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数通未来》第二期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奔涌而至,各类企业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与革新。在《数通未来》第二期专刊中,我们将聚焦于数字化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纪检监察、风险管控以及成本借支管控等核心议题,共同探讨管理领域如何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数字化技术的融入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模式,为企业文化的重塑和人才战略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采购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正在不断优化供应链流程,旨在降低采购成本、提升运营合规性,并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透明化,以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纪检监察和AIGC风险管控在数字化时代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需持续加强监管力度,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以确保合规经营并降低潜在风险。成本借支的精细管理是企业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通过合理使用内部成本借支管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风险,并促进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在企业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上深耕探索,致力于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全面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我们深知,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将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升级迭代,因此,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专长和优势,力求通过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打造新引擎、新动能,助力各类企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卷首语

目录 CONTENTS

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数字化

4

生物医药企业如何进行采购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云领咨询事业部

数字化采购

 9

浅谈如何通过合理使用内部成本借支管控,促进企业稳健经营
                                      ——云领咨询事业部

成本借支管控

17

构建数字化纪检体系:企业实践与挑战
                                             ——纪委办公室

数字化纪检

23

AIGC的合规挑战与应对建议
                                             ——风险管理部

AIGC的合规挑战

28

主办单位
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24年7月
编辑组
主编:黄向群
副主编:罗辑 杨光 
技术指导:苏卫权 
               夏小明
编辑:曾淑敏 方圆
         陈世宇 朱燕丹           姜媛媛 邱一为
网址
http://www.cndatacom.com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华景路1号南方通信大厦4楼

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人力资源部/谭天涛、张浩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已经开始逐步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小到个人、企业,大到行业、社会,数字化转型都已经不再是一门选修课,而是一门必修课。数字化时代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动力,也对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创新和挑战。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回望过去,每一次科技的革新都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方法带来新的变化。诸如在早期的信息技术时代,一方面组织结构的变化迭代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不小的变化和挑战;另一方面,伴随着ERP系统的广泛使用,人力资源管理就经历了无纸化等的工作方式变革。而在数字化时代,伴随着科技的又一次进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式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革命性进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

人力资源数字化

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数据驱动,通过打通、整合各类业务数据,将大量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有效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进一步提升数据的价值,进而以数据来支持企业管理决策。数据的支撑可以有效增加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管理中人为因素带来的管理上的失误。这个特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便捷和革新。

在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让渡了部分管理职能到经营部门中,即对人的管理由原来的人力资源部集中管理执行转变为人力资源统筹、各个经营部门执行部分管理权限的分散式管理。相较于集中式管理,这种“人-人”的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组织/部门对于人员管理的不同需求,提升管理的灵活度。
在数字化时代,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孤岛的被打破,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开始向着“人-数-人”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信息化时代的“人-人”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言堂”的管理现象,但是依然存在着极大的主观管理偏好,缺乏客观依据的支撑。而数字化时代通过数据共享和数据驱动,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结果作为决策的客观支撑依据,很好地避免了管理上的主观偏向。同时,精确到人的数据颗粒度以及多维度、多角度的数据支持,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一个人全方位的评价,实现对于单个员工的特定培养的管理。“人-人”管理模式到“人-数-人”管理模式的变化,将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从管理标准化向人才个性化过渡。

决策的客观支撑依据,很好地避免了管理上的主观偏向。同时,精确到人的数据颗粒度以及多维度、多角度的数据支持,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一个人全方位的评价,实现对于单个员工的特定培养的管理。“人-人”管理模式到“人-数-人”管理模式的变化,将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从管理标准化向人才个性化过渡。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予了“生物人”转化为“数字人”的可能。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管是人才招聘的胜任力模型还是价值评估的岗位评价体系,都是希望尽可能通过客观的数字来评价一个人(或岗位)的整体价值。但是在实操过程中,所有的评价方式始终建立在偏主观的评价基础上,难以足够客观、足够有说服力地表示出人(或岗位)所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或价值。
数字化时代通过整合绩效表现、工作产出等多种数据,并基于这套客观数据来建立的数字化岗位人才画像和数字化人才评价体系,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人才评价。通过数字化岗位人才画像,可以从人才招聘阶段开始,选用更加符合企业当下和未来发展的人才;数字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更是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员工个人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员工个人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同时还可以更加客观地衡量员工的表现,减少绩效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偏见,更好地识别和激励高绩效的员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加客观、个性化的“人-数-人”管理模式

“数字人”带来的精确评价

人力资源数字化

出等多种数据,并基于这套客观数据来建立的数字化岗位人才画像和数字化人才评价体系,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人才评价。通过数字化岗位人才画像,可以从人才招聘阶段开始,选用更加符合企业当下和未来发展的人才;数字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更是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员工个人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员工个人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同时还可以更加客观地衡量员工的表现,减少绩效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偏见,更好地识别和激励高绩效的员工。

通过数字化和AI技术,可以帮助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许多基础性工作,例如在招聘阶段,可以一键进行多渠道的岗位发布、自动进行简历收集工作,甚至对于投递的简历进行初步评估和筛选;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企业员工常见问题的解答、各类工作流程的提交和催办、薪资发放以及工资条的自动发送、员工各类数据,包括绩效结果的采集、整理,直接生成绩效评估报告等等。人力资源部相当于多了一个几乎不会出错的人力专员,人力资源部员工要做的就是在例如制度更新的时候进行维护就好。甚至AI技术更加成熟的话,出现更新的时候这位“人力专员”也会自动更新回答的内容。有了这些帮助,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资源部员工的时间,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在更多高价值诸如战略性和管理决策上的事情,提升工作价值和工作体验。

条的自动发送、员工各类数据,包括绩效结果的采集、整理,直接生成绩效评估报告等等。人力资源部相当于多了一个几乎不会出错的人力专员,人力资源部员工要做的就是在例如制度更新的时候进行维护就好。甚至AI技术更加成熟的话,出现更新的时候这位“人力专员”也会自动更新回答的内容。有了这些帮助,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资源部员工的时间,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在更多高价值诸如战略性和管理决策上的事情,提升工作价值和工作体验。

