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约电子杂志模板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2022年1月第1期

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甘宁

一个人富不算富
全村人富才算富

两山种满香根草 乡村振兴加速跑

秋去冬来,银杏叶又黄满了树
日子总是起起落落
愿你做个规律生活的人
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也有心疼自己的温柔

乡村
振兴

小车间成就大梦想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
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习近平

目录/contents

6  康养圣地 云上恒 合

10 两山种满香根草 乡村振兴加速跑
14 立道两山 翠染棕花

      产业

18 芦花鸡—龙驹镇脱贫致富的“金凤凰”

    人物

       经济

        旅游

社会

27 长城村的幸福画卷

旅游

30 农旅田园 诗画甘宁

20  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人富才算富
24 小车间成就大梦想 

  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东南部,总面积52.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一廊(游龙戏凤,龙凤溪谷景观廊)、两区(鹿鸣之喜.森林度假区和心归云霞.乡村休闲区)、一镇 (有凤来仪.高山康养旅居小镇)。龙凤溪谷景观廊以苏马河、凤凰峡为轴线,在“快旅慢游”中,让游客享受巴山楚水新魅力,森林度假区由“呦呦鹿鸣”、“云 上天崖”、“枫木有香” 、“土家原乡” 构成,将打造形成2-3个国家4A级景区;乡村休闲区由五彩果林、药养花谷、苗木园圃构成,将带来丰富的乡村旅游新体验;高山康养旅居小镇由凤舞九天水街、有凤来仪康养和乐区、凤栖福地旅居乐享社区构成,将打造成为未来度假生活的新地标。让绿水青山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大,“枫香三峡, 七曜土家”一三峡恒合, 将着力打好“生态旅游” “康养旅居” “高山避暑”三张牌, 加快建设成为国家级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
  
  

  近年来,恒合土家族乡依托高海拔的气候优势、丰富的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各村社集体经济持续增长,百姓收入节节攀升。今年以来,恒合民宿从环境、服务、配套、特色等各个方面提质升级,盘活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眼下正是酷暑,也是恒合高山旅游的旺季。箱子村花海驿站老板方远谋夫妻忙着给店里的客房做好清洁的同时,还将负一楼的小院收拾出来,树下安装一个木质秋千,室内外用农家的树根、簸箕、石磨、瓦罐种植的多肉等加以装饰,打造一个农家风味的棋牌室。
作为村里较早开办的民宿,方远谋在这几年的经营过程中,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提升服务水平。“今年,我们将大部分的客房进行改造,配置有独立卫生间、空气能热水器,还更换了新的床、床垫、被褥,目前共有20个房间,近40个床位。”与此同时,方远谋还结合特色民俗文化打造院落,保留农家原始的柴火饭、鱼塘垂钓等风味,即使是旅游淡季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住宿。

地 

乡村振兴.2022/1/1

6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旅游

旅游

  而在另一家名叫“厢里乡味”的民宿,记者则感受到了别样的小资情调。老板名叫方远光,今年35岁,2019年他去浙江的莫干山考察后,便回乡创业。“我们虽然在乡下,但还是得吸收借鉴外面的新鲜理念、元素。”方远光将自己民宿的客户群定位为年轻人,他融入了后花园、木艺栏杆、草席天花板、马灯、麦穗灯等元素,并给每个房间配套沙发、现代化桌椅,特别适合年轻情侣或者是一家人前来小住。

  除了环境和品质的提升,恒合的的不少民宿也在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村民方远轩新开了一家民宿,他在修建时便注意到了规模的扩大,宽敞的院落有一二十个车位,室内共有45间客房,88个床位,涵盖标间、大床房等不同标准。“我们的经营模式是按人收费,100元每个人每天,包吃住。”方远轩告诉记者,上个周末,他家的第四层楼就客满了,还有客人预定了7月、8月的团体住宿,将近200人。

  箱子村在发展民宿旅游前,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靠种植庄稼,经济收入不高。如今,老百姓的收入从原先的一年几万元增加到了10多万甚至20万元以上,还能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而这只是恒合土家族乡发展民宿旅游的一角,目前,全乡现有民宿(农家乐)105家,床位近2000张。

