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 而生
26组
TOWARED THE SUN
致敬嘉庚文化
凤凰花会凋谢,爬山虎会枯萎,与楼相伴,亘古不变的,便是永远从东方升起的太阳。
前言
introduction
温: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即温楼见证了他和她八年兜兜转转的温馨爱情,相遇、相知、相许、相爱、再相逢,彼此终于和心爱的人,一起走在了街上。
良:如果我没有见过太阳,我也许会忍受黑暗,但是我遇见了你们,我便有了太阳。林目只能在黑色的天堂飞翔,一次特别的“升国旗”使所有的黑色都有了光彩,光明和善良同时烙在他的骨血里。
恭:“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建筑工人们为修旧如旧,如夸父追日般坚持寻找当年的嘉庚瓦,不止为了心中的信念,更是对诚毅精神的恭敬。
俭:平凡的池水,一一临照了阳光,便成了金海。节俭的性格让他把自己藏在黑暗里,深沉、淡然,殊不知那是最接近太阳升起的地方,他终于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的发光发热。
让: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我站起来。爱笑的男孩如太阳般温暖,热烈而又明亮,但他耗尽最后一丝光亮,让给我生的希望。
NO.08 后记
NO.06 崇俭楼 曾梅云
NO.05 允恭楼 林观暑
NO.04 明良楼 张诗瑶
NO.03 即温楼 何雪津
NO.02 目录
NO.01 前言
NO.07 克让楼 邱裕舒
忆
记
从航海学院的嘉庚式建筑入手,即温楼、明良楼、允恭楼、崇俭楼、克让楼。
故事的原型为具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好品格的集美人。
以温情、善良、恭敬、节俭、让生这五点作为故事主题分别叙述。
从航海学院的嘉庚式建筑入手,即温楼、明良楼、允恭楼、崇俭楼、克让楼。
故事的原型为具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好品格的集美人。
以温情、善良、恭敬、节俭、让生这五点作为故事主题分别叙述。
即温楼
美丽爱情,尽享人生
2010年
凉风吹走了八月的厚重,天空更加澄清,云愈加轻盈,车站在透明的秋季里却格外热闹,几张桌子拼成的简易新生接待台,匆匆赶赴而来的莘莘学子们,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
你,站在航海学院的门口很长时间,我想你应该是在等人吧。果不其然,从远处走来了一个提着行李箱的长发女生。“你好,请问你是林学长吗?”“是啊,你就是小晓学妹吧?”说话的同时,你接过了她的行李箱,带着她走到女生宿舍。看着他们明媚的笑容,我感觉会有故事发生。
你带着她绕校园,熟悉环境。“过两天的老乡会学长你会去吗?”“我应该会去的吧,我的高中同学一直在邀请我去。”“太好了,那到时可以一起去,我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有老乡的感觉真好。”
2011年
一天,你手捧玫瑰花,站在自习室的门口,静待她的出现,我想你一定能梦想成真吧!最终你们幸福地拥抱在一起。你们相偎在湖畔沉醉在夕阳的余晖里;你们静坐于自习室里遨游在广垠的知识海洋里;你们携手一起徜徉在校园的每条林荫道上。那时候的你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05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毕业季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你就要毕业了,但是你却迎来了世界末日。在我的面前,她跟你说分手,这样的场景多么别扭,多么不合情理。可你们就像电影镜头里唯一静止的两人,相隔不远,各怀心绪,却又是无话可说,最后她的脚尖动了动,走开了。那时候的你,是我见过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
