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蒙東科技專刊
Me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 issue
主办: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
打造成为华能集团科技创新排头兵!
06
2023年7月
总 第30期
01 李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对话会
02 国务院: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
03 李强总理出访欧洲,5家能源企业系紧中欧纽带
04 2023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国际论坛在法举办
05 智能化采掘助力矿山安全生产
Contents
目录
公司动态
基层之窗
业界资讯
06 公司举办科技创新规范管理专项培训
07 公司召开2023年5月份科技创新协调会议
08 公司与上海检修公司开展创新成果转化交流
09 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无人驾驶技术交流
10 新疆能源公司来公司拜访交流
11 2023年5月公司专利完成情况
政策导向
12 伊敏电厂智慧办在“2023年发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就科技成果
推广发表主题演讲
13 汇流河发电厂党员科技先锋队完成“揭榜挂帅”
14 华能呼伦贝尔风电公司 实现海外专利“零突破”
15 蒙东新能源公司QC成果发布实现零突破
16 科技助力生产安全,云边端协同架构视觉识别系统制止火煤事件扩大
17 机电修配处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破解“卡脖子”难题
18 发扬创新工匠精神,科技助力技术攻关
19 技术交流展示
20 专利成果展示
21 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投用
22 “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
23 光电纳米技术的创新:麻省理工学院培育出精确的纳米LED阵列
24 以糖为燃料的液流电池可改变可再生能源储存方式
25 新材料“吃进”低能光“吐出”高能光
26 年可发绿电22亿度,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投产
01
政策导向
科技引领
Technology
李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对话会
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27日下午在天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对话会,同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主持对话会,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位企业家参加。
李强在听取与会企业家代表发言后表示,企业家的智慧和力量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当今世界最需要的是沟通交流,最重要的是开放合作。经济全球化已使世界各国成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开放与合作应是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最基本的态度和方法。
李强指出,要在大变局中真正读懂中国。希望企业界深入中国,立体地了解中国。中国不仅致力自身发展,而且积极与各方分享发展机遇,是开放包容诚信的大国。我们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支持各类企业发展。中国发展起来,给世界注入的是稳定性和正能量,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安全感。
02
政策导向
科技引领
Technology
李强强调,要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开拓更多合作机遇。中国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内需等,将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取得新突破,带来各产业特别是新领域新赛道的巨大合作机会。我们愿与各方共同推动前沿科技发展,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为企业投资发展打开新的广阔空间。
李强表示,希望企业家在不确定性中强化担当,把握经济发展的确定性方向,寻找经济发展的确定性机遇,汇聚经济发展的确定性力量,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国经济升级潜力巨大,投资中国就是选择了更好的未来。我们愿同各国企业家一道,以高水平开放合作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力量。
李强还就监管部门如何与企业开展合作、数据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回答了企业家提问。
与会企业家代表表示,中国是最具发展活力的市场,未来增长潜力仍然巨大。全球企业家支持加强对华合作,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愿积极参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面向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打造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03
政策导向
科技引领
Technology
国务院: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
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充电基础设施原则上应采用智能设施,推动既有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积极推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强化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换一体站等试点示范。
意见强调要从以下两方面加强科技创新的引领。
(一)提升车网双向互动能力。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充电基础设施原则上应采用智能设施,推动既有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积极推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强化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换一体站等试点示范。