  为了提档升级,盘活旅游资源,乡里还成立了恒合乡村旅游促进会,加强民宿管理,制定民宿等级评定标准,评定3A级民宿7家,4A级1家。随着恒合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也为精品民宿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让美丽乡村助推旅游民宿提质升级,为乡村旅游积蓄动能,助力乡村振兴,带动老百姓增收

肖仕林/文
陈涛/摄

8

9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旅游

旅游

两山种满香根草 乡村振兴加速跑

  时间回到2019年,那是已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眼前这个大山深处的棕花村,是一个拥有132户建卡贫困户的小山村,脱贫任务还很艰巨。谁都不会想到,一种来自遥远海外的香根草会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改变村子贫困落后的面貌。

 农民都是种地专家,种庄稼几千年不能改变贫困,用几年时间种草变富,能行吗?时任第一驻村书记的田军为了消除村民顾虑,自费从云南滇池引进的48株香根草实验苗很快种上了,成效明显。在田书记的带动下,两位年轻小伙余思成、谭兴刚也加入进来,

52亩200万株香根草终于落户棕花村四组。两块醒目的大标牌树立起了  
 脱贫致富说简单点就是吃饭和就业。棕花村共有819户2352口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孩子留在村里,村庄长年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人。如果让村民们看到香根草带来的最直观的经济效益,问题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
 棕花村处在大山深处,土壤贫瘠,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且人均耕地不足,因此村中养殖户居多,养殖大户更是达到了9户之多。
 香根草本身就是优质牧草,于是长好的香根草就用来喂牛、喂猪、喂鸭、喂鸡。养殖成本大大缩减,养殖户们收效颇丰,生活水平已然改观不小。
香根草本身就是优质牧草,于是长好的香根草就用来喂牛、喂猪、喂鸭、喂鸡。
  

10

11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经济

经济

  棕花村地靠甘宁水库,这个水库是万州区除长江外的第二大生活用水来源。大规模养殖给环境的污染太大了,还很有可能威胁到甘宁水库。金山银山难道要堆在绿水青山上吗?这样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如此大的粪污怎么办,养殖户虽然都有三级排污池,但效果不明显,建污水厂资金又不够,而且不现实。
  香根草根系发达,喜氮磷环境,不正是处理污水的良药吗?说干就干,一片片人工浮岛立马建立起来了,有效维护了生态环境。
  文字或声音:牲畜粪便还可以用来养蚯蚓,蚯蚓又称地龙,养好的蚯蚓制成干儿,卖给制药公司,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就这样,一个以香根草为核心的合作社成立了,村民门积极入股。人们骄傲地把这个合作社称为乡村振兴总部基地!这是一个集种植、养殖、改善环境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合作社!棕花村在2021年前就实现了全面脱贫。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万州区委的重要指示,从中华民族伟大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坚持绿色发展前提。
    现在的棕花村已是全区的重点乡村振兴试点之一,不断有人来到棕花村上门取经。村民门钱袋子鼓了、米袋子丰了、小院子绿了,青山屋后靠、村路门前绕、两山花果香、生活条件好。
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不断优化生态循环结构,在产业振兴的同时不忘生态振兴。棕花村正在这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大步地前进!

陈宇翔/文
陈涛/摄

12

13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经济

经济

立道两山 翠染棕花

  立道即立本,本立则道生。棕花村践行“两山”理念,发展生态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从新思想新理念,变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一幅经济兴、生态好、百姓富的绿色画卷跃然眼前。棕花村,曾经的市级深度贫困村,地处重庆市万州区西部,坐落于葵花山脉,环绕山脚的甘宁水库,是万州城区百万人口饮用水源,水库连接着长江一级支流——襄渡河水系。

 棕花村作为水库移民后靠村,地少人多,养殖业成为棕花村的主导产业,全村各类畜禽存栏量近7000头(只),排污量大,成为棕花村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大阻碍。

 在村原第一书记田军的带领下,村委班子成员与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香根草种植可行性试验,依托香根草技术系统,通过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管控手段,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立体治理

