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24年3月淨土宗高雄道場週六法義講座:移除往生不定的絆腳石-序文_副本

其他分类其他2024-05-26
33

釋淨草

 

︽果地法門的念佛就是實相︾

高雄道場
2024年3月份法義講座

釋淨草

︽移除往生不定的絆腳石︾

第二章

一、開講緣起
二、書籍簡介
三、序文
四、附錄

目錄

CONTENTS

 >>>

06
08
11
29

 
一、持名念佛。
二、觀想念佛。
三、觀像念佛。
四、實相念佛。

依一般傳統將念佛分成四種方法與層次:

其中以實相念佛為最高層級,屬於法身菩薩所能為;其次是觀想與觀像念佛,必須具禪定功夫境界者方可行之;而其最下者,則是持名念佛,因為不論根機,人人可行,因此持名念佛遂被歸類為愚夫愚婦,齋公齋婆,下根愚劣之輩的淺近行持,自然而然成為最被輕忽的一種念佛方法。

然,淨土宗是果地教,淨土法門就是果地法門,果地法門的念佛就是實相法。就果地法門而言,念佛功德不在行者這邊,而是完全在彌陀果地功德的名號上。所以,不論念佛行者,心之淨穢、信疑、善惡、智愚;也不論念佛的方式,大聲念、小聲念、默念、憶念、散心念、專心念等,甚至不能口稱,只能耳聞。

也不論念佛行者的修行境界,或是念佛功夫之深淺以及所證果位之高低;只要念佛,每一聲、每一句、每一念都是實相法。
雖諸佛所證是一,同一涅槃,同一法身,同一實相;然涅槃無相,法身無相,實相無相;唯獨彌陀一佛,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成為他的涅槃之相、法身之相、實相之相。

如《彌陀要解》釋迦本師成佛之法所云: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尤為不可思議者,十方諸佛也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成為十方諸佛共同的涅槃之相、法身之相、實相之相。
是故,善導大師《觀念法門》引《般舟三昧經》之意而言:
  三世諸佛,念彌陀三昧而得做佛。(大意)

又《無量壽經》「華光出佛」之文:
  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赫然,煒燁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且《楞伽經》「諸佛皆出極樂」之文:
  十方諸剎土,眾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
亦如《觀無量壽經》言: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如上經證可知:
阿彌陀佛是十方無量諸佛的代表。
極樂世界是十方法界整體的代表。
是故:
但念彌陀一佛即是念十方諸佛。
但禮彌陀一佛即是禮十方諸佛。
但見彌陀一佛即是見十方諸佛。
往生彌陀極樂淨土即是往詣十方諸佛淨土。

及曇鸞祖師《讚阿彌陀佛偈》之文:
十方三世無量慧,同乘一如號正覺。
二智圓滿道平等,攝化隨緣故若干。
我歸阿彌陀淨土,即是歸命諸佛國。

所以,彌陀的自利全成念佛人的自利,彌陀的自功德全成念佛人的自功德,彌陀的自受用全成念佛人的自受用。
當知彌陀集涅槃、法身、實相於「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中。
所以說:
 念佛即是涅槃門,果地法門的念佛就是實相法。

然由於時局動盪,法難頻繁,祖師傳承之祖典,尤其是善導大師五部九卷,大多從此中斷於中土,淨土宗遂成為依附在他宗的寓宗。
既知彌陀名號即是實相,念佛即是實相法,念佛當下即與彌陀涅槃法身相應,即與彌陀涅槃法身一體。
   

因為十方諸佛做不到「名即體」、「名即法」、「名、體、法一如」。
所以《金剛經》言:
「若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十方諸佛中,只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名即體」、「名即法」、「名、體、法一如」。

應知,持名念佛一法統攝涵蓋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
持名念佛一法也統攝涵蓋十方諸佛所有一切功德與願力。
換言之,十方諸佛做得到的,阿彌陀佛都做得到;
而阿彌陀佛都做得到,十方諸佛不一定能做到。
為甚麼?

