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俗话泉州

电子杂志文学2022-02-24
1127

之泉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Quanzhou

俗话泉州

第1期

2022年2月

1

卷首语

2

泉州历史悠久, 中原文化、古越族文化、海外文化长期融合, 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鲜明地域特色的璀璨文化。
泉州在历史上曾是全球四大港口之一, 以“光明之城”和“刺桐城”享誉整个西方世界, 在元代成为国际宗教文化中心。泉州也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多元文化中心, 世界宗教博物馆, 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的祖籍地, 闽南文化的发源地, 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
在此背景下, 泉州保留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资源保留较好, 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底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了解、保护并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ontents

目录

Quanzhou

quanzhou

传统美术

P11/28

惠安石雕
泉州花灯
木偶头雕刻
泉州李尧宝刻纸
永春纸织画
泉州木雕

传统音乐

P29/36

泉州北管
泉州南音(世界级)

传统医药

P41/44

灵源万应茶

传统戏剧

P45/60

打城戏
南派布袋戏(世界级)
泉州提线木偶戏
高甲戏
梨园戏

传统舞蹈

P37/40

泉州拍胸舞

传统体育与游艺

P61/66

五祖拳
泉州

传统民俗

P67/70

闽台送王船(世界级)

责任编辑:郑冉冉
版面设计:郑冉冉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卷首语

P01/02

民间文学

P05/10

陈三五娘传说

民间文学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戏曲故事又使得民间传说更富有传奇色彩,是闽南文化重要载体。历史上陈三、五娘真有其人。据潮州志书记载,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一见钟情,决意求婚,与当地武秀才林大閟(谐称林大鼻)发生纠葛,几经曲折,终成眷属。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明代泉州传奇文言小说《荔镜传》(祖本)、嘉靖前后的《荔枝记》及《荔镜记》演出本,到现代脍炙人口的梨园戏《陈三五娘》演出本,戏文增加了元宵赏灯、林大托媒、陈三游街、陈三磨镜、陈三为奴,益春留伞、巧绣孤鸾、林大逼婚、五娘断约、夜奔泉州等情节,而另外一些出目,如林大告状、五娘探牢、发配崖州、小七送书等则融入民间传说。后来又衍生了曲艺、舞剧、话剧、长篇小说以及电影戏曲片、故事片等文艺形式,并且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课题。
2007年3月,陈三五娘传说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7年8月28日,陈三五娘传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4年11月11日,陈三五娘传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三五娘传说

7

8

陈三生活在南宋末年,名麟,字伯卿,排行第三。二十世纪中叶曾经发现刻有陈三墓志铭的碑石,称陈三是个“风流倜傥,工诗善文,无意仕进”的人物,他自从游潮州娶了黄九郎的第五女碧琚为妻之后,就隐居林泉。
在泉州还流传着很多戏文以外的传说。陈三故里在洛江区河市梧宅,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乡人还能指认陈家故宅的大砖埕。村外有一道水坝,就叫陈三坝。传说陈三五娘夫妻双双投井自杀。有说南宋末年,元兵入泉州,大肆杀戮,陈三因“不愿受辱”,夫妻双双投井。有说陈家后来遭人陷害, 宅院被官兵火毁,出逃中,为考验陈三,五娘故意落在后面,躲在大树后,还将一只绣鞋丢在路旁一口井边。陈三误以为五娘失足落井,痛不欲生,纵身入井,五娘见铸成大错,也投井自尽。另一说是起因于五娘与小姑斗嘴受陈三责备,益春设计将五娘藏到花丛后,把五娘的一双绣鞋放在井边,乘陈三在凉亭看书,益春抱起一块大石扔进井里,陈三误以为五娘赌气投井自尽,痛不欲生,栽到井里,五娘见状后悔莫及,也投井自尽。更有传说男人死后,如果被女人压在上面,除非“麻雀开步走,松树倒翻根”,否则不得超生。朋山岭下就有一棵老松树歪倒在路边,这就是北门外有名的“倒松”。传说陈三的兄长陈伯贤,归家途中,至朋山岭,见家宅大火冲天,夫妻双双吞金自尽。也有说陈伯贤因抗元而死,现代泉州农村还有奉祀陈运使的宫庙。还传说有一年演《审陈三》,陈三墓柱折断,乡人从此不演该剧。

