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家庭管理服务指南

文档/电子书行业2021-10-09
687

白银市平川区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

xingchen

         

社区康复服务
         

家庭管理服务指南

星辰社会服务机构

FAMILY MANAGEMENT SERVICE GUIDE

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项目简介

       白银市平川区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由平川区民政局购买,白银市平川区星辰社会服务机构创新发展中心承接运营,项目落地于平川区兴平路街道下属各社区,旨在为辖区内有精神康复需求的对象提供康复训练、心理疏导、事前预防、危机介入、实时支援、个案跟进等专业社工服务,从个人、 家庭、社区三个层面介入,坚持“拓展服务供给、立足个人发展、促进家庭和谐、 推动社区共融”的服务理念,有效保障精神障碍者生存、参与和发展的权利。
        一、服务对象:
        1、重点服务对象:兴平街道辖区内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
         2、扩展服务对象:平川区辖区内经过治疗病情稳定的出院及居家管理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
       二、服务内容:
        1、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现实情况,围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恢复社会交往能力等服务需求,组织引导服务对象常态化参与社区康复活动。
        2、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药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职业能力训练、居家康复指导等多种类型的康复服务项目,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自我康复。
        3、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服务
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照顾能力提升与压力舒缓计划,学习精神疾病相关知识与日常照顾技能,为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提供喘息服务。
       三、服务方式:
       探访慰问、个案服务、主题小组活动、社区文娱活动、讲座培训、社区宣导。

1

使 命          愿 景

致力于平川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推行者和践行者

价值观

专业、支持、自衡、和谐

服务对象

关注弱势群体、开展社区公益、支持民间
公益、促进行业发展的各类公益组织。

2

业务范围:

          1、传播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相关项目;
        2、宣传公益慈善文化知识,倡导人人参与公益慈善的社会服务理念,开展公益慈善服务项目;
       3、提供社会组织及相关从业人员培育、孵化、咨询、培训、督导等相关能力建设服务;
        4、承接公益性服务空间的日常运营与管理服务;
        5、开展社会工作及公益慈善相关的研讨会、交流会、调查研究等相关服务;
        6、承接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社会服务项目、公益慈善项目的监管评估相关服务;
        7、承接政府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委托的相关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类项目。

3

1、精神疾病的概念
2、精神疾病的病因
3、精神疾病的特点
4、精神疾病的分类
5、精神分裂症表现
6、患者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有病
7、精神残疾产生大致原因

4

5

1、精神疾病的概念

2、精神疾病的病因

       精神疾病是指在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作用下,大脑功能活动紊乱,从而产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活动等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精神疾病是一组严重的精神障碍,常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而病人自己却不能认识精神症状本身是不正常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精神症状,与此同时,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严重下降。就如民间说的一些哭笑无常、无端发怒、胡言乱语、行为怪异等精神不正常的“发神经”、“神经病”,它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等。
       精神病同“感冒”、“肺炎”、“胃溃疡”一样,是一种疾病,而且,并非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我国约有1600多万精神病人。

生物因素:遗传、环境、感染、毒物、创伤等。 
心理因素:人格特征、心理应激因素(精神刺激)。
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

3、精神疾病的特点

       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常呈慢性病程,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精神疾病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等。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等。轻型精神疾病主要是表现在感情障碍如焦虑、忧郁等),思维障碍(如强迫

4、精神疾病的分类

6

5、精神分裂症表现

精神病的症状极其复杂多样,其主要表现包括幻觉、妄想、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等。现分述如下:
1、幻觉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患者却感知到它的存在。比如,在周围没有人的情况下,凭空听到声音;闻到别人闻不到的特殊气味等。有的患者凭空听到一个或多个人在评论他的思想和行为(评论性幻听),或者听到幻听直接命令他做事(命令性幻听)。这些症状常常带有危险性。患者可能在幻听的支配下伤人、自伤或出走。由于幻听中出现的声音与患者在现实中听到的声音同样真切和生动,患者难辨真伪,对其指令绝对服从,家属对此往往防不胜防。因此,最好是送患者住院治疗,以免出现意外。
2、妄想
妄想是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虽明显地歪曲事实,甚至荒谬离奇,患者对此却坚信不疑,无法说服。常见的妄想有∶
关系妄想―—把周围发生的与他无关的现象,都看作与他有关。
被害妄想――无根据地坚信某些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攻击、陷害,如饭里放毒、跟踪监视等。
夸大妄想―一毫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能力、地位、财富等。如,一位初

