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赞·新视界-政策专刊-36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4-12-23
48

magazine

企业月度重大事件报告—————

第06期

2021年6月

《赞·新视界——政策专刊》

讲他所想,解他所惑,助他所得

 2024|第36期
               Dec

司法案例:常女士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纠纷
热点知识:劳务派遣中,员工转换派遣单位,到新单位是否可                    以再次约定试用期?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政策法规
解读分析
司法案例
热点知识

政策法规

来源: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https://hrss.ah.gov.cn/content/article/80756910

摘要:
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安徽省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值得关注的是:
支持劳动者灵活就业。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零工市场和功能化便捷化零工驿站,就业补助资金给予奖补,鼓励各地统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规范平台就业的经营管理,加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超龄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和权益保障,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
  征求《关于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
  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通知(征求意见
  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政策法规

来源:江西省商务厅
http://swt.jiangxi.gov.cn/art/2024/11/22/art_35203_5067510.html

摘要:
一、构建招商新格局
1.完善招商工作体系。强化招商引资全省“一盘棋”理念,统筹全省招商引资力量,各部门各司其职,围绕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招商项目、重点对接目标企业、产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园区“主战场”、驻外机构“桥头堡”、行业部门“生力军”作用,形成“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各类主体联动、园区承接落地”的招商工作新格局。
2.强化开发区招商功能。鼓励开发区成立招商公司、产业投资公司,推行“政府+公司+专业机构”联动招商。引导开发区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构建主导产业明确、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链条完整的发展格局。
3.完善招商网络。强化驻外办事处(联络处)招商职能,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海西等重点区域的紧密联系,纵深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境内外商协会、专业机构、中资驻外分支机构,招

【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
  指导意见

政策法规

募“投资江西”全球合作伙伴,构建触达全球的招商网络。
4.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鼓励各地组建熟悉产业发展趋势、精通项目流程、具备谈判技巧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二、重塑招商新模式
5.深化链式招商。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围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新细化“四图”“五清单”,开展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增强“链主”项目聚合力,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压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招商责任,对产业链重大项目从洽谈、签约、建设、达产进行穿透式管理,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6.创新资本招商。推动和支持设立创投基金、赣商发展基金等市场化基金,吸引各类基金集聚,为优强项目提供基金支持。强化省市县三级产业引导基金“以投促引”“招投联动”“投孵结合”,推动产业基金投早、投小、投新,形成“资本+产业”“链主+基金”投资合力。
7.鼓励资源招商。在客观评估本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矿产、农业、旅游以及林权、碳权、光能等优势资源,通过“开采+精深加工”“开发+消费”等模式,采取引资扩股、引技转型、“腾笼换鸟”等方式,引进战略投资和合作伙伴,有效盘活资源,带动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发展。
8.提升平台招商。持续打造“投资江西”品牌,精心组织世界绿发会暨绿博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周、赣商大会、飞行大会、赣

政策法规

台会等重大经贸活动,集聚海内外各类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开展项目洽谈、对接活动,深化投资合作。
9.注重科技招商。创新“科技+产业”招商模式,发挥省科创基金作用,大力招引科技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0.推进数字招商。依托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打造“投资江西”数字化“招商大脑”,加强与“赣企通”及全省开发区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对接,整合、汇聚全省开发区地块厂房、人力资源等产业要素、配套设施等招商信息,动态更新招商数据库和招商地图,实现快速筛选目标企业、迅速获取企业信息功能,促进招商项目与地方要素资源精准匹配,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互联网+”招商模式。
11.做实“飞地”招商。推动省内开发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区结对共建,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布局共享机制,推进定期互访、项目对接、人才共享,实现“一线研发、当地生产”协同发展。加快筹建国别(地区)产业园区,深化境外招商和外资项目对接,为园区赴相应国家、地区招商办理出国出境手续开设“绿色通道”。
12.深化以商招商。鼓励落地企业、机构牵线搭桥招引关联企业,加强与异地商协会、知名高校校友会、赣籍院士专家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组织来赣考察、洽谈活动,深化交流合作。
三、完善政策新体系