陈三五娘传说

内容构架

9

10

传统美术

惠安石雕源于中原,是一种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的工艺,有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经考证,惠安最早的石雕作品是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开闽始祖林禄墓前石雕,现存年代最早的石雕是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之兄长王潮墓前石雕。元代之前惠安境内的石雕作品,其艺术特征表现为粗犷、古朴、醇厚,线条刚直简洁,人物造型凝重端庄,带有明显的中原痕迹。宋元时期,惠安石雕工艺十分发达,北宋初期兴建的我国第一座梁式海港大桥——洛阳万安桥是惠安历史上最大的石雕工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的惠安崇武古城,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至明末清初,惠安石雕更趋成熟,艺术风格从粗犷流畅转向精雕细琢,南派石雕艺术脱离北派传统自立门户与其并驾齐驱。

俗 话 泉 州

惠安石雕

影雕、圆雕、浮雕、线雕、沉雕

13

14

2006年5月20日,惠安石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安石雕含碑石加工、环境园林雕塑、建筑构件、工艺雕刻、实用器皿五大系列,具体表现形态为圆雕、浮雕、线雕、沉雕、影雕和透雕、微雕、组合雕等八大类上千个品种,主要为实型艺术品,使用的石材主要为花岗岩,其化学性质稳定,石质坚硬。惠安传统石雕工艺,俗称“打巧”,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捏、镂、摘、雕四道工序。
国内雕塑界有“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惠安石雕影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山,作为区域文化载体,惠安石雕见证了闽南文化悠远的历史渊源。早在明万历年间惠安石雕就已流传到菲律宾,清代中期惠安石雕开始在台湾广为传播,成为闽台交往的重要内容。

15

16

泉州花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精品,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每逢元宵佳节,泉州满街精灯荟萃,争奇斗艳,“月牵古塔千年影,虹挂长街十里灯”,元宵节催生了泉州花灯,而泉州花灯点红了元宵夜。

泉州花灯就其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彩扎灯、刻纸灯、针刺无骨灯。泉州花灯就其造型,主要分为:座灯、水灯、挂灯、提灯。
泉州花灯以其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而区别于全国各地的花灯,具有独树一帜的审美价值和广泛的装饰实用价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泉州花灯曾赴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展览。

泉州花灯

2006年5月20日,泉州花灯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7

18

俗 话 泉 州

木偶头(傀儡头)是木偶艺术的角色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
 江加走是二十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光前的雕刻艺术大师。他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继承了父亲传授的50多种木偶头像和一种“平髻”的梳头方式,并发展创作出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其中250种都有称谓,新编梳十余种不同式样的头髻和发辫,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过万余件之多。江加走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师承、发展了泉州傀儡头的优秀传统技艺,他虚心吸取了前辈和同辈的木偶头雕刻家的丰富创作经验,深入民间生活,观察各种人物和寺庙佛像特征,创造出众多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所雕刻的木偶头像形神兼备,刻画细腻,形象丰富多彩,看后耐人寻味。
2008年6月7日,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木偶头雕刻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19

20

泉州刻纸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 泉州民间,每逢春节、元宵和喜庆,家家户户,剪红刻翠,挂桃符,张古灯,窗户门楣贴团花、粘红笺,显得古雅富丽,喜气洋洋。相沿成习,以迄于今。但传统的刻纸也仅限于此,直到李尧宝的刻纸图案问世,泉州刻纸在艺术上才有突破性的飞跃,从粗俗走向高雅和精细。
李尧宝,字国富(1892-1983年),出生于泉州市鲤城区。李尧宝自幼天姿聪颖,早年从父兄学艺,由于家学渊源、天赋和刻苦,很快就脱颖而出。李尧宝全面继承了刻纸技艺,同时汲取剪纸、堆塑、贴瓷、木刻、雕板、建筑、彩绘等艺术营养,拓展题材,讲究构图、意象、线条和装饰性,创造性综合运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刀法遒劲细腻,线条极富韵律,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20世纪五十年代,在政府的关心鼓励和扶持下,李尧宝更是努力创作并带出一批十几名学徒,李尧宝还把刻纸技艺和料丝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富丽堂皇的无骨刻纸料丝花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界要人或艺术界人士凡到泉州,工艺美术厂是必到之处,而李尧宝的刻纸艺术,每每使人赞赏惊叹不已。董必武参观后题辞:“……意匠生新,能见其大,能传其神。”郭沫若赋诗称赞:“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当年李尧宝的刻纸是泉州工艺美术的领头雁之一,妇孺皆知,名动公卿。

