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乌兰夫纪念馆红色故事课堂

其他分类其他2022-07-20
618

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投身爱国学生运动

      呼和浩特以前的名字叫归绥。归绥是一座有着革命传统的城市,这里的蒙古族同胞一直受到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一百多年前,这里爆发了许多革命运动,我们的蒙古族同胞都热烈响应。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了,很多在北京读书的蒙古族学生纷纷回到了归绥城,从事宣传、发动的工作,把“五四”运动的热潮引向塞外古城,归绥各学校的学生率先响应,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的活动。

三千孤儿入内蒙

草原英雄小姐妹

背粪筐的留学生

目录

投身爱国学生运动

红色故事小课堂

      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因为是修建在旧城的南文庙街,人们也叫它“南高”,它虽然是一所小学,但那个时候的学生,大多数年龄都偏大,他们比大家的年龄都大一些。在北京爱国学生运动的影响下,“南高”的学生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很快,乌兰夫就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那个时候的归绥,还没有电灯,人们照明只能靠煤油灯或者是蜡烛。天津有个做买卖的人,他叫沈文炳,他和日本人勾结起来,他出力日本人出钱,一起开办电话局和电灯公司想要独揽归绥地区的电业开发,这引起了进步学生的反对。有一天,李裕智找到了乌兰夫,让他联络“南高”的同学们参加斗争。在乌兰夫的动员下,同学们浩浩荡荡走上街头,大家喊着口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中国人要自己办电厂!”“废除卖国的二十一条!”。说着,人们冲进沈文炳的电话局,把里面的设备砸得粉碎。砸完之后,同学们又赶到沈文炳的电厂工地,乌兰夫特别机智,他提前找来了锯子,把电线杆全部锯倒。而沈文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急得直跺脚。许多旁观的人看到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这么高涨,也纷纷加入了学生队伍中。在此之后,归绥地区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

      1923年5月8日,学生们来到归绥中学的大操场,操场上正在开会,孟纯在大会向大家上揭露了“盛记”商行老板不抵制日货、坚持出售日货的恶劣行为。听完孟纯的讲话,同学们气的不行!有人怒吼道:“不准他卖日货!”“砸了盛记!”“烧了它的日货!”。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说着,同学们来到了“盛记”商行,乌兰夫指着老板问:“你卖日货就是榨取同胞的血汗,你把中国的工厂都挤垮了,你还是不是中国人?!”商行的老板气急败坏地叫嚷道:“我是买卖人,我就知道赚钱,我就要卖日本货。”  

      同学们看到店老板这么顽固,根本没有悔改的意思,大家愤怒地边喊边冲进店里,将日货全部浇上汽油,顿时之间,“盛记” 商行的院子里浓烟滚滚,弥漫了整条大南街。店老板看着他日货全部化为灰烬,就蹲在地上抱着脑袋哭了起来。真是大快人心!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乌兰夫在“南高”学习了4年时间,这4年他不光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文化知识。也接触到“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新思想。从此,进步和革命的种子在他的心中发芽了,把乌兰夫和一些进步青年引向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征程!

在这两次声势浩大的运动中,人们看到了年纪不大但个头很高的乌兰夫,他要么高举旗帜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要么就出现在队伍中间,带领大家喊口号,他那勇敢、坚定的精神,深深影响和带动着同学们。

红色故事小课堂

       在乌兰夫纪念馆中陈列着这样一件文物,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柳条筐,是中国北方农村地区一种非常常见的劳动工具,那它与乌兰夫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背粪筐的留学生

回到家乡后,乌兰夫便换上了当地农民常穿的衣服,背起粪筐,以拾粪为掩护,秘密联络分散和隐蔽的共产党员。从这村到那村,有时一走就是半个月。对此,家里人非常的不理解。村里人也都议论纷纷,他们说乌兰夫出国留洋,喝了那么多的洋墨水儿,怎么不去当大官儿,却回村干起了农活,莫非他根本就没有留洋?更有人说,乌兰夫这孩子不争气,老人白为他操心了。各种流言传到了乌兰夫的耳朵里,他全部一笑了之。经过他两个月的努力,在十几个以蒙古族为主的村镇中,建立了农民协会,发展会员一百多人。这在当年白色恐怖笼罩形势下,是一股了不起的革命力量,人们嬉称这是乌兰夫“拾”回来的革命火种。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1929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处在一片白色恐怖笼罩形式之下,原有的党组织遭到破坏,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遭到杀害。正在苏联留学的乌兰夫得知家乡的情况后,心中万分焦急。他毅然向组织提出申请,回到阔别四年之久的家乡ー一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开展革命工作。