7

中文化的待业青年坚信自己能当国家主席。
       非血统妄想――无端认为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的。此妄想在与夸大妄想共存时,患者就会推断说,自己的父母是某位名人或富翁。
钟情妄想――在缺乏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坚信某位异性(可能只是萍水相逢,甚至从未谋面)爱着他。
       嫉妒妄想――根据别人不可理解的理由,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基础上,坚信配偶有外遇。
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受到外力的干扰、控制,并往往将其解释为某种仪器或先进的科技手段(如电子计算机、激光、电波等)的影响;
被洞悉感,又称内心被揭露感――患者感到自己心里想的事没有说出来,别人就都能知道。
        3、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松弛,又称思维散漫――思维缺乏明确的主题,使人感到言语令人难以理解,不知所云。
      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洞无物,概念和词汇贫乏。表现为主动言语减少,被动谈话时只能使用"是"、“不是"、"不知道"、"没什么"等简单的词或词组。
       思维奔逸――思维联想过程加快,讲话滔滔不绝,过分热情。此症状常见于躁狂状态。
        被控制体验―—是最具精神分裂症特征的症状之一。患者感到思维不属于自己,也不受自己支配,而是由外力来控制自己的大脑。
        4、情感障碍
        正常人的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以及内心体验同外在表现、同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精神病患者在情感方面的障碍可表现为:
情感倒错――指情感活动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如体验到悲伤,表情上却是微笑。
        情感淡漠―—患者对周围的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视若无睹,内心体验极为贫乏,面部表情冷漠呆板,与环境失去了情感上的联系。
        自笑――缺乏内心体验、并且与环境无关的自己发笑。有时患者解释说是"想到高兴的事了”,但内心体验单调刻板,面部表情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难以引起他人的共鸣。
还有的患者表现为持续的、与现实不符的情感高涨或者低落,还有的因为微

观念等),但患者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及其自知力都基本完好。而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的初期患者也可出现焦虑、强迫观念等表现,但此类患者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将会变的很差,自知力也几乎全部丧失。对由于大脑病变所导致的器质性精神疾病,或中毒性精神疾病需与一般的功能性精神疾病加以区分。轻型精神疾病有以下几种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等。当机体受到内、外有害因素的作用使脑功能活动失调时,就会发生各类精神疾病。当整个精神活动明显异常或紊乱,精神活动完整性和统一性受到破坏,就表现为精神疾病;如果主要是精神活动能力受到削弱,而无严重持久的精神活动紊乱,就表现为神经官能症;如果精神活动的发育受阻,就表现为精神发育不全。

不足道的小事大发脾气或者伤心哭泣。
        5、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付出努力的过程。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在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的同时,出现意志缺乏,即对学习、工作,甚至日常生活都没有主动要求,多独处、孤僻、行为退缩。有的患者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吃肥皂、果皮,喝脏水等(意向倒错)。有的患者表现为行为的杂乱无章,幼稚愚蠢(青春性兴奋)。也有些患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语不动(木僵)。

不承认自己有病是绝大多数精神病人的共同特点。精神病人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叫做自知力,又称内省力。它是判断病情好坏、程度轻重的一个重要标志,请家属务必加以重视。
自知力随病情的轻重而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三个阶段︰
起病早期,有些患者尚能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同以前不一样了,会感到奇怪,有的患者也可能来医院看病。此时,病情还比较轻,治疗也比较容易,但也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认为患者具有自知力,就不是重性精神病,而耽误了治疗。发现了精神状态有变化,还是要尽早来医院咨询。
到病情发展严重时,患者便完全不承认有病,坚决拒绝就诊服药。此时,家属便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又想抓紧给患者治疗,却又说服不了患者。对此,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一劝、二骗、三强制。劝说的效果甚微,可以找个其它的借口诱骗患者来医院,再请医务人员帮助。若实在不行,就只好强迫患者住院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请家属切记:如果肯定患者处于精神病状态,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患者尽快接受精神药物治疗。此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不惜代价,切不可瞻前顾后,疑虑重重,否则患者的病情就会愈演愈烈、不可收拾。
 经过急性期治疗,精神症状一般都能得到控制。在疾病的恢复期,自

6、患者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有病

8

知力开始缓慢恢复,恢复的进程一般为∶对病态思维从坚信到怀疑,再到承认自己的想法不符合事实,最后才认识到这是精神病的表现,需要治疗。也只有到了这一步,患者的自知力才算是完整。
       自知力的恢复与精神症状的消失有时可以不同步。多数患者是症状消失在先,自知力恢复在后,但也有少数患者,特别是有些病程较长的患者,他们能够意识到精神症状的出现,甚至可以不受症状的影响,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比如,有的患者存在顽固性幻听,长期听到耳边有声音同他讲话。渐渐地,患者适应了这种声音,并且学会了如何区分什么是虚幻的声音,什么是现实存在的声音,意识到了这是一种精神病的表现,因而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可以不受幻听干扰地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自知力虽然很完整,但精神症状依然很活跃。因此,不能单纯根据自知力已经恢复,就断言精神病已经好了。

