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片天空
广袤静谧
包容你的一切
父亲是方大地
沉默敦厚
滋养你的一生
Happy
father's Day
父亲节
特刊
父爱的
轮廓
壹点号父亲节优秀作品荐读
父亲是口老井
静默深邃
需专门打捞方知其甘
.
父亲是把雨伞
风雨来袭
总会淋湿自己护你周全
.
父亲是座大山
他的肩头
托举着你看到世界
壹点号 流苏随笔
失去时间的人
HAPPY FATHER'S DAY
“我爸什么时候开始忘事的?”
“两个星期前,你爸的手表找不到了。”
那是一只上海牌的机械表,非常廉价的那种,表壳因为磨损严重有些发乌,甚至已经让人看不清指针的走动,不去仔细分辨,时间就会陷入混沌。按照母亲的叙述,父亲那两天简直是失魂落魄,表情僵硬,满头大汗,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寻找手表上了。我想,那可能是种下意识地和自己对抗吧,父亲觉得自己把时间丢了,所以他也就陷入了时间的混沌当中。可是他不想那样,所以要努力把自己找回来。
家族中曾有两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其中一位是我三伯,他在临终前的岁月里,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所有的亲人,却能清晰地叙述那场战役。作为支前的民夫,他从鲁南一个小村庄出发,用独轮车推着粮食跋山涉水,不停歇地走到了长江边上。“炮弹打过来了!”他端坐在三轮车上,三轮车里堆满了从河滩上收割的青草。“轰!”说到“轰”的时候,他的眼睛陡然发亮,苍白的头发几乎竖了起来。“那么多人,那么多人都拼命地往前线跑,跑呀。”他用手指向前方的虚空,身后青草散发着暖烘烘的气息。三伯活在那场战役之中,现实中只剩下了一具躯壳,在机械地割着青草。在那个千帆竞发、炮声隆隆、血肉横陈、一个强大国家崛起前夜的长江边上,他人回来了,魂却留在了那里,以至于到老年逐渐灵肉分离。
壹点号 东夷昊
“我们在这里做什么呢?” “陪着我妈做体检。”
父亲仿佛想起来了,又仿佛没想起来。“我最近脑子糊里糊涂的。”
“爸,无论如何你们也得搬城里住了。”刚刚赶到的我老婆说。
“不去。”父亲回答得很干脆,“我就住老家,哪儿也不去。”
崭新的电子表闪闪发亮,却不过是一个仿制品。在父亲那里,真正的时间渐渐地去了一个我们无从得知的地方。
母亲是先于父亲穿越回过去的,虽然那是一段不明晰的时间,边缘模糊,随时会被新的场景替换,不变的就是“众生幸福我最苦”。父亲要穿越回去的时间,目前也不明晰,他还在努力和记忆做着搏斗。
如果父亲找到了自己的那段时间,并且安居在那里,我放心不下的倒是母亲了。藤蔓无枝可依,生活不能自理,怨恨无处发泄,移情目标丧失。过去面对世界她无能为力,面对亲人却能雪上加霜,如今父亲的健忘犹如黑洞,吞没了她的仇恨,毫无感觉毫无回应。这让她语言犹如拳拳打到棉花上,失去了倾泻的快感,失去了忠实的听众。
我默默看着父亲,他正成为一个失去时间的人,就像我的三伯。“爸爸,无论以后你活在哪段往事里,你可不千万不要忘记我呀。”我心里这样悄悄嘀咕。
“看你爸急成那样,我提了一千块钱,准备给他买块好表。”母亲说。“到镇上看好了一块九百九十八的,可是他非要买那块三十的。”母亲说完,父亲抬起手腕来,让我看看那块表。一块仿上海牌手表的崭新的电子表。我想起自己毕业时,父亲送过我同样的一款手表,但是因为我四处浪游在某次酒后张狂中失手将其掉进了酒店的蹲坑,后来我自己买了块比上海表更时髦的电子表。父亲对上海手表的钟爱或许有其原因,但这是属于他的秘密,也许仅仅因为他崇拜周总理,周总理就戴着一块上海表。
属于上海手表的时间,才是父亲的时间。
崭新的手表把父亲手腕上的皮肤映衬得更为暗淡灰涩,几块褐色的老年斑顽固地镶嵌其上,犹如在古屋中积尘的香案。父亲今年七十八岁了,按照农村纪年,当属于蹲墙角的老汉;按照城市纪年,却正是广场上领舞的当红。
父亲看看手表,又看看我。
查看全文
虚构一个父亲
还有二十天,你离开我们就四周年了。我一直很纳闷,端午这天出生的人,是不是生命里都残存着一种悲怆感?屈原怀石投江,那义无反顾的纵身一跃,在滔滔河水中激荡起的白色浪花,依然潮湿如昨,拍打着堤岸。他用死亡战胜死亡,独独把清醒留在人世间,他死在钦定的荣光里。后来,我发现,在端午过生日的人不在少数,一如腊八、春节、阳历年、国庆节过生日,他们那一代人的生日,很多都带着时代的烙印。
壹点号 雪樱的百草园
出于好记,作为纪念,我不知道有多少养父母是这样做的,但我深谙,只要活着,日日是好日。对我而言,你的端午,却是我的深渊。依稀记得最后一个端午,逢高温天,你辗转反侧,但那天吃了一盒韭菜肉的水饺,母亲喂你吃,你嫌她太慢,就这样边吵边吃,吃完了,你笑了,像个孩子那样满足,手中的蒲扇,一摇一摇,留下倔强而不规则的弧形。