毕业快乐
六月の离别
すべての终わりは新たな始まりである
有情人终成眷属
2014年
已经毕业了的你,还时常在学校里看到你的身影。你常常独自在她的宿舍楼下徘徊,你总念叨着数到1000我就走,可我看着你数了一个又一个999,我想你不是数不到1000,只是你不舍得。几个礼拜之后,你在她的宿舍楼下终于遇见了她,我能清楚的记得,你当时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两个人就这样相互看着。我看见,你的清澈的眼睛里面投进了漫天的星光,投进了白糯糯的糖和暗香的梅,还有她的影子。深深的印在了你的眼里。那时候的你,又露出了以前所拥有的幸福的笑容。
2015年
六月的风,伴着些许甘苦的味道,吹开记忆的大门,倾落了那些悠然的旧时光。你与她携手在校园里拍婚纱照,不时地传出了欢声笑语。那时候的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而她,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2018年
今年,你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母校,还是你跟她。只是,多了一个他:你们的儿子。
2015-5-20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2015
5-20
熹微晨光,远方的太阳渐渐从海平面上升起,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在我红砖白石的身上洒下斑驳的阴影,睡眼惺忪的我渐渐清醒,这,又是新的一天了。
依旧是早上6点30分,每周一我都看着这群孩子们在我眼前升旗,唱国歌,已到耄耋之年的我总是容易在国歌声里回忆往事,眼前的白色制服渐渐幻化成了一群白鸽,飞向远方。
眼前突然晃入一群人,原来是2班的孩子们,孩子们簇拥着的是一位叫林目的小男孩儿,他左手边的大高个男孩儿是他的大哥哥兼好朋友----张斌,俩人皆是笑容灿烂地谈论着什么,林目的右边用着一根盲杖在探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他两年来的第二根盲杖了。两米外,目不转睛注视着林目的是一位中年女士,她就是林目的母亲——林芳,也是航海学院的2班教师。他们,是来完成林目的生日愿望的。
昨晚,他们在教学楼里热切谈论的,正是如何庆祝林目的8岁生日,这位自小被剥夺欣赏美好世界权利的孩子,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去 “看”一次升国旗。看着他们热心的模样,和两年前他们初遇林目的记忆相重叠,当时分身乏术的母亲终于征得学校同意,让6岁的林目跟班,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照顾。两年里,同学们已然把林目当成小弟弟,照顾他打饭,上洗手间,更能在课间教授他学习,和他说山川风貌,风土人情。我总能看见林芳----这位伟大的母亲,站在教室外,隔着玻璃看着他们,会心微笑。
明良楼
昨晚,他们在教学楼里热切谈论的,正是如何庆祝林目的8岁生日,这位自小被剥夺欣赏美好世界权利的孩子,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去 “看”一次升国旗。看着他们热心的模样,和两年前他们初遇林目的记忆相重叠,当时分身乏术的母亲终于征得学校同意,让6岁的林目跟班,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照顾。两年里,同学们已然把林目当成小弟弟,照顾他打饭,上洗手间,更能在课间教授他学习,和他说山川风貌,风土人情。我总能看见林芳----这位伟大的母亲,站在教室外,隔着玻璃看着他们,会心微笑。
明天,又将是崭新的一天。
