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嘉善文化

01

2022年5月
总第1期

群文聚焦       理论研究       善城文苑        精神家园

非遗记忆

主  管:嘉善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  办:嘉     善     县     文     化     馆

导读:

守护“嘉”园文化馆人在行动
探索公共服务机构文旅功能深度融合
天空诗人的遗产
嘉兴市民摄影展嘉善篇

卷首语 JUANSHOUYU

 卷首语

摄影:江辰嘉

时光流转,文脉不绝;深耕细作,春华秋实。
《嘉善文化》纸质期刊已走过41年的风雨。创刊以来,集新闻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精神文化大餐累计推出439期,点滴积累汇集的成果令人欣慰。它的诞生和成长见证了嘉善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见证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当前,数字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已列入了推动我县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日程。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群众文化服务,助力数字公共文化的有效传播,扩大基层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嘉善县文化馆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将《嘉善文化》以数字期刊形式向社会公众推广。从线下走到线上,从文字单一性的传达到数字、图像、音频、视频多元展示,线上《嘉善文化》期刊致力于高起点、专业化地建设成为“文化交流研究”阵地,成为彰显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与文化辐射力、推动县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
文以载道,化成天下;风云际会,未来已来。新方法直面新问题,新思维突破旧框架,希望《嘉善文化》数字期刊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把握住变革的脉搏,发挥“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的作用,让嘉善文化图景全景呈现,数字文化成果全民共享,在迈向精神共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

目录 contents

守护“嘉”园 文化馆人在行动
致敬每一位逆风而行的文化馆人!
嘉善县文化馆举办剪纸培训班
乡镇动态

群文聚焦

P06/18

探索公共服务机构文旅功能深度融合
“+文化空间“打开文旅消费新可能

理论研究

P19/26

老家的雨
特殊时期 常思一二
虎年的礼物
行走在空无一人的街上
叶心诗两首

善城文苑

P27/39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

校园文化

P40/45

本刊编委会
Editorial board

主       管:嘉善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       办:嘉善县文化馆
地       址:嘉善县谈公北路57号 
电       话:0573-89109259
邮       编:314100
投稿信箱:3412949692@qq.com

主       任:戴旭锋
副  主 任:陈     丽   王    丽   王宇曦
编       委:徐    静    梅春燕   陈树林   顾   欢
责       编:唐    昀
编       辑:梅春燕    俞    冰
美术编辑:江辰嘉    张冰晶

声明

本刊物内容来自嘉善县文化馆,素材、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图片资料、文字内容来自于网络,资源仅供参考、欣赏和分享,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撤除或删除相关内容。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请联系本刊编辑(3412949692@qq.com),我们将为您的作品注名,感谢您的分享。

欢迎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脱胎大漆技艺
嘉善踏白船
西塘粉蒸肉

非遗记忆

P46/48

红旗塘渡口
外婆留下的宝贝

文化印迹

P49/55

和合村文化礼堂简介
下甸庙文化礼堂简介

共富家园

P56/59

2021嘉善县文化馆总分馆网络春节联欢会
美丽嘉善我的家  2020嘉善春节文艺晚会!

云上舞台

P60/61

梁铮:我耳朵里似有南山的钟声传来

群文人物

P70/71

嘉兴市民摄影作品展嘉善篇

云上展厅

P62/68

欢迎关注抖音号了解更多内容

守护“嘉”园 文化馆人在行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文化馆人第一时间响应号召。
        2022年3月6日,文化馆青年志愿者夏伟平接到电话通知那刻起,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以最快速度到岗,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是一名新晋爸爸,3月6日是他孩子出生的23天,他接到电话后关照好还在月子中的妻子,立即前往惠民街道,他所在的支援小组负责棚户区老人安置点的核酸工作。他们每天挨家挨户上门,摸清当地居民人数,积极引导大家完成核酸检测,同时劝导大家居家不外出,另外,他们要统计好居民家中所缺的急需物质,如大米、蔬菜、药品等,并且做好生活物资发放工作。夏伟平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年轻文化馆人的精神风貌。
     

  3月15日-17日,文化馆副馆长戴旭锋、业务干部罗玮坤、唐睿前往姚庄镇丁枫公路卡点参加志愿检查工作,他们要查验来善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还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一旦发现行程码带星号的或是健康码黄码人员,又无核酸报告的,就立即劝说其掉头,而居住在嘉善的通勤人员,还要拍摄健康码和检测报告给社区,通知该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回家。嘉善姚庄和上海枫泾之间,每天通勤的人员较多,志愿服务卡点的检查工作强度大,任务重,还得冒着风雨,但他们都认真履行职责,顺利完成任务,筑牢浙沪交界处。
    

    3月12日,嘉善县文化馆接到上级通知,要求组织在职党员、干部职工到居住社区、居住村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接到通知后,文化馆所有工作人员立刻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到各自居住社区(村)报到,听从安排,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的协助守好社区(村),有的在小区里宣防疫知识并劝导有关人员及时开展核酸检测,有的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文化馆人细致完成每一项志愿任务,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接下来,文化馆还有更多的干部将加入到抗疫的志愿服务中去,发挥群文的力量,展现群文人的担当!

群文聚焦

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文化馆人主动参与风险排查、疫情流调等工作。从晨光熹微到夜深人静,他们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还通过深入大街小巷进行流动宣传等方式,为市民讲解防疫政策和科学防疫知识,做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为进一步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文化馆人用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传递温暖,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展现文艺在抗击疫情的积极作用。
 在疫情面前,他们同心守护脚下这方热土,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为民的铮铮誓言,书写文化馆人的责任与担当。

群文聚焦

致敬每一位逆风而行的文化馆人!

 在疫情防控点,在人员密集的小区,在核酸采样点……总有身穿“战甲”勇士们冲锋在前,在这当中就有来自嘉善县文化馆的志愿者们。在疫情面前,他们挺身而出用坚强温暖的臂膀扛起防疫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力量。
面对已经变异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为守好居民的“第一道防线”,按照“应检尽检”的要求,文化馆人配合医务工作者积极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组织居民有序排队,间隔安全距离,查看并扫描居民“健康码”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检测与录入等工作。
      

嘉善县文化馆举办剪纸培训班

嘉善县文化馆举办剪纸培训班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嘉善民间也有很多的爱好者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剪纸技艺。为了培养更多嘉善的剪纸爱好者,传承好剪纸这项民间非遗项目,5月22日下午,嘉善县文化馆特邀请了剪纸非遗传承人钱锦铭给大家做了一场精彩的剪纸培训。
“剪纸创作需要有主题立意,然后考虑内容和表现形式,剪刻时需要做到线线相连……”,钱老师根据学员们拿过来的剪纸作品一边点评一边示范,针对学员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耐心地一一解答,学员们认真聆听互相交流,积极与老师互动,学习氛围轻松。

“我平时就喜欢剪纸,喜欢用剪刀剪出幸福生活的味道。文化馆举办这样的剪纸培训非常好,能够让我们学习到更多更完整的剪纸技术培训,希望文化馆能经常性地开展这样的培训活动。”学员俞爱芳说。

从今年5月开始,嘉善县文化馆将陆续开展盘扣、泥塑、刺绣多项非遗公益培训。培训对象将覆盖包括文化下派员、宣传文化员、在校师生在内的所有传统文化爱好者员,希望通过非遗培训,普及非遗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储备更多手工艺技能人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群文聚焦

乡镇动态

姚庄镇丁栅社区:520有你,与爱同行

遇见爱,告白爱,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丁栅社区文化志愿者组织居民开展520特别活动 “520有你,与爱同行”——我和母亲的合照。借此活动表达子女的爱意,珍藏这份珍贵的时光印记。
文化志愿者提前征集参加活动的居民,和居民预约好时间,上门给居民摄影,留下母子的美好瞬间。拍摄完成之后制作成相框上门送给居民。社区居民肖阿姨说:“我的子女常年在外,只有在节假日子女才回家,感谢你们给我们拍照并制作相框,以后我在家可以看看照片。”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让居民关注亲情,关注爱。

大云镇开展“时至小满 幸福满满”活动

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体验小满节气习俗,近日大云镇缪家村开展了“时至小满,收获满满”的主题活动。
文化员志愿者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导同学们了解“小满”节气,知道小满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夏季中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活动中,同学们动手制作蚕宝宝画、小麦画,诵读小满诗歌,通过观看、聆听、表达、体验等多种方式,一起迎接小满节气的到来。

陶庄镇:迎端午 民俗节目排练忙

为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嘉善县宣传部、文体旅局、陶庄镇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开展了2022年端午民俗文化节暨民间文化艺术节展演活动。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陶庄镇围绕“奋进 幸福”主题,精心部署,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民俗节目排练。
排练中,来自陶庄村、翔胜村、汾玉村等地表演者们,在嘉善县文化馆老师的现场指导下,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他们踏着欢快的鼓点,变换者不同的姿势。现场舞龙、腰鼓舞、村鱼灯舞……轮番登场,彰显了传统文化和传统民俗的魅力。
通过开展排练活动,抢先拉开了“2022年端午民俗文化节暨民间文化艺术节展演活动”群众参演排练的序幕。同时,活动也奏响了时代主旋律,让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更好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面貌。

群文聚焦

天凝镇以画传情助抗疫

疫情发生以来,一线的抗疫工作者坚守在岗位上,为控制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谢,5月17日,天凝镇杨庙社区组织辖区内的学生开展了“同心童画送真情”活动,以画传情感谢抗疫英雄们的无私守护。
“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这是送给你们的礼物,请收下......”在杨庙社区核酸采样点,学生们为抗疫工作者送上了手绘的战疫画作,并深深鞠了个躬,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加油。
其中有一位苗族小朋友的画特别的生动,画上有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有穿着制服的警察还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齐心协力打败“病毒”。可爱的绘图,一笔一画都体现出他的感激之情和敬仰之心。
现场核酸采样的徐医生说到“收到孩子们的画,我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开心,连带着数天的疲惫也被冲淡了。”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群最美的“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大家的健康和平安,让我们为他们加油,为他们点赞!

