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泉泽万物

电子杂志健康2020-10-13
1952

01

泉派三生三世

New type of coronary pneumonia

02

QUANPAI Three lives, three lives

03

专家门诊

Specialist Clinic

04

热点关注

Hot Topic

新冠肺炎

05

06

乐享生活

健康自测

Live life to the fullest

Health self-test

文/霍鑫  张璐凡

编辑/韩一帆

图/潘雄

指导老师/王广飞

主管主办/山西大同大学

特别鸣谢/泉派中医李亮

01新冠肺炎

   中医是技术,更是文化,并且在这次疫情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看了《这就是中国》之后更是感触良多。中华儿女在突然降临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知难而进、顽强抗争的斗争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顾全大局、忠于职守的担当精神,坚定信心、坚信必胜的乐观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这就是中国!

(一)时话拾说

   面对严重的疫情形势,请战书是所有医护人员的誓言。这次席卷全球的疫情极度危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前仆后继,为我们保驾护航,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中医药正在逐渐“正声”并迈向国际化——2003年非典有综述性的结果显示,所有经过中医治疗的病人零死亡,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当时世界卫生组织派专家到中国进行相关的回顾分析,正式将中医疗法归于传染性疾病有效治疗方案,同时高度评价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中药的抗病毒效果显著,配合针灸、艾灸等方法使用,在疫情控制、患者康复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泉派中医现任掌门李亮

2.泉派中医第七代弟子德尧

   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大同大学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药专家组。在确保我校师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如何组织毕业生论文答辩、实习安排以及其他年级的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必须面对的考验,具体包括返校接站、健康监测、校园清洁消毒、划区划片管理等工作。
   大同泉派中医掌门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亮作为山西大同大学中医健康服务学院新冠疫情防治小组副组长,主动对接各种渠道,了解新冠疫情实际情况,并查阅大量文献,提供治疗思路,为我校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疫情防治方案建言献策。

3.高校防疫

1

2

   自2月25日,13批共计189个医疗卫生机构,1516名呼吸、重症、中医、护理等医护人员及时赶往湖北疫情防控主战场。
   我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舍小家、顾大家,勇往直前,逆行出征,用生命守护武汉,保卫仙桃、天门和潜江,向晋北大地和荆楚人民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即使不能像医生、护士一样奋战在抗疫前线,但我至少可以在需要我的地方贡献一份力量,只为保护家乡老百姓的健康。尽管天气严寒,但热情仍在。
  寒冬终过,且待春来。目前我们还没有战胜病毒,夺取胜利,但我依然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渡过这场疫情。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4.山西医疗队

5.大同大学志愿者

  中医药全程参与、中西医结合救治,已经成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一大亮点,中国正通过电话会议向国外医学专家分享和交流中医药抗疫经验,与世界共享中国方案!

(二)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病毒——中国方案的亮点

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病毒的治疗,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集中隔离,服用中药。就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临床实践显示,在2月初尚未服用中药的情况下,确诊阳性率约达80%、之后中药的介入使得确诊阳性率在2月底小于10%;

 
二、分类管理,科学施治。疑似症状先进行隔离,确诊的病人中,轻症患者进入方舱医院,重症患者进入定点医院。基于“中医包方舱、中药进方舱”的治疗思路,方舱内90%的人服用中药后,缩短了退热时间、痊愈时间,提高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整体转重率达2~5%,明显低于不服用中药区域13%的转重率;

        三、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救治,尽早使用中药注射剂,例如热毒宁、痰热清注射液可与抗生素产生协同作用,提高免疫力,减少副作用;

四、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通过呼吸康复,运动处方,理疗康复,心理康复等方式发挥协同作用,促进损伤脏器组织的彻底修复,清除余邪,扶助正气,特别是由于深部小气道痰栓包裹病毒造成的核酸复阳,中医药在清肺化痰,软坚消痰方面有明显优势。
在中西医结合巡诊过程中,中医药多被用于在救治重点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推进使用,西医专家主要集中于救治的规范化治疗,如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血滤的使用等。许多事实证明,中西医有机结合,在治疗过程中选取两者的优缺点进行扬长补短,与单纯使用中药或者西药相比,两者结合能有效改善新冠发热、乏力等症状,从而达到减轻症状、降低病亡率的目的。

