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聚思教研(2)_副本

其他分类其他2024-01-08
71

第二期

     53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54     

名师工作室第一次研修活动心得

深入领会新版课标,用心设计实践活动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赵娜

    在金秋十月,第五期名师工作室开展了第一次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新课标背景下学生课堂实践活动设计”,这也正是我们的课题实践探究活动,我作为工作室成员之一,还承担了讲一节课例的任务,所以这一次可谓收获还是很直观的。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表述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这就把学生在语文学科形成的能力做了明确清晰的表述,尤其是在课程内容部分,将语文课程分为五个学习任务群,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的课程学习可以优质归类,探索有针对性的,高效的课堂实践活动。
    我本次讲的课是《唐雎不辱使命》,按照课标的要求表述,本课学习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在备课阶段我多次研读课表中这一部分的表述:“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这部分的教学提示这样写道:“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方法学习作品。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鼓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基于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加上我对这篇课文内容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的重点确定在了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体会作品折射出的抗争精神,进而理解“士”这个阶层的精神形象,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让这一课有了支撑于教材中的“骨”,这也就是这篇课文在教材中承担的教学价值。

    到这里就可以这样确立本课的核心学习任务了:通过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感受“士”的精神形象,并理解士人精神对当下精神成长的意义。课堂上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核心任务设计,也可以说,课堂上的几个活动都是这个核心任务的合理拆分,同时关注到了实践活动的多样性,达成多方面的学科素养。
    一堂课上下来,不能说是完美(当然,美不存在完美的课堂),但是在教学设计上我个人认为还是尽量挖掘了本课的教学价值,老师们对教学设计的评价也是不错的,所以,经过这样一次实践探索,我对新课标背景下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领会课标的精神,这才会让语文教学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语文课堂才会有崭新的气息。
    第二,要钻研教材,深入思考单篇文本,单元板块,甚至每本教材,它们各自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任务和价值,从更高的视角来观察教学内容,这样设计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梯度的,学生的学习才是系统的。
    第三,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语文学科素养,要丰富而高效,否则就是单调无意义的,就是在浪费师生的时间。
    以上是我参加本次活动后粗浅的认识,对课堂实践活动设计的把握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在探索语文教学的路上,我会一直奋力前行。
                                               

     55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56     

明向·知疑·多思

——历史教研员蹲点教研心得体会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魏花

    上个星期为期三天的历史教研员白老师的蹲点教研,让我印象深刻,给我们排疑解惑,指明了方向,我也知道了自己有多落后了。就觉得时间不够用,好多东西都不会,需要马上学习。
    一、排疑解惑——明方向
    首先,星期一上午在多功能教室三历史组全体参与,我们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反馈。白老师认真的听了我们的困惑,更细致耐心的帮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疑释惑。
    (一)针对初一,对于学历案的使用和制作给出的建议: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和工具,用是常态,但是要注意学历案的质量。它是驱动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抓手。
    学案的制作:首先要有课标的呈现,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第二,要有学习目标,通过什么手段或方式达成某目标,但要注意叙写的目标需要可检测,如理解、掌握这些动词不应该出现。
    学历案主体共分三部分: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任务:通过问题或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读课文。
    课中任务:任务一完成学习目标一、二,学生通过材料或阅读课文标注完成。材料的呈现,比如有图片材料、文字等形式,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来完成。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关键词。
    接着是任务二……、任务三……
    评价环节:选择题、材料题的精选,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通过课中、课后完成。高效通中的题一定要有选择的做,进行勾画筛选。
    还有课堂小结部分:可以以结构示意图(文字式或图片式)呈现,留一些关键的空进行填写,或让学生来建构完成。
    白老师特别强调了学生的学,避免老师成为课霸。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小组成员应该由好中差组成。一定要全面抓,

一个也不能落,实现共同进步。每个人都想着为小组争光,从而激发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
    白老师指出听不到大家说:手忙脚乱,说课程内容多,上不完,课时不够的情况了。这是个好现象,切不可面面俱到。一定要把课程内容结构化,整合教材,处理课本。
    举例:如中国古代史: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可以以统一多民族起源、形成、巩固、发展为线索为主题设计单元课。
    如早期国家的建立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就可以从政治、经济、民族、思想文化方面建构,避免碎片化。
    (二)早自习如何高效完成?
    早自习要给任务,有个学习单,先发一个有答案的背诵单进行记忆,然后再发一个默写的单,给出空或问题,一定要明确,5分钟默写完后收。
    带的班级多,一定要充分利用小组长,这些孩子是培优的对象。
    (三)小论文的训练
    一定是先示范给出答案,训练学生做,并格式化。小论文写要有主题,主题也要结构化,概括的语言要精炼,占1至2分;有阐述,从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意义等方面论述。史实选择两三个,一定要表述清楚;有结论:需呼应主题,并升华。
    小论文一定要给出答案并分析,做个6——7道题就会写了。
    (四)注意事项:
    错字、错词,只要出现就写,随时写2遍,或在导学单上写。后进生问题:通过小组建设,可让小组长多关注;老师要表扬、激励后进生。通过一个眼神、一句话等给予爱,建立学生档案。
    (五)多琢磨
    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单元课注意框架式,如何整合?结构化?培养时空意识。新课标下,要思考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研究?教学评一致性的运用。
    二、集体备课——知问题