数字化转型对于组织的变革是多方面的。组织结构方面,数字化时代鼓励更加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弱化层级管理结构,从而将部分决策权下放到一线员工手中,以便企业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人才结构方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将淘汰一部分传统岗位,新增一部分数字化转型更加需要的岗位,进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正如同危险中往往蕴含着机会,更大的机遇也往往伴随着更大的挑战。数字技术对传统岗位的替代、工作流程的再造、组织内部关系的调整等也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解放人力资源,集中精力在高价值工作上

组织变革的震荡

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
面临的挑战

人力资源数字化

求的变化;人才结构方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将淘汰一部分传统岗位,新增一部分数字化转型更加需要的岗位,进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化转型的潜力显而易见,可以减少决策层级,实现快速且准确响应的目的,也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决策、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但是同时这种变革也将对企业现有的结构和人员稳定性带来较大的冲击,使得企业经历一个动荡的阶段,破坏原有的稳步发展节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精准把控数字化的脉搏、精准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人才结构,避免转型期带来的企业动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就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数字化技术和AI技术的应用在某些方面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去人性化”,变得一切以数字为准,这使得一些决策充满争议,如亚马逊利用AI监控工人的工作效率,并自动解雇工作效率低的那部分工人。从理性角度出发,这是数字化辅助管理决策的一大进步,能够提升企业的人效;然而从感性角度出发,这种纯数字化的决策会极大地影响团队的稳定性和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从长期角度来看会对企业的工作效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数字化时代在管理方面带来的另一个挑战是管理能力的弱化,在数字化时代,为了讲求客观性和科学性,管理决策更多被鼓励由数据驱动,这种“透明化”的管理决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能力上的弱化。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数字化时代为管理带来了更多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同样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数字化时代下,通过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技术能够将员工的各项工作产出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客观、精确地判断员工的工作效率,但同时,这种绝对的科学化评估也给员工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员工需要将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人,尽量避免差错的出现,以免影响自己的考核结果。这种情况下,员工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以及职业焦虑,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自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数字化带来了更多的沟通方式,从效率优先的角度出发,企业中人与人的沟通将更多依靠即时聊天软件而非面对面沟通来进行,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与人的距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种缺乏情感支持和共鸣的沟通方式将造成员工的关系需求的缺失,降低工作的满足感,进而影响员工的稳定性。

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员工负面情绪的产生

人力资源数字化

另一方面,数字化带来了更多的沟通方式,从效率优先的角度出发,企业中人与人的沟通将更多依靠即时聊天软件而非面对面沟通来进行,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与人的距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种缺乏情感支持和共鸣的沟通方式将造成员工的关系需求的缺失,降低工作的满足感,进而影响员工的稳定性。

当前,数字化与行业发展、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在数字化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数字化对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员工角色产生了深远影响,企业需要顺应潮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同时,针对数字化所带来的挑战,也需要积极应对,适应并善于利用数字化时代的机遇,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时俱进,助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拥抱变化

人力资源数字化

生物医药企业如何进行采购领域的
数字化转型?

云领咨询事业部/赵军军、张成贤

借助数字化转型对于生物制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运营合规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搭建采购管理数字化平台,聚焦于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采购策略数字化、风控与合规数字化、采供协同数字化等,赋能企业精细化运营,有助于企业在成本、服务、品质和合规领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伴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等新机遇,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高景气发展,预计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超过80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预计2030年增至13030亿元。行业重要性愈发凸显,正在快速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之一。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推动全行业加快“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我国医药制造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强化对生物医药的支持。随着医药审批、采购及保护制度的完善以及金融支持,生物医药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国务院总理李强2023年8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要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数字化采购

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要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各大生物医药企业都在加快技术研发创新、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持续满足合规监管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生物制药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生产主料、辅料/包材、MRO、低值易耗品等品类的采购供应过程中,需要提升采购供应的效率和可视性,降低成本,实现精细化运营和合规运营。
生物制药企业在采购供应领域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生物制药企业在采购供应领域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生物制药企业采购要料急,采购周期短,尤其是针对研发所需的特供料等特殊物资,需要采购部门快速响应,因此货源开拓、配额管理和采购效率至关重要。
1)货源开拓:针对特供料等紧缺物资,需要多方努力开拓更多货源。
2)配额管理:针对需求量大的常规物资,实现多供应源的配额管理,分散风险,提高供应链韧性。
3)采购效率:研发类需求要料急,采购周期短,需要提高采购效率,同时满足合规要求。

国家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合规监管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深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GxP法规和准则, 对药品研发与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强化动态监管,因此合规要求成为医药行业数字化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在考虑采购数字化的过程中,许多生物医药企业将重点放在营销全流程的合规管控和市场服务商的相关行为合规监管。
1)营销全流程的合规管控:不仅仅是销售费用支出票据合规,而是贯穿从预算编制、任务计划与执行到结算完税的全流程真实完整的证据链管控。
2)市场服务商的相关行为合规监管:企业销售服务商或医药代理的相关行为也要确保合规,包括服务商资质准入审核及协议签订需遵循合规标准,执行服务活动的行为全流程均需按照合规指引展开,形成可追溯的服务记录。

生物医药企业在采购领域
的挑战

采购周期短,需要提升采购寻源和供应效率

日益趋严的合规监管对企业合规运营提出
更高的要求

数字化采购

1)营销全流程的合规管控:不仅仅是销售费用支出票据合规,而是贯穿从预算编制、任务计划与执行到结算完税的全流程真实完整的证据链管控。
2)市场服务商的相关行为合规监管:企业销售服务商或医药代理的相关行为也要确保合规,包括服务商资质准入审核及协议签订需遵循合规标准,执行服务活动的行为全流程均需按照合规指引展开,形成可追溯的服务记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供应商开拓和管理流程比较混乱,总部和子公司的采购职能定位不利于资源集中,协同不足;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因此满足GxP等监管规定的供应商准入过程数据、采购全链条追溯的数据不足或者采集困难,导致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满足监管要求。因此,生物制药企业需要严谨细致的梳理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供应商引入、准入评估、资质审核和预警(资质过期、药监公告等)、质量检验、供应商绩效评估分析等方面,进行数字化系统全覆盖,一切行为有记录,风险防范于未然。