同時【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的「實相身」與「為物身」,也是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
在《觀經》第七觀「華座觀」講到除苦惱法時: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善導大師解釋這一段以「娑婆化主為物(眾生)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來說明。娑婆化主是指釋迦如來,安樂慈尊是指阿彌陀佛,兩尊東西方教主,配合的天衣無縫,世尊剛要為眾生開講除苦惱法時,阿彌陀佛馬上知情,即時影現法會現場,「影臨、影現」以現在的解釋用詞叫做「投影視訊」,以佛法用詞叫做「化身應現」,不是彌陀報身親臨現場。

又《觀經》第八觀「像觀」: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善導大師《觀經疏》釋:
  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言「是心作佛」者,依自(力)信心,緣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觀)佛,依想佛身而現,即是心佛也;離此心外,更無異佛者也。
言「諸佛正遍知」者,此明諸佛得圓滿無障礙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

但能作想(觀),即從汝心想而現,似如生也。或有行者,將此一門(淨土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此一門(淨土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觀)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

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講說「十三定觀」不僅非世尊本意,亦非諸佛本懷,亦非彌陀本願。乃世尊為隨順韋提希之請:
 「為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
言「教我正受」者,此明因前思想漸漸微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為正受。

故知,依想(觀)佛身而現,這是必須具禪定力的自力條件,作為基礎,才能作想入觀,故知十三定觀非是普機普緣;濁惡凡夫,神識飛揚,境細心粗,觀難成就。
  而淨土宗不同,淨土宗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淨土宗以彌陀六字名號為基礎,不論眾生的根機,超越眾生任何造作,只要稱念彌陀六字名號,即是「是心是佛」。

阿彌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及阿彌陀佛的「正遍知海」,皆從念佛心中生。
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涅槃功德,故稱念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涅槃功德,故稱念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又如《般舟三昧經》中,記載跋陀和尊者行般舟三昧時,定中彌陀現前,此時跋陀和尊者和阿彌陀佛有一段精彩對話:
跋陀和尊者問:「持何法,得生此國?」
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專念故得往生。」

故知,《觀經》的十三種定觀,是針對具禪定自力的根機而言。縱然觀想成就,定中所見極樂世界種種依正二報,相較於極樂真實報土的依正而言,也都是假觀的方便,都不是實相,雖說諸佛法報化三身一體,但這是佛的境界,凡夫切勿高攀聖境。

十三定觀就像跋陀和尊者的情況一樣,終究還是要回到名號,回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才是見到真佛,才是真正見到阿彌陀佛的法報化身。
故《觀經疏‧散善義》「要弘廢立」之文才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法然上人言:
  佛法之深奧者,唯南無阿彌陀佛也。
  佛法之所以深奧者,在於「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找不出任何一絲的空間,只有平面的文字相,及無體相的音聲相,但卻同時具納佛身、佛土、聖眾:

1. 佛身:法、報、化三身,亦是《往生論註》所言的
「實相身」與「為物身」。
2.佛土:「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的極樂無為涅 槃界。
3.聖眾:先來後到的極樂聖眾。
不但佛身、佛土、聖眾全都收納在六字名號中,體、相、用同時亦在名號中。

心懷感恩,知恩報恩,是人道的基本心態與價值。
第十八願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之設定。
五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誹謗正法者:壞佛所說之經典,尤指大乘經典。

知恩 感恩 報恩

父母為所依生身之根源,所謂「百善孝為先」,不孝父母,人神共憤,天地不容,何況殺害,當直入阿鼻,歸類為一闡提。
五逆中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與誹謗正法是壞眾生法身慧命。
而父母是生身之源,因得人身方能成就法身慧命。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言:「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然《地藏經》言:「父子至親,岐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凡夫流轉三界,自身難保;縱能盡孝,也是一生一時之事。

但若無盡孝因緣,只要今生往生極樂,不只報此生父母恩,亦能報生生世世父母恩;所以真正大孝,就是自己往生,或是父母在生之時,引導念佛,或是命終助念,往生極樂。
雖說「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但若無往生極樂,都是戲論,如同「乞丐許大願」,不自量力。

