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印度美学

电子杂志文学2022-10-30
606

2110787 环境设计 刘雨婷

印度美学设计

印度教、佛教

     恒河,滋润了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带来了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开始了恒河谷地文明,建立了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 从吠陀时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时期,佛教盛行。孔雀王朝灭亡以后,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开始兴起。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多种文化冲击与融合使得印度文明孕育出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著名的吉普赛、波西米亚风格还有弗拉明戈都是源于印度,并受之影响。

卷首语

目录/contents

工艺美术
音乐与舞蹈
文学与电影

01
02
03

三、现代设计演绎

四、参考文献

二、印度美学表现与分析

一、印度美学及其渊源

五、结语

印度美学及其渊源

一、

印度美学:
India Aessthetics

在印度产生和演化的以“情”、“味”、“韵”、“似”为基本范畴的艺术观点和美学理论的总称。

    作为印度文化特产之一的印度美学,传统悠久,自成体系。“味论”是印度传统美学的核心,注重审美经验、审美心理的探讨,特别强调审美情感的价值,构成了印度美学最显著的特色。印度现存最早的戏剧学手册《舞论》是印度古典美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舞论》全面论述了戏剧包括舞蹈、音乐等表演理论,系统提出了“味”与“情”一对相关的美学范畴。《舞论》所谓“情”,兼指外在的情境和内在的情调。“情”是凭借表演以感染对方的内容。但表演中要有统一情调,这就是“味”。

    印度古典美学偏重于分析艺术的形式、审美客体和创作经验,而不是艺术的本质、审美主体和鉴赏心理,并且缺乏哲学思辨的色彩。 阿南达瓦尔丹那的《韵光》(约9世纪),是印度美学史上划时期的代表作,开创了印度中世纪美学新派——韵派。《韵光》的 “韵” 是指暗示的言外之意。诗有了“暗示义”才算是上品。对于“韵”的解说也是一个重要美学问题。
   “喜”本是哲学术语,在美学中指从艺术作品中得到的主客观合一的精神境界。这一术语与从着重创作转移到着重欣赏,从作品转到人,从实践分析转向精神享受有关,与哲学发展有联系。8~9世纪由商羯罗发展的“不二论”要求主客观统一,是这一术语产生的哲学根据。
    
    

   “味”分为八种: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奇异。《舞论》首倡的味论被奉为印度美学的圭臬和一切艺术的通则,不仅适用于戏剧、舞蹈、音乐,而且扩展到适用于诗歌、绘画、雕刻等其他艺术形式。“味”各有多种的“情”配合。“情”又分为“固定的情”和“不定的情”。“味”一直是传统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各派解说不同。

   印度中世纪美学逐渐从文艺理论中区分出来,在吠檀多诸派哲学和印度教神秘主义的影响下,哲学思辨、心理学探讨和语义学分析的因素日益增强,宗教神秘主义的意味日益深奥,传统的味论与基于语义学分析的韵论结合,形成了以味论为核心、以韵论为灵魂的完整体系。
    阿毗纳瓦古普特着重从鉴赏者的审美反应的角度重新解释味论,赋予“味”这一古代术语以非常符合现代所谓审美经验的新义。他的美学理论,标志着印度传统美学体系的确立、完备和深化,此后的理论家基本上都是重复或发挥他的观点,或流于繁琐,或更趋神秘。
    

印度美学渊源

    在最早的吠陀文献中只有零星的关于美和艺术的论述,公元前6世纪左右佛教、等各个流派哲学有很大发展,但是美学没有系统化发展。在这之后,对语言、诗律、祭仪、乐舞都有所研究,史诗开始创作并流传。公元前3世纪印度形成统一帝国,同古希腊的文化有了交流,促进艺术的繁荣和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公元前后一段时期中,出现了各种“经”、“论”,例如著名的《舞论》。
    印度美学的历史发展,大体可分为萌芽期(约公元前15世纪~公元2世纪)、古典期或前期(约公元2~8世纪)、中世纪或后期(约9~17世纪)、现代(20世纪)四个阶段。
    早在印度最古的宗教圣典《梨俱吠陀》(约公元前1500)中,便孕育着美学思想的萌芽,涉及对“形式”的探讨,并出现了“味”这一印度美学的关键术语。这些散见于梵文典籍中的美学思想萌芽,虽然如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古典期作为理论形态的印度美学,最初发端于戏剧学、诗学等实用的文艺理论,而不是直属于哲学的分支。此时期诞生了著名的《舞论》。直到十世纪左右,印度的美学思想一般都是注重实际技巧,理论不脱离现实。大约11世纪新护(阿毗那婆笈多)的《韵光注》和《舞论注》才结合神秘主义哲学,提出艺术最高境界是“喜”,并解说“喜”、“味”的理论

