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遇见美——家校共建特刊》(二)成长

其他分类其他2021-07-02
1449

目录

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起跑线
成长路上 感恩有你
成长
有一种叛逆叫成长
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
做更好的自己
家校共建《成长型思维是孩子的终身财富》之感悟
适当的放手 让孩子做回自己
让孩子在试错中自我成长

05
08
11
14
17
20
23
26
31
37

卷首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我国教育已进入新时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立,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三大支柱。
《礼记·大学》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同家庭教育紧密相关,“天下之本在家”。
为广泛深入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自2020年5月28日起,路北区教育局主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路北家校共建”正式上线。这一平台的设立,为广大家长搭建起了家校互动、释惑答疑的桥梁。每周一期的家庭教育讲座,紧密贴合生活实际,尽量满足家长需求,聚焦热点,直面难点,现已成为广大家长的育儿宝典。
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美域一小的家长们纷纷发表感悟,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分享心得与经验。现将家长们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案例收集成刊,以供更多的家长学习和借鉴。《遇见·美》----家校共建特刊共分为四期;爱、成长、沟通、品格和能力,稿件全部由美域一小的家长们热心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惟愿此刊,相互启发,彼此成就!

和孩子一起成长

文/一(5)班陈丹阳妈妈 黄艳侠

今天非常有幸聆听了美域第一小学毛素洁校长的家庭教育第8讲《家长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毛校长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如沐春风、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决定的作用,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也不会有孩子的成长。
毛校长讲到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与美好品质,靠的就是家庭的影响与熏陶。对于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她送给我们12字法则:用心思、善观察、想办法、勤坚持。其核心就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就能天天向上。
对于这一点我也有着自己的体会。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当时学校停课,小区也封闭式管理,大家都过上了居家隔离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两个月,一天我突然发现孩子跟吹气球一样胖了起来,一称体重55斤,对照儿童发育量表一看,果然超重了。照这样发展下去,不久孩子就会变成小胖墩,将对她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我和孩子爸爸商量了一下,决定让孩子做出改变。我们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运动打卡表,有日期、锻炼项目、完成情况等内容,按时完成会有奖励

但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总是兴致不高。一天,我们坐在沙发上看她锻炼,孩子问我们:“爸爸、妈妈,为什么我一个人锻炼,你们不用锻炼吗?”看看彼此,我们确实也胖了很多,体质都变差了。
        孩子的话提醒了我们,于是我们又重新制定了一个打卡表,加上了我和孩子爸爸的名字。接下来的日子,孩子锻炼有了兴致,每次都很期待,认真完成计划,结束了还会抢着在打卡表上做标记,如果我们偷懒,还会敦促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体重恢复正常,我们体能也有了提高,能轻松跑个5公里。疫情过去,恢复正常生活后,我们又增加了户外活动内容,如跑步、跳绳、骑行、打羽毛球等,还带她去参加了迷你马拉松跑步,让她看选手们在场上挥汗如雨,感受运动的美好。我们从最初的想让她有个好身体,到最后一起爱上体育锻炼,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共同提高,思想及行动的转变成就更好的我们。
        父母天生不是老师,孩子天生不是学生。教育需要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索完成。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的做更好的自己。随着孩子的长大,在生活上也许不那么依赖我们,但在他们漫长的人生中,会很需要一个有趣、聪明、步履不停歇的父母做他们的

引导。父母与其为孩子苦恼,不如把时间花在自我学习完善上,我相信一个充实自信、勤奋好学的父母,孩子也不会差的。让我们与孩子一同起跑,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家长是孩子的起跑线