政策法规

13.优化政策支持。依法依规制定实施招商引资政策,注重支持企业成长,重点研究出台科创技改、人才招引、金融服务、品牌建设等政策举措,提升政策供给的精准度,研究制定精准招商指引。
14.规范招商优惠政策。规范地方违规实施财政奖补、税费优惠、土地优惠及违规举债、过度配置资源等招商引资不当行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理存量。
15.落实外资政策。落实落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等吸引外资政策举措。抓好境外投资者境内取得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减免税、外资研发中心进口设备减免税等相关税收优惠鼓励政策的落实。
四、强化招商新支撑
16.强化省级统筹。优化首谈通报,省内首谈地区洽谈超过一年仍无实质性进展的重大项目,符合全省产业布局且具备相应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的,由省商务厅牵头会同首谈地区组织专班、统筹加快推进;其他不具备条件的,由省商务厅牵头引导项目投资主体与其他地区对接洽谈。
17.加强项目服务。建立健全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对亿元以上招商项目的签约、注册、开工、投产等情况实行台账化管理。完善事前评估机制,做好重大项目综合测算、尽职调查、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完善事中科学决策和合规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建设要

政策法规

素服务保障。
18.提升招才引智质效。用好用活人才政策,服务“1269”行动计划。鼓励开发区、链主企业打造人才集聚地和项目孵化器。紧扣产业链突破升级瓶颈和技术弱项,梳理所需人才和技术清单,谋划引进专项人才,推动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引进。全面梳理赣籍人才和在赣各类人才,建立并动态更新人才库,实现人才带动项目引进。
19.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围绕项目研发、孵化、投产、运营,重点引进创业孵化、中试熟化、创业投资等各类专业服务型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成立工业设计服务中心,大力培育引进研发服务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完善金融信贷、现代物流、法律会计、品牌推广、数据交易、信息咨询等服务,构建多元化产业业态。
20.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政策合规管理,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依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

解读分析

近几年,零工供需两端均呈现旺盛增长态势。供给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七分之一。《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求职总人数中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数量占比不断提高,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18.6%上升至2023第一季度的23.2%。
2024年2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值得关注的是:
一、规范零工市场服务布局
(一)明确工作定位
1、坚持公益性,对所有灵活就业人员免费提供规范可持续的基本就业公共服务
2、坚持普惠性,面向社会开放,扩大城乡服务覆盖范围,提高零工市场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
3、坚持灵活性,充分发挥灵活、快速服务优势,适应灵活就业人员求职需求和特点,提供多样化服务。
4、坚持兜底性,大力挖掘适合大龄和就业困难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兜底帮扶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
二、提升零工市场服务质量

政策解读——零工市场现状解读

解读分析

要健全完善以即时快招服务为核心、以技能提升和权益维护服务为支撑的零工市场基本服务,重点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撮合服务、职业指导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信息推介服务、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服务、权益维护指引服务。
(一)重点提供
1、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撮合服务;
2、职业指导服务;
3、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信息推介服务;
4、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服务;
5、权益维护指引服务
(二)有条件的地方可围绕灵活就业人员求职就业实际需求,完善便民服务设施:
1、提供车辆即停即走
2、工具借用寄存
3、候工休息
4、平价超市
5、住宿餐饮
6、车辆接送
等服务为灵活就业人员务工提供便利条件。

解读分析

三、规范零工市场建设布局
各地要结合“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数量适宜、规模适度的零工市场,构建分布合理、便利可及的灵活就业服务网络。
1、对零工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的地方,要设立辐射一定区域的综合性零工市场,集中向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2、对用工行业集中、岗位需求相似的地方,要设立行业性、专业性零工市场,重点服务行业用工需求。
3、对用工需求分散、人员规模较小的地方,要结合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就业驿站等服务网点建设,灵活设立零工服务站点,向灵活就业人员就近提供服务。
四、规范零工市场运行模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自行运作的零工市场,要明确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职责,具备专门的服务场所设施,能够容纳一定数量人员集中开展对接洽谈活动。
1、对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挂零工市场牌子的,要在综合服务场所划分灵活就业服务专区或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2、对委托社会力量运行管理的零工市场,要按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要求,规范操作程序,明确承接主体和购买内容,严格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定期开展运行情况评估,对评估结果不合格、不符合公益性质的零工市场及时予以退出