魏塘文化名人周照顺作品展开展

嘉善县魏塘文化名人周照顺作品展于近日在本馆开展,该展展出周照顺先生《阿育王双塔》《北山草堂》《宾旸们》等作品,这些作品用灵动的线条,客观地描述了画家笔下的世界,让大家更能体会到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本次展出时间: 即日起至6月中旬

西塘镇开展“香”约端午 
巧制香囊活动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西塘镇荻沼村开展“‘香’约端午 巧制香囊活动”。
制作艾草香囊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民俗之一,活动现场,特别邀请颐康人生居家养老中心的社工蒋梦伊老师为大家讲解端午节的由来、手工香囊的意义以及香囊中艾草的效用。小小的端午香囊,不仅有避邪驱瘟之意,还承载了人们更深更美的祈望。
大家各自选样后,制作驱蚊香囊的材料依次摆放在了桌子上:小珠子、彩绳、针线、艾草、挂饰配件等,一应俱全。随后,大家在蒋老师的指导下,开始香囊的制作:缝补、填艾草、封口、吊坠,一个个香气扑鼻的香囊在一双双巧手下制作完成。
简单又充满乐趣的香囊制作,不仅让端午节传统文化习俗得到了传承,也让广大老年人收获了不一样的快乐。

罗星街道开展春泥计划
“非遗小课堂”活动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富有意义的暑假,近日,罗星街道各村(社区)文化礼堂(家园)开展春泥计划系列活动之“非遗小课堂”活动。
为让广大少年儿童了解传统非遗文化,7月15日上午,鑫锋村在文化礼堂开展体验县级非遗项目木雕拓画活动。现场,结合护苗·绿书签课堂“非遗体验、“亲子阅读”、“实践活动”、“文化小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小小的书屋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大千世界之门,在这里,孩子们编制了一个个飞翔的梦。让青少年通过动手实践,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手工技艺,一块布、一扎皮筋、一盆染料,蓝白相间的图案之中晕染出的是一份韵味,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7月15日上午,和合社区文化礼堂开展“扎出民间技艺 染出非遗魅力”扎染活动。
剪纸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辖区青少年文化生活,7月13日上午,星河社区开展“童心向党 善育未来”主题春泥计划活动——非遗剪纸,以中华民族传统剪纸为媒,结合浙风十礼知识,大力营造礼节礼行的浓厚氛围。
7月15日上午,晋阳社区在文化家园通过春泥计划开展竹编非遗手工制作活动,同学们跟着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从编扇面开始,一步一步感受非遗的魅力,并贴上“浙风十礼”的小贴纸,争做传播文明的实践者。
为了丰富青少年儿童暑假文化生活,弘扬和传承戏曲艺术,7月15日,南门社区邀请格林艺术团负责人在文化家园,为辖区内青少年开设一堂以“经典越剧,艺术传承”为主题的越剧公益课堂,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越剧艺术的魅力。
7月15日上午,江南社区在文化家园开展学唱嘉善田歌活动。社区邀请泗州小学孟雅琴老师,为小朋友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声乐课。孟老师从嘉善话到嘉善本土风情,全面介绍了嘉善田歌的魅力。此次活动,丰富了孩子们暑期生活,也为孩子们普及了嘉善本土文化,更好地传承了嘉善本地非遗文化。

群文聚焦

干窑镇开展“诵经典诗词,做中华好少年”线上诗词会活动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社区内广大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大家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近期,干窑镇干窑社区开展了我们的家之“诵经典诗词,做中华好少年”线上诗词会活动。
活动中,青少年们挑选自己喜爱的诗词,有的还穿上漂亮的汉服,用稚嫩悦耳的童声诵读了一篇篇优美的经典诗文。美妙的诵读声时而如洪钟铿锵有力,时而如和风细雨轻柔绵长,时而如小桥流水拨动心弦,奏响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乐章,让大家从心底感悟到了中华千古美文的神韵。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诗词在融入生活的过程中,传统经典也在不断润养着一颗颗稚嫩的童心。接下来,干窑镇将继续加强诗歌教育,在各村社区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为文化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助力美丽城镇“人文美”熠熠生辉。

国开学堂|开发区(惠民街道)宣传文化员队伍素质提升研学班

为进一步提升宣传文化员的信息写作能力,提升宣传文化员的通用技能和业务能力,6月15日上午,开发区(惠民街道)开展2022年宣传文化员队伍素质提升研学班第二期课程。
此次课程邀请了嘉兴日报郑小梅老师就“如何写宣传报道”做现场授课。培训过程中,郑老师从来源、维度、角度以及亲身体验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内容作出了详细讲解,并突出强调信息的结构、写作的细节、信息的公开和发送要及时。并建议大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把所学运用到平时工作中,结合现在时代背景,立足于各村(社区)实际工作,挖掘各村(社区)独特之处,做好信息的策划和打磨,使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稳步开展。
通过培训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课程受益匪浅,不仅学习到宣传报道的理念和方法,还学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实用技巧。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希望宣传文化员们通过学习开阔视野、打开思路、领会精髓,提高理论水平,着力提升写作技巧和应对技巧,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群文聚焦

理论      研究

li lun yan jiu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着眼构建适应市民需求和游客需要的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山东省青州市创新融合理念,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 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工 作。党的十九大以来,青州市探索公共文化 机构与旅游服务中心深度合作方法路径, 初步形成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青州样板”。
机构整合袁完善城乡一体服务体系
走进青州市王坟镇综合文化站,一股 淳朴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王坟记忆”展馆中,老花布、竹席、元宝篓等各种老物件 讲述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图书室里,上万本 图书分门别类,排列整齐。多功能活动室、 书法手工室、电子阅览室、少儿活动室等众 多功能室一应俱全。抓住王坟山楂远近闻 名的品牌优势,该市还把山楂文化融入文 化站墙体建筑中,有“山楂味儿”的文化站 备受当地群众认同,也成了游客了解王坟 镇的打卡地。
过去几年,青州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市、镇(街道)、村(社 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覆盖,基本 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公共文化服 务网络体系。同时,当地建立健全旅游公 共服务体系,整合基层文化服务站点,建 立旅游服务载体。遴选有丰富旅游资源的 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服 务中心进行差异化改造,充分考虑服务区 域、服务人口、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等因 素,并与所在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 调,灵活设置服务信息公示、游客服务、特 色文化展示、文创产品及地方特产展示等 功能区域。
在有旅游资源的基层文化服务站点, 青州市建立起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点,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在保证基本公共 文化服务效能发挥的基础上,按照“设施通 用、功能拓展、 动静分开、主客 共享”原则,合理划分服务区 域、调配服务设施和完善服务功能,突出宣 传本土文化和特色旅游资源,为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提供服务。
资源聚合袁打造宜居宜旅窗口驿站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 的融合力。5000 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 的建城史、1600 多年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是青州这座山 水古城发展旅游的最大底气。
青州市游客服务中心,这个占地 7200 平方米的公共设施如今已成为文化旅游综 合场所,为广大游客提供集读书、阅报、娱 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文旅服务。“我们从 2019 年就着手全面升级公共设施,重点放 在提高

摄影:江辰嘉

探索公共服务机构文旅功能深度融合

作者:苏 锐

中国情 / 11

中国情 / 12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利用率上,为的就是满足游客多样 化需求。”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局长唐健介绍,青州市游客服务中心在巩 固现有功能基础上,投资 100 多万元,增设 图书阅读、非遗展示、文创产品销售、党建 展馆等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旅游数字服务 系统发布青州市文化馆、图书馆、非遗传习 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提供便捷 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精准对接游客群 体需求。
这几年,青州市坚持用文化引领和发展 旅游业,用旅游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历 史说话,让文物发声。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 务机构功能融合方面,该市也做好资源聚合 文章,通过资源、项目、平台、活动的有机融 合,将旅游公共服务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聚合,形 成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服务体系。 比如,当地积极开展公共图书服务进 景区、进民宿、进酒店等方面的实践,将优 质公共图书服务延伸至基层,打造了云门 引民宿书舍、杏花村景区书舍、拾晴艺术酒 店书舍等 10 余处旅游书吧,投放图书超 2 万册,免费向大众开放。 
青州市博物馆则对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旅游潜力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发挥文化传承阵地、旅游发展载体的重要作用,以多样化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和推介青州优质 的文化旅游资源。馆内使用“科技 + 文物”“文创 + 体验”等手段,增加参观的趣味性 和参与性;推出以馆藏珍品为基本内容的 系列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在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博物馆现场技艺展演的同时,邀请游客互动 体验,共享文化创新成果。
功能融合袁丰富主客共享产品供给
今年春节期间“,峱”文创产品的推出为游客们打开了了解青州文化的又一扇窗。 “峱”是古青州地区特有的瑞兽,为宣传推介 “峱”文化,该市根据瑞兽形象新开发了铝 艺、摆件等 7 种文创产品,在部分星级酒店、 星级民宿、重点景区等展示和销售,这些产 品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广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让“峱”文化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青州市将历史文物、民间故 事、地方风俗等文化资源,以公共文化服务 机构为载体,通过演艺活动、展览展示、互 动体验等方式,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优 秀文化产品。
依托青州古城 5A 级旅游景区,青州市 引进入驻 800 多家业态多样的店铺,40 多 项非遗项目进景区常态化展演,年均表演 700 余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青州特色文 化。同时,当地实施“溯源文旅融合、寻梦文 化青州”“1+N”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引进天 津“名流茶馆”团队、安徽滁州演艺集团等 20 余家演艺团体常驻演出。青州市还深挖 历史资源,精心打造室内村史馆、户外墙体 画,涌现王家辇村、井塘古村、赤涧村等一 批特色文化旅游名村,乡村文化建设成为 一道亮丽风景,给全域旅游注入了生机活 力。
文化创意产品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 和现代工艺制作完美融合的产品,具有较 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是游客可以带 走的文化。近年来,为满足游客需求,青州 市鼓励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加大文 创产品开发力度,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 相继推出赵秉忠状元卷、汉代宜子孙玉璧、 龙兴寺佛像等文创产品,取得良好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系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