泉州李尧宝刻纸

2019年11月,泉州李尧宝刻纸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1

22

永春纸织画古称“罨画”,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编织工艺,色彩淡雅,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独具艺术魅力,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据史书载,隋末唐初,永春就有纸织画作坊,至盛唐时,已有9家专营作坊,延续近千年。永春纸织画制作过程十分精细,有画、裁、织、裱褙等工序,即先在一张宣纸上绘好图画,再用一种特制的小刀,按一定规格细心地裁成一条条纤细的纸条,其宽在2-3毫米,头尾不断,保持一致,此作为经线。再取洁白宣纸,切成大小和经线一样的纸条,作为纬线,然后,用特制的纸织机,双梭交穿,轻轻细织,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补上各种颜色,纸痕交织、经纬分明、画面朦胧、极富立体感。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有中国古典人物,神仙,有壮丽山水,飞禽走兽,也能把油画移进纸质画,内容应有尽有,规格、种类繁多。

永春纸织画

永春纸质画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不断创新的技艺,早在宋代时纸织画远销南洋各埠,成为富贵人家的柜中珍品。明人田艺蘅所撰《留青日札》一书中记载,明代奸臣严嵩被抄家的物品中就有纸织画一项。清人杨复吉《梦兰琐笔》中曾有"闽中永春州织画"的记述。现在,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清乾隆年间的纸织瑰宝——清高宗御制诗十二扇屏风。建国后,著名纸织艺人黄永源经过刻苦钻研,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大胆创新,提高经纬密度,题材也不断扩大。
永春民间曾有“指头一响,黄金万两”的传云,说的就是纸织画这种编织工艺,因此历代的纸织画艺人严守技艺秘密,使纸织画几乎陷于人亡艺绝的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剩福建省文史馆馆员黄永源一家。黄永源为了发展纸织画,毅然去除“传媳不传女,父子相传,外人不传”的陈规陋习。从1957年开始,招收了男女三十多个学生,以女生居多,因为女生比较细心,可从事织画这道工艺。经黄永源及弟子们的努力,纸织画得到了复兴与发展。 

23

24

泉州木雕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唐天宝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登基后,把年号改为开元,要求全国每州各修一寺,当时的泉州,经济繁荣、香火旺盛,在开元寺周边,同时修建大小寺庙一百多座,号称“大开元万寿禅寺”,为木雕艺术的兴起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泉州的木雕艺人开始介入泉州开元寺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就连当时的东西两座塔,也完全是用木结构和木雕制作而成,这两座巨大木塔后来毁于战火,烧成一片废墟。在泉州开元寺的藏经阁里,至今保存着两尊当年从废墟里捡回来的木雕罗汉,简直是出神入化、精美绝伦。

泉州木雕

宋元时期是泉州木雕发展的鼎盛时期。泉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以后,泉州木雕精品在海外华侨和商人的呵护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走向东南亚,走向全世界。
明清两代是泉州木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明代崇祯十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出资重修开元寺。当今的大雄宝殿,号称“百柱殿”,是用100根柱子支撑起来的,柱子上方有24尊带翅膀的木雕飞天,手持文房四宝和南音乐器,仪态万千,这批飞天像妙龄少女一样,她们象征着古印度教的神鸟——妙音鸟。不论白天黑夜,都有这些妙音鸟翩翩起舞供奉在百柱殿内,供奉在释迦摩尼周围。

