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俱乐部会刊-3月

2022.03

超职教育,成就超值人生

会刊

会刊

本刊包含本月超职新闻、近期行业动态、会员俱乐部话题精华探讨、针对性的咨询采访纪实、会员投稿分享事迹、以及读书会精读推荐、投稿案例视频模拟……

导读

2022年3月刊 
执行主编:房孟 
责任编辑:王雪姣   吴晓雪   许泽琳    
文字校对:王怡凡

新春特辑☞

2月会刊☞

第一季度员工生日会

       一份祝福,一份真诚,超职为每一位寿星送上真挚的祝福。祝各位寿星们生日快乐,愿今年不再盲目奔跑,准时赶往每一个幸福的现场。

 3
 · 
 8

       愿大家心有繁花,一路风景!       不仅女神有礼物,超职的男神们也会拥有超职的定制礼品——精美毛巾和元气满满的元气森林饮料。并为各位女神特别准备了专属惊喜:自助美甲,邀请全体女神参加。希望各位女神能度过一个充满奇妙与欢乐的美好节日。

超职新闻

       超职为家人们准备了生活小用品——超职定制漱口杯一个&牙刷两支。希望家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感受一下生活的美好呀!

  惊喜小礼物

       广西百色检察携手妇联聚焦涉案未成年家庭教育;青海发出首份《家庭教育令》;四川成都简阳法院发出当地首份《家庭教育令》,江苏苏州发出首份《家庭教育指导令》,云南昆明五华法院发出全省首份“家庭教育令”。 
       贵州安顺市西秀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站成立,宁夏首家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成立;福建省泉州市泉港法院揭牌成立“家庭教育指导联动中心”。

行 业 动 态

人莫不爱其子孙,爱而不知教之,犹弗爱也。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年起施行,将促进“甩手家长”依法带娃。另外,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到“家庭教育”,提出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甚至认为家长也该“持证上岗”。

       浙江嘉兴高级中学开展家庭教育咨询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江西南昌市新建公安分局妇委会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入户宣传活动;河北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与石家庄市检察院、井陉县检察院检察官送法进村,为村民讲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广西南宁江南区法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暨《家庭教育促进法》普法宣传活动。

      自2018年以来,超职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持续精进、多次更新。超职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系统性教授如何全面解决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厌学、逃学、考试压力、盲目追星、就业困惑,甚至孩子上网成瘾、早恋、离家出走等等。接受过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的父母,不仅在处理夫妻关系时得心应手,和孩子相处也是越来越融洽。
       未来,超职教育将继续坚持助力国民身心健康,专注于提升整体学术水平,加强创新。
       依法带娃国家动真格,家庭教育超职在路上

超    职    官    网   :www.chaozhiedu.cn
课    程    指    引   :
首页-家庭教育指导师

            ☜ 试 听 课 程:《家庭教育行为规范解读》

       原生家庭是我们最早开始学习的地方。都说家庭是个体的第一个学校,3月,会员在俱乐部就“原生家庭”方面进行多次热聊。由助教老师发起┃原来我“像”你┃┃原生家庭┃等话题,随后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互动,提供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观点和想法,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精彩纷呈的观点为初入心理、家庭行业的友友们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空间。
       其实,在原生家庭当中,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会对父母、对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有价值,渴望连接。友友们在家庭当中,从父母亲和兄弟姐妹身上,也能感受到归属感,包括我们家庭里面的一些观念规条、生活的习惯,也包括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还包括我们要获得父母的爱。              
      那我们习惯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方式?
      可能是用的奉献、讨好,可能是强势的指责、霸道,可能更多的是讲道理,可能是一种回避等等……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解释,我们每个人都会和自己的养育者发生认同。认同有两种,一种是初级认同,可以是极力模仿,在小孩子身上经常见到。另一种是反向认同,也叫绝不追随,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开始形成的认同。还有一种认同是相对成熟的认同,
也叫选择性认同。是更大一些
的孩子形成的认同。
[上海-安娜]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话题探讨

