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陌上花正开,青春恰自来!壹点号3月电子月刊《清泉录》请查阅

 壹点号原创优质内容选读 

2021年5月刊

诗歌:

开篇

春天在那头和我蹬脚丫

壹点号 秋枫·仇润芝

蹬着蹬着
我身子底下的冰溶化了
一张硬板床变成了海绵床
蹬着蹬着
我脚后跟的老皮脱落了
一枚新芽从大地腹中诞生
蹬着蹬着
春天忍不住噗嗤一笑
桃杏花一夜间淹没了人间

目录

01

02

人文时光馆

优秀征文展

1

人文时光馆

聆听文字的力量

壹点号 唐长老

山东泰山:轻装上阵,干就是了!

#体育#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还有10小时,济南奥体中心,国内球迷万众瞩目的亚冠八进四比赛第一轮就要打响了!
  这已经不单是山东泰山一家俱乐部的比赛,甚至某些方面已经不只是足球或者体育,球迷的热情无形之中托高了人们的期待。
  我相信此时有四面八方的球迷坐着高铁、长途客车或者飞机向济南涌来,他们不只是山东的球迷,他们是中国的球迷。
  不问东西,不计较红橙绿蓝,每个人心中都是一颗中国红!
  也别怪我们做球迷的太激动,激动得有些忘情与失态,这种热情一方面令人感动,一方面却又让人悲酸,因为我们太渴望胜利了啊!我们的中国足球实在太撑不起门面来了啊,原本由国家队打出来的威风现在却落到一家俱乐部身上,广大球迷多么渴望一场橙色旋风能够扫清所有了阴霾与晦气!
  大敌当前,热情既是动力却也可能是压力。我们山东泰山的将士们横下一条心,放下所有包袱,别管输赢,拼就是了,干就是了!
  只要拼得热血沸腾,赢固然可喜可贺,输也依样爱你,只要赛场上表现能够让我们昂起头,挺起胸!

点击查看全文

  大战当前,先说几句降降温。
  不要被广大球迷热情扰乱了阵营,不要被善意的期待所绑架,把热情当作一种激励,一种支持,一种信任和骄傲,不要成为负担而成为内心求胜的动力和源泉,为自己而战,为球迷而战,为俱乐部而战,也为那么橙色甚至红色而战!
  主场是我们的优势,那呼啸的加油和助威声既是支持又是宣泄更是对客队的威慑,那呼声的浪潮引爆的应该是斗士的勇气、豪情,一鼓作气,拼字当先,硬字打头,敢抢善抢,打出气势!

#游记#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地中海邮轮笔记系列

壹点号 老气横秋

  不要复仇心切而忽略了教练团队制定的战术纪律,不要因冲动而忘记了自己的球队定位。要上下齐心团结一致,要严格遵守并执行教练意图策略干好自己的事,稳固防守不是怂,反击起来要果断,节奏要快,要敢于取胜!
  相信自己,以我为主。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教练团队,相信自己的队友,球场上要提醒要激励但不要抱怨,高压逼抢就地反抢不给对方自由施展的空间,看死关键人,守住关键位,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两强相遇,勇者胜。除了纸面实力,赛场上更拼意志力、毅力、韧性和背水一战的勇气!不论暂时的领先或落后,不要奢望一棍子打死对方,只要终场哨不响就要一直拼下去,千万不要背上想赢怕输的负担,到了战场还瞻前顾后的绝非勇士,该亮剑的时候就要亮剑!
  你想复仇,对方也想复仇,你想晋级,对方更想晋级。所以我们不要急,谁浮躁谁就有可能出问题。取胜当然最好,平球也非末日,即使主场输了球,我们也可以像淘汰川崎那样客场打出奇迹——这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中国人向来就善于制造奇迹!
  既然如此,拼就是了,干就是了,有什么可怕滴!
  泰山加油,泰山威武,天地之间,巍巍泰山!
  昂首天东,五岳之宗!
  泱泱中华,悠悠九洲,巨龙腾飞,傲然天下!