25

26

2021年5月24日,木雕(泉州木雕)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木雕,是泉州民间工艺品种的重头戏。平雕、线雕、根雕、花格雕、神像雕等意彩纷呈,独具一格。泉州的木雕艺术精雕细刻,花团锦簇,是恰如其分。
泉州市的惠安县、泉州台商投资区是木雕产业和技艺传承的集中地,也是当地的文创产业支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对台开放,作为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的泉州,众多的台湾乡亲到大陆谒祖寻根,进香参拜宗教活动频繁,泉州木雕的生产、销售、加工、定货一度上升为历史最高水平,从而使木雕的技艺提高,人才辈出,名师名企业不断涌现为泉州的工艺美术界争光,为侨乡文化作贡献,为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宗教文化交流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  

27

28

传统音乐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 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于清光绪年初,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南下盐兵、淮河缺堤难民等渠道传入,与“南管”(南音)并称“南弦北管”。后来“北管”向海外传播,与台湾中部的北管、日本琉球乐、东南亚北管同属一个乐种。

泉州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共有曲牌二百多首。
“曲”即声乐曲,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演唱采用官话,演唱时都配打锣鼓,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江淮一带民歌的特色。
“谱”即器乐曲,大多数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乐和京剧曲牌,演奏时一般不用锣鼓,只用板或木鱼敲打强拍,主要运用“支声复调、一弓一音”等演奏手法,拉弦乐器常用第一把位演奏,并把凡、乙演奏成升凡和降乙,与闽南十音和莆仙十音风格相似。
泉州北管音乐风格的形成受闽南、莆仙音乐和地方方言的影响,既保留江南丝竹乐的明朗幽雅,又柔进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

泉州北管

2006年5月20日,泉州北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

32

泉州南音亦称“泉州弦管”,是历代积淀、多元形成的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一批批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泉州,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华古乐南移的历史积存,是继承中国古代音乐遗存、保存盛唐血脉最多的古老乐种,是中国幸存的历经千年、内容丰富的口传文化遗产。

泉州南音

南音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

33

34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组织大会上,南音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用于唱曲和演奏大谱,是汉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宝贵遗制;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对应“宫商角徵羽”,旁边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自成体系,完全不同于常见的“工尺谱”,比“敦煌古谱”更严密,为本乐种所独有,是隋唐以前的遗存;南音曲颈琵琶横抱、十目九节的洞萧、二弦、三弦、拍板等是汉唐古乐器的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二千多首,蕴涵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丰富的内容;曲牌中保留诸多古调、古牌名;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强调“照古音”,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南音演凑舞台,背景是工尺谱,乐器有洞箫、琵琶、三弦、拍板、铜铃、二胡

35

36

传统舞蹈

俗 话 泉 州

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
拍胸舞以赤膊拍胸为主要特点。从舞蹈者别具一格的草绳头箍、赤膊上身及粗犷之舞步诸方面考察,专家认为乃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蛇为闽越人的图腾崇拜物。舞者头上特别箍上一个草绳箍,形似蛇,把稻草扎成草箍套于头上,既是古闽越稻文化的一种遗存,也是蛇图腾文化的遗存,同时也是古闽越族祭祀舞蹈之遗存。拍胸舞者赤裸上身及双足,舞步粗犷威武,及近乎野性宣泄式的舞风,体现了保留至今的原始、简单而古朴的历史属性,并体现出闽越先民们的原始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拍胸舞由祭祀之舞逐渐衍化为形式独特的民间舞蹈,舞者为男性,最早的舞蹈形式比较简单,在祭祀活动中不论场面大小可即时随地随意起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综合了头、颈、手、脚的协调性,强调击出声响,即击拍胸、肋、腿、掌“七响”,捶胸顿足,包含了节奏、乐感、力度、弹性、速度、气质性与控制力等诸多要素。拍胸舞的动作,“酒醉拍胸”别具韵味,“乞丐拍胸”表达示怜,“青蛙扑蚊”、“蜈蚣展须”、“老鼠摆尾”、“矮子步八响”、“矮子步螃蟹走”等动作颇具技巧性和表现力,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 
经民间舞蹈工作者多次整理、加工、丰富发展,现今的拍胸舞常以大型广场舞蹈的形式出现,表演风格开阔、明朗、热烈、欢快,队形变化有序,粗犷中透出美感,古朴中融入现代,因此又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泉州拍胸舞