    比如很多女孩子在找男朋友的时候会说自己要找一个和爸爸完全不一样的人,只要感觉到对方身上有一点和爸爸比较像的倾向,反应就很强烈。但是最后会发现吸引自己的往往是和父亲一些特质相似的人。[威海-张依] 
    有同学认为,这种情况就像在家暴中成长的女性往往更容易找到一个家暴她的丈夫,第一、她擅长把男人的家暴能力激发出来,她知道她做什么能让对方被激怒。第二、在这种环境中她虽然看似很痛苦,但是这种状态下她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换句话讲她可以培养这样的情景,但是任何理论不能解释所有类似事件。原生家庭影响也是这样。[张海涛]

       俱乐部友友们分别从客体关系的角度解释,从意识与潜意识的观点出发,提到了安全感的建立、成长经历中类似情境的经验,内在小孩等等……

   小孩的安全感源自父母无条件的爱,成年人的安全感则需要自我的成长。[浅浅的爱]       
   这种痛苦的情绪反应和感受,也像是职场被骂情境对于小时候挨家长骂的痛苦记忆的唤起。[威海-张依] 
   其原因在于他没有处理类似场景的能力,这种情绪感受曾经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反复深刻地记在脑海深处了,所以一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感觉无能为力,委屈巴巴。现在的情绪反应能够看出,他其实并没有对小时候父母的责骂释怀,用完型的说法,就是他卡在了小时候的自己那里,无力应对和反抗那些情绪。长大后再面对工作中的情绪时甚至不具备尝试和抗争的勇气,而直接被熟悉的无力感压垮。[河北-张子成]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话题探讨

     被责骂引起痛苦的情绪也源于他的内在小孩,这种情境刺激到了那个不被理解、不被支持和不被认可的自己。我们的潜意识里,有我们的愿望,有不被满足,有我们曾经的创伤。更多来源于婴幼儿期的安全感不足,经常被指责,就会形成一个核心信念,“我不被爱,我不值得被爱。”[成都-罗媛媛]

   每个人的行为或者意识又或是潜意识里会遗传或者习得一些父母或好或不好的习惯,或者父母希望我们养成的习惯。这种情况更像是强化,也许由于严厉有余关爱不足,会使孩子养成或者排斥某个习惯。[北京-Ma]
     

       或者自己认同了父母的一些在生活中时时能看到的或好或不好的习惯,并看到了这种行为或习惯带来的受益,这也就形成了强化。
      会员投稿说到自己小时候会挨家长骂,到现在参加工作中挨骂就会觉得特别痛苦。这种情绪反应引起了TA的觉察。其实这可能是TA的某种经验作祟,或者是并未对此释怀,似乎感受到了痛苦,又对此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境地,怎么办呢?其实,应该恭喜,TA已经有所觉察,并将有改变。

    其实被骂心理难受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可能父母本意是为自己好,只是方式方法让自己难以接受。成年人在职场被骂引起负面情绪,这也是正常现象,因为我们不能要求自己遇到的人都会用自己接受的方式来跟我们沟通,对于别人的言论不用太过在意。我们只需要检查自身不足的地方并进行改正,而如果确定不是自己的问题也要据理力争,不要沉浸在负面的情绪里面。[北京-Ma]
   

话题探讨

人的心理障碍给一个人一生的困难, 远远大于一般的身体缺陷带给人的困难。

       近年来,有关原生家庭的讨论越来越多,作为将要或者已经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友友们自然是很开心的,看到更多的人愿意去回身看看来时的路、长大的家。但随着原生家庭被更多的提及和看到,“原生家庭”似乎慢慢戴上了痛苦、伤害的帽子,其实也并不然……友友们的发言让我们看到更多可能。

    但实际上原生家庭他一直都只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不是只有伤害,也有温暖和积极的方面,事情都是两面性的,不能一棒子打死。中国社会其实就是人情和亲情的社会,很多人对于原生家庭的态度实际上是在不需要的时候说原生家庭带给了自己伤痛,需要的时候又觉得原生家庭是自己的支撑。[王雪]

    原生家庭虽然是每个人生命里不可回避,无法选择的一部分,但决定后半生生活质量的人,是自己。[西安-张振敏]
    我们虽然没有选择原生家庭的权利,但是我们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当我们有了“原生家庭”的伤痛,我们更应该去修复和弥补,尽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孩子一个温馨的原生家庭。[石家庄-国艳霞]