企业需要严谨细致的梳理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供应商引入、准入评估、资质审核和预警(资质过期、药监公告等)、质量检验、供应商绩效评估分析等方面,进行数字化系统全覆盖,一切行为有记录,风险防范于未然。

为了有效应对以上挑战,生物医药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赋能,推进采购供应领域的变革。
通过梳理和优化企业核心业务流程,识别流程风险点和管控点,提升端到端的流程化管理能力。通过对采购供应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能够对企业采购供应的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合理规范活动事项,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同时,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将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固化在数字化平台,从而帮助企业在运营管理层面能有效整合,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生物制药企业的采购供应流程框架如下:

缺乏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数字化赋能生物医药企业的
采购供应业务管理

数字化采购

如图所示,采购供应链的数字化整体涵盖供应商管理、采购寻源管理、采购合同管理、采购订单管理、收货与质检管理、采购结算管理等6个二级流程,共23个三级流程。
生物医药企业的采购供应数字化系统是在完整的流程管理体系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的采购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寻源到合同端到端流程、采购申请到付款的采购执行流程等闭环流程,高效连结需求单位和供应商,实现采购透明化、自动化。

供应商管理需涵盖完整的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覆盖从注册到业绩评估和发展改善的全过程。建立标准化的、可复用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以数字化平台统一管理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从而实现降低供应商管理成本,减少供应商信息管理的重复性工作,缩减流程时间,提升供应商管理的能力与效率。
生物医药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包括供应商注册、供应商资格认证、供应商档案管理、供应商绩效评价、供应商分级管理和供应商发展改善等。

供应商注册、供应商资格认证、供应商档案管理、供应商绩效评价、供应商分级管理和供应商发展改善等。
供应商注册:
       数字化平台涵盖供应商的注册过程,包括发起邀请,供应商根据邀请连接自助注册或替代注册。
供应商资格审核: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规则,供应商根据拟合作品类,填写调查表、资质证书的上传,实现资质文件的结构化管理。
       企业根据调查表结果和资质认证信息,其中包含供应商经营能力调查、资质评估、提供样品条件、质量体系审计、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供应商风险校验等业务过程,完成供应商的资格审核。
供应商档案管理:
       通过数字化平台,供应商的资质将进行自动化的常态化校验,包括资质/证照有效期、质量工艺考察周期、资质/信息变动情况、资质异常检查等,严格管控供应商的状态。
供应商绩效评价:
      针对不同品类、不同性质的供应商,制定不同的供应商评价模版;最终实现业务影响绩效,绩效指导业务。
供应商分级管理
        为了保证总采购成本最优和品质保证,首先要优化供应商的分级体系,按照类别实施差异化,不同的分类直接影响后续的业务作业。比如按照品类分为生产主料、辅料/包材、MRO、低值易耗品、设备资产及工程、服务和费用类等,支出重要性按支出占比分为A(该品类支出70%),B(该品类支出20%),C(该品类支出10%)。

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

数字化采购

首先要优化供应商的分级体系,按照类别实施差异化,不同的分类直接影响后续的业务作业。比如按照品类分为生产主料、辅料/包材、MRO、低值易耗品、设备资产及工程、服务和费用类等,支出重要性按支出占比分为A(该品类支出70%),B(该品类支出20%),C(该品类支出10%)。
供应商发展改善
       根据品类和年度支出占比设定供应商的管理优先级,再根据年度供应商绩效评价结果,将供应商发展改善策略设定为“优选”、“支持”、“改善”和“整改”,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改善计划,闭环进行跟踪执行,有序实现供应商的“优胜略汰”,持续降本增效。

     生物制药企业往往因缺乏品类策略指引,以及供应商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议价环节虽能满足程序合规,但难以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生物制药企业的寻源方式有招投标、询报价、竞价等方式。
      寻源到合同(Sourcing to Contract,S2C)的流程数字化,就是将寻源(招标或议价)的过程数字化,在线的方式进行寻源准备、寻源项目发布、评审和授标,使寻源过程透明、高效。与此同时,合同拟定、合同条款协商、合同签署都在线化处理。
- 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审批后的采购需求,自动匹配为采购寻源申请,并根据寻源项目不同,匹配相应的规则和制度,自动确定寻源策略和模板;
- 对不同寻源策略下,采购方、供应商将遵守相应的规则和流程;
- 寻源过程中涉及的沟通过程、支持文件、例外情况等全过程留痕;
- 实现合同生命周期的在线管理,包括合同起草,编辑,磋商,谈判,审批以及归档的全过程,合同主合约管理颗粒度进一步精细到每一个条款,确保合同按照约定的条款全面有效地履行,确保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执行。

源过程透明、高效。与此同时,合同拟定、合同条款协商、合同签署都在线化处理。
     - 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审批后的采购需求,自动匹配为采购寻源申请,并根据寻源项目不同,匹配相应的规则和制度,自动确定寻源策略和模板;
      - 对不同寻源策略下,采购方、供应商将遵守相应的规则和流程;
      - 寻源过程中涉及的沟通过程、支持文件、例外情况等全过程留痕;
      - 实现合同生命周期的在线管理,包括合同起草,编辑,磋商,谈判,审批以及归档的全过程,合同主合约管理颗粒度进一步精细到每一个条款,确保合同按照约定的条款全面有效地履行,确保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执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生物制药企业的直接物料采购(直采)包括原辅料、药材饮品、包材、中间体、药品等,间接物料采购(间采)包括资产设备、研发物料、耗材、备品备件、工程等。