文/一(6)班雷蕾妈妈 张孝华

        听了毛校长《家长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这一堂课以后,我深有感触,并有一些心得想和大家分享。孩子出生以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而孩子们的表现大多都是来自对父母的模仿,父母就成为了孩子成长的参照物。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是有绝对影响的。有一次我和孩子爸爸同时休班,也正好赶上了孩子放假。我们正在吃着午饭,这时护士长突然打电话来,问我下午有没有时间,有一个同事因为家里有事,不能来上班,让我去替班。因为我和孩子爸爸一直都倒班,觉得能够同一天放假很难得,而且孩子也在家,想带着孩子出去玩,陪一陪孩子,于是我就说“护士长我正在老家呢,也赶不回去啊。”孩子爸爸当时就看着我,给我递眼色,我忽然意识到了我俩总说的一个词——“延迟模仿”,孩子就在我旁边看着我,她可能心里在想“妈妈这不就在家里吗?”孩子可能就会知道,我要逃避替班,就要说谎。因此她可能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就会以谎话应付。

孩子是会模仿大人一切行为的,因为家长要求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所以孩子下意识的会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都是真理。当家长做出错误示范时,孩子就会照做。
        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她对我的要求越来越多,比如,她跟我说话的时候,她会要求我必须看着她的眼睛。有一次在跟奶奶聊天,雷蕾想要跟我说点什么,然后她就叫我,不停的叫,后来我很敷衍的应了一声“唉,什么事?”她扭头就走了,没有再说下去,我以为孩子叫我本来就没有事情。直到有一天,我去叫她让她洗手吃饭。她没理我,于是我就问她,你没听见我在叫你吗?这时雷蕾跟我说,我叫您的时候您也不搭理我啊。我知道,她其实是不想吃饭,但是她为自己的不想吃饭找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很小的一件事她也开始敷衍我了。所以,当我们在和孩子相处时,一定要注意各种不易被发现的小细节,可能我们觉得无所谓的小事,就被孩子所模仿和学习。
        孩子的感觉是非常灵敏的,她能够感觉到父母对他们任何回复是怎样的态度,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却越来越敷衍孩子,对孩子越来越没有耐心!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给予孩子的不过是忙于生活后所残余的爱,不要等到有一天,孩子不需要我们拥抱,亲吻,安慰时,才后悔失去的时光

趁你现在还是孩子的全世界,请给他百分百的爱。”
        孩子就是一颗种子,他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有我们家长的帮助,我们为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就会发展成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父母,成就什么样的孩子,我们的观念和做法,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成长路上 感恩有你

文/二(3)班王赫宸妈妈 赵荣

学习了路北家校共建第10期《信任老师,是您给予孩子成长的金钥匙》之后,我感触颇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感恩,真心感谢孩子步入校园以来遇到的所有老师,这些老师真的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着我的孩子,悉心教导着我的孩子,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你们是百分百值得信任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教育不仅仅依靠学校依靠老师,家庭的教育也尤为重要,两者是分不开的。但是怎样做到抱着一致的信念,怎样做到一致的行动,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作为家长,我还需要多多学习。所以非常感谢我们路北区家校共建给了我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家长在陪伴孩子长大的同时,与孩子一起成长。
讲座里讲到家长信任老师,教育会更有希望;家长支持老师,教育会更有力量;家长配合老师,教育会更成功。确实,如果家长和老师成为了最好的搭档、战友、伙伴,那么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共同想对策,一起来解决,那将成为最强的教育合力。家长和老师配合的越好,齐心合力,齐抓共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越会成功。对于这些观点,我深表赞

同,那是因为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我遇到许多件老师和家长共同解决教育才更成功的事情,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件。
        关于孩子的书写,原本我以为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书写就是会写、写对,并且字迹工整就可以了。直到上学期的一天,孩子的班主任贾老师找到了我,她跟我说孩子写字的速度太慢,因为二年级比一年级答题要写的字相对多了,照这样的写字速度如果考试的话他肯定会答不完题,当时我真的有些愣住了,因为原先我根本没有发现他写字慢,如果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我看到老师当时的表情是真的为孩子着急,也是真关心孩子,我又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只能问老师我该怎么做,老师建议我每天监督孩子抄写一篇五十字左右的文章段落,而且要在规定时间内抄完,这样慢慢提高他的写字速度。我听了老师的指导,天天放学都让孩子在家练习,在学校老师也着重留意孩子书写速度问题。到了上学期期末考试,孩子不仅答完了全部题目,而且成绩也不错。老师为孩子的进步感到欣慰,考完试给孩子发了一张进步奖状,让他更有积极性了。在接下来的寒假中,老师又告诉我练习不能断,以后题目和作文字数都会有所增加,按现在孩子的写字速度,以后还是

