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南
风
主办: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里程影像传播工作室
目录
catalog
- 影视传媒学院里程工作室简介
- 影视传媒学院里程工作室近期动态
- 影视传媒学院里程工作室成果展示
/ 03
里程影像工作室简介
“里程影像传播工作室”是武昌理工学院赵作斌校长亲自批示、批准成立的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博士工作室,由影视传媒学院教授、高级记者刘立成博士亲自指导,旨在开展影视工作的“政产学研”融合创新,其重点是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研究、拍摄、制作精美的纪录片或专题片。
本工作室工作重点为“3+1”,即对非遗传人、红色军人、文化名人这三种人物以及有故事的普通人进行采访拍摄,有计划地推出纪录片、专题片参与国内外各类影视作品大赛,在实践中提升老师同学的影视传播技能。同时,工作室还开展影视传播理论研究,并面向社会开展影视作品服务。
目前,工作室已有武汉大学影视文学博士后熊文醉雄、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王春亮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影视传播学硕士邱景等老师加盟,广播电视编导、播音等专业学生积极响应加入。 从2018年2月起,工作室已陆续开展《吴克喜和他的56个女儿》、《夏阳的花灯人生》、《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等文稿采写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开始相关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工作室还积极争取湖北省档案局支持,提出了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与乡村家庭档案等视频拍摄等建议工作方案。
工作室还请著名慈善书法家吴克喜题字,拟创办电子期刊《梅南风》,不定期反映工作室工作动向。
时光流逝,影像长存
/ 05
- 一、《吴克喜和他的五十六个女儿》素材采访(一)
- 采访日期:2018.2.9,2018.2.10
- 采访地点:咸宁
- 采访对象:吴克喜和他的三个女儿
- 采访者:刘立成 赵成龙
影视传媒学院
里程影像工作室近期动态
- 二、《吴克喜和他的五十六个女儿》素材采访 (二)
- 采访日期:2018.2.10
- 采访地点:汉口
- 采访对象:吴克喜的女儿阿布
- 采访者:刘立成
- 三、《吴克喜和他的五十六个女儿》素材采访 (三)
- 采访日期:2018.2.11
- 采访地点:汉口
- 采访对象:吴克喜
- 采访者:刘立成
/ 07
刘立成博士带领学生采访吴克喜
- 五、《夏阳的花灯人生》素材采访(一)
- 采访日期:2018.9.22周六
- 采访时段:上午九点半到中午十二点半
- 备访工具:采访本、黑色签字笔、手机(相机)、录音笔
- 采访对象:夏阳
- 采访地点:汉阳
- 采访者:刘立成 张蓓蕾
- 六、《夏阳的花灯人生》素材采访(二)
- 采访日期:2018.9.23周日下午
- 采访时段:一点到三点五十
- 采访对象:夏阳
- 采访地点:汉阳夏阳家中
- 采访者:张蓓蕾 沈子莘
- 四、《吴克喜和他的五十六个女儿》素材采访(四)
- 采访日期:2018.2.12
- 采访地点:黄陂
- 采访对象:吴克喜的女儿唐心萍
- 采访者:刘立成
- 九、《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素材采访
- 采访日期:2018.10.5周五
- 采访时段:上午10点到11点
- 采访地点:湖北省气象局
- 采访对象:退休干部刘凤高
- 采访者:刘立成 康靖
- 七、《夏阳的花灯人生》素材采访(三)
- 采访日期:2018.9.26 周三
- 采访时段:晚7点到10点
- 采访地点:汉阳 采访对象:夏阳
- 采访者: 刘立成 张蓓蕾
- 八、《夏阳的花灯人生》素材采访(四)
- 采访日期:2018.9.27周四
- 采访时段:晚7点到10点
- 采访地点:汉阳
- 采访者:张蓓蕾
/ 11
/ 13
成果·展示
cheng guo zhan shi
大爱人生:吴克喜和他的56个女儿
汉水奔流不息,汉正街上南来北往的生意人也川流不息。在闹市中,我们与一个老者相遇。一对长寿眉,炯炯有神的眼睛,红润的面颊,腰杆笔直,腿脚灵活,亮红的针织衫,一件粉色的衬衣,领带打得格外平整。
老人叫吴克喜,今年78岁了,租住在这闹市中。家中没有沙发,没有电视柜,但见一张长长的书画桌,摆满了笔墨纸砚,三米画案上,还散放着他创作的各种书法条幅。他是湖北省书画家协会理事、武汉茶叶协会秘书长,早年事业受挫,生活艰难,因为各种原因,吴克喜夫妻俩一直没生养孩子。从2013年以来,吴老经高人指点开始拍卖自己的书法作品,拍卖所得全部捐给公益事业,累计捐善款30多万元,也因此吸引来了同样热爱公益事业的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56个干女儿。
中国
2018
她们有着不同的姓氏和不同的职业,但是做公益、捐善款的目标却一致,56个女儿组成了一个“女儿荟”。女儿们亲切的喊他“吴爸”,吴爸希望所有的女儿都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合作双赢、从善行好、群策群力、越走越远!共同维护“女儿荟”的公众形象,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大爱人生:吴克喜和他的56个女儿
同时吴爸也用他的爱呵护着“女儿荟”的每一位成员。有一年年会时间定的有点远,吴爸担心大家年底都忙而且活动很多,会把年会给忘了,于是,每天早上都在“女儿荟”微信群里发红包,他说女儿们每天见见面就不会忘记回家吃年饭,可谓用心良苦!