     印度中世纪美学逐渐从文艺理论中区分出来,在吠檀多诸派哲学和印度教神秘主义的影响下,哲学思辨、心理学探讨和语义学分析的因素日益增强,宗教神秘主义的意味日益深奥,传统的味论与基于语义学分析的韵论结合,形成了以味论为核心、以韵论为灵魂的完整体系。后期理论家倾向于追求内在本质观念的美,研究重点从修辞学转移到审美心理学,侧重于分析艺术的本质、审美主体和鉴赏心理。
     印度现代美学是对印度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综合。20世纪初叶,有些印度学者在致力于梵文经典研究的同时,开始重新整理、陆续出版了从《舞论》到《味海》等一系列印度美学文献,并根据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观点来解释印度的传统美学。
      印度美学与宗教哲学密切相关古代印度宗教哲学家们尚没有阐述审美理论的自觉。但是,在他们对现世生活和彼岸世界所作的大量的描绘中,在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比较中,在他们宗教哲学的观念中,又潜藏着丰富的审美思想,这些思想必然要在宗教哲学的外衣下显露出来。印度美学思想先是肯定现实,后加入艺术化处理,想象与现实结合,在复杂规定中彰显统一,又同时寻求着变化。
     

吉普赛文化

ROMANY CULTURE

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自称“罗姆人”,是一个世界性的流浪民族,最初住在印度北部,到了十世纪开始迁移,流落到世界各地。他们是著名跨境民族。吉普赛人则自称为罗姆人(Romani),在吉普赛人语中,“罗姆”的原意是“人”。除了吉普赛人的称呼之外,西班牙人将吉普赛人称之为吉坦努、希腊人或波西米亚人,法国人称吉普赛人为波西米亚人,东欧各国称其为冈茨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各地对于吉普赛人的称呼高达40多种。
  大多数吉普赛人讲吉普赛语,一种与印度北部现代印欧语密切相关的语言;也讲各居住国的主要语言。一般认为,吉普赛人经屡次迁徙,离开印度,11世纪到波斯,14世纪初到东南欧,15世纪到西欧。20世纪下半叶,吉普赛人的踪迹已遍布北美和南美,并到达澳大利亚。

   研究发现,吉普赛人与一个印度的古老民族多姆族,在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方面极为相似,在一些古印度研究著作中,也有关于这个民族的记载。他们善歌舞,生活在社会底层,多数人靠卖艺为生。通过研究吉普赛人的方言,考证出欧洲吉普赛人的语言来自印度。在这些吉普赛人所讲的方言中,尽管包含了大量波斯、意大利和英语词汇,但数量最多的却是源于印地语的词汇,而且在书面用语和语法上与印地语有大量的相似之处。

吉普赛舞蹈

   在对吉普赛人的来源中,除英国人认为他们源出于埃及之外,法国人认为他们很可能来自(Bohemian),同时也称他们为吉普赛人、吉坦人(Gitan)、金加利人(Zingari);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吉普赛人、波希米亚人的同时,还称他们茨冈人或希腊人,认为他们来自希腊。欧洲人误以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卜赛”(Gypsy)是“埃及“(Egypt)的音变,但他们并不喜欢被称为吉普赛人。1971年他们成立了世界罗姆人代表大会,决定自称“罗姆人”,并正式要求国际社会承认“罗姆人”是一个单独的民族。
  据最新的考证,吉普赛人的祖先是祖居印度旁遮普一带的部落,大约公元10世纪开始,迫于战乱和饥荒,他们离开印度向外迁徙,经阿富汗、波斯、亚美尼亚、土耳其等地到达欧洲。
14世纪吉普赛人已到达巴尔干半岛,16世纪时已遍布欧洲各地,包括苏格兰、瑞典等地。另外有吉普赛人经叙利亚到达北非,再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班牙。
吉普赛人没有固定的聚集地,印度北部至今仍有和吉普赛人相似的民族居住。

  吉普赛人长途迁徙的原因至今仍是历史界之谜。有学者称,吉普赛人的祖先是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应征进入雇佣兵军队后,升为刹帝利(即战士)种姓,同时被派往西面以抵制伊斯兰教国家的扩张。
  另有学者称,穆斯林征服印度北部后,其被俘虏沦为奴隶并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文化,成为吉普赛人的前身。但吉普赛人到达中东后,为何不折返印度,反而继续前进,进入欧洲,则是一个不解之谜。
在文学作品里,他们神秘通灵、随遇而安。他们是梅里美作品中倔强美丽的“卡门”,是《巴黎圣母院》里善良的少女爱斯美拉达,是普希金长诗《茨冈人》中的金斐拉和她的族人。

  舞蹈表演是吉普赛人维持生记的重要手段,他们的生活中与舞蹈息息相关。吉普赛人的舞蹈是一种世界文明的独特艺术,受到整个民族的影响,他们的舞蹈奔放热烈,充满着流浪生活的特色和对自由的向往。吉普赛人通常会在街头卖艺,也会又王公贵族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府第来施展才华。随着民族的迁徙,吉普赛人的舞蹈艺术也随着当地的文化进行交汇融合,与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交流互通。吉普赛舞蹈在法国借鉴了当地的小舞步、三步舞、三人组舞等,吉普赛舞蹈本身也融入了当地的舞蹈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吉普赛的舞蹈依旧是极富活力与生机,最为著名的就是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艺术,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舞蹈艺术。