  港口上停着不少滚装船和邮轮,在我这个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人看来,个头都已经很不小,问是吗,导游说不是,再问一个还不是。又转了一个弯,终于看到一个令人震撼的巨大的家伙,不光比我见过的、也比我想像的再大不止一个量级。百十米内,用手机最大广角,也无法拍一张完整的图片,只能用视频录一圈。如果把海里一般的船叫做船,那眼前这个家伙或许根本就不是一艘船。这种感受就是,一群小麻雀中落进了一只白鸽,也如同一堆小樱桃,突然放进了一只大个的车厘子。
  傍晚,船开了,非常平稳,若不是看到外面的景色移动,基本感觉不到。入夜,只见夜空点点繁星和船下翻动的白色浪花伴随前行。偶尔会感觉有些起伏,并非颠簸,地中海的波澜在巨轮下变成了丝滑柔顺的绸缎,给游客们的睡眠增添些梦幻。唯一不便,公海上,我们常用的移动网络没信号,如果用海事信号,费用很高,没必要,安心读书或做梦的夜晚也很难得。
  一夜航行,大海迎来了霞光,天边的乌云像连绵不绝的山峦,有几朵云游离出来,像在一湾清水里滴上几滴墨,刚刚散开,尚未完全溶于水时的晕。令人心醉的水墨画。

  自助餐厅在18、19层,基本上24小时供餐。菜品至少有十几种,面点也有数十种,还有冷热牛奶,咖啡、茶水,碳酸饮料,大部分都能吃得惯。没有人提醒要光盘,还可以大大方方地带走餐食和水果。自助餐厅的餐位空间很宽松。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透过大玻璃落地窗,一边赏海景一边进餐,十分惬意。每每早餐,正值邮轮进港,刀叉下的美食伴着异国他乡的沿岸风光,万家灯火,别有一番情调。遗憾的是没有地道中餐,不能就着小咸菜或是咸鸭蛋喝碗粥,有时真想。
  两周的旅行,随着邮轮又看了看老欧洲,废墟、教堂、王宫、博物馆……还是那些永恒的经典。但欧洲是不是就只有这些,就只会拖拖拉拉地、一天一天地老下去?显然还不是,老欧洲也有很多新气象。依我看,这具有现代感、智能化MSC无疑就是老欧洲添置的一个新物件,也应该算入“新质生产力”。

从淄博烧烤看中华文化

#评论#

壹点号 happy

  山东淄博凭借其当地的烧烤在社交网络爆火,不仅盘活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为淄博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淄博小烧烤的火,或许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淄博的小烧烤对于一座城市的形象带动是全方位的。伴随着淄博的小烧烤成为热门话题,无数网红达人正在涌入淄博,包括媒体,也把镜头对向了他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淄博的小烧烤背后蕴藏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从青铜器上的甲骨文到竹简书上的小篆,从一场的唐宋诗韵到表演的元曲风骨,以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担当,悠悠文化贯穿古今,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着熠熠生辉。中华民族磅礴的奋斗史中,文化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时代和环境,赋予了我们厚重的文化智慧,我们将以文化为舟,承载浩瀚的远航。
  千秋百代的荣光里,文化灯火不息,自农耕时代开始,一个饱经忧患又生生不息的民族,必将注入其独特的智慧,他的博大他的丰厚是我们远航之时的守望,一道同担风雨的精神,让我们共克时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智慧,让我们安居乐业,行天下附近,以时入山林的天人观念,让我们绿水青山相伴,古老的智慧带着广阔宽容的心怀,一点点矫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正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的步伐更加的坚定,在风雨中明灭,在人类每个紧要关头的灵光一现,文化似乎是姑苏寒夜的钟声,枫桥不灭的渔火,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门面至今闪耀在全球治理的航向上,李子柒的田园牧歌带给人们钢筋泥土水泥世界里一丝丝温柔,中国山水和水墨诗意画入巴黎的长裙,传统文化的清流汇入了历史的大潮里,成为智慧,成为独特的诗意和温情。