可能写不完,可以让孩子在家多练习写看图写话,这样既可以提高写字速度,也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就这样,我在家陪孩子不断练习,老师不断的鼓励督促,现在,孩子写字慢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而且我发现他也越来越喜欢主动写些什么,老师在学校说的一些重点难点,他都会快速地记在在本子上,方便回家好好的复习。在孩子写字进步的过程中,我感觉他也成长了许多,多了一份用心,多了一份认真。这就是我想说的孩子的进步真的离不开老师,也离不开家长,家长一定要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孩子才能不断地进步!
        孩子的成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校共育的讲座对于我们家长的进步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与时俱进,陪伴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成长

二(5)班杜鑫祎爸爸 杜秋科

鲁校长讲的“信任老师,是您给予孩子成长的金钥匙”这一课,让我感悟很大,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教育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有用人才。
教育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方面,要想让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立足,作为家长首先要重视家庭教育,其次要大力支持并配合学校教育,最后再结合社会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家校共建和老师互相沟通,相互合作,是教育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信任
信任,不是虚无缥缈的承诺,更不是遥不可及的向往,而

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我闺女两周四个月开始走进学校的大门,从此离开家人独自和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生活。说句心里话,开始我的内心很焦虑,担心老师不能照顾到那么多的孩子,担心别的小朋友欺负孩子,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心情不好等等一系列的担心涌上心头。但想到早晚有一天孩子终究会独自生活,便选择信任学校,信任老师,信任其他小朋友会给闺女带来快乐并能让闺女学到知识。
        上一年级时闺女课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开始我并不知道,直到期末考试后看到老师的评语才发现这个问题。但我并没有找宋老师询问这个事,因为我相信既然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她一定会想办法让她改变。令我意外的是,疫情过后,学校恢复上课两周后闺女开始勇敢的举起自己的小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了(因为闺女回家时和我分享回答老师提问的情景:有时紧张,回答错了老师会纠正,回答对了老师会表扬,心里美滋滋的……)
        信任老师,真的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提高了孩子。
        三、成长
        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有烦恼,它像架起的彩虹桥

红橙黄绿青蓝紫,虽然繁多,却不逊色于五彩缤纷;也像调味瓶,酸甜苦辣咸,其中的滋味只有亲身体验才知道。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对孩子的成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正如鲁校长所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老师和家长是“战友”而不是“对手”。家校共建,充分的信任老师、支持老师加上家长的积极配合,在老师和家长这两支船桨的带动下,孩子一定会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达到成功的彼岸。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我们渴望孩子成才的心,是一样的。这一路上,家长和老师相遇,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只有老师和家长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孩子才能学得好,走得远,拥有锦绣前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听话温顺的孩子突然开始说“不”了。父母一方面愤怒批评谴责孩子的不听话,一方面自我安慰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轻者家里气温骤降,重则天天都像宫斗武打片。那么,孩子的叛逆究竟是什么呢?听了由樊静老师讲的【家庭教育·第24讲】——小学叛逆期孩子的教育和疏导后,我感触颇深。我们眼中的“叛逆”,其实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对独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的需求。在以前的认知里我一直认为孩子到了初中才会进入叛逆期,听了讲座后才知道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会经历三个特别的时期。
第一逆反期是两岁半到三岁左右,这时孩子的自我意识萌发。现在想想我女儿在这个时期时,每次让她干一件事她都会特别快速地说“不”,当时我还斥责她说“为啥不字说的这么痛快”。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是孩子进入的第一个逆反期,说“不”是她先学会的一种能力,这说明孩子长大了,而且心理非常健康。正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要正确的接纳和引导孩子,不要采取命令要求的态度和语气,甚至简单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行为。