今天,是林目第一次来看升国旗,张斌和他仔细描绘着国旗的方向,拿起林目的手指道:“就是那儿,那边就是国旗,感觉到吗”,我看到林目连连点头,笑了。国歌奏响,这位8岁的男孩儿将右手举过头顶,行少先队队礼,洪亮地唱着国歌,脸颊微微泛红,他的注目礼和国旗似乎有些偏差,但那认真、专注的神情却是我多年未曾见过的。“升旗仪式到此结束,解散”,人群渐渐散去,惟林目傻傻站着,他眺望着远方,不知在看什么,不知看到了什么。
一天又要过去了,暮色像一张灰色的大网,悄悄地撒落下来,笼罩了整个大地。沙沙作响的树叶,似在回忆着白天的热闹,批改完作业的林芳带着林目向教工宿舍走去,林目手中的盲杖“嘟嘟”点地,他激动地说:“妈妈,我真喜欢过生日啊,我可以天天看升国旗吗”“当然了,妈妈和哥哥姐姐们都陪着你……”这位母亲后来说的话都吹进了风里,他们的人影逐渐和黑夜融为一体。
耳闻旋律千重感,眼观五星一腔情,孰谓双目看不见,胸怀祖国心里明。林目心中的光明,孩子们的善良,林芳的关怀,他们和红砖白石一起组成了我的名字,光明善良,即明良。
明良楼
我静静地看着他们在不断的研究和讨论,该怎么把我补好,忽然觉得自己麻烦事真多,当初校主就是为了省俭才就地取材创造了头顶的瓦,可如今却成了他们的负担。
“小武,允恭楼的改建进程怎么样了?那可是国家重点的文物保护建筑,不能掉以轻心啊。”
“平屋面改造成坡屋面的大改没有问题,我们的技术足以支持。只是……”
“只是什么?说吧。”
“只是屋檐上的嘉庚瓦还存在大量的缺口,我们预计还需要一万多片的嘉庚瓦。可之前找到的那一批快用完了,现在的施工材料就差嘉庚瓦了。”
“这样吧,下午找个时间我们开会研究一下。”
晏飞按了按鼻梁,嘉庚瓦的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很长时间了。他凝视着我,不知所措。
作为“翰林苑”建筑公司的采购部总经理,自从公司接下这个修缮文物古建的工程,他就对集美大学的历史着实进行一番研究学习。这所闽海之滨的学府,是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倾注半生心血一手创办起来的,无论是从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还是出于对于陈嘉庚倾资办学、报效家国的人格钦佩,晏飞都希望尽最大努力还原这些建筑的一砖一瓦。
一
2016年的莫兰蒂台风肆虐厦门,公司就曾经修补过集美校区的建筑。当时他带领着团队在闽南地区四处寻访这种只有在厦门、尤其是只有嘉庚建筑中才大量使用的瓦,好不容易才在漳州角美找到当年生产嘉庚瓦的砖窑厂,成功收购一批嘉庚瓦。但如今,前次修缮后剩下的嘉庚瓦已为数不多,实在无法支持此次的修缮工程。
说起来,在整个的修缮过程中,我知道难度最大的并不是在一般人看来复杂无比的平屋面恢复成人字型坡屋面的改造工艺,而是坡屋面外挂的嘉庚瓦。这样小小的一片瓦,背后凝结着多少故事啊。
嘉庚瓦是一种色彩橙红鲜亮,闽南特色浓郁,成本低廉,坚固耐用的瓦片。还记得当年校主在厦门开始办学,大规模的校舍需要大量的瓦片。在选用屋瓦时,考虑到闽南传统红砖民居使用的瓦片是薄而易脆的仰合平板瓦,质量较差,难以担当百年大计;而当时水泥又奇缺,主要依靠进口,用进口的水泥制瓦,成本高昂。我深知这份困难,也不愿让他们为此多耗费人财物力,如此便失去了最朴素的俭朴嘉庚精神了。
在此情况下,校主决定就地取材,自己生产出一种新的瓦片。他将传统的仰合平板瓦加以改良,取闽南当地的红壤为原料,制成可以搭挂的新型瓦片,改良后的嘉庚瓦,美观耐用,强度、散热透气性、抗风性都显著提高,厚重不易碎。为了增加稳固性,还在瓦的底部增设一小孔,用铜线穿孔将瓦系牢于屋顶椽上,任凭狂风吹打,也岿然不动。很快被建筑界所接受,称其为“嘉庚瓦”。
嘉庚瓦
允恭楼
二
连日的阴雨并没有对厦门的高温有所缓解,反而使天气更加闷热。连带着会议桌上的人们心情也跟着烦躁起来。“不如,就用红陶瓦代替吧,反正屋檐那么高,又没人去仔细看。”“对啊,况且嘉庚瓦的数量也确实不够,再扩大范围寻找嘉庚瓦,将大量增加资金成本和人力物力。”此起彼伏的声音都在传达着一个想法:以假乱真。