吉普赛舞蹈受到世界各个国家人民的肯定,他独特的异域风情和艺术魅力正是吉普赛整个民族的生活历程的写照,他们将经受过的苦难艰难与民族自由奔放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享誉世界的独特艺术。

吉普赛音乐

  吉普赛人在流浪中与原住民交流、妥协甚至斗争,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形态,包括服饰、诗歌、音乐和舞蹈等  等。
   吉普赛的民族音乐,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更与其居住地的民间音乐巧妙融合,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吉普赛民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其音乐文化形态和民族的历史背景、生存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长期流离颠沛的、贫苦的流浪生活,让这样的音乐作品渲染上感伤、哀怨的情调,这也让吉普赛风格的作品有丰富的旋律和张力十足的情感表达。吉普赛音乐的音阶以含有两个增二度音程为特征,相当于升高四级音的和声小调,形成吉普赛作品中重要的色彩特点。在调式上,运用同主音大小调式的转换,使音乐的色彩变化极具特色,也是吉普赛音乐风格的显著特点之一。吉普赛音乐还具有较大的即兴性。吉普赛风格的音乐作品和他们的民族性格一样,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哀怨忧伤。
   吉普赛风格作品通常具有较强的舞蹈性节奏。作品的前篇节奏自由,速度缓慢,以抒情为主,带悲伤、哀怨和抑郁的格调,似乎在诉说吉普赛人生活的艰辛,以及受到的不公对待,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因此演奏和演唱时,听者总能被这样的情绪所带动,这也是吉普赛风格音乐的独特魅力。
   吉普赛的音乐对欧洲及各国的音乐艺术都影响广泛,为欧洲音乐艺术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吉普赛音乐独特的魅力也受到作曲家的青睐,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拉威尔的《茨冈》等都是富有吉普赛音乐特色的作品。
   一代代吉普赛人用流浪抒写自己的历史,这种气质深刻地体现在他们的音乐中。对于吉普赛人来说,音乐就是民族的全部,它包含着一个民族流浪历史的血泪欢歌。

弗拉明戈艺术

初冬暖阳万物藏
岁月沉香悦时光

FLAMENCO

历史起源

  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长期以来是各种音乐文化的大熔炉,早年希腊、迦太基、罗马、拜占庭带来了地中海边远地区的音乐,后来西哥特人,又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从公元8世纪起,阿拉伯人在此建立了西哈里发帝国,统治延续了700多年。从15世纪中叶起,吉卜赛人又大量移居此地。因此,在安达卢西亚既有阿拉伯文化的巨大影响,又有吉卜赛歌舞艺术的强大魅力,使这个地区变成了欧洲最具有异国风味,东方色彩的地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弗拉门戈艺术。 关于弗拉门戈的来源说法很多,有人认为它是吉卜赛人从北印度带来的,有人则认为它来自阿拉伯,但它与吉卜赛人有密切关系则是可以肯定的。在弗拉门戈的演出中,我们常常看见歌手紧皱眉头,面部表情忧郁、愤懑、歌声嘶哑,这是其他演出中很少见到的,人们感到奇怪,但如果了解了弗拉门戈产生的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了。弗拉门戈艺术反映了吉卜赛人贫穷、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并通过诗歌、音乐和舞蹈来表现它。
  

  到18世纪中叶,弗拉门戈已经在安达卢西亚风行一时,但上流社会仍然拒绝它,后来有一位为当时流行的独幕剧《托纳蒂亚》作曲的音乐家采用了吉卜赛的诗句和旋律,情况才有了改变。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专业的演唱家,1920年还演出了第一部弗拉门戈歌剧,1922年在格拉纳达举行了有名的弗拉门戈比赛,但随后这门艺术就趋于衰微。直到1956年在科尔多瓦举行弗拉门戈比赛,1957年在海雷兹建立了弗拉门戈学,这种艺术才得到复兴和发展。

弗拉明戈舞蹈

  弗拉明戈舞蹈源于吉普赛文化,传统的弗拉明戈舞通常是由舞者在歌唱与吉他伴奏下进行即兴表演。弗拉明戈舞蹈风格着重于内在的爆发力,脚步动作强烈并极具弹性,含有挑衅性的舞姿造型,强烈的节奏和复杂的脚尖、脚掌、脚跟击打地面,是男性舞者的特点,而柔雅优美的手臂、手腕、躯干动作则构成女性舞者的特点。

   弗拉明戈舞蹈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感染力的流行舞种。它是浪漫国度里一种充满抽象元素的艺术,既是吉普赛文化和西班牙民间文化的结合体,又是歌舞和吉他音乐的综合艺术,而且更代表着吉普赛人的狂热、刚烈、豪放和放荡不羁的生活。
弗拉明戈舞蹈的一个特色就是手部动作与脚步节拍的变化掌握,急促有利,却不乱无章法,配合手响板展现着肢体的力与美,构成视觉上的极致享受。
   