 香根草原产于印度、海地等地,因其根部散发着檀香味而得名,适应能力强、生长繁殖快、根系发达、耐旱耐瘠,能充分吸收生长环境中氮、磷成分等特点,让香根草在发挥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净化污水等生态治理作用上成效显著。
 返乡青年余思成从小在棕花村长大,村子的封闭、脏乱,村民的蛮横、贫穷,在他的童年记忆中烙下深深的烙印。余思成看着香根草的根茎,若有所思,眼神坚定。棕花村党支部以生态兴村发展理念为主导

合作社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通过养殖畜肥+秸秆发酵繁殖蚯蚓——通过蚯蚓蛋白肥供应林下种植、养禽——禽肥还草,实现了种养可持续循环。同时利用香根草产业对内实现对养殖废水、黑臭水体的环境治理,打好本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外开展国土矿山复绿、农村黑臭水体养殖废水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土壤修复等生态环保治理工程承接,实现生态环境维护与生产经营发展双结合双促进。

14

15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经济

经济

 棕花两山生态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403亩,建成了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的香根草产业基地,同时发展禽畜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2020年对外销售香根草277万株,地龙23余吨,佛手、藠头、7300斤,实现销售总收入36万。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劳务务工、村级集体分红等方式建立与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共计向村民支付19.8万元劳务务工费、4.3万元土地流转费。2021年项目达产后年产香根草种苗2230万株、蚯蚓养殖200吨,佛手、藠头65万斤,预计实现销售总收入340余万,村民收入1.6万元。

 种下“脱贫草”,减污降碳又致富!香根草助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有一种独特的变现方式。“碳汇+”生态产品就是把森林草地吸附的碳,变成指标放到平台上,卖给企业或者个人,从而促进节能减排。

 在市生态环境局的支持下,棕花村香根草成为重庆市首批落地的“碳汇+”生态产品,每亩香根草地每年可以实现碳汇24-36万元,“这笔资金作为集体经济的股本金,实现对贫困户的利益联接”,通过种植香根草实现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碳中和协同发展。

  水光山色与人亲”,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

  棕花村作为全市唯一贫困村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乡村生态振兴典型案例,不断有单位、个人上门取经,学习“两化”发展经验。

 屋后靠、村路门前绕、“两山”产业兴、人居环境好。两山生态合作社种下“脱贫草”,减污降碳又致富,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米袋子大了、小院子绿了。
 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你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种草治污,靠草致富,棕花村依托香根草产业开辟了一条山地农村生态振兴的新路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污染防治和碳中和的结合双赢。

陈宇翔/文
陈涛/摄

16

17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经济

经济

初冬暖阳万物藏
岁月沉香悦时光

芦花鸡—龙驹镇脱贫致富的“金凤凰”

  楚蜀边境,山水龙驹。龙驹镇,曾经的重庆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如今当地的村民依靠芦花鸡养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汶水芦花鸡良种繁育基地是在梧桐村芦花鸡生态养殖项目的基础上,通过鲁渝产业协作引进的扶贫项目,该项目被龙驹镇确定为十大脱贫攻坚重点项目。

 扶贫攻坚难在乡村产业振兴。如何让老乡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当然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种植业种啥?农民都是种地的专家,这条路行的通,就不至于深度贫困;养殖业养啥?关键在于有适应当地气候的物种,除此之外没有资金和技术,搞养殖就是瞎折腾。胡子和眉毛当然不能一把抓,经过多方努力,来自山东的芦花鸡飞到了龙驹镇梧桐村。实行资金和技术全方位服务,利用当地优渥的自然环境,

 据了解,日前,龙驹镇已在梧桐村、岭上村、龙溪村、茶园村、宏福村建成5个芦花鸡生态养殖示范区,在灯塔社区、民义村、花坪村等地发展9个养殖点,按照50只/亩生态散养标准,建成10万只芦花鸡养殖基地。到今年年底,全镇年出栏芦花鸡可达20万只左右,年销售额将达1500万元以上,将带动100户以上群众户均增收5万元。同时,辐射带动后山、熊家、普子、李河等10多个乡镇喂养芦花鸡,养殖规模超过2万只。