(二)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车、桩、网智慧融合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示范建设无线充电线路及车位。加强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系统、配电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等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性能,加强新体系动力电池、电池梯次利用等技术研究。推广普及机械式、立体式、移动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
04
政策导向
科技引领
Technology
李强总理出访欧洲,5家能源企业系紧中欧纽带
6月18日至23日,应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政府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赴德国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进行正式访问,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
总理此次出访,随行多家中国企业。其中,能源企业包括中广核、国家电投、比亚迪、宁德时代、远景科技集团(远景动力)5家企业。
6月20日,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在德国柏林召开,中德总理共同出席。来自中德经济、企业界200多名代表,重点围绕工业转型、能源革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展开深入研讨,达成重要共识。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受邀在会上发言。他表示,绿色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宁德时代以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与德国各大车企均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包括电池开发、制造、回收在内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05
政策导向
科技引领
Technology
近日,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2023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国际论坛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为中法科技企业、青年人才、专业机构等搭建了交流平台,未来将进行更多的中法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方面的探索。
2023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国际论坛在法举办
活动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探讨新时代新机遇下的中法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方向,分享国际创新合作的切身经验与思考,旨在推动两国创新生态交流互动和创新合作,激励和吸引更多中法青年投身科创,共享时代机遇。中法创新机构、领军企业、孵化平台、科技企业代表等近100人参加了活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线上致辞、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科技处公参郭晓林现场致辞。
围绕如何促进科技创新国际协同发展话题,法国德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贝尔纳-特泽、法中委员会秘书长林碧溪、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聂丽霞、法国战略与展望总署高级专家倪金城等中法嘉宾,分别从国际大企业投资创新科技企业、帮助中关村科技企业全球拓展、中法创新合作成功经验、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生态等不同角度分享了做法和经验,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来自中法两国的教育界代表、孵化平台代表、科技创业者代表也在圆桌对话环节,探讨了当下的中法创新合作新机遇,以及中法前沿科技创新趋势。
06
政策导向
科技引领
Technology
矿山智能化建设是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局长黄锦生表示,目前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经达到1300余个,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到694处、产能每年达21亿吨。
黄锦生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智能化建设投资总规模接近2000亿元,已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现场应用的煤矿机器人达到31种、1000台套,约300台无人驾驶车辆在30余处露天煤矿开展试验。228处非煤矿山在破碎、运输、给水排水、在线监测监控与研判等环节实现智能化。智能化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24,不到平均水平的50%。
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高度重视矿山智能化建设,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标准体系,指导各有关方面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5项、团体标准70项;联合有关部门,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分级分类推动建设一批标杆示范矿山,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黄锦生表示,下一步将以少人无人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重点,通过智能化建设实现矿山开采地面化、室内化、平原化、少人化,推动各地区加快灾害严重矿山智能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智能化采掘助力矿山安全生产
07
公司动态
公司举办科技创新规范管理专项培训
