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知遇》2021年5月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1-05-31
982

知遇

ZHI YU

第5期  总第8期

2021年5月刊

想做的事就去试一试,想去的地方一定要去。
梦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你总会习惯独自去经历和承受,追逐梦想的道路注定是孤独的旅程,每个人肩上都背负着你看不到的责任,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你听不到的苦衷,前方的荆棘,要由你自己来踏平,所有伤痛要由你自己承受。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trip

目录

Contents

趣读法律     

那些常常被误解的法律概念

且行且歌      

云南行

五台游记

电影推荐       

《奇幻森林》影评

《心灵之旅》影评

好剧力荐      

《觉醒年代》:
   ——影像魅力下的红色芳华

党史小故事      

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政治局常委们意味深长地讲述了陈望道“真理的味道如此甘甜”的故事: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个小伙子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来源:学习时报

党史小故事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党史中的重要人物,追溯陈望道的人生历程,感悟其信仰的坚定和使命的担当,有助于增强我们在新时代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既是当时形势所致又是个人自觉。一方面,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处于迷茫中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急需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眼中《共产党宣言》几乎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另一方面,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陈望道看来,翻译《共产党宣言》义不容辞。早在留学日本期间,陈望道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逐渐了解、熟悉并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回国后,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不进行制度的根本变革,一切改良措施都是徒劳无益的”。此外,深厚的英语和日语功底以及良好的汉语语言文学修养更使陈望道成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不二人选。
为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于1920年2月回到浙江义乌家中,他根据日文版,同时与英文版相互对照翻译《共产党宣言》。在一间柴屋里,陈望道克服工作条件的艰苦和翻译中的困难,“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才把彻底全文译了出来”。

首译《共产党宣言》

1

首译《共产党宣言》

1920年4月下旬,陈望道完成译稿。《共产党宣言》出版后,立即受到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反响极为强烈,初版印了千余本很快销售一空。此后,《共产党宣言》经过多次重印,到1926年5月已经是第17版了。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党宣言》在北伐军中广泛流传。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意义重大。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许多革命青年逐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1936年跟斯诺谈话时曾讲:“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中的第一本便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该书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聚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革命知识分子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开展工人运动。

在译完《共产党宣言》后,陈望道继续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撰写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担任《新青年》主编的陈望道对杂志采取了一种“树旗帜”的办刊方针,如他自己所说:“先打出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就是带有树旗帜的作用。”《新青年》这一办刊方向引起了胡适的强烈不满,提出要改变刊物性质甚至停办,但陈望道毫不妥协坚持和捍卫《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办刊方向。面对改良主义者张东荪借罗素来华讲学之机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陈望道发表文章与之坚决斗争。通过与胡适、张东荪等人的论战,陈望道和其他先进知识分子有力地回击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陈望道不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以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发起人,直接参与创建了党的两个重要组织——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两个组织可看作党创建时期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陈望道和其他同志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压迫,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些内容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积极参与早期建党活动

2

陈望道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负责人之一,在组织支持下,他开办外国语学校、平民女校以及职工补习夜校,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外国语学校实际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公开活动的场所,为党向国外派遣了一批留学生、培养了大批干部。平民女校是吸收“一些觉悟的女子,为反对三从四德,被他们的家庭、学校赶出来,我们办学校,接受他们。丁玲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陈望道是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发起者,直接参与筹建了上海机器工会、印刷工会、纺织工会、邮电工会,通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初期的工运,主要是启发和培养工人的阶级觉悟,支持他们搞经济斗争。为此,陈望道多次向工人发表关于劳工神圣和劳工联合的演说,进行鼓动宣传工作。

诠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3

无论时局如何变换,陈望道一生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陈望道毕生忠诚于党的事业。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即使如此,陈望道依然根据党的指示担任党创立的学校——中华艺术大学校长,随后在这所学校诞生了著名的“左联”。抗日战争时期,陈望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在“孤岛”上海坚持敌后斗争。

1940年陈望道随复旦大学迁到重庆后,根据党的指示出任复旦大学训导长,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新闻馆,新闻馆里可以传阅革命书刊、收听延安的广播,被称为“夏坝的延安”。解放战争时期,陈望道参与组建了华东地区16所高等院校“大学教授联合会”,并担任主席,大力推动“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运动,同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营救被国民党逮捕的进步作家和进步学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陈望道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作为一名学者,陈望道是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者,一部《修辞学发凡》被称为“千古不朽的巨著”。在书中陈望道既以大量篇幅谈了修辞技巧,又着重说明了它与内容的关系,突出了修辞的目的——为内容服务,把内容和形式辩证统一的观点运用到修辞中。
纵观陈望道一生,一旦尝过了“真理的味道”,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便从未改变,也正是信仰的初心使其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践行者和坚守者的使命。

陈望道: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来源:学习时报)