4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截止4月 1日,新冠肺炎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累计确诊81589例,治愈76408例,死亡3318例。全国确诊病例中,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治疗病例达到92.58%,其中,中国特色方舱(江夏方舱)0转重、0复阳、0感染,中医抗疫数据向我们证明了中国经验的胜利。
   我国有着3000年以上的疫病历史,中医在防治疫病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COVID-19属于 “瘟疫”范畴,依据病因、发病部位及特点,其病名可称之为“肺瘟”。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泉派中医掌门人李亮就中医防疫问题进行了讲解,并结合大同本土特点制定防护方案以供大家选择。 
   中医预防疾病讲究以正气功、旺盛为主。《黄帝内经》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身体中有邪气,风寒暑湿燥火,无论哪一种的存在,都会干扰免疫力的状态,通过去邪的方法,使正气恢复到阴阳平衡、五行制化的状态,此时免疫力为最佳。每个人生理状态不同,面对同样的病情,还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关键是认清寒热虚实的状态,根据虚损扶正祛邪,从而恢复标准的正气旺盛、阴阳合和、五行制化的状态。
   此前,网络中散布着各种有关新冠病毒特效药的谣言,使得市民上演了一场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的闹剧,安宫牛黄丸被疯传为神药。实则,“是药三分毒”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效,多用于乙型脑膜炎、流行性脑膜脊髓炎、尿毒症等危重症患者。通俗来讲,服用安宫牛黄丸等于给身体下了一场“冰雹”,并不适合于所有人。

(三)泉派中医掌门人李亮详解新冠肺炎中医防疫

   为了减轻大同地区市民的焦虑感,掌门人李亮提供了一个简便的口服中成药预防方案,这个方案是根据2019己亥年和2020年庚子年的天时五运六气而确定的。天时总体情况是阳明燥金之气压制少阳相火不得发越而形成的内有肝火伏藏、外有肺燥存在的状态。所以治疗和预防的原则就是内除肝火,外润肺燥,处方是:小柴胡颗粒加养阴清肺丸(小柴胡颗粒选用云南白药出产的,养阴清肺丸选同仁堂出产的),每天两次,两种药物一起吃;同时要注意保证饮水量以及避免熬夜。
   在防治疫情的过程中,非抗疫主要工作人员还是需要服从指挥、团结抗疫。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行,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既不当传染源,也不要让自己成为被传染的人,这就是普通人对抗击疫情做出最大的贡献,谨慎对待网络中流传的“特效药”,一切以官方公布的治疗方案为主。

5

6

6

02热点关注

   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中医似乎是伪科学,但同时还有很多人支持中医。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各式健康科普宣传百花齐放,呈井喷式发展。
   现在所谓科学实为包含西方数理意义的科学,并不包含东方的哲学。所以用西方的评价标准衡量东方的科学文化是不合理的,同理,用东方的评价标准衡量西方科学文化也是不合理的。科学必须随着它研究范围的增大,去扩大它的范围,而不是对存在两千多年的事物进行一味的批判。东西方研究标准并不一致,一种标准不可能涵盖所有的事实。标准要修改,要提高,要进步。问题的症结并不是中医是否科学,而是现在的科学应该怎么去进步。
   中医一定要与时俱进,实现它的现代化,更新它的古老语言、衣服外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借鉴西医、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配合使用。只要社会有需求,中医就能继续传承和进步。

(一)你说中医不科学,
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

7

8

   中西医最好的状态是平分秋色,不同的医学体系更要有一分为二的辨证态度。诚然,中西医内核一致,只是角度和方法不同。
  1.方式途径:西医依靠视、触、叩、听、嗅;中医强调望、闻、问、切。
  2.工具:西医需要借助听诊器、核磁、B超等器质;中医只需望闻问切。
  3.内容:从诊断的角度来看,西医因为实体不同而区别,侧重实际脏腑结构,适合解决器质性问题;中医因为属性不同而分别,着眼于脉诊、舌诊、经穴诊断等特色,尤为适用于功能性恢复治疗。从治疗上来看,西医包括内科抗生素、维生素、外科手术;中医包括中药、针刺、艾灸、刮痧、推拿等,极为丰富。
   治疗快慢和治标治本的问题并不是区分中西医的标准,就像交通方式一样,我们无论乘坐飞机、高铁还是汽车,最终都能到达目的地。就精确化与模糊化、标准化与个性化、客观化与主观化的争议,我们同样不能判断是与非,精确度必然是建立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却不能弥补某些功能性疾病,标准化的器质诊断亦无法确定由多种原因形成的疾病,从病人身上获得的客观数据就能使医生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
  泉派中医现任掌门李亮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刻,不用把脉就可以通过观察化验报告单、X光片以及CT就可以出方。为促进大同市中西医结合医疗事业的发展,他们特意开展主题为 “中西医结合看中医”的泉派中医理论诊疗体系讲座,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一致赞扬。
  

(二)探寻中西医结合的理想状态

9

10

辟谣

不信谣  不传谣  不造谣

1.桃胶真的可以美容吗?

2.手机、电脑是「辐射源」,睡觉要放远一点?

3.别吃豆制品,否则会导致乳腺癌?

11

12

4.开启手机的护眼模式能保护眼睛?

5.白头发越拔越多?

