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吴消清风集(2024第一期)

summer

主    编:白晓亮  韩建明

副主编:马晓明

编    辑:纪检审计工作室

时事要闻

纪法课堂

工作动态

廉政时评

清水见底 明镜照心

前言

《说文解字》注:“镜,取景之器也。”《大戴礼记》曰:“明镜者,所以察形也。”明亮的镜子能照出万物的外形,并由此引申出借鉴之意,把别的人或事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以便取长补短,吸取经验教训。一个人经常揽镜自照、审己考己,不仅能看清自身外在的美丑,还能检视自己内在的净污,发现尘埃,及时清扫,从而保持心灵纯洁。
据《大唐新语》记载,唐代冯履谦在转任河北县尉时,他以前的一个属僚张怀道为表示祝贺,便派人送去一面铜镜。冯履谦把县吏们召集在一起,拿出铜镜给大家看。众县吏纷纷夸赞此铜镜做工精美,实属佳品。冯履谦却正色道:“这是我的一个故交送的。我居官任职,有朝廷俸禄为生,怎么可以私下里接受馈赠呢!古语曰:‘清水见底,明镜照心’,我做官也一定要如清水明镜一样。”然后写了一封书信,连同铜镜一并让张怀道的属下带了回去。

明镜能照见万物,是因为它表面光滑、洁净。清代李尚卿在邵阳县任知县时,勤政为民,不取一毫,百姓在县衙前为其立德政碑,记述他的六大功绩:一是巡察民隐,二是操守廉洁,三是俭约奉公,四是民无冤狱,五是事不扰民,六是不徇私情。李尚卿离任时,有百姓在家门前摆一盆清水,悬一面明镜,称赞他“清如水,明如镜”。对执政者而言,百姓就是一面镜子,从其喜怒哀乐中,能“照”出政绩如何;从其褒贬口碑中,能“照”见民心向背。
明镜照心,能照见境界、照见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如果能自觉做到“窥镜而自视”,乐于自我内省,这种谦逊坦率的态度本身就是一面明镜。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许光达因为战功卓著,被拟授予大将军衔。当他从贺龙元帅那里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给毛主席和党内有关领导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情真意切地剖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受之有愧。毛主席对此无限感慨地说道:“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革命的明镜。”

“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要想找出自身缺点,把瑕疵从身上、心里都清掉,不断改进提高,完善自我,就要勤“照镜子”,直面不足。《世说新语》载:晋孝武帝将要给大臣们讲《孝经》,谢安、谢石两兄弟事先在自己家里为众人讲习。车胤也在其中,他有不懂之处,却不敢多问。于是对袁羊说:“我不问吧,怕有遗漏;多问吧,又怕劳烦谢家兄弟。”袁羊道:“我看不会。”车胤问:“你怎么知道呢?”袁羊回答:“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意思是,哪里见过明亮的镜子厌倦人们常照,清澈的流水害怕和风吹拂呢。
学会“照镜子”,照正面,可知不足、明是非、去灰尘;照反面,可敲警钟、戒邪念、常自省。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养成常“照镜子”的好习惯,通过自我检视,正身正行正言正心,把腐朽之气、贪腐之思、不良习气祛除干净,让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党性修养在心中永远透亮如新。(李溢慧)

时事要闻

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大会 
梁言顺讲话 张雨浦庄严出席

       3月23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大会,启动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用身边人身边事再打“防疫针”、再敲“警示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庄严出席。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艾俊涛主持。

       梁言顺强调,警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贵在抓常态、抓深化。要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把纪法教育、警示教育、廉洁教育贯通起来,以没有局外人、没有完成时的自觉深刻检视和警醒,抓实正面引导筑牢“防线”,抓好反面警示增强“免疫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动准绳,让总书记倡导的务实之风、清廉之风、俭朴之风在宁夏蔚然成风。
      会上,参会人员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迷惘之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纪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固本培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对党绝对忠诚,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近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新风正气促发展 清廉护航劈浪行”廉洁文化专场演出活动。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新风正气促发展 清廉护航劈浪行”廉洁文化专场演出