解读分析

五、规范零工市场信息分析
1、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定期汇总分析求职人员信息、招聘岗位信息、匹配结果信息、工资价位信息等相关数据,动态掌握灵活就业供求变化趋势。
2、要按月公布本地零工市场主要行业及岗位求人倍率信息,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求职择业。
要加强线上零工市场建设,结合就业服务“一库一平台”建设,将零工市场供求信息纳入省级就业信息平台,搭建线上供求匹配平台,实现全辖区零工市场信息联通、集中发布岗位招聘信息。
六、规范零工市场服务要求
1、各地要建立工作日志台账制度,记录分析零工市场主要业务开展情况。
2、要建立健全工作规章制度,全面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主动公开服务项目、办事指南、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渠道等事项。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发布全国统一的零工市场标识,供各地参照使用。
七、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1、各地要综合考虑当地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行业用工特征、零工市场辐射范围等因素。
  

解读分析

 2、按照服务对象数量的一定比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要通过运营管理单位委派、社会聘用、志愿者招募等渠道,充实零工市场工作人员队伍。
3、要加强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常态化能力培养,定期组织业务培训轮训,分析就业形势、解读就业创业政策,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4、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考核制度,督促引导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腾讯、支付宝入局零工就业
11月20日,支付宝官方微信号发布《找工作吗?活多、日结、离家近》一文,提出面向零工群体上线了“日结”专区功能,目前已覆盖全国27个大中型城市,累计上线超15万个零工岗位。

解读分析

而在10月17日,腾讯官方微信号发布《腾讯推出新功能:附近的工作》一文,提出在“出行服务”中推出了“零工市场”服务,用户可在此直接查询附近的零工信息,同时未来会让“零工市场”接入更多城市。
接下来介绍一下各地零工市场政策及现状:
   北京

解读分析

2024年5月21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北京市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值得关注的是:
一、主要目标
2024年底前,各区(含经开区,不含东城区、西城区)对辖区内自发性“马路市场”完成规范化治理,至少建成一个零工市场;强化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灵活就业服务功能,形成全市零工就业服务网。
二、工作任务
(一)规划零工市场建设(此项工作已完成)
(二)重点打造马驹桥零工市场(2024年3月—9月)
(三)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零工服务功能(2024年3月—9月)
(四)加强零工市场信息化建设(2024年3月—12月)
当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设规范化的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让打零工挣钱的劳动者们也有了更多保障。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建成12个零工市场、16个零工驿站,逐步建立起全市零工市场地图指引,形成布局合理、便利可及的零工服务网络。
四川
 2023年11月16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推进零工市场建设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其中值得关注的是:

解读分析

(一)提升零工市场服务能力。《实施意见》第四条至第七条明确了通过办理招聘登记、走访调研企业、对接劳务中介和平台企业等方式,广泛收集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等零工需求信息,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完善培训项目和培训政策推介服务,对待工时间长、低收入人口、残疾等大龄和困难零工人员加强就业帮扶。
(二)强化零工市场建设保障。2025年底前打造一批省级零工市场,由省级财政按每家3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助推全省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每年收集汇总并公开发布本地零工市场信息,推广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升零工市场就业服务整体水平。
《实施意见》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湖南
目前,湖南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灵活就业人员超过370万人。零工市场作为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抓手。
为指导和规范全省零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湖南省人社厅结合湖南省工作实际,发布了《湖南省关于规范零工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致力建设“定位精准化、服务便利化、管理数字化、主体多元化、运行规范化”的“五化”零工市场。