寻源到合同的端到端流程数字化

采购执行流程数字化

数字化采购

品等,间接物料采购(间采)包括资产设备、研发物料、耗材、备品备件、工程等。
       采购执行管理,端到端地完成整个采购到结算流程,电子采购软件解决方案能够通过与寻源管理结合,快速、自动化的执行采购流程,加强对成本和风险的控制,切实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在采购执行领域,主体流程包括采购申请、货源确定、采购订单、内向交货、到货验收和结算支付等环节。
    1)采购申请
       一般来讲,生物医药企业的采购申请来源于包括OA系统、费控系统、ERP系统等系统,其中直采物料大部分来源于ERP系统的MRP计算结果,间接物料通常来自于人工提报,并且需要进行自动化的预算校验。
       对于采购项目在预算内,应当严格按照预算额度执行请购手续,超过预算额度的请购需求,需要进行特殊审批。
       2)货源确定
       通常,生物医药企业的采购申请将通过目录采购、框架协议或临时性寻源等方式得以满足。
       目录采购是基于外部第三方的电子商城或企业自建的目录商城,特点是已有明确的供应商和价格,无需再次询报价,而由需求者可以自助式的完成采购业务。
框架协议式采购是采购需求自动匹配采购框架协议,形成采购订单(PO),或者由采购员指定已有的框架协议。
临时性寻源是没有采购目录也没有框架协议的临时性需求,提报采购申请时无指定的供应商和价格,需通过采购员进行询报价等寻源作业。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货源确定,对采购过程进行全程的信息化记录和管理,确保采购全流程的可追溯性;

       2)货源确定
      通常,生物医药企业的采购申请将通过目录采购、框架协议或临时性寻源等方式得以满足。
       目录采购是基于外部第三方的电子商城或企业自建的目录商城,特点是已有明确的供应商和价格,无需再次询报价,而由需求者可以自助式的完成采购业务。
       框架协议式采购是采购需求自动匹配采购框架协议,形成采购订单(PO),或者由采购员指定已有的框架协议。
       临时性寻源是没有采购目录也没有框架协议的临时性需求,提报采购申请时无指定的供应商和价格,需通过采购员进行询报价等寻源作业。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货源确定,对采购过程进行全程的信息化记录和管理,确保采购全流程的可追溯性;
       3)采购订单管理
       以采购订单为线索,针对不同业务场景规范采购执行流程,采购订单的采购项、数量、价格、产品规格或服务范围、交货日期、结算方式,都是后续采购执行流程中的约束条件,确保符合医药企业的管控要求,尤其是到货验收的集成控制。
     4)交货计划
    对于直接生产主料,需要供应商在送货前,在数字化平台生成交货计划,以便企业做好收货相应准备,这也是供应商和采购企业的在线协同的一环。
5)到货验收
基于物料的验收标准,到货后自动触发验收流程,并记录验收结果。
生产性物料的到货验收,需要符合GxP的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并实现质量数据可追溯。
6)结算支付
为供应商提供自助式处理结算付款的门户。基于采购合同条款和实际供货/服务的数量,供应商可以自助式生成结算单,自助式完成电子对账,自动匹配协议和订单输入发票信息或自动开票,企业的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在线对供应商发票进行审批、确认、三单匹配,提高结算效率、发票传递效率和付款效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数字化采购

前,在数字化平台生成交货计划,以便企业做好收货相应准备,这也是供应商和采购企业的在线协同的一环。
      5)到货验收
       基于物料的验收标准,到货后自动触发验收流程,并记录验收结果。
      生产性物料的到货验收,需要符合GxP的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并实现质量数据可追溯。
     6)结算支付
       为供应商提供自助式处理结算付款的门户。基于采购合同条款和实际供货/服务的数量,供应商可以自助式生成结算单,自助式完成电子对账,自动匹配协议和订单输入发票信息或自动开票,企业的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在线对供应商发票进行审批、确认、三单匹配,提高结算效率、发票传递效率和付款效率。

在供应商管理方面,需要360°的供应商信息和供应商过程管理,确保每一个阶段的审核合规和每笔交易合规。
在供应商资料审核时,供应商所提供的资料的校验,包括相关证照及有效期、经营范围审查,潜在风险评估,比如调用第三方信用评估平台,比如企查查、天眼查等,查看供应商的工商信息、法律纠纷、违规伪造等方面的过往记录。
需要对供应商资质进行自动化的常态化校验,包括资质/证照有效期、质量工艺周期性考察、资质/信息变动、资质异常等工作,需要严格管控供应商的状态,尤其是资质预警(资质过期、药监公告等)。
在寻源过程中,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寻源流程全过程在线执行,规则模板化,全过程留痕,可监控,可追溯。
在采购和交易环节,首先要对采购申请进行预算校验,严格按照预算额度执行请购手续。采购执行流程中,确保符合药业管控要求,尤其是到货验收符合GxP相关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并实现质量追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生物医药行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既是生物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方向,又是现代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生物医药行业既有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愈发复杂的挑战。

数字化平台赋能合规管理

结语

数字化采购

是现代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生物医药行业既有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愈发复杂的挑战。
       生物医药企业的采购业务数字化的核心是作业在线化,让每一项业务活动遵循数字化平台所设定的业务流程规范和合规要求。
       与此同时,未来还需要利用大数据和AI的技术,生物医药企业需在许多场景进一步开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探索,比如智能化寻源和核价机器人、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预测和AI风控,使更多的风险预警和风控决策场景数字化。总之,为了提高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把业务对象和管理模型数字化,以大量数据和算法模型辅助做决策,防风险,提高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数字化采购

浅谈如何通过合理使用内部成本借支管控,促进企业稳健经营

云领咨询事业部/吴迪、陈典藩

内部成本借支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及各所属成员单位的切身利益,并存在企业的各级机构中。本论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合理使用内部成本借支管控,促进企业稳健经营;特别是在以收定支及收入成本刚性匹配的管控原则下,如何解决生产发展经营过程中成本支出和业务收入不匹配的问题(主要是时间维度不匹配);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案例的分析(主要以各级经营单元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成本借支管理策略,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风险,并促进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寻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途径,以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内部进行成本确认时,一般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管控细则进行(主要以以收定支及收入成本刚性匹配的管控原则),会存在与企业内部各级经营单元实际的成本支出需求错位的情况。为保证项目的正常经营和交付,各级经营单元会进行成本借支申请,企业需要对成本借支进行管控,如何合理地对成本借支进行有效管控对促进企业实现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成本借支管控