有一种叛逆叫成长

文/三一班 郭高羽烜妈妈 高志会

第二逆反期是七到九岁准大人期,这个时期孩子出现脾气秉性突然转变以及强烈的逆反心理都是常见现象。此时作为家长的我们要转变教养方式和互动模式,放弃家长一言堂的方式,试着放手,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儿要与孩子商量,逐步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帮助孩子朝正确方向前进。就拿我女儿学习写作业来说,以前的我每天孩子放学后都会盯着孩子学习,时不时的还会插句嘴说这个字写的不工整,那道题写的不对,你的坐姿不标准头抬起来等等一系列问题,孩子听着烦,家长说着心里还会埋怨说:“天天看着你写作业,你还不好好的,就这么点作业还要写这么长时间,这是给我学呢还是给你自己学呢?”然后自己的脾气就会变得很急躁。后来我想与其天天盯着孩子学习,还不如让她自己去写。之后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就不去打扰,不去点评,这样矛盾也就变得少了,孩子遇到不会的题也会主动去问,慢慢地也让孩子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三逆反期就是12到15岁的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发育成熟,觉得自己已经强大了,但是他们的心里发育却尚未成熟,常常会产生各种挫折感。好多父母会过度忧虑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希望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一时期。这时父母要多观察,多体谅孩子,要知道这个时候教育孩子已不能再靠施以拳头暴力和辱骂等简单粗暴的形式,要文明,要有修养和掌握的现代教育理

念知识,才能做一个好父母,才能让孩子走好,走对青春期这一段人生的必经历程。生活上,多与孩子沟通,谈心和交流,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不强硬,不啰嗦;心理上,尊重孩子,换位思考;学习上,多夸奖和引导孩子。家长要学会放手,把自主权交给孩子,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自信、独立,健康快乐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终生的依靠。现在的他们,正经历着曾经的我们。正如我们也从年少时走过,现在孩子遇到的问题正是当年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我们要跟孩子互换下位置,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孩子,更好的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正是现在我们的理解和包容,成就着未来更好的他们。孩子要长大,只是一瞬间。熬一熬,多点耐心,一睁眼一闭眼,叛逆期也就过去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如同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我们要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去陪伴他的成长。只有自己的情绪稳定了,孩子才会有稳定的情绪,才会在以后学习中养成好的习惯,才能更好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要教育好孩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您的孩子开始叛逆了,那么恭喜您,您的孩子开始成长了!

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

三三班高睿琪妈妈 王瑾

        我曾经读过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里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它的价值。
        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了一块玉——我们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却眼瞅着玉石变得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能完美到可以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立的世界,她的成长,取决于与她接触的家长和教师给她营造的、直接包围着她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我的孩子上三年级,正在经历第二个叛逆期。以前乖巧懂事的小姑娘已经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通过收听家庭教育第24期,我知道“乖宝宝”脾气秉性的突然转变以及强烈的逆反心理,都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

现象。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孩子的自觉意识,也为了让她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放弃家长一言堂的方式,试着放手。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与孩子商量,逐步将自主权交还给孩子。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帮助和引导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与其天天盯着孩子学习,不如帮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制定好固定的作业时间、地点、正确姿势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去打扰,不去点评,除非孩子求助,帮孩子确保规律的作息。
        我还认为孩子性格习惯的养成,比好成绩,对孩子的未来更有用。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在习惯养成中,如果总是保持孩子的主动性,让她拥有成就感,她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孩子生活在关爱中,她便学会了感恩;孩子生

活在认可中,她便学会了自信;孩子生活在分享中,她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活在理性中,她便学会了克制;孩子生活在真诚中,她便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好。
        我相信,孩子是块璞玉,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意义。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和未来全然不同。