为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提升公司系统科技创新工作规范化水平,6月15日,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规范管理专项培训班在扎兰屯地区开班。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树学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开班仪式上,李树学指出,2023年上半年公司统筹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和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重点科技项目稳步推进,公司知识产权数量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布局和专利申请推进力度。加强新能源、火电基建项目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获取工作指导和协调力度。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全力推动《取消驾驶室的无人纯电动矿用卡车及配套支持系统定制化开发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的产业化谋划工作。加强高质量科技成果凝练,做好年底科技成果考核评价,全面加强高质量成果转化、应用。
08
公司动态
李树学强调,各单位要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共同推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提升科技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公司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极具竞争力的一流区域综合能源公司”做出贡献。
此次培训为期两天,采取讲座与现场问答、学员交流相结合的互动学习方式。邀请了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中心相关人员、山东分公司黄台电厂相关人员、北京华政税务师事务所、南京禹为技术部相关负责人以及蒙东公司科创办负责人现场授课交流。
公司所属各单位科技创新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专兼职人员、相关财务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培训。
公司召开2023年5月份科技创新协调会议
6月29日,公司副总经理李树学组织召开科技创新工作协调会议,公司生技环保部、煤管部、工程部、科创办、办公室信息处,各有关单位人员参加会议。
09
公司动态
会议听取了伊敏电厂、伊敏露天矿、海拉尔热电厂、汇流河发电厂、扎兰屯热电厂、风电公司的科技项目进度汇报和风电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交流发言;科创办做了公司科技创新管理月度工作报告,通报了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管理情况和知识产权完成情况,指出当前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下月科技创新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指出,各科技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快推进项目进度,伊敏电厂和海拉尔热电厂要利用供热间歇期充分总结和梳理“智慧供热”项目成果在供热期应用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补充、完善相关模块和策略。科创办牵头推进“智慧供热”集团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加强与清能院的沟通协调,力争取得国家级奖项。
10
公司动态
公司与上海检修公司开展创新成果转化交流
6月27日,公司与上海检修公司一行开展创新成果转化交流。公司工会、科创办、各基层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上海检修公司是集团火电领域的成果孵化单位,本次交流重点介绍了集团公司2023年第一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目录,结合相关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讲解,对创能成果能够解决的具体问题和应用场景进行了重点描述。公司各基层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对有意向的成果进行了咨询。
与上海检修公司开展创新成果交流既有利于发现公司内部的优秀成果,又能有效了解其他区域公司的成果,对于公司的科技水平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无人驾驶技术交流
6月29日,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无人驾驶网络与信息化交流。公司副总经理李树学,科创办、伊敏露天矿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11
公司动态
会议结合取消驾驶室无人纯电矿用宽体卡车及配套支持系统研发项目中的无人驾驶相关技术问题展开交流。双方探讨了网络资源配置与5G基站优化布置等技术问题。并要求在无人驾驶网络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可扩展性,为以后无人驾驶大规模作业创造条件。
新疆能源公司来公司拜访交流
6月1日,新疆能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立群一行来公司就智能矿山建设事宜进行拜访交流。公司副总经理李树学,科创办、伊敏露天矿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12
公司动态
伊敏露天矿向新疆能源公司调研人员展示了伊敏露天矿智能矿山建设情况,随即一行人在李树学副总经理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最新研发的取消驾驶室无人矿用宽体卡车及配套支持系统,新疆能源公司一行对伊敏露天矿的智能矿山建设表示高度钦佩。
2023年6月公司专利完成情况
截至6月底,公司发明专利申请403件;专利授权20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9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2件;国际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件;国际PCT申请23件;美日欧专利申请54件;公司知识产权折算数完成值285.23,目标值509,年度目标完成率56.04%。
13
公司动态
伊敏电厂智慧办受邀参加“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主办的2023年发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积极宣传推广科技成果。研讨会共有来自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国家能源、内蒙古能源、北京能源等单位的246名代表参会,针对火电企业智慧转型,聚焦节能减碳、灵活性改造、运行管理、智慧供热等方向开展为期2天的研讨。
14
