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第五期_副本

厦门大学
台港澳研究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2023年11月-2024年1月 第6期 总第6期】

2024

01

总 第六期

目录

01/时事热点......................05                  

03/教育快讯......................25

06/中心动态......................45

02/青年观察......................17

04/学者观点......................31

05/学术成果......................39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简介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2 年 10 月,是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为依托,整合校内外优质港澳台研究资源,注重从多学科视角综合考察港澳台区域发展问题,着眼于从国家统一层面探索新时代 “一国两制”伟大理论和实践的新型高端智库。
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地缘优势,聚焦港澳台地区政治、经贸、教育、 青年、社会、文化、法律等领域研究,在强化港台关系、澳台关系、港澳台发展 比较研究的同时,深入探索“一国两制”港澳实践与“两制”台湾方案的关联性, 为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动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现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鹏教授。中心主任为张宝蓉教授,副主任为王贞威副教授。中心下设港澳台政情研究、港澳台社会经济研究、港澳台教育与学生学情研究、 两岸青年研究、港澳台作家研究、两岸婚姻与家庭研究等多个研究团队,共有专家 50 人左右。

01

时事热点

台湾“蓝白合”政党协商
“AIT”主席重申美不挺“台独”
ECFA专题:两岸政经新博弈
香港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
CEPA签署20周年 两地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台湾全民查假会社28日携手中华传播管理学会,举办“真假民调大混‘谣’”论坛活动,聚集各界学者专家于2024年大选前,以选举期间出炉的各类民调进行解读与探讨。TVBS民调中心总监王业鼎表示,问卷在用字遣词上的设计,甚至顺序上,都会影响到民调的结果。学者庄伯仲认为,通讯方式跟政党支持者有很大关联,因此各阵营会有各自拥护的方式。学者郑自隆则认为,民主初选不适合跨政党间的提名评比,反而会变成动员比赛。学者们期待非民调专业的社会大众与阅听人,都能具备解读民调的素养,减少“不实民调讯”传播的影响。

台湾“蓝白合”政党协商

国民党和民众党举行政党协商会议

距离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大选不到三个月,有关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与民众党柯文哲,是否会合作竞选正副领导人,也就是“蓝白合”议题,持续成为当下台湾政坛最大热点之一。
10月30日,“蓝白”双方首次展开政党协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与柯文哲会面,会后发表“四点声明”,强调两党同意在2024大选共同努力,立委席次要最大化;此外,共同进行台湾第三波民主改革,避免一党独大、赢者全拿的民主独裁。但仍未确认是否合作竞选领导人。
11月1日,台北传出双方再次会面,据台媒报道双方仍旧未决定是否正式合作,但柯文哲有提及,冀盼国民党提出两党都同意的民调与合作办法之后,再约下次会面。

◎BBC  11月2日

时事热点

解读“蓝白合”民调

◎雅虎新闻 10月29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仍相信蓝白合有可能 侯友宜喊话柯文哲

在野整合濒临破局,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民众党参选人柯文哲对领导人选产出方式各持己见,柯文哲从10月14日、23日会谈都坚持全民调,到现在进入政党协商,柯主席仍坚持自己的方法,但蓝营不断提出办法,不想放弃任何蓝白合作的可能。侯友宜表示,仍然相信双方有合作可能,也衷心地邀请柯主席,一同放下自己,共同完成政党轮替,一起成就人民的期待。

◎中时新闻网  11月2日

《美丽岛电子报》最新大选民调,结果显示在9月时,侯柯配支持度为41.8%,输赖萧配的43.4%,而柯侯配则为43.2%,赢赖萧配的41.5%;然而在10月的民调中,侯柯配支持度为46.1%,赖萧配为36.8%,柯侯配为47.4 %,赖萧配为35.3%,不管侯柯配或侯柯配,几乎都赢赖萧配10个百分点以上。

◎中天新闻网 10月27日

台湾民意基金会周四10月19日公布民调显示,52.3%民众赞成“蓝白合“做法,其中国民党和民众党支持者,更分别有81%和67%赞成。有学者分析指,国民党人士支持”蓝白合“,反映出蓝营对自己候选人毫无信心,必须借助外力才有机会反败为胜。

◎自由亚洲电台 10月19日

国台办四字定性蔡英文“双十”讲话

◎ 上观新闻 10月12日

1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双十”讲话中称,和平是两岸的唯一选项,愿意与大陆发展双方可接受的互动基础发展和平共存之道。在11日的国台办发布会上,发言人陈斌华对此给出了4个字的定性:两面手法。
民进党执政以来的所作所为,台湾民众看得最真、感受最深,不是靠蔡英文说几句“漂亮话”就能改变的。陈斌华指出,2016年上台以来,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顽固遂行“台独”分裂、“倚外谋独”,肆意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严重损害广大台湾同胞切身利益,把台湾带向兵凶战危的危险境地。
在近8年的“绿色独裁”中,民进党只顾一党私利,无视人民福祉,破坏两岸既有政治共识,陷两岸关系于危局,严重背离岛内主流民意。陈斌华表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是岛内主流民意。“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协商的共同政治基础。
对于蔡英文的伪善言论,陈斌华一针见血地指出,民进党当局一边空谈和平、互动对话,一边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他强调,这种两面手法骗不了世人,搞“和平分裂”更是痴心妄想。

“AIT”主席第三度窜访台湾

台外事部门15日晚发布新闻稿,罗森柏格偕美国国务院亚太局资深顾问罗峻平(Michael Pignatello)于10月15日至19日“访台”,此行与蔡英文当局高层、各部门负责人及各界人士,就“台美关系”、区域安全、经贸投资等重要议题交换意见。这已经是罗森柏格今年第三度窜访台湾地区。
罗森柏格4月18日至23日首度以“AIT”主席身分窜访台湾,其间曾会见蔡英文及赖清德,拜会台当局各部门负责人,并出席台湾美国商会“谢年饭”活动。6月5日至10日再度窜访台湾,当时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侯友宜、赖清德、柯文哲先后碰面,被台媒视为是“面试2024参选人”。
香港《中评社》认为,罗森柏格此行除了再度了解“大选”进度与发展外,想必也是给民进党2024参选人赖清德划下红线,划下“维持现状”的框架,这也凸显美国对于赖清德不放心。就算赖清德一再强调会遵循蔡英文两岸路线,但美方对于曾提出“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仍有疑虑。