Y·O· U·X· I · U· S· H ·  E· N·  G· H · U· O·G· U ·A·N

2

优秀征文展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壹点号 五眼看世界

憾离开的,我唯一的舅舅牺牲于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忠骨英魂漂泊他乡。为了告慰九泉之下的双亲,父母决定为舅舅修衣冠冢。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明节,麒麟山上草青青,一抔黄土掩忠魂。母亲和姨妈朝着舅舅牺牲的方向抓一把黄土,一声“哥哥回家吧”,至今忆起仍泪如泉涌。母亲剪了一把迎春花枝条栽在两座墓旁,来年春天,黄灿灿的花朵就开满了墓地。喜笑颜开的花儿像极了姥姥慈祥的笑脸,笑得那么开心,应该是和舅舅团聚了。

#上春山优秀征文#

壹点号 青梅听雨

  麒麟山因位居村西故俗称西山,这样一代代叫下来,竟让人记不起它还有个很美的雅称。横看竖看无麒麟形状的麒麟山因何而得名未曾考究,或许先祖想用一个寓意深远的山名为子孙后代求得某种庇佑吧。
  其实,我对这座山的感情很复杂,既无法抵御山青草漫漫、水秀花满谷的诱惑,也必须面对松下埋忠魂、林间别挚亲的悲痛。喜与悲乐与痛,于青山绿水黄土岩石间盘旋缠绕,像极了错综复杂难以掌控的人生。
  麒麟山的春天来得很突然,前几日还是一片枯黄,今天不经意间瞟了一眼,竟覆盖了淡淡一层绿。母亲常说“春风不刮萌芽不发”,春风一场接一场梳掉旧年的枯草,那山就换了颜色。再紧着刮几日,便有满山的姹紫嫣红迷你的眼。
  人生是一场无情的轮回,姥姥在我们飞快长大的同时也迅速老去。一个清雪飘落的初春,姥姥长眠于麒麟山上,少年的我第一次经历与亲人的永别,刻骨铭心。姥姥是带着遗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春到麒麟山

点击查看全文

#上春山优秀征文#

一树花开

  就在我每天上下班经过的十字路口,在糖城广场对面的街角,一株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开得正欢。雪白雪白的花团在几株绿树的映衬下,更显娇俏。
  花儿们寂静地开着,除了我,几乎没人注意到她们的存在。是啊,现在的人都忙,谁又舍得停下匆匆的脚步,看一眼路边开得神采奕奕的花、长得绿意盈盈的草呢?
  我突然心生感慨:开放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的花都如此寂寥,那些开在山野的花呢?一春又一春,一世又一世,也许永远没人看见,但她们还是傲然绽放于红尘之外。
  猛然想起“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这句话。是啊,有多少无名小花,也许从来没人赞美她们的姿容和香气,却各自应时而动,欣然绽放,用满身繁华装点了原野,陪伴了溪流。
  时光静静流淌,阳光穿过树梢,投射到花树。两只蜜蜂嗡嗡而至,流连其间,真应了“花若盛开,蜂蝶自来”的话语。呵,原来花儿们并不孤独——她们,邀清风作伴,携春雨欢歌,招碧草为邻,与蜂蝶共舞。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清风堂

  五月槐花香满山。槐花季的麒麟山比往常热闹了许多,人们忙着树下采花,蜜蜂忙着枝头采蜜,友好相处,互不干涉。未开的花骨朵和上韭菜肉丁包包子,咬一口,唇齿留香。半开的花朵拌上鸡蛋面粉花生油盐上锅蒸,锅盖一掀,甜香四溢。这道美味是母亲的最爱,且百吃不厌。每年春天,我们三姐妹都抽时间去麒麟山上采槐花。一串串风铃状洁白的花儿,带着甜甜的清香从枝头落入竹篮。香气越来越浓,篮子越来越沉,像亲人的爱,总有沉得托不住的那一天。
  槐花飘落的暮春,母亲撇下未吃完的半盘槐花饭,突然就离开了。我们在麒麟山上的槐树林里与母亲做最后的告别,脚下的槐花尚有淡淡的幽香。