 1929年底,绥远地区的形式日趋恶化,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到处搜捕共产党员,与乌兰夫一起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同志有的已经被捕。而乌兰夫由于活动频繁,也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成为了被抓捕的对象。

乌兰夫故居视频

一天中午,乌兰夫的大女儿云曙碧正在房顶上晾晒粮食,忽然 她发现村口尘土飞扬,好像有骑兵。于是她边跑边大声报信。正在屋里吃午饭的乌兰夫听到女儿的喊声,急忙跑出屋外,爬上房顶一看,果然 敌人的骑兵已经冲进了村子里。于是他纵身一跃从屋顶跳下来,顺手就拿起了放在院子里的粪筐,走出门外。可刚出门,就迎面碰上了前来抓他的警察。警察并没有见过乌兰夫,看到有人出来便拽着他问 云泽家在哪?乌兰夫则心中暗想:既然敌人没有认出我来,那我就给他们“演上一出”,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出村会更安全。
于是,他不慌不忙地指向了自己的家。当敌人提出让他带路去时,他又冷静的把敌人带到了自己家门口,大声喊妻子云亭出来,以一个拾粪农民的身份和她说了两句话。

背粪筐的留学生

妻子云亭听到丈夫的喊声,先是一惊,继而很快便明白了丈夫的话外之音,和他配合起来。而就在这样紧张的时刻,乌兰夫还不忘拾起警察脚边的粪来,敌人不耐烦的推开了他向院内走去。而乌兰夫则继续背起粪筐,从容不迫地朝村外走去。

愚蠢的敌人做梦都没有想到乌兰夫会如此的沉着大胆,竟然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掉了。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乌兰夫是一个留过洋的文弱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把他同眼前这个拾粪农民联系起来,更没想到他们就这样被乌兰夫用一个粪筐蒙混过关了。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就这样,这个背着粪筐的留学生在群众的掩护下,把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革命之火重新点燃了起来。而随着内蒙古革命形式的不断变化,乌兰夫的工作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征程。

三千孤儿入内蒙

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额吉的歌在蓝天中飞扬。
额吉,是蒙古语母亲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
可是你知道吗?有三千南方儿童,一生不知道自己的母亲,他们只知道自己的额吉。
1959年末,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几十座孤儿院的孤儿因为缺乏粮食面临着夭亡和疾病的威胁,仅仅3个月的时间,上海福利院有弃婴5277人入院,最多的一天收容109人。
1959年12月底,乌兰夫在北京开会期间见到了全国妇联副主席康克清同志,共同商讨如何救济上海等几座城市孤儿的问题,康克清同志说,希望能从牧区调拨奶粉,支援江南各地的福利院。

乌兰夫陷入了沉思。奶粉只能救一时之急,以后孩子怎么办?而黄浦江边的危急情势,大量婴儿和幼童面临夭亡的危险。时间不等人哪!
于是,乌兰夫召开了党委会议,向周恩来总理承诺把这些南方孤儿接到内蒙古大草原,让牧民抚养!
于是,一列列火车从黄浦江出发,穿过江南水乡,掠过平原山川,跨长江、过黄河,奔向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三千个孱弱的生命重新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三千双惊恐的眼睛看到了慈爱的笑脸。
孤儿陆续到达内蒙古后,乌兰夫提出了“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要求,还让政治水平好,思想觉悟高的牧民家庭来领养这些孤儿,为这些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些江南的孩子,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小的一岁,大的六岁。从此,他们有了自己的家,他们有了自己的蒙古族额吉。他们成了草原儿女!
额吉,她们勤劳的双手和善良的心,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着这些可怜的幼小生命,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数不尽的艰辛,再苦再累,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孤儿,这是党交给自己的任务,他们是国家的孩子,一定要把他们养活、抚育成人!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在辽阔的乌兰察布杜尔伯特草原上,有一位善良质朴的蒙古族姑娘,名字叫都贵玛。那年她还是一个19岁的未婚姑娘。她陆续收养了28个上海孤儿,成为了他们的额吉。
“孩子们,吃饭啦。”
“你是谁?这是哪儿?我害怕…”
“我是额吉。乖宝宝,不害怕,这里是大草原,这里可好啦,额吉喜欢你。”
“额吉是什么?”
“额吉是妈妈。你们都是额吉的宝宝!”
就这样,19岁的都贵玛勇敢地承担起照顾28名孤儿的任务。孩子生病时,她冒着凛冽的寒风和被饿狼围堵吃掉的危险,深夜一人骑马奔波几十里去找医生……超越民族、博大的母爱,给了都贵玛无比的勇气和力量,创造了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在她的精心呵护下,28个孩子在艰难的岁月里全部活下来。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三千孤儿视频