刻满沧桑的厂房与现代建筑交融碰 撞,美轮美奂的酒店打造出“可以住的艺术 馆”,将历史玩出花的“记忆景区”进入人们 视野……近年来,工业、农业等领域纷纷将 目光投向文化空间建设,加速与文化旅游 业融合创新,引领了一波新风潮。
在各个领域的产业竞技场和各项服务 的事业发展地,或是建立跨界思维,或是进 行跨界运营,或是推出跨界产品,鲜活实例 不断涌现,力图以“+ 文化空间”后的反差 感触发更多文旅消费可能性。
“合柴 1972”:唤醒历史文化资源
近年来,将工业旧址与现代艺术设计 相结合,改造成文化创意街区或文化场馆, 已成热门“打法”。手握“融合牌”,让大批工 业遗产通过保护和再利用“活”起来,具备 了观光旅游乃至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大 受市民和游客青睐。“工厂存而不废,还有了这么多新标 签,我感到特别自豪。”在安徽合肥“合柴 1972”工业记忆小镇,原合肥柴油机厂的退
休职工马屿经常以“导游”的身份,向人们 介绍着小镇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每天约有 3000 人到小镇参观游览,寻找和感悟城市 记忆。
2019 年 10 月,原合肥柴油机厂经过一 番改造,成为“合柴 1972”艺术文创园区(即 “合柴 1972”工业记忆小镇,简称“合柴 1972”),开启了它属于新时代的生命周期。
“‘合柴 1972’是按照工业遗产沉淀保 护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思路打造的,在保 留原有建筑肌理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融 入现代元素,让工业遗产与城市人文记忆 从沉寂中跃动鲜活起来。”据该园区相关负 责人介绍,项目建设中保留了岗楼、穹顶、 车间、烟囱等工业遗址,并进行二次设计和 改造,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往昔的工厂中,又 能从咖啡厅、文创店中品味潮流气息和时 空交叠的特殊美感。
据了解,“合柴 1972”正升级打造一个 集博览展示、科创办公、都市休闲、时尚生 活、配套商业等于一体的科技文化创意区, 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上海万和昊美艺术酒店院 融合空间成 文化地标
不同事物碰撞交互总能带来新奇感 受。近年来,文化和旅游的开放程度越来越 高,不仅频频与“科技”“社交”联动,也主动 参与跨界融合,多行业共同完善文化产品 及服务,开辟出一条条新赛道。“步入酒店大堂,我被眼前的艺术景象
惊艳到了。”专注于艺术酒店体验的自媒体 人“达子”这样描述自己与上海万和昊美艺 术酒店的初次相遇。该酒店历时 5 年、斥资 10 亿元精心打造,融合了 120 位艺术家和 顶级设计师的 500 多件艺术品。占地 6 万平 方米的“昊·艺术社区”融入艺术展览、艺术 家驻留项目、艺术酒店、艺术公寓、艺术商店 和艺术餐厅等 15 个核心项目。

其中,昊美术馆(上海)早在 2017 年就 瞄准夜间文旅生活,突破住宿单一功能,将 综合服务能力迁移至文化供给,通过举办国 际性当代艺术展和艺术活动,突破休闲娱乐 为主的酒店模式,拓展为艺术交流展示平 台。这种形式也让酒店与美术馆形成双向导 流。
无独有偶。被誉为“国内首家艺术收藏 酒店”“家居艺术品收藏博物馆”的物与岚· 设计收藏酒店,集合欧洲各设计大师的经典 单品,有超过 60 件堪称孤品的艺术佳作。据 酒店负责人介绍,多数住客是为欣赏这些中 古好物而来。值得一提的是,该酒店与其他 艺术酒店展示作品的思路不同,绝大多数中 古家具是可售的,因而形成了四时不同的流 动风景,持续吸引文化爱好者前来住宿观 赏。
业界专家认为,景区或旅游企业打造 文化空间的做法由来已久,未来发展重在 运营,要通过文化创意植入、高新技术专业 应用、节事活动策划等方式,让文化空间真 正释放叠加效应,持续带来别具特色的文化体验。
螺蛳粉文创作品大赛院 打造文旅消费 新增长点
对于文旅融合创新,如果仅做氛围营 造,都只算“浅尝”。要想“长红”,还需跨界。 而迈出这一步之前,更重要的是做强主业, 锻造核心竞争力。
从去年开始,广西柳州面向全国举办 螺蛳粉文创作品大赛。据主办方统计,开赛 3 个月,来自外地的参赛作品占比 55%,涵 盖生活用品、装饰、动漫、游戏等类别,足见 “网红”美食螺蛳粉的影响力。
该大赛以“艺术生活场景类”“卡通动 漫 IP 形象类”“内外包装设计实物类”三大 类主题作为评选标准,一方面给予参赛者 充足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也便于吸纳优 秀作品助力产业。如,获得“内外包装设计 实物类”优秀奖的作品“小螺蛳的冒险系列 包装盒”,根据螺蛳粉的主食和配料螺蛳、 酸豆角、酸笋等的外形特点,用拟人化的手 法创作出“小螺蛳的大冒险”IP 形象,已被 主办方列入动漫开发计划,通过剧本和主 题音乐进一步讲好柳州螺蛳粉故事。
再如,获得“艺术生活场景类”银奖的 “柳小州爱嗍粉”卡通摇头摆件,以柳州“老 市长”柳宗元为原型,历经近一个月的建 模、3D 打印、精磨、上色、安装摇头弹簧等 流程,成品获得一致好评。其作者是 52 岁 的铁路职工潘浩洁。“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绘 画和设计,这次有幸获奖后,希望自己的这 套作品能够投入批量生产,成为柳州螺蛳 粉的一款代言产品。”潘浩洁说。
由此可见,融合创新不一定是实体文 化空间的再造,也可体现为数字文化产品 的衍生。无论哪种形式,均以服务用户为目 标,将精神价值作为品质提升的一把标尺, 将文化输出作为拓展市场、增加曝光、稳固 粘性的法宝。
值得深思的是,无论是文旅行业的成 熟经验转化,还是文旅业与其他行业的通 用能力转化,以“跨界”为标配的融合创新 都是建立在主业过硬基础上的。可谓先做 积淀才有输出,先有文化格调才有文化价 值,先重质量才能引来持久流量,先顾大局 才能真正入局。摆明文化账的同时做赢经 济账,才能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文化空间“打开文旅消费新可能

王 彬

中国情 / 11

中国情 / 12

善城文苑

我们村在群山的怀抱中,一年四季,季 季有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时, 往往刚刚还春光明媚呢,不一会儿就下起 雨来。不过,春雨通常下得不大,有时甚至 细如牛毛。在菜花黄并转而结籽的时候,雨 似乎更频繁了。一场春雨过后,老屋门前的 石街就像抹了油一样,油亮油亮的。小孩子 们光着脚丫在石街上走着,小心翼翼的,生 怕一不小心滑倒了。老屋背后的梯田里,大 人们正在忙碌着。男人们在耕田、耙田;女 人们在拔秧、插秧。哪怕下着雨,他们也不 停歇,披着水纸,戴着斗笠,继续干活。土灰 色的田埂,浑浊的田水,绿油油的秧苗,忙 碌的人们,再笼上蒙蒙的细雨,好一幅美丽 的农忙画卷!
夏天时,雨也是常见的,尤其是盛夏时 节的午后,突然天昏地暗的,狂风大作,不 一会儿就下起倾盆大雨。大雨如注,给烈日 炙烤过的大地带来滋润甚至浇灌。但有时候,大雨连下好几天,这就不好了!看!清澈 的小溪变浑浊了,水涨了起来,我们家用的 水都没处挑了。再看,马路下边的小河,水 黄橙橙的,水势格外凶猛。有时还漫过路 面,让人出行困难。再看看对岸,大片的菜 畦、瓜地、稻田都被大水淹没了,好多庄稼 被连根拔起,被大水冲走了!真气人!所以, 我特别讨厌持续好几天的大雨!
户从地里收割回来一担担、一包包的 稻谷,屋里屋外都充盈着稻香。我们把稻谷 晾晒在自家的地撘或者门前的水泥地板 上。但是,有时候,这边的天还晴空万里呢, 那边已开始天昏地暗了。于是,我们赶紧收 稻谷。有时实在赶不及,就把地撘对折一 下,用一边盖住另一边;而对于水泥地板上 晾晒的稻谷呢,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扫成一 堆一堆的,然后赶紧从屋里拿来水纸,把稻 谷遮盖好,在水纸的四角放上砖块或石块, 谨防大风把水纸吹开,淋湿稻谷。好在秋雨 一般持续时间不长,雨一停,又艳阳高照 了,我们又打开地撘,摊开稻谷;也把水泥 地上那一堆一堆的稻谷重新摊开来接着晾 晒。所以,我们经常把秋雨当作是秋天炎热 天气里的暂时降温———虽然让我们够手忙 脚乱的。

老家的雨
黄祥清

冬天呢,雨水比较少,经常是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天天风和日丽。但是,偶尔寒风 刮来,天气骤变,寒雨即至。有时,一下就是 好几天。虽然不是很大,却特别冷。这也为 我们农家创造了难得的清闲时刻。一家人 围着一个火盆烤着火,聊聊天。小孩子们还 喜欢在火盆里烤几个小一点的红薯或者芋 头,不一会儿,整个屋子都飘着红薯或者芋 头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有时左邻右舍还 聚在一起烤火,谈天说地,可热闹了!屋外, 寒风瑟瑟,冷雨绵绵;屋内,暖意浓浓,其乐 融融。
这就是我们老家的雨。一年四季,季季 有雨,但雨雨不同。惟愿人与自然能和谐相 处,年年岁岁,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善城文苑