13

14

03泉派三生三世

"

"

生存
生存之道:从医先从德
——李亮自述

   生存问题,指与人的衣食住行等有关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每个人必须首要解决的的事情。门派传承必须确保学派传承人的正常生存,才能安心的考虑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泉派中医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明清时期医生稀缺,一个技术娴熟的医生十分珍贵。这是医生的技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所以尤为注重医德,医者不会过多贪财,不顾及患者生命,忽视大众疾苦。我的姥爷(泉派中医第四代传人)在解放前一个月的收入是200块大洋,算得上那个时代的巨款。而现在的中医十分辛苦,付出比收获远少得多,但只要技术过硬,生存的问题就不必担心。
  中医门派林立,泉派中医以传承久远、保存完善、发展全面、独特完整的中医学术体系闻名,秘传“中形哲学”、“中形医学”,中形辨证施治体系为代表,包括方药和外治系统,配有百余种秘法秘方,内外治疗并重、体系精深独特、疗效快速显著;体系指导、全科治疗,具有重要的历史传承代表性和深刻的学术价值。
   就我自己而言,是历代掌门人中最“穷”的一个。我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社会工作,其中包括很多的社会公益活动、社会推广传承,对我的影响很大。目前,老百姓缺乏对于中医的普遍认知,这有待于社会的支持和改善,我们希望能够努力开创一代中医大传承、大健康发展之路,培育康养大同,建设康养旅游城,造福大众!
    

15

16

生活
大传承——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

"

   耕耘自有之田,积累自己的经验。只有大量的进行临床实践工作,才能从病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各种疾病的症状体征来获得感性认知,弥补书本知识单纯讲理性知识的不足。 

  一、以病家为师,

   借助他山之石,学习前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继承前人经验,尤其是经典所讲述的内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攀登,会让我们提升的更快、更高。

   打开心中之眼,直接研习天道规律。所有中医的知识技能的始发点都是从自然而来,是天道规律在人身上的一种体现。在学习经典知识后,去体悟了解自然,从总体上把握中医的脉络体系。

  二、以经典为师,

三、以自然为师,

   中医在技术传承过程中,大致会遇到三类问题:如何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快速培养出大批成熟合格的中医医生,来满足社会对中医的大需求;如何提高中医从业者,尤其是中医师的生活体验,让学习中医成为一件轻松快乐的事;如何能让医者不再仅仅执着于技术本身的学习,而是全心全意的使用技术为病患服务,提高中医整体医疗疗效和服务。
   既如此,我们就要从如何学习中医技术本身来寻找出路。

17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其精神实质在于传承和创新,泉派中医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号召,发挥泉派中医学术高地的导向作用,以泉派中医“医教合一、医养合一”为宗旨,开展了很多线下活动。泉派中医与同煤技师学院校企合作,设立“泉派中医师承班”三年制中专班,开展泉派中医康养技术教学培训。同时,泉派中医学术体系在大同大学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得以传承推广,“泉派中医传承室” 工作持续发展,其医疗体系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发展,也在大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中西医结合康养之路。
   

 泉派中医设立三级传承体制,在大同市设立泉派中医传承基地,北京市设立了“泉派中医北京市广仁堂传承中心”,2019年5月16日设立 “泉派中医忻州市传承基地”。泉派中医紧紧抓住中医人才这一核心,大力发展人才战略体系,实施“四广”人才发展战略:广纳弟子、广 招人才、广交人才和广育人才。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泉派中医正在举本学派全部之力,致力于以“泉”派之名,行“全”派之实,逐渐隐“泉派”之名,成中医大传承之实,弘古人“为往圣继绝学”之志,以利于世。

   大同泉派中医传承百年,始终以“为己寿,为亲者寿,为天下人寿”为宗旨,当代掌门人在泉派中医团队传承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提出了“以人为本,团队运营,循序健进”三大经营理念,以及“技术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师门共享,价值共享,愿景共享”六大共享理念,形成了一种以行业集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引导的分享经济模式。
   中医人介入商业经营也是契合时代的方便之举,并不违背师门传承的祖训,在确定它的理论正确,实践可行之后,泉派中医馆建立起一支以中医大传承理念为目标的中医示范团队,从领导团队、执行团队、实施团队、外围团队到会员团队都已具雏形,且正迅速成长,以引领整个事业的发展。
   保证商业实体生存需要很多条件,其中对于企业能否长久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企业内部的持久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等。创新一方面来自于对未来市场需要的发现和把握,另一方面来自于组织内部的边际,来自于组织内部人员的差异化,通过合理的数量优势和制度设计,在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即“凤尾鱼模式”。纯色凤尾鱼很容易因为外部环境的不适引起整个品种的死亡,而如果把所有的鱼都放在一个大鱼缸里共同喂养,任其杂交,反而能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商业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能够得以生存,就要以经济形式来承载一种文化体系,使它借助商业的力量在全社会范围内迅速传播,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企业,它所承载的企业文化,毫无疑问是中医大传承理念的具现,从而使中医大传承理念真正成为影响世人的一种普世价值。

凤尾鱼模式丨中医大传承的商业发展

19

20

          泉派中医:向世界讲好非遗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提出极大鼓舞了我们坚定民族自信,传承中华文明。
  2020年,泉派中医继大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之后,继续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使大同泉派中医这一珍贵的大同中医品牌,走出大同,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22

非遗图集

23

24

非遗图集

利用中药材本身颜色,结合五色(青赤黄白黑),制作而成。寓意高洁、长寿!