引言

成本借支管理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合理控制和有效管理的过程。它包括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管理,涉及到商务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本文说的成本借支,主要指在未满足公司成本确认条件下,需要向所在经营单位进行成本借支的行为,借支的成本类型,主要是人工成本、差旅费、业务费等。
成本借支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企业能够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2)保持竞争优势:内部成本借支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风险,提高交付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实现可持续发展:成本借支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用于暂时性成本支持,等待项目收益转换。
       (2)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当销售合同未归档或项目进度未达收入确认条件时,但需要支付必要的成本费用时,可以通过借支来满足短期项目实施需求,避免影响项目正常运营。
       (3)政策性需求:某些项目可能会因不可抗力事件,而导致现金流波动,借支可用于平衡日常经营所需的成本。
      (4)突发事件: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立即投入成本解决问题,借支可以提供快速的成本支持。
       (5)发展投资:用于投资新的项目、技术或市场拓展等长期发展项目,借支可以提供成本支持,而无需一次性支付全部费用。
       在这些情况下,借支可以作为一种灵活的成本管理工具,帮助企业应对短期成本需求,保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1)项目中标:在项目中标后,在近期需要额外的成本投入,支撑项目部署,借支可用于暂时性成本支持,等待项目收益转换。

(1)项目部级别的成本借支
划小经营单元向项目部申请借支:针对大额或战略性借支,通常需要项目部经理的批准。

成本借支管控

成本借支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

按照不同的经营阶段进行成本借支

按照不同的管理层级进行内部成本借支

内部成本借支的背景和管理层级

大额或战略性借支,通常需要项目部经理的批准。项目部经理负责监督各级经营单元的整体运营和决策,因此他们会审查和批准各级经营单元的成本借支决策,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
       (2)部门级成本借支:
       项目部向部门申请借支:部门经理可能需要进行成本借支来应对部门运营中的紧急需求或特定项目的成本需求。这些借支通常需要经过部门经理的审批和管理。
       (3)公司级成本借支:
        部门向公司申请借支:公司的内部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公司的财务活动,包括成本借支,如财务部门负责总成本发放管理,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工成本管理,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工作量管理。他们会审查和批准公司范围内的借支申请,并确保符合公司的财务政策和预算。
       (4)省级主管单位成本借支:
       公司向省级主管级别申请借支:在跨越多个公司或业务单元的多专业公司结构中,财务共享或直属管理部门对整个集团的财务活动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决定权。他们会审查和批准高额或重大的借支申请,并确保与整个集团的财务策略一致。对于涉及公司整体战略、重大投资或业务发展的成本借支,可能需要股东大会的批准。这些借支可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和战略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司的未来发展和战略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不同管理层级的权限和责任,成本借支的审批和管理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和分配。

企业应该通过对各项成本的分析,找出成本结构中的问题和瓶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这包括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析,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成本。

各级经营单元在向企业申请借支成本时,必须提供必要的佐证,如销售合同特殊条款、验收证明、工作量证明、客户承诺等,企业按照提供的材料进行成本借支审核。

(4)省级主管单位成本借支:
公司向省级主管级别申请借支:在跨越多个公司或业务单元的多专业公司结构中,财务共享或直属管理部门对整个集团的财务活动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决定权。他们会审查和批准高额或重大的借支申请,并确保与整个集团的财务策略一致。对于涉及公司整体战略、重大投资或业务发展的成本借支,可能需要股东大会的批准。这些借支可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和战略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成本借支管控

成本借支管理的实践方法

成本分析与控制

成本借支的依据管理

总成本率管理是成本借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总成本结构,降低不合理成本比例,提高总成本率转换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成本。

有效的成本借支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有效的成本借支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五个方面影响的具体分析:

有效的成本借支管理可以确保成本被合理利用,用于支持公司的运营和发展。通过审批流程的严格控制,公司可以避免各级经营单元成本被浪费或滥用,从而提高总成本创利能力。

成本借支审批流程中的高级别审批节点确保了战略性成本借支的审慎考量和有效执行。这有助于各级经营单元与部门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从而帮助公司的战略目标得到有效支持和实现。

成本借支审批流程的设立可以帮助各级经营单元有效管理风险。审批流程中的多个层级和节点、提供的借支依据可以确保成本借支决策经过充分的考量和审核,减少了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通过严格的审批流程、计划和目标的设立,各级经营单元可以确保成本借支与财务预算和政策一致,维护了部门的财务健康和稳定性。

合理的成本借支管理有助于保障各级经营单元的业务持续性。通过及时审批和发放成本,可以确保各级经营单元持续健康运行,避免因成本不足而影响业务的正常进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成本借支管控

总成本率管理

有效的内部成本借支对促进
企业稳健经营的意义

提高总成本创利能力

提高各级经营单元战略执行能力

提高各级经营单元风险管理能力

保持各级经营单元维度的财务健康

确保各级经营单元业务持续性

以某事业部*产品实施项目组2023年第2季度人工成本借支申请为例,由于甲方内部验收流程未完成,未支付企业进度款项,该项目组在第2季度未能对该项目进行收入确认,已出现成本赤字,无法发放6月人工成本,为维持项目正常交付,需要向部门借支6月份人工成本。在项目组提出借支需求后,部门固化了借支需求模型,在内部办公软件部署相关审批流程,要求以项目为维度提供成本借支依据,设置总成本借支比例,并制定成本归还目标与计划。

内部成本借支需要提供必要的项目材料,也就是未来可转换为收入的“抵押物”,各项材料对应的计算系数如下:

收入列账对应的总成本率为0.8;
本次申请借支成本包总金额=收入列账材料系数*合同预计收款金额*有效收入预算占收入预算比*0.8。

SMART目标:
具体性(Specific): 
√ 成本借支的期限
√ 成本借支需实现的经营目标
√ 承诺的还款时间
激励性(Motivating):
√ 设置的目标是需有意义
√ 成本借支需对业务扩展和项目交付能力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 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增添能量而不是消耗能量
可实现(Achievable): 
√ 可以提供必要的资源,以提高营运效率
√ 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和分析,以支持审批者的决策
√ 经营目标必须是短期可实现的
相关性(Relevant): 
√ 保持部门运营的流畅,确保成本按时到位
√ 确保公司战略的正确执行和风险的控制
√ 需要符合上一级及集团的目标
可追踪性(Tackable):
在接下来的3个月内实施并评估效果
需要按照计划实现经营目标,归还借支的成本

成本借支管控

案例分析:内部成本借支管理
在企业划小经营单元中的应用

业务背景

计算模型主要设计

遵循的SMART目标和计划

可追踪性(Tackable):
√ 在接下来的3个月内实施并评估效果
√ 需要按照计划实现经营目标,归还借支的成本

该项目组通过对成本结构的分析,对所需成本合理预估,精细化管理生产过程,合理安排成本支出,加快项目交付,成功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项目组利润率,在实施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由此可见,有效、合理的内部成本借支管理直接关系到各级经营单元的财务健康、战略执行和业务持续性。可以帮助各级经营单元更好地实现稳健经营,提升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内部成本借支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践成本借支管理策略,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保持竞争优势,保证项目正常运营及交付。
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成本借支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方法,以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

成本借支管控

案例总结

结论与展望

构建数字化纪检体系:企业实践与挑战

纪委办公室/张丽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与纪检工作的深度融合成为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趋势。本文以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的“构建贯通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纪检监察体系”为背景,探讨了企业在实现纪检数字化过程中的现状、困境以及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个综合的数字化纪检平台建设构想。通过分析现有问题并结合具体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实施策略,旨在为企业打造高效、透明、智能的纪检新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纪检工作对于维护企业治理结构、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纪检模式在处理复杂数据、协调多部门合作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多个系统间数据孤岛现象普遍,缺乏高效的协同机制与数据处理能力。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纪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纪检的现状与困境

数字化纪检

各类数据分散存储于不同系统,系统间缺乏有效整合,对大数据的处理及分析能力成为监督工作的瓶颈,同时在当前高压态势下,“四风”问题频发且不断演变,贪腐行为持续迭代更新,亟需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实现精准高效的监督。

目前,纪检部门与党建、审计、人事、财务等部门之间的会商机制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协调小组会议进行沟通。在具体落实中,各类监督并未形成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问题线索的移交和会商研判不够及时,导致监督工作无法形成合力。

企业内部各类专业制度众多,制度间的界限和交叉现象时有发生。部门间在制定和执行制度时沟通不足,缺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逻辑审核的机制,导致制度间关联性差,逻辑矛盾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此外,部分制度更新滞后,使得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企业基层监督多由兼职人员承担,专业化程度低,监督力量不足,面临任务繁重、力量分散、成果无法共享等问题。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类监督的有机结合和协同,确保监督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随着纪检工作的深入发展,纪检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存在大量重复性、机械化的文书工作,占用了纪检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亟需将其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更好地投入到监督执纪问责等核心工作中。

尽管已经制定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并明确了整改时限和责任部门,但由于缺少提醒和销号机制,对于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需要纪检干部主动开展,一旦疏忽可能导致整改不彻底、不及时。对于未能完成整改落实的情况,也缺乏相应的惩戒措施。

协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掌握不全

基层监督力量薄弱

纪检干部潜能未充分释放

问题整改与落实缺乏闭环管理

当前的廉洁教育主要以单向宣讲为主,缺乏双向交流和互动,未能广泛收集其他干部对廉洁宣教内容和形式的反馈,致使学习氛围不浓厚,教育效果有限。

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企业纪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是减负增效。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数据资源整合,提高监督效率,降低监督成本,为实现全面覆盖的科学、高效、公正监督提供可能。二是强化监督执纪。实时监控关键领域和环节,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预防违规行为,并通过智能分析和预警功能为监督执纪提供支持。三是优化成效评估。数字技术的智能算法能够更加精准地评估政治生态,为党委领导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四是打破壁垒,促进信息共享。数字技术有助于消除信息壁垒,推动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监督执纪的合力。五是增强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数字化可以提高纪检工作的透明度,使群众更好地了解和信任纪检工作,从而提升群众的参与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建设目标。以信息数据为核心,利用数据的聚合和增值,推进企业“三不腐”能力的提升。一是提升监督治理能力。以数字技术驱动优化腐败治理的业务流程,提升腐败案件查办能力等专业性监督能力,包括数字监督检查能力、数字审查调查能力、数字辅助决策能力等。二是提升主体协同能力。以数字技术驱动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一体发力,实现良性互动。三是提升员工参与能力。以数字技术驱动员工参与监督的信息获取、渠道打造,夯实监督治理的群众基础。
(二)建设原则。一是明规范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明确重点监管的风险点,完善业务流程图,固化所有业务流程和重点环节。编制纪检监督工作指引,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作风建设(公务接待、差旅费、会议培训费、公务用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采购外包、选人用人等方面细化和明确监督标准,确保透明性和一致性。是制度贯穿。利用数据比对消除制度间的重复和矛盾,及时更新制度内容,减少信息滞后带来的风险,确保各项制度及时修订完善。三是促进协同。在推进纪检监督的同时,适时加入党建、人事、财务、风险、业务等监督手段,打通因为数据共享不足造成的监督堵点和难点,实现各环节共商共建共享。