吴忠:创新“4+6”活动载体 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区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切实以‘自身硬’带动‘队伍硬’,以‘自身正’带动‘一方正’,精心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3月23日,全区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大会召开后,吴忠市委立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专题安排部署“全市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

吴忠:开展“实境体验”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为进一步树牢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铁军形象,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时刻警钟长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3月29日,吴忠市纪委监委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走进吴忠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实境体验”警示教育活动。

吴忠:以案为鉴守初心 警钟长鸣筑清廉——厅级领导干部接受警示教育

       “要汲取反面典型案件深刻教训,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始终牢记前车之鉴,做到警钟长鸣,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此次学习当做一次接受心灵洗礼的过程,深入自躬自省,切实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吴忠市厅级领导干部到自治区警示教育中心接受警示教育,对一些曾经的党员领导干部因缺乏对纪法的敬畏之心,踩红线、破底线,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很多的感想和感慨。

       3月27日下午,市委组织在职厅级领导,市委、市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秘书长,到自治区廉政警示教育中心开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现场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参会领导围绕学习内容按照“双随机”学习交流机制进行交流研讨,近距离接受警示教育。
        一个个鲜活案例、一篇篇真切忏悔、一句句真诚悔过,警醒着在场所有人员。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自觉增强抵御被“围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慎独慎微慎行,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监督约束,始终坚守从政底线、走稳从政之路、常怀敬畏之心、筑牢思想之基,心无旁骛为党工作,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纪法课堂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原一级巡视员朱洪军被开除党籍

日前,经自治区党委批准,自治区纪委监委对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原一级巡视员朱洪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朱洪军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纪法底线失守,政商关系亲清不分,私欲膨胀,唯利是图,利用职权大肆敛财,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在组织核查期间与他人串供,企图掩盖受贿事实,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规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特别巨大。 
朱洪军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其行为已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乃至二十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自治区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自治区党委批准,决定给予朱洪军开除党籍处分;由自治区监委按规定取消其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获刑10年6个月!宁夏邮政公司原党组书记、总经理马赞福受贿案一审宣判

2024年3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马赞福犯受贿罪一案一审公开宣判。
经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马赞福自2003年至2015年4月利用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邮政局、宁夏回族自治区邮政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宁夏回族自治区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职权形成的便利条件和职务上的影响,接受宁夏名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丁世平等单位、个人的请托,在土地开发、工程承揽、职务提拔、岗位调整、工作调动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价值829万余元。

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马赞福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马赞福犯受贿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马赞福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自愿认罪认罚,部分涉案款物已追回。依法判决被告人马赞福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追缴违法所得及孳息。

工作动态

支队纪委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廉政回访工作

       春节临近,为进一步提升消防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维护消防救援队伍良好形象,近日,吴忠支队纪委采取随机走访的方式,实地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廉政回访工作。

吴忠支队开展“兴正气家风 守清廉本色”主题党日活动

        为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强化法治意识、规矩意识,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根据自治区、总队关于

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的相关通知要求。3月27日,吴忠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青铜峡市瞿靖镇党史馆、综合文化馆和家风家训馆,开展“兴正气家风 守清廉本色”主题党日活动。支队在家党委成员、机关科以上人员和部分大队(站)主官参加活动。

为进一步严肃纪律,筑牢法治建设基础,强化执法人员规范执法意识、提升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结合今年接到举报投诉的实际情况和当前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行动的现实需要,近日,支队邀请宁夏国浩律师事务所吴亮律师给全体指战员、专职队员和消防文员进行法律方面的讲解。