伊敏电厂智慧办在“2023年发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就科技成果推广发表主题演讲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伊敏电厂智慧办就“煤炭全流程一体化管控研究”、“基于云边端协同架构的视觉识别应用技术”、“带式输送机智能纠偏研究与应用”三项科技成果在科技兴安、提升效率方面取得的实效进行了主题发言,产生了积极反响。会后,北海电厂、中煤芒来电厂、华电国际技术服务分公司、京能电力生产技术部等与会人员与伊敏电厂智慧办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交流,各专家表示,伊敏电厂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行业带来了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通过参与此次研讨会,伊敏电厂智慧办不仅展示出了其在行业中的科技实力,还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他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在未来的发展中助力企业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伊敏电厂/姜楠)
15
汇流河发电厂党员科技先锋队完成“揭榜挂帅”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近日,汇流河发电厂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提升,加快科技项目实施,加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既定程序完成“高寒地区断路器油自动充放装置研究”、“工业物联网技术在污水泵站无人值守的研究与应用”、“远程终端在汽车衡的研究和应用”等三项众创项目的党员科技先锋队“揭榜挂帅”。
该厂针对需求导向,通过“揭榜挂帅”,切实推动解决生产中的重难点问题。并且把党组织建在重点攻关项目上,一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揭榜挂帅”中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推动科技项目攻关的强大力量。“揭榜”党员先锋团队立下军令状,表示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众创任务。
三项众创项目的成功“揭榜挂帅”,是“让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有利诠释,促使职工的创新能力转化成生产竞争力。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质量的同时,强化安全生产管控能力,保障安全生产。
(汇流河发电厂/王海鸿)
16
华能呼伦贝尔风电公司
实现海外专利“零突破”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近日,风电公司申请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卡钳更换辅助机构及调节装置”和“一种两用万用表针机构及防滑装置”获得德国专利授权,成功实现海外专利“零突破”。
一直以来,该公司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凝练水平,截至目前已申报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海外专利2项,发明专利占比36.5%。未来该公司将继续倡导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转化,为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风电公司/刘俊)
17
蒙东新能源公司QC成果发布实现零突破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2023年6月蒙东新能源公司收到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文件《关于召开2023年全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培训暨成果交流会的通知》公司共三项QC成果入选2023年全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成果交流会,本次入选QC小组成果发布及交流的三项成果以解决生产、基建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遵循“小实活新”原则,科学严谨运用PDCA活动程序,扎实开展QC小组课题研究。公司高度重视、超前谋划,主动邀请公司外部评审专家、资深老师对成果进行一对一“会诊”。
此次入选参加交流会的三项QC成果共三项,一是阿荣旗风电QC小组《混塔基础钢格栅安装方法》针对目前基建作业发现风机基础二次灌浆进度极其缓慢,经过比对分析发现系钢格栅安装时水平度难以控制,合格率仅为10%,小组从长期现场基建作业获得灵感,研制了一款混塔基础钢格栅安装方法。为实现节省混塔基建施工时间以及提高混塔基础安装质量为目的。二是生产
18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技术QC小组由公司生产部编制过速控制优化升级质量改进方案,并由业务骨干带头成立QC课题攻坚小组。小组成员从风机控制系统中获得灵感,对软件涉及的数据库、开发技术与技术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与学习,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升级优化方案,有效降低了极端工况下风电机组的故障频次。三是莫旗风电项目QC小组《提高山地风电道路施工一次合格率》,通过对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向进行分类、分析、汇总发现八项问题,并制定出优化设计方案,在该小组共同努力下,提高了道路施工质量,减少了土石方挖方量2000方,土石方倒方量35000方,节约成本20万元左右。
公司紧紧围绕基建施工、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热点、难点问题,成立跨部门、跨专业全面质量管理柔性团队,精准开展创新课题选题策划,最终在13项QC成果中遴选出年度QC活动课题3项。 建立课题储备、方案制定、实施、督导、验收、成果总结、现场发布为一体的QC小组活动全流程管控机制,实现创新动力有效传递,创新链条协同高效,促进QC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公司将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持续优化公司创新管理机制,健全创新管理工作网,组建管理创新、QC小组活动及成果培育柔性团队,充分挖掘优秀创新课题,全面营造创新创效氛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新活力、凝聚新力量。(蒙东新能源公司/董恩雷、张家辉)
19
科技助力生产安全
--云边端协同架构视觉识别系统成功制止火煤事件扩大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2023年6月8日11时22分、22时38分、16时03分,6月9日02时02分伊敏电厂云边端协同架构视觉识别监控系统发现4次一号破碎站卸料口进入发热煤事件。输煤运行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了发热煤进仓事件的发生,保障了生产安全。这一事件再次证明科技创新助力生产安全发挥了实效。