那一年闰四月,过完端午的第五天,你就不打招呼的离开了。很久以来,我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我怀疑死神蓄谋已久,悄悄潜入梦里,趁人不注意,披着闪电,快速打劫。我开始思考死亡,它就像一位不速之客,早晚都会光顾一次。你的离开,让我认清生命本来的样子。心头载着重物,记忆之井沉没,伴随时间推移,又浮了上来,原本模糊的事物得以看得清晰。这种感受与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如出一辙,父亲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时她写道:“当从父亲过世之后,所有神圣的事都放大了。它一度模糊,难以索解。几岁大的时候,我被带到一个葬礼上,如今我知道那特别的痛苦了,牧师问:主的手臂缩短了不能拯救吗?”后来,她把这种“持久而深刻的悲伤”写进诗里,“我能淌过悲伤,一个个满满的池塘,对此我已习惯……”已经习惯的不是悲伤,而是勇敢地推开那扇门,看到生与死的一体。
所以,我虚构你的在场,就像虚构我的出生;按照你在的样子生活,活得坦荡,高贵,无欲无求。我把自己锻造成雌雄一体的战士,去迎战风雪,去接受无常,去经历寒冬,把每一个黑夜和白天填满意义,如星辰闪耀,落下一地霜白。那是语言的新雪,染白了我的刘海,也洗白了昨天的记忆——一切都是那么澄澈如许,一如你的威严,与从未言说的爱。
一千四百四十个日夜,折叠起来,不过一本辞典的重量。可我受到的委屈与不公,比深海还要辽阔。每当我心里不快,就喜欢闷头大睡。那天再次重演,手机铃声响起,我从床上一个骨碌爬起来,原来是快递。我窃喜,又一惊,难不成天堂里寄来的礼物?笑出了眼泪,心里发疼发紧到不能自已。
又一日,刚打完针,送走护士,我竟然睡着了。好多人同时说话,四面八方的嘈杂声,我划开人群找你,一眼认出,你还是着那件鳄鱼牌的短袖T恤,好像刚游泳回来,笑得那么开心,手里的车钥匙“嘎嘎”作响。你说今晚有球赛,提前把电视机定好频道。你还当众表扬了我,搞得我有些不适应,脸涨得通红。一觉醒来,就像跨度一个世纪漫长,可能我太累了,很快都忘干净了,只记得你的笑容。
四年来,这是第一次梦到你,你让我等了太久,以至于我有些生气。你依然每天看书、读报,写流水账,你的“瘦金体”刚劲有力,以至于有人以为是字帖。每当读到我的文章,你闭口不谈,事后又赞不绝口,还说别让我听见。你爱管闲事的毛病依然不改,很快就出了名,大家都知道你的直性子。你把花花草草照顾得很好,两只狮子狗也跟你做伴,不再乱跑。但是,你依然孤独,正如我的孤独,不可言说的孤独,就是与生俱来的隐疾,就是人世间的门闩——当我眺望的时候,就是打开的时候。
查看全文
否定,之否定——写在今年的父亲节
我的父亲,生于1941年,逝于2014年。父亲是他们这一辈的老大,对于我,对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他是极其特殊的一个存在,因为在整个大家庭中,父亲是绝对的权威。父亲跟我也经常说起爷爷,特别是在爷爷那里挨了熊,受了气之后。“你爷爷那是吹牛,一跑就喘,只能退伍,他就是一个逃兵”。父亲口中的爷爷,却是另外一种样子。“你爷爷不是‘尚舜',是‘尚顺',你以为崇尚大舜啊,那是你老爷爷希望风调雨顺的意思,他们那代人哪有什么文化”。就连爷爷的名字,父亲也会拿来偶尔略带贬义地说一说。
我今年四十九岁,儿子小的时候,我也跟儿子说过类似的话。当然,大部分场景也是因为我在父亲那里敢怒不敢言,“你爷爷师范一毕业就当官儿,当了一辈子乡教育助理,原地踏步四十年”。事实确实如此,父亲一辈子连个科级干部都不是,但经常自诩干了一辈子领导。“你爷爷叫‘玉树',不是玉树临风的意思啊,玉是辈分,那就是你老爷爷在屋后栽了一棵榆树而已”。在给儿子解释为何父亲有这样文气十足的名字的时候,我同样也是带着讥讽的语气。
壹点号 泉天下·庞新华
“儿子将来提到我,会怎样向他的子孙说起我呢?”有时,我也想这样的问题。儿子青春期以后,直到现在上了大学,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我也变得异常小心翼翼,即使这样,我们的冲突也常常无法避免。将来的某一天,他也许会说:他的父亲,一辈子没挣到什么大钱,没有很高的地位,没有帅气高大的形象,连名字也俗气普通。
我曾经跟儿子说:“等到我老得动不了了,体力、精力、阅历、能力,你方方面面都超越我的时候,我们就和解了。”而我与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直至十年前,父亲病重,我也才有这样的体会。那时,父亲躺在病床上,身体极度瘦弱,原先一百五十斤的他瘦到皮包骨头,只有七八十斤。帮他翻身,甚至一只手就可以抬起他。他眼中闪着浑浊的泪,全部都是无力的温和。
父亲在世时,哪怕我已近不惑之年,但感觉还是生活在他的身影之下,他的身影是宽大的羽翼,给予我各种庇护,也是参天的大树,遮蔽了我本该经历的阳光和风雨。所以,在他的面前我从未长大。父亲一直以来对子女要求甚严,那种被包裹着威严和压抑的父爱,对我来说是复杂而敏感的,既抵触又无法摆脱,既沉溺其中也时常感到厌倦。
可在父亲离开后,我才猛然意识到父爱的珍贵,父子之情的难得,我也才理解父亲的种种不易,理解父亲在很多事情上的良苦用心。这几年,当我有时间,也开始有能力,可以回忆父亲的时候,我常常会陷入沉思。他的很多指导、决定,都是无比正确的,比如义无反顾地支持我考研,我的职业选择,倾尽所有帮我在城市安家等等。当时身处其中,我是忽视的,甚至无感,如果可以为自己开脱,只能是自己的晚熟和愚钝。