9

7、精神残疾产生大致原因

1、治疗不及时:有些患者缓慢起病,不易被发现,加上家属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使患者长年得不到系统、彻底的规范治疗。
2、病情久治不俞愈:约10%的患者在使用现有的抗精神病药疗效不佳,往往需要长时间较大剂量的药物治疗,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但也有些患者久治不愈是因为治疗方法不当所致,如选药不当、剂量不足等等。
3、病情反复发作:病情复发的次数越多,治疗就越困难,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也就愈加不容易。
4、对患者缺乏科学地照顾:过分迁就、事事包办代替,或过分指责、不尊重他人的态度都不利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 <         <<

10

1、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
2、精神病复发出现征兆
3、精神疾病注意事项
4、患者不吃药怎么办?
5、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
6、精神疾病康复包括哪些内容?

11

2、精神病复发出现征兆

1、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

有些精神病人早期常不易被周围人发现。如出现以下症状,要尽早咨询:
1、性格改变:如活泼、开朗、热情好客变得沉默少语,孤僻独处不与人交往;由注意整洁变得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洗澡,不理发、不更换衣服等等;
2、情感变化:如变得冷淡,与朋友疏远,无故自笑等;
3、敏感多疑:如认为周围人们互相谈笑是在议论他,讥笑他,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等;
4、脱离实际、沉湎于幻想之中:如“白日梦”;
5、行为怪异:如独自发呆,对空自语,侧耳倾听等;
6、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过度强调白己头痛、失眠、易怒疲劳等。

1、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醒、多梦;
2、情绪变化。如病人。情绪不稳定,烦燥不安、易发脾气、无故担心等;
3、发呆,语言增多或减少、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不爱理事、生活懒散;
4、头痛、头昏、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5、原有的精神症状重新出现;
6、病人原来主动服药治疗,突然不承认自已有病拒绝服药治疗。

3、精神疾病注意事项

精神病的复发率高,病情复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为了防止复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家属要定期带患者来专科医院门诊复查。一般情况下,应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就诊;

5、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

4、患者不吃药怎么办?

2、坚持物维持治疗;
3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理解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
4、注意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患者家属如能在早期识别精神病复发的迹象,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常能显著改善疾病的预后。
家属要在生活中随时观察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复发的早期症状,如饮食、睡眠改变、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或懒散、无目的的外走等,及时干预。预防复发,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如皮疹、黄疸、吞咽困难、便秘、嗜睡等,及时处理。家属注意保管好药品。
2、对有伤人行为的病人。减少环境的刺激,适当安排一些家务,转移注意力,改善睡眠。
3、加强家庭危险物品的管理,例如:刀、剪、药品做好保管,避免伤害他人或自己。

12

首先要了解患者拒服药的原因,对由于服药出现了副作用,身体不舒服,影响了学习和工作者,要耐心地劝说,摆事实讲道理也要请医生酌情调整药物的剂量或品种,以减轻副作用。对长期服药嫌麻烦.对病情复发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者,要反复强调再犯病的危害,有时可以用住院来吓唬一下患者。因为病还没好,缺自知力,甚至就是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不吃药者只好连哄带骗,或者拿出家长的威严来迫使其服药。
有一种方法叫做“暗服药”,即把药片碾碎,放在饭里或饮料里,暗中让患者服下,但是万一被患者发现,可能导致激烈的家庭冲突,使患者的病情更加恶化。
所以,暗服药的前提是患者被医生明确诊断为某种重性精神病,己经丧失行为能力,不治疗就会导致严重后果,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应该尽量不用或少用。

1、劝慰法:请平时在病人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

13

劝其到医院就诊。
2、激将法:当病人不听劝告,甚至发生对抗时,旁人不妨激他句:“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么不敢去医院检查?”,病人可能为证实自己没病或赌气而来医院。
3、会诊法:请精神科医生上门进行会诊。
4、强制法:必须经由其法定监护人(如配偶、父母等)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
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许多人认为,精神病人经过治疗不打不闹就是康复了。即使他整日生活懒散、无所事事,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精神病人治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这种过低的期望值势必是导致患者本人及其家人忽视自己应尽的努力,或听天由命,或怨天尤人,使众多的精神病患者长期闲散在家、与世隔绝,导致社会对他们产生更多的偏见。
事实上,精神康复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消除精神病症状,而是通过各种综合康复措施,使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回归社会才是康复的最终目标。除了临床治疗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可做的事情。比如对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会心理功能康复,认真训练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的行为技能,包括独立生活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人际交往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及应付应激技能等,使患者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另一方面还要学会药物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包括使患者了解药物对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学习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有所了解,学会识别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并能进行简单处理。学习求助医生的机能,在需要的时候,能自觉寻求医生的帮助,向医生正确的提出问题和要求,并能有效的描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和症状。在病情出现复发迹象的时候,能及时向医生反应,以得到合理的处理。

6、精神疾病康复包括哪些内容?