形容医生能妙手回春,救济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医生的高尚品德也受到世人的称赞!

《老子》有言: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泉派中医距今已有200年历史传承,作为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会站在学术高地,承担起中医大传承、大发展的重任!

25

26

非图遗集

   在生存、生活问题迎刃而解后,人就会进入对生命的思考,来回答哲学三问:“人从哪里来?”、“来这个世界做什么?”、“最终会到哪里去?”。因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让人们开始思考天道规律,从而知道了去承担,知道了使命感。而中医恰恰是古圣先贤在彻悟了生存、生活、生命这三个问题之后而创立的一门大学问。所以如果想真正把中医顺传下去,就得保证传承人必须突破生存、生活上的问题进入对生命的思考。

   2019年,泉派中医在大同市平城区开展了“泉派中医康养社区”系列项目活动,为建成美丽大同、康养社区做出一份努力和贡献,具体开展中医家庭适宜技术培训共 22 场次、健康公益展览和讲座共18场、“经典育人,中医养成”少儿中医教育活动共 5 场、联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记忆门诊博士团队和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开展“社区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测评及防治进社区”系列活动共22场、)对困难家庭、空巢老人和残疾家庭,开展“送健康进家庭”活动3场、利用新媒体,组建泉派中 医健康分享群11个,每日进行健康知识分享,累计咨询服务1万余次。

"

"

        生命
慎终如始:坚守行医的使命感

27

28

   中医不过是我们实现这一思想的工具,是我们完成人性升华、人生圆满的手段。只有放下对中医技术的执着,放下对过度物质享受的渴求,放下对生活欲望的任性,也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我们的生命,也才能从心底里明白老子讲过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因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 深刻道理。

   泉派中医还积极助力脱贫工作,在广灵县望狐乡车型堡村开展 “精准扶贫、健康诊疗、健康教育、快速就业”扶贫活动;对街道社区低保户、贫困户开展“艾你灸灸,送健康进家庭”活动,为贫困家庭把脉问诊、送艾灸产品,并指导使用,为贫困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开展“敬老爱老,送健康进家庭” 活动,入户为老年人进行把脉问诊、测量血糖、测量血压、指导用药,为他们配置了泉派中医家庭医疗包。  
 人生天地之间,取用万物为己所用,必存感恩感激之情。心怀感恩,向世界大同进发,这才是人生圆满、快乐生活的方向。
   儒家思想讲“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很多人误以为是没钱的时候要想办法照顾好自己,有钱了就要做做慈善,这是很狭隘的一种认识。其实这里的穷与达,并非指钱财的多少,而是指一个人是否明白通达天道规律的意思。如古人所讲,立功立德立言。我们要每个人都要用一生去实现这些事情,才能活的充实,因为幸福是从内心来满足的。

29

30

31

32

04专家门诊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于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痴呆病症人数高达5000万,每3秒出现新发痴呆患者,且全球痴呆发病人数还在递增,预计2050年将达到1.3亿人。中国痴呆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总患者的五分之一,约950万,预计到2030年,患者人数将达1600万。
   泉派中医始终承载着历史、中医和社会的殷切期望,实现了中医的大传承。2019年,泉派中医携手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记忆门诊博士团队,参与神经内科科研课题、日常诊疗和中医知识培训,在平城区南街街道所辖社区开展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测评与防治工作,参与测评人数137人,其中认知功能障碍者75人,占比55%,数据之高,令人担忧。
 目前各种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死亡率纷纷下降,但阿尔茨海默病的致死率还在上升。更让人沮丧的是,全世界研发的治疗AD药物达100多种,目前只有4个应用于临床。而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仅能延缓疾病进展,不能逆转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因此,现阶段治疗AD只能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而更让热沮丧的是,全世界研发的治疗AD药物达100多种,目前只有4个应用于临床。而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仅能延缓疾病进展,不能逆转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因此,现阶段治疗AD只能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1 阿尔茨海默病的残酷现状

阿尔茨海默病——记忆的橡皮擦
如果有一天
我们忘记亲人
忘记朋友
忘记自己
将会多么可怕
而世间就有这样一种残酷的疾病
它就像一块橡皮擦
擦掉了人所有的记忆
甚至让人忘了生存的本能
最后一个人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
这个疾病就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常见问答