父亲离开我已经整整十年,我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余,更多的却是一种成长,一种觉醒。没有了父亲,没有了他威严的注视,没有了无法逃避的权威,我的世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但怅然若失的失重感,也常常相伴。
人生的列车飞驰,用尽全力地追思,也追不上。在父亲节这一天,我想知道,儿子是不是也会想起我。但愿,不要像我一样,等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才念起他的好。
查看全文
父亲的品茶经
壹点号 胶东散文·孙亚玲
我的父亲不同于母亲,他滴酒不沾,却格外喜欢喝茶。不仅如此,父亲还能讲出很多“茶经”。每每听父亲讲“茶经”,我也跟着他一起喝茶。耳闻目睹之间,我也学会了喝茶、品茶。
父亲告诉我,古时候,人们把茶作为聘礼。自宋代以来,便有用茶做订婚的习俗,后人便把这种聘礼叫做“茶礼”,所以女方受聘订婚也被称作“吃茶”、“受茶”。在钟祥市逢子女结婚就有“敬茶”、“吃茶”这一习俗。新婚的媳妇儿要给双方的父母和至亲好友敬上一杯茶,吃过茶以后,则给新娘奉上红包,以示认可这段姻缘。
父亲说:“《红楼梦》中王熙凤曾经跟林黛玉打趣‘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就是这个道理。”
后来,我在陈耀文撰写的《天中记》中曾经看到“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由此,使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父亲性格温和,举止儒雅,尊崇传统文化。他说,我们中国人喝茶,讲究“和、敬、清、寂”。他认为,喝茶,喝的是“清静自在”。和心心相印的人喝茶,是一种相敬如宾的关爱;和志同道合的人喝茶,是一种悠然自得的融洽;独处一人喝茶,是一种身心自由的通透;邀请两三好友相聚喝茶,是那种无可言状的默契。
父亲对茶的品味,可谓细致入微,深入骨髓。他还告诉我,茶,底色要色泽清透,入口甘醇,无杂味,就像做人一样,看上去干干净净的,喝起来茶香四溢。茶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生的滋味,总有那么一些苦涩,回味时又有一丝甘甜在唇齿间流淌。父亲曾经感叹:其实,人生哪有顺畅路?人的一生就像这杯茶,喝到最后,只看见淡泊的水,无色无味却又回味无穷。
那些年,我跟着父亲喝过很多茶,也陪父亲说过很多话,倾听他的教诲。有时候,我心绪烦乱时,就想起父亲说过的那些话:“做人就要像这水一样,保持自己的本性,而不拘泥于形式。”
“我们的心好比一杯水,你舀一杯浑浊的水,放在那里,只需要时间,静静地等待,再浑浊的水也会变得清澈,但是底部的沉淀物只要轻轻一荡漾,一杯水又恢复了原样。所以,无论身处什么环境,只要你始终保持心性的纯净,把你的心带回家,放下一切,放松心境,让心慢慢地静下来。这个放下就是去掉浮躁,这个放松就是做人心要宽,把心放空,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的旷达。心无尘埃,何处惹尘埃?”
“喝茶,你要看茶本身,看它的品相如何,看它的品质好坏,再细细品味它的汤色、味道。观其形,嗅其味,品其汤,用你的心去体味,你的味蕾不会欺骗你一杯好茶的内在美。饮茶,不仅仅是饮茶,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体会......”
父亲的“茶经”实在太多了。我跟随着父亲,不但学会了品茶,也学会了做人,还懂得了很多茶韵。为此,我不但喜欢喝茶,还喜欢买各式各样的茶具:透明的玻璃杯,高矮胖瘦不一;烧制的陶瓷茶盏,紫砂的茶壶,金属的茶杯。喝茶时,根据心情变换不同的茶具。
写文章时,我泡茶的杯子一定要是透明的,而且茶叶也必须是绿茶。杯中茶水与其说是饮品,不如说是静心之物。每每心神躁乱,就抬头看看茶。看杯口雾气袅袅而升,看杯中茶叶舒展,毛尖或浮或沉。端起茶杯,轻轻一摇,茶叶就欢快地在水中起舞,悠悠茶香沁人心脾,于是神凝气定,思如泉涌,写起文章来格外顺手。
看书时,我喜欢用一套浅绿的陶瓷茶具。初夏临窗而坐,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滴欢快地在青砖灰瓦上跳舞,我轻轻翻动书页,静静地看书,偶尔看一眼杯中茶叶的翻滚,合着这窗外的雨声,觉得时间慢慢地在指尖流淌。
孤独时,我习惯用紫砂的茶壶泡了闷着喝,心就像杯中的茶叶,苦苦的、涩涩的,紧紧地盖在茶杯里。紫砂壶并不像玻璃杯那样可以直观的看见茶叶跳舞,只有茶杯的雾气袅袅升腾。时光就在寂静中随着茶具的变换而流失,心也在渐渐冷却的茶水中慢慢地安静下来。
恍惚间,我看见一种东西在父亲和我之间暗暗传递,宛若茶香一缕,幽幽淡淡。这个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父亲,从心底唤醒对他的思念和回忆。
那一夜,我梦见了父亲。他仍和多年前一样的神情与姿势,早晨的霞光同往常一样从窗棂间斜斜地照进屋内,而父亲只是淡淡地微笑,不曾言语......