那些常常被误解的法律概念
Legal concepts that are often misunderstood

法/律/趣/谈

死缓
死缓,不等于缓两年再执行,而是给犯人一个不死的机会。被判死缓的人如果在两年考验期不故意犯罪就可减刑为无期,有重大立功还可减至25年,但故意犯罪的话就有可能会真的作死了,但也只是有可能。

1

法人VS法定代表人
法人不是法定代表人的缩写。法人本身是一个组织,一个有着自己的名称、住所、财产,并且可以独立担责的组织。而法定代表人是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是个自然人。

3

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不等于牢底坐穿,基本不会关到死,表现好是可以减刑的,最多可以减至13年。

2

破产
破产不仅仅是屠刀,也可以是手术刀。广义上的破产工作包括重整、和解、破产清算三类,在被申请破产时,企业这头牛只是病而未死(无力偿债)。三者有两个重要区别:(1)前两者的目的是让企业起死回生,动的是手术刀,救活企业;(2)“破产宣告”是分界点,此时才意味着放弃治疗,动屠刀杀牛割肉清算分钱。

4

违法VS犯罪
违法不等于犯罪。违法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的行为。而犯罪行为是指违反刑法的行为,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违法的一种。故而,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

5

轻伤
普通大众对于轻伤的理解一般是一些小的皮外伤或者一些不重要部位的骨折之类的。然而事实上比如颅骨粉碎性骨折,部分内脏不完全破裂,面部50平方厘米左右大小的皮肤撕脱、一些大骨头的骨折之类的,都是轻伤。

6

其他
妇女不等于中年已婚女性,而是已满14周岁(生日次日起算)的女性。
兄弟姐妹属于旁系血亲,而非直系血亲。
犯罪嫌疑人不等于犯人,未经法院审判不得确定有罪。

7

我们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足够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扭转运气。

在6月,愿你像个孩子一样快乐……

在6月放下重负,去宅着,去浪,去见想见的人,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过去的两个月,辛苦了!

云南行
Trip to Yunnan

云南,素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

从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授课高峰过后,不如借机休一个小长假,准备一次远行,云南一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Beautiful、

五台游记
        ——法律  赵慧琴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难免惶惶。五台山一游,虽非初一十五,依旧人流不息,男女老少,或成群结队,或孤身一人,挤挤攘攘,奔赴信仰。
山下的寺院有各色香火,全凭自愿,采买所需。有的所求阖家安康,有的所求财源广进,有的所求学业有成,还有的无非后继有人——求子罢了。不论心愿,无所贵贱,为了各自的愿望,按照导游所教的姿势,或标准或不调的诚心参拜,祈求神灵有知,实现所望。

回去之后可否扔在一边,只等神佛助力,美梦成真?这点倒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所相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至于不吃不喝,但也要努力拼搏,明确并坚定目标,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持之以恒,为之奋斗,相信每一份付出每一个声音,皆有回响。
  
人之一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比之于漫长的宇宙岁月,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可对于自己,那便是分分秒秒,皆是珍贵。无论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不到最后一秒,就还有机会,所以无需为过去而钻了牛角,毁了现在,也失了未来。不如豁达一些,有错便认,过失便补,时刻警醒自己,不忘初心,便是有了一时的磋磨和低谷,只要人在,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

《奇幻森林》被有的网友誉为不逊于《疯狂动物城》的作品,电影《奇幻森林》以奇特的视觉效果讲述了为保护狼族安全的人孩毛克利,毅然离开抚养自己长大的族群,开始了一场险象环生的冒险历程。

《奇幻森林》影评
                       ——法律   韩红梅

藤蔓缠绕的丛林自成法则,生存其间的生灵们自小便牢记于心,只是人类的世界善恶并存,森林安宁的表象下也是一样动荡不安。不同群体的动物如蒲公英般点缀在森林的各个角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残忍而公正,那里有黑豹巴希拉和棕熊巴鲁这样的正义之士,也有居心叵测的老虎谢利。
而成长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因为它总是以不同的形式悄悄地降临在众人身上,很多时候,抑或是一句谎言、一场背叛,就足以让人突然长大。
人孩终究是人孩啊,再如何不舍,他的“举止怪异”也已经不能被这片森林容纳。随着影片的推进,密布的乌云遮蔽天日,混浊的泥水裹挟着树枝顺流而下,人孩处于狼族庇护的安稳生活就此画上了句号。
一直在想,大雨中毛克利与狼妈妈额头相贴的时候,心中是否生怨呢?从此失去严厉而温柔的母亲,失去在丛林中玩耍的小伙伴,以及被迫从自己熟稔亲切的生活中剥离。还好,我很庆幸我能看到,在这场自我探索的旅途中,懵懵懂懂的毛克利始终秉承着对森林的敬畏之心,不仅解开羁绊自己多年的心结,也顺其自然地成长蜕变。