健忘是指忘记东西放在哪里,但努力回想还想得起来。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通常是整段记忆都空白,需要旁人提醒,特别是短期记忆,但长期记忆多半保存完整,小时候的事情都能记得很清楚。因此,仅仅忘掉长期记忆的情况很可能是脑外伤造成记忆区块受损,而不是失智症。

2.如何分辨一般健忘和阿尔茨海默病

   怀疑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你可以先根据下面的AD8表格做自我测评,也可以直接到专业门诊找大夫一起探讨发生了什么。

4.鉴定阿尔茨海默病的自我测评

1.怎样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不论有没有罹患阿尔兹海默症,我们都建议长辈多进行动脑活动,鼓励长辈养成看报章杂志的习惯,就是希望他们“多动脑”。当年长者持续进行上述脑力活动,与记忆、逻辑或语言输出相关的神经才会被强化,如果有一天这些区域被破坏的时候,相较于那些没有从事该训练的长者来说,认知与生活功能上的退化会相对没有那么严重。
   此外,多参加一些社交性的社团、维持比较规律的运动习惯等举措都会对他们的症状的推迟比较有帮助。
   针对某些有走失危险的患者,目前有一些失智症适用的辅具,例如防走失手炼,上面会有患者专属的编号和服务电话,当民众发现走失的患者,便可以通过服务人员联络到家属,或者可以购买防走失的定位追踪产品。

3.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减缓阿尔兹海默症恶化?

记忆功能自评量表(AD8)

   如果以上问题,回答“是,有变化”达2项及以上,您(或您家属)可以去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医生处就诊,并向医生描述这种变化。
   注意:这张筛查表不能用来诊断是否存在疾病,只能确定是否需要就诊检查。只有医生能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或者其他类型的痴呆,请和医生一起来确定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

   AD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手段,我们能做到的是早起预防,以下5条建议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1、注重基础疾病的治疗,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
2、注重体育锻炼、脑力活动并重,平常可进行书写、绘画。
3、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4、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利于身体清除脑中的“垃圾”信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对生活大有益处。
5、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研究表明摄入水果蔬菜、五谷杂粮、豆类、鱼类,少食猪肉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33

34

05乐享生活

   2019年,泉派中医掌门人李亮受邀参加清华大学新民论坛,并作为清新书坊特邀学者,以“读经典、学文化、做好中国人”为主题,与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清华园里读经典”,录制“李亮《二十四节气养生》”专题讲座,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医的传承与推广,也使中医文化深入人心。   
   古人常用三句话总结节气的气候特点,立春一候东风解冻,二候为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在防护方面,从心理上来说,保持爱惜、惦念、关怀的心态,顺应天性,少怨多爱,积极进取,不急不躁;从生理上来说,体现为衣食住行四食住行四个方面。
   衣:配饰忌繁,披发缓行,服装宽松,春捂勿汗,下厚上薄;食:芽苗应季、省酸增甘;住:夜卧早起、养肝为要,合理用眼,久视伤血,忌怒宜喜;行:远足踏青,放飞纸鸢,运动渐增,柔动为宜。
   目前最适宜的家居活动包括拉筋,按摩胆经肝经来完成。

   雨水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雨水养生原则——继续春捂。雨水节气易生病,如感冒、胃肠病、关节病,这些病症无非是触碰了雨水节气的寒、风、湿,2020年的我们只能宅在家中,不会触碰风寒湿气,可能较少引发感冒、关节病等,但有些人会随着节气的到来自然发病,这便是天人和人的体现。
   雨水节气以风邪为主,感冒最常见,风寒、风热、风湿相兼存在,还表现为咳嗽咽痒,间歇性伤风头痛,伤风出汗,伤风早醒,吹风引起的风疹等,此外,还有内风常见症状,如头晕,眼睑跳动,手足蠕动,肝气窜。
我们必须时刻警醒: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春雷响,惊百虫,万物长。惊蛰过后,春暖花开。
   惊蛰养生原则——体质养生。
   惊蛰发病是因为阴血不足,阴不恋阳,像是一片干涸的沙漠,由于长期情绪过激、长期服热药或常食辛辣食物,形成阴虚体质,体现为烦热兼盗汗,口眼全身干,常出现失眠、咳嗽、甲亢等症状。
   阴虚者首先要做的是守静凝神,保持心如止水;其次要注意饮食调养,宜甘凉滋润,如瘦猪肉、兔肉、鸭肉,绿豆、莲藕、黄瓜,柑橘、香蕉、西瓜,而忌辛辣温燥,如羊肉、虾仁,荔枝、桂圆,韭菜、茴香;再次要注重起居调养,运动忌大汗,生活宜平稳,宜早睡早起;阴虚者可以通过麦冬或地黄调治,夏防热伤津,秋养肺气足。