     57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58     

白老师明确了集体备课的方式。集体备课一定要是成员同时备课,并通过课件进行说课,说课标,制定学习目标,创设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或合作探究方式处理,说出其设计意图。从而取长补短,形成公共教案,通过讲课、听课,不断完善。形成优秀教案放在资源库的优质资源里。
星期三上午我们进行了实践:初一备课组对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进行了集备,白老师全程参与并给与肯定和指导。
    通过这种同备一课,各自说课,其实就发现了别人的闪光点自己的问题。
    通过集备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主体地位、学情的忽视,针对初一的学生,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需要通过情境创设、图片、视频等方式更愿意更易理解历史事件。第二,对课本资源的设置的用意理解不到位,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做到得心应手。不要过多的使用课外史料,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既然用了,对古文的解读一定要解读通透。材料的选取一定是剪短,精悍的。第三,学案的设置一定是必要的任务呈现还要高质。第四,课堂设计要有立意,有主张,进行主题式教学。
    三、听课实践——多反思
    通过听任慧老师《明治维新》的课,被她设计的课中的横纵联系和古今、中外联系所折服,在新授课中,把日本从古到近的长时段看历史,并联系中国同时期的改革洋务运动几甲午中日战争,后进行小专题总结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及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对当时的三个方面的影响。
    我意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及历史事件间的关系,水平处于原始社会状态。学多研、深挖!
    通过听张娜和杜智老师的课,发现自己身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习惯的培养,如课前预习及课中规范做笔记,情境创设,微课的设计,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历史概念的解读,教师语言的准确、规范等还需要多努力学习!
    通过三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危机感十足。意识到自己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静下心来,潜心学习。现在明确了方向,知道自己的问题,多研、深研、集研,勤实践、多反思、促进步!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教 学 反 思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杨晓艳

    本节课我讲授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教学内容。现对本节课教学情况进行如下反思: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主要讲述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反侵略斗争及《辛丑条约》签订等基本史实。19 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义和团进行了英勇抵抗,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屠杀、劫掠,其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清政府被迫同西方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对列强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面对外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层奋起抗争,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是下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课在全册中起到关键和承接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本节课授课的重点讲的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斗争事迹,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本节课授课的难点在于《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华民族的严重危害。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图片《时局图》导入,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此背景下开始了义和团运动,从义和团运动兴起、斗争对象、运动性质、口号、发展和结果梳理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过程,其中重点引导学生对“扶清灭洋”口号评价进行了介绍。学习义和团运动,理解特定时代里反抗斗争的需要,领会反侵略斗争曾起过的积极作用,增强爱国意识;但也体现了旧式阶级的局限性,为分析失败原因做埋伏。
    在“抗击八国联军”这一节内容学习中,我整合教材,从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过程两条线讲授,主要想体现列强

     59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60     

侵略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思想,重点介绍八国联军侵华和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经过,帮助学生归纳廊坊阻击战、攻占大沽炮台、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天津保卫战以及抗击八国联军的结果和影响等,使学生形成历史线索,便于记忆。
    第三节《辛丑条约》的签订属于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对于《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上,我通过表格形式归纳条约内容和危害。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我让学生划关键词并并对条约内容概括为经济(赔款)、政治(禁止反帝)、军事(毁炮驻兵)和外交(划使馆界、设外务部)等四个方面。使学生明确与中国签订《辛丑条约》的是11国而非8国。对于《辛丑条约》的特点和影响理解上,我指导学生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再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相关史实”学习,面对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却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承办,感激涕零,在回宫后却向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一点虽有展示,但对学生没有明确指出,是本节课的一个不足。
    以上是对本节课授课过程的简单回顾,本节课我重视学生对知识细节的关注,重视教材“相关史事”和图片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重视对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和对比学习,如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等,重视引导学生归纳和作笔记。但本节课也存在很多问题,经过自我反思和与同事交流,存在问题梳理以下几点:
    1.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教学延时,课堂小结仓促。
    2.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课前没有合理做好取舍,只是为完成知识点讲授,难点突破上处理不到位。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课堂时间紧,内容多,我基本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对学生关注不到位,学生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调动,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沉闷。

    4.对学生情感教育不到位,本节课给学生展示了大量的八国联军侵华的罪恶行径图片,但是没有营造好良好的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没有很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5.课堂没有做到讲练结合,学生的听课效果没有得到有效巩固。
    针对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将在今后教学中提高认识,做好教学反思,虚心接受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多多学习其他同事对教材的处理和课堂上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弥补改进自身教学上的不足,争取有所进步。

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怀梦想品自高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英语组阅读札记(二)

