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佛学书籍模板

其他分类其他2023-07-15
1719

佛教文化丛书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
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佛教书籍出版社

王XX  李XX  主编

佛教文化丛书

王XX  李XX  主编

佛教书籍出版社

王XX 李XX 主编.--北京:某某某某出版社,2023. 07
ISBN 000 0-00000000-0
Ⅰ.①献...Ⅱ.②献...Ⅲ.①传统文化一中·国-现代 IV.①12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 第00000号

《禅》
XXX   XXX
某某某出版公司
某某某出版公司
某某某书店
某某某印刷公司
787*1092       1/16
2023年07月第1版
2023年07月第1次印刷
ISBN 000 0-00000000-0
35.00元
某某某市某某区某某号
123456
400-0000000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书名
作者
出版
发行
经销
印刷
规格
版次
印次
书号
定价
地址
邮编
电话

如发现图书质量问题,可联系调换。质量投诉电话:400-8888888

前言

禅,一种基于"静"的行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
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 
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
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禅那与禅定可视为同义词,但是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禅境界,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小,不能称为禅。《大智度论》卷28:"四禅亦名禅,亦名定,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因为佛陀与其弟子多以四禅力证入涅盘,所以四禅又称根本定〈dhyana-maula〉。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心经》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就是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

苦就解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你自己)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对外境不起攀缘染著,自内照而不昏沉无记是也。
禅,梵文"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使修习者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界。

目录

二、历史渊源

一、基本资料

09

10

14

10
11

16

16
16
17
17

20

五、禅的内容

1、 禅的概述
2、 禅与自我
3、 禅与知识
4、 禅与生活
5、禅与自然
6、禅与幽默
7、禅与艺术
8、 禅的智慧
9、禅的修法
10 、提起疑情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禅的含义

1、解禅
2、字义

四、佛教禅七

1、源由
2、佛教仪规
3、说法原由
4、历史背景

11 、参究下去
12 、身行力学

30
30

六、禅语数则

1 、你且看他
2 、一杯茶
3 、悟性如光
4 、打破碗
5 、惹尘埃
6、 礼物
7、 放下

31
32
33
34
35
36
37

31

38
40
42

七、禅语经典
八、相关诗歌
九、相关著作

第一章
基本资料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
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
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

佛教文化丛书——《禅》

第一章:基本资料

佛教文化丛书——《禅》

第二章:历史渊源

第二章
历史渊源

郑码:WSKE,U:7985,GBK:ECF8
1、中国上古五代帝时期的创举。
尧帝是首推禅事亘古第一人,禅的鼻祖。禅的创始人。
2、尧帝过世若干年后,随着印度佛教的传播,借用了禅的概念进行传播。才有了佛教的定义。

禅,通"蝉",万变而不离其宗,如蝉(蚕)与蛹,鸡与蛋,因缘使然,轮回变化,无有先后,无有始终,不同时空,不同体态,终是其宗!
禅变,禅让,不论咋变或让位与谁,终是其精神之延续。 
不论是禅变还是禅让,果终是因本源觉识而随缘精进造化之物。 
故禅之变化,等同敬畏,皈依法不堕饿鬼,贪嗔痴迷,轮回之苦,无有穷尽,唯禁与敬方是尽头。 

一、解禅

(一)、禅(shàn )
1、 帝王的祭地之礼:封~。形声。从示,单声。从"示"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1) 同本义 [worship] 
禅,祭天也。――《说文》 
正失禅谓坛墠。――《风俗通》 
2) 注:"除地于梁甫之阴,为墠之祭地也。变墠为禅神之也。" 
禅于始衍。――《史记·卫将军传》 
禅,祭地于梁阴。――《续汉书·祭祀志》 
封禅刻石纪号也,是墠为祭地,坛为祭天。 
是以封泰山而禅梁父。――《大戴礼记》 
2、事物更(gēng )代。 
3、帝王让位给别人:~位。~让。受~。 
1)禅让,让位,传位,易位。 
遂禅之。――《书·尧典》 
禅五世。――《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帝光禅位于虞舜。――《三国志·文帝纪》 
2)禅,禅举,善举,德举,道举,真举。 
3)位 皇位,帝位,座位,位置。 
4) 受禅:禅位(将帝位传让给别人); 
5)也指传位于继承人 
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绝。――《史记》 
6)禅文(禅让皇位的文书),禅诰(禅让皇位的诰书); 