  其实生命,就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人生,一半是现实,另一半是梦想。人生,最快乐的那莫过于奋斗。日子,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生命是一树花开,若要花开,就得通过几十年的锤炼。在艰苦岁月中,不辞劳苦,不怕艰难险阻,顽强奋战,才能枝繁叶茂,才能花开满树。如若坐等明天,或是不珍惜生命的价值。没有经过必要的学习和栽培,何来艳丽的花朵?但凡成事者,都是经过人们倾心的浇灌,努力地培养,方可成就自己辉煌的事业。
  让生命在有限时间内开花,在人生的岁月中,绽放自己最艳丽的花朵!树能开花,人也能开花。并让花开得艳艳的,芬芳四溢,璀璨四方,明媚后人。

#上春山优秀征文#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云下三尺

点击查看全文

  又是一年,我寻找着山,它在我目光将尽的地方出现。此时,山已经没有了起伏的轮廓,弧形的线条是柔软的,那是用孤寂和凄凉拧成的一股麻绳,阻拦着我不能向山再靠近一步,但山没有向后退缩,它在迎接我。时间让它有些褪色,翠绿变成了灰黄,它和麦苗一起蜷缩在那棵松树下,那棵松树从不张扬,他好像附着了山的魂,始终坚持着绿的主张,好像可以锁住时间,也锁住我与山的过往,但此刻它垂首了,宛如一个石像生,延续着生命过后的缥缈。山顶上的石块压着一丝冷风,纹丝不动,这是它最后的坚持吗?还是它依然挺立的肩膀?让我距离云又近了一块石头的距离。
  只是,这里没有泉水,没有飞鸟,好在有云,现在又有了我,山并不孤独。
  但山确实是矮了,像个土丘,比麦苗高三尺,哪怕我双膝跪地都不及我的肩膀,我习惯性地仰望它,最后却也只能垂首,像那棵松树。山也窄了,刚好能融进我的新长一尺的臂弯,山也软了,石头成了土块,我触摸它的瞬间就凋落下来。

壹点号 西米的光

我不能上山了,它的身体都已经腐朽了,不能让麦苗弯腰的风却在他身上吹起了尘土,一浪接着一浪,这是它丛林的波涛吗?尘土迷了我的眼睛,那座山便开始若隐若现,我还想上山,却一脚踩空了,跌在了一片灰黄里,山的影子还在晃动,可它怎么比地面还矮呢。
  我开始燃烧,在火里写下我与山的盟约,让风送去,却和山的影子一起在风里坠到地上。风暖了,原来这春天的热度,是化为灰烬前无声的不舍。砰!我听到了一个响声,是我心里的种子在破皮,生根,发芽。

点击查看全文

  山上的杂草也懂的春天,它还佝偻着,仍有一段身躯埋在土里,寂静里有一种挣扎的坚强,是山教给它的吗?白绿相间的嫩芽已经冒了出来,但山上没有生机在滋长,它好像不懂春天了,没有泉水流出,阳光像被雨水打湿的衣服一样贴在上面,凹凸不平,风过时,嫩芽都被冻成了琥珀,皱纹还在,是被吹起的麦浪。它是不是在昨晚迷路了,没有走到春天里来,阳光呢,月光也行,给自己掌一盏灯啊!有人在天亮之后等着它,准备告诉他,离云彩又近了一尺。
  突然明白,这座土丘就是那座山,那个曾经让我踩着摸云的肩膀,此刻就在土丘里,我正踩在它的峰顶上,向着天边的云伸手。
  我尝试着去守候,回忆我与山的29年,和模糊的8年,试图用回忆换取下一个轮回,在那个轮回里,我站在山的肩膀上,终于摸到了云,把云理成了一段丝线,缠绕在山的皱纹里,让它和春天一样年轻。
  渐渐的,守候变成了盼望,因为我懂了,这份守候是苍白的,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骗局,但在这个骗局里,那座山依旧高耸入云,我也仍旧盼望着那份永不复苏的守候。
  春来了,又上春山,花也开了,云飘也起来了,山也该醒了。
  我该变成山了,是眼睛里流出的泉水告诉我的。