查看全文
我所知道的父亲
壹点号 听雨轩
据母亲说,她刚嫁过来时,同爷爷奶奶还有小叔小姑一家六口人住在三间房龄近百年的土坯草房里,缺吃少用的不像个过日子的人家。奶奶不忍心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苦,便主持着分了家。
爷爷和父亲将三间草房中的西里间门用土坯砌上,并将外墙上的窗户改造成了门,把西里间改造成了一间独自开门的房子,分给了我的父母亲。父母亲分到的口粮则是一箢子地瓜干,还有一口锅、两双筷子、两个碗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当年母亲在谈起这段往事时,似在讲述别人家的故事,可我心中却酸酸的不是个滋味。
物质上爷爷没有给父亲留下什么,性格上父亲也不似爷爷那样的有血有肉、特色鲜明。他像一棵生长在墙旮旯的小草,平凡、平淡又与世无争。他一生隐忍,却也一生努力、倔强。
据说,因为父亲的根红苗正、质朴敦厚,早年间村党支部也曾动员年轻时的父亲去做贫协主任的。但父亲不是一个有大追求的人,他只想不显山、不露水地做一介平凡人、干点平凡事。稼穑为本、捕鱼为副,靠着力气生存、汗水糊口,一家人不再过那缺衣少食、忍饥挨饿的日子,就是父亲今生今世最大的理想和追求。因而,父亲便将这唯一一次可能上进的机会给推辞掉了。
回望父亲的一生,实质上只做了两件事,就是上坡种地和下海捕鱼。
我的家乡是个沿海渔村,人均耕地少,且沙地、盐碱地多。大集体年代,经农田基本建设改造,粮食产量有了较大提高,但口粮不够吃的问题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地多收点粮食,父亲养成了精耕细作的习惯。
高中毕业后,我曾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家务农。那时,农村刚刚分田到户,父亲便想让我尽快适应农村的劳动生活。他的观点很明确,就是“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下农地就要有个下农地的样子。”为此,他特别重视农用工具的规范使用,对于刚刚高中毕业在家的我,他的方法就是以身示范。他从最基本的农用工具的使用要领教起,比如铁锹、锄头、镢头、铁耙等等的规范使用,再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农事活动,比如如何使用戽斗汲水、如何扬场等等。父亲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将我这个干农活的生瓜蛋子,尽快培养成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扬场,即是将新脱粒的小麦等谷物用木锨扬起,借助风势将混杂于谷粒中的谷皮、麦秸等吹开。扬场是一项体力活,也是一项技术活。父亲能将扬向空中的谷物划成道道弧线,在阳光的映衬下,如彩虹般在空中闪烁。那彩虹般的弧线,也蕴涵着父亲对一家人生活幸福的美好期盼。
那些日子里,我也虚心接受劳动锻炼,父亲就是我学步前行的导师。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在父亲的指导下,大部分的农活我都干过,比如翻土平地、运粪施肥、拉犁种麦、抗旱保苗、抢水插秧、喷药灭虫、拔草间苗、推沙压碱等等。在我离开家乡的那一年,冬小麦播种以后,我将家中大部分的几块麦田施了一遍土杂肥、压了一遍沙。次年,我们家的小麦获得了少有的好收成。这是后来我回家探亲时听到的好消息。
父亲十多岁便当了渔民,风里来、浪里去,干的是水上漂的营生、靠天吃饭的买卖。
大海既能给人们送来财富,也能带来灾难。因而,沿海渔民对大海是既敬且畏。小时候,每年春节前夕,父亲总要到海涯头给渔船贴对子,在大桅上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上贴“二将军前部先行”、三桅上贴“三将军随后听令”等等。这些,都寄托了渔民对海上生产平安、家庭生活幸福的期盼和祝愿。
那年月,粮食不够吃的,填饱肚皮也是一项奢求。常常是地瓜面煎饼卷辣椒或者咸萝卜条,父亲也会吃得蜜里香甜。
查看全文
流年里的父亲与我
壹点号 徐余
父亲说他只不过出去打了几次工我就满地乱跑了,再一转眼就要背书包了。七岁八岁讨人嫌。我不清楚我是贪恋夏日槐树上的凉风,还是高处的风景,确切地讲应该是鸟巢里的几枚蛋诱惑太大了。再高一点,再高一点,“咔吧”,随着树枝清脆地断裂声,我尖叫着跌落下来。幸亏树下有两个柴草垛,但一条腿还是有了同那根树枝几乎一样的结局。我痛得“哇哇”惨叫,父亲更急得汗水“滋滋”往外冒。
母亲一旁吓得慌了手脚。快拿钱去!父亲吼一声,把我抱上地排车,直奔镇上远近闻名的“祖传正骨世家”而去,速度快过了现在的高铁。那一瞬间我似乎忘记了疼痛,觉得父亲简直就是神话里的人。
幸好不是很严重,回家后,父亲亲手作了一根拐杖,原材料就来自于我摔下的那棵槐树。父亲开玩笑说:树多少也有点责任,就让它陪你恢复。俗语讲“伤筋动骨一百天”,眼瞅着再过几天就要入学了,而我的腿伤还不满俩月,不敢丢掉拐杖。父亲有些焦虑。母亲说:不行就晚一年上吧。父亲急道:你懂个啥?跟他打小一块耍的孩子可都报名了,这小子也正着急呢,再说,今年不上就得再等一年,就得晚一年飞出这穷山窝子。
母亲说:孩子还没进学校门呢,你打算得倒长远。
父亲说:说你不懂就不懂!
村子并不大,但山区的院落分散,我家居村南,学校在村北,相距千米。因此,我的求学之路便从父亲的地排车上开始了,无论风雨,上学放学从未迟到。那时农村的学生娃子是没有家长接送的,如一群鸟雀自由来去。每每坐在地排车上偷偷看拉车的父亲不算结实还有些窄瘦的背,既感到幸福,又有些难为情,恨不得即刻就能跳下车冲入小伙伴的队伍中。
我的腿却不争气,没有父亲当初想得那样乐观,一周,两周......一直到霜打白了房上的青瓦才算彻底把拐杖丢掉了一边。我的腿好了,我们家也终于有了一辆“大金鹿”。母亲埋怨父亲:早买了也省得你费劲拉个地排车接送他。父亲这次似乎有点理亏:他这腿花多少钱?计划不如变化大嘛。我只管在一旁瞅着“大金鹿”傻笑。