    如何进行双减下的作业设计:
    1.作业设计要有整体意识,有大单元教学设计安排。
    2.要将实践性作业融入作业设计,既考察了语言的输出能力,同时通过动手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3.作业设计要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设计,层层落实。
    4.对作业设计进行反思,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记录及反馈。
    5.注重作业的多元评价机制,让不同的学生学有所获。
                                        ——唐文梅老师读《重构作业》

     61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62     

    鼓励,能让学生知道,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受到不加评判的珍惜。当老师的和善与坚定并行时,他们就能帮助孩子们成为负责任、值得信赖、适应力强、机智、被赋予力量、有能力、关心他人和自信的人。                    ——马慧老师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2.被爱的人都对改变持开放的态度。当人们感觉不到被爱时,会将别人提出的要求视为被挑战、被挑衅、被瞧不起。在这种状况下,是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的,反之则不同。
    ——张筛丽老师读《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1.对家庭成员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为家庭奉献了多少,而是你在家庭中成长了多少。

赏识为我们的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王燕老师读《如何赏识和激励学生》

    赏识和包容,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保护,自信得以增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让我们用

    3.表扬可以用喇叭,批评要打电话。
    4.学习成绩的背后是作业成绩,作业成绩的背后是作业习惯。
    5.巧借学优生,给第二梯队的孩子树立榜样。
    6.坚持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的安排,利用好在学校的时间,高效安排好每一个时间,每天安排的固定的内容就要不停的去重复,习惯才能慢慢建立起来。
  ——乔普瑞老师读《一线带班》

    1.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教育的左腿叫学校,教育的右腿叫家庭。两条腿一起走路,两条腿和谐走路,才会走快、走得顺。一条腿出了问题,或者两条腿不能配合,走不快也走不好。家长和老师来交流,是想得到希望而不是失望。家长不是老师的教育对象,家长是老师的合作伙伴。
    2.不要总为孩子让道,社会不会给孩子让道,未来不会给孩子让道。

    游戏在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事实上,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对西方文化的习得。故我们选择游戏时,也充分

     63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64     

考虑到游戏背后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使教师选用本书游戏进行教学时,可同时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以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贺囡囡老师读《好用的英语教学游戏》

    我的孩⼦并不完美,我也不完美,《正⾯管教》帮助我消除了对孩⼦不尊重的、没有⻓期效果的错误管教⽅法。帮助我找到了如何与学生完美相处的方法,从⽽更好地与孩⼦们相处,从现在开始真正享受到为⼈师的快乐。
    ——刘娜老师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我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是梅洪建老师的《特立独行做教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育最简单的方法是管理,最愚昧可笑的方法是教导。孩子本来就不爱学习,你非得逼迫他学习,不是没事找事吗?本来思想就有问题,你非要让他做高尚的事,不是南辕北辙吗?在正确的路上走得勇敢叫执着,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勇敢叫愚蠢。反思自己的教育很多时候真是南辕北辙,改变思想之后,好像一切都通

了,不再和学生较劲,也放过了自己!
    ——敖盼盼老师读《特立独行做教师》

    威廉说:“普通的教师传授知识,较好的教师讲解知识,优秀的教师演示知识,卓越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识。”教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而教育载体最重要的一部分,则是教师的语言。语言具有力量,如果教师能多利用语言的力量,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勇气,激励学生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也各有不同,我们无法用同一句话来激励海一位学生,也无法用同一种方式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所以教育要求有独特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每个孩子才能在教师的教育下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金璐老师读《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

    孔子和他的三千弟子,一群颠沛流离、安贫乐道的知识分子,在春秋的时空里,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守护着自己的激情与理想,创造和传承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写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使命与感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会用英语向世界讲中国故事,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裴小梅老师读《孔子传》

    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书籍可以!
    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书籍可以!
    内心难以达成的向往,书籍可以!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愿你能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你的生活充满书香!

     65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66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田振娟

    摘要: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布置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在布置作业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认知及学情,分层设计作业,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既有成就感又有挑战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分层
    引言: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仍然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开展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业是数学教学效果最直观的反应,既能体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准,也能体现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业设计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法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尚不充分,教师却一味地布置作业,想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对学生而言大量的作业完成起来难度较大。面对大量复杂的数学习题,初中生的兴趣极低。初中生面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较为费力,学生更愿意将自己有限的时间放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对于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一部分学生无法如期完成,若是教师一味地逼迫学生完成作业,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数学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极低,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甚至会影响到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性策略
    (一)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正确把握数学教学的含义,将初中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因为学生的学科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在学习侧重点和教学进度上有所区别,此外,还需要借助作业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要具有针对性,不能只是简单地按照考试成绩将学生进行分类,而是需要深入学生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有的学生在教师讲解了知识点后能够很快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是遇到题目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重点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牢固,并且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题目的变形,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自主命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作业的趣味性
    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具备创新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要想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数学教师就必须在作业布置上花费一定的心思。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趣味化的作业,在每天的课后作业当中增添一些选做题目,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现实着手引导学生熟悉三角形,比较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以及锐角三角形的不同,从而总结三角形的