   
 白新亮告诉笔者,到今年9月底,全部完工后的梧桐村良种繁育西南基地每年可提供500万只鸡苗,除供应本地及周边的丰都、奉节、巫溪、黔江等区县养殖外,还能为四川、贵州、湖北等地提供400万只鸡苗,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加上年产2500万枚“绿壳蛋”和“芦花椒椒鸡”等深加工项目,真正形成生生不息的“鸡生蛋、蛋生鸡”滚动生态养殖模式,并成长为当地首个产值上亿元的扶贫支柱产业,带动近千户群众增收。

 为将芦花鸡生态养殖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近日,梧桐村开始对国家级汶上芦花鸡保种场西南基地进行扩建。白新亮介绍说,此次扩建的项目位于梧桐村4组,投资
1600多万元,共占地25亩,计划建设一幢育雏鸡舍,两幢绿壳蛋鸡鸡舍,同时配套建设年加工百余吨有机肥的加工厂,以此滋养当地上千亩的经果林。

陈宇翔/文   

陈涛/摄

18

19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产业

产业

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人富才算富

  自2000以来她一直与家乡的土地打交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她把家乡的片片荒山,都种满了桃树,要想富,先修路。之前这里都是山路,交通闭塞,再美的桃花也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山间的贡桃更是难以运输出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谭世凤自讨腰包,修建完成十几公里的路,让村民上山下山更为方便。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充分发挥代表职能,为全区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作为巾帼致富带头人,她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她,就是万州区第五届人大代表、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谭世凤。

 今年十二月,天城镇茅谷村谭世凤种植的橘子树又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茫茫苍苍的绿色橘海中的,密密麻麻挂满红彤彤的果实,田野间飘荡着阵阵果香味儿。谭世凤忙着将成熟的橘子采摘装框,送到收购点进行销售。坐落在离主城区三点五公里的茅谷村,每年三四月份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满山的桃花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数千亩的桃树是谭世凤这十几年来精心培养的结果

  谭世凤自创办家庭农场以来,起初只是在天城镇周边的村庄里种植桃树,随着发展趋势较为良好,再加上还得到了一些种植技术的支持,谭世凤做事更有了信心 随后还在恒合土家族乡承包两百多亩土地种植黄桃,在高粱镇对废旧大棚再利用,种植葵花和樱桃。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开始起步,谭世凤在范家沟歇凤山下种满了桃树,但脏乱捡漏的村落环境留不住客人,也让村民挣不到钱,今年谭世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她出了一部分的资金用作村落改造经费,再加上党和政府的帮扶,曾经脏乱捡漏的范家沟变身成一个红色小村落。在青山绿水下更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 现如今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谭世凤的家庭农场也蒸蒸日上,'''这一切欣欣向荣的背后都离不开谭世凤娘家人的帮助,她常常说到万州区妇联就是她的娘家人,近年来万州区妇联引领巾帼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文磊·/文 摄

20

21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人物

人物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进一步推动乡村妇女就业创业,实施“巾帼创业”行动,帮助下岗女工再就业 ,切实助推妇女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谭世凤在众多的妇女中成了很好的带头,帮助农村妇女就业。

在今年的万州区人大换届选举中,谭世凤又再一次高票当选万州区人大代表,当选人大代表后,她深知这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和使命。谭世凤作为新一届的人大代表还将继续力所能及地帮助乡亲们解决实际困难,带动乡亲实现共同富裕。近几年,她深入村民群众走访调研,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策。

 向村民宣传生态环保和科学种植理念,主动为村民提供桃果技术指导和服务,向困难户免费提供育苗。

 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熟悉她的村民都这么说。的 确如此,在工作生活中谭世凤密切联系群众,乐于帮助他人分忧解难。在茅谷社区里,她组织妇女志愿者定期看望照顾孤寡独居老人,陪他们聊天解闷,帮助他们洗晒衣物,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在履职实践过程中,谭世凤坚持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 反映群众的的呼声和要求。担任区人大代表期间谭世凤深入群众,察民情、民苦,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为群众干了不少实事。作为人大代表的 她,把带领贫困户致富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及时调整了在家庭农场务工劳动力的结构。不断扩大自家农场生产规模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谭世凤 尽量聘用贫困家庭劳动力,到其农场做插秧、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使在家村民也能 得到一份不错的收入。如今快60岁的她,仍然在田间地头忙前忙后,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谭世凤一直把乡亲们当做自己的家人。