“这怎么行!陈嘉庚以诚毅精神立校,如果用红瓦冒充嘉庚瓦,是对嘉庚精神不诚!是对在楼里办公教学的老师不诚!是对恪守诚毅校训而学习的学生不诚!是对仰慕陈嘉庚之名而来的人们不诚!无论如何,我们不应放弃一丝寻找嘉庚瓦的希望。况且,校方也多次强调要用嘉庚瓦,尽一切可能还原这些百年的嘉庚建筑。你们这样的想法,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突如其来的拍桌声与紧随其后的吼声让整个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下来,也让我静了下来,不想麻烦的心思好像也熄了。
三
四
那日会议之后,大家的话明显少了起来,即使在闲谈中,也时不时提及嘉庚瓦的寻找进程。
有时候,希望往往就出现在焦头烂额、近于失望的危局。
“好消息!我们今天在交流会上,听其他建材公司的人说,在浙江江山附近还有一些嘉庚瓦!”小武一阵风似的冲进屋子,带来这个令所有人振奋的消息。
“好,选十几个工人和我一起,收拾行装,去浙江!”晏飞没有犹豫,时间急迫,浙江之行很快就提上日程。
/诚毅
如夸父追日般坚持寻找当年的嘉庚瓦
“我们收到在浙江的同事们的回复,生产嘉庚瓦的砖窑厂在江山市的郊区里。既然砖窑厂处在村庄之中,附近的农民们也一定会使用现成烧制好的瓦片,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分为几队,除了到砖窑厂采购嘉庚瓦,其余人也分头,挨家挨户地农户们收购嘉庚瓦,越多越好。”
看着他们欢欣鼓舞的出发,我尤感欣慰,付出的敬意一定会有回报的。
五
最终,晏飞和他的团队在江山市的砖瓦厂和当地的农户家中收购了一万多片的嘉庚瓦,大致解决了屋顶瓦片的问题。看着他们为解决小小瓦片问题如此认真,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校主。
坚守“修旧如旧”的态度,不计工本,坚持使用嘉庚瓦,不以寻常红瓦代替,是为诚;远赴千里,搜寻嘉庚瓦的踪迹,是为毅。小小的一片瓦,背后也承载着“诚毅”二字沉甸甸的分量。
崇俭楼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他们欺负那个同学了,仿佛多嘲笑嘲笑他,他们就能得到全世界。其实他也没做错什么,就是格格不入的没有穿名牌,用名牌罢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掀起了一股攀比之风,讨论的话题从作业到品牌,从课题学业到奢侈享受,校主留下的简朴消失了……
不,也还在的,还有那个常被嘲笑的孩子,他勤俭好学,不打游戏,不追求品牌,也许就是这样,他无法融入宿舍,显得如此孤独。却常能见他悄悄躲在我的身后打电话给院长妈妈,不过却也不像大家一样打电话回家诉苦撒娇,内容不过于院里好吗?孩子们乖嘛?从也不见他抱怨抱怨宿舍的同学,埋怨埋怨生
活学习的辛苦。他要毕业了,我已经关注他快四年了,这个孤儿坚强的让人心疼,却也让人自豪,在他身上我总能看到校主的影子,对生活的希望。在他身上已再没有一丝少年该有的影子,表现惊人的成熟大智,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无时无刻不娴静安然,仿佛任世间沧海桑田,他早练就气定神闲的本事,始终置身于外,微笑着纤尘不染。
听说他找了个好工作,能每个月给院里寄不少钱,他拍着胸脯对电话里的“妈妈”保证,他好好的,他一定会让院里的孩子都能好好读书的。可是我知道其实他才刚刚被宿舍冷嘲热讽了一番“呦,好学生,还没找到工作呢?要不,来我家公司吧,前台,保安什么的
平凡的池水,一一临照了阳光,便成了金海
那天,真的看见他发自内心深处的欢喜,走进宿舍,扔掉全部简历,看他开心得想要原地转三圈,他紧紧的抱着怀里的劳动合同,隐约能见“华为”二字的。真好,这个世界还是不会辜负好孩子的。
每年我都能看到他回来看看,在之前打电话的角落里站着,静静地看着我的名字“崇俭楼”。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他自己,但是我看到了他。
我作为校舍,这么多年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唯有他让我念念不忘。