“AIT”主席重申美不挺“台独”

◎中评社 10月19日

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19日上午与媒体圆桌座谈,针对两岸关系,她致词时强调,美方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也不支持“台湾独立”。她说,美国支持两岸展开对话,并呼吁北京与台湾展开对话。
根据台媒报导,罗森柏格今日表示,美国将继续依循“一中政策”,致力维持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她说,一中政策是以《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六项保证为指引。在过去40多年来,这样的体制协助了维持台海的和平及稳定。罗森伯格说,美国清楚期待,未来两岸分歧以不受胁迫的和平方式解决,而解决方式要被台湾人民接受。

◎台海网 10月16日

时事热点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在野整合持续进行,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强调,对于蓝白协商他只有一句话,‘就是空!’赖强调,他的后续竞选活动,不会有任何影响。 赖清德昨受访时表示,从选举以来,社会大众应已看到,为了台湾前途,他负责任提出政策蓝图;另外,社会也看出蓝白的企图,之所以谈“合”,正因不管蓝或白,都非主流民意,更像是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
侯友宜表示,赖清德在两岸政策上让人民恐惧不安,因为完全不对话,造成兵凶战危,赖清德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也是大家口中说的“台独金孙”,被人家惜命命,疼惜到忘记了人民。

赖清德讽蓝白协商 侯友宜批忘记人民

◎ 联合报 11月1日

ECFA专题 

2010年6月在重庆签订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简称ECFA),今年四月传出可能生变的消息,不啻对台湾经济投下一颗震撼弹。今年四月份,商务部正式公告立案,对台提出贸易壁垒调查,清单涵盖农产品、五矿化工产品和纺织品等三大类,合计两千四百五十五项。日前商务部公布初步调查结果,认定台湾禁止大陆产品进口增为两千五百零九项,这项调查应在今年十二月十二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明年一月十二日。
让台湾产业界最担心的是,一旦大陆采取反制措施,像是比照中美贸易战一成到两成五的惩罚性关税,台湾企业出口到大陆,因关税制裁损失的金额将高达三百亿到五百亿之间,对于近来出口陷入困境,已经连十一黑的台湾外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尤其是从业人口众多,又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农业而言,更是不可承受之重。
根据统计,相关企业减免的关税高达九十六亿美元,相当于台币三千亿,一旦大陆拿ECFA当祭旗取消让利,相关企业将因成本增加失去外销竞争力,陷入经营困境岌岌可危。

◎ 中华日报 9月29日

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
过半民众不担心ECFA取消

台湾民意基金会9月26日公布民调,结果显示,3成7民众担心大陆取消惠台关税,但5成1民众表示不担心,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说明,中共若真的取消对台优惠关税,将会一定程度打击台湾相关产业发展,也会让台湾人民更加疏离大陆。

◎ 新新闻 9月26日

旺报社评:救经济两岸共同加入CPTPP

旺报发布社评指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在2010年签署了“架构协议”和附加的“早收清单”,其后签署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被“太阳花学运”冻结至今, 《两岸货品贸易协议》也无法咨商,形成了一个僵局。但蔡政府却坚持让原本是对台“让利”的“早收清单”持续生效,摆明要占中国大陆“便宜”,导致陆企在两岸关系恶化下忿忿不平。
今年以来,两岸经济都不理想,彼此需要的程度更高;特别是服务业,台湾需要大陆的市场规模,大陆需要台湾细腻的品质和创新思维。一个可行的途径,是两岸循WTO模式加入CPTPP。两岸因缺乏政治互信,相互排斥对方加入,造成该组织成员间的矛盾,因而冷处理两岸入会案。若能改变思维,支持对方加入,并愿意在该组织架构下,咨商符合该组织标准的“自由贸易协议”(FTA),危机就可以变成契机。下任所有政党参选人,都应提出“两岸共同加入CPTPP路径图”,以纾解台湾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

◎ 中时新闻网 9月7日

赖清德赞太阳花挡下服贸  侯友宜:说一套做一套

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21日为中和区“立委"参选人吴峥站台时称,吴峥为台湾挡下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否则大陆人到台湾开店,台湾人的成本根本无法竞争;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22日受访时说:“赖清德你唛卡差不多点,你真的有办法的话,ECFA把它断了吧,陆客不要来了,台湾就不要跟大陆来互动,就把ECFA断了,你还从ECFA得到更多的红利,依赖度那么高,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 自由时报 10月22日

惠台政策拟取消 台企业受挫

时事热点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时事热点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简称“香港贸发局”)合办的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简称“高峰论坛”)9月13日正式揭幕,一连两日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高峰论坛以“携手十载 共建共赢”为题,近6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参加。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开幕环节致辞时表示,香港是扩大中国内地与世界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贡献者,亦是受益者。他提到,今明两天有超过260个代表团和35家国企参与项目投资和商业评估,期待各国人士能借此机会更加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找到合作伙伴。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致辞时表示,相信此次论坛必将为香港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的活力。他强调,“一带一路”是香港必须把握住、能够把握住的重要变局、重要机遇,香港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努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关键节点。
论坛首日共签署16份合作备忘录和协议,涉及来自新西兰、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泰国及哈萨克斯坦的官方机构和企业。在开幕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以视频形式发表开幕主旨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苟坪等出席论坛。

香港区议会选举提名期结束

◎环球网 11月1日

10月30日下午,香港区议会选举提名期结束。据香港“01”网报道,选举事务处一共接获400份提名表,其中171人参加地方选区直选,228人参加地区委员会界别选举。这是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第一次区议会选举,今年7月,香港立法会通过了《2023年区议会(修订)条例》,区议会重回非政权性咨询组织的定位。