立春时节:乍暖还寒助阳生

雨水时节,春捂防寒防风伤

惊蛰节气:惊雷一出蛰虫出

35

36

   春分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风风雨雨的气候逐渐增加,然则,风雨正是动情之物,无论是风花雪月还是雨露雷电,都能勾起我们内心的波澜,我们既要防有形外邪伤身,还要防无形情景伤心。
   春分养生原则——忌不开心
   百病尽皆由心起,肝主疏泄,号称五脏之贼,忌不开心从深层次讲就是保证肝气顺畅。肝之于五脏,为暴躁的将军,内藏阴血,主升主动,主经丑时,伤肝体现为肝脏的实质性脏腑受损、肝经所巡部位发生问题、肝窍形成的眼睛干、涩、痒;肺之于肝,为其繁忙的领导,抵御外邪,功不可没;脾之于肝,为柔顺的下属,生化气血,任劳任怨。心之于肝,为顽皮的孩子,心主神志,易放难收;肾为其慈爱的母亲,内藏元气,处下为根。因此养生先养肝是第一重视养生原则。

春分节气:春风春雨惹春情

    夏季阳气盛于外,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防暑热高温,防内外寒邪。夏至三侯:一侯鹿角解,二侯蝉始鸣,三侯半夏生。
    夏至节气的气化:阳热至极——阴始生,心火当令。生活环境达到了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 夏至阳极阴生 阴阳五行中的“心”来管理我们的身体:
    1.什么样的人容易中暑?阴津亏虚体质:自身体温偏高,夏天外部温度高,身体更不容易散热。气虚体质:形体消瘦,懒散、不愿意动,说话声音低。湿气中阻:湿气阻滞胃肠,热量难以散出,导致身体体温升高。表寒无汗:不能正常排汗,无法散出热气。
    2.解暑的原则:清热、去湿、补气、养阴、散寒
    3.解暑饮品:瓜皮绿豆汤— —去暑除湿(西瓜皮、绿豆)、新酸梅汤——酸甘化阴,补气养阴生津(乌梅、西洋参、冰糖)、薄荷茅根茶——利尿生津止咳(薄荷、白茅根)
    4.避免受寒的问题:外寒:长期待在空调等“凉快的地方”,引起空调吹出的肩膀痛等问题。内寒:多食用较凉的食物,不注意呵护身体。贪凉有度:忌空调直吹、慎夜凉、忌冷水浴。夏日伤寒感冒——桂枝汤。

夏至节气:盛夏养阳防寒伤

   小暑时天气开始炎热起来,最容易出汗多,消耗大且易中暑。小暑至立秋这个阶段,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除旧布新,也就是这个时候应该做的。小暑三侯:一侯温风至、二侯蟋蟀居宇、三侯鹰始鸷。
  小暑养生原则:
  1.动能生阳:力量 、柔韧、平衡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推荐太极拳等运动。
  2.喝热茶、吃暑羊、食辣椒、酒精、碳酸饮料、药物饮料、姜汤等将身体多余热量带出体外,消除邪气,食物的摄入要适量,根据个人体质,适时适量食用。
  3.药浴、泡脚、汗蒸等出汗促进代谢,将邪气从体表带走。但要注意方法,小心乏力、心慌、眩晕,闭经、气血亏损等问题出现。
  4.拔罐、拉罐、刮痧等理疗方法将絮结在身体表面的邪气带走。
  5.三伏贴贴敷治病,促进经络气血运行,促进身体机能,达到治病的功效。
  6.艾灸补阳气,使用艾条等进行三伏灸以温助阳气、提高免疫力、祛除疾病。
  7.节食,适当减少食物的摄入,让身体花更多的气血精力去代谢身体里存在的废物。
  注意事项:合宜而用 过犹不及。

小暑节气:巧借天时祛邪气

37

14

38

   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先民将大暑分为三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湿气的由来:外感湿邪,是由长期居住在湿度过高的环境当中引起;摄入过度:冷饮、瓜果、肥甘(高热量食物)、厚味(味道很重的食物);脏腑代谢能力有限,无法排出多余水分,形成湿气。
   清除湿气的方剂:1.麻杏苡甘汤:麻黄去节,杏仁去皮尖炒,生薏苡仁,炙甘草。2.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

大暑节气:内外湿邪皆需防 自制节制保安康

   秋季的养生,在于约束节制,适可而止。秋天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中医第一条:健康秋季在于平静自己的心情。平心静气助肃降。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做到心情平静,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第二条:秋季治病重在肃降气机。发病很大一部分原因与肃降有关系。要注意因事制宜,不论做任何事都要约束节制,适可而止,这才是最合适的状态。
   第三条:秋收至理育小儿。小儿为少阳春生之体,父母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告诉孩子“什么对自己不好”,但要记得过度的呵护就是伤害。
平静心情以养肺气收藏,学会约束才能健康成长。