    一、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现状
    (一)数学作业内容单一、枯燥
    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停留在以往的模式当中,认为“题海”战术成为提升学生成绩的关键,大量的练习才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数学作业内容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在学习了新内容后,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还有一部分教师会给学生布置额外的作业,教师留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可是这样的作业过于单一和枯燥,机械化的反复练习导致数学作业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无法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对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毫无帮助。
    (二)数学作业对学生吸引力不足
    数学学习对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大多数初中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弱,无

     67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68     

特征和特性,实现数学学科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趣味性的作业,学生才能发现数学学习所具有的乐趣,从而消除对数学作业的厌恶感,才能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促进自身的数学水平稳步提升。
    (三)设置分层作业评价主体
    分层式的作业评价,除了要体现在评价内容上,也要体现在评价主体上,如果教师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单向评价,则评价无法体现更好的效果。为此,教师也要建立分层化的评价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对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同样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学生自评,第二层为家长评价,第三层为教师评价。通过设置分层式的评价主体,家长也被纳入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家长和教师的交流,能够更加全面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增强作业评价的效果。例如,在完成作业的批阅任务后,教师先请每个小组的成员互相对其他组员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作业中的优点与不足。再由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以作业为桥梁,进行家长与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最后,教师再在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评价。通过这种设置分层式评价主体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将家长纳入教学体系中,构建了更加生态化的数学教学体系。在学生的教育中,家长十分重要。如果教师能够和家长一起合作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达到较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和家长合作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家长对自己的重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又能改善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教学局面,促进数学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结论:实施分层设置数学作业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的教育思想,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的进行数学教学。在设置数学作业分层时,教师要从作业内容、批阅方式、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几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鱼雅聪.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探微[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

学研究),2017(06):147.
    [2]王旭东.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与评价[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1):154.
    [3]李玺. 初中数学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4]张豪.浅谈作业分层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码设计,
2017,6(10):218-219.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268.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的优化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杨建勋

引言
    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有的实验特地将内容分解,层层架梯,帮助学生完成探究。这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国家近年来已经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了大量的学生实验活动,但是多数实验在实际教学活动时变成了已知结论的验证性实验,无助于学生深度思维下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建构。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各地教学水平发展不均衡
    部分教师因为各种条件限制,研究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教师目前思想还相对落后,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考试知识,忽略了实验能力方面的培养。实验课堂流于形式、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1.2实验课教具不具备直观性
    教师在演示实验课上,有的时候教具不具有直观性,往往前几排学生能够观察到,后面的学生几乎看不见任何现象。在学生分组实验课上、老师会花一半时间来讲解实

     69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70     

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外加上教師需要总结本堂课内容,故面给学生的时间往往只有十几分钟。有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思考、去设计。以“探究凸通镜成像的规律”一课为例,多数课常中学生只能在老师的要求下,按照老师所讲的步骤开始,得到结论。这种机械式的过程,使得学生以为所有实验过程都只是流于形式而已,长此以往,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并不会得到培养。这种教学方法与当代关注学生发展的素养观念完全相悖,也达不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1.3实验课程资源与素材不均衡
    目前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地用于实验教学的投资差距很大。有的实验器材无法满足新课标要求。有的地方老师害怕学生损害实验器材,更别提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开展研究和学习了。也有一些优质学校会去优化实验,但是却觉得身边资源与素材太少,没有施展的方向。
    2.初中物理实验内容的优化实践策略
    2.1基于生活资源,优化实验素材
    教育与生活应该紧密联系。从生活中的物品去寻找实验素材,学生自然会倍感亲切。同样,实验教学中老师不能只依靠现成的教学素材,还应该在生活中去制造工具、创造素材。比如在演示光的折射实验时,多数课堂都果用一束激光从空气照向水中。但是,空气中和水中光的路径却无法看见。倘若在旁边边用一超声波加湿器喷出水雾可显示空气中的路径,在水中滴入少量牛奶便可显示在水中的传播路径。还有的实验因为课本中举出的实验素材脱离实际生活,导致实验开展情况欠佳,有的甚至就不开展。这时候,就要生活的视角去寻找能否替代此类器村的其他物品。通过这样的优化,有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2.2关注现代科技热点,创新教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结合物理知识的实验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在平时工作之余应该多关注科技发展,尽量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引入现代科技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物理知识学有所用,能够带动科技发展。比如:学生在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一课时,由于这节课的实验探宄