   至于如何摆脱,我想应该是当自己知道自己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时,要更加爱护自己,不放弃自己,靠自己后天不懈的努力工作和学习弥补曾经原生家庭的不足和伤害,不断的解释纠正自己。
   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写到:“有关情景的解释可以有很多种,即便童年的经历不是很美好,它也能有相反的解释,形成另外一种意义。”
   所以我认为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家庭也离不开时代的思维方式。时代需要发展,那么家庭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来完善!我们每个人都本自具足!一切皆可改变。[沈阳-兰子]

       感谢友友们的积极参与,话题相应是开始,活跃的气氛与思想的碰撞,将是大家联系的纽带,更是成长的阶梯。原生家庭只是过去,不是未来。承认过去的影响,是为了更好地书写未来。

   要做的不是抱怨和指责,而是要去接纳它的不完美。为人父母的都会由于过失或无知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作为我们,要和原生家庭和解而不是怨恨,我们能做的是学习和改变,用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爱去抚育下一代,让下一代所处的环境更温馨和谐,让下一代在身体、情感和精神层面得到充足的滋养而健康成长。[西安-张振敏]

篇幅因素,仅展示部分精华内容,欢迎各位同学踊跃参与讨论,期待下期您的上榜。

     或许,每个人学习心理咨询师的初衷各不相同,但大部分人的最终目的大抵都是进入心理咨询行业,助人自助,帮助更多人,在疗愈来访者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成长。在超职,我们所学到的心理咨询的知识、吸收到的经验,终有一天会落实到实践,应用到真正的心理咨询中。
    但,万事开头难,相信大部分人学习心理学后对于真正接个案、接咨询还是存在忐忑和不安的。为此,我们特意为各位同学准备了一份针对已经具备充分咨询经验的成熟咨询师进行的采访文件,并整理了各位对于咨询工作提出的困惑和问题,以及咨询师的解答及经验,以下为大家奉上。

          从2011年8月份到医院。取得心理咨询师证是2013年的五月份到现在。将近九年的时间了。总体感受的话,我觉得心理咨询是相比于我之前其他的工作还是挺有成就感。虽然会有一些坎坷,比如说,咨询有时失败,有些可能遇到一些障碍,但总体上来说我觉得更容易有成就感。帮助人之后的那种快乐幸福,那种自我实现的感觉,可能别的工作是无法比较。

咨询师说了观点或澄清,来访者一直沉默不说话怎么办?

       接咨询的勇气实事求是的说,一方面是为了钱。费用问题其实是绕不开的,在理想之前还是要谈点现实的。咨询费一小时几百块钱,这对咱们普通的老百姓不是小数。把工作做好了,像前辈、老师,人家可能一小时资费更高,这是很有吸引力的。为了这个目标,这个事业是值得我去努力的。
      再一个就是帮助人之后的那种快乐。如果在咨询中我通过一些技巧、原则和观念让来访者在和我谈话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帮助,他也对我表达了感谢或者说他的领悟和成长, 这会让人很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会促使我思考要不要接更多的咨询,更多正式的付费的咨询。那样来说岂不是名利双收的一件事情。说实话,这样说其实相对会比较三俗一些,但是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很现实的动力。

接咨询的勇气,实际咨询是否好把控,毕竟未知性比较大。

心理咨询,疗愈身心

I

采访人员:超职工作人员
受邀嘉宾:台延田咨询师
累计咨询:2000以上个案
嘉宾介绍:超职合作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

现在从事咨询行业多长时间了?感受怎么样呢?