所以只有往生極樂,才有真實功德圓滿「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的迴向。

唐代古靈神贊禪師為報師恩,度化恩師的公案,成就一段流傳千古的禪門佳話。
古靈神贊禪師,和百丈懷海禪師同樣是福州人。
神贊禪師天資聰穎,他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大中寺學習禪道,但由於修行不得法,未有絲毫進展。後來他到各地雲遊,尋師訪道,最後參禮百丈懷海禪師,得以開悟見性。

開悟後即回大中寺,想點化他的剃度本師,以報師恩。
他的師父問他:「你離開我這麼久,有沒有什麼成就?」
神贊很客氣地回答說:「並無事業。」
有一次,神贊替師父擦背,神贊忽然拍拍師父的背,一邊擦一邊說:「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聖。」神贊藉著幫師父擦背時,想點醒師父。

開悟之後回報師恩

告訴師父說:「你的身體就像一座佛堂,佛堂裡住著真如佛性,可惜這尊真如佛性還沒開悟。」
但是師父卻不理解徒弟的用心。師父聽他嘀咕,於是回過頭來,看了神贊一眼。神贊又乘機說:「有佛雖然不聖,還會放光。」可惜師父未能領會,只覺得徒弟的言行異於常人。

又有一次,師父坐在窗下讀經書,神贊隨侍一旁。這時有一隻蒼蠅,從大門飛了進來,卻忘了來時路,在紙窗上撞來撞去,怎麼飛也飛不出去。神贊的禪話又來了:「世間如許廣闊,你卻不肯出去,只鑽他故紙驢年去。」說完之後,於是神贊又唱起了一首歌:「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意思是,蒼蠅不知身後有那麼寬闊的地方可以出去,卻硬要往前投窗子,縱然鑽故紙百年,何時才能出頭呢?暗示師父參禪應該從心地去下工夫,而不是「鑽故紙」的知解啊!
師一聽,連忙放下手中的經卷,問道:「你在雲遊之時遇見何人?我前後見你幾次說話都與過去不同。」

 神贊回答:「我承蒙百丈禪師點化,特地回來想報答您的慈恩。」
師父很感動,就請他登台說法,古靈禪師開示說:「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老師父終於聞言開悟。

今天我們能夠遇到善導大師的思想,大約是在一百年前,《觀經四帖疏》、《往生論註》等這一個法脈的著作再傳到我們中國來——在中國失傳了一千多年,傳到日本,在一百年前才從日本回傳到中國來。

雖然回傳到中國來,可是這一百年來,研究弘揚仍乏其人,一是因為歷史的大環境、大因緣沒有成熟,一是能夠弘揚這個法門的導師還沒有出現,另一方面也是眾生的善根福德還沒有培足。
 但是到了今天——經過了一千多年,又經過了一百多年,來到今天,這三方面都成熟了。為什麼呢?

如果慧淨上人沒出現
文/淨宗法師

這一百多年,我們中華民族可說是多災多難,先有軍閥混戰,然後有抗日戰爭,然後有解放戰爭,然後又是文化大革命,沒有安寧過。而現在進入了改革開放、持續發展、民族振興的歷史時期,大家都能夠安居樂業。在信仰方面,人們可以靜下心來探求法義,這是歷史因緣的成熟。

另一方面,要弘揚這個法門,一定要等待弘揚這個法門的人物出現。剛剛說到,我們遇到這個法門、遇到上人很幸運,第一點就是說我們這個時代的因緣成熟了,第二點是弘揚這個法門的人物出現了。上人出家幾十年,研究淨土宗也幾十年了,專門研究善導大師的著作,把它做系統的疏理、分類、整理、編譯、講解、印行流通。

目前善導大師的著作已經傳遍大陸,也流布到海外華人地區。我想這是因為有上人的出現。如果沒有上人的出現,大家學習淨土法門,每一個人都會怎麼樣呢?都會垂頭喪氣,不能揚眉吐氣。雖然修學佛法,但是不能用佛法照破我們內心的黑暗。因為佛法根本的任務,是要了生脫死、成就佛道,要超越生死輪回。然而超越生死輪回談何容易?

