师早上好!
我:天气变冷了哈。

06

德育策略

娃:是的,好冷!
我:看来只有我们班的植物不怕冷,它们全都在走廊上吹着冷风呢。
娃们全笑了,接着起身奔忙起来。很快,盆栽全都回到了窗台上,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看着真是赏心悦目。

所谓默契,就是我不明说,你也能明了。很喜欢师生间这样的默契。默契渐渐多了。不知哪一年开始,我甚至可以腾出些许时间,奖赏自己冲杯茶或者喝杯咖啡,看看校园里的新芽悄悄爬上了枝条,看看花坛里的花开了、谢了,看看天上的云卷了、舒了。时不时地,还能抽空带猴娃们到操场和隔壁班来一场非正式篮球赛,雨停后陪着他们去操场"踩踩水",月亮升起来时带着他们去"走月亮"......前不久,关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讨论甚嚣尘上。不禁莞尔,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的班级教育,也不需要精细化管理。
真好,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来源 :玉米与猴娃)

09

看见文化

看见的意义

文/  杨金锋

华灯初上,秋意渐浓。
刚从办公室走到学校正门的小龙人广场,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一个八、九岁的小朋友趴在台阶上,背对着校门,手握一支笔,趁着微弱的灯光在认真地写作业。初中生从他身边鱼贯而出,而他连头也没有抬。

我迅速拿出手机,从不同角度拍了三张照片,他依然没有抬头。我被眼前的温暖瞬间破防,不忍打破,但最终还是好奇地走过去,与他攀谈。原来,他刚上完社团课,在等爸爸。他想快点把作业写完,这样就可以回家多看书。他的名字叫王晨熹,来自三年级二班。作为学校德育负责人,一股暖流注满全身。我把他引到灯光明亮的星空广场,那里有石凳石桌,可以舒服地写作业。
望着他继续认真写作业的背影,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要让更多的人看见这份"温暖"。经过部门、学校商议,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我邀请学校党委书记为他颁发一张专门设计的"嘉奖状",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同时也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发现身边的温暖,以图文的形式向德育处投稿。不仅如此,我牵头,和部门小伙伴一起办了一份电子报《布衣》,一周一期。报名源于学校的文化内核——布衣精神,君子风骨。其中有一个版面是《看见文化》,讲述身边美好的人、事、物,记录流淌在校园中的暖心和感人之处。前几期,我打样,每周都写。
我首先把视角投向学生。体育课上,七彩跳绳和水杯整齐有序地在操场上摆成两条笔直的平行线,甚为壮观,这是常规教学涵养出来的温暖,我图文呈现;午餐时间,七年级的大哥哥冒雨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搬运班级的书籍,不留姓名,这是日常德育培育出来的温暖,我娓娓讲述;中考体育,

10

看见文化

育,孩子们规范有序,听从指挥,彬彬有礼,监考老师发来多条微信表扬、赞叹,这是德育文化孕育出来的温暖,我付诸文字……当这些身边的故事刊登后,我们转至朋友圈、工作群、班级群、家委群。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多人为此点赞,私信于我,感动溢于言表,温暖藏于心间。《布衣》电子报点击量由最初的两千多稳定到现在的5000+。

更让人惊喜的是,学生们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育部课改实验区中期展示活动小学英语专场在我们学校举行。待活动结束时,下起瓢泼大雨,隔壁学校参加教研的江忠梅老师没有带伞。七七班的曾梓泰同学打着伞把她送到轻轨电车上后,才回家。蒋老师非常感动,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几经周折转到我这里。我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并请李书记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为他颁发"嘉奖状",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温暖。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校园内外越来越多,渐渐地有学生开始写作。八七班的张璐以《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她的数学老师王玮玮;七二班的詹云翔以《师者若水,润物无声》为,写为班级"布衣素履,于家为国"主题演出付出辛苦的李思奇老师……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越来越和谐。
积极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品味",涉及对于积极体验的观照、欣赏和增进。如果总是品味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就会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内啡肽。经常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人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教育的正向引导。当越来越多的学生聚焦于"温暖"时,美好的教育场就开始形成,立德树人也就水到渠成。

传递温暖的不仅仅有孩子,还有一线的老师、默默耕耘地管理者。
当吴博睿一口气背完屈原的《离骚》后,陈浩老师现场奖励200元现金和一套《明朝那些事儿》,八六班的古诗背诵空前高涨,我以此为切入点全面、立体地呈现一个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教育情怀;后勤部门为了老师吃上可口的饭菜,不断改变菜品样式,我以《后勤不"后"》以点带面讲述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初中语文备赛团队为进入决赛的选手集备至凌