      来访者沉默,我觉得也是分几种情况。一种是可能你说的话引起了来访者的反思,他觉得你说的有理,低下头在思考。这种情况的话就不妨等待一下,
等来访者想一想,等他先说。
      另外一种就是来访者不服,咨询师的话
办法说服他,他觉得没道理,可能看看窗外,
或者东张西望的,就是不看咨询师,从他的
反应上能够感觉出来。这时候可以去和来访
者再探讨,可以去询问他对刚才说的话有什
么感受,有没有什么想说的。也有一种情况
是可能来访者没有听太明白但是不好意思问。

心理咨询,疗愈身心

I

      对于批评,我觉得要有的心态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对方说的是对的,那么接受就可以了。但批评可能也会有其他的意义,有可能来访者对你不信任或者不想改又或者来访者是被迫来的,是在用批评来表示他的情绪和反抗,这也是我们需要去觉察到的。
      但是如果对方说的是一些无端的指责,那就要理解他,这种指责可能来源于咨询师表达的一些话,可能刺激到了他。或者由于他本身不想改变,所以才用攻击的方式来表达反感,以达到提前按他的方式中断咨询的目标。
      再有一种情况是,如果对方就是没由来的进行指责批评,并且特别顽固或者偏执,趾高气昂的指责,这种情况温和和开放的态度是不行的。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进行,可以坚定严肃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实际上咨询师是可以发脾气的,不是不可以,对于极端的个例可能就需要这种方式去进行沟通。

如何应对来访者的批评与攻击性?

    咨询师进行咨询时,比较推荐的咨询顺序是什么样的呢?

      顺序的问题要看怎么理解,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种是从来访者方面看,如果来访者比较配合,可以先和来访者谈,然后再去和家长或者家属从侧面了解一些情况,去验证一下来访者吐露的信息,有没有不完善的,偏离的部分,然后再和来访者去进一步谈。如果碰到不那么配合的来访者,不管怎么尝试都很不配合。就像刚才说的,我可能会从家长或者爱人,从其他的方面入手去带动这个人变化。可能前两次甚至前几次都不和这个来访者见面。

咨询过程中用词不当,让来访者不舒服,怎么办?

       用词不当的情况其实还是那句话,既然我们感觉到了我们表达的方式不当,道歉就是必须的了。无论在心理咨询中还是在平时的人际关系中,我们用词不当伤害到了对方,道歉也是应当的。
       还有就是我们的措辞、表达的方式,咨询中要怎么引导。这些都是要用心去积累的,慢慢去养成一种习惯。

       比如在认知学派里咨询结束会留家庭作业,但以中国的文化来说普遍对于作业这件事是比较排斥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换一个说法,比如行为计划或者行为实践。
       要去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把可能引起歧义和误会的表达换一个说法,换成对方可接受的内容。

       另一方面从流派来看的话,可能每个流派都不同,以认知行为流派为例。如果来访者的负面情绪比较严重,认知调整很难出现效果,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先要去进行一个行为激活。先从行为上做一点点改变,先不去致力于改变他的认知。只要来访者能够按照制定的计划有一些些的改变,慢慢时间长了体会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就会有进步的动力,动力上来之后再去由浅入深的探讨认知方面的调整。比如可以先去探讨自动思维,慢慢去帮助他纠正,当形成一定思维模式后,再去慢慢深入,比如中间信念、核心信念,一层层去逐渐深入。

心理咨询,疗愈身心

I

      碰到躯体化的来访者。应该怎么去找原因。找到原因怎么
      去和来访者表达。表达之后怎么改善?

     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咨询师可能想显摆一下,想显得我对你很理解。或者说害怕你对我的专业技能产生质疑,所以急于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你看,我能帮到你,我能理解你。但是其实慢慢可能就会发现,比如来访者叙述五分钟后我开始指导他,很遗憾的是,对方接下来说了一番话推翻了刚才对他的评价和理解,这就会让咨询师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这种情境,咨询师首先要忍得住,至少要听到20分钟,这中间可以有反馈,但不要轻易下推论。这种情况我觉得咨询师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要以一种空杯的心态先去倾听,不要急于下结论。 