◎南方网 9月13日

公开信息显示,区议会选举将于今年12月10日举行。在新选制下,新一届区议会共有470个席位,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地方选区、地区委员会界别、委任及当然议员。根据目前提名情况,参加地方选区直选的171人将竞逐88个议席,而参加地区委员会界别选举的228人将竞逐176个议席。
多家媒体关注到,此次区议会选举引入提名制度和资格审查制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31日报道称,香港最大的非建制党派民主党派出的6名参选人均未获得足够提名,无法参选。香港另一民主派政党民协社区主任郭伟诚说,他没有得到任何提名人的支持。而在被认为属于建制派的党派中,民建联派出最多参选人,共122人参选。
对于有非建制人士未能提名参选的情况,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0月31日表示,此次选举的规则是公开公平。对不同背景和政党,规则都是一样,若有人未能成功取得提名,应该优化自己。李家超同时表示,这次在地方直选和地区委员会界别选举都有激烈竞争,候选人包括长年从事地区服务人士、有志服务地区的年轻人、少数族裔等不同人士,但肯定没有利用区议会席位意图危害国家安全的“反中”乱港分子,也没有纯粹透过挑动政治矛盾以“捞取油水”的自私自利之徒。这反映出新制度有从中选优的作用。

香港持续推动大湾区创科发展

◎新华社 9月27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27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香港继续排名前列,保持全球创新优势。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就此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潜力无限,特区政府会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积极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推动大湾区创新科技发展,为大湾区和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根据今年的创新指数,在全球前100个集群当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蝉联全球第二位。香港在全球132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7位,保持在亚洲第5位。

时事热点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CEPA签署20周年 两地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今年是《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EPA)签署20周年。2003年10月17日,在国家的支持下,内地与澳门签署CEPA,并于2004年1月起实施,为内地与澳门的经贸发展揭开新的一页。
为庆祝CEPA签署20周年这个重要的里程碑,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展开一系列的宣传,包括举办“CEPA签署20周年” 图片展、制作主题宣传短片以及简易图文包等,与社会各界共同回顾CEPA二十年来的发展和成果,展望CEPA未来为业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
CEPA签署以来,内地与澳门不断扩大开放合作内容,双方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及经济技术合作四大领域上不断提升开放水平,为各行各业创造前所未有的商机,促进内地和澳门之间的人员、货物及资金的联动流通,深化两地投资及经济贸易合作与交流,为澳门企业及专业人士到内地发展创设机遇。
未来内地与澳门将持续丰富CEPA协议内容,不断扩大和新增开放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加强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的合作,为澳门参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更有利条件,更好地助力业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网 10月16日

2023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在澳门举行

2023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19日在澳门举行,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出席会议。
今年会议以“深化粤澳高水平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双方总结,过去一年,粤澳两地高层互访更频密,各领域交流更深入,合作关系更密切,进一步丰富粤澳合作的内涵和意义。未来,粤澳将进一步务实深化两地各领域合作,深入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凝心聚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 人民网 9月21日

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新景象

自今年2月全面恢复通关以来,港澳与内地“双向奔赴”日趋热络。中秋国庆假期里,“北上南下”人群交织,人流、资金流、物流等数据再创新高,叠加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加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正展现加速融合新景象。双节期间,深港之间的各个口岸,北上的香港市民和南下的内地旅客“擦肩而过”,口岸出入境客流屡创新高,“双向奔赴”带动大湾区新一波探亲、旅游、购物热。
创新层面,10月10日,深圳市2023年第四季度新开工项目启动,新开工项目共271个,其中产业领域项目49个,重点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协同创新区一期项目。这是今年继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40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河套深圳园区、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开园等之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的又一次“提速”。
而在支持创业方面,广东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优先向港澳青年开放,目前已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过4400个。此外,还在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创业补贴补助、参保等各方面给予港澳青年帮助。

◎ 新华网 10月13日

02

青年观察

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培育爱国爱港青年
习近平向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致贺信
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落户南沙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公布《2024青年政策白皮书》
赖清德 、侯友宜抛青年政见

青年观察

香港菁英会21日举办第16届执委会暨学界菁英第7届理事会就职典礼。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典礼致辞时表示,希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培育青年人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拥有专业技能,积极终身学习的新一代。
李家超指出,香港菁英会多年来对推动青年发展贡献良多,而学界菁英亦汇聚了一群优秀的生力军,为青年发展工作注入新的动力。青年人是国家及香港的未来,特区政府重视青年发展工作,期望通过《青年发展蓝图》,为青年人搭建阶梯,让他们尽展所长。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刘光源说,香港菁英会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爱国爱港立场,致力于引领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已成为青年团体的一面旗帜。希望大家以爱国爱港老一辈为榜样,奋力打拼,为香港美好、为强国建设书写灿烂的青春诗篇。
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以及特区政府、香港社会各界代表共300余人出席活动。
香港菁英会成立于2007年,由香港各界青年企业家、专业人士、青年社团领袖等组成。菁英会秉持“汇聚青年精英、研究传播国情、关注社会热点、构建时政智库”的宗旨,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凝聚广大香港青年。

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培育爱国爱港青年

◎ 新华网 9月22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2

◎ 中国青年网 9月16日

 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在杭州开幕

9月15日,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在杭州举办开幕会暨主论坛。本届论坛以“同心合力迎亚运,携手共绘新蓝图”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500余位嘉宾和青年代表相聚一堂,共叙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共谋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习近平向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致贺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向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致贺信。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对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的关心关爱。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及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持续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就学、就业、创业、生活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多平台,让台湾青年乐意来、融得进、发展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广大台盟盟员和台湾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同心同行同向发力,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 新华网 9月15日