11

看见文化

凌晨两点三十七分,我以《希君生羽翼》为题,揭秘辉煌成绩背后的原因……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故事刊发后,很多老师在温暖、感动之余开始加入写作行列。音乐蒋蓉蓉老师写了题为《感谢你,带我从双江河来看更广袤的天地》讲述自己从事音乐的初衷和情结,后来发表在《音乐教育情书上》,曾淑婷的教育故事《谁是英雄》发表在区的教研杂志《龙华教育》。赵珊珊、李慧粉、聂思琪、易贞贞、刘紫芳等老师的教育叙事在区"讲述班主任的故事"征文中,以浓烈的温度获得一等奖。看见,让温暖传递。

看完彭老师的文章,眼眶湿润了。前天上学的路上,梓潆看到一朵被雨水打落、完好无缺的鸡蛋花,她捡起花对我说:"妈妈,这花我可以送给彭老师吗?"这已经不是梓潆第一次这种表现了,每当她看到美好的东西就想第一时间送给她喜欢的老师,因为孩子是最单纯的、最直观的,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爱是流动的,是相互的,孩子们在爱中滋养着长大是一种幸福。
……

于是,我乘胜追击,把班主任和副班老师的学期总结一律改为撰写教育叙事,主题为"流淌在校园中的暖",近三年都是如此。老师们的温暖故事蕴含着教育机智,饱含着文化底蕴,启迪智慧,催人奋进。经商议,我们在《布衣》有开辟一个专栏——教育叙事,专门刊登老师们温暖的故事,并附上故事点评。
文章一刊发,又是一大暖点。甚至一个老班主任直接把她的教育叙事发给我,咨询为何没能发表。我指出问题,她修改后发表,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欢喜的笑容。当然,更多的是赞美和感谢。一年级的丽莎级长有一天给我发来一个长长的班级群微信截图,最上面内容如下:

下面还有很多,内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感谢。这是一个第一年就做班主任的彭俊翯老师的故事。当初,她饱受家长们的质疑,甚至刁难。她以爱心、耐心和慧心积极应对,写了一篇教育叙事《给你一个拥抱》。家长们读到后,深深地理解到老师的艰辛和用心,家校关系一下子变得和谐、

12

看见文化

谐、融洽。那一刻,我内心温暖,但又深感责任重大。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活。"老师对学生是这样,其实,老师对老师也是这样,学生对学生也是这样。当一份温暖唤醒另一份温暖,教育的天地必将春暖花开,教育的人生必定多姿多彩。

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温暖亦如此。
助推学生成长的不仅仅有老师、学校管理者,还有背后许许多多的默默支持者,比如保安大叔、保洁阿姨、文印室的阿姨、班级家委等,我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她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但我们甚至不知道他(她)们的名字。于是,我把写作的对象对准他(她)们。
文印室的丁秀清阿姨复印的资料,不仅摆放整整齐齐,而且班与班之间的资料用一个宽约一厘米、长约4厘米的标签纸隔开。不同种类的资料,标签纸也不一样,处处为他人着想,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保洁阿姨周秀娥衣食无忧,却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任劳任怨,问她为何不回家享清福,她却说喜欢学校的孩子;还有可以叫出大多数孩子名字的保安队长郑宏志、为了一次研学,四处奔波,自费考察的家委会长们……我把这些故事写出来,在开学典礼上,把她们请到台前,并由孩子们献上鲜花。我至今仍记得,很多孩子看到手捧鲜花的保洁周阿姨流下感动的样子;犹记家委会长老陈看到我写的他的文章给我发微信激动的言语……
从那以后,老师们对文印室的阿姨多了几多感恩,对保安大叔多了一些理解。孩子们对保洁阿姨多了很多尊重,对保安大叔多了几分感激。老师和孩子对家委更加理解和尊重,老师、孩子和她们之间的关系明显地亲近了许多,校园内外的氛围让人倍感温暖!
李希贵校长说,教育学从本质上说是关系学。当家校社、师生辅的关系都处理好时,一定会形成好的教育生态。这样的生态需要以尊重为前提,以理解为关键,以温暖为内核,以幸福为旨归。最初的写作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现在

13

看见文化

在的写作,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当越来越多的人、事、景温暖如春,就会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辅因为看见"温暖"而相信,去发现温暖,传递温暖,创造温暖,用温暖带动温暖,让教育变得有意义、有情怀,这就是看见的价值。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