弗拉明戈音乐

    除了舞蹈,弗拉明戈音乐也是弗拉明戈重要的一部分。“弗拉门戈”音乐是西班牙富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是西班牙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触舞蹈、歌唱、器乐于一体,过去流行在西班牙南部,现在已扩展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并已经成为整个西班牙的代表性艺术之一。一种广为接受的理论,就是弗拉门戈源自西班牙南部所有音乐和吉普赛种族的融合。 西班牙的南部安达卢西亚长期以来是各种音乐文化的大溶炉。
     弗拉明戈音乐是个性的、是自由的,是演绎者的真实演绎与情感表达。弗拉明戈演奏风格是从西班牙19世纪民间歌舞”弗拉明戈“的音乐伴奏中发展出来的,在弗拉明戈这个大门类中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曲式风格,每一种不尽相同,且表达的情感和故事也都大相径庭。弗拉明戈音乐的歌词大多与上帝、爱情、女人、死亡等有关,歌词也带有古吉普赛语的因素和歌者即兴的辅音和感叹词。
“弗拉明戈”的节奏又影响了拉丁美洲的探戈、桑巴以及爵士乐。弗拉明戈的古典音乐曲目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种为大歌,最为深沉,是最早的弗拉明戈音乐,节奏自由,音色暗哑,东方色彩浓厚。第二种是轻快的歌,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最后一种是中庸的歌,介于二者之间。

波西米亚风

BOHEMIAN

   Bohemian,一般译为波西米亚,原意指豪放的吉卜赛人和颓废派的文化人。然而在今年的时装界甚至整个时尚界中,波西米亚风格代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浓烈的色彩、繁复的设计,会带给人强劲的视觉冲击和神秘气氛—实际也是对这两年简约风格的最大冲击。

  波西米亚风格是一种色彩明亮,有强烈的风俗气息的一种风格,也是吉普赛当地人们经常采用的一种风格,这是一种很流行的风格,代表了一种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并且包含少量并且适度的颓废文化,给大众一种包容舒适的感觉,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波西米亚风格会大胆运用饱和度高的色彩,将各种色彩巧妙结合在一起,常常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各种色彩交相呼应,看起来热烈自由。在给人以舒适感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表达穿戴者的个性。并且波西米亚风格有强烈的民族特征,比如其中的印花系列图案就是民族风的代表。忧郁的花朵,精致的刺绣,都让整体的造型显得更加摩登。
  波西米亚风格常常与花草树木,还有线条感十足的几何图案相结合。波西米亚风格的款式十分具有设计感和线条感,并且和大自然元素能够精巧地结合在一起。

元素

   波西米亚风格的装扮,在总体感觉上靠近毕加索的晦涩的抽象画和斑驳陈旧的中世纪宗教油画,还有迷综错乱的天然大理石花纹,杂芜、凌乱而又惊心动魄。暗灰、深蓝、黑色、大红、桔红、玫瑰红,还有网络上风行一气的“玫瑰灰”便是这种风格的基色.这种风格的装修具有很鲜艳的手工装饰,且都是使用粗犷厚重的材料,层叠蕾丝、蜡染印花、皮质流苏、手工细绳结、刺绣和珠串,这些都是波希米亚风格的经典元素,色彩很奢华,独特。

   波希米亚风的精致花卉印花图案、蕾丝、手工钩花、荷叶边、百褶及刺绣作点缀,流露带复古气质的女性韵味。满是绣花、钉珠、流苏等繁复装饰的外披、首饰,披挂在布满碎花的宽松裙上,挑选一个波味十足的配饰,风情即现。热爱街头混搭的潮女不妨选择摩登嬉皮的穿法,而艺术味道的波普装扮更受文艺青年的宠爱。

波西米亚风格服装

二、

印度美学表现与分析

1.工艺美术

1.工艺美术

建筑

婆罗浮屠塔

  婆罗浮屠塔是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马吉冷婆罗浮屠村的,一个以金字塔式的曼荼罗形式出现的巨大的大乘佛教遗址。相传是10万奴隶耗时15年时间完成,目的是供奉释迦摩尼的舍利子。
  佛塔是由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的。塔的建筑采用大乘和密宗教义的结合形式,整个建筑物犹如一个巨大的曼荼罗(坛场)。婆罗浮屠构图精美,气势磅礴。它呈金字塔形,可抬级而上。坛共有9层,在外形上如阶梯状的锥体。上面3层为圆形;下面6层似方形:包括一个正方形的塔基和5层带边的墙的平台组成,并装饰着数以千计的反映佛陀生活的雕刻。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它是婆罗门教的产物,在当时婆罗门教在东南亚盛行,有利于东南亚国家建立统治体系,同时也能有效地进行商贸往来憧憧,所以吴哥窟的成就实际也是代表当时东南亚国家在宗教信仰上的一种选择。
  吴哥窟建筑庄严匀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吴哥窟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有两重石砌墙。=吴哥窟的浮雕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技术之一。在吴哥窟建筑墙面精美的浮雕玲珑剔透,花纹花饰精美绝伦,石雕石像巧妙逼真,展现了雕工流畅细腻,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色彩鲜艳妩媚的精湛工艺,无论在技术,工艺,艺术的各个方面在吴哥古迹中都首屈一指。