特殊时期 常思一二

这个春天有点特殊,上海、深圳、香港 等许多地方,由于史无前例的疫情,人们内 心的焦虑、期盼、怨声,似乎每天都能听到。 
然而,无论你是正常上班,还是管封在 家,日子总该一天天过,此时人的心态很重 要。黄昏时辰出去散步,喧嚣声好像比平时 少了些,静心听听,远处还有音乐,旋律纷 纷、盈盈而来。沐浴在幽雅的音符里,心中 漾起轻松的感觉。看到路人也因这音乐之 缘,步履轻快,悠闲自在。轻轻碎语,迎风而 来又迎风而去。竖起耳朵仔细听,为这贴近 世俗的话语而动容,更为尘世里热爱生活 的每一个人而微笑。 
我忽然想起台湾散文家林清玄说过 的:“常思一二,不念八九”这句话。是的,我 们要记住该记的,忘掉该忘的。就像眼前的 流水和音乐,也都值得流连愉悦。靠近美 好,沉静享受,哪怕只是一朵花卉、一声鸟 鸣,也能带来细微的清响,投入其中,身心 轻盈,耳清目明,忘记疫情带来的烦恼。         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鱼的记忆只有 七秒。真的这样,人们不要说它健忘,从另 一角度讲,还有点羡慕它,因为它没有烦 恼,再大的事,到了它那儿,也就七秒会消 失无痕;当然也有遗憾,那些美好的、快乐 的幸福,随着七秒也一起消逝,它并无选 择。而人,可以选择,这就是记住该记住的, 忘掉该忘掉的,应常思生活的甜美,忘却烦 恼与苦涩。学会用欢笑快乐,迎接过往的清 风和明月,心的纹路自会明朗而清晰。 

远处传来了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的主 旋律,许多人和我一样,不仅喜欢这音乐, 而且喜欢剧情,该剧本描绘了十几位平民 子弟,在近 50 年的时间内,跌宕起伏的人 生和经历了那些愁苦与烦闷。但,人再不如 意,尚且还有一二分的希望。且将这细微的 苞芽捂住,用一二分的暖意浇灌,总有一 天,它会爆发出花和果实。剧中的主人翁就 是以勤劳正直、自尊自强的美好内心,书写 出拼搏向上、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 
疫情总会过去的,当春光如同希望伴 陪你的时候,相信一切都会好的,那特殊 的非常时期,那些曾在心里留下的一些烦 恼伤心事,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印迹 模糊,不可追寻。相信中国的抗疫战役, 一定会取得胜利!岁月静好,神州无处不 春风。

善城文苑

善城文苑

钟迪良

虎年的礼物

行走在空无一人的街上

陆勤方

习惯了喧嚣热闹
习惯了车水马龙
习惯了灯火阑珊
一下子都消逝了
是行走在街上啊
只有独自一人的感觉
把街景发到朋友圈
呵呵,那竟然会是一个话题的引子
有问怎么还能在街上行走
有说今天还真敢去街上啊
最让人惊悚的是
就不怕被隔离起来吗
啊呀呀,吓煞人了
赶紧删除回家
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小黑狗子悄无声息地趴着
空无一人的街景
那种感觉,瞬间变成
无尽的静默

梁 铮

春水汹涌遥 口罩远未摘下
我看看镜中的自己
手臂上的针眼还依稀有些泛疼
核酸尧疫苗尧测温尧亮码
卡点上的志愿者遥 春天依旧积满雪痕 这里不是敖德萨袁至少炮火尚远 今天的大街上袁没有看到一辆洒水车 雨水沿着春分的枝桠祭奠自己
连同那架载着 132 人的飞机 美学缺乏虎的跳跃遥 线性的白肺驾着
腾空的乌云袁死死缠绕我们遥 今天是诗歌日
我看到卡夫卡尧策兰尧辛波斯卡 记忆仍如此温暖袁
语言的植物爬上我们的脸
细节生动遥 我的花瓶野花飞舞 这光滑的瓷器袁像体育馆屋顶上的白鸽
直立袁俯瞰万物袁蔑视顽固的病痛
将倔强的反光袁馈赠给人间

善城文苑

善城文苑

它们在水面掠过
波纹很快抚平 它们在眼底擦过 大脑很快忘却
它们像大多数人一样 在尘世里 飞不动了
就下沉到某处 被荒草淹没

叶心诗两首
叶心

白鹭飞过高速公路
她的确清楚地看到了
 白色的身影和灰色的脚 
平稳的翅膀在霞光中
展开更多的轮廓 
她想起了过去——— 
爱人的脸 
与他共度美好的旅程 
想起很多的桔子在枝头 
他们在其中穿行 
想起过去的生活 
和留在抽屉中的黄色相片 
她在高速上行驶 
她要去另外一个省
 那里的白鹭,也会 
飞过高速 
扑腾着翅膀不停留

善城文苑

善城文苑

低飞的石头

另一种生活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专版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专版

勿忘归途

701班  朱子妍

江南夏季,汗水如泉。 遥望田间,田野在夏风的吹 拂下,绿波翻滚,偶尔泛着金光。 在这绿色的波浪之中,有几个身 影忽隐忽现,其中一位花甲之年 的老妇人正在辛勤地劳作,她在 给自己的菜地翻土。只见,她动作利索,并没有因为年纪一把而变得迟缓,依然有节奏而有力地劳 作着。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面颊上 滚落下来,落在泥土里,消失了。
一番劳动后,她直了直腰,擦 了擦汗水,突然想起什么,拿起手 机。“喂,儿子,你在家吗?”老人笑嘻嘻地说着,“也没什么事,就是我种的青菜可以摘了,这几天正 好嫩,摘下来给我宝贝孙女阿梅吃。她小时候最喜欢吃我种的青菜了!你空的话,你 来拿。”说完,她皱了皱眉,是啊,阿梅小时候假期最 喜欢来乡下,春天扑蝴蝶,夏天听蝉鸣,在院子里赶 小鸡,在小河里抓小鱼……他们不来,我可以去城 里看他们呀!老人转念一想。“我知道你们忙,等会 儿我把青菜送到你们家来。不要紧,坐公交车也最 多两小时。”老人说完这话,嘴角微微上扬。“什么? 今天要下暴雨?改天来?青菜,菜场里买的不新鲜……好吧……”老人挂了电话,叹了一口气。 
天色渐晚,乌云逐渐聚拢,天空阴黑一片。“轰 隆!”一声巨响,忽然天空中闪出一道亮光,紧接着就是倾盆大雨。雨花飞溅,夹杂着轰鸣的雷声,让人 听了心颤。
 “咚咚咚。”一阵敲门响起,但很快就被雨声覆 盖。终于,屋内的儿子听到了这声音,从手机里回过 神来,去开门。“妈,你怎么来了?”儿子打开房门,看到了浑身湿透的老人,嗔怪道,“快进来!快进来!不 是叫你今天别来吗?”儿子一边搀扶着老人进了屋, 一边说着,带着一丝责备。“我想了想,还是过来了,这菜隔夜不新鲜。”老人不好意思地说着,像做错了 事。“妈,我也不是怪你,我平时挺忙的,都没有时间来看你。你也放不下你的那块地,那个老屋,不肯到 我这里来住。阿梅学习也挺辛苦的,等到放假时,我 把她带到乡下来。”儿子说着。“我知道你们平时都 忙,也没时间回乡下。

过年的时候,你们终于来了,可是阿梅就盯着手里的手机,菜都不吃一口,还问 我有没有一个网什么的,唉……我都没有和她好好说上话。”老人说到这里,有些伤感。“妈,今天您就 留下吃顿饭,和阿梅说说话吧!”儿子有些愧疚地 说。“好好好!正好我把带来的青菜煮给阿梅吃。我 还带了几个自己家鸡生的蛋呢!”老人的脸上终于 有了一丝笑容。
接着,老人便在厨房里忙活了。不久,菜端上了饭桌,都是儿子熟悉的味道。望着母亲,儿子的眼眶湿润了,是啊,他有多久没有和母亲一起吃饭了。现 在除了过年,真的很少回乡下看她。“妈,您做的菜真好吃!”老人内心无比地开心,“你怎么先吃啦?阿 梅呢?”“嗯……阿梅在自己房间里玩手机呢,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玩手机连饭都不出来吃,我去喊她!阿梅,出来吃饭啦!” 
饭菜的热气还直往家里钻,但家里的温度因为 手机而变得有些寒冷。老人不明白为何阿梅会如此 着迷那亮着的小小方块。这顿饭在寂静中吃完了。 儿子发现了手机的问题,告诉阿梅:“孩子,这个周 末爸爸带你回乡下,奶奶那里。”
老人回到乡下。她等待着周末的到来,等待着 儿子带着孙女阿梅,踏上回乡的小路,等待着阿梅放下手机,像小时候一样,在她怀里听故事,数星 星,看月亮,有着说不完的话,等待着她梦寐以求的 热闹的家。
 她心里默念着:“孩子,勿忘归途。”
(指导老师:沈秋凤)