解读分析

《实施意见》指出,依托“湘就业”平台搭建全省零工市场线上专区,构建“1+14+N”(1个省级平台+14个市州平台+N个零工市场及驿站平台)的全省零工平台网络体系,对零工供求岗位信息归集实行省集中管理,按月公布本地零工市场主要行业及岗位求人倍率信息,更好地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求职择业。
力争2024年底前,全省共打造各类零工市场(驿站)600个左右,其中县级以上综合性零工市场120个左右(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及以上),行业性、专业性零工市场30个左右(每个市州建设2个及以上),零工驿站450个左右。
12月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导下,支付宝联合长沙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及相关企业等,在长沙发起全国首个“安心就业共建计划”,公布一整套数字就业解决方案。
上海
上海市人社部门整合资源,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的零工市场,努力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规范、有序的求职招聘等专业化服务。截至目前,上海的闵行、浦东、普陀、宝山等区相继建成线下零工市场7家。
在上海宝山“零工专场招聘会”看到,前来应聘的求职者络绎不绝。现场招募的零工岗位既有服务员、保洁员、客服专员等传统岗位,也有翻译、直播主播等新业态岗位,满足各类灵活用工的需求。
河南

解读分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2024年7月3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豫人社规〔2024〕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值得关注的是:
一、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1+19+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省市县零工市场服务全覆盖。主要内容涵盖“总体要求、推进要素化配置、推进标准化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推进信息化服务、推进平台化运行、强化组织保障”七部分共20条举措。
二、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意见》提出了坚持零工市场要素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平台化协同发展的理念,即推进零工市场要素化配置、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化运行。
1、要素化配置方面。围绕灵活用工服务需求,明确信息收集发布渠道、人岗匹配方式、运营模式、场地设施、经费来源、权益保障、监督评估等关键要素和实现路径,突出“综合带动、专业精准、就近便捷”等三类零工市场布局安排,统筹调配劳动力供给、需求和价格三大基本要素资源,推动协调平衡发展,激发零工市场活力。
2、标准化建设方面。逐步实施零工市场(服务站点)标准化命名,提供可追踪溯源的标准化信息供给,支持各地开展“即时快招、技能提升、劳动维权”标准化的服务,为零工市场提质增效提供标准化保障。

解读分析

3、规范化管理方面。通过建章立制,明确零工市场运营时间,公开服务标准,明示经办流程与对接方式,全面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等制度。加强用工主体与零工劳动者的“双实名”信息审核,重点查处就业歧视、虚假招聘、“黑中介”乱象,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4、信息化服务方面。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建立零工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动态收集区域用工信息,岗位信息省级归集、多点联动、统一发布,提供在线报名、匹配对接、结果确认等服务。支持通过身份证扫描、人面识别、手机APP、小程序、扫二维码等简化程序,实施招聘信息推送、快速签约等,实现零工数据信息实时共享与精准匹配。
5、平台化运行方面。建立政府主导的运行平台,因地制宜搭建线上线下一体、贯穿重要求职节点的就业服务平台,为零工人员提供多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支持基层服务平台、社会公共资源打通零工服务网点,提供就业公共服务;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零工市场运行管理。支持各地培育一批零工市场服务龙头企业和特色平台。
三、在强化组织保障方面的举措:
加强绩效评估,将零工市场就业服务成效纳入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激励评价主要因素之一,定期开展绩效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广西

解读分析

近年来,广西按照人社部“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零工市场,更好促进灵活就业发展”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零工市场建设,通过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用工信息服务、快速对接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市场秩序维护等措施,打造灵活用工“一条龙”服务,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
一、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建好零工“揽活儿”家园。为适应就业新业态和零工经济发展,广西自2021年起开始探索零工市场建设,突出因地制宜、按需建设,选取人员流动大、零工聚集多、交通便利的区域,不断优化就业服务环境,既建设一体化、专业化、综合性零工市场,又建设“小而美”的零工驿站,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招工、就业、培训、维权等一揽子就业服务。
二、强化用工信息服务,搭好零工“找活儿”平台。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免费向社会提供零工求职招聘信息登记和发布服务,并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简化零工信息发布流程和求职招聘登记材料,实现招聘登记审核通过后即时发布。搭建全区统一的零工信息发布平台,在“广西就业平台”微信小程序上设立“零工市场专区”,发布零工市场“电子地图”,鼓励全区各地线上线下同步发布零工信息。拓展零工招聘对接形式,在举办各类招聘会中增设零工招聘专区、在零工市场举办招聘会,促进就业用工供需对接。
南宁市隆安县“小梁送工”零工市场创新推出“企业派单、居民点单、小梁送单”,建立灵活的每日用工信息发布组织送工机制,形成社区与企业就业供需无缝对接,助力易地搬迁群众灵活就业增收。
三、强化技能培训服务,打造零工“练活儿”基地。健全培训项目和培