方法(等效替代法)较为抽象难懂,会觉得格外枯燥。再加上,在传统课堂上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若在此时能够引入适当的科技情景,更容易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跨越思维障碍。
    实验时,用一块玻璃板贴上反光纸来充当平面镜,但是却无法确定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于是撕掉反光纸剩下玻璃板。这样的方式,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才更符合认知的规律。当课堂小结后,再一起揭秘伪全息投影装置的原理,其实就是四个同时播放的图像经过平面成像后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像。
    2.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每天的出行都离不开数字化的生活,移动通信、程序自动化、万物互联等技术在影响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它可以带来更多的实验素材,也可以通过手机app 的工具性为物理实验提供帮助。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智能手机可以利用设定的app来驱动内置的扬声器、话简、多种传感器工作,并经过反复试验后,联想到将它的功能用于改进实验当中去。
    2.4改进实验方法来克服实验缺陷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存在这样的一些现象,即如果究全按照书本上所给的实验累材开展,将使实验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实验会无法开展,有的实验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但见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既可以保障实验按照正确轨迹发展,又可以増强效果。比如在观察音叉的共鸣实验时,由于能量传递的损耗,音叉由于共振而产生共鸣声音,其实很小,难以保证每一位同学都听到,若采用放大法,即在共振音叉旁边放置一个乒乓球通过乒乓球的跳动放大实验来反映共鸣现象的发生。同理,很多演示实验中都有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要测量,这时候不可能教师独自测量,独自分析数据,这时候就要采用移动式摄像头投屏到大屏幕上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视性。
    2.5利用现象的差异性优化演示实验效果
    实验现象的差异性是指实验现象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与人平常的认识相差很大。创造一些这一类型的实验,往往会颠覆学生己有的认知,矫正他们存在的错误前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者也认识到利用实验现

     71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72     

象的差异性,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求知欲。所以,教材中设置了一些此类拓展实验。比如:覆杯实验、纸锅烧水等,利用实验现象的反常来辅助教学。
    3结束语
    义务教育阶段,如何更好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一位物理教师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创新实验课程资源。必定会优化初中物理实验,也能开发出更多的二次实验课程。

提高初中化学标准化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吕丽歌

    摘要:化学学科与日常生活关联密切,同时化学知识更是在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得以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启蒙性课程,是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发展化学思维能力。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此在学生的实际需求之上构建化学课堂教学促使化学教学具备实际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化学教学的有效化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学教学的改革优化。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将多种知识相互融合。此外化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进步也存在较大的促进性作用,在进行化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素养与创新意识都会得以发展进步,并可以适应今后的思维逻辑类课程内容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就自身教学理念得以创新发展对初中化学课本的关键内容进行挖掘,为学生提供符合其特点的、有效地化学课堂教学环境,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主要教学内容包含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两大板块。因此教师构建有效的化学教学过程当中,需要结合理论知识教学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素质,以此助力学生获得全面成长。在化学的两大板块中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之一,进行实践教学是促使学生提高化学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途径。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因此对于化学书籍中的符号与反应式等有着好奇性,在探索当中,虽然会出现探索困难但也是学生学习中产生的正常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化学知识抽象复杂,部分学生对反应的原理掌握不足,并迫切需要动手操作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成为实际应用。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特点以及需求,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以此才能有效增强其对于多种化学反应认知水平,并促使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实际操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1.2 有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初中阶段化学课堂教学无疑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那么如何使初中化学课堂更加有效?这应当是每一名化学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实际上,如果化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激励,则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敢于提出,并在整个教师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理性、严谨探究知识的精神。尤其在学习化学实验过程中,结合实验探究方式则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化学氛围。同时,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教学过程要提供适当地引导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课程教学的内容也需要适当的扩展,不能仅关注教材中的化学知识,而是让学生走进化

    1 初中化学教学重要意义
    新课程背景之下就教育教学提出新的需求,重视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也就要求化学教师讲解化学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的素质优化这样才能让化学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实现化

     73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74     

学海洋,更全面更广泛地探索化学、学习化学,以此进一步调动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性实践活动。在参与教师构建的实践活动之下,学生则可以在积极探索之下,提高自身的化学知识掌握水准,并在化学课堂上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2 初中化学高效教学策略的探索
    2.1 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化学教材前都有绪言,绪言是介绍书籍包含的主要知识内容的载体,因此在课堂学习之前,学生需要就绪言得以了解,但是化学教材中的绪言是相对较为简单的。因此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丰富趣味的化学课堂,化学教师则需要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花时间去探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化学相关知识,再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兴趣所在,提前预备出与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相互符合的小故事或者是小实验等内容,以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产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一改以往课堂教学氛围相对枯燥的特点。另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设计出各种趣味化、生活化的实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第一节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收集的化学故事与实验等,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调动学生参与化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在结合绪言,导入化学教学内容,通过序言让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学好化学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化学教师可详细讲解“序言”与“物质发生变化”,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同学,以此得以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将九年级的化学知识的特点以及需要学习的内容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就化学知识得以初步认知,并讲解实验内容。
    实验一:将试管内放入定量的水,再将试管底部升温至水沸,引导学生猜想这时可以在试管口看见怎样的现象?
    实验二:运用实验工具量筒取得氢氧化钠溶液两毫升,接着将其倒入到试管内部,再未盛放氢氧化钠的试管中滴入硫酸铜溶液,这时则可以观察实验的现象。
    尽管同学们目前还不明白将是怎样现象,不过,他们觉得很有趣。这时教师就应该顺势教学,向学生明确这些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化学学习中需要探究的物质产生的变化,也就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透过实验现象探究知识本质的过程,学习化学知识