廉洁教育方式单一

纪检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数字化纪检平台建设构想

大数据处理能力不足

数字化纪检

数字化纪检

是制度贯穿。利用数据比对消除制度间的重复和矛盾,及时更新制度内容,减少信息滞后带来的风险,确保各项制度及时修订完善。三是促进协同。在推进纪检监督的同时,适时加入党建、人事、财务、风险、业务等监督手段,打通因为数据共享不足造成的监督堵点和难点,实现各环节共商共建共享。
      (三)模块设计。包括政治监督、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廉洁教育等模块,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一是政治监督模块。将政治监督的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内容数据化,将落实和处置过程流程化。对接领导班子和一把手落实“两个责任”清单,全程跟踪三重一大等重点领域事项开展进度,实时更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等任务情况。二是专项监督模块。围绕上级党委和本企业的重点工作,紧盯完成时限和责任部门,全面跟踪重点工作完成进度,督促重点工作有序开展。强化分析、筛查、研判,系统分析数据背后的履责逻辑和行权规律,构建数据比对模型,不断提升问题纠治主动性、精准性。三是日常监督。根据纪检监督工作指引,列出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根据日常监督内容开展线上监督,列出监督时间、监督内容、发现的问题、整改建议以及整改成效。四是基层小微权力监督,支持监督服务精细化,针对小微权力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点,构建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五是廉洁教育模块。第一,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场景化展示企业廉洁教育计划、开展情况,适时通报违纪违法案例,分享清廉故事、宣传清廉家风。第二,搭建廉洁教育线上互动平台,党员干部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进行反馈,通过互动、互促,提升党员干部对廉政教育信息接收的效率。第三,是推动网络舆情监测实时性、智能化分析、可视化呈现。第四,构建投诉举报通道,加强问题线索流转轨迹的智能化应用,提升投诉办理质效。

间、监督内容、发现的问题、整改建议以及整改成效。四是基层小微权力监督,支持监督服务精细化,针对小微权力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点,构建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五是廉洁教育模块。第一,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场景化展示企业廉洁教育计划、开展情况,适时通报违纪违法案例,分享清廉故事、宣传清廉家风。第二,搭建廉洁教育线上互动平台,党员干部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进行反馈,通过互动、互促,提升党员干部对廉政教育信息接收的效率。第三,是推动网络舆情监测实时性、智能化分析、可视化呈现。第四,构建投诉举报通道,加强问题线索流转轨迹的智能化应用,提升投诉办理质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四)数据能力。包括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更新能力、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和后续预警处置能力。一是数据采集能力。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协调管理制度机制,明确数据采集的标准、分类规则和采集规范。二是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更多被忽略的细节和信息碎片并进行自动整合,从而降低监督主体分析、甄别信息的时间和管理成本。三是数据更新能力。根据发现问题的整改进度,随时发出提醒指令,开启全天候监督“雷达”,实现数据动态实时追踪,在整改任务完成进度达到100%时,对该项问题进行销号处理。四是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要确保数据安全可信、严格授权、有效监管,强化个人隐私保护。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安全动态评估检查。对数字空间的违法行为或安全隐患实施精准及时的规范、问责和惩戒。五是后续预警处置能力。要构建“预警自动生成→在线分办处置→个案整改反馈→开展专项治理→推动建章立制”的大数据治理管控机制,推进预警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巩固拓展大数据监督成果。用建模的思维不断丰富监督预警规则,使规则越来越精细,将制度的笼子在执行中越扎越牢。

析,挖掘更多被忽略的细节和信息碎片并进行自动整合,从而降低监督主体分析、甄别信息的时间和管理成本。三是数据更新能力。根据发现问题的整改进度,随时发出提醒指令,开启全天候监督“雷达”,实现数据动态实时追踪,在整改任务完成进度达到100%时,对该项问题进行销号处理。四是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要确保数据安全可信、严格授权、有效监管,强化个人隐私保护。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安全动态评估检查。对数字空间的违法行为或安全隐患实施精准及时的规范、问责和惩戒。五是后续预警处置能力。要构建“预警自动生成→在线分办处置→个案整改反馈→开展专项治理→推动建章立制”的大数据治理管控机制,推进预警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巩固拓展大数据监督成果。用建模的思维不断丰富监督预警规则,使规则越来越精细,将制度的笼子在执行中越扎越牢。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将在纪检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深化应用,将不断提高发现、预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智能辅助办案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纪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实现从被动监督到主动监督、事后监督到事前监督、粗放监督到精准监督的转变。
数字化技术的引入是纪检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企业应抓住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不断提高内部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夯实企业治理的基石,为打造清廉、透明的企业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数字化纪检前景展望

数字化纪检

数字化纪检

AIGC的合规挑战与应对建议

风险管理部/付有为

数据作为21世纪的宝贵资源,其战略价值日益显著。为了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以及规范数据使用,中国已经相继颁布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随着AIGC的快速发展,其对数据安全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以ChatGPT为例,用户在提出问题后,信息首先被传输至美国的OpenAI公司,然后ChatGPT生成答案。用户在提问或输入指令的过程中,可能会无意中泄露个人敏感信息,例如姓名、身份、账户、身体状况等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可能会被ChatGPT当成训练数据,并在生产答案时泄露此类信息。
此外,在AIGC工具生成内容时,数据的跨境流动亦存在法律风险。例如,

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是指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大型预训练模型等人工智能的技术方法,通过已有数据的学习和识别,以适当的泛化能力生成相关内容的技术。2022年,美国Open AI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后,引发了社会对AIGC的广泛关注。随后,国内互联网厂商也相继跟进,推出了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AIGC技术的发展为多个领域带来了创新和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它可能引发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以确保其发展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

使用AIGC潜在的合规风险

数据搜集风险

AIGC的合规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外,在AIGC工具生成内容时,数据的跨境流动亦存在法律风险。例如,用户在使用ChatGPT时,在输入端口提出问题后,用户与其对话的数据将会被存储在OpenAl或使用的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在人机交互问答的过程中,中国境内用户分享的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等数据则存在跨境流出的风险。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办法》,均对个人信息出境提出了合规要求。