        学习“路北家校共建”《成长型思维是孩子终身的财富》(家庭教育第27讲)后,我感触良多。我认为,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父母的作用尤为重要。
        父母的言行,无形中塑造了孩子的思维模式,而不同思维模式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有的父母在学习、生活中,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作比较,这种做法在大多数时候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孩子过多的在意别人的看法,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该多用积极、正能量的语言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关注自身的成长,让孩子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和过去相比有哪些进步,还能做些什么使自己变得更好。当孩子画了一幅画时,不要再干巴巴的说“真棒”、“真厉害”。可以试着这么说:“这幅画上荷花的色彩真好,你观察得真细致!”。当孩子经过努力,但成绩没有提升时,你可以跟他说:“爸爸妈妈看到你平时的付出了,成绩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一起来分析到底是哪个环节没做好”。
        我的孩子刚上学那会,并不会管理时间。回家以后对时间没有概念,写作业、做事磨蹭是常态。作为母亲,我

做更好的自己

 文/四(4)班董思远妈妈 王妍

总是习惯什么都替他安排好。“该写作业了”、“该让眼睛休息下了”、“该洗澡了”,在家里,我周而复始的重复同样的话。慢慢的,孩子觉得什么事都不用他自己操心了。每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后,他都会问我,“妈妈现在我该干什么啊?”久而久之,我很生气,常常会吼他一句:“你怎么什么都问我?”冷静下来之后,我认识到了问题。孩子没有自主意识,说到是因为我把所有的事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这样做固然把孩子的一切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但同样让孩子有了“什么都不用我想,不用我计划,妈妈会安排好一切”的想法,这对孩子而言,无异于越俎代庖。
        想通了之后,我就改变了策略。每次放学之后,我会让孩子自己列出清单,安排自己的活动,并尽量限时完成。例如做功课,我要求孩子自己估算出完成作业大概需要的时间,他自己在写作业之前调好计时器,这样做不光能利用时间紧迫感迫使他集中精力,也能在答题过程中营造出考场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估算作业时间并不准确,还没完成作业,计时器就会“嗡嗡”的响起来。这时孩子会偷偷看我,好像做错事似的。我会鼓励他,没关系,慢慢来,做任何事都要学会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想象,学习更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继续保持,继续加油!听到我鼓励他

孩子信心倍增,在每项活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孩子找到了“有始有终”的成就感,培养了正确时间观念和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
        海明威说:“真正的高贵,不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别只看孩子比别人差的一面,而要相信孩子可以不断进步。每个孩子能够优于昨天的自己,就是最大的进步。成长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培养成长型思维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努力做好成长型家长,将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家校共建《成长型思维是孩子的终身财富》之感悟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家庭教育·第27讲之《成长型思维是孩子的终身财富》。成长型思维这个概念是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所提出的。德韦克教授为了寻求是什么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因素,他找来了一群孩子做一系列难度递增的事情。德韦克教授从孩子们的成败和思维模式中找到了联系,最终告诉我们“思维决定命运”,提出了“成长型思维”的概念。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是相对的,它作为一种思维模式,通过改变自我认知,改变了失败的意义,培养了坚韧的意志,更好地激发潜能,助力孩子们走向成功。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让自己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尊重孩子,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希望孩子更有能力,更有创造性,更会思考,更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考试问题就解决考试问题,遇到日常生活问题就解决生活问题,用能力去解决问题。真正决定他未来能走多高、走多远的不仅仅是那个分数,更需要那个能力,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分数,更需要那个能力。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能力是可以被培养的,它能够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取得成就。具有成长型思维模