支队开展纪法大讲堂授课活动

利通大队召开节前廉政警示教育会

青铜峡大队开展节前廉政警示教育

盐池大队组织开展节前廉政提醒谈话

同心大队组织开展节前廉政提醒谈话

太安路站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

红寺堡大队开展节前集体廉政提醒谈话活动

廉政时评

清水见底 明镜照心

《说文解字》注:“镜,取景之器也。”《大戴礼记》曰:“明镜者,所以察形也。”明亮的镜子能照出万物的外形,并由此引申出借鉴之意,把别的人或事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以便取长补短,吸取经验教训。一个人经常揽镜自照、审己考己,不仅能看清自身外在的美丑,还能检视自己内在的净污,发现尘埃,及时清扫,从而保持心灵纯洁。
据《大唐新语》记载,唐代冯履谦在转任河北县尉时,他以前的一个属僚张怀道为表示祝贺,便派人送去一面铜镜。冯履谦把县吏们召集在一起,拿出铜镜给大家看。众县吏纷纷夸赞此铜镜做工精美,实属佳品。冯履谦却正色道:“这是我的一个故交送的。我居官任职,有朝廷俸禄为生,怎么可以私下里接受馈赠呢!古语曰:‘清水见底,明镜照心’,我做官也一定要如清水明镜一样。”然后写了一封书信,连同铜镜一并让张怀道的属下带了回去。
明镜能照见万物,是因为它表面光滑、洁净。清代李尚卿在邵阳县任知县时,勤政为民,不取一毫,百姓在县衙前为其立德政碑,记述他的六大功绩:一是巡察民隐,二是操守廉洁,三是俭约奉公,四是民无冤狱,五是事不扰民,六是不徇私情。李尚卿离任时,有百姓在家门前摆一盆清水,悬一面明镜,称赞他“清如水,明如镜”。对执政者而言,百姓就是一面镜子,从其喜怒哀乐中,能“照”出政绩如何;从其褒贬口碑中,能“照”见民心向背。

明镜照心,能照见境界、照见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如果能自觉做到“窥镜而自视”,乐于自我内省,这种谦逊坦率的态度本身就是一面明镜。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许光达因为战功卓著,被拟授予大将军衔。当他从贺龙元帅那里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给毛主席和党内有关领导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情真意切地剖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受之有愧。毛主席对此无限感慨地说道:“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革命的明镜。”
“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要想找出自身缺点,把瑕疵从身上、心里都清掉,不断改进提高,完善自我,就要勤“照镜子”,直面不足。《世说新语》载:晋孝武帝将要给大臣们讲《孝经》,谢安、谢石两兄弟事先在自己家里为众人讲习。车胤也在其中,他有不懂之处,却不敢多问。于是对袁羊说:“我不问吧,怕有遗漏;多问吧,又怕劳烦谢家兄弟。”袁羊道:“我看不会。”车胤问:“你怎么知道呢?”袁羊回答:“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意思是,哪里见过明亮的镜子厌倦人们常照,清澈的流水害怕和风吹拂呢。
学会“照镜子”,照正面,可知不足、明是非、去灰尘;照反面,可敲警钟、戒邪念、常自省。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养成常“照镜子”的好习惯,通过自我检视,正身正行正言正心,把腐朽之气、贪腐之思、不良习气祛除干净,让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党性修养在心中永远透亮如新。

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家风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格,是代代相传和世代遵循的价值准则,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在我国,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传统家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从周公训儿“君子所,其无逸”,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张英教育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不管是以家书、家规或遗训形式代代相传,或是镌于牌匾楹联、刻在石碑之上、传唱诗词之中,都指引着子孙后辈向优秀先辈看齐,给后人以精神上的教化和滋养。

家风是作风的臂膀,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对领导干部而言,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戒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严以律己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其家风不仅关系个人之进退、一家之荣辱,而且对整个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都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自当从自身做起,立好廉标杆,厚植清廉好家风,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让好家风成为新时代正气之源。

廉洁自律绷紧弦
拒腐防变勿思贪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