AIGC的生成依赖于大量的文本数据,通过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来优化输出内容。然而,AIGC的生成过程和结果都可能涉及著作权侵权。一方面,AIGC在生成内容时可能会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过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来优化输出内容。然而,AIGC的生成过程和结果都可能涉及著作权侵权。一方面,AIGC在生成内容时可能会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根据现行著作权法,使用受保护作品需要获得权利人的许可并支付使用费。AIGC的使用可能无法适用法定许可或合理使用条款,因此可能面临侵权风险。例如,全球知名图片提供商华盖创意(Getty Images)曾起诉热门人工智能绘画工具Stable Diffusion的开发者,指控其未经许可使用从其网站上下载了数百万张图片,侵犯了该公司的知识产权。
另一方面,如果AIGC生成的内容与原始作品过于相似,可能会误导公众混淆作品来源,从而构成侵权。例如,2024年广州互联网法院就判决生效了国内AIGC侵权第一案,某AI公司经营的网站提供AI绘画服务,用户在网站上输入指令“生成奥特曼融合美少女战士”后,该网站即刻生成了奥特曼身体拼接美少女战士长发形象的图片。该AI公司被上海某公司诉诸法庭,最后法院认定该AI公司构成侵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均属于商业秘密。

著作权侵权风险

侵害商业秘密的风险

AIGC的合规挑战

商业信息,均属于商业秘密。一般而言,公开的数据因其不符合“不为公众所知悉”的要件,较难被认定为商业秘密。但职工在使用AIGC的过程中,可能会上传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敏感信息,若此类数据被当成AIGC的训练数据,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为了让AI得到更好地训练,需要不断地对AI进行数据“投喂”。为了减少“投喂”成本,企业可能会通过爬虫等技术手段抓取训练数据。这种“爬虫”行为,极有可能被认定为“搭便车”,构成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典型案例“微信公众号爬虫不正当竞争案”中,原告腾讯公司在官网平台设置了Robots协议,禁止任何第三方通过爬虫技术爬取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内容及数据。但被告利用爬虫技术,绕开了“微信登录限制”和“IP访问限制”,爬取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并通过网站对外提供公众号搜索、导航和排行等数据服务,法院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了微信公众号部分数据内容服务的实质性替代,构成不正当竞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必须严格遵循《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对数据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自2023年1月10日起生效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方提出了具体规定。在个人数据的使用、搜集方面,企业在使用个人信息作为训练数据时,应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规。若涉及人脸、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的编辑功能,必须明确告知用户并获取其明确同意。另外,企业还应当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定期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针对数据处理的透明性、获得用户单独同意、数据处理的目的等监管重点事项开展合规自查和整改。
      在数据跨境传输方面,企业应遵循《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公告》《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规范V2.0》以及《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等相关规定。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数据出境风险自评估,确保获得必要的授权或许可,并建立数据出境保障措施和数据接收方管理措施。此外,应定期对数据出境情况进行评估,以符合国际数据安全标准。

触发不正当竞争的风险

遵守数据保护法规

关于AIGC的合规建议

AIGC的合规挑战

应定期对数据出境情况进行评估,以符合国际数据安全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数据训练阶段
在AIGC的数据训练阶段,为了尽可能确保训练数据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建议企业优先使用已进入公共领域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和数据,包括非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已过了保护期的作品、作者声明永久放弃版权的作品等。其次,可以使用开源模型、开源代码、开源数据集以及“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下的作品,并遵守许可协议条款。
如果训练的数据涉及个人信息、商业数据等需权利主体授权的数据,则应当获得此类主体的授权同意。不过,由于AIGC在训练阶段需要的数据是海量的,逐一获得所有权利主体的授权并不现实,从第三方数据供应商购买训练数据成为了很多企业的解决方案。但在采购过程中,企业应当注意,要通过协议等方式要求供应商对训练数据的知识产权做无瑕疵或者不侵权保证,并要求该供应商确保授权权利的完整、合法。
最后,在使用爬虫等技术手段获取训练数据时,企业应当重点评估爬虫行为的合规性(是否遵循Robots协议、是否获得平台授权),以及抓取数据行为是否破坏了网站的技术防护措施等。例如:避免采用破解密码,伪造设备IP绕过服务器身份校验,IP代理等技术手段以绕过或破解网站采取的保护数据的技术措施,同时,要控制爬取的频率、流量等,不得因爬取数据导致被爬网站无法正常响应,甚至瘫痪。

最后,在使用爬虫等技术手段获取训练数据时,企业应当重点评估爬虫行为的合规性(是否遵循Robots协议、是否获得平台授权),以及抓取数据行为是否破坏了网站的技术防护措施等。例如:避免采用破解密码,伪造设备IP绕过服务器身份校验,IP代理等技术手段以绕过或破解网站采取的保护数据的技术措施,同时,要控制爬取的频率、流量等,不得因爬取数据导致被爬网站无法正常响应,甚至瘫痪。
(2)内容生产阶段
针对AIGC企业的内容生成阶段的著作权合规建议:第一,建立后台敏感词库,将可能导致高侵权风险的提示词列入词库,并据此采取技术措施对用户输入的高风险内容进行识别、审核以及屏蔽。第二,利用图像相似度检测技术等技术手段对生成的内容进行识别、比对、过滤以及重新生成。第三,在服务协议、用户协议等有关文件中增加针对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约定、侵权责任承担、使用限制等条款。最后,建立内容侵权投诉反馈渠道,对于确定的侵权内容及时采取断开链接、删除等措施。

产权做无瑕疵或者不侵权保证,并要求该供应商确保授权权利的完整、合法。

加强训练和内容生产阶段的版权管理

限制训练数据的上传与使用

AIGC的合规挑战

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AIGC)技术的训练阶段,企业应采取严格措施,限制训练数据的上传和使用,以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性。训练数据的主要用途是支持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工作。因此,建议企业制定明确的内部政策和员工保密协议,明确规定训练数据只能用于内部研发目的,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
此外,为了避免潜在的侵权风险,企业应避免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将训练数据授权给第三方或公开发布。如果企业确实需要将训练数据用于外部合作或公开发布,应事先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总之,企业在AIGC技术的训练数据管理中,应始终坚持谨慎和合规的原则,通过制定合理的数据使用政策和保密协议,严格控制训练数据的上传和使用,以降低侵权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AIGC正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技术的双刃剑特性要求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对潜在的合规风险保持警惕。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责任确保其在AIGC领域的活动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能维护用户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结语

AIGC的合规挑战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网址:http://www.cndatacom.com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华景路1号南方通信大厦4楼

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

ChinaDataCom Corporation Limited

数通未来

领先的场景数字应用提供者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