們遇到了那麼多的法門、那麼多的經典、那麼多的法師、那麼多的宗派,每一個法門對照自己的心來修持,都感覺很困難。即使大家都說「念佛是容易的法門」,即使我們來修學念佛法門,也感到不容易。如果沒有聽到善導大師的思想,沒有經過上人把它開顯出來,譬如說我自己,我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恐懼當中。

為什麼生活在恐懼當中呢?因為佛法明確地教示我們,我們人的生命是無常的,今天晚上死了,明天就出殯;今晚上睡下去,明天不一定能穿上這雙鞋,今天出門去,不一定能夠再進家門,這就是無常。可是,無常什麼時候到來?我們也不知道,它隨時都會到來。

如果今天晚上我們就閉了眼,不再起來,以我們這樣的狀況,只有向三惡道而去,這是多麼恐懼、多麼痛苦!
 我們的壽命就是這樣,過了一天就少了一些,再過一天又少了一些,這有什麼快樂呢?到最後生命之水必定會滴乾,我們就會像缸中之魚一樣死在裡面。
而且,一旦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就會向三惡道而去。

大家稍微有佛法的觀念,稍微有因果信仰的話,以因果為鏡子來對照自己,就知道自己是必定墮落三惡道的,下輩子生而為人、生而為天,那想都不要想。
明朝的蓮池大師住錫雲棲山時,看著眼下的杭州城說:杭州城那麼多的人,那麼多的佛教徒在修行,只要有一個人能守五戒,他就算是大修行人了,守五戒才能得人身。

大家可以仔細思維一下:
 能夠把阿彌陀佛的誓願徹底開顯出來的,就是唐朝的善導大師。善導大師的思想才是我們淨土宗的正脈,是純正的淨土法門,這是依據阿彌陀佛的本願所開顯的。
來到一千三百年後的現在這個時代,能把純正的淨土法門展開出來的,就是我們的上人。上人住在臺灣,來到大陸是很不容易的。

想想看,這要多少的因緣才能促成這個見面的機會,上人弘揚善導大師的思想,這些書編譯出來了,還著作了一些介紹性的文章,大家接觸到了,然後還信仰,然後還有時間,然後搭車過來,才能夠見一面,多麼不容易!我們見一面,不是見在面上叫見面,要以法相見,以心相見,這才是真正的見面。所以,我們遇到上人,是最幸運的事了。

【編按】善導大師的思想是末法眾生唯一的希望,上人承接了中斷一千三百年的善導大師的思想,經過縝密整理,徹底開顯出阿彌陀佛的本願,其過程之繁瑣,任務之艱巨,直可媲美玄奘西天取經。其成就之偉大,澤被於遐代無量眾生,若非極樂世界乘願再來菩薩,何克臻此? 

是故,凡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本願念佛人,都已經蒙受了傳承法脈加持,當「自信叫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如同淨宗法師,道晟法師於得法之後,即不顧身體的勞累辛苦,開始大力弘揚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並著手整理上人求法的艱辛過程,製作成完整的系統視頻,真正實現了「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是懂得知恩感恩報恩的大善知識。

道晟法師
        知恩感恩報恩

上人來到這個時代是願力的選擇。
我們無法選擇,我們是被業力所支配的凡夫。
上人帶領著一群自覺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根機的念佛人,是被公認佛教界的平民(貧民),因為平生業成後,轉變成佛教界的貴族,同時被世尊所認證的「人中芬陀利花」。

也是善導大師所嘉譽的「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平生業成的念佛人。

感言

釋淨草

當生信心 勿自局分也

作者/釋淨草
總編輯/釋淨草
主編/釋淨草
電話/07 398 0806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建安街94號1樓
發行日期/2024年5月27日

Pure Land Buddhism

︽移除往生不定的絆腳石︾

序文 

電話:07 398 0806
地址:807高雄市三民區建安街94號1樓

淨土宗高雄道場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