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古道-梯子崖北魏历史语音讲解

其他分类其他2020-05-16
643

古道-梯子崖

北魏历史

语音讲解

滑动阅读

请旋转手机观看

山西黄河大梯子崖旅游景区导游全景图

古道-梯子崖

北魏历史

梯子崖为北魏孝文帝时期军事古栈道,关于这段历史,在唐朝时期所修订的中国古代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倚梯故城,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累石为之,东北两面据岭临谷,西南两面俯眺黄河,悬崖绝壁百余尺,其西南角即龙门上口也。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

根据记载位于梯子崖山顶的倚梯城为北魏时期屯兵之所,城中建有禹庙,这里地处吕梁山脉和汾渭平原的衔接位置,西有黄河天堑,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北魏孝文帝曾西巡至此,视察军情,祭祀大禹,修缮禹庙,并立碑纪念。
因为北魏孝文帝的到来,梯子崖作为北魏时期的国家工程,无论从修建的宽度、坡度以及工程的细节上都体现出当时军事工程的最高标准,岩壁上精致而细密的凿痕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落石的风险,并且使工程更为精美,从而达到迎接皇帝巡视的标准。
关于魏孝文帝西巡这段历史,我们在《魏书》中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太和二十一年)夏四月庚申,幸龍門,遣使者以太牢祭夏禹。癸亥,行幸蒲坂,遣使者以太牢祭虞舜。戊辰,昭修尧、舜、夏禹庙。”作为由鲜卑族建立起来的北魏王朝,魏孝文帝此行在视察军事工程的同时祭祀尧、舜、禹三位古代帝王,标榜北魏王朝也是尧、舜、禹以来中原王朝的合法继承者。
魏孝文帝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出生于河津本地的隋朝著名教育家王通曾这样评价“元魏之有主,其孝文之所为乎?中国之道不坠,孝文之力也!”

古道-梯子崖

北魏历史

       关于梯子崖的历史,在现存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唐朝《元和郡县图志》与乾隆版《乡宁县志》中均有明确记载。
      《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之《慈州昌宁县条》中有记载“:倚梯故城,在县西南一百五里。累石为之,东北两面据岭临谷,西南两面俯眺黄河,悬崖绝壁百余尺,其西南角即龙门上口也。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碑今现在。”

reference

参考文献

摄于2019年夏

Taken in the summer of 2019

摄于2019年夏

Taken in the summer of 2019

航摄于2020年元旦

Aerial photo taken on New Year's Day 2020

摄于2020年春

Taken in the spring of 2020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