      躯体化问题的来访者我觉得首先要先去做排除。尤其是上年纪的来访者,万一来访者真的是有躯体方面的病因我们没有排除,按照心理方向去干预,耽误了他的病情,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即使是小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带孩子来咨询说孩子一去学校就会呕吐,他真的百分之百的是心理原因吗?这个未必,他也有那么一点可能是身体的原因。所以躯体化反应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要先做必要的医学检查进行排除。
       所以排除是一个必要的过程。除非你足够有经验,足够有把握。尤其是新手咨询师,最好谨慎一点,如果去检查之后确实身体没有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咨询工作了。和他解释这种症状是由来于心理的问题,心理问题引起的躯体形式障碍。跟他说明:我们的负性情绪比如抑郁、焦虑不只会反映在情绪上,也会反应在身体感受上,比如头疼、肚子疼等,这些是心理问题的反应形式之一。
       关于改善的问题,在咨询中其实不需要盯着来访者的躯体问题,我们需要把精力放在他症状背后的成因上,比如有的孩子不愿意去学校,一到学校就肚子疼,他可能是因为害怕老师的批评,害怕接触同学关系等。肚子疼只是他的一种表面现象,但往往并非是原因。
       还有一点是要去思考躯体化背后的获益性,很多躯体化反应它是有获益性的。我们要去思考,比如头疼对他有什么好处,举例来说父母想让他考上市二中,孩子觉得自己的能力三中都考不上,但是父母对他非常严格,他没有办法又或者不敢和父母说自己考不上。

当咨询师总是不由自主的给来访者建议,怎么解决这个情况的呢?

        个人认为这种情况的改变可能是需要一些现实的教训的,在咨询中出现个三五次后,那种不好收场、焦虑和尴尬的情绪就可以让咨询师引以为戒。另外也要时刻去提醒自己,不管自认为对来访者已经有了多深的了解,都不要轻易去下结论,
       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心虚。
害怕他会对我有质疑,所以才很早
的,迫不及待的去想帮他,去证明
自己。但是如果慢慢积累了足够多
的个案和经验,通过这么多个案的
积累,就算来访者让我提前下结论
我也是不敢的,会越来越谨慎。

心理咨询,疗愈身心

I

来访者自身的问题被揭露出来,恼羞成怒,情绪激动,该怎么处理来访者的情绪呢?

       当他的躯体问题出现,其中的获益就显现出来了,不仅避免了被责骂,还得到了父母的关心,也逃避了现实的焦虑。所以有的时候,理解这种躯体障碍往往也需要考虑他行为背后的获益性。

       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为什么恼羞成怒,是不是咨询师用了面质、反问或者责难引起了来访者的不满。尤其是像面质这种技术,如果想要在咨询的信任关系建立起来之前使用,是需要非常谨慎的,不能随意的使用。

       比如这个人可能是个特别敏感的人,在了解他之前,一些有冲击力的话就尽量要谨慎,最好等到建立了充分信任之后再问一些情感冲击比较大的话。如果不小心还是引起了来访者的情绪,对方对你的问题特别的反感,甚至指出来,跳起来说,你怎么能这样?甚至更加暴怒。这种情况下,第一个办法是道歉:
       “对不起,刚才的话可能表达不当,让你感觉很不舒服,我表示抱歉。”
        道歉其实在咨询中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的,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该说的时候是需要说的。并且道歉之后我们可以和他去讨论当时的感受:
       “刚才的问题里你觉得哪些方面让你觉得很不舒服,是感觉我在人格上缺乏尊重,还是我说的哪些话让你想起了以前的某些什么事情,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导致你的情绪,导致了这么强烈的体验?”

       比如我在咨询中如果想要给对方下一个判断时,因为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所以我可能会事先说明一下,先给他打一个预防针,我接下来说的话,我不确定你爱不爱听,让他有个心理准备。比如对他说:
       “我有一些感觉,但是可能不太恰当,不太贴切,我不知道对不对,如果我说的不对。那么咱们再研究,再探讨。”