则是为了转化知识为实际为人们服务。接着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新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应当怎样获得火源?怎样才能使得污浊的河水恢复清澈的外在?怎样让天空变蓝?我们所食用的食品怎样才能更加安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以此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助力学生获得成长。最后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经具备的化学知识,或者是生活实际等构建新颖的小实验,以此让化学课堂得以趣味性发展,促使学生愿意将化学知识带到课下,并积极探索深度学习。
    2.2 重视实验教学,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以“我们身边的空气”的“空气中氧”示范实验教学为实例。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教师需要组装实验需要运用的实验工具,并在集气瓶上用红色笔标注集气瓶根据体积均分 5等分标志。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提问:怎样消耗空气中氧气?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许多办法来,如点蜡烛、木炭、红磷。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关注红磷并进行反思:当红磷被烧到空中后,会有大量的空气得以补充,如何化解这一问题呢?这时发部分学生则会想起运用密闭装置解决出现的问题,于是,教师出示一个密封容器,让学生自己动手检查设备气密性。接着,教师则挑选了两个同学当助手,共同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当中,教师则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通过讨论得出气体体积和温度与氧气质量之间关系,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氧气的浓度在观察当中,教师还引导学生可以相互探究实验过程与产生的现象,在交流中学生发现,在红磷燃烧殆尽之后,应当迅速使得设备温度降低,之后再开启止水夹,假如不能立即开启止水夹则集气瓶会在压力的作用之下迅速倒吸水槽内部的水分。在开启止水夹之后则可以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分上升到瓶容积的 1/5,则可以得出结论瓶内部的氧气占据的含量为 1/5。这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以及闻或者是接触等方式就实验过程得以观察与积累,以此促使学生得出更加精准的实验结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自然得以构建,同时又不会局限在教材中讲述的简便的实验操作当中。
    2.3 信息科技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教学的多姿多彩
    当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引入学校,例如信息化技术等,其具备图像与声音并与教学融为一体,为教学提供

     75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76     

的化学知识还增强标准化课堂趣味性,更深刻认识化学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5 课堂活动丰富化
    课堂活动是标准化课堂的支撑。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内的有效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让学生思维不断转变,保持精神活跃。
    2.5.1 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小组合作能够使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合理搭配,形成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学让学生自主成为学习的参与者,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金属与酸的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标准方式,在研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时,可采用学生自学的标准方式。
    2.5.2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进行有效改进和创新
    一些实验由于成功率不高、操作较为繁琐或对环境有污染等问题,学生可在轻松的标准化课堂氛围下发散思维,结合组内智慧,对实验进行有效改进与创新,为初中化学标准化课堂提高效率而增色。如《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由于操作、时机选择等问题,学生很难成功实现点燃白烟这一操作,就此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改进或创新。
    2.5.3 教师解疑与学生展示、解疑相结合
    教师在活动中准确把握节奏、解答学生疑惑,形成良好的标准化课堂常规。增加互动次数,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及时参与课堂活动,勇于展示自己或小组的智慧结晶,对他人
提出质疑并帮助同学解决疑惑,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如《二氧化碳的性质》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创新与改进实验,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自学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与交流。
    3 结语
    简而言之,初中正是学生接受化学启蒙教育的起点,化学教师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让学生感受到乐趣,形成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后续的高效化学知识建构打下良好基础。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化学教学得以有效进行,促使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养成实践运用意识,创新培养科学素养。此外,针对初中化学

更丰富的资源,还便于教师授课,节省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因此,在初中阶段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发挥信息技术功能性,刺激学生感官。结合信息技术呈现知识以直观化,以此让学生接受视觉与感官的双重感受,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把握,同时还能有效减轻学生由于化学学习困难而产生的学习压力。
    例如在“原子的构成”讲解过程当中,教师则必须使学生充分了解原子微观结构,由此便可借助信息化动画,让知识呈现以具象化。再例如,在“水的净化”知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则可以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知识演示,以此促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上感受知识,从而使其清楚、全面地了解净化原理。总之,对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必要而且重要的。但教师还应有忧信息之心智、理智、以此在化学教学中合理地进行信息技术的运用信。如实验教学,将实验过程及原则,都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其按录像进行操作。这样虽然能够提高学生实验的结果但也使他们形成一种懒惰思维惯性,这将影响学生学习视野及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2.4 情境导入趣味化
    好的标准化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上课就拉进课堂,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要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命性为目标,整合资源,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2.4.1 趣味故事、新闻情景导入
    利用学生喜爱趣闻轶事的心理,让学生融入情景之中并产生情感共鸣。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题,可以播放“真假黄金案”的新闻,让学生质疑“为什么难以分辨”“应怎样分辨”,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启课程学习,使学生精神更加专注,解决问题的欲望更加强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学有所用。
    2.4.2 趣味实验导入
    趣味实验导入是教师演示趣味、神奇的小实验,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景中的一种导入方式。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时,选择魔棒点灯小实验,打破学生认知,玻璃制品怎么点燃酒精灯?燃烧的条件是什么?药品有什么作用?引发一系列思考。实验中不仅蕴含着丰富