青年观察

9月22日,“青春同心 湾区共融”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周系列活动在穗启动,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简称“总部基地”)也正式落地南沙,并于当天揭幕。活动上,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青联共同发出《进一步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交往推动大湾区建设的倡议书》,多方联动构建起共同推动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交往的常态化合作机制。
《南沙方案》印发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人才、技术、资本,正如潮水般向广州南沙涌来。立足湾区、协同港澳,南沙正成为粤港澳青年筑梦湾区的首选地和湾区人民安居乐业“心归处”。
为落实《南沙方案》,围绕南沙建设以粤港澳青年共融共创为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区,在团中央和全国青联的指导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三级共青团及青联通力合作,整合全团资源为粤港澳三地青少年打造交流活动总部基地。
总部基地将构建“1+4+N”(1个国情教育前沿阵地、4个青少年发展交流阵地、N个特色品牌活动)工作体系,整合各类资源集中赋能,为粤港澳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
总部基地集合思想引领、交流交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粤港澳青少年在人文交流、科技创新、创业就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助力粤港澳青少年筑梦广州,圆梦湾区。其中,加强粤港澳青少年国情教育,是总部基地承载的重要任务。

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落户南沙

◎ 大洋网 9月22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2

◎ 央视新闻 10月10日

 由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香港国际人才高峰论坛”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共同探讨国际人才竞争和湾区人才联动等重要课题。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从2022年底开展一系列招揽外地人才措施。截至今年9月,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约1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10万宗获批。
本届论坛以“链接全球人才、共建高质湾区、服务国家发展”为主题,围绕“国际、国家和湾区人才”相关议题进行主论坛讨论。同时,主办方在香港会展中心多个场地设置分论坛,围绕IT、法律、科技等话题进行分论坛专项研讨,全方位、多角度探讨政、商、学和产业界关心的各项人才议题。

◎ 新华网 9月17日

“澳门千名青年学子走进深合区和大湾区计划”17日在澳门大学启动。
活动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与澳门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共同主办,旨在组织各年龄层澳门青年学生走进深合区和大湾区考察交流,帮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深合区和大湾区发展现状、规划及前景,促进澳门青少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人民网 9月28日

“青年就业博览会2023”9月27日在澳门开幕。今年活动主题为“多元人才 引领未来”,超过60间企业及机构参展,提供1700多个岗位,涵盖四大产业等多个不同行业领域。旨在通过博览会为青年与企业搭建平台,为青年寻找及探索职业发展机遇,也帮助企业物色合适人才。

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申请获批超过10万宗 

“澳门千名青年学子走进深合区和大湾区计划”启动 

“青年就业博览会2023”在澳门开幕 

青年观察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25日公布《2024青年政策白皮书》,邀请各团体一同向领导人候选人提出6大提问,包括18岁公民权、兵役延长、低薪长工时等议题,呼吁候选人参与11月15日举办的“领导人大选青年论坛”,积极回应青年提出的问题。
青民协《2024青年政策白皮书》透过咨询专家学者以及各领域青年撰写而成,并已将白皮书送至4位候选人阵营,各阵营也已派出代表收下。《2024青年政策白皮书》以3大主轴提出,包括韧性建设、社会环境进步、关注青年诉求,透过15个议题,分别提出不同的青年需求;记者会则邀请各团体一同向4位领导人候选人提出6大提问,分别为宪政、居住、国防、交通、劳动、以及心理6大面向。
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12日上午举行第二场希望工程政见发表会,聚焦“0到22岁投资未来世代”提出论述。他将0到22岁分作“0到6岁”、“6到18岁”、“18到22岁”三个阶段,提出公托、准公托及保母服务再加码,希望提高送拖率;教育方面加强反毒、反霸凌及性别平等教育;高中职全面免学费,并持续推动高中职均优化与社区化;研拟增设“身心适应假”,照顾儿少的身心健康;高等教育补贴私校学费,扩大高教“深耕计划”、成立百亿海外游学圆梦基金;完成“最低工资法”立法,改善青年就业起薪;以及推动“囤房税2.0”。
长年关注青年政策的学者林凯衡出席发表会,他指出,过往的青年政策可能是断裂的,无法支撑整个人的生命历程,很开心赖清德以跨部会思考提出规划;党内人士也分析,这是台湾政策蓝图擘划首度“打破政府部会的框架”,跳脱政府施政分类综合规划的政见,除了不只是单纯扶助弱势的社会福利,而是强调投资,另与对手政见相比,意在凸显执政高度。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公布《2024青年政策白皮书》

◎雅虎新闻 10月25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2

赖清德抛青年政见

◎雅虎新闻 9月12日

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10月22日出席“侯友宜青商之友后援会成立大会”,5大青年政策首度曝光,包括将青年发展署从台教育主管部门移至“台湾发展委员会”、召开青年会议、扩大“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参与机制、续推18岁公民权,以及连续两年提供初入职场青年每年50万意外险。
侯友宜出席活动时以两张看板罗列5大青年政策主张,并指出现在青年不管就学、就业、成家都遭遇与过往有不一样挑战,台湾目前面临少子化、老年化的问题,因此青年扮演很重要力量,青年崛起,台湾才能往前走,因此政府要为青年人铺出一条康庄大道,“让下一代比我们这一代更好。”
侯友宜总结,日前美国拜登政府宣布持续军事援助以色列、乌克兰与台湾,显见台湾被美国评估为最有可能发生军事战争的地区,面对台湾的处境安全一定要顾好,避战要备战,备战不能引战,期待在平等尊严友善之下促成两岸对话与交流。

◎ 雅虎新闻 10月22日

侯友宜组建青商后援会

台北市长蒋万安25日出席世界城市高峰会市长论坛,24日上午拜会首尔市长吴世勋,见证台北市府研考会与首尔市未来青年企划团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希望推动两市更多交流。
北市府转述,蒋万安在会面时提到首尔市正在推动的300万幸福企划、增加对青年创业8.8倍投资等措施,希望未来能推动韩国新创育成中心及新创团队与台北的新创基地交流互访、共享空间。

◎ “中央社” 9月25日

蒋万安拜会首尔市长 签署青年事务合作备忘录

03

教育快讯

 柯文哲出席教育论坛提政策方向 
台湾教师工会总联合会提四大诉求要求改善教育环境
香港教育局为教职人员安排五轮国安法测试
“2023粤港澳融合教育论坛”在港举行 
澳门教青局组织澳门教育界国庆访问团