云边端协同架构视觉识别系统,共计研发了19种人工智能算法,将传统的人工监视,改变为摄像机主动监控。扭转了人工监视画面容易遗漏故障的被动局面。智慧办将积极探索数字化安全监控,构建智慧电厂,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提高生产效率。(伊敏电厂/贾莉)
20
机电修配处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破解“卡脖子”难题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2023年,机电修配处紧紧围绕公司重点工作,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技术和设备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近期,在配合伊敏电厂#2机组A级检修期间,伊敏电厂遇到#2发电机端部径向拉杆松动难题。机电修配处通过与伊敏电厂专业技术人员配合,设计制作出发电机端部径向拉杆配套拉紧工装,解决了检修现场难题,有力保障机组检修顺利进行。
伊敏电厂#2发电机端部长时间磨损导致径向拉杆松动固定不牢,需要将径向拉杆拉紧且拉杆紧固拉力不得超过12KN,方可解决该项问题。由于#2发电机曾于2015年被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行改造,发电机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没有配套拉紧工装。正值机组检修关键时期,经与厂家沟通到厂检修工期无法满足要求。为破解这一“卡脖子”难题,机电修配处勇于担当,应伊敏电厂邀请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检修现场进行测绘。技术人员根据技术设计理论和多年机械加工经验制定出解决方案,设计并制作出拉紧工装。该工装由支撑底座、拉杆连接套、拉紧螺栓、拉力调节盘等部件精密配合,通过将水平方向的扭力装换为垂直方向的拉力,连接气动拉力器后保证拉紧拉力可测可控。为保障使用效果,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现场对工装进行校对,不断改进,直至达到理想状态,为伊敏电厂机组检修如期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机电修配处共计制作拉紧工装一套(配件12件),配套紧固垫片100件。据不完全统计,可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200余万元,做强生产保障的同时,机电修配处在提质增效工作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2023年机电修配处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已取得卓越成绩,在发明专利和海外专利上均取得零的突破。共获得矿用卡车防冻粘箱斗等3项发明专利授权,一种用于防止煤仓棚煤的装置等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可分流式液压插板门防护装置PCT专利申请1项。在今后的科技创新工作中,机电修配处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用好用活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激发创新团队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效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伊敏煤电公司/马堃)
21
发扬创新工匠精神,科技助力技术攻关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李国江1996年毕业于大连电力学校电厂化学专业,就业于伊敏电厂化学车间,从精处理、除盐值班员干起,2001年担任运行班长,2007年完成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08年调至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先后从事物资、化学、水工、环保等工程管理等工作。2015年被任命为生产技术部主任助理兼化学专工,2017年由于环保专工调离达赉湖热电公司,再次兼任起环保专工岗位,至今一直是蒙东公司的最老的环保专工,2018年取得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学历,2019年拿到工程师职称。2023年开始创建环保标准化工作。
他先后负责过基建时的化学、水工脱硫工程管理,投产后主要负责过脱硫一炉一塔改造工作、两台炉脱硝改造工作、烟囱钛合金内筒改造的全部工作,还负责环保超低排放改造前期工作。还担任起两次化学补充水增容改造工作,2022年还完成含煤废水的改造工作,首次真空皮带机应用到含煤废水处理中,为华能蒙东公司含煤废水专业改造起到领跑作用。他为达赉湖热电公司化学、环保专业做出重大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机组基建时主动与设计院共同交流,提出很多先进的思路,例如化学二级反渗透和EDI废水回收,过滤器反洗水采用一级反渗透浓水;脱硫浆液管道杜绝使用直角弯头等优秀建
22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议,一一被设计院采纳,他就这样带领化学团队攻克了一次次改造技术难题,并通过一次次验证,有效提升了化学、环保专业设备的可靠性,打破了全膜法在国内不稳定的记录。2019年利用长距离化学水增容改造中再次提出一级反渗透浓水50%回收,将锅炉补给水淡盐废水和浓盐废水彻底分离回收技术,使废水降级使用思路应用到极致,远远领先于兄弟电厂,为公司每年节省近50万吨疏干水,为企业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
在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工作十余年中,他曾连续三年被达赉湖热电公司公司授予年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过“四优”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多次在“创星”活动中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0年被蒙东公司聘为科技评审专家。论文先后在电力行业协会组织的电力行业征文中获得一等奖三次、二等奖六次、三等奖四次;在全国电厂化学协会组织的水处理技术征文中获得一等奖三次;科技成果在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电力市场协会上获得科技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六次,在2021年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组织的技术创新成果“金苹果”奖荣获三等奖。2022年在蒙东公司年终职工科技成果评选中摘获一、二等奖各一次,并取得华能蒙东年度“创新工匠”称号。专利先后获得主要完成国家实用型专利8项,2022年还获得德国实用专利授权一项,第一个打破达赉湖热电公司国际专利零突破。(达赉湖热电公司/王冠洲)