吴克喜和老伴希望女儿们常回家看看
吴克喜和女儿们举行书法作品慈善拍卖活动
/ 15
吴克喜和女儿们在“女儿荟”第三届迎春会上合影
女儿荟”人才济济,女儿们策划各种活动来传播吴爸的大爱精神----助人为乐、向上向善、扶贫济弱、大爱人生!
/ 17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竟然是与花灯相伴的一生。自小玩花灯、长大了卖花灯,然后因为花灯而出名。现在70岁了,手也不能灵活伸缩,脚也不能灵活行走,却还记挂着花灯,让儿子女儿一起学花灯,教孩子们识花灯做花灯,奔走呼号要拯救的还是花灯。
夏阳的花灯人生
他,是全国“花灯大王”、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武汉著名花灯工艺大师第二代传人、国家高级景观设计师----夏阳。
夏阳1948年出生在汉口。父亲开着祖传的染坊,那是祖传的。父亲是个多面手,不仅是有名的染匠,也是有名的花灯师傅。好景不长。父亲因为后来工作不顺,加上失业的打击,变的越来越残酷。父亲发疯似地训练夏阳,让他苦练花灯技艺。
/ 19
第三代传人夏勇制作花灯
如今,69岁的夏阳已退居二线,42岁的儿子夏勇挑起了大梁。可喜的是,夏勇的两个14岁的儿子夏宇奇、 夏宇豪已经对工艺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花灯技艺传承有望。
初秋时分,我们来到夏阳的住所,阳光射入客厅,他纤瘦的身躯,赤着脚踩在木质地板上,微笑着迎面向我们走来,和善亲切,穿着十分休闲禅意。
“花灯是有灵气的。功夫到,才能出传神之作。” “在我十分有限的生命时间,我还是要多传承一些,算是对社会的一个回报。我想表达的是,自己真正在这世上来了一场,做点儿事,留下痕迹,为子孙万代造福,让他们知道夏老师这个人没有白活。就是这样,很简单。”他这样说道。
/ 21
第四代传人夏宇奇、夏宇豪学做花灯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说起放在我们面前的这张老照片,82岁的刘凤高老人十分激动。
/ 23
杜曾氏(1884-1927)
刘凤高一家在整理杜元彬遗物时,发现原来老宅中的大多数遗物已经丢失。刘凤高抬头一砍,发现墙面上挂着两幅照片。一张是杜元彬的母亲,刘凤高见过,也还认得。但是另外一张是谁呢?刘凤高恍惚记得杜元彬说起过的,应该是杜元彬的奶奶杜曾氏。 杜曾氏究竟是怎样的来历呢?
原来,杜曾氏是曾国潢的长子曾启泰(曾纪梁)的女儿。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曾国藩于1857年去世之后,曾国潢全面主持家务。为使在军中的兄弟无后顾之忧,他在督课子侄、谨守半耕半读的家风方面尽力按照兄长的嘱咐去做。因此,曾国藩在1860年2月的家书中动情地指出:“余敬澄弟八杯酒,曰‘劳苦最多,好心好报’。”越到晚年,曾国潢对兄长的教诲之言理解越深,在治家方面的成效也就越大。
曾氏后裔之所以大都成为有用的人才,尤其是曾纪泽等兄弟辈能够做出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与曾国潢对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给予的多方关照、耐心督教是有极大关系的。所以曾国藩、曾国荃将咸丰、同治两朝皇帝赏赐的清朝貂皮朝服送于曾国潢是合情合理的,而杜曾氏作为曾国潢的孙女,曾国藩、曾国荃的侄孙女,出嫁时曾氏家族给出的陪嫁丰厚,其中就包括两件清朝貂皮朝服。
杜汉生是杜贵漢与杜曾氏的儿子,杜曾氏在杜汉生出生时便特地请人为他打制一枚背面镶有玛瑙、正面镶刻“杜氏家传”的铜牌,就表明杜曾氏希望杜汉生能传承杜氏家族的房屋和一切财产,而作为杜汉生的儿子的杜元彬也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商铺、房屋以及两件清朝貂皮朝服。
/////////////////////////////////////////////////////////////
皇帝赏赐的貂皮朝服
/ 25
不·忘·初·心
(本杂志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责任编辑:邱景
工作邮箱:lichengyingxiang@126.com
里程影像工作室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