至于人孩毛克利,长大这回事,大抵就是一次找回自我、认同自我的奇妙体验。巴希拉教会了他一本正经的森林法则和生存之道,巴鲁则带给他更加灵活自由的生活。法则与自由并不相悖,相反,它们可以巧妙地交织融合。
而对于我们来说,在混沌懵懂的幼年时期,我们总是喜欢追随别人的脚步,模仿别人的言行,这当然没有错,毕竟,这也算是一种独特的能力。时间会判断哪些事情是对是错,往后的旅途,结识越来越多的人,目睹从未见过的事,对自我的认识也会随之变化,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

《心灵奇旅》影评
                            ——非法  马琳

生命火花就是想要认真去生活的那一刻。哪怕只是平庸的活着 ,就在当下,就是对看似无聊生活的热爱。哪怕是看到花开或叶落的一瞬,就是对生命过程的感动和体悟。

《心灵奇旅》是一部音乐电影,由《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导演彼特·道格特执导。
影片中,主人公Joe 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沉迷爵士乐,梦想可以在舞台上表演。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和偶像同台演出的机会,高兴之时却不慎掉入了井里。醒来后,他的灵魂进入了另一个次元——“生之来处”,

这里是人类出生前灵魂的加工所,有无数等待出生的小灵魂将接受灵魂导师赋予的火花,成为“投胎”地球的通行证。

阴差阳错下Joe被错当成灵魂导师,成了灵魂中最不想成为地球人的22号灵魂的导师,他们将携手返回现实世界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影片一步步深入,我们也跟着一起思考:小灵魂的“火花”究竟是什么?真的是梦想吗?是目标吗?好像都不是……

后来才发现,原来灵魂的“火花”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宏大蓝图,它是生活中的微观、细小的种种体验:可能是一颗果实、一粒纽扣,还可能是披萨的味道、街头艺人的歌声……
《心灵奇旅》构建了一个美好而温暖的世界来讨论我们的梦想、现实和生活。一个满脑子只有“不停向上爬”想法的人,永远认为日常生活满是烦人的琐事、一无是处;但其实只有真切地去拥抱生活,才体验到生活本身的美,或许是一颗果实出乎意料的香甜、或许是街头艺人的歌声恰好入你心声,灵魂的“火花”就在这心动的刹那。愿每个努力工作的你我也能拥抱细微处令人感动的美好生活。

好/剧/推/荐

最近看了一部剧《觉醒年代》,看完后感触很深。在这之前,我对国产剧的印象还停留在《亮剑》上。但在课程闲暇期间我花了两周看完了这部43集的剧。
《觉醒年代》讲述的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的事情。短短6年时间发生了太多翻天覆地的事件,全部浓缩在43集的剧情中。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仅不枯燥还非常上头,意犹未尽!

剧情紧凑,人物鲜明独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共一大每一个事件都不再是高考里枯燥的知识点,而是一次次牵动人心、不屈不挠的反抗与斗争。剧中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等也不再是历史书中冷冰冰的人名,而是一群鲜明、独立、可爱的斗士。这些文化思想启蒙的先贤大哲们,陈独秀直爽、鲁迅犀利、李大钊极富同情、蔡元培包容万象、胡适儒雅风趣,个性都不相同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君子和而不同,即使是复古的保守派如林纾、辜鸿铭、黄侃等,也是光明磊落只做言论之争,不行背人苟且之事!虽思想不一也在为救国而探索。

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
——影像魅力下的红色芳华

文/王碧瑶(法律)

好的历史剧让人不觉得在看剧,像是陪着他们走过了一个时代一样。想想那个时候的中国,到现在,不过一百年而已,一百年前,中国人民初觉醒,一百年后,我们已经探索到火星了。变化之大总让我觉得那个年代是遥远的“古代”。一百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前人想都不敢想的中国,我们回望历史,又何尝不正在经历历史,再过百年,中国定是另一番难以想象的中国。

先辈们用数百年启发民智,将民族自信烙印在我们心中。我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虽然很明白是先辈的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的新中国。之前只感觉历史的车轮滚滚,我国只不过也是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罢了,但倘若回到那个时代,没有谁是预言家,也没人知

道走上这条路是对是错,诚然我们有向西方学习,但同样吃亏不少。在这条路上,有豺狼饿豹环视左右,也有看不见的陷阱深埋路旁,我们有过牺牲,有过彷徨。所幸我们选择了正道,即使充满了沧桑。

任何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人能超越眼前的迷雾,不困顿于当下,因为心中有光亮。
什么是觉醒,一个世纪前的陈独秀已经给出了答案:“所有觉悟,归根结底就是思想的觉悟、道德理念的觉悟,说到底,人的觉悟。”

本期《知遇》电子杂志编委会

主办单位
主编
责任编辑
总设计

山西公基研究院

顾宇
高祎
张晓宇

张晓宇

此刊仅供内部交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