教育快讯

台湾民众党参选人柯文哲16日柯出席“台湾教师工会总联合会”主办的“2024年领导人候选人教育论坛”,提到自己的教育政策方向,他主张义务教育往下延伸一年到幼儿园,也提出高中职准义务教育、让“高职重新复活”,并以私校发展处理小组,公开透明处理私校退场,而公教退抚基金拨补问题,他说政府不能失信于民,旧的尽量维持诺言,新的看怎么处理,该补的还是要补。
在少子化问题,柯文哲认为要分短、中、长期,未来“开放移民逃不掉”,他目前也推动“壮世代运动”,现在65岁退休,平均寿命若到80多岁,未来应该要“强壮地活到最后一天”,人口结构改变了,心态也要改变。

 柯文哲出席教育论坛提政策方向 

◎ 雅虎新闻 9月16日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3

值台湾教师节之际,台湾教师工会总联合会提出“落实法治,确保基金永续”、“停止口号,真正落实行政减量”、“配合少子女化,落实精致‘国教’”及“尊重教育专业,落实劳资协商”等4大诉求,呼吁各级政府一起努力,稳定教师士气、提升教育品质。理事长侯俊良指出,优质的学校教育是台湾持续进步的基础,而保障教师基本权益、改善教育环境,更是提升教育品质的关键。

◎中时新闻网 9月28日

香港本港学生人数续减 智库提9建议冀香港成教育枢纽

本港近年经历移民潮及出生率持续下滑等因素,令在学生人数持续减少。团结香港基金9月4日发表新一份政策倡议报告,提出9项建议,期望把香港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枢纽,提升全球学生到香港留学的诱因,并提升他们在港生活的质素,吸引及挽留人才。
基金会的9项建议,包括香港政府与教育部紧密合作,争取内地与香港高级文凭资历互认;提高教资会资助大学和自资院校的非本地收生上限;充分利用北部都会区强化商校合作;深化香港高等院校和大湾区分校之间的协作;为非本地学生来港就业或受训扩大签证许可;以至增加针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学生的奖学金等。

◎雅虎新闻 9月4日

台湾教师工会总联合会提四大诉求要求改善教育环境

2023玉山论坛11日在台北登场,“政务委员”邓振中在会中分享新南向政策7年来的累积成果。邓振中表示,新南向政策促成许多教育合作,邀请周边地区的学生在台湾攻读高等教育,并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工厂中获得实际经验;7年的合作使这些学生数从2016年的3.2万增长到2022年的近7万,其中超过1万名毕业生在2022年到2023年间在台湾找到了工作。

 2023玉山论坛在台北举行 

◎ “中央广播电台” 10月11日

为执行台教育主管部门“创新跨域未来大学计划”,台湾大学15日举行“未来大学计划办公室”揭牌典礼,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潘文忠出席典礼。计划办公室成立后,对内将发扬未来大学的精神,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大学”;对外将以论坛、工作坊等形式,向台湾各大专院校推广未来大学的理念,带动台湾高等教育界对未来人才培育的讨论。
潘文忠致词时表示,高等教育是培育未来人才的关键,期许台大能在过去推动未来大学计划的基础上,规划与试验具前瞻性的教育方案,不仅要接轨国际,更要发挥台湾的优势,培育世界级人才,也期待台大能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推广未来大学的理念与成果,与全台各大学合作,带动高教创新,让台大未来大学的计画,成为台湾未来大学的源头活水。

 台大未来大学计划办公室揭牌 

◎雅虎新闻 9月16日

香港教育局公布,2023至2024年将为教职人员安排五轮《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测试。第一轮测试于10月28日举行,对象是未持有学士学位而有意入职或转职担任中小学或幼稚园教师职位的人士。教育局提醒,教师在学位程度的测试取得及格成绩,日后将不需再应考同等或更低程度的《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测试。如果教师在非学位程度的测试取得及格成绩、而日后在取得学位资历后转职学位教席,则须应考学位程度的《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测试。

◎联合早报 9月7日

香港教育局为教职人员安排五轮国安法测试

应教育部邀请,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首次联同澳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界,组织2023澳门教育界国庆访问团于9月22至27日前往北京和承德进行交流访问。
访问团在人民大会堂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亲切接见。蔡达峰副委员长介绍了国家经济、科技、民生、教育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肯定了港澳同胞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贡献,并勉励港澳教育工作者坚守“一国两制”初心,做好爱国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陈杰于致辞时表示,教育部关注并全力支持港澳教师队伍的建设,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港澳特区政府加强港澳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港澳青少年健康成长。
访问团团长、教青局局长龚志明代表访问团及澳门教育界感谢国家对澳门教育一直以来的关心及支持,是次意义重大的爱国之旅,让成员了解内地教育事业及发展的最新情况。特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及国家安全意识,包括每年组织青年学生参观国家安全教育展,推出《历史》、《宪法教育》、《基本法》等教材,并在大中小学课程中渗透爱国爱澳教育。
在京期间,访问团访问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1中学、翠微小学及北京六一幼儿院,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腾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地点,以及在观礼台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龚志明局长还与访问团代表参加了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举办的“2023年度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结业式”,向参与训练营的澳门青年学生颁发学员证书。而在冀期间,访问团参访了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并与河北省教育厅会晤交流。
2023澳门教育界国庆访问团由教育行政部门代表、高等院校和非高等教育学校领导及代表、教育团体代表,以及卓越表现教师组成。

“2023粤港澳融合教育论坛”12日至13日在港举行,论坛以“和衷共济普惠融合──粤港澳特殊教育的新视野”为主题,超过500位粤港澳特殊教育领域的学者、专家、前线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参与。论坛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殊教育处处长黄伟、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璧亮、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小学及幼儿教育处处长蔡敏芝等担任主礼嘉宾。
据悉,当日论坛汇集广东省及港澳地区融合教育学者及专家,通过互动与交流,共同探讨融合教育基础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发展、教学革新等议题,促进粤港澳融合教育建设的互相了解,以及带动日后融合教育的合作。论坛活动包括主题讲座、专题分享和学校参观。