风电功率预测是指以风电场的历史功率、历史风速、地形地貌、数值天气预报、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等数据建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模型,以风速、功率或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结合风电场机组的设备状态及运行工况,得到风电场未来的输出功率。
23
技术交流展示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如何提高风功率预测的准确率
风电功率预测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风电场建设前期的出力预测,也就是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场选址工作;二、风电场建设完成,投运发电之后的风电功率预测。
下面将以六个方面探讨改善风功率预测的解决方案
(1)提高风电场宏观和微观选址精度
风电场选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风电场建成后的发电量。在宏观选址过程中,要详细考察风能资源、并网条件,交通、地形地貌和其他气候环境等因素,并确保有效侧风时间大于一年。同时要考虑湍流强度,如果一旦湍流强度超过0.25,建设风电场就要特别慎重。在微观选址上,要考虑地形、尾
流效应和塔影效应等对风速的影响。借助于预测精度较高的软件,比如WAsP和WindFarmer软件,并且要考虑多种折旧和自然干扰,确保全面、精确的风电场选址工作。还需要针对风能资源形成、分布、变化机理以及评估技术原理的研究。
(2)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
目前,在进行短期风功率预测时,无论采用物理方法,还是统计方法都会用到NWP数据,因此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能够改善预测的精度。把多个数字天气预报(NWP)模型组合起来,对气象信息进行预报,该方法可以克服恶劣天气下出现的预测偏差,显著提高预测精度。
(3)加强风电数据管理和完善
风电数据量很大,风功率预测是基于大量数据资料开展的。合理数据管理,可以节约风功率预测时间,进而给调度工作带来方便。所以,可以建立风电数据库,并开发基于风电的数据挖掘系统,数据精细化管理。
(4)物理法和统计法相结合
物理法不需要风电场历史功率数据的支持,适用于新建风电场;但需要大量且准确的NWP数据,风电的物理信息对预测的准确度也有很大影响。统计方法需要大量历史数据的支持,对历史数据变化规律的一致性有很高的要求,但准确性较高,同时建议采用自学习能力的模型。因此,在实际预测中,建议物理方法和统计方法结合。
(5)自动化通信设备方面
完善通信通道,增加设备巡视次数,定期维护设备,确保提供连续、可靠的监测风电数据。
(6)改进风功率预测系统
近几年,我国已开发出风功率预测系统,风电场向电网公司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发电功率曲线,这使得电网调度可以有效利用风能资源,提高风力发电上网小时数。但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预测系统还未完善,预测精度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针对我国风能资源具体的情况,改进风功率预测系统,提高预测准确性。(风电公司/吴旭东)
24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隔离栅双极晶体管)在新能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IGBT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可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器中,将风力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功率逆变器将其转换为电网所需的交流电。
25
技术交流展示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IGBT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操作过程中要佩戴防静电手环,尽量不要用手触摸驱动端子部分,当必须要触摸模块端子时,要先将人体或衣服上的静电用大电阻接地进行放电后,再触摸,IGBT模块驱动端子上的黑色海绵是防静电材料,用接插件引线时取下防静电材料立即插上引线。
一般保存IGBT模块的场所,应保持常温常湿状态,不应偏离太大。常温的规定为5℃~35℃,常湿的规定为45%~75%。在冬天特别干燥的地区,需要加湿机加湿,尽量远离有腐蚀性气或灰尘较多的场合,在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场所IGBT模块表面可能有结露水的现象,因此IGBT模块应放在温度变化较小的地方,IGBT模块在未投入生产时不要裸露放置,防止端子氧化情况的发生。(风电公司/吴旭东)
26
锅炉受热面弯管免焊接防磨装置。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水冷壁管道等受热面管子的迎风面,管道受风面在使用时会磨损,影响管子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管道(2),所述的管道侧壁扣有弧形防磨瓦(1)并通过固定夹(3)固定,所述的固定夹包括弧形背钩片(4)和固定轨(5),所述的固定轨焊接在所述的弧形防磨瓦的弧形面一端,所述的弧形背钩片扣在所述的管道上,一端焊接在所述的弧形防磨瓦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固定轨,每个所述的固定轨上都与螺杆(6)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锅炉受热面弯管防磨装置免焊接固定。
专利成果展示
基层之窗
科技创新
锅炉受热面弯管免焊接防磨装置
业界资讯
Information
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投用
27
6月1日,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远、在海床约800米底下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投用,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中国海油自主研发制造出我国海上首套二氧化碳封存装置,自主设计实施我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创新应用7项国内首创技术、取得发明专利6项,敲开了中国海洋碳封存宝库的大门。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邓常红表示,中国海域地壳稳定性好、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地层圈闭多,具备封存二氧化碳的良好地质条件,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
以此为基础,中国海油已经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罐车、管道、船舶等方式,输送到珠江口盆地海域进行封存。
业界资讯
Information
28
“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