第二年一开春,那棵无辜的槐树被父亲锯倒了。母亲心疼:等阵子就开花了,可惜喽!我也有些难过。父亲说不是树的错,更不是报复,是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父亲在原地又栽了一棵,拍着我的小脑瓜让我跟它比赛长大。几番春秋交替,叶落叶生,小树几乎复制了它“父辈”的样貌,我却从未再有过与它冒险的亲近。相反,我要远离了。
临行前那天晚上,已戒酒多年的父亲竟又一遍遍撵着母亲给他打半斤去。母亲虽唠叨了一通,末了还是又乐呵呵把酒壶给了我。父亲一个人喝得很是兴起,话也越来越多,我却总想跑出去,想跑到一个无人的高处大喊大叫一番。月色清亮,一夜辗转,不知多年未沾酒的父亲睡得可香甜?也就从那晚开始,父亲与酒的缘分又续了起来。
次日一大早,我进灶房帮母亲,问父亲喝那么多吐没吐。母亲说没吐,倒哭了,像个老娘们。我无语,心里五味杂陈。
父亲用那辆已经‘老态龙钟”的大金鹿驮着我去火车站。“大金鹿”带起的风声从耳边“刷刷”而过,像父亲的殷殷嘱托。再看父亲的背,又窄了许多,心里莫名升起一股心酸,一种心疼。想搂住父亲的腰,无奈两只手里都有行李,我便把脸轻轻贴到了他满是骨头的背上。
一路无语,似乎昨晚把话都说尽了似的。直到站台,父亲只说了一句:你长大了,飞吧!然后给了我一个朱自清式的《背影》,可我分明看到了他转身的那一刻,眼里泛起了泪花。我立在那儿目送着父亲,似乎能听到父亲眼泪砸到水泥地上的声响,巨大又清晰。
忘记了是第几次回家的时候,我身边多了一位姑娘。母亲边手忙脚乱地忙活边埋怨我没提前打个招呼。父亲说这是给咱们一个惊喜哩,这下你总算不为这事唠叨了。当我的准新娘给父亲敬茶的那一刻,泪水再闪烁在他那已经装满沧桑的眼中。他慌忙端起茶杯,轻呷了一口,也顺势把泪水咽了回去。
查看全文
我的父亲
壹点号 椰林枫影
父亲一生不善言辞,更不会用语言表达对我们的爱。他老人家对人和善,一说话就带着让人感到亲切,感到没有距离的微笑,邻居们都说父亲脾气好,不笑不说话,不管见了谁,都是微笑着跟人打招呼,从来没有对我们姊妹几个发过脾气,但不怒自威,我们姊妹几个从小都怕他。
由于父亲不常回来,回来也只住一天,与我们姊妹几个交流很少,从来没有像别人家父亲那样,给我们讲故事,关心询问我们在学校学习情况,看起来对我们的成长漠不关心,实则不然,他对我们的关心和爱,都付注在行动中,是身体力行的,是潜移默化的。就像冰心先生说的那样:“父亲的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我上高中时,正赶上全国掀起学习小靳庄的热潮,全民写诗、赛诗,我们学校也组织赛诗活动,每个班都成立诗歌创作小组,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可我不懂怎样写诗,想找本参考书都困难。那时我家除了我们姊妹几个的课本,没有一本课外读物。星期天回家,我愁眉不展,心情忐忑地跟父亲说了心事,他爽快答应帮我淘换一下,回单位后他翻找出历年的旧报纸,凡是有文学方面的报纸,或剪下来,或抄下来,文章太长的,才把报纸拿回来,让我参考学习。
父亲带回来的参考资料,我当宝贝似的,一篇不落仔细看完,就像久旱逢甘霖的小草,尽情地吸吮文学的阳光雨露。我不懂合辙押韵,只是比着葫芦画瓢。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趴在东厢房的炕上,一口气写完一首叙事长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算不上诗,只是分行记录了一件事),没想到,这篇长诗被学校收编到校刊,之前也曾有作文在全班当范文,但这是第一次被收入校刊,印刷成小册子,发全校学习,我非常激动。那蜡纸香、油墨香至今不能忘怀。
父亲一生平平凡凡,没有引以为豪的闪光业绩,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国家税收管理的大机体上发挥着属于自己的光和热。2019年,在建国70周年之际,父亲获颁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当我把纪念章拿给他看时,患帕金森病十几年的父亲突然瞪大眼睛问:“什么?”我一字一句告诉他,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颁发的纪念章,他听后伸手接过纪念章,抚摸着,端详着,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一辈子忠诚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对从事的工作,对家庭,对子女用心、倾心、尽心,竭尽全力,不留遗憾就够了,这样的人生就是圆满的一生。
父亲走了,人世间再无父亲,可一个平凡父亲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还在,这样的优秀品质,又何其珍贵,够我们享用一辈子。西班牙诗人塞万提斯曾说过:“父亲的德行是儿女最好的遗产”。我很幸运,我拥有这样一份遗产。他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就是纯朴的家风和高贵的品格。
查看全文
父亲的文化
壹点号 西楼空间
父亲是理发师,过去叫剃头匠。他从十几岁学徒,剃了一辈子的头。我曾自诌顺口溜:“俺爹是个剃头匠,剪刀推子响叮当。养家糊口小手艺,本分传承大道长。”
父亲小时只读过几年私塾,五十年代末又在煤矿工人夜校参加了学习培训,虽算不上文化人,但在我幼小的心里,父亲就是个文化人。我家早年的一本四角号码字典就是父亲读夜校时使用的,因此我在父亲的教导下,小学就学会了使用四角号码字典。那口诀还能背得下来: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那年代我家里的书很少,记得父亲常读的书是本《高玉宝》,“文革”期间读的是《欧阳海之歌》。后来大哥从查封的洪五宿舍区的图书室里不知咋搞来了十几本书,成了我家的一次文化会餐。父亲虽读书不多,但知道文化的含金量。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最初从父亲嘴里听到的。家境虽不富裕,父亲却坚持供我们姐弟五人上完初、高中。周围邻居和父亲同事的子女们都不比我们上学多,后来我们兄弟四个基本都干了文差事,没有挣大钱的,以舞文弄墨为业,这成了父亲一生的欣慰。