◎ 中国新闻网 10月12日

“2023粤港澳融合教育论坛”在港举行 

由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高校学生司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联合举办的“内地与澳门高等教育展”今起(20日)一连三日于教业中学礼堂举行。“内地与澳门高等教育展”代表团团长余彬表示,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内地与澳门教育交流合作,鼓励和支持澳门青少年来内地学习深造,内地已连续多年成为澳门学生赴澳门以外地区升学首选。
本年教育展规模盛大,共有121所内地与澳门高校参与,透过招生介绍和升学讲座,为参与者带来丰富而全面的升学资讯,学生可透过教育展了解内地与澳门两地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以更好规划未来升学安排。

◎ 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 10月20日

 内地与澳门高等教育展开幕 

澳门教青局组织澳门教育界国庆访问团

◎ 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 9月28日

教育快讯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3

04

学者观点

中心学者评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意见》
王贞威副教授:民进党“谋独” 严重侵害大陆惠台让利基础
张文生教授谈富士康企业被查相关问题
王英津教授:大陆和平统一政策的延续与推行阻力

中心学者评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意见》

刘国深教授:两岸融合新政具体、务实、可操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9月12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意见》表示,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深圳卫视 9月27日

张宝蓉教授:《意见》体现出三大亮点

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表示,《意见》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措施有力,体现出三大亮点:强调全域、强化落地、注重协调。《意见》也指明了福建省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三大融合发展方向:一是登陆台胞台企的在地融合。二是与台湾各行业领域的创新融合。三是厦门与金门、福州与马祖的示范融合。

◎中评社 9月14日

学者观点

04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刘国深教授就“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落地,透露怎样的顶层设计?”等议题接受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栏目采访。刘国深教授指出,《意见》具有很强的稳健性,颁布的时机也非常成熟。他提到,就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前,他刚刚参加了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在论坛上,不少岛内学者都高度肯定这份《意见》,认为说这份《意见》确实是端出了“牛肉”,非常具体与务实,回应了新时代台湾同胞在两岸工作、生活、学习、创业、就业过程中的合理期待和正当要求,展现出浓浓的同胞之情,而且可操作性也非常强。

张羽教授:《意见》提出优化闽台文化圈高质量发展

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张羽教授认为,《意见》明确提出了“深化闽台社会人文交流”,“鼓励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擘画出优化闽台文化圈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格局。张羽教授表示,以高效联动的机制加强文化建设,推动多层次的深度交流。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助推闽台文化高质量发展,厚植文化亲缘的沃土。用越来越多有质量的文化活动,涵养闽台人民、讲好闽台故事。未来,福建将担负起重要的文化使命,“人文闽台”建设也将迈入新阶段。

◎中评社 9月14日

刘国深教授:《意见》既要惠及台胞也要自我提升

◎深圳卫视 9月27日

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刘国深教授再度就《意见》的颁布实施,在《决胜制高点》栏目上与多位学者共同分析“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政策落地”议题。刘国深教授分析,大陆的各界,尤其是福建省的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因为《意见》所预期的成果其实不仅仅是惠台,也是提升自身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工程,这是造福两岸老百姓的。而且这项工作涉及到要处理协调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福建省内部、福建省跟各个国家部委之间的关系,所以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因为他们是这些惠台措施的直接受益者。

张文生教授: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上新台阶

◎中国新闻网 9月12日

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张文生教授指出,《意见》是在长期以来推动两岸交流交往、实施惠台政策、落实同等待遇、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基础上的总结。近年来,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快,在推动祖国统一、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方面信心越来越充分,投入的各方面条件保障越来越丰富。《意见》对于未来进一步推动闽台融合发展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也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增加了新动力,这是对台政策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拓性开创性的措施,说明祖国大陆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人民共享美好生活方面是尽心尽力、毫无保留的,是真正为两岸人民利益考虑的。

季烨教授:《意见》是深化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员季烨教授指出,《意见》是深化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彰显了我们为台湾同胞谋福祉的不变初心,集中展示了祖国大陆积极塑造台海和平的战略主动。季烨教授认为,依托福建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勾画了两岸深化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方法论和路线图,其内容涵盖经济社会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其目标导向于两岸和平与繁荣,是为台湾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局势促和平的积极举措,对于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进祖国完全统一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评社 10月12日

唐桦副教授:《意见》提炼出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的发展方向

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桦副教授从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视角发表看法。唐桦副教授认为,《意见》提炼出进一步深化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具体包括:一是扩大两岸青年交流群体的范围,从高校为主扩大到中小学的校际交流,多种方式扩大招收台湾学生规模。二是强调多元化合作,突破性地提出支持台湾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股份制和混合制办学。三是寻求多领域灵活开放,让台湾青年在福建可以有更开阔的职业选择方向和更深度的社会参与。四是更重视两岸青年间常态化交流机制的设立。五是用两岸青年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优化传播管道。

◎中评社 9月14日

谢银萍: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走广、走实、走深

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员谢银萍分析,《意见》表明了党中央持续加大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走广、走实、走深的明确立场、清晰思路和政策方向,我们要抓住要领,认真贯彻落实:一是把准融合发展的意涵维度。二是把准“融合发展”的核心价值。三是大胆破解融合发展的阻滞痛点。

◎中评社 9月14日

学者观点

04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王贞威副教授:深度解读闽台融合相关议题

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接受东方卫视采访表示,在两岸关系面临更复杂更严峻的局面之下,我们依然推出重磅促进融合发展措施,这充分表明我们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决心,也充分表明我们为台湾同胞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努力和善意。相关措施出台将极大的促进闽台之间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台胞到福建工作学习生活。通过福建全域融合发展示范建设带动更大范围的融合发展进程。

◎东方卫视 9月16日

王贞威副教授谈对台工作二十一条发布释放的重磅信号

9月13日,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应《北京日报》微博微信编辑部邀请,作客“知事会客厅”与长安街知事记者共同参与重磅话题“对台工作二十一条发布,释放哪些重磅信号?”微博连麦。在线访谈效引发广大网友关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吸引了超过20万网友点阅围观。