     77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78     

课堂进行有效系统的构建,常常需要在不同教学内容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从而降低问题反复出现的概率。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鉴于此教师则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化学教学方式,助力学生得以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茆丽珍.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1(96):112-114.
[2]黎永峰.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思考
[J].家长,2021(14):120-121.
课题:本文为鄂尔多斯市 2021 年度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课题“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21JGH148)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效性探究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王爱萍

    摘要: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负担,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心。分层教学,分层提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信息技术学科,要实现教学内容堂堂清,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分层指导,是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实际实施过程中,做到学生动态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评价分层,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课堂实施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工作作为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全国各地铺展开来。回到学校,在双减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2020年9月,我校信息技术组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制定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分层提高”的校级课题,以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法,可以说走在了教学研究的前沿。
    一、分层教学理论依据
    南宋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总结归纳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概念就此产生,成为我国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喭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教学

     79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80     

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教师的责任和技巧,在于机智而敏锐地发现和保护学生求上进的自尊心,适时加以指导。”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注,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面学生,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对同班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各组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施教,允许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用各自适宜的速度与方法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才干与潜能,把“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落实在课内,努力促进各类学生全面的发展与提高。针对后进生,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单独指导,反复辅导,让他看到希望,恢复自信。
    二、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阳光分班以来,保证了各个班级学生的质量均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也带来了客观问题。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知识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在教学中不去思考应对措施,必会产生好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信息技术学科,课时数有限,每班每周一课时,这周学习的内容,到下周才得以接续,教学反馈与评价最好当堂完成。故此,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更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在课堂40分钟,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切实可行。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统一任务后无所事事,也避免了个别学生因无法跟上班级进度而自暴自弃,同时,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学习信心。
    三、课堂贯彻实施
    1.学生动态分层
    教师积极联系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情况,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因素,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一般情况下,将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鼓励创新。B组,学习比较

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操作能力过关,稳抓稳打。C组,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弱,学习态度不良,辅导转化。实际上课时,可以将A、B、C三层学生混合编组,成为一个学习小组,组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也可以A、B、C三层学生个自为组,A层学生比学赶超,开拓创新;B层学生巩固操作,稳步前进;C层学生着重辅导,夯实基础。
    以初三年级为例,因本地信息技术学科在毕业时要进行上机测试,所以初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以复习课为主,练习内容相对固定,大多数同学能跟上课堂教学步调,故采用第二种分层方式,A、B、C三层学生个自为组。C组学生固定座位,集中在一起,方便老师督促指导。A、B组的学生混合安排座位,再成立小的学习小组,由A层学生担任组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其中,基础弱的同学,根据其智力因素,再次分层,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来观察学生,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应采用固定的模式,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教学进程,及时对分层情况实行调整,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是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将A、B、C三组学生进行教学层次的划分,并为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我国教育领域十分关注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培养,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技能、个性发展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其中概述了基础知识的提升过程,即在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可行的分层教学目标上,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为依托,以防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备课,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哪些内容必须全体掌握,哪些内容只要求部分同学掌握。如在教学VB程序设计模块时,有三种程序结构,顺序、分支和循环,顺序与分支结构相对易学,要求全体同学理解掌握,能读懂程序。而循环结构相对抽象,基本的程序格式填空要求全体同学掌握,而分析程序并计算出运行结果,只要求部分同学掌握。对于后进生来说,只要求掌握靠记忆能完成的格式填空即可。通过分层分类的教学,促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应有的学习目标。
    3.教学方法分层
    为了促进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

     81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82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A组学生来说,多采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等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将教师放在引导者的位置上。设置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对于B组学生来说,多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学到需掌握的操作知识与技能,并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从而能够赶超A层的学生。对于C组学生来说,采用循序渐进、手把手教的方式,带领他们完成最基础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信心。
    再拿我校初三年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例,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在全市信息技术中考操作测试中均能取得好成绩,我校创造性地实行信息技术双师课堂,即由两位老师同时进入课堂,以保证当堂练当堂清。开堂,要有统一的讲解、答疑与矫正,一个老师讲,一个老师监督学生听课状态,特别关注C组学生,督促他们认真听课,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自主操作时,一个老师负责混合座位的AB组学生,指导各小组内的合作互助,解疑答惑。另一个老师专门负责有固定座位的C组学生,实行“再次教学”。尤其是个别能力太弱的同学,陪他一道题一道题的操作,在反复操作中学会技巧。同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由他人督促学习转变为个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即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
    4.教学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A层学生来说,以鼓励竞争与创新为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发现自身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结合所学信息技术技能,设计与创作出解决简单问题的作品,鼓励参与竞赛。对于B层学生来说,以肯定引导为主,对学生完成的课堂操作任务作品,及时展示,师生共同分析点评,提出一些创新性建议,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对于C层学生来说,以激发鼓励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发展。我校初三年级教学中,对AB组学生,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大容量,要求他们不断练习操作的准确度。A组学生,模拟操作系统的练习达到一次性100分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对C组学生,寻找其闪