文/五(2)班陈思淼爸爸 陈硕

式的人,能明确目标,善于学习,不断优化和总结学习方法,乐于求教。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让孩子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的去提升自我。天赋不是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正确的方法加持续的努力,让孩子终身成长。我们应该多传递注重过程和成长的信息,假如经常夸赞孩子聪明而不是努力,慢慢的他会越来越害怕挑战。如果父母真的想送给孩子一份礼物,最好的就是教会他们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希望孩子们能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明白挫折和失败并不是为了打垮你而出现的,而是为了带给你成长的机会,真正让成长型思维成为孩子终生的财富。
        当孩子期末考试考得好时,有的家长会说:“这次考得不错,真是聪明的孩子”,有的家长会说:“考得很好,这说明你这段时间很努力!”这两句话看起来差不多,其实,背后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给孩子带来的也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表扬的是孩子的智商与能力。经常因能力受到表扬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很聪明,不需要努力也不愿意接受承担暴露自己缺点的风险,因此,他们更愿意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遇到挑战与困难往往会束手无策,这种思维模式

称为固定型思维模式。
        而第二种经常被称赞努力的孩子,会认为努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困难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够聪明,只是说明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成长型思维。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不断超越自我,因此,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帮助孩子拥有更加自信、精彩的人生。
        一、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孩子是拥有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型思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思维方式。如果家长拥有了成长型思维,在实际生活中就能把困难或者失败看成是成长与学习的机会,孩子也会受家长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学习到这种思维方式。例如在工作、生活中碰到一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家长能够冷静思考、积极应对,那么孩子也会积极乐观;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家长如果充满信心与勇气,孩子也会和你一样,勇敢面对困难。
        二、关注孩子优势,促进孩子优势发展。当家长希望孩子发展得更好,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变呢?有的家长马上想到的是克服孩子粗心、固执等缺点,有的家长则关注如何做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优势。这两种不同的“关注

焦点”,也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缺点,认为克服缺点是首要的,孩子更可能变得消极而缺乏自信;当家长把关注焦点放在孩子的优势上,注重培养孩子的优势和美好的品质,帮助孩子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孩子也因此会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三、正确表扬,关注过程与结果。有的孩子做事情只注重过程,最后导致做事过程很开心,但是却没有形成好的结果或成就;有的孩子做事情,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容易在失败之后主动放弃,失去斗志。这两种方法都是存在不足的,作为家长需要把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努力的过程。例如:“恭喜你这次100米短跑满分,这要归因于你这段时间这么努力地坚持练习!”
        是否拥有成长型思维对一个人是否能发挥能力、拥抱更美好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需要通过养成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关注孩子的优势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过程与结果,帮助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老师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家长多与班主任沟通,多与老师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老师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
        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扬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能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适当的放手 让孩子做回自己

文/六(1)班 吴天昊妈妈 李瑞

学习“路北家校共建”公众号第38期讲座受益匪浅。说到孩子的成长教育,我同每一个做父母一样,都有一样的焦虑烦躁,说起陪伴儿子成长过程,总感觉有太多的.....
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也听了很多家庭教育讲座。孩子一天天长大,随着孩子的成长作为家长的我也是经过一次次的挫败,改变方式陪他一起成长。
起初,我同所有的父母一样,对待教育孩子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暴脾气,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比较强制性的逼迫甚至是无止境的提高要求,也就可谓那句“望子成龙”的心切吧,往往都忽略孩子的心里。虽然家长教育讲座也听了不少,就是很多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随着陪着孩子的成长,我也在孩子的问题上进行自我反省。以前他的学习基本都是我的陪伴,几乎没有放手让他自己来独立完成。慢慢的我以为他养成这样的习惯后,我就可以放手,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自我成长,

孩子在开始的时候都需要父母的指引,但那并不代表他们一辈子都要活在父母的指挥之下。
        很多家长因为太过于担心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就替孩子包办,绝不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件事恨不得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提醒到,确保万无一失。
        但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有意外才会有惊喜,更重要的是不能强制让孩子忘记自己有做决定的权利。做事情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自己亲手实践体会到事情的核心信息,才能够真正地成长。每个人最终都要走向独立,他们不可能永远都靠别人的帮助,父母也不能跟着孩子一辈子。家长的叮咛和嘱咐只能是他们在年龄尚小时候的依赖,可是长大之后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对生活,勇往直前。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比如说沉迷网络游戏,喜欢看小说到半夜,写作业拖拉,撒谎等等,在家长看来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强制措施才能够让他们改正。但事实上所有的错误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然后走向正确的道路,试问谁的小时候都是严格按照老师和家长所说,乖乖学习,没有任何娱乐爱好呢?家长可以提醒孩子这样做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但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强制执行所谓的管教措施,因为管教能起到一时的效果,但孩子是有主观能动性