◎北京日报 9月13日

在本次微博连麦中,王贞威副教授就《意见》的内容为《北京日报》的读者观众划重点。谈及了对台工作体现出哪些关键步骤,《意见》的特点和重要性,就《意见》涉及的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促进福建全域融合发展、深化闽台社会人文交流、强化组织保障逐一进行答疑解惑。并对台胞在闽“落户”、闽台经贸深度融合、全域融合发展、金马居民在厦榕享受“同等待遇”、闽台社会人文交流、两岸智库合作等诸多领域进行深度解读。同时,对二十一条的历史意义及预期成果进行分析与展望。

王贞威副教授:“在野阵营”沟通整合还来得及吗

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在《明报》刊文解读台湾“大选”选情,他运用催票率展开深入分析。王贞威副教授指出,催票率指的是在某一次选举中相关政党或候选人取得选票的能力。该概念不是传统的得票率概念,即得票数除以有效投票数。他认为催票率更能有效反映政党影响力和动员能力;比较催票率的增减,更能反映政党影响力、动员力的历时性变化。王贞威副教授表示,从科学数据来看,即使蓝营有效整合,也是微弱优势获胜,郭台铭参选后只会令形势更复杂。
据悉,郭台铭8月28日召开记者会,宣布以独立身份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号称是要促进“在野力量”整合,最终目的是要“下架民进党”。

学者观点

◎ 明报 9月4日

王贞威副教授:民进党“谋独” 严重侵害大陆惠台让利基础

◎ 中时新闻网 10月10日

大陆商务部9日以'本案情况复杂'为由,宣布对台贸易壁垒调查延长3个月,至明年1月12日截止,恰是台湾大选前一天。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认为,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甚至搞「谋独」举动,使大陆惠台让利的基础受到严重侵害。
王贞威副教授分析,长期以来中国大陆把两岸经贸往来视为特殊的经济关系,都是中华民族经济体的一部分,所以并未严格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经济体平等互惠原则来处理两岸经贸关系,而是不断让利惠台。王贞威强调,如果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甚至搞「谋独」举动,那大陆惠台让利的基础就受到了严重侵害。他指出,大陆方面说的很清楚,两岸关系到了一个关键节点,面临两条道路和前景的选择,是选择和平与繁荣还是选择战争与衰退,台湾各界要清醒、要选择正确的道路。

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王英津教授在华夏经纬网刊文指出,未来几年大陆对台政策的走向,尤其是大陆是否会继续坚持和平统一政策的问题备受各界关注。近几年,美国和日本都认为,中国会在不久的将来解决台湾问题,但鉴于和平统一在短期内不具有可行性,于是他们猜测中国将会动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在对台湾使用武力问题上,他们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是否具备动用武力的能力或力量,二是中国使用这个力量的决心和意志如何,三是中国何时会动武。简言之,外界关注中国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能力、决心和时间。更有甚者,他们还预测了中国大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几个时间点,譬如2025、2027、2030年等。对于这些猜测,中国大陆无法回应,也无须回应。
王英津教授分析,台湾“推独”、美国“挺独”与大陆“反独”的斗争,以及大陆“促统”与台湾“拒统”、美国“阻统”的斗争,仍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大陆与美、台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矛盾。在此情势下,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一些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事变随时可能会到来。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的台海局势仍不容乐观。

王英津教授:大陆和平统一政策的延续与推行阻力

04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 华夏经纬网 10月11日

10月22日,《环球时报》独家报道了有关部门依法对富士康旗下企业进行税务稽查和用地情况调查的消息。该报道在台湾岛内引发广泛关注。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张文生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大陆对富士康采取系列动作在岛内引发高度关注属于理所应当。郭台铭参加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当前正处于重要时机。大陆对富士康的税务稽查和用地情况调查,之所以遭到岛内舆论的各种猜测,也与郭台铭的参选有关。在当前的敏感时期,许多舆论猜测这是大陆释放出对郭台铭进行敲打的信号。但大陆有关部门的行政行为是合理合法的,任何企业都要经得起稽查。
张文生表示,两岸关系之所以紧张,之所以会产生“政治上的对立”,尤其当前“对立气氛”有所升级,与民进党当局推行“台独”路线直接相关。对此,大部分岛内民众看得清楚,他们希望两岸和平,希望两岸交流,实际上也应了解大陆采取系列动作的针对性。

张文生教授谈富士康企业被查相关问题

◎ 环球时报 10月22日

05

学术成果

张宝蓉 马莹:台湾地区私立高校退场中的公权力干预及其困境
刘晖 张艳芳: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战略与成效
刘国深 何淼:两岸关系变迁研究的“大系统”分析框架初探
王英津:探索和建构“一国两制”适应于台湾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台湾地区;私立高校退场;公权力干预
刊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内容摘要
台湾地区公权力部门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建立起行政调控与法律规制共构的私立高校退场机制。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并行的“强干预”职能模式昭示着公权力部门管制私立高等教育的行为边界迈进了一大步。相对规范的退场程序、较为完善的配套措施、公开透明的高校信息披露制度、多元权力制衡的退场运行模式,对于纠正台湾高等教育市场失灵、改善私立高校退场乱象、保障教育公益属性将起到正面作用。如何统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平衡公益属性与多元利益、协调被动应急与长远规划之间的关系,则是公权力部门需要重点加以解决的问题。

学术成果

作者:张宝蓉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
           马莹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

台湾地区私立高校退场中的公权力干预及其困境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5

关键词
教育枢纽;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化;多元化;“一国两制”
刊载于《中国远程教育》2023年第11期

内容摘要
2004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教育枢纽的设想,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特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建设区域教育枢纽,建立与“一国两制”相耦合的特区高等教育,对于香港和内地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彰显“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价值。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政策既是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回应,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呼应,更是对“一国两制”的响应。根据“一国两制”理论,基于“全球—国家—地方”分析框架,探讨“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发现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选择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多元化三大发展战略和建设路径,在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深化区域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初具形制,未来可期。

作者:刘晖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张艳芳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战略与成效