家庭健康

教育

1、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
2、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3、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家属所应该具备        的职责
4、精神病人康复训练技能
5、精神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
6、家属同精神病人交流技巧

14

1、承认现实: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廷误病情,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
2、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3、尽早医治: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1、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其次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同时,定期陪同病人到专科门诊复查,并作有关辅助检查。
2、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
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乐、
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病人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3、营造适合康复的家庭环境。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尊重病人人格、生活上关心、体帖他,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对待疾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督促病人参加适当的活动。
尽量安排病人与社会环境接触的机会,不仅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还要鼓励多与朋友交往,督促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结合病人身体状况、病情许可和兴趣爱好,安排一些文体活动,愉悦身心。

15

1、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

2、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1、生活行为的技能训练,对衰退的病人着重训练个人卫生、饮食着装等内容。必须每日数次手把手督促指导患者,训练他们的自理能力,2-3周能见效,必须持之以恒,否则又会恢复原状。
2、学习行为的技能训练,学习的内容有趣味性、知识性和科普性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事物,进行组织讨论,可以开展各种培训和兴趣
3、就业技能训练,就是开展劳动方面的功能训练,简单的作业训练是目前医院技能训练最常见的方法。

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家属所应该具备的职责主要包括:
1、听从医生的指导,妥善看管和照顾患者,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防止病人自行减药或加药,若发现病情复发症状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以进行更好地改善治疗方案;
2、要合理安排病人日常生活,使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病人搞好个人卫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3、要注意提高病人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病人病情,安排病人适当做家务劳动,创造条件增加病人接触社会的机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病人适度的参与娱乐活动;
4、是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隐私,平等对待他们,既不过分迁就,也不过分指责,鼓励病人尽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加强对他们生活技能的训练,鼓励和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社会康复服务。
5、要科学地养成饮食健康习惯,多吃蔬菜和蛋白质高的食物
6、患者家属要督促和监督病人不要喝酒、少喝咖啡、少抽烟,以防止诱发病情的情况出现。

16

3、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家属所应该具备的职责

4、精神病人康复训练技能

5、精神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

1、为病人家属举办定期专题讲座或系统培训,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正

确对待精神病人,了解精神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注意事项。
2、做好精神卫生咨询指导,如性格锻炼、恋爱婚姻、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等问题。
3、告诉患者家属要正确对待精神疾病,提高病人自尊心,时常鼓励患者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一样,没什么丢人的,要学会抬头做人。
4、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如社区、爱心团队、心理咨询门诊等,发动群众,对精神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
精神残疾是由于长期患病遗留下来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功能的缺陷,造成他们对生活、工作和活动上的困难,有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为了延缓他们的衰退,人格的改变,促进他们的康复,必须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

17

1、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明确,如果要向他提出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
2、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注意力分散,也小要忽视他
3、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
4、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要充分地加以鼓励,重建患者的自尊。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5、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说服他,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6、在同患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
总之,由于精神病本身的特殊性,对精神病患者家属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可以说,家属努力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也就是家属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精神病是一种长期性的疾病,家属需要逐少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6、家属同精神病人交流技巧

18

精神疾病治疗

教育

1、精神分裂症能“去根儿”吗?
2、精神分裂症患者何时需要住院?
3、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多长时间合适?
4、精神分裂症是不是住院时间越长,治疗       就越彻底?
5、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6、抗精神病药物会成瘾吗?
7、抗精神病药副作用有哪些?
8、如何看待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9、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期间,家属应注意哪些情况?
10、服药后常见问题及治疗方法

精神病的治疗要绝对去根,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这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而己。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影响因素如上所述,有很多,医生的药物治疗只是这诸多因素中的一个。也就是说,不能单纯指望医生的治疗来解决精神分裂症而去根,而该做长远的打算,在维持用药的同时,全面地促进患者的心理、杜会康复才是“去根儿”的根本出路。

19

1、精神分裂症能“去根儿”吗?

3、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多长时间合适?

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并无固定的疗程,所谓“三个月一个疗程”只是说,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的住院时间是三个月,分为三个阶段,可以称为“住院三步曲”。第一步是急性治疗期,患者要了解和熟悉病区坏境,消除恐惧或敌对心理。第二步是完全治愈期,患者在相对安静、合作的前提下,系统地接受治疗,至精神症状完全消火、自知力完全恢复。第三步是调药巩固期。病情达到临床痊愈之后,需要在医院里巩固治疗,酌情调整药量,准备出院。

住院治疗主要是为了保证患者及周周人的安全,也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然而,住院治疗也有一定的弊端,患者病重时,往往对医院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坚决拒绝就诊,常常需要哄骗甚至强制忠者住院,这样就可能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且精神病人的往院时间较长,环境单调,这对患者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习工作能力都有很大影响。总体而言,需要住院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伤人、毁物:自伤、自杀:症状丰富却拒绝治疗:诊断不明;严重的药物反;经过多种药物治疗均效果不佳。

2、精神分裂症患者何时需要住院?