父亲九十年代初,年近古稀才开始练起了毛笔字,每天写个百儿八十字。大哥见父亲写的郑重其事,也有模有样,1997年他就自己动手给父亲刻了个印章,也托人给父亲刻了一枚印章。并让父亲挑出写的满意的习作,盖上章装裱保留起来,送送亲朋好友,满足一下老人的虚荣心和自信心。现在我们做子女的都珍藏着父亲的遗墨,我收藏的诸多名家书画中,父亲的遗墨显得更为珍贵。每当我抚摸欣赏父亲这幅“人勤春常在,家和福自来。”的遗墨,缅怀之情难以言表。父亲晚年读书也学着记点什么,有次大哥带回本南怀瑾的《历史与人生》,父亲看得津津有味,就把书留了下来,不仅反复读,还把喜欢的文章抄了下来。父亲抄的密密麻麻,非常认真,而且还有红笔的点画。可见历经沧桑的父亲,读懂悟透了南怀瑾的文章内涵,这一抄一画胜过千言万语。
父亲的一把剃头刀,支撑着我们八口之家的生计。对奶奶的养老送终,对我们姐弟五人的养育、上学、成家,都靠父亲的一把剃头刀。父亲的工作生活圈很小,但所在单位是几千人的煤矿,因职业的特殊性,父亲知名度蛮高,熟识他的人很多。到矿上或家属生活区打听剃头的老赵,几乎没有不知晓的。生活困难时期,为省几毛钱,邻居的大人孩子常来找父亲剃头,有时班后家里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几十年来,左邻右舍的关系和睦如亲。父亲这点养家糊口的小手艺,赢得了经久未断的人缘。
父亲一辈子从没和同事邻居红过脸,吵过架,对子女虽不宠惯,但也不严厉。父亲对子女们也很少说教,我们姐弟也只记住了他经常唠叨的两句话和一个故事。两句话是“人要懂(dun方言)人情”、“老实人常在”。父亲讲,人在世上,财轻人重,人气胜过钱财。有一年春节我大哥写春联,我俩在自盖的小破房上自撰了幅上联“室陋文情生”,下联“家寒春意在”。横联一时没想出满意的。没想到父亲在一旁开腔说:“事在人为!”这春联我们就这样贴在了小屋的门框上。虽说与节日气氛不太协调,但却独有寓意和韵味。父亲讲的这个故事和出的横联,其文化素养足见一斑。
查看全文
父亲的肩膀
壹点号 轻舟闲言
昏黄的煤油灯光里,我爹的身影在不停地上下耸动,左右摇晃。有时候,爹的肩膀全部遮挡了煤油灯光,显得愈加宽厚。我躺在床上,恍然觉得,爹的肩膀,像一堵墙。
那是20世纪一九六三年,我爹从东北回到家乡,在家里偷偷地制作水果糖。
我爹下东北,实在是无奈之举。当时,正是大饥荒肆虐最盛的时候,我爹为了能挣点钱,养活一家老小,就偷偷去了东北。辗转许久,最后落脚在大兴安岭,当了伐木工人。在那里,伐了三年树,用他那宽厚有力的肩膀,扛了三年木头,又回到家乡。
爹回到家乡之后,家里人挨饿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当时,市场管理有所缓和,有人在校市场上悄悄卖一些农产品和杂货,市场管理人员也不再动辄没收。我爹瞅准时机,就干起了他的老本行,熬制水果糖。制作好水果糖,偷偷批发给别人,或者,拿到集市上零售。赚了钱,买粮食,贴补全家人的肚子。
市场管理虽然暗地里有些松懈,表面上,却依然照旧,稍有不慎,被市场管理人员没收了,连老本都会亏得一干二净。所以,我爹不敢大意,熬制水果糖,都是在夜里。就是拿到市场去零售,也一定躲开市场管理人员。
我爹首先把固体的白糖熬制成滚烫的液体。然后,将液体倒在一一张大案板上,糖液冷凉凝固以后,趁热揉搓,摊成饼,再切成条。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糖条放进搓糖板里。上下两层的糖板里,有锯齿状的横条,来回拉动,就把糖条搓成了一块一块的螺丝糖或者圆糖。
其它的工序,我娘和我的叔叔,甚至我和我二哥,都可以干。唯独熬制糖液,揉搓糖块,是技术活,都得我爹亲自动手操作。
在昏黄的煤油灯光里,我爹的肩膀上下起伏左右摇晃,犹如乐队指挥,挥舞着双臂在指挥整个乐队,合奏出优美的交响曲。我们家里的生活,随着他的肩膀晃动的频率和次数的叠加,不断改善。
熬制完水果糖以后,凑着残留的糖液,我娘必定熬制一大锅小米粥。半夜喝几碗,又香又甜又黏糊,可口又饱腹。有时候,我爹和叔叔们还买点儿小菜,喝几盅小酒。我和二哥凑过去,捏几块卤猪杂碎,或者香肠粉肚,再或者,几把炒花生米,真解馋。
平时,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虽然还是粗粮淡饭,毕竟,一日三餐,能吃饱肚子了。
来来来,轮流坐!
我爹一边哈哈笑着,一边轮流把四个孙男孙女依次扛在肩头,一会儿左右旋转,一会儿奔跑,累得气喘吁吁,还不罢休。
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爹虽然已经退休,身子骨还硬朗得很。平时,除了还去单位帮忙,就是在家里帮着我娘领孩子玩。他经常将四个孩子抱在怀里,高兴了,就把他们扛在肩头,说是骑大马。
在我爹宽厚有力的肩膀上,四个孩子乐得哈哈笑,争先恐后,要上爷爷的肩头。
当年,爹的肩膀,扛过我,如今,又扛起了孙男孙女。
扛着孙男孙女,爹也高兴至极,哈哈大笑,笑得不亦乐乎。
爹还经常骑着一辆红旗牌自行车,前面两个,后面两个,带着四个孙男孙女,去大隅首喝豆腐脑。
查看全文
我的农民父亲