关键词
政治体系;环境系统;两岸关系;分析框架
刊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内容摘要
两岸关系研究中存在着政治因素的作用被过度评价的问题。当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政治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时,两岸经济、社会和文化关系仍保有较强韧性,经贸和社会等领域的两岸依存度不降反升。这种现象表明政治因素对两岸关系变迁的影响虽然很大,但也存在局限性。现有的两岸关系研究模式缺乏基于交叉学科逻辑体系的分析框架。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引入两岸“大系统”观,以跨学科和学科交叉融合的视野构建两岸关系变迁研究中的“大系统”分析框架,可以更好地阐释两岸“大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和变迁机制,并在两岸关系现实中进行实证检验。两岸“大系统”分析框架显示,相较于政治体系,整体系统环境更具决定性作用,两岸关系变迁的方向和进程是全要素互动的结果。

学术成果

作者:刘国深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何淼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两岸关系变迁研究的“大系统”分析框架初探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5

刊载于《统一论坛》2023年第5期

内容摘要
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关于“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的设想,勾勒出了制度框架。新时代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则是在制度框架基础上,提出了确保制度落实的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政策措施,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方案”。也就是说,方案不仅要有设想,而且要有落实设想的具体制度安排。从这一意义上说,“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不同于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的设想,设想是方案的基础和重要参照,方案是设想的深化和拓展。“方案”相较于“设想”,其设计任务更具体、更复杂,因而新时代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其核心是权力划分与制度建构)是一个由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所组成的多领域、多层次、多面向的制度体系。

作者:王英津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探索和建构“一国两制”适应于台湾的制度体系

06

中心动态

中心学者出席第六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交流团一行与中心交流互动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刘晖教授莅临港澳台研究中心交流互动
中心学者随团参访金门大学
黄扬婷教授应邀作“回顾台湾教育之多元入学方案”主题讲座

中心学者出席第六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

9月22日,第六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海峡两岸学者专家围绕“践行对台总体方略,共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副主任政治所所长王贞威副教授、研究院季烨教授等,以及多位毕业院友和在读博士生应邀出席此次研讨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在开幕式上说,大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使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利更多,两岸命运共同体成为生动现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是两岸利益所在、人心所向,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更是两岸命运所系、大势所趋。台湾同胞要坚定信心,积极参与,共襄中国式现代化盛举,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红利,共创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
两岸统合学会执行长郑旗生致辞时表示,“台独”势力长期通过各种手段推行“去中国化”,煽动“反中仇中”,严重破坏两岸关系,是国家统一进程的逆流,将台湾推向危险边缘。所有台湾同胞要认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两岸各自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但经由扩大交流,经济融合已不可逆转。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交流团一行与中心交流互动

2023年9月27日,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何俊志院长领衔的交流团一行来访台湾研究院,与中心学者进行座谈。院党委书记郭锦星主持座谈,厦大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等参加座谈会。双方先后对学科建设、课题申报、研究中心建设、人才培养等多项工作展开了深入而广泛地交流。

本次会议由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开幕式后,两岸学者围绕“两岸共创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径”“两岸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等议题深入研讨交流。
“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创办于2018年,此前已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地举办五届。

中心动态

06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刘晖教授莅临港澳台研究中心交流互动

刘晖教授指出,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具有区位与资源上的互补性,其高等教育合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要以集群发展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拓展合作模式、健全制度保障。张宝蓉教授对此交换看法,认为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对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及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启示。双方一致认为,高等教育深度融合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合力推进。只有深化合作、开放心态,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10月12日上午,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陪同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刘晖教授到中心进行参访交流。刘晖教授与中心师生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等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中心学者随团参访金门大学

10月27日,张宗益校长率厦门大学交流团一行6人抵达金门,对金门大学展开为期两天的交流访问。港澳台研究中心中心主任张宝蓉,中心研究员、校台港澳办副主任刘文戈作为厦门大学交流团成员访问金门大学。
在欢迎仪式上,金门大学校长陈建民表示,金门大学与厦门大学缘深情切,希望通过此次难得的会面,与厦门大学加强沟通,继续推进各项交流,共促两校迈向大学之道。
张宗益校长表示,厦门大学与金门大学的交流合作由来已久,希望两校在新阶段能发挥各自优势,履行社会责任,引领区域发展。厦门大学愿为金门大学学生来大陆交流学习提供更多机会,支持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共同成长,也将继续探索两校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的新路,推动校际合作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在金门期间,中心学者与金门大学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举行研讨,就深化具体领域的校际合作进行了研究。
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深化厦门大学与金门大学校际交流合作。本次校际交流是厦门大学为贯彻落实《意见》的最新举措。未来,港澳台研究中心将紧跟学校决策部署,发挥链接海峡两岸的重要枢纽作用,积极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心动态

黄扬婷教授应邀作
“回顾台湾教育之多元入学方案”主题讲座

10月16日,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台湾昆山科技大学民生应用学院副院长、世界女性艺术家理事会副主席黄扬婷教授应邀来作题为“回顾台湾教育之多元入学方案”的学术讲座。台湾知名收藏家许伯夷先生、台湾研究院党委书记郭锦星、党委副书记陈文、副院长张羽教授、团委书记黄涛、两岸所助理教授何晓繁、艾民伟以及各研究所学生出席。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主持讲座。
黄扬婷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不仅探讨了台湾多元入学方案的发展历程和实施成果,更深入剖析了方案背后的教育理念与精神,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台湾教育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她指出,多元入学方案作为台湾的一项重要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推动了台湾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黄扬婷教授强调,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不仅仅是教育政策改革的进步,更是对学生潜能的充分信任和发掘,是对多样化教育路径的鼓励和支持。
互动交流中,现场师生踊跃发问,气氛十分热烈。黄扬婷教授结合问题分享了她在教育领域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许伯夷先生也与在场师生进行互动,鼓励在座学子们勇于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张宝蓉教授代表师生对黄扬婷教授及许伯夷先生表达诚挚谢意,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06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编辑部/ The Editorial
editorial board
编 委 会: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Editor-in-Chief
总 编:张宝蓉
Editor in chief
主 编:王贞威
Responsible editor
责任编辑:金睿晓 石佳禾 
Layout
版面设计:金睿晓
Cover illustration photographer
封面插图摄影:龚君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
右侧二维码:厦大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官方公众号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