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代号AGT-110)6月4日在深圳通过产品验证鉴定,标志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
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高效转换、洁净利用、多领域应用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燃气发电装机容量迅猛发展,自主研制重型燃气轮机,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介绍,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功率110兆瓦,具有启动迅速、综合热效率高、维护简便等优点,可使用燃油、天然气及中低热值气等多种燃料发电,可应用热电联产、天然气调峰电站、联合循环发电等多个领域,还可配合风电、光伏、水电等多种能源耦合供电。与同功率火力发电机组相比,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一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100万吨,联合循环一小时发电量超过15万千瓦时,可以满足15000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相同、核心部件相似、制造过程相近。2016年中国航发成立后,聚焦主责主业,打造了以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平台,运用先进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质量管理体系,在科技部“863计划”能源领域重大专项研制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改进改型,如期实现技术升级、质量提升、周期缩短等既定目标。
“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2019年被列为国家能源局首批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2020年改进型重型燃气轮机总装下线,2022年在中海油深圳电厂启动示范运行。目前,“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已累计运行突破14000当量小时,其中单台运行时数超过7000当量小时。
业界资讯
Information
29
“仅在结构设计方面,团队验证分析了100多个方案,优化了转轮三维高阶复杂曲面造型、应力分布,确保转轮循环‘寿命’不低于15亿次,转轮水斗每秒能承受高速水流冲击范围37.5次至637.5次。团队还解决了大型冲击式转轮结构设计方面的多项难题,确保转轮性能优异、结构安全可靠。”梁权伟说,在工艺制造方面,该转轮中心体还采用锻件与复合增材结构,降低了锻坯制造难度,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同时,其应用了高精度数控加工工艺,实现转轮水斗异形深腔高效铣削、水斗型面高精度铣削。
“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生产制造中,我们创新地应用了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技术,3台3D打印机器人历时40余天协同作业,完成2700千克金属增材,开创了行业先例,突破了转轮锻件制造难题,降低了锻件厚度和锻坯制造难度,有效减少了后期机械加工量。”东方电机焊接工艺高级工程师金宝说,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充分融入数字化技术,高度适用于冲击式转轮外部水斗复杂型面结构部件的制造。目前,企业已实现远程操控与多机器人无人值守作业,实现定制化设计和制造的“近净成形”,为更高水头、更大容量冲击式转轮研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研制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是适应我国西部水电基地高原峡谷建设环境条件,实现平衡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优方案之一。2019年起,东方电气集团组织开展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2020年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冲击式水力模型试验台。此次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成功下线后,东方电气集团将按“三级跳”计划,携手国内能源企业,共同推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500兆瓦级冲击式水电机组工程示范应用,接续开展700—1000兆瓦级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持续推动我国水力发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业界资讯
Information
30
光电纳米技术的创新:麻省理工学院培育出精确的纳米LED阵列
一项新技术可以在需要的地方生产钙钛矿纳米晶体,因此这种极其精致的材料可以集成到纳米级设备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方法来精确生长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体,从而消除了破坏性制造技术的需要。 该技术有助于开发 nanoLED 和其他功能性纳米级器件,具有光通信、计算和高分辨率显示技术进步的潜力。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新平台使研究人员能够 "生长 "卤化物包晶纳米晶体,并精确控制每个晶体的位置和尺寸,将它们集成到纳米级发光二极管中。图为纳米晶体阵列发光效果图。
卤化物钙钛矿是一类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以及在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等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些材料已主要应用于薄膜或微米尺寸的设备应用中。 在纳米尺度上精确集成这些材料可以开辟更非凡的应用,例如片上光源、光电探测器和忆阻
业界资讯
Information
31
器。 然而,实现这种集成仍然具有挑战性,因为这种精致的材料可能会被传统的制造和图案化技术损坏。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在需要的地方现场生长单个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体,并精确控制位置,尺寸在 50 纳米以内。 (一张纸的厚度为 100000 纳米)纳米晶体的尺寸也可以通过该技术精确控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尺寸会影响其特性。 由于材料是局部生长的,具有所需的特征,因此不需要可能造成损坏的传统光刻图案化步骤。