那日,又和妈妈起了冲突。
自从初中开始,总会为了一点小事 和妈妈起不愉快。妈妈从一开始的和我 争执,到后来默不作声,其实每一次我 都知道是自己态度不好,而那些期望、 那些高要求也确实让我有点喘不过气 来。于是在这场母子的抗衡里,我最终 以嚣张跋扈占据优势。
 慢性咽炎的不舒适、还有留下的 作业、还有刚才的火药余味,这一切让 我极度烦躁。只听见“咚咚”两声,房门 被推开了。我立马望向门口,带着不耐 烦甚至是厌恶。妈妈轻轻放下了一杯 水,在我还没有来得及缓过神时,就径 直离开了。原来是她听见了我的咳嗽, 我竟…… 
我呆呆着凝望着,从茶上氤氲弥漫 的水雾从来没有渲染出过水墨淋漓的 古典意蕴,而是常常蒙住了我的眼镜, 可又仅仅是我的眼镜吗?热乎的饭菜、 整齐的厅堂,干净的衣物,我们习惯了 母亲的勤劳、慈爱与付出。母爱像茶,细腻,温润入心,可我不曾品味这隐于平 淡背后的生活真谛。
那夜我终究没有入眠,我看见在厨 房烟火缭绕的母亲;我看见为梦想而拼 搏的母亲;她总是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 样子,却用她的方式来陪伴鼓励我们成 长。大抵似茶,历经摘、熏、炒、烹之后, 在水里舒展,惊艳地开放;溢着岁月的 沉香。这杯茶倒映着母亲与自己,融汇 在这杯茶中,让人内外明彻,识自本心。 是的,是我忘记那无声的母爱,忽略了 无声的痛心,也忘记了自己。
小时候,爸爸总是出差,妈妈一个 人带着我是那样的辛苦,可是我从来不 曾见过她脸上眼中的倦意和疲惫。而我 也总是和她很亲近,我会将学校的生活 告诉她,无论快乐的还是难过的;我会 欣赏她的学习能力,和她一起谈书本谈 电影。而如今这一切我都用了冷漠与暴 躁去替代,把她对我的容忍当做了她对 我的不屑一顾。于是,我离她越来越远, 也离曾经的自己越来越远。
次日,我早早地起来。捻一撮青绿 放入杯中,我缓缓倒入开水,茶叶在水 中舒展开,滤去浮躁,成为记忆的收藏。 我仿佛看到母亲的笑容,淡淡而又弥 久;也仿佛与自己对话,慢慢融化封印, 找回自己,找回失去的或正在失去的。
生活有茶香,以茶沐心,温柔时光, 我们终会找到心灵的茶气。
 (指导老师:赵峥桢)

我没有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 金散尽还复来”的心态,但梦想让我真 实,让我坚强,让我奋斗,也让我发出一 缕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金光。我的初心不 改,让我明白:总会有“雁引愁心去,衔 山好月来”的时候。
我有一个花滑梦,它就像一颗种 子,虽不知何时种进我的心里,但它却 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为此在幼时我曾 悄悄努力了一段时间。
我觉得我是十分不幸的。因为家中 贫寒,没有钱让我进行花滑的专业学 习,再者,从小到大,我从未获过大大小 小的任何奖项。我就是大自然中的一棵 草,被踩死了也不会有人发现;我就是 大海中的一条鱼苗,下一秒就可能被其 他鱼吃掉;我就是沙漠中的一粒沙子, 再怎么样都不可能变成珍珠。我心里知 道结果,也知道自己会受伤,但还是想 要亲自尝试。
我时常看着电视中花滑运动员们 一个个身姿如燕,便会在电视机前模 仿。刚开始,我常常会因为重心不稳摔 倒,身上常常带着淤青,但我没有放弃。
终于,在我五年级的时候,父亲送 了我一双花样滑冰鞋,还带我到冰上滑 了一下,我信心满满地滑了起来,并让 父亲帮我录下了视频。
我满怀期待地将视频发给花滑比 赛主办方。从此,每天晚上,我都会打开 邮箱,查看我是否能够获奖,可每次都 是以失败告终,我的期待值一天一天地 下降。三个月过去了,我知道自己肯定 落榜了。那一刻,我明白了,我不会成 功,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一切静 止了,唯一能感受到的是我那怦怦乱跳 的心脏。
“罢了罢了,放弃吧,别癞蛤蟆吃天 鹅肉了,当个普通人吧,别自找伤痛 了。”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可每当我想放 弃的那一刻,心中就有那么一个念头: “就这样放弃了吗?你就这点本事?难道 那些努力练习流的汗、流的血都白流 了?你就这么一下就被打到了?”
所有经历仅有我自己明白,所有痛 苦只能自我承担,就算失败了,至少还 有回忆珍藏啊。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 在。希望孤独的岁月能修炼我的意志, 平凡的时光能磨砺我的本心。路漫漫其 修远兮,未来的时光我定要回归初心, 努力练习。总有一天,失败会成为我的 手下败将。
想到这儿,我擦干泪水,露出微笑, 重新振作。
(指导老师:郁雪娟)

以茶沐心
809 班 浦天

初心不改
901 班 顾欣叶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专版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专版

一碧如洗的晴空之下,明丽的阳光 如同金砂般洋洋洒洒撒落人间,铺展在 宽阔的柏油路上。下车是吹面不寒杨柳 风,视线所及皆是乱落如雨桃花红。 
扶正纯白志愿者帽,挂好志愿者的 工作牌,沿着“江南忆”的海报路牌,走 向伫立的柔立方。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 杭州亚运的宣传视频,欢快的节奏与鼓 点不绝于耳。“……终点线,期待着比赛 上演,按捺不住的心跳,梦想之旅终于 开始了……”万国山河锦绣开的琮琮坚 强刚毅,敦厚善良,那是五千年古城的 深厚底蕴;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莲莲,热 情好客,纯洁可爱,那是西湖畔十里的 诗画江南;阒然凭眺远尘嚣的宸宸,聪 慧灵动,乐观向上,那是新时代杭州的 自信源泉。第 19 届亚运,就在这里! 
无论是 2008 年震惊世界的活字印 刷、击缶而歌、灿烂文明、辉煌时代,还 是 2022 年美轮美奂的二十四节气、五 环破冰、雪花凝聚、白鸽飞舞,双奥之城 北京都投以最真挚的心意于盛会。在刚 落幕的冬奥会上,自信勇敢的谷爱凌飞 舞雪上,执着追梦的徐梦桃驰骋雪场; 团结奋进的短道速滑队斩获首金,“我 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的金博洋战胜了金博洋,默契搭档的冰舞组合演绎冰 上“只此青绿”……中国正以昂扬向上 的姿态回应时代的鸿音。正因如此,我 们更有自信,在古城杭州奉上这场亚运 盛会。
“小姚!这边这边!过来搭把手!
” “来啦!”
 柔立方中青绿同袍人来人往,正紧 锣密鼓地布置着会场。处处可见的“潮 涌”会徽,川流不息的青绿志愿服,循环 不止的宣传视频,“……坚持住,自己燃 烧……”,还有每一句“心心相融,@ 未 来”都徜徉着喜悦。
报名志愿者,出自于内心的自豪, 也出自于一份期待。备战体育中考,我 陪伴着每天清晨的日出,问候着晶莹的 早霜。日与夜的交织,晨与昏的轮转,看 着早霜渐融,初春已至,浅桃乍开,春城 何处不飞花。

江南潮涌,最美是杭州
909 姚李琦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专版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专版

曾几何时,我又何尝不曾想过,不 做那场下埋头写加油稿的书生,而做那 极力角逐、与风共舞、挥洒汗水的运动 员。冲过终点,迎接他们的是鲜花、拥抱 与掌声,要知道,奋力奔跑的人生拥有 着最耀眼的光芒。竞技体育那种原始的 不屈和生命力,足以点燃每个人内心的 那团火。在青春最美好的年纪,燃烧热 血,与困难叫板,与坎坷斗争,坚挺到底 的,哪怕遍体鳞伤,也是勋章满胸襟的 英雄。
我虽上不了赛场,但能见证运动员 的英姿勃发,还能协助布置,提供服务, 代表国家接待国际友人,尽一份微尘的 绵薄之力,为这个亚运增光添彩。
我犹记得早上晨跑时,碰见王叔在 小区公园打太极;瞧见青涩的弟弟在练 习耐力跑;公交车外景物飞掠而过,骑 着自行车的学生青春肆意,坚持晨跑的 上班族酣畅淋漓。全民运动蔚然成风, 都在为亚运蓄势待发。
“诶,昨天我去了‘莲花碗’,真的很 绝!”
“真的吗?” 
身旁同袍的对话零碎地传来,我会 心一笑。在莲花旋转着绽放的瞬间,光 线从缝隙间漏下,一点点延伸,到一片 片渲染,为整个奥体中心内部装饰上了 圣光。
跟随杭州发展的节奏,追随神舟飞 天的脚步,“不减速,向前一步,就在这 一刻!”我期待着,在九月桂香正浓时的 浙里,目睹钱塘江畔,莲花的盛放。
 (指导老师:阮英)

脱胎漆艺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在明代我县就有张 成、杨茂等髹漆大家。
漆器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 等特殊功能,一件成功的漆器,漆面 光泽明亮,内壁平滑,制作精巧,图 案新颖,与瓷器、景泰蓝并列为“中 华三宝”。

脱胎漆器以脱胎和木胎制作方 法为主。脱胎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 坯胎,用夏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 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即 成漆器雏形。再经过上灰、打磨、髹 漆、研磨,最后配以各种装饰纹样, 变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 
漆器成品。木胎是以楠木、樟木、榉 木等坚硬木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 接涂漆,其 工序与脱胎 布坯相同, 一件器物的 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 的甚至有一 百多道。因此,一件成功的脱胎漆 器,蕴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 价值。
2020 年 12 月 21 日脱胎大漆技 艺被列入第七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遗中心提供)

非遗记忆

非遗记忆

脱胎大漆技艺

tuo tai da qi ji yi

嘉善踏白船

嘉善踏白船是一项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盛行于嘉善北部地区。据《嘉善县志》记载,全县 59 只大小湖荡中,有 20 只在姚庄镇 北部的丁栅和俞汇。旧时, 出门全靠一条船、一把橹, 船是姚庄百姓重要的交通 工具,船也是姚庄农民重要的生产运 输工具。过去,成年农民几乎人人会摇 船。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慢慢地产生了摇船比赛,人们为了施展各自的摇 船本领,嘉善踏白船就是在这种情况 下产生的。 
姚庄镇踏白船比赛在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多有举办,一般在庙会上进 行,以四五条船为一组。姚庄的踏白船 与别地的踏白船有所不同。姚庄的踏 白船船身窄长,呈流线型。船身长约 8 米,宽约 2 米。船弦两侧各设长约 2 米 的三支木桨(由六人划桨),船的后艄 右侧配有长约 4 米的大橹(琵琶橹)左 侧配长约 3.5 米的挨橹 (琵琶橹)两 支,共 4 人摇橹。比赛时,船头放置一 只铜鼓,一人敲打,统一节奏。每条船 上划桨、摇橹的人,穿着相对统一的农 家服装。在铜鼓声的节奏下,摇橹、划 桨的动作一致,个个竭尽全力。当两支 橹同步向外推出时,划桨的则把几支 桨同时出水,两支橹同步向外拉进时, 几支桨同时入水扳桨。就这样,在橹、 桨同步进出和划动中,使船头一高一 低、俯仰前行,在宽阔的河面上你追我 赶。
2020 年 12 月 21 日,嘉善踏白船 被列入第七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非遗中心提供)