  浮屠上还有1212面装饰性的浮雕,内容表现当时爪哇宫廷生活及人民生产、生活、风俗等。此外,还辅之以许多栩栩如生的大象、孔雀、狮子以及当时人民生活的图案。
婆罗浮屠并非纯粹的佛教建筑,它同样带有印度教的色彩。日惹东北16公里的巴兰班南神庙是为敬奉湿婆修建的。这座建筑是印尼最大的印度教寺庙。它在历史上曾遭受过地震灾害。地震也给巴兰班南造成大面积的破坏。

雕塑

吴哥窟

浮雕内容大多是印度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多部印度史诗,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生动,场景逼真,具有空间感,堪称艺术史上的杰作。

2.音乐与舞蹈

音乐

起源

   印度音乐的起源是隐藏在音乐创作者美丽的神话之中。印度人认为印度音乐是由湿婆神“Shiva”所创造的。印度音乐一般相信是源自吠陀(Veda)。由湿婆神所创,传授音乐给印度人的圣者称李习(Rishi)。李习拿拉达(Rishi Narada)、善弹维纳琴,唱圣歌。相传李习的音乐技巧和印度音乐的建立,是受到全智神维希奴(Vishnu) 所感召的。

2.音乐与舞蹈

音乐

双击编辑文字

双击编辑文字

  印度音乐大致可分为南印度音乐与北印度音乐两派,虽然演奏乐器及歌曲风格不同, 但音乐用语及理论却是相通的。
西塔琴是北印度的代表乐器。北印度音乐受伊斯兰教文化及波斯音乐的影响,属宫廷音乐一类;与具有印度教浓厚色彩的南印度音乐性质大异其趣。

南印度音乐

北印度音乐

  又称兴都斯坦音乐,兴都斯坦也并非是指单一的音乐型,北印度在不同的地区或民族、家族,亦创造不同的风格兴都斯坦的音乐,在北印称之为贾拉那(Gharana),意为家族音乐。不同家族音乐,拥有各自的传统和音乐理论,拥有自己的训练传承方法。这种族式的音乐,造就不同风格的乐风,得以传承至今,历久不衰。

  南印度音乐又称卡那提克音乐,亦称之庙堂或宗教音乐,不论是器乐或声乐或和宗教颂赞庆典舞蹈,几乎都和印度教有关。这些音乐搭配不同的节拍,从单纯到变化多端,非常多样。至于卡那提克的乐风,比较统一,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简单的说,是各地方自行发展的歌谣,这和古典音乐严谨和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充满了地方风格的风味,唱腔自由热情奔放,代代传唱的民歌,风格回异,各具特色,印度人很容易分辨,不同名歌曲风所代表的地区。

2.音乐与舞蹈

2.音乐与舞蹈

舞蹈

舞蹈

      印度的舞蹈历史悠久,印度舞蹈(Dance of India)是起源于印度宗教意义、庆典和娱乐的舞种,大致分为古典舞、民间舞和宝莱坞舞蹈。印度舞古典舞是表演给神看的舞蹈, 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古典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一些古典舞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现当代经历”古典舞复兴运动“后,已经转变为一种严肃的古典艺术。印度古典舞也称为“印度的芭蕾“。

  曼尼普利舞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产生于曼尼普尔地区,因而得名。曼尼普利舞,由优美的民间舞蹈发展而来。据民间传说,在古代,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创造了一种舞蹈,并且选择了一片适于跳这种舞的山谷地带,但是地势低洼,淹在水中。于是湿婆神用他的三叉戟劈山排水,填平了洼地,开辟了一片跳舞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曼尼普尔。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在曼尼普尔跳的第一个舞蹈叫拉伊哈罗巴舞。拉伊哈罗巴舞就是曼尼普利舞的原始形式,它是一种祭奠村神的舞蹈。

  曼尼普利舞是几种舞蹈的总称,属于曼尼普利舞的有与颂神有关的班格·贾兰恩舞(快步舞)、格拉达尔·贾兰恩舞(击掌舞)、表现克里希纳(黑天神)童年生活的拉卡尔舞(伙伴舞)、泼水节时跳的班格·贾兰恩舞(快步舞)、塔巴尔·金格比舞(月光舞)等。