壹点号 儒风道雨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父亲十岁那年,祖母就去世了。祖父一个人带着父亲和六岁的姑姑艰苦度日。也正是这艰难的处境,造就了父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品格,以及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的本领。父亲熟知各种农业常识,精通不少农具的使用与维修,还会用竹条和木头做各种活计。我家老院子里现在还摆放着的桌子、椅子,有不少就是父亲早些年自己做的。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高水平的泥瓦匠,村上能上手的泥瓦匠并不少,但能够揽下挂砖墙、把角、瓦房顶叠屋脊的工匠少之又少。在我的记忆里,全村也仅有父亲和柱子叔、刚子叔、举鑫哥几个大工匠能够胜任。起屋盖房是农村人一辈子最大的事情,只要乡邻们一张嘴,父亲就放下手上的活儿,掂着铁锨或夹着瓦刀就去帮忙了。泥瓦工的活,怎么说也得个十天半月,别人家的院墙或是新房在父亲他们的手里起来了,但是我们自家的活儿却耽搁了。特别是夏季,锄过的玉米地、豆子地,十天八天不见,野草又疯长起来,为此母亲没少抱怨父亲。但是,只要乡亲们有事一招呼,任凭荒了自家的地,父亲又毫无怨言地去了。
父亲一年四季有干不完的活儿。
每到春天,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浮现着一幅春耕图。春回大地时地温上升弥漫在广袤无垠土地上的片片白雾,使乡村的田野恬淡而诗意。母亲在前面牵着一对老牛,父亲左手扶犁,右手扬鞭。父亲的吆牛声、牛脖子发出的牛铃声在空旷的田野上回响。随着父亲扶犁走过,新翻的泥土块从父亲的脚边一块一块跳起来,像一条条白亮亮的大鲤鱼排列在初春的原野上。
农村的夏日,并没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父亲和所有的农人一样,就一个字—抢!焦麦炸豆的初夏,父亲带着我们割麦、运麦、打场、堆垛、晒粮……抢收、抢种,像打一场大仗。接着,就是草里抢苗。庄稼地里疯长的野草,十来天不见就满地铺展开来。父亲说,锄头上有火,锄头上有水,锄头上有粮。父亲的整个夏天几乎全部在用锄头跟疯长的野草决战,在和干涸的土地决战。秋收和秋种又是一年一度的“抢夺战”。父亲带着我们收玉米、运玉米秆、刨玉米茬儿、散粪、犁地、播种……金灿灿的玉米穗儿、谷子穗儿排满了家里的房坡和顶篷,青青的麦苗顶着露珠在深秋的田野上如婴儿般欢快地生长。寒冬腊月,忙碌了一年的父亲,一点也不给自己放假。他要利用这农闲的大好时机,徒手给玉米脱粒。
如今,父亲也不再是那个轻轻松松就可以手工给玉米脱粒的父亲了,年逾80的父亲虽然依然健朗,却也已是满头白发。那棵见证着小院变迁的香椿树已经有合抱之粗了,一到春天,父亲会找来一根长竹竿,在竹竿上面绑上一把镰刀或一截铁丝头,然后高高举起,钩住香椿树上的嫩叶枝条,轻轻往下一拽就掉下来了。
父亲爱花,院子里的花儿四季缤纷。父亲喜欢坐在石凳上,泡一壶好茶,自斟自乐。每次回家,我都会陪父亲在石凳上坐坐,或聊聊天,或下下棋,只要在香椿树下一坐,便会顿感欣然愉悦,忘却心头烦忧。这,或许就是家的魔力吧!
现如今,虽然居住在城里,每到春天,我总能够吃到最早的香椿芽儿。父亲老了,已经上不了树了。而他对儿子的爱,却并没有因为年迈而缩减,反而像小院里的香椿的年轮一样,逐年递增。
六月盛夏,万物葱茏。晚饭后,立于阳台上。眼前的都市中心,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白天高达30多度的酷热慢慢散去,一阵夏风带来一丝清爽,在这霓虹闪烁中,一首熟悉旋律在耳畔响起:
那是我小时侯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伴随着熟悉的旋律,我。眼前浮现出父亲那清瘦、矍铄、慈祥的面容,还有那棵粗大的香椿树、那幽静的小院,一起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查看全文
丑梨老爸
壹点号 海岛寻梦·王春选
同学老姜在牟平城南有个果园,栽种了几十亩丑梨。那天他来送丑梨膏时顺便捎了几个丑梨给我,说在家放几天就会变软,老人牙口不好也能吃。几天后,这梨果然软软的,外皮用手就能扒下来。果肉根本不用刀切,用小勺挖着吃就行。老爸吃了,喜不自胜。说这个梨又甜又软,特别适合老年人吃。后来到秋天和春天,我都要买几箱丑梨陪老爸吃,先挑一个大的给老爸,然后我挑一个小的自己吃。老爸看了看说:“我吃不了这个大的,给你,我要这个小的。”这种温馨难以用语言表达。
我说:“这丑梨虽然丑,但是内心细腻柔软,汁多甘甜,还能止咳平喘,你多吃点。”老爸说:“这丑梨就像我儿子,别人看着丑,我看着还挺俊。我吃了不但喘气顺溜了,消化也好了,几天不吃还真有点儿馋呢。”
老爸为人严肃,经常板着一张脸但他内身火热,大公无私,乐于助人,何况不像丑梨呢!
老爸爱吃丑梨,当然我也喜欢。后来老爸走了,我经常想起陪他一起吃丑梨的情景。睹物思人,黯然神伤。虽然喜欢丑梨,但总提不起兴趣,去购买,去品尝。再等等吧,等十年二十年,到了耄耋之年,女儿买了丑梨,剥了皮,用小勺挖着,慢慢送到我缺牙的嘴里,方能找回当年的甜蜜温馨吗?
老爸是吃过苦的人,平常只求吃饱饭,对水果零食基本没有欲望。老年以后生活好了,经济宽裕了,但他也总舍不得花钱。赶集的时候,在集上转了半天,往往是一分钱没花,一样东西没买。即使偶尔买点水果食品,也是挑最便宜的买。我和姐妹回家,总是挑着最好的水果买着捎回去,劝他吃点,他也不大感兴趣。
他年轻时当过八年铁道兵,还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得了矽肺病,经常咳嗽。听说丑梨膏能止咳,我就买了两瓶回来。老爸服用后觉得挺好,以后感冒咳嗽或者哮喘发作时就经常服用丑梨膏。
查看全文
我21岁那年,第一天去城里上班,父亲用自行车推着我的铺盖走了两公里,一直送我到大路上才往回走。一路上,父亲不住地嘱咐我,让我多学业务,要勤快些,要跟同事搞好关系,还要好好照顾自己。当时我还笑父亲太唠叨,后来因为自己的大意吃了很多亏。每次吃了亏心里很难过、懊悔时,父亲都会安慰我,说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免会会吃很多亏。吃亏不要紧,犯错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能从中吸取教训,人都是吃过一些亏之后才逐渐成熟起来的。