       这个我觉得都有可能,每个咨询师可能不太一样,如果咨询师只把咨询当成是一个工作,那可能来访者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病人或者是一个患者、来访者。但是我觉得心理咨询至少对我来说,他不只是一个工作。说得高大上一点,它还是一门艺术或者学问,我愿意从艺术或者学问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理解这个群体、理解这个人,理解他背后产生的原因,理解他的思维逻辑。不是从工作的角度去理解,而真的是从一种咨询关系上用心地去理解,不把它当成一个工作。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也不能有过多的比如情感代入。但至少我们不应该以一种简单的工作状态,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咨询,这种状态和心态我觉得也是不够的,要去设身处地的体会来访者的感受,带着一种好奇心去进行咨询工作。这是我的想法。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陪伴来访者,并对来访者的心灵世界进行探索的旅程。咨询师是航船的舵手,船开的稳不稳,能不能看到好的景色,取决于咨询师的专业程度和咨访之间的匹配度。但是船要往哪个方向开,要开多远,则是来访者决定的。这趟旅程里,你可能会遇见更好的自己,也会对人生有新的解读,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好的舵手,让航船起锚,带着勇气去面对旅途中可能遇到的一切。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是真的能感受到来访者还是只是职业性质?

        又是一年的暑假,两个三线城市的高中小伙伴星星和燕燕像每年的寒暑假一样,相约去逛高中时的装饰品店,谈天谈地,聊的不亦乐乎,突然间,两人萌发奇想,何不去大城市看看,星星有一个亲戚在北京打工,租住在天通苑,就这样两小只便开启了充满未知的好奇之旅。说时迟那时快,两人收拾好行装,便踏上了北京之旅。。。 
       星星和燕燕有着看似相似的家庭,星星有个大她五六岁的哥哥经常关切爱护着她,而燕燕也有一个大她两岁的哥哥却很少沟通,星星很努力学习成绩也非常好,而他的哥哥却早早的出来上了班,燕燕呢也很努力但是成绩却差强人意,哥哥的成绩倒是很不错。星星和燕燕之间的友情并没有因为这种种的不同而产生隔阂,反而相聊甚欢, 互相支持,彼此鼓励,星星虽身材矮小, 但却有着很高大乐观的心态就像燕燕一样, 她们一起热爱着生活憧憬着未来。兼容着不同怀揣着美丽。

远去

来源:[马艳华]

       轰隆轰隆的火车声,虽然坐着绿皮车,但是星星和燕燕总有着聊不完的话,就这样她们到了天通苑她亲戚租住的出租房里,北京的一切对她们都是那么的有吸引力,她们在小区里留影,去了清华北大,逛了王府井,吃了北京的麦当劳,互相依偎在长凳上休息…… 突然间的一个下午,星星跟燕燕说,咱们不在这住了……就这样突然之间两人就这么分开了…… 燕燕虽心有疑惑还有伤心,毕竟他乡异地的一起来为何就这样分道扬镳了。

欢迎大家积极踊跃投稿,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受、展现自身的艺术特长…… 
征集内容:可以写、可以画、可以演绎、可以模拟 题材不限、内容不限、风格不限、形式不限 
这是展现你的平台,是你展露风采的舞台,分享你的故事,超职的成长经历,实习中的感悟、困惑…… 
你的分享也许能为别人的成长提供借鉴 
你的展露或许促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报邮箱:chaozhijulebu@dingtalk.com

刊登详情
发送形式:以邮箱形式投稿,文件可添加附件发送。 
审核时限:由发送之日起,审稿时间为15天。若15天内未回复则视为未收录。 
投稿须知:投稿内容须为本人原创,不得存在任何版权问题。 
本报邮箱:chaozhijulebu@dingtalk.com

      但,行李已然在匆匆收拾,回到了老家,星星联络燕燕取遗留在燕燕那里的毛巾,燕燕说她不在家,毛巾在家里,家里有人,星星去了燕燕的家里取了毛巾,她们的友情也随着这块毛巾进行渐远……没有解释,没有询问,只有多年以后的幡然悔悟……遗失的美丽……永远的记忆……QQ里再也未曾有过的亮起……

读书会: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作者黛比·福特。从作者的个人经历出发,通过自身的感悟写出了每个人应该如何面对那些缺陷,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其主旨在于让你重新发现真实的自己,因为它会带你展开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彻底改变你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的认识,让你敞开心扉,展露完整的人格。

建议:仔细阅读这本书。先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再精读一遍,最后再逐字逐句细读一遍。认真完成书中的每一项练习。