 始终坚持一个不算富,全村人富才算富的理念,她用巾帼的力量主推乡村经济的发展。“人大代表不仅是无上的荣誉,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我将时刻把履行代表职责的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奉献的过程。”谭世凤深有体会地说。

22

23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人物

人物

小车间成就大梦想 

   12月3日,重庆市万州区郭村镇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内,一台台缝纫机在工人的操作下“哒哒哒”地运行,一名身材中等、衣着朴素的中年女子在工厂里指导工人生产,她就是刚刚从北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归来的罗显清。

   今年46岁的罗显清曾是一名贫困户。面对丈夫遭遇车祸、家庭因高额医疗费欠下外债、再创业之路遭遇困境等诸多考验,

   她没有服输。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脱贫政策的助力,如今的她不但脱了贫,还建起了扶贫车间,带动乡亲脱贫增收,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罗显清是郭村镇中洋村四组人,1994年到东莞一家玩具服装制衣厂务工,1999年与丈夫李发兵结婚后,夫妻俩再次南下务工。靠辛勤务工的积蓄在东莞开了个卤菜店,生意不错。

      没想到,2014年8月的一天,李发兵突然遭遇严重车祸,丧失了部分劳动力。一家人不能再在外打工,只好返乡。为李发兵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当年,罗显清一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

    罗显清没有放弃,她和表弟一起凑了些钱,做起了水果生意,两人起早贪黑,哪里赶场便赶去哪里卖水果。但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

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见村里好几个返乡妇女都在自己曾打工的那家东莞制衣厂务过工,罗显清也想干自己的“老本行”。于是,她给曾经的老板打电话,说服他帮助自己在郭村镇建厂,为东莞的制衣厂代工。
2016年,罗显清的人生迎来转折: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光荣地退出了贫困户序列。不仅如此,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也终于办起来了。该厂主要生产玩具衣物、饰品等,产品采取订单生产、来料加工的模式。厂子缺流动资金,当地干部帮她申请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一开始,工厂只有10多名工人,但其中却有不少是贫困户。罗显清深知贫困户的难处,在招工时也优先考虑贫困户。郭村镇中洋村6组贫困户陈蓉一家因两个

石磊 /文 摄

24

25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人物

人物

孩子读书,无法外出务工,负担很重。在进入集庆服装厂上班后,她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还能就近照顾孩子,一家人顺利脱贫。一些贫困户因家庭原因无法到厂里上班,她就把设备送到贫困户家中,让他们在家搞生产……
 2018年12月,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被认定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获得了上级的项目资金支持,她又在武陵镇鹿井新设了厂房,增加设备15台,增加就业15人。现在,罗显清厂里吸纳了50多人就业,其中33人来自贫困家庭。
   

从北京归来后,罗显清又有了新愿望:把制衣厂开到万州城里去,扩大生产能力,带动更多乡亲奔小康。

 长城村的幸福画卷

  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越过重重高山,小村庄逐渐露出身影,这是重庆开州区,大进镇的长城村。占地10.1公里,共有居民2900余人,人民生活,风衣无忧,幸福安详。然而2019年的长城村还是一个深度贫困的地方,产业规模,人民群众增收渠道狭窄,这让初来乍到的新书记刘成国犯了难

“刚到长城村呢,给我的整体感觉整个村子死气沉沉,还停留在那种原始的农民生活中,自己自足完全没有市场,这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老年人小孩住在村子里,整个村子没有特色的产业,村里的集体经济也非常的薄弱,整个村子,给我的感觉,就是扶贫工作迫在眉睫,贵在精准,农村产业的发展,要想做到因地制宜