曼尼普利舞

2.音乐与舞蹈

舞蹈

格塔克里舞

  格塔克里舞是喀拉拉邦最有名的舞蹈,也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格塔克里舞实际上是一种故事性很强又独具特色的颂神舞。大诗人瓦拉多尔称格塔克里舞为“艺术的皇后”。把故事、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和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是格塔克里舞的一大特点。
  格塔克里舞通常在庙会期间于夜晚演出,剧中所有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表演的形式是哑演,但有敲打乐器伴奏。舞中的故事情节,用朗诵诗的形式表达。诗句都是梵语化的马拉雅拉姆语,一个人在幕后朗诵。演员身躯的姿态和手势,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双脚跳动的快慢,两手和十指的各种动作以及眼睛、鼻子和嘴唇等的不同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诗句的内容。演员们只表演不说话。优秀的格塔克里舞演员,十分精通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和表演技巧,

   他们只用眼神就可以表现各种思想感情,用眼睛转动的快慢,表现圆圈,阿拉伯数字“8”等。他们表演天鹅、蛇和猴子等动物的动作,形象也非常逼真。他们甚至可以用半边脸表演憎恶和愤怒,用另一半脸表演高兴和欢乐。格搭克里舞,一般都取材于《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大史诗. 格塔克里舞蹈艺术,一般人不太容易欣赏,但是在喀拉拉邦,人人都能领会它的艺术美,而巳城市乡村都会演格塔克里舞。

2.音乐与舞蹈

3.文学与电影

文学

古代文学

    公元前15~公元4世纪) 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的文学。通用的文化语言为梵语 ,包括早期的吠陀语和规范化梵语。另有俗语。古代文学主要是梵语文学,又分为3个发展时期,即吠陀时期(公元前15~前5世纪) 、史诗往世书时期(公元前4~公元4世纪) 、古典梵语时期(公元1~4世纪)。      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有诗歌总集、史诗、寓言故事、戏剧和文论等。在这些作品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印度古老的宗教(婆罗门教、佛教、 耆那教)和种姓制度的影响。《吠陀》 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 , 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共有4种本集 ,即《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以前两种本集文学价值最高。《吠陀》是印度文学的最初源头,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广义的 吠陀文学还包括《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
  此外,公元初期伐致呵利的抒情诗集《三百咏》也流传很广。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大收获,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两大史诗对亚洲各国,特别是对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在古代产生的不少寓言故事中,代表性的作品有《佛本生经》、《百喻经》、《五卷书》等。古代印度戏剧发达,于公元1、2世纪即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4、5世纪步入高潮。先后出现了 马鸣、跋娑、首陀罗迦和迦梨陀娑等戏剧家。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和首陀罗迦的《小泥车》是印度古典戏剧的典范和重大收获。由于戏剧起源较早并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就为戏剧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舞论》是一部用诗体写成的印度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   
       

3.文学与电影

文学

印地语文学

3.文学与电影

文学

中古文学

  5世纪~19世纪中叶) 包括封建社会中、晚期文学,是梵语古典文学繁荣和各地方语言文学兴盛的时代。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即从4世纪到12世纪的梵语古典文学时期,和从10世纪开始的各个地方语言文学兴起的时期。按照印度传统 ,梵语古典文学开始于1世纪 ,而史诗往世书时期在1世纪并未结束 ,而是延续到10世纪 。所谓往世书是指这期间形成的18部用诗体叙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作品,另外还有18部小往世书。往世书用神话宣传宗教,印度教把18部往世书奉为经典。梵语古典文学中还有长篇小说,如波那(7世纪)的《迦丹波利》、《戒日王传》,檀丁(7世纪)的《十王子传》等;诗体故事总集,如月天(11世纪)的《故事海》等;文学理论,继《舞论》之后,又出现檀丁的《诗镜》、婆摩诃的《诗庄严论》、欢增的《韵光》、曼摩吒的《诗光》等。
  在各种地方语言文学中,成就较大的有印地语文学、乌尔都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旁遮普语文学、马拉提语文学、克什米尔语文学、信德语文学,以及南方的历史比较久的泰米尔语文学、泰卢固语文学、马拉雅拉姆语文学和卡纳尔语文学等。它们在发展上虽不平衡,但大都继承了前代梵语史诗文学和梵语古典文学的传统,一再到古代神话、史诗及古典名著中取材,搬用其情节和人物;另外,同样大量吸收民间口语和民间口头文学的营养。
  中古印度文学对周围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志怪小说、说唱文学、唐代的传奇和变文等,都受到影响。

     印地语文学产生于中古文学时期,开始于10世纪,成就最为显著,出现金德·伯勒达伊( 约12世纪 )、格比尔达斯( 约15世纪)、加耶(1493~1542)、苏尔达斯、杜勒西达斯等一系列作家和诗人,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如伯勒达伊的《地王颂》,苏尔达斯的《苏尔诗海》,杜勒西达斯的《罗摩功行录》等。乌尔都语文学兴起于11、12世纪,比较明显地接受了波斯文学影响。最早运用乌尔都语创作的是诗人哈佳·玛苏德·萨迪·苏莱曼( 1047~1121) ,但第一个获得重大成就的诗人是阿密尔·霍斯陆 ( 1253~1325 ) 。米尔札·迦利布( 1797~1869)的创作被誉为乌尔都语文学的典范。孟加拉语文学产生于10世纪前后,最早的书面作品是《恰利耶歌集》,形成于10~12世纪之间。钱迪达斯(14世纪)的《黑天颂》和维德亚伯迪(14世纪)的《维德亚伯迪诗集》对后世影响较大。