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他们从心里不认同家长的做法,总是会想办法去换个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多数家长都反映,越是自己强调的事情,孩子越是朝着反方向去做,似乎故意和家长唱反调,这令很多家长头疼、苦恼。有些家长甚至动粗,你不听话我就揍你,但这毕竟不是理智、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且打孩子时作为父母的也心疼,自己也生气,所谓动怒伤身。
        其实,我们要理智思考,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心智尚未发展完全,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而这种好奇会促使他们去做父母禁止他们做的事情,就如偷尝禁果般。他们会觉得很有趣,并且没有意识到这将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当不良后果产生后,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通过反思,改正错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在错误中学习到了一些经验,丰富了自己的认知。
        让孩子学会自省,实现自我教育,当家长明知孩子将要做的事情可能是错误时,家长可以不用阻止孩子去尝试,去犯错。我们知道有时我们说的太多根本无济于事,孩子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他们不碰壁就不会知道自己的错误。当他们碰壁时就会知道有多疼,就会知道自己错的多离谱,自己哪里做错了。而这一过程正是他们的自我反

省,通过反省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实现自我教育,促进自我发展。孩子的自我发展远比家长"不厌其烦"的教育有用的多。
        培养孩子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不断探索,尝试的源头。正因为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他们想尝试一切事物,尤其是那些家长们禁止让做的事情,这对他们来说就是诱惑,于是他们以身试险,在尝试中犯错,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进步。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有好奇心的孩子更具有创造的能力。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就要尊重、支持孩子的好奇心,那么我们就要允许孩子犯错,不要抹杀孩子的好奇心,自然后果律以孩子的好奇心为前提。
        换位思考,家长要想让孩子在自然后果中得到正确的结论,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这件事情,即换位思考,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心还是习惯。如果孩子是出于好奇心,那么家长可以积极鼓励,让孩子通过自然后果律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孩子是出于不良的习惯,习惯性的顶嘴,习惯性的叛逆,那么家长就要考虑自己的教育问题了。是否平时对孩子教育过于强势,是否经常打骂孩子,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叛逆,故意不听话,反着干等行为。
        身为家长的我们不如试着放手,让孩子在自我体

会中成长,其实很多时候,你放手后你会发现孩子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一个孩子的优秀与否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成绩单方面。
        从五年级后半学期我开始了对孩子的初步放手,作为父母对孩子放手真的是需要一定的忍耐和定力。起初的我对放手的孩子因成绩下滑总有很多的埋怨以及产生暴躁心理,常常也会打击到孩子。后来慢慢的放手并听路北家校共建的讲座课堂,我开始慢慢的发现孩子独立后的优势,不再以成绩来压迫埋怨他。我发现他可以在我下班后把房间客厅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他还可以给我做一些简单的饭菜,这都是突如其来的惊喜,很多时候我都被他感动的泪如雨下。有一次我不舒服,他虽然只做了一顿简单的午餐泡方便面,当我端起那碗方便面时,我真的泪崩了,他在里面煮了荷包蛋,虽然荷包蛋不是那么好看,里面还有切成一节节的火腿肠,还有一些新鲜的蔬菜,最后他还切了一盘水果沙拉。往后的日子就更是惊喜不断,当然不好的事情也是相继而伴,成绩下降,偷偷摸摸犯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然而我不再跟以前似的棍棒斥候,严厉惩罚。我只是简简单单的告诉他,每个人都会犯错,从小学你们的班主任就告诉过你们,犯错不要紧,主要的是你敢于承担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找回自己。