像都贵玛这样的母亲,在草原上还有许多许多。
一个母亲收养一个孩子,叫做善良。一个草原收养三千孤儿,这是民族的大爱。
艰苦的岁月,“三千国家的孩子”和草原额吉共同书写了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中国故事。这个故事是国家强盛,民族团结的真实写照。她们铸就的精神,犹如一曲蒙古长调,悠扬志远,声声不息。激励着我们吹响新时代的号角,弘扬草原额吉的博大精深,不忘初心,守望相助,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传唱着一曲不朽的赞歌,1964年2月9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草原上,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中午时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突然来临!成为那一年最冷的一天!怒吼着的狂风席卷着飞扬的雪花,肆虐的白毛风吞没了似要冻裂的草原。暴风雪中传来了微弱的羊叫声和小女孩的哭喊声。 
哭喊的小女孩是龙梅和玉荣,她们在追赶着乱撞乱跑、四处逃散的羊群——那是全家负责的生产队的384只羊。当时的龙梅11岁,玉荣9岁。在那个艰苦的时代,羊群是牧民的命根子。小姐妹只认定:羊是国家的财产,一只不能丢!

狂风暴雪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羊群的归路。羊群顺风乱跑乱窜,任凭龙梅和玉荣怎样追赶,羊群完全不受控制。这样,便离家越来越远。天黑了,暴风雪越来越大,气温降到了零下40度。龙梅、玉荣不知摔倒了多少次,走了多少路,更不知道回家的方向在哪里。
龙梅突然发现妹妹脚上的靴子不见了,“妹妹,你的靴子呢?”,“姐姐,在脚上穿的呢!”,原来玉荣的靴子早已不见了,此时的双脚已经冻成两个大冰坨子,姐姐想把自己的靴子脱下来给妹妹穿,可是怎么也脱不下来,脚和靴子冻在了一起。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最鲜艳的花朵

一天一夜,这对小小的姐妹,整整与暴风雪搏斗20多个小时,奔跑了70多里。公社的384只羊,一只没有丢。只有3只被冻死。
直到第二天上午,姐妹俩和羊群在白云鄂博火车站附近,终于被人发现。此时的她们奄奄一息,脸和双脚呈黑紫色。当时诊断书这样记载:全身僵硬、瞳孔对光反应迟钝、严重冻伤休克及肾功能障碍。
消息传到了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第一时间发出指示。将龙梅、玉荣护送到呼和浩特进行治疗。当得知玉荣伤势严重,乌兰夫指示,立即送全国最好的骨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救治。
经过乌兰夫主席的周密安排,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和精心治疗,这对英雄的小姐妹,挣脱了死神的魔爪。由于冻伤严重,龙梅整个脚变形,失去了左脚拇指,。玉荣因双脚部位已经冻伤骨髓,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造成了终身残疾。玉荣苏醒过来问道:“妈妈,我的腿呢?我的脚怎么变小了?还会长出来吗?我还能放羊吗?”龙梅和玉荣的父母已经泣不成声,在场的所有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的问题,只能默默的流下了悲痛的泪水。    

红色故事小课堂

红色故事小课堂

“只要我在,羊群就在。公社的羊是集体的财产,是牧民的命根子!”龙梅和玉荣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无情的风雪,用顽强的生命守护了集体的财产,用坚定的信念诠释了草原儿女的情怀。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