3、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多长时间合适?

4、精神分裂症是不是住院时间越长,治疗就越彻底?

这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患者住院达到了三个月,病情仍然没好,仍然不承认己有病,回家就可能拒绝接受治疗,此时不宜让患者出院。

目前用于治疗抗精神分裂扯的药物上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泰尔登、甲硫达嗪。第二类为非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等。前者主要是对阳性症状疗效肯定,价格便宜,但副作用较大,后者对阳性状、阴性症状都有疗效,除氯氮平外,副作用相对小,使用方便,但价格较贵。专家建议,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成尽可能后者,这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但是如果经济不能承受,也可选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

但是,有20%左右的顽固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所使用的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把他们治愈,这样的患者继续住院的价值就不大。延长住院时间,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提高疗效,而在有些情况下则不能,家属要对住院能解决的问题、解决的程度以及不能解决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锥体外系统副作用:它有四种表现形式:类帕金森氏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
其他的副作用:过度镇静;药源性焦虑、抑郁;体位性低血:肝脏损害;血液

4、精神分裂症是不是住院时间越长,治疗就越彻底?

7、抗精神病药副作用有哪些?

5、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6、抗精神病药物会成瘾吗?

精神药物共分为四大类: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和抗焦虑药。这四类药物都不是固定针对某一种疾病的,而是针对症状的。所谓“成瘾”是指一个人对某种物质的需求不断增加,服用以后就感到舒服,长时间不用就会全身难受,比如烟瘾、酒瘾、毒瘾、药瘾等。在精神药物中,只有抗焦虑药(就是安眠药)可能成瘾,抗精神病药等其它三类药物是不会成瘾的。

20

系统损害;内分泌系统损害;抗胆碱能副作用:表现为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力模糊等。

9、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期间,家属应注意哪些情况?

8、如何看待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应当承认。精神病的治疗现状目前还是相对落后的但如果被确诊为精神病,就必须正视现状。由于害怕两医治疗的副作用,患者就干方百计去心找其它沿疗方法,如中药、针灸、气功,但对这些方法缺乏科学的评价,是不可轻易相信的,否则时间、金钱的损失事小,延误了病情事大。
药物冶疗出现各种副作用,确实令人头疼,但是在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时,只好接受它。在服用某种药物治疗时,家属要尽可能全地了解改药各种可能的副作用,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总之,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的过程中,完全不出现副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在思想上接受、在行动上小心,力求把副作用降低到最小。

以下情况都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请家属将患者的这些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复诊时向医生介绍,供医生合理用药:
睡眠:大多数抗精神病药具有镇静作用,少数起兴奋作用,要观察患者服药睡眠是否增多或减少,精力如何。
饮食:可能是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也可能是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所致,忠者可能会感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注意每月要化验一次肝功能。
大便:观察患者的大便次数、排便规律同服药前有何不同,特别是对老年患者,用力排便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需要及时处理。
小便:观察患者服药后有无排尿困难、排尿不尽感,如有,需要医生处理。脉搏:如经常感到心慌、胸闷,在安静时脉搏也在100次/分以上,就叫做心动过速,需要口服降低心率的药物,一般每月要查一次心电图:患者在突然坐起或突然站立时,若感到头晕、眼前发黑即发生了体位性低血,请注意防

21

9、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期间,家属应注意哪些情况?

止患者摔伤。锥体外系症状:观察患者是否手抖,特别是吃饭手握筷子或写字手握钢笔时,站立时双腿发颤,斜颈、双眼上翻,坐立不安,面部、四肢的部不自主运动。情绪:患者可能会莫名的情绪低落、少语少动、兴趣减退、甚至悲观厌世,莫名的烦躁发怒,若发展迅速严重,要及时向医生反应。
体态和皮肤:观察患者有无发胖,由于氯丙嗪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要观察暴露部位的皮肤颜色是否有变化,这一点对年轻的女患者尤为重要。

由于抗精神病药有一定副作用,所以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还比较严重,因此,必须懂得正确的处理办法。
(一)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服药早期可出现心率加快或减慢、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处理办法:去医院接受医生的对症治疗。
(二)出现药物性震颤麻痹。
患者面部表情呆板缺少变化,医学上叫做“面具脸”。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僵硬,活动时动作缓慢笨拙,走路时迈不开步子,上下肢静止不活动时有震颤,手指出现“搓丸样动作”。
处理办法: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苯海索(安坦)治疗
(三)静坐不能。
患者服药后脑子清楚多了,胡思乱想减少了,但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虽经劝说,还是要不停地起立和来回走动。
处理办法:出现这种情况后,立即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服用盐酸苯海索和苯并二氮卓类药(地西泮及其衍生物)。
(四)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
患者出现歪脖子,即头转向对侧,或两个黑眼珠往上转,只露出眼白的现象,医学上叫“胸锁乳突肌痉挛”和“动眼危象”。