#上春山优秀征文#

春风十里杏花谷

  “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漫谷的杏花姗姗而开的时节,我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谷”者,指的是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谷与杏花,隐隐地都含了些许世外隐逸的清韵,烟台姜格庄的杏花谷就是这样一处宝地。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这是一处真正的山谷。谷中有零星的人家,有大片的杏树林,淡淡的晕染着春意萌动的山间。这个时节,枯草色尚未褪尽,绿色还不够水灵,山也不够朗润,冬季总是退得迟迟疑疑,春就来得小心翼翼,杏花是这个时节最美的馈赠了。
  诗人们最爱借杏花表情达意。杏花开时,正是清明,人们踏青咏怀,祭祀祖先,加之春雨纷纷,杏花翩翩,纷落若雪,令人平添一丝清愁.杜牧的《清明》最具代表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吴融的“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说的也是伤春之人的惆怅感伤心绪、流离孤独之情和远离故国漂泊在外的清愁,温庭筠有“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院。”表达杏花由开至落时节的纷繁色彩和生命蓬勃之态,陈与义有“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那种杏花疏影里倚树而笛的清韵悠远心绪,权德舆有“鹤发杏花相映好,羡君终日醉如泥”的意趣盎然,我却独爱韦庄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好个浪漫旖旎美好。
  秀色难赋。可惜的是,杏花的花期短暂,只有一周。曾写过一篇樱花的文字,对于樱花花期的短暂我是伤感的,在花树下,一阵风过,花瓣如雨纷扬而下,那一场绝美与惊心,爱花如我,倍觉怜惜。对杏花的感觉却全然不同,谷间暖阳正炽、繁花如面,落花胜雪,那是另一场孕育的起点,生命丰盈,生生不息,落与生息息相关。

壹点号 庄园静谧

#身边的她优秀征文#

我的小姨云杉

  走在一段喜欢的时光里。在杏花的烟霭里,听鸣声清远,听远处的村落里有村妇在相互应答,听炒花生大叔的铁铲与砂石发出的碰撞声,听赏花的人声渐渐鼎沸。看烟火人间,看清寂山林,看杏花盛开繁复、看落花翩跹如诗。
  有时,踟蹰于一株花树的美。当我惊觉光影流逝,流连过久,我惊慌的目光,越过纷扰的杏林,恰好看到同伴远远找寻的目光。他用高高扬起的臂膀,无声昭示我的方向,我奔去的脚步,就如这四月的风一般轻快。
  惊觉每一树的盛开都如此姣好。逡视良久,竟舍不得采摘下一朵簪在鬓边,就让这一场浩大丰美的花事,开到荼靡吧。
  人生亦不过如此了。能像今春这样,和同伴一起蹬上最喜欢的白球鞋,在寡淡的岁月里,看尽一季花开,静待一场花落,就是生命中最丰美的花事了。
  那年给学生讲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有这样一句让我很是动心:“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与张怀民那一刻的安闲恣意与我的此时,若合一契。
  就用苏子的心情做结吧。

点击查看全文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长风雁云

  云杉,是退休多年的小学老师,是我亲戚家的小姨。
  她出生于1948年。
  家里兄弟姐妹六个,她最小。开明的父母让她读完了小学又读了初中和高中。
  初中和高中都是在离家几十里的镇上。还住校。那个年代住校都是自己背着一个周的干粮去上学,姨说,干粮都没有,大部分时间都是背的菜团子,最多里面放几个豆瓣。也是因为长身体的原因,豆子可以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
  小姨读完了高中,那时先报志愿再参加高考。小姨报的地区的卫校。

