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小故事

个人作品作品集2021-07-07
95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党群工作部  宣

2021年第3期

团结 勤奋 求实 进步

目录

CONTENTS

1

开卷有益

1

2

学校新闻

3

3

教师风采

5

4

学生风采

7

5

校园风景线

9

6

专题教育

11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济川路418号
电话:0877—4961242
网址:www.ytgjjx.com
微信:官方微信二维码

用茫茫的夜色作墨
  用疮痍的土地作纸
  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 是谁?
  写下的两个字--中国
  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
  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
  那萎缩在清末史书里的
  消瘦的中国呵
  那跪倒在《南京条约》里的
  软弱的中国呵
  那一天,无数的青年
  走上了街头
  面对淋漓的鲜血
  面对惨淡的人生
  他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
  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
  他们就像一束束火焰
  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
  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
  此后,他们加入到共产党人的行列中
  他们义无返顾地选择了
  用铁锤砸碎黑暗
  用镰刀收割光明
  他们走过漫道
  他们越过雄关
  他们驰骋疆场
  他们英勇杀敌
  他们要以枪杆做笔
写下一个崭新的中国

他们要以热血为色
  描绘一个青春的中国
  许多年后的今天
  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
  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
  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我又看见
  一群又一群的青年
  那挂满汗水的面孔
  我又听见了
  他们嘹亮的歌声
  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
  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
  在悠悠岁月中
  写着一首爱的诗篇
  是的,岁月悠悠、人生漫漫
  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
  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
  那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
  那是一座壮志凌云的丰碑
  哦,中国,我要为你写一首诗
  用太阳金色的语言
  用心海浩瀚的蔚蓝
  哦,中国,我要为你画一幅画
  用春天百花的色彩
  用五星红旗的光芒
  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
  让人读得光明、读得酣畅
  今天,一个腾飞的中国
  更让人读得生动、读得自豪
  这就是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
  希望的中国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辉煌的中国
  这就是我们的
  青春中国!

青春中国

开卷有益

文/欧震

1

2

校园新闻

五华区人社局领导莅临我校开展技能提升调研

  为准确掌握五华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学校的工作情况,梳理前期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开展,5月11日上午,昆明市五华区人社局培训科科长伍瑶一行6人莅临我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调研。

学校召开特聘教师安全教育会

  为进一步发挥学校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努力为企业培养出“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学校向云铜股份狮子山矿聘请了9位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专家,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相关知识、技术进行课程及教学的研发。

学校召开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初稿审核会

  5月19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召开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初稿审核会。校长费德帅、书记李果、财务人事科负责人王丽明、学生管理与安全保卫科负责人李学强及云南拓朴设计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云铜技校“六月安全教育月”启动了

  2020年6月是全国第20个“安全生产月”,为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素质,5月31日,云铜技校召开了六月“安全教育”活动启动会。

3

4

演讲比赛
X
知识问答

5月21日,我校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中铝成立20年”演讲比赛暨知识问答活动

离团仪式

教师风采

   5月12日下午,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举行超龄团员离团仪式,书记李果、校团委副书记刘红出席会议,学校教师团支部15名青年团员教师参加会议。

5

6

演·讲·比·

学生风采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伟大成就,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充分展示全校师生的爱党爱国爱校的深厚情怀,2021年5月14日、21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中铝成立20周年,喜迎五一、纪念五四”主题演讲比赛。书记李果、教务科负责人陈春兰、党群工作部负责人鲁永昌出席比赛,并发表对参赛选手的美好祝愿。   比赛共有来自全校三个年级26个教学班级及校团委、学生会多个方队的34名学生及4名教师参赛,他们精心准备,围绕建党100周年这一主题,结合鲜活的事例和自身的学习生活,通过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畅谈感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抒发知党、爱党、颂党的真实情感中,传承红色基因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激发爱党爱国爱校热情,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赢得了阵阵掌声,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云铜技校举办
“庆祝建党100周年、中铝成立20年,喜迎五一、纪念五四”
            主题演讲比赛

7

8

学党史颂党恩

校园风景线

防震减灾

9

10

专题教育

       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水稻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科学家研究过,并未成功。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投身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袁老一生。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粒良种,千粒好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有梦想,了不起。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田间地头、在试验场地,袁老顶着夏天的烈日、走过秋天的泥泞、踏着冬天的风雪,教人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带更多人迎来春天的朝阳。袁老说,“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今天,继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这里的创始人袁隆平,把人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并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正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斗不止!
转载自人民日报微博

送别袁隆平: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国人哀痛!世人悲恸!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默哀!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老的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袁老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那时起,袁老把自己比作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
        曾经,有美国学者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袁老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即便是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当天,袁老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

11

12

德技双修
真教实学
以校为骄
师生共荣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