22

10、服药后常见问题及治疗方法

处理办法:一旦出现肌张力障碍,就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苯海索和注射氢溴酸东莨若碱。
(五)血常规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明显下降。
有些患者服用氯丙嗪或氯氮平时,会发生中性粒细胞下降,可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
处理办法: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每月检查血常规一次,以后根据服药时间的长短和化验结果,可以适当延长,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六)药物性皮疹。
轻者头面、颈部及手背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充血性潮红,有小丘疹。严重时,颜面、躯干、四肢可出现大面积皮肤潮红和斑丘疹,并伴有高热。
处理办法:发现轻度皮疹后,应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暂停服抗精神病药,并服用抗过敏药。如皮疹范围增大,并伴有高热,则应立即就医。
(七)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和巩膜黄染等症状,可能出现药物性肝炎。
处理办法:一旦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停药,化验肝功能,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的保肝治疗,一般1-2个月内可恢复正常。
治疗方法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升学、就业、失恋、失去亲人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处处存在,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就会乱,出现失眠、头痛、抑郁、强迫、焦虑、心慌、胃部不适等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形成心理疾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早期只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是最容易矫治的,早期发现,早期正规系统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康复,所以一旦发现家人有精神症状,应及到正规医院治疗。
目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有心理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等。心理治疗--主要是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苦闷,消除疑虑,有些病人通过心理治无须用药即可康复。药物治疗--西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些人用药不系

23

24

10、服药后常见问题及治疗方法

统、不正确,导致症状反复发作、慢性化,出现肥胖、药物依赖等副作用,于是有专家把眼光转向中医精神医学,发现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有明显的优势,已开发出多种疗效显著、服用方便的中成药。
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病前都有一定的诱因(如挫折、遭受不幸等),所以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加强医患联系,应用心理学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功能锻炼,家庭干预指导,制订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精神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可用于失眠多梦、抑郁、焦虑、强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许多患者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治疗恢复健康。

25

抗胆碱、
多巴胺作用

其他

口干
视力模糊
静坐不能
震颤
肌张力增高
心动过速

意识模糊
恶心呕吐
皮疹
体位性低血压

药物检测观察的十个副作用

{

26

药物自我管理

相关内容

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率低、治疗不充分、治疗依从性差是导致复发和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提高患者的药物自我管理水平、认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是康复的重要内容。

27

一、药物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

美国护理专家Orem 认为,人是行为的主体,个人对维护自己的健康负有直接的责任,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严重精神障碍与一般躯体疾病不同,是一组特殊的疾病,患病期多不承认自己有病,只有达到临床痊愈后才认为自己真的患了精神疾病,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的疾病,因此对达到临床痊愈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药物的自我管理也是可能的,事实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如果患者有很好的执行药物自我管理的能力,就代表着疾病处于缓解期。另外也认为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积极治疗自身疾病是一种健康的行为方式。
药物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在严重精神障碍的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来说,它不仅能够提高慢性患者的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而且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情感、兴趣、思维和意志活动,提高治疗依从性,巩固治疗疗效,增强康复信心。

二、药物自我管理的指导步骤

由专业人员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对疾病认识水平进行评估,介绍药物自我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也让家属了解到提高患者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和在康复中的作用,了解疾病的性质,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共同干预,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其提高药物的自我管理水平。
(一)药物自我管理的训练内容
符合条件的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加入自我管理小组,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详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生活方式、自理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等。进入药物自我管理小组的患者应主动提供需求信息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制定健康计划,定期参加由专业医师和护师进行的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训练内容包括:①掌握自己所患疾病症状和体征及相关注意事项;②了解引起疾病复发的诱因及易出现的并发症;③熟悉自己所用

28

10、服药后常见问题及治疗方法

4、精神分裂症是不是住院时间越长,治疗就越彻底?

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不良反应;④合理饮食及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⑤如何控制患病危险因素;⑥患者定期参与对本人自理能力以及对疾病认知水平的评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预防复发。
(二)具体步骤
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不同患者提出适宜自己的个体化方案,有效地指导患者进一步康复。
第一步,患者和家属(尤其是配偶或主要照顾者)对患者所患精神障碍的健康知识教育,主要是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正确面对疾病,了解药物对患者的益处,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成功药物自我管理的基础。对康复期的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的宣教一般每周实施1次,或隔周进行1次,直到患者与家属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该疾病的特征为止。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及诱因、主要症状、治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严格的治疗疗程、复发先兆及预防复发方法和复发的危害, 面对应激如何自我心理调节、家庭如何干预,指导家属协助管理好药物、督促患者服药, 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训练中还应提供健康教育材料,特别要举出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药物自我管理的技能。
第二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支持和授权患者开展自我管理,针对患者的操作性行为(如起床、整理床单、洗漱、早锻炼、进食、服药、打扫卫生、洗澡、睡眠等)和社会活动(如按要求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交朋友等)给予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等,以此鼓励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的进步,相关行为一旦出现,即给予奖励。
第三步,引导和协助患者制定适应社会功能的个体化行为准则,如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和文明礼貌准则,尤其适合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症状的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家属应根据患者每天的具体表现进行准备评估,并提出下一步的康复目标。
通过上述训练,患者应达到药物自我管理的四个技能:①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特征,获得抗精神病药作用的有关知识,了解需要维持治疗的原因和