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与满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地位,而且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真正实现教学上的“以生为本”,使信息技术课堂成为高效课堂。分层教学实践让我校初三信息技术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些C组的孩子们,模拟考试系统的测试成绩基本保持在80分上下,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信心,对来年的信息技术中考充满期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贯彻分层教学的思想,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育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丽君,“分层教学”铸就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18期
    2.马安,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96期 
    3.王聪,分层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

     83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84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课例

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张璐

    课前说课:
    本节课课标要求是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技能训练上,在初中电学中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知识上,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及认识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对前面所学电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也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与深入。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是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学习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必备知识。在技能训练上对整个探究过程也有一个综合的体现。此实验是定量的电学探究实验,操作步骤较多,并且要正确的分析实验数据,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难点是能正确连接电路、能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在难点的问题处理上,教师可进行一次本实验的示范操作,以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示范时就应把知识、技能因素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此实验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之后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考查了学生较高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学情之下,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3.会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电路的设计、并联电路的正确连接、电流表的正确使用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
    【教学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小灯泡(不同型号)、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利用两节电池、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一个串联电路。(看谁连得又快又好)闭合开关,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小灯泡发光,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教师:流过两个小灯泡的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猜想1: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流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大小相等。
    学生猜想2:因为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越靠近正极的地方电流越大,越靠近负极的地方电流越小。所以流过第一个小灯泡的电流比流过第二个小灯泡的电流大。
    教师:我们将问题细化,流进小灯泡L1和流出L1的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
    生:电流变小。
    教师: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
    探究问题1::流进小灯泡L1和流出L1的电流大小分别是多少?

    教师:演示电流表连接方法,同时强调电流表的使用规则。(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的状态。(2)强调电流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要准确。请同学们来分别读数。
    学生:两次电流表的读数相等。
    结论1:学生:流进小灯泡L1和流出L1的电流大小相等。

     85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86     

    【二次猜想】
    教师(追问):那么在L1和L2组成的串联电路中,流过L1和流过L2的电流由什么关系呢?
    同学:否定自己的之前的猜想,流过两个小灯泡的电流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教师: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二、新课教学
    (一)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进行实验:
    连接一个串联电路,分别用电流表测量A、B、C三点的电流,进行比较......

    教师:提示实验中就应注意的问题。(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的状态。(2)强调电流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要准确。(3)不同的小组尽量选择不同的灯泡,保证测量出来的数据具有普遍性,便于找到规律。(4)原始数据要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问题的原因。
    学生分组实验:
    1.画出一个串联电路,把电流表串联在L1的电流流入端,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把电流表串联在L1的流出端(L1和L2之间),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把电流表串联在L2的电流流出端,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4.把每一次测量出的电流值填入表格。

     87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88     

    5.评估交流
    同学们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规律?
    串联电路中流过各用电器的电流大小相等。
    教师: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学生:(1)电流表指针反偏(2)电流读数有偏差(3)其中一个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较大示数,…
    教师引导分析与强调:(1)电流表接法正确(串联接入,且正负接线柱一定要正确)(2)读数误差分析(如何减小,读数技巧、量程选择不合适)(3)读数错误分析(读错量程,5倍关系)(4)实验结论准确性分析,多次实验的目的及意义(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寻求普遍规律)
    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测量出两个小灯泡串联时电流处处相等,那么三个小灯泡串联呢,流过每个灯泡的电流还相等吗?四个小灯泡串联流过每个灯泡的电流还相等吗?相等。
    6.课堂评价
    (1)有L1和L2两只灯串联在某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L1很亮,L2较暗,那么( )
    A.L1中的电流较大
    B.L2中的电流较大
    C.L1和L2中的电流是相等的
    D.由于灯的亮暗不同,故无法比较电流大小
    (2)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是多少安?电流表A2的示数是多少安?
    因此在串联电路中,不论小灯泡亮暗与否,灯泡规格是否相同,流过每一个小灯泡的电流都是相等的。通过小灯泡亮暗来判断电流大小是不合理的。
    (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师:同学们那么在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也相等吗?有什么关系呢?首先请同学们利用两节电池、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设计一个并联电路。

    教师:同学们流过L1和L2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呢?是否也和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一样会处处相等呢?
    学生猜想: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两种情况。
    教师:同学们如何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呢?
    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接下来请同学们设计实验电路图

     89    聚思教研    2023.10      

      2023.10    聚思教研      90     

    学生分组实验:
    1.进行实验,分别用电流表测出A、B两处的电流值,汇报数据。

    学生总结:并联电路中通过两条支路的小灯泡,规格相同的流过电流相等;如果规格不相同,电流不想等。没什么其他的规律。
    教师:同学们,我们距离成功还差一点,差在哪一点了呢?
    学生:老师我们还应该探究干路电流和两条支路电流的关系。
    3.继续在原来的实验基础上继续实验,并将数据进行完善。
    4.完善实验,并完善实验数据

    4.评估交流
    同学们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规律?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5.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的小结。
    学生: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6.课堂评价
    完成教材51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