西塘粉蒸肉
“荷叶粉蒸肉”是江南一带享誉颇 高的一种特色名菜,始于清末。
 据《清稗类钞》记载:“荷叶粉蒸肉 者,以五花净猪肉浸于极美之酱油及 黄酒中,半日取出,拌以松仁末、炒米 粉等料,以新荷叶包之,上笼蒸熟。食 时去叶,入口则荷香沁齿,别有风味。 盖猪肉之油,各料之味,为叶所包,不 泄,而新荷叶之清香被蒸入内,以故其 味之厚,气之芳,为饕餮者流之啧啧不 置者也”。
荷叶粉蒸肉在西塘历史悠久,具 体的起始时间无法考证,一直以来就 是西塘的地道菜肴。1996 年开发西塘旅游之后,马德伟和 丁志牛拜师学艺,相继注册了“老马粉蒸肉”、“阿牛粉蒸 肉”,并根据游客品尝后提出的建议以及嘉兴餐饮业协会 的指导,对传统的“荷叶粉蒸肉”作不同口味的调整,创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2004 年被评为“浙江名菜”。
西塘粉蒸肉选用鲜荷叶夹心精肉,祖传配置秘方调 料,拌炒米粉豆腐衣包裹而成,历史悠久,正谓五味香。此 菜风味独特,具有三大特点:一香,香得纯正;二酥,酥而不 烂;三肥,肥而不腻,是夏令应时菜肴,佐酒、下饭或夹饼同 食均佳。这道菜也受到古镇游客的一致赞赏,每当春节拜 访远方亲友时,西塘人都将这特产作为礼物赠送。
 2014 年,嘉善首部非遗微电影《粉蒸肉》获得第二届 嘉善孙道临艺术节暨“善文化”微电影大赛评选一等奖。如 今,西塘每年的荷叶粉蒸肉销售趋势都很好,特别是年末, 产品往往供不应求。
 2020 年 12 月 21 日,西塘粉蒸肉被列入第七批嘉兴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名录。 
(非遗中心提供)

非遗记忆

文化      印记

wen hua yin  ji

车驶上红旗塘大桥,我让儿子停下来。站在桥中央往东望去,横港村的过江大桥 犹如巨龙卧波,气势非凡。在红旗塘上,这 样的公路桥有多座。近半个世纪以来,红旗 塘一直隔河相望,要过江就得摆渡。如今, 红旗塘渡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首往事。1958 年,我正在姚庄中心小 学读高小。秋收冬种刚结束,家里一下子住 进来好几个民工。每家都一样,人来得真不 少呀!说是来开河的。开挖的大河有个响当当的名字———红旗塘。
父母议论起来,异口同声说开河是桩 好事体。因为 1954 年家乡遭受特大洪灾, 庄稼被淹的情景就近在眼前,饿肚子的滋 味还记忆犹新。是呀!家乡地势低洼,历遭 洪水侵袭,以致民不聊生。治水之策

安邦利 民,人人拥戴。当时流行着一首嘉善田 歌———“黄浦太湖结成亲”。歌云:东风吹来 百草青,总路线引导大跃进。嘉善人民干劲 高,决心修建红旗塘。三万民工做媒人,黄 浦太湖结成亲。开河的初衷:红旗塘将成为 涝灾多发的太湖流域的主要泄洪通道。
      开始经过红旗塘开河工地时,一条宽 只数米的沟渠向两端伸展,没个尽头。过沟 渠也方便,踏上跳板,没走几步就行了。我 边走边说:横跨红旗塘太容易了。民工听了 笑道:到时叫你哭都来不及!什么呀?我正疑 惑之际,民工说:那只是中心沟而已,大河开 成了,宽 110 米,深 5 米。到时江面上波浪滔 滔,看你怎么过?哪曾想竟是一语成谶。每个星期我都会从小镇回家。每次路过红旗塘工地。工地上的

劳动大军黑压压 一片,有如蚁群在蠕动。挑土登高,谁都挥 汗如雨。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去完成规定 的土方。
      小孩子没心没肺的,看开河的土把两 岸堆积成山。机不可失,趁机过把“爬山”的瘾,在堆土上玩得忘乎所以。
      长达 26 千米的红旗塘在 3.5 万民工手 挖肩挑的艰辛劳作下,完成了 750 多万立 方米的土方工程,顺利竣工。我没看到开坝 放水的波澜壮阔,倒是见识了在江边等待 摆渡的苦恼。红旗塘江面宽阔,白浪滔滔, 像一把利剑将广袤的田野拦腰斩断,成了 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老百姓下田干活,走亲访友,上街办事,都得从江上经过。可江 上没有桥梁,渡口便成了唯一的通道。不管 寒冬酷暑,一条渡船、一位艄公总是日夜不 停地在江面上来回穿梭。过江一趟,得花上 二十来分钟,真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 慢慢来。倘若天公不作美,过江更难。艄公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驾着小船挣扎在滔滔 的江面上。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在目。逢着暴风雨,江面上风大浪高。过江得冒渡船倾覆的危险。
      两岸百姓更是怨声载道。何故?原来, 按照原先规划,红旗塘西端起始嘉兴油车 港,东至上海青浦县,凿通大蒸塘汇入黄浦 江,起到太湖流域泄洪排涝作用。可不知何 故?在我乡东端的李厍村村后,一条拦河大 坝高高筑起,红旗塘水流到此戛然而止。人们 都在议论,说要是贯通了红旗塘和黄浦江,洪 水来了会淹掉大上海。听起来覅吓煞人?

文化印迹

文化印迹

红旗塘渡口

三篰草

可惜了,开河不单耗费了大批劳力,还 损失了大量良田,真是劳民伤财,什么都白 费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民工说的话,过 江这么麻烦,让人欲哭无泪哪!
红旗塘渡口设在白毛河港口边上,开 始只是个烂泥滩。后用花岗岩条石垒成河埠,凸出河滩。于是,渡口便成了人来人往 的枢纽。
我读书、当兵,退伍回乡做农民,再去 姚庄公社卫生院工作。风风雨雨人生路,从 没离开过红旗塘渡口。
当农民时,生产队有十几亩农田在七 家浜,去那里劳作必经红旗塘渡口。我记得 过了红旗塘,途经河泥溇,才到七家浜。路 挺远,走累了,活还得接着干。
在姚庄公社卫生院工作时,红旗塘渡 口留下我与家乡不离不弃的足迹。每次过 江,我都会主动帮艄公拉绷。潮水湍急时, 渡船得逆水抢潮头、斜刺里向上游行进。否 则渡船就会被潮水冲落“三个田横”。这不 正启示我们直面困难应有的姿态吗!
“曹三老虎,摆渡哎!曹三老虎,摆渡 哎!”声声呼喊从江面上飘过来。曹三老虎 就会一手撑篙,一手摆橹,不紧不慢地摇起 船来。渡船的船身宽,船底平,行驶起来显 得四平八稳,速度也是慢条斯理。再是曹三 老虎摇起船来就像没长力气似的。一天到 晚没工夫歇一歇,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要说 艄公也不是阿猫阿狗都行,得挑勤谨肯干、 任劳任怨的人。细数艄公,前后有曹三老 虎、顺富,俞阿三等人。别以为

摆渡不就是 摇摇橹嘛。要知道,无论寒冬酷暑,无论风 雨交加,渡口的艄公从不缺席。个个不辞辛 劳,无私地为人们提供服务。有时半夜被人 叫起来摆渡,从无怨言。要我说,这就是不 朽的“艄公精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缺医少药。 经过努力,我成为“悬壶济世”一员。我深 感,治病跟渡人一样,将患者载往健康的彼 岸。无论寒冬腊月,无论深更半夜,只要有 患者前来求治,也会义无反顾地发扬“艄公精神”。
     1978 年,红旗塘渡口揭开新的一页,那 就是嘉善—姚庄—西塘的轮船通航 了。有了航班,群众上街方便多了。北鹤村 的轮船码头就设在红旗塘渡口。其实也算 不上码头,只是泊位而已。由钢筋水泥浇灌 而成的“码头”颇像一座兀立的城堡,挺气 派。渡口的河埠拾级而下,旧貌换新颜。“码 头”意气风发地迎来一拨拨客人。橹声欸乃 里,过江的匆匆忙忙;汽笛声声里,登船的从从容容。人来人往里,欢声笑语一波波, 码头渡口俱欢颜。
      1991 年 7 月 5 日上午 9 时,在隆隆的 爆破声里,李厍村后的红旗塘大坝被炸开了,滚滚洪流直泻大蒸塘。红旗塘终于扬眉 吐气了,老百姓无不击掌称快。原来,1991年6月中下旬,太湖流域遭受特大洪灾。为 了确保防洪安全,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 关怀下,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召开会议 紧急磋商。原国务院副总理、原国家防总指挥田纪云签发国家防汛总指挥部传真电 报,下令打开红旗塘上的堵坝,打通太湖至黄浦江的泄洪通道。由上海市青浦县人武 部组织官兵和民工,嘉善县政府组织力量 协同实施炸坝。封堵了 33 年的红旗塘大坝 终于被炸开了。大上海被淹的危言终究也 不堪一击。从此,红旗塘真正发挥了泄洪功 效,再加上圩区水闸的作用,1998 年长江流 域发生特大洪水,家乡没淹掉一亩田地。
      2001 年,北鹤红旗塘大桥在渡口东侧 落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站在巍峨的大桥上,我开怀笑了。