立秋节气:梧桐叶落天下秋

    处暑,天气转凉之时,冷空气袭来,降雨减少,天气会变得干燥。处暑有三候:一候 膺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整个节气以丰收的景象为主。
   处暑节气话三秋:一,秋燥,(外燥)天气干燥,降雨减少,很多人不太适应外部干燥的环境,会皮肤干燥,缺水,严重会引起内火,口腔溃疡等。秋季防护:多饮少言、少辛增酸、汁液润燥、早卧早起、深吸慢呼。
    二,秋冻:春捂秋冻,百病难碰。秋冻防护:薄衣御寒,背要保暖,愉悦心情,出游迎秋。
    三,秋乏: 原因是余湿困脾、正气暗耗、气血乏源、阳消阴长、正气本虚。调理:补益气血 (南瓜粥),减少消耗,睡眠最重要(早卧早起 重视午休)生活调养:慎起居(既防过劳 又防过逸)节饮食(平补脾气,气虚宜缓补,热不过度)适寒温。

处暑节气:秋高气爽须防燥

   白露时节有三候,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当白露来临时,切勿露身,受凉易腹泻,生病要分清性质再治疗,是寒热、虚实还是表里。
   随着天气转凉,饮食方面可以喝粥,为下一阶段的入冬补养开路。早晨起来,天地阳气生发,外部环境则变冷,早晨起来喝热姜汤可以来避寒,帮助我们适应寒冷。
   白露养肺:1.多做做扩胸运动,不自觉的深呼吸,2.推腹降气,用手掌推肚子,让整个肠胃之气向下肃降。3.泄热安肺,以此来达到安肺降气的作用。
   白露启示:1.养生在医更在己,企及生命才健康,感性理性都重要,融入生活就成道。建议小孩子从小接触中医,它不仅仅是医疗问题,更能从中西方角度形成一个完整的角度去认识世界。2.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治病养生也要步步为营,不能急于求成,分层识病要更加周详。

白露节气:白露时节夜夜凉

39

40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秋天的病例大都与心情有关。过分惊恐会伤肾,肾虚会产生恐惧,会做恶梦,会惊恐 ;怒气会伤肝;思虑伤脾,会引起食欲下降,会健忘、失眠、多梦:;悲忧伤肺,会逐渐变得面瘫。胆虚无绝断,会优柔寡断,神识不安。
   防治:药物治疗,喝茶(合欢百花茶,浮麦大枣饮,百合忘忧草)心理疏导,心病还须心药医,可以移情易性,转移自己的注意和心情 。明理才是关键,心态由自己选择,自己是情绪的主人,要学会认知自我,悦纳自己,健康的生活。理解情绪只是我们得以只是我们的一种能力,别让他控制了作为主人的自己 ,明白世间繁华不过是人生道具,勿迷其中忘了我们因何来到这里。

   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之气,天地之气变化会引起我们本身的变化,此时天气转凉,肃杀重,内心会多压抑。
   防护:寒露不离“辟邪翁”,即吴茱萸,佩带茱萸可以防外来邪气的侵犯,喝茱萸水内服或吴茱萸打粉贴肚脐可以除湿驱寒,打粉贴脚心足底的涌泉穴,可以起到引火归元的作用。菊花又称“延寿客”,菊有黄华,天生天养,它有助于疏散风热和肝火。菊花在这个季节出现,对人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并发关节点,尤其在身体虚损的时候更容易并发关节病,这是节气转换的提示,因此要在寒露时节更需要关爱老年人。敬老,这对自己也有好处的,老年人过来人的经验会让我们受益终生的。
   寒露已寒,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第一个带寒字的,之前是凉,现在是冷。肺主皮毛,寒气一重,更容易伤肺,因此要更加注重保暖,寒露时晚上睡觉不露脚。诸多怪病生于痰,寒气一重,伤肺则必然生痰,几种治痰的药物:陈皮、半夏、贝母、海浮石。

寒露节气:重阳登高菊花黄 

秋分节气:秋风秋雨愁煞人。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九月中,起诉尔宁,露结为霜矣”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蛰虫咸俯。
   补冬不如补霜降,在进入冬季大补之前,需要开通各个脏腑道路以保证补益的效果。霜降节气复源:入冬在即,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想为入冬时为身体补养,则需要把脾胃恢复到原有的样子,霜降是秋季最后18天,正好是脾胃用来复源的时机,为冬天做准备。
   为做好霜降之“降”,可以每天泡脚 ,揉按太白、太冲、太溪穴位,可以艾灸腰阳关、足三里、涌泉穴,也可以倒走运动、太极运动。