二、字义

佛教文化丛书——《禅》

第二章:历史渊源

7)传授[hand over]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式相禅。――《庄子·寓言》
而不知其禅之者。――《庄子·山水》。司马注:"授予也。"
8)禅代(替代);禅变(变化);禅化(变迁转化)。
9)引申为继承[inherit]
四先生殁后,广仲尚能禅其家学。――全祖望《书宋史胡文定公传后》
尧能禅均刑法以仪民,言其德无所不施。――《周礼·春官下·大司乐》郑注
10)通"擅"。独断专行[make arbitrary decisions and take peremptory actions]
善禅其主,以集精微。――《韩非子·说疑》
11)禅让(shànràng)
[abdicate and hand over the crown to sb.]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帝王把帝位让给他人。指中国上古五帝时代实行过的一种特殊的王位继承制度。相对于父子相继的继位制度,"禅让"制度是指"逆父子相继的继位制度"。"禅"指"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禅那:佛教语。可略为"禅"。指静坐默念 [deep meditation]。如:禅法(佛法);禅坐(指僧侣端坐静修)
(二)、禅 (chán)
1、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Buddhist]。如:禅门(佛教禅宗的教门);禅床(和尚用来打坐和睡觉的床)
2、指禅房 [a monastic room]。如:禅室(禅房);禅阁(禅房)
禅房(chánfáng)
[a monastic room;Buddhist temple] 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禅机(chánjī)
佛家禅宗所传播的机要秘诀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红楼梦》
禅林(chánlín)
[Buddhist temple] 佛教寺院的别称
禅师(chánshī)
[honorific title for a Buddhist monk] 敬辞称和尚,尤指有德行的和尚
法海禅师
禅堂(chántáng)
[Zendo;meditation room in a Buddhist monastery] 参禅处所;僧堂
同入禅堂
禅院(chányuàn)
[Buddha Hall] 佛教寺院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禅杖(chánzhàng)
[Buddhist monk's staff;Buddhist cane] 佛教指僧人坐禅欲睡时用以敲击使清醒的杖,后泛指僧人所用的手杖
禅宗(chánzōng)
[Chan sect;Dhyana] 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一个宗派,着重以静虑和高度冥想作为超度救世的法门。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达摩,来中国,为东土初祖。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字并没有(dān)这个读音,读作(dān)的是衣字旁的"褝",新华字典中对于禅这个字也并没有标注其拥有第三种读音或者通假读作(dān)的字,请广大朋友千万不要念了白字。

佛教文化丛书——《禅》

第三章:禅的含义

第三章
禅的含义

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禅那与禅定可视为同义词,但是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禅境界,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小,不能称为禅。《大智度论》卷28:"四禅亦名禅,亦名定,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因为佛陀与其弟子多以四禅力证入涅盘,所以四禅又称根本定〈dhyana-maula〉。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心经》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就是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解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

(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你自己)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对外境不起攀缘染著,自内照而不昏沉无记是也。
禅,梵文"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使修习者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界。
三种禅介绍
1、世间禅,乃色界、无色界之禅定,有二:
①根本味禅: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三品,合称十二门禅。乃厌离欲界之散乱而修四禅,欲求大福则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
②根本净禅:逢佛出世,闻佛说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称净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三品,分别为慧性多、定性多、定慧均等所修。
2、出世禅:观、练、薰、修四种:
①观禅:观为观照。明观谛照不净等境,故称为观。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四种。
②练禅:练为锻炼,即指九次第定,此禅由浅至深,顺序锻炼四禅、灭尽定,依不杂异念,以无漏法锻炼而灭有漏,通达八地。
③薰禅:薰为薰熟自在义,如狮子奋迅三昧,能除异念之间杂念,得顺逆进退皆随意自在!
④修禅:超越三昧,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可超越出入自在!
3、出世间上上禅:即
三种禅 - "地持经"卷五之九种大禅
①自性禅:修观心之实相,不外求。②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③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④一切门禅:一切禅定皆由此门而出。⑤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⑥一切行禅:含摄大乘之一切行法。⑦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⑧此世他世乐禅:令众生悉得二世之乐。⑨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

佛教文化丛书——《禅》

第四章:佛教禅七

第四章
佛教禅七

二、佛教仪规

「打七」是佛门中精进修行的一种仪规,随着修行方法的差异, 而有不同的名称与内涵。如:用禅宗的参禅方法打七就叫做「禅七 」;用净土宗念佛法门打七叫做「佛七」;其它像专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观音七」;专持楞严咒、大悲咒的「楞严七」、「大悲七」等等,都是随修行法门而得名的。所以顾名思义 , 「禅七」 当然是指「用禅宗的方法打七」啰! 禅宗 的方法也有很多 ,最普遍的是「参话头」 ; 其进行方 式是在禅堂内, 以静坐和跑香调和身心来运转方法,达到开发觉性的目的。

一、源由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
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于人,或靠信徒之供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与制度文化之差异,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有些必须靠帝王、大臣们之信仰供养,才得以维持生活。 
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传至六祖以后,四方学者群集,禅宗一派,如日东升,光茫万丈。其中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首称趐楚。改变东来规范,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百丈创立丛林清规,主张以自耕自食为主,以募化所得为辅的丛林生活制度,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警训。 
而禅堂为选佛堂,立限七日以资选佛,自宋以来渐成禅宗特则;精进禅七并与参禅一旨相合,而行于天下。禅宗丛林,每逢冬日农事已了,更无其它杂务,便举行克期取证的修行,以每七日为一期,叫做打禅七。在禅七中,比平日更要努力参究,往往每日以十三、四支长香(约现今80~90分),作为用功标准。大约睡眠休息时间,昼夜合计,也不过三、四小时而已。后世各宗派,鉴于这种苦修方法的完美,就兴起各种七会,如念佛七等。有这样苦志劳形,精勤求道的精神,日久月长,无疑的,必能造就超格之人才。

三、说法原由

为什么是「打七」?不「打六」、「打八」呢?有两种说法:一、 打七是要打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第七末那识是轮回的祸首,因为它执着现前虚妄的身心为自我,安于此三界牢宅而不思脱离,所以修行即要破除此第七识达到解脱。因此打七又称为「打七识」。二、 打七一般以七天为期,「七」这个数字是佛门中,也是中国人常用的数量单位。当然,可以不只打一个七,古时丛林多是连续打七个七、十个七的。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功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功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

四、历史背景

佛教文化丛书——《禅》

第四章:佛教禅七

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我们一般称达摩为中国禅宗始祖,而慧可就是二祖。
后来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

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江边说:『我操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出自《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上架建议:传统文化

定价:35.00元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