文化印迹

文化印迹

外婆留下的宝贝
徐雪娟
这个时代,我们作父母长辈的总会尽己 所能给子女后代留下一些什么,房产、金钱、 人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不惜铤而走 险,锒铛入狱。子女都因此受益了吗?因此而 珍惜感恩了吗?倒也不见得。我出生农村,长 辈父母把我们养大已属不易,哪有传下来的 值钱东西。但外婆留给我们的是我们心底里 最最珍贵的宝贝。
又近清明,算起来外婆离开我们已经二 十一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眼前。 外婆出生在隔壁的江苏,和我们村隔着一条 河。因父母双亡,就抱过来成了我们倪家的 童养媳 ,就是婆家养着,准备长大后嫁给自 家儿子的。倪婆婆给外婆起名倪留宝,希望 都在名儿里了。外婆长大,出落得特别漂亮, 因在村里人缘极好,又个子极高,竟有一米 七三,村里人都喜欢叫她“长留宝”。有一年 田里没收成,外婆就跟着村里姑娘一起去上 海做阿婆(就是保姆)。东家是户大户人家, 条件好,人也好,聪明又勤快的外婆深受全 家喜爱,力劝我外婆留下。外婆想到养育她 长大的婆婆,还是回了村里,次年就与我那 身材矮小的外公结了婚,从此过着苦日子。 以后每次说到这事,我们总是感叹外婆良心 太好了!外婆淡淡地说,做人不能光顾着自 己好,也要替别人着想。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转眼我女儿也结 婚了,并生下了可爱的宝宝,按我们家乡的 习俗,不管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统一称呼 “娘娘”,就是“奶奶”的意思。而我一直引导 宝宝叫我“外婆”,很多人不理解,因为在我 们南方这一带,很少直呼“外婆”的,总感觉 有点见外的味道。之所以坚持以“外婆”称呼 的主要原因是离开我们二十一年的外婆一 直在我心里,我想用这样的称呼形式表达对 外婆的想念、尊敬和爱。
从我懂事起,外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 走路碰到小石子、砖块之类的障碍物,一定 会弯下腰捡起来扔到一边,“别让人磕着 啦!”这样的仁爱之心一路伴随着外婆,直到 她老人家走完人生的旅程。外婆的外表刚强 利落,内心却深藏着一份细腻的情怀,最让 人难忘的是那对人至情至深的理解宽容和 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小时候,因父亲的早逝,母亲为了让我 们姐妹仨长大后争气,在为人处事方面的要 求特别严厉。当母亲生气责备时,外婆往往 是应声而来的救兵。记得有一次,省柴灶(为 了省柴禾在灶边砌了一个小灶,只能放置一 个锅)里烧了一锅菜粥,菜多米少,清汤寡 水,自然很难下咽,更为难受的是,在烧煮的 过程中,灶台上一块肥皂头不知为何掉在菜 粥里迅速融化。当时我虽然饿得前胸贴后 背,但闻到一股让人反胃的怪味,还是难以 下咽。母亲看我不吃怕我饿坏,又心疼这锅 菜粥浪费,一时火大举手打了我。其后母亲看到我不喝粥光顾着哭泣,又干脆来了个不 理不睬的冷处理。一旁的姐姐妹妹看到母亲 发火,自然也不敢吭声,乖乖地跟着母亲进 了卧室,只剩下我一个人在黑暗的厨房里哭 哭停停,在惊惧中又冷又饿。不知何时,外婆 出现在我眼前,“不要怕,到外婆家去睡。”那 亲切的声音,竟一下子让我悬在半空中的心 落回了温暖处。

第二天,外婆没有责备我,而是一早做 了青团子,牵着我的小手去见母亲“:你自己 心里不爽,不要拿小鬼出气。我看这几个小姑 娘蛮乖,将来会有出山的。”(嘉善土话有出山 就是有出息)一番话平息了母亲的“火气”,外 婆这才转身对我说“:雪囡,好好读书,读出山 了,就会有白米饭吃。”这句直白中透出大智 慧的话,一时竟如黄钟大吕,给我带来了从未 有过的震撼。当时,外婆见我若有所思,又在 我耳边轻轻地说“:你娘打你是为你好,不要 记仇,以后大了嫁出去婆婆说你几句也不要 往心里去。要记住,对人要宽容,气量大福气 也大。”哦,“宽容”,这两个字借助外婆的训 诂,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镌刻。
不久,基于对家人宽容,对他人也要宽 容的朴素理念,外婆又用行动给我们姐妹上 了人生另一课。
那年,我家养了一群鸡鸭,有时会跑到 邻家的自留田中吃稻子,拦了网也防不胜 防。有一天,邻居趁我们不在,用农药把我家 二十多只鸡鸭全部毒死,还挑衅似地把几只 肥鸡挂在树梢上。我们回家看到笼里笼外的 鸡鸭死了一地(下学期交学费的钱没了),脑 子一热想上门去骂。这时,外婆发了话:“远 亲不如近邻,死了的鸡鸭是畜生,可人不能 为这个伤和气,大家都有不对的地方,忍一 忍算了,对人要学会宽容”,就此弥平了一场 即将发生的风波。过了些天,邻居自觉做得 过分,拎了半篮子鸡蛋来道歉,两家和好如 初。如今细细回想,当年外婆是智慧的,因为 宽容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外婆又是理性的, 因为宽容像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一时扭曲 的心锁。这也许就是来自田野的“退一步,海 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的诠释吧!
外婆临走没有给我留下什么,但外婆分 明给我留下了许多。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最 让我受用不尽的是一份人生旅途上的“财 富”,那就是宽容、善良、理解和大气。它深深 地植入我的心灵,伴随着我的工作人生。同 事相处一旦有了摩擦,我会带着微笑去主动 和解,从中取得一份融洽;婆媳相处 20 多 年,我能做到没红过脸,从中赢得一份理解; 夫妻间偶尔因生活琐事出现不和谐音符,我 学会主动用宽容去破解,使生活中每天都有 阳光。我常常想,天大地大,比天地更宽广的 应该是人心。人生苦短,用一颗宽容的心看 待得失,用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拥有,这样的 人生才能始终保持一份微笑和优雅,于宁静 中致远。
我的女儿小时候经常感冒闹鼻塞,外婆 用嘴对着她鼻子把鼻涕吸出来,简称“啜鼻 涕”,这是我这个当妈妈的也很难做到,所以 女儿对在世时的太婆特别亲。我欣喜地看 到,女儿在外婆的慈爱影响下拥有了一颗宽 容和换位思考的心,当别人借了她的书籍不 小心弄丢时,她会说声没关系;当妈妈烧菜 忘了放盐时,她会说这菜烹饪创新紧跟时 尚,不会得“三高”,不会发胖;当姥姥不小心 把她装有手机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她也付之 一笑没有丁点埋怨;当同事身体有点不舒服 或家里有急事,她会主动抢着去卡点帮忙本 该轮到同事参加的疫情防控工作……“宽 容”、“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种源于外婆的 爱的基因、外婆留下的人生遗产,正在一代 接一代留存、传承和延伸。我们的人生旅 程,也因此变得 天蓝水清,云淡 风轻。

文化印迹

文化印迹

“和合村,小村庄,小村庄,名声响,中南海曾经派人来,访贫问苦话家常。看我们锅里饭,住我们旧草房,随我们田间看庄稼,盼我们日子变模样,日子变模样。”
近年来,“和为贵,合则兴”的和合文化精神已经逐步深入每一个和合居民的心里。社区用德治深入人心,以“地嘉人善、敬业争先”的善文化为核心,以弘扬和合文化精神,打造出“和为贵,合则兴”的和合文化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

【礼堂故事】
  日前,记者来到嘉善县罗星街道和合文化礼堂,“谁都想不到,曾经的嘉兴县魏塘公社和合生产队(今嘉善县罗星街道和合社区)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在和合社区生活了73年的盛伟民,谈起现在的日子一脸骄傲。曾经,和合生产队是“最坏的生产队”典型,毛泽东秘书田家英带领中央调查组来此深入调查,诞生了影响全国的“农业六十条”,和合生产队也因此一改贫穷面貌,这次调查被称为“田家英和合调查”。之后,和合生产队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土地流转两次蝶变,如今的和合社区早已是一派幸福模样。
田家英和合调查展室就坐落在和合文化礼堂二楼,这座展室记载了和合社区从“贫困村”到“幸福村”的历史转变,也守望着和合社区的今天和明天。
  “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中国农村刮起了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的‘五风’,造成农村生产力的严重破坏。”盛伟民告诉记者,“当时有些地方对稻米的亩产量过分夸大了,按照以往经验,即便在丰年,每亩产量也不超过500斤,然而上交国家的粮食是按照预计产量按比例计算的,虚报粮食产量的结果导致征购任务增加,吃不饱饭是常态。为了充饥,我还扒过树皮。”
  田家英的到来,让和合生产队走到了第一次命运的拐点。当时只有13岁的盛伟民,看着田家英住进了王老五家的草棚,他们和村民一起去食堂吃饭,和村民聊家常,还经常在屋檐下开会。盛伟民喜欢跟在他们后面,捡抽剩的烟屁股,拿回家给奶奶抽。
田家英走后,村里的大队解散了,拆分成了每队10多户的小队,干活的劲头似乎足了许多。事实上,经过田家英和中央调查组的深入调查分析,群众反映最多的是公共食堂、生产队规模太大和粮食上交任务过重等问题,其实质是平均主义大锅饭。为此,他们迅速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农业六十条”,并在和合生产队展开试点,和合生产队很快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第二次蝶变发生在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后,原来一年种三季作物,如今只需种一季,“因为土壤得以休息,一季产量比原来三季的总和还高。人也轻松得多,收来的粮‘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温饱再也不是问题,生活逐渐走向小康,曾经的鱼米之乡回来了。”盛伟民说。
 记者了解到,田家英和合调查展室于2013年开始筹建,目前收藏了100多件相关历史档案资料,全面反映了1961年田家英带领中央浙江调查组到和合生产队开展农村调查的历史。目前,该展室已成为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记者感悟】
  曾经的和合生产队受到关注,是因为“条件最艰苦”;如今和合社区所在的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5年居全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保持全省最低。在这个新时代,嘉兴正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砥砺前行,全力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的农耕文明、打造世界级的诗画江南、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