该技术还具有可扩展性、多功能性,并且与传统的制造步骤兼容,因此它可以使纳米晶体集成到功能性纳米级器件中。 研究人员用它来制造纳米级发光二极管(nanoLED)阵列,这是一种在电激活时发光的微小晶体。 这种阵列可应用于光通信和计算、无透镜显微镜、新型量子光源以及用于增强和虚拟现实的高密度、高分辨率显示器。
“正如我们的工作所示,开发新的工程框架将纳米材料集成到功能性纳米器件中至关重要。 通过超越纳米制造、材料工程和设备设计的传统界限,这些技术可以让我们在极端纳米尺度上操纵物质,帮助我们实现非常规设备平台,这对于满足新兴技术需求非常重要。” Landsman 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 (EECS) 职业发展助理教授、电子研究实验室 (RLE) 成员,也是描述这项工作的新论文的资深作者。
Niroui 的合著者包括主要作者 Patricia Jastrzebska-Perfect,她是 EECS 研究生; 朱伟坤,化学工程系研究生; Mayuran Saravanapavanantham、Sarah Spector、Roberto Brenes 和 Peter Satterthwaite,均为 EECS 研究生; 郑莉,RLE博士后; Rajeev Ram,电气工程教授。 该研究于 7 月 6 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业界资讯
Information
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型液流电池,利用糖来提高储能的容量和寿命。这种设计可用于存储电网规模的能源一年以上,从而加快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这一发现来自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在科学杂志《焦耳》(Joul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质子调节醇氧化用于高容量酮基液流电池溶解液"的论文。
32
以糖为燃料的液流电池可改变可再生能源储存方式
该研究利用一种名为β-环糊精的溶解单糖(淀粉的衍生物)来提高电池的寿命和容量。
实验优化了电池系统中化学物质的比例,使峰值功率比现有方法高出60%。随后,该电池被反复循环使用了一年多,在此期间其充电能力几乎没有损失。这是首次在实验室规模的液流电池实验中取得的成果。
液流电池由两个充满液体的腔体组成,用于产生电化学反应以存储和释放能量。β-环糊精添加剂因其惊人的催化能力而加速了这一反应,实现了电池能量的高效流动。
业界资讯
Information
33
新材料“吃进”低能光“吐出”高能光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创造了一种新型材料,可吸收低能量光并将其转化为高能量光。这种新材料由超小硅纳米粒子和有机分子组成,能有效地在其有机和无机成分之间移动电子,可用于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更精确的医学成像和更好的夜视镜。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上。
复合材料由两个或多个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在组合时具有独特的特性。例如,碳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可用作飞机机翼、赛车和许多运动产品的轻质材料。在新研究中,材料的设计方法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硅和有机分子,并将它们结合得足够牢固。无机和有机成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的混合材料,显示出与光的独特相互作用和全新特性,与这两种成分完全不同。
这些特性有能力将长波长光子(如红光,能很好地穿透组织、雾和液体)转化为短波长蓝色或紫外线光子。这意味着该材料可用于多种新技术,例如生物成像、基于光的3D打印和帮助自动驾驶汽车穿越雾气的光传感器。
采用低能量光并使其具有更高能量,还有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因为其可捕获通常会穿过它们的近红外光。优化技术后,捕获低能量光将使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减小30%。
业界资讯
Information
34
年可发绿电22亿度,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投产
6月底,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是我国在高海拔地区制绿氢的首次尝试,通过光氢储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体系推动氢能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实现绿电、绿氢消纳。
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号召,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分别由“国家第一批大基地”50万千瓦光伏工程和“国家揭榜挂帅”50万千瓦光伏工程构成,同步建设一座3兆瓦光伏制氢站。
项目交流侧装机为100万千瓦,直流侧装机为130万千瓦,全部选用隆基绿能Hi-MO 5组件,全容量投产后年均发电量22亿度,可满足200万个家庭的一年所需。同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4.39万吨,相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48万吨,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对推动当地经济建设、带动氢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约稿通知
各单位:
为了增强本专刊的丰富性、可读性和耐读性,特在专刊内部设立“基层之窗”板块供各单位进行投稿,现面向各单位征集在生产、安全、基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及建议,公司科创办将组织行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和解答,并在本专刊发布。
投稿联系人:宋佳琛
联系电话:13314802871
邮箱:420725280@qq.com
各单位投稿数量统计
单位 | 伊敏煤电公司 | 新能源公司 | 海拉尔热电厂 | 达赉湖热电公司 | 东海拉尔发电厂 | 汇流河发电厂 | 满洲里热电厂 | 扎兰屯热电厂 | 牙克石热电厂 | 呼伦贝尔风电公司 | 红花 尔基 水电 公司 |
本月投稿数量 | 3 | 1 | 0 | 1 | 0 | 1 | 0 | 0 | 0 | 3 | 0 |
累计投稿数量 | 14 | 2 | 3 | 3 | 4 | 5 | 1 | 1 | 0 | 8 | 0 |
蒙东科技专刊
主办单位: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
主 编:李树学
审 核:李德永 巴特尔
制 作:宋佳琛 赵 坤 姜文鑫 石永利
Me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 issue
科技引领
创新为先
2023年(七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