打七响、打花绰 、乞丐舞

39

40

传统医药

灵源万应茶

药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南方的药茶文化是其中的精髓。
灵源万应茶是唯一的草本植物茶,是晋江灵源禅寺高僧祖传秘方药茶,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民间有“家有万应茶,安心一整夏”的美誉。
灵源禅寺位于有晋江灵源山,海拔305米,周围拥簇24峰,峰峰相挽,层峰叠翠,是泉南最享盛名的禅林之一。

据灵源寺历代僧尼名录记载,灵源万应茶的创制人是明代灵源寺三十一世祖沐讲禅师。沐讲,俗名张定边,于洪武元年戊申(1366年)“遁入泉南灵源山隐居,为避前嫌削发为僧,自号沐讲禅师。入空门后,不闻尘俗事,究心佛理,率住山僧尼志尚、利济取山中之百草,用姑师井之水炮制药饼,光施万民,不求图报。

据民间相传,沐讲禅师炮制的药饼名为“菩提丸”,是采集红茶、鬼针、青蒿、飞扬草、爵床、野甘草、墨旱莲等17种灵源独特的青草药,加入上等茶叶,并配以中药精心炮制。多年来,寺中僧尼世世代代继承此秘方,1951年灵源寺僧将其改制成“灵源万应茶”,该药具有疏风解表、调胃健脾、祛痰利湿等功能,是一种防暑降温的理想药茶。 

43

44

传统戏剧

泉州打城戏,又名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发端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流行于泉州、晋江、南安、龙溪及厦门、金门等地,是融合释、道二教这之法事活动形式而形成的,为全国罕见的宗教戏剧。 
“打城”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忏、做功德超度亡灵圆满的最后一天举行的仪式,叫“打桌头城”。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灵时,桌上扎一个纸城,寓意亡灵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灵出城,最后破城门而入,救出亡灵。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头巾代表亡灵,一男子(由道士妆扮)代表道士对着说唱。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 ,演员发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剧目,一般在广场上表演简单的杂技,如弄钹、过刀山、跳桌子、弄包子等没有故事内容的小节目。再后又增加短小的神怪节目,跳出宗教仪式,开始在民间丧仪、孟兰盆会和水陆大醮上演出。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形成戏班。班主为道士,俗称“道士戏” ;班主是和尚,叫做“和尚戏” ,建国后统称为打城戏。
打城戏走上舞台后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剧目,以连台本戏为主,大致可分为神话、神怪剧、历史故事和武侠剧三类。

泉州打城戏

47

48

2008年6月7日,打城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城戏的表演科步,以罗汉科为主,并带有浓厚的提线木偶表演风格,技艺侧重于跳跃扑打和杂耍,武打主要运用少林拳技,旦角表演典雅细腻
打城戏表演中带有很强的的神秘性与独特性,桌上翻跳功夫,连垒七、叠罗汉、吃火吐火、甩须、甩发、蚌舞、黑白鬼舞。同时,打城戏有独具一格的表演技艺,如戴假面具表演、“开大笼”和一些恐怖场面表演,如用刀劈面、用剪刀刺眼和刀插肚、锯腰等,这些表演既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有别于其他剧种。 
打城戏形成于宗教法事仪式活动,被称为仪式戏剧,属于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好打城戏对研究宗教的娱能化和戏剧的宗教功能,以及宗教中的戏剧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49

50

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掌中木偶戏称为“布袋戏”的缘由主要有二点:一是掌中偶人的形象构造必有个布内套(俗称“人仔腹”),以布内套连缀头部及四肢,外加套戏服;演员的手掌即活动在布内套中,巧妙地在布内套为偶人做各种身段动作;二是掌中戏班的全部行头用一口袋子就能装下,不用戏箱,便于流动演出,故被称为“布袋戏”,俗称为“掌中傀儡”、“手套式木偶”,其班社称“掌中班”。1951年7月,闽南布袋戏定名为掌中木偶戏,是中国木偶戏中的稀有剧种。