是能替你安排个的。”“我家也行,别不好意思啊。”他并不应声只是默默的重新修改简历,重新准备应聘面试。其实难受的吧?他像是在雾都森林中迷路的人,没有出口、失了方向,已经劳累至极。
我望着他的背影,竟有一种说不出口的难受,大概就像是你一直把一件套头的毛衣前后穿颠倒了,你总会隐隐觉得不自在,觉得脖子勒得慌,而这种难受微不足道,但你就是没办法忽略。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只是继续做好自己。
念
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我站起来。
克让楼
夏日炎炎,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叫着,明媚的阳光透过克让楼前的一排大树在红窗绿栏的白墙上投下斑驳的阴影。克让楼沉默地伫立着,目光悠远,也是这样炎热的夏季,也是这样热烈的阳光,他回想起68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时候他还不叫“克让楼”。
记忆回到1936年9月,下课的铃声回荡在学校里,宁静的校园一下喧哗起来。刚上完运动课的大学二年级生林子群大汗淋漓地冲进教室,朝正在位子上安静看书的一个男学生喊:“伊文,看我给你带了什么!今天食堂有锅烧鸡!”宋伊文抬起头来一笑,“多谢了,子群。”他戴着一副圆框的细边眼镜,浑身充满书卷气。“客气什么,我们可是好朋友。”林子群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上个月伊文的脚摔伤了,他的好朋友子群每天上课背他一起来,下课了再背着他回宿舍,帮他买饭打水,细致入微地照顾着行动不便的他。入学第一天,同座的他们就谈得颇为投契,两年的同窗生活,一起学习进步,互帮互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仅仅一年,曾经宁静的校园充斥着紧张的气氛。1937年10月,厦门被日寇轰炸,集美成为抗战前线。
他耗尽最后一丝光亮,让给我生的希望。
教室里,先生正在讲台上写着板书,学生们奋笔疾书,校园广播突然响起,一个急促的声音传出:“日军空袭,请全体师生立即疏散!”远方传来飞机隐隐的轰鸣声,被推开的座椅发出刺耳的声响,学生们迅速向楼下跑去。“子群,我们走!”伊文和子群一起向外跑去,正当他们快要跑出教学楼时,听到一阵哭声,向后看去,楼梯旁的拐角处窝着两个四五岁的小朋友,正上气不接下气地哭着。他们相视,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同样的坚定,不顾危险,他们向小朋友跑去,一把抱起他们,冲出教学楼,把小朋友放在操场边的空地上。
伊文气喘吁吁地看子群,刚想说话,突然他的瞳孔放大,面上露出极为恐惧的表情。子群被伊文一股大力推开,跌倒在一旁。只听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他们身后的楼被炸弹打中一侧,伊文被倒塌的墙体掩埋。“伊文!”因为被伊文推开而幸免于难的子群发出极其痛苦的哭吼,双目通红,跪倒在这片废墟前。
”
1937-10
“迫于形势,集美学村校主陈嘉庚决定将学校迁往内地,校址初选泉州安溪。”
“1950年,克让楼落成,成立初始作为集美航海学校教学楼使用。”
“2000年,进行维修,改为学生宿舍。
常说集美是集天下之美,这里碧水绕城郭,天马山孕传奇,除了白石红砖的嘉庚式建筑,更有鲜明晚清建筑特色的杏林后埔郭家老宅,灌口基督教堂与后溪礼拜堂承载着数辈集美人的记忆,集美龙舟节、大使公文化节这些绚烂的民俗,使集美文化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闽海之滨集美乡,山明水秀冠南疆。
集美文化,偎海沐风,向阳而生。
望着太阳,大声说话
让它真正听见
并把这种神秘的语言
告诉那些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