29

服药的益处;②学会自我管理和评价药物作用的正确方法,即康复者在适宜的时间服用适宜剂量的药物,并能评价药物的疗效;③能识别和处置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④能与医生商讨与药物治疗有关的问题。
       三、药物自我管理的监管措施
       首先,家属是患者药物自我管理的第一监管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抑郁症必须要认真负责,时刻牢记药物治疗是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的最重要手段;其次,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医生和护士也应定期随访和家庭指导,对不能坚持服药、训练或训练不当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干预。
       总之,自我管理是训练是一种科学的训练方法, 强调患者本人对其健康的责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保持自己的自尊心和正常的日常活动,获得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同时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方案,使患者和家属熟知自己所患疾病的知识,提高他们早期发现疾病复发的能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巩固疗效,预防精神残疾、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提升幸福指数。

30

药物自我管理

相关内容

1、到精神科就诊之前,家属应做哪些准备?
2、住院患者在“假出院”期间,家属应注意些什么?
3、哪些精神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4、如何防止病情复发?
5、怎样成为一名称职的精神病患者家属?
6、如何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
7、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否结婚生子?
8、精神病人杀人不偿命吗?
9、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康复

31

如果您是第一次带患者到精神科就诊,在就诊之前,您最好把患者的发病经过做一个详细的记录,尽量保留患者的文字资料,日记、信件以及患者随便乱涂乱画的内容.您认为不可理解、毫无意义的文字,可能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另外,要尽可能多地记录患者所说的原话,包括患者自言自语的内容,特别要记录那些没有条理、别人听不懂的话,因为这些话对于具有正常逻辑思维的人来说,是很难一字不差地重复出来的,而这些正是判断患者精神症状的存在依据。由于就诊的时间有限,家属同医生谈话时最好是有备而来、条理消晰、重点突出,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也便于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对症施治。

1、到精神科就诊之前,家属应做哪些准备?

2、住院患者在“假出院”期间,家属应注意些什么?

所谓“假出院”,是指患者经过治疗病情相对稳定之后,离开医院回家居住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患者不办理出院手续,医院为他保留床位,患者可以随时返院。假出院制度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适应外界坏境的机会,又能检验病情是否真正好转的试金石。假出院大多安排在患者的病情已基本治愈,即将出院之时,患者假出院期间,家属应注意以下事宜:
1、督促患者严格道医嘱服药。患者假出院期间,家属要观察患者对服药的态度,是主动、被动、拒服,还是藏药,并在返院时把此情况告诉医生或护士,如果患者明显地拒服药或藏药应提前返院。
2、保证患者安全。假出院期要时刻有人陪伴患者,一般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要知道,他们是受病态想法支配的,可能会欺骗医生或家属要求外出。
3、要使患者生活规律。家属尽可能按照医院的生活规律来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患者回家之后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晚睡晚起这样就改变了住院期间的生活规律,很显然,这种生活规律的反复变更对病情的恢复是不利的。

32

4、保持环境的单调。精神病需要安静的环境,嘻杂的人声会干扰患者的情绪。另外,精神病患者在病情刚刚好转时,多会产生一种担心,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忧虑白己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除了个别与患者关系亲密的人之外,家属最好不要让亲友、同事等过多地前来探望。
5、按时返院。家属要记好医生叮嘱的返院日期,按时返院,返院时,患者要由家属陪同,将患者在家的表现详细地向医生汇报,再由医生检查患者,最终决定是否继续住院,如果还没有到返院日期,患者在家中出现特殊情况,比如病情波动、拒绝服药或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家属可以随时带患者返院。

1、到精神科就诊之前,家属应做哪些准备?

3、哪些精神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1、首次发病的确诊为精神病的患者;
2、精神症状明显,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兴奋躁动、有丰富的幻觉妄想、言谈举止异常;
3、患者的病情严重影响他人或自身安全,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或到处乱跑,不听家人劝阻和管理,拒绝治疗等情况;
4、病人神志不清、抽搐,或合并脑炎、肝炎、心脏病等躯体疾患的;
5、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系统调整药物时。

4、如何防止病情复发?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很高,病情复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此,防复发就成了精神科医生的艰巨任务,也是广大家属和社会倍加关注的问题。为防复发,首先,家属要定期带患者复诊,可使医生连续地、动态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药物,也可使家属和患者及时得到咨询。其次,要坚持药物维持治疗。第三,要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理解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第四,及早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

33

5、怎样成为一名称职的精神病患者家属?