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记载。明中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民间传说和《台湾通志》称,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间(1522—1566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清乾隆《晋江县志》卷七十二“风俗志”载:“木头戏,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清中末叶,晋江等地的布袋戏演出兴盛,并传至台湾。《中国木偶艺术》一书记载:“清代乾隆中叶,台湾布袋戏由福建泉州传入” 。清末民初,泉属各县一些著名的布袋戏班社纷纷兴起,如清同治、光绪年间的闽南“五虎班”。

南派布袋戏

51

52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派布袋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音乐唱腔包含傀儡调子的成分最多,还引进梨园戏音乐,属于泉州弦管(南曲)音乐体系。
新中国建南派布袋戏剧目可分为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两大类,传统剧目分为六种:生旦戏、宫廷戏、公案戏、武打戏、连台本戏和小出戏。解放后,创作产生了不少新编剧目,可分为四种:童话剧、现代剧、神话剧和历史剧。
南派布袋戏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53

54

泉州提线木偶

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今称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晋唐时随中原士族南迁入闽,至迟于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区流行,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各代至今,从未间断。泉州傀儡戏既充分发挥其巫文化潜质和“沟通人神”的独特功能,与道教等宗教科仪活动相结合,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众生、老、病、死等人生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至今保存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包括“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泉州傀儡戏,以其悠久的传承史和丰厚的艺术积累,成为中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并成为当今中国提线木偶艺术无可争议的代表。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12月,包括泉州提线木偶戏在内的“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55

56

高甲戏

高甲戏被誉为“南海明珠”,系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分布于闽南地区、台湾省和东南亚华侨集居地。高甲戏形成于明末清初。最初是闽南民间装扮“水浒传”的化装游行,随后出现专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时称“宋江戏”,这是高甲戏的孕育期。清中期,“宋江戏”突破局限,与“竹马戏”或“四平戏”的合流,兼演文武戏、宫迁戏、丑旦戏等,内容及表演艺术逐渐丰富,成为“合兴戏”。至清末,经历初创阶段,“合兴戏”又吸收本土姐妹艺术品种(如梨园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和外来剧种如弋阳腔、京剧、昆剧)的精华丰富自己,艺术上趋于成熟,走向专业化组织形式,并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有自己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传统的地方剧种,始称高甲戏。高甲戏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出国献艺、剧目丰富。

高甲戏的剧目大都来自史书、小说、传奇和民间故事,也吸收傀儡戏和外剧种的优秀剧目,其传统剧目大体可分大气戏、生旦戏、丑旦戏,保留的传统剧目有六百多个。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其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由于剧目的开拓,高甲戏在表演、音乐、武打等方面,作了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在表演上吸取木偶戏的程式,如“傀儡打”、“傀儡丑”;又吸取梨园戏旦行的指法、科步;高甲戏语白采用泉腔,唱腔则大量取自“弦管”,主要来自南音兼收俚歌小调,活泼、粗犷。其音乐吸收闽南吹奏乐、笼吹、拾音等,使高甲戏的艺术更臻完善,独具风格。半个世纪以来,高甲戏剧种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是海内外泉腔语系观众喜爱的剧种。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7

58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其历史源头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泉州的歌舞百戏伎艺,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它以泉音、泉腔、泉调演唱戏文,是个独立的声腔剧种。距今已有着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广泛流播于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地区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保存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本文学、音乐唱腔和演出规制。
梨园戏表演有整套严格规范的表演形式,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各个行当均受其严格规范,尤其手姿的表演,丰富多彩,细腻独特,与敦煌壁画中人物的手姿有一脉相承的异曲同工之妙。音乐保留了南戏的鼓、箫、弦伴奏为主的形式;唱腔源于晋唐古乐,一字多腔,用泉音演唱,属曲牌体,已知曲牌二百五十多种;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制相仿;上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即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
梨园戏保存的文献资料和活态资料,从中可窥探到南戏文化、闽南地域文化,以及本土民间艺术的精华。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梨园戏是一座无形的综合艺术信息库。

