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绿色简洁清新风夏至节气宣传册

其他分类其他2021-06-24
3252

Summer solstice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
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昼夜的长短  时刻更替
生活的态度  未曾改变

xiazhi

6月

21日

夏至 XIAZHI

夏至 XIAZHI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等,是廿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太阳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夏至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高度逐日降低。但对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各地来说,夏至过后,太阳光照仍在增强。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渐渐也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此外,民间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夏季第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指午,为夏至。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大阳黄经度数"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点。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太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26')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经过南返的太阳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夏至这天并不是北半球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四九",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大暑-立秋,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

夏至 XIAZHI

夏至 XIAZHI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廿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古人认为十二月为宇宙运转的规律法则,如《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意思是天地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每一岁周期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古称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为"建","建正"是干支历法的概念,干支历以斗柄指寅为建正之月(即通俗所说的正月)。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配数字与十二地支,"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摄提格)、二月建卯(单阏)、三月建辰(执徐)…十一月建子(困敦)、十二月建丑(赤奋若)。
上古时代确立节气依据"斗转星移"(斗柄指向),现行确立节气依据"太阳周年视运动"(黄经度数);两种确立方法虽然不同,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两种方法的交节时间基本相一致。

夏至,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之后天气越来越热,因此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夏至后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

-气温-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需水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夏至节气期间正值我国南方雨季,南方地区降水充足。北方的雨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夏秋之交,北方地区夏至期间降水较少。

-降水-

夏至 XIAZHI

夏至 XIAZHI

夏至与春分、秋分、冬至等"二分二至"是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节气。当太阳直射在赤道并向北回归线移动时为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回归线移动时为秋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太阳到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坊间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由此也衍生出"夏至一阴生"的说法。其实严格来讲,"阳"有阴阳概念的阳与太阳的阳。冬至后,太阳高度回升,而非"阴阳"概念中的阳气回升。冬至节气反映的阳是太阳的阳,并非阴阳的阳,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夏至亦然,夏至节气的到来标示着北回归线及以北各地这天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并非是阴阳概念中的阳气最盛的一天。"阴阳五行"属于"干支"范畴,具体哪天阴气或阳气最盛,依据"干支"推算。从节气规律来说,立春是"阴阳"之气中阳气升发的起始,自立春起阴阳转化,万物更生,新轮回自此开启。而冬至是太阳回返的起始,自冬至起太阳北返,北半球各地的白昼逐日增长。夏至则是太阳南行的起始,夏至之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白昼逐日变短、光照减弱;但对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夏至后太阳光再次直射,光照仍在增强。

夏至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正常年份正处于“梅天下梅雨”的梅雨期,黄淮平原则处于“云来常带雨”的雨季,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为农作物创造了一个水热同季的有利环境。
夏播工作要抢时扫尾,已插的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也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携带多种病菌和害虫。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所以,抓紧时间中耕锄地是十分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各种秋果树此时也需要认真地护果防虫,提高果品质量。而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美好季节。此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改变了人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趋势。如遇夏旱,则有望解除。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时期,此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早。为了加强抗旱能力,争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举措。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农事谚语:
“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农夫忙。玉米夏谷快播种,大豆再拖光长秧。早春作物细管理,追浇勤锄把虫防。夏播作物补定苗。行间株间勤松耪。棉花进人盛蕾期,常规措施都用上,一旦遭受雹子砸,田间会诊觅良方。一般不要来翻种,追治整修快松耪。高粱玉米制种田,严格管理保质量。田间杂株要拔除,母本玉米雄去光。起刨大蒜和地蛋,瓜菜管理要加强。久旱不雨浇果树,一定不能浇过量。麦糠青草水缸捞。牲口爱吃体健壮。二茬苜蓿好胀肚,多掺于草就无妨。藕苇蒲芡都管好,喂鱼定时又定量。青蛙捕虫功劳大,人人保护莫损伤。”

夏至后,全国普遍进入炎热的季节,较高的气温与充足的光照使得水稻等夏作物生长十分旺盛,同时也使得作物对水肥的需求盈增加。这时,东北、西北冬小麦全面开始收割。长江流域此时正常年份正处于梅雨期,气温高、雨水充沛,为农作物创造了一个水热同季的有利环境。双季早稻则处于成熟时期,双季晚稻即将栽秧。贵州等地的玉米、高粱抽穗吐丝。此时,产棉区的棉花一般已经现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要注意及时整枝打权,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演涝和暴风雨的危害。
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迅速,不仅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还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夏至 XIAZHI

夏至 XIAZHI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祭神祀祖-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消夏避伏-

“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夏至”食品-

夏至还有吃面的习俗,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很多地区的人们把夏至吃面当成了很重要的习俗。夏至代表着炎热夏天的将到来,人们的饮食也要有改变,以热量低、便于制作的食品为主要食物。面条常常就是家庭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入伏面"。

-冬至馄饨夏至面-

夏至为天地之间阳极转阴之时。“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健康亦与天地气机密切相关。因此说,夏至养生,意义重大。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在这一时节的养生,有什么要点需要注意呢?
1、生熟食品分开放置
大多数人直觉认为,冰箱温度低,内里存放的食物都是安全的。但冰箱并非“保险箱”!各种食物乱塞、存储方法不对,又或者忽视对冰箱的清洁,都会引发“病从口入”的潜在危险,如急性胃肠炎,甚至“食物中毒”,所以需要将生熟食品分开放置。
2、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夜间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否则会有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3、“苦”味养生
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会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苦瓜能泄去心中烦热,排除体内毒素。建议凉拌,以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
4、多喝水,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夏至时节气温高,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因此夏至要多补充水分。
5、静息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6、温水洗澡
温水冲澡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7、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
8、外出采取防晒措施
夏至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也可随身备有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

夏至 XIAZHI

中国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逢壬那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至也有九九歌,如宋人周遵道的《豹隐纪谈》中就载有一首《夏至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第四个庚日的十天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至立秋后初庚的十天为中伏,立秋后初庚起的十天为末伏,这首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入伏后从炎炎酷暑到逐渐秋凉的天气变化。而下面这个《夏至九九歌》似乎更明白:
夏至入头九,洞扇握在手;二九一十/\,脱冠首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夏至狗无处走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至 XIAZHI

电话:400-8008800
网址:flbook.com.cn
邮箱:123456@163.com
地址:上海市XX区XX大道XX号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