陈涛/文  肖仕林/图

26

27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社会

人物

就不得不对自身做一个全面的剖析,长城村实行挂牌作战。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书记刘成国邀请专家测量土壤,评估产业,应用遥感技术,绘画长城村全貌,在这张图的引领下,长城村,干部群齐心合力发展。经济向脱贫攻坚发起进攻,根据当地地形气候条件,长城村推动,发展高山果树,规模,种植等,开展立体生态循环养殖土鸡,冷鱼等,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长城村大力发展水稻种植,政府提供种子和耕作的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投入生产仅仅一年的时间,水稻产量100多万余,集体增收5万元,春节吃的住的,几乎都是来自村子。

近年来,在书记刘成国的带领下,长城村各项特色产业蒸蒸日上,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产业村。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推动着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大大提升,目前,长城村道路硬化,户户通,也基本完成,根据居民的要求定点安制了路灯,在脱贫的基础上,长春村也慢慢开启了他们的乡村振兴的规划,脱贫攻坚只是对,基础,那么下一步从哪开始,是要以进入乡村振兴,那么乡村振兴,第一个是产业兴旺,第二步是要把我们村子搞得更美,带动本地的旅游,让更多的人走进来。

   然后想要打造一个乡村治理体系,更好的帮助村民参与到乡村的管理中。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
溪流静静流淌着,微风吹落了一地的清香,田间农民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盆里养殖的人们盼着灿烂的明天,在国家脱贫攻坚的指导下,在第一书记无私奉献中,在家家户户团结写作中,长城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老百姓开辟了一条通往幸福的美好的康庄大道。同时长春村的,美好画卷也就此展开。

28

29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社会

社会

 农旅田园  诗画甘宁

   农旅融合的诗画田园,万州甘宁。这里的每一道山,每一湾水,以及掩映于山水之间的青瓦白墙都是如画风景。
 青龙河畔,飞流奔泻,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四年前,张微洲来到了这里,这里的村民都种植玫瑰香橙,其中一万二千颗果树,三百二十亩果园,是他多年来努力的成果。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带动了七十多户周边村民致富,这么多年,他告诉记者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和坚持。在玫瑰香橙的种植过程中,没有基础就寻求党支部帮助,遇到问题就向技术人员请教。 张微洲有一个好兄弟,他平时遇到农业技术上的难题就去找他帮忙,张豪是一名返乡大学生。

有了张豪的技术支持,使得他们的玫瑰香橙多汁味浓,营养丰富,品质极佳,让全国各地的人都吃上我们家种的玫瑰香橙。先后还被评为中国十大柑橘品牌和中国重庆晚熟柑橘节金奖。 一口装满水的池塘里,蛙声四起。池塘边,一棵古树盘根而立,枝繁叶茂,在两旁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里,就是甘宁镇楠桥村的“古树别院”。每次看到这棵古树,都让曾进对这片土地更加眷恋,经过很多的人和事之后,两年前,曾进选择了回到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

这些年依托青龙瀑布和玫瑰香橙种植产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楠桥村打造了乡村特色名宿,新建的古树别院,与自制的奶糖面包、玫瑰香橙相得益彰,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她当初回到这片土地的选择。
  楠桥村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瓦白墙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玫瑰香橙成了一种特色标志,村民们自发改造村落环境,乡村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回归自然,感受乡村魅力,如今,村子美了,产业兴了,村民富了。

陈涛/ 文 摄

30

31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旅游

旅游

 甘宁镇坚持党组织推动,以党小组为单位,以党员示范户为旗帜,深度参与全域环境整治。实施“绿满甘宁”行动,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栽植各类苗木花卉2万余株。评比整洁院落50个,整洁庭院200家,改造卫生厕所1500户。“五级联动”垃圾清运处理机制运行良好,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了95%以上。推行“河长制”,辖区河库及岸边水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同时,积极培育乡风文明。坚持典型示范,以楠桥村古树别院为标杆,撬动各部“比学赶超”建设生态美丽家园。以“区级十佳新乡贤”杨真权党员为楷模,带动全镇人民传承弘扬甘宁文化,不断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以举办“千年甘宁,最美一瞬”摄影大赛、水果采摘节、花卉艺术节等活动为契机,感召全镇人民讲文明树新风。在党建的引领下,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34

35

乡村振兴.2022/1/1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旅游

行千里 致广大 
乡村振兴在路上

扫码关注舌尖上的万州
带你吃喝玩乐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