解读分析

训政策推介服务,针对零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供符合市场需求、易学易用的培训信息,引导有培训意愿的零工人员积极参加就业创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
百色市残疾人零工市场聚焦残疾人就业服务,开设了中式面点、按摩等适合残疾人的培训项目,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不断延伸残疾人就业服务触角,为用工单位和残疾人求职者搭建更完善的供需桥梁,帮助残疾人获得更多灵活就业机会。
四、强化市场秩序维护,保障零工“干活儿”权益。规范零工市场招工用工服务,引导用工主体合理确定招聘条件,规范招聘行为,落实用工单位主体责任。规范零工人员劳务协议签订、用工方式、工资支付,指导零工人员积极参加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意外伤害保险。公开零工市场服务制度、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方式,依法监管职业中介机构,严厉打击黑中介、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及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
靖西市人社部门会同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非法用工”专项行动,引导用工主体和零工人员结合实际进驻零工市场,规范灵活用工。
浙江宁波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浙江省宁波市全面布局零工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域打造以零工市场为主体、零工驿站为补充、零工服务网点为辅助的零工服务体系,提供“问、查、办、集、推”五大零工服务功能,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24小时不打烊”服务机制,

解读分析

努力构建起具有宁波特色的灵活就业保障体系,助力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城市。
一、聚焦服务,建立保障体系。统一全市零工服务体系建设标准,提出“问、查、办、集、推”五大服务功能。同时,鼓励具备行业资质的社会力量参与零工市场(驿站)建设,邀请公益性及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力运营。
江北区紧盯就业、发展、保障三个关键环节,聚焦职业全周期实施全链条赋能,建设“5+X”功能定位(就业加油站、培训充电站、政策咨询站、风险保障站、劳动维权站,“X”为个性化功能,如设置共富工坊站、直播带岗站、心理咨询站等)的零工市场,建立求职就业有服务、职业发展有规划、维权保障有帮扶的灵活就业综合保障体系。
二、科学布局,扩大服务半径。围绕“需求导向、因地制宜、规范专业、融合高效”建设要求,综合考虑全市就业人群结构、产业行业分布等情况,充分调动各区(县、市)现有资源,在灵活就业和灵活用工需求大的区域,开辟建设零工市场(驿站),需求小的区域建设零工服务网点。
鄞州区推广“邻里直聘”招聘模式,搭建居民信任、服务灵活的免费快招平台,利用家门口、厂门口、店门口的“零工市场”,强化链接企业短期招工需求和居民就业需求的能力,打造“15分钟灵活就业圈”。
慈溪市结合特色杨梅产业,在匡堰镇楝树下成立杨梅零工驿站,促进杨梅摘工、分选工、包装工等灵活就业人员多渠道灵活就业。

解读分析

三、数字赋能,提升对接精准度。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制定零工服务推广运营方案,通过直播带岗、视频宣传等方式,吸引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和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个人关注零工市场(驿站),并促进达成就业。
江北区洪塘街道零工市场、象山县零工市场秉持“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的理念,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推行“前移招工现场、动态发布视频”的灵活就业宣传模式,实现线上零工市场的传播流量和线下零工市场的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海曙区创设“海曙区零工市场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政府与市场资源,形成接线记录、回应诉求、推荐点位、电话回访的工作闭环,打造“海量需求岗位+技能培训提升+人岗精准对接”一体化服务体系。
在云南省贡山县、甘肃省武威市、湖南省张家界市、四川省泸州市、广州市天河区,线下的零工市场都陆续建立起来了。
厦门、山西等地政府部门也上线了自己的线上零工就业平台。
总结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后。各地人社也出台相应政策,未来零工市场的将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零工市场运行管理。零工市场未来或采取投标的方式,我司后续应关注零工市场信息化服务信息,以便于更好地参与零工市场项目。