共富家园

共富家园

和合村村歌欣赏:《幸福日子万年长》

和合村文化礼堂简介

和合村村歌欣赏:《幸福日子万年长》

下甸庙文化礼堂简介

西塘镇坚持挖掘“公社文化”,拾 回小镇记忆。下甸庙(村、社区)文化礼 堂的建设以“乡情”“民生”“怀旧”为定 位,确保原有的粮仓格局和建筑风貌 延续。
下甸庙在 1968 年成立东风公社, 1984 年设立下甸庙乡。在这 16 年的 “东风公社”时期,下甸庙留下了大量 的历史建筑。此次,在本地乡贤和文化 专家的建议下,提出了“公社记忆”的 概念,西塘镇通过保留、修复、改造等 方式保存了这部分历史建筑,拾回居民 的历史记忆,将占地 3500 平方米的粮 管所内的四个粮仓和剩余房屋改建为 下甸庙社区办公、文体活动中心、家宴 中心、文化礼堂、文化记忆馆。其中,文 化记忆馆内以图文、实物形式展示下甸 庙的航运渔民、窑业文化及七、八十年 代的民俗文化;文体活动中心内设置有 图书馆、春泥计划活动室、东风学堂、乒 乓球室、桌球室等,也为文体团队提供 了室内排练厅和室外活动场。

礼堂“活”起来
为提高文体设施的利用率和影响 力,增加村民对文化活动的好感,提高 村民文化活动的频率,创建好文化礼 堂。组织开展适合不同年龄段村民的 文化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和 保持身心健康的意识。为村文艺爱好 者举办专场演出。在进行文化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村民培训有关文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推广文体活动。在本村 范围内,努力培养和挖掘文艺人才和 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礼堂争取保持每 月组织 1 次文体活动。
加强文化组织网络建设,不断完 善群众文化,服务文化,开展全民文化 活动,兴建文体设施,满足广大村民日 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强文化活动设 施建设。做到全村、社区人人都可参 与,使更多村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在全村范围内形成参与文化活动的浓 厚氛围。
下甸庙文化礼堂鼓励广大村民朋 友投身到全民文化活动之中,强健体 魄、丰富生活,把文化带入农村,让村 民享受文化。把文化礼堂建设作为一 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开展好相关文化 活动有利于搞好群众与群众之间、群 众与干部之间的关系。
1. 领导负责 责任落实到人
在文化礼堂建设之初,成立文化礼 堂活动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委 书记和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 负责人,并配备一名村宣传文化员负责 文化礼堂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
2. 制度明确 科学管理
利用礼堂和学堂场所设备,每月 至少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根据村实际, 合理制定全年计划,整合上级部门资 源,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开展形势政策 宣传、学习培训、主题实践活动。
3. 广泛宣传 资金保障
加强对文化礼堂学习活动,文化 活动的通知、宣传,通过简报、宣传栏、 农民信箱、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学习 计划、活动安排、活动内容及时告知村 民。对学习活动、文化活动以文字、图 片、摄像等方式记录并展示出来,做好 日常工作信息宣传。

共富家园

共富家园

2021嘉善县文化馆总分馆网络春节联欢会

云上舞台

云上舞台

美丽嘉善我的家 
2020嘉善春节文艺晚会!

2020年1月16日晚上,美丽嘉善· 我的家’2020“姚庄之夜”嘉善春节文艺晚会在嘉善县体育馆内隆重献演。
      ’2020“姚庄之夜”嘉善春晚在开场歌舞《欢乐嘉善年》中正式拉开帷幕,音舞诗画《筑梦长三角》、绛州鼓乐《老鼠娶亲》、小品《给你一个满分》、表演唱《嘉善嘉善》、男子群舞《武塘赋》……12个节目以歌舞、曲艺、杂技、小品等文艺形式,弘扬“善文化”,展现嘉善美。完美的表演配合服装、灯光、音效,呈现给全场观众的是一场视听盛宴。
        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当晚的精彩节目吧!

2021年,因疫情缘故,由嘉善县文化馆总馆主办,嘉善县各镇(街道)文化馆分馆承办2021嘉善县文化馆总分馆网络春节联欢会在互联网上展演。
春晚在开场鼓舞中正式拉开帷幕,整齐的鼓点、可爱的小金猪瞬间点燃全场。紧接着,舞蹈《开秧门》、小品《特殊的礼物》、少儿情景歌舞《了凡四训》、杂技《西游时空》等一个个节目让人目不暇接……完美的表演配合服装、灯光、音效,呈现给全场观众的是一场视听盛宴。整台晚会以歌曲、舞蹈、小品、杂技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将嘉善的新时代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当晚的精彩节目吧!

“艺”起来抗疫——嘉兴市民摄影作品展嘉善篇

前言

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异常复杂严峻,我市多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积极担当,奋斗在抗疫一线。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摄影的形式反映我市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奉献精神,展现抗击疫情期间身边的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暖心事迹,经研究,决定举办禾城“艺”起来抗疫——嘉兴市民摄影作品展。

云上展厅

云上展厅

云上展厅

云上展厅

云上展厅

云上展厅

云上展厅

梁铮:我耳朵里似有南山的钟声传来

群文人物介绍

作者介绍:梁铮。居江南。余皆不详。

 春虎年的礼物
春水汹涌。口罩远未摘下
我看看镜中的自己
手臂上的针眼还依稀有些泛疼
核酸、疫苗、测温、亮码
卡点上的志愿者。春天依旧积满雪痕
这里不是敖德萨,至少炮火尚远
今天的大街上,没有看到一辆洒水车
雨水沿着春分的枝桠祭奠自己
连同那架载着132人的飞机
美学缺乏虎的跳跃。线性的白肺驾着
腾空的乌云,死死缠绕我们。今天是诗歌日
我看到卡夫卡、策兰、辛波斯卡
记忆仍如此温暖,语言的植物爬上我们的脸
细节生动。我的花瓶野花飞舞
这光滑的瓷器,像体育馆屋顶上的白鸽
直立,俯瞰万物,蔑视顽固的病痛
将倔强的反光,馈赠给人间

寂寥的欢愉
一场新雨后,
无数夏虫光顾人间。
天牛、蚱蜢、知了、蜻蜓、蝴蝶……
甚至讨厌的蚊子、苍蝇、蟑螂,也在纷纷进入
自己的挂图作战室。它们急需一番推演,
在经历漫长的冬季后,需要检视自我的履带,
等待一场不言自明的嗜血复活。
我向来尊重世间万物,犹如寺院的香火,
师傅一定会轻轻掸去早间的课尘,口吐莲语
等待心中那个自渡的再出发。
我看到,昨晚的小酒馆里,无聊的烈酒
在一杯杯乱发飘舞。这发酵的虚无
注定将更加孤独。
我们自何处来?真的无须怀疑。
你去望望天牛吧,它的触须上
一定会透露有关“苍海桑田”的验证密码。
这时,风又在我身边悄悄吹拂了。
哦,这醉生的人间啊,我无论怎样看
都显得如此:寂寥,欢愉。
沿着日光,在盛大的边缘
在北纬三十度,在水汽消散的日光中
我的果盘上,缀满燕麦、酸奶、杂粮馒头
白鹭在河面徜徉。森林在水汽中走近
这盛大的边缘,神衹充满慈祥
而我的群山,在睡眠中
如此宁静。金线落在广场的一张椅子
上,灵魂和一双手交叉在一起
有人在眺望,那奥菲妮娅般的眼神
泥土是芬芳的。波姬红敞开自己的绝色
沿着日光,在盛大的边缘
我把每一条溪流都轻轻安放
淤泥与斧柄,都折射着金属之光
我的河水,有春天般的高涨
青草般的从容。天空、生命
无人可以攫夺,即便在庚子之年
它们也都一一安心回家
泊 秋
秋的胎记,落在一滴白露上。
松针掉下来,月光就抖了几下。
上午的一场雨,打乱了蚂蚁的计划。
我站在窗前,远望沉寂的地平线
人间,渐渐冷却。
在一场场疾风寒雨中,烟火还给了空白。
我忙着梳理身子,被雨打湿的窘样。
呵,这繁华后的世界,
仿佛一场秋,悲欣交集……
变白的日子
什么都看开了
仿佛回到了一帖素纸上
简朴、无尘
一杯清茶,一缕清风
日子慢下来,听得见自己
笃定的心
其实,这样蛮好
不再浮躁,不再嗔怪
与世无争
从此,你足以
从容淡定,气闲神宁
让岁月在安详中,渐渐丰盈起来
公园的地上
枯草夹着水渍
长椅停泊在岸边
昨夜的风吻过这里每张叶子
小径弯延,历史仿佛一位醉汉
吐着满口糊言,登上高台
我俯身捡拾一根松针
看到心口的月亮在针尖上
起舞,泛着银色的泪光
婆娑、聚拢
慢慢打湿一片孤山远影
八月半
借着秋暮夕风,月亮圆了又圆。
江南的女孩,习惯在这一天,
拜月起舞。我喜欢这唐宋节令,
可以追俗饱餐一顿。
尤其那个圆圆的胡饼,吃在嘴里
甜在心里。昨晚,我又梦见
满垄的桂子飘香了,亲人们都安康吉祥,
孩子们在和嫦娥娘娘絮叨、嬉戏
借我一把天梯可否?至你月宫赏玩、游春,
好好抱抱美美的玉兔,逗逗憨憨的吴刚

作词:戴旭锋             作曲:姜 枫          编曲:姚加贝    
 演唱:顾雨婷、潘梦洁 、许哲明 、邱一梅 、唐 睿 、金峥婷 
            韩子龙、姜 枫、刘谨学、 张 婧

每  期  一  歌

《平凡的定义》

《再启航 》-车国康

欢迎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欢迎关注抖音号了解更多内容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