作为家长,我们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而非决定者。我们要时常换位思考,考虑孩子的心理,情感,如果说教没有作用,我们何不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尝试自然后果律,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这样更会让孩子印象深刻。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摸索,在学习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优秀的人。  

让孩子在试错中自我成长

 文/六(3)班张琪涵妈妈 赵志芳

        潜龙腾渊,百转千回的游动才会鳞爪飞扬。乳虎啸谷,无数的拼搏争抢才能百兽震惶。鹰隼试翼,多少的奋力振翅才能风尘翕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爱和陪伴,更需要我们的教育。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上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做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处置呢?学习了范勃馨老师的“后果教育——让孩子在试错中自我成长”让我深有感触,这不禁想起了我和女儿共同成长中的小事,在这和大家分享一二。
        记得女儿三岁左右,那时的她对金钱有了一定的概念,但还不知道“财物来之不易”,更不懂得“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每天她在忙着可爱,忙着玩耍,偶尔还会小小任性一下。那时的她迷恋上了“熊大熊二”,同时那个“好吃的”、“好玩的”、“ 有营养的”、“三个愿望一次满足”的广告也让孩子中了魔法,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妈妈,我要奇趣蛋”,每次到超市走到产品的柜台前更是挪不动脚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好像要把它看进眼睛里带走。如果决然拒绝孩子这不明智的小小要求,怕伤了孩子稚嫩的心灵,但仅仅因

为孩子的好奇、任性和撒娇而给她买了这个徒有虚表的东西,又怕她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可是和三岁的小孩能讲大道理吗?不能。望着女儿那纯真的小脸,我问她:“宝贝,你是不是特别想要那个奇趣蛋啊?”女儿认真地回答我说“是的,妈妈,我特别特别的想要它。它能满足我三个愿望呢!”“那好吧,既然你这么想要它,妈妈给你个提议你看行不行:你在幼儿园不是可以拿到金币吗?你用你辛苦得来的金币从妈妈这来换钱去买你想要的奇趣蛋。如果买回来以后不是你所希望的那样,以后咱们就不买了好吗?”女儿歪着头想了想,痛快得答应了,当然她也迫不及待地买回了她的奇趣蛋。回到家,她急忙打开包装,看到里面就是一个吃起来苦苦的巧克力球和一个放在她那小小的手心里还显娇小的恐龙模型,“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广告都是骗人的,一点也不好吃也不好玩”。从那以后我的女儿没有再任性的追求于广告的吹嘘产品,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它似一把双刃剑,在缩短了我们社交距离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的沉迷于手机游戏。最近由于我们的工作

有点忙,所以为孩子在家里准备了一部手机,好让她自己回到家给我们报个平安,也方便她查询写作业的资料,同时也答应她每天可以在写完作业后玩半个小时手机游戏。但事与愿违,每次回到家女儿都是在抱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有几次连作业也没完成,结果只能牺牲睡觉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搞的孩子状态很是差劲。跟她多次讲道理,孩子委屈巴巴地说:“妈妈,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我就是没控制住自己,本来我只想看5个小视频,结果不知不觉中就看到了你回家的时间,我真的不是故意这样做的”。怎么办?后来我们约定,只要违反了约定,那就禁止使用手机一周,并且这次就这样执行了,而这以后孩子很是遵守我们的约定,我想这或许就是“坚定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吧。
        在不断试错,不断承受后果的训练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律性、自我反省的成长性思维,助他们在逆境时乘风破浪,做最精彩的自己。我们也在不断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教育智慧,在孩子的一次次成长进步中见证属于我们的成长。教育孩子,是一条平淡而漫长的路,希望在这条路上和大家共勉前行。

刊号:2021.06(特刊)

总编辑:毛素洁

执行编辑:陈连静

审核:袁慧珠

文字编辑:郑雯丽

主办:唐山市路北区美域第一小学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