3.文学与电影

近代文学

文学

   (19世纪中叶~第一次世界大战) 17世纪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大举入侵,到19世纪中叶印度已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一批近代知识分子迅速成长,为民族意识的觉醒准备了条件,同时奠定了近代文学的社会基础 。近代文学是用许多种地方语言写成的,此外还有英语文学 。其中最重要的是东印度的孟加拉语、北印度的印地语和以德里、勒克瑙为中心的乌尔都语文学。
    孟加拉是当时印度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先进地区,孟加拉语新文学最早反映民族主义思想意识,并推动整个印度新文学的前进。B.C.查特吉是孟加拉近代文学先驱之一。S.C.查特吉(1876~1938)是孟加拉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作家。R.泰戈尔是同时用孟加拉语和英语写作的作家,他是印度近代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印地语新文学的产生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有着密切联系 ,其启蒙者和开创者是帕勒登杜 (1850~1885)。他在诗歌 、散文和戏剧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6幕剧《印度惨状》为其代表作,也是印地语文学中第一部爱国主义作品。乌尔都语新文学也很丰富,其中以迦利布的作品流传最广 ,还有杰出的诗人苏比拉马尼亚·巴拉蒂 (1882~1921)。

3.文学与电影

文学

现代文学

   现代印度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194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印度人民同英帝国殖民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印度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日益高涨。印度作家的思想也发生深刻变化,作品中更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战斗精神。1936年,以普列姆昌德为首成立了全印进步作家协会,印度文学进入新阶段。现代印度文学以表现人民的疾苦和斗争,揭露英帝国主义和印度上层统治者的罪恶为重要主题。在与西方颓废派、神秘主义及个人主义倾向的斗争中,现代印度文学沿着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普列姆昌德是现代印度文学的杰出代表。 
   这时期的重要作家还有乌尔都语诗人阿里·萨尔达尔·贾弗里,作家阿来德·阿巴斯、克里山钱达尔,以及同时用乌尔都语和波斯语写作的诗人伊克巴尔;孟加拉语作家马尼克·班纳吉,诗人苏冈德·帕达加里耶;印地语作家沃林达文拉尔·沃尔马;马拉雅拉姆语诗人纳拉衍扬·梅农·瓦拉托尔;英语作家穆尔克·拉吉·安纳德等等。  

3.文学与电影

电影

  印度电影从19世纪末开始,1896年,在孟买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以后10年中,外国制片人不断带来各种新影片,在孟买和印度其它大城市放映。这些放映活动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制片兴趣,萨达达以两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训练猴子为素材拍摄了印度最早的两部短片,被誉为印度电影的先驱。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的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造就了电影业的发展,尤以孟买(旧称Bombay)为基地的印度语电影业发展最为成熟,被誉为宝莱坞Bollywood(取自Bombay与好莱坞Hollywood)。

    从1931年第一部有声印度电影发展至今,印度电影从未放弃歌舞元素的运用,并且在不断改进中剔除让人跳戏的歌舞,而让歌舞与情节水乳交融。同时影片在表现主题上也颇费心思,反映社会现状,揭示社会阴暗面,传播正能量。
   印度电影除了以浪漫华丽炫酷的歌舞场面闻名于世外,其故事情节也为人称道。电影当中常隐含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核。
     《三傻大闹宝莱坞》反映了以主人公兰彻为首的三人与以教授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权威之间的矛盾与抗衡。兰彻用他的善良、开朗、机智、幽默影响着身边的人,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打破传统教育对人个性的束缚和戕害。电影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不管人生的路程多么崎岖坎坷,也要勇于打破一切思想禁锢,坚持自己喜欢的,大胆的做自己,学有用的知识为自己创造喜欢的生活。

《三傻大闹宝莱坞》

三、

现代设计演绎

India

服装设计

Rahul Mishra

   印度著名设计师Rahul Mishra的设计在风格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这两极之间的独特张力以及和谐融合。在致力传承印度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同时,他又非常善于把握全球时尚脉搏。他的设计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受到热捧。

2022秋季高定

2013/14年度国际羊毛标志大奖获奖作品

    作品将时尚元素与印度传统服饰特点融合的天衣无缝,把精美和细腻演绎到了极致,体现了他的设计技巧与刺绣的运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Rahul Mishra坚持将传统印度纺织品和手工技术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他打造品牌的方式根植于他对材料来源的尊重,成产线的可持续性,以及对印度传统工艺、工匠、妇女的保护。