点击查看全文

  有一次她回娘家,遇到了之前上卫校的那个支书的女儿。
  那个人也成了老太太,卫校毕业后分配在县医院工作,嫁给了县城一个退伍军人;生了三四个孩子,两口子感情不合,她经常被家暴。
  退休后,老伴去世,她帮着孩子们带孩子。她说她现在退休金是5000块钱。这点退休金孩子们也是这个争那个抢。
  说着说着,满眼都是泪。
  再看看小姨云杉,孩子早就在县城买了房子,衣食无忧,孩子们夫妻和美家庭幸福,儿媳们争着孝顺,孙子们听话懂事。
  每次谈起那个的女人,小姨总是说,偷来的总是不光彩的,一辈子生活在阴影里。

  高考结束以后,整个暑假她就在家里等通知书。
  结果,支书的女儿上了卫校去报到了。村里就有人传言说,小姨的通知书寄到了乡里,被支书扣留据为己有了。
  小姨一家子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也没有证据,只是听说。支书也不承认有这事。
  结果小姨云杉过了暑假也没有选择复课,直接在村上学校做了一名民办小学老师。
  一个月工资是5块钱。
  小姨云杉也没去追究谁去上卫校的事情,而是安安静静地当起了民办教师。虽然一个月只有5块钱的工资。
  那个年代工资都不多。
  一毛钱都能买十块糖。当了老师以后,小姨云杉每天都可以回家吃饭睡觉。日子过得平凡而充实。
  嫁到婆家之后,她还是选择做民办老师。那时候工资涨了。一个月20块钱。她下班的时候就干田地里的活,也没耽误种田;教学教得非常棒,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后来又赶上了教师农转非政策。她的工资一下子翻倍增长。有一次发工资发了2000多,全是崭新的纸币,她领到工资赶紧把钱递到姐姐手里让姐姐也感受新钱的幸福。
  五十岁的时候小姨光荣退休。此时她的儿子们都参加了工作。
  现在小姨云杉退休金拿到了8000左右;

#身边的她优秀征文#

永远的母爱

  人生的最初印象,在我的脑海中,永恒定格在一个星空闪烁的夜晚。我这趟生命之旅的记忆,就从这个时候、这个场景开启了。
  大约是在我两三岁的时候,一天晚上,老院子的东屋,我依稀记得在睡梦中被母亲抱起,一家人急急忙忙往外走。走到西便口的石头路上,我睡眼惺忪地问:“咱们到哪去啊?”母亲说:“地震了,咱们到外边躲一躲。”我睁开眼睛,看了看满天的繁星,亮亮的,密密的,留下了睁眼看世界的第一影像。
  从此,对浩瀚世界的好奇,对人生经历的记忆,伴随着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中,生命的帷幕就这样徐徐拉开了。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对于这个人生的初次记忆,我也曾一次次使劲回味。也曾上网搜索当时地震的时间和地点,比来较去,也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后来每当路过供销社时,多次在心中暗笑自己,当时觉得很大很宽敞的地方,现在看来却是那样的狭小。唯独深刻铭记的是,母亲的怀抱,那才是孩子在世界上最最安全的港湾。

壹点号 三眼观天下

  记得平时,回到家中,一进院子,喊一声母亲,是那样的顺其自然,那样的开心享受。
  母亲忙碌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庭院里,一声昵称,一声问候,无论在外遇到多大的挫折、多少的困难,在母亲一声声亲昵呼唤中,一声声嘘寒问暖中,一切都已烟消雾散、化阴为晴了。被褥早已晒好,屋子早已打扫,饭菜早已准备,热水早已灌满。而没有母亲的日子,房屋是潮湿的,灶火是冰凉的,院子是凌乱的,厨房是闲置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冷冰冰、静悄悄。
  这时才更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健在,才有回家的感觉;家常便饭,才是爹娘的味道。母亲的慈爱,融汇在空气中,流淌在血液里,揉掺在早已馋坏的家乡美食中,温暖在早已铺好的被窝里。