俗 话 泉 州

泉州梨园戏

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9

60

传统体育与游艺

泉州南少林武术是由五祖拳等拳种构成的独特的拳术系统。泉州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甚至更早,而泉州南少林武术拳系以五祖拳中最具代表性,是福建省七大拳种中历史最悠久、传播地域最广泛的拳种。据说此拳是由蔡玉鸣(福建泉州人,1853-1910)综合了白鹤拳、猴拳、罗汉拳、达尊拳和太祖拳而成的,故称五祖拳。

据现存古谱记载,五祖拳包括五种拳法:“一达摩,二太祖,三罗汉,四行者,五白鹤”,有套路两百余套,空拳、长短兵器自成系统,小套洗练仅十数步,大套繁复至百五六十技手。五祖拳精密而重实际,外形简单易学,功用讲究简单实用,少花招,走中门,直截了当,有招拆招,连消带打。各拳有各自风格和独到之处,由于拳风近似,可以通学兼练,入门后易于举一反三,这是五祖拳的独特之处。

泉州五祖拳

2008年6月7日,五祖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3

64

俗 话 泉 州

泉州刣狮,相传是少林和尚“一元祖师”创建,在闽南地区是一项集武术与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
狮分文狮和武狮两种,由竹皮、铝线、绒线和质地柔软而坚韧的苧麻布等物扎成大狮头,身段、狮尾,混身漆成金黄色。文狮是牌式面部不会活动,表演时一人持狮头,一人俯身持狮尾,两人密切配合,或翻滚或抢球,狮头摇动,颔下的铃铛朗朗作响,显得灵活威武。武狮面部会活动,狮子嘴可以开合,内有鲜红的舌头。表演者用古代兵器打斗擒杀狮子,显出威猛雄浑,争拚格斗的凌厉气势。泉语“刣”即“杀”,刣狮也就是“斗杀狮子”,这是南少林武术与狮子舞蹈的完美结合。刣狮馆十八般武器件件俱全,出阵时队员各执器械,共有七十二人组成狮队,名曰七十二地罡。队员的服饰一律窄袖扎脚,腰束丝带,全付武行打扮。表演时,由两人扮成狮子,套上“狮衣”。狮头、狮衣、狮尾、眼睛都可以动。其他人扮成武士,手持刀枪剑戟盾牌等十八般武器,包围着狮子“大打出手”。表演时,以龙虎两面旗带队,队员用单行、藤牌官刀对练、打鸽仔、大刀杀狮、大刀钉耙打狮,单剑与单枪对打等“武术套路”结合绕龙门、一字长蛇阵、蝴蝶阵、螺阵等绕阵变换队形,刀光剑影,吼声阵阵,惊心动魄。狮子则时而左逃右闪、回避兵器的攻击;时而腾空而起勇猛出击扑向人群,煞是壮观。
刣狮完整保存了我国少林五祖拳的传统技艺的精华,并把“刣狮”这一体育项目升华到艺术表演的形式,大大丰富了“刣狮”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泉州刣狮

舞狮、弄狮

65

66

传统民俗

“送王船”植根于闽台地区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简称“王爷”)的民间信俗,送王船是送“代天巡狩”的王爷。关于王爷的传说尚无定论,最早的可追溯到明初,最晚也到清代雍正年间。此王爷并非代表“瘟神”,而是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般是三到四年举行一次,通过掷筊在固定的农历月份确定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制造一艘王船,或是用杉木制成,或是纸制,把王爷请上王船,载上柴、米、油、盐以至各项生活用品等实物,在海边焚烧。
“送王船”自明清时期在我国闽南地区形成后,随着人口迁徙、“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传播到我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成为一种特殊的海洋祭祀活动。
2020年12月17日,由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报送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简称“送王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俗 话 泉 州

闽台送王船

69

70

俗话泉州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资源保留较好, 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底蕴。了解、保护并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SSN 1204-9188
CN 12-6918/TS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