藏宝图(想象练习)
      闭上眼睛,回到内心深处的神秘花园。欣赏周围美丽的景色。天气晴朗,花木郁郁葱葱,鸟儿在周围歌唱。气温如何,是凉爽还是温暖?你脸上能感觉到一阵微风吗?欣赏够了以后,就找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坐下来,让自己彻底放松,想象一年后的生活。你已经拥有了想要的一切,所有的梦想都已经成了现实,你感到非常平静、非常满足。你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这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想象。你的感情生活是什么样子?健康状况如何?娱乐方式如何?家人和朋友们怎么样?财务状况如何?心灵的成长情况如何?再想象自己五年后的生活。彼时你的感情生活是什么样子?健康状况如何?娱乐方式如何?家人和朋友们怎么样?财务状况如何?心灵的成长情况如何?

      心灵的阴影包括了许多层面:胆怯、贪婪、恼怒、自私、懒惰、丑陋、轻浮、脆弱、报复心、控制欲…总之,那些存在于我们身上,而我们又往往极力掩饰和压抑的特质,全都属于阴影的范畴。这些特质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否认而消失,只会在潜意识中隐匿起来,悄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
      当我们偶然接触到自身阴暗面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要逃避,想撇清与这些“消极”特质的关系,哪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在所不惜。然而,恰恰是这些特质最需要我们关注,因为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宝贵的收获。
     还有存在于我们身上,但是被极力掩饰或者忘记的,积极的特质,他们也需要被我们承认,这些特质被压抑也不是正确的,只有接受自己阴影同样也接受自己的优秀,才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完整的自己。每个人只要想,都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我们的不完美正是成就我们的圆满之钥。它的背后藏着的其实是一份份礼物,带着它找到我们的达摩,并完成。

     想象练习结束之后,睁开眼睛,在杂志里寻找那些能让你感到兴奋的图片,把它们剪下来。这一过程中不要思考,动作要尽量快,跟着感觉走,哪怕把杂志里的图片撕坏了也没关系。给自己10~15分钟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你会开始质疑自己的动机。收集了足够多的图片以后,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练习了。
     把你剪下来的图片贴在硬纸板上,旁边写下你所追求的目标。把硬纸板挂在你经常活动的地方,用来提醒自己,你心中所向往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朋友您可以多给您的朋友一些支持和鼓励;向朋友介绍一些好的咨询师;给朋友几种排解情绪的办法或者亲密关系相处的建议。但不要过度卷入,可以适当拉开距离,优先照顾好您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作为咨询师,针对您描述的情况,实际在咨询中如果碰到这类来访者,可以询问她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没有作用,什么样的关系会是她认为有作用的。“有作用”这一点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这种想法让她想到了什么,给她一种什么感觉等。     关于前夫和原生家庭的影响可以让她多描述一些和前夫相处以及沟通的情况。她认为前夫对她产生了哪些影响,与您观察到的影响进行对比,帮助来访者觉察。     原生家庭方面,可以根据来访者叙述的情况,去探索来访者的什么特点或表现,是来源于原生家庭的什么人或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来访者提供帮助。比如自由联想、放松训练、萨提亚疗法等。     根据您的描述,感觉到您的朋友似乎比较缺乏安全感,这一点您作为朋友可以多给予支持和帮助;作为咨询师,可以从这一点出发,与来访者一起进行探索,深挖内心世界。
备注:我们将采纳您的投稿,并将模拟咨询视频,进行呈现,感谢您对超职月刊的关注与支持!

以“萨提亚”探索我

     同学,感谢您的投稿。因为来访者是您的朋友,关系很近,是不建议进行咨询的。建议您不要与朋友建立直接的咨询关系,您可以建议朋友去寻找专业的咨询帮助。
   针对您描述的情况,首先您需要关注自己的状况,近来尽量避免被朋友的情况和心情所影响,可以寻找合适自己的方法去排解自己因为朋友的情况,你所出现的情绪问题,比如不要将自己代入朋友的情绪问题,或者寻找一些排解渠道。

案例投稿模拟

点击此处

出版:超职教研组网址:https://chaozhiedu.com邮箱:chaozhijulebu@dingtalk.com

超 职 俱 乐 部 与 您一 起 遇 见 更 好 的 自 己

本刊最终解释权归超职教研组所有。

点击此处发表建议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