#身边的她优秀征文#

且与岁月共情长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也许李健演唱的这首《异乡人》,正反映了父母他们当年的心境。父母都不是本地人,他们都是医学专业毕业后服从分配来到这座小城的。他们善待病人,友爱邻居,和善同事,把自己早就融入了这座小城。我们则像一粒种子,在她和父亲的“护佑”下,茁壮成长。

2024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每次离家,母亲叮嘱最多的是安全。别开快车、注意安全、到家打电话报个平安、多吃点、穿厚点;问冷暖、问孩子、问健康、问工作。
  一声声问候,温暖了游子多少的疲惫之心;一次次牵挂,注入了母爱多少的洪荒之力。
  那时候,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只要一回到家,见到了父母,伤痛就立马治愈了一大半。再回到城市的时候,又已是精神抖擞,正能量满满。
  对远方游子来说,家,是加油站;家,是疗伤院;家,是精神头;家,是力量源。
  还记得,母亲健在的时候,一大家子总是其乐融融,欢声笑语。白天修剪花木,浇灌菜园;晚上吃着小菜,喝着小酒,谈时事、谈发展,谈家常,谈工作,常常已是深夜,家里仍然灯火通明,谈兴正浓,烟雾缭绕,酒香飘逸。
  至今回想起来,那情景,那场面,还是那样地令人神往、令人陶醉。
  今天是母亲节,我坐在沙发上翻着家庭的相册,看着母亲慈祥的笑脸,心里回味着母亲的呵护和疼爱,爱意充满了整个的身体和空间。母爱,是那样暖;母情,是那样浓。

点击查看全文

壹点号 安之乐之的世界

  母亲的善良和手巧,在我们住的家属院是出了名的。每到过年,小孩子最盼的就是初一这天穿上新衣服。在那个年代,我们家缝纫机买的比较早,她和同院的同样手巧的王阿姨就担起了家属院的义务裁缝。春节前夕她就和王阿姨忙起来了。下了班,简单吃口饭,她们先是一块帮助邻居设计、裁剪,最后是缝制。我们姐妹的新衣服却常常在大年三十晚上才赶做出来。现在还会想起晚上一觉醒来,母亲灯下赶制衣服的背影。有一位姓江的爷爷是医院的老病号,孤身一人,属于民政部门照顾对象。春节前,民政部门发给他一丈多毛蓝布料算是福利,他却不知道如何用。母亲知道了,加班熬夜给他缝制了一身中山装,老人穿上即合身又随时,感动的无以表达。

点击查看全文

  记忆就像一本书,总有那么几页温馨、值得回味。儿时,我对母亲一个特别的记忆就是她的脚。她的脚对我有着特别的意义。那时我们一家六口住在三十来平的两间小房里。寒冷的冬天,晚上母亲搂着妹妹睡一头,四、五岁的我和母亲、妹妹打通腿睡另一头。小孩子总是胆小的,晚上常常被恶梦惊醒,我就立刻抱住母亲的脚。母亲的脚瘦瘦的、干干的,却让我很有安全感。多少次的醒来,在寂静漆黑的夜里,双手抱着母亲的脚,心安的沉沉睡去。不知那一头的妹妹是怎样闹夜的,就只是我,母亲一宿宿的又怎能睡好,睡不好的母亲,白天照常上班,忙活家务,照顾孩子,工作从未出过差错,家里井井有条,她是铁人吧。这也难怪在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里,母亲笑的时候不多。母亲中年以后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我常想,我可能就是那致病的原因之一吧。
  前几年,我帮母亲染头发,她说,你姐的头发白了那么多了,她心细,家里的大小事都记心上。当时我的心一震,不善表达感情的母亲把一切看在眼里,感怀在心里,女儿的一根白发牵动着她许多心绪。而我眼里的白发,只是觉得是岁月应该带来的。生命的过程注定是一段路途,注定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这段路途不管有多长,重要的是曾携爱走过,有爱相伴,这也正是人生中珍贵的。

封底大片

开在枝头的春天

壹点号 飞哥摄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出品

文案、设计/周静 秦娟 实习生 于文欣   监制/曹竹青

2024年3月刊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