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非遗(第1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0-07-11
944

       梁启超在倡导“新史学”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评述,他说中国文明的发展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而在文化交融的发展视角上,中国文明的发展道路必须从中国的中国,走向亚洲的中国,世界的中国。
       今天,我们走在世界的中国这条路上,无疑应该思考何谓最好的中国?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时期我们进行了被动的反思,宋代我们认识到中国是我们的家,明末清初我们知道了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晚清时我们明白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而如今,中国文明走向世界,更多的是指看我们如何影响日韩越,欧美非,以及在世界文明中,中国的形象是怎样的。

       作为文明的中心之国,理应有自己的担当,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自信。
      如今,“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下的流行词汇,国学昌盛,史学再起,然文化多样性一直被提及,却从未被普及。我们希望每一个华夏子孙不能仅仅是从字面上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更应该践行之、传播之。
       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的传统工艺、配方、唱腔、戏种、乐器,正是我们了解、理解、破解“何谓中国”的线索和依据,他们静待我们的发现、维护和代代传承。
       今天老一代的手艺人静静的守护着逐渐

       何谓中国?读史书的时候,你有没有理所当然的觉得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权视为中国的传承?你有没有把朝廷的文明视为中国的文明?你有没有把汉儒文化视为中国文化?
       是不是觉得好像少了点啥,但是又说不上来。仔细思考你会发现,如果以上就是中国,那关外、西域、天山、大漠就不是中国了?藏、满、蒙、苗、回就不是中国了?
       我们所说的中国到底是中原还是中国?我们的文明、文化到底是中原文化,还是包容了草原、高原、中原,手艺、民俗的所有民族的文化?
        其实,西周时提到的“宅兹中国”中的中国,指的就是文明中心之国呀。这个以古老文明为中心的国度,自然会衍生出围绕中心的各种不同可能性。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呈现,是使文明的灿烂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

【何谓中国?】

凋零的老手艺,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简单生活;新一代的匠人们,他们有眼光、有情怀、有想法、有魄力,是民艺传承的新生力量。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份珍贵的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因为想要热爱,所以努力观察,因为努力观察,所以在感知中一点点的受熏陶、被改变。希望我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尽一份绵薄之力,为世界的中国变得更加美丽做一点贡献! 

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

發現中國之美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