1.尽快就医:尽量缩短从发现病情到就诊的时间,当您意识到自己的家人出现了精神病征兆的时候您应该打消任何顾虑和担心,立即到医院来咨询,就是我们常说的“早发现、早治疗”,缩短从发现到治疗的时间,对疾病的结局影响重大。
2.接受现实,稳定情绪:一旦自己的家人被确诊为精神病,您需要的是尽快接受现实,稳定自己的情绪,有条不素地处理这些事情。这对您本人和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您可能会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得了精神病?但不要对这个问题过于反思,精神病的病因至今还不清楚,很多患者是在没受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发病的。
3、了解精神病的知识:您需要了解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各类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各种治疗药物的特点和副作用,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治愈之后如何防止复发、如何进行心理、社会康复等知识。这些知识对您至关重要,有了它您就可以心中有数、临危不惧,知道如何有的放矢地观察病情、安排患者的生活,知道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处理等。
4、习惯于同精神病人打交道:您的家人患病之后你们之间的关系在以前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层患者同家属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疾病的结局。您需关心、照料患者的生活、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督促他遵医嘱服药、诚恳地与患者交换意见、有时又要摆出长者之尊,来迫使患者去完成那些他不愿做、却必须要做的事。

6、如何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

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多数患者是精神症状消失在前,自知力恢复在后,有些患者长时间不承认自己以前的想法是病态也不认为那些想法的消失是服药治疗的结果。对于这样的患者,在继续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多与患者交谈,帮助他分析症状,促进其自知力的恢复。

34

这种谈话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要主动涉及症状,不要怕刺激患者。患者对以前的想法虽然不提了,但如果他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分辨能力,这就将成为他再犯病的隐患。谈话时语气要平等,要以商量讨论的方式同患者交换看法,避免说教。语气要自然,要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同患者一起探讨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把握谈话的分寸,在同患者一起分析症状时,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反应,患者愿意讲则讲,患者不耐烦了就不讲,或换个时间再讲。
精神病的治疗是药物为主、谈话为辅,如果患者对家属的劝说坚决抵制,这正说明他的病情还比较严重,只好继续等待药物的疗效。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的确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却又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耐心与坚持一定会让您的努力有所回报!

7、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否结婚生子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法律方面,二是人情方面。在法律方面,姻法只规定精忡病人在发病期内不能婚嫁,对于其它状态下的婚嫁问题则没有硬性规定。相比之下,人情方面考虑的问题要复杂得多。婚姻既可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可能对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精神病患者在考虑婚姻问题一定要权衡利弊,生育更要谨慎。

8、精神病人杀人不偿命吗?

人们总是觉得精神病人“糊涂”,不能正常地思考,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精神病人打人犯法杀人不用偿命。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只有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患者才有可能不负法律责任,而一些轻性精神障碍患者,一般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9、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康复

精神病患者在恢复期也需要调理,但不是以恢复体力为主,而是精神活动的调理,很多在一般人不值一提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对于精神病患者

35

而言都要重新学习,这种学习过程要渗透到患者的一言一行当中,患者要学会生活自理,若患者的生活过于懒散,或者过于依赖他人的照顾,对他的康复都是很不利的。
在情感交流上,精神病患者也需要训练以应对表情呆板、反应迟钝的情况,首先要提高兴趣,兴趣越大,情感的投入越多,愉快感也就越强,其次要设身处地地体谅和关心他人,理解了别人的情感,才能唤起自己的情感。要充实生活内容,聊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等等日常生活中非常简单的小事,都可以充实患者的信息来源。最后要善于适时、适度地表达情感,这种表达需要一定的技巧,患者要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学习探索,也需要家属耐心的帮助。
很多精神病患者都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这些患者在病好之后,如果再不加以训练,就会继续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最终成为病情复发的隐患。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先是让患者敢说,其次才是学习怎么说,要建立一种宽松、平和的气氛使患者有随意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而不至于因为患者的言谈不当,被中途打断,或被嘲笑、轻视。语言最要的功能是交流,只要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就足以胜任人际交往,因此不要对患疗要求过高。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尽管很揉心、很累,但时间长了,必会有所回报。建议家属为患者设立康复档案,定期记录患者的病情、服药情况、以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怡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成康复计划。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当患者抛弃了精神病的包袱、自信地面对生活的时候,您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联系电话:13830095228
邮箱:2134777821@qq.com

白银市平川区星辰社会服务机构创新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