Supriya Lele

    Supriya Lele 作为英国的印度裔设计师,她总是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探索自己交叉身份的细微差别。凭借独特的交叉性身份和绝对女性化的设计理念,品牌自推出以来,一直得到大众的关注。Supriya 有着90年代的极简主义和颠覆性,她经常在设计中探索有关印度的传统文化背景,努力解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并考虑哪些方面可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020春夏系列

    将两种文化结合,是她自己独特的设计方式。她曾说:“作为一名设计师,我看到了我作品的可塑性,它们与环境是如此的契合。尽管我的作品比传统的印度服装大胆得多,但当我看到我的设计语言在印度的展现魅力同时在伦敦也能被理解与认可,这是非常令我感动。”

     她在设计上一反印度女性保守的服饰,在设计上避开了我们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宝莱坞繁复华丽元素,而是从自己在印度街头所见的穿搭中汲取灵感,将极具垂坠感的传统纱丽与时尚装扮相融合,尝试打造一个更大胆开放的女性品牌,释放女性本身的魅力。印度文化以及传统服饰和伦敦国际化的潮流相碰撞和融合,是 Supriya Lele 的最大亮点。

Supriya Lele 2019秋冬系列

Supriya Lele 2020春夏系列

Supriya Lele 2021春夏系列

建筑设计

查尔斯柯里亚
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 Correa),印度著名建筑大师。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密西根州学院研究建筑。其作品特别重视流行的资源、文化和气候条件,在近40年的建筑实践中,查尔斯·柯里亚注重将建筑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并致力于解决第三世界国家因发展而带来的人民生活问题。他所设计的作品大多数在印度,涉及范围 很广,包括圣雄甘地纪念馆,博帕尔帮国民议院、加霸的斋浦尔艺术中心等。

设计理念

   查尔斯·柯里亚从民间建筑和建造技术中吸取精华,“他将艺术性和人性融入了他的建筑中,作品高度体现了当地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大尺度的几何形体与大量地方材料的结合使公众感到亲切的同时得到鼓励,其作品不炫耀财富和权力,而是展示普通的情感以及对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国际建协评语)
   所有在西方受过教育的印度建筑师一样,查尔斯·柯里亚很快便认识到印度大陆的局限性,但他拒绝持一种断然否定的态度,他宁可把这看成一种机遇。在柯里亚前二十年的独立实践历程中,两种典范:“开敞空间”和“管式住宅”,被广泛应用于住宅领域,不论是公共住宅还是私人住宅。在他前二十年的事业中,“住宅”几乎成了他运用这两种普遍类型的控制性主题。作为第三世界发展低收入者住宅的先驱之一,柯里亚为穷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住宅模式。

干城章嘉公寓楼

   柯里亚以“tube house”管式住宅概念与“open to sky”即对空空间学说为建筑创作立点。来应对气候炎热与雨水的问题。柯里亚提出5个概念性建筑方案:围廊、管式住宅、中央庭院、跃层阳台和相互协调的建筑单元。适用点:居住类快题、改造类旅馆。
干城章嘉公寓位于孟买附近的滨海区域,建筑朝向以西为主,朝西开窗,是主导风向和主要景观风向。柯里亚提出了“中间区域”的概念,在居住区域与室外之间创造一个具有保护作用的区域,遮挡下午的阳光和阻挡季风的影响,中间区域主要由两层的花园平台构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逐渐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建筑作品。在欧美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下使人们眼前一亮,因为他们足以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的优秀建筑相媲美。优秀的建筑作品背后必定有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作为国际大师的柯里亚正是众多印度建筑师中的领军人物。
   柯里亚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以至于我们无法将其归属于哪一种流派。在崇尚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建筑耗能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柯里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展开了低技术生态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他的“管式住宅”被视作早期低技术生态建筑的经典实例而被各类研究论文广泛引用。在人们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方格子”在全球各地的泛滥感到忧虑时,柯里亚用带有强烈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一个个建筑实例为我们作出了完美的解答。当我们把注意力投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时,柯里亚对低收入者住宅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又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探索方向。
    如果一定要对柯里亚有生以来的成就进行概括,那就是”继承传统,探索地域精神”,这是他所有学术理论的思想核心。柯里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在建筑专业领域上的杰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他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底层贫苦大众的同情与关注。

四、

参考文献

1.Khan,Hasan-Uddin, Charles Corra,A Mimar Book,1987
2. Kenneth Frampton, Charles Correa, The Perennial Press, 199
3. Kenneth Frampton,Charles Correa, David,Robson,Modernitand community : architecture in the Islamic world,London :Thames & Hudson : 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 2001.
4. Murray, Irena, Charles Correa:Indla's Greatest Architect, RIBPublishing,2013
5. 叶晓健,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五、

结语

结语

印度美学的产生发展与其本土的宗教历史密切相关,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艺术风格,这种文化在发展中与周边及全世界的文化交流互通,对世界文化有重要影响。印度的现代设计以其深厚的传统底蕴为基础,进行了更加多元开放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印度风格设计。

The  End

The End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