十几年前,我丈夫单位建房子,我们没有多少积蓄,回老家跟公婆借。公公退休十几年,我们猜想他们手里应该有些积蓄。但公婆说,这些年我小叔子买房买车,又盖蔬菜大棚,把他们的钱都花光了。我们俩沮丧地空手而回。父亲听说后,就把我大姐二姐都叫到家里,动员她们给我们出钱。最后我父母跟两个姐姐给我们凑了些钱,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前几年我丈夫胃出血住院,父亲带着弟弟从老家赶过来,拿来母亲养的两只鸡,还拿了几千块钱给我们。我知道父母没有多少积蓄,是弟弟告诉我,父亲担心我们等着用钱,就把家里的老黄牛卖了,还跟邻居借了些。
查看全文
想念父亲
壹点号 月苇
到了晚年,他身体越来越差,特别是到了冬天,经常感冒。父亲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怕花钱,也怕耽误我们上班,都是自己默默忍受着不吭声,直到我们发现他不对劲,才带他去医院。那几年父亲经常住院,我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陪父亲。我一觉醒来,总见父亲在床上坐着不睡。为此我很生气,总是怪他不听话。后来才知道,父亲的腰只要躺下就疼,只好一宿一宿地坐着。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里还有一段话:“他总算遗忘我的不太好,仅仅牵挂着我,牵挂着我的孩子。”是的,我们做的不好的地方,父亲总是选择遗忘,不跟我们计较,反而总是牵挂着我们,哪个孩子要是遇到难处,他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
父亲胃不好,稍微吃的不对,就容易烧心、反酸,一日三餐非常注意。上次来我家,用电饭锅煮粥,母亲说,你这锅煮的粥又黏又烂,好喝。父亲也点头称是。我说,你们用的不也是电饭锅吗?母亲吐槽道,插电口那里接触不好,总自己停电,熬不好。那我再给你们买一个吧,我随即回应了一句。
几天之后,父母收到了快递,拨通我的电话,母亲对我一通埋怨,“谁让你买锅的,家里锅多得都要放不下了。”“你原来的锅不是不好使吗,换个新的,也没几个钱。”但父亲不肯,他坚持要给我转钱,说,“我有钱,不花你们的,你们受累就行了。”
手机很快响起微信提示音,拿起一看,果然是父亲,他一下转了两千元。我盯着屏幕看了好大一会儿,默默地放下了。我等着24小时之后,它自动退款。
我那爱较真儿的老父亲,耿直了一辈子,无论对谁,他都这样泾渭分明,生怕“沾”了人家的“光”似的。我心里的五味瓶,总是这么不经意间就被他打翻。
查看全文
我的父亲爱“较真儿”
壹点号 落雪有声
父母家毗邻银座,他们几乎天天去银座买菜蛋奶等日用品,偶然发现那里有一家烤鱼做得不错,非让我也去尝尝。一天中午,我们走进了那间烤鱼店。坐下后,服务员提醒扫餐桌上的二维码点餐,我拿出手机刚要去扫,父亲立刻抬起胳膊阻挡。他两手紧抱着手机,焦急地翻找着微信页面,嘴里连连说着不用你扫,以一副不容置疑的口气,且面带愠色。我乖乖地收起手机,乖乖地把点餐权交给他。年近八十的父亲笨拙地摆弄了半天,站起身喊服务员来帮忙——他宁肯喊服务员,也不接受我的帮助。那一刻,我直感到如芒在背。
锅很快端上来,父亲不停地让我吃,还帮我搛,好像我是客人一般。我夸张地大快朵颐,直吃得嘶嘶哈哈,夸张地表达着对烤鱼的喜爱,不住地夸赞父母眼光好。父母看见他们推荐的美食,被我如此肯定,很开心,皱纹纵横的脸上堆满自豪与满足。吃罢,我一抹嘴,和母亲将剩下的鱼打包,而任由父亲去结账——既然这样能让他快乐,我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事情经历的多了,便不再跟父亲进行这种无谓的争抢,尤其是陪他们逛超市,我只负责推车、选品,付款的事情由他去,只要他开心。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沉默寡言,跟他在一起,除了干活,歇息抽烟,从没有跟我们交谈的习惯。我们兄妹6个,能帮着家里干活时,父亲从不硬性分派任务,总是以自己的默默的行动给我们做榜样。
雨后,院子门前泥泞不堪,父亲提溜一只胳膊,挑起担子,去河边挑沙。把院里街门前垫得干爽。看到父亲满头大汗,我和妹妹约定,在雨后,我们一起去搬沙,不让父亲劳累。记得三年自然灾害,家里揭不开锅。几天都是吃树皮、谷糠、花生皮度日。父亲饿着肚子,去村外河边地边,拿着锸镢刨甜根草,几次昏倒在地边,最后刨了一大篓子。我们见到发亮的甜根草,疯抢着往嘴里楦,吮吸那甜汁。母亲赶快把甜根草放到锅里,烧水喝。父亲见我们吮吸了甜汁,再喝下甜水,有了精神。他躺在了炕上,母亲让他喝水,他说:“先让孩子们喝个够。”母亲把水堵在父亲嘴边说:“你不喝,饿死了,孩子们谁管?”
查看全文
深沉的父爱
壹点号 牟民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吃饭。家里人口多,母亲会用砂大碗熥菜吃,里面有时候搁上点儿肉丁,或者咸刀鱼、咸鲐鲅。饭上桌,父亲让我们先吃,他抽烟,父亲说他吃饭快。等我们把菜吃光了,父亲才拿起地瓜干或者苞米饼子,搛着咸菜大口吃。我们放下筷子时,父亲也吃饱了。母亲有时候把菜拨出小半,放在瓷碗里。父亲会把菜倒进砂大碗中,说他不喜欢吃熥的菜。有几年,因为大队会计误算了我家口粮,按照规定,父亲二等甲级残废,家口不管多少,都要吃平均粮以上,高出百分之五。会计却算成了低于百分之五。如此每年青黄不接时,有两个月断顿,要去集市籴粮。吃饭时,父亲常常以开会或者有事,晚回家,说自己在外面吃过了。一个月后,他瘦脱了形。公社乡长见了,误认为父亲病了。知道真相后,他说:“弄错了,你家不可能缺粮吃。”会计让马乡长训了一顿,改正过来,我家再没缺过口粮。
我小时候经常犯心口疼(胆囊炎),有时候半夜疼起来。父亲会把我抱到小推车车筐里,另一边筐里压上块石头,送我到乡卫生院输液。深更半夜,母亲打着手电筒,父亲推车,山路崎岖不平,父亲却行走稳当。多年后,问过父亲咋走得那么稳,父亲说:“这都是夜里急行军练出来的,也怕翻车摔了你。”
文案/周静 秦娟 设计/于文欣 监制/曹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