霜降节气:补冬不如补霜降

41

42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冬季养生原则:冬天异于往常,模拟大地封藏气的办法,我们把精气神封藏起来,按照“顺势而为、勿扰勿伤”的原则,阳气在冬季收藏之道,让精气神好好地通过关窍(眼耳鼻舌意)保存,不要使其通过身体的器官泄露出去。
   冬季养生方法:1.眼,使其封藏,第一步就是安静,眼不见为净和勿让光污染。2.耳,勿听闲人语,少闻靡靡之音。闲话也会造成人精神的波动,我们需要的是安静,这是养精气神最好的办法。3.鼻,其一,香的东西通常情况下是对人体有益的,反之,则有害。其二是不能闻特别强烈气味的东西。4.口,首先,不破封藏,即不建议吃影响冬藏的食物。其次,不伤体阳,即不摄入寒冷的东西最后还要注意非礼勿言。老人言,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所以要忌污言恶语,忌口舌是非。5.身,顺势而为,勿扰勿伤。冬季尤其要注意不要过量或不要出汗,做好封藏,动宜轻柔,内练为好,衣要保暖,室忌高温。6.意,顺势而为,勿扰勿伤,安守己得,勿羡他人。七情五志,中和不极。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此时天地之气不相交,人体也会受到明显影响,表现在心肾不相交,故推荐交泰丸(黄连六钱和肉桂一钱);三候闭塞成冬,防血脉闭塞,食药材包括山楂、丹参和三七,食物要肥甘厚味适度,此外,还可以在室内运动。
    小雪养生原则:小雪的雪,以雪封藏。小雪下雪的话,来年的降雨相对会比较均匀,依照节律,小雪下雪,封藏阳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雪后天寒,要防外来风寒,养内在阳气。然而,小雪容易引起上火,即闭塞太过、热郁成邪、补益失当、内火邪生。

   大雪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大雪养生原则:保护封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节流开源,守静少劳;室忌高温;早卧。避免三劳——劳心、劳力、房劳。
  药王秘笈——啬神十二少: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立冬节气:一年之计在于冬

小雪节气:天上小雪人下火

大雪节气:大雪大补大封藏

44

43

   一阳来复,万物复始。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中医调理:主动促进,静守不扰。
   主动促进:饮食可以小鸡炖蘑菇、五谷(黍稷稻麦菽)为养、豆腐、五谷粥 药物可以二仙九子膏(二仙--鹿角、龟板、人参;九子--枸杞子、桑葚子、覆盆子、、五味子、菟丝子、韭菜子、女贞子、车前子、茺蔚子) 苁蓉女贞酒(肉苁蓉、女贞子、黄芪、当归、枸杞子、高度白酒6斤浸泡两周)艾灸:神阙穴(肚子发凉),力度要小,温温热就好;涌泉穴。
   静守不扰:1.饮食好:忌凉、忌辣。2.好即夜卧早起必待日光。3.节房事:放肾气外泄4.防寒气:外寒。
   总结:一阳来复冬至节。踏雪寻梅助阳归。冬至节注意保暖,防内寒,防气,一阳始生,却是全年最冷时刻的开始,须待时日才能看到灿烂春日的来临。心怀理想,不忘初心,需要经历现实磨砺成长,完善自我必定人生成就。

冬至节气:踏雪寻梅盼阳归

   小寒三候话阳萌: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小寒养生原则:小寒小寒,无风也寒。小寒天寒最伤阳: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要防寒,生热来做好保温。此时最易伤肾阳:肾是先天之本,一身阴阳之根本。
   三九防寒保阳气,身经磨砺始增香。只有经历小寒三九,接受严冬霜雪的考验,来年春天才能枝繁叶茂,生机无限;没有经过人生困境,体验苦难磨砺的青年,终究难以体会生命的本质,圆满自我。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大寒养生原则:1.食糯:吃糯米饭,补充热量。2.喝粥:腊八粥。3.做牙。4.除尘。5.糊窗 。
   大寒节气要防外寒、助生机和减负担,饮食方面注意健康吃素,把各类不同的植物性食物放在一起吃便不缺营养,并且植物营养利用和转化速度高于动物,吃肉要遵循“杀生求生,去生更远”的原则。少吃肥甘厚味,减轻胃肠负担。
   极寒之中蕴生机,除旧布新待春归。时至大寒,天地一个新的轮回又要展现在面前,过去一年的所有都已不再,一切又将重新开始,天地不念过往,是它本身就是天道,我们人类却要以过往为念,在查漏补缺中理解天意。

小寒节气:小寒三九冷彻骨

大寒节气:极寒之中蕴生机 

46

45

    0
6
健康
自测

(一)你的生活还健康吗?

48

47

(二)你的身体 还健康吗?

总分50分,及格线为30分,高于36分为良好,42分以上则为优秀

50

49

        如果做以上动作活动度受限,或有疼痛感,并伴有走路有踩棉花感、经常颈肩部疼痛;出现久治不愈的头痛或偏头痛,久治不愈的头晕,非耳部原因的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等症状,说明颈椎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损伤。

51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