司法案例

来源:
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43922385

(一)案件概要:
常女士于2003年10月至某工学院饮服部门工作,任验收员。
2008年1月1日,常女士与某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由该劳务公司将其派遣至原岗位工作,劳动合同期限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2011年1月1日,常女士再次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派遣合同,合同期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某劳务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起为常女士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自2011年4月1日起缴纳五项社会保险。
根据常女士申请,某工学院批准其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期间休产假,产假期间,按正常工资标准发放工资。2012年3月1日产假期满后,常女士向工学院、劳务公司三次邮寄安排工作岗位申请书,均未得到回复,某劳务公司为常女士缴纳五项社会保险至2012年4月份。

 常女士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
 合同纠纷

司法案例

该劳务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29日,发起人为某招待所(投资占60%)、胡某和庄某。2008年7月14日,某劳务公司申请新增投资人某软件公司(出资占40%),某招待所出资比例由此变为36%。某招待所投资人为某工学院(出资占90%)和郑某,某工学院还持有某软件公司5%的股份。由于某工学院和某劳务公司拒绝为常某安排工作,常女士诉至法院,请求确认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无效,某工学院为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手续等。
(二)庭审主张:
常女士请求确认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无效。
(三)判决内容:
法院支持常女士与某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无效。
(四)分析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自设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
某工学院与其他发起人投资设立某招待所和某软件公司,某招待所和

司法案例

某软件公司又与其他投资人设立某劳务公司,某工学院再将原雇用的常女士改为由某劳务公司派遣至本单位,该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关于用人单位不得出资或合伙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派遣劳动者的规定,常女士与某劳务公司签订的两份派遣合同无效,常女士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的相对人仍为某工学院,遂判决支持了常某的诉讼请求。
总结
不仅仅直接出资,属于不得自设劳务派遣单位,就连占股联合设立也是不行的。应坚决避免出现这种变相自设派遣公司的情况。

热点知识

1、劳务派遣中,员工转换派遣单位,到新单位是否可以再次约定试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单位与员工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情形仅限于同一公司与同一员工之间。如果员工更换派遣单位,意味着员工换了新的用人单位,新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可以约定试用期。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转移式派遣应用的场景是同一名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被从一家派遣公司转移至另一家派遣公司。但其用工单位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对用工单位的试用早已缺乏实际意义。而劳务派遣用工中劳动者在职期间的权利义务基本都是在用工单位处实现,包括试用期的管理和考核。在用工单位不变的情况下,仅因为派遣单位变更就再次约定试用期同样具有重复试用的风险,建议派遣公司与用工单位协商确定其合理性。
2、劳动合同法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新用工单位要再次约定试用期的怎么办?
只有用人单位即劳务派遣公司可以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因此,如果用工单位是一家新单位,但派遣员工是老员工,则HRO不能通过设定试用期来对员工进行管理甚至于淘汰。用工单位虽然对派遣员工行使用工管理权,也不能与派遣员工直接约定试用期。但如果用工单位执意希望有试用派遣员工的服务或者机制,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类小知识

热点知识

公司需要思考的是,是否可以要求或者配合用工单位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当员工不胜任工作时为其安排培训或者调岗;当派遣员工仍不胜任工作时,用工单位退工,人力资源公司直接以此为由解除;同时,人力资源公司是否可以通过设置试岗期,允许客户试用,当用工单位认为派遣员工不符合岗位要求,人力资源公司积极与员工协商改派遣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并同时为客户调换其他工作人员,当然这样的操作会增加人力资源公司的风险和成本,建议在与客户签订《派遣协议》时就将有关试用或试岗的权利义务说清楚。

